美章网 精品范文 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范文

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

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16-01

网络的发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例如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就是一个方面。网络有着开放性和虚拟化的特点,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再加上青少年自制力和是非辨别力较弱,使得青少年很容易沉溺于网络,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问题。

一、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青少年正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其有着强烈的猎奇心态和探索欲,自制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渴望张扬个性,情绪波动明显,在理想自我和显示自我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容易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期盼从网络中寻求自我满足。

网络世界角色混乱,人际情感缺失,充斥道德失范的现象,这很容易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从而衍生人格变异、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青少年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分清虚拟与显示,从而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探讨

(一)纠正认识偏差,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及认识还存在诸多盲点,许多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疾病诊断和治疗,这种观念十分落后。对于学校来说,应当将心理健康归入素质教育的范畴,以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为依据,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二)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网络心理素质

一方面,应当将广大青少年作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发挥引导和辅导作用,真正做到以青少年为主体,在积极提升自己网络技术水平的同时,要及时与青少年进行交流和沟通,跟踪青少年心理变化和动态,通过启发、引导、转化和辅导等方式,让青少年自主接受心理健康辅导,同时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此外,可以通过开展网络沙龙、征文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多方式加强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力度。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开设网上心理测试栏目等,同时可以组织网络创意大赛、动漫人物设计大赛等,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性地展开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上网意识。

(三)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

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是开展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当前许多学校都设立了相关机构,但利用效率不高,缺乏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高校应当积极提升重视程度,并配备数量足够、专业素质过硬的心理咨询人员和辅导人员,做好相关调查工作,设立青少年心理健康预警制度、干预制度、教育制度和跟踪服务制度。

(四)加强校园网络规范化及法制化建设

首先,应当明确职责,净化网络环境。以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点为根据,成立专门机构,与学工处、宣传处、教务处及保卫科等相关部门合作,明确各方职责,净化网络环境。

第二,应当建立网络安全体系。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校园网络管理细则》,并结合网络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监控网络信息的流入和流出,控制不健康信息和非法信息传播。

第三,要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规范其上网行为。通过加强法制教育的方式来提升青少年法制意识,引导青少年自觉规范上网,保证网络心理健康。

(五)构建良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环境

一方面,高校应当肩负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结合网络时代青少年易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通过文体活动举办等手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潜移默化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应当积极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此外,社会环境也应当发挥正面教育作用,消解不良社会风气,传递正能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立足于新的教育观,从良好校园环境构建、提升学生网络心理素质、加强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着手,保证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全面落实和应用,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环境 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22-01

1.未成年人网络依赖形成的多因素分析――青少年为什么沉迷于网络

1.1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冲突

生理心理学认为青春期往往指12岁至20岁左右长达10年左右的生命阶段。是从幼童向成熟个体过渡的阶段,也是人格心理与行为模式形成并定型的关键时期。在这阶段中,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体内的激素、心境、思维方式、朋友、家庭关系以及情感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心理成熟往往滞后于生理成熟。处在“第二断乳期”的孩子,从父母依赖走向独立?还是转向网络依赖?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1.2网络依赖的心理需求

1.2.1追求奇异变化。

1.2.2释放心理压力的需求。

1.2.3自我实现象征心理的需求。

1.2.4交往与归属感心理的需求。

1.2.5性的身心需求。

1.3网络依赖与家庭教育

从目前治疗网络依赖的孩子中进行调查,我们发现网络依赖的青少年中,有将近80%的孩子都与家庭教养模式有关。

其一,许多网络依赖的孩子都是生长在缺少父母的关爱的单亲家庭当中,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关爱,因此就会在网络中寻求自己在生活中缺失的爱和归宿感。

其二,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达不到要求就一味地指责孩子,也常常会使孩子由于压力过大而丧失自信,而网络轻松自由的环境容易使这类孩子沉溺其中。

其三,有些家庭的父母经常打骂孩子,而在玩网络游戏时,孩子往往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成了威震八方的英雄人物,因而使得他们不但在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和尊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容易陷入其中的原因所在。

其四,溺爱型的家庭,由于过多的保护,盲目的赞同,使孩子形成蛮不讲理、过度自我和攻击心理,所以根本不受家长管制,因此一旦玩上网络游戏,家长也无法控制住他们上网的行为。

2.网络依赖导致的心身危害

2.1心理封闭,现实人际交往淡漠。

2.2价值判断模糊,“零度情感”泛化。

2.3情绪反应机能失调,心理空虚感加剧。

2.4信息交流途径单一,创造性思维贫乏。

2.5人格失衡,心理疾病产生。

2.6病理症状并发,身体健康受损。

3.策略以及干预措施

3.1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3.1.1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网络时代的孩子,家长一味禁止其上网不是最好的办法,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告诉青少年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进行指导和适当控制,使其有防范意识,使孩子在网络世界里学会鉴别,学会选择。

3.1.2当发现孩子有逃学、深夜不归或上网不文明、不规范时,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发现孩子第一次实质性错误的时候,一定要严肃批评、教育,甚至可以给些惩罚,惩罚的力度应大于他在网上获得的程度,使孩子有一种犯错误得不偿失的感觉。

3.1.3了解孩子的心理,做孩子的朋友,这一点我觉得是最关键的。当今的中国家庭,在家里一切父母说了算,孩子只能照做,至于孩子的所思所想,家长似乎一概不在乎。许多孩子由此在家里感到孤独、压抑,于是便通过在外面结交朋友、上网等方式来排遣自己的寂寞。

3.2加强和完善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能比的。过去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今天,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教育的优势,结合新时代特点注入新的内涵,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其一,加强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青少年在网上大多并不以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为准则,而是以快乐为原则。要想制止他们不去做什么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唯有对青少年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不致在良莠不齐的网络世界里迷失方向,才是治本的方法。

其二,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心理咨询应注重青少年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不同冲突和心理问题。帮助青少年认识到自身的心理特点,培养其健康的人格。此外,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注意在青少年中加强网络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使青少年自觉地调整上网行为。

其三,通过开展网上、网下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青少年对网络的适应能力。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组建心理教育网站,通过寓教于乐的网上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的吸引力来影响青少年,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3.3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孩子上健康网

学校应该联合网络文化管理机构坚决打击、取缔违法违规经营的网吧、网站,同时,呼吁政府部门要加强技术研究,依靠技术手段,适时监测、监控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并对网上信息垃圾及时清理、净化。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科学上网,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和努力。

第3篇

关键词:网络成瘾症 原因分析 危害

一、网络成瘾概述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 S.Young认为IAD与沉溺赌博、酗酒、吸毒等无异,导致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学业成绩下降、损害身体健康、夫妻关系障碍或离异、影响正常工作等。

美国心理学会1997年正式认可“网络成瘾”研究,并专门讨论IAD的诊断标准。(1)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2)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5)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如果3项或3项以上符合上述特征,那就属于网瘾综合症。

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在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报告,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约有13万多人,占14.8%。据北京市150多位政协委员历时4个月完成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上网达到81.3%,有七成学生网民沉湎于网上聊天,有四成多经常光顾,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有外在因素,即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也有内在因素,即青少年自身因素。

(一)外部原因

1、家庭原因。家庭关系不和睦及单亲家庭;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学习和生活;家庭沟通方式及教育方法不当;孩子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父母在孩子上网后恐慌采取强硬办法等都容易导致孩子上网成瘾。

2、学校因素。学校采取“堵”的办法解决学生上网;学校对学习“不好”的学生采取打、压、忘的办法,致使部分学生以网来寻求安慰;学校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不佳时,学生容易寻求网络满足。

3、社会因素。保护青少年免于网络成瘾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网吧监管存在很多漏洞;对互联网产品及内容的分类分层管理不明晰,许多产品未经严格审查就进入网络。

(二)青少年自身内部因素

1、生理原因。有研究者认为,大脑的欣快中枢与成瘾的行为和机制有关。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上网会使人脑中的多巴胺水平上升,使个体获得短时间的愉悦、兴奋的情绪体验,如果这种刺激是经常性的,大脑会强化这种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成瘾行为。

2、青少年心理的特点。第一好奇心理,浏览极多的信息,体验梦幻游戏;第二补偿心理,许多青少年在现实中被学校、家长忽视,通过网络他们可以弥补自己在现实里得不到的东西;第三逃避心理,学业压力大、家长期望值高,使一些青少年难以应付,上网可以缓解压力;第四从众心理,青少年处于建立友谊的时期,极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为了得到同伴认可而上网。

3、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多项研究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在人格上具有孤独、焦虑、抑郁等特点,在身体与心理方面表现出神经性情感症状及躯体障碍。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

(一)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中,不仅会影响头脑发育,还会导致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引发紧张性头疼,甚至导致死亡。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健全心理的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和“忧郁症”等心理疾病,过分关注人机对话,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青少年个性的缺陷;网络成瘾者过度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容易迷失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青少年自我认识的障碍。

(二)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及人际关系疏离。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独世界,从而拒绝与人交往。

(三)对青少年人格意识和思想的影响。长期流连于虚拟网络社区,经常沉迷于角色转换,对于尚须进一步完成角色社会化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上网将容易产生角色认知的偏差。鉴别力和判断力水平较弱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沉迷网络之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青少年在互联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四)青少年道德感的弱化。在网络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

(五)学习和教育受到严重影响。过度的网络使用是导致学业受挫学生学业成绩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与普通学生比较,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上网时间长、上网所从事的活动大多与学业无关、上网之后大多感到成绩下降,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正向态度偏低。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注和解决。但在应对此问题时没有单方面的责任,学校、政府、企业应相互配合,临床心理学家、学校教育工作者、家长等首先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特别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临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为家长出谋划策,帮助他们把那些已经沉迷网络的青少年“解救”出来。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道德教育途径

1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凸显

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幸福、享乐、希翼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忧愁、痛苦、危机和失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饮食、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环境中人的生存面临种种尴尬和矛盾。网络正撞击着人类苦苦营造的传统伦理壁垒。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的冲击尤其严重。由于他们正处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而辨别能力较差,容易被“绚丽多彩”的网络世界所迷惑。大体说来,青少年受网络影响导致的问题主要有道德情感冷漠化;学习方向迷失化;失犯现象严重化。

2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形成原因

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学校教育自身的原因,又有家庭和社会网络环境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2.1学校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

面对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诸多难题,许多老师对学生上网采取的不是主动出击、科学引导的做法,而是采取消极防范,盲目禁止的做法。在观念上,片面强调网络的弊端,排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利的一面。一部分教师以“上网荒废学业,日益使人学坏”为由竭力阻止学生“触网”。

2.2家庭原因

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中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心,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地纠正,从而导致孩子缺少安全感而变得压抑、孤僻等。孩子体会不到家的温暖,找不到归宿感,这是问题儿童、不良少年产生的主要原因。

3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虚拟的网络世界诱惑着少男少女,“沉溺网吧、厌学逃学、夜不归宿”,甚至欺诈、斗殴、抢劫等现象并不少见。青少年“触网”需要引导和帮助。只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才能让他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青少年主体自我教育的合力作用,多管齐一下,有机协调,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挺立与培塑。

3.1规范网络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

互联网作为网络时代影响青少年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要担负起净化社会环境的责任。

3.2学校道德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应转变观念,辩证地认识网络之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深入分析青少年迷恋上网的原因,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使用网络、驾驭网络的能力,构建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道德教育模式。学校教育要发挥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就要探索适合网络特征和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教育措施,以回应网络对既有道德教育的挑战。

转变现有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变单向教授为双向互动传授,利用网络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引一导学生辨别信息之良荞,增加思想免疫力。要把传统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把青少年带入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神圣殿堂,让他们阅读有益的书刊,促进其道德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最后,要注重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培养,力求成为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楷模。

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优势,开辟学校虚拟德育阵地。利用网络媒体,改革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教育方法。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转变为参与式或交互式德育。教师进行教育时,应将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置于平等地位,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促使青少年自觉践行网络道德规范。

强化青少年心理调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教育要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针对日益凸显的青少年心理向题,进行心理素质的强化训练。要把青少年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将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融人德育之中,改善其个性品质及心理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还要加强有意义的网上思想交流,开设网上咨询热线,利用媒体优势,及时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

3.3家庭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一育的重要补充

家庭承担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启蒙教育的任务。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人格培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开发亲子互动的活动项目和各类家庭培训项目,发挥在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一导、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他们合格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将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未酬理想的人。一味强调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表现为理想目标追求的短期庸俗性,急功进利,忽略了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3.4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能进行自醒,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只有那些在人类财富中找到自己榜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这个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网络道德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最终必须落实到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发展和自我教育上来,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3.5社会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营造社会文明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人格的重要条件。

第5篇

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

试述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做法和意义

青少年网络被害与网络犯罪心理

当代青年幸福观的时代诉求及培养

论住房政策影响下的青年住房服务工作

西方学者青年政治取向的反叛研究述评

我党建党时期青年者的培养探析

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及其心理探析

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问题研究综述

当代青年婚恋观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青年道德信仰及其引导的若干思考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格分析与矫治

青少年性犯罪动机类型分析与针对性预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学校干预机制研究

当代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研究

浅谈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中的宣传工作

儿童政治社会化中的理想化研究述评

价值多元时代呼唤青少年德育新路向

家庭教育失误对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影响及对策

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

移情视角下的青少年道德培养探微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儿童救助与保护

青年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思潮的鉴别

青少年家庭道德影响与学校德育抵触现象探析

浅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

未成年矫正对象的特点及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要求

试论新形势下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对青少年因上网引发的过失和犯罪现象的思考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当代女青年负性生存状态的表现、类型及特点

对大学生自杀所涉法律问题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工作干部远离感的成因及对策

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必要性及途径

用世界历史理论解读现代社会的开放性

论社会转型中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法律援助制度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

WTO蓝色条款的未来趋势及我国的相关对策

文化殖民主义背景下的青年使命感建设

新形势下强化中学团组织德育工作的经验

新形势下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措施

关于当代大学生部分心态趋向的探讨

建国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及对策述要

失重的可坛——对学校青少年教育的审视

第6篇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沉迷网络;网络犯罪

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288-01

一、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和特点界定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

在我国, 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6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犯罪行为或者违法行为、不良行为。”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以网络为犯罪诱因, 或犯罪地点在网吧, 或犯罪手段与犯罪目的与网络有关联的青少年实施的犯罪行为。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二)犯罪平均年龄低龄化。据重庆市市中级人民法院统计分析表明, 在22件60人的网络犯罪案件中, 年龄最小的刚满14岁, 最大的不足17岁, 其中14周岁的5人, 占81.3%;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和15周岁到17周岁的各为20人,均占33.3%;

(三)犯罪动机较为简单冲动。在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中,涉案被告人作案动机普遍简单, 多是为了索要几元赌债、言语不和等简单的事情。由于青少年没有经济来源,为了支付上网和生活费用而采取暴力抢劫的方式。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探析

(一)青少年自身所处心理阶段特点

发展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期”一般是指从11、12 岁到17、18 岁,在此时,青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及其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则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且青少年的思想比较敏感,容易走“极端”。这是心理成熟前期动荡不定的时期,也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心理特点,使得青少年时期成为了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时期。

(二)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 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家庭不和、打骂子女、放任自流、溺爱放纵、父母行为不良等诸多情况都会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错误导向, 最终成为青少年罪的一个重要导火索。另外,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家长的“网络素质”却不见提高, 甚至出现众多“网盲”家长,最终导致犯罪的发生。

(三)学校法制教育的不足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是青少年获得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 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 认为开办法制教育只是形势需要, 忽视学生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 忽视学生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消极应付。学校的社会化角色没有很好的完成, 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之路径选择

(一)健全和完善网络保护立法

宏观上, 国家应建立、健全青少年网络保护立法,强化社会责任, 加大对青少年保护和宣传的力度。有关执法行政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础上, 制定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防范性的法律措施来规范青少年行为、 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微观上, 地方各级政府要针对网络市场和网络管理,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地方性法规, 使网络行业有章可循。

(二)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

网吧管理应是多个执法部门共同管理, 要经常性地对网络市场进行整顿, 对网络市场进行抽查和检查, 以防范于未然,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网吧的有效管理。各部门在加强对网吧安全隐患管理的同时, 要把落实实名登记制度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加强对网吧的监管, 对青少年犯罪分子形成心理震慑, 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

(三)增强青少年的自律能力

应该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自律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 引导青少年正确运用网络, 从源头上遏制青少年由于沉溺网络而引发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现实生活中, 青少年要学会正确、安全、科学的上网,上内容健康的网站, 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黄教珍, 张停云.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与教育对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4.

[2]杨恩国.论网络犯罪的概念和特点[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安全研究,2004(1).

[3]肖冬梅.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J]. 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

[4]刘同舫 .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犯罪与综合治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

第7篇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者 情绪调节 探讨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19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和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当中,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匿名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互联网的使用表示认同,但是不恰当、不节制地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当中,无疑会给他们的学习以及身心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认真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情绪,并不断探讨其调节方案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情绪特点

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人格进行研究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具有以下情绪特点:他们怀疑固执、紧张困扰、忧郁抑郁以及缺乏自信,具有情绪稳定性居中和情绪不稳定的特性。心理障碍倾向,例如适应能力差、神经质倾向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发现,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中,焦虑和抑郁情绪十分常见。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可能在社会适应方面和情绪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非常容易受到挫折,以至于更加喜欢通过网络的方式来放松自己,通过网络游戏或网络交友的方式来寻求理解和情感支持。

学者Campos提出,情绪是建立或破坏个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被肯定的,那么所产生的情绪则是正性的,同时产生的正情绪能够继续维持这种关系。相反,如果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不被肯定的,那么所产生的情绪则是负性的,同时负情绪无法继续维持这种关系。例如,快乐的情绪具有维持和奖励个体当前行为的作用,如果某一种行为能够让个体感受到快乐,那么这种行为就具有此时发生和继续维持这种关系的价值。对于使用网络这一行为而言,或许刚开始能够给个体带来快乐的体验,因而才具有继续维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暗示了个体在现实生活当中出现了情绪问题,或者是因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才会转向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去寻找正性的情绪体验。

二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情绪调节方案

学者Gross认为,情绪调节不仅可以发生在产生情绪之后,同时也可以发生在情绪产生以前。即通过分配注意力、修正情景或选择情景等方式来调节可能产生的情绪。在Gross的情绪同感过程理论框架下,情绪调节方案被划分为反应调节和原因调节,降低个体情绪反应最有价值且最常用的方案主要包括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这两种。在Gross的相关研究当中发现,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这两种不同的情绪调节方案会对个体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Gross通过测量研究发现,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与抑郁、幸福感以及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相应的关系,结果表明,表达抑制与消极的结果有着密切联系,而认知重评与积极的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见,情绪调节是通过将影响当前个体达成某一目标的情绪障碍予以消除,从而使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但从反面来看,如果情绪调节不当,则很可能会使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或中断。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对200多名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沉思、自责以及缺乏积极重评等相关的情绪调节方式是抑郁或焦虑等内化障碍的独特预测源。同时,在另一项研究中使用了同样的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发现,越多使用积极情绪调节方式和积极重评的个体,焦虑或抑郁等消极症状会更少。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大量研究已经发现了身心健康、情绪调节以及情绪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个体是如何通过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节来改善自身的身心健康状况这一问题却很少有研究。以情绪及其情绪调节为出发点来看待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个体,即情绪调节个体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情绪调节个体与内部之间的体验。换言之,就是情绪调节个体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和身心健康的体验。可见,过多地使用某些情绪调节习惯,很可能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并且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从而导致个体极易形成某些障碍。因此,在发生情绪或者情绪调节的同时,个体的社会功能、心理以及生理等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而且一些不良的反应很可能会导致个体发生更多的心理障碍,而青少年网络成瘾正是对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

三 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网瘾;青少年;预防;家庭教育;学校文化;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023-01

互联网能让青少年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有利于青少年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创造潜力的激发。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伴随着移动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青少年学生成为“低头族”,网络成瘾已成为社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和预防对策。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

就青少年的成长来说,网络成瘾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沉迷于上网对学生学习成绩造成冲击。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难以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却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化身成绝顶高手,在网络中得到快乐和满足,这种性质的网络沉溺有时是家长和教师说破嘴皮也难以挽回的。还有一些本身对学习存在抵触情绪的学生,将上网宣泄作为减压方式。他们通过虚拟的网络“交友”,或者利用网吧玩网络游戏,有的还把周末时间用来与网友见面,或在家里研究游戏技巧。这样,浪费大好的学习时光,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2)不健康的网站对学生思想成长造成冲击。互联网世界也充满着陷阱,一些犯罪活动是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的,比如跨国诈骗。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网站不计其数,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也藏身其中。一些网站传递的不良信息很容易使青少年受到毒害,有些青少年因为好奇却又自控能力差,沉迷于不健康的内容难以自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虚幻网络有时对学生造成精神伤害。有些青少年在现实中是家长口中的好孩子,他们积极向上、待人友好、踏实本分,但在网络中却可能消极、颓废、和杂乱无章。这种虚拟人格若固定下来,并通过网络不断强化,往往就进入潜意识,导致部分青少年经常出现与现实形象大相径庭的行为,形成巨大的人格反差,逐渐形成“网络双重人格”,造成人格分裂。

二、青少年网瘾的预防对策

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使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更加严峻,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全社会还没有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前,家长和W校应该承担起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主要责任。

(1)在家庭教育方面,使用正确的沟通方式是关键。家长应该花时间更加关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给予孩子所需所想的理解与安慰。在解决网络成瘾的问题上,家长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了解孩子的需要,切忌危言耸听。1)正视网络,科学引导。要帮助孩子解决网瘾问题,家长就要学会上网,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和监督人。家长要引导孩子浏览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网站,把握孩子上网的时间和频率。孩子自控力较差,父母需要适时提醒,督促孩子做到上网有度,并郑重告诉孩子不要浏览不良信息。2)转移视线,提升自信。家长应当肯定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多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音乐会、美术馆,并适当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遇事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并采纳其合理的建议;寒假暑假可以陪孩子外出旅游,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情感,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家长还可以在社区组织有益的网络竞赛,通过家庭比赛和交流,引导孩子健康地使用网络。

(2)在学校教育方面,营造优秀的学校文化是根本。1)落实素质教育,让青少年回归课堂。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大多是因为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挫败、压抑的体验,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失望。只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使学生从虚拟网络回归课堂。2)建设校园文化,让青少年爱上学校。校园文化对青少年有强烈的教化、辐射、陶冶和激励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当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体育竞赛活动,比如举办英语节、艺术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比如与互联网有关的计算机兴趣小组、经典名著阅读小组。要有意识地让青少年把主要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避免青少年被网络锁定。3)加强辅导干预,让青少年心理正常。学校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更多的教师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要开设校园心理咨询中心,对有网瘾症状的青少年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要通过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帮助青少年尽快摆脱网瘾,回归正常的生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成瘾已成为社会问题。网络成瘾毁掉的不仅是青少年的现在和未来,更是他们的家庭。但如果让青少年远离网络,被新技术甩在身后,那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危险。因此,学校要加强网络规范管理,趋利避害,给青少年学生正确的指导,引导青少年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海丽.青少年网络成瘾对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丽水学院学报,2008(01).

第9篇

网络成瘾(IAD)是指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2011年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络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高达12%。

元情绪的出现可为改善该现象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自从1995年Salovey提出元情绪的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由于情绪智力的概念目前还存在较大分歧,而元情绪与此密切相关,所以关于元情绪的研究也存在很多争议。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有许远理提出的元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以及应贤慧的元情绪的二维理论模型。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对高中生、大学生、军人、父母等对象的研究上,关于用元情绪调节青少年网络成瘾方面尚未有具体的研究,希望本文能够为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元情绪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

国内学者许远理在结合自己构建的情感智力“九要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元情绪理论。他把内省情智包括的三种成分作为元情绪理论的构成要素,分别是:(1)感知和体验自我情感的能力;(2)表达和评价自我情感的能力;(3)调节和控制自我情感的能力。总的来说,元情绪就是一种主体对自我情绪的觉知、评价、描述与监察的能力。元情绪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知和体验能力使青少年对网络成瘾有“自知之明”

元情绪是个体对自我感知和体验到的情绪变化的敏锐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自我情绪的有效调控,它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对自我情绪情感的感知和体验是元情绪功能的重要基础,处于最低层次。它是即时情绪的敏锐知觉和内心感受,只有我们对某种情绪有了“自知之明”,才会有可能去调控它。青少年的元情绪能力还处于未成熟过程中,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感知和辨别自己的情绪。很多青少年一旦上起网来,往往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是随着自己上网的渴望和冲动心情去行动,任凭网络上的游戏等充斥自己的头脑,对自己的思维正变得迟钝、情绪正变得低落消沉没有察觉和意识,而元情绪感知和体验能力对此有“自知之明”。

(二)表达和评价能力使青少年对网络成瘾有正确决策

自我情绪的表达和评价是元情绪从最低水平的感知和体验到最高水平的调控情绪的必经之路。自我情绪的表达能够将元情绪明朗化、清晰化,是对部分元情绪的操作。自我情绪的评价可以使个体对当前的情绪状态进行进一步的认知,使其做出正确有利的决策。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一般性格比较内向,比较敏感,不爱向他人倾诉心事,喜欢用“情感封拒”的方式来逃避某些痛苦或不愉快的情感,经常如此会使得青少年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渐渐变得麻木和识别不清,而且对一直沉迷于网络的行为也缺乏评价和判断力。元情绪的表达和评价能力能够使青少年对当前沉溺于网络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表达和评价,明白当前的网络行为对主体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为下一步行为的调控做好准备。

(三)调节和监控能力使青少年在网络成瘾中得到控制

调节和监控能力是元情绪的最高层次,也是青少年操作水平最低的能力。

元情绪的调节,是指把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调整到符合自己需要和与情景协调的过程,它是一种动态过程。当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发觉自己已经变得食欲不振、睡眠不足,情绪状态正在变得日益糟糕时,这时元情绪的调节功能便显得十分重要。在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在一定情绪价值观的指导下,他们便不会让自己的不良情绪继续下去,而是会调动自己的认知,使用一定的元情绪策略进行调控。当他们的情绪状态好转时,需要用网络来排解压抑情绪的那种强烈冲动和愿望就会减弱。

元情绪的监控,主要指主体把感知和体验到的自我情绪经评价后控制在某一状态范围内,是一种静态过程。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经过适当的调节,使自己的情绪好转后,要能够监控它的变化,使它一直能保持在一种相对良好的范围内,这样才会对青少年摆脱对网络的依赖起到决定作用,否则再次产生的不良情绪又会很快促使他们走向网络。

二、运用元情绪调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

(一)勇于倾诉,宣泄消极情绪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一定的闭锁性,有了心事不愿向他人倾诉,长期积累会带来一定的情绪困扰。沈理笑、张劲松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组的青少年虽然排除了焦虑和抑郁疾病的存在,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可能存在更多的情绪问题。很多青少年都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受到压抑才选择网络来进行排解和发泄。美国南公理堂大学的心理学博士詹姆斯发现,当人们讲出自己的烦恼之后,人们的血压水平就会显著下降,也就是说倾诉会对人们的情绪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因而我们可以在此借鉴他的“日记法”,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让青少年排解心中压抑的情绪。另外,我们可以充分培养、调动和利用元情绪的感知和体验能力,让青少年知晓在他们这个年龄有这种心理波动和情绪压抑很正常,他们有这种想宣泄的欲望也很正常。重要的是,他们要找到合适的宣泄口,要把握好度。每次想用网络作为发泄口的时候,感知和体验现在想去上网的强烈情绪,对此时的情绪状态有自知之明,这样才有可能调控自己的行为。

(二)良好表达,促进人际和谐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人际关系总分均呈负相关,说明人际关系越糟糕,青少年越容易沉溺于网络。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很多青少年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发生不愉快或不知道如何解决的事情时会闷在心里。我们要鼓励青少年勇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适当的情绪表达会在人际交往中充当信号作用,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了更多的同伴,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便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渠道。另外,元情绪的评价功能还可以使个体对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行为进行评价和反馈,能够使主体明白怎样的情绪表现会更加有助于自己的人际和谐,也能够使青少年对自己上网过程中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价,比如当时的情绪状态比较低沉颓废,那么自己现在的这种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吗?个体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和评价后,便会开始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这种不良行为。

(三)监控自我,提高心理水平

有关调查结果发现,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网瘾组在忧虑性、适应性、焦虑性、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成瘾组。这说明我们要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状况,就需要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一些青少年学业水平较差,在以成绩排名的学校里觉得自己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关心,便开始慢慢地在网络上寻找那种自信、兴奋的感觉,以至于最后完全沉迷网络。因此要鼓励他们多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起自信心。元情绪的调控功能能够使他们很好地控制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不会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忧郁、焦虑的状态中,而是使积极和消极情绪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心理水平。当青少年感受到网络的强烈召唤时,生理处于高度唤醒,这时元情绪可对此进行调节,使之达到平稳状态,上网的强烈冲动和行为便会得到遏制。

第10篇

【关键词】 家庭特征;因特网;行为,成瘾;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7-0597-03

200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其中18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最大,占网民总数的27%。报告还显示,有94%的网民上网地点是在家中[1] 。这意味着家庭已经成为网络行为尤其是青少年网络行为的主要场所。鉴于此,探讨家庭在青少年网络行为中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消极人格特质和情感缺失问题[2-7]。家庭是个体情感发展的基地,在家庭中发展起来的安全依恋、亲密关系能够预测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任务以适应并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展[8]。家庭在运作过程中如果没能实现其各项基本功能,就很容易导致家庭成员出现各种问题。徐洁等[9]最近研究发现,无论家庭功能发挥过程还是结果,都与青少年的情绪问题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家庭功能发挥过程比发挥结果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预测作用更大。为了解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以班为单位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市5所中学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4个年级,发放问卷816份, 收回有效问卷共710份,这些学生全部学过网络使用方法,并有过网络使用经历。被试年龄为12~19岁,平均为(15.7±1.6)岁;男生296名,女生414名。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网络成瘾量表[10]。包括6个维度:显著性、过度使用、忽视工作、 期待、失控、忽视社交。该量表为5级评定量表,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满分为100分。该量表的适用人群为大学生和成人。由于本研究的对象为中学生,笔者根据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后量表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68~0.81,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0,该量表的信度较好。由于本研究改编后的问卷题目数比Young问卷的总题目数少1个(1~5分)[1],因此在依据问卷总分筛选网络成瘾者时,确定总分为75分及以上为严重网络成瘾,总分在45~75分之间的为准网络成瘾,低于45分的为网络正常使用,。(2)家庭功能量表。采用刘培毅、何慕陶修订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中文版[12]。该量表测定家庭系统6个方面的功能:问题解决、家庭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量表采用4点计分制,评分标准:很象我家=1,象我家=2,不象我家=3,完全不象我家=4,最后得分为用5减去表中得分。各分量表间隔1周后的重测信度在0.66~0.76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2。

1.2.2 步骤 以班为单位集体施测。将网络成瘾和家庭功能2个量表合并为一份综合问卷,由被试一次填写完成,用时20~30 min。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筛选,将不合格的问卷剔除。剔除问卷的标准为:(1)漏答题目数量多于总题目数的10%;(2)答题明显不认真,如对家庭功能量表大部分题目只选其中1种答案的问卷。

2 结果

2.1 网络成瘾状况 被调查学生中,有2名严重网络成瘾者,均为男生;108名准成瘾者(可能有网络成瘾问题),其中男生65名,女生43名。2种程度样本占样本总数的15.5%。由于严重网络成瘾者数目过少,不适于单独分组进行数据分析,因此在后面数据分析中,把所检出的网络成瘾者和准成瘾者合并为具有成瘾倾向组。

2.2 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的偏相关分析 由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故采用了以性别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

表1数据显示,中学生自我报告的家庭功能中除问题解决维度外,其余因子均与网络成瘾的各个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情感投入功能与网络成瘾总分的负相关系数最高(r=-0.21,P

2.3 网络成瘾与正常使用网络中学生的家庭功能比较 采用协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协变量为性别)对存在网络成瘾倾向中学生与正常使用网络中学生的家庭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结果显示,存在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与正常使用网络中学生的家庭功能在家庭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等5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4 家庭功能对网络成瘾的多元回归分析 将家庭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5个因子作为预测变量纳入回归模型(因问题解决因子与网络成瘾相关不显著,故在回归分析时预测变量中不包含此项因子),采用Enter进入方法进行回归分析。见表3。

结果表明,以家庭功能的5个因子作为预测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总体效应显著(F=9.069,R2=0.066)。但家庭沟通、角色分工和情感反应对网络成瘾的回归效应都不显著,只有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的回归效应显著。这意味着家庭的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是与网络成瘾关系最为密切的家庭功能因子。

3 讨论

网络越来越普遍地进入家庭,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如果网络使用的指导工作不能跟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险就会增加。在本研究抽取的710例样本中,有2名初中一年级男生表现出比较严重的网络成瘾症状,且表现出准成瘾症状的青少年比例却比较高,超过样本总数的15%。对于青少年总体来讲,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网络成瘾的初期干预和早期预防应当成为今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相关分析和差异性比较数据来看,除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因子外,其余5项功能均与网络成瘾的各个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存在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家庭在家庭内的沟通与交流、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家庭成员彼此间的情感反应和情感投入,家庭对各个成员的行为约束与控制方面都存在功能发挥不良的问题。在家庭生活中这5个方面的功能需要家长和子女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和深度交流实现。雷雳等[13]研究发现,父母的适度卷入对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席震芳等[14]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学生网络成瘾相关,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易于使初中生网络成瘾。由此可以推断,家庭功能可能是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环境因素。

在家庭功能中,情感投入因子和行为控制因子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最高。进一步的多元回归显示,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的确是与网络成瘾相关的核心因素。行为控制因子对网络成瘾的预测效应是情理之中的结果。值得关注和进一步讨论的是,情感投入因子对网络成瘾的显著预测效应。情感投入因子与网络成瘾的高相关结果与以往研究者所发现的网络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情感缺失的结果相呼应,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网络成瘾者情感缺失的原由可能在于家庭中情感投入的缺乏。Baumeister等[15]认为,归属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内驱力,是人类的基本动机,它的满足是人类健康、适应和幸福的基本条件,如果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导致一系列身体的、心理的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的频繁互动和积极关注是满足个体归属需要的必要条件,当一个人能够从家庭成员那里感受到积极支持,并发生频繁交往时,就会获得一种充分的归属感,从而满足其基本的归属需要。相反,很可能是家庭中情感投入的缺失使子女的归属需要无从获得满足,从而转向于网络的依赖。

网络成瘾不但是一个心理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和家庭的问题,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中应该将家庭作为一种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尝试通过家庭环境的改善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

4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nic.省略/html/Dir/2007/01/22/4395.htm.

[2] YOUNG K, RODGERS R. Internet addic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 Bostin: The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8[EB/OL].[2000-10-21]省略/ articles/ personality _ correlates.

[3] WANG W. Internet dependency and psychosocial matur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t J Human Comput Stud, 2000,55(6):919-938.

[4] MARAHAN-MARTIN J, SCHUMACHER P.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 Human Behav, 2000,16(1):13-29.

[5]MOODY EJ. Internet 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neliness. Cyber Psychol Behav, 2001,4(3): 393-401.

[6] MILLER IW, RYAN CE, KEITNER GI, et al. The McMaster approach to families: Theory, 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research. J Fam Ther, 2000,22(2):168-189.

[7] 刘惠军,樊励芳.与网络成瘾有关的个体因素研究.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报,2006,8(1):90-92.

[8] MILLER IW, RYAN CE, KEITNER GI, et al. The McMaster approach to families: Theory, 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research. J Fam Ther, 2000,22(2):168-189.

[9] 徐洁,方晓义,张锦涛,等.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作用机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2):79-85.

[10]YOUNG K.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 Psychol Behav, 1996,1(3):237-244.

[11]WIDYANTO L, McMURRAN M.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ternet addiction test. Cyber Psychol Behav, 2004,7(4): 443-450.

[1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3]雷雳,李宏利.青少年的时间透视、人际卷入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心理学报,2004,36(4):86-90.

[14]席震芳,张晓阳.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 26(2):153-155.

第11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网络时代已悄悄地向人类走来,它正以立方级的速度逐渐渗透到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角落。而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弄潮儿,正因为如此,随之出现的青少年网络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无规范性的特点,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青少年将面临非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和潜在影响的威胁,患“网络心理障碍”和高科技犯罪的危险程度增大。如网络黑客、网络婚恋、网络诱骗的网络伦理问题日益突出,这些网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公害。目前,青少年的网络伦理非常淡薄,据《扬子晚报》报道,最近一项在上海部分中学做的调查显示,四成多学生崇拜黑客,三成学生有当黑客的念头。而据《北京青年报》日前报道,新疆乌鲁木齐警方日前侦破一起电脑黑客非法侵入攻击政府网站案件,犯罪嫌疑人竟是一名年仅17岁的在校学生。青少年问题研究者呼吁家长和学校,更是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网络伦理,加强网德教育刻不容缓。

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当自由的空间,能尽情地翱翔于网络天地成为众多上网冲浪者登陆理由。我们应该发现,人在互联网上交流方式繁多,有OICQ聊天、E-MAIL交流、BBS版面活动以及网络游戏等。人在互联网上的交流确实很特别,有文字记载以来,甚至自史前时期人们所积累下来的人际交往规则,在这里很多已不能适应,比如说在网上说:“你是王小二吗?”回答者曰:“Y”。那个“Y”是E文的同意、首肯,还是骂人的方言,我们不得而知。还有诸如像表示再见的“886”,表达爱情的“521”,在加上许多网络上新定义的情绪符号代码。因为网络语言是易歧意的,电脑上的语言是数字、符号、文字的溶合体,所以需要你有如求证哥德巴赫猜想还难以求出正解的耐心,去领会其中ID猜想正解。所有这些,无非是满足人的与生俱来的好奇-这是人性中最难以说清它是优是劣的特征。

网络交流中的这种语义不确定性,便产生另一相关弊端,即交流主体的不明确,就很容易产生网络伦理问题。因为青少年有着很强的猎奇心理,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而在有规律的家庭生活中,在制度化的学校里很难有机会来满足这样的心理需求。而在这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青少年的自主选择性达到了最大化。网络创造了虚拟的时空,它让主体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环境,它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处理数据能力,及时地跟踪处理在主体感觉器官上的输入与输出的信息,网络中感觉性的互动性方式打开人们认识他人的新视窗。

但是,网络交往中由于交流信息的部分缺失,人与人之间缺少了可识别身份的“社会情景暗示”,人们只能从计算机屏幕上闪现的文本去判断他人,因为缺少了必要的交流信息,人与人相互所留下的印象也是不完整、不真实的。缺少这种非语言行为暗示,信息的发出者很难通过信息表达某种情绪,交流者享受更多的自由却较少得知对方准确的个性定位。有这样一个事例,一名刚刚过十六岁的女中学生,在网上结识了他自称20岁的一名网上情人,在现实中见面,才发现此“情人”是已过40岁的中年妇女。

网络上的交往确实有积极的一面,网络的博大扩展了青少年人际交流范围,加速了信息的滚动式传播,但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和虚拟性,加之青少年好奇心强和自我辨识控制能力不强的自身特点,很容易走向消极的负面。随之产生了交往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当前社会出现的网络婚恋问题,这种网络的虚拟婚姻正对青少年的家庭模式传统观念造成冲击,正像著名心理学者黄剑在《“网络婚恋”的是与非》一文中指出:网络婚恋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递电子信号来交流双方感情的婚恋方式,这种与传统婚恋观念完全不同的新问题,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后果和法律问题,足以引起人们对此的理性思考。

青少年容易产生网络伦理问题,这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青少年认知能力和自我统一能力还不强,主观自控能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加之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和学习压力增大,然而许多青少年当遇到个人心理问题,不愿同亲朋好友倾诉,更不愿与陌生人面对面谈。那么,网络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便利场所,正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在网络当中,能使人对自己的知觉结果产生新的认识,对自己很容易产生新的价值观定位,从而有的人会把匿藏在内心深处,在现实中不敢显露的,如偷窥探隐欲、凶残好斗、喜恶作剧等不良嗜好表露在无人监督的网络里。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给居心不良的人提供了一块很好的“作案场所”,也因此随之产生了大量有悖于网络道德的案件。

网络交往的巨大魅力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广阔的空间使他们不再受繁琐的条条框框限制,不再担心是被动地接受者,不再担心自己的观点孤立,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最佳化地表现自己。但网络交往毕竟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如果陷入其中,就会产生负面效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金伯利。杨格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网络心理的主要特征为:开始先感受上网的无穷乐趣,通过上网逃避现实,下网后烦躁不安,为享受上网的乐趣而不惜支付巨额的上网费用。有的宁可荒废学业,也要与网络为伍。他们安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几乎没有克制与约束,处于失控状态。这种心理迁移到现实中来会带来他们对现实生活的适应不良。

网络上有着各不相同的虚拟情境,当这些情境与现实发生重叠时,青少年会感到无所适从。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认为,12—20岁的青少年面临的冲突是“同一性(Identity)与角色混乱(Role Confusion)”的矛盾。当网络屏蔽了青少年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时,他们会以为“网络之镜”中的他们就是真实的生活,从而迷失了方向,造成了青少年角色认同的混乱,不能理性地行使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大体上网络心理障碍往往分为两种: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和网络双重人格。具体表现为上网时间失控,沉湎于游戏,依赖虚拟现实并由此忽视了现实的存在,或是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常常导致离开了网络以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丧失,出现角色混乱,反社会人格等偏差。他们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现实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几年前的超级电脑病毒CIH,曾导致了几十万架电脑即时瘫痪,给电脑用户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制造这种可怕病毒的竟是一名平时表现良好、文质彬彬的台湾大学生。众多心理学者认为:网络在缩小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同时,无情地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引发了许多心理危机。

网络确实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空间,人类的文明在这个空间里不断地向前推进。然而,伴随而来的一个副产品,就是网络的无序性,网络伦理问题也日益突出。网络犯罪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在增大,网络的负面影响还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道德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尽管我们面临了种种困难,面对网络时代出现的伦理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彷徨失措,更不能坐以待毙,我们所要做的是采用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去关注青少年在网络犯罪,去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我觉得目前可以从以下五点去做:第一、加强青少年网络建设,办好主流网站,占领网上思想的教育阵地,在网络上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第二、转变传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特点,现代教学模式要和网络接轨,比如开办网络学校,开设网络课堂等,虽然目前也出现了这种模式教育,但无论是从规模和数量,还是质量上看我们都还有很长地路要走;第三、开展青少年“网德”教育,建立网络诚信体系,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以及规范的网络伦理,加强青少年组织建设,消除虚拟组织对现实组织的消极冲击;第四、我认为最关键的一步,还是要推动网络立法工作,规范网络秩序,对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和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有学者还提出建立青少年心理在线咨询,通过网络上的BBS、IRC、Netmeeting、Outtlook Express E-mail等系统对客户实时或准时实地地提供心理指导、支持,进而达到增进用户心理健康、促进用户心理发展的过程。目前,在线心理咨询已在知识普及、情感疏导、职业发展、心理测量、青年成长、危机干预、学习指导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国内外社会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法国政府去年出台“校园网络规范”,规定学生如果以电子邮件散布诽谤、猥亵、骚扰、病毒等讯息,将会被取消使用帐号及校规处分,甚至可能要走上法庭。美国政府已成立了网络警察,并成功地破获了多宗网上案件,有效地打击了网络黑客的嚣张气焰;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我们国家出台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已正式启动。该公约促使青少年与家长建立协议,其中包括每天上网时间,不浏览不良信息,不随意约会网友,不沉溺虚拟时空等,家长主动为青少年安装防火墙软件让年轻一代健康上网。

只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及时地开展新时期下面临的新生网络伦理问题研究,寻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并且勇于把理伦探讨后的成果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只有这样才可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网络环境。

第12篇

1.1造成青少年道德法律意识淡化

目前网络文化造成不健康的网恋盛行,特别是在青少年当中已经习以为常,网络上黄毒肆掠,宣传暴力的思想也吸引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注意,同时近年来网络文化诱导的自杀也时有发生。一些违法网站也在宣传封建的迷信思想,极大地冲击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

1.2造成青少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连续长时间的上网会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情绪低落,使其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这些都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受到侵害。

1.3造成青少年思维力,注意力的下降

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在经历了自由散漫的网络聊天和轻而易得的网络购买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由于网络的便捷以及网络知识的丰富,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遇见书本的难题时,他们不愿再花时间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迅速求助于网络,照搬别人的方式方法。这样无形之中他们的潜意识就作祟,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思维能力也开始逐渐下降。

2应对网络文化对策探讨

2.1社会层面上

2.1.1要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大网络文化立法力度,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同时相关法律部门应着力建立健全有关未成年保护法,以及网吧网络的监管法,同时要开发高端信息技术,有效地对网上的信息准入事项进行过滤与监督,确保网络文化的健康有序。我们还要呼吁社会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关怀和爱。

2.1.2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要使青少年明确认识到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会对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教育青少年提高网络信息的鉴别力,有选择的采用、学习,培养健康的应对网络文化心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2.1.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各种网络文化犯罪进行打击,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促进青少年的成长。

2.2家庭层面上

2.2.1家长要懂得运用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充分的认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健康的网络交流与知识运用,给孩子做好表率。

2.2.2家长要和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了解学生在心理上面的变化,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工作,以便做好对孩子的网络文化的教育工作。

2.2.3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抵消网络文化的侵蚀。

2.3学校层面上

2.3.1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对青少年教育方面必须发挥其作用。学校应积极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校园制度建设以及校园规范建设。从制度上加强对青少年接受网络文化的监管。

2.3.2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有关健康网络文化传播的活动,利用活动向青少年宣传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正从思想上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让青少年认识到上网的目的及其意义,认识到网络文化存在的不良信息,从而提高对网络文化的免疫力。

2.3.3教师最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在对青少年的引导方面很重要,作为与青少年学生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必须时刻保持敏捷的判断能力与洞察能力,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渗透与影响,从而使青少年青年拥有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拥有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

3结语

第13篇

〔关键词〕网络成瘾;小学高年级;农村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0-0014-03

一、前言

随着我国计算机的普及,使用网络的人越来越多,网络给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其独特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正如美国精神病学家、网络成瘾概念首提者伊万·戈登伯格所说:“电脑和网络就像火一样,是个好帮手却是个坏主子。”“网络成瘾障碍”即对网络过度依赖而产生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而且存在生理受损的倾向。1999年Young将此命名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据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达到5.13亿,农村网民达1.36亿;网民中2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了近29%。网络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也给农村孩子带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对分辨能力、自控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其负面影响会更大。以往的相关研究大都在中学生、大学生中开展,而对小学生网络成瘾研究甚少,农村小学则更少。研究农村小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有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中学、大学网络成瘾预防教育提供基础。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采用横向研究设计,分层取样,分别在温州瑞安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选取3所学校,随机抽取5个班256名五、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五年级2个班,六年级3个班。男生137人,女生119人,被试年龄在10~14岁(平均年龄12.43岁,SD=0.688)。共发放问卷256份,剔除回答不完整的和随意作答的问卷,剩余有效问卷247份。

2.研究工具

本研究包含3个问卷,第一个是自编的《农村小学高年级网络使用问卷》,了解学生上网的一些基本信息。第二个是Yong编制的《网络成瘾自测表(IAD)》,共计10题,问卷采用“是否式”,其中答“是”得1分。总得分在5分以下的网瘾不大;5分和5分以上的网瘾很大;8分及8分以上的需要诊断是否患了“IAD”。第三个是《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陈永胜,2000),共包括8个因子,分别是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和特殊障碍,8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834以上,全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943。

3.研究程序

由班主任和心理教师担任主试。下发问卷后,主试先指导学生正确填写量表,强调测验以不记名方式进行,仅用于科学研究。主试在确认被试理解施测要求后开始施测,并当场收回问卷。

本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农村小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分析

(1)农村父母对子女上网内容难以管理

在温州瑞安,农村网络普及率已经接近70%,比全国(38.3%)高出很多,更多的学生选择在自己家或亲戚朋友家里上网,而去网吧的较少。在调查的三所学校中,经济欠发达的瑞安农村学校去网吧上网的学生最多。父母对孩子上网大都持认可态度,允许孩子在作业完成后或周末上网。有近70%的学生自认为电脑水平比“70后”的父母高,因农村“70后”父母对电脑接触甚少,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游戏知之更少,也就不很了解网络游戏的危害性。这使得父母难以管理学生上网的内容。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一同和孩子上网,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会有所降低。一旦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家长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管理学生上网。小学生对探险及一些未知的东西总是有强烈的愿望,他们自控能力差,冲动性强,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却不能自拔。如今农村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意外,经常让孩子待在家里,而学生周末生活普遍比较单调。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承受超出自身年龄的重大压力,面对家长和学校的双重压力,孩子们只能在网络中寻找失去的自由和快乐。已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为了获得情感支持和价值认可,往往将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当成心灵港湾。

(2)五、六年级学生第一次触网年龄存在显著差异

五、六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网络的年龄约在9~10岁,即约在二、三年级;五、六年级学生在第一次触网年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五年级学生普遍第一次触网比六年级早。瑞安这几年网络普及率逐年提高,网络经济不断发展,为学生第一次触网的提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普及率的提高,学生第一次触网的年龄会越来越提前。

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五年级为7小时,六年级为9.27小时,呈上升趋势,但五、六年级学生在周上网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五、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渴望交际,特别是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但是现实环境又阻隔了他们的交往渠道,他们只能转移注意力,去寻求另外的渠道,这是导致上网时间增多的主要原因。对此学校应该提早进行网络教育,如果能在学生第一次触网的时候就开始着手网络教育,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建议学校要在二、三年级开展网络教育。

(3)男女生在上网动机上有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对男女生的上网动机进行了卡方检验。发现男女生在上网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χ2=63.692,p

2.网络成瘾分数分布

研究发现,五、六年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平均得分为2.0,呈负偏态趋势。这表明农村小学生总体网瘾不大,与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中心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系在2007年的报告相近。而有网络成瘾倾向(得4分)的学生占9.1%。如果不及时帮助这些农村孩子,他们在初中以后很有可能发展为网瘾很大,以致影响生活、学习。

网瘾很大(5分以上)的学生占12.6%,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中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而在小学就达到12.6%,显然较高了。需要诊断是否患了IAD的学生占2.4%,与国内学者戴伟华(3.29%)、戴月(2.2%)的研究结果相近。

以上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与瑞安经济发展状况有关。许多农村家长忙于工作,他们一般每天工作10个小时;许多孩子还是留守儿童,因而有很多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缺乏和孩子的沟通和对孩子的关爱,致使学生精神空虚。部分学生生活在有父母,却没时间管的“真空”里。另外,因地处农村,所接触的教育及课外活动资源比较有限,对学习或生活感到厌烦时,学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更容易上网。再者,很多家长教育观念不强,学生常常是完成作业后就可以随便玩,至于玩多久、玩什么,家长们没时间、也没精力管。

3.网瘾很大与网瘾不大的学生在小学生健康量表各因子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网络成瘾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对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致使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导致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记忆力减退。郑希付对网络认知加工进行研究发现网瘾被试在情绪关联词语上表现出比正常组突出的延迟倾向。Kraut等人发现,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并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和幸福感的降低。本次调查显示:网瘾很大的小学生与网瘾不大的学生在小学生健康量表各因子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与以上研究结果不一致。究其原因,首先,是研究对象不同,本次研究对象是农村小学生,小学是学生接触网络的初始阶段,一些网络带来的症状虽有所表现,但还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其次,网络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影响的时间还不够长。再次,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小学阶段个体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他们的内心仍是渴望勤奋的。

虽然目前来说网瘾很大的与网瘾不大的小学生在健康量表方面没有出现显著差异,但并不是说网瘾很大不会给学生带来危害。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最近的一些心理研究证明,暴力游戏可以同时在短期和长期内引发并增强人的攻击性和性,更可怕的是,引发这些的全部是出于人们的无意识层面。网络给农村孩子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有近四成学生的成绩、身体因为网络而不如以前。有近62%的学生为自己的网络游戏而充值,这不能不说是非常令人震惊的,少部分农村孩子为了能在网络游戏中升级装备,已出现小偷小摸等不良习惯。学校应在这一阶段对网瘾较大的学生做好补救措施,把网瘾扼杀在萌芽阶段。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娟,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郑希付,沈家宏.网络成瘾的心理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田秀菊.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6.

[4]陈光磊,黄济民.青少年网络心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戴伟华,周春英,许兹宁,等.江苏省南通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2011,28(3).

[6]戴月,袁宝启.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

[7]谢守付,李奕,等.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9,17(1).

[8]王刚,沈绮绮.互联网对中小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0).

第14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交流主体;网络心理;网德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网络时代已悄悄地向人类走来,它正以立方级的速度逐渐渗透到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角落。而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弄潮儿,正因为如此,随之出现的青少年网络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无规范性的特点,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青少年将面临非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和潜在影响的威胁,患“网络心理障碍”和高科技犯罪的危险程度增大。如网络黑客、网络婚恋、网络诱骗的网络伦理问题日益突出,这些网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公害。目前,青少年的网络伦理非常淡薄,据《扬子晚报》报道,最近一项在上海部分中学做的调查显示,四成多学生崇拜黑客,三成学生有当黑客的念头。而据《北京青年报》日前报道,新疆乌鲁木齐警方日前侦破一起电脑黑客非法侵入攻击政府网站案件,犯罪嫌疑人竟是一名年仅17岁的在校学生。青少年问题研究者呼吁家长和学校,更是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网络伦理,加强网德教育刻不容缓。

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当自由的空间,能尽情地翱翔于网络天地成为众多上网冲浪者登陆理由。我们应该发现,人在互联网上交流方式繁多,有OICQ聊天、E-MAIL交流、BBS版面活动以及网络游戏等。人在互联网上的交流确实很特别,有文字记载以来,甚至自史前时期人们所积累下来的人际交往规则,在这里很多已不能适应,比如说在网上说:“你是王小二吗?”回答者曰:“Y”。那个“Y”是E文的同意、首肯,还是骂人的方言,我们不得而知。还有诸如像表示再见的“886”,表达爱情的“521”,在加上许多网络上新定义的情绪符号代码。因为网络语言是易歧意的,电脑上的语言是数字、符号、文字的溶合体,所以需要你有如求证哥德巴赫猜想还难以求出正解的耐心,去领会其中ID猜想正解。所有这些,无非是满足人的与生俱来的好奇——这是人性中最难以说清它是优是劣的特征。

网络交流中的这种语义不确定性,便产生另一相关弊端,即交流主体的不明确,就很容易产生网络伦理问题。因为青少年有着很强的猎奇心理,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而在有规律的家庭生活中,在制度化的学校里很难有机会来满足这样的心理需求。而在这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青少年的自主选择性达到了最大化。网络创造了虚拟的时空,它让主体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环境,它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处理数据能力,及时地跟踪处理在主体感觉器官上的输入与输出的信息,网络中感觉性的互动性方式打开人们认识他人的新视窗。

但是,网络交往中由于交流信息的部分缺失,人与人之间缺少了可识别身份的“社会情景暗示”,人们只能从计算机屏幕上闪现的文本去判断他人,因为缺少了必要的交流信息,人与人相互所留下的印象也是不完整、不真实的。缺少这种非语言行为暗示,信息的发出者很难通过信息表达某种情绪,交流者享受更多的自由却较少得知对方准确的个性定位。有这样一个事例,一名刚刚过十六岁的女中学生,在网上结识了他自称20岁的一名网上情人,在现实中见面,才发现此“情人”是已过40岁的中年妇女。

网络上的交往确实有积极的一面,网络的博大扩展了青少年人际交流范围,加速了信息的滚动式传播,但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和虚拟性,加之青少年好奇心强和自我辨识控制能力不强的自身特点,很容易走向消极的负面。随之产生了交往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当前社会出现的网络婚恋问题,这种网络的虚拟婚姻正对青少年的家庭模式传统观念造成冲击,正像著名心理学者黄剑在《“网络婚恋”的是与非》一文中指出:网络婚恋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递电子信号来交流双方感情的婚恋方式,这种与传统婚恋观念完全不同的新问题,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后果和法律问题,足以引起人们对此的理性思考。

青少年容易产生网络伦理问题,这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青少年认知能力和自我统一能力还不强,主观自控能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加之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和学习压力增大,然而许多青少年当遇到个人心理问题,不愿同亲朋好友倾诉,更不愿与陌生人面对面谈。那么,网络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便利场所,正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在网络当中,能使人对自己的知觉结果产生新的认识,对自己很容易产生新的价值观定位,从而有的人会把匿藏在内心深处,在现实中不敢显露的,如偷窥探隐欲、凶残好斗、喜恶作剧等不良嗜好表露在无人监督的网络里。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给居心不良的人提供了一块很好的“作案场所”,也因此随之产生了大量有悖于网络道德的案件。

网络交往的巨大魅力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广阔的空间使他们不再受繁琐的条条框框限制,不再担心是被动地接受者,不再担心自己的观点孤立,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最佳化地表现自己。但网络交往毕竟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如果陷入其中,就会产生负面效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金伯利·杨格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网络心理的主要特征为:开始先感受上网的无穷乐趣,通过上网逃避现实,下网后烦躁不安,为享受上网的乐趣而不惜支付巨额的上网费用。有的宁可荒废学业,也要与网络为伍。他们安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几乎没有克制与约束,处于失控状态。这种心理迁移到现实中来会带来他们对现实生活的适应不良。

网络上有着各不相同的虚拟情境,当这些情境与现实发生重叠时,青少年会感到无所适从。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认为,12—20岁的青少年面临的冲突是“同一性(Identity)与角色混乱(RoleConfusion)”的矛盾。当网络屏蔽了青少年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时,他们会以为“网络之镜”中的他们就是真实的生活,从而迷失了方向,造成了青少年角色认同的混乱,不能理性地行使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大体上网络心理障碍往往分为两种: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和网络双重人格。具体表现为上网时间失控,沉湎于游戏,依赖虚拟现实并由此忽视了现实的存在,或是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常常导致离开了网络以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丧失,出现角色混乱,人格等偏差。他们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现实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几年前的超级电脑病毒CIH,曾导致了几十万架电脑即时瘫痪,给电脑用户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制造这种可怕病毒的竟是一名平时表现良好、文质彬彬的台湾大学生。众多心理学者认为:网络在缩小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同时,无情地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引发了许多心理危机。

网络确实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空间,人类的文明在这个空间里不断地向前推进。然而,伴随而来的一个副产品,就是网络的无序性,网络伦理问题也日益突出。网络犯罪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在增大,网络的负面影响还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道德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尽管我们面临了种种困难,面对网络时代出现的伦理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彷徨失措,更不能坐以待毙,我们所要做的是采用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去关注青少年在网络犯罪,去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我觉得目前可以从以下五点去做:第一、加强青少年网络建设,办好主流网站,占领网上思想的教育阵地,在网络上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第二、转变传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特点,现代教学模式要和网络接轨,比如开办网络学校,开设网络课堂等,虽然目前也出现了这种模式教育,但无论是从规模和数量,还是质量上看我们都还有很长地路要走;第三、开展青少年“网德”教育,建立网络诚信体系,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以及规范的网络伦理,加强青少年组织建设,消除虚拟组织对现实组织的消极冲击;第四、我认为最关键的一步,还是要推动网络立法工作,规范网络秩序,对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和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有学者还提出建立青少年心理在线咨询,通过网络上的BBS、IRC、Netmeeting、OuttlookExpressE-mail等系统对客户实时或准时实地地提供心理指导、支持,进而达到增进用户心理健康、促进用户心理发展的过程。目前,在线心理咨询已在知识普及、情感疏导、职业发展、心理测量、青年成长、危机干预、学习指导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国内外社会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法国政府去年出台“校园网络规范”,规定学生如果以电子邮件散布诽谤、猥亵、骚扰、病毒等讯息,将会被取消使用帐号及校规处分,甚至可能要走上法庭。美国政府已成立了网络警察,并成功地破获了多宗网上案件,有效地打击了网络黑客的嚣张气焰;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我们国家出台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已正式启动。该公约促使青少年与家长建立协议,其中包括每天上网时间,不浏览不良信息,不随意约会网友,不沉溺虚拟时空等,家长主动为青少年安装防火墙软件让年轻一代健康上网。

只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及时地开展新时期下面临的新生网络伦理问题研究,寻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并且勇于把理伦探讨后的成果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只有这样才可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时代或者说是高科技时代从严就不承诺给人类一个新的伊甸园,相反,它一再告诫人们,无数的新问题将随之而诞生,就像古希腊神话的潘多拉魔盒一样。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了困扰人类生活的一大危害,而网络伦理出纳入了人类道德规范的一大范畴里。网络是现代生活中的一把双刃剑,人类必须好好地利用它,用法律手段和道德规范去约束它,去维护它。只有这样,网络才有可能发挥其最大功利,造福于全人类,从而推动人类文明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

同时青少年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是未来网络文明的缔造者,更是人类未来的主宰者,而处理好网络伦理问题是利用网络时代造福于人类的关键,因此关注青少年网络伦理问题,就是关注全人类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怡.虚拟实在论[J].哲学研究,2001(6)P:46

[2]奥格尔斯.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413

第15篇

【英文摘要】Net-reliance has recently raised widespread concerns due to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exam-taking education to all-round education, many students are under physical or mental stress from academic performance. With little understanding or support, they choose to resort to relatively active. So, in this sense, intemet is one of means of self-manifestations chosen by youth to express inner feelings and soften the conflict between ideal & realistic world and also can have strong impact on youth's growth. Therefore, we should hold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intemet and take advantage of its helping points under proper guidance rather than prohibit it roughly.

【关 键 词】青少年/网络依赖/自我表露

youth/net-reliance/self-manifestation

【正 文】

自从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以其为核心的信息不仅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比如继“网迷”、“网虫”之后便是“网络依赖”,这种“网络依赖”现象并非个案,而且也并非仅限于问题或学业不良的学生,而是一个包括优良中差各个级别学生的较庞大的群体,“依赖”现象对青少年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其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也影响极大:有的家庭因此使原本就已紧张的亲子关系雪上加霜,正常的家庭功能难以维持,有的青少年为此走了犯罪的道路。另据媒体报道: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陶宏开莅临济南讲座,为此前来求助的家长给他“跪下一大片”,恳求他救救孩子,远离网络。网络作为一个新异刺激,在我国从出现到今天并未经历多长的时间,但面对纷繁众多的信息,青少年为什么对网络如此青睐?

一、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原因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实社会中,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原因也是复杂而深刻的。

(一)学业的压力

在我国,学业问题目前仍是青少年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传统观念和日益剧烈的社会竞争以及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等都是导致青少年学业压力的重要因素。很多父母基于个人的经历和对生活的理解、感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青少年不堪其重,特别是那些学业本来就较差的学生,在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情绪。有研究表明,由于受到社会比较、他人消极评价和自我概念等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学生的外显自尊常常受到压抑和伤害,但其内隐自尊不仅没有受到扼制,反而表现出更强烈的趋向。这与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自尊的理论研究是一致的,这些理论认为,自尊是个体的一种本能性需要,具有较强的动机和适应功能,不管个体处于何种心理状态下,其内隐自尊一般不会改变,所以,尽管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上表现难遂人愿,但其内心仍有强烈自尊的需求,但这一需求在现实中很难通过学习得到满足,因此,他们急于通过其他途径来达到消除学业压力、满足个人自尊的目的。

(二)现实生活中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1.家庭

一个人的成长所需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环节的肯定、鼓励即社会支持系统。而家庭因素是这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实践都表明,民主型的父母采取鼓励、支持青少年参与家庭事务和其他的群体活动,很好地促进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专制型的父母,对子女经常进行行为控制和支配,很少给他们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使子女失去了外界的信息交流,容易形成表面上的自我封闭和内心强烈的压抑与冲突;放任型的父母则任其发展,对子女毫无约束,所以导致了他们自我认同的扩散。因此,家庭中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给子女心理上极大的安全感。但事实上,由于社会对青少年学业过分单一的要求标准,使很多父母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对孩子在学业上要求较高,在孩子达不到父母要求的学习状态时,父母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使孩子在学习失助时,得不到来自家庭的心理支持。

2.学校,

毋庸置言,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但相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学校发挥的教育作用是不同的。对于青春期学生而言,这一时期由于思维逻辑性和批判性发展较快,所以,他们常常不满足于书本和老师课堂上的教育,对课本以外的新事物充满了猎奇和探究心理,而学校从早到晚毫无个人放松和发挥想象的单一机械的学习模式使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而在学业上评价不良,被老师认为升学无望而无奈地将其放弃。同时,由于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表现得较为严重,又缺乏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他们渴望的亲密的同伴关系也难以建立。

3.社会文化

现阶段中国的主流文化仍然提倡或尊崇“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虽然倡导多元化的价值评价标准,但真正落实执行仍然需要时间,这容易给青少年造成矛盾困惑的心理,既要素质,又要应试,既要遵守规范,又要张扬个性,孰轻孰重顾此失彼;另外,一些媒体和机构对国外教育的不实报导也误导了不少青少年,使他们中不少人产生了国外教育民主、宽松,只有中国的教育才让青少年苦不堪言的错误印象。

4.青少年本身的因素

“网络依赖”青少年,大多数心理素质较差,抵御诱惑的意志力薄弱,由于我们在教育上各个环节的不足和失误,造成不少青少年从小缺乏责任意识,没有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发展迟滞现象,所以一旦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很容易通过想象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二、网络是青少年自我表露的重要途径

中央电视台2004年公布了国内最新的研究结果,该结果显示网络对人的吸引力最高为36%,所以网络本身的魅力也使人难以抵挡。

(一)虚拟的网络世界,充分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要

虚拟即现实中不存在,根据人们的需要而编制出来的事物或对象,即想象。这一点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很多文学作品借助于神话传说,反映了劳动人民不畏和权贵的英勇斗争精神。想象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借助于想象的补充作用,人们打破了直接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拓展了认识的空间和范围;第二,借助于想象的预见作用,人类可以实现对现实的超前反映;第三,借助于想象的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实际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某些实际行动不能得以实现时,常常凭借想象得到满足和实现。所以从此意义上说,网络作为虚拟的想象世界,充分满足了青少年很多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愿望和要求。不少人借助于网络成名,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和成就欲望,在网络中变为现实。

(二)网络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具有自我保护和防御的本能,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曾说过:“每个人都像一轮明月,它有呈现光辉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从来不给人看到的一面。”由于现实生活的紧张和压力,人们需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表露,但这种真实的表露具有很大的选择性,表露的对象、背景、内容等都要受到很多严格的限制,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保证个人的自尊不受伤害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网络的隐蔽性和安全性特点,避免了青少年在现实表白自我时遇到的挫折,即使是在并不特别喜欢对方时,也能将自己表露出来,释放消极的情绪(Deriega harris & Chaikin, 1973; Enrlich & Graeren, 1971; Lynn, 1978),至于能否得到期待的回应并不重要。实际上,由于“网络依赖”者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背景,所以他们很快找到了支持性的朋友,建立了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这又反过来增强了他们对网络的依恋和依赖之情,导致了上隐现象。

由此可见,网络成为青少年释放自我即自我表露的重要途径。何谓自我表露?Archer指出,所谓自我表露就是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态度、背景、焦虑、欲望等这些私人事件向别人告知。Jourard也曾对自我表露下过这样的定义:个体把有关自己的个人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李林英将自我表露定义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

三、网络表露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一)帮助青少年确立了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曾对人的亲和动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亲和动机是指个体因害怕孤独而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联系的内心欲求,其研究结果显示,经历过不安的人会具有更强烈的亲和行为倾向。理由有二:第一,亲和是为了减少不安和恐惧;第二,当个体对自己的状况模糊不清,又很难有客观的标准来证明自己的反应是否适合某种情境时,就会产生和他人在一起的愿望,希望通过把自己的反应与他人相比较,来估价和把握自己的反应。由此可见,亲和动机也就是对人际关系的欲求,希望缩小与他人的距离,加强人际间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支持和依托,即建立对自己来说有益的社会支持系统。

由于青少年网络依赖者很难在现实中取得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尽管表面看来毫不在乎外界对他们的评价,但其内心却非常孤独、苦闷的情绪,驱使他们通过网络寻求这种需求的满足。通过网络,青少年大大拓展了交友空间,提高了青少年网络社会的支持度,特别是网络双方相似的背景,两人会产生惺惺相惜的感受;并有一种心理上的归宿感,尤其是互联网有助于美化交往双方对彼此的第一印象,促进双方有更多更快的自我表露,这种心境会使他们有友好的精神,这种好的感觉无疑是青少年进行自我表露的强化物,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自我表露的几率。从这一意义上说,网络最好的满足了青少年摆脱内心孤独,寻求外界支持的需要。

(二)网络表露使青少年更了解自己

根据库利的理论,社会或他人给自己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人们可以看到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就产生于这种反应中。只有通过看到别人的态度,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在现实环境中的身份、地位以及被他人认可、接纳的程度,从而及时对自己有所认识并做出相应的评价,进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在现实情境中,通过别人了解自己,对网络依赖者往往有诸多不便,他们特别担心由此受到伤害,但网络化解了这一切,帮助他们通过彼此的信息交流,实现了个人的自我表露,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了解自己的目的。 Dads & Franzoni认为,自我表露能为自我同一性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卡尔·罗杰斯也曾说过:“在一个值得信赖的关系背景中,把自己公开地表露给另一个人是逐渐地理解自己的第一步。”朱拉德也认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我们才能逐步地认识自己,当人们压抑自我的时候,他的自我也就停止进步了。

(三)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个人心理健康水平

弗洛伊德的观点之一便是认为人过去的不幸被压抑在潜意识中,是造成个体心理焦虑的深层根源,将过去受到的挫折与不幸表露出来才能帮助个体重新恢复心灵的健康与安宁。自我表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就在于,烦恼与秘密藏在心中会令人感到苦闷;而心里的不满、烦恼越是排泄不出去,个体就越是烦恼苦闷。时间一长,人就会痛苦得无法保持心理平衡,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根据Larson & Chastain(1990)的研究,表露创伤性经历的好处不止局限于身体健康,那些倾向于隐藏自己消极信息的人更有可能遭受抑郁和焦虑。现实生活中不少青少年自我封闭,固然与其青春期矛盾的交往心理有关,实际上不会选择恰当的自我表露方式让外界了解自己,为自己的交友设立良好的平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这方面,网络给很多既想交往,又害怕交往的人大大提供了便利。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是否有适当的自我表露,是其人格健康的重要标志。研究发现,无论是写出还是与人讨论自己的创伤性经历和情感,都能帮助自己处于更好的情绪状态。

(四)暂离现实,逃避责任

前面我们分析过,由于教育上各个环节的失误,造成了不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集中表现在自我中心突出,意志力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律性较差,缺乏责任意识,在面临理想与现实,顺境与逆境的冲突时,常常好高骛远,想入非非,而不愿去做踏踏实实的努力和工作,网络由此乘虚而入,由于它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动感,网住了一大批青少年,使他们沉溺网络,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从此意义上说,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成为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严重阻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正是这一点成为很多家长和老师坚决反对青少年上网的真正原因。

四、启示

(一)正确对待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言而喻,但从目前状况来看,虽然褒贬不一,但持否定意见的居多。究竟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对此,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态度,一方面应该看到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符合正在成长的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从一定程度上和正规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利用得好确实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二方面,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对网络提供的信息,每个人对其态度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一些有害的、不健康的内容,再加上网络依赖者的特殊背景,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是非辨别能力,极易误导青少年,所以国家、政府各部门应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予以严格管制,彻底清理网络市场,为青少年安全上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进一步落实、加强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