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综合材料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综合材料论文

第1篇

从真实的课题项目出发进行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课题教学要求学生围绕设计的课题进行思考研究,深化视觉语言和设计主题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主题,做到有理有据,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对于所遇到的知识方法等问题,采取自助或与老师同学讨论等多种方式解决。客观世界的材料丰富多样、千差万别,从自然材料到人工材料,它们不仅以各自特有的存在方式“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同时,其中所蕴含的生命机制还赋予视觉以某种情绪和气质。我们都知道,视觉语言表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传达服务的,在课题设计作品中一目了然的明确主题至关重要。通过命题的材料实验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设计语言和表现主题的关系,深化他们对视觉传达功能和任务的理解。

综合材料课程分三个阶段,采用课题式授课方式进行。第一,研究材料与视觉传达关系;第二,探讨综合材料形式语言,包括综合材料感知、审美、形态语言、符号意义以及精神文化内涵等;第三,综合材料形式表现与实践,通过解构、重组、异化等方式进行限定材料的命题创作。材料本身富有情感属性,如同书籍设计选择不同材质的纸张会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理感受,通过材料感知的训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材料选择的细微变化,进而从视觉传达角度进行把握。材料的表达还应考虑某种材料的文化内涵,就像西方人体会不到中国人所感受到的玉石之美,对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不同受众人群的文化背景。在材料的表现方式上,引导学生突破对于某种材料的传统化、经验化认知,帮助学生提供无限的创作表现空间,从而形成关于材料表现的更多体验,为进入课题设计专业创作打下基础。教师在课题设计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利用材料表现一些具体的命题,学生首先要针对命题做出个人的诠释。对于同一个主题,个人的视角和理解力的不同,所给出的观点也是有差别的,也直接反映了课题设计中真实情感、个性化的语言。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展开思维,从无规则的材料及偶然的形式肌理中寻找可视的、具有意味的形式。然而在设计中不能让材料“先声夺人”,使材料的外在形式遮蔽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对材料的分析及创作的构想、草图、实际的过程采用图片记录的方式,并对最终的结果进行总结。

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不再单一是为了材料而材料、为了表现而表现,而变成了一项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课题设计任务。材料的美是丰富的,对设计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开发一材料为主富有创意的视觉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从传统的具体设计方法到打破形和色的束缚,通过解构重组等方法去演绎材质本身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尝试着材料表达的各种无限可能性。一些新思维、新想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涌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逐步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还能从创新性角度加深对设计基础的理解,在和同学们对新知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课程展览

课程结束以课程展览的形式展示学生作品,提前将毕业展的形式引入了课程中,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课程展览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让学生和观众也能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使得评价的角度更为全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体验记录下来,从具体的个案探索过渡到理论研究的高度。课程记录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记录课程的进程,能够引导学生总结设计经验,由实践探索上升到理论高度。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感性的,但是课题设计还需要理性的修养,因此,养成上课过程对各个环节的体验进行记录整理、理性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十分重要。课程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具有价值,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包括影像、网络、音画等多种形式记录创意心得以及专业实践的过程,这会使学生对材料的体验和尝试更为丰满。综合材料这一课程还需要综合的、开放性的实验空间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能打破不同院系之间基础课教学完全隔阂的状态,也有利于整合全校实验室资源,建立共通性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综合材料课中好的作品应在实验教学空间进行长期展示,引发学生进行更多关于材料表现的思考,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获得新材料的信息,增加对材料的直观认识。

三、课程总结

第2篇

从传统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绘制方法基本有油彩、重彩、沥粉贴金、马赛克、湿壁画、木刻等几种简单的样式。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国新时代的壁画创作出现了复兴与发展。北京机场的壁画创作融合了新的绘制材料,如丙烯、大漆,并将陶瓷工艺这种传统工艺手法在壁画创作中进行巧妙地运用。可以说为壁画创作中材料的研发拓宽了领域。而现代的壁画创作,材料更为丰富,不仅有我们熟悉的陶瓷、木材、石材,还有玻璃、金属材质等。纤维、棉麻等也加入到了壁画创作的新领域。特别是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光、电、声波等现代电子科技也融入到了现代壁画创作的材料阵容之中。大量充斥着人们视觉感官的现代壁画材料层出不穷。壁画材料制作种类不断增多,展现样式不断丰富,也使部分壁画创作者致力于材料的综合应用与表现。而综合材料壁画作为现代壁画创作中的一部分更使壁画的视觉效果呈现丰富化的趋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并拓宽了壁画创作材料的新领域。

材料做为壁画创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都被艺术创作者所追捧。而对新材料的不断探索,特别是综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更使现代壁画艺术呈现出了多样的面貌。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在壁画的创作中,对于材料的运用可谓花样繁多。多样材料的综合运用开拓了壁画艺术表现的新领域、新视野,也改变了单一材料的视觉乏味。使现代壁画创作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全新面貌。桑塔耶纳曾经说过:“假如雅典娜的神庙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奇的东西。”可见事物的外在形式与材料本身的质地关系密切,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脱节。而作为材料本身就具有其它材料所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材料本身美的特征,若能被恰当地运用并在综合材料壁画的综合表现中发挥其应有的魅力,那么壁画创作的材料画面肌理可有效地表现物象和渲染画面的整体氛围。材料在壁画创作中的综合运用不仅使画面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同时画面效果与材料的结合也是艺术创作者创作情感的有效体现。固然,材料间的结合可有效增强壁画的视觉呈现力。然而,材料间的有机结合绝不是简单、随意的叠加与拼凑,而应是在创作者积极的创作活动驱使下,创作者主观思想与客观事物在创作活动中的有机契合。壁画创作者应从画面的内在审美特征入手,深入挖掘综合材料的总体价值与视觉审美呈现内涵,而不是做表面文章的简单拼凑。壁画创作者情感的表达与画面整体视觉效果的呈现,可使综合材料在壁画创作中的运用有新的突破。对综合材料的感受与合理运用要贯穿于壁画创作活动的始终。材料的探索与综合运用,并不是单纯从理论层面入手就能发掘其表现效果,而应是在长期的实践体验中,将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积累并有效的与创作灵感、创作主题相碰撞从而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创作主题相碰撞从而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材料的综合运用可以得到单一材质所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大卫•西盖罗斯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所创作的《大学与人,人与大学》的综合材料壁画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者将材料综合运用并与环境有效的结合,在该大学办公大楼的外墙上直接用水泥塑造了富有张力的人物浮雕,并在其表面运用了金属材质和天然石材,使作品既具石材的色泽又不失金属的质感。作品的局部又结合了部分合成材料进行制作,使整幅壁画作品各部分之间既相互融合又能融洽的与周围环境与建筑相伴而生。此种综合材料壁画作品独特的视觉效果与空间视觉体验,使行走其间的人们无法抗拒其视觉魅力而驻足观赏。又如齐地•巴纳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所创作的《生命的轮回》壁画作品,依据建筑本身的斗拱形空间,将陶、彩釉、金属等材料相结合来表现壁画创作的主题。既能有效的突出材料本身的特点,又不使多样材料在壁画表现中显得突兀,使材料个体与总体相融合。结合几种材料的各自特点,作者选取浅浮雕的形式进行创作,使陶的古朴与神秘、彩釉的色泽和明亮、瑰丽的金属质感完美呈现并融入周围的红砖墙之中。此类材料的质量感和质地感,不仅能对视觉有冲击力,而且感触性强。给停步观赏的人们带来多层次、多样式的视觉语言。综合材料内在的潜在特质不仅要借助于壁画语言与形式的完美展现,也要靠壁画创作者不断的在实验、实践表现过程中的摸索与发现。可以说,综合材料在壁画创作中的运用和表现比之于传统创作中那单一的手法与材料的谱写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如何使综合材料在壁画创作中的运用更加确切的传递出作品所要表达的言外意境,关键在于壁画创作者对创作主题的深刻体会和综合材料在创作中的恰当选择。材料的运用无论多有创意与视觉感染力,它与创作主题、环境相脱节,将决定其不能最好的发挥其应有的特定作用。

第3篇

民族艺术是指某一民族为了表达美而进行的行为或创作的事物,其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包括绘画、雕塑、皮影、音乐、陶瓷、舞蹈、服饰等,具有意味性、时代性、民族性。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民族艺术能够体现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反映现实生活、民族风格和气派。文中所说的民族艺术是指能够与现代综合材料相结合的有形事物,如绘画、雕塑等。民族艺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批判地继承、改造旧的艺术形式,用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品。

二、现代综合材料的工艺表现

1.当代综合材料的材料属性及工艺

(1)金属材料的运用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种,常见的钢、铁等属于黑色金属,而铜、铝等则属于有色金属。金属材料的质地刚硬、表面光滑,有一定的光泽感和反射力,给人以冰冷的感觉。其具有耐磨、耐高温、韧度强等性能,艺术创作者能够根据金属材料较强的变形能力设计出形状各异的艺术品,或制造不同的肌理影响金属材料的反光效果,形成个性化的视觉效果。现代冶炼技术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提升,焊接、锻造、铸造等金属材料加工技术,也创造性地应用到了艺术品的创作中。同时,在宣扬环保的今天,更加提倡把废旧的金属材料“变废为宝”,创作成有价值的工艺品。以金属为材料还有一大优势:金属材料具有抗氧化、耐腐蚀的特点,制成的艺术品能够保藏较长的时间。

(2)软材料的运用所谓软材料就是指质地柔软的材料,包括天然与人造两种,天然的软材料包括羽毛、棉、麻、毛发等,散发出一种天然之美,在艺术作品中能够流露出真实淳朴的感觉。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应运而生,其丰富多样性使软材料呈现出新异的效果,也使软材料艺术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软材料的特殊质地能够实现金属材料所不能做到的编织效果,通过编、织、盘、捻、连等方式,其编织方式会产生独特的编织肌理,如精细、平整、粗犷、立体,形成了软材料特有的魅力。另外,软材料在触觉上也不同于金属材料,柔软、天然的触感回归了原始之美。

(3)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运用有机高分子材料是现代综合材料的代表,是一种新型的化学材料,包括树脂、有机玻璃、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合成硅胶可以用来翻制模具。树脂和有机玻璃都具有透明性强、坚硬、光滑、抗腐蚀的特点,在一定的温度下,艺术创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将其进行变形处理。2.在艺术品中对现成品材料的利用现代综合材料还包括现成品材料,也是对环保思想的发扬。现成品材料包括刀、叉、盘等日常生活用品,螺丝、螺帽等工业用品,电脑零件等高科技产品,等等。现成品材料的特点是已经经过人工制造,并且具有一定的色彩、质地、形态。奇思妙想、巧妙运用是艺术语言中最强有力的表达形式。现代综合材料变化多样,创作者在充分熟悉了材料的性能、特征、制作工艺后,方可着手创作。材料本身是粗糙、质朴的,但是艺术家把材料与思想完美结合,就能够体现出材料的质感美,作品承载着创作者的内心情感。

三、民族艺术与现代综合材料的融合

材料的特性就是人们通过感官系统对材料质感形成的综合印象,不同的材料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材料的基本属性是物理特性和心理感受。综合材料与中华民族艺术的结合使民族艺术的色彩美感、质地、肌力、光泽上都得到了新的提升。这样的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审美体验,以一种创新的形式重新体现了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综合材料与传统材料的差异化形成了人们感官上的个性化,促进民族艺术以更丰富的表达形式调动和感染接受者。

1.色彩美感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中色彩是最能表达感情变化和最具有冲击力的元素,民族艺术中红色代表热情,白色代表纯洁,黑色代表神秘。材料是艺术创作中色彩的载体,分为自然颜色的材料和人工颜色的材料。传统民族艺术通常以纯天然物质作为材料,而综合材料的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实现纯天然物质所不能表现的颜色,更为丰富、更具有冲击力。

2.质地美感材料的质地美是给人们的另一种直观的视觉感受,包括材料本身的软硬程度、轻重程度、干湿、粗细等。传统民族艺术经常使用的木质材料给人们带来一种光泽暗淡、纹理杂乱的感觉,而金属质材料则给人带来一种冰冷、强反光性的感受。一些现代综合材料可能看起来是轻柔、飘逸的,但

3.肌理美感肌理是指因材质不同而在材料表面上形成的不同纹理结构。传统民族艺术中的纯天然材质肌理比较单一,如树木表皮粗糙的纹理、石头光滑的肌理等。民族艺术创作要合理选择、创造和运用现代综合材料、工艺手法,创造出新的肌理,将天然肌理与人工肌理结合运用。

4.光泽美感将光投射在一件艺术品的不同面上会产生高光和投影,呈现一系列色调明暗的变化,从而产生光泽美感,也使得艺术品极富空间感。光可以使艺术品产生一种神秘感,能够增强或阻碍人们的感知。失败的光线处理会使艺术品变得模糊、失去视觉冲击力,而成功的光线即使照在简单的艺术品上,也能增加它的吸引力。现代综合材料的魅力就是能够将光线隐藏于艺术品之中,令光线本身成为一种雕塑媒介,使民族艺术富有更多变的光泽美感。

5.心理美感心理美感是指人们对材料的颜色、质地、形态、肌理、内涵、光泽等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人们常常根据以上的直观信息感受艺术品,如,陶瓷是高雅的,皮革是手工的,布料是温暖的,塑料是轻巧,等等。在实际的民族艺术创作中,可以建立传统材料与现代综合材料性能的不同组合,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并接收材料,产生更丰富的心理感受。艺术创造本身是具有偶然性的,甚至是在偶然效果的刺激下创造出来的,但这也是其魅力所在。所以,现代综合材料在民族艺术中的应用必然会带来独特的心理美感,使材料成为艺术品的内在精神语言,提高其艺术价值。

6.形式美感民族艺术遵循形式美的表现规则,材料的表现形式与民族艺术的完美结合、高度和谐统一,形成了艺术品的表现力。创作者进行创作时,首先要理解形式美,然后再进行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创造。在运用现代综合材料时,要注意虽然其表现形态变化多样,但是最终要达到和谐的效果。和谐之中也存在差异,形成对比、非对称美,最终达到视觉上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