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管理的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重点是如何增加生产,加快流通和销售。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代替了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管理要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存储和共享,运用智慧提高竞争力,其重点是知识的有效开发、共享与培训。一言以蔽之,知识管理将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前进的重要动力,提高知识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管理的核心。
1 企业生产方式的崭新变化。企业不再把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速度、数量、产值作为追求的目标,不再只注重以往的流水线、节拍等严密的分工组织形式和工艺流程,而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虚拟企业、网上经营等新的组织及管理模式正在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方式。知识和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产生了许多诸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等一系列发展方向。
2 经营方式的转变。Internet浪潮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于它使用的广泛性及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等优点,在企业经营上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形成新的交换体制,冲破时空的限制,构架新的市场规则。在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如何开展企业经营活动,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电子商务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突破了原有市场的界限,企业无论大小,只需花费极低的成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构建自己的全球贸易网,成为市场全球化的跨国企业。只有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目标市场营销。互联网技术使供求关系变为动态的互动关系,顾客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将自己的特殊要求利用互联网迅速地通知给供给商,而企业也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互联网了解和跟踪顾客的市场反馈。顾客不再仅仅是对象或目标,而是参与者和控制者,成为企业的合作者。
3 企业组织和运行形式的变化。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借用企业外部的力量,将可利用的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虚拟运行,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形式的一个发展趋势。
4 知识管理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及网络平台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新趋势及管理新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完善商务平台收集及处理更多来自于企业外部及内部的信息,并及时反馈完善企业内部数据库及客户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始终与目标客户保持紧密的联系,提供给企业更具竞争力的资源。
二、企业管理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
1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2 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3 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4 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5 加强知识管理,积聚知识资本。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应加强知识管理,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其竞争力。
针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带来的影响,国有企业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需要变革的内容和方向,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具体来说,知识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管理的创新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向: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管理效益首先取决于管理思想和理念。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之,国有企业管理要获得理想的效益,就必须首先从思想方面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思想,结合自身企业实际不断进行调整,进而树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和指导思想。
(二)管理组织的创新
企业的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下执行实现的,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组织就有必要进行改革,构建符合时展需求,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最优化组织结构。从而达到优化配置,合理分配资源的目的。
(三)管理方式的创新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资本密集型,管理方式上为垂直的、专制型管理模式。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方式上逐渐向扁平化组织结构,参与型管理模式过渡。从而获得更理想的管理效益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管理技术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在某些角度来看,表现为海量的信息处理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智能化手段。国有企业要适应新形势要求,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管理技术的创新,从而提高管理效益。
二、知识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应对策略
(一)实行人本管理,树立人本观念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企业的发展始终是在每一个员工的努力下,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因此,任何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都应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看作是最高目标,充分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作为根本手段。也只有在获得广大员工的认可的前提下,企业的管理才会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实现刚性组织的管理向柔性组织的管理转变
知识经济发展带来了信息和通信革命,给企业带来许多发展机会。不远的未来,企业将变成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和灵敏化。因此企业在管理组织上的进行创新将变得迫在眉睫。只有不断更新变革合适的组织形式,才可以使企业发展更快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知识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及创新形式变革趋势,应从过去刚性组织状态变为柔性组织状态。它不仅可以更好地使企业处在不败的竞争地位,还能形成更加灵活多变的组织网络型结构。
(三)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是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保障
引入更好的新制度就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在实质上也仍旧是企业管理的问题。国有企业必须建立起科学管理、政企分开、产权清晰和权责明确并且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当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还要求企业必须在管理经营中改变过去不科学、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得在职员工可以在新的制度下快速形成新经营理念,提高效率,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效益,抓住机会。
(四)技术创新是新管理的重要特征
在提倡节能环保,科学发展的理念下,较少影响环境,高效低耗是大多数技术创新的特点。国有企业建立期新型的管理体制,就必须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只有当企业各种要素得到优化配置,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从管理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实现提高生产速度,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结束语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增值;企业管理
0.前言
知识资本是企业发展中继资金资本、人力资本的第三大核心资本。通过知识的获取、积累、整合、创新谋求企业管理和服务的进步,既是对企业职工拥有的“知识资本”进行有效地开发和管理,又可以对企业的管理过程进行知识化地变革,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最终实现企业的增值。但是知识管理并不是单纯的使用软件系统,为企业和员工获取、积累和分享知识提供便利,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管理与整合,实现知识的传递、利用和创新。能够真正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管理水平。因此要提高知识管理工作水平,首先要了解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的问题与需求,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目标。其次要制定知识管理实施体系,包括组织架构、制度体系、运营体系等。最后对知识管理体系进行反思,确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部分并对之进行优化。
1.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成员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达到职员个人知识的不断积累,企业内部知识的循环与提高,最终实现企业增值。但是知识管理并不是单纯的使用软件系统,为企业和员工获取、积累和分享知识提供便利,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管理与整合,实现知识的传递、利用和创新。能够真正地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解决实际问题。
2.我国企业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知识管理上,虽然我国引入时间较短,但是国内所需企业也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2.1知识分享方面的不足
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许多的环节,因此每一个职员的头脑中,都有区别于其他人的知识和内容。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分享平台和分享机制建设,员工之间就无法互相学习、分享他们在工作中所产生的经验及解决策略。各个管理环节、各个业务之间的员工就无法将工作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共享给他人,只能在同一小组或者同一业务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这就阻碍了员工经验知识在企业内部的推广与应用。
2.2知识创造方面的不足
在任何企业日常工作过程中,员工总会遇到各种不知道如何合理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参照各类政策和规定也无法得到答案。员工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是对已有知识进行创造的过程,而创造的结果是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但是员工思考的解决措施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只是其工作经验的一种积累,需要更为专业的人才来进行解答。因此在知识创造方面,必须以企业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建立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和问题反馈机制。让员工创造知识的过程更加符合企业需要,更科学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知识更好地服务企业。
2.3知识传递方面的不足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中,员工的岗位及其岗位职责是相对固定的,而且不同的岗位都肩负着不同的内容和职责。一旦出现岗位职工流失的情况,员工所携带的知识、生产经验等随之流失,导致知识传递的断层。新补缺的员工却因此失去学习的目标,在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岗位需要。因此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整理、整合,也就无法有效传递。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而言是十分致命的。
2.4职员培训的不足
对职员开展业务和知识培训,是提高职业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促进职工迅速掌握和积累知识最快速的方法;也是实现员工成长、企业增值的快速途径。但是在许多企业管理中,对于职员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是很重视。加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业务、产品、规范、信息交流等等等方面的知识更新较快。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职员知识培训和知识结构的更新。
2.5知识应用方面的不足
企业知识管理目的是服务于管理,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企业的增值。许多企业在引入知识管理后,虽然重视员工培训、员工知识交流等,但却忽略了对知识的应用。例如员工在学习知识后,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将新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导致知识管理处于被动状态,无法达到企业增值的目标。
3.借助知识管理实现企业增值的路径
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但是却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知识管理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强化知识管理,实现企业增值才是进行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
3.1提高知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电脑终端设备的普及,构建完善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平台建设成为提高知识管理水平的关键。信息化知识管理平台建设,既可以让专业的软件公司代为设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独自量身定制。目前针对企业知识管理与内部信息交流,有企业OA系统、ERP系统等,都很好的实现了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实际使用中,要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导向进行知识管理。例如一线岗位职工在获得经验知识,对生产提出一定的优化措施后,可以经过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将新创造的知识上传给岗位主管领导。主管部门领导对这一技术进行核实与检验,确实起到效果后再将这一改革措施优化、上报并在企业内部推广。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知识管理与企业增值问题,对提升知识管理效率和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知识管理成果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则起到上传下达,传递企业信息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更好实现企业增值,首先必须做好企业知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企业知识管理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3.2优化企业知识管理流程
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就是员工将所获取的知识通过整合,将之融入到实际工作。只有如此,才能让知识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这也是在企业中开展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坚持知识管理要为企业发展的原则,更加注重知识管理的实效性、将知识管理不断地向生产经营环节渗透。因此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的流程,让企业知识管理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增值这个大局,贴近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传递员工经验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知识管理的实用性。固然,知识的获取、交流和共享是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知识管理中,缺乏了传承这一环节,那么获取再多的知识也是枉然。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融入知识管理,将知识管理应用于业务流程,必须要梳理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知识点,将之应用到具体生产流程中。例如出现关键岗位职工流失、流动之后,也可以借助知识管理上传平台,解决员工离职后的知识传承问题,让新入职员工借助知识管理平台,更快速的、详细的了解岗位知识,进而提高新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企业的运行效率。
3.3构建知识创造的激励文化
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知识的分享与创新是最为关键的两个问题。如果员工的隐性知识不分享,那么就无法提升全员素养和知识技能;如果没有良好的知识创新,那么就难以对现有生产技术进行革新,难以实现企业的增值。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就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构建完善的知识分享与创新激励机制,成为提升企业知识管理效率的重要课题。对此,必须建立激励文化和机制,促进员工知识的分享与创造。例如可以将人本理念理念融入其中,采取各种措施,物质的或者精神的激励方式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员工的知识、经验有效的传承和创新,最终转化为企业效益,实现企业增值。例如建立企业内部的创新激励机制,对于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员工分享知识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的行为,给与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这个过程中,物质奖励既可以是实物的,也可以是现金等方式;而精神奖励则是各种荣誉、升职等。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也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分享知识的氛围。在企业许多岗位中,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导致员工不愿意将自己独有的知识进行分享,显然这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形成一种人人分享的氛围,避免出现因竞争导致员工不愿意分享知识的困境。最终目的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的进行知识分享和知识创造的态度,才能真正提高知识的获取、传承和创造力。这是实现知识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
3.4强化知识的应用,实现企业增值
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发展服务,实现企业增值,因此如何实现企业增值才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具体来说在前几项工作的基础上,在员工积极进行知识分享、知识创造的基础上,要对所创新的知识进行应用,落实到生产和管理中,实现企业增值。例如在信息社会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不再局限于产品与产品价格。而知识创新与应用可以提升企业管理、生产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帮助企业不断改善生产流程,确立企业产品技术、知识在整个市场中的核心地位,提高企业成长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在知识管理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增值,关键是知识的创新与应用,借助知识管理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进行知识管理和创新工作,不断完善和改进企业的自组织管理,加快企业的成长速度,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4.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管理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针对企业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是保障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目标的关键。本文研究中围绕知识管理与企业增值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知识交流、流程管理、知识创造与知识应用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研究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亚楠,姜华珺,张贺.知识管理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增值的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2016(12):82-84.
[2]盛革.基于价值网的知识管理模型及IT架构[J].中国科技论坛,2009(9):92-97.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企业管理 创新
一、知识经济对当前我国企业的影响
(一)以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来衡量中国企业的现状。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它对管理的要求就是反应更为迅速,决策更加果断,组织更加简化,效率空前提高。反观中国企业整体水平确实难以达到这种高标准和严要求,就像现代儿童吃了某些不负责任的保健品,开始生理上的早熟,也像现代很多青年得高血压、糠尿病、心肌梗塞,甚至脑供血不足等这些老年常见病一样。中国企业目前的一个主要病症可归纳为“小企业得大企业病”。这些企业有上亿或几十亿的资产规模,国内可称大,但相对世界500强却是绝对的小企业。这些相对大但又绝对小的企业,在形式上极愿“摆谱”。他们非常擅长按照政府机构的那一套来设置机构,管理企业。
(二)商品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工业经济时代,商品除农产品、工业品外,还拓展到一些服务领域,那么知识经济时代,商品的外延进一步拓展,知识、服务、信息、技术、时间都成为主要商品,也就是说与知识相关的无形商品将成为主要的消费对象。同时,由于物质生产效率的提高,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例大大增加,商品出现高附加值化和无重量化倾向,有形商品的内涵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人力资源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制度不断创新。
在物质资本占主要地位的工业化时代,决定商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企业拥有的资金,即物质资本。一个企业的物质资本越雄厚,它的发展就越有优势。这时的企业观是“股东至上主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物质资本地位相对下降,而人力资本地位相对上升。一方面,由于商誉、商标、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介入商品流通的每个环节,信息系统技术已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主要竞争力。人力资本地位的变迁决定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再是专属于股东,而是属于企业的“相关利益主体”。公司的经营者不能只为公司的股东服务,而必须为公司的相关利益主体服务,这是知识经济带来企业制度的创新。
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新思维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各企业逐步向知识型企业转化。
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企业,社会知识存量的急剧变动使得知识和创新成为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创新活动逐渐成为知识型企业的日常活动。为了追求专业化分工利益和节省交易费用,专门从事创新活动的个体将从普通劳动者中分离出来。这样,在知识型企业中就存在四类参与者:生产者专门从事生产活动;经营者决定如何生产;而创新者则成为企业增量知识的创新者并决定生产方向;资本所有者筹集资金。在知识型企业中,经营职能和管理职能已经发生了分离,创新者成为知识型企业中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者,他承担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方向;而传统意义上的经营者已经蜕变为单纯的管理者,他仅仅负责组织企业的生产和监督生产工人。
(二)知识经济有效地推动企业制度创新。
1.促进排他性制度的转变
在传统工业经济中,受地域、行业的限制,企业的市场角色相对单一,决定了同行业、同地域企业利益取向趋于一致,企业制度的疆界扩大到企业所在的行业、所处的国家和经济区域,企业间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竞争压力不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地区经济、国家经济都被纳人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企业的市场角色呈现多元化,利益取向呈现多样化,强大的竞争压力使企业对新的制度安排存在着较高的收益预期,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制度均衡和利益格局被打破。
2.促进企业内部制度安排更趋合理
第一,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的网络化改变了工业经济中形成的垂直一体化的内部治理结构,“委托--”关系摒弃了多余层次而呈现灵活多样,且责权利更加明确;第二,知识作为资本、权益和分配要素被纳入企业资本结构、产权体系和利益格局,使企业风险机制根据知识经济的现实进一步完善;第三,企业越来越重视制度长远的发展战略,实行战略管理,并依据智能化的政策支持系统制定战略措施,以及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对战略的绩效进行评价。
(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制度创新的有力措施--产学研合作。
1.增值冲动
增值冲动也就是对利润的追求,是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之源。而利润的产生源于不确定性。知识经济的发育过程,实际上是经济形态的深刻变革过程,从而造成经济发展的非稳定状态而具有明显的“动态经济”特征,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异常活跃,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机遇。因此,从理论上看,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有动力之源,而且,不确定性越大或者变革越深刻的地方,越易产生创新,同时也是产学研合作动力最强之处。
2.规模效应
产学研合作涉及较多的是技术向垂直方向的扩散,即技术成果从基础科学研究部门向应用科学研究究部门进而向工业生产部门的转移。由于专有资源的长期积累,使产学研各方在各自的领域内具有优势,而进入另一领域时则显示了其弱势,相互合作,便可以扬长避短,节约交易成本,形成规模效应,也可以理解为资源有效配置产生的“剩余价值”。
3.剩余索取权的分配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管理;创新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竞争压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生存环境以及市场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知识管理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者要积极该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使企业管理创新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让企业的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导向。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内涵
企业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作为核心对象的企业管理,通过对企业内部知识的获取、共享以及创新应用的过程。在知识管理的结构中,主要包含知识、知识人员、知识活动和知识设施这四个功能要素,也可以说是知识资产与知识活动。关于知识管理的内涵,历来研究有很多。最早从20世纪中叶托马斯・M.科洛波洛斯研究开始,人们对知识管理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1]。但总的来说,知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要素,企业通过对知识的创新和利用,使它成为企业管理应用的有效资源。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对企业的创新与开发,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在社会经济变革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保持核心竞争力。
二、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的创新方案
1.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的理念创新
认识指导实践,一个人的创新行为受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企业的管理创新,要首先转变企业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要素,完全取代了过去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企业管理要更加重视对企业知识的积累与创新,转变企业的管理理念,积极建立团队型管理理念、学习型管理理念以及服务型管理理念。首先,企业是一个整体的团队,各项工作的进行,都是在分工合作,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进行彼此的协作。在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过程中,企业的团队型管理理念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创新管理思路,特别是在以知识为主的经济时代。其次,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知识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加强企业的学习型管理理念,注重企业的知识积累和创新,对新知识的有效应用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保持企业的先进性。最后,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是企业凝聚力的一种体现。企业要注重对职工之间的关怀,管理者的作用不能是监督与控制管理,要在企业管理中进行服务,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
企业管理的理念创新,在企业管理创新的整体过程中,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知识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符合当今知识经济的需求,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企业的集体智慧进行创新和创造,以此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2.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的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生产力的重要源泉。知识的分享、学习和创新在企业文化当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将个人的经验与知识整合到一起,组成系统的知识,建立起开放性的文化,能够保障企业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应该充分解放人的思想观念,以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利用为主,发展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文化发挥导向性作用,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知识的创新。企业文化要特别强调对人的尊重,建立起企业内部相互信任的融洽气氛,促进企业的知识交流与共享,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创造,然后利用新知识,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3.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方式创新
在传统的工业时代,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的重点已经不再是以往工业生产的操作过程,在人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方面加大了关注力度。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质是知识与信息技术的契合过程。在知识管理系统中,企业职工都需要全面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转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知识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企业应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企业知识、决策和信息的共享。企业本身拥有着大量的信息资源;而在社会的急剧发展中,信息也在不断的丰富。在信息的获取、处理、开发、利用上,企业要积极应用新的科学技术,保证企业的知识做到共享。在企业工作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利用集体智慧,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形成企业另一个遵守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管理方式,做到科学民主。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中,知识管理已逐渐成为管理的新趋势。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要积极探索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上进行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创新,以促进企业的创造力发展,保持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夏静文.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企业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0,3(5):18-19.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企业管理创新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知识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软实力,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创新的进展情况。
1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创新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1知识文化管理的发展壮大能够促进企业人员之间精诚团结,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奋进
知识文化的发展壮大能够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凝聚力,对企业人员的思想认识与精神感知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无意识影响,从而使得员工之间精诚团结,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奋进。并且在不知不觉间,企业人员就会被文化知识这个无形资源所感化,在其动力的驱使之下,时时刻刻坚持以企业管理的发展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思想、行为、动作的一致性,这样良性的循环模式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让企业人员之间和睦相处,协调合作,共同努力,从而渐渐地增强企业管理创新的历史步伐,更快、更好、更高效率地稳步前行。
1.2知识管理的发展壮大能够大大地激发企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责任心,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奋进
企业要管理与创新发展,需要各方各面要求努力,从而不断地在协同工作中加强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需要员工的不懈努力,为企业创造有形的资产,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让企业员工死心塌地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怎样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严格的责任心需要我们非常重视。一般的企业都会通过给予一定的经济报酬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强大的责任感。
1.3知识管理能够增加企业管理的形象,形成一个良好的印象
知识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形象的正面影响,良好知识管理氛围下的企业形象无疑是让人非常敬畏而且喜爱的,这样在外界看起来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拼搏的企业,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无形之中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同时,知识管理能够给企业留下非常好的信誉和知名度,为企业的发展增添无穷无尽的储备力量,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把握先机,逐步地成为众多企业界的翘楚,也就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精英趋之若鹜,为之工作,进而推动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
2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鉴于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研究一些改进措施来增加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促进作用,以期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而服务。
2.1创建一支专门负责知识管理的中坚力量
企业的发展需要逐步地推广,因此,需要创建一支专门负责知识管理的中坚力量,让他们来带头,逐步地领导企业管理向知识化转变,改变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对企业发展的历程,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把握情况,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的转变,这样的推动作用必将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不断发展。
2.2企业员工的薪酬管理要体现层次结构,以期激发他们竞争的积极性
以期员工的薪酬管理要体现层次结构,不同机构里面,不能总是一样的薪酬,让不同机构的员工心理产生不平衡,认为自己的工作量大,而薪资待遇却是一样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定员工的薪酬待遇问题,看那个部门对企业的价值更大、创造的利益更多,对其下属员工的薪资相对高点,其它机构的下属员工的工资相对低点,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势,以期激发他们竞争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增光添彩。
2.3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知识管理的发展壮大能够大大地激发企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责任心,共同为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努力奋进。在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中,企业员工可以从中了解企业发展的知识,进而产生对其浓厚的感情,渐渐地喜欢上这份工作,进而全心全意地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从企业的有利因素出发,为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而奉献终身。
3结束语
在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发挥知识管理的促进作用,还要在不断的前行中,渐渐地树立和创新文化知识理念,逐步地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与竞争力还有思想教育的觉悟性,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利益而服务。不仅如此,知识管理还要紧跟企业管理创新的进程,改革自身的文化理念和思维观点,转变以前的旧思想,并且不断地创新理念,以此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管理;知识管理;措施
管理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它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支配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随着企业对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的重视,企业界开始大力推行知识管理。由于全球化的到来和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需求在增强,知识被证明是企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的关注与重视,使得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一、知识管理理念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它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传统管理思想。为了实现对知识及有知识的人(知识员工和客户)的渴望与尊重,知识管理就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管理与利用,更重要的,知识管理的实现还要综合运用组织、文化、战略、流程、技术等传统的管理手段,以最大化对知识及有知识的人的尊重,最大化企业知识的价值。而实现企业知识创新、保持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副产品。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对知识的管理,那么,传统的信息管理等手段也能达到目的。可见,知识管理带来的是一场管理思想的革命,是一场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而不是管理手段的变化。也就是说,知识管理的理念体现在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所有的传统业务流程管理当中,但并不能代替任何一个原有的业务管理流程,即使是信息管理这样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的工作内容。
二、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这就需要新的企业模式和劳动形式,因此,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现代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常常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一个部门或生产车间已经有过的教训、经验或新技术,无法在其他部门得到普及和推广。知识管理将致力于把知识财富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传播,使知识财富可以得到充分的再利用,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通过知识管理可以方便的查询和发掘已经拥有的知识,通过将已经拥有的知识用到新工艺或新流程中,企业可以对现有知识进行改进,甚至创造出新的知识。
2.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性
现代的商业社会瞬息万变,不可预知的事件越来越多。对此传统的信息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知识管理技术能够协助企业感知微弱的商业信号,并按要求对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对突发事件做出有效的反应,通过提高企业内部合作的密切程度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多变的环境。
3.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管理的创新
在科技高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显著缩短的现代商业社会中,创新往往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许多大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设法将其在各国的员工组织在一起,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进行讨论和研究,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4.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拥有具有新知识和创造力的员工。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措施。成功的知识管理将加快员工的学习过程,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的再教育成为企业的一种日常活动。
三、企业管理中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
1.发挥企业高管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更新观念。社会的变革,在于人们观念的转变。实施知识管理,决不能靠行政命令来推行,只有通过宣传、学习和推进,使广大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到旧观念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与发展,才能使工作顺利开展。而观念的更新,要依靠积极参加变革与变革过程中的学习。
其次,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发挥在知识管理中起着引导、指导和推动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一是企业高管应该为企业以及知识管理建立起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灌输到每个员工头脑中,使知识管理始终保持明确且正确的方向。二是企业高管应该精通知识管理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能够具体指导员工,促进他们有效地收集、应用、交流和创造知识。三是企业高管必须受到员工信任,具备高度的协调能力,能够促进企业形成相互依赖的环境。使企业管理的本质对资源做到科学合理利用,达到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2.打造学习型组织,创造组织文化基础
在学习型企业中,全体员工应全心身地终身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知识,员工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才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因此,企业的组织结构应有利于引导员工的系统学习,使员工能够系统地学习、思考,并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将分散在各个员工头脑中的零星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知识力量。
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强调对环境的认同,不断认识到外界的变化,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从而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企业自身的行为,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所以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能够结合实际不断开拓新的业务,如:风险投资、电子商务等。因此同时,企业还应该注重向外界学习,因为从自己所处的环境之外学习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之一,所以要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除了从合作伙伴那里学习,还善于从竞争对手、本行业或 其他行业优秀企业等各种途径学习。
3.加强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搭建自己的知识管理平台
企业要建立多层次、多类别、多渠道的员工培训机制,提倡终身学习和持续学习,尽可能让每个员工在其职业生涯中,有充分的机会提高技能和素质。而且学习培训要定位准确,因岗有别,注重效果,形成一种自觉行动,使企业和员工都有一种学习的应激力。
要在企业内部实施知识管理,借助一定的知识管理技术及工具,搭建自己的知识管理平台。然而技术并不是知识管理的全部,要把它作为促进企业内部知识的学习和流动的辅助手段,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需要选择恰当的知识管理软件工具及平台。
4.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坚持积极稳妥推进的原则
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一定要坚持“稳健推进”的原则,决不搞“一阵风”和形式主义;同时,不同企业实际情况千差万别,知识管理的实施也是各具特色,即使是国内企业的成功经验,例如联想、海尔、华为等的经验也不能简单地拿来硬套,也要认真的学习、研究别人成功经验的精髓,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
5.加强评估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
必须有一种对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价的机制,通过评估和反馈来指导和调整实施过程,保证知识管理的成功实施。为客观评价知识管理开展的成效,有必要对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开展多方面的绩效评估。此外,知识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性管理体系,每一个环节的严格合理的绩效评估,将不断促进知识管理系统的完善,并使其不断发现并推广使用最佳知识管理实践。
四、结语
知识管理不是一个单独的管理工具和手段,知识管理的实施也不是单一的管理变革过程,而是牵涉到企业管理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把知识管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整个系统,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管理的巨大功效。
参考文献:
[1]陈跃飞: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5).
[2]赵 亮:企业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探讨——以同仁堂为例[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3).
一、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实践及分析
1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实践在分析了目前通行的6种知识管理系统建设模式(建设专用小系统、利用传统系统引进知识管理、知识门户建设、信息系统知识化建设、知识社区建设、个性化知识管理应用建设)后,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地物所以“流程为纲,知识为体,技术为用”为原则,实施了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建设,以此推进地物所的知识管理。在构建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时,首先,结合企业知识管理的3个要素:人、技术和组织,以及涉及的4个方面:知识资产管理、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工作方式管理,对地物所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梳理,在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上规范固化了事务性管理工作流程,将企业管理制度内化到事务性工作流程中。这种方式使地物所的知识管理与管理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一方面,利用流程归档企业管理信息资料,提供查询回溯,进行企业知识资产管理,在提高事务性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员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的科研工作中,优化了员工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内嵌在事务性业务流程中的信息流,使知识管理根植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在企业的成长发展中知识管理得以与企业共同演变,保障了知识管理的长效性。历经4年建设,目前地物所共建立14类75个流程,每年归档流程9000多个。同时,业务流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其次,在利用编码化方法促进个人知识共享时,地物所各业务部门对所辖业务进行分析梳理,建立了以业务导向为主的部门文档目录,对各类信息资料进行归档。通过灵活多变的权限管理满足不同角色员工对信息资料的使用需求,促进了信息资料在地物所的流动,提高了知识共享效率。同时,通过对地物所各级业务部门运行一年后的文档目录进行梳理评估,完善优化地物所文档目录结构,努力使文档目录更为自然地与地物所业务运转紧密结合。目前,在线文档目录546个,累计文档38328篇,每年累计文档1万多篇。第三,建立知识地图。知识地图主要关注企业核心的战略重点性知识,是促进核心知识标准化传播的有力手段。知识地图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多样性的呈现方式对知识进行标准化和体系化,使其更好地传播。目前,地物所完成了QHSE管理体系的知识地图制作。第四,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建立跨部门跨地域的知识交流互动平台,这是实现知识共享个人化方法的有效手段。专业交流社区摆脱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灵活地聚集了相关专业内的个体,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知识交流共享平台。目前,地物所活跃的交流社区有“物探处理系统运维群”和“综合解释系统运维群”。2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分析尽管综合管理协同平台为地物所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技术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推进知识化管理的过程中,地物所也遇到了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将企业核心知识资产纳入管理,使知识管理成为可持续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加强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在地物所推进知识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在保持现有业务逻辑的原则下,从底层技术平台入手,通过优化工作方式和提高工作效率,潜移默化地推行知识管理。这种从底层向上,从周边向核心的推进方式避免了对现有业务的冲击,着眼于业务粒度的细化控制实现,回避了基层单位无法开展核心业务逻辑优化设计的困难。但是,随着知识管理的深入推进,由于缺乏知识管理体系的支撑,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建设暴露出持续深入推进困难的弊端。由于在建设综合管理协同平台时,知识管理只是在推进流程管理过程中的附带功能,没有明确的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理念和知识管理目标,仅着眼于利用综合管理协同平台进行触手可及的知识管理,使得地物所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知识———油气勘探综合研究游离于知识管理之外,无法对地物所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供支持。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将知识管理体系与企业整体战略进行整合,缺乏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具体而言,油气勘探综合研究是以物探、地质、钻井、测井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利用各类信息系统进行创新协作的知识和数据生产活动。要对这一多学科协作的科研活动进行知识管理,首先,必须依据地物所的发展战略进行学科知识体系规划建设,明确核心知识体系,围绕核心知识体系构建工作支撑环境;其次,更为重要和困难的是,要在科研活动中开展知识管理,必须对业务运行进行分析,消除现有业务逻辑中的不合理之处,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依据科研活动的本质规律设计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流程执行。这些都需要企业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机制,创新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知识管理体系。
二、结语
知识管理顺应知识经济时展而产生,是管理学科的思想和理念向纵深发展的结果,是随着人们对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发展的。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开展知识管理,需要企业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机制,创新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利用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董玉敏张晋楠杨敏单位: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一体化速度的加快推进和变革,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使得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很大挑战而难以有效地满足网络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新要求。于是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被提到了日程上来,作为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对知识的管理,在企业内部通过对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共享来提高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模式、方法、思维以及价值观等的总称,它是企业竞争力的基本保证,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知识管理的水平和程度。
二、知识管理的特征及其对于企业管理的要求分析
第一,知识管理的时代性。知识管理首先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关于企业管理中知识共享问题的管理,所以时代性是其鲜明特点。企业管理行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面临着一个知识快速更新发展以及快速传播应用的新形势,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必须要与时展特点和要求保持基本的匹配和一致的步伐。
第二,知识管理的动态变化性。知识管理所面临的一个基本态势是全球化和信息化速度的加快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社会、企业和组织的运行模式和沟通机制,同时使得包括企业管理领域在内的各种领域的知识内容更新和变革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这就使得企业管理者必须准确地把握企业所处的时代态势和环境特点,从而动态地选择和决策企业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三,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知识管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为知识是由作为主体的人创造出来的。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中,员工作为企业知识创新和创造的主体,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关系企业实施知识创新的成败。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要致力于员工责任心和忠诚度的培养,使员工建立起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度,从而提高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现代企业应用和实施知识管理的方法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知识管理的流程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隐形显性知识进行专业化管理,并让这些知识在企业内部实现自有共享和流通。一般来讲企业的知识管理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即首先对目前企业内部知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情况进行整体把握,并找出需要进一步改善调整和提高的方面和问题,其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各种知识管理探讨班、交流会等方式为知识管理的进行和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再次是在准确地把握企业内部知识信息管理需求以后将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反馈给领导以寻求支持,最后是对企业内部知识信息管理网络进行全面改善和建设,使相关信息能够实现在网络内自有沟通,同时应对企业的知识库进行及时更新,将新的员工创造的新知识等纳入到知识库中。
第二,建立健全和优化与知识管理相匹配的企业组织结构。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多层次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在信息快速变化和流动的情况下越来越不适应企业柔性管理的需要,使得相关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速度较慢且容易出现扭曲变形,因此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背景下,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向扁平化方向发展,这样企业组织内部的信息就能够以最快、最真的速度和质量来进行共享,同时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也可以为企业的相关合作伙伴提供更多信息共享接口和平台,这样就可以实现整个企业乃至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同层次、同平台上实现平等交流。此外,与知识管理相匹配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也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和培育一个学习型组织,总而增强企业知识管理的推动力。
一、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一)企业管理模式的含义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的企业经营目标,而对企业的总体资源和经营活动框架等进行适当的整合,以支撑企业运行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会根据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的运行状况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变动,不同的企业都有着各自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
日本和美国管理模式是目前公认的两种企业管理模式。日本管理模式强调以集体主义为特征,注重对人际关系、集体利益等方面的管理。美国管理模式以强调个人能力和法制管理为特征,与日本管理模式相比,美国管理模式更注重在制度、规范和条例管理等方面。
但是由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和管理需求。也就是说,企业管理模式只有向现代化迈进,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欲求生存和发展。
(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含义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指企业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采用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手段的管理方式,使企业管理水平达到与当今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水平,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控制和管理手段现代化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促使企业管理模式向现代化转化的动力因素,企业管理模式最终是为企业管理现代化服务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适应。随着企业管理现代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远远落后,因此,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已迫在眉睫。所以,根据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对不同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选择、结合和创新,对于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非常必要。
二、企业管理模式的现代化选择——以激励约束为核心的企业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
企业现代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是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相结合所孕育出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企业发展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不可预料的挑战。然而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的高低跟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
本文主要阐述以激励约束为核心的企业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向现代化的转化。
(一)以激励约束为核心的企业现代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原则
激励是指从管理者的利益出发,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管理者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促使管理者更加好的为企业服务。约束是指结合企业的规章制度,运用道德和法律的力量对管理者的不当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激励与约束是企业现代管理机制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激励与约束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激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此消彼长,激励过度就会导致约束作用的不足,而约束过度也会导致激励作用的失效。
(二)以激励约束为核心的企业现代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过程
1、明确企业现代管理运行机制的目标
第一,解决目前企业内部出现的“激励不够”与“制衡不足”等问题,优化企业管理机制以及法人治理结构,让员工在激励与约束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以企业经营者以及管理者的能力与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
第三,为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必须善于总结管理经验,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操作规范,以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2、建立合适的薪酬体系
合适的薪酬体系是维系企业稳定且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与企业员工是否全心全意的为公司做事和服务的关键因素。所以,以激励和约束为核心的企业现代管理机制的建立首先要建立合适的薪酬体系,做好薪酬水平定位、职位分析、薪酬调查以及薪酬体系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为员工的工作质量,同时也确保了薪酬体系的公平。
3、完善员工的任用与考核体系
首先,建立和完善人员考核制度。完善的人员考核制度是现代化人员管理的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管理人员市场竞争意识,从而能够更好的应对现代管理带来的市场挑战。其次,制定明确的工作规章细则,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同时,针对表现比较好的员工要及时给予适当的激励,对在工作中行为不当的员工给予适当的约束。
综上所述,通过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有效结合,以激励为核心的企业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能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最终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标准化 科学化 企业管理 档案
一、传统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今天,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企业档案不但要记录历史,还要服务现实,企业档案已出现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借助档案管理系统提供档案信息的网络检索或浏览。当前进行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企业档案工作备受冷落,大多只是实现了简单的档案信息目录网上检索,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远没有实现真正的档案信息化,只有转变观念,改革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认识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走出困境,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企业档案机构地位低下。企业领导对档案工作认识不足,重视支持不够: 许多国有企业的档案机构与人员被大幅裁减,档案保管基础设施及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档案机构往往成为被首先、重点清理的对象。档案业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档案人员的薪酬水平远远低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档案机构在企业组织体系中地位下降,严重挫伤了档案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积极性,致使大量管理人才的流失,而且也制约了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
企业档案管理滞后于信息化发展。企业档案管理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许多企业档案机构和人员面对新出现的电子文件,采取回避措施,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模式却难以适应信息化发展,固守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模式,导致电子文件、档案没有实施管理或管理不当。
企业档案信息缺乏系统管理。伴随着大规模是企业重组和企业合并,由于一些档案材料分散保管于各部门,零散地分布在机构成员手中,无法相互借鉴,没有一个机构来集中统一的管理本业的档案,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失误增多。在有的企业中由于管理不严,导致档案材料被盗,如果企业档案部门不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企业“记忆”面临着丢失的危险,就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个新的概念和事物,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研究也兴起一股热潮,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运用知识。知识管理是为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综合企业内部和的各种信息、知识,并加以识别、收集、科学的加工和充分的运用,并通过建立知识共享机制,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的增值;利用企业所蕴含的集体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造能力。在知识管理经营管理模式下,增强企业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的发展不再受到资金和自然资源的限制,知识资源对于当今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管理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知识管理思想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知识管理是对企业产生的知识进行管理通过获取、存储、学习、传播、共享,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才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管理将为企业创新增添动力,要使每个员工都能接触并有效地运用企业的知识,实现将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地找到最需要的知识,企业经主要依靠知识来赢得竞争的优势,最终实现成本最小,而收益最大。
企业档案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企业档案是企业活动的忠实记录,企业的隐性知识占据了企业知识资源的主体,企业档案忠实的记载了企业员工在从事生产、管理等各项活动过程中的情况,隐性知识是企业知识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企业档案就认识、经验教训的总结,积累了大量的企业显性知识;企业档案有助于实现企业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通过信息交流、传递实现的。有知识为人们所运用,所掌握,知识才有价值。信息交流、传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语言和书面,书面交流是以文件、档案等形式进行知识的使用和交流。知识应用范围扩大,价值实现也扩大了企业档案帮助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企业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企业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的时候的过程、内容、结果,是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是企业拥有某一知识产权的法律凭证。档案的凭证作用可以有效地证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企业档案可以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企业档案可以提供寻找相关领域专家的线索,企业档案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教材,当企业组织结构庞大、员工人数众多时,知识管理系统记录了与企业相关的内容,企业外部知识培训使企业员工能迅速融入本企业,学习并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企业档案反映企业文化,企业档案形成和产生于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各种企业活动过程中,知识管理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更是一种管理理念,企业档案不仅具备知识特征,还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已成为许多企业战略行为和价值观的一部分。
知识管理是企业档案工作创新的方向,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管理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撑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居于主导地位,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其对企业档案工作创新的意义有: 知识管理的根本目是实现知识的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知识是企业的战略资源,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是知识的积累组织、传递和应用、创新。它可以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企业档案的价值,促使人们重新视定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企业档案管理的基本活动,以促使人们重新考察企业档案管理的技术方法。以知识管理思想指导企业档案工作,企业档案管理从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走出来,通过挖掘企业档案的知识价值,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创造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知识管理要求拓展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职能,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应将档案管理看成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人员从档案实体保管员转变为档案知识管理者、知识提供者及决策咨询者;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完善和优化馆藏,档案工作者必须投身于电子文件的产生和控制过程中,完善和优化馆藏资源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利用档案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重要手段则是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手段,文档信息数字化工作是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另一主要内容;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提高档案管理技术,对档案管理来说,更依靠上数据,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档案信息化离不开企业信息化,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必须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电子文件形成、流转、处置和监控制度,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之中;知识管理要求档案知识实现智能化服务,实现档案知识智能化服务,可以通过企业知识库的构建、知识导航的提供、知识的咨询等手段来实现;知识管理要求档案工作者提高素质,知识管理要求作档案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档案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是人才,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以此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
三、知识管理背景下构建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面对机遇和挑战,档案工作只有主动去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积极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才能促进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发挥档案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有的作用。档案知识是典型的显性知识,符合档案知识管理的规律,因此企业档案实施知识管理是自身的要求;企业档案实施知识管理是现实的要求,通过大家参与达成共识的知识资源优化处理,解决了过去“按档案方法分类,不切实际”的问题,避免了“知识类档案”还按照信息类档案进行处理的错误方式;企业档案实施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知识管理将以往的档案知识规范化、统一化、创新化。
构建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模式的目标。管理的思想也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发生了转变,使档案管理有了重大改观。具体目标是使档案知识资源化、信息化,按信息管理方式分类保存,以供搜索和查询,按知识资源结构进行管理,即归类沉淀,对将来的知识型文档,设计、设立标准模板;实现知识资源支持领导决策,要充分了解分析领导或管理决策的事项及过程,设计、设立订阅机制,委托专业人员或专家收集知识或信息资料;知识资源及时支持员工学习。构建相应分类的关联知识资源库,配备相关知识的文件类到关联知识库中,设立员工自学考试内容;知识资源及时支持员工工作,要了解分析各项业务、事务工作,内容及过程,按业务、事务过程环节及环节内作业程序;知识资源管理制度化,用制度的形式确定知识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档案知识资源管理依托网络,用信息来实现,在应用系统中对知识资源分层级设立安全访问权限。
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模式构建方案包括档案知识资源应用功能系统、资源库委托收集、整理系统、资源库委托收集整理系统、知识资源库管理系统。知识资源管理组织建设方案其组织结构可以设计为知识资源管理团队和知识资源管理中心。建立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推进和组织建设的要求。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方案实施步骤要开展进行调查研究,它包括管理制度方面的调查研究、硬件方面的调查研究、技术方面的调查研究、人才方面的调查研究;制定实施目标,明确实施要素,建立保障系统,实施要素是方案的主体部分,需要建立包括档案知识资源管理体制。
企业实施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条件。企业实施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条件,一定的网络基础设施是实现网络化的前提。技术是档案知识资源管理顺利进行的保证,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是关系着档案知识管理信息能否在网络上的关键。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资金是否充足也是档案知识管理能否顺利进行得关键因素,此人才问题关系到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成败。
因此要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统筹协作,共同促进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宗培岭.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工作运行机制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
[2]曹洪斌.体制、制度、方法——企业档案面临挑战,中国档案,2003,9
[3]徐拥军,王宏.论企业档案在企业粗识管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2004,3
[4]马海群.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档案学研究,档案学研究,2001
[5]李兆明.业档案工作处于困境的原因及对策,北京档案,2005,9
[6]刘长欣.浅析知识经济时代对档案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2
一直以来我们的社会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前进,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环境,而企业也在这样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科学知识成为了企业最大的资本,它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知识管理的概述
1.知识管理的定义
一直以来,就知识管理的定义而言,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他们不同的立论角度给出了自己对于定义的不同理解,这些观点为后面我们对知识管理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纵观所有观点,我们可以将知识管理定义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四点:
第一,知识管理的对象:知识、与知识相关的人、物以及活动。
第二,知识管理的目标:让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能够进行知识的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对于知识的创造力,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的知识,达到知识创新的目标。
第三,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组织制度、组织文化以及组织结构等。
第四,知识管理的手段:信息基础设施,它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2.知识管理的内容
针对知识管理的内容,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讨论活动,并提出了诸多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内容:
第一,知识的获取管理:主要包含知识的获取、组织、检索、传递以及测评等等。
第二,知识的共享管理:通过一个好的环境的创设来促进知识的共享以及交流。
第三,知识的创新管理:在上文的定义中我们也介绍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知识的创新,知识在组织中的创新其实就是一种知识的转化过程,其中需要显性和隐性知识共同作用才能够达成。
第四,建立学习型组织:不管是对于企业自身,还是对于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来说,都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自身的能力。这其中需要企业管理者发挥好作用,明确企业员工在不同环节中具体的学习要求和内容,懂得如何提升员工的学习效果、如何激励员工学习等一系列的问题。
3.知识管理的方法
(1)知识库
顾名思义就是指装载知识的仓库,用于存储与流通知识。知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呢?其实一般存在于人脑中的知识可以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我们在上文的知识管理内容中也有提到,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所谓显性知识一般是指较易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它也更容易使用诸如文件、报告书、录音、手册以及记录等具体的方式进行存储和流通;所谓隐性知识则与显性知识恰恰相反,它是一种主观的同时不容易进行形式化的,诸如一些习惯、经验、技术、印象以及文化等等,此类的知识很难进行形式化,顶多也只能够通过一些故事性的描述和条例式的原则来表现出来。在企业中最宝贵的知识通常是广大员工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所积累下的经验,因此企业应当尽可能的将这些宝贵知识归入企业的知识库中,对于实在无法归入的知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渠道的方式鼓励员工进行直接的互动。
(2)知识地图
经过长期的搜集与积累,企业知识也会十分庞大、繁多,因此上面提到了企业知识库的建立,这也是进行企业知识管理的第一步,而知识地图的建立则是为了在浩瀚的知识库中让知识的寻找者能够准确、快速的找到相应的知识。实际上,知识地图是知识库的目录,通过它可以将知识的分布进行合理的标识,帮助搜索人员找到知识的来源。同时,在知识地图上显示的知识来源可以是部门的名称、文件的名称、专利代号、专家名以及参考书籍代码等等。此外,企业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在企业员工中进行已知知识的搜集,并且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整理,同时将知识分为入门、基础、独特以及全球四大类,这样可以方便知识的分类查询工作。
(3)知识社区
知识社区指的是由企业员工组建的以分享知识为目的的团体,该团体是建立在成员间的信任、交情以及兴趣爱好之上的。同时,实体知识社区和虚体知识社区是知识社区的两种存在形式:实体知识社区顾名思义是真实存在的,运用开展培训班、企业知识讲座、印发企业刊物以及开展内部交流学习会等形式存在;而虚拟知识社区是通过网络实现的,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知识管理的BBS,企业员工有登录权限,在遇到工作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登录来寻求相应的答案。
三、知识管理推动企业管理创新
1.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在企业中对于知识管理这一环节上,要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生产、传导、共享以及使用的规则制定。首先,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一定知识流转的保障制度、保障体系。其中主要包括知识投入、知识沟通等相关体系。对于知识管理方面要注重资金的投入,促进知识管理在企业内部的流转、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也要做好企业硬件方面的建设,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全面的推进企业知识管理的建设,推动企业的全面的发展。
其次,为全面推动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建设,制定严格的知识绩效考核,对于企业员工的所提交的知识管理方面的成果,要经过严禁的评审,知识绩效考核主要以知识成果为主。进一步提高知识奖励,促进企业对知识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管理的提高。
2.知识管理推动企业管理组织的创新
在一些传统的企业中对于新的知识结构、新的知识不重视,更谈不上与时俱进的思维,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社会、市场的变化,对于一些出现的新问题不能灵活的处理,至于那些更为复杂的前瞻性就更无从谈起了。依照知识管理的特征,企业只有实现本身组织结构的科学变化,才能符合企业自身发展。
首先,一个发展向前的企业确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的领导。企业确立知识管理的领导,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企业重视知识的力量,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知识型人才的发挥其才能,为企业知识积累、知识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促进新的知识出现,推动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
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学习组织,鼓励企业员工的自主学习,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学习氛围,在企业中减少阻碍知识传播的各类障碍,提高知识在企业中内部普及。知识管理需要采用扁平化,这样有助于缩减层级,为知识的在企业的推广提速提供方便;对企业内部之间的通过加强协作,平时在工作中注重彼此间的交流,排除种种不利交流障碍,互相借鉴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便利;增强企业对外学习的机会,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合作,向一些在知识管理方面做得好的企业借鉴;另外,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要求做到决策透明化,民主化,进步推动企业知识管理发展。
3.知识管理推动企业管理文化创新
一个企业的文化将伴随着这个企业始终,也是决定企业特质的重要因子。在知识就是生产力的今天,个人通过其自身的知识与企业中其他人之间的知识融合,才能为其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保障。企业文化为个人的知识提供了企业本身基础,又为个人的在企业内部的学习和知识创新提供帮助。开放性的文化把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内部人员的知识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企业最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当前,在注重知识结构的今天,企业文化既要做到为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又要体现其自身发展完善的包容性,同时还要做到与时俱进的自我完善。企业文化有很多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为企业员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为其自身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又可以鼓励员工的知识创新;同时着种文化,还能在为企业在员工内部建立起较为直接的信任机制,为企业稳定与发展提供帮助,在困难时期帮助企业团结一心共同度过难关;企业文化在更为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尊重每一个员工,为每一个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平台,从而达到增强每一名员工奉献的意识;企业文化对于增强企业队伍建设尤其独到的地方,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精神凝聚力,保障团队协作,合理的利用企业资源,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员工想象力,为企业员工创新提供必要的帮助,最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时 动静有时 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33-02
《管子》是稷下学者治学、议政和学术交流的产物,是一部辅佐封建君主强国称霸的治国理论集,① 包含大量经世致用的管理思想。它在总结天时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务时”管理原则,即时治观,是其管理思想中极富特色的内容之一。
一、《管子》所言之“时”
对于什么是时,《管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探究其文本可以发现:《管子》对时的议论是围绕着天展开的,它所谓的时就是天时,是自然之天的特有属性和表现方式。
1.时表现出天的特征。首先,天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天不一时”(《宙合》),时是它的外在表现。《乘马》篇中“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也描述了时作为“天之道”的运动特性。其次,虽然天不断地变化,但又有恒常不变的运动法则,即“天不变其常”,并表现为“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形势解》)。就是说,天在空间上覆盖万物,在样貌上有日月、星辰等天象,而时间上则有寒暑、日夜等运动变化。可见,时是天的恒常性与变易性的统一。最后,时对于万物具有生养作用,“四时生长万物而收藏之”,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死消长。
2.时具有多种形态。《宙合》篇曰:“岁有春夏秋冬,月有上下中旬,日有朝暮,夜有昏晨、半星辰序”。这清楚说明时是天的运行变化的外在表现,有春、夏、秋、冬四种时令形态,有朝暮、晨昏之分的时辰形态,也有岁、月、日、夜之分的时光形态。在《侈靡》篇中则记载有“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的提法,又指出了时有着古、今之别的时代形态。
3.时具有德性。时总是呈现出恒定的四季变化,周而复始,故《管子》相信时具有诚信等德性。如《四时》篇中“四时曰正”,指出时的德性为“正”,即不偏不倚。又有《任法》篇中“如四时之信”,将时的德性归结于“信”,即真诚而不虚伪。
二、以时治国
四时生养万物,人无法摆脱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因此人“动静必因于时”,一切行为都要随着时间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管子》将时间规律与国家政事相结合,倡导务时而治的治国方略。
1.务时以寄政。农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主要产业,有着明显的季节性,故时政是华夏农耕文明中一个重要的管理范畴,《管子》时治观也正是通过这一概念首先得以体现的。《四时》篇说:“圣人务时而寄政焉……信能行之,五谷蕃息,六畜殖,而兵甲强。”君主必须以“务时”为施政纲领,遵循时间规律,合理地安排政事,才能保证农业的顺利生产,实现富国强兵的为政目标。
“彼民非谷不食”(《八观》),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对粮食的需求。故“地者,政之本也”(《乘马》),保障农业生产,储备足够的粮食就成为了为政者首要的的任务。而“地之生财有时”,农作物只有在土地和天时共同作用之下才能够得以生长。故《轻重乙》篇曰:“四时生万物,圣人因而理之。”古代封建君主施政,归根结底就是“地政”,就是要按照四季不同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对农业的行政管理,为农民办实事,利民兴农,促进农业发展。
2.时动以富国。虽然人依赖自然环境才得以生存,但人在自然面前并非被动无能的。《山权数》篇指出,“天以时为权,地以财为权,人以力为权”,人有着摆脱自然束缚的能动力量,并主要表现为人的劳动生产力。《小问》篇道:“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国家的财富需要依靠人民的劳动去创造,关键则在于按照时间规律进行农业生产。为此,《管子》提出了“四时教令”的政治管理举措,将天地、阴阳所遵循的规律与政治时事相联系,要求君主根据“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的自然规律,在四季分别实施不同政令,引导人民合理生产。倘若人顺天而为,不失天道,就能收到“四时事备而民功百倍”的成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量积累国家财富。
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下,商业活动与农业活动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多是农产品的生产与交换,农业生产的安排和农产品的丰歉直接影响着商业活动。这就决定了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也必须重视观察四时之变、顺时而为,而时治观也就被运用到了工商业的管理之中。《小匡》篇有言:“观凶饥,审国变,察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意即经商者要观察不同地区农产品的生产情况,掌握农产品的供需情况,恰当定价,保证商品销售。再加上,“时之处事精矣,不可藏而舍也”,时是一个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理论范畴,就每一个时点而言,它是转瞬即逝的。对于从商者而言,必须“精时”,珍惜时间,抓紧生产。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产品储备不足的尴尬局面。
3.据时以法治。法律是人的行为准绳,“凡国无法则众不知所为”(《版法解》)。没有了法律,人民就不明白如何作为。《管子》认为实行依法治国,使法制如同天常地则一般在社会中成为一种常规,才能维护社会稳定。
时在法治中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因时立法”,即法律应当与时变,符合变化的社会现实。《正世》篇曰:“故其立齐也,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强调了立法时不能一味教条地照搬以往已有的法律,也不能死守现有的法律,而是应该立足于现时来制定法律。另一方面,它要求法治应当“如四时之忒,如星辰之不变,如宵如昼,如阴如阳,如日月之明。”(《正世》)就是说,法律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性,而执法应当公正严明,这是法治应有之义。如果法律朝令夕改,而执法不公,只会令法制混乱无常,失去实际效用。
三、时治观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管子》时治观将天地、自然视为人的价值本位,以“法天”、“顺时”作为人的处事原则,发挥人的能动力量。实质上是在正确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主客观的统一。不仅体现了实事求是、务实创新的管理精神,还树立了人的时间观念,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值得企业管理者借鉴。
1.深化管理创新意识。《管子》认为,圣人的共性在于他们实事求是,并且深谙于“随时而变,因俗而动”的管理之道,正所谓:“故古之所谓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设赏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轻有重,迹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随时而变,因俗而动。”(《正世》)而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是伴随着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根据现时形势的变化作出改革创新,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再也不能盲目套用现成的管理制度,应当因时立法,尊重事实,制定符合现实需要和企业自身发展道路的管理制度及理论;应当重视对人才、科技等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提高管理效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也不能再像计划体制下那样采取简单、机械的管理模式,应当建立多样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创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管理方式,带动企业的活力和员工的能动性。
2.提高企业生产效能。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身处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想要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保证产品能够顺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偏好。时治观要求企业秉持务时理念,洞察市场变化,研发、利用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全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再者,任何企业想要率先占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必须建立其产品的优势。时治观提醒企业管理者要注意企业生产的时效性,善于把握时机;促进企业管理者致力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价格优势和企业竞争力。这些对于经营带有季节性商品的企业尤为重要,否则只会错失有限的销售时机,导致经营失败。
3.提升管理者道德素养。天地四时生养万物而没有偏私,具有公正无私的至高品德,依靠天地自然而生的人类应当“法天合德”,将天地自然作为自己的行为楷模。故《管子》要求人“参于日月,伍于四时”(《版法解》),效法天地之则,培养“无私覆”、“无私载”的奉献精神,做到“若天然”、“若地然”,正确处理公私关系,“象地无亲”。因而,《管子》时治观还蕴涵着一定的道德内涵。用现代眼光看,它提倡的是管理行为的公正公平性和管理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有利于规范管理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保障竞争机制的顺利运行,激发员工的工作斗志和热情;有利于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创建和谐的企业氛围,增强企业凝聚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努力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以德治企,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一言以蔽之,当前中国企业管理者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务时创新精神,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管理效率。更要以公正无私、诚信正直作为衡量企业全面发展的道德尺度,推动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时为宝,以正为仪”,正是《管子》时治观对有效管理作出的最佳总结。
参考文献:
[1]关锋.管仲哲学思想研究(摘录)[G]//十家论管.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
[2]蔡一.《管子》――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创新研究
企业知识管理对企业来说并不是选择性问题,而是一个企业应对当今社会所需的必要对象。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秉着适者生存的规则。所以,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是一个企业立足的重要筹码。本文浅析它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研究知识时代下为我国企业创业实践提出了建议,结合它和企业创新的现状,对提高企业创新提出有效的方法。
一、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的概念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我国对于知识管理方面概念最早是在1998年之后,从相关文献以及资料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以及研究企业管理和信息管理领域上的学作者。像吴晓波等对它的模型做出了全面性的研究,创建了模型框架图;王老师则是从系统工程的领域对它进行研究等。这些分析都是为了能让它得到更好的发展。总结了知识管理概念应该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它的对象不单单是知识本身,也包含与知识有关的一系列活动,比如知识相关的人和物。它的目标是知识创新,企业就要做到鼓舞每一个员工学习,取得知识,开展创造力。它必须通过现代化的技术进行开展,信息基础是为知识管理做好铺垫。(二)企业创新的概念创新这个理论是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把它的定义总结成创新是一个经济的范围,而不属于技术领域,不是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却是把已经研究的科学技术带入到企业中,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力。到了20世纪,信息化的时代降临,企业积极走向创新领域中,由此,它的概念也相继被深化,主要内容主要是体现在制度的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
二、知识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乃至全世界,早就开始对创新进行研究,但是,知识管理的理念却比它晚了很长时间。因此,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就较晚。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秉着适者生存的规则。所以,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是一个企业立足的重要筹码。研究企业知识管理对企业来说并不是选择性问题,而是一个企业应对当今社会所需的必要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浅析,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它是企业和创新的根本从企业创新的根源来说,一部分人把企业创新看成一种特殊的知识,同意企业创新和知识创新是同步进行的,因此,知识管理是企业创新的根源。有相关定义是说知识包含技术,通过检测知识的发展能力,来进一步理解技术进步的方向。突出了隐性知识作为创造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来源。(二)它和企业创新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者两者的关系都是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一直积极适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企业的管理对外部因素的问题要有相应的建议和方法。马赫特拉博士认为的知识管理定义是针对企业发生一系列难以控制的情况时,可以有计划性有效的做出相应的对策。(三)两者存在的联系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杨文明老师在两者经典概念的基础上,开展了新的理论说明,指出技术创新过程不一定是以知识创新直接发展的,但是必然是由知识创新间接引起的,因此,不论是制度上的创新还是管理上的创新,其实都是知识创新。谢洪明等以分类模型上研究了技术创新类型和知识管理类型两者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用新产品的开发为例作为基础衡量其绩效。
三、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
简单的来说,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提高创新的基础,以及有效地推动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效果等。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并且以管理系统对企业创新的进步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我国企业创新的发展做出贡献。首先是要完善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企业的信息技术和文化水平、结构机制等都和知识管理有着较为显著的关系,他们的结果也正是检测了企业的知识管理效果。在完善企业知识系统一方面是要提高信息系统,它对企业的建设来说,不单单是只技术工程,也是一种管理变革。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型企业文化,它对企业管理效果的作用仅仅在信息技术之后。有效的知识管理不单单是企业良好的发展,而且还是企业的运营者把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与其他企业竞争的筹码。其次是要根据知识管理系统来促进企业联合创新,单独的创新对企业创新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联合创新却能合理的预测企业创新效果,并能对企业创新有明显的作用。因此,提高企业创新的第一步就是要鼓励企业联合创新。一方面我们要先从产学研联合开始发展,不仅要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学习体系,有效的发挥出联合创新的优点。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产学研联合创新的方法进行实现,比如可以通过科技中介机构、企业自寻相关高校和项目、高效通过网站进行相关研究结果等。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供应链企业之间关系进行联合创新。供应链是指产品与产品相连接的过程,供应链企业直接的联合创新因为具有双方共同盈利的点,作为处于中间的企业,合理的利用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提高企业创新做准备。在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上,对企业创新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根据完善的企业信息体统,建立合适的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来对效果进行发展,根据合理的知识管理系统来促进联合,从而实现企业创新效果。所以,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是一个企业立足的重要筹码。
四、结束语
本文初步对知识管理以及对企业创新作用的研究,提出通过完善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能提高创新企业的最终效果,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企业的创新和知识管理相互结合起来,用知识管理来推动企业的创新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本文以企业管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说明了我国企业创新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根源。
参考文献:
[1]赵会霞.企业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2]阳银娟.知识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5
[3]刘璐.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
[4]许远超.知识型企业个人知识管理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关键词: 知识企业 财务管理 比较分析 创新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强调了经济的增长已经越来越依赖于知识这种最重要的资源,已经越来越以知识为基础。正如德鲁克所言“在知识社会中,知识已是且将代替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而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企业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独领,成为新经济时代的领头羊。
1 知识企业及其特点
知识企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知识企业是以知识为对象,对知识进行直接生产、加工和分配的企业。广义的知识企业是指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对信息和知识进行生产、存储、作用和传播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信息服务等领域。知识企业以员工的知识及其商品化为利润源泉,具有资金更多地投资于知识和信息活动,以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的产品和服务为经营目标,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对风险投资和股票市场的高度依赖性等特点。
2 知识企业财务管理的比较分析
知识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不同于传统企业。首先财务管理服务于知识管理的观念,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知识企业应转变传统企业中流行的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观念,而代之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观念,故财务管理要服务于知识管理;其二是指知识管理中知识资产的开发、利用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都需要财务管理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其次,高收益与高风险相配比的观念。知识企业表现为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要想取得高收益就必须接受高风险的存在。为此知识企业必须突破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中保守的消极规避风险的观念,而应树立在高收益与高风险合理配比前提下勇于承担风险的观念,这也是社会和历史赋予其的使命。知识企业的风险主要源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果技术创新停滞不前或反应不够敏捷就会导致企业覆灭。因此在等待死亡与可能获得高收益的高风险技术创新之间,知识企业只有选择不断的技术创新。
众所周知,财务管理通常有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分配管理等内容。在知识企业中,这些内容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筹资管理方面,筹集足够的资本是企业实现生存、发展、获利的管理目标的前提之一。在传统企业中,筹集资本主要指筹集资金;而在知识企业中,知识在企业基本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筹集资本不仅包括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包括了资本的筹集。在Intel公司生产的芯片价格中,原材料与能源只占3%,设备与设施费占5%,直接人工占6%,而85%以上的价格为知识、专利与技术占有。对企业而言,如何筹集各种能唯我所用的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起点,“筹知”与筹资相结合将是一种必然。事实上,货币资本筹集和人力资本筹集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货币资本的筹集为人力资本的筹集创造条件,只有筹集到一定量的货币资本,才能吸引人力资本,购买或研发无形资产;而人力资本的筹集反过来会有助于货币资本的筹集。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有发展前景,并非决定于实物资产、多少设备,而主要在于是否拥有杰出的经理人和科技人员,是否具有专利、技术诀窍、商誉、知名商标等无形资产;是否具有一个或若干个能够随时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的虚拟组织。人力资本是组织的“灵魂”,而物质资本只不过是组织的“躯体”。所以,组织的筹资能力大小,基本上取决于组织拥有上述无形资产的能力。换句话说,拥有了优质的人力资本,即使没有任何实物资本,资金持有者也愿意提供货币资本给你支配;相反,如果只有实物资本而没有人力资本,那么就不会有人愿意提供货币资本。所以,企业在筹资阶段,财务管理应实现这样一种良性循环———通过筹集货币资本为人力资本的筹集创造条件,通过财务管理的其他功能,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创造更大价值,为筹集更多的货币资本!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打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