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范文

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

第1篇

关键词: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内涵;理论基础

中D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68

现实背景下,科技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国政治力量的角逐,使得全球正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各种力量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或者合作,或者竞争,使得世界在和平与动荡中前行,突发事件已逐步摆脱传统的自然灾害领域,越来越带有人为的特点,群体性冲突以及事件处于多发期,而且破坏性力量愈趋强烈,且带有跨国,跨领域的特点,显然,新形势下,由科层制应急组织向新型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转型愈发迫切。通过在知网搜索应急网络组织关键词,仅出现少数几篇相关文献,针对性研究的成果甚少。基于此,笔者将从内涵、意义及理论基础三个维度对应急网络组织治理进行初步探析。

1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内涵

孙国强认为,网络组织治理必须明确其治理主体(网络合作各结点),治理对象(构成组织的各类要素),以及治理过程(基于自觉的弹性管理)。杜军等在结合网络组织、应急管理等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是围绕应急事件而建立起来的层次化网状虚拟组织,并由实体形式的应急成员组织以及把这些组织串联在一起的各种联系机制与联动流程构成,当突发事件由常态演变为战态时,需要形成协作应急中心,来进行应急活动的高效执行以及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消耗,进而提升应急产出绩效。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区别于一般层级组织管理,是多主体(政府,社区,企业以及非盈利组织)平等参与的共同治理,等级与权威被大大削弱,更多的是权力的分配与共享,同时有着十分清晰的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并为此共同制定一系列能自觉遵守的规则、制度以及非正式安排,并不断的优化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过程,减少治理费用,提升治理的可塑性,从而使应急的综合产出最大化。

从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概念中,可以进一步延伸出几个方面的特性:(1)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客体是应灾体,即应对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灾害的多元主体,而且在灾害应对中表现得较为强势;(2)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应急行动主体,政府扮演主导角色,但各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互相强制,同时依据应急对象的状态变化,政府和其他应急主体的分工也会动态调整;(3)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权力机制发生变化,应急网络中各结点共享权力,权力的分配与使用已专门有相关的制度规定,没有权力垄断的局面,没有单一决策现象,应急决策必须依赖共同而有效率的磋商产生;(4)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必须依赖各成员组织的互相信任,只有各成员组织间充分建立信任机制,维持信任关系,进而最大程度凸显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功能,降低信息传递与磨合成本。

2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意义

杜军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了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功能意义,认为其能有效的克服科层制组织治理的失效,包括降低应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以及应急管理费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治理的有效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意义带有明显的现实性与理论性。

2.1 现实意义

突发事件爆发的复合型、不确定性特征,已对公众安全构成了明显的冲击。传统的科层制应急组织(政府单干或垄断)因其固有的治理缺陷(失效)已越来越无法应对复杂的应急事件(环境),政府需要广泛动员各种组织和力量参与,需要各个方面相互协作、快速联动,需要多层次的支持和保障,需要有法律和政策的依据。所以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多主体参与的应急网络组织体系是必然趋势,而且必须建立一整套的治理体系,提升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无论应急处于哪个阶段,都能高效运转。同时有利于推动政府主动革新,摆脱落后的应急观念,让更多有能力的主体加入到应急网络中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由其主导的大应急网络组织体系,并将提升各主体的应急能力为己任,而且政府有必要让渡更多的权力予其他主体,让其协助改造政府内部应急组织架构,进行共同治理。通过建立共同目标与愿景,合理分工,协商决策,成为利益共同体。

2.2 理论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要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这是首次提出,这在理论上是一个突破与创新。笔者认为,建立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是与其一气呵成的,应该说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对于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在应急理论上是一个突破与创新,进一步研究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是完善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与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步骤,同时对于包括政府在内的各应急主体都具有极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将深化应急理念与应急组织的变革,以及应急能力的提升。同时研究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也借鉴和拓展升华了其他理论,包括网络组织治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组织理论,以及应急管理理论等。总之,这一切都会促进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理论的产生。

3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不是凭空捏造,它需要借鉴吸收一些合适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运作及行为,笔者将用简述的形式来介绍与应急网络组织治理联系较为紧密的几个理论。

3.1 网络组织治理理论

网络组织治理理论研究已相对成熟,可以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提供良好借鉴。一是治理边界分析,包括边界的内涵,功能及效益分析;二是治理幅度研究,包括治理幅度的内涵界定,及影响治理幅度的变量分析等;三是治理幅度关键要素研究,以及各要素间的关联性分析等;四是网络组织治理模式研究,包括王忠耀的有核心主导的网络组织和无核心主导的网络组织,以及国外学者提出的空心网络、柔性网络、增值网络和虚拟网络等。最后便是在网络组织治理中用得比较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协同理论研究,此理论最早源于企业网络治理的研究,认为企业网络是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系统,其目标便是为要素提供者创造财富,增加价值,同时其中存在一个剩余控制权问题,但是笔者认为在企业网络里面,这个剩余控制权被各利益相关者共同享有,实际上是协同合作,互补共赢。

3.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等经济学家应用宏观、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其对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具有指导意义的有二种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实际上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为了克服信息的不对称与不完整性,以及对于契约的监督实施等所担负的成本,实际上,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交易费用是如何生成的,怎么去衡量,以及怎么去克服,这些都给予了我们如何去降低交易成本的思考;对于产权,实际上最终包含的是人与人之间所有权关系,物是这种关系的载体,而且产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获得认可与尊重,产权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工具,或者说是与他人进行交易的筹码,也就说产权是可以让渡的,有的是无偿让渡,有的为了谋取更大利益。对于应急网络组织中个体而言,实际上是存在产权让渡的,但这种让渡是自愿且带有公益性质,一般是其他主体将资源贡献给政府,或者直接反馈给受灾者,为了实现应急产出的最大化,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主体都会让渡出自己的一部分产权,以达到产权最有效率的配置。

3.3 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一种反对一般管理规则,主张相机行事的理论,它强调对组织所处的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能作出快速反应,并调整相应的组织治理手段。应急网络组织事实上是不断在面临着应急环境与应急阶段的变化,很显然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方式是存在动态变化的,必须与应急阶段变化相适应,这样在应急过程中才能赢得主动地位。组织激励理论中比较流行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弗期望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最先被满足的应该是其基本需要,包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比较高层次的需要是被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往往更激励人;期望理论实际上是设定一个组织目标值,但是并不是随便设定,而是要能使员工的期望值最大化,实际上是要能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实现时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但也不是无法完成的目标。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是人的治理,是由主体的人员组成的,所以这就存在激励问题,如何更有效的激励,使员工的产出绩效最大化,需要借鉴这些理论。

3.4 应急管理理论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与应急管理是有区别的,这一点不能混淆,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多联系甚至交融的地方,了解应急管理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应急管理理论实际上是应急机构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应对及管理的一整套步骤与方法,包括应急规划,减缓与准备,预测与预警,响应与处置,恢复重建,信息与舆情引导,应急社会动员,以及沟通协调等。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应急管理的阶段,了解这些阶段,才能作出有针对性的决策。总体来看,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预防实际上是预防灾害和减少损失,如推行受灾保险,制定建筑质量标准等;准备是指增强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包括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成立协作中心等;响应是指采取应急行动进行突发灾害应对,最大努力挽救生命c财产,降低损失。如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疏散与搜救,提供应急救援物资等;恢复,指的两个阶段恢复,一是短期内的灾区受灾群众安置,二是长期内的灾区重建工作。实际上减缓可划分为应急常态阶段,准备则是由常态到战态阶段,而响应则处于战态阶段,恢复则由战态到新常态阶段。

参考文献

[1]孙国强.西方网络组织治理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8):8-12.

[2]杜军.应急网络组织的概念、属性及其状态切换机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3,(19):171-175。

[3]杜军.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必要性与驱动、特征及治理安排[J].科技管理研究,2013,(24):238-241.

[4]邱孝.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9):181-183.

[5]王耀忠.网络组织的结构及协调机制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1).

第2篇

【关键词】意义哲学;现代社会;内涵;应用

一、引言

意义哲学是我国哲学家刘立井在近年来开创的一个哲学流派,是将人们的哲学视角重新从看待世界拉回到思考现实中来。同时,意义哲学更是诞生于我国本土哲学土壤环境,集合了历史、人文等哲学观点,对于我国人民理解世界、理解现实进而树立正确的哲学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意义哲学诞生的时间相对较晚,从2002年的《世界的意义》出版算起不过短短的十余年,而其诞生的土壤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十余年,故而可以毫不夸张的讲,意义哲学是现代中国人分析现代巨大变革中的中国社会的理想工具,是树立一代人思想武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飞跃与文明腾飞的根本途径。

从现阶段的研究进展来看,哲学研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对现实社会的抽象与“不寻常”,而意义哲学则在二者之间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桥梁进而使得现实社会映射到哲学体系中去,也使得哲学理论参与到社会指导中来。近年来的研究也更多的围绕着丰富意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与框架结构层面,相反的对于其对于现代社会的指导相对缺乏。不得不遗憾的讲这是一种退步与“本末倒置”,故而本文立足于其哲学思想探究其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为后续的体系发展提供助力。

二、意义哲学的理论框架及其内涵

所谓的意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观察世界的视角,正如其开山之作《世界的意义》中所描述的那样:“世界的意义就是能力与需要的适合圆满”。利用这个基本的定义去描述现代社会就意义哲学的根本关键。

那么什么是能力呢?

能力就是对世间万物“力”的概括。在物理学层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根本因素,而在哲学层面世间万物均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变化是需要“力”的作用的,此种产生变化的根本要素就是能力的集合。它可以是来源于外部的压力,也可以是来源于内部的动力。

那么什么是需要呢?

所谓的需要就是一种运动与变化的趋势。春天来了,小草要发芽,生长就是其客观需求;秋天来了,大树要落叶,生存是一种客观需要。而落实到了人类社会需要的范畴与抽象核心也同样适用,无论是一个个体所产生的需求还是一个社会群体共同推进的一个事业都有其内部的需求在其中,而将需求进行集合则成为了哲学层面上的需要。而在现代哲学的角度上来看,需要更是一种多样化元素,利用需要能够解释世间万物的变化,尤其是对社会现状以及社会事件的发展进行评价,通过这个概念对其进行综合概括与抽象是形成意义哲学的理论关键。

那么什么又是适合圆满呢?

所谓的适合圆满既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基本现状,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深刻思考。从自然协调的角度出发,自然环境中的自我发展无疑是一种能力与需要的高度协调,且具有可持续发展可能,这就可以被称之为适合圆满;而在引入了人为因素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将不单单是自然社会,更多的是一种与人本思想相结合的人文社会。人文社会由于引入了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客观矛盾,势必会破坏此种适合圆满的状态,使之从现状转变为一种长久的需求,而我们正是应该在理解需求的同时,来满足需求所必备的能力。这就是意义哲学带给我们的适合圆满层面的思考,其包括了二者的相关关系、包括了自然与人文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了未来的社会走向、也包括了社会现状的根本因素。故而,可以毫不夸张的讲适合圆满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在哲学逻辑的情况下对无限美好的推演,也是在实际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一种期盼。

三、意义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哲学并不是一个高智商“游戏”,也不是理想主义者基于对现代社会不满而发出的“空想”,它是我们理解世界,适应世界,甚至是改变世界的理想工具。为此,无论是评价一个哲学思想是否具有价值,还是看待哲学思想的长久发展均需要落实在其与当下社会的切合度层面,即哲学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应用。而落实到本文研究内容方面,意义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义哲学对理解社会能力的应用。社会能力是产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前行的总体需求,是社会各项动力的高度抽象。理解了意义哲学层面上的“能力”内涵,有助于社会能力的提高。在能力内涵的指导下构建社会能力区位。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现阶段的社会分工与专业的精细化。社会价值的来源是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及联合,而基于社会知识总量产生的精细化专业分工正是对社会能力的意义哲学层面上的进一步理解与应用。

第二,意义哲学对理解社会需要的应用。社会需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意义哲学从更深层次上提供了社会需求的概括标准。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社会需求不仅仅表现为集体诉求,更多时候个人意愿以及小团体的诉求力量也不容忽视,而意义哲学正是提供了多元化的需求表达途径与研究方法,使得我们能够更为准确的抓住社会东向。结合社会能力找到其发生变化的底层因素。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广受诟病,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及较低的同专业就业率更是矛盾的关键点。而利用意义哲学加以分析就业问题的深层次动因是社会需求的“去专业化”与“人本教育性”而当前的社会能力提供则更多的倾向于“专业化”二者的不匹配是产生问题与矛盾的根本原因。

第三,意义哲学对社会治理的应用。意义哲学的应用价值与方式还不仅仅停留在上述分析问题的层面,还能够有效的对社会问题进行治理。在治理应用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对问题与深层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针对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策略是典型的问题导向思维,配合意义哲学则能够使得其更为丰满、更为有效。当然,此种解决表面问题的导向思维并不是哲学的“强项”也不应该是其努力与应用的方向。透过问题看本质,从根源入手解决一揽子问题才是哲学需要思考的方向。故而第二种意义哲学对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则是对社会矛盾进行一体化分析,最终从人本视角提出看待问题的不同维度与社会治理的底层因素。如果将社会比作一个电脑或者手机的话,社会治理仅仅是优化了其中的应用程序,而意义哲学则是优化了其底层的操作系统。

第四,意义哲学对社会指导的应用。除了解决具体问题之外,意义哲学还能够通过对需要的分析来对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引。这一点从意义哲学的核心观念中便可以看出,不断的追求社会体系中能力与需要的适合圆满就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与必然路径。

四、总结

意义哲学是立足于我国本土的哲学思想对指导我国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具体的内容及内涵角度入手,探究意义哲学体系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应用与发展,希望能够为今后意义哲学的发展与哲学思维的推广奠定必要基础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蒋楼.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第3篇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内涵;时代背景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含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内容,这个概念的基础与核心是“现代化”概念与常识,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指导与概括意义。

一、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运动

现代化运动发源于1500年前后的西欧,历史上的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意义重大事件:东罗马帝国灭亡、地理大发现以及宗教改革等等,这些事件也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及一定历史过程中的事物,现代化表明了社会发展的转变过程,它本身具有三个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价值维度,三个维度分别表明了现代化的三层含义:从中世纪结束到今天一直都是现代化,经历着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现代化发展的范畴与领域是非常广泛的,既有经济、政治、文化,也有生活方式、教育等各领域的内容,关系着社会发展中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信息化等等。现代化社会对传统性与现代性做了一个基本的分野,经济上表现为: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工业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发达,居民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政治上表现为:国家治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政治由专治向民主转变;社会层面表现为:社会由原来的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变;文化上表现为:从原来的迷信愚昧向科学理性转化发展。

二、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治理”这个词汇本身就具有现代化特征,这是产生在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历史时期,与“统治”、“管理”等词汇在含义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统治”含义描述为“像君主那样控制、管理国家”。这个词语的解释暗含着权力主体的单一性,人民对其发号施令只有服从与执行的义务,“管理”重点强调政府管控的强制性;而“治理”这个词汇具有非常鲜明的现代化特征:权力主体的多方化、治理主体间权力平等,治理过程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人民间的利益博弈;治理这个过程不是由某个人单独说了算,而是需要各方协商达成共识,从而建构其符合多方利益,多数人认同的制度政策等,由此看来,“国家治理”是治理概念的扩充与延伸,“国家治理”的内涵也就相对丰富与开放。从全球历史发展与背景来看,一个国家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了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演变进程。怎样更好地治理国家也是许多有识之士共同思考与探寻的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各种冲突与矛盾的出现与解决,人们已经将人民、法治精神以及自由等理想作为现代性国家的必要属性与存在的理由。体系与能力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与组成内容,两者也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国家治理近代以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图景,其内涵也变得丰富多彩。从根本上来说,国家的贫穷与富裕、先进与落后程度等等,与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这些都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三、全球性治理危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及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从而引发了一些治理危机,其中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治理问题更加复杂化及风险化,全球出现了许多新型治理问题,单一治理主体已经无法应对,全球出现了多种新问题如金融动荡、粮食短缺、环境生态破坏、气候变暖及食品安全等等,这些问题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具有跨国性、动态性及不确定性,传统的某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已经无法独立应对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危机更多依赖于各国之间的合作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手段。各国因为国情遭遇不同的危机种类,危机的“蝴蝶效应”也逐渐明显,全球多个国家都会遭受危机影响,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被认为是制度完善的美国首先爆发,之后蔓延到欧洲,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卷入了其中,我国也没有幸免。这些事实侧面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要改革制度及治理体系,解决国家治理能力有限性的问题。

我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大目标是改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党第一次在其文献中正式提出了“治理”理念,并且将治理与现代化相结合,让人们对现代化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的提出有其环境背景与内在需要,这个治理理念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多重解读维度,也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维度。

[参考文献]

[1]韩毓海,谢韫.传统中国的复杂性治理:经验与教训[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24).

[2]钟林.西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