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笔记范文

公共管理笔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管理笔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共管理笔记

第1篇

目标控制管理是整个毕业设计项目式管理的核心部分,根据毕业设计的特点,又分为进度控制管理和质量控制管理。

1.1进度控制管理由于计划工作效率与实际效率不会完全相等,毕业设计完成进度不能单以时间进度为标准,而应以论文内容完成情况来确定。进度控制的目的是使论文完成进度与制定的进度计划在时间上相吻合,即保证毕业设计各项内容按计划及时开始、按时完成,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总完成时间不推迟[4]。

1.2毕业设计完成时间和进度的表达用工程上的横道图可以很清楚的表达论文完成时间和进度的对比情况,如图6所示。图6论文完成时间和进度的对比情况图从图6中可以看出当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第6周半时,A项内容按计划开始,已完成位延误半周时间;B项内容按计划开始,已完成提前了半周时间;C项内容提前半周开始已完成;D项内容接前半周开始,比计划多用半周时间,总期进度与计划进度吻合;E项内容已按计划开始,日前已完成20%(时间百分比);F项和G项内容还没开始。

1.3毕业设计进度偏差的产生及纠偏措施从图6中可以看出A项、D项内容比计划多用了半周时间,而B项内容比计划又少用了半周时间。产生这种时间上的偏差主要是由于计划失误、计划值(如计划工作量、完成时间)不准、学员能力估计偏差、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等因素产生的。指导教员应定期检查学员的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当完成进度与计划进度发偏差时,应即时的提出纠偏措施。主要有以下的方法:①当推迟时间在一周以内时,要求学员采取积极措施赶工,增加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时间,以弥补已产生的推迟。②当推迟时间在一周以上时,对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总时间产生严重影响时,除要求学员赶工外,指导教员应增加辅导次数,减少学员自学时间,同时督促学员工作。③必要时由指导教员提出审请,专业系或学院批准。该学员在使用相关公共实验、计算、网络等相关设备优先考虑。④由指导教员提出审请,专业系或学院批准。由非毕业学员在课余时间对该学员的实验、计算参数查询等工作进行协助。注意:非毕业学员不能代替毕业设计学员完成相关的的实验及计算等工作。⑤在以上措施还不能弥补推迟时间时,经专业系和学院批准对内容计划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先减少提高内容的工作量,再减少辅助内容的工作量。对毕业设计的核心内容不得减少。

1.4质量控制管理油料储运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是指能充分体现油料储运专业学员的工作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主动能力、发展能力、社交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专业培养目标特征的毕业设计成果[5~8]。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组织部门和人员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工作。

2论文打印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最终是以打印成稿形成的,论文打印的质量也从主观上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对论文的打印应格式统一。历届毕业设计应合理归档,方便以后的毕业设计学员查阅。

3论文答辩管理

论文答辩是展现学员在毕业设计阶段的设计成果、工作量的场合,是进行学员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环节,可分为论文汇报、问题答辩和成绩评定三个环节。

4抽查反馈管理

[10]对毕业设计的抽查反馈是学院对毕业设计质量的一次把关和奖励,包括成绩复核、论文评优和抽样检查三个环节。

4.1成绩复核成绩复核由专业系组织小组进行,主要是对高分论文和低分论文成绩进行再次核定,如与成绩评定环节所得论文成绩相差较大,以复核成绩为准。同时在成绩复核时还要保证本系总体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如不符合还要增加复核论文数量。

4.2论文评优论文评优是对毕业设计学员和指导教员的奖励,可以激励后面学员进行毕业设计和指导教员对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探索的积极性。毕业设计的优秀论文可分四个档次:论文成绩优秀、毕业设计评比三等奖、二等奖和一等奖。其中论文成绩优秀是由答辩小组或系复核小组给出。毕业设计评比由学院组织评比小组在成绩优秀的论文中评选出。学院应制定出相应的评比标准,使获奖论文质量确实优秀。

4.3抽样检查论文抽样检查是对答辩小组、复核小组成绩评定的一种监督。学院随机从当年的毕业设计中抽取一定比例(不少于10%)的毕业设计论文,请外单位专家进行论文成绩评定(或将抽取的论文在信息交流平台中公示,由全院教员评定成绩,注意此成绩为论文成绩而不是毕业设计综合成绩),所得抽样评定成绩与原评定成绩相对比,如两者相差较大,则对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重新评定,并要求答辩小组和复核小组作出解答,对以后的成绩评定方式进行修正。

5小结

第2篇

    1.1毕业设计的选题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关键。毕业设计题目必须符合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专业综合训练的内容;选题要结合实际,题目应尽量从科研、社会生产实际、企事业委托设计(研究)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中选出;题目要有一定数量的更新,学生必须一人一题,对于大而难的课题,可分解为若干个子课题;题目必须符合毕业设计工作量的要求,题目要适当,要考虑到题目的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2-4]。我们按照“提早介入、双向选择、一人一题、注重创新”的原则,在第七学期就开始了毕业设计题目的遴选工作。在第七学期,由指导教师结合科研、社会生产实际、社会热点问题等提出题目,不易直接提出题目的研究领域及方向,由教研室讨论审定;学生也可结合自己的签约单位和工作去向,自行申报题目,经指导教师认可、教研室讨论审定、批准后,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教研室向学生公布毕业设计题目,并由指导教师将题目向学生作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明确每个题目主要研究内容。学生根据公布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选题,选题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确保一人一题,由教研室公布学生选题的结果。选题确定后,由指导老师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让学生提早介入、充分利用寒假的时间收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初稿,为新学期的毕业设计工作打好基础,作好准备。

    1.2携问实习,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和针对性

    通过毕业实习,可以使学生巩固、验证和深化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加对工程背景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某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工艺原理和方法,学会从生产实践中找出与设计相关的控制点及检测方法,收集生产实际下的数据,为毕业设计积累资料[1]。为了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和针对性,我们一改过去那种先实习后设计的模式,在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过程中就注意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纸。在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先进行资料查阅,撰写开题报告和进行工艺比选,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收集的资料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去现场实习,提高了毕业实习的效果和针对性。为了确保毕业实习质量,我们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效果进行了严格的考核。除了每天在实习现场进行随机检查和提问的同时,我们还定期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考核时以实习小组为单位,逐组逐人进行。通过口头提问、检查实习日记和实习资料的收集情况等来检查和考核学生的毕业实习效果。对在检查和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实习结束后,我们要求学生认真进行总结,提交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及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和实习工段的平、立面布置图。通过随机检查和阶段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同学们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保障了毕业实习效果。

    1.3实行毕业设计全过程的“节点管理”,做到“段段清”

    我们将化工专业毕业设计分为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开题、工艺论证与生产流程的确定、工艺计算与设备选型、绘图、非工艺部份设计说明、技术经济分析、设计说明书的撰写、毕业设计答辩和毕业设计总结及归档等十个节点,对每个节点都提出了相应的任务和要求(见表1),并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为辅导教师,在节点工作开始前对学生进行该节点的专题讲座和辅导,并要求其他指导教师参加旁听和学习,统一思想和认识,统一做法和要求。每个节点完成后要求学生及时上交该节点的材料,供指导老师检查和验收,并做好记录,做到“段段清”。

    1.4搞好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等“三检”工作

    开题检查在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后进行,一般采用开题答辩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将开题报告做成PPT进行汇报和答辩。通过开题答辩检查学生是否充分了解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学生的工作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具备课题所要求的客观条件,内容是否符合选题要求等。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中间阶段进行,通过中期检查了解学生是否按工作进度规划进行,设计中所遇到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在设计工作期间的表现;指导教师是否认真负责等,发现问题及时修正。结题检查在毕业设计完成后,毕业答辩前进行,通过结期检查审查学生的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是否规范、合格;检查学生是否按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独立完成全部工作。结题检查符合要求的学生提交交稿和答辩申请,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后,方可上交设计文件,参加毕业答辩。将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等“三检”工作的情况做好记录,并作为学生毕业设计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3篇

从技术方面来说,在从施工前到准备阶段期间,缩短了组织设计编制可行的施工图纸审查的项目与链接到原始数据的调查时间,降低了有效控制成本。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施工的准备,减少返工和维修损坏的次数。在施工过程和产品工程的过程中,一个新的项目申请合理的工程变更,是以缩减成本、提高速度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与组织。施工的单位要是没有技术的支持是难以想象的。工程管理目标得以很快的实现与实施依赖于优秀的技术管理,要是管理的不好,将导致全部工程出现混乱不堪的局面,对项目的质量有很大影响,若是在支出方面得不到控制,必将导致时间以及金钱白白流失。资金管理、项日管理、合同管理、同工同酬关注的其他方面,要相互合作和协调,这是必要的,它可以优化工程管理流程。工程管理涉及到工程投资的成败,工程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想提高施工单位的竞争力;确保正常施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重视工程技术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将逐步改变生产和施工企业管理的前景,改变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以,工程技术的管理应当得到管理者的绝对重视。

2各个项目在施工期间的技术管理内容

企业的技术管理包括众多的技术组织以及管理。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从系统理论的观点米看,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和决策,组织和指挥,控制和调节构成的施工工岂和技术涌动工程施工企业的各种元素。我们都知道,工程其实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工作,需要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利用,相互协调运行的过程。其中“技术活动”的意思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图纸的会审、质检以及施工时的安排与管理,一直到全部施工完善验收的技术工作。根据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大致可分为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

2.1施工准备阶段

设立工程技术管理系统以及对于质量和技术管理制度;建立工程的质量指标;确定各个职位的技术责任制;设定“四新”项目应用计划;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调查分析好在技术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再基于结果选择最佳的组织资料的方案、布置设备的方案、组织劳动力的方案、优化工期的方案以及施工技术方案等。并基于各项方案制定出有效的《组织工程施工设计》文件;组织能够熟知图纸的相关人员进行图纸的会审工作,提出科学的建议,以便保证质量的同时缩减支出加快施工进度以方便施工;有关的技术人员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考察,编制出相关的安全技术方案(《施工安全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了解公司技术部门在技术方面的不足。上面的那些准备工作是施工准备的重心,指导着工程的施工,为做好技术的准备工作收集各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2.2施工期

在所有的进程中包括施工技术措施的审查、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材料的编制以及各个阶段的工程,同时保障科学的经济方案;并要做好对分包商在质量和技术保证能力方面的检查;做好技术方面的测试;监测技术方案的实施状况,及时修正偏差;在施工过程中的细分市场要加强检验审批,在产品的过程中,监督、检查、验收,特别是加强关键工序的监督,隐减进程,应用新技术验收,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而引发质量事故;对以往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审查,回顾已经执行措施;注意对工程项目防范变化和其他参数设置,所有当事方进行定期谈判,形成真正的工程变更信息库;科学整理合并起经济与技术变化的分析等重要的工程项目;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以及整理,提高各个项目间的数据测量、变化、计量管理等工作。提高对于该项目的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技术水平和质量的文件管理,确保其合理性,在保证规范以及技术标准的条件下,确保项目工程。加强对施工时的动态控制跟质量监控,保证质量能够满足计划的规定。

2.3竣工期

要及时的整合并归档工程文件中的数据和其他种类的技术管理数据;分析和评价技术和经济的“新”应用项目总结特定技术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在施工过程中,要吸取多年来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及教训,对于之前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反省总结,勇于创新,提出更多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同时还要做好企业标准编写相关的书面总汇。在这期间的总结,能够令工程管理水平得到积累且升华,这是两者之间的PDCA循环阶段的接口,可以发现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实现效益可以通过管理水平的完善来提升。

3技术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任务

技术管理的首要任务,通常是利用管理职能与合理的方法,以提高改革工作的进度,同时,在工程的过程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按照上级对技术制定的工作标准来实行。为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达标规范,制定好的施工秩序,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来实施,以保证施工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同时,科学的合并起生产、经济和技术以及技术管理在企业中的管理,有以下几点表现:(1)为满足在施工时有效的技术要求,保障施工的过程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2)通过技术的管理,令企业职工的素质跟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使得企业的人员能够自己处理跟检测各种问题,降低安全隐患的存在几率,保证工程的质量。(3)工程材料、工人以及设备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为保证质量、经济效益的提高,竞争力得到增强的基础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4结束语

第4篇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而毕业实习更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学生将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学习过程,也是毕业班学生走向社会,寻找工作和就业不可或缺的训练步骤。

通过实习要求同学们了解、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初步掌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基础工作和各项职能实践;了解公共管理和社会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巩固和完善学校里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安排

(一)实习动员阶段(本学期结束前)

1、主要是实习联系期间,主要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生意愿,到各地市教育系统征求实习意向,取得支持和帮助。

2、召开实习动员和出征仪式,主要请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各专业系主任进行实习的动员工作,并对实习期间的具体工作提出相关的希望和要求。

(二)实习阶段(下学期开学后第1至7周)

1、实习地点:由学生根据就近(指原籍)、相关(指专业)和安全的原则自己选择地点和单位。

2、实习方式:基地实习、分散实习、岗前培训实习、过境外实习、校内实训实习和自主创新实习。

(三)实结阶段(实习结束后2周内)

1、心得体会做好实结,认真填写好实结表。

2、组织座谈、交流心得、体会、经验。

三、组织领导

1、成立公共管理学院实习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任组长)、党总支书记、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有毕业生的各专业系主任、学院办公室主任、学院教学秘书、各毕业班辅导员组成,负责整个实习过程的领导工作。

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毕业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审定毕业实习计划,审核毕业实习成绩和优秀毕业实习学生名单。

2、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毕业生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原则上为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即导师不仅要指导毕业论文,同时还要指导和管理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指导教师必须定期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指导与督促学生按计划进行实习,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3、要求实习单位指定一位有实践经验的同志担任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对实习生进行思想上、业务上的指导与监督。

4、由院里配备一定的编辑力量和提供一定的资金编辑《实习通讯》,每月编写一期,寄发学生,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刊登学生的实习心得、交流经验等。

5、在实习过程中,由院里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对实习生进行巡回指导。指导教师也安排适当时间就近对所指导的学生的实习单位进行巡回指导,及时了解情况,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四、实习考核及成绩评定

1、专业实习成绩由基础分和附加分构成:基础分由实习单位评价、个人实结、专业实习报告、实习交流情况等构成;附加分由《实习通讯》投稿、教师评价、实习单位奖惩等内容构成。详见学校的实习成绩评价表。

2、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依据具体的专业实习评分办法全面评价实习生的实习成绩。

3、本专业实习环节总学分为4学分。

五、学生实习注意事项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虚心向实习单位的同志学习,自觉接受他们的指导。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自觉参加所在单位的政治学习和党团组织生活。

2、严守国家和政府机密,保护公共财产。借阅的文件和资料不得丢失和损坏,未经实习单位同意,不得公开引用数据资料。

第5篇

关键词:施工管理;策略探究

对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合理有效地施工管理能使项目工程简单化、规范化,能给项目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部分企业由于精细化、规范化方面的管理尚有欠缺,制约了整个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管理成本。

1工程施工管理的弊病

(1)施工过程管理思路粗放。在一些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单位管理非常粗放,缺乏对整个工程的科学评估,施工规程不完整,执行不严。这在一些中小型工程中尤为常见,由于这些项目投入少,项目时间短等原因,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简化操作流程,前期调研和勘察不足,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没有建立起规范完善的项目施工管理办法,过程管理不足,这也为施工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不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节约成本,反而增加了后期维护的支出。

(2)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施工质量取决于工程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这些质量管理目标需要所有参建人员承担,任何一个质量控制点的管理缺失都将制约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目前,很多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以及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宏观和微观把控能力欠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细节的工程操作没有规范严格的执行,例如钢筋混凝土的强度没有达标、混凝土的凝结速度较慢等问题。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的有效控制也存在不足。

(3)安全管理存在滞后。对安全方面的投资较少,一些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削减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造成设施不足或者质量不达标,人员配置短缺,另一方面,由于,工程项目涉及的环节、人员众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起,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存在着安全管理的若干隐患。例如,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现场时没有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不佩戴安全绳或系挂不规范、安全网破损老化,重点区域未设立警示标识等,很多的方面都存在安全管理隐患,极易便能导致不可挽回的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而在实际管理之中,往往这些细致的管理落实不到位,执行不规范,暴露出我们目前的安全管理尚不完善。

(4)现场管理落实不到位。很多施工企业不重视现场管理,在施工时,建筑材料随意存放,堆放混乱,极易导致施工现场交通不畅,额外作业,同时,一些材料的存储不当也会造成额外的浪费,甚至数目不清,导致采购不足或者额外采购,更有甚者一些材料还会以为存储环境不适合导致失效或者影响质量。还有的施工机械违规操作,保养不及时,造成机械设备损坏,又无形之中增加了维修费用,提高了工程项目的成本。

(5)成本账目管理不规范。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基础在于数据统计的规范严格,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采购支出和费用支出,每笔账目都需要明确,客观,真实的加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的采购竞价及招标环节也需要充分调研,综合评价,这一系列环节都需要细节管理的完善,而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一些工程管理混乱,账目不清,导致成本核算不明确,额外支出较多,最终影响了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2工程施工管理弊病的解决策略探究

(1)牢固树立规范施工的意识。工程不论大小,都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设计程序来进行操作,不能简化更不能省略其中的环节,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前的要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准备,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全面的收集施工时所要运用的各种数据,要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及人员考核制度,加大对施工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管理制度的严格落实和宣传工作,形成科学、规范的工程管理氛围。

(2)推进施工管理的精细化。精细化管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通过将整个流程细节化,规范化、数据化,优化整个系统管理效率,实现工作的高质量和准时化。具体到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要关注整个施工过程以及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将精细化贯穿于整个大流程之下,无论是工程施工的工期、施工成本、施工质量还是施工的安全度,都应当按照精细化的管理思路与控制方法严格要求。精细化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就是要最终达到工程施工科学周密的管理,建立健全更为完备的施工建筑管理体系,保证工程的准时交付和质量达标,现场的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进一步支持施工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实现更快更好的持续发展。

(3)加强对施工中质量的管理。质量是建筑的生命,严格的质量管理要求施工企业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意思,让质量管理贯穿于从建筑设计、物料采购、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按照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工程质量法律法规以及工程承包合同文件进行施工作业,定期不定期的安排专人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坚决杜绝以次充好,形象工程,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另外通过试验的方法对施工材料及半成品进行现场的试验,进而分析和判断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4)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时间成本是施工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支出,工期的拖延甚至延期交付都将增加整个工程的成本支出,影响施工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进度管理,需要管理者科学分解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和施工环节,根据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目标,同时严格跟踪整个施工过程,定期检验与施工计划的符合情况,对不符合的环节及时作出必要调整,对相对滞后的环节落实原因分析和责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监理工程师要配合管理部门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5)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既是施工企业管理优劣的展示,也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涉及主要施工材料及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就是要优化这些施工要素的正常运行。首先,主要的施工材料需要按需按批进入货场,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采购进场时间。其次,合理规划存放区域,根据施工材料的存放要求和其自身特点,妥善储存,对一些需要重点防护的材料需要专门划定区域,进行阻隔。第三,施工机械需要保证正常的运行状态,定期检查,规范停放,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防护。第四,安排专人对材料及设施进行管理,定期巡查,定期清点。第五,对待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或不安全存放的材料立即整改,及时化解风险。从而保障建筑工程顺利施工。

(6)完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在施工管理中,财务和成本管理是规范支出,节省开支的重要内容。在施工管理时,需要认真做好成本预算和使用计划,合理规划资金支出,做到优化施工方案,认真审查施工设计,严格成本核算和账目监管,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财务报表及核算的工作;完善过程监督和审计。定期对财务账目进行公示,及时发现财务管理纰漏,善于利用财务数据发现管理问题,进一步指导精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3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施工管理越来越受施工单位的重视,科学的优化和改善施工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施工企业应当坚持从整个施工过程的角度,系统的改进施工管理水平,强调各个环节的综合提高,以更好的支持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祖平 单位:厦门恩哲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茜.探究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J].价值工程,2015(36):14-15.

第6篇

【关键词】bim(建筑信息模型);施工管理;碰撞检测;应用

bim and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inking

lv song-hua,ji rong-yang,li de-ping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works laiwu shandong 271104)

【abstract】from a scientific viewpoint of construction and harmonious management, reporting features and bim bim fiv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applic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im problems. demonstrated adopt bim-base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dvantages and feasibility.

【key words】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construction management;collision detection;application

1. 引言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可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利用数字模型对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可以在建筑工程整个寿命期中实现集成管理,这个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与建筑工程的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组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模拟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可以模拟实际施工,在设计阶段就发现施工阶段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能提前处理,从而可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配置人员、材料和设备,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运用。现阶段工程建设行业工作效率的提高不显著。美国建筑行业研究院的研究报告称,工程建设行业的非增值工作(即无效工作和浪费)高达57%,而作为比较的制造业,该数字只有26%,两者相差31个百分点。目前存在问题:cad和效果图分离,施工图与方案相差较大;各专业分离、专业之间沟通不彻底,不可预见性增加。复杂形体设计出图难度大,复杂部位设计深度不够;施工管线综合图、预留洞图、装饰装修等设计深度不够;设备材料清单与设计图纸分开;现场施工不可预见性;预制构件加工、定位图纸深度不够。bim正是依靠先进生产流程和技术的应用。正是一种方法和机制。

2. bim的特点

2.1 可视化。

(1)可视化即“所见即所得”。目前,在工程建设实施中所用的施工图纸,只是将各个构件信息用线条来表达,其真正的构造形式需要工程建设参与人员去自行想象。但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形式各异、造型复杂,光凭人脑去想象就不太现实了。bim可将以往的线条式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面前。

(2)在bim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不仅可以用来展示效果,还可生成所需要的各种报表。更重要的是,在工程设计、建造、运营过程当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可在可视化状态下进行。

2.2 协调性。

(1)协调是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工程实施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需要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召开协调会,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这种协调是在问题发生后再进行协调。

(2)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事先协调。如在工程设计阶段,可应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内设施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此外,还可对空间布置、防火分区、管道布置等问题进行协调处理。

2.3 模拟性。

在工程施工阶段,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将3d模型加施工进度(4d)模拟实际施工,从而通过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指导实际施工,还可进行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造价控制),实现造价控制。

2.4 优化性。

(1)工程施工过程可应用bim技术进行优化。bim提供了建筑物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并能在建筑物变化后自动修改和调整这些信息。现代建筑物越来越复杂,在优化过程中需处理的信息量已远远超出人脑的能力极限,需借助其他手段和工具来完成,bim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

(2)目前,基于bim的优化可完成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有些部位往往存在不规则设计,如裙楼、幕墙、屋顶、大空间等处。这些部位通常也

是施工难度较大、施工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对这些部位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2.5 可岀图性。

利用bim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后,还可帮助输出如下图纸或报告:

(1)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

(2)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

(3)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

3. bim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 应用目标。

bim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借助bim理论及其相关技术搭建统一的数字化工程信息平台、实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阶段数据信息的整合及其应用,进而更好地为委托方创造价值,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3.2 应用范围。

当前,绝大部分工程项目仍然是采用横道图表示进度计划,用直方图表示资源计划,无法清晰描述施工进度以及各种复杂关系,难以准确表达工程施工的动态变化过程,更不能动态的优化分配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施工场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程,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现场布置,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控制,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是工程建设领域迫切解决的问题。

3.3 现场管理。

如工业建筑一般是占地面积大、厂房长、基础深,需要确定好综合及各主导工程的施工方案。基础工程及结构吊装是全部施工过程中的主导工程。bim从工程竣工需要、从每个主导工程统一的作业起点和流向、从整个跨间同时推进,使现场的施工配合形式趋于简单。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将bim和进度计划软件的数据进行集成,可以按月、按周、按天看到工程施工进度并根据现场情况实时调整,分析不同施工方案的优劣,从而达到最佳施工方案。此外,还可对工程项目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可见性模拟,按秒、分、时进行施工安装方案的分析优化。通过对施工进度和资源的动态管理及优化控制,以及施工过程的模拟,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项目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对整个工程建造过程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4 bim的实施建议:

bim是行业的大势所趋,现在讨论已不应是要不要做,而应该是怎么做。关键是领导层的决心和支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转变工作方式与组织模式,充分考虑模型的可持续性。抓紧时间行动起来,找一个典型项目,使用bim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5 施工方的bim应用。

施工方是bim的集中应用者,将会在具体的应用中获取巨大的收益。集中在以下方面:

3.5.1 三维碰撞检查。

(1)施工过程中相关各方经常需要付出较大代价来弥补由设备管线碰撞等引起的采用拆装、返工和浪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安全避免这种无谓的浪费。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不但能够消除各种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可以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

(2)在深化设计中选用相关软件,实现管线碰撞检测,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二维设计下无法避免的错、漏、碰、撞等现象。并根据结果,对管线进行调整,从而满足设计规范、体现设计意图、符合业主要求、维护检修空间的要求,使得最终模型显示为零碰撞。同时,借助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可以直接展现各专业的安装顺序、施工方案以及完成后的最终效果。

3.5.2 虚拟施工。

(1)虚拟施工对与施工方带来的价值在于可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知道计划是什么样,实际进展什么样。无论是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检测,大大减少施工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在全视频界面上,直观、系统地考察方案的可行性。

(2)施工现场施工计划、进度管理的主要工具:可以轻松创建、审核和编辑思维进度模型,编制更为可靠的进度表。可视化让进度安排与三维模型直接对接,从而使规划的流程与项目相关方顺畅沟通。通过在视觉上比较竣工进度与预测进度,项目管理人员可避免进度疏漏,更好地把握项目是否如期进行或落后于进度。

(3)其他管理的主要工具:bim还可以更好的用于管理成本、物流和材料消耗,包括提前协调更为经济高效的预制材料。

(4)主要演示手段:现今很多现场复杂方案的交底往往因平面图纸较难理解而流于形式,使用直观的视频化的bim系统对方案进行演示,可以让交底变得简单、清晰,让每个做的人都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和怎样做,是保证项目质量、效益和进度的关键。

提供给业主和物业一个可靠地的、真实的竣工模型。

3.5.3 三维模型校验。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的将工程建筑与实际工程对比,考察理论化与实际的差距和不合理性。同时,三维模型的对比可以使业主对施工过程及建筑物相关功能进行进一步评估,从而及早反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及时的调整。

3.5.4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将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工具用于施工阶段的图纸会审中,可以在正式施工前解决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签证和返工。另外,建设单位可以利用bim技术合理安排资金,审核进度款的支付。特别是对于设计变更,可以快速调整造价,并且关联相关构件,便于结算。同时,施工单位可以利用bim模型按时间,按工序,按区域出工程造价,便于成本控制,早精细化管理。

3.5.5 控制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在现实中频繁发生,传统的方法有无法很好的应对。首先,可以利用bim技术模型碰撞检查工具尽可能减少变更的发生。同时,当变更发生时,利用bim模型可以把设计变更关联到模型中,只要把模型稍加调整,相关的工程量变化就会自动反映出来,不需要重复计算。甚至可以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化直接反映给设计师,使他们清楚的了解设计方案的变化对工程造价产生了哪些影响。

3.5.6 设计图纸的复核:设计不仅有建筑、结构、水道、暖通、电气、概预算等专业,还有数据、通信、安全、节能等专业,这些专业之间分工是清晰的,合作是模糊的,每个专业的图纸是对的,合在一起通常是有问题的。没有一个专门的职位负责多专业协调,有的只是专业协调会,开会的时候大家还是盯着自己的图纸,很认真、很专业、很敬业。但仍避免不了每套项目都有问题,不是不同专业的内容互相打架,就是造好以后不合理。利用bim就可以尽早发现这些问题,及早提醒设计进行修改,避免施工时才发现问题。

4. bim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 bim技术能够为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利益,为整个建筑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但是由于其在国内的应用环境还不成熟,所以要想充分的应用bim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内应用时间短、应用层次较初级,难以发挥其优势。

4.1 认识不足,推广不力。

bim技术虽然对建筑业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社会对其普遍认识不足,bim的优势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bim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视,但是推广力度还是远远不够,同时又因为起步晚,应用不集中,造成bim在我国的发展没有发展起来。

4.2 行业高速发展的巨大惯性。

建筑业是一个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行业,已经形成了其固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有着巨大的惯性。初期运用bim的项目往往不能充分体现bim对建筑业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对bim的坚定支持和对初始阶段周期延长的容忍。要想引进新的技术必须要经历一定的阶段和过程。

4.3 bim人才匮乏,培训和咨询不足。

随着bim技术在我国的引进和发展,以及行业对bim的不断重视,bim技术的相关专业人才在国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社会化的培训机构还没有相机发展起来。另外相关性的研究往往存在于理论的层面上,缺少实际的操作方法和项目的实践经验,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bim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5. 施工管理如何应用bim技术

首先,要澄清一些理念,达成基本共识;其次确定企业在bim时代追求的目标;最后规划出实现目标的步骤。

(1)bim数据超越了设计过程,在整个项目周期中不断壮大;先进的技术必然淘汰落后的技术;bim是行业的大势所趋,关键是怎样做;实施一种新技术或流程的时候,关键取得领导的支持。

(2)施工企业最终达到全面实现bim化。bim所需的是软、硬件已具备,所缺的是应用,很可能几年内即成为衡量企业在业内水平的标尺。

(3)企业需要采取的行动。立刻组织bim团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bim。要认识到企业的bim化是一个逐步累进提高的过程。最最重要的是要在使用工程中,弄清楚bim流程中需要的东西,每个项目进行中、结束

后,不断总结、分析问题,在不断探索中为企业实现最终目标积累经验和数据。

6. 结束语

(1)bi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还处于初级且缓慢,但是随着政府部门的不断重视以及科研机构的深入研究,bim技术在国内将得到有效的支持,bim潜在的能量和自身优势也会得到充分发挥,为应用bim技术的相关项目和企业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促进bim技术在国内更多项目中去实践。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通过提出现行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将bim技术引入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中去,改进传统方法所存在的局限和漏洞,从而体现了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同时列举了相关案例进行说明,最后分析了bim技术对传统管理方法中存在问题解决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张建平基于bim和4d技术的建筑施工优化及动态管理中国建设信息,2010,2.

[2] 李腾浅谈bim划时代的作用建设者2010,10.

[3] 赵彬王友群牛博生基于bim的4d虚拟建造技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建筑经济》2011,9.

[4] 郦锁林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课教材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7篇

BIM虚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加强工程全过程管控,从工程设计、施工导后期物业管理实现实时、精准跟踪管控,尤其是规模较大、设计与施工较为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

(1)工艺原理

利用BIM软件可建立起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信息模型,施工前期可对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进行检测、分析与模拟优化,结合工程要求与标准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与施工方案,并通过施工全过程模拟及时发现施工重难点问题并予以解决,直到获得最佳设计与施工方案,并辅以3DMAX动画对复杂施工环节或工艺进行演示,以更好的指导现场协调施工,减少施工干扰、设计变更、施工返工、人机待料等情况的出现。项目施工中要对虚拟模型进行实时维护,根据设计变更情况、技术核定情况及实际施工情况做出调整,施工结束后要随时重现施工过程作为改进、究责、检查的终压依据,通过多维度的BIM模型在网络环境下对项目的资金支出使用情况、成本管控情况、进度质量控制情况等进行分析回溯,为提升工程项目管控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2)工艺流程

应用BIM虚拟技术要遵循国家建筑行业相关规范及施工规范编制各类施工合同、图纸及标书文件完成组织虚拟方案的编制工作。建模阶段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以确保图纸设计表达清晰、专业性无误,利用BIM软件创建模型,结合施工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合同等资料建立工程土建、钢筋等项目,并完成BIM模型的安装。BIM模型评审通过三维模型展示对模型与设计图纸的符合程度、节点部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现场施工条件是否无误等进行审核,确保支持模型达到预设目标并可真实反映原版设计意图。评审过程中要对模型反映问题进行汇总并提交做三维模型碰撞检查探寻解决对策,及时发现施工中重难点部分,结合设计变更条件对模型进行维护,避免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完成造价成本控制。模型虚拟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要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及进度及时进行补充完善,以充分发挥虚拟技术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积极作用。根据施工方案,要在模型上完成数据信息的同步集成,结合方案要求对各构件参数及影响施工属性相联接,由此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实现各个阶段、环节、细节部分施工数据的高效集成,推动施工工艺控制效果的提升,结合细致准确的设计规划指导现场施工。在模型中要及时输入各项施工成本控制指标并设置相应的预警提示,以便为施工成本管控提供强有力支持,完成集约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实施,配合虚拟模型施工方案中各个关键时间节点的要求,输入相应工期及进度配合视觉化动态模式显示以便更加准确的指导现场施工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BIM虚拟技术要在整个工程的生命周期内加强对施工情况的督导,以形成高效、强势的管理平台为建筑工程管理服务。

2工程管理中BIM虚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BIM虚拟施工技术有助于加强对现场管理工作的监督与了解,公司管理层应用虚拟施工技术可随时查询、跟踪现场施工进度,结合施工情况可随时准确下达管理指令,提升了沟通效率、降低了沟通成本,有利于建筑企业集约化管理模式的推行与实践,是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与效率,可极大的降低建筑工程成本造价,提升企业施工效益。目前建筑行业施工项目逐步趋于复杂化的情况下,因设计变更、施工返工等原因造成的施工成本造价增加比比皆是,不仅影响了工程进度、质量与安全,对承包方、施工方而言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行业统计数据,仅2014年建筑行业总承包工程中因设计变更施工与返工施工造成的成本增加比例在10%-20%左右,管理团队管理成本增加在10%-30%左右,极大的影响了施工单位效益目标的实现。鉴于此,应用BIM虚拟施工技术模型可以更加直观、详尽的方式展现工程空间信息,在正式施工前即可对工程设计、竣工、验收情况进行评判,极大了的减少了设计变更与施工返工等情况的发生,也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管理成本。利用BIM模型进行虚拟碰撞检验有助于提前发现设计问题,并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进行预应力钢筋排布模拟等诸多试验,从而减少后期返工,避免延误工期、施工成本增加。建筑工程未开始施工前应用BIM虚拟施工技术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对工程中每个管道、构件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确保实现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BIM虚拟施工技术通过与4D数据库的关联可更加精确、快速的获得各类工程基础数据并拆分实物量,可为采购计划的制定与调整提供给确切数据支撑,为项目限额领料提供帮助与支持,有助于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控、进度管控与质量管控等。传统施工中通常难以确切统计出项目支出费用、合同应支付款项、甲方已支付款项等杂且乱的施工费用,无法结合施工进度与施工要求临时快速变更施工图纸及获取准确合同工程量及工程造价,BIM虚拟技术配合4D关联数据库可更加快速、精确的确定相关三维图形区域并完成框图出价,实现过程三算对比、产值核算及进度控制等,为施工提供有效指导依据。BIM虚拟施工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可对设计模型方案进行优化,准确捕捉施工重难点,借助3DMAX动画渲染展现施工工艺流程并进行可视化交底,通过展现虚拟施工现象使得复杂的空间设计与标准变得更为准确直观,方便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理解与运用,有效解决了因施工理解不同造成的施工操作失误。利用BIM虚拟施工技术可将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及材料使用情况记录在案,可随时重现整个施工过程并作为工程改进、检查、责任追溯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加强施工管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可推动绿色施工理念与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尤其是建筑工程中大型设备的安装与吊装,利用3D模型可更加直观的再现设备吊装的动态过程,可有效避免实际吊装中出现碰撞事故,在出现吊装意外时系统可及时自动告警,确保吊装圆满,并减少现场设备吊装意外的发生。比如通过鲁班iBan移动应用可实现现场施工画面的实时拍摄与上传,与BIM虚拟模型进行位置对应,实时反应各方施工参数并展现了控制计算机中,从而将现场的施工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施工情况与虚拟模型相关联,极大的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

3结束语

第8篇

绩效管理的动力来源不同属于不同管理系统的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来源各不相同,决定了两者实施绩效管理的动力来源不同。前者工作人员的薪酬由国家拨款和校内津贴两部分组成。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财政部门拨款占60%,校内拨款占40%。因此,其绩效管理的动力来自高校及其上级部门的政策推动。后者是由政府出资兴建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拨款多少主要取决于图书馆的编制,而非图书馆的业绩。级别较高、编制较多者拨款较多;反之,拨款较少。因此,政府的财政支持成为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的主要动力来源。

绩效管理的计划目标不同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目标和任务有所不同。前者作为中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附属部门,其办馆目标和任务必须始终贯穿于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服务工作中。后者是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办馆目标和办馆任务着重于公共性、群众性、普及型,最终目标和基本任务是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因此,制定绩效管理计划目标时,应根据办馆目标和任务的客观情况来制定具体的绩效目标计划。

绩效管理考核的量化指标设定不同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和服务深度的不同,决定了绩效管理考核的量化指标设定各不相同。前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主要为传播学术信息、科技信息和知识信息提供服务,集服务与研究于一体,属于学习型和研究型图书馆,馆员的科研能力主要体现于为科研提供文献资源的能力和效益。因此,其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设定中,应侧重于考核馆员的科研能力和服务质量。后者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主要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丰富公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其社会职责是注重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效、丰富的优质服务。因此,其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设定,应侧重于考核馆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

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与约束力不同高校图书馆受制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其绩效管理制度的目标计划、执行力度、绩效激励作用与约束大小以及绩效奖金的发放均由高校人事部门掌控,图书馆执行绩效管理的自由度较小。公共图书馆的绩效工资由政府财政拨款,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指导性为主,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绩效定位。因此,公共图书馆执行绩效管理的自由度较大,实施绩效管理制度的难度相对较小。

高校图书馆“德能勤绩”管理模式和公共图书馆“年终考核”管理模式剖析

高校图书馆“德能勤绩”的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现行的“德能勤绩”管理模式,就是年度考核模式。这种模式在业绩方面的考核指标较少,在德、能、勤方面的考核指标较多,无评价标准,更谈不上设定评价绩效目标。打分缺少标准的量化指标,考核者缺乏评价的依据,仅仅依靠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平时印象大概给出总分。考核的结果虽然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但是不存在有效的绩效反馈和绩效激励,甚至优秀等级也是人员内部轮流充选。高校图书馆“德能勤绩”的管理模式缺乏部门考核概念,将部门负责人的考核等同于部门的考核,混淆了部门考核与部门负责人考核的明确区别。绩效管理是全面、系统的管理,即使图书馆馆长和部室主任也应在考核评估范围内[2]。但是,在中国几千年官本位思想影响下,大部分组织领导者难以从意识上接受来自下属的监督与批评,自上而下的管理是顺理成章的,自下而上的管理则无从谈起。领导犯错无人敢说,更无人敢于监督。不仅如此,绩效管理的考核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随意性,缺乏相关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绩效考核指标较为模糊,大多数考核指标可以适用同一级别不同岗位,甚至适用所有岗位,忽视关键业绩考核指标,导致绩效考核难以实现绩效管理的战略目标。可见,高校图书馆“德能勤绩”的管理模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模式。

公共图书馆“年终考核”和“评估定级”的管理模式目前,公共图书馆采用年终考核和评估定级两种考核模式。年终考核包括图书馆领导对馆员的考核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图书馆领导班子的考核,与高校图书馆的年度考核相似。这种考核缺乏精确的量化指标,以个人述职、同事评议、主管领导评价为主,难以准确体现馆员的工作绩效。不仅如此,由于受传统大锅饭的影响,在考核评估时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往往互相抬高不贬低,说好不说坏,大家一团和气,隐瞒事实,共同保护,达成默契,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3]。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只对图书馆进行综合评估,为图书馆设立一个评估定级的标准,并非图书馆的绩效考核体系。这种评估定级标准对公共图书馆的硬件基础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改善作用不大。与年终考核一样,它不与财政拨款数量和馆员的工资挂钩,考核结果无法充分反映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提供的文化服务质量,对图书馆和馆员难以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上述两种考核模式也非真正意义的绩效管理模式。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比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是指绩效管理中涉及的组织部门、内外环境、目标任务和各种制度、行为的总和。实行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切合实际、足以产生良好效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于不同考核者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价值观不同,形成评定的标准也不同,导致难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公平。因此,必须分级设计绩效管理考核指标,不仅设立绩效的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也设立简便的绩效计算方法,使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绩效考核指标分级设计对比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目标和任务不同,绩效考核指标的分级设计也有所不同。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指标在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方面难以用定量方法加以描述,应以定性描述为主;而工作量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应采用定量指标的方法予以衡量。目前,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处于初始尝试阶段,其绩效考核以定性描述为主。因此,基于目标的绩效管理模式是适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公共图书馆部室岗位职责、考勤管理等规章制度的制定较为详细,馆内考核管理办法细则的设计较为具体,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考核以定量描述为主;作为“窗口”单位,适合采用360度综合考核模式。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考核指标权重对比绩效管理考核的指标设计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具体工作,必须设计出每个岗位的绩效指标并作出客观评价,决不能用统一的指标评价不同的工作岗位。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给予相应的权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对不同级别不同岗位馆员的考核内容、考核周期都有不同的权重。高校图书馆的考核内容相对公共图书馆的考核内容更侧重于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公共图书馆考核内容相对高校图书馆更侧重于工作纪律和服务环境、职业道德;高校图书馆的考核周期以学期为主,公共图书馆的考核周期比较短,以周、月、季为宜。

适合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模式

绩效管理模式主要有360度综合考核、基于KPI的绩效考核、基于BSC的绩效考核、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主管述职考核、以价值流为中心的绩效考核等考核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必须首先深入了解各种绩效管理模式的优劣,再根据图书馆的客观实际慎重选择科学、合理、适合本馆需要的考核模式,必要时,可考虑组合运用多种模式延伸、变通而成的考核模式。

适合高校图书馆的绩效管理模式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岗位责任制的改革基本完成,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正在试行。高校图书馆在尝试推行绩效管理时,一度陷入困境,绩效管理方案迟迟推行不下去,这种现状与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中存在战略目标缺失、考核指标不真实、注重近期目标而忽视远期目标等因素有关。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的指导和示范。目前,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建设尚处于绩效评价阶段,绩效考核刚开始全面推行,案例、经验、数据库等均不完善。因此,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应首先采用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模式为主要框架,组合运用基于KPI的绩效考核模式,并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难以量化的条件采用尽可能细化、精确的定性指标进行描述。

适合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模式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一样,已经实行了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正在酝酿绩效工资的发放。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公共图书馆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绩效管理的条件已经成熟,有些公共图书馆已率先进行大胆尝试,例如,东莞图书馆已实行了绩效管理制度并取得了阶段性实践与理论成果[7]。东莞图书馆得以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馆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使绩效管理的各项流程得以规范有序地正常运行。可以说,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绩效管理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而选择合适的绩效管理模式是图书馆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公共图书馆是国家财政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机构。作为面对公众的“窗口”单位,工作带有多“面”性和广泛性,需要根据不同的“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考核模式应选用“360度综合考核”的方法。360度综合考核(360Feedback),又称多视角考核(full-circleappraisal)或多个考核者考核(multi-raterassessment),考核者可以是被考核者的上级、下属、同级和外部考核者,例如,供应商和客户等。公共图书馆360度考核包括的层面有:馆领导、部室主任、各部门、馆员、各类读者等。360度考核的优势是可以促使组织把组织成员的工作行为与组织的需求和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培养组织成员形成和从事组织所期望的工作行为。

结束语

第9篇

毕业论文(设计)是各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应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要求。结合教务处相关管理规定及我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目的和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撰写论文(设计)过程中,深化有关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获得阅读文献、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工程训练以及使用工具书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

1、调查研究、方案论证、分析比较、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2、设计、计算、绘图、实验、外语翻译、计算机应用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撰写论文能力。

4、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照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

2、毕业论文(设计)要具有学术性,要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内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表述其研究成果。

3、毕业论文(设计)要具有创见性,要求作者对学术或工程的某一个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构想或新的发展与完善。

4、毕业论文(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要求作者的论述系统完整,不能零碎和片面,做到首尾一贯而不能前后矛盾,要实事求是而不能主观臆造。

5、毕业论文(设计)应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有必要的相关资料、图表等。

6、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参阅一定量的外文资料,并在论文(设计)中反映出来。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与管理

(一)系内职责

系内负责本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过程的管理,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师代表组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1、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和主要措施;

2、确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审定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组织学生选题;

3、定期检查本系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和质量;

4、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组织本系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工作,组织专家对有争议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进行复评;

5、评选、推荐本系各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

6、负责本系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管理、档案管理;

7、对本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自评、总结。

(二)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的资格

(1)指导教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一般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含实验师、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在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时,可由教研室聘请相当于讲师以上的科研、技术人员担任指导,由本专业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负责,掌握论文的进度、要求,协调有关工作。

(3)指导教师由教研室确定并经系主任审批后,在系内备案。为确保指导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每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2、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2)帮助学生做好选题工作。学生选定题目后,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论文题目的意义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必读的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等。

(3)指导学生拟定论文(设计)写作计划和写作提纲,审阅论文(设计)初稿,指导学生完成论文(设计)工作。

(4)对毕业论文(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写出评语,参加答辩和进行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5)检查学生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定期向系(或教研室)汇报指导论文(设计)进展情况。

(6)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应安排充足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每周不得少于1小时。指导教师一般不应离校出差,因公必须出差经批准后,应事先布置好学生任务,并委托其他教师代为指导。

(7)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把好关,坚决杜绝学生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

(三)对学生要求

1、学生应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独立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不得弄虚作假和抄袭、拷贝他人的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任务,不得虚构编造实验数据和社会调查资料。否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不及格论处。

2、学生要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应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自觉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检查。

3、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期间,一般不准请假。因事必须请假的,应在不影响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首先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再按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审批。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超过毕业论文(设计)时间1/4的,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

4、学生调研或实验时,爱护仪器设备,保持设计室(实验室)的干净整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有关部门规定,严禁在工作场所戏嬉、打闹、打扑克、下棋等。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组织学生选题--确定选题并填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进行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评阅和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定成绩--教学质量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评优、存档。

(一)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应认真做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动员工作。

(二)选题

1、选题要求

(1)选题时间:2014年1月25日前选题,1月31日前提交论文开题报告。

(2)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题目难度要适当,份量要合理,工作量要足够。题目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原则上实习做什么,论文写什么;不要离开实际工作,追求理论提高。

(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原则上一人一题。若是难度高、工作量大的团队项目,确需两人或多人合作共同承担,应使学生研究的题目、方向有所区别,做到分工明确、有所侧重,确保每个学生有独立完成的任务。

(4)若课题是来自校外有关单位或需借助校外实验条件的,应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安排。学生在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系要指派专人负责联系工作,经常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

2、选题程序

由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确定指导教师,各系分配好指导教师和学生名单,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和学科要求,提出备选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经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审批后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自拟题目,在取得指导教师的同意后报系审批。

(三)填写开题报告书

学生选定题目后,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在学生理解题目内涵与意义、了解论文撰写规范及素材要求、明确论文实施方案与步骤后,由学生填写《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指导教师负责审阅。

(四)撰写论文(进行设计)

1、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后,进入撰写论文(进行设计)阶段。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设计期间,应严肃认真,遵守纪律,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按时完成论文(设计)任务,并按统一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论文(参见: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2、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一般要求在8000字左右。

3、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严格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进行指导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做到教书育人。

4、2014年3月15日前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2014年4月3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终稿。2014年4月30日提交毕业论文终稿(doc版和pdf版文件命名为:学号_姓名_论文题目)进行。

(六)答辩(2014年5月中旬)

1、答辩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严肃认真组织进行。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2、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取消其答辩资格,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1)未能及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要求者;

(2)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擅自离校、缺勤达到1/4以上者;

(3)毕业论文不通过者;

(4)查明有抄袭或找人代做行为者。

3、我系毕业答辩具体程序如下:

(1)成立答辩委员会,确定论文答辩方式,统一答辩要求,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组织工作、成绩评定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答辩委员会由本系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学工作的系主任担任。

(2)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负责具体答辩工作。答辩小组由本专业(教研室)的教师或相关的教师3~5人组成,设组长1人,秘书1人。

(3)答辩进程:答辩委员会(或小组)秘书宣布答辩人姓名及题目--学生陈述不超过10分钟--答辩小组提问--学生回答--答辩小组评分。每位学生答辩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4)答辩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答辩记录,并撰写答辩小组评语。评语要符合学生论文及答辩过程的实际情况,体现不同学生论文的个性化特点。

(5)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质量,加强同学对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重视程度,答辩工作应做到“三严格”:严格审查答辩资格、严格把握答辩程序、严格控制答辩成绩。

(七)评定成绩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应根据写作过程、论文(设计)质量与答辩情况三方面综合考核。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分必须客观、公正、准确。优秀论文(设计)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5%且成绩被评定为优秀的毕业论文必须进行答辩。

(八)毕业论文(设计)装订、归档、总结工作

1、印刷

为便于开展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与检查工作,我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一律使用A4幅面纸张打印,一本毕业论文(设计)顺序如下:

(1)封面(按学院统一格式印制)

(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3)中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4)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5)目录

(6)正文

(7)附件

(8)参考文献

(9)致谢

2、毕业论文(设计)存档,毕业论文(设计)的存档按照一人一袋的标准进行,一个学生一个档案袋,档案袋里要有:中期检查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毕业论文(设计)评语评分表以及理工科进行毕业设计的其他数据或材料。

3、总结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以后,系内要认真进行工作总结,检查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执行学院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取得的成绩和特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四、本规定解释权在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第10篇

首先,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当中的分布不均匀,人们所获得的信息也有差异,信息的差异性使得人们对于信息需求不一样,导致公共管理出现目标的异化其次,在公共管理当中由于人们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不一致,人们的社会使命出现严重的差异,责任履行者缺乏,公共管理者将责任推卸的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对于责任的追究难度非常有难度,在生产业当中,人员分工和职能面临巨大挑战,这使得社会杂乱无章,导致公共管理出现目标异化。

2公共管理目标异化的表现分析

2.1公共管理目标被改变

公共管理目标体制能够领导社会人员履行自己的责任,规范市场,维持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的稳步前进,对于社会公共管理的目标来说是实践的理论性基础但是,由于公共管理当中某些制度比较僵化,公共管理对于不良行为处置的方式比较单一,有关社会公共管理体制没有被合理运用,久而久之,公共管理目标就被简单化要求过高,单单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质量的体制反而会与公共管理目标相违背,在对社会公共场所进行管理时,忽视了公共管理目标的本质要求比如在管理市场经营活动时,由于商家没有对垃圾进行及时处理,市场管理人员除了让经营商罚款外,还取缔了他在该处进行商品贸易的权力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人员没有认清公共管理的目标性,反而将公共管理的目标性异化了,他认为罚款是解决这件事的主要方法,殊不知在这件事中,公共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市场经营人员的环保意识,仅靠惩罚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对市场的营业活动以及经营商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所以需要灵活运用公共管理体制,促进公共管理目标完善化。

2.2公共管理目标出现偏差

公共管理目标出现偏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公共成员行为的偏差、计划执行时的偏差、经营活动的偏移由于社会成员思想上的偏差,会逐渐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他们是公共管理当中的主要参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会对公共管理造成影响,思想以及行为上的差距会对他们的职业道德、社会观念、社会道德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公共管理的目标计划是公共事业行使的战略性目标由于计划来源的不同,执行者的不同以及标准的不同,这些都会对公共管理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事务就是对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所以企业的行为也会反作用于社会,目前由于企业在节制用水,环保等事务上没有处理好,企业的目标又和公共管理的目标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所以也会使公共管理的目标异化。

3公共管理目标异化的规避

3.1增强公共管理当中的监管力度,有效避免公共管理目标异化现象

政府一定要采取多元化的监控手段,对公共管理当中违背目标的行为进行严格管制,必要时可以采取处罚措施还要扩大监控的渠道,尤其要扩大信息传播的途径,对公共管理当中的绩效需要进行有效的考核,对于监管当中突出性的问题进行及时反映,解决还要强化公共管理当中的激励约束机制.让社会人员承担一定的责任.为公共管理目标而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这不仅能够加大使命感,还可以增加人们对于社会的归属感,只有团结,才能制胜。

3.2提升公共管理中目标的相容性,避免目标异化现象的出现

让每一个社会的参与者都成为社会的决策者,将自己的爱好以及目标和公共管理的目标对应起来,将社会的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有效融入社会公共管理的事业当中对于自己的责任以及义务要合理刘待,不可以推卸社会责任,因为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主体是社会人员,所以需要扩大沟通以及信息化的途径,为了公共管理的目标而奋斗。

3.3提升社会人员对于理论化的理解程度

公共管理者背负着社会的责任,所以对于执行者来说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他们对于公共管理目标理论具有一定的了解,还要求具有一定的职业价值观,社会公德意识以及公正意识当自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背时,要注意顾全大局,可以主动地为了公共社会管理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利益的相同性能够降低公共管理目标异化的程度。

3斗公共管理目标制定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公共管理目标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标体制制定不完善造成的,所以应该要在符合公共社会对目标进行有效制定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高,同时还要注意目标是不是和市场以及企业违背,如果是,就要做出调整。

4规避公共管理目标异化的意义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是社会全体成员的理想,只有将目标异化进行规避,才能快速发展社会,赶超其他国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我国企业、市场以及金融性产业,因为这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的目标在大致上是一样的,所以规避目标异化也是带动我国经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

第11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毕业设计;问题;对策

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内容贯穿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能够从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设计、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指挥、决策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要求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1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关键问题分析

1.1选题单一,内容重复,与实际工程结合不紧密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课题主要是由相应的指导教师选定,很多情况下是模拟工程生产实践的课题,有时会出现不符合工程复杂实际情况的问题,学生的工作态度,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再有教师的设计课题多年不变,多个同学做相似课题,造成抄袭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也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岗位。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对毕业设计也有一定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学校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增长速度则落后,尤其是图书资源的更新速度与数量明显落后,造成学生人均教学资源占用率不足,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1.2学生精力投入不足,知识储备不够

毕业设计的质量与学生具体工作密切相关,部分学生精力投入不足或知识储备不够造成毕业设计成果不理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毕业设计的时间与学生找工作时间重合,也和考研复试面试有一定的交叉;(2)就业压力使得一些学生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寻找工作,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同学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而落实了单位的同学又觉得毕业设计题目和自己的工作联系不紧密,从而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还有些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参加公务员考试、参加资格证考试、驾照考试等;(3)对参考资料的应用能力较弱,开题报告工作不到位,所应用的一些文献与毕业设计的内容没有太大的联系;(4)有些同学平时就不努力,知识储备不足,对毕业设计无从下手,跟不上进度,干脆放弃,等待抄袭,只要及格就行了。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3教师指导不力,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毕业设计指导一般采用的是一名教师指导多名学生的方式,而教师大多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一名教师指导多名学生,致使教师精力分散,指导过程不能尽责,缺少过程管理,导致指导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也容易导致抄袭现象产生。另外,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导致指导工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总之,由于一名教师知识的不全面性,使学生得不到全方位、及时的指导,因而所完成的毕业设计往往缺乏较高的现实价值。

1.4过程管理缺乏实效

(1)论文选题盲目,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所布置的任务,并没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论文选题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只是简单的在知网、万方上找寻一些相关的题目进行拼凑,并没有真正实现对大学阶段所学工程管理知识的有效整合。(2)开题报告粗糙,文献阅读不够,对设计主题、内容、现状了解不深,在出现问题时直接略过或是在搜索引擎上进行简单搜索,并没有有效利用校内以及网络平台资源。(3)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缺乏,交流不畅通,学生不主动地向指导老师寻求帮助,而指导教师也没有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有效跟踪。每周虽然有2次答疑,但部分学生走过场,报个到,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到最后急于求成,抄袭现象也时有发生。

2工程管理毕业设计改革策略

2.1重构毕业设计前期工作

(1)实行导师制。在进入大三学习后,先由指导教师给学生2~3个方向的选题,然后学生再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题,同时指导教师要求学生重视与毕业设计有重要关联的专业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这些课程考核成绩要达到良好以上成绩,这样提前做好知识储备,有利于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在毕业设计前期,导师可向学生提供毕业设计的一些参考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广度的提升,打破他们固有思维的束缚。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选题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学生能够拟定好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题目,并且督促学生完成对工程管理专业相关资料的查询。(2)动员会。提前介入毕业设计时间,在专业课开始前,系部要组织召开专业课介绍和毕业设计动员第一次会议,重点介绍专业课与毕业设计之间的关系,动员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加强对与毕业设计相关知识的储备。另外,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初,还应该进行一次动员会,让学生进一步对毕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加以了解,让他们明白毕业设计是对其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整合,能够进一步加强他们对工程管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也要特别强调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关系,要求学生重视实习工作,教师和学生要多沟通,扎实实习,在实习中明确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向,收集相关资料,增强对工程的实践认识。(3)以学生为中心的选题模式。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一个良好的、实用性强的课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对学生的选题过程加以指导的时候,必须要通过与学生的及时交流来了解每一个学生,并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与个性特长等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给予指导,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4)开题报告会。撰写开题报告是学生对自己所做毕业设计工作的全面了解的重要环节。要重视学生的开题报告工作,对学生完成的质量要加强检查,增加开题报告会,虽然工作量较大,但有一个好的开端是予至关重要的。可借助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团队的指导完成毕业设计开题,分组组织开题报告会,让学生更全面地对毕业设计的任务、内容及手段进行了解,重视文献查阅工作情况的检查,对开题报告完成不好的不得开题。

2.2落实对学生专业实习的管理与监督

(1)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大多集中在工程投标文件编制、工程施工组织与造价确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等方面,因而关键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使学生在项目管理某一阶段的实际工作方面得到应有的锻炼;(2)课题来源可以是实习单位的实际工程项目,真题真做,切实为实习单位提供服务;(3)为学生落实好实习单位,通过实习调研为毕业设计做好前期准备,在收集资料、资料查询等环节得到必要的训练,可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初选毕业设计题目。

2.3采用群体式过程指导模式

群体式过程指导模式其实质为在对工程管理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的阶段中,对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开题必须要借助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育者进行分时期的群体性指导。采用多个相关专业内容相互交织、融合以及学校教学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学生能够基本具备对工程进行高效管理的潜力与能力。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时,应当从选题、指导、答辩、评价等多个环节进行系统管理,同时,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作为就业保障,必须加强毕业设计与实践的联系,充分落实学生对实习过程的总结任务,并且由专业指导人员对学生在实习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出,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为其工程管理毕业设计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4搭建校内、外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平台

校内成立毕业设计专门机构,负责项目基地建设,收集联系各老师提供的横向在建或已建实际工程,定期轮流到实际工程上锻炼,收集资料,回来后归档整理成资料库,也可由学生自己在实习单位收集资料,由系里负责整理成题库,可以改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和落实学生实习问题。以本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为例,由于本专业侧重公路、桥梁工程的管理,因此可通过建设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平台提高教育者的实践教学能力,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进而使得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系统相对应。可选择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围绕其各个阶段,设置与其对应的一体化毕业设计题目,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研究能力。这样保证了毕业设计题目具有真实性,内容也更具严谨性,其设计的内容即为其所在岗位所要承担的工作。以此将毕业设计内容转换成岗位工作。另外,还可以使学生到实际项目单位实习,接受相应岗位工程人员更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增强了毕业设计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同学们毕业设计工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由于各阶段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实际的检验性,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会注重进度、保证工作质量。

3结语

总之,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甚至影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工程管理专业发展。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国内各大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必须充分结合现实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毕业设计工作。加强毕业设计前期工作,加强过程指导实效,同时增加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动能,让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实现自身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进而让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同时推动我国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民.工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的管理实践与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68-68.

[2]王燕,唐文彬.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233-234.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中,建筑工程管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目前,建筑企业改制使得私营建筑企业不断涌现,也对传统的内部管理机制造成很大冲击,建筑市场也打破了良性发展的格局,使得建筑行业当中建筑管理更为混乱,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工程质量没有保障等等,暴露出建筑企业存在的诸多管理漏洞。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弊端

1.1质量管理不科学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成熟,我国在建筑工艺水平达到甚至赶超了发达国家,但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却落后很多,相对落后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建筑生产的要求,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跟着感觉走”的现象。比如较为典型的有过程质量的评价、数据的假设检验、抽样方案的确立;而发达国家企业对待原本感性的问题却在用理性数据分析,如感性质量的定量评判、用户意见措辞的矢量分析等。因此造成的中外质量差距也就显而易见了。

1.2施工单位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公司分包单位众多,施工中不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执行,加上管理层人员不加强执行,管理这一环节薄弱,统一管理和专业化经营不够,缺乏企业的自主竞争力。导致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协调不得力,资金投入的协调也不完善,形成工作滞后的情况,为以后的工程质量等诸多问题埋下隐患。

1.3行政监督系统有待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都是由监督站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监管,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存在很多弊端,同时建筑企业的高速增长使得监管部门人员不足,这也加重了监管部门日常工作的难度。此外,由于我国政府在施工监管方面重视程度以及起步都相对较晚,所以在监管力度与重视程度两方面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对于此类现象的处理,则应当进一步的加强对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处理,时刻确保政府部门监管力度能够真正意义的应用到实际当中。

1.4建筑工程市场秩序不规范

虽然监管部门对建筑工程监管比较严格,但建筑市场存在的违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为了赶工期加快施工,在没有办理或办理施工许可以及质量监督与建筑项目等手续的过程中提前施工的情况很多,同时任意缩短工期,实施内部交易的现象也很普遍,尤其是美其名曰政府的一些形象工程建设,政府监管十分不力。更为严重的是,甚至有承包的与发招标的其实是同一个经济实体。

1.5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不够明确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主体责任不明确造成往往造成很严重的工程损失。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没有履行各自职责,没有将工程项目放到一定高度重视起来,施建各方安全理念缺失,没有端正态度,弄清在企业效益发展与安全质量之间的关系,在利益的驱动下,形成建筑失责、监管不力等现象的发生,形成建筑工程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等现象。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弊端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技术方面的因素

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杂,工人也表现出一次性、分散性与移动性等特点,只有形成有效的工程管理制度才能对其实施很好的管理。

2.2 管理方面的因素

在实施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建筑业形成以承包制度为主的项目分包形式,总承包商牵头,以劳务合作及委托形式分包给具有专业水平的施工团队,但这种结构形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除了少部分极具专业水平的施工团队以外,其具体工作是由层层分包形成的自由承包形式,总施工任务仍然是由承包商分发,但具体操作是由个人施工团队进行承揽,不但机械设备不具现代化水平,同时人员的素质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非常低。总承包商在管理劳务团队的同时,没有多余精力进行团队的有效管理,导致其管理水平无法提升。

3 建筑工程管理弊端的应对措施

3.1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当前建筑行业亟需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而若要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必须将计算机引入到工程质量与管理中。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除了需要具有专业施工水平的团队进行施工以外,还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需要通过计算操作来完成。实践证明,通过计算机来帮助建筑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软件的迅速发展,目前已开发出不少用于项目管理的软件以及专门用于成本控制及管理的软件,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辅助管理人员进行设计、决策管理等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2企业加强管理和约束

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实现员工的自我约束,并且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安全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企业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完善机制,遵守法律了,有序竞争,才能为建筑工程业带来净化空气。

3.3完善招投标办法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当中,提倡和鼓励合理竞争,按照招投标的规定选取最接近标底的施工单位,避免因盲目杀价造成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等严重后果,甚至对企业的信誉、质量造成影响。各建设主管部门应以《建筑法》为依据,从项目招投标开始就对项目的进行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监管力度涉及到整个工程的实施,从立项开工、施工及其工程收尾阶段贯穿始终,避免违规现象的发生。

3.4市场秩序的规范

建筑行业需要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从招投标、施工许可与资质审批等环节要遵守行业秩序,并对其严格把关。对建筑市场存在的违规现象要进行严肃处理,以保证市场准入门槛,使建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3.5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

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让优化配置成为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同时,企业要根据实际的发展需要,对劳动力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劳动力实施调度,使之能够有效流动,合理搭配,调动企业员工劳动的积极性,强化员工的思想层次与思想意识,进而有效的提高劳动效率。项目经理要按照动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建立劳动力整体优化、实现劳动力供给与建筑需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对劳动力的分配和流向做出总体安排,保证劳动力与建筑需求的总体平衡,并定期跟踪检查,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从实际出发,通过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企业管理薄弱的状况,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对建筑行业的规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是个大的系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积极改进对策,把安全措施落实,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把各方面问题都处理好,把好质量关,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确保参建各方顺利运行,只有这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才能很好的提高,才能为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创设稳定而又和谐的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罗纯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10):57.

第13篇

手机信号屏蔽器又称手机信号阻断器、手机信号干扰器、会议保密器等,其工作原理是对手机通信赖以生存的无线网络实施同频电磁干扰,使网络无法正常通信,从而达到干扰目的。手机屏蔽器的滥用造成公众通信干扰投诉增加,社会反响强烈,正常的通信秩序受到极大影响。为了加强屏蔽器使用管理,我们对其工作原理和管理办法进行了探究。

2、 手机屏蔽器工作原理

手机屏蔽器一般由电源、电子扫描控制单元、分段射频模块单元、放大器单元、发射天线单元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一般由锯齿波信号发生器产生扫描信号经过倒相器倒相后,进入压控振荡器调制在移动通信工作频段上,再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和稳压管控制功率,放大后的扫频信号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向空中发射。

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手机和基站通过无线电波联系,以一定的波特率和调制方式完成数据和声音的传输。手机进行通信时是通过上行频率与基站联系,然后将信号转到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实现通话。在待机状态下,手机通过BCH广播控制信道与基站联系,一旦有通话需求,首先通过BCH向MSC请示,MSC根据小区内信道的状况分配给手机业务信道,从而使手机从BCH上跳转到业务信道上实现通话。手机信号屏蔽器则根据上述原理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从前向信道的低端频率向高端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中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出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联接。

3、手机屏蔽器使用现状和干扰分析

目前市场上可见的屏蔽器种类繁多,发射功率、干扰频段、覆盖范围各有不同,尤其一些“三无”产品做工粗糙,发射指标差,射频单元没有分段控制,上下行频率一并干扰。经过对各类手机屏蔽器技术指标实际测试和了解,屏蔽器根据技术指标区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小功率单信道屏蔽器,发射功率约为1瓦,干扰范围几米至几十米;另一类是小功率多信道手机屏蔽器,单机发射功率5-10瓦,每信道发射功率1-5瓦,屏蔽范围几米至几十米;第三类为大功率或超大功率屏蔽器,一般为特殊行业专用,譬如公安、司法专用屏蔽器,功率从几十瓦到一百几十瓦不等,既有单信道也有多信道。

要实现手机信号干扰器对移动网络实施干扰,必须确保干扰器发出的信号场强远大于实施干扰区域移动信号BCH的场强,干扰地点离基站越近,BCH场强也越强,有效干扰区域也越小,反之,干扰地点离基站越远,BCH场强也越弱,有效干扰区域也越大。由此可见,在一定发射功率内,干扰范围取决于干扰区域内的BCH场强,无论是多大功率的屏蔽器,只要发射功率是定值,随着距离增加,干扰信号强度会逐步衰减,从而丧失干扰能力,也就是说干扰器总有一个有效干扰范围。但在近几年处理的屏蔽器干扰案例中,往往是一使用屏蔽器就会造成大面积干扰,原因何在?

说干扰器总有一个有效干扰范围,是针对只干扰移动通信下行频段的屏蔽器而言,而对上、下行频段均干扰的屏蔽器并不适用。上行信号的干扰直接造成移动基站系统信噪比恶化,通信质量下降。也就是说,上行干扰器影响所干扰区域周边多少个基站的工作指标,就造成这些基站所覆盖的多大区域干扰,从而形成大面积干扰。下面对其原因以GSM系统进行简要分析:(略去)

在接续、切换、通话过程中,系统分别通过SD、FACCH、SACCH信令来建立并保持话音信道的通畅。如果干扰过大、误码率过高,影响信令消息的判决,系统无法正常解析信令,就会将错误信令丢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掉话。所以在用户起呼阶段,干扰过大,就会导致无法接通,影响无线接通率指标;在用户通话过程中,干扰过大,就会导致掉话,影响系统切换成功率和掉话率指标。同时在通话过程中,干扰影响到话音信道,误码率提高,会导致话音质量差,出现杂音、断断续续、单通等现象,统计指标表现为训练比特误码率高,MOS值降低。

4、手机屏蔽器干扰实例

20xx年01月15日、16日国家研究生考试期间,唐山市各考场均开启了上行干扰器。 经统计,覆盖考点的基站小区共计XX个,存在强上行干扰的基站小区共计XX个,这些小区均存在严重的5级上行质差,导致这些小区的KPI数据明显恶化。

综上说明,上行干扰器对覆盖考点的多数基站小区网络KPI指标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了大面积干扰。

5、 管理办法

第14篇

手机信号屏蔽器又称手机信号阻断器、手机信号干扰器、会议保密器等,其工作原理是对手机通信赖以生存的无线网络实施同频电磁干扰,使网络无法正常通信,从而达到干扰目的。手机屏蔽器的滥用造成公众通信干扰投诉增加,社会反响强烈,正常的通信秩序受到极大影响。为了加强屏蔽器使用管理,我们对其工作原理和管理办法进行了探究。

2、 手机屏蔽器工作原理

手机屏蔽器一般由电源、电子扫描控制单元、分段射频模块单元、放大器单元、发射天线单元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一般由锯齿波信号发生器产生扫描信号经过倒相器倒相后,进入压控振荡器调制在移动通信工作频段上,再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和稳压管控制功率,放大后的扫频信号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向空中发射。

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手机和基站通过无线电波联系,以一定的波特率和调制方式完成数据和声音的传输。手机进行通信时是通过上行频率与基站联系,然后将信号转到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实现通话。在待机状态下,手机通过BCH广播控制信道与基站联系,一旦有通话需求,首先通过BCH向MSC请示,MSC根据小区内信道的状况分配给手机业务信道,从而使手机从BCH上跳转到业务信道上实现通话。手机信号屏蔽器则根据上述原理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从前向信道的低端频率向高端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中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出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联接。

3、手机屏蔽器使用现状和干扰分析

目前市场上可见的屏蔽器种类繁多,发射功率、干扰频段、覆盖范围各有不同,尤其一些“三无”产品做工粗糙,发射指标差,射频单元没有分段控制,上下行频率一并干扰。经过对各类手机屏蔽器技术指标实际测试和了解,屏蔽器根据技术指标区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小功率单信道屏蔽器,发射功率约为1瓦,干扰范围几米至几十米;另一类是小功率多信道手机屏蔽器,单机发射功率5-10瓦,每信道发射功率1-5瓦,屏蔽范围几米至几十米;第三类为大功率或超大功率屏蔽器,一般为特殊行业专用,譬如公安、司法专用屏蔽器,功率从几十瓦到一百几十瓦不等,既有单信道也有多信道。

要实现手机信号干扰器对移动网络实施干扰,必须确保干扰器发出的信号场强远大于实施干扰区域移动信号BCH的场强,干扰地点离基站越近,BCH场强也越强,有效干扰区域也越小,反之,干扰地点离基站越远,BCH场强也越弱,有效干扰区域也越大。由此可见,在一定发射功率内,干扰范围取决于干扰区域内的BCH场强,无论是多大功率的屏蔽器,只要发射功率是定值,随着距离增加,干扰信号强度会逐步衰减,从而丧失干扰能力,也就是说干扰器总有一个有效干扰范围。但在近几年处理的屏蔽器干扰案例中,往往是一使用屏蔽器就会造成大面积干扰,原因何在?

说干扰器总有一个有效干扰范围,是针对只干扰移动通信下行频段的屏蔽器而言,而对上、下行频段均干扰的屏蔽器并不适用。上行信号的干扰直接造成移动基站系统信噪比恶化,通信质量下降。也就是说,上行干扰器影响所干扰区域周边多少个基站的工作指标,就造成这些基站所覆盖的多大区域干扰,从而形成大面积干扰。下面对其原因以GSM系统进行简要分析:(略去)

在接续、切换、通话过程中,系统分别通过SD、FACCH、SACCH信令来建立并保持话音信道的通畅。如果干扰过大、误码率过高,影响信令消息的判决,系统无法正常解析信令,就会将错误信令丢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掉话。所以在用户起呼阶段,干扰过大,就会导致无法接通,影响无线接通率指标;在用户通话过程中,干扰过大,就会导致掉话,影响系统切换成功率和掉话率指标。同时在通话过程中,干扰影响到话音信道,误码率提高,会导致话音质量差,出现杂音、断断续续、单通等现象,统计指标表现为训练比特误码率高,MOS值降低。

4、手机屏蔽器干扰实例

20__年01月15日、16日国家研究生考试期间,唐山市各考场均开启了上行干扰器。 经统计,覆盖考点的基站小区共计XX个,存在强上行干扰的基站小区共计XX个,这些小区均存在严重的5级上行质差,导致这些小区的KPI数据明显恶化。

综上说明,上行干扰器对覆盖考点的多数基站小区网络KPI指标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了大面积干扰。

5、 管理办法

20XX年国家保密局、原信息产业部联合发文对干扰器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及测试方法、安装使用进行明确规范,但有些部门为了本部门的利益仍然随意私购、私装,干扰器干扰正常移动通信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15篇

关键词:进度管理,BIM应用,集成管理

【Abstract】The study on BIM is quite rarely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schedule management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and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ally research on using BIM to carry out project construction schedule management, which is unable to make full use of BIM in terms of schedule management. Firstly, The paper studies the theories of schedule management and summarizes the present problem in schedule management and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BIM. Then, the paper tries to simulate the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with BIM software,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s of BIM in schedule management which ar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objective integrated management.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BIM and finds that one key factor of the success of BIM application is to build a mature BIM teams, it also analyzes the existing obstacles of BIM application and the suggestions.

Keywords:Schedule Management,BIM Application,Integrate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BIM技术已经逐渐被中国的工程界人士认识与应用,但国内外有关BIM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研究较少,而且研究的范围比较窄,缺乏综合应用BIM技术来进行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的系统研究。而且在实践应用方面,整个建筑行业对 BIM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认识不够,没有整体思路。国内在工程施工阶段,只有少数的项目应用了BIM技术,而且其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仅局部应用了BIM技术中的可视化等功能,导致BIM模型的应用与施工进度管理相分离,没有实现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计划与控制,无法充分发挥BIM技术的潜在价值。

因而,随着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引入,有助于BIM技术的具体实践,并发挥其效益,有助于拓宽施工进度管理的思路,改善施工管理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方式,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水平和建筑业生产效率。

2 研究现状

目前BIM技术的应用较多地还停留在概念层面。BIM技术的价值仍然未能让建筑行业从业者半信半疑。对于BIM的价值研究还在继续,Kristen于2012年通过对三个不同的案例中对BIM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BIM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而且还对BIM的应用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发现项目的规模大小、成熟的BIM团队和项目建设各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及其他组织外部因素是BIM技术能够成功的基础。

BIM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较多地应用在设计领域,在施工领域更多地应用在成本和质量上, 而且没有一套成熟的应用理念,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模式大多在研究之中。

2011年,耿跃龙从BIM技术的实施策略、BIM团队的选择以及引进BIM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分析等角度论述BIM技术如何在具体工程中实施,业主方如何规避风险,并获得BIM技术的真正价值。他认为BIM技术在具体工程上的实施需要由业主方来主导,选择有实力和研发能力的BIM技术实施主体,并根据工程进展和实际需要,建立适当的审批流程和沟通渠道,关注过程控制, 在BIM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发掘出BIM的价值和潜力, 拓展BIM技术的应用领域,才能够使BIM技术发挥最大的价值,体现出BIM技术的优势。

2012年,刘献伟、高洪刚和王续胜介绍了BIM技术目前在国内施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在国内施工领域实施BIM的潜在价值和对施工企业及项目的意义,以及目前BIM应用存在的障碍,提出施工企业开展BIM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并对BIM技术在施工领域近期和远期的应用效能进行预测。他们认为尽管BIM在国内施工领域的应用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建筑信息化是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建筑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建筑品质、实现绿色建筑的工具和主要手段,应该从行业的角度和施工企业的自身角度出发,有规划、有步骤地应用和发展BIM技术,不断地提升管理和技术实力。

国内关于BIM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方面的应用的研究较少。2010年王青薇分析了国内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集成模型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BIM技术在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进度计划的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何清华在2011年针对传统的进度管理系统的不足,尝试并建立了一种基于BIM的进度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梳理。

3 进度管理中BIM技术的引入

3.1 进度管理的技术方法

早期的进度计划大多采用甘特图的形式,这种方法直观简洁,适合于简单的子项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项目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组织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进度计划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常用的进度计划技术工具包括甘特图、关键路径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T)。其发展历程大概经历了甘特图、网络计划技术、关键连发三个阶段。

其中,广义的网络计划技术是施工进度管理的核心技术。在施工进度计划管理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①要将整个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活动,确定各项互动所需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并确定活动的先后逻辑关系,列出逻辑关系表。

②按照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络图模型,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包括最早时间、最晚时间和工作时差)、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并确定资源的消耗和投资分布。

③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优化原理,对进度计划的时间、费用和资源进行优化协调,选择最优方案。

④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和分析,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调整。

3.2进度管理的现状

虽然进度管理的技术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的进度管理仍显得有些粗放,虽然进度管理的技术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工期延误的现象仍然时常发生,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的认识和分析,目前工程进度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第一,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太多,管理难以全面。甚至有些影响因素,如自然因素等是无法避免的。第二,进度计划过于刚性,缺乏灵活性。目前的进度计划经制定批准后,直接用于进度控制,但由于现场设计变更及环境变化等现象时有发生,计划过于刚性,使得进度的调整优化变得更加复杂,工作量大,常会导致实际的进度于计划脱离,使计划控制的作用失效。第三,项目的参与单位多,导致组织协调困难。由于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须由多个参与单位共同完成,所以各个参与单位不仅要完成自身团队的工作和管理,还要做好与其他的参与单位的协调。第四,工程进度还受到工程质量和费用的影响,三者之间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难以平衡。

3.3 BIM的内涵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构建模型的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来模拟建筑所具有的各项真实信息。

BIM技术是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建立参数化模型来整合各种建设项目的相关信息,项目策划与决策、计划与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使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理解和高效的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设单位在内的各方项目建设主体提供一个协同工作的基础和平台,在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4 BIM与集成思想

信息集成是集成管理的一种理论。所谓信息集成就是根据建设工程项目与工程管理活动的特点,采用各种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集成管理,为项目各参与方提供统一和透明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对众多的工程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控制,使得项目的各个参与方之间能够更好地协调,并能实现整体优化,以达到建设工程项目整体最优的目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集成是解决建设过程中信息问题的根本途径,而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尤其是BIM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集成的重要手段,而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平台是工程信息集成管理的主要途径。

4 进度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思路

通过前文BIM技术理论的分析,利用Revit平台和Project进度管理软件,构建出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集成管理系统的流程(图1)。

4.1 4D施工模拟

基于BIM的进度管理中,与传统的进度管理方法差别最大的是Navisworks的4D施工模拟技术。与传统的进度管理方法相比,4D施工模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直观性。通过4D模拟,可以直观地看到整个建筑项目的建造过程,由此能够更好地分析进度计划的优劣,并选择最优的进度计划。

如图2为某项目的施工模拟的工程。图中1为3D可视化过程,通过该过程可以直接地观察到项目的施工过程;2表示某一项任务完成量的百分比,通过该值可以看出任务完成的情况,并在可视化过程中表示出来。对比图3可以发现,Navisworks中任务完成量的直观、具体,并且能直接在施工模拟过程中显示;3为项目的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由于现实与计划之间的偏差,可以通过Navisworks中的任务表将项目的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在同一个施工过程中表示出来,并通过模拟设置(图4所示)在施工模拟中表示出来,有利于进度控制活动的进行。

图1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集成管理系统流程图

图2 施工模拟

图3 传统的进度完成量

图4 模拟设置

4.2 施工难点分析

运用BIM的4D技术功能还能对工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接点的具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能使交底人员的思路更清晰,同时更易于操作人员理解和运用。如图5为对卫生间防渗漏施工过程模拟。

图5 某工程卫生间防渗漏施工模拟

施工过程顺序为(1)(2)(3)(4)(5)(6)。其中(1)为卫生间楼板浇注时运用锥形磨具预留锥形孔洞;(2)为地面整体现浇混凝土待预留孔洞封堵时,先浇注第一层50mm厚密实细石混凝土;(3)第一道防水施工;(4)浇注第二道膨胀细石混凝土,并留凹形槽;(5)第二道防水施工;(6)涂防水材料形成第三道防水。

4.3 构配件预制

如图6所示,在BIM建模过程中,构件的模型尺寸、材质等十分明确。以钢筋的加工为例,现场的钢筋加工效率较低,而且经常占用紧张的施工现场用地。如果能实现钢筋的数字化加工,打通BIM与钢筋加工厂之间的数据信息壁垒就能够较快地获取所需的钢筋构件,提高钢筋作业的工作效率。这种应用模式同样也适用于水暖电设备、钢结构和幕墙等专业。

图6 门的属性

5 BIM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总结

通过前文BIM在进度管理中的技术实现和应用思路,并结合国内外BIM应用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BIM技术应用对进度管理的影响,同时可总结出成熟的BIM团队是BIM应用成功的关键因素;发现BIM技术引入的障碍,为BIM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做出一定的探索。

5.1 BIM技术应用对进度管理的影响

(1)进度规划的BIM应用

BIM技术模型的应用给进度规划减轻了负担。进度规划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工程量,一般该工作是由手工完成的,繁杂且不精确,但在BIM技术应用后,这一项工作变得简单易行。利用BIM平台将数据整理统计后,可以精确核算出各个施工阶段所需的材料用量,再结合定额规范及企业的实际施工水平就可简单计算出各施工阶段所需要的人、料、机的用量,通过与各参与方的充分沟通交流即可建立进度计划和4D施工模拟。

(2)进度控制的BIM应用

如表1所示,BIM技术的应用使得进度控制有依可循、有据可控。

表1 传统方式与BIM方式进度控制比较

(3)进度协调的BIM应用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变更时有发生,工程变更结果是费用增加、工期延误,此时就必须对进度做出适当的调整。基于BIM技术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多专业协同,在协同工作中将各个专业的设计成果与进度计划关联进行4D施工工程模拟,可以提前预防设计变更的出现,而且通过具体的模拟过程能提前发现设计方案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重新设计修改,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窝工、返工的情况。

5.2 BIM成功需要团队

通过国内外BIM的应用实践和研究,可以发现在BIM技术应用时,成熟的BIM团队是成功的基本保障,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带来效益,在企业内部要将BIM逐渐融入到原有的施工流程,使BIM技术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BIM团队主要是由BIM总监、BIM项目负责人和BIM工程师构成的。

(1)BIM总监

BIM总监的工作是全面负责公司级别的BIM技术应用的总体发展战略,其中包括组建团队、人员培训和确定技术路线等,还要研究应用BIM技术对企业的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的BIM实施计划及操作流程等,并且要监督及检查各项目模型的质量、BIM的应用情况,做好模型的维护工作,协助解决实际项目中BIM应用遇到的问题。

(2)BIM项目负责人

BIM的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是全面负责BIM技术在单个项目上应用过程中的技术与人员管理和BIM技术应用实施计划的编制和执行。而且要负责按时、保质、保量地交付模型,满足企业投标或施工需求,负责BIM模型的技术交底、模型的维护工作以及利用模型对单个项目的整体质量、安全、成本、效率等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模拟和优化,提升项目的效益。同时还要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等。项目具体实施中BIM技术对项目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BIM项目负责人的协调工作来实现的。BIM的项目负责人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协调:

①技术协调,主要是提高BIM模型的质量,尽量减少因为模型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

②管理协调,通过建立一套以BIM总监为主的统一领导,并由BIM项目负责人统一指挥的管理流程,能很好地解决BIM团队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以减少在BIM模型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专业之间配合以及数据流动问题。

③组织协调,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BIM技术运用过程中,BIM的项目负责人应定期地组织BIM团队以及各职能部门举行协调会议,以解决模型使用中出现的协调问题。要强调的是,不论是在投标阶段、建造阶段还是在物业运维阶段,所有制定的制度都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或者说所有的BIM管理以及使用人员,都应对自己的工作、签名承担相应责任。

(3)BIM工程师

BIM工程师是BIM技术团队的核心成员,主要负责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建模、机电管线和报价的综合平衡、审计以及模型动态维护等工作,要想成为合格的BIM技术人员,BIM项目工程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①“一专多能”。由于工程项目包含的分部分项工程繁多,如主体结构、给排水及采暖、电气、装饰装修、通风与空调等。同时,涉及的知识面广,BIM项目工程师只有具备“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方能生产出正确的BIM模型。

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BIM属于新技术,其应用软件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BIM项目的工程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我,不断地学习先进知识,才能满足岗位工作的需要。

③有高效的沟通能力。BIM技术是一个多种专业知识综合在一起,经过缜密策划进而实践的过程,其实践过程中涉及项目参与各方、各专业、各级执行人员的多方面关系,BIM工程师需要具备高效的沟通能力才可能去协调各方关系。

(4)BIM岗位运用人员

BIM岗位运用人员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BIM团队的成员,而是传统的职能部门利用BIM模型中的数据、信息来完成自身岗位工作。BIM的岗位运用人员主要是指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核算员、资料员、材料员等项目核心管理人员。他们需要参加项目模型交底工作,还需学会如何正确熟练使用模型,借助BIM来模型完成岗位工作,并能及时向BIM工程师反馈在模型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对BIM模型进行动态的管理。

5.3 BIM应用的障碍及建议

目前,在BIM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和障碍。

第一,目前BIM技术在应用时缺乏软件或系统间实现数据互用的标准,而且BIM软件主要依靠国外的研究,从国外引入的软件的技术规范、标准与国内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并且在实际工程项目中BIM进度管理实施计划和工作流程不够规范,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缺失。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牵头制定并完善BIM信息编码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电子文档交付标准、电子工程图档标准等,还要鼓励企业标准体系和BIM标准的制定,可以上升到行业标准。同时企业还应根据现实环境和具体的项目针对BIM技术应用对自身工作程序、管理模式、环境配置、资源搭建以及最终交付的成果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二,不仅BIM软件自身技术不够成熟,其运行和功能尚未达到平衡,而且能够与进度管理软件进行交互的BIM系统尚未开发。同时,由于BIM技术在中国才刚刚发展,目前BIM技术人才相当匮乏,BIM的培训和咨询力度都不够。针对正在现象,必须研究给予BIM技术的4D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型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对建筑工程有效的可视化管理。而且行业要大力培养BIM技术人才,开展行业BIM技术培训,推动BIM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动高校BIM专业设置,为BIM技术研究和应用,输出大量的人才;而且要加强企业BIM信息化人才建设,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和考核制度,制定吸引与稳定信息化人才的措施。

第三,行业中有许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由于受到行业发展惯性的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模式变得很难转变。而且有些项目参与方缺乏对于引入BIM技术后能给项目带来的优势和效益的正确认识,导致其应用动力不足。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促进BIM技术的优势和效益在行业内部得到很好地交流与共享,积极组织开展会议,对建筑业BIM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进行探讨,积极引导并推动本地区乃至整个建筑行业的整体BIM技术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Kristen Barlish, Kenneth Sullivan. How to measure the benefits of BIM: A case study approach [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2, 24: 149-159.

[2] 耿跃龙. BIM工程实施策略分析[J].土木工程建筑信息技术,2011, 3(2): 51-54

[3] 刘献伟,高洪刚,王续胜.施工领域BIM应用价值和实施思路[J].施工技术, 2012,41(377):84-86.

[4] 王青薇, 张建平. 基于BIM 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J].商场现代化, 2010(12):220-222.

[5] 罗银安.浅谈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有效控制的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导刊,2013,(5):158-159.

[6] 何清华,钱丽丽,段运峰等. BIM 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2, 26(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