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范文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时代 思想观念 形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思想政治教育是古今中外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是人类阶级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即链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目的的重要纽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快速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为人类开创了另一个生存的空间,这个被称为虚拟空间的世界刚刚出现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让人们都来不及认真的适应和了解,就已经深陷在网络带来的巅峰刺激和新鲜快捷中。它的出现预示着旧的生活模式的改变,一个以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电子信息网络时代已经开始。 网络的广泛不但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逻辑和生活方式,人们还在网络空间中缔结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网络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发展,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产生了诸多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冲击不容忽视。

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完全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使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大量鲜活而真实的信息,以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理念,另一方面又对我们在封闭环境中建立的意识形态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甚至可以动摇和改变一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之所以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与青少年这一特殊阶段的发展特点分不开。可以说,网络使用的种种特点正好迎合了青少年时期的众多需要,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青少年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青少年面对最多的现实是学习。学校学习具有强烈的竞争性,为了在这种竞争中获得优胜,中学生成为中国学习最用功的人群。

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青少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那些在学业竞争中失败的人,更是迫切要摆脱所面临的一切,而网上社区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除了在学业竞争中必然有失败者外,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把学习的好坏作为评判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发现,学校中有两种青少年最容易网络成瘾。一种是学习失败的青少年,另一种是以前学习特别好,但随着升入高一级学校难以在竞争中保持原来位置的青少年。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也会迫使某些青少年在网络中寻求安慰。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根本措施是进一步加强马列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分析辨别力,使他们能正确判断和分析遇到的各种事物的是与非。

1、在网络中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争取最大化地占领网络信息空间。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信息;网络是一个新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可以利用它;网络又是一块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占领它。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利用一些机会尽可能多的在网络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时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汇到其它网络信息之中,力争让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给网络上的人们,争取最大化的占领网络信息空间。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网络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引导和启发。

网络增强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已大为减少,但在虚拟空间通过网络的主客体的交流却是另外一种“面对面”。在这种网络交流中,教育客体能更真实地向教育主体表达思想,教育主体也就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主动与客体进行网上交流,可以通过进入聊天室和网络论坛与众多教育客体直接对话,可以通过QQ与个别教育客体进行深入探讨,也可以通过特定的主题引发教育客体的集体讨论与思考。所有这些方法都是针对网络环境下灌输式教育机会减少而采取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3、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

网站对于网民的作用不可小视,好的网站和点击率高的网站一定会给进入它的人们以持久的影响。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并以之为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空间,延伸了时间,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时效性,解决了部分“空白点”和“盲区”的问题,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目前,诸如“红色网站”、“之家”、“红色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窗”等思想教育及理论学习网站相继建立,己逐渐形成了一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声音和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网站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应着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传播两方面的规律,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改善,力争建设好一大批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青少年有自己的小环境,它既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大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依据现实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思政工作的具体内容做相应调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向作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从而反作用于网络大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下功夫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以高品位和高学术性为目标。广泛组织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现时,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要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手段来提炼,丰富和完善各种文化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吸引学生参与。通过校园中这种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净化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的精神,提高青少年的民族优秀文化的功底和文化品位,增强自身的抵御能力,使其不受消极网络环境的左右。

结语

本文以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从网络的起源和主要特征开始,依次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现状和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进一步的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指出了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对网络监管力度的同时,建立一些适合青少年的网站,家庭和学校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以便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程华平.谈体育与德育的并行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 刘绿丝.高校人本德育的内涵、困境及实现路径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3] 陈庆省.系统构建民办高校学生品德培养教育体系[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第2篇

关键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及方法

一、引言

青少年是我国现在和将来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发展力量,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的重担需要他们来承担。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年龄特征做出相应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

二、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显性

1.现代青少年的显著特征

口口相传的“80 后”的我们逐渐都已长大成人踏向社会,已从半成熟逐渐走向成熟,更多的是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而时下最具个性、最难管的便是所谓的“90 后”和“00后”的学生,他们生在新世纪也是高科技的年代,生在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家庭、社会环境都很优异的条件之下,在如此现实的社会中,学校也成为了一个小社会,各种家庭背景的孩子都有,这难免会造成很孩子的攀比之心。除此之外,现在的青少年还普遍叛逆心强,喜欢彰显自我,同时,他们的自控力差,抗挫能力差。

2.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青少年就像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和肥沃的土壤来灌养的小树苗,但不能娇生惯养,因为有风雨等的外力浇灌,方可更加地茁壮成长。

笔者认为,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重大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基础举措。除此之外,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1.从往看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薄弱

以邻国日本为例,日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在日本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引领下,形成了一套全社会都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正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活动中的协作,使得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落到实处。回顾我国教育史,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实还比较薄弱。

(1)教师未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普遍有限。我国大多数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因材施教、具体分析等方法,并设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年级,但我国对每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上虽有区别,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教学方法也不够丰富,常是为了达到统一思想而强行“灌输”,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与兴趣。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并充分结合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青年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重视个体差异,实现课程安排要有阶段性、教材内容要有选择性、教学方法要有层次性,在尊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没有将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样化。主要是教育者通过训练、说服、奖励和惩罚等方式,把社会公认的道德以正面、直接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形成与之相符合道德的过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取得最大的效果。

(3)理论联系实践薄弱。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就必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学会亲身体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的说教与灌输,与学生面临的社会道德问题联系不够紧密,从而错过了青少年实践中学习思想政治的良好时机。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

(1)家庭环境。往往普通家庭忽略了这个环境因素,新时代、新发展之外包括了家长的自身素质及客观认识水平。青少年正处于接受知识、对环境及问题产生好奇和拥有自己的连续性思维的阶段,这样一来,即使你想要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龙中龙或凤中凤也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你有什么样的思想政治觉悟就有什么样的思维、行为,那你的孩子就会有相同的作为。由此可见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给予的,这其中也涵盖了类似于家庭环境这样的因素存在影响。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无疑是最容易影响青少年成长和意识形态形成的大集体环境,社会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具有整合功能、传讯功能、继往开来的功能和导向功能。笔者认为,为确保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政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我国要加强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育人氛围:即家长要言行统一、做出榜样;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社会要为孩子营造和谐的育人大环境。

(3)学校环境。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充分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功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荣八耻、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内容,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优美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法治校园等建设活动;积极开展班级间、年级间、院系间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学校及教师不仅要切身做到关注国内、国际的思想、政治动态,更要树起榜样,做好学生直接出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四、结论及建议

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大胆借鉴国外一些拥有优秀教育系统的、较为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比较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分。同时,我们要结合中国实情,不能盲目吸收,要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切实把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3篇

随着教育的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对其进行综合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也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其中增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

1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1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在快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目前的素质教育中,注重对青少年知识的教育,科学技能的培训,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冲击,一些人才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做出一些不正确的选择。因此,只有具备较高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形成自身坚固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少年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1.2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道德、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青少年的培养,学校不仅要开拓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使学生在成长的重要时期在内心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不断认识社会、祖国、世界,形成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少年思想的指导,通过青少年正确思想的形成,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

2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2.1 教师应以身作则

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形成受教师的影响,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师应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其影响、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不仅负责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心理健康与文明行为的基础。对于教师而言,学校应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同时,应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教师的高尚情操,以教师的师表去影响、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2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中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工作,青少年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教导,需要从学习、生活中慢慢培养。首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的讲解,注重对具体事例的列举,使课堂形象、生动,使学生真正地感受思想政治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的课堂应成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次,在其他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历史规律的同时,还应通过现实与历史的对比,让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语文课堂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育人的功能,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利用语文知识的趣味性、文学性、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教师还应将生活实践与课堂中的思想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发展智力,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2.3 社会各方面应注重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的教育

青少年的成长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其思想的形成也受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积极地教育孩子,引导青少年做出正确的选择,对青少年出现的思想问题,家长应及时地与孩子沟通,全面了解情况,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父母应以身作则,以其自身的道德品质影响、教育孩子。社会各方面应注重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改善。例如,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应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对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清除,整顿学校附近的网络文化,使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健康、和谐。家长、学校、社会各部门应通力,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关爱学生,从各方面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4篇

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二者既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又有相互渗透与融合的一面.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有区别的,教育是通过必要的灌输、恰当的引导、有益的熏陶等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而管理是借助法律法规、行政命令、经济手段、规章制度等来约束人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依据自律性和非强制性这两个特征来达到其目的的,管理则是依据他律性和强制性这两个特征来实现其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对人的思想的引导。因此,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管理,二者都产生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统一于人的本质之中,具有共同的目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融合性。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理念—TQM

TQM英文为TotalQualityManagement,中文意思为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人的积极因素,并以预防为主和一切用数据事实说话,能够有效地克服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更好地推动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1、TQM内涵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原理研究常设委员会对质量的暂拟定义为: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实体是指某项活动或过程、某个产品、某个组织、体系、个人或上述几项的组合。1341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认为质量包括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信息质量、过程质量、部门质量、人员质量(包括工人、工程师、经理和行政人员)、系统质量、公司质量、目标质量等。”

可见,质量都是以满足某种需要为基本特征的,依据满足需要的程度确定质量标准。GBT/1900住一2000idt1509000:2000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的“要求”不仅指顾客的要求,还包括其他相关方如员工、所有者、供方、社会等的要求,顾客的要求一般是说不清楚的,所以,标准指出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质量的主体也不再局限于产品或服务,还包括了体系和过程的质量。这样质量的定义就完善了。

2、质量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观

依据“质量”的定义,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定义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是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高低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优劣的程度,它最终体现在青少年培养的质量上。既然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培养的质量。

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监控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在运行中,各项活动及结果难免偏离标准,为此必须把握好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1、质量监控的内容

质量控制在横向上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有方面的全面控制。

(1)教育计划的质量控制。

因为计划是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发环节,是控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所以它的制定要以广泛的调查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预测和规划,通过一定程序的专家论证,将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计划性文件在设计阶段就处于严格控制之下。

(2)过程质量控制

过程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有效控制教育过程各环节的质量就能基本保证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2、质量监控的形势

质量控制在横向上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有方面的全面控制,包括师生状况、办学条件等,以师生状况为例,对教师状况的控制包括承担课程、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历提高、教育效果等内容。

(1)教育计划的质量控制

因为计划是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发环节,是控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所以它的制定要以广泛的调查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预测和规划,将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计划性文件在设计阶段就处于严格控制之下。

(2)过程质量控制

第5篇

1.教师应以身作则

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形成受教师的影响,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师应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其影响、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不仅负责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心理健康与文明行为的基础。对于教师而言,学校应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同时,应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教师的高尚情操,以教师的师表去影响、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中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工作,青少年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教导,需要从学习、生活中慢慢培养。首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的讲解,注重对具体事例的列举,使课堂形象、生动,使学生真正地感受思想政治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的课堂应成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次,在其他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历史规律的同时,还应通过现实与历史的对比,让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语文课堂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育人的功能,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利用语文知识的趣味性、文学性、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教师还应将生活实践与课堂中的思想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发展智力,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3.社会各方面应注重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的教育

青少年的成长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其思想的形成也受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积极地教育孩子,引导青少年做出正确的选择,对青少年出现的思想问题,家长应及时地与孩子沟通,全面了解情况,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父母应以身作则,以其自身的道德品质影响、教育孩子。社会各方面应注重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改善。例如,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应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对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清除,整顿学校附近的网络文化,使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健康、和谐。家长、学校、社会各部门应通力,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关爱学生,从各方面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结束语

第6篇

一、青少年的发展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契合

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为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必然存在契合点。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青少年的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努力寻找最佳契合点,根据青少年主体需要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接受理论认为,接受是教育活动中接受主体对外来的教育信息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而构成的一个连续完整的认识过程。接受机制包括接受主体、接受客体和接受中介三个关键要素。一个连续完整的接受活动必须由接受主体、接受客体和接受中介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才能完成。对于接受活动而言,影响其效率和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是接受主体的需要和动机,这是影响接受活动效率的内因条件。接受客体和接受中介是影响接受活动效率的外因条件,主要是教育者、教育信息、传播方式、接受氛围等。

接受理论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培养人、塑造人、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其目标在于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为受教育者坚定的思想道德信念,并最终在社会实践中外化为良好的品行。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效果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才能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接受主体的需要相结合,才能更具针对性,才能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二)青少年的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活动的驱动力。需要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驶向目标。马克思从需要的社会体系和历史序列相统一的角度构建了人的需要“三级阶梯”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三个阶段和三个层次:人的生存或生理需要、人的谋生或占有需要、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认为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是“需要的历史序列”的高级阶段,是“需要的社会体系”的高级层次。马克思指出:在需要的高级层次,“个性的劳动不再表现为劳动,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消失了;这是因为一种历史形成的需要代替了自然的需要。”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发展需要属于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有益的启示。青少年的内在渴求,最主要表现为其自身的发展需要,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活动的驱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适应青少年的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对青少年产生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就会让他们产生接受兴趣,产生积极的接受反应。由此可见,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的发展需要有机契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密切关注青少年的多元发展需要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

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青少年十分关注自我的成长和发展。有一项调查研究把青少年的18种基本需要分成6类进行问卷测试,研究结果是,6类需要的相对强度由强到弱的层次排序为:发展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贡献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生理的需要。这项研究表明,当代青少年对自我发展表现出最为强烈的内心需求,自身的发展需要已成为他们的主要需要。青少年的发展需要主要包括:人生导向需要、求知需要、成就需要、人际关系发展需要以及职业发展需要等。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复杂、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以及人际交往技巧欠缺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往往面临众多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他们普遍渴望人际关系良好发展,却不知道要怎样去处理各方面的人际交往,因此,青少年表现出强烈的人际关系发展需要,希望有人指点迷津,帮助他们解决有关人际交往的难题。人际交往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立足于尊重、满足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展需要,引导青少年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发展人际关系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建立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和谐人际环境。

三、青少年发展需要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第7篇

①在新的形势下,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必须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②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兴趣广泛、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思想上、政治上都不成熟,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全面发展方针的实现,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对其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增强法纪意识,从而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抵制不健康意识和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我们更要逐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有基本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人民,激发学生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和四化大业而刻苦学习。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人才,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本领,学才能,从而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学习的目的。

2、成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①寓教于学,学生在学校主要生活在课堂中,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寓于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有教师都应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承担责任,通过各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既对学生传授知识,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②这种教育要经常化、生动具体化,坚持正面引导。通过多种多样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教育活动,扩大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品行,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3、塑造青少年完美人格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①人格的塑造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帮助青少年塑造健康的心理品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满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付诸相应的行为,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

②青少年往往年少气盛,有一定的理想和抱负,但是自身的专业素质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一旦意志不够坚定就容易放弃,或者努力得不到良好的效果,打击青少年的自信心,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加以改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他们的意志品质,鼓励他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③目前,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再加上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更是给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青少年为本,健全相关教育体制,丰富教育方法和手段,并且充分利于互联网技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促进新时期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第8篇

大众传播媒介有三大特点:广泛性、驱动性和导向性;三大功能:即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提供娱乐。

(一)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途径

大众传媒从理论灌输、实现互动、舆论引导等三种途径来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

1.理论灌输。大众传媒强大的传播优势、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为向群众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了坚实后盾。大众传媒可编织由声音、图像、动画、数字化多媒体组成的网状传播结构,突出新兴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传播技术的优势,借此发挥信息传递迅速、覆盖面广、权威性强的特点,以达到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目的。另,营造典型形象宣传氛围,形成示范效应,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意识形态。

2.实现互动。新闻改革不断深入,大众传媒愈加重视人们需求,单向传播模式逐渐发生变化,接受反馈机制不断完善,给人们提供更多参与到传播活动的机会,也为实现互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渠道。鉴于此,大众传媒需把握信息交流方向、引导话题、控制节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借由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上的交互式传播方式出现和推广,广大青少年网民可以自由、真实地发表个人见解,阐释剖析、解疑释惑等。

3.舆论引导。在通过舆论引导的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二要让大众媒体占有大量丰富真实的信息。三要主动引导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访谈、讨论、参与、教育等方式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热点问题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二)大众传媒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1.信息载体。大众传媒信息传递广义上是指引导人们按照科学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认知事物、思考问题、统一思想、规范行为。狭义上,大众传媒有意识地选择、传播、灌输有利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在增强人们政治敏感度的同时,坚定其政治立场,以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传播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可以在时间、空间上实现同步,有现场感、目击感。由于传媒对热点信息传播、讨论,可让青少年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还可对认知、价值、态度、行动进行全面引导。

2.文化载体。就文化角度而言,传载信息是一个对文化批判、取舍的过程。透过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重视青少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此同时平衡好科学和物质的发展。社会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在这样的文化与传播语境下,大众传媒要传播有利社会发展的文化,兼容并包地弘扬传统文化与反映现实文化,倡导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

3.娱乐载体。传播媒介为了吸引观众,使得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娱乐性就成为了其必备的属性。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信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乐中,相较其他的方式,也更易于被他人所接受,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注意和警惕在娱乐化浪潮中,日益凸显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的浸染与泛滥。

二、优化大众传媒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教育功能,将商业职能与教育职能分离

大众传媒市场化容易导致一些个人或团体出于一己之利,将吸引青少年眼球的娱乐性和商业性放在重要地位。由于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的无差别性,容易弱化大众传媒教育性的一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角度来说,要注意把商业性和教育性区分开,并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二)加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舆论导向功能

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时,要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主旋律教育,则要重点宣传核心价值;用科学思想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工具引导人、崇高精神塑造人,挖掘、树立典型事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要完成教育目标,可利用形式多样的网络媒介进行;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利用大众传媒反复强化。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大众传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创造条件培养青少年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理想情操,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社会力量为支撑的传媒教育网络

依靠现有的教育资源,以网络化模式构建,由政府引导、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同相关非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等进行多方协作的实施机制,把政府决策优势与企业资金优势联系起来,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来吸引社会资助,来建立和发展青少年大众传媒网络。

(四)利用大众传媒优势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9篇

    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参与这一活动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处于新型时期的条件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导致现阶段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体上看,各种不同类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意识进步,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经济繁荣起来,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也随之而来呈泛滥之势。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容易被削弱;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就全局来看,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平衡。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但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环境特别是受物质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直接影响着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和现状。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面貌和价值取向;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经济发达地区,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社会环境好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处于领先,而大部份条件差,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相对较弱。

    三、从微观的角度,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系统、科学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他们是有社会性,能到性,层次性,可塑性,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出现了新的走向,思想开放的道德,取向多样性,求真务实,追求实惠,偏向于个人发展和经济利益,独立意识增强而独立能力又滞后,。如何把握住中学生的思想脉搏,与发展俱进,积极寻求最佳教育途径,多年以来,学校大都还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

    四、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整合的社会力量。

    由于认识不到位,目前情况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构建起一种完整的社会网络体系,社区和家庭往往缺乏主动参与,尽管学校极力争取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支持,但社会和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仍显得被动或力度不够。

    中学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能让受教育者积极进取,在求实创新品质的驱动下,努力学习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强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因此,努力寻求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刻不容缓。

    (一)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

    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学校的德育工作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保证等作用。学校应根据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改进思想品德课程和政治课的教学,把系统理论知识教育与日常行为管理相结合,与各门学科教学相结合,建立学科德育渗透的评价机制,强化学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常言道,好的领导可以带出好的教师,好的教师能够育出好的学生。要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必须有一支坚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所以,学校应当多途径、多渠道来全面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水平,如通过脱产学习,提高学历层次,通过岗位培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等是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很好助推器。

    1、极开展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是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的内容。二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三是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使青少年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四是坚持集体主义教育,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五是加强法制教育,纪律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使青少年树立起法制观念。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学校要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和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好思想和好作风。

    2、寻求科学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做人的工作,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运用说服引导,熏陶感染,比较鉴别等手段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受教育者已有的正确思想,修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同时还应注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促进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

    (二)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激励鉴定诊断、调节选拔等功能,反馈效果,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才能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优化整合社会力量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社会大众传播媒介日益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力量的情况下,学校加强与社会教育之间的横向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团结和教育青少年学生的重要作用,开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使青少年受到高尚情操美好精神的熏陶。

    其次,要充分以挥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合力 提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教育、人文关怀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内容。社会合力理论对我们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学生所在的社会生活系统当中,存在着诸多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社会力量。在我国,由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多支教育力量共同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些力量相互交织,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就是由这些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所决定的。只有社会各方面力量密切协作与配合,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品德。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及作用

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其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某个单独的客观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作为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一员,一方面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一方面接受所属团体(包括就读的学校、交往的朋友圈等)的教育与约束,同时还接受社会大环境的教育和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家庭教育力量。家庭教育力量主要是父母及亲友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力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他们在思想道德和行为表现方面对孩子的教育与要求,奠定了青少年思想品德的重要基础;父母及亲友的处世态度、言行表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家长在家教过程中是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还是重智轻德,是注重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还是包揽子女的一切事务,是重视与孩子的交流还是与孩子之间甚少沟通,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成才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家庭关系是否和谐、稳定,直接影响孩子对待社会和他人的态度。相比较而言,单亲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思想、道德、行为、心理、婚恋等方面要比正常家庭环境里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比例高。在家庭环境中,兄弟姐妹在青少年成长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之间年龄差距小,心理距离近,这种影响更直接、更明显。

2.学校教育力量。学校教育力量主要是教师、干部和职工等运用学校各种教育资源和自身综合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教育力量。学校是学生的求学场所,也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平台。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它们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向上、催人上进的优良风气能激发人的斗志,提升人的思想水平。相反,低迷消极的不良风气会让人沉沦,不思进取。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首先,应该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要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关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时事政治、道德品行养成、规章制度、主题教育、文化素质培养、社会活动实践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不足,开展关于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个人情感、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尽力做到因材施教。最后,高校应该根据大部分学生今后的生活就业环境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总的来说,学校里教师的教育行为、干部的管理行为和职工的服务行为都会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

3.社会教育力量。社会教育力量主要是相关社会主体运用社会教育、社会管理等有形因素以及社会风气、公平环境、价值取向等无形因素形成的教育力量。如党的宣传部门、政府文化部门、司法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共青团、工会、街道社区管理部门等,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社会教育。青年学生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获悉时事、经济行情、重要赛事、社会舆论、法制知识、社会事件报导、慈善捐助活动、青年励志文化节目等,社会主体教育依托的这些传媒正深深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群体思想品德的发展。此外,社会的司法公正、治安稳定、劳动保障、人文环境、廉政风气、公正公平等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青少年学生从社会大环境事件的正面内容中摄取前进努力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信念,同时也可能从一些负面内容的影响中丧失对社会的信心和人生的信念。

4.其他教育力量。其他教育力量是除以上三类教育力量之外,能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的教育力量。如身边的同学、朋友、学生本人等。对于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和社交中结识的朋友是他们生活中新奇而特殊的群体,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交流沟通和相互熟识。家庭之外会有傲慢暴躁或亲近和睦的群体,有自私自利或乐于助人的群体,有慵懒无律或自立勤奋的群体,有一无是处或全面发展的群体……同学和朋友的言行举止时常能够改变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学习生活群体的习惯和风气会对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年学生长期处于和谐、互助、向上的朋辈群体中,自身会变得积极主动、勤奋上进;相反,如果长期处于冲突、伤害、低迷的朋辈群体中,自身会变得消极低沉,具有攻击性。此外,学生本人对自己也能够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一般情况,具有是非分辨能力,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且坚定不移,积极乐观,主观能动性较强的学生群体有良好的自我思想教育能力。相对前面的三类教育力量,其他教育力量更多是在无意识状态中发挥作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提升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全社会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作用所产生的综合结果。这种综合结果,并不是单方面力量、单个要素、单项教育活动的教育效果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有别于这些孤立教育因素的新的教育力量。一般情况下,它应该优于这些孤立力量之和,形成大于孤立力量之和的有效教育力。由于这些不同力量、不同因素、不同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目标指向、力量大小等存在差异,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有可能出现零效果、零合力,甚至负效果、负合力的情况。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认识,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协调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教育力量之间的交流互通等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历年来我们党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组织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时期,社会环境中存在不良思潮,如享乐主义、诚信危机、奢靡腐化之风等正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群体。西方敌对势力极力鼓吹西方民主制度与政党制度、标榜资产主义的民主与自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美国通过他们的文化产品输出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人生哲学。因此,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要有内容、分层次地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力地把握青少年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主义性。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整合。合理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将相关要素进行整合,科学配置资源并有序开展活动,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最大化。这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在教育目标、管理制度、教育人才等方面的整合。教育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灵魂与方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有指导和制约作用。管理制度整合,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需要的人、财、物等资源,制定相关政策、行政管理制度、工作纪律与工作规程等。教育人才整合,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各支力量中科学配置教育人才,培养和建设专门的队伍,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完成。第二,每支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内部的整合。比如社会教育力量内部,组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街道社区等教育主体,划分和整合各分支力量的教育责任内容;学校教育力量内部,要合理整合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分支力量,以提成教育合力。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协调。家庭教育建立于血缘关系和亲子之情上,每个家庭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差异较大,它是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一直起着关键作用的教育力量。学校教育相对家庭教育而言,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教育内容更加全面和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社会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设德育基地、提供实践场所、开展对青少年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他教育力量更多的具有随意性和偶发性,是在没有指导的状态下发挥作用。虽然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在教育重点与实施具体方式上各有不同,但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增强各种力量的有效协调。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要推进各支力量相互配合,努力形成环环衔接、环环相补的“教育闭环”。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应该始终保持指导目标的一致,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有序协调,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

第11篇

Abstract:The psychoanalysis school of thought's education philosophy take the classics psychoanalysis theory as a foundation, has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now to young peopl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psychoanalysis education philosophy's guidance, implements the correct emotion guidance to the young people, raises the political demand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s the young peop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psychoanalysis's new method point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分析学派;教育观。

key word:Young peop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sychoanalysis school of thought Education philosophy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如何把新时期下的青少年思想意识潜能发挥到最大,引导青少年在这个飞速发展、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已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大挑战。近些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今青少年身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导致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指出青春期是人的第二叛逆期,是人生的关键过渡,是由童年到成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并且青少年时期的本能欲望、情感记忆、认知水平和人格发展等,对成年后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这时的负性记忆或认知失调,很容易引起成年后的不良行为或心理失调,所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当今社会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探究教育过程中的新方法,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十分迫切的任务。以潜意识理论为基础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教育观为我国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方法和重要启示。

一、精神分析学派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现代西方心理学最主要流派之一,这个学派以研究人的精神层次、人格结构、性本能、心理防御机制等理论为特点,对20世纪乃至当今社会的人格教育、德育教育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把人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精神分析学派教育观就是以对人的情感引导,对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前矛盾的协调为内容的,利用科学方法使受教育者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充分协调,促进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探究的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精神分析学派的教育观就是要通过教育者对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形式的合理利用,去引导受教育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精神分析学派的教育观是以潜意识理论为基础、协调人格结构为内容、合理利用心理防御机制为手段的教育观。

二、精神分析学派教育观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启示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对青少年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群体有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思想观念的易受诱导性和人格发展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对青少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引进精神分析学派教育观的新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我认为精神分析学派教育观给我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1.充分发挥潜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1)增强教育主体的人格感召力。教育者的人格是他们在教育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综合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言传身教,用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使受教育者的潜意识对美德产生认同感。

(2)增强教育内容的渗透力。潜意识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是用间接渗透的方式进行的。第一,教育者要寓教于乐。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使青少年在参加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第二,教育者要寓教于文。如通过戏剧、电影、绘画、音乐等文学艺术形式来感动人,提高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味“灌输”,要充分激发青少年潜能,启发创造力和想像力。

(1)充分利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升华。精神分析所谓的“升华”,指的是个人将被压抑的欲望或心理能量移用到对社会有益的、高尚的创造性活动上去。升华作用能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消除焦虑情绪,保持心理上的安宁与平衡,使人的创造潜能得以发挥。为此,教育者应给予青少年充分的学习自由,多开展探索性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消除无能感,得到他人认可的同时也会对社会产生认同感。

(2)消除权威压制给教育者带来的恐惧感。恐惧是不安全感、失败和不能自我接受的情绪反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尽量避免硬性灌输和严厉训斥。师生良好的情感沟通,对学生人格尊重,活泼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把他们的能量引导到创造性的、有意义的活动中,使他们在活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体会到对集体的归属感。

三、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外国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现存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越发明显:学校教育只偏重于“外加”社会性内容,忽视内在的、最基础的、解决“可接受性”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因为忽视和缺少这一前提和基础,现代社会才出现“外加的”与“内在认可的”两者间距离越拉越大,即青少年逆反现象严重,对外在主流宣扬的价值理念的内在认同性越来越少。传统的基本上固守于“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观,已明显地阻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及教育观,揭示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冲突及其内在根源,着重从个人心理的立场去关注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了颇具可行性的启示。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对青少年实施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因此,借鉴精神分析理论及教育观的优秀成果,克服现有教育过程中的弊端,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分析教育观的新方法相结合,充分激发青少年的潜能,有力引导好他们的情感发展,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①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392―396.

②施春华.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J].唯实,1998(1)

③张增孝.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创新[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4)

第12篇

一、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现状分析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偏差

青少年时期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发展,而且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进城务工人员收入越来越高。由于常年工作在外,他们对孩子情感和教育的投入较少。出于内疚,多数就用金钱来弥补孩子,甚至纵容孩子对金钱的挥霍,完全忽视他们思想和情感方面的需要和变化。这就使得孩子有了更多的零花钱,使用金钱的自由度也大大提高。再加上孩子缺乏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极易产生奢侈浪费、攀比等错误思想,甚至有“拜金主义”的倾向。同时,金钱来得太容易会让他们好逸恶劳,不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习动力下降。甚至部分孩子中间“学习无用论”盛行。

(二)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救助和解决,情感发育不良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青少年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不愿与外界接触或接触太少。而这种问题没有引起家庭和学校的足够重视。再加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很多留守青少年表现出内心封闭、行为孤僻、自我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部分孩子甚至早恋。

(三)家庭教育,日常行为失范

留守青少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教育,临时监护人又起不到应有的监护作用,再加上青少年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容易导致很多安全问题和不当行为。而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北方某省一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二、当前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问题形成原因

(一)从家庭环境来看,只注重物质关心,缺乏情感关心和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在对孩子教育的认识问题上有着明显的误区。有的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身体健康成长,没有偏离社会的行为就足够了;有的认为,为孩子储备足够的教育资金才是最重要的;还有的认为,孩子学习好坏不重要,只要将来能赚钱就可以,所以对孩子的学业和日常在学校的行为不管不顾。如此种种认识,容易使孩子在思想、道德、情感等诸方面出现偏差,影响着他们以后成为健全的社会成员。

(二)从学校方面来说,只抓学习成绩,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留守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只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当做评价学生的唯一“标签”,而忽视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更是如此,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很多留守青少年成绩较差,引不起学校的关注,甚至被列为坏孩子的行列。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低下,留守青少年的思想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三)从整个农村社会环境来说,留守青少年的思想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很难融入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难处境,村民虽同情,却也无可奈何。而当前农村社会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忽视甚至看不到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的留守青少年的种种问题,这将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加强对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的重要性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梁启超在 《少年中国说》 一文中提到: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在中国这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安定团结。他们将成为21世纪中叶我国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现阶段的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健全人格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奠基期,同时也是人生启蒙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加强留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对于落实总书记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保障健康和谐发展十分迫切。

四、提高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从家庭方面来说,父母要加强对留守青少年的情感交流和家庭教育,选好监护人

父母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虽不在孩子身边,但要尽可能增加与子女的联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体会子女内心、情感的变化。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早解决。此外,父母还要想方设法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庭、学校的品行状况,配合学校教育。在选择孩子临时监护人方面首先必须确保临时监护人有足够的监护能力,保证孩子的身心安全。其次被选择的监护人要尽量营造较为完整的家庭结构,增强责任意识,以弥补父母外出给孩子带来的情感上的缺失。

(二)从学校方面来说

1.提高对留守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一些农村中小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对留守青少年更需要关注和教育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对留守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留守青少年和普通农村青少年在思想、情感、心理等方面有着很多细微的不同。但当前学校对他们的教育完全一刀切,采用空洞、毫无感染力的说教不仅起不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用,相反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更教育方式和手段。另外,教育内容也应紧跟时代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素质是关键

思想政治老师必须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并通过广泛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人格魅力。并要深入实际了解留守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加强与他们的情感交流,以弥补情感上的缺失。

第1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青少年;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已成为学校、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重点关注的问题。据有关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网民规模已达到5亿多,学生所占比例为30%。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快速发展将青少年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接收、传播时代,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诸多积极的影响。

1.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独立自主意识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处于个体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资源使青少年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教育者的权威地位,青少年不一定要依赖学校和家庭来获取知识与信息。由于网络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找到他所感兴趣的欲知内容,主动地了解各种信息资源。并且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经过一定的判断与加工融合成自己的观点。

2.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道德法制观念的完善

在以往传统社会中,青少年社会交往的深度和广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今网络能将相隔千山万水、素昧平生的人联系到一起。为了在网络空间正常地与他人交往,在沟通交流中避免冲突,青少年就必须在保证自己权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责任,这些思想和行动在无形中对健全青少年的道德法制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表现欲与创新意识的树立

网络冲破了国家、地区以及时空的限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向青少年传递着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帮助青少年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学生可在网上充分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另外在网上给他人提供帮助,还可以满足大多数青少年的表现欲望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负面影响

网络在日益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的同时,又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网络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给青少年带来了冲击

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好奇心强,网上有许多内容不健康的灰色信息和游戏软件,渗透着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害较为严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从而诱发那些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走向犯罪。

2.网络给青少年在信息选择方面带来了辨别难度

由于互联网没有地域限制,容易被各种不法分子和西方势力所利用,各种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显示,网上的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得到降低。在这种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辨别能力较差,加上自身知识的缺乏,就很难对信息进行正确的选择,就可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海洋中迷失了前进方向。

3.网络在传统道德观方面对青少年造成污染

青少年终日与网络打交道,这必将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疏远。如果长期缺乏沟通和接触,必然会影响他们的传统道德观,使他们趋于自私和冷漠,既不去关心集体,也不去关心他人。容易造成冷漠和自私的性格,产生焦虑和压抑的情绪,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危害其健康成长。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在网络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首先,教师和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适应网络时展的要求。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再次,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和社会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上信息监控,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加强网络知识等科普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总之,教育工作者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拓展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不断地去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矛盾,采取相应而具体的对策,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胡月娥,浅析网络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2]马传静,徐梦灵,浅析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1(S5).

第14篇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46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Age

DAI Guangchi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Arrival of the new media age, to thinking,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new media on how to reduce the student population negative, negative impact, to build against the ideology and bad network culture barrier, which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urgent problems.

Key words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变化、新挑战,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作为当代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科技成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特点。首先,新媒体具有信息数据海量性,在互联网上存在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各种资讯信息;其次,新媒体具有的自由性,作为个人或者单位团体都可以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不受任何限制;再次,新媒体缺乏约束性,新媒体具有海量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因为缺乏监管以及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势必会存在不正确、不健康的信息资讯,甚至会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干扰我们正常的价值观和社会秩序。

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2.1 新媒体的消极、负面影响

高等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授知识、传授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育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我们关注新媒体的消极负面作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青少年增加了获取信息的途径,有效进行交流沟通,提供多样化的娱乐休闲方式;另一方面网上充斥着大量不健康、负面的信息,而青少年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强,容易受其毒害。

权威调查显示,以网络谣言、信息、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等对青少年影响最大。不健康的网络社交行为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网络游戏中充斥着大量血腥、黄色、暴力内容,会影响大学生的人格,极易造成暴力倾向,可见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极大的危害,对社会秩序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2.2 新媒体的积极、正面作用

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是90后一代,新媒体在他们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短信、QQ、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重要的交流手段。我们要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积极建立起与时代接轨,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喜爱,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平等、交流、互动的环境中进行,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依靠新媒体技术积极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3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1)生活方式的转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90后大学生更是钟爱现代、快捷的新媒体服务体系。网上阅读、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等等都深受大学生喜爱。

(2)彰显个性元素。新媒体的时代下,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途径彰显个性、展现自我。从QQ签名到个人空间、从微博名称到微信昵称、从手机铃音到发式服装,都能展现个性,强烈地表达个人的情感色彩。

(3)价值观念多元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束缚,改变了人们认知的方式,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在新媒体这个大舞台中碰撞融合,使得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

4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

(1)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新媒体是一个信息量丰富且开放的平台,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载体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互动,这个交流互动既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具有隐私性的。在这样一种交流互动、自由宽松的语境下,有利于打消大学生的排斥心理,敞开心扉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时效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新媒体时代下,信息量巨大,且传播更新速度极快,我们要充分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可以获得丰富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素材,从而构建系统化、专业化、时效性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数据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有力的支持点。以往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工作方式较为传统,诸如调查问卷、谈心、心理健康活动等,工作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广泛使用QQ、微博、微信,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组,开设论坛、贴吧,我们可以更加全面、便捷地获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手资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新媒体,引导大学生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在社会中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使之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确保大学生不迷失自我,不被消极负面因素所侵袭,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新媒体的平台,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自我管理意识,进行自我管理。通过开通学工微博、共青团微信公众服务号、院系微博、班级QQ群等手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积极营造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氛围,让大学生群体在自身喜欢的方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QQ群、班级微博、班级微信,从而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参与度,使之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5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爱国主义教育、信念教育、理想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心中,坚决抵御意识形态的侵害,有效抵御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2)建立新媒体平台下校园网络文化服务思政工作。大学的主体是学生,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重视新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并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传播先进的校园文化。积极利用QQ、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媒体手段,打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有效抵御网络不良文化的侵袭。重视校园网络软硬件建设,加强校园网络信息队伍的建设,从而可以将学校开展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时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传播,使更多学生知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

(3)加强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为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国各高校相继推出了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课堂延伸到网络,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点和面。

(4)加强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媒体的育人功能,这就需要高校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媒体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培训。首先,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培训,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网络和多媒体的应用能力,掌握并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学习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增强媒体意识,掌握新闻传播规律,掌握传播技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媒体传播有机结合,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5)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监管,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校园网络舆情反映出大学生对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舆情,建立健全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及时预警,及时监管,有效应对校园网络舆情危机,及时消除化解负面影响,维护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 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Z].

第15篇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旺盛的精力,性格活泼好动,反应迅速,而且心境变化较为明显,这些特点决定了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尤其是业训阶段的队员表现突出。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所应当具备的必要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寻有针对性的创新与发展途径,以此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一、当前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量比较薄弱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运动员处在初、高中阶段,训练形式是业余训练,也就是说青少年运动员除了正常上课外,走出课堂直奔训练馆,学习时间要比普通学生少的多,而且有的运动员体育比赛任务较重,容易产生浮澡的思想。基于这样的特点,青少年运动员的思想引导容易被忽视或产生责任和分工不明现象,致使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相脱离,无法达到家长、教师和教练共同育人的目标,甚至有时形成三不管局面,力量非常薄弱。

(二)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

青少年运动员特点决定了其思想和行为与其他学生的不同之处。当前情况下,有些思政工作人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没有考虑到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用管理普通学生的方法来做青少年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因此,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合体育专业的实际,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落后

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遵循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将老实听话、循规蹈矩作为根本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做事虽然中规中矩,但学习的欲望并不强烈,创新也就无从谈起。青少年运动员是学生中较为开放和活泼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视野开阔,思想变化复杂,服从型的灌输方式不仅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久而久之会导致他们学习欲望降低,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1】,因此激发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兴趣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表扬和鼓励。

二、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

(一)行为特点

作为青少年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青少年运动员与普通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大部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对于文化理论知识的接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而其他学生对于青少年运动员也往往存在着一些偏见,这种偏见的存在促使了很多青少年运动员极力的维护自己的形象而表现出强烈的自尊意识,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容易使青少年运动员在处理问题时产生不冷静、走极端等过激行为。第二,经常会看到很多青少年运动员在操场或者是教室中发出一些较为怪异的声音,或者是做出较为奇怪的行为,这不是他们想扰乱学校的正常秩序,而是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渴望宣泄和从众,体育活动的竞技意识使得很多青少年运动员经常性的处于竞技激化状态,因此需要一种感情宣泄的方式,表达他们内心的压抑。

(二)人格特点

第一,青少年运动员大多对于社会和现实生活都有着较为理性的认识,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但是对于社会的认识仍然处于较为肤浅的状态。青少年运动员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较强,而且他们大多数性格开朗、思想活跃,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冲动。第二,青少年运动员往往只注重专业特长的训练,而忽略理论素质的培养,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习劲头不足,也不注重自身的个人修养,心理上较为散漫。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从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出发,扬长避短,才能够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一)提高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政治素养,严守师德规范

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都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事实上,要想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依靠学生身边的每一位人,包括教师、班主任、教练员等共同发挥育人作用,尤其是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他们在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举足轻重。一方面,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与青少年运动员有着更大的接触范围和更多时间,他们与队员的交流机会大多是一对一的,因此更加容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有利于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在授课或训练的过程中,每一次示范都可以成为一次情感交流的机会,通过教师或教练优美的示范动作和简洁的语言,使队员享受学习、乐于学习的同时,也会给教师带来积极的情感回报,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利用教学内容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就会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二)发展体教结合的道路,创新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多年来,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主要场所是各级体校,体校也就成为了冠军的摇篮,同时也是体育部门发展竞技体育的有力抓手,而今,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出自学校,成为体校运动队和学校的骄傲。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23号)》【2】也明确指出,建立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模式。比如:在对青少年运动员思想工作进行目标管理时,教师可通过其优势进行引导和鼓励,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则是督促学生完成目标,进而引导培养他们服从全局、遵守纪律及帮助他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样会促使他们产生成就感,从而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充满信心,并且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加强“三方”联系,促进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

在青少年运动员学习训练过程中,要架起家长、教师、教练三方的沟通桥梁,利用qq、飞信、微信及微博等新媒体,搭建三方沟通的平台,及时了解青少年运动员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活、训练和学习,发现有情绪异常时及时沟通,尽量让队员少走或不走弯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