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

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的重要途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德育的重要途径

第1篇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形成了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发挥主要作用。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我们可以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以交通协勤、敬老助残、爱心募捐,志愿者服务等为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未成年人理想道德教育,要实行“阳光心理教育”引导,在理解和爱的基础上,将知识传授给他们,疏通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释放心中的压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步适应现实社会。另外,要给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始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优化学校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突破传统,向权威挑战,还要给学生创造一次次实践机会,使他们都有新体验、新感悟、新收获。

学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要注重经验总结与交流。选拔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学科特色,提供研讨机会。实现以点带面,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甚至每一个细节,比如校牌中的警世名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开辟“德育长廊”让学生得到心灵洗礼。提倡每位教师以身作则做一件好事,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理解、思考、领悟“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内涵。增设讨论课,设立一些道德细节问题:如路上遇见事,你会围观吗?老师批评人,你看热闹吗?乱扔雪糕棍,你不自责吗?推门进出时,轻开轻关吗?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明显,但却能让学生深切体会良好习惯是多么重要。

德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为了改革德育与学科教学“两张皮”现象,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感悟、内化和升华。“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多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感染和教育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教会学生做人。历史、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数学课教师通过向学生讲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物理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识品格教育,审美教育。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再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感情;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贺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须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介,当好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参与者、评价者。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促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实践证明: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

第2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德育教育 途径

一、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渗透德育内涵

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内进行的,因此,并非唯有教师才是教育者,环境也可以是“无声的教育者”,孟母正是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而“三迁”的。如今,改革开放30多年,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师生提供良好、优美的教学环境,很难想像在一个破旧、杂乱、缺少文化氛围的环境里空谈德育为先。

1.设计合理新颖、配套协调、科学规范、错落有致的教学楼、体育运动场等校园设施,优美的亭台回廊,雕塑小品,花草树木、绿地以及整洁的地面等各种人文与自然景观,让进入校园的每一个人感到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同样也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师生的心灵,约束师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我校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借“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校园文化建设十个一”、“校园管理月活动”“文明礼仪”主题活动之际,加大了校园文化硬件建设的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校园的改造和美化、净化、文明化,品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校园内鲜花烂漫、整洁大方,走进教学楼,映入眼帘的是制作精美的“文明礼仪歌谣”、“名人名言”、“国学经典语句”,真是橱窗会“说话”,墙壁会“育人”。

2.校园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守则公约。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范一旦形成,就成为了具有权威和约束性的力量,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使生活于其中的师生自主地接受它,不断受到其感染和启发,以便师生的自我管理和约束。对于违反这些制度的师生所给予的处分又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这也会从另一个侧面强化师生的规则意识,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

二、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对学校实现德育目标有着课堂教学、常规教育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多年来,我校积极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熏陶教育作用。

1.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者,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都会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道德是一面镜子,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

我校每年都会举行德育工作研讨、师德讲座、模范人物(事迹)学习等活动,并借助声情并茂的视频、图像等多媒体资源,改变传统的单一说教形式,并开展表彰、总结和推广先进个人事迹活动,使教师明确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制定和完善各种奖惩制度和责任目标,从多层次、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使教师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忠于职守,以他们的高尚人格和楷模行为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教师是人,也有自己的个性和喜怒哀乐,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必须要严格履行职责,为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负责,所以,教师师德行为要受到自我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督,通过家校联系、家长委员会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2.寓德育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利用“学雷锋”、“教师节”“五一”、“六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这样的活动,既造就浓浓的节日氛围,又让同学们从中受到熏陶感染,自然默化成内在的道德心理需要;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向学生生动形象地介绍我国传统优秀美德;开展读书活动,完善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制度,并使读课外书形成常态,举行一些读书主题活动,指导学生参加读书征文比赛,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道德方面的知识,强化同学们的良好品质;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对于形成和谐的班级、校园氛围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3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自我教育;德育教育

1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社会实践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实践活动,可使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向良好的方向转化,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具有特殊教育功能。因此,我校团委、学生会积极组织团员、学生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自觉发现自身思想的认识问题,在实践中重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同时,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为社会作贡献。我们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活动有:

1.1“治理校园,美化环境”活动

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强高中教育,大力投资学校建设,新建教学大楼和学生宿舍各一幢。由于机械任务多,遗留下的垃圾、泥土、石头和砖堆到处都是,学校环境卫生很差,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全部让学校请工人排除,将会增大学校的经济负担。针对这一情况,团委、学生会开展了“治理校园、美化环境”活动。各团支部和班委会在校团委、学生会的领导下,带领团员、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义务劳动。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我校团员、学生参加义务劳动8000人次,排除垃圾近千吨。为学校节约资金几十万元。广大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经受了锻炼,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劳动技能,增强劳动观念,锻炼了身体,又美化了校园、美化了同学们的心灵。更重要的是一部份“双差生”在劳动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转变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有位同学这样说:“过去,由于自己学习差、表现差,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在这一活动中,我积极肯干,不怕脏、不怕累,比其他同学多干了一点,老师、同学都称赞我。使我深深体会到:我虽然在学习方面差些,但在其它方面还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看来,我还是有前途的。”我们开展的这一活动,受到了团县委的通报表彰。

1.2“我为校添春色”植树造林活动

学校创重期间,团委率先开展了新团员必须为校植一株树作为纪念的活动。尔后,各支团、各班纷纷响应,使这一活动在校园内迅速扩展,全校掀起了“我为校园添春色”的植树造林。为此,团委、学生会请地理老师专门讲了植树造林的意义。各班团支部、班委会拿出本班节约的班费购买了树苗,义务为校植树。还有一些同学从自己家头带来树苗为校植树。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学生们共为学校植了四批不同的树,总数达上千株。既绿化了校园,也美化了同学们的心灵;同时,也增长了同学们地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也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有位同学这样说到:参加了植树活动,了解了树木的发育、生长过程,知道了成材不易,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2群体帮教是我校团委、学生会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

学生都活跃在一定的群体之中,群体的意识、行为、舆论、荣誉对学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优秀的群体,能够迫使个人抑制、克服不良的思想行为,锻炼和形成学生的优秀品质。因此,我校团委、学生会在配合学生抓思想政治工作中采取群体活动的帮教方法,充分利用团支部和班集体的力量,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1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性的倡导活动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团委、学生会共开展了三次全校性的募捐活动。其中二次捐款活动(为修建黄虎山烈士纪念碑募捐和向灾区中、小生募捐),共捐人民币上万元,一次向学校图书室的捐书活动,共募捐各种书籍近5000余册,充实了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在此活动中,全校100%以上的学生都参加了。特别是在向灾区捐款活动中,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献上自己的爱心,有的同学将自已的零花钱捐上,还有的同学将自己的生活费节省下来捐上,表示自己的爱心。

2.2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在我们学校的篮球场上,只要是晴天,经常都会看到篮球比赛。班与班之间,支部与支部之间的比赛是经常开展的。当爱好打球的同学毕业离校,或因其它原因离校,你都会看到,球友们也会组织一场精彩的球赛来欢送他们。学校团委、学生会把组织这种群众性的体育比赛当作已任,作为群体帮教的动力。记得有一年5月,团委、学生会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大型篮球比赛。除了团委、学生会的头头们,没有一个教师参加。这次运动会历时一个月(利用星期天和课外活动时间),比赛40场,参赛队30个(男子20个,女子10个),运动员300多人。无论是比赛场面还是运动会的规模,还是参赛队和运动员人数,在我校历史上属首次。最可贵的是运动会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不礼貌的言行和令人不愉快的事。运动员、服务员自始至终完成比赛。正象一位退休老教师在“评学生篮球赛”一文中赞誉的那样:“虽然在烈日之下,运动员们还是打得那样椋心动魄,充满自信;裁判员判得那样准确公正,大快人心;啦啦队是那样的文明礼貌,没有嘘声,没有怪叫;此起彼伏的助威呐喊成了友谊的添加剂;解说员妙语联珠,有时使人忍俊不禁,有时又不乏使人思索之词。总而言之,整个赛场浑然一体,仿佛置身于君子国,礼貌得无可挑剔。”在这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团委、学生会注意培养同学们的理智、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我校团委、学生会通过一年多的自我教育活动,在转变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有益的兴趣爱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帮助学校进行“三风”建设中,也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为同学们今后升入大学和走向社会作好铺垫,打下了良好的人生基础。由此看来,学校团委、学生会开展的自我教育活动确实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2]屠大华.中心学德育管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