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治理与服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非营利组织;组织融合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160-02
引言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仅着重强调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属性,也将社区卫生服务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当中,提倡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公众自身的多元化参与,主张政府、市场与社会从资金、更高效的服务和更具科学性的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对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代表的公共卫生提供支持。在新一轮的医改中,突出强调了社区卫生的公益性,强调要改变过去的“以药养医”现象,实行药品低差或零差政策以及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因而社区卫生机构本身已经日益趋向于成为非营利组织。然而,由于目前的社区卫生公益性改革还处于初步的试水阶段,社区卫生机构在迈向全面公益性、非营利性的道路上还存在着机构自身公益服务功能单一等突出问题,因而通过引入社会第三方力量来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变革已经成为了共识。由此,讨论社区卫生服务当前与社会第三方力量、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互动融合关系也颇具现实意义。
一、理论构建
本研究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将协同治理主张的多元主体参与和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性、大众性结合,导入社区卫生服务这一基础性层面,对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卫生服务深度融合的可行性框架进行建构。
(一)理论基础
协同治理不是仅指一个理论,而是将协同学和治理理论相结合。协同治理将协同学的基本思想应用到治理领域,强调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体等多元主体相互协调合作,组成和谐有序高效的公共治理网络,协同互动,从而有效地处理公共事务。吴春梅等在对国内协同治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三大关键变量、三类影响因素以及三条实现路径的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为我们在公共管理领域应用协同管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框架。在吴春梅等看来,协同治理的实现有赖于网络、协作、整合等关键变量作用的发挥,而这些变量深受利益状况、社会资本、制度和信息技术等因素影响。由此,协同治理实现的关键便是对上述变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控,为此需要做到激发显性因素表达,优化网络结构;注重隐性因素培育,深化协作互动机制建设;加大共享因素供给,促进整合功能发挥。
(二)理论与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前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卫生机构的融合关系,隐含了非营利组织对社区卫生服务提供、运行等的影响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对相关非营利组织的反作用,社区卫生与非营利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相关的制度保障等要素。这种融合互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具体可见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多元提供与保障、资金的多元化筹集以及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人员的来源、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以及社区卫生机构自身管理模式与能力的提升等。应该说,这种互动融合在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更加倾向于非营利组织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单向倾斜支持。而协同治理理论主张通过多主体协作、合作的方法,在一个动态开放的社会系统中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治理。协同治理强调的是动态性、开放性、多元化、管理方式网络化以及组织结构弹性扁平化等。在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融合互动中,其实质就是要通过发挥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优势及其广泛的涉及面,为社区卫生服务注入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要保持其公益性。这与协同治理所主张的协作合作从而达到共同治理乃至善治不谋而合。协同治理是一门交叉融合型理论,而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卫生服务这两项的融合操作也恰如协同治理理论所倡导的各利益方为了一个共同的更大的目标而相互交融、共同合作。
二、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融合关系的实践启示
虽然目前在学术界关于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卫生服务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较为少见,但实践已经走在了前列。现今国内乃至世界各国都已经就应该广泛发挥社会第三方力量的作用、让更多主体参与到社区卫生的层面上达成了共识。这不仅是现在多元社会协同治理的需要,也能够在更广阔的层面上使基层卫生回归公益。具体说来,当前的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卫生服务主要通过以下路径进行融合互动。
(一)基层卫生公益理念传播
社区卫生服务根植并发展于基层,是实实在在地致力于为了民众福祉的惠民工程,公益性是其本质属性。然则,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经历过20世纪90年代的过度市场化、“以药养医”的阶段,现在的基层卫生百废待兴。在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还较为低下,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的矛盾张力下,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再一次被重新审视。非营利组织以其非营利性、社会性著称,可以在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民众间起到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同时也处于民众、营利组织对政府利益诉求的过渡地带。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回归公益属性的观点毋庸置疑,但公益化的道路仍阻力较大,其中一个较大的难点就是现在的公益改革打破了原先的“以药养医”的链条,使得各方利益被重新划分,艰难险阻也就不言自明。而非营利组织由于它本身便是公益性组织,其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那么由非营利组织来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传播其公共性,让公益的理念深深地根植在社区,这样不仅与其组织本身的宗旨相契合,同时相比于政府直接“大刀阔斧”式的改革更容易让全社会接受。
(二)扩宽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筹集渠道
不可否认,当前新一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打破之前“以药养医”利益链条、纠正医疗机构“乱开检查”的同时也规定了必须由政府财政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更多的支持,因而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应该依靠财政作用的发挥。然而,这似乎形成了一种困境,因为几乎所有的社会公共性问题都应该由政府财政来保障,类似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等等,单纯地依靠财政似乎已经不具备十足的说服力。而社会第三方的力量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作用显然也是有限的,但是其发展和上升的潜力空间却是巨大的,因为当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与更多的非营利组织进行资金筹集的协作时,就意味着两者之间有了更多的协同治理空间,而不是单纯地犹如财政对社区那般单向的补贴支持。具体说来,非营利组织在扩宽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筹集方面除了有我们所熟知的利用相关组织资源争取合作空间以筹集资金、发动其他组织和相关人士捐款之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措施就是通过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之间的探索合作来进行筹资。公立医院本身也是非营利性组织,考察目前国内外部分地区已有的做法,一个较为普遍的措施办法就是以项目为引导,通过医疗卫生健康项目来连接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以此互利共赢。然而,由于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两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休戚相关的关系,因而在探索两者之间的合作筹资机制时,其配套机制也是值得重视的。总而言之,非营利组织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筹集支持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受其组织本身的公益属性影响,它的作用还是有限的。因而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卫生服务之间的资金融合还需要一定的“磨合”和增进。
(三)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体系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长期面临着一个较为低水平的阶段,机构服务功能还比较单一,现在也是以单纯的看病、开药为主,在机构还可以深入挖掘的康复、养老、预防、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还参差不齐,有些地区甚至比较落后,社区层面开发“医疗旅游”则更是几乎处于空白阶段。非营利组织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方面的介入,比较容易突出发挥作用的是养老康复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近年来,关于医疗卫生和健康等方面主题的社会组织例如行业协会正在迅速崛起,这些行业协会很多以相关医学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为主导成员,具有行业示范性和带头作用。以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教育功能为例,除了可以邀请相关医疗健康行业协会的专家教授来社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论坛之外,以社区为单位的健康类培训班、社区医生与健康组织专家之间的轮流交互式学习也是今后可以重点开发的合作项目。可以说,类似的健康行业协会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开展提供了额外的智力支持。
(四)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在社区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方面比较常见的是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区卫生机构回归公益,但并不代表着机构的人员激励要回到20世纪80年代“吃大锅饭”的时代,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激励与培训开发甚至更为重要。在机构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的培训方面,健康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样的非营利组织的巨大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对于广大非营利组织本身而言,因其不以营利为目的,其组织的运作和人员的开销都需要依靠自身科学的管理模式来实现,这对于社区卫生机构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卫生服务之间的融合关系,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社会性组织对社区机构的支持帮扶力度更大一些,两者之间的融合也更偏重于社会性组织对基层卫生服务的倾斜支持,毕竟就当前社会现实来说,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代表的基层卫生在机构资金和人员配置等多个方面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所以,只有通过发挥更广泛的社会非营利组织的力量作用,才能逐步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作用,达到协同治理的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玲,程晓明,巫小佳,沈志洪,尹亚平,石崇孝.社区卫生服务及基本卫生服务主要内容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04,(11):7-14.
[2] 贾康.“新医改”:理顺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的关系[J].地方财政研究,2009,(6):4-6.
[3] Z康.新医改方案亮点纷呈[J].中国财政,2009,(9):1.
[4] 李玲,徐扬,陈秋霖.整合医疗:中国医改的战略选择[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9):10-16.
自全市以“40工程”为切入点,全力提升社区治理的承载力,到2020年11月10日成功赢得创文夺牌之战,全区社区治理水平已有大幅提升。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接续努力下,以“共建家园”为总抓手,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掀起社区治理提档再升级的新。
党有所指,团有所向;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服务社区治理的行动中,经过前期走访调研,对现状情况进行摸排分析,发现仍存在与区委要求不匹配、与团市委要求有差距等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团组织服务社区治理之“状”
一是少数团支部责任担当“软化”。凡事跟着党建走,双手一举“事没有”。少数团支部书记将团的建设看作党的建设的附庸,缺乏主动性、独立性,习惯性在社区蹭党支部“共建家园”热度,拉横幅、齐摆拍,方案统筹事先不做,行动落实更无从谈起。
二是少数团支部整体功能“弱化”。软弱涣散问题在少数团支部依然存在。服务力、引领力、组织力作为团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服务社区治理中暴露出的“弱化”程度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应付式服务、签到式集合、随意式考核。
三是少数团支部服务内容“虚化”。“服务”作为体现团组织存在感的重要一环,当前在少数团组织中仍存在走过场,而不走心走实的问题。形式内容味同嚼蜡、简单复刻党建内容、参与热情调动不高、特色特点彰显不足等问题则是“虚化”的具体表现。
二、服务社区治理软化、弱化、虚化之“因”
一是思想“根子”不牢。思想建设作为团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团支部书记政治站位、思想认识高不高,直接决定团的建设的整体情况。在服务社区治理中,皆言“知之非艰,行之唯难”,但在基层团组织中,在“知”这一层面,仍未充分渗透入思想骨髓,少数团组织将团的建设当作党的建设的附庸,而不是参谋、助手,自我“降格”,思想底线不高,服务社区治理水平自然也高不起来。
二是基础“底子”不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服务社区治理水平不高侧面反映出团的建设基础“底子”不厚。在基层团组织中,团支部负责人多为兼任,且调动频繁,导致基层团组织建设缺乏一致性和稳定性,加之囿于自身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资源渠道有限,在服务社区治理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乏力甚至无力等症状。
三是发展“路子”不宽。不日新者必日退。创新是团组织的活力,更是推动团的发展的第一动力,长时间“亦步亦趋”,经验借鉴“学表”不“学里”,思维方式固化不灵活,遇到问题摆“客观”不谈“主观”,导致在服务社区治理中,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敢用,相较于其他先进团组织,更谈不上“快人一招”“先人一步”“胜人一筹”,最后导致一条路越走越窄、越黑。
四是承载“盘子”不大。未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当前社区治理,是基层团组织工作的一大短板弱项。长期将眼界局限于机关、学校、卫生院等“体制内”部门,既做小了自身的承载发展的“盘子”,也间接拒绝了外部资源的进入。有的团组织自视甚高,等着别人上门“求合作”;有的团组织畏首畏尾,担心上门合作“被拒绝”;有的团组织无动于衷,等着党的建设“带一程”,“吃饭”的盘子不大,如何“吃饱”。
三、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服务社区治理之“法”
一是将提高思想认识与紧跟思想潮流结合起来。要充分认识到团的建设对服务社区治理的指导作用,以及服务社区治理对团的建设的促进作用。从严治团、团结青年、服务社会、强化引领仍是团组织思想建设的“四梁八柱”,但要充分借鉴吸收社会进步的新思潮、新思想,用年轻人喜闻乐见、老人易于接受的理念思想,将广大青年号召团结在服务社区治理的行动之中。
二是将加强自身建设与整合多方资源结合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服务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定不移把“朋友”搞得多多的,以自身坚强、团结而又富有活力的组织形象,吸引跨系统、跨行业、跨年龄的不同群体资源聚集在我们团组织中,从而更好更优地服务社区治理,让共商共建共享成为助推我们写好“自身建设”与“服务社会”结合文章的点睛之笔。
三是将严守政治属性与拓宽发展路径结合起来。讲政治,守规矩,是在加强团组织建设服务社区治理的第一原则。探索建立团组织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审批机制,在形成团组织、审批机制、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闭环的前提下,实行权限下放,非禁即可,充分释放团与社会的交流活力,在服务社区治理中,碰撞出多彩的火花,建立起团组织发展的立体交通网。
关键词:社区管理与服务 社会工作 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
“社区”一词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经历了由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由社区实验到社区示范的发展,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6923个城市街道,8.7万个城市社区,共建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社区服务站44237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50.81%①。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与社区服务的推进,建设一支适应当前社区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43.9万人,社区公共服务从业人员105.9万人②,然而在这支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专业素质不高、能力不强、职业化水平低等问题。而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要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达到300万人。可见,社会工作人才还存在着庞大的缺口,而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尤其缺失。因此,寻找一套适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批高素质、强能力、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概述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始建于2011年,是嘉兴市首家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至今共招收2011级和2013级两届学生(2012、2014年停招),共有学生77人。该专业有专业教师3名,均为硕士以上学历的“双师型”人才,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校内专业兼课教师6人,其中双肩挑教师1人;另外有来自民政局、街道、社区等的领导和社区干部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6名。目前共有1届毕业生,截至今年6月份就业率为95%,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只有2人在社区相关单位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该专业还处于新专业的建设阶段,学生人数不足,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略显薄弱,同时专业对口率不高,而造成专业停招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对该专业的认可度不高,职业化渠道还不通畅,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扩大专业的影响力,加大专业的宣传力度,同时培养一批适应社区工作的专业化人才来得到社会各界,包括政府的认可,才能打开与畅通职业化道路,而其关键就在于培养目标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2 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需求,全国各大本专科院校纷纷开设了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在这里需区分两个专业,即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主要开设在各大高职院校,目前大约有60多家,而社会工作专业主要开设在各大本科院校,目前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该专业,这两个专业虽然都是适应我国社区发展而开设的,很多学校也把这两个专业混淆,但实际上这两个专业还是有所区别的。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工作价值感和服务精神的,掌握社区工作、物业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在基层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与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可见其培养人才的工作重心主要在社区,是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而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是一种帮助他人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其帮助的重点在于帮助别人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更加注重专业技巧的培养,更加体现服务意识,而在此基础上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范围更加广泛,可以分布于民政、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社区服务中心等社区组织,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中,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也是我国的示范专业,前景更加明朗与广阔。
然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出现又有其必然性,这与社区在中国发展的特殊性有关。社区在中国起步较晚,处于建设初期,社区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中国的行政色彩,我们更多接受的是“管理社区”,对于社区工作人才的需求也使得我们将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社区层面。另外,社工这个职业在中国的发展渠道还不通畅,虽然在西方国家与中国台湾,社工是一个高薪职业,但是在中国对社工的理念还不能完全接受,还停留在帮助人应该无偿进行的状态,所以一方面政府在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性,比如嘉兴市在《〈嘉兴市中长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嘉委办[2011]67号)明确了“1152”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数量总目标(即到2015年达1万人,到2020年达1.5万人、中高级社工人才2000人),并提出接受系统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和取得各类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才需占总量的30%以上,但另一方面这一类社会工作人才目前并没有在嘉兴发挥它应有的职业水平。截止2012年2月,嘉兴市的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为7000余人③,这些人才多数分布在社区居委会中,从事着行政与管理工作,少数分布在社工机构中,更有许多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工证的目的只是为了加薪,而忽视了社工本身“助人自助”的职业特点,因此社工在嘉兴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职业,相应的职业渠道也没有健全,在考虑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就应运而生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集社工、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在职业选择上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既满足人们对社区的构建,又能向社工灵活转变,是顺应中国社区建设国情的产物。
鉴于此,我认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一个是侧重于社区日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事的是对社区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目的是保证社区的正常运转,这类人才的就业渠道可以是社区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街道,也可延伸至企业,而其发展前景一是社区组织中职位的提升,二是将社区作为跳板进入“公务员”行列。另一个方向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工作者,从整个国家政策来看,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适用范围也更广泛,基本适用于各行各业人们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更加符合社区自治的发展。实际上,从对深圳、广州社区管理模式的调研发现,这两类人才在共同推动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一方面需要能够进行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人员,使社区能够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工机构派驻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们承担着专业化的服务工作,共同推动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3 教学方法探索
说到教学方法,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同样重要,然而在论述侧重点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培养目标的定位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培养目标而产生的,纵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无论是哪一个方向的人才培养,都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运用,注重专业实用性与技巧性,理由如下:
①从社区的发展来看,社区管理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迈向了社区治理,更加强调各类社区管理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更多地采用参与、协商、合作等非强制性的方式进行,强调持续的互动,因此,相较于管理的强制性与教条性而言,社区治理更加强调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谈判协商、沟通合作、相互认同,而这些技巧是没有固定的理论可以执行的,只能在实践中培养与提高。
②从学生的特点看,更适合实践主导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他们热情、活泼、动手能力普遍较强,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他们进行理论教学效果不佳,而更加适合在不断实践中总结与论证理论知识。
③从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来看,其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其有规律可循,具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称为“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在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描述和总结实务运作过程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的;说它是艺术是因为这种工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与运用。
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主张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于实践教学,以实践引导理论的学习,以适应专业的特点。下面将主要介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对实践内容进行反思性批判,多次实践后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3.1 项目情景教学法。是指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情景角色转换,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项目,以任务的完成过程贯穿于项目教学中,同时将该项目的知识点逐级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项目“为桂苑社区设计一次中秋节的文化活动”,需要学生将自己转换成桂苑社区的工作人员,通过调研、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桂苑社区的背景资料、以往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居民需求等,以中秋节这个特定氛围,从参加人员、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注意事项、奖品设置、前期准备、人员分工、经费安排等各个小项目来设计文化活动,随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采用学生分组演讲与点评的方式,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每位学生完成一份总结报告,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感想、建议等进行总结。
3.2 实验模拟教学法。即模拟社区管理的情景开展教学活动,包括:①虚拟居委会。学生分组(6~7人一组)组建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命名,进行职责分工,制定规章制度(主要是考核方式),在课程学习中以之为单位进行合作与学习共勉。②模拟社区活动。即将社区中经常开展的活动缩小到学校层面来开展,比如“组织与召开社区会议”可以通过“组织与召开班级总结会议”或“组织分院会议”来模拟,会前准备、会议进程、主持、拍照、记录、会后清场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来安排。③模拟社区网络。即利用QQ、博客等网络工具来进行专业互动,比如按照嘉兴市桂苑社区的博客,建立班级博客,将日志区分为班级简介、政策学习、专业知识、新闻、日常活动、实践活动、作业布置与答疑、学习交流等板块,进行学习互动与专业信息的共享。
3.3 案例教学及角色扮演。①学生自述。由学生在课前寻找与社区管理相关案例,在课堂上轮流讲述,并作分析总结。②教师导入。由教师引入社区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教授正确的处理方法与知识点。③个案重演。引用个案工作中的真实案例,隐去个人信息,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现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处理方法。
3.4 现场训练。即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包括:①专项能力训练。如采用向陌生人问路(设置时间下限)和对居民访谈的方式来训练沟通能力。②班级特色活动训练。如社管131班组建了一个基于传统玩具的团体游戏的搜集、设计与实施的特色项目,收集了陀螺、空竹、沙包、毽子、铁环等传统玩具,由学生设计游戏项目,主办了分院运动会、幼儿园助学活动等多项活动。③小组训练。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开展提高学习能力、正确处理情感问题、野外拓展训练等的成长小组和教育小组,由学生设计、实施与参与,从而掌握小组工作的特点。
3.5 工学结合。依托社区与社工组织,开展校企合作。首先,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了解社区与社工组织的特点,培养服务意识;其次,在课程中聘请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分享工作经验,并安排学生进入社区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再次,利用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机会,加强与社区、社工组织的合作,安排学生进入社区或社工组织进行长期学习与实践。
4 结论
随着社区在我国的深入发展,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重的局面,为此,我们需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综合采用多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批具有服务意识与责任感的高素质、强能力、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才有利于推动社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2011〕61号).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12月29日。
②同上。
③万强:嘉兴出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浙江在线嘉兴频道(.cn),2012年02月12日。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2-3.
[2]汪大海主编.社区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1.
[3]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2.
关键词:高职院校 资源优势 社区教育
Utiliz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to Develop Community Education
[Abstract]Community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constructing study society.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employs its society functions and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Key words]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educational resource,community education
社区教育的办学宗旨是“社区即校园,居民即学生”。它是基层社会组织或社区工作者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成员施以各种形式的教育,以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的社会教育过程。社区教育面向社区需要,满足各种不同成员要求受教育的愿望,具有综合性特点。
社区教育面临的巨大问题是教育场所和师资力量,而这恰是学校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社区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始终是社区教育的基础和主体,学校资源应成为社区教育最主要的依托对象。优化整合社区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对社区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实现这一共享的重要途径就是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相沟通、协调。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优势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师资人才、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经验、文化渗透、科研能力等方面。
1 师资优势
高职院校是各类人才较为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是社会高级专门人才集中的群体,学生也是同龄人中的高素质群体,这为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准备了充足的师资优势。此优势表现在,高职院校人才的素质,对社区群体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可以为社区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参与社区教育,积极创建学习型社区。在调查中发现,60%的受访者希望高职院校能够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75%的人倾向于聘请各级院校的教师作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师资来源。可见,整合利用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势在必行,是当下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 教学场所与设施的优势
高职院校除具备师资人才优势之外,还具有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的优势。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其优秀的师资和优越的教学设施是社区教育无法比拟的,宽敞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备的运动场馆、快捷方便的网络设施、资源丰富的图书馆。较之社区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优势体现在设施全、投入多、更新快等方面。在参与社区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支持社区教育发展,以此减少教育的重复投入,提高社区教育的效率,减轻政府和社区的负担。社区也要积极和周边高职院校达成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其教学场所及设备优势来发展社区教育,进行各种主题讲座和不同性质的培训及多样的文化文体活动,提高居民的各项技能本领。
3 教育管理及教学经验的优势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教学经验,这些是其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其精髓和内在的精神品质所在,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拥有的。高职院校应该凭借这一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并结合社区实际,共同为社区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避免社区教育在发展初期少走一些弯路,为社区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 文化渗透的优势
高职院校的社会文化相对较为纯净,能够保持文化的先进性,这就使其占据了有利地势,是社会文化的制高点。这种文化恰恰能够深刻影响到社区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与时俱进,时刻保持着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确保了高职院校的文化不断更新、发展,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处于文化的领先地位。高职院校源源不断地向社区渗透优秀文化及精髓,这种无形的力量必将促进社区文化的进步,对社区教育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5 科研的优势
高职院校的职能和社区教育的宗旨是一致的。高职院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更新的重要场所,而社区教育就是为社区居民创造终身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科技发展需求,提高社区成员适应社会的能力。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可以用于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加大科学知识的传播力度,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在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包括高职院校作为独立的办学主体,为社区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十分有限。其次,高职院校单一办学模式与社区教育多样化、多层次办学有着本质区别,高职院校的办学经验是否适合社区教育,与其有多高的适配率,都影响着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在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采取合理的办学方法,注意社区教育多样化的办学要求,为其未来的稳步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高职院校和社区教育在双方未来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相互的。高职院校是为社会不断培养人才的基地,向社区提供所需人才,对社区产生深刻影响。参与社区教育的发展是高职院校职能的延伸,双方有明显的互动关系。
目前,社区教育仍处于积极探索发展阶段,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高远,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高职院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对社区教育的介入尤为重要,应努力发挥其自身各项优势,大力协助社区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焦正平.论高校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教育与职业,2004,(05)。
[2]刘夏蓓. 论高等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J].中国高教研究,2007,(2)。
Kabini Sanga,John Niroa,Kalmele Matai,Linda Crowl. Re-Thinking Vanuatu Education Together. Vanuatu:Ministry of Education Port Vila and Institute of Pacific Studies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2004.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快速、高效、优质的便民服务为目标,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和服务领域,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为民代办、帮办机制,实现村民找政府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努力构建便捷、高效、和谐的为民服务环境。
二、运行原则
一是服务地方、方便群众的原则。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的,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科学设置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二是整合资源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幸福南闸建设,整合各类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使便民服务室成为与行政审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服务平台。三是公开透明的原则。进驻便民服务室的服务事项,都要公开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四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着眼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注重实际、分类指导,经济基础较强的村(社区)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经济基础薄弱的村(社区)要量力而行,但应基本满足企业、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三、建设标准
按照“简明、经济、实用”的原则,达到“五有”:即一有场所,各村(社区)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在村委会(居委会)所在地设立便民服务室,有便民服务室标志;二有设施,配备办公桌椅、文件柜、制度牌、公示牌及一些方便群众办事的设施,便民服务室配有电脑和电话,接入宽带,信息交流畅通;三有制度,制定办事承诺、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并将制度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四有队伍,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主任可以由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兼任,并配备1-2名代办员,代办员可以由村干部兼任。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应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服务人员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为依托,班子成员每周利用1天时间去便民服务室集中办事,其余时间由村干部或专人轮流值班,各村在各组设立1名以上的便民服务联络员,组建便民服务联络队伍,为村民代办服务事项;五有记录,值班代办人员把每次服务的时间、对象、内容、解决途径及办理情况详细记载,年底整理归档。
四、服务事项
村(社区)便民服务事项主要包括公共社会服务和行政审批代办。具体如下:生育审批、身份证办理、户口迁移审批等证照代办类;法律咨询、政策咨询、农技知识咨询、市场信息咨询、劳动力需求信息咨询等咨询服务类;水电设施维修、计生服务、扶贫帮困服务等公益事业类;技术指导等致富发展类;本村(社区)邻里乡亲、家庭成员抚(赡)养、继承、债务、交通等民事纠纷调解类。
五、工作程序
l、受理。对群众提出的办事申请,由代办员负责受理、登记,做好管理台帐,并按规定程序落实办理。对村(社区)一级无法办理、需向上级报送的有关事项,须跟群众作出解释。
2、协办。对已受理的报送事项,先由村(社区)干部负责调查核实,及时办理应由村(社区)协办的有关手续。
3、报送。在规定期限内向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上报《报送联系单》,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办理的,应依法及时办理;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无法办理的,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人员上报市行政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办理。
4、回复。根据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承诺期限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审批办理进度,由代办员负责及时了解办理结果,以电话或上门等方式向群众作出回复。
六、服务原则
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以为民代办、帮办服务为宗旨,遵循以下服务原则:
1、合法原则。除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收养登记等街道或市级规定的事项必须由当事人到场外,当事人申请政府办理的其他事项,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代办员均可以提供代办服务。
2、自愿原则。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代办员为当事人提供代办服务的,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并由代办员接受当事人的授权委托。当事人不愿意授权委托的,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应当提供帮办服务。
3、快捷原则。村(居)民授权委托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代办员代办的,应当及时、认真地为当事人提供代办服务,并将代办成果及时地转交当事人。多个村(居)民同时授权委托一个代办员代办的,可以同时为多个当事人提供代办服务,但不得因代办事项集中服务而拖延服务承诺期限。
4、无偿原则。除依据法律、法规应当向办事机关交纳的费用外,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向当事人提供的代办、帮办服务不收费。
5、无歧视原则。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当事人提供的代办服务,具有委托、性质。委托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代办人应当无例外地提供最快捷的服务。
6、公开透明原则。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应当建立健全代办、帮办制度,公开代办、帮办程序,实行阳光服务。
七、工作措施
为确保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和代办员工作的正常运作,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各村要建立健全以下各项配套制度:
l、实施规范办理制度。各村要建立代办员代办制,明确村代办员,制定代办员职责,明确内容,并建立代办员AB岗制,确保工作时间人员不脱岗。要制定集中办公制度,明确集中办公人员、时间和工作要求,公告集中办公须知。
2、推行优质服务制度。代办员在服务中要做到态度热情,诚恳待人,严格按照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和代办员工作制度的有关规定办事,绝不向服务对象“吃、拿、卡、要”。要认真受理村民提出的要求,并采取“即办、代办”等多种措施帮助解决,对确实不能办理的事项,要向群众说明原因,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3、建立每月结报、考评制度。由村代办员负责,按月填写《村(社区)便民服务办理情况统计表》,并按规定上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对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和代办员工作情况要进行定期检查考评,并列入村干部的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一、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
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一个直接决定社区管理民主化的本质问题。如何提高社区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力度,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格局?利用各类培训教育、宣传社区意识;利用居民学校经常性进行社区方面的讲座,让学生和家长了解社区,增强社区意识;广泛开展志愿性自娱自乐活动,增强居民与社区的联络;通过文化广场活动,让居民经常进行信息与情感的交流和沟通;通过组建文体协会,确立社区的文化品牌等,都是其中的方法。
目前,油田社区志愿服务者还以青年为主,但也应该看到,老年志愿者亦是社区志愿服务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老党员、老干部们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社区服务,也可以利用社区内的“名人”资源,如请有名气、有学识的老人作为志愿者,为社区青少年举办教育讲座、报告。同时,也可以挖掘妇女在社区发展活动中的潜能,使广大妇女“走出小家,进入大家”,积极参与社区事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积极引导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居住环境的美化、绿化属于社区公益活动,也是居民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可以引导居民自愿参与植树、种草、养花、护绿以及义务打扫居住区、工作区等活动,培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定期捐款也是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一种方式,包括在区、街、居设置捐赠接受机构,开展经常性主题捐赠活动。
从一定意义上讲,如何更好地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是关系到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这就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社区志愿服务的新方法,如互利换工的互助服务,每个人把自己的需求和特长在居委会登记,需要时相互换取。这是居民们互相提供服务、提供方便的一种有效、便捷的方式,也会拓宽居民的交往圈。
二、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
社区志愿服务正在蓬勃开展,需要采用一定机制来评估和激励这些服务,使他们提供的志愿服务具有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效率。
增权机制。增权是社区发展和社区工作理论的重要概念,指在社区发展或助人过程中提高或增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精力和决策能力的过程。这里,主要是指志愿者与受助者在社区志愿服务的提供与接受的过程中实现互惠双赢、共同提高。对于受助者而言,他所需要的有形服务 得到了满足并增强了对社区参与的认识,今后可作为志愿者积极地为他人服务;对于志愿者而言,通过参与,建设了社区,为他人创造了福利同时自己获得了满足感和归属感。
服务效益度量机制。对于社区志愿服务机构而言,要实现以收抵支,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必须把握好福利服务和公共服务、民政对象服务和一般居民服务的尺度和标准。在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下,福利服务和民政对象服务应坚持福利服务宗旨和社会效益为主,而公共服务和一般居民服务坚持便民利民宗旨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为了能够客观地评价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效率,有必要进行服务项目成本核算。
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社区采用这一制度将参与者参加公益活动的时间记录下来,建立起个人的“时间储蓄卡”,使公益活动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这是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创新。参与“爱心储蓄”者日后需要他人帮助时,就可以从“储蓄卡”中支取自己应得的那份服务。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高血压病 治疗与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高达 10%~20%,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死亡率高,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全社会的卫生健康问题,提高社区医护人员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水平是加强社区居民对高血病的重视是十分重要的。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病的治疗仅仅依靠药物是不行的,所以社区卫生服务要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量化管理、合理用药等综合预防及治疗措施,必须控制其并发症的发作,且笔者认为合理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以及对其并发症的控制的关键是对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广泛教育。一是让高血压病患者和所有社区居民了解防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懂得要想预防病情恶化,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就要实施以饮食运动、降压药和自我血压检测为基本措施的综合性治疗,且对这种治疗要做到终身坚持。二是宣传高血压病防治的医学发展形势,以及对高血压病的最新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的新药特点及疗效等。三是引导高血压病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定期普查,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
根据医疗实践,目前中老年人病以症状不典型居多,容易造成漏诊延误治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所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要提高对中老年人高血压的警惕性,加强定期普查,识别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及时发现不典型发病患者,力求全面、合理的早期综合治疗,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随年龄增长高血压发病率增高,35岁以后发病明显增多;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发病率较高,但高血压一定有遗传性;肥胖者易患高血压病,其发病率高于正常体重者的2~6倍;摄入盐和脂肪过多,焦虑、不经常活动、吸烟、饮酒过量等均是与高血压的发生有相关性,所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定期普查血压,是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重要办法。
对高血压病实施饮食疗法
饮食治疗是一种基础措施,不论高血压病的类别,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也不论是否应用药物治疗,都应严格长期甚至终身控制。改善饮食,少食含脂肪高的猪肉、猪油,多食含蛋白质较高的禽类、鱼类及含钾钙高、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做到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等。
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运动疗法
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指导高血压病患者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在短期内,适当运动可使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适当运动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提高患者活动耐力,坚持每天运动,放松情绪,陶冶性情。应多参加有氧运动、老年保健操等活动,但不能勉强做剧烈运动,运动要即将结束时,最好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运动,不要突然终止运动,运动前要充分了解当日身体状况、天气情况。为了帮助高血压患者的康复,运动疗法就要求社区医生对患者的身体及生活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因人而制定出具有个人特点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方法等,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延时进行调查,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以积极、规律、适当、安全、长期,量由小到大为原则。高血压患者的运动量,应以运动后感到舒畅等。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疗法
药物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当健康的饮食和锻炼不能有效控制血压时候,应服药。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以根治高血压,故高血压的治疗必须长期坚持,多以终生维持。治疗高血压用药一定要因人而异,即个体化治疗原则。暂时停药或长期服药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期间应经常监测血压,随访不同时间的血压值,综合判断药物效果,降压不可过快,过低。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警惕性低血压等药物副作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纠正一些治疗误区。总之,社区医生应根据每个高血压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药物与治疗方法,原则上是早期防治,严格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才能全面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关键词:社区管理;精准定位;精细管理;模式
1 油田社区的现状与特点
油田社区从2003年以来陆续通过中石化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社区管理得到规范,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中心具有二级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在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社区绿化、供暖等设施得到全面改造,供暖能力大幅提高,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大力推进,为社区跟随主业单位“上前线”拓展服务市场提供了机遇。但社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人工成本高、职工是从油田主业剥离出来的,住宅小区大都是老旧小区,成为收费改革的一大难点。 物业管理资质和管理经验与城市成熟物业企业还存在不小差距。
2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
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 只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需要的产品”,“所有经营活动都要具有经济效益”。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要依据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着眼于全过程精细控制,结合油田社区服务实际,抓好“定位、服务、管理”关键点。
2.1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内涵
质量控制模式包括指精准定位 、精确服务、精细管理。 精准定位针对决策过程,关键是根据自身优势,选定风险小、效益稳定的项目,并选定简约、高效的管理机制;精确服务针对服务过程,重点是强化服务时间、内容、过程的精确性;精细管理针对管理过程,是以精简为基础,细节为抓手,优化员工、费用、质量控制,保障经营效益最大化。
2.2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构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涉及决策、管理、服务三大过程,是组织体系与关键点的有机结合。 组织体系的核心主要职责是整合资源、统筹管理、协调工作,是保证服务质量并获取最佳效益的支柱。
3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运行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运行严格按照精准定位、精确服务与精细管理 3 条主线展开。
3.1 精准定位
本着发挥优势、降低风险、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思路,以油田矿区为基地,以油田企业为依托,拓展外部市场。(1)找准发展方向。拓展油田便民服务项目。以文明和谐小区创建为依托,以设施维修和商饮服务为着力点,推进家政服务。拓展城市社区服务项目。(2)优选服务项目。拓展小区设施维修与特色商饮服务项目。以小区设施维修改造和住宅内水、电、暖维修,带动油田社区家政服务,强化区域特色商饮服务。(3)优化项目管理。实行简约化管理。 油田社区物业服务实行专业化管理。 为了保证小区设施维修和室内水、电、暖维修质量,建立基建维修站,承诺服务部等专业化队伍,便民餐饮服务实行双轨制管理。
3.2 精确服务
社区主要承担着辖区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垃圾清运、公共设施维护、小区安保管理、冬季锅炉供暖、社区居委会等服务工作,提供的是特殊产品,不能预制和储藏,必须根据业主的服务需求,严格按订单及时准确地提供服务,需快速响应与标准化作业为支撑。(1)服务订单化。辖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环卫一日两扫,全天保洁,提供供暖服务等。业主室内水电暖维修,一旦接到顾客求助,需在指定时间内上门提供服务。(2)响应快捷化。日常服务责任到岗。 小区物业服务实行网格化管理,依托环卫保洁责任区,将绿化养护、公共设施
维护等一并纳入责任区管理,形成完整的网格体系。临时服务集中管理。 分片成立专业化的水、电、暖维修服务队伍,设立热线电话,24h 接待辖区居民求助,接到服务求助,最快时间内提供上门服务。常用物资快速供给。(3)服务标准化。强化“三定”工作。 合理定岗,明确定则,科学定额。 细化岗位分工,工作实现无缝对接,不出现职责真空。 深入现场实地观察、测量和试验,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完善服务规范。 注重服务要求的细化、量化、简,推行标准化服务。
3.3 精细管理
以 PDCA 循环闭合管理为主线,以流程化、表单化清晰管理为核心,推进内部管理精细化。主要着力点是用工、费用、质量控制。(1)用工精心挑选。完善用工激励机制。修订完善涉及劳动用工及薪酬待遇的规定,完善技术骨干培育机制。 鼓励单位向外部市场输送人才, 对积极培训输送人员到外部市场的基层单位补充部分劳务费用。完善项目岗位用人机制。 技术骨干以派遣为主,安保管理以外包为主,环卫保洁等岗位员工以主业单位职工家属为主。
(2)费用精打细算。油田社区服务管理规模化。 将基层单位进行整合,优选人员配置,优选服务方案,力求成本最小化。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常态化。 以比学赶帮超、“改善经营管理”建议、QC 小组活动为抓手,推进生产经营高效化。(3)质量精益求精。抬高服务标准。制定工作职责和服务流程,保障“环境花园化、秩序优良化、服务一流化、行为文明化”。加强质量监测。如冬季锅炉供暖,选择有代表性的住宅,进行室内温度跟踪监控,根据反馈数据,调整供暖锅炉给煤量,通过调整管网阀门等手段,缩小区域之间的供暖差异。严格现场质检。在作业时段进行巡检,每天抽检,覆盖所有生产班组。
4 结束语
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模式运用精益管理的思想,着眼于精准定位、精确服务、精细管理,把社区服务过程质量控制落实到关键控制点,在服务实践中得到有效检验。该模式是在社区服务依托于油田企业特定环境,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的社区服务体系,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社区护理 护理质量 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4-0030-03
社区卫生服务以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以人们的健康为目标,将卫生服务落实到社区、家庭、个人。社区卫生服务最贴近普通市民,能够帮助一般患者解决就近看病、健康管理的问题。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社区护理的模式也在不断转变,社会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
笔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护理工作已有15年,亲历了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的进程,与社区居民有比较多的联系和沟通,对如何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工作,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要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准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探索,讨论如下。
1 了解居民健康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1 了解居民护理需求
首先要了解社区居民的护理需求,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
1)细致预检,掌握就诊信息
预检是医疗护理服务的前沿,是医院与社会发生关系的第一道门,是提高门诊质量、减少医疗纠纷、赢得患者信任的重要关口。如果能够详细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就诊信息,就能够第一时间做好护理工作和就诊前的准备,如给患者准确发放挂号小票,告知当日能够治疗的项目和下次治疗的时间选择,这样无疑能让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就诊心情[2]。
2)利用健康档案做好重点人群护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对象中,老人、妇女、儿童占了很大比例,因此需要熟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护理需求。社区护士应当熟悉社区诊断及患者健康档案的相关信息,根据社区主要疾病危险因素和慢性病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对于0~6岁儿童,为降低儿童对于医护人员的恐惧,我们护理部特意把儿保护士的服装改为温馨的粉色,还特意设置了卡通图片及玩具,并对不畏惧打针的孩子给予奖励,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对育龄期妇女重点是传播优生优育和常见妇女病的防治知识[3],如举办“素质,健康,生殖保健咨询”讲座,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并宣传相关知识。落实产后访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新生儿脐部护理;对高龄老人实行优先治疗、优先检查,预检护士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挂号、代配药,对社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开设居家舒缓疗护病床,提供临终关怀服务[4]。
1.2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1)微笑服务 微笑可以使人觉得亲切,消除陌生感,患者咨询时态度要诚恳,并且要耐心倾听,细致询问,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充分的信任感,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沟通过程中还要正确使用称呼,称呼是沟通的开始,一个亲切、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拉近护士和患者的距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为以后的良好沟通奠定基础。
2)耐心倾听 当遇到年老、动作迟缓、语言不流利、听力欠佳的患者时要耐心倾听,这不仅是出于对患者的关注、关怀和尊重,也有利于观察病情、正确判断和正确分析,避免因此而发生的护患纠纷。
3)礼貌用语 “请”字在先、“谢”字在后,微笑甜一点,仪表真一点,言语暖一点,问候多一点。
4)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预检过程中经常会碰到部分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精神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困扰,言行缺乏自制力。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保持冷静、不必过多解释,也不反驳患者,而应该对其表示理解,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用言行塑造自己健康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对方,以达到优质服务的目的。
5)开展健康宣教 在各个候诊室设立了不同内容的宣传栏,每个候诊大厅全天候滚动播出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录像。定期在门诊举办健康大讲堂活动,护士对患者的各种提问总是有问必答。通过健康宣教不仅能增强居民的防病知识,对疾病的转归有了科学的预期,而且增强了护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
2 提高护士素质和更新观念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质量,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更新护理观念。
2.1 加强社区护士的培养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既包括预防,又包括医疗护理服务。全科护士不仅要具备一般护士所具有的基本护理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各专科的护理技能。培训是提高服务水准的重要途径[5]。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中专学历的要求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需要。除逐步引进大专、本科毕业的护士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有一定实践经验、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使他们不断充实医疗护理新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医学模式的转变。
所有新分配的护士实行岗前培训,先集中进行医德医风、专业思想及院规教育,然后进行基础理论和基础护理操作训练,经考试合格后转入临床;护理部每月举行1次护理业务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上海护理学会举办的每月1次的护理学术讲座;选送护士长及表现优秀的护士参加由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的各种护理学习班;邀请三级医院有经验的专家为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在培训中引入整体护理的理念,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目标是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培训开设了心理学、伦理学、人际沟通、老年护理、社区护理、营养与膳食等等课程,以提高社区护士的整体水平。
2.2 转变观念,将患者尊严放在重要位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如果能把尊重患者尊严也纳入到自己的工作内容之中,那么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产生全新的意义。护理人员应首先做到从思想上适应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探索护理概念转变的真谛。社区护理工作要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各种医疗服务首先要得到患者的同意和理解,注重护理服务的各种细微之处。包括加强护理巡回,尽我所能为患者提供方便,用热情的服务为患者解除病痛。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3 发展居家护理,将服务延伸到家庭
以社区为范畴,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对象,以妇、儿、老、残、慢性病为重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是社区护理的发展方向[6]。
近几年来,上海市全面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就是要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不仅仅是不生病、少生病,还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因此社区护士有必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为居民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综合性的社区护理服务。通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来共同商议、探讨对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计划,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家属的疑虑。在促进患者康复的过程中,护士、患者及其家属都需要发挥各自的角色优势,达到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现已不仅满足于有病治病,更需要得到疾病预防、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于一体的社区护理势在必行,也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四大重点之一。
4 探索心理护理,提高社区护理水平
4.1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社区门诊患者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反应速度慢,容易健忘;且老年人情绪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常表现为兴奋、激惹、多变,一旦强烈情绪发生后需较长时间才能平静;老年人人格变化较多,表现为比较顽固,守旧、不易接受新鲜事物和他人意见,猜疑心较强。有的则过多的感慨、伤感,喜欢回忆往事,沉溺于对过去成功事业的追溯之中;老年人多已退休在家,子女大都独立生活,这种生活环境和角色变化构成了老年人孤独的主要原因。孤独寂寞、社会活动减少使老年人选择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酿酒、缺乏运动等[8]。
4.2 探索心理护理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社区卫生服务应不仅仅涉及疾病的治疗,更应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9]。
1)学会倾听 与老年人交谈中常以聆听为主,顺势利导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辅以适度的表情,如微笑的点头、注视加上轻柔的举止动作,使老年人充分信任社区护理人员。
2)调整情绪 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应给予特殊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除了语言交流外,还可使用非语言交流。例如,扶老年人走路,需服药的老人为其准备温开水,在社区护理工作中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感到精神愉快。
3)尊重老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至深的本质在于渴望获得尊重。” 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认可,因此改善护患关系的窍门就是恰如其分地对别人表示尊重。对他们称呼要用职称或尊称,细心观察老年人的经历、特长、爱好,必要时可以此作为初始交谈的切入点[10]。
4)社会支持 社区护士应与老年人家庭保持经常性联系,动员家属、子女多关心、体贴老人,经常与老人团聚,减少寂寞感。鼓励老人适当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乐趣。社区老年患者通过社区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增强了保健意识,提高老年期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诗甫. 如何提高社区整体护理素质[J]. 中国保健营养,2012, 21(18): 3915-3915.
[2] 许秀兰, 李学华. 国内外社区健康教育与社区护理简介[J]. 天津护理, 2000, 8(6): 300-302.
[3] 李春玉, 戴蕴威. 社区护士的护理活动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3): 230-232.
[4] 张俊. 健康教育对社区预防保健的促进作用几点思考[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 9(11): 497-497.
[5] 朱华兴. 医院预防保健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J]. 当代医学, 2012, 18(29): 28-29.
[6] 程建红, 张清华, 陈国英, 等. 社区护理人才需求预测及规划性培养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04, 18(6): 535-536.
[7] 尚少梅, 侯淑肖, 巩玉秀, 等. 社区护理的内涵与外延[J]. 中国护理管理, 2005, 5(3): 28-30.
[8] 易景娜, 陈利群. 社区全科团队中护士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及其发展问题[J].中国护理管理护理学杂志, 2011, 26(24): 81-83.
[9] 盛凤珠, 林丽珠, 李冰, 等.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社区全科护士的角色和工作技巧[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1): 340-341.
【关键词】县级电大 社区教育 学习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027-03
一 前言
社区是城乡的基层,是社会的缩影。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前沿阵地和实践领域。社区教育是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切入点和重要途径。可以说,终身教育的落实,有赖于社区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亦有赖于学习化社区作为其坚实的基础。
我国社区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正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体系,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社区教育在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对于正在走向成熟的中国社区教育显得十分必要。社区教育要想得到进一步深入与提升,思路可以多种,模式可以多样,但其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构筑全民终身教育学习的组织网络、信息网体系。
社区教育与远程教育都是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形式和基本载体。实现社区教育与远程教育的联手与合作,既是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又是教育手段和路径的组合与搭配,两者相结合必将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形成学习型社会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电大作为我国远程教育的主体之一和骨干力量,开展社区教育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奉化电大是宁波电大的分校,多年来,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以电大开放教育理念为指引,创设了以网络学习为主导的数字化社区教育,为外来务工人员建立了学习支持服务基地,从而推动了奉化市全民学习的开展,使县级电大真正成为终身教育的主导,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 奉化电大参与社区教育的实践
1.项目的介绍
奉化电大于2010年6月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其后续建设项目为:“奉化电大力邦社区学习支持服务基地”,该建设项目目的是依托电大丰富的教学资源、优质的教学支持服务、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借助现代化远程教学手段,在外来务工人员(以下简称“新奉化人”)聚居地奉化市西坞街道力邦社区,建立奉化电大学习支持服务基地,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送“学”上门,为“新奉化人”服务,提高“新奉化人”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融入当地社会,促进奉化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奉化电大办学探索新途径、增加新增长点。
2.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基地硬件建设:在力邦社区新建多媒体教室一个,配置30台电脑,具有上网及双向视频功能;多媒体教室以10兆带宽专线接入公网,保证在线学习的顺畅。
第二,基地教学资源建设:一是学历教育资源建设。主要是基地网络平台实现和“电大在线”平台链接,共享中央电大、宁波电大教学资源;二是非学历教育资源。着力整合适合“力邦村”学生实际的培训资源。
第三,基地服务指标:非学历培训。每年完成4期非学历教育培训,年培训1200人次;学历教育。开放教育每季招收“力邦村”村民30人以上,形成150人以上的在校生规模。
第四,基地运作方式:“五整合、三制度”。五整合指基地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的整合,信息资源的整合、企业资源的整合和管理资源的整合。通过五整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新奉化人”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三制度指导师制度、上门帮学制度和网上互动制度。通过建立三个制度,帮助就读开放教育的力邦社区居民顺利完成学业。
3.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第一,非学历培训工作成绩斐然。2010年以来,我们与力邦社区联合积极开展非学历培训活动,培训效果显著。
充实了培训内容。高中学历教育班是力邦社区的传统项目,以前是为“新奉化人”获得高中文凭而开设的。我们与力邦社区联合开展培训活动后,参照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科“双证制改造计划”的做法,把高中学历教育班更名为“双证制高中文化培训班”,使学生在获得高中文凭的同时,还可获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如:家政服务证书、电脑初级证书(电脑培训辅导教师均由我校信息中心教师担任)等,增强“新奉化人”就业竞争力,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培训人数逐次递增。
创新了培训方式。为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的兴趣,根据培训项目和培训对象的特点,我们不断创新培训方式,2010年采用了PLA(互动参与式)培训方式。特别是在“青春期健康教育”培训中,根据青年人特点,培训活动采用“游戏”方式,让每一个学员都参加“游戏”,从“游戏”活动中悟出青春期健康知识真谛,深受青年人欢迎,培训效果良好。
开发了培训项目。“新奉化人”刚到奉化,与奉化本地人交流存在语言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举办了“奉化方言”培训班,兼职教师杨优赞自编了15000余字的培训教材,其主要内容为:奉化方言特点;奉化方言发音、词、短语、谚语、俗语与普通话的关系。该培训班开设后深受“新奉化人”欢迎,报名者踊跃,第一期报名85人,通过培训解决了“新奉化人”与本地人的语言沟通问题,加快了“新奉化人”融入当地大社会的进度。
第二,学历教育规模逐年扩大。由于我们“送教上门”,为力邦社区就读电大的居民提供人本、贴心、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这种教与学的模式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另一方面,每季开放教育招生工作得到了力邦社区的大力支持,在社区宣传栏张贴招生宣传广告,在社区网站招生信息,在社区广场设摊进行现场招生宣传活动,使开放教育这一品牌在力邦社区更响亮,报读开放教育人数逐年增加。
第三,形成了学习支持服务基地运作模式。经过一年多实践和研究,已初步形成了学习支持服务基地“五整合、一平台、三制度”的运作模式。五整合即基地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的整合、信息资源的整合、企业资源的整合和管理资源的整合;一平台指网络平台;三制度指网上互动制度、上门帮学制度和导师制度。通过整合五种资源,建设一个平台,建立三个制度的运作,确保基地服务工作的有效实施。采用这一模式,基地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就具有组织机构健全、人员落实、职责明确、思路清晰和条件保障等特点,支持服务活动实现了平台网络化、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师资多元化、过程服务化的目标,极大地提高了支持服务的效率,为全体“新奉化人”服务提供了实践样式。
第四,提升了“新奉化人”的素质。我校历来重视对“新奉化人”的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力邦社区学习支持服务基地的建成,进一步促进了学习支持服务工作的有效实施,力邦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快提升。今年4月份统计,力邦社区居民中具有高中学历的人数占居民总数的51.5%,比2009年(2009年2月份统计)提高了4.5个百分点,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11.9%,比2009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提高了居民就业(创业)竞争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提高了居民的技能水平、交流能力、文明程度和团队合作意识,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重用,一部分居民的职务得到了提升,一部分居民由一线工人成功转型为管理人员,一部分居民创业成功。
三 依托县级电大进一步做好社区教育的思考
奉化电大在社区教育中具有某种创新性质的尝试与探索,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无疑有助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完善思路、凝聚力量、推动创新,同时充分说明电大远程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化教育服务的提供方式和重要途径正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面临理念、体制、经费和机制沟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县级电大参与社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进一步电大参与社区教育的理顺管理体制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强化社区教育的政策指导和工作统筹。政府要加强管理、规范办学,使其形成有利于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优化整合的管理模式。按照“党的领导有力、行政管理有序、各方广泛参与”的目标以及“党政合力、责任到位、上下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由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在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办公室,全面负责、协调推进本区域内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按照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各部门在发展社区教育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工作到位、奖罚分明。要充分利用电大多年来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建立起一整套更加贴近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为全民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的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建议成立中央电大社区教育咨询委员会等机构,为县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指导。只有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社区教育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规划统筹社区教育工作、协调各部门、整合社区内各类办学资源,进而形成社区内教育资源的良性互动,实现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要着力解决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通过管理创新促进电大教育与社区教育同步发展。形成高效率的工作责任机制,在当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统筹下,全面承担起面向市民的社区教育任务。
2.发挥电大远程教育优势,进一步搭建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
县级电大参与社区教育,面临生源的多样性,必须改革教学内容,形成各有所需、各有所得的灵活的教学结构。可以发挥电大远程教育优势,争取将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成一个能够兼容各种教育层次、各种教育形态、各种教育方式、各种教育机构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要加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优化力度,建设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库和信息库,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超市”或“菜单点菜式”服务。例如:“新市民”要想在社会上有更好地发展,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如果一个新市民掌握了一流的数控操作技能或平面制作技能,就会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化市民营经济发达,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老板很多,这些人希望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活得更有意义,他们有养生、健身、书画等方面的需求;在奉化,很多企业面临着转型,企业的员工只有不断在学历、技能上提高自己,才能达到岗位的标准,所以工作上的学习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这些需求的存在要求县级电大借助于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学习搭建的平台,平台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让各类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生存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调整学习方式,自主评估学习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者自身素质。在平台中最多的是非学历类的项目,其涵盖的学习项目可分为岗位技能、生活保健、娱乐休闲、天文地理、军事天地、婚姻家庭、图书资料、文化艺术、子女养育、婚姻家庭、个人理财等。数字化学习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化学习服务机构,其办学的低成本、教学的高质量、受众人群的普适性和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特征,已进入公众的视野并正在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它将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途径选择。
3.构建并完善数字化服务体系
县级电大参与社区教育,应该贯穿电大系统办学的理念,使县级电大真正发挥统筹作用,县级电大应该寻求各级政府的支持,着力构建社区教育四级网络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的顶端是县级电大,中端是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村民社区学校,尾端是家庭学习网吧,从而构成了“龙头、龙身、龙尾”的协调机制,形成了“十分钟社区教育服务圈”。依靠四级办学网络,分别建立起了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电子阅览室、市民学习网吧、市民学习书吧等,并且全天候向城乡市民开放,使数字化的学习场所遍布城乡角角落落。县级电大不仅为当地的社区教育工作起示范带头作用,还应该积极发挥指导服务的功能,协调下属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起到了纽带桥梁作用。根据目前的情况,还应该全面推进家庭学习网吧的建设,以彻底解决“数字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县级电大全力开展上网培训,解答诸如“QQ文件如何上传”、“博客、微博怎么操作”等具体问题,提升市民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从而引领奉化数字化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向纵深发展。
4.在电大与社区教育之间建立有效沟通与衔接机制
电大涉足社区教育时,一定要考虑不同学习层次间有机衔接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以不断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潜在的学习需要。同样,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要想融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大背景、大环境中,就必须在开放的理念指导下,与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实现无缝衔接,推动教育培训“立交桥”的构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应该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具体的做法可以建立市民学分银行,为破解电大教育与社区有效沟通与衔接的难题提供一条可资借鉴的新模式。学分银行以数字化存储、认证、消费为手段,通过网上建立个人学习账户,实现个人学习与终身学习的信息储存、学分认证、学分兑换、学分消费、学习信用管理。学分银行给市民的学习带来极大方便。以前市民在各个培训点参加学习,培训机构之间的学习成果不能互认,有时为了获得一张证书,不得不重复参加一些课程的学习,现在有了学分银行,遇到不同学习机构的相同培训课程,只要通过学习达到了该课程的学分,系统就会马上予以互认,不受机构限制。通过学分银行,社区教育实现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之间的互通。
5.建立稳定的人员、经费保障机制
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满足需要的专职、兼职、志愿者三者结合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和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是开展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必备条件。电大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有着聘请、管理、整合教师队伍的经验和能力。电大可以结合现有师资队伍,与社区实践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一支多功能、多学科、复合型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关键词: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
作者简介:马治海(1978-),男,山东平原人,陕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方治理;
姚烁(1982-),男,陕西西安人,陕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24-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使得各地区诸多传统的“内部”问题越来越“外部化”,各种跨区域公共问题大量出现。政治体制的分权化改革,使地方政府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既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处理本地事务的积极性,也造成地方政府在过多关注地方利益的同时,忽视了大量的跨区域公共事务。跨区域公共事务的特征决定了单个地方政府无法加以解决,必须寻求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道路。[1]
一、公共事务的特性需要地方政府间合作
跨区域公共事务是指超越特定行政区划,为了满足特定区域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需要,体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让他们共同受益的那类事务。[2]比如,跨行政区划的环保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流域治理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地区稳定问题、流行病的防治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
跨区域公共事务超越了特定的行政区划,它所能满足的是特定区域,或者说几个地区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需要。跨区域公共事务也具有一般公共事务的特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虽然政府应承担提供公共事务的责任,但在跨区域公共事务合作中,地方政府往往首先是地方利益的代表,追求本地区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区域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这样的问题: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单个地方政府都不愿意承担责任,都会有“搭便车”的行为取向。换言之,单个地方政府解决跨区域公共事务往往缺乏足够的动力。
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希望寄托于中央政府,产生的问题是政府太大而无法解决小问题。一方面,中央政府考虑的是牵涉全国的事务。如果由中央政府来解决跨区域公共事务,即在全国人民之间分摊治理成本,这对那些并不受该区域公共问题所影响的人群来说是一种不公平。而且,各种跨区域公共事务都提交到中央层面,那么无疑是在中央政府本已繁重的工作日程上再添卷宗。另一方面,即便是中央政府认识到区域公共问题的重要性而决定来“亲自”治理,但“科层制”必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扭曲与失真,使中央政府很难拥有真实、全面、及时的跨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信息,因而只能是一种运动式的、间歇式的治理。[3]
由此来看,单一地方或由中央政府统一解决都是不可取的,要么是动力不足,要么会造成各地区不同的福利损失。美国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指出,“我不同意如下看法,即中央政府管理或私人产权是‘避免公用地灾难的惟一途径’”。他认为,“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面临公用地两难处境的人们,可以确定他们自己的体制安排,来改变他们所处的情况的结构”。[4]因此,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应该成为协调地方政府间利益矛盾、走出“公用地灾难”和“囚徒博弈困境”的必然选择。实际上,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和越来越多的跨区域公共问题的突显,各地区之间通过互利合作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只要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降低交易费用,在一个相对规模较小的组织中,实现集体行动应该是可能的。[5]
二、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条件
在当代对跨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中,各辖区政府为了获得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以实现一定的目标,围绕制度、政策、公共物品和服务展开了许多恶性竞争,最终导致陷入地方主义的泥沼。各地方政府理性的微观选择导致了非理性的宏观恶果,这类似于“囚徒困境”。两个犯罪嫌疑人在互相不能沟通的情况下,最终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选择对双方最不利的坦白策略。但是,“囚徒困境”并不是不能化解的。如何避免“囚徒困境”中“非合作博弈”的发生?诺思认为大体有3个条件:第一,博弈的次数。博弈是重复进行的,而非偶发性的或一次性的。第二,博弈的主体。其应具有确定性,博弈参与者以少为佳。第三,博弈参与者应超越个人“经济人”理性来考虑相对于不合作的机会成本问题,克服短视和狭隘,做到“知己知彼”,努力发现存在于相互依赖关系中的利益均衡点。[6]此外,“囚徒困境”的产生是由于警方将二人置于信息相互隔绝的状态,如果二人能够实现良好的信息沟通,这种困境也可以避免。
通过对“囚徒困境”化解条件的分析,我们认为,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地方政府对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是可以实现的。首先,博弈的次数是动态重复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是重复进行的,而非偶发性或一次性的。双方会考虑不合作决策所带来的高额代价和成本,任何“舍我其谁”、“损人利己”的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其次,地缘位置上的确定性决定了博弈的主体是确定的,这也方便了各地方政府之间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作到“知己知彼”。最后,各地方资源禀赋的差异,大量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出现,客观上迫使地方政府在更为宽广的视野下思考这一问题,这使得协商与合作成为各地方政府集体行动的内在逻辑。
三、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制度设计
(一)构建合作治理的动力激励机制
地方政府利益及其所代表地方利益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地方政府合作的核心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认为,公共决策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是集团或组成集团的个体间相互讨价还价、妥协与调和的过程。公共利益的最优化应该是“契约”的结果,而不是“选择”的结果。要想实现地方政府的合作治理,就要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动力激励机制,使各地方政府有充分的合作动力。
由于跨区域事务的特性以及地方政府理性“经济人”的角色,决定了建立这样一种激励机制并非易事。首先,需要各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跨区域事务合作解决对各自发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其次,建立一种公共决策程序,使各地方利益偏好得以表达,没有一个公正决策程序的介入,地区将没有足够的激励说出自己对跨区域公共事务的真实评价,将会隐瞒自己的偏好,从而尽量减少成本。再次,必须根据“收益原则”和“能力原则”,就跨区域合作治理的资源投入比例和成果分配比例进行磋商,公平合理地划分各地方政府在跨区域公共事务合作治理中的义务与权利。设计经费分担和合作收益的相关规则,使各方在合作中的成本收益对等。最后,各方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前提下,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商议利益补偿问题,建立一种利益共享与利益补偿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使得各地方政府能够取得合作收益,这样才能为跨区域合作提供充足动力,使合作达成并持续下去。
(二)构建合作治理的信息沟通机制
沟通是信息传递的载体。为了降低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治理中的信息沟通不畅问题,应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沟通制度。首先,制定跨区域合作治理的规范性文件及政策,这些规范性文件和政策为地方政府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了“软平台”,从而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状态。其次,确保跨区域合作治理组织的权威性。地方政府不仅应设立专门的跨区域合作治理组织,而且要在人、财、物、制度等资源上给予支持,使其被其他地方政府重视,从而保证跨区域合作治理信息在地方政府间畅通交换。这提供了减少跨区域合作信息沟通不畅的“硬平台”。[7]最后,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一方面,建立跨区域合作治理信息通报制度;另一方面,构建专门的跨区域合作治理信息平台,比如电子政务,使大家共享相关信息,从而走出“信息孤岛”。
(三)构建合作治理的监督约束机制
为了防止合作中的机会主义,保障区域合作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区域合作的监督约束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包括:各方在合作中应遵守的规则;违规行为的认定;违规后应承担的责任。只有对合作中的非规范行为做出惩罚性的制度设计,对违反“游戏规则”的机会主义者予以充分的惩罚,才能使违规者望而生畏。
以上3种机制在保障我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长期有效运行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任何一种组织活动,如果缺乏足够的动力激励,那么这种活动无异于无源之水;如果只有利益驱使的逐利行为,而没有必要的监督约束和利益共享,即使进行再充分的信息沟通,这种合作也必然会陷入集体行动的博弈惨局。只有通过以上三种机制的构建,才能使各方在制度化信任的基础上长期合作,并取得合作收益。(责任编辑:方涵)
参考文献:
[1] 金太军、沈承诚.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困境的内在机理探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03).
[2] 陈瑞莲、蔡立辉.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0.
[3] 刘亚平、颜昌武.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逻辑:以清水江治理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04).
[4] [美]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9.
[5] [美]曼库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71.
[关键词] 城市社区;老年人志愿者;激励机制;困境及对策
[DOI] 10.13939/ki.zgsc.2015.08.
1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概述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9.7%。[1]预计205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将达到80岁,健康状况佳的老年人占41.3%, 中等的占41.4%, 70岁以下身体健康且具备劳动能力的低龄老人占70%以上, 依赖性老人仅占1%。[2]在老年福利需求日益增加而服务供不应求的现状下,城市社区中的老年资源却不受重视。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一部分,老年人志愿者又是其中更细小的分支,他们参与走访、调解等志愿活动,并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和优势。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限定了激励的客体是城市社区老年人志愿者,手段是政府、社会、公众、志愿者组织等相关群体对其一系列激励制度设计等。
2 相关激励理论及要求[3]
激励理论主要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三者各有侧重,特征鲜明,可为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对策提供指向性参考。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是围绕如何激发动机因素和满足需要来开展的。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动机从产生到采取实际行动的心理过程。综合型激励理论认为,激励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包含组织成员的努力程度、工作绩效、奖酬、满足感四个主要变量。
内容型激励理论启示我们,针对志愿者不同的动机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和方法。过程型激励理论告诉我们应协调好各群体间的激励利益关系,注重他们的博弈关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志愿者的公平感,通过内在激励的方法调动其积极性。综合型激励理论启示我们,有效激励老年人志愿者就要不断增强其角色认同,挖掘其潜能,增加其内心满意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夕阳红的余热,再次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3 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发展困境
3.1 激励意识淡薄
受传统人事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社区对于激励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淡薄,束缚了低龄老人展示夕阳红的魅力,弱化了他们继续实现社会价值的能力。总体来说,退休老人对物质欲望呈边际效率递减的趋势, 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富有和社会的认同感,这是激励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很好的切入点,不会掺杂较多的功利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此外,相比其他在职的社会群体,老年人拥有更专业更扎实的知识、更熟练的技能、更充裕的时间、更独到全面的见解、更宽阔的胸怀等优势,能够大大降低在服务过程中发生冲突的概率。所以,应让退休老年人主动、自愿参与志愿服务, 实现退休前后生活的对接,弥补社会组织系统发展中志愿者服务中的不足。
3.2 激励制度的缺陷
第一,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机制。现有的城市社区志愿组织未能较好地综合考虑老年人志愿者退休前的岗位特点、专长优势和知识水平等方面,针对大致情况甚至想当然地制定“一刀切”的培训计划,导致培训制度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
第二,奖励制度落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奖励形式不过种种,主要是表扬、表彰等精神层面的鼓励,缺乏有效的物质奖励,如提供适当奖金和补贴等。自愿服务不代表无偿,虽然老年人志愿者有积蓄或者养老保险,但是我们不能一味依靠老年人自己无偿出资,有的人可以出资但因各种原因无法身体力行,有的愿意出力但资金有限。现有的奖励方式没有针对老年人志愿者需求的差异来采取灵活的奖励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其多元化的需求,久而久之可能降低其长期参与服务的期望与热情。
第三,政府主导,缺乏民主管理的氛围。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志愿组织非个人所有,而是由多人参与的组织,形成的基础是志愿者共同的价值观。受“自上而下”管理观念的束缚,我国城市社区志愿组织仍采取“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导致老年人志愿者服务组织的独立性与自治性较低,实质上变成了准政府组织,这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初衷相背离。[4]其实,注重精神追求的老年人更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与周围人沟通,缓解内心的空虚而不是被居委会强制安排任务,缺乏自主性的命令式管理只会压制他们的积极性,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长期的束缚会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佳的恶性循环,一旦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就很难再以旁观者的姿态抽离。
3.3 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一,专门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法制建设缺失
1999年,广东省率先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随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等十几个省市相继颁布了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但青年志愿者不能完全等同于社区志愿者,更不能代表城市社区的老年人志愿者,城市社区老年志愿服务有其服务的重点领域及组织运用的特殊性,忽视这些特殊性容易造成志愿服务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无序性。[5]
第二,对老年人参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缺乏
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历史较短,加上老人年志愿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被全面了解,产生许多误解和偏见,质疑他们的参与目的,舆论压力使老年人不愿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4 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科学化、常规化、规范化发展。
4.1 宏观方面
4.1.1 走出传统的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现代城市社区志愿服务价值理念
现有的志愿服务组织大都有一个通病,即青年志愿者没有固定的时间,无法经常处在城市社区中参与服务,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组织体系,积极性充沛而行动力不足,相比之下老年人机动的活动时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提供走访、调解等志愿服务方面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4.1.2 健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
首先,健全培训制度,根据内容型激励理论的要求,应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力求符合老年人志愿者的需要。考虑到老年人工作经历、经验和培训意愿的差异性,削减对其熟悉领域的培训,更加注重合格志愿者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丰富组织的奖励制度。应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精神鼓励已相对多样化,物质奖励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少量的经济补偿,提供一定的物质成本费、交通补贴费、餐饮补贴费和通信补贴费等;二是实物性奖励,发放一定的服装、食品饮料、荣誉证书等;三是无形的物质形式,运用志愿服务的时间储蓄制度、等时储蓄制度和道德银行形式,保障其未来受到同等待遇,以实现“助人自助”的效果。[6]
再次,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一健全参与机制,二注重工作自主性并适当授权。[7]让老年人志愿者有被信任和成就感的感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4.1.3 优化社区志愿服务激励的外部环境
第一,加快立法进程。首先应加快全国性志愿服务法律建设工作,确保志愿服务组织能够在社会上获取足够的地位和权威,保障此类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其次,制定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的法规。
第二,营造宽松积极的志愿服务氛围。为此,应发挥政府人才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离退休等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从事社区志愿服务,扩大城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引导退休低龄老人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4.2微观方面――建立并完善自我激励机制[8]
首先,坚持自我激励。克服外界偏见的干扰,坚定为大众服务的信念,这是提高志愿者自身认知、保持志愿人才服务热情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要求。
其次,加强自我学习。城市社区志愿老年人志愿者要保持主动学习、自主成长的精神追求,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努力学习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相关知识,主动参加有关的教育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自身的持续性成长。
5 结语
本文主要着眼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文章概述了相关激励理论及要求,指出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发展困境,包括激励意识淡薄、激励制度不健全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宏观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主要涉及树立正确的激励理念、健全相关的激励制度、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激励环境;微观方面主要指老年人志愿者的自我激励,从学习知识和技能到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试。建立健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和谐社区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EB/OL].(2014-1-21).http:///index.jsp.
[2]杨珂,刘典文.老年人参与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问题探微[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83-85.
[3]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54-56.
[4]谭建光.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与激励[J].北大学术期刊,2005(12).
[5]袁明符.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6]陈茗, 林志婉. 老年志愿者活动的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J].人口学刊,2003(4).
[7]王思斌.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0(9).
方法:选取78例入院就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整体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呼吸道疾病服务中心内感染率和临床管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1例(2.56%),对照组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9例(23.08%),对比两组院内感染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P
结论:社区医院采用整体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降低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呼吸道传播疾病管理预防控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84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97-01
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路径主要有人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各种微生物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引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途径多等特点,一旦病发将难以控制,是一种具有极大危害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我国呼吸道传播疾病已成为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广受人们关注和重视,呼吸道传播疾病暴发流行,如甲型流感、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不仅危害人们身心健康,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1]。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管理及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有助于控制疾病暴发流行,同时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该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率,确保患者就诊安全与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本文选取78例入院就诊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整体管理模式对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效果,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入中心就诊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5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14~71岁。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14~70岁;对照组22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16~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选取的78例就诊患者均采取一定管理措施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研究组患者采用整体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整体管理模式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建立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尽可能结合服务中心具体情况建立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如《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防护制度》等,确保制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充分发挥出应有作用,保证呼吸道传播疾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此外,为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意识,保证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感染管理部门应做好呼吸道传播疾病防护知识宣教工作,并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职业安全知识。
1.2.2加强感染科管理。感染科通常负责呼吸道传播疾病诊疗工作,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严格考查并科学合理的整改医疗环境,尽可能合理布局传染病区,满足传染病预防控制需求,同时明确分区与专用通道,保持良好通风与空气流通效果。为保证感染科管理的有效实施,需对该科医务人员进行培养,使其全面掌握各方面知识,如中心感染控制、流行病学、传播性疾病诊疗等。
1.2.3隔离管理。隔离管理措施主要包括:①设立独立医疗区域收治疑似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同时区分医务人员、患者、污染物运送专用通道,进出病房时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均需穿戴隔离衣与外科口罩;②对于疑似度高的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应直接转送隔离观察室进行密切观察,隔离观察期间,应保持隔离观察室门窗关闭,同时诊疗仪器必须专人专用,为免发生院内感染,非医务人员严禁进出隔离观察室,而家属则需取得医师批准并做好防护措施才能进出隔离观察室[3]。
1.2.4医务人员防护管理。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途径主要有空气、飞沫、密切接触等,高度重视医务人员呼吸道防护与粘膜保护,并采取正确措施保护其健康,有助于降低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率。诊疗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根据实际风险与标准预防原则,采用基本、加强、严密等分级防护措施,如应佩戴手套才能接触污染物品,如排泄物、血液、分泌物等,需注意的是接触非完整皮肤黏膜时更应佩戴手套;医务人员应佩戴好防护面罩、目镜、N95口罩与戴帽连体防护服等,才能接触有可能喷溅的污染物品,如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隔离观察病房内外、治疗室、医师诊疗室等均需配备可快速干手的消毒剂,而且还需采取各种手卫生宣传方式,有效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并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1.2.5患者所用物品消毒管理。合理选用消毒剂杀灭呼吸道传播疾病病原体,选用的消毒剂必须经国家批准,且有相关资质、合格。患者所用物品均采用消毒剂严格消毒,如医疗器械、仪器设备、相应物品等,而且每例患者所使用的监护仪、氧气湿化瓶等必须严禁交叉使用,同时对消毒液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达到理想消毒效果,此外定期培养各类管道细菌,并准确记录培养结果,有效加强呼吸道传播疾病诊治效果。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出院后,应对其所在房间与可能污染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才能提供给其他患者使用。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结果
就诊期间,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56%,对照组组出现9例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3.08%,两组呼吸道传播疾病院内感染率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P
3讨论
呼吸道传播疾病是一种病发后难以控制且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途径多等特点,多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该传播疾病的流行特征主要有:季节性,多发于冬春季节;易传播,传播范围广泛、发病率高,尤其是未预防接种人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呼吸道传播疾病暴发流行的环节,传染源可能是病原体携带者、患者,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飞沫、密切接触等,抵抗力低、为预防接种等为易感人群。患者若院内感染呼吸道传播疾病,不仅会危害身心健康,增加疾病痛苦,还会给原发病治疗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呼吸道传播疾病已逐渐成为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加强管理和预防控制该疾病,有助于控制疾病暴发流行,如甲型流感、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呼吸道传播疾病相关管理与预防工作,采用有效措施改善疾病管理与预防现状,可控制疾病传播,降低中心内感染率,提高临床管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用整体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效果显著,是降低呼吸道传播疾病中心内感染的有效措施,可有效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切实保障患者就诊安全与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利英.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及控制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06):53-54
[2]张斌.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1):28-30
[3]杨秀玲.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及管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07):548
关键词:市场需求计算机专业设置服务区域发展
一、把握计算机专业设置的特点
根据2010年一季度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的报告显示:在招聘数量排前10位的专业中,计算机专业排名前10位,由此可见,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在社会需求的人才中占有很重的比例。而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其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人才需求规律,突出计算机专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几个特点:
1.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其办学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结合计算机专业领域广泛,下属学科繁多的特点,应该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的原则,理论为实践铺平基础的道路,在实践中充实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力与应用能力。在大多数的学校中,理论课的开设课时远远高于实践的课时,这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的表现。在今后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多培养一些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这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向着理论教育过硬,实践教育也要过硬的方向努力。
2.课程内容变化快,市场需求变化频繁
由于计算机在全世界的发展速度很快,在这个专业中,新生物的产生速度已经不可预测,所以,随着新的计算机学科与技术的产生,如何调整专业课程的变化,以达到社会需求的目的,成了这个专业的另一个特点,所以,课程的设置不能够一成不变,应该随着最新的科技前沿的变化而变化,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具有灵活性与快速的更新性,在学校的教学中,应该随着这种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产业内部、行业内部的知识结构的变化,面向这些行业的未来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也要发生变化。职业学校顺应科技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直接反映在专业课程名称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上。
3.计算机专业设置灵活,更新速度快
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有着不解之缘,它必须紧跟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与更新专业的设置,以适应产业以及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的调整与更新的需要。对于 “计算机”专业,也要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调整“计算机专业”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相关专业的领域分类。再如,“计算机”专业和“美术”专业合并更新为“影视动画”专业,以及机械类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
4.计算机专业内涵越来越宽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一些深层次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比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过窄、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形势,各中等职业学校顺应时展的潮流,及时调整、拓宽计算机相关专业内涵,积极探索学校教学课程的改革。在培养目标上,突出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加厚基础,拓宽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方法上,尝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建立仿真环境,越来越贴近企业与社会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等,这些都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整体素质的训练和提高,从而适应了企业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
二、把握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并服务区域发展的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
学校设置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必须适应社会某个方面的需求。需求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学生的求学和就业心理需求。两者有时是一致的,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者的需要,但在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两者往往相互矛盾和发生错位。需求导向原则主要是指满足前者的需求,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干扰,把握有效需求,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条件必备原则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在强调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自身条件是否可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些基本条件主要指师资、教学设施、教学资料、经费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如:考虑学校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水平是否与开设的专业相匹配;教学资料是否齐全、适用;教学设施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经费是否能够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等等。
3.稳定与灵活相结合原则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和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学校对社会需求作出迅速反应,适时适度地更新专业内容,改造和淘汰过时的专业内容。
4.局部与全局相协调原则
专业设置不仅是学校的个别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学校面临的是区域性大市场,合理设置专业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科学规范地设置专业,遵循局部与全局相协调的原则,能够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可靠性、有效性。学校的专业设置需要建立严格、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
5.适度超前原则
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职业专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对于计算机专业,新旧课程专业的更替周期很快,鉴于计算机类人才的形成需要较长的周期,即计算机类教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设置和调整在考虑现实需求和条件的同时,要有适度超前的意识,即具有前瞻性。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居家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21-01
一、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社区养老将社区为单元,以家庭为核心,对单元内的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助老服务,解决老年人日常基本的生活困难为根本的社会化服务。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分为三类: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社区养老就是综合了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所有特点。
自2002年以来,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正在逐步开展,从建立到完善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大大满足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截止到2010年,我国的社区服务中心已达到17.5万个,社区利民便民网店也达到70万个以上,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与几年前相比有一定的提高。[1]但是从其他国家发展水平以及国内整体养老服务的发展道路上来看,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专业化强度不高等问题。
二、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提供养老服务的对比分析
(一)我国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主要以委托承包的方式参与社区养老,非营利组织通过服务明码标价的形式挂牌营业。因为非营利组织的福利性质,所以在经营时只对老年人收取低廉的足够维持机构日常运作的费用。此外,政府在社会福利事业中居于主要地位,以社区养老为主要内容的老年福利的推动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为老龄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一个有力的环境。
1.东北地区。辽宁省为了能够快速发展社区养老事业,已经在多个社区内建立了养老服务中心,并且已经有20多个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内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及老年超市等。[2]
2.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是全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内的很多地区都有各自的发展特色,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南京市鼓楼区的“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服务方向主要以外向型服务为主,通过与社区其他十几所托老所建立一个以托老所为支点、覆盖整个鼓楼区范围内的立体式老年服务网络,为周边老人提供一系列综合性的养老服务。而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星光镜老协会”是典型的以政府为依托,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为社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并承担了各社区养老服务的协调等工作。[2]
3.华南地区。广州市东山区的福利院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内外结合”。一方面对外开放福利院社区部,并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一系列的敬老服务活动;另一方面是组织福利院的内部员工以及社区服务站的医疗队,为社区老人开展各项医疗检查服务。[3]
(二)对我国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非营利组织的比较分析
1.模式比较。东北地区的非营利组织在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中,通常是以养老院、托老所的形式来提供养老服务。华东地区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是多样化的,不仅有养老院、托老所参与社区养老,同时还存在一些社团、协会等通过与社区以及养老院联合的形式,从而为整个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华东地区的发展模式主要还是以政府购买服务、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为主,其模式发展较好。华南地区则是福利院的内外结合模式,通过联合社区内的其他机构,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使得院外的老人也可以得到福利院的生活服务。
2.内容比较。东北地区的养老服务内容主要是以基本养老、助老服务为主,包括日常照料、长短期托养、老年活动室、康复护理等。华东地区的养老服务内容在基本养老的基础上,还发展了上门探望、开展老年讲座、提供家政服务、建立老年大学等,更多地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服务。华南地区的养老服务同样是以养老助老服务为主,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定的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3.政策比较。对于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我国在政策上对非营利组织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像税收、补贴、优惠、资金和场地支持等都有相关的规定。但同时各个地区也有不同的政策规定。其中东北地区比较按照国家的规定,对于税收、补贴以及场地支持等都提高了一定的优惠力度,同时也进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华东地区在上述政策支持基础上,政府还安排了专项资金,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养老服务水平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从基本养老逐步向文化、体育、教育等多方面发展转变。
三、总结
通过对社区养老内容的阐述以及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现状的研究,以及对我国各个地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社区养老的发展正稳步前进中。我国华东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比较成熟,非营利组织参与其社区养老服务的形式以及内容也是多样化的,这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随着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发展,其服务于社区养老活动的行为也将深入开展,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会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更好的基础,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将会登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双翠.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