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紧紧围绕建设“三晋十强县”的总目标,按照“1356”转型跨越发展总战略和“335”工作思路,立足实际,登高望远,主攻五大板块,打好三大硬仗,强化五大支撑,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现就沁水县经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两方面内容谈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经济建设方面

沁水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农民增收幅度居晋城市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工作全市第一,并且取得了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第九名的好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象农牧、力宇燃气动力装备、中电明秀瓦斯发电等一大批非煤项目的上马,有力地带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那么如何推进全县经济建设在今后一个时期再上新水平,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第一,沁水县山大沟深,立地条件差,农业发展受到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就要大力依靠有条件的地方,比如在沿河、沿路地段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在沿山、沿沟地带发展经济林及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第二,新兴工业要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沁水县是煤炭资源大县,随着煤炭、煤层气等资源项目的不断落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装备的市场空间将更大,要多引进有实力、有规模的投资商,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第三,三产服务要以资源型专业物流为突破口,积极引进以配套服务设施蔬菜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现代物流企业,同时建立大型仓促中心,农贸市场,形成供应、生产、销售物流相协调,相促进的良性发展。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十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结合山西省委提出的“市域城镇化”、晋城市委提出的“城乡一体化”以及沁水县提出的“特色城镇化”的要求,应进一步打好 “城乡建设硬仗”,城乡建设要以县城为重点找准突破口:一是城市标志性建筑工程要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使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面貌。二是随着城市绿道、三河靓丽景观带等项目的开工上马、县城新面貌已现雏形。建设就要以最为紧迫的几个项目为突破口。三是要在乡镇建立专职的环卫队伍,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杜绝发生“突击式”、“应付式”的现象,使城乡面貌有一个持续的好转。

(三)千方百计促农增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集中打响了农民增收硬仗,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并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由于“小农意识”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内在动力。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不只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应包括偏远山区。就沁水县来说,第一就是要加大扶贫、移民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现状、生活模式,集中起来走集约化、规模化路子。第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社运营、分红的监督考核机制。近年来,各类合作社运行日渐成熟,应对其运营、分红状况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使合作社收入公开透明,分红公平合理,有效维护农民应得利益。第三,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合法自愿有偿的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同时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培训,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多渠道增加收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再次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是国家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大局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主动地做好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理清社会管理思路。一要坚持预防为先。针对发展类矛盾,重点要推行科学决策,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维稳预警水平,减少因决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重点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民意“宜疏不宜堵”,群众上访其实就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就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只要我们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合理解决群众诉求,主动接访也可以预防矛盾发生。二要坚持化解为要。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消除矛盾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矛盾纠纷有很多种方式,有调解、仲裁、诉讼等,其中调解往往是本着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这样便于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网格化建设。网格化建设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管理工作条块分割矛盾、资源调配不优的问题,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要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统筹协调推进。要依托现有党建、计生、交通等各职能部门的网格化资源,通过统筹规划,在机构、人力、财力、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做好管理的纵向协调和服务的横向协调。二是要通过缩小管理半径,提高管理反应速度。在村居、社区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以自然村或者村民组为单位,划分若干个责任网格,将人、地、物、事等管理对象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以便实现社会管理“零距离”、反应速度“零时间”,加快建立基层点、线、面结合的社会管理网络。

(三)加强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实现高效化管理。社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实现高效管理,必须对管理机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要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乡镇综治工作中心要实施综治办、、司法、调解、警务、民政、妇联、劳动、安全生产、应急等“多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形成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案件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工作体系。同时,在村、居、企业也要加快建立涵盖治保、调解、、安全生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治工作站,真正提供流程化、一站式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财政体制;县域经济;影响;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02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主要是指1994年确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按照税种的不同把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从而确定了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收入来源。具体到县一级,又因各省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管理体制,但分税制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以辽宁省为例,现行的财政体制仍然是以分税制为基础,同时在2010年省政府又对省与县之间的财政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内容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分配体制基本不变,但在省与县之间,将原来属于省县共享税种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全部下划为县级收入,同时县需要向省上解税收以保障省级财力。为了弥补县级财力不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安排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资金。此外,还有各种收入增量返还等奖励措施,用以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则是通过明确划分事权来确定支出范围,县级事权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事务管理等事项,近年来又增加了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应急等事权。县级政府要利用现行体制下取得的财政收入来为上述事权买单。

一、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体上看,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既存在很大的促进作用又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1.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分税制财政体制壮大了财政收入规模,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体制激励作用明显,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现行财政体制,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来源,激励地方大力开展经济建设,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提高税收规模。例如辽北某县从本世纪初提出“税源经济”的理念,通过发展陶瓷、绿色食品加工、风力发电、轻工家电、牛产业、通用航空等实体经济培植税源,使县域经济和地方财政收入驶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1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0年的0.3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7.8亿元。

二是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分税制财政体制确立了以税收收入为主,非税收入为辅的的收入结构,上例中的辽北某县通过加大对税收收入的征管力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实现了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同时把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控制在80%左右,提高了收入质量,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

三是转移支付调节了地区间收入差异,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分税制体制下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级安排了大量转移支付资金,有效促进了县级发展。本世纪以来,辽北某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连年高于预算收入,财政自给率在最低的年份仅为38%左右,在最高的年份也没有超过70%,大量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农田水利、植树造林等项目均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给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

2.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体制上未能更多让利地方。首先从整体上看,中央在分税制中占大头,地方占小头,而在地方收入中按照省、市、县的层级层层递减,县级收入处于占比最小的地位。这就造成了财力高度向上级集中,县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支持才能保证财政正常运转。其次从税种划分上看,税源集中、稳定性强的收入大都划为中央和省级收入,而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增收潜力小的税种则属于县级固定收入。

二是在共享税种分配上划分比例不合理。例如在工商税收中县级分配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例均较低,而营业税则达到了70%。但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县级主要支柱财源应为实体工业,所产生的主要税收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主要存在于服务业中,而县级受城镇化程度、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服务业远不如城市发达,营业税税源十分有限。此种分配方式,造成了县级政府辛苦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带来的税收却大部分被上级拿走的尴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在现行财政体制中,涉土四税全部属于县级收入,而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县级财力的主要来源。县级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选择增加涉土税收的发展路径,这也就形成了“土地财政”、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等状况,造成了许多县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负担沉重,商品房库存高企等问题。

四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县级虽然处于收入分配的最末端,但其事权却一样不少,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最主要的支出事权包括供养全县行政、事业在职及退休人员,保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保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支出,供养五保、低保等优抚人员,弥补企业养老保险缺口等。对这些事权,县级概括称为刚性支出。而在这些支出中还有许多“上级出政策、下级配套资金”的支出项目,例如义务教育的“普九达标”,在上级出台政策后县级只能自行投入资金进行校舍改造,形成了沉重的“普九债务”,再比如公检法公用经费达标、调整工资标准等均由县级政府安排资金,造成了县级财力紧张,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五是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不科学。一方面转移支付缺乏固定约束,分配规模往往由上级说了算,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跑部钱进”就是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的体现。县级财政部门也往往是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不仅牵扯了大量精力而且存在一定的权力寻租隐患。另一方面转移支付的构成不够科学,近年来县级财政收到的转移支付资金多为有固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少有可以自主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这就造成了县级财力难以集中,想办的事情受财力制约往往办不成。

六是县级财政状况没有得到明显好转。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本身分配的财权就少,2006年中央又全面取消了农业四税,导致县级财政更为艰难,而乡镇一级更是处于收不抵支的局面。为保证乡镇正常运转,县级往往还要负担乡镇的工资、运转等支出,再加上各类刚性支出,公建支出等,使财政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现行财政体制下的收入规模,仅能保证县级的必要支出,即所谓的“吃饭财政”,不足以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为了筹集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部分县级政府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融资,造成了负债率攀升,债务负担沉重,而几年之后的今天,偿债支出又占用了大量县级财力,使本来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二、对现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培植税源,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也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扭D县级财政状况,提升县级财政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对现行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应当遵循有利于增加县级财力,有利于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县域发挥自身发展优势,有利于保障县级基本服务,有利于化解和防范财政风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一是要财力下沉,增加县级在分税制中的分配比例。具体包括将消费税等中央税种转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种,给予县级一定的分成;提高县级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中的分成比例;合理划分总分机构税收归属,将石油、电力、通信等大型国企所属的县级分支机构所产生的税收划为县级收入。使县级拥有较为优质、稳定的税源,增加县级财力保障水平。

二是要调整涉土四税的分配。在给予县级一定财力补偿的情况下,中央和省可以在涉土四税中享有一定的分成。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央及上级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力,另一方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盲目发展“土地财政”的冲动。

三是理顺财政投入关系。当前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负担的事权过多,刚性支出压力大,制约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可以考虑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由中央及省对县级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直接投入。在降低地区间的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解放部分县级财力,促进县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四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要提高转移支付的刚性约束,规范转移支付的安排流程,降低上级在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要调整转移支付的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方便县级依照自身发展优势自主支配专项资金。可以考虑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中,进一步放宽专项资金使用限制,例如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允许县级打捆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等,这样更加有利于县级政府依据自身产业发展目标安排资金,集中更多的财力快速促进产业发展。

五是帮助化解政府债务。当前政府债务沉重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财政资金用于还本付息支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上级财政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并不是简单的代为偿还,而是首先解决偿债负担重,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可以考虑由上级财政部门出资对县级到期债务及高利息债务进行置换,待县级财政状况好转再逐渐偿还给上级财政。一方面减轻当前的偿债支出压力,另一方面减少利息支付,节约财政资金。

六是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按照我国“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管理原则,县级政府虽有本级财政的管理权,但税收管理的权力却较为弱化。在现行体制下,国税局为中央直管单位,地税局为市管单位,从行政隶属关系上说,税务部门并不属于县级政府序列。县政府对税务部门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也较低。这就导致了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税务部门与县级政府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有些强化税收征管的政策由于难度大、成本高往往难以执行,造成地方税款的流失。今年,中央充分向基层下放各类管理权限,辽宁省的工商、质监等部门均已完成下放,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改革中下放地税管理权,进一步理顺县级税收管理体系,更好的凝聚全县力量做好财税征收。

参考文献:

[1]谭乐义.“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目标与实绩的偏离[D].山东大学,2016.

[2]高军,王晓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2004-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2(03).

[3]刘佳,吴建南,吴佳顺.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基于河北省136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1).

[4]郑新业,王晗,赵益卓.“省直管县”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双重差分方法[J].管理世界,2011(08).

[5]刘佳,马亮,吴建南.省直管县改革与县级政府财政解困――基于6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03).

[6]张占斌.加强省直管县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J].行政管理改革,2011(06).

第3篇

关键词: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前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黔东南自治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生态力州、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旅游活州、城镇带州、科教兴州”的后发赶超战略,使全州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州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十年来,全州总产值由2002年的93.6亿元增加到383.6亿元;人均生产总量突破1万元,年均增长比全省同期增速高0.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2年的49.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1.1亿元,10年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2.8亿元,是上个10年10.4倍。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8.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3.14亿,比全省同期年均增速高出2.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5.29亿元增加到45.27亿元,比全省同期年均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从2002年的23.4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94.71元,比全省同期年均支出增速高出2.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2年的6198元增加到2011年的164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389元增加到2011年的3949元。2002年到2011年共投入400亿元民生保障资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学有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212.6亿元,是前十年的118倍,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累计投入公共卫生资金100亿元,是前10年的10倍,使人均寿命由67岁提高到71.6岁。城乡公共文化体系不断完善,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综合利用,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1.87%和95.14%。建成高速公路393公里,在建408公里;建成旅游公路1230公里,通乡油路2234公里,通村公路1.5万公里,贵广、沪昆高速铁路加快推进,黎平机场建成通航,凯里黄平机场开工建设。三次产业实现了“两升一降”,第二产业由15.8%上升到32.2%,第三产业由25.9%上升到46.7%,第二产业由58.3%降到21.5%。民营经济的占比由33.65%提高到44%,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18.5%提高到2011年的28.2%。十年来累计利用外省资金780.59%亿元,争取州外企业进驻1153个,省级开发区2002年的1个增加到2011年的8个,扩大开放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加速期。实践证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建设全局,又好又快推动自治州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缩小差距,确保自治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奋斗目标的根本途径。

黔东南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少数民族占80%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着贫困人口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发展质量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突出,社会利益关系处理难度大,社会矛盾易发多发等诸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可见,自治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难。

二、建议

十政治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从自治州过去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现实矛盾出发,在新时期里,发展自治州经济社会应当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方面下工夫。

1.着力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首先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继续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不断规范和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其次,着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国有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要大力扶持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国有企业改革制等领域,从财政、税收等个方面加大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第四是着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经济争取发行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探索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面。

2.着力科技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是自治州发展的核心位置。要围绕黔东南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科技新型团队,以国内外的大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采取与东、中部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对东、中部地区部分产业进行转移帮扶,围绕凯里经济开发区、炉壁产业园区等8个产业园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起自治州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全州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3.着力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以优惠政策推进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难发展

首先,要立足国内外市场,把握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黔东南能源能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特色轻工业,着力培养发展可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其次,要以优惠的政策,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推进特色产业、旅游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再次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加大民族乡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凯里麻江、丹寨问核心的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经济发展区;建立榕江、从江、黎平南部农林产品加工,民族旅游发展区,建立天柱、三穗、施秉、黄平化工、特色轻工业,建设雷山、剑河、台江生态功能区,争取凯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开发区,加大民族行政区的改革力度,资源整合利用力度,加大对民族乡的投入,壮大民族乡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4.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们缩小城乡差别,解决民族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我们要加大农惠农富政策的力度,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每年实现扶持农民工创业0.2万人以上;实施现代农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及促进创业就业扶贫,农林消防安居减灾扶贫等扶贫工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和农产在当地资源开发项目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推进农林危112房改造;加大对人口较少的仡佬族扶贫开发力度;完成生态脆弱地区50万生态移民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其次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百亿元果蔬、百亿元森工、百亿元水产、百亿元畜牧、百亿元肉禽、百亿元药材、百亿元烤烟、百亿元油茶等“百亿元”工程;整合森业资源,实施林下种植基地、林下养殖基地建设。再次,要深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繁荣和发展县域经济,积极发展小城镇,做好村庄规划,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改革;实施村寨整治工程,开发“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的创建活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

5.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

要又好又快地发展自治州的经济社会,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一要大力推进区域合作,大力推动与铜仁、黔南、湘西、遵义、柳州的区域合作;二要积极推进外向型经济建设。要全面融入泛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积极依托黔中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实验区、北部湾经济区,着力打造有助于改进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特色型,主业集群,吸引周边城市的要素资源投向自治州,积极利用外资和国外优惠货款,拓展对外贸易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第4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积极采取措施,将社会资源在空间上进行有效配置,改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协调”现象,大力夯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夯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谐是指构成事物的不同组成部分或因素相互配合维持事物处于正常活动的状态,和谐的对立面是冲突乃至解体。从区域经济学原理上看,和谐社会就是要求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差距适度,区际关系良好,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经济基础。

1.殷实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时期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和谐社会”,绝不是低水平低层次的“一穷二白”的“和谐社会”,而应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经济发展状况比较殷实的“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的标准之一,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而满足这些需求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关键靠发展,贫困落后是产生不和谐的根本性原因。尽快摆脱生产力落后的局面,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物质保证,也才会对社会和谐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到相对殷实的程度,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合理需求的满足就缺乏物质基础,公平和效率的实现就缺乏牢固的经济支撑,社会和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既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从区域角度看,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应是全国范围的“和谐”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或几个地区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的根本特征。这种本质决定了我国各地区之间要有一个相互协调的发展关系,其差距不能过大,更不能搞两极分化。过大的区域差距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消费过度与不足的重要原因,会给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增加难度,同时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导致混乱、不满及社会公益服务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动荡,造成社会政治的不稳定,不仅和谐社会的实现无从谈起,而且前几十年的发展成果也会遭到极大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全局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撇开区域问题来构建和谐社会是不现实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各行业各领域发展和谐一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

由于受到自然禀赋、人口素质、历史发展水平和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

1.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持续扩大。1988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之比为1.41:1:1.11,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1.39:1:0.87;2000年,这一比例分别变成1.49:1:1.06、1.47:1:0.77。2005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5省区是人均收入最低的5省区的2倍还多。

2.GDP比重和人均DGP比重差距持续扩大。1980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占我国GDP比重分别为50.20%、29.75%、20.04% ,到2002年,占GDP比重分别为57.86%、25.12%、17.01%,其中,东部比重增加了7.66个百分点,中、西部比重分别下降了4.63和3.03个百分点。从人均GDP来看,1980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1.53、1.92倍,到2002年分别扩大到2.03和2.59倍。以上说明,无论是经济总量GDP还是人均GDP,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都扩大了。

3.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大。有研究指出,1999年,除宁夏外,西部其余11省市区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均在20位以后。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交通、电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仍较东部地区落后,投资硬件环境尚有差距。

4.外贸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对外出口商品多为高新技术产品,东部地区显然具有明显优势,加上东部发达地区信息沟通和交流能力的绝对优势,在发生贸易摩擦、初级产品出口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东部地区的应变能力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据预测,2008年,在外贸出口方面,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及对策思考

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和指导作用。党和国家政府应对区域经济进行统筹规划,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现状给予具体的指导或扶植,加强引导和调节。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为中西部地区建立完备的市场机制,利用本身资源优势、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供政策支持;在国家投资、利用外资、开放程度、计划、金融、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倾斜;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使中西部文化摆脱独立性、封闭性、凝固性,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

2.东部地区要为协调区域发展多做贡献。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对中、西部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并以自己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和帮助中、西部的发展,如多向国家缴纳税收从而减轻中、西部的税务负担;向中西部提供教育资金技术上的援助等等。这既是服从“东部沿海率先发展起来以后,要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大局”的需要,也是保证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3.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奋起直追。中西部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奋起直追,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区域经济,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地发挥;要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品,使中西部地区资源产业在对整体经济提供长期基础性支持的同时,获得自身发展,并从市场要求出发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尽快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创造外部环境条件;要制定吸引、稳定人才的合理机制,遏制“孔雀东南飞”势头,提高知识分子的福利待遇,进行科技人才的定向培养,提高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等等。

4.东、中、西部实行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国各地区要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和意识,削弱甚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保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畅通,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配置,使东部地区先进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顺利流入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则可以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原材料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加强东中西部的合作和交流,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使东中西部在相互协作基础上缩小差距、共同发展,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王梦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理论动态》第1628期

[2]肖玉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现状和对策》,《唯实》2004年第6期

第5篇

(一)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

国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全国整体发展阶段的形象概括,内涵就是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以及国内经济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既要对此有一个总体的考虑,也要具体做好5年的阶段性工作。

(二)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以及我国过去的工业化而言的。要改变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和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为此,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加快技术进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发挥比较优势,以发展“两大、三新、两配套”产业为支撑,把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为国家和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三)关于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确立城乡统筹的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最主要的渠道就是推进城镇化,要纠正推进城镇化中的三个偏差:即“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大大慢于“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把推进城镇化简单地等同于城镇建设;简单地以行政区为界推进城镇化。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重点,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加快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步伐。增加对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增加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事业支持,把农村社会公共产品投入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由公共财政承担,逐步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要落实好中央已确定的各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和发展农业,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使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有质的飞跃。拓宽农民就业门路。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四)关于服务业发展问题

服务业快速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大力推进社区建设,规范、搞活房地产市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农业技术体系。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商贸流通企业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进一步完善大型商贸、餐饮业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引导有实力的大型连锁企业向市内其他中心城市和农村延伸发展,形成覆盖全市的连锁经营网络。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或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办的服务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完全开放金融、保险、电信、文化、医疗等领域,推进服务业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

(五)关于社会发展问题

“十一五”期间,要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目标。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关系,立足于更多地通过扩大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坚持统筹城乡就业的原则,处理好城镇就业再就业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研究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改革,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解决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相对滞后问题。充分发挥社区组织、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六)关于国民经济自主增长机制问题

“十一五”期间,要合理引导和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鼓励民间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和提高民间投资自主增长的能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对投资的宏观调控,防止少数行业过度投资。逐步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关键是推进城镇化,扩大城市居民的消费队伍,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外向型企业,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和提高开放水平。

(七)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全面理解地区协调发展的内涵。地区协调是指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在各地区之间要适当,不仅是经济的分布在各个地区之间要均衡。缩小地区差距,重点是缩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最终是要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

加强区域调控,促进行政区经济逐步走向区域经济。从经济区出发,统筹规划城镇体系、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

(八)关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水资源、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必须超前发展。加快供水、防洪工程建设,提高供水、防洪能力。启动和加快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尽快形成哈达山水利枢纽供水体系,有效解决全市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及洪涝灾害。加快能源建设,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能源供应体系。形成风电和火电并举的电力发展格局,形成具有较强的石油、天然气及油母页岩勘探开发生产能力,实现供求平衡。加怏交通、通信发展,全面增强综合运输通信能力。建设长白铁路复线,将203线、科铁线松原至扶余段改建成高速公路,新建长春至松原高速公路。推进政府及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市县两级电子政务系统,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九)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

未来十几年,松原市仍面临着人口增长规模大、环境污染严重、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资源利用率较低等等问题。因此,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键是树立人口流动的思想。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护和节约各种资源,高度重视水、石油等战略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搞好国土资源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

(十)关于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问题

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2

我国是在资本主义未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是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后通过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是我国自主创建的,符合国家发展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人的发展需顺应整个社会的前进脚步,同时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好,将个人意愿与大众意愿相互结合,按照的发展方针,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本文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相对于其他的经济体制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尤其特殊性,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在很多方面都能够与人的发展相互协调。但是,由于区域的作用和限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关系,表现出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分析这些关系有助于在日后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帮助。

(一)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目标

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发展过程,也受到人的主观性影响,打上了人类选择的印记。纵观人类的发展史,虽然形成了社会、国家、部落等群体,但所有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发展事件,都是以人为主体而发展的。因此,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目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人类发展所诞生的产物,需要按照人的意志来发展。第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目标已经得到明确,那就是帮助人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不断的满足各种需求,实现主观上的更大进步。第三,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密切的关系,后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不可逆转。因此,人的发展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人的发展要求

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它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因此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物质条件。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符合人的发展要求,才能得到更多的东西。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当下的人群更加渴望舒适的生活环境、便捷的交通、爽朗的天气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为人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借助物质基础,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了人的多样化需求。人的进化从未停止过,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身体上。在不断的进化后,人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个人需求差异也愈加明显。为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才能保证经济不会垮塌。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有力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是人所创造的,人在该条件下发展,该条件就必须满足人的各种要求,才能保证条件的继续健全。

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对于人的发展而言,终究还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进行,因此,为了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更加顺利,需要不断的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很多人认为现代市场体系已经完善,其实不然,面对庞大的人群,现代市场体系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地步,只能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不断的去完善。本文认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积极抵制垄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大的差别,垄断将直接造成经济紊乱、价格不稳,甚至是造成严重的金融问题。第二,促进竞争的优良化,避免恶性竞争,蓄意抬高、压低价格,保证人的发展顺利。第三,健全经济体制,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经济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不仅可以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还能为人的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二)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作为人的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必须理顺其关系。当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错综复杂,很容易陷入混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宏观调控并非硬性规定,而是在宏观上对经济纠正方向,减少不利因素,市场人员应积极配合。第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市场的庞大,在于其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段,合理分配资源。人的发展固然有其主观因素,但市场经济的客观资源配置是不可逆转的。将政府的力量与市场相结合,为人的发展,创造出更加优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不断的消除各项问题和矛盾,实现和谐进步。

(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结合,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计划机制作为宏观调控起辅助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各种措施来实现人的更大发展,创造出更加优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第一,保持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人的发展在于获得较大的自由空间,保持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可以告别计划经济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历史上,时期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日后需要进一步保持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第二,解决政府缺位、错位、越位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权力、职能和规模必须受到来自法律的明文限制,必须公开自愿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制约,当政府的权力和规模在超出其法定的边界时,要能得到及时的纠正。

(四)培育社会力量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为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需要不断培育社会量,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便利条件,并且实现客观上的稳定进步,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本文认为,根据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以及人的发展成果,培育社会力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是人的团体结合结果,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对于人而言,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能够创造的价值也是有限的,通过加强社会组织建设,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人的力量,并且将社会主义经济条件创造的更好。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任何人都要为将来考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一直努力建设的部分,并且通过多项政策颁布和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加强了人的后续保障,这也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前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在现阶段的建设当中,不仅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而且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重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帮助。未来的工作重点在于,需要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借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措施,实现以市场化促进社会现代化。该目标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建立更多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大众提供更多的保障,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此,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加倍努力:第一,以市场化推进工业化进程。市场化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第二,以市场化推进民主化进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泛认同,告别时代,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

四、总结

本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的发展展开探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人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不仅要顺应客观发展趋势,还要积极的纠正发展方向,不要刻意的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未来的各项工作,需要以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为基础,为自己创造出更理想的发展环境,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柯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3-18.

[2]柯健.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9-15.

第7篇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用仅占世界9.1%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8%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沿用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农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最终导致农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放在重要的地位,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摒弃粗放式经营,根据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这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实行集约化经营,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要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遵守生态规律,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杜绝了农产品污染问题。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带动相应的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利益,频频设置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境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此,我们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三种发展模式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农业循环经济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一是以多产业复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二是以生态农业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三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1.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

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就是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立体种植,横向延伸,建设农林牧副渔一体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模式:农林型模式;农渔农畜型模式;农林牧副渔各业兼而有之的综合型模式。

农林型模式是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栽培作物或动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组合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如农林间作、林药间作等),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多级生产、稳定高效的复合循环生态体系。农渔农畜型模式,是将人工养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匹配组合,形成一个良性的减耗型环状食物链(如稻田养鱼),这既能有效地利用多种可饲资源,使低值的自然资源转化为高值的畜产品,又能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综合型模式,则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组合。在山区或半山区,可以实施牧、能、林一体化建设,如以沼气利用为主的林果种植及养殖业并举的围山转生态农业工程;在平原地区,可以实施农、渔、能、商一体化建设(如桑基鱼塘),及以沼气为纽带的蔬菜花卉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并举的生态农业工程等。

2.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

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是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主要包括:

(1)生态种植模式是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成为今后种植业的一个发展重点。比较成熟的种植模式有三种:间套轮种植模式是指在耕作上利用生物共存、互惠原理,采用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生产力来提高产量,还可以调剂用工、用水和用肥等矛盾,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是通过工程、生物、农艺、化学和管理技术的集成,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消除或缓解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就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注重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推广农作物清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的专用技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如在畜牧业生产中构建生态养殖场,养殖场中配备相应规模的饲料粮(章)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场所,在实现畜牧业绿色生产的同时,减少废气物的排放,实现良性循环。

(3)生态渔业生产模式是遵照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护水体不受污染,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的合理结构,确保水生生物、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有:基塘渔业模式和以渔改碱模式。这种模式将渔业生产和土地综合治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比单一养殖或种植更高的经济效益。

3.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再利用,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秸秆利用、三沼利用等。秸秆利用是将秸秆加工处理,使其变成肥料、饲料、原料、能源等,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秸秆能源化几个利用模式。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可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秸秆饲料化是将富含较高营养成分的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粉碎氨化,加工成便于畜禽消化吸收的饲料。秸秆原料化包括利用小麦秸秆制取纤维素,用稻壳酿酒,用稻草制作板材;作为造纸原料及制作秸秆餐具;编织草帘、草席;用于蔬菜产区的温室大棚等。秸秆能源化主要是指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

三、制约我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不利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在农业循环经济应用以及三大发展模式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形势并不乐观,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农业资源匮乏,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开展

我国的农业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水资源不足。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627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主要产粮国之一,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80%。第二,耕地资源不足。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 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耕地面积每年仍在减少。第三,森林资源严重不足。国家林业局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公布,我国目前森林面积为15894.1万km2,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量分别为0.128km2和9.04.8km2,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和1/8;这种现状极不利于我国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的匮乏使得农业生产很难实现生态系统内物质能源的自我循环,不利于循环农业的开展。

2.我国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对循环经济的投入有限

农业生产在我国虽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经济现代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农村还无力对循环经济给予经济支持。而政府财政的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设施的投入不多。

3.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污染严重

长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采用了不科学、粗糙的甚至是掠夺性的资源利用方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第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农药产量居世界第2位,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种过多,再加上使用方法单一,因而对人畜、水体、土壤及农产品的污染十分严重。而化肥的大量使用则导致了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大减。第二,畜禽饲养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畜禽粪便和废物每年达到17.3亿吨,是工业废物的2.7倍。目前畜禽排泄物主要是直接返田,严重污染周边水域、土壤、空气等环境,最终影响人体健康。第三,大量秸秆的不科学处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大部分秸秆当作燃料或是在地头直接烧掉,这不仅浪费了能源,降低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导致了土壤功能的衰退,也污染了大气。

4.科技力量薄弱,农户循环经济意识淡薄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总的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偏低。如以不烧秸秆、取消翻耕等为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遍,但我国仅处于起步阶段;又如我国的农业灌溉,仍然以漫灌式补水为主,水的利用率很低。加上沟渠河道的渗漏,以及工业废水、化肥、农药污染,使我国水资源更加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文化层次较低,对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所产生经济效益的关注也不够,使本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所得的经济效益流失,这也妨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

1.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从农业产业和农村消费的可持续与整体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的思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变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实行节约化利用,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业投入利用效率为切入点,从节水、节地、节能、节肥、节药、节劳等方面赋予传统型农业新的成本节约理念,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尤其对秸秆的副产品除传统的沼气利用外,要探索生物质能、微生物资源经济利用的新思路,实行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开发。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条,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清洁化消费。

2.加快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业化步伐。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保证农民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生产特色农产品的有效机制,也是使特色农产品生产上规模、上档次、确保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循环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公司+农户为主的产业化形式,实行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租赁经营,使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以保障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农户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步伐。首先,要建立循环农业产品的认证机制。循环农业产品是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生产的,实行循环农业产品认证制度可以提高循环农业产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给消费者提供巨大的便利;其次,要进一步拓展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农产品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循环农业产品应紧跟市场步伐,在满足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农业生产科学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循环农业推广的重要因素。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第一,建立循环农业技术开发与创新机制。以国家财力为支持,依托于国家农业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企业的科技力量,增加对循环农业新技术的研究;结合中国实情,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第二,重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拓展农业空间的技术集成与创新。近期,应重点在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技术链接、绿色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与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态小城镇建设技术、农村生活消费绿色技术等层面开展整合与集成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4.做好技术、资金、政策等三大保障工作

(1)技术保障。我国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做好技术保障,在推广农业循环经济的同时,加强农民的理论培训和技术支持,构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对区域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套种、节水农业等技术推广给农民进行培训等。

第8篇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生产新增价值的劳动,界定好了“生产劳动”,也就界定好了新增价值的源泉。所以从理论上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是研究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从两个角度界定了两对概念。一是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角度将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一类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前一种劳动称为物质生产劳动,后一种劳动称为非物质生产劳动。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认为只有与资本相联系、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定无疑是科学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于马克思时生了很大变化,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有本质上的差别,加上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换代,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改变了生产劳动方式。在这些情况下,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界定已不能反映现阶段生产关系的新特征。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首先,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我国理论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这种界定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又撇开了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样的所谓“生产劳动”可以套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从而失去了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意义。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不是从劳动成果的物质规定性来界定,而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只要劳动过程能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不管该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它们都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说过:“如果可以在物质生产领域以外举一个例子,那么,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生产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资本投入香肠工厂,而投人教育工厂,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变。”马克思还说:“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佣,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么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可见,马克思把不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教员和演员的劳动也算作是生产劳动,这说明,马克思已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明确区分开来了。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虽然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范畴的具体界定,但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界定方法。对应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就应当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也能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也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加以扩大。

其次,必须使“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马克思还说:”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同一个歌女,如果她是由一个企业家雇佣,在企业家的指挥下卖唱,而以赚钱为目的的她便是一个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这两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马克思把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才算作生产劳动者,这就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了。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也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前后两个“生产”一致起来。就是说,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来达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物质生活需要,一种是文化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只能由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文化生活需要只能由精神生产劳动来满足。所以,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来考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个部分,如果把生产劳动仅仅说成是物质生产劳动,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只能说成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了,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个方面,那么你就必须把精神生产劳动也算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因为仅仅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是不能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虽然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行业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其劳动成果也能满足人们一部分文化生活需要,但这并不是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本身直接满足的,而是由文学艺术工作者、各种理论工作者生产的精神产品满足的,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不过是人们消费精神产品的工具或媒介。总之,如果仅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说成是物资生产劳动,就无法回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由什么劳动来满足。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定义如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就是能直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中工人、农民及管理者的劳动;商 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劳动;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教育部门教员的劳动;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的劳动;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劳动。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考察的商品属于物质产品,考察的价值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价值,考察的价值创造也就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马克思区分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包含三次产业中的第一、二产业)的价值创造,而将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获得的价值归结为价值让渡和再分配。这在马克思生活时代,第三产业不发达且所占比重不大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处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当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越过40%,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一、二产业总和的情况下,再不承认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已无法解释现代社会价值的来源,也会使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失去理论依据。

承认了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就需要从理论上将第三产业的成果纳入商品的范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商品区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也可以在将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将商品区分为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

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属于有形商品,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生产的商品是一部分有可能被损坏而因为商业部门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及时运输而没有被损坏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如果失去了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其使用价值就会消失,从而其价值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这部分产品应当算作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生产的商品。教师、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或精神商品。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意味着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非劳动产品进入交换领域成了商品,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里遇到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如农贸市场的野生动植物、旅游市场的自然风光、矿产开发市场的各类矿产资源等等,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些自然资源都不是劳动产品(将这些自然资源变成商品需要付出的开采、运输等劳动相对于其实际应有的价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都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可见,大量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事实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两个判断的一个做出修改,要么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要么认为商品可以只具有使用价值一个因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否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判断又会遇到矛盾:如果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不具有价值,那么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在交换中事实上获得的巨大的交换价值又是什么的表现形式呢?

不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除了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产生上述矛盾。还会在实践上促使人们不加约束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就必须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本文认为,可将特定时期社会总商品的价值区分为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物化劳动的价值、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三部分,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改为“劳动是新增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的大小可以通过假定人类活劳动生产与进入交换领域的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等量的相同使用价值所需消耗的一般人类劳动来换算。于是。我们在这里得出一个新的判断:劳动始终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依据。

第9篇

论文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马克思以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劳动价值论以及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的政治经济学,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当时所面对的情况有本质不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能直接解释和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部经济问题。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生产新增价值的劳动,界定好了“生产劳动”,也就界定好了新增价值的源泉。所以从理论上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是研究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从两个角度界定了两对概念。一是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角度将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一类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前一种劳动称为物质生产劳动,后一种劳动称为非物质生产劳动。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认为只有与资本相联系、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定无疑是科学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于马克思时生了很

大变化,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有本质上的差别,加上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换代,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改变了生产劳动方式。在这些情况下,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界定已不能反映现阶段生产关系的新特征。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首先,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我国理论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这种界定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又撇开了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样的所谓“生产劳动”可以套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从而失去了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意义。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不是从劳动成果的物质规定性来界定,而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只要劳动过程能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不管该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它们都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说过:“如果可以在物质生产领域以外举一个例子,那么,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生产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资本投人香肠工厂,而投入教育工厂,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变。”马克思还说:“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佣,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么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可见,马克思把不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教员和演员的劳动也算作是生产劳动,这说明,马克思已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明确区分开来了。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虽然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范畴的具体界定,但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界定方法。对应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就应当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也能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也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加以扩大。

其次,必须使“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马克思还说:”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同一个歌女,如果她是由一个企业家雇佣,在企业家的指挥下卖唱,而以赚钱为目的的她便是一个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这两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马克思把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才算作生产劳动者,这就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了。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也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前后两个“生产”一致起来。就是说,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来达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物质生活需要,一种是文化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只能由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文化生活需要只能由精神生产劳动来满足。所以,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来考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个部分,如果把生产劳动仅仅说成是物质生产劳动,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只能说成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了,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一个方面,那么你就必须把精神生产劳动也算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因为仅仅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是不能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虽然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行业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其劳动成果也能满足人们一部分文化生活需要,但这并不是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本身直接满足的,而是由文学艺术工作者、各种理论工作者生产的精神产品满足的,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不过是人们消费精神产品的工具或媒介。总之,如果仅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说成是物资生产劳动,就无法回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由什么劳动来满足。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定义如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就是能直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中工人、农民及管理者的劳动;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劳动;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教育部门教员的劳动;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的劳动;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劳动。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考察的商品属于物质产品,考察的价值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价值,考察的价值创造也就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马克思区分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包含三次产业中的第一、二产业)的价值创造,而将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获得的价值归结为价值让渡和再分配。这在马克思生活时代,第三产业不发达且所占比重不大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处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当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越过40%,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一、二产业总和的情况下,再不承认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已无法解释现代社会价值的来源,也会使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失去理论依据。 承认了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就需要从理论上将第三产业的成果纳人商品的范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商品区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也可以在将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将商品区分为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

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属于有形商品,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生产的商品是一部分有可能被损坏而因为商业部门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及时运输而没有被损坏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如果失去了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其使用价值就会消失,从而其价值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这部分产品应当算作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生产的商品。教师、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或精神商品。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意味着进人交换领域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非劳动产品进人交换领域成了商品,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里遇到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如农贸市场的野生动植物、旅游市场的自然风光、矿产开发市场的各类矿产资源等等,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些自然资源都不是劳动产品(将这些自然资源变成商品需要付出的开采、运输等劳动相对于其实际应有的价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都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可见,大量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事实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两个判断的一个做出修改,要么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要么认为商品可以只具有使用价值一个因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否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判断又会遇到矛盾:如果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不具有价值,那么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在交换中事实上获得的巨大的交换价值又是什么的表现形式呢?

不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除了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产生上述矛盾,还会在实践上促使人们不加约束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水生态环境,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就必须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本文认为,可将特定时期社会总商品的价值区分为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物化劳动的价值、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三部分,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改为“劳动是新增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的大小可以通过假定人类活劳动生产与进人交换领域的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等量的相同使用价值所需消耗的一般人类劳动来换算。于是,我们在这里得出一个新的判断:劳动始终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依据。

第10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刚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建设规划局和市环保局等四个单位作了发言,大家还对《___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其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变成一个历史潮流,不光我们中国在重视,全世界都一样。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不这么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地区就没前途和希望。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自然消耗速度太快,即使我们不进行大规模生产,仅人口增长,对资源消耗也不得了。可以说,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已经难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扩张的需求。第二,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环境的容量是十分有限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使得发展空间变得非常有限。为此,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出路,那就是80年代联合国环境发展首脑会议以后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后来又演化为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如果按照原来这种增长方式,不光把祖宗饭给吃掉,把子孙饭也给吃光,代际公平问题就比较突出。后来在代际公平基础上又提出一个代内公平,代内公平就是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那么,经济到底怎么发展?西方国家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证明了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人类应该加以选择的经济发展新路子。比如,日本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讲,可以说在发展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经济上是走在全世界前列。日本起步并不是最早,但发展得最快。日本的发展模式,的确值得我们国家借鉴和仿效。日本循环经济专门有一个基本法,叫做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法。这是总法,在这个总法下面又有两个综合法,一个是固废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另一个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在这两个综合法下面,还有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绿色采购法等五个自然法,内容非常具体,操作性也非常强,支撑起了日本循环型社会的框架。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又好又快”,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快中更好。“好”就是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好”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好”就是投资、消费、出口的协调,“好”就是和谐发展、持续发展。这实际上是循环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要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的本质要求,是一种可选择的、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节能、环保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从月初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获知,今年其他指标都能完成,但节能、环保两项指标可能完不成。目前,节能降耗的确是难,环境保护也是难。这两大难题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最关键的还是发展模式、增长方式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正是破解这“两难”的关键所在。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可以推进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要素制约的根本之举。对我市来讲,经济结构总体是好的,各项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指标都走在全省前面。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___是一个资源要素十分稀缺的城市,我们要能源没有能源,所有东西都要从外面运进来,这就意味着高成本,意味着经济代价。我们土地资源非常贫乏,人均只有0.4亩;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省的80左右。目前,劳动力价格上扬,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扬,极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我们目前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效益问题,如何做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一种有效的措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我市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五)发展循环经济,是有效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的迫切需要。现在,开放型经济、外贸出口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包括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原材料价格继续上升,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变化,贸易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日益增加。我市外贸出口依存度这么高,今年出口将达70亿美元。外贸出口是一个支柱,不光对就业,对整个经济运行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今年我市“两反一保”案件已经发生5起,22家企业涉案,金额有8000多万美元。今年10月份开始,欧盟对我国的皮鞋实行反倾销税率为16.5,期限两年,我市有38家企业都与这方面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以避免贸易壁垒的限制。

二、对今年我市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基本评价

我觉得,今年我市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有这么几件事情可圈可点,应该加以肯定。

(一)加强了领导,强化了目标责任考核。今年成立了由蔡奇书记和我一起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落实到今年“两个社会”指标的考核体系中,落实到生态市建设的考核中,同时分解落实了20__年的指标。可以说,从组织形式和制度建设上,我们已经起步了。

(二)加强了规划编制,推进了循环经济各项工作的开展。刚才,大家讨论了《循环经济发展纲要》和《工业循环经济规划》 。这些规划明确以后,各项工作就比较清楚。在节能上,今年1到9月份,全市万元工业产值的综合能耗降了20.09,降幅居全省首位;大陈岛风力发电已经立项;农村的清洁能源利用率也提高到49.6。在节水上,市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年节约947万吨;农业也在搞农用水的置换。在节地上,每年搞10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节约土地370亩;复垦耕地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展。在节材上,今年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70,比去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实现节土2600亩,节约标煤10万吨,这也是非常可喜的。资源综合利用是我们___的强项,___的固体废弃物拆解利用、综合利用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有名气。所以,今年再生金属综合利用的国际会议在我们这里开,共有1000多人参加。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和制造业基础。目前,全市废旧回收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到230家,其中资源综合利用13家,销售产值超2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8,实现拆解回收总量250多万吨,拆解回收铜资源80多万吨,铝资源40万吨,铜(铁)100多万吨,以及可利用的硅钢片、塑料、不锈钢等资源,直接成为___工业廉价的原料。以废弃蟹壳、虾壳为原料的甲壳素生产企业发展到3家,年产值达3亿多元,我市成为全国目前最大的甲壳素及其衍生生产基地;以___发电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生产水泥、空心砖企业共6家,产值超2个亿元。

(三)在结构调整中注意发展循环经济。在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上,注重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实施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打造绿色诚信农业。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上,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百亿工程”和“5431计划”,强化主导行业发展,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支柱行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大力实施“7 5”发展框架,发展是比较好的,增长速度也是可喜的。

(四)在狠抓落实中推进生态建设。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积极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今天,省里专门召开了“811”环境污染整治大会,要求“811”环境污染整治明年全部结束,全省所有的11个重点区域都要“摘帽”。比较可喜的是,我市到今年三个重点监管区全部“摘帽”,路桥电子废物场外拆解和温岭固体废弃物场外拆解可以取缔。同时,自从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以来,我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前阶段,省委专门在___召开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现场会,我市农村面貌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五)创新载体,进一步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舆论氛围。一方面,开展了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循环型城市、循环型社区、节约型政府等活动,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绿色饭店等都应运而生,这些证明今年以来我市绿色创建活动进展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快的。节约型政府、节约型机关建设也开始起步了,明年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了宣传教育。专门制作了___发展循环经济专题片,在电视台专题播出;组织开展大张旗鼓的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广场文化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万多张,努力提高了全社会的节约意识。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浓厚氛围。

尽管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切不可估计过高。对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对照先进地区,我们的差距还较大。比如,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仍习惯于原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身保障体系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我们一些体制建设,部门间配合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重点行业(企业)彻底整治短时间内难以实现;重化工趋势下实现节能、环保目标难度较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扎实做好明年我市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省里计划成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试点省,而我市又是全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市,所以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明年,对照全国、全省的指标要求,全市万元GDP能耗降幅不能低于4.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不能低于5,万元工业增加值的水耗降幅不能低于6,COD减排不能少于3,二氧化硫下降不能少于3。为此,我们明年工作要抓住三个环节,实施四大载体,突出五项任务。

(一)抓住三个环节。一是企业。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的主体,所以,我们在工作当中始终要抓住企业这个主体。企业生产一定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节约化、资源化、清洁化”发展原则,如果不这样搞,就没什么希望。世界五百强大型企业在这些方面都走在前列,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产品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园区。园区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园区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主要载体。园区内各个企业内部要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各企业间要实现废物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达到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把对外的废物排放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三是区域。节约型社会、节约型城市就是在某个区域内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重把城市的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和城市管理统一组织为一个生态的网络系统,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 以政策为导向,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营造更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从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二)实施四大载体。一是贯彻实施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二是认真实施市循环经济“511行动计划”;三是积极推进市工业循环经济“2525示范工程”;四是贯彻实施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

(三)突出五项任务。分别为:

1、强化资源节约。一是节能。要抓好39家年耗煤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和重点用电单位的节能节电工作,推进国家公布的十大节能工程,重点是我省确定的七大工程;加强能源监测和技术服务,加快推进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和农村清洁能源。二是节水。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工业节约用水的意见》,重点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约用水和生活节水,以及节水技术、工艺与产品的推广。三是节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保证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对属于限制类的新上项目和淘汰类项目不予供地。建立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积极推行建造多层厂房。同时,加大集约用地考评结果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分配挂钩的力度。四是节材。按照《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通知》要求,开展粘土砖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继续贯彻实施《浙江省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城区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巩固和拓展重点工程、城镇建设使用散装水泥市场。大力开展木材节约代用和包装节约。

2、深化综合利用。一是继续抓好现有的综合利用企业,做好园区尤其是拆解园区的综合利用;二是抓好农村的综合利用,加快研究生物资源的转化;三是积极探索中水的回用工程,椒江和路桥污水处理厂都要开展中水回用;四是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的回收体系。

3、实施清洁生产。一是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全市工业企业这么多,有近8万家工业企业、规模以上4000多家,而且“513”企业又这么多。我们要把企业清洁生产理念贯穿于企业尤其是“513”企业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日常企业管理之中。二是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全市所有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都要开展这项工作,当然新建的有新的标准,老的要进行大力改造;沿海产业带里面的工业园区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相应的环境配套设施,同时要高水平管理,成为科技型、节约型、生态型、开放型的生态工业园区,做到外界对园区没有任何干扰和影响,园区对外界也不能有干扰和影响,不能让园区的污染物对外界造成环境污染。三是继续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园区内要形成一个内循环。

4、倡导绿色消费。生态文化也是价值观。要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方式来加以宣传、加以推广,倡导绿色消费。

5、推进生态建设。最近民意调查表明,群众最关心的是环境污染整治。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加大整治力度。一是工业的环境污染整治。今年,我们主要是整治工业的水和气,明年要巩固这些成果,同时加大整治力度。二是城市的环境污染整治。主要包括河道水环境、汽车尾气和垃圾填埋处理等问题,要努力加以解决。三是农村的面源污染整治。四是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明年要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3-5个、市级生态镇10个以上、市级生态村30个以上。

四、切实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

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务必要切实加强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明年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明确工作职责。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明确自身职责,制定五年规划,做到任务明确、有序推进;同时落实责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强化检查考核,实行责任追究,真正把职责落实到位。

(二)加大政策扶持。一是在工作机构上,将节能降耗、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整合到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之中,便于统筹协调。循环经济由市发改委牵头,工业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由市经委牵头。要尽快落实节能建设中心和农村能源办等机构,发挥其作用。二是在市场准入门槛上,要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所有项目产业结构、产业目录必须是节能、降耗、低排放的。三是在税收政策上,对于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和相关装备企业要予以一定优惠,鼓励技改投入,享受国家相应政策,落实固定资产投资抵税政策。四是在价格政策上,要深化资源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让资源价格充分反映其稀缺性,实施阶梯式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同时,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于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提高违规成本。五是在资金投入上,坚持多条腿走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合理利用好先进制造业建设资金、科技资金、生态市建设资金等,加大公共财政在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方面的投入,积极引导银行资金和民资向这方面倾斜。

(三)强化宣传教育。要利用现场交流会、新闻报道、展览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循环经济理念、科学发展理念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和参与推进循环经济与节能降耗工作,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第11篇

一、抓好疫情防控重点环节

1、聚焦“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继续严格管控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实施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严格查控外来人员,实行重点监控人员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2、取消赤峰市入境及市域内全部公路卡口,运用“大数据+人工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车辆抵达地末端查验,切实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车辆抵达地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嘎查村、社区要负责做好司乘人员信息登记、体温检测、消毒消杀工作,并将人员车辆信息报送至旗县区指挥部,对于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人员要及时上报并按有关程序办理。

二、有力有序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3、认真落实自治区出台的支持防控疫情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中小企业健康发展15条措施,在全面调查疫情对我市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经营管理和运行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加快制定针对性强的援企稳岗扶持政策。

4、对已开复工但存在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对有开复工意愿但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主动开展帮扶和服务,一企一策制定解决方案,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5、加大金融支持企业力度,启动驻赤金融机构助力中小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健康发展专项行动。

6、加强疫情对服务业领域的影响评估论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有序放开生活业和生产业,畅通企业复产复工链条。

7、高度关注房地产业发展,抓紧制定中心城区土地出让计划、商品房线上交易方案、在建楼盘复工方案。

三、抓好春季农牧业生产

8、切实加强农资储备供应,将种子、苗木、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企业全部纳入复工复产企业名单,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基础上,鼓励农资门市正常开业,多渠道联系货源,千方百计保障春耕备耕。疫情期间,推行农资企业与经销商统一集中送货上门服务。

9、推进春季畜牧业生产,全力保障种畜禽、饲草料、兽药等物资供应和调运。

10、加强农牧业生产服务,及时气象信息,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线上生产指导、种植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技术服务。

11、全力抓好设施农业建设,加强正在生产的温室大棚管理,推动闲置温室大棚恢复生产,制定鼓励设施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畅通市场销售渠道,防止农产品滞销。

四、统筹抓好其他重大传染病防控

12、全力做好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鼠疫等疫情防控应对准备工作。

五、保障人流、物流有序畅通

13、严格执行“三不一优先”“一断三不断”交通管控要求,全面放开市内货物运输,研究制定有序恢复市内公路客运班线、城市公交的实施方案,取消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管制措施,实现市内非重点人群自由流动。

14、对进入我市的外地车辆,取消公路卡口查验环节,一律实施车辆抵达地末端查验,做好相关登记;

对我市赴外地车辆,简化程序发放通行证,确保过往车辆便捷通行。

15、做好农牧民工等重点人群返岗的对接服务,全面支持市内非疫区人员返工返岗,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16、切实推动物流枢纽正常运行,准许物流企业在落实好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

六、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17、积极做好重点人群就业服务,制定高校和用人单位网上供需对接、开展线上专项招聘、精准服务用工紧缺企业等政策措施。

18、做好市场保供,加强市场监测调度,切实抓好蔬菜、肉蛋奶、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应。

19、稳定市场商品价格,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制假售假、囤积居奇等违法犯罪行为。

20、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制定今年全市脱贫攻坚指导意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细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

21、加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结合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今年工作任务。

22、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制定线上授课、线上辅导、线上答疑、线上自习的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学校正常教学的影响。

23、针对医药卫生领域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研究制定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卫生领域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用设备采购和物资储备等具体措施。

七、加大稳投资力度

24、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列出今年拟实施的重点项目清单,建立重大项目包联机制,逐个项目协调解决开复工前困难问题,确保在具备条件时及时开复工建设。

25、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梳理前期项目清单,推行投资项目承诺制和部门代办制,利用线上平台推行“不见面”审批,有序组织开展实地勘察、现场查验等线下前期工作,切实做到快审快批。

26、做好地方债券争取工作,加大地债前期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地方债券尽快落实到项目建设上。

27、加强重点项目储备,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动态谋划储备一批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增后劲的高质量发展项目。

八、稳定促进居民消费和外贸外资

28、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制定我市扩大消费、振兴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快释放各领域的消费潜力和需求。

29、围绕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功能定位,加大专业市场建设,尽快出台我市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布局规划和今年专业市场建设计划,打造区域性物资采购中心。

30、营造良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支持外经贸企业尽快复工生产,加快跨境电商交易,稳定外资外贸。

九、引导稳定社会预期

31、加大新闻宣传引导,强化舆论引导和舆情管理,及时回应热点关切,增强社会各界抗击疫情、恢复生产的信心。

第12篇

关键词: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54-02

应用型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作为应用型技能基础课程,它的建设必须围绕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目前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1]。

一、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的内涵

所谓“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是指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根据院校所在地的社会需求为基础,使之不断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它的建设必须以服务地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不能离开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自我的发展。也就是说,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大方向和人才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课程的相关组成,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相互促进,在和谐统一中得到发展[2]。

二、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日益吃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日渐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受到影响导致现行实验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注入式实验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课前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然后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室备齐了全部材料、药品和仪器,本科生完全按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毫无探索、创新可言,学生对实验结果不去分析,不去总结,从根本上忽视了实验的实际意义,使本科生养成了不善思索、“照方抓药”的不良实验习惯,日积月累使得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实验研究能力没能得到培养[3]。

2.部分教师对学科现有发展现状和生产实践技能缺乏深入分析,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很少能在教学实验中得到及时的反映,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综合、交叉和与专业前沿结合的新兴实验项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仪器、技术和方法。本科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缺乏,阻碍了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达到注重实践和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3.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但实验室场地、设备、人员难以大幅度增加,这严重妨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单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分散,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过少,不利于本科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引入新的实验技能,难以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实验存在知识点分散、欠缺系统性。这种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如果比例过大,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的开设是依附于各门理论课。各专业课程都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实验室重复建设,不利于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资源共享;各课程之间一般联系松散,内容重叠而又有遗漏,学生实验素质和能力训练零星而不系统,实验内容单调而不丰富,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修订教学计划,削减总学时的同时,实验时数和实验项目也在减少。这种相对分散而未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极其不利的。

三、解决主要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如何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呢?首先,地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的一切课程设置都必须体现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适应本地的人才需求,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同样都不能脱离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必然既适应经济发展,又要突出人才的应用性特征[4]。

1.突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真正厘清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特色,建立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力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愿为教育事业服务、体魄健全、心理素质良好,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强调个性教育。提升学生的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无缝链接。

2.建立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结构体系的效能,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对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宗旨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课程建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来达到使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到“有用、能用、实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具有动脑能力还具备动手能力[4]。

3.统筹课程中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实验内容是实施实验课程体系最直接的载体。由于目前各实验课程之间交流不充分,联系不紧密,会存在实验内容重复与遗漏的现象,并缺少明显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对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必须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并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5]。

4.围绕“个性化”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实验内容。首先,坚持“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生物科学教育特色,增强学生的兴趣和适应就业的需求。

其次,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实验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按由易到难、从校内走向校外的步骤组织实践教学,构建由实验课程、专业见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将有关实验内容分散到各阶段的教学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其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是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监控与评价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科学严谨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引导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师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6]。

总之,如何围绕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构建科学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强化本科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有助于毕业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驱动学生内心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具有实践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深入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7(2):3-5.

[2]罗鸣,吴定敏.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J].Overseas English,2015,(01):37-38.

[3]金冶.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动因与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3(31):31-32.

[4]冯唐锴,韩文华.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6):20-21.

第13篇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公认的准则,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中越来越突现出它的重要性,如何使员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最大的潜能,各尽所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效益和作用已经成为各级管理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培训 经济社会发展

人力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的核心要素。而人力资源开发是以发掘、培养、利用和发展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和过程。它以人力资本为前提,包括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以及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与调剂等诸多管理活动。经济社会发展若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总体发展略的制高点,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人力资源分配与再分配、开发再开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经济社会发展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步而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比较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具有更多新特点,形成一系列的发展趋势,人们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管理发生,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对人的管理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的核心。人力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采用特定方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挖掘人本身所具备的无限潜能,激励人的动机去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效益和环境。

2.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发展,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相互依赖,既从单方面要求员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转变为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员工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在使经济社会发展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员工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不能像对待物那样对待人,必须考虑到员工的人性需要和个性发展,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要通过员工实现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又必须为员工实现经济效益,提供发展条件,使员工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高自己的价值,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个人目标一致。其实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把人看作资源,是可以带来丰厚回报的特殊资源,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支出,不仅要从成本方面的理解,而且要从投资方面理解,通过人力投资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效益。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和重要作用之一。

3.在当今知识与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者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重大失误,甚至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人力资源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全体管理者的共同职责,而不单单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组织中所以的管理层次和管理者。

4.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在经济社会发展员工的规划上更具战略性和预见性,它不仅兼顾全局还要总揽全局,不仅应对当前还能考虑的更远,一切着眼于未来,更具由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为经济社会发展降低各种成本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培训对培养员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忠诚度,有效的避免员工的流失率,加深对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的认识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对人员的招聘,配置,提拔任用等很多方面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

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主要有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同的开发主体选用的开发内容与方法的立足点是不同的。如国家开发总是立足于整体开发,组织开发的立足点是提高组织成员的素质,强调专业培训、合同配置和充分使用;个人开发的立足是完善自身与不断提高。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通过将人力资源开发分为职业开发、组织开发、管理开发、环境开发四大环节来谈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

(一)组织开发

组织开发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位员工发挥才干,改善员工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工作关系,其目标是提高组织整体人力资源开发的效能。正常情况下,组织开发的重点是组织的协作能力,解决组织内部冲突和矛盾,建立合作的目标,改变组织个人价值观和组织文化,旨在提高组织的生产率和效能。

首先是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指组织内成员是否愿意正视组织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帮助组织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其次是改善组织内部行为方式,包括人际、组织合作关系,信任和支持程度,沟通系统的开放性和完整性,广泛参与组织战略计划决策等。再次是提高组织内成员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和满意程度。最后是提高个人与群体在计划和执行中的责任程度和组织的能力。

(二)管理开发

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是实现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可靠保障,必须与时俱进,逐步走上现代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开发的基本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和目标管理手段等。法律手段是指人力资源开发主体除了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还要根据权限和需要制定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劳动行为,保证组织的正常转行。经济手段是通过把个人行为结果与经济利益联系起来以调节员工行为的一种管理手段。

(三)职业开发

职业开发是由社会、组织和个人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在于促进组织需要和员工个人需要的最佳配合。本质在于集中考察个人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相互作用,其目的在于阐明如下具有特殊意义的几个问题,如改善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改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员工更有效地应付和摆脱工作困境;正确处理员工在职业中晚期出现的落伍退化、激情消失和但求安稳的问题等等。职业发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员工进行全面的分析,有助于分析组织中不同的职业及相互作用的方式,同时扩大了组织发展的内涵,有助于分析和理解组织气氛或者组织文化。

(四)环境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包括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和国际环境。所谓的社会环境人宏观上制约着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环境虽然可以被利用以满足人力资源开发的种种需要,但环境的利用有着极大的弹性和多方向性,存在着是否充分、合同利用的问题。如果对环境利用不当,人力资源开发就会环境的制裁,所以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在正确认识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不可轻易使用。

三、人力资源的开发建议

(一)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高端知识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点。目前,不但我国面临人力资源问题,世界各国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人才短缺。我国在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对于知识型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制定出适合我国的人才开发战略,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来参与世界的人才竞争。

(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管理机制

经济社会发展应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现代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制度,秉承"以人为本,知人善任"的人事政策,建立科学、理性的管理制度体系,实行招聘制度市场化,招聘途径以公平、公开为原则。个人关系的重要程度要让位于真才实学,坚持"一视同仁,择优录取"的方针,坚持进行统一面试、专业考核、总体面试以及再考核等;考核内容从专业技能到人品道德,从思想观念到性格倾向;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不同需求,通过事业发展、增进感情、优化环境等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改变人力资源开发理念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已经成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成败的关键的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的优势,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经济社会发展管理者转变旧有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树立"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经济社会发展要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将人力视为要素的观念转移到将人力视为资源的观念。

总之,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种长期的、高效的管理工作。只要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并挖掘至今未发挥作用的潜力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不断挖掘员工的潜力,持续提高员工的价值,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成为员工实现人生价值、赖以生存发展的家,从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向着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14篇

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态势,对审计产生了巨大需求。这不但增加了审计的工作量和难度,同时也为审计职能作用发挥拓展了空间,对于审计事业的发展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能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就是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因此,我们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需求,重新定位审计工作重点、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以及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层次和领域,着力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审计的需求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审计不仅要监督检查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还要关注宏观问题,在完善体制、机制、制度、宏观管理和法规方面发挥作用。(2)国家审计不仅要检查监督经济活动合理合法性和管理的规范性,还要关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调控措施的落实情况,以促进经济政策的落实保证宏观经济健康运行。(3)国家审计不仅要注重传统的审计项目的审计,还要进行民生问题和新领域的审计监督检查。(4)国家审计不仅要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还要关注其廉政问题,促进领导干部规范经济行为和保持廉洁从政。(5)国家审计不仅要检查监督微观经济活动错弊问题,还要进行经济效益和效果评价,遏制浪费。(6)国家审计不仅要履行审计监督检查职责,还要进行个案和综合性分析评价,反映和揭示体制、机制制度和宏观管理方面的矛盾、障碍和问题,提供促进规范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经济责任审计级别进一步提高,地方党委政府还要求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和有关民生投资等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多方面对审计的需求,给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开拓了广阔空间。

(二)党委政府对审计的要求

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越来越重视,信任度越来越高,有些地方把审计意见作为经济决策的参考依据、调控经济的手段和促进政策措施落实的工具。(1)大的经济决策前要进行审计调查,听取审计的意见和建议。(2)党委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全面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要求进行分析,把审计意见作为管理干部、促进履行职责和反腐倡廉的参考依据。(3)地方政府直接安排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和重点投资项目审计,以促进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地方政府要求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的民生工程项目和重点投资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以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实现投资目标。(5)地方政府要求对资源环境进行审计,并要求分析、促进生态文明。(6)地方政府要求不仅进行审计监督,还要求进行分析评价效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审计已经进入宏观决策领域。

(三)国家审计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审计体系雏型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国家审计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一是审计发展方向和目标,已由对个案查错纠弊向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转变,目标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二是审计目的,由对微观监督检查促进规范管理向服务宏观方面转变;三是审计范围,由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的经济权力行为、经济效益、资源环境和新领域扩张转变;四是审计功能发挥,由审计基本功能发挥向审计本质功能和宏观层次转变;五是审计重点,由常规项目审计向重点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转变;六是审计方式,由年度结算审计向跟踪审计转变;七是审计手段,由手工操作核查向计算机审计转变;八是审计结果报告,由情况反映和个案纠错规范建议向综合分析和提供宏观建议转变。审计发展方向和工作转变趋势是在进行常规审计的基础上的提升,进一步突出了审计重点,强化了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取向于服务宏观。政府审计转变的方向和现在的发展趋势,已经初步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审计运行体系,其功能作用发挥也已经跨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宏观层面。

二、构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审计运行机制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需求和党委政府对审计的要求,审计机关必须进一步强化宏观意识,建立健全以财政财务收支和审计调查为基础,专业系统审计为主体,专项审计为重点,分析评价为手段,服务宏观为目的,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现代审计运行机制。这是审计跟踪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中国式现代审计运行机制。它既能继续坚持微观监督检查职能作用的发挥,又能在宏观层面上发挥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一) 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运行机制

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运行机制是多层次审计活动与互动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审计监督检查单位一般表现为独立进行,同时也为审计分析提供信息资料,客观上审计过程又是一个调研过程或审计信息搜集过程,把实施审计与审计信息采集、审计经济分析融为一个互动整体。各种审计活动和运作虽然独立性很强,关联十分紧密,但是又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1、审计信息资料的采集与供给系统。(1)基础信息:微观个案审计项目获取的审计数据信息资料。(2)定向信息:为获取信息情况的审计调查所获取的审计数据资料和情况。(3)主导性信息: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获取的审计数据信息资料。(4)辅信息:国家和有关方面的经济类信息和数据。(5)参考性数据信息:国际有关方面的经济类信息和有关数据资料。(6)参照性信息:国家实行的经济法规、经济政策,行业部门的有关经济评价指标和标准要求,以及经济社会评价体系评价指标。(7)外来信息:联合国、国际有关组织和国家的经济分析评价体系指标等有关信息。这种以审计信息为主体,以相关信息为辅助的审计信息数据库,就可以满足对国家、行业系统和区域经济分析评价的要求,由此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动态, 为宏观、行业系统和区域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审计信息分析评价系统。审计信息分析评价系统,主要是配置和开发计算机软件,用数据信息资料分类输入储存、数据信息资料处理、数据信息资料分析评价。(1)配置审计数据信息资料输入储存软件,即建立数据库。(2)配置专业性和综合性审计数据信息资料输入储存软件,即对数据库数据资料进行处理,按专业分别输入储存。(3)配置综合性和专业性分析评价软件,对综合数据信息资料和各专业数据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评价。(4)编制综合性和专业性审计数据,信息采集表格,一是由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填写有关数据资料;二是对所填写数据核准后,输入数据库,数据信息采集表设计栏目必须与数据库软件输入储存分类相一致。(5)配套配置综合性和各专业性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软件,以对综合数据信息和专业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分析评价。另外还必须配套成立专业专家评价委员会,根据非数据性有关情况对计算机分析评价结果进行审核评价,最终完成审计分析评价报告。

(二) 构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机制已具备的基础条件

我国的政府审计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构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机制的基础条件,有些审计项目、运作活动和硬件技术等方面已经跨入到这个层次。(1)政府审计监督体系已经稳固下来,处于完善、提高和创新发展新阶段,逐步向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机制方向转换。(2)审计范围和审计对象覆盖经济领域各个方面和有关社会活动的有些方面,可以获取会计、经济、政策和社会等方面的信息数据资料,培育了信息供给源,为审计综合分析奠定了基础。(3)全国统一组织的专业、专项审计(如粮食审计、电力审计和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取得了良好效果和成功经验,并设计了审计信息采集表格,开发了审计信息输入和处理软件,为今后的专业、专项审计给定了范例。(4)金审工程已投入使用,实现了全国联网,可随时采集和输入所需信息,硬件技术为分析各类信息提供了保证。(5)传统的手工操作已转换为计算机审计,审计手段完全可以适应现代审计的基本要求。(6)跟踪审计、信息系统等创新型的审计方式,不但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效果,而且为快捷采集信息和获取动态信息提供了支持性保证条件。

三、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运行机制的完善条件

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运行机制,实际上也是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运行机制。我国现在的国家审计虽然已经具备了构建审计促进转变经济方式运行机制的基础条件和支持运行的一些条件,但是,要保证有效正常运行,还需要进一步修整、充实、完善、规范和提高。目标要求,就是要使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需求和党委政府对审计的要求,关键的是要做到实施审计项目、审计信息采集与审计数据处理、审计分析相匹配,最终取值于审计分析报告。从现行审计运行情况分析,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审计项目计划,突出重点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每年度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安排1至2个影响全局的行业系统或专项审计项目,并进行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的分析评价。

2、完善审计信息数据库,增设各审计专业数据资料输入储存库。一方面实现数据输入专业电子化,另一方面可对行业系统和专项资金活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3、按审计专业编制信息采集表,将实施审计项目所需数据信息资料通过采集表核实后输入数据库。主要是掌握审计动态,为进行行业系统和专项分析评价提供数据资料支持。

4、开发审计行业系统和重点专项审计分析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专业分析。

5、制定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分析评价指标,作为评价行业系统和专项系统审计依据。此类分析软件,主要是对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取得数据评价结果。根据这个评价结果,再参照非数据有关情况和参照相关评价指标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6、成立专业分析评价队伍,专司对审计信息分析评价。专业分析评价队伍设少量专职人员,吸收综合素质高的人员辅助参与分析评价。同时,也可以从外部聘请部分专职专业分析人员和有关专家参与。

第15篇

各位企业家、各位泰商,同志们:

今年我们在这里举行全县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恳谈会,回顾总结2017年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共同探讨泰顺发展难题破解之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赶超发展。参加会议的有: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外知名泰商代表。

会议议程有三项:一是罗招政常务副县长通报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二是与会人员交流发言;三是县委董旭斌书记讲话。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罗常务通报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大家欢迎。(鼓掌)

……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打造营商环境作交流发言。

……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XXX书记讲话,大家欢迎。(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