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范文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第1篇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体性: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质教育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赵明,西安

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主渠道的地位和作用。在解决了观念问题之后,我们应该去领会 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把握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特征。我认为按照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基础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应具备以下八个特征:

特征1 制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 追求本学科教学的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这一目的的实现要靠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努力,课堂教学则承担着相当重要的责任 。因此,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确定思想道德目标、文 化科学目标、心理情感目标、身体技能目标,并为目标的达成划分出不同的能力等级。例如,每类目标均可以 分为“前提”“基础”“发展”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可分为若干个层级。“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往往只重 视认知目标而忽视其他各类目标,而且非常善于搞“知识点”教学,进而发展成“命题点”教学,它是以传授 知识为目标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学。当然,课堂教学应有全面的素质教育目标,并非不要重点,相反,在教学 目标的达成上实现重点突破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能力的形成,人格的塑 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企图用一节课解决所有的问题,学到很多的本领,那是不可能 的,也是不科学的。面面俱到反而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征2 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 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成功。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并非只 有“三尺讲台”,而应是几十平方米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要淡化教师的表演欲,强化学生的表现欲。青 少年有着很强烈的表现欲。这种情感冲动是一种促使其走向成功的自我激励机制。所谓“成功教育”就是学生 在这种机制的激励下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获取自信和力量去追求新的成功。遗憾的是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课堂教学情况却是老师独霸讲台,学生只有认真听讲的权利。更令人诧异的是,常常在 一些观摩课、公开课上,人们会看到老师表演得一招一式,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一群观众,他们的表现欲受 到抑制,即使有所参与也是浅层次的、配合式的,只不过充当一个“配角”。配角的任务就是“当好配角”, 看主角的“眼色”行事。可是,这些观摩课、公开课,由于种种原因大多会得到“成功”的评价。教师“成功 ”了,学生就一定成功吗?显然不一定。反过来,学生如果成功了,教师肯定是成功的。所以,课堂教学实施 素质教育必须把舞台让给学生,必须努力追求学生的成功,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来一个观念的转变。我们曾经 通过资料或电视,看到过美国学校的课堂教学:无所谓讲桌与课桌,教师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随处站立、就 座或走动,学生更是“乱成一锅粥”,当然更没有“满堂灌”……过去觉得它不可思议,今天应该感到是否也 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特征3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框架内,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活动要有 学生的参与;教学内容必须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性格;教育功能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无视学生的教 育是失败的教育。一位老师走上讲台,面对几十名学生,滔滔不绝地讲授45分钟,难道会无视学生的存在吗? 诚然,这样绝对的例子已经很少看到了。但是,在教师的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者有之,教师把自己当作主 体把学生当作客体者有之,更多的则是承认学生是主体却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本质上讲,这 些都是“无视学生”的程度不同的表现。所谓“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是指教师从备课开始就未曾或很 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一切按既定教案办,而不能根据课堂情景及学生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控;在教 学之后不进行“反馈—矫正”,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一厢情愿”“单向流动”。所谓视学生为“客体”,是 指把学生当成一只可以随意往里面填装知识的袋子,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消极接受的地位;“上课专心听讲” “认真抄写笔记”“按时完成作业”是教师对“客体”学生的最好评价。至于“不知道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需要在认识的层面上加以解决的观念问题。素质教育的基 本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他们的自主性,逐步成长为社会生活的行为主体。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 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真正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过程才能顺利进行并走向预 定的目的地。否则,素质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现。站在这样的高度去看问题,便会想方设 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如果只在方法的层面上考虑 问题,那就只能围着“多提几个问题”“多让学生发言”“多组织几次讨论”打转转。学生被动地发言,被动 地讨论,被动地搞活动,是不能叫做“发挥主体性”的。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体”与“主导”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 成,共生共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学双方的地位、作用、关系的高度概括,是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框架的基本结构。在“主体”与“主导”这一组事物中,“主导”是事物的主要方面,决定 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及成败。“主导”正确、有力,主体性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主导”失误、无力,主体性 不能充分发挥,“主体”依然是实际上的“客体”。那么,教师的主导怎样才算正确、有力?一要真正把学生 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明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 体意识;二要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教学方法论,明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渠道在于组织教学和 启发思维。教师无疑应当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组织作用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过 程的发展、教学情境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随机调控。这是主导作用的外观功能,而主导作用的内在功能则是启 发思维。离开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不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任何“主导”都将是形式主义的 ,无益于素质的培养。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看起来似乎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但学生依然是被动地跟着教师 亦步亦趋,沿着教师设计好的轨道,最终钻进了教师的“圈套”。像这种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学决不是“主导 ”而是“主宰”——宰掉了主体性,宰掉了素质教育。

特征4 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插上翅膀。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学习知识,学 会学习,归根结底是要学会思维。学会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敢于并能够发现问题,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 析、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地予以引导和鼓励,提倡思维无“禁区”,提倡学 生向教师“发难”,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报载:北京市22级教师孙维刚建议学生这样听讲——一个概念 提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定义它:一个命题提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判断它的真假,让思维跑在教师的前头。 如果不能大幅度地超前,也要争取设想老师正在说着的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什么。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体会到 了思维的乐趣。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孙老师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可他班的学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有 7人获一、二等奖,而全北京市获一、二等奖的仅15人。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课堂教学境界呢?这样的思维训 练不正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创造性、发展性原则吗?与此相反,有的教师用教学参考书上的条条,用 教案上给定的答案去框定学生的思维空间,只给学生的思维以极小限度的自由;想象和联想即使飞翔开了,也 要千方百计把它拉回到唯一的解法上和标准答案上。有位语文老师讲《孔雀东南飞》,让学生分析焦仲卿母亲 的个性特征。学生发言踊跃,既指出焦母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代表,又指出她精神扭曲,有心理缺陷,根本不 懂得爱情为何物;刘、焦的爱情悲剧既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也是焦母阴暗心理和刁蛮性格所酝成的苦酒 。这些发言本来是极其热烈、极有深度的,是思维活动的升华,应该受到赞扬和鼓励。然而老师却批评学生: “不要扯得太远!”等到老师归纳时,仅剩下教参上的干巴巴的一条筋——封建礼教残害青年。试想,这又是 怎样的一种境界呢?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素质教育从何谈起?还有一些教师习惯 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并借以推进课堂教学的过程,却不给学生留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 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老师在教案上设计好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教学任务也就算完成了。但是,把老师的 提问全部解决了,并不等于把学生的问题都解决了。回答老师的提问远不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何况,那些思考量很小的提问,那些让学生齐声回答“是”或者“不是”、“对” 或者“不对”的满堂喝彩的做法,根本与思维训练不相干。现在有人提出课堂教学要“少问”,这对于“满堂 问”,以为提问便是“启发式”,把课上成“问答课”来说,倒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让教学内容向社会延伸,社会生活进入课堂 教学,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合格人才非 常有益。国家为各学科教学规定了教学大纲,编写了教材,这是课堂教学所应该遵循和采用的。但是,如果把 课堂教学封闭起来,唯教科书是从,那将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我们的写作教学就那么几个作文题,一 届一届的学生都在写《我的母亲》《假日见闻》《国庆有感》……而且规定时间当堂交卷,纯粹是考场作文训 练,把个作文弄得毫无情趣,使学生望而生畏。我们的理科教师对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知之甚少,更难得将它 引进课堂。我们的许多老师很反对学生看教学参考书和其他的课外读物……据介绍美国的中小学一般不要求学 生写什么猫呀、狗呀和状物写景之类的文章,而是写调查报告,题目往往大得惊人,如《谈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的篮球运动》等。老师布置一连串思考题,介绍一些参考资料,由学生自己去调查、采访、研讨,然后 拿出报告来。许多学校还规定了学生必读的世界名著。相比之下,哪一种教育方式更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更 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岂不显而易见吗?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封闭是没有出路 的,不准学生看参考书、读课外读物是教学上的一种霸气,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是一种禁锢。禁锢就等于扼杀 。

第3篇

素质教育是从“人”出发,人本主义教育也是从“人”出发,但它们一开始就从“人”分道扬镳了,一撇一捺,扬镳各去。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把人看作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个体。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基于这样的认识,“这种教育将更强调人的潜力之发展,尤其是那种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潜力;强调理解自己和他人并与他人很好地相处,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强调向自我实现的发展。这种教育将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马斯洛仅从人内在的动机去考察人,而不从动机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以及满足需要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和感性活动去考察人,这就多少有些遗忘了人的存在的社会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我们,仅仅把人看作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前提是人,同时我们又认为,这个“人”又“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是一个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所以是一个还具有可塑性的人,是一个能被改变和自我改变的人,这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他的发展离不开这一定的条件,而且是依赖这一定的条件的,所以,如果我们有能力创造出这一定的条件,我们就能合目的地“育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育”是可能的。摆在教育面前的对象是人,这就要求我们照顾到这个对象的特殊本质。从这个对象的特殊本质出发,素质教育理论就要被赋予人本主义特征。

但与核心是“以个性为本位”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不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社会为本位”。教育始终是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展开它的理论和实践的。但培养什么样的人,依据在社会。社会往往需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来满足它的新的需要,而“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不仅具有改变一般人的本性的深刻作用,教育还是生产的,教育生产人的劳动能力或者说劳动力,而人的劳动力是与他这个人不可分割的,所以教育也是对人的生产,换句话说,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教育的“产品”。当人的存在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本身为其物质基础,以社会为本质地层现其存在的物质条件时,这种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本身为出发点,以社会为本位的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本质地展开他自身的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了。

当我们通过生产劳动来考察教育时,既然教育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受一定的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制约,那么当“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特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时,教育如何改变自身以适应社会生产的变化?大工业一方面产生了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大工业的机器使工人从一台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物,使他们为“由于接受专门教育和终生从事一个专业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另一方面由于它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也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从而不断地把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分投到另一个生产部分,使得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样,当“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时,教育又如何改变自身以适应这个普遍规律?

大工业生产和世界市场造成了劳动的不断变换,劳动的不断变换需要劳动者具备更广泛的适应性,劳动者的多方面的发展,从而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正是增强他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根本条件。大工业自身的发展迫使现代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抓住了社会对人的根本要求。人的独立和自由是与人自身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但在过去的历次解放中,始终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而不是生产者支配生产资料的历史,所以它们使人获得的解放始终是不彻底的,在他们这样的社会里,“每一种新的生产杠杆都必然地转变为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社会主义生产要彻底地解放人,要完全地改变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历史,社会主义教育首先就要服务于社会生产的这个革命性的变化,培养出与这个变化相适应的劳动者,即作为社会觉醒了的主体、同时又具有广泛的适应力的劳动者。

在社会化大生产面前,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单个的生物体形式存在的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个社会化过程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并随着人们的生产关系表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驱动单个的自然存在的人进入到他的社会化过程当中,生产是这个社会化过程的动因,而人类特有的道德调适着这个过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教育生产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使得教育能与生产劳动在一起并通过它的这种关系,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等一系列的社会性活动在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出作用。

当生产者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了对生产资料的统治地位后,生产者就不再是生产社会财富的“活的工具”,而成了社会生产的享受者和真正的主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是第一位的要素,“有人,就有事业。”这时的这个事业是这个人自身的事业,当然,只有当人越来越独立和自由的时候,这个事业才能越来越完全地成为这个人自身的事业,只要人还受到奴役,他的事业就不是他自身的事业,只要人还受到奴役,他所付出的一切辛劳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当社会为这样一种情况笼罩着的时候,即“有事业,需要人去做。”时,主要起甄别和选拔作用的终结性评价就被社会自身的这种需要强化了,而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当社会又一次本正源清,消灭了人的异化的存在,当人开始向他自身的本质回归时,社会本身也就要求主要起促进入的发展作用的形成性评价的出现。所以说,教育评价体系的形成也具有社会性,一种具有导向作用的评价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的

一定的需要相适应的。

社会已经产生了变革教育的需要,但在力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轰轰烈烈谈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象呢?在“跳出教育,看教育”之后,看来我们还需要深入到教育内部再来看教育,在教育内部残存着发展素质教育的阻力,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了的教育评价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的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问题的思考,已让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新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那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也就是说,需要我们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把素质教育理论与评价实践连接起来。评价是一根有力的杠杆,教育改革需要这根杠杆去撬动。

第4篇

【关键词】变式教学;数学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通过我的教学实践发现,变式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

变式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转化,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本质特征,即教师可不断更换命题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的题设和结论、转化问题的内容和形式,保留问题的本质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数学概念、定理的教学离不开变式

数学概念、定理的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理解的深度如何,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教师通过改变概念中的题设或结论,让学生辨析,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形成正确、完整的数学概念定理体系,对学生学好数学,提高课堂效率十分重要。例如:在最简二次根式时,引出概念后,教师可给出如下式子让学生辨析:0.5、8、a-1、a+4是最简二次根式吗?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最简二次根式两个条件的含义。

2 交换题设和结论,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

例1:如图1:ABC中,AB=AC,E是AB上一点,F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连结EF交BC于D,求证:ED=DF

证明:作EM∥AC交BC于M,∠ACB=∠EMB ∠MED=∠F

AB=AC ∠ACB=∠B

∠EMB=∠B BE=ME

又BE=CF ME=CF在DEM和DFC中,∠MED=∠F MDE=∠FDC ME=CF DEM≌DFC ED=DF

提问:此题还有其他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吗?师生探讨后,再给出如下变式题:

变式1:如图1,ABC中,E是AB上一点,F是AC延长线上一点,BE=CF,连结EF交BC于D,且ED=DF,试判断ABC的形状。

变式2:如图1,ABC中,AB=AC ,E是AB上一点,F是A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EF交BC于D,且ED=DF,求证:BE=CF

变式3:如图1,ABC中,AB=AC ,E是AB上一点,F是A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EF交BC于D,且BE=nCF,则线段ED、DF的长度有何关系?

变式1、变式2由学生独立或合作方式完成,通过变式探究发现, AB=AC、BE=CF、ED=DF三个条件中,具备其中的两个条件,可以推出第三个条件。这就是该图形的本质特征,通过这样的变式教学可以起到一解多题、事半功倍的作用。变式3的结论是开放的,需要探索线段ED、DF的长度关系,更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3 改变题设和结论,掌握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例2:如图2,ABC中,AB=AC ,BMAC于M,P是BC上任意一点,PEAC于E,PFAB于F,求证:BM=PE+PF

解:连结AP, SABC=12AC・BM=12AC・PE+12AB・PF,

AB=AC, BM=PE+PF

变式1:若将条件“P是BC上任意一点”改为“P是BC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如图3,PE、PF、BM又有何关系?

变式2:如图4,若将条件改为“梯形BCDN中,EB=DC ,BMDC于M,P是BC上任意一点,PEDC于E,PFNB于F,结论BM=PE+PF还成立吗?

变式1与例2只改变了P点的位置,其他条件都未变,学生采用例2的解法,得出结论:PE-PF=BM。变式2与例2比较,看来条件改变较多,但分别延长BN、CD相交于点A,结果与例2完全一样。通过变式,使学生认识到“等腰梯形通过延长两腰转化为等腰三角形”。问题的合理转化可使问题的解决更加简洁有效,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4 深入研究教材例习题,适当变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例3:如图5,O的直径AB=10cm,弦AC=6cm,∠ACB的平分线交O于D,求BC、AD、BD的长。(人教实验教材九年级上P86例2)

学生在解答例2 后教师提问:你能求出CD的长吗? (2008年绵阳中考23题)

此题有多种解法,通过师生合作探索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收到丰富解题经验、拓展思维的效果。下面仅介绍其中的三种解法:

解法一:如图6,作ADCD于M,在RtAMC中,AC=6cm,∠ACM=45°,AM=CM=32,在RtAMD中,AD=52,DM=42,CD=CD+DM=72。

解法二:如图7,作DECB于E,DFCA于F, ∠ACD=∠BCD DE=DF,CE=CF,AC=BD,在RtAFD和RtBED中,AD=BD,DF=DE,RtAFD≌RtBED,AF=BE,即CF-AC=BC-CE,CF=12(AC+BC)=7,在RtCFD中,∠DCF=45°,DF=2CF=72。

第5篇

摘 要 体育教育是高校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窗口,只有在把握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分析研究高校体育中素质教育的特点,可以明确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在分析探讨中寻找实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为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 本质特征 发展方法

素质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全民的素质。高校的素质教育是建立在中小学教育基础上的。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现素质的重要窗口。高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已经不单单是改革现行的体育教育制度、内容和方法,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人生奠定了基础,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教育方式之一。

一、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高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强调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高校中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人格,承认个性差异,通过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使每位学生学有所成,奠定人生的基石。

(二)高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全体性的提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高校体育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摒弃了旧的教学观念,一方面促进学生身体和技能的发展,同时也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习惯进行培养,立足提高每位学生的基本素质。

(三)高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加强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重点突出“全面”。高校体育教育利于学生德育和智育发展,将教育方向做了调整,转向了“育人”,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最终目的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体育的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三基”的学习、提高体育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自我锻炼的习惯、文明的体育行为、系统完善的体育文化知识。

“三基”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其中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强调学习体育有关的各种理论知识,如体育史、体育政策、身体锻炼的原则与方法、竞赛的组织方法、裁判法与相应规则等;基本技术的学习主要包括了各个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基本技能是能够灵活运用基本技术的能力。体育能力主要是指从事体育锻炼与活动的能力,其中包括自我锻炼能力、自我批评能力、自我适应能力。这时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要主要培养的能力。体育意识主要包括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公平竞争和顽强拼搏意识、健身意思、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法律意识等,其中终身体育意识将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产生更大的影响。体育习惯是指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我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文明体育行为包括很多,如在赛场上尊重对手,尊重裁判、遵守比赛规则和纪律,顽强拼搏、奋发图强、还包括竞技场的体育行为,用正确心态看待比赛结果、自觉控制情绪与行为等。体育文化主要是指与体育有关的各种理论。

三、实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体育教育的改革首要任务就是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只有教学观念得以改进,体育教育工作者才有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去组织设计体育教学,在教学能够从各个方面考虑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以往让学生在操场进行动作练习或竞技训练,采用了知识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媒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目标设置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体差异,注重传授学生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调整教学内容和,加快素质教育的步伐

目前高校体育注重技能学习和竞技训练,缺乏体育与健康的关联。高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应该调整课堂设置,加入相应的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观。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适当调整课堂内容,渗入以前很少关注的非智力因素,重点是“三基”的学习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意识、体育行为,全面推动学生的素质发展。

(三)改变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解,课堂一般以“填鸭式”教育进行,学生处于较为的被动的位置。这种教育模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要采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

目前由于高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在师资配备上,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科,有的高校一级十几个班级仅配备一个教师,这样教师的工作会做的尽善尽美吗?要想改善这一现状,首先高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广纳贤士,强大体育教育的队伍。其次高校要顾及教师进修、拿学位、从而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高校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工资、福利待遇、科研经费的申请和使用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体育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它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体育的素质教育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该进教学模式,从各个方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快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张忠元,向洪.体育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第6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教师 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革命。在教育思想转型的同时,教育方式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迎来了其第五次变革。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窗口,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作为施教环节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在体育教育由传统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迈进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素质教育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将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转变为新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普遍的应用到体育教育中。

1.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即人后天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能力、体格品质等要素。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人们对教育本身的不断发展与时代的不断进步进行深入认识的结果,既符合时代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人们赋予“教育”的新理念。真正对人有价值的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以“授知”为核心的传统教育,而转变为以“育人”为核心的一种全方位的教育观。实施素质教育,即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达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换言之,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与品质,以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它重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人格等因素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更重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2.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2.1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教师把“以知识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而素质教育作为较传统教育更具完整性的一种全方位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应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新要求。

2.2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体育教育以传授“三基”为教学目的,否定与排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和体育的娱乐性,导致体育教育机械地追求生物训练和单纯地传授运动技能,从而沦为一种“唯生物体育观”。而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方位的,具有良好社会效果的教育,则要求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使之对于人们追求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理愉悦和满足,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发挥积极作用。换言之,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必然对传统体育教育观的狭隘性提出修正,形成包括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的“三维体育观”,即以人为本,注重体育教育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学校体育教育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小结。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运动技能、身心发展、审美观念、习惯能力等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素质化,必然要求体育教育随之共同素质教育化。以人的发展与完善为目标,对人的本质和身心施加良好的影响,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全方位性。也只有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才能为受教育者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3.体育教师的知识体系有待健全

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构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性条件,但仅有观念的转变是远远不够的。要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还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健全、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促进体育教育素质教育化。

3.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实施素质教育在本质特征上是一致的。

3.1.1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实现教学最优化为目标,以现代媒体为基础,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系统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且使教学形态、教学方法等发生了重要变革。如:计算机多媒体个别化交互式学习系统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教学重心由“教”转向了“学”,学生则完全从教师控制的、同步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自定步子、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

3.1.2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思维的独立性即个体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传统体育教学无视学生间极大的差异,无视学生的不自觉的信息反馈,无视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从而在本质上否定了学生个体的思维独立性。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从设计开始就是为思维的个体性、独立性而创设的。如: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个体无穷尽的思维发展空间;现实中极力体现个性的体育动作的设计,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更具科学,可在结合人身心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还有CAI、3DMAX等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都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本质上是与素质教育一致的。

3.2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体育教师知识体系有待健全。

既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本质上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那么,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中关键一环的体育教师这一最具有能动性因素,除了应该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良好的创新能力及心理素质外,还应该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知识、技能。

3.2.1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

主要使体育教师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包括计算机基本原理、发展状况,DOS、Windows、UNIX等操作系统的应用,用于文字处理的Word软件,Excel、WPS表格文件的操作,Powerpoint、Photoshop等图文处理软件。

3.2.2计算机网络

主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网络查找、网络通讯、网络上进行教学的方法。

3.3小结。

李岚清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讲话突出地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实施素质教育在本质特征上是一致的。因此,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实践主导者,必须既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掌握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做到这一点,素质教育才能借助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融入现代体育教育之中。

4.体育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途径

4.1加强教师队伍现代化教学建设。

教师作为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教育信息的选送者,其自身现代教学素质素养将直接影响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尽管我国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有较高学历层次和相应的知识结构,但这并非意味着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体育现代化教学作为新的体育知识,本身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它的知识体系有待健全与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念转型的前提下,不断加强体育现代化教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自觉地进行回归教育,才能紧跟教育技术发展的步伐,这是21世纪信息时代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4.2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指定培训计划。

各级体育教育管理层应大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研究,提倡在职业余培训,以培养21世纪合格体育教师为出发点,注重教师现代化教学素质的提高。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定期组织各种体育教师现代化教学培训,培训合格者进行资格认定,并将教师任职资格和上岗相联系,作为衡量合格体育教师的必备条件。

4.3根据要求确定培训的内容,配置专门的培训人员。

教师的培训应坚持以知识介绍为背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培训内容设计要对在职教师的技能训练有针对性,在分析现有的技能水平和教学实际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并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

只有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培训方案才是最有价值的,最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才能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培训中来,取得最佳的培训结果。

第7篇

[关键词] 音乐教育;高校;素质教育;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22-0063-02[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辅导员专项(1253xs34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毕武春(1981―),女,吉林德惠人,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

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人文精神等。高校实行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非音乐专业学生艺术修养与人文素养。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审美情趣的养成、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

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学生享受音乐艺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

(一)听觉的艺术

白居易在其经典之作《琵琶行》中对听觉艺术有着丰富而生动的描写,其中的名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至今广为传诵;《论语》中也记载“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些都说明音乐的美感是通过听觉体验产生的印象与意境,这样的印象与意境使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有了感性的知觉。

(二)情感的艺术

听觉较之视觉能更直接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震撼人的心灵。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他在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中听到了“俄罗斯最底层的声音”,不禁潸然泪下。音乐是擅于抒感、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音乐教育也比其他的教育形式更能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是人们对社会现实情感的一种表达。它既是抒感体验的艺术形式,又是人类意识的一种表达方式。音乐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具有再现性和表现性,虽然有“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说法,但音乐归根结底是人类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反映,音乐教育也因此成为具有社会现实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

二、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能增强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各方面素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健康的体魄是拥有幸福人生的前提条件。如今高校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就业压力较大,容易感到身心疲惫。欣赏音乐能使人的神经兴奋,能增添活力、舒缓压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演奏音乐更需要眼、耳、口、四肢乃至全身的共同配合,与体育锻炼一样具有增强体魄的作用。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心情愉悦、身心和谐,能让学生更高效地投入学习、工作与生活当中,健康成长。

(二)音乐教育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我们常用“琴、棋、书、画”来形容一个人的才气与修养。这其中位于第一位“琴”指的就是音乐素养。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音乐教育能产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力量。荀子曰:“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孔子也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智力、技能、身心全面发展并逐步趋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情感丰富、想象力强、活泼好动、内心活动较为复杂,是自身素质平衡发展的最佳时期。这时通过音乐教育适时引导,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艺术感染力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操是非常有优势的,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可以作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其实从上幼儿园、小学开始,学生就已经受到了音乐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庄严肃穆的国歌传达着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使命感,雄壮热情的《热爱祖国》赞美着爱国爱民、勤劳勇敢的美德,优美抒情的《世上只有妈妈好》饱含着对母爱的深情歌颂……优秀的音乐作品有生动而浓厚的情感和鲜明的价值导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勤劳善良、孝顺父母、关爱他人等积极的思想道德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高校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这种感之于心、导之于行的作用值得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或者校歌、班歌都是很好的音乐教育形式,这能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爱国爱党、爱校爱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之形成更强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这对于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音乐教学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讲并不是单纯地教授音乐的欣赏与演奏等,还包括与音乐相关的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如音乐作品创作时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人文背景所涉及的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工作者可以将与音乐作品背景相关的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情感的熏陶与愉悦中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据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音乐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四)音乐教育能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而不被淘汰的重要元素,创新的前提是灵感的迸发,而音乐是最好的创新方式[3]。音乐首先是由音乐家创造的,而欣赏音乐则是一种二度创造,是对创造性作品的重新体验与感悟,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并促进创造力的表现。所以,音乐教育在提高科学素养与文化素养之外,还具有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作用。

教育工作者将这种作用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以欣赏音乐、即兴演奏等形式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准确的节奏感,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对音乐意向的理解、感知与再创造,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创造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音乐教育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是宝贵的无形资产。作为中华儿女,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在高校中开展音乐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使学生懂音乐、懂文化,在陶冶情操之余,接受民族文化教育,这样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总之,音乐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无论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等,还是培养审美情趣、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在高校素质教育中都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撼动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赵,赵宋光.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第8篇

一、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

首先,教师应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素质教育”具体地说是实现教育方针的教育目的,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要求的教育,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教育方向和目标有所改变,更不是否定考试,而是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绝不是否定过去应试教育的成绩,而是教育取得巨大成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师必须弄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第一,培养目标不同。“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只注重智商。第二,培养对象不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优等生。第三,学习过程不同。“素质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应试教育”是一讲到底,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第四,学习要求不同。“素质教育”是要当堂理解,当堂消化,而“应试教育”是采取“题海战”。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最新的教育动向,使之成为新世纪所需求的“创新型”教师。

二、积极优化教学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精讲”,学生必须“精练”。“精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师生双边活动和生与生之间的双向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教材重点,用精炼的语言,准确地展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师的精讲,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精练”则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选择少而精的、有层次的题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主动地、积极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走出“题海战”的误区。

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采用的手段。具体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一般认识规律、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个体差异而定。无论何种教法,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律,不存在什么都适用的“最佳教法”。这就是教学中的“教有定律而教无定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提供以下四种教学模式供参考:一是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直观到抽象的特点,且以直观启发为主,则采取“观察――操作――概括”的模式;二是当教材内容具有从已知到证明的特点,且以精讲为主的,则应采取“自学――精讲――理解”的模式;三是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假设到证明的特点,且以发现启发为主的,则采取“问题――讨论――发现”的模式;四是教材内容的组织是具有从范例到通类的特点,且以范例启发为主,则采取“示范――理解――运用”的模式。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不同的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就应给予肯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拓宽思路。

第9篇

摘 要 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实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从而说明了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素质教育 终身体育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认为: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他还认为体育运动“可以养成公德”。可见,校园体育文化包含了以培养人才这一教育使命为核心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其教育价值在中国学校体育建设的早期即获得最高认同。

体育运动在培养青少年个性方面起着独特作用。因为体育是人的独立行为活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个性不能离开活动,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产生于活动。长期以来,大学体育目标定位仅仅停留在“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狭隘争论上。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体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的目标也由传授运动技能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向转换。

二、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尊重人格,承认个性差异,重视个性发展。因此,强调“以人为本”,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特长,使他们人尽其才,学有所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科学性、全面性、全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国民的教育,是人的潜能的开发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教育。因此,必须改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在促进学生身体和技能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养成意识、能力和习惯,以适应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注重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都能健康成长。

(三)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与其他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的教育。体育是德育和智育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体育教育要从“育体”向“育人”的方向转变,全面完成增强体质,传授体育文化,树立正确体育健康观念,培养意志品质等方面统一协调的发展。

(四)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健康教育、终身体育为主导的教育。高校体育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建立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体育应以健康教育为主线,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为终身体育服务。

三、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通过体育教育,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含义不单纯指跑得快、跳得高,而是泛指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适应能力、身体耐受能力以及身体抵抗疾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身体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提高身体耐能力等5个方面。身体耐受能力是指人体应对高强度、长时间持续劳动的能力。它作为未来社会高压力、强竞争特征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应被纳入身体素质教育内容之中。身体素质教育是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最为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体育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本质功能。

(二)通过体育教育,能健全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健全的心理品质对当代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已发生变化,一个大学生是否善于表达自己,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以及是否具有竞争意识和良好个性已变得十分重要。而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良好的情绪状态,发展学生对体育运动强烈、深刻而稳定的情感倾向;能够培养学生克服自身困难、战胜不利条件、自觉能动、坚持不懈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志品质;能够培养与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使学生善于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通过体育教育,能广泛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等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用人单位不仅看重学生的专业水平,更注重其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以及行业素质等。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终身锻炼、追求快乐体验的思想意识。通过竞技体育教育,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守纪律、懂礼貌、能够自尊自制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意识和境界,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多种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起重要作用;体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生活习惯及人际交往能力,是培养行为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体育教育,也可提高学生对健康美、形体美、姿态美等鉴赏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的感受力,是培养审美素质最有效、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因此说,体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剑波.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6.

第10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本质;规定性;意义

“幼儿教育应当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社会背景之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孩子进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甚至重点大学,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在这样的“市场需求”环境下,很多学校为了迎合家长的喜好,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了太多小学化的内容,致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严重,幼儿教育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本色。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下,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幼儿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幼儿教育是否应当进行应有的改革,以还原幼儿教育的本色,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分析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

一、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内涵

教育具有针对性和阶段性。如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等,都是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重视教育的阶段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新审视幼儿教育的本质。从根本上讲,幼儿教育可谓是基础教育之基础,是启蒙教育。对于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将幼儿教育和其他的教育区别开来,彰显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纵观幼儿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幼儿教育的本质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幼儿教育是模仿教育。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学习的行为习惯,都是通过模仿形成。所以说:“正行为示范”是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示范“正行为”,方能促进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幼儿教育是探究教育。幼儿是心智发展尚不健全的个体。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究和摸索,喜欢尝试。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放开双手,解放幼儿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幼儿的双手,放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幼儿的眼睛,让他们自由观察;解放幼儿的嘴巴,让他们自由表达。这些解放,都是让幼儿自主探索、健康成长,激发幼儿潜能的有效方式。第三,幼儿教育生活教育。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诚然,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幼儿教育的生活性,并结合生活实践内容,强化幼儿的兴趣教育,提高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第四、幼儿教育是期望教育。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引导以及期望,有时会影响幼儿的一生。所以中国有个成语叫做“书香门第”,这句话所暗含的一个道理就是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作用。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对幼儿的认同感、智慧和人格的启迪,往往会给幼儿一个良好的引导,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所以说:幼儿教育是期望教育。

二、幼儿教育应当怎样做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幼儿教育应当是什么?教师该怎样做?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改变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还给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作为教师,应当还原幼儿教育应有的本色,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在教学中规避小学化的教学内容,彻底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和嘴巴,让幼儿在自由的天空下健康成长,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教育应当如何做起?

(一)重视幼儿习惯的养成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思想和行为习惯往往会在幼儿时期形成,并且难以改变。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幼儿习惯的养成。相比较一些小学化的教学内容而言,笔者认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正确引导更加重要。习惯的培养是道德教育的内容,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幼儿受益终生。而且,从幼儿阶段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才应当是幼儿教育的核心。

(二)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潜能

相比较一些计算、背诗的教学而言,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幼儿教育的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团队游戏的方式,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三)尊重和理解,确保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学会尊重和理解幼儿,通过保育关爱、教育关爱,通过正确的引导,强化幼儿的主体性,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幼儿教育本质规定性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对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能够有效地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使教师在教学中,还原幼儿教育的本色,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二是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能够有效地实现国家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幼儿教育,学生过早地接受小学化的教学内容,致使他们步入小学大门之后,对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已经烂熟于心,从而导致学生出现骄傲的心理,影响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四是能够有效地还原教育阶段性和针对性的本质特征,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健康进行。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是孩子接受的初级教育,是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针对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还原幼儿教育的本色,给孩子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王瑾 单位:山西省万荣县示范幼儿园

参考文献:

第11篇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已普遍认识到了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致力于学生素质的提升。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认识的偏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涵认识不足。

不少教育工作者生硬地割裂了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就是“职业”加上“素质教育”,将中初等教育的“素质教育”理念照搬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与一般意义上的校园学生活动混为一谈,使职业素质教育脱离了其市场性、职业性的本质特征。

2.教育内容偏差。

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应当是基于岗位需求,以胜任力塑造为基准的教育活动。目前不少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时,普遍存在轻职业能力,重特长强化的偏差,教育内容多为对唱歌跳舞、演讲辩论等学生特长和爱好的强化,对学生关键能力,尤其是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职业实践和执行能力的塑造普遍缺失。由此造成学生职业规划能力较差,职业道德认同和职业道德培养不足,对学生今后的求职和职业发展贡献度较低。

3.教育形式单一。

由于受到师资、场地等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很多高职院校迷信课堂教学和理论讲授,单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实现职业素质教育各版块的教育目标,忽视了实践教育的作用。如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即开展“职业道德”课程,却忽视了道德环境的日常塑造和实践强化;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即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却对创新创业实践和团队管理缺乏兴趣。

4.管理机构乏力。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多由学生工作部门或共青团组织牵头组织实施,由于不是教学组织和管理部门,职业素质教育相关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较少(或呈碎片化),难以与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工作部门和共青团组织主要从事对内管理的工作,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较少,对市场的灵敏度不高,难以有效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教育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素质教育基本特征

职业化是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而职业化的标志就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和形成。因此,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应当成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范式和典型路径。

(一)能力本位的定义

能力本位,即将学生能力构建和培养作为教育的重心,以从事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解析该职业和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来设置培养目标,编制教育内容、方法和过程,检验和评估教育效果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由此可见“,能力本位教育”首先是一种“能力中心”的教学模式,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该模式主张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知识水平的提升,而是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的塑造和形成;同时,该模式更加强调在发展职业教育时企业的参与,其核心是使受教育者具备职业和岗位的实际胜任能力。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职业素质,是为从业者所具备的与其从事职业相关,并对职业活动起核心作用的关键品质及能力,即满足和适应职业生涯需要的特定品质及能力。职业素质教育即职业品质和能力的塑造和培养过程,既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的结合,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具备以下特征:

1.职业性。

职业素质教育的首要特征就是其职业性,一方面,职业素质教育主要着眼于职业和岗位需求的共同特征,通过通识教育和社会实践平台对学生进行培养,形成普适性的职业能力,如学生的创造力、执行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另一方面,不同职业所要求的职业素质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积极引进行业和企业的力量,通过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交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鲜明行业特征的职业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其职业操守,塑造其职业修养,使之感受到相应的职业文化环境氛围,为今后良好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自主性。

它一方面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即在成效评价中积极引导学生对教育过程和对自己的帮助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评价,并以学生自我评价的满意度作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指标和参考。

3.共育性。

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共育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校内人才培养过程而言,职业素质教育需要学校在整体上的规划设计,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共同落实和实施;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行业和企业的力量,探索校企合作的职业素质教育新模式,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职业素质教育目标。

4.实践性。

实践性是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最显著特征。首先,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在目标上是基于职场和工作环境中的运用,主要目的是形成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其次,职业素质教育在实践教育上应当占到较大的比例,即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中形成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态度和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再次,在成果上,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性最终体现为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状况,即学生在就业和工作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实际水平。

三、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素质教育路径

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素质教育,其中心思想和核心工作就是从职业能力角度划分职业素质教育模块,通过学生相应能力的塑造和形成达成职业素质教育目标。

(一)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块分区

根据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及特点,我们可以将教育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即职业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适应教育、职业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分别对应学生六项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

1.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教育着眼于构建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培养其职业兴趣,帮助其作出职业决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学生进行职业趋向测试,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认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特点和主要职业倾向;(2)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专业介绍和专业熟悉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和熟悉相应的企业和行业,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探索;(3)配备兼职专业导师,在行业和企业中聘任兼职教师担任专业导师,建立班级导师制度,建立学生与行业和企业人士深入接触、沟通的渠道和平台;(4)强化职业生涯课程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的基础上,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着眼于构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操守,为社会和用人单位贡献自己的才智,主要包括:(1)营造职业环境,塑造职业性格。开展职业态度启蒙和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组织参观教育基地和企业实训基地,强化社会实践,开展员工岗位体验活动。(2)通过主题活动、专题讲座和素质拓展活动,加强团体协作、诚信感恩和企业忠诚度教育,培养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企业)的感恩心与回报意识。

3.职业适应教育。

职业适应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主要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和职场适应实践两方面内容:(1)注重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培养。针对不同专业及其岗位对员工心理素质的不同要求,开设不同的心理教育课程和不同的主题活动,以此提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开展入职特训专项活动。对一次吸纳学生顶岗实习或就业人数较多的,学校和企业可以联系组织对该批次学生的入职特训专项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入职教育和培训,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在进入职场初始阶段的调整期,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4.职业文化教育。

职业文化教育主要着眼于提升学生职业文化素养,即通过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行业企业专家讲堂为平台,建立校企文化融合机制,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主要包含:(1)融合企业制度文化。在实习实训环节中,充分尊重企业和行业的管理制度,以对相关管理制度的履行和遵守作为学生在实习实训环节成绩评判的重要依据,使学生尽快适应管理,熟悉业务。(2)认知行业理念。充分利用专业认知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平台,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举行讲座或担任就业指导课程兼职教师,向学生传递本行业的职业诉求和主要精神理念。(3)感知企业精神。对校企合作较为深入的重点企业,应适时举行企业文化推介活动,通过企业文化宣讲、文化宣传片放映、现场参观等方式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和交流。

5.职业技能教育。

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素质教育视野下的职业技能教育主要着眼于在专业教育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强化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1)将职业素质教育全方位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促使技能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出发,教学部门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到考核标准的制定,教师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将该课程和环节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职业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并告知学生,使其了解该部分教学内容对自己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自觉性。(2)有效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构建“专业技能竞赛体系”和“专业学习型学生社团体系”两大主干活动体系。积极承办或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与素质竞赛;尤其在竞赛过程中注重强化对学生的指导,通过竞赛活动全方位检验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在紧张氛围中的身心适应、调节能力。

6.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内容有:(1)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专业教研室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起来,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专业视角挖掘深入研究和实践的突破口,寻找自主创业的市场切入点。(2)强化创新创业团队辅导和项目孵化。开辟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建立创新创业学分奖励制度和创业导师制度,积极联系专业创业孵化园区和机构,积极构建校内创新创业团队与校外企业之间的帮扶、指导机制。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1.建立多方参与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机制。

建立由学校领导牵头,学生工作、教务管理、就业、校企合作、共青团及二级院系参与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按照前述六大教育模块分头组织实施和落实各项教育任务。同时,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平台,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缩短学生职业适应阶段为突破口,改变过去那种通过邀请企业老总举办讲座的“蜻蜓点水式”的合作方式,吸引行业和企业深度参与教育过程,实现校企双方在学生素质提升过程中的共同付出、共同获益。

2.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素质教育成效评价机制。

第12篇

一、科学性原则

有效教学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客观规律,强化目标意识,注重过程落实,突出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要求我们从学校的宏观层面统筹考虑,规范教育行为。均衡资源配置。科学安排课程,健全评价体系;同时,从微观层面要真抓实干,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从而使学生获得和谐、健康的发展,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和教育人生的幸福,使学校的教育事业步人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实践性原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以致用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掌握技能,举一反三。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进行实物展示。实验操作,实况“演示”。转换角色、增强感知、拓宽视野、形成能力。其次,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调查研究。体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扩大学生交往面,使他们在交往中得到喜悦和寄托,获得启示和力量,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耐挫力,使个性化和社会化相协调。

三、激励性原则

兴趣是带有浓厚感彩的心理活动,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是学习者走向成功的内动力。只要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就会处于一种求知欲得到满足的快乐状态。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要科学处理教材,激起课堂学习。二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三要组织各类兴趣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如通过建立文学社、书画社、运动队、文艺队,举行主题演讲、知识竞赛、趣味游戏、编排课本剧、创办小报刊等形式,丰富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愉悦。四要使用激励性语言,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影响学生的情绪。

四、公平性原则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有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范围,提升优质教育层次,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才能真正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自主性原则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尊重人的意愿、发挥人的潜能、保障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事业的本质特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校建成一个人性化的组织。也就是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人为中心,注意满足人的需要。首先,要以生为本。促成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逐渐养成自定目标、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自主管理习惯。其次,要以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的和谐发展。学校要为教师搭建民主、平等、发展的平台,树立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理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学研究为动力,以师德建设为根本,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第三,要以校为本,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以校为本,其实质是指学校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和拥有办学自,有效调节政府、学校、社会三者的关系,逐步形成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新机制。

六、创造性原则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注重提高其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个性、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第13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素质教育;模式

随着经济的转型,市场体制正不断得到完善,人作为经济社会生活的主体参与市场活动。人的主体地位上升不可避免地会注重人的素质提升,唯有主体素质越高,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越充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对市场济条件下的本性认识,使最广大人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既然经济建设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中心的发展观,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必然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新形势下教育的核心价值,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着眼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特点

1.主体性。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主体上,即学生是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素质教育活动本身是人的本性的体现,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是为了人的活动,是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创造的活动。

2.核心性。素质教育乃至所有教育改革的根本之处,就是要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的思想,将大学生放在实践主体――人的位置,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人是素质教育的受动者,也是素质教育的改造者和主动者,是客体对象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体。因此素质教育对于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培养人的主体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整体性。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都有发展和提高的机会,而不是只照顾少数学生。它的目的是最终要使全民素质得以提高,这一特点是与我们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相辅相成和相互

渗透。

二、构建高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新模式

1.坚持“以人为本”凸显素质教育的目标性。从总体上,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服从这一根本目标,实施“以人为本”,就要以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中心,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使其产生对主动完善提高自身修养的内驱力和精神需求。这种内驱力,源于他们寻找真理的强烈兴趣和不懈追求,源于他们对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高度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主体的责任感越强,责任范围和责任限度越大,其自身主动完善提高自身修养的范围就越广。“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重视了对教育进行社会历史使命和责任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而且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另外,实施“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不同于任何的素质教育。它积极来展示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把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基本目标,并从这一目标出发始终把教育对象作为主体,一切措施都必须为教育主体着想,必须为受教育者主动接受。

2.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素质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强化素质教育中的双主体理念,运用情感感化的方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多年来,我们的素质教育工作多半采用主客体的单向灌输的办法。即教育主体将教育信息居高临下地传递给教育客体学生,不大注重学生的需要和感受,极大地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学生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显然是对教育客体的抑制。因此,素质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理念,要多了解学生意见,多倾听学生呼声,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交流、沟通,要注意运用情感感化的方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动员他们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自律的养成。实现从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向启发式、引导式、激发创造式的教育转变,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变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需要。

3.把“以人为本”贯穿在素质教育的实际工作之中。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去开展工作,就是要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宽容学生的个性张扬,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鼓励学生的探索创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学生利益第一,学生发展第一,学生成长第一,学生成才第一,学生安全第一,学生健康第一,把保障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这是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实际行动,更是以学生为本进行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尊重,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施教的基本原则。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之中,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满足其被认可、受尊重的心理需求,这是由人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教育者不仅对先进学生要尊重,对后进学生更要尊重,尤其是对“问题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尊重。教育工作者即使是无意间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也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甚至是恶劣的印象。可以说,不懂得尊重学生就是不懂得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使管理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情味。唯其如此,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14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点燃学生创新的火把。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历史责任,为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应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不断地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激发人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因材施教,重在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培养其自主的意识、独立创新的精神。确立教育的个性化原则,要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勤思考,多讨论,鼓励学生提高批判能力,发展创新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创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相长”良好氛围。

1.创造性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中,创造力是根本的素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杨振宁教授说:“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充分的开发。”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社会和企业无缝对接的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

2.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与素质教育本身的内在联系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即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教育和智能教育,而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使其智力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还使其精神得以升华。通过创新教育,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创造性地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教育和知识教育。

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的源泉,它不仅为创造提供原材料,而且能启迪人们的创造灵感。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创新的科技创新的要求,教育必须从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转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统一的教育观上来,加强学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开阔学生眼界,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陶冶情操,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从而关系到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自身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意识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熏陶作用。一位优秀的教师就是开发人力资源的科学家。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学习,善于探究与反思,不断创新,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挖掘他们的潜能。

2.打破传统观念,创新课堂教学。

技工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的方针。首先,技工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中级技术工人。这一培养目的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毕业后达到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毕业后即能独立顶岗操作。其次,技工学校的教学内容,既有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学,又有生产实习课教学,而且,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生产实习课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最后,技工学校的教育形式,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采取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双轨道教育的形式。以上特点决定,技工学校主要是靠教学这一基本途径来完成它所担负的任务。因此,技工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的方针,把教学工作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学校领导应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工作上,教师也要把完成好教学任务、教好学生作为最根本的职责。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创新?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明确自身的职责重在“引路和导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理性思维,使其在自主、自觉的学习中得到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育活动的程度是影响其创造力培养和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只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导”而不是“教”,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用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吸引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愿望和渴求。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素质和创新教育,社会的发展也逐渐走进了信息发展的核心。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引进,引发了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变革,专业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即教学多媒体化、教育资源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教学中必须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要从对知识的传承走向引导创新。

新形势下技工学校的素质教育,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要正确面对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改革和发展的眼光认真地分析和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要紧密结合技工教育的特点,紧跟时代步伐,以人为本,全面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打造出受社会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优秀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晓华.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J].发明与创新,2005,(6):34.

[2]张宏烈.“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49转.

第15篇

关键词:地理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全球意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y itself, discusses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decision by geography education in quality education very important: geography education can make the students to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arn to live better; geography education is moral education important, make students learn to behave; geography education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s' qualities make, lifelong benefit from admission.

Keywords: Geographic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global consciousness

素质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人的素质是人的各方面素养和品质的总和,包含着生理和心理的、思想和身体的、政治和文化科学的,智力和非智力等方面比较稳定的本质特征。素质教育则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而实施的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是:它的目的不是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而是要面向全体,使国民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因此,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能单独完成的,但地理学科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涵盖面之广,教育因素之多,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是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因此,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应是主角、主课、主渠道,作用是极其重大的。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地理教育特点所决定的。

一、地理教育的特点

(一)地理教育的综合性

地理教育的综合性是由地理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科学,地理学研究范围极其广泛,上至大气圈对流层的顶部,下至岩石圈的表层,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智慧圈五大圈层组成。地理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将地形、气候、土壤、植物、动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综合起来,认识各个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就是要引导学生将工业、农业、交通、城市、人口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过程综合起来,认识各个地理区域内的社会环境;就是要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起来,把握住这一地理区域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可见,地理教育能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在学科教育中唯有地理教育是横跨自然、社会两大科学领域的综合性教育,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观念方面意义重大。

(二)空间性与区域性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这些地表物质总是以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形式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而且有特定的地理空间位置。空间性是地理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最基本特征,形成空间概念,树立空间差异观念,培养空间分析能力属于地理教育最基本任务。

由于地表物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地表空间差异形成了地表区域系统。在某个地域范围内,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综合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整体,形成独特的地理特征。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人类从茹毛饮血时展到今天的信息社会,总是在与环境进行能量与物质的交换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文明得到进步,人的自身也得到进化和发展。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及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人类的活动总是在具体的时间地点中进行的。因此,人的一生在与环境的接触中,必须具有判断空间方位的能力,具有正确的空间观念,才能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可见地理教育对于培养人的基本能力——地理空间能力意义重大。

二、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是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和普遍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是条件,它强调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和“人类必须求得持续发展”的口号已被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提出。为了求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研究人口的增长趋势和人类与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这不仅推动了地理科学的发展,也深化了地理教育的主题。作为21世纪的公民,学生应该从经济、社会、生态和道德观念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懂得既要发展又要生存,既要实现当代人的富足又要保证子孙后代的繁荣,既不能以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和部分人的贫穷为代价求得经济发展,也不能为了消极地保护资源和环境而致使经济和社会停滞等道理。而在中学教育的各个学科当中,地理学科是唯一的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科,因此在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可以使学生获得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可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地理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沟通相关学科领域搭建桥梁,并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基础,具体如下:

由于人类生存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人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例如,为了了解天气的变化,人们需要有关天气的知识,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为了出差和旅游,人们需要有关交通路线和旅游景点的知识,学会查阅地图和交通时刻表;为了了解国内外时事,人们需要有关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知识,学会记忆和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地理教育还可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如野外方向的识别,食物与水源的获取、地形地物的利用等都是基本素质必须的。

从事工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的人们,需要掌握本行业所必需的地理知识。例如,从事农业生产,需要了解各地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从事工业生产,需要了解工业和交通的布局;从事商业活动,需要了解原料的产地和市场的分布。作为一名军人,应该具有军事地理知识;参加国际交流,必须知道有关国家的地理概况……无论何种职业,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都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也需要各方面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一方面,地理学类各个专业(包括地理、地图、天文、地质、气候、水利、环境和城市规划等)的学生当然要有充足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地理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其他专业如:经济、贸易、外交、外语、政治和历史等对于地理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地理知识成为沟通其他相关领域的桥梁。

(三)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人的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思想政治和品德素质,它是做人的根本。由于地理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联系性,以及地理知识与社会实际关系密切,所以通过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健康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四)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开发,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由于地理科学以地理环境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以与其它学科的教育内容相比,地理教育有着明显的特殊性。通过地理教育,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都能够得到开发,认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

1.在开发智力方面的作用。学生要以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为感知对象,这些事物和现象多具有空间跨度大的特点,有利于宏观观察力的开发。一般地说,各种地理图像都具有要素众多,色彩丰富,层次重叠等特点,也有利于微观观察力的开发。由于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图像的复杂性性,有利于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开发,增强注意力。

学生要通过观察来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而形成各种地理表象。由于许多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难以被学生直接感知,所以在形成地理表象的过程中,以及把握地理景观特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有利于想象力的开发。

学生要理解和掌握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和地理原理,就要凭借想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和概括等思维。在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用推理——论证的抽象思维,还要大量运用联想——想象的形象思维,这有利于思维的全面开发。概而论之,这都与地理学的特点——地域性和综合性密不可分。其中地域性有利于空间思维培养;综合性,包括人地关系,空间相互作用等,对于培养人的综合思维能力都是很有作用的。

2.在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运用地图使学生记忆常用的地名和地理数据,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通过对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和地理原理的解释说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通过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综合与联系,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广泛迁移,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深化。

(五)地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情趣即审美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地理教育在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感特征。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能使学生形成不同形态的美感,就自然景观来说,如山体的雄伟美,峡谷的幽深美,山石的奇特美等。五彩缤纷的地理景观,能使学生感受到极为丰富的色彩美,如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光彩夺目的朝辉夕阳,光泽艳丽的矿物结晶,红黑褐黄的土壤岩石以及色彩缤纷的宫殿,服饰等,都以其特有的色彩给人以美感。另外,地理教学中富含形象生动的语言美;丰富多样的地理教学手段,会给学生以艺术美的享受。

所以地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六)地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方法论具有重要作用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而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与积累却浩如烟海、无边无垠,因此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地理教育广泛运用综合分析方法,系统工程方法、类比推理方法、创造想象方法、实例研究方法、规划预测方法、多因子权衡决策方法等研究和学习方法,可以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可以在其他学科中移植应用,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

三、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地理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学会学习,为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正确识人类的生存环境,其次应该正确规范个人行为。目前,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地理教育是在各科教育中进行上述问题教育的最有效学科,因此说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是无法替代的。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36-42

[2]梅桃源.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年(7):39-40

[3]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22-25

[4]黄余珩.冲出升学教育围城实施地理素质教育[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1-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