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交通安全毕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本科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最后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大学期间所学的课本知识综合运用到工程设计中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缩短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的周期,从而为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从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历届毕业生的设计成果看来,普遍存在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的现象。
(2)创新意识薄弱。在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经费和社会资源等因素的制约,设计题目很难实现真题真做,从而导致毕业设计的重复性过多,难度低,无法体现创新。对于部分可以实现真题真做的设计课题,往往是学生直接参与设计单位课题来做毕业设计,其出发点是让学生在学校提前接触工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被沦为画图的工具,设计单位可能会认为工程设计就是在以往类似工程图纸的基础上对相关参数进行更改,认为工程经验可以取代书本上那些复杂的算法和深奥的理论,完全不重视新知识、新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完全没有将所学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相联系,这样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不可能做出高质量的工程设计。
(3)毕业设计题目太大且模式单一。大部分学校的本科毕业设计一直是沿用多年来的传统模式,即教师选定设计题目,并将毕业设计的整个工作安排在大四的第二个学期进行,选题内容基本不变。
2、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1)引入毕业论文选项,培养创新型人才。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面较广,指导老师所擅长的领域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适当地提供毕业论文选项。在召开选题动员会时,指导老师应详细介绍各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等,合理地促进学生进行选题。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的特点,由于毕业论文的完成往往要运用交通模型、算法和专业仿真软件,实现成果创新的空间较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努力开展校企联合指导的模式。根据我校的情况进行分析,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个学期进行,而大多数学生在第七个学期期末就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希望学生一边进行工程实践,一边完成毕业设计。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如质如量地完成毕业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是学校应与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协议的形式明确校外指导老师的义务和责任,实现双重指导老师制度;其次是必须规范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范围,在设计院、规划部门和施工企业中建立高质量的校外毕业设计基地,设立完善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选题体系。然后还应将校内外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之间的联系制度化,校外指导老师负责学生设计的内容,校内指导老师负责毕业设计的规范性,并规定双方检查设计成果的次数和内容,以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3)指导教师复合化。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伴随着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现已派生出交通仿真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安全技术和交通土地科学等研究课题,其知识体系日益庞大,道路供给和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将突出,呈现在教师面前的首先任务是培养一批能够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要求教师除了应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还应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设计课题来源于实际,而又真正应用于实际。
(4)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来,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交通工程专业的大多数学生需要指导老师“手把手”教,否则不能熟悉地查阅规范和使用专业软件,所以应对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实行全方位监控和指导。在选定设计题目后,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各自题目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设计进度,从时间上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并严格控制校外毕业设计的学生人数。
3、结语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问题;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综合教学阶段,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检验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对理论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及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还可以有效评价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及教育教学水平,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志[1]。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等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呈现整体下滑趋势。本文以工科院校为例,重点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论文质量的相应建议及对策。
1.存在典型问题
1.1 选题不当
通过对重庆市几所工科院校调研发现,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尚停留在教师出题,学生被动选题的阶段,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首先,个别指导教师选题重复性过强,缺乏创新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个别指导教师科研功底不深,缺乏归纳总结科学问题的能力,没有可持续的研究方向;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指导教师无法兼顾论文题目的数量与质量的协调性,往往把以前的题目稍加改动重新立题,造成了论文选题的创新性不足[2]。
其次,论文选题缺乏实用性。当前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存在过大过空的现象,脱离实际,有些题目理论水平过深,超出了本科生应具备的理论水平及逻辑思考能力。作为工科院校本科生,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将走进企业单位,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与研究生教育阶段不同,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应尽量结合实际,与专业背景深入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教师指导不足
通过三年多的学习,本科生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实验动手能力也有进一步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本科毕业论文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系统工程,本科生很难独立完成,如研究内容及大纲的淬炼,论文相关中外文文献的检索,论文摘要的书写方式等,都需要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随着普通高校的持续扩招,师生比严重失调,有些教师要同时指导十几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导致分散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精力不足,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指导效果[3]。
1.3 学生就业、考研与毕业论文的冲突
按照当前重庆市大部分工科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实际执行情况,毕业论文集中在大四下学期三月至六月,日程安排非常紧凑。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学生择业阶段经常横跨整个大四学年,心理压力较大,导致学生在毕业论文上分配的精力不足,要想在两三个月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难度较大。
近年来,考研人数比例日益增多,竞争也愈发激烈。学生开始准备毕业论文时,往往是考研初试成绩公布的时间,已经通过初试的学生要准备随后的复试,没有通过初试的同学面临棘手的就业问题,因此很难把毕业论文放在一个显要位置。为了应付毕业,有些学生往往仅靠一两周的时间突击完成论文,很难保证期质量。
1.4 学生态度问题
首先,论文抄袭现象严重。随着网络电子资源的日益丰富,获取外界信息的难度逐渐降低,很多学生直接从知网、维普等网络数据库直接下载相关资料,东拼西凑,内容凌乱,主题不明,质量较差,甚至有些学生寻找毕业论文,形势堪忧。
其次,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性。有些学生功利思想过重,认为毕业论文与自己以后的深造或工作关系不大,抱着应付的态度,期望蒙混过关;与普通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不同,毕业论文需要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主动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方法等,与指导教师积极沟通。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阶段,造成“不督不做”的局面,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低下。
2.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是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毕业论文。在大三下学期,应多通过以班会及讲座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综合性、实践性最强的环节,具有不可替代性,是走上工作岗位前最重要的一次大练兵。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有效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年轻老师还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及经验,为学生处理好毕业论文与考研、择业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鼓励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以主人翁的心态面对毕业论文。
此外,要通过讲座形式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校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方法,熟悉本科毕业论文各环节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教会学生学会中英文参考文献的检索,熟悉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书写格式及方法,从各个子环节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夯实基础。以上提及的工作应在大四下学期开学之前完成,从而有效降低大四下学期的工作量,做到轻松自如,有备无患。
2.2 试行学业导致制,将选题时间适当提前
传统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下,教师通常在三月份正式开始论文指导工作,直至六月份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截止。在为期两三个月的时间内,要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难度较大。目前一些高校开始试行了学业导师制,即学生从大一学年开始与教师建立指导关系,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业导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等,全面负责并监督学生本科阶段的成长历程。此外,学业导师同时应负责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这种指导模式下,大一至大四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自愿且有学习余力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介入学业导师的科研工作当中,做一些简单的资料收集、文献回顾等工作。在这种横跨四年的互动培养模式下,通过与学业导师长期的沟通与磨合,一般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就可以确定论文题目。由于前期相关积累较为充分,对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知识点较为熟悉,可以有效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4]。
2.3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毕业论文相关成果的实用性
近几年,高等院校把产学研用支撑的校企合作摆在了一个日益重要的位置。对于工科院校而言,毕业后学生的就业方向大部分是生产第一线的企业单位。相对于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等,企业更为看重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从学生就业的角度而言,毕业论文题目应更为接近企业需求,让用人单位有学生可以立即“上手”的感觉,无后顾之忧。
现阶段,高等院校部分教师的科研项目理论性过强,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畴,同时,对其以后的就业也没有推动作用,使学生丧失了完成高质量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加强自身与相关企业的横向联系,建立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平台,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领域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高校应积极合作企业的需求信息,协调相关学院及专业进行对接,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毕业实习。适当条件下,企业可以拟定相关需求信息提交至合作高校,经对应教研组或所在院系讨论后,筛选出研究价值突出、完成条件充分的需求信息,作为毕业论文备选题目。组织学生选题,并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前期调研有机结合。必要时,可以尝试企业、高校毕业论文双导师制。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凝练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提供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所需的实验条件、数据等;学校导师负责将研究内容细化,确定达到研究目标的研究方法,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进行监督。在这种双导师指导模式下,指导教师间的沟通协调效果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
2.4 基于PDCA循环管理,提高毕业论文水平
本科毕业论文涵盖了前期规划与设计、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写作、论文评阅、论文答辩、质量评价、后期总结等子环节。单个子环节的最优策略未必是系统整体的最优策略,因此需要从全局过程管理的角度,探索各个子环节的提升举措,综合协调,深入分析输出级反馈,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过程管理的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3.结语
本科毕业论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学生态度及素质、教师指导水平、学校软硬件设施及管理水平、校企合作水平等各个环节。作为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应站在全局的角度,对各子环节分个击破,综合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完成高等学校的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熊科云.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11(8):251-253.
[2]邓道贵,朱学道,高学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7(3):159-162.
[3]乔军,孟庆玲.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l(9):46-47.
[4]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l1(8):23-24.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是法律的表现形式,反映的是对路权和道路安全、畅通的要求。在交通执法上.需要用交通设施来划分路权、提示信息或限制引导行为。
【关键词】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法律的表现形式
【本页关键词】欢迎论文投稿 级期刊征稿
【正文】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是法律的表现形式,反映的是对路权和道路安全、畅通的要求。在交通执法上.需要用交通设施来划分路权、提示信息或限制引导行为。因此,交通设施的应用,要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必须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出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为执法打好基础。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分为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三种,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公路经济效益、保障行驶安全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是公路现代化、智能化的标志之一。交通安全设施已经成为区域性视觉系统的一部分,有利于司乘人员预见到公路方向和路况的变化,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事故造成的损失。实施专业化的工程管理制度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和顺利投入使用的保证,是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聘请技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根据工程特点,紧扣工程重点、难点,定人定岗定责,对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都是必不可少的。现从“ 人、机、料、法、测、环”六个方面谈谈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管理。
1 对人员的控制专业人员是运用广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加强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在高速公路蓬勃发展的今天,从事交通工程的专业人员十分紧张,必须认真审核进场专业人员的资质和能力,必要时可以抽调相关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2 对机械设备和仪器的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认真检查施工队的机械设备和仪器的进场情况,是否与投标承诺相吻合,能否满足施工的具体需求,这也是检查施工队施工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另外,也要加强监督施工队对仪器的标定和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3 对材料构件的控制进场材料构件的质量对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起到控制性的作用。如标志牌、波形梁护栏、隔离栅等的质量隐患往往不是出现在安装过程中,而是出现在进场构件的质量上。安装的检验比较容易控制,有缺陷也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但进场材料的质量问题,往往不易及时发现,通常在使用过程中才能逐渐暴露出来,因此,进场材料和构件的质量检验十分重要。有关人员必须到进货的生产厂家检查和确认其生产设备能力、工艺水平及其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并在供货过程中,不定期地进行巡查,以保证生产厂商提供的产品合格。产品进场后,技术人员要依据规范的规定试验和检验,确认后方可用于安装。发现疑问时,还可以增加相应的检测项目和频率。
【文章来源】/article/87/5847.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1.1道路运输业的生产规律分析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道路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对外贸易、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广东毗邻香港和澳门,与港澳地区之间产业互补性强,据统计,粤港澳之间现有的公路跨境通道,交通流量年均增长率达5%,每天客流往来超过40万人,沙头角、文锦渡、皇岗和拱北等公路口岸的过境交通量日均超过6万辆,相互间产生了大量的客流和货流,同时珠三角地区又是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道路运输生产呈高峰周期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每到运输繁忙季节,公路客货运输量比平时成倍增长,汽车运输班线急剧增加,运输企业需要增加大量的临时汽车客运服务员、站务管理人员,道路运政管理部门需要增加运输稽查管理人员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的行业监管。调查数据显示,旅客对春运工作最关注的是交通安全管理占50%,其次是市场秩序监管占20%、运力组织协调占17%和运输服务规范占13%。因此,运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高峰周期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
1.2道路运输生产规律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道路运输呈高峰周期变化的生产规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根据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适应道路运输生产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事道路运政管理、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汽车运输运站务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的主要业务岗位群包括:道路运政执法人员、汽车站务管理员、汽车客运服务员、汽车运输调度员等以及其它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二是在运输繁忙期间,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员临时顶岗,以保证道路运输生产有序进行。根据道路运输业的生产规律,学校必须充分考虑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在运输生产繁忙时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运行
2.1“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构建
“工学交替”,顾名思义就是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通过工学交替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学生顶岗工作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旺入淡出”,是指根据道路运输高峰周期的生产规律特点,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运”等道路运输繁忙阶段,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运输管理人员,学校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行业和企业参加生产性顶岗实习。而道路运输生产非繁忙季节,安排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同时,每年从1月初开始到6月底,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意向,将毕业生安排到各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进行为期6个月的就业顶岗见习,这一阶段的实习与就业接轨,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根据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安排学生到相关的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进行能力进阶式的生产性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计划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拟定,顶岗实习的岗位主要包括道路运政管理、汽车运输站务管理、汽车客运服务、汽车运输调度等职业岗位,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实行由“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相结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内容随时间进程的不同而变换,确保全方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2“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
2.2.1依托交通行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实践工学交替,必须与行业和企业深度合作,选择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一一对应,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我院先后与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东莞市汽车客运总站、江门市汽车运输集团、东莞市交通运输局、中山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圳恒誉光明运输集团公司等6家道路运输行业与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根据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原则,这6家单位地处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比较发达,具备如下优势:一是道路运输呈高峰周期的变化特征明显,运输业务量大,职业岗位需求量多,在运输高峰周期,每家单位能同时吸纳10名至40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二是企业规模大,如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和东莞市汽车客运总站都是交通部核定的一级汽车客运站,站场设施和设备齐全,管理规范,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先进的运营管理方法和岗位职业技能;三是合作基础好,行业和企业都具备良好的顶岗实习设施、丰富的实习管理经验和后勤保障措施。通过加强校企合作,选择和建立校外生产性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在运输高峰周期的顶岗实习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运输生产环境中锻炼和提高自己。
2.2.2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
为了保证“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长期有效运行,学校必须建立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包括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评价标准、校外实习基地管理规定等,保证校外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保障措施如下:一是成立运行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代表、企业代表、运输行业和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等参与的运行组织机构,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和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实习基地。二是制定顶岗实习相关规程。与企业一起制定学生顶岗实习方案和学生实习指导手册,制定实习生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制定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工作条例及管理办法。三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训。每次顶岗实习之前,学生要接受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岗位操作规程、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的学习。四是聘请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学校聘请了行业或企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为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通过在汽车运输站场的调度、站务、咨询、行包、售票、检票、乘务、安检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道路运输稽查等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掌握岗位技能的要求后正式顶岗。五是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贯穿顶岗实习的始终,学院安排专职教师进入道路运输行业或企业,管理学生的实习,与企业共同合作,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配合企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不怕艰苦、克服困难、爱岗敬业,提高职业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六是加强学生专项技能培训。行业和企业定期安排道路运输管理专家和一线运营管理人员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七是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接轨,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意愿,实行双向选择,优先安排学生到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学生针对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八是对实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测评,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协作能力和实习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企业为学生发放薪酬。九是对实习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根据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措施和意见,总结实习经验,对顶岗实习运作方式进行持续改进。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机制。运输高峰周期的顶岗实习过程,右边流程图代表毕业就业顶岗实习过程。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运输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在课程体系改革、“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在校内理论学习和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现场教学、结合生产实际问题撰写毕业论文、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受益。
3.1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有运输行业和企业专业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运输管理相关联的实际工作,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由以课堂为主向工学结合的转变。如:我院与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东莞汽车客运总站东莞市交通局等单位签定了产学合作协议,共建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东莞汽车客运总站每年春运期间,接受我院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达60人,到目前为止该企业已接受300名学生到站参加顶岗实习。同时学院聘请了10名来自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为该专业的兼职教师,担任现场教学和实习辅导,实现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近两年,共有10名专业教师轮流到运输行业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了校内专职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科技服务能力,专业教师与合作单位共同编写教材3本。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原有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以公路运输管理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
3.2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行业和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一年,给学生带来了如下方面的利益:一是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良好的实践条件,通过运输高峰周期的企业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工作中,完成从学校学生到运输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运营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掌握岗位职业能力。三是在实习过程中,校外实习辅导教师和企业员工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影响教育学生,用企业严格的管理和敬业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习惯,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根据实习岗位和时间给每位学生发放酬薪,使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五是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就业率。2009年该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99.7%,2010年达到100%。
3.3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一是企业在运输高峰周期有大批固定的高素质专业学生临时顶岗,保证了道路运输生产的有序进行,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二是用人单位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察与评价,可以遴选到合适的学生到本单位工作,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三是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能获得来自学校提供的各种管理、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近两年,学校为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共培训道路运输管理干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人员、汽车客运站务管理人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人员达2850人次,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1.1道路运输业的生产规律分析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道路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对外贸易、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广东毗邻香港和澳门,与港澳地区之间产业互补性强,据统计,粤港澳之间现有的公路跨境通道,交通流量年均增长率达5%,每天客流往来超过40万人,沙头角、文锦渡、皇岗和拱北等公路口岸的过境交通量日均超过6万辆,相互间产生了大量的客流和货流,同时珠三角地区又是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道路运输生产呈高峰周期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每到运输繁忙季节,公路客货运输量比平时成倍增长,汽车运输班线急剧增加,运输企业需要增加大量的临时汽车客运服务员、站务管理人员,道路运政管理部门需要增加运输稽查管理人员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的行业监管。调查数据显示,旅客对春运工作最关注的是交通安全管理占50%,其次是市场秩序监管占20%、运力组织协调占17%和运输服务规范占13%。因此,运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高峰周期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
1.2道路运输生产规律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道路运输呈高峰周期变化的生产规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根据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适应道路运输生产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事道路运政管理、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汽车运输运站务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的主要业务岗位群包括:道路运政执法人员、汽车站务管理员、汽车客运服务员、汽车运输调度员等以及其它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二是在运输繁忙期间,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员临时顶岗,以保证道路运输生产有序进行。根据道路运输业的生产规律,学校必须充分考虑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在运输生产繁忙时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运行
2.1“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构建
“工学交替”,顾名思义就是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通过工学交替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学生顶岗工作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旺入淡出”,是指根据道路运输高峰周期的生产规律特点,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运”等道路运输繁忙阶段,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运输管理人员,学校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行业和企业参加生产性顶岗实习。而道路运输生产非繁忙季节,安排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同时,每年从1月初开始到6月底,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意向,将毕业生安排到各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进行为期6个月的就业顶岗见习,这一阶段的实习与就业接轨,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根据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安排学生到相关的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进行能力进阶式的生产性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计划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拟定,顶岗实习的岗位主要包括道路运政管理、汽车运输站务管理、汽车客运服务、汽车运输调度等职业岗位,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实行由“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相结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内容随时间进程的不同而变换,确保全方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
2.2“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
2.2.1依托交通行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实践工学交替,必须与行业和企业深度合作,选择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一一对应,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我院先后与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东莞市汽车客运总站、江门市汽车运输集团、东莞市交通运输局、中山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圳恒誉光明运输集团公司等6家道路运输行业与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根据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原则,这6家单位地处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比较发达,具备如下优势:一是道路运输呈高峰周期的变化特征明显,运输业务量大,职业岗位需求量多,在运输高峰周期,每家单位能同时吸纳10名至40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二是企业规模大,如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和东莞市汽车客运总站都是交通部核定的一级汽车客运站,站场设施和设备齐全,管理规范,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先进的运营管理方法和岗位职业技能;三是合作基础好,行业和企业都具备良好的顶岗实习设施、丰富的实习管理经验和后勤保障措施。通过加强校企合作,选择和建立校外生产性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在运输高峰周期的顶岗实习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运输生产环境中锻炼和提高自己。
2.2.2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
为了保证“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长期有效运行,学校必须建立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包括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评价标准、校外实习基地管理规定等,保证校外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保障措施如下:
一是成立运行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代表、企业代表、运输行业和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等参与的运行组织机构,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和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实习基地。
二是制定顶岗实习相关规程。与企业一起制定学生顶岗实习方案和学生实习指导手册,制定实习生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制定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工作条例及管理办法。
三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训。每次顶岗实习之前,学生要接受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岗位操作规程、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的学习。
四是聘请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学校聘请了行业或企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为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通过在汽车运输站场的调度、站务、咨询、行包、售票、检票、乘务、安检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道路运输稽查等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掌握岗位技能的要求后正式顶岗。
五是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贯穿顶岗实习的始终,学院安排专职教师进入道路运输行业或企业,管理学生的实习,与企业共同合作,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配合企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不怕艰苦、克服困难、爱岗敬业,提高职业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六是加强学生专项技能培训。行业和企业定期安排道路运输管理专家和一线运营管理人员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七是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接轨,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意愿,实行双向选择,优先安排学生到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学生针对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八是对实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测评,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协作能力和实习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企业为学生发放薪酬。
九是对实习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根据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措施和意见,总结实习经验,对顶岗实习运作方式进行持续改进。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运输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在课程体系改革、“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在校内理论学习和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现场教学、结合生产实际问题撰写毕业论文、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受益。
3.1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有运输行业和企业专业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运输管理相关联的实际工作,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由以课堂为主向工学结合的转变。如:我院与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东莞汽车客运总站东莞市交通局等单位签定了产学合作协议,共建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东莞汽车客运总站每年春运期间,接受我院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达60人,到目前为止该企业已接受300名学生到站参加顶岗实习。同时学院聘请了10名来自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为该专业的兼职教师,担任现场教学和实习辅导,实现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近两年,共有10名专业教师轮流到运输行业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了校内专职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科技服务能力,专业教师与合作单位共同编写教材3本。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原有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以公路运输管理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
3.2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行业和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一年,给学生带来了如下方面的利益:一是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良好的实践条件,通过运输高峰周期的企业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工作中,完成从学校学生到运输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运营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掌握岗位职业能力。三是在实习过程中,校外实习辅导教师和企业员工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影响教育学生,用企业严格的管理和敬业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习惯,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根据实习岗位和时间给每位学生发放酬薪,使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五是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就业率。2009年该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99.7%,2010年达到100%。
3.3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一是企业在运输高峰周期有大批固定的高素质专业学生临时顶岗,保证了道路运输生产的有序进行,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二是用人单位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察与评价,可以遴选到合适的学生到本单位工作,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三是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能获得来自学校提供的各种管理、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近两年,学校为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共培训道路运输管理干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人员、汽车客运站务管理人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人员达2850人次,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非机动车,交通安全,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
中图分类号: 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在我国道路交通管理非机动车交通与机动车交通在城市道路上相互干扰,特别是在交叉口上,非机动车与其它车辆以及行人为了争夺时间与空间资源,相互之间会产生相应冲突,引起交叉口发生堵塞,对城市交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解决复杂交通在交叉口的流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对非机动车交通的研究较早,在西欧的一些国家中,自行车曾在改善非机动车交通问题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由于其政府的重视和合理的规划,自行车交通能够与其它交通有机配合,使城市交通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2,3]。国内对非机动车交通的研究从交通工程学科兴起时就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郑祖武等对国内外的交通发展情况,以及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交通特性、交通规划等作了详尽的研究[4]。
本文基于以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针对平面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冲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平面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
1 非机动车交通特性
非机动车交通是人用来代替步行的一种交通方式,通过比较,非机动车交通方式相比机动车交通而言更灵活方便和经济适用,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交通方式。但是在驾驶人员的心理特征与行人的心理特征方面上,由于不同的人为因素,行人和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在某些方面会有所不同。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非机动车自身所具有的优势,非机动车交通方式将在我国稳定存在,然而伴随的交通问题也在逐步增加,通过对非机动车的交通流特性分析了解到交通特性主要分为群体性、潮汐性、离散性、赶超现象、并肩现象和不易控制等六方面[5],如何通过解决交通特性问题来减少交通安全问题是我国需要研究的重要领域。
2 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冲突特性分析
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瓶颈,由于交叉口处存在大量的交通冲突问题,导致了许多交通事故[5],通过分析得出交通冲突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关键原因,因此通过对这一特性的研究,找出问题的所在,将会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分析,交叉口处的冲突主要分为三种:交叉,合流,分流[6]。每一种冲突都对应着相应的冲突点即交叉冲突点,合流冲突点,分流冲突点,交叉口冲突点数目的 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交通安全问题,通过对有无信号灯的交叉口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有信号配时的交叉口处冲突点数目大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7,8]。通过调查了解到交叉口处主要的冲突问题是由直行的非机动车和右转机动车引起的,由于右转机动车不受信号的限制,当它与直行非机动车同时获得道路通行权时,交通冲突问题就会随之产生。本文以经十路为案例对这种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得出交通冲突的规律,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经十路非机动车交通冲突的应用研究
经十路是济南的主要干道,全线设计了非机动车道,交通流量大,车速快,对非机动车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通过在早高峰7:00 -8:30和晚高峰17:30-18:30时段对经十路非机动车进行调查,发现非机动车道信号交叉口处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大,交通秩序混乱,非机动车和行人易发生违章行为。无信号控制的出入口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大、车速快,存在安全隐患。对于调查样本的容量,采用来计算最小样本容量(即需要调查的冲突数量)。
N-本最小容量;
P-卷入某种特定交通冲突的车辆所占观测的交通量比例;
Q-未卷入某种特定交通冲突的车辆所占观测的交通量比例;
K-对应于一定置信度常数值;
E-交通冲突比例估计值的允许误差;
对非机动车进行安全调查,通过取样,分析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交通冲突的关系,可以找出道路中行人存在的安全隐患。
4 经十路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对策
由于交叉口处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地方,所以交叉口处存在很大的交通冲突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降低交叉口处的交通冲突数量,特别是 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同穿过路口时,一定要保证机动车司机看到非机动车。为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降低交通冲突的对策:一是改变信号灯的设置,从时间上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冲突分隔开,可以采用设置非机动车专用相位;设置两次绿灯时间,首先非机动车绿灯先亮,让非机动车通过,然后机动车绿灯亮,机动车通过等措施;二是渠划分离,优化交叉口,从空间上降低交叉口处交通冲突数量,可以设置非机动车左转弯专用车道,非机动车右转弯专用车道;采用机非分离措施,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开;在非机动车停放的地方为非机动车提供隔离保护措施;设置平面环岛;非机动车停车线靠后等措施。三是对行人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对骑车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我国交通法尚不完善,处罚力度低,所以非机动车违章问题屡见不鲜,我国应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非机动车交通法规。
5 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平面交叉口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冲突问题,分析了非机动车的各类交通冲突特性,总结了非机动车交通在平面交叉口的主要冲突类型,主要包括:交叉、合流、分流以及对交叉通事故的分析。明确了冲突点数量的多少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这可以为改善我国的非机动车交通冲突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及措施。
参考文献
[1] 褚琴.自行车交通对信号交叉口及其通行能力的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43-245.
[2] Highway Administration. 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 for streets and high way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2000:176-180.
[3] Carol Tan. Crash-Type Manual for Bicyclists.FHWA-RD-96-104:23-25.
[4]郑祖武,李康,徐吉谦,任福田,杨佩昆,全永桑.现代城市交通[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33-135.
[5] 李美玲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特性与交通组织改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33-235.
[6] 裴玉龙,王炜.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7-108.
关键词:工程教育;交通运输;专业认证;创新创业型人才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目前已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已构建了基本完备的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较齐全的工程教育体系。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非政府组织的推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高校中逐步开展与落实,建立健全具有国际等效性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已达成了广泛共识。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对深化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在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建立起高校与企业的有机联系机制,提高工程教育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最终达到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交通运输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明确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是以产出为导向,其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交通运输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首先以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基础,满足社会目前的发展需求;其次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型人才为核心,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的需求。
(二)提出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在现阶段,工程教育专业对毕业学生的10条认证标准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集中在两个能力,即工程实践的能力和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2]。从这个角度讲,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从传统的“老师能够教什么”逐渐向“学生能够学到什么”转变[3]。高等教育要以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相关工作为指导方向,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和社会发展来制定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彻底贯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
(三)促进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与世界接轨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了内部参与认证的国家及其院校的毕业生之间的互认,这大大促进了高等院校学生的国际交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下,我国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的学历均可以被国外高校和国外企业承认,这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国际化流动。
二、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交通运输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本院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一是各高校内的基本实验,二是企业内的现场实习。校内的基本实验从传统的以“观摩”为主的形式,转变为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实验教学中更多地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开放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企业内的现场实习,让学生顶岗实习,使其在实际生产中完成认识学习、毕业实习以及课程设计等内容,并可据此来完成基于实际企业项目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二)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1.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为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学院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院以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建立了一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该实验室具备比较完善的创新性实验和制作的能力。这样就形成了有利于激发创新激情、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科融合、平等竞争的学术氛围。
2.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学校提供的社会实践平台主要包括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大学生假期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等。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和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农丰镇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农民生活影响的调研,无锡南洋学校实习就业基地预就业社会实践活动,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急救常识,宣传沼气使用方法等,学生在送知识下乡的同时,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还可以参加社团活动,例如汽车爱好者协会。
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交通运输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推行“双师制”,贯彻“双才”教育
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能够发挥双重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其次,教师要能够客观和理性地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方向,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重点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新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必须首先是应用型的人才,满足就业需求。同时,学生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能够成为研究型或创业型的人才,满足其后续的发展需求。
(二)将创业教育理论融入专业课教学
推行全新的教学培养模式,构建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使其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教学过程中,通过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教育,使学生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能够融合多学科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为培养创新创业型的人才提供系统的教学平台。
(三)将学生学习表现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
1.平时表现评估
平时表现评估采用随堂进行的形式。评估指标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主题发言、随堂测验和小组讨论等。其中学生的出勤率由学院和教师共同考核,其他指标由任课教师执行考核。考核的成绩将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综合考核成绩。
2.阶段考核
阶段考核注重过程考核,采取多样化累加式考核形式,如闭卷、开卷、半开卷;笔试、口试、操作试;答辩、论文、案例等,鼓励学生思考多种答案,培养创新能力。任课教师从培养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方面,可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注重对学生个性化能力的考查。阶段考核根据不同学时安排不同次数的阶段考试。48学时(含48学时)以下的,1+1模式(1次阶段考试+1次期末考试),阶段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不超过40%,期末考试所占比例不超过50%;48-80学时(不含80学时),2+1模式,每次阶段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不超过25%,期末考试所占比例不超过40%;80学时(含80学时)以上,3+1模式,每次阶段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不超过20%,期末考试所占比例不超过40%。阶段考核的课程覆盖面广。所有课程,包括实践教学都要严格贯彻课程学习的过程考核。校级重点课程必须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及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要起示范带头作用。
3.期末考核
本科生的期末考核主要通过各门理论课程的考试(或考查)成绩进行评估。考核内容注重考核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理论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并积极提高试卷命题质量,努力做到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
(四)保证考试成绩反映毕业要求
第一,学科专业明确了符合专业认证要求的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10项毕业要求。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通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毕业设计、人文素质及科技讲座、学生社会活动安排等环节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实现。
第二,为保证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通识教育基础课、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等各类课程。学生应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取得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通识教育基础课、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等全部150学分。
第三,每门课程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成绩构成。课程试卷也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并按课程类别采用多类多途径的考核方法。
第四,通识基础课程实行考教分离。专业基础与专业主干课程由课程负责人按照教学大纲来安排考核环节,专业方向课程由任课教师结合项目、案例、课题来进行把关。每门课程均要出A、B卷,试卷题目连续两年的重复率不高于30%。
第五,集中实践环节课程通过一整套的管理制度来把关,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等环节。学校对实习实践课程制定了明确的考核办法,有关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校外实践活动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一般由指导教师与学院共同完成。
第六,课外研学的2学分要求学生结合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和教师的科研项目来开展;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根据取得的成绩代替相应的研学学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交通运输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交通运输专业课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思维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思维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为培养学生具备创业能力奠定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波,樊玮红,李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C]//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郑州:2010.
[2]教育部办公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EB/OL].[2015-04-18]..
关键词:交叉口 非机动车交通特性 交通事故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近些年来,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城市道路上相互干扰,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在交通管理上常常重视机动车交通而轻视非机动车交通,造成非机动车的违章现象较为普遍,对机动车的干扰和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也日趋严重,非机动车在交叉口处发生事故频率及伤亡人数呈现恶性增长趋势。因此,探索非机动车交叉通特性与交通事故内在关联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从交叉口处的非机动车的交通特性和交通事故原因及特点全面展开,详细研究和分析了它们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1 非机动车速度与流量特性
1.1 非机动车在交叉口的速度特性
非机动车由人提供动力,其行驶速度直接受骑车人的体力、心情和意志控制,同时受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限制。在交叉口处,由于情况的复杂,其速度同路段上的速度有较大的差异。行驶速度一般会受到心理、年龄和性别、交叉口大小、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流密度等影响。
1.2 非机动车在交叉口的流量特性
1.2.1 非机动车交通流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
由于居民上下班、上下学时间集中,导致时间分布上波动大,交通量出现明显的早晚高峰,集中在早7:00—9:00,晚17:00—18:00。
1.2.2 非机动车交通流的饱和流量
由交叉口有无信号控制具体分析得:
(1) 对于无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饱和流量主要受机动车、交叉口渠化情况等影响。
(2) 对于信号交叉口处,非机动车的饱和流量,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① 当右转机动车流量、非机动车流密度较大时,右转机动车时会截断非机动车流,从而增加非机动车通过交叉口时间;当非机动车为非饱和流时,右转机动车干扰一般不会引起整体流量下降。
② 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
通常情况下,设有专门的非机动车信号相位的交叉口,流量会比没有此相位流量大。
2 非机动车在交叉口的延误特性与交通流的运行特性
2.1 非机动车的延误特性
非机动车延误指在交叉口由于交通管控设施、与其他交通运行方式之间冲突等因素引起的车辆运行时间的损失。非机动车在交叉口的延误主要有两种,即冲突延误和停车线延误。非机动车通过交叉口停车线后会与不同行驶方向的其他车辆冲突,因而造成时间损失,产生冲突延误;非机动车由于红灯而停车等待产生的时间损失为停车线延误。此外,非机动车行驶状态变化还会造成加速延误等。
实际道路中,非机动车延误时间的长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交叉口车流量大小、车流分布、控制信号周期和绿信比以及道路管理水平等都与延误时间有关。不同道路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不同,服务水平价值越高,交叉口运行效率越高,相应的对非机动车的延误影响越小。
2.2 非机动车交通流的运行特性
在我国,非机动车运行方式多是按机动车交通通行能力方式设计处理的,非机动车随机动车流向混合通行。而实际中,非机动车类似于行人交通特性,流量密度较大时,由于非机动车机动灵活会在通过停车线后出现侧向膨胀,在出口处又会合拢;密度较小时无此规律。
通过对实际道路中非机动车运行状况的观察和分析,非机动车骑行特性主要有:摇摆性、成群性、多变性、遵章性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不对等性。
根据非机动车的骑行特性分析,总结出非机动车流在交叉口的运行特性:
(1)集团的散布与迭加
非机动车因速度不同呈现出明显的离散趋势,受红灯影响又呈现出局部的迭加趋势。
(2)车速的自我调节
骑行人根据信号灯提示自行调节速度。
(3)启动损失时间小
非机动车机动灵活,能短时间停止和启动。
非机动车集群的离散趋势较大,对车速的自我调节机制较强。采用短周期,不仅能让骑车者充分发挥对车速的自我调节机制,减少停车次数,还能减少骑车者的等待延误时间,避免因闯红灯抢行造成交叉通秩序混乱。
3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原因和特点
3.1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
通过大量调查分析表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通常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路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的,而其中事故总数的88%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由于人们对于交通规则不太熟悉,并且交通遵章意识不强,因而违章骑车的现象比较严重,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非机动车在交叉口造成交通事故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交叉口处骑车人也会受到抄近和赶时的影响,经常出现违章行为。因此,对于规范骑车人的行为,加强交通管理是减少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的最有效的途径。
另外,车辆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车辆性能)、交通环境、交叉口类型和交通流状况(主要表现为机动车交通流量大和交叉口复杂的道路)也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
3.2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形态分析
在非机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中,机非碰撞所占的比例最大,而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的碰撞也是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主要原因。从机非碰撞的角度划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再现》文中的内容,总结出七种情况导致非机动车事故的状态。
(1) 在交叉口或路段上,非机动车在左转时与同向直行和右转机动车行驶路径交叉,又与左转和反向直行机动车行驶路径相交,以此形成了四个冲突点。
(2) 在支路或胡同的出口处,非机动车突然快速驶出时,两侧直行的机动车的行驶路径分别与直行和左转非机动车行驶路径各形成两个潜在冲突点。
(3) 在支路或出入口处,机动车突然快速驶出,尝试进入或横过主干道,易造成非机动车交通事故。
(4) 由于骑行非机动车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在路段行进中非机动车突然猛拐,造成机非冲突,易造成交通事故。
(5) 当非机动车误入机动车车道时,机非同向行驶,易发生追尾碰撞;另外非机动车逆行进入机动车车道,也易造成车祸。
(6) 机动车突然驶入慢车道,易与非机动车碰撞造成车祸。
4 结语
本文针对非机动车在交叉口处交通事故问题,分析了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及事故类型,总结了其特性及事故规律。主要包括: 交通速度、交通流量、交通延误、运行特性、事故原因和类型等方面。这将为提出更为合理的非机动车驶越交叉口方式、优化非机动车交叉口行驶安全与效率等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郑祖武,李康,徐吉谦,任福田,杨佩昆,全永桑.现代城市交通[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33-135.
[2] 褚琴.自行车交通对信号交叉口及其通行能力的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43-245.
[3] 孙明正.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交通设计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3-114.
【关键词】商贸船舶;行政执法;海事监管
近日来,我国与越南因为领土问题关系紧张,如何加强两国间的经济往来就显得极为复杂,特别是作为支柱的海上经济贸易往来,更是极为重要。而经济往来,产品运输又离不开海上船舶运输。对于越南船舶监管就显得极为重要,航行安全,是经济正常往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对越南商贸船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下面我就从我国越南边贸船舶的现状、有关法律法规,来分析。而得出应该如何完善我国对越南船舶的管理。
一、越南边贸船海事监管现状
(一)越南边贸船舶概况
1、安全性能不高
由于越南比较英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都相对落后,所以在船舶质量,航运管理也存在很大距离。而越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广西、海南重要的进出口国。进出口的商贸船舶主要以小型的越南籍船舶为总主,持有国际或者越南航行船舶证书,船龄大部分在十年以内。本身的稳性不好。这些船舶因为设计和造船工艺的影响,适合在越南沿海及海况良好的情况下航行,而海况不好时易发生事故。
2、越南籍边贸船舶存在的安全隐患
越南有许多500总吨以下的船舶从事边贸运输。但此类船舶基本上没有船员懂得使用英语进行必要的交流,进入海峡也就无法向交管中心报告。“当其在海峡中航行时与其他船舶存在碰撞危险时,尤其是在海峡中间通航密度较大的区域时,由于语言障碍,交管中心无法与其联系,常常出现紧迫局面。这也是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一大隐患。”
王书在《对越南籍边贸船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越南船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进入VTS 管理区域没有遵守地方法规。如,每年从越南到达海口港的越南籍边贸船舶有240多艘次。绝大部分这些边贸船都未能遵守《琼州海峡船舶定线制》《琼州海峡船舶报告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国籍船舶管理规则》的规定。这些船舶除了个别有1000多GT ,一般都不超过500GT,其船舶都很少安装AIS ,进入VTS管理区域过报告线,从来都没有报告过,造成交管中心对这些船舶无法及时掌握其船舶动态,无法标识及监控,这都是不利于交管中心全面掌握海峡船舶动态和保障海峡船舶交通安全。(2)经常航行在南边沿岸通航带,容易被渔网缠绕。(3)不按规定锚泊。(4)语言交流问题。(5)港内移泊、并靠问题。存在超过两艘船舶并靠的情况,占用港池水域妨碍船舶进出港安全;还有存在中外籍船舶并靠的问题;存在交流沟通不顺畅以及卫生检疫的问题。” “从卫生检疫的结果来看,越南籍船舶的卫生状况较差,鼠虫患较为严重。”
总的来说,越南商贸船舶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1)越南边贸运输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根据越南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要求进行核发,越南边贸运输船舶基本能按照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进行配备船员,但实际上存在船舶配员不足,船员休息时间不足、劳动强度增加,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2 ) 船员英语水平低,一般无法进行英语或汉语沟通,船员语言交流不通畅,不利船舶应急处置工作开展。(3)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方面,如无线电操作人员对应急通讯方面的操作等。业务素质不高,增加了安全与防污染风险。
(二)从我国对越南船舶的行政执法
1、越南边贸运输船舶监督管理。
海事监管责任主要体现在船舶进口岸审批及安全检查工作中,而海事部门降低了标准。目前,来港越南籍边贸船普遍存在船况差,船员素质低,相关证书、文书不齐全,缺乏相关安全设备等问题,有较大的安全和污染风险,而海事部门在此类船舶进口岸审批及安全检查工作中,相对于其它国际航行船舶来说,均相应降低了标准。如在海南省,此类做法只是依据《海南海事局关于越南籍边贸运输船舶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 ,而该指导意见也仅适用于500总吨以下的越南边贸船,因此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等文件的支持。一旦此类船舶发生重大安全或污染事故,海事部门有可能面对监管不力的责任追究。
2、监管机构设置
我国履行海上安全监管的海事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海事调查职权由海事机构的内设部门行使,且该部门还承担其他的职责。海监目前既非职权行政主体,也非授权行政主体,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开展行政执法活动。与之相对,并不具体承担海洋行政执法工作的国家海洋局却是行政处罚的执法主体。
“对越南商贸船舶的行政执法,也是有海事局、海洋局、海警、缉私警、渔政部门同时进行管理。这样肯定会出现职能重叠,效率低,有利益的大家抢,没有利益的,有风险的相互推脱这种情况。”
二、我国如何加强对越南船舶的监管
“海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是基于海事管理部门建立的有效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监管体系保障和人才队伍保障,由一系列机制、体系和制度等构成,涵盖了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和安全科技等安全要素的内容。 ” 海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确保海事安全监管形势长期保持稳定并得到进一步好转的重要手段。
(一)建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船舶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针对越南船舶出现的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我国海监部门应当参照国际条约《商船最低标准公约》制定符合安全性的船舶质量标准,并严格按照规定。为规范越南边贸运输船舶安全管理,同时兼顾此类船舶的经济效益,本着既安全又能降低船舶运营成本的原则,对比国内同等级船舶的安全标准,国内法规,结合越南边贸运输船舶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关船员、船舶、通航的安全准入标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惯例,结合对越边贸的实际情况,规定准许使用“非国际航行海船”。即边贸船舶从事边贸货物的运输。使用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的综合安全评估(FSA)标准对口岸开放管理评估。FSA原用于船舶安全评估,但作为一种安全基准体系,它不仅可以用于定性分析,还可以满足口岸开放前期介入的需要,实现定量分析和风险预测控制,而且可以让业主单位明确认识采取安全管理措施的投入成本以及降低风险带来的收益,带动其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配合海事机关接受口岸开放管理的转变。 第二,规定对边贸运输船舶采取发放营运证书的方法加强管理,以便确定中越双方从事边贸船舶的海船数量。第三,明确对边贸进口货物可以执行“异地监卸”的做法,对于办结进口手续的边贸货物,允许企业利用边贸船舶从边贸口岸转运到岛内其他港口。第四,就建立省边贸联席会议制度进行规定,加强有关政府部门与各口岸联检单位、有关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便于解决有关边贸中出现问题,促进边贸安全、快速发展。
(二)加强海监机构规范越南商贸船舶的管理,并赋予其强制执行权。1、应当对船内的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对越南船舶中商贸船VTS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进行处罚,并要求其进行完善。2、在规定的水域范围内抛锚,对违规、随意抛锚的边贸船进行相应的警告,对执意随意锚泊的边贸船按照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采取行政强制措施。3、对于解决越南商贸船上缺乏船员英语水平低,且不懂汉语的情况,应当有海监部门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每辆船上至少以一名能够以听懂英语或汉语。对于违反规定的船舶予以处罚。对于越南船舶卫生状况不佳,应定期进行检查,防止疾病传播。
(三)海监实行垂直管理的统一执法机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海监的办事效率,更可以解决职权分散,重叠的问题。如果将对越南船舶的安全监管直接分派给海监,而不是许多机构一起,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更有利于执法的实行。
(四) 倡导海事市场安全准入机制与强制淘汰机制。从源头上严把船公司资质审核、船舶登记和船员培训发证三道关口。加强对越南船舶的登记工作,把好船载危险货进出港申报审批关,与船检机构建立船舶重大缺陷通报反馈制度,规范船舶检验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低标准船进入航运市场,确保船舶适航。 交通运输部建立强制淘汰机制,逐步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程度低、存在潜在危险的技术装备;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技术装备的越南船舶予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对于越南商贸船舶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如何在通过改进海事监管的立法以及实践来进行完善,要从法规到执行同时进行改进,才能不断完善我国对越南商贸船舶的管理,促进两国的经济往来,尽管近年来我国与越南关系紧张,但我相信,国家经济利益的大局下,海上经济往来会越来越密切。
参考文献
文集类:
梁宪先.《广西船舶污染风险分析和对策建议》[J].《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论文类:
[1]杨大志.《海事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9月
[2]郑平.《我国海事,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法毕业论文,2008年5月
[3]李光辉.《水上交通安全规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科与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位论文,2007年7月
期刊类:
[1]郑士君,褚建新,黄爱平,韩成敏,仇鑫尧,徐 波.《船舶管理信息化研究》[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2]刘戈.《促进国际船舶管理业发展》[J].《水运管理》,2005年10月,第27卷
[3]郑朝晖,欧阳钦芬,蔡芳敬,陈志刚,黄文金,李平航,危玲,陈春城,罗炜,敏东山.《对台小额贸易船舶卫生检疫监管模式研究》[J].《口岸卫生控制》,2011年1月,第16卷第1期
[4]王书.《对越南籍边贸船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9年2月16
[5]王琼瑾.《关于推进海南对越边贸发展的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总第38期
[6]何敏毅,曹国柠. 《小型船舶监管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运》,2009年3月,第09卷第3期
[7]金永明.《论中国海洋安全与海洋法制》[J].《东方法学》,2010年第3期
[8]覃杨光.《出人境越南籍船舶的卫生现状及检疫措施》[J].《国国境卫生检疫》,2003年8月,第26卷第4期
关键词:“现代交通管理理论”;课程建设;研究生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229-03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习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更离不开新形势下的课程建设。“十三五”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还应当通过适度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高技术战略产业所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同样,交通工程研究生的培养应适应我国大城市交通由“建设”向“管理”的转变趋势,掌握破解城市交通发展难题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因此,在“满足需求、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下,交通工程研究生教育需要建设一批高水平课程。本文以面向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现代交通管理理论”课程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十三五”时期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以期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奠定基础。
一、建设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机动化的推进,城市交通在供需关系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交通问题。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现代交通管理理论”课程着重培养能将中国交通“国情”与国际化理论、方法、知识、能力有机结合,具备使用国际成熟理论与方法分析中国交通问题,并在技能与专业交流能得到提升的国际化交通管理人才,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及对交通管理感兴趣的社会人员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提升该学科社会服务功能的建设思路。基于此,本门课程建设的意义是坚持服务需求、深化改革、立德树人,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打好知识基础、加强能力培养、有利长远发展为目标,尊重和激发研究生兴趣,注重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提供稳固支撑。
二、交通管理发展历程
交通管理的研究随车辆与道路交通的发展而产生。随着社会及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管理的目的与技术措施也在不断变化。初期的交通管理,其目的是保障交通安全。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道路上出现了交通拥挤阻塞现象,因此,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还要求交通管理达到疏导交通、保障道路畅通的目的。随着城市现代化、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道路交通拥堵、排放污染和能源消耗三个方面。新问题对交通管理理论、方法、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结国内外城市交通管理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交通管理的产生与传统交通管理。汽车交通出现初期,交通问题主要体现为交通事故的预防。治理交通的目标是建设适合汽车行驶的道路,在交通管理上,主要是克服频繁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采取的管理措施,主要是针对性的分道行驶、限制车速、避免发生交通冲突等。随着汽车交通总量的增长,交通拥堵逐渐成为主要交通问题,增建道路以满足汽车交通需求的增长,逐渐形成了以“按需增供”为主要特点的传统交通管理方法。
第二阶段:交通系统管理。进入20世纪70年代,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交通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这些社会、科技背景下,治理交通问题的理念从增建道路满通需求转向以提高现有道路交通效率为主,即从“按需增供”的传统交通管理方法变为“按需管供”的交通系统管理方法。交通系统管理的特点是:将人、车、路、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从系统角度探求使现有交通发挥最优效益的交通问题综合治理方案,从而避免交通问题的转移。
第三阶段:交通需求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在汽车交通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人们在治理交通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仅仅通过增建道路提高道路交通效率永远满足不了交通需求的增长,反而会刺激潜在交通需求,并增加交通污染的严重程度。因此逐步提出了交通需求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从历来由增建道路来满通需求的增长转变为对交通需求加以管理,降低需求总量和优化出行结构,以适应已有道路交通设施能够容纳的程度,即改“按需增供”、“按需管供”为“按供管需”,达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四阶段:智能化交通管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对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研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已成为21世纪现代化地面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方向。智能化交通管理的特点是:在基本不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采用高新技术增加交通供给能力来满通需求,使交通供需平衡,以解决交通问题。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纵观交通管理的发展历程,可知交通管理的内容、方法、技术手段等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和丰富“现代交通管理理论”课程内容,根据学科发展,交通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发展和交通管理人才需求变化,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凝练,重视通过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同时加强方法论学习与训练,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开放性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组合系统。从课程组织结构来看,由“特性分析―基本理论―策略研究―实施方法―评估保障”这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全部内容,并结合相应的案例分析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教学模式。从课程特点来看,交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涉猎面广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在已有教学经验基础上,吸收了现代化的教学思想,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大胆提出了有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改革方向。(1)问题导向式教学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法)是指基于一些真实交通问题和实际任务,将学生放置到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启发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工协作、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习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与理论,并掌握具体的分析方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新知识与新方法。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上,研究组结合丰富的项目经验,在讲授每一章的内容之前,都会选择一个与该章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作为“引子”,从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出发,引申出讲解主题。如在讲解“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理论与实施方法”这章内容时,可以选择交通拥堵问题较严重的区域,让学生们思考采用城市交通拥挤收费是否可以解决该区域的拥堵问题。学生若要解决这个实际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交通拥挤收费的概念、类型、机理以及如何定价等相关内容。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讲解;同样,学生也带着对疑惑与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奇心,主动参与到授课中来,积极讨论和探索问题的答案。(2)启发式教学法。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交通管理理论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承和注入,但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能完全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听课中不能与教师积极配合互动。而研究生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学应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从单向接受式教学发展为双向互动式教学,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各章节特点采用如小组讨论法、专题研究法和学生参与讲解法等不同形式的授课形式。(3)经典案例教学法。经典案例教学是将理论联系实际、抽象到形象的重要途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交通管理理论课程中进行经典案例教学,就是使学生从模仿案例中积累经验、掌握知识,最后能摆脱模仿,独立地进行交通问题分析。此外,经典案例教学法对研究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具有指导意义。学生可模仿授课案例所使用的规范步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独立查阅文献,进行理论分析、模型构造、软件使用和规范写作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训练,最终完成学期论文。
2.教学形式。为了保障上述教学模式能够灵活地实施,本次课程建设在教学形式上也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1)形成理论完备、案例丰富的多媒体课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大学课堂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但过去大部分课件都是课本的复制,缺乏对教学内容深刻的理解以及生动、形象的展示,并未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然而,教师的课件应“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即以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以合理的主线贯穿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以经典的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建立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发适合教学的实时的面对面的方式。建立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方式,和以案例分析与项目研究为主的线下教学资源。线上学习,以学生自主看视频为主,学生自主进行系统知识的学习;线下以实践应用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是一种对课程内容的拓展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易梦春,李家新.“十三五”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6,(01):83-90.
[2]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李尚明.教学模式的分类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73-77.
New Thinking of "Theory for Modern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Course Construction
CHENG Xiao-yun,WANG Jian-jun,LONG Xue-qin
(School of Highway,Chang'an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4,China)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教学改革;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15-04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保障航空器运行安全、维持空中交通秩序、保证快速高效的空中交通流量。空中交通管制属于特种专业,从业人员――空中交通管制员(以下简称管制员)需要具备较特殊的素质和能力,主要要求:心理素质好、责任心强、专业知识全面、技能突出、具有安全风险意识、协调与沟通能力强、应变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高。目前,我国开设空中交通管制专业的高等院校有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民航广汉飞行学院三所高等学校。
当前,日益繁忙的空中交通对管制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所民航高等院校现有的教育培训模式与实际运行需求间的差距逐渐加大。为了切实掌握在新形势下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培养需求,了解高等院校在空管专业培养方面与实际需求存在的差距,使空管院校培养出更符合实际应用需要的学生,进行了空中交通管制专业的教学质量调查工作。
一、调研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一)调研对象
调研范围选择负责我国空中交通流量70%的华北空管局、华东空管局和中南空管局。对象包括地区空管局空管处、人事部、培训中心和运行单位,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管制部门领导;2.管制室主任、带班主任管制教员;3.近两年的毕业学生。调研组针对不同的访谈对象,设计了有针对性地调研内容。
(二)调研内容
1.对管制单位领导的主要调研内容:
近年来管制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缺陷;院校教育和单位培训应如何定位与衔接;机场和雷达管制的技能应培养程度;院校管制专业英语教学需达到的要求。
2.对管制室主任、带班室主任和管制教员的主要调研内容:
岗前见习与培训的时间、内容、科目;学生见习过程中在知识、技能和作风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要缺陷;影响管制学员放单时间的因素;对院校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3.对近两年毕业的管制专业毕业生的主要调研内容:
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对照岗位培训与见习,发现学校未曾讲授的知识及原因;迅速掌握岗位能力的困难程度以及对院校具体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三)问卷调查
针对空管专业教学改革调研工作,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个人信息、对院校管制专业的总体评价、对院校管制专业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的评价、院校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差异评价和毕业院校教学情况调查。
此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76份。其中,男性82%,女性18%;25~35岁的85%;参加工作时间5年以下者30%人,5~10年者60%,10年以上者10%;带班主任20%,管制席70%,协调席10%;持有塔台、进近、区域管制执照的人员比例分别为170%、进近20%、区调63%人。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大多数为男性管制员,年龄在25~35岁之间,是正在从事区调、塔台和进近管制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主力。
通过此次调研,明确了空管运行单位对空管人才的数量、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等方面的详细需求,掌握了空管毕业学生胜任空管指挥工作的基本情况,认清了院校空管专业人才培养与管制岗位能力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
二、问题分析
总的来说,三所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思想品质、个人素养、专业知识等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绝大部分能胜任管制工作岗位。但是,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需要提高管制学生的素质要求。目前,暴露出空管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如下:
(一)现有招生模式不利于招收符合管制工作特点的学生
民航院校将空管学生纳入高考统一招生范畴,无法根据空管工作的特殊性,无法在录取过程中制定科学的评估办法对学生进行测试筛选。尽管有的院校针对中途转入空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选拔测试,但主要是针对英语口语能力方面,尚未建立系统的、包括心理测试在内的综合测试。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均会正常毕业,缺乏中途淘汰机制。因此,对管制工作的不适应性在日后实际工作中慢慢暴露出来,对其本人也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
(二)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存在一定的矛盾
20世纪90年代以前,院校对空管专业的学生主要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专业名称为“空中交通管制”,学习内容主要以贴近实际工作需要的教材为主。目前的培养目标是以综合型人才为导向的学历教育,专业名称也改为“交通运输管理”。一二年级是基础课学习阶段,三年级开始接触专业课,四年级安排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学习专业课的时间不足两年,一些实用性很强的基础知识没有安排学习。从现场管理人员和教员反映看,最近几年的学生专业知识较缺乏,岗位适应期较长,动手能力较差。
(三)院校理论和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不够
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管制实际工作经验普遍较少,对“理论与实际如何结合”、“相关规则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等问题不能进行深入、全面的讲解,通过案例进行教学分析也很少。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新管制员表现出“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甚至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造成学生来到工作单位,还要重新开始进行基础知识培训。
(四)课程体系设计不尽合理,教材相对陈旧
教材理论性、系统性很强,但与实际工作需要结合不够。有的教材版本陈旧,已沿用多年,不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有的教材则是把国外的资料直接翻译过来,不易与实际工作需要接轨。
课程设置丰富,但重点不突出,学生感觉不到明确的培养方向。比如,标准通话作为选修课,有些学生就没有选择;课程间关系不清晰,层次感不强,不能很好地体现阶梯式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
(五)缺乏对空管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
管制工作以班组为单位,由多个席位、多名管制员共同完成的,席位间、管制区间以及军民航管制单位间的飞行动态要互相通报,航空器的管制责任要进行移交,联系频繁,关系紧密。管制员应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班组内管制员之间要和睦相处,遇有问题互相提醒,互相配合,共同做好管制工作。由此可见沟通协调能力在管制工作重要性,但在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上,并没有针对管制员的特殊能力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六)缺乏对空管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据近几年毕业的管制员反映,授课老师有时会在课程中安排空难教育视频内容,但没有结合空管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系统风险教育,没有将持续安全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和训练的每一个阶段,未能提前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七)缺乏对空管学生遵章守纪意识的培养
空管工作有较多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工作程序,管制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和程序,做到令行禁止,绝对不能盲目蛮干,因此,遵章守纪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但一些新管制员来到工作岗位后,面对一系列的规章和程序有些不适应。这些理念在学校期间没有提前得到灌输,因此学生毕业后心理准备不足。
(八)缺乏对空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没有针对空管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训练课,对如何帮助管制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关注不够。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自我意识强、团队精神差、经历的挫折少、受挫后无法适应等问题。现场运行压力大,纪律性强,容易给造成学生造成强烈的挫折感。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管制单位,除了在管理上想办法舒缓管制员心理压力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促进其通过自身能力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和处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三、改革建议
针对当前空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以培养满足生产岗位需求为目标,需要从管制专业学生选拔这一源头抓起。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师、教材和教学设备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具体如下:
(一)建立有效的选拔和淘汰机制
国外民航学院空中交通管制员入学选拔非常严格,保证生源都具有较高的素质,以增加培训成功率;香港则采取用人单位在社会上公开招聘的方式,经严格选拔后再送往民航院校培训学习,并引入淘汰机制,以确保管制学员各项素质和能力符合运行工作的需要。
为了把好管制学员的第一道关,建议改革管制专业招生模式,研究系统的选拔机制,建立严格的招生要求和标准。可能采取的招生模式有:1.在高考招生过程中,作为特殊专业提前进行选拔、淘汰。2.不再通过高考招收应届生,而是采取在非空管专业中选拔的方式,严进严出,对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二)创新教学模式,使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更好地结合
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关系处理好了,可以缩短管制学员融入实际工作的周期。建议对现有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在提高管制学员理论基础、综合素质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将管制学员见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前移,纳入学校养成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中,使得养成教育阶段和岗位教育阶段更好地衔接,真正实现“专业水平+职业技能+英语水平”的民航空管高素质人才培养[3]。具体来说,可以将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培训课程在学校完成,减轻用人单位的培训压力,节省见习管制员的培训时间。
(三)加强教学与应用的结合,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除了继续落实民航专业教师参与民航岗位实践的制度外,建议在有工作经验的管制员中招聘教员,承担技能培养方面的教学任务。通过这个教学载体,将实际工作的相关知识、要求等较具体、完整地传输管制学员,同时可以加深学员对相关原理、理论和规则等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完善教材,优化教学课程设计
按照“专业水平+职业技能+英语水平”的民航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制订教材规划,编写重点课程统编教材,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研究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完善各类教学计划,体现课程间阶梯式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在课程设计上,建议特邀工作经验丰富的管制员参与,提高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度;在考试方面,关注对学生知识积累情况和应用能力的考核,除了单科学分考试外,增加综合类、应用类的考试,也可以与学分等挂钩。
(五)加强空中交通管制模拟教学
目前,进入一线管制单位工作的管制专业学生将直接接触雷达管制,而在院校学习期间,院校所使用的雷达管制模拟机设备陈旧,雷达模拟机模拟演练的情景与实际雷达管制工作相差甚远。因此,学生的雷达管制知识及能力与实际应用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院校需要加大模拟机设备的投入和提高课程练习编制的水平,使模拟机培训与实际工作接轨。
(六)突出特殊能力培养在教学计划安排中的比重,逐步实现教育培训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增加管制学员安全意识、纪律意识、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责任心以及协调沟通、应急处置、管制情景意识、注意力的分配等的培养,逐步形成符合民航人才培养规律和适应民航人才需求的教育培训体系,实现教育培训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七)加强英语听说能力
中国民航作为国际民航组织成员国之一,管制员的培养也应当符合国际化的质量标准,但是目前部分管制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差,不能够达到目前管制所需英语水平标准。管制院校应当强化标准英语陆空通话教学,考虑部分课程使用英语教学,聘请外教从而能够全面提升学员的英语水平。建议管制专业学生在院校学习期间就参加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并获取相应的英语等级资格。
四、结束语
空中交通管制专业是以保障空中交通安全有序运行为宗旨的高技能型专业。本文调查了目前空管专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效果,了解了与实际运行岗位需求的差距,分析的空管院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为实施空管专业教学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襄宁.空中交通管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卢飞.浅谈如何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综合素质[J].科技风,2013,(9).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空中交通管理;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V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91-01
1 空中交通管理现状分析
空中交通管理工作是利用现代更为先进的技术要素来实现对飞机飞行状态的跟踪、管理和控制,借助技术平台反馈诸多数据和信息。这是保证飞机平稳、安全飞行的重要条件。空中交通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及时维护和管理空中交通安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科学控制整个空中交通运行环境中的飞行秩序,以保证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和畅通性。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的空中交通管理人员,其主要负责空中交通管理服务工作和紧急应对操作,掌控某段时间内空中交通流量值,并根据交通流量情况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旨在确保飞机的正常飞行。现如今,我国交通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技术不够成熟,交通管理评估体系不健全,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在空中交通管理上的规范充分借鉴了国外的相关内容,仍旧保持着国外的交通管理方式,借助国外的相关规范和条文,实现对国内空中交通的有效管理。相较于国内,国外在空中交通管理上的规范更为成熟,起步比较早,且发展速度比较快。比较国内外的交通管理体系,国外的更加具体、完善。在交通流量统计上,我国借鉴了美国的ETMS空中流量管理系统,还适度参考了来自欧洲的CFMU中央流量空中交通系统,将多种先进的技术相互结合,最终形成了先进的管理体系,为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2 空中交通管理人工智能系统构成简述
人工智能技术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建立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建立新的空中交通管理模式。“但不要忘记采用不同的技术和运作概念也会带来不同的空中交通管理模式,特别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忽略这个方面。”它能使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高效、有序、安全,有效提升空中交通的空间与时间利用率,对空中飞行冲突进行有效的预测与解决。空中交通管理的核心是科学合理安排空中交通流量。飞行流量的智能化管理、飞行冲突的预测、飞行冲突的解决等方面是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研究的侧重点。空中交通管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由飞行流量管理模块、冲突探测与解脱模块、辅助决策模块等三个附属系统构成。这几个模块间的关系是在冲突探测与解脱模块与飞行流量管理模块之中渗透辅助决策模块,最终形成智能飞行流量管理、智能冲突探测与解脱模块系统,它们能够为空中管制员提供有效的决策辅助信息,切实减轻空中管制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空中飞行的安全性与管制效率。
3.人工智能系统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实现方式
在空中交通管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科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保证可以提升空中交通管理工作质量。
3.1 人工智能系统飞行流量管理辅助决策的实现途径
人工智能系统中的子系统模块飞行流量管理模块主要结合了空域资源的空闲概念和辅助决策以及A算法。人工智能系统飞行流量管理模块主要在飞行流量管理管理数据库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存储和读取,并对空中交通流量进行预测,以预测飞行冲突。在建立A算法数学模型时,主要参考基本容量模型。A算法数学模型主要用来对空中航班您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排序,人工智能系统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实现飞行流量管理辅助决策的。
其中在建立飞行流量管理数据库时,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保证飞行流量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客观、准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飞行流量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的影响到辅助决策的有效性,如果数据不准确,那么人工智能飞行流量管理模块所做出的辅助决策也就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因此,要保证飞行流量稻菘庵械氖据及时、准确和可靠。另外,ODBC是开放数据库间的互相连接的基础,也是进行连接的标准,还可以提供标准接口给SQL语言的存取;然后再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仔细的分析,通过飞行动力学计算出飞机降落的具体地点和时间,以便合理的对航班进行安排;在预测飞行流量冲突时,主要是通过比较流量和相应的容量,将相关的冲突的飞机架次、冲突时间和冲突地点列出来。
3.2 人工智能系统飞行冲突探测与解脱辅助决策的实现途径
人工智能系统中的飞行冲突探测与解脱辅助决策系统模块主要的工作就是将高效的避免飞机碰撞的方案提供给空中交通管制员,管制员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定会产生一定的误操作,这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飞行冲突探测与解脱辅助决策系统可以对管制员决策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并分析飞行冲突的情况,以找出有效的解脱方案。
飞行冲突探测与解脱辅助决策系统模块在进行推理时,为了完成其推理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避免碰撞方案确定规则、航空器优先级别评定规则、建立避撞路线规则等。
4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措施
4.1 对空中流量进行实时控制管理
在行业中,实时流量控制是极为有效的流量管理措施,但是这种手段的技术性不够,在实施中缺乏合理性,也不够灵活。虽然空中管理系统流量控制工作,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空中管理因素导致的。实时的流量控制是航空以及机场等各方面保障能力受到限制,空中管理单位及时响应进行的,比如遇到恶劣天气或者突况。各单位之间对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并且不能及时传递信息,因此空中管理系统通常是被误解的。不仅需要对先进的流量管理软件进行开发研究,使流量控制更加科学合理,还能够使信息传输和流通的渠道得以拓宽,使关键性的信息能够得到很好的传递,而且各单位之间也能有足够的时间应对空中的不利影响。
4.2 扩大空域自由
如果空域有很大的自由度,飞行流量的疏散程度就会增大,能够很好的解决空中交通拥挤的问题。如果航空器飞行的空域范围比较小,空中交通流量集中的程度就会增大。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作为空中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对飞行模式进行改变。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航空器不需要地面导航制定的航线飞行,地面管制单位有比较先进的雷达系统进行控制,空中交通飞行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就会得到提升,能够高效的利用空域,增加飞行的流量。
4.3 优化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方式
当前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现有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空中交通流量的需要,主要是由于管制手段、方式等有效性不强,不同领域间的沟通不足,使区域管理方式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管理效率不能得到全面提升。我国东南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使用雷达进行管制,但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使用程序管制方法。雷达管制的飞行间隔时间会减少,能够使空域容量增加,空中流量更加顺畅。
结语
在控制交通管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科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处理,创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方案,并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等全面开展相关活动。
参考文献:
[1] 汤锦辉,王冲,程晓航,董志强,邵欣.基于多智能体的空中交通管理智能技术[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6,06:17-23.
[2] 陈志敏.浅析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问题[J].科技与创新,2016,07:43.
[3] 何彦枫.航空气象技术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03:6-7.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外教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334-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产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纳入教学体系。由此,对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也相应成为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关键之一。由于外籍教师的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社会习俗的差异,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外籍教师,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主要任务。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达成了开展中德双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协议(以下简称本项目),由此展开了将近十年的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本文以该项目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该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今后如何规范外教管理、促进该项目的科学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本项目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学制4年。第一阶段(第1-5学期)在华东理工大学学习(部分核心课程由德方教授承担),学生按规定完成并取得第一阶段所有课程学分,其中第4学期末须通过出国英语资格考试,可进入第二阶段(第6-8学期)到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学习。第一阶段主要采用英语及汉英双语教学,第二阶段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学生需用英语撰写毕业论文并完成论文答辩。学生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及教学环节,成绩合格,获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学士学位证书,同时获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学士学位。本项目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灵活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国际教育背景,掌握丰富的国际学科发展信息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二、本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优势
(一)特殊的合作模式将外教甄选及订立合同等工作任务简化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籍教师作为教学力量的重要补充和“引进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其本身的素质必须经过仔细地考察和严格地审核。目前,由于薪金、工作环境、教育背景、专业差异等原因,中方高校一般很难聘任到合适的优秀的外籍教师。因此如何聘用到优质的外籍教师成为外教管理的首要难题。
按照本项目的教学目的,本项目所需的外籍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沟通和教学能力,还要有高超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这对外教的甄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此难题,本项目是通过特殊的合作模式解决的。目前中国教育体制里来华工作的外教主要包括四类人群:高校毕业生、处于休假期间有稳定工作的专业人员、退休教师以及希望定居中国的外国人[1]。本项目涉及德国教授均属于处于休假期间有稳定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本身受聘于德国高校,由合作方高校指派利用休假时间来华进行短期集中授课,中方高校无需对他们进行聘任。由此省去了与外籍教师签订合作合同等事项。同时,由于德国高校严格的教授聘任制度保证了本项目中外籍教师的质量。德国教授的聘任要求是:①高等学校毕业;②具有教学能力;③具有科研能力。相较于其他德国高校,该校还增加了一个条件,即:受聘者需要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或开发方面具有至少5年的实践工作经验,而且其中至少有3年是在高校以外的领域工作[2]。因此,来华上课的外教均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历,解决了甄选优质外籍教师的难题。
(二)多元化的语言背景解决了外教管理中的语言沟通难题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由于双方的语言差异,常常会增加外教管理的难度。有的项目甚至因为语言的误解使得双方不欢而散。很多外籍教师,虽然本身有很好地专业功底,但因为语言交流的困难没能发挥出相应的专家水平,这对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在本项目中,德语和英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因此授课的德方教授均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由此减少了因语言差异而引起的沟通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德国教授不只讲授专业知识,同时也进行全英文授课,营造全英语的语境氛围,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国际化校园学习的模式,从而为他们第二阶段赴德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与外教的沟通,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更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无论是英语还是德语,外教都能对学生加以指点和引导,充分利用了外教的语言优势。
(三)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营造了和谐的外教管理环境
在外教管理中还有一大困难就是如何营造和谐的办学治学环境。由于文化的差异,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完全以外方为主,忽略了学生和中方教师本土的特点和需求,使得项目的开展完全走上迎合外方的道路上,偏离了合作办学的初衷。在本项目中,德方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堂互动的教学理念为营造和谐的办学治学环境提供了很多便利。德方教授在课堂上通常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或风趣幽默,或举例说明,或与学生激烈讨论。这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减少了学生的投诉。另外,德方教授并非以输出知识为主要手段,而是调动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通常扮演启发者和鼓励者的角色,不过多的干涉学生的思考,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考核过程中,外教也充分利用笔试、口试、讨论、做报告、写论文等多种多样的考核形式,从而锻炼学生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在与中方教师的合作中,德方教授也处处体现了平等民主的特点,并没有对中方不同的教学理念或是教学手段进行苛责或者要求中方教师完全配合自己的思路来。这些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的外教管理环境。
三、本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不足
根据这几年德国教授来华授课的情况,发现在实际的外教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做借鉴,缺少系统性的外教管理准则,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本项目中也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外教流动性大,教学质量评估难
本项目的德国教授均由合作方派遣,虽然中方省去了甄选教师的过程,但在外教的配置上处于被动地位。德方通常会派遣有一定休假时间的教授来华上课,因此导致外教流动性大。比如相同的专业课,今年可能由教授甲来完成,明年可能换成教授乙来讲授。又由于德国高校教授的自主性较强,授课风格迥异,教授甲和教授乙很难有相同或相似的教学风格,从而造成了教授的教学方法缺乏连贯性,学生适应困难,对教授的教学质量难以比较,教学水平无法同比提高。
(二)授课时间集中,师生适应压力大
外教来华上课讲授一门课程的学时安排通常为32至48学时不等。由于外教只能利用休假时间来华授课,因此一门课程必须在3至4周的时间内讲完。普通高校的一门课程一般分散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而本项目只能进行集中时间授课,这就造成了师生压力大,相互适应时间不足。而学生对外教的课程一开始可以抱着新鲜的态度去听,但一旦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跟上学习进度,积压到后期会大大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外教的岗前培训不到位,教学考核有差异
由于中德高校体制的差异,中国和德国的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都有较大的区别。德国高校采用五分制,中国高校采用百分制。在本项目中,由于对外教的岗前培训不充分,有时会出现外教不理解中国考核制度的情况。如何将德国的教学理念和中国大学教学实际相结合,如何将德国的教学理论和中国大学具体的上课实践相结合,将德国式的教学方法和中国大学的考核方法相结合,决定了外教到岗前的培训十分必要。
(四)中外文化差异大,外教背井离乡欠关怀
中国与德国的距离可以用十万八千里来形容,外教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中国,本身对他们的身心就是巨大的挑战。有些德国教授甚至是第一次来到亚洲,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长辫子清朝时代。对于这些“请进来”的客人,如何消除他们的异国恐惧感,让他们在安心生活的同时能够毫无顾虑的讲授专业知识,这是外教管理者需要注重的细节问题。
四、本项目中外教管理优化和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本项目中德国教授有着修养好、自我意识强、需求高、知识丰富、文化背景复杂等特点,他们主要追求的是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个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此在外教管理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进行整体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管理,就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败,发挥外教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利用外教这一优势教育资源。
(一)制定外教管理制度,对外教管理者进行培训
根据外国专家局、公安局、外交部及市教委、市外事办的有关规定,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外籍教师工作制度》和《外籍教师管理制度》。外教管理者要严格按照这个工作制度对外教进行引导和宣传。外教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统一领导,事事上报,协调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外事工作人员应该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注重政治学习,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高度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顾全大局,谦虚谨慎,不卑不亢,与外教保持同事关系的同时在生活中给予外教朋友般的用心关怀[3]。此外,在培训中,还要增加外交礼仪、相关的涉外法律法规、异国文化历史背景等的培训,这样才能避免误会,妥善处理文化冲突,降低对外教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二)进一步优化外教生活管理
安居才能乐业,这是所有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提升软环境的实力,利用上海这个国际都市的地理位置优势,争取吸引更多的外教竞争上岗,把中方高校在聘任外教中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进一步留住优质外教,减少流动性,也是提高外教教学质量的一个好的手段。
首先,把外教的日常生活管理规范化,从机场接机到任教结束后的机场送行,全程由专人负责。例如,在外教抵达中国当天,为外教提供中英双语的包含有市区地图、校园地图、超市购物指南、手机等常用日用品的《欢迎包―Welcoming Package》并让其签字借用,让外教感受到我校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其次,对新到的外教进行安全教育,从法律法规,安全用电用水,交通安全,防火防盗,应急处置等各个方面结合中国国情对外教进行介绍和沟通,使外教能够尽快适应中国式生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建立中方联系人(至少两人)制度,使之能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再次,丰富外教的业余生活,让外教理解并享受文化差异而非排斥文化差异。定期组织外教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观看传统演出,或者组织观光活动,让外教更多地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习俗。同时,对于外教本国的节日和风俗也应予以关注,适时的祝福和问候会让外教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三)进一步规范外教教学管理
第一,在德方高校确定来华教授的名单后,即向德方索要各教授的详细资料,包括个人信息、护照信息、个人教育和工作简历等,根据资料制作教授个人情况统计表,建立详细的外教档案。开课前一个月向外教索要教材讲义,以便让学生预习,为外教集中授课做好准备。同时提前告知学生外教的信息,让学生对外教有个全面的了解,尽量减少学生除语言因素之外的听课障碍。
第二,在外教来校前,向他们传递有关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以及中方可以提供的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资料。如果他们个人有其他要求,可以事先提出,使双方都做好授课的硬件准备。
第三,外教上课前要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的教育状况、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和培养目标、教学课程安排、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考试考核制度、试卷批改要求以及中德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表现差异等,让外教提前对即将面临的问题做好准备。此外,专门为外教安排中方合作教师和学生课代表,分别从中方学校角度和学生角度来对辅助外教的教学工作。
第四,针对外教设立奖罚机制,但要注意实施方式。虽然本项目来华授课的外教受聘于德方高校,与中方高校没有直接的雇佣关系,但中方学校对教师仍需建立一套评估体系。在被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外教也应接受该考评体系。对于在考核评估里优秀的外教,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例如进行书面表扬或者颁发荣誉证书等等。对于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外教,要积极与之沟通,在充分了解外教的基础上进行友好的沟通和协调。
总之,外事无小事。高校的外教管理工作事无巨细,千头万绪,但又要事事谨慎,因为少许差异就可能造成很大的误解,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因此良好的外教管理制度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充分利用外教资源,不断更新和交流教育思想和理念,才能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更好地实现中国教育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刘薛.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外教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信息,2008,(11):159;
关键词:制药专业群?校企合作?实践
校企合作是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资源和环境,校企双向参与、优势互补、紧密合作,以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
笔者所在学校五年制高职制药专业群以制药为主线,涵盖了从原料药生产、制剂成品、质量检测及营销、使用等过程,主要培养适应我国医药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初步训练,毕业后从事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经营、药学服务、药物开发与研究等方面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医药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都非常快,更需要校企之间深度融合,多方面合作。为此,学校积极探索具有制药类专业特色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之路,并结合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进行了一些尝试及实践。
一、校企共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岗位技能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需要较强的理论功底及实践技能,学校邀请医药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制药专业群建设方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咨询和指导,同时到医药企业调研、座谈,根据企业的需求及制药工作岗位的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明确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构建与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基础,突出实用与技能。比如根据企业的要求,开设《职业安全》课程,将企业的一些案例、要求融入到课程中,提高学生对职业安全的认识,使学生对安全的认识从身体安全、交通安全上升到职业安全的高度,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二、校企共建专业课程,开发与岗位实践相吻合的教学资源
课程建设是各项教学改革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与医药企业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加强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课程内容选取上,根据制药企业岗位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药物分析》课程为例,该课程是制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执业药师必考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强调药品质量意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并重,在该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企业质量部技术人员的指导,根据企业产品质量要求,编写校本教材,开发与岗位实践相吻合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资源,丰富了精品课程及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
三、校企合育师资队伍,培养具有双师型的专业教师
专任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到制药企业进行实践培训,了解制药行业当前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熟悉药品生产流程,了解制药企业GMP管理要求,熟练掌握制药设备的操作,并充分利用双方信息、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合作进行技术攻关、科研开发等活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解决企业生产难题,不断提升双师素质和水平。
在加强校内专任教师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聘请企业不同层次的生产技术骨干分别作为“专家型”“授课型”和“指导型”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建设、人才质量的评价、技术研发和开设前沿动态的讲座;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和授课等;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这些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尤其是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非常实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真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提供制药技能实践良好条件
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用、合作共赢”的原则,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坚持“实训室与企业现场相似,实训设备与生产设备一致,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相一致”的建设理念,制药企业专家积极参与基地整体规划和方案设计,并通过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信息、人员,以企业冠名的方式共建校内实训室,提高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质量;针对大型制药设备占地大、投入大、消耗大的实训项目,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实行工学结合,为学生技能训练和企业职工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
五、校企共组学生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
1.初期: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在校企共同组织下,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安排一周时间到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践,观看企业的宣传片、听取企业的介绍;在企业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认真参观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产品质量部、生产车间、包装车间等。先进的药品检测仪器,洁净的GMP生产车间,自动化的生产线、包装线等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认知实践使同学们了解了制药企业的状况,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2.中期:锻炼学生的吃苦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第二、第三学年中,学校利用实践周,与企业协商将学生分批送到企业进行专项实践及劳动锻炼,熟悉制药企业的各个岗位,一方面真正体会企业的生产过程,另外缓解企业用工难,特别是一些急件赶工时的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吃苦精神,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在企业的生产实践经验也使学生在回校后的学习中能更快、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增强了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3.后期: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毕业实习阶段,每位学生除了校内的指导教师,制药企业也指派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师傅,手把手地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通过在多个岗位轮流实习后,学生经考核合格即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开展毕业设计,课题与学生实习的岗位相结合,企业导师重点负责技能实践方面的指导,校内教师重点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通过“双导师制”,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顶岗实习,经历了学生角色到“准员工”角色的转换,最终实现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六、校企互助开展培训服务,助推双方建设水平更上新台阶
充分利用学校优质教学资源,面向企业员工积极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制药类职业技能鉴定和继续教育等多形式、多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为企业职工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职工素质。
利用企业设备、场地为学校药物制剂压片、化学检验技能大赛提供真实的训练环境,并帮助指导大赛集训;在学校承办无锡市化学检验技能大赛时,企业协助出方案、提供裁判,全程参与,使技能大赛顺利进行。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随着园林事业的快速发展,动物园作为一个主题性公园,不单单是为游客提供参观动物的游览场所,而是要通过园林绿化规划成为集动物科普知识教育、动物展览、野生动物异地保护功能为一体,并能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和舒适优美游园环境的高质量窗口服务单位。通过科学种植,设计创造出适于各种动物生长生活的环境条件,并为异地动物仿造和模拟原产地的生态环境;还要充分考虑游人活动区的遮阴和观察视线因素,选择抗病、抗虫害的乔、灌、藤、花、草植物品种在各个游览区因地制宜的绿化造景,动物园边缘须设置一定宽度的防风、防尘、隔音林带,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提高全动物园的绿化景观效果。
1 动物园林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1.1统一规划
以人,动物,以自然为本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追求实效和展示特色"运用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按照生态学原理,反映出生物的区域性,才能在设计中保持自然系统的稳定性,没有适当的自然环境就不可能有自然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只有营造好适合的环境,动物才能更好的生存繁衍"人在动物园中参观动物,最好的效果是进入什么环境参观什么动物。
1.2 考虑动物正常生存需求
在动物展区内的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动物正常生存生活的需求,在动物活动范围内应选择抗性强、少病虫害、萌发力强、无刺、无毒的树种,在考虑树种观赏价值的同时不能忽视某些树种中含有一定有害物质对动物的毒害作用,如夹竹桃、海芋等不宜在动物活动范围内栽种。
1.3 动植物景观结合
动植物景观结合,以创造良好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同时,也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在色彩方面,也要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给人以充足的视觉感受,而四季的变化也尤为重要,应利用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有效搭配,多创造一个四季多变的生物生态群落,达到一定的景观要求。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注重对生植带植物的应用,充分利用好本地树种和现有自然植物,还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形成致密的林相结构,提高叶面系数。同时,要加强对自然植被的保护和利用,没有动物和植物的结合,就仿佛看到了大熊猫没看到竹林一样。植物能很好的满足动物原生地的环境设计,使游客如临其境。
1.4 重视防护林带设计
动物园应重视防护林带的种植设计。首先,各动物陈列区与陈列区之间,陈列区与管理区之间,陈列区与兽医院之间应设有隔离防护林带;其次,动物园的周围也应设有防护林带,选择防风、吸尘、消毒、杀菌的树种,起到降低噪声、减少污染、净化空气、缓解风力、去除干扰的作用。如果动物园所处的地势高、风力强,还可在园内与主导风向相垂直的道路增设次要防护林带,进一步增强防护效果。
2 动物园中的园林植物养护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赏植物需求量剧增,公园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使得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尤其是害虫的防治工作越
来越难。
2.1 加强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从根本上解决虫害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凡新引进入园的苗木,要提前了解引进植物当地的常见虫害发生种类#范围及程度,其中以蚧类#蚜类#粉虱类#螨类#线虫等能随苗木传播的虫害为重点,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有害生物马上进行除害处理,防止危险性虫害的传播扩散。
2.2 生物防治
首先,利用生物措施预防来防治病虫害是动物园植物保护的主要手段,栽植时尽量选择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其次,要加强栽培管理,科学养护,使植物生长健壮,增强抗性,具体措施有:选择适宜的土壤、合理栽培、科学施肥、及时清除枯枝病枝、注意入冬前的整形修剪等。这些措施与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有机地结合,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2.3 加强养护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养”是培育花木植株生长健壮的一项重要措施,能显著提高园林植物对虫害的抗性。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有关,许多病害的发生,每年往往在某一时间段最为严重,如提早或延迟播种或移植,则可减轻危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虫枝条,减少发病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虫害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害虫越冬和繁衍的环境条件。
3 动物园绿化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3.1 不应有地面
动物园中的绿化用地不应有未种任何植物的地面。树林下设法种植灌木、草皮或其它矮生植物,以增加绿量,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改善环境气候的功能。
3.2 植物配置应通过绿化设计,以达到界定空间,方便园区活动的作用。
动物笼舍植物配置:动物笼舍展区的景观设计中,在灵长类动物笼舍周围栽植高大乔木、灌木以烘托此类物种的环境氛围,熊猫馆前种植大片竹林,创造有特色的主题性植物景观,各种动物展区的自成主题。
建筑物及周围植物配置:假山石、看台、儿童休闲中心等建筑物宜用攀援性绿化植物,如以爬山虎等柔化建筑物或构筑物其本身的硬质感,增加绿化面积与周围山林融为一体。建筑物周围则以色叶树与花卉、灌木相配合营造“高低远近各不同”的园林氛围。
广场周围及儿童趣乐园植物配置:在与山林整体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强调植物美学特征,用梯田式的色带、树陈图案式的花卉布置,柔情如水的水面布景,潺潺水声的瀑布,点点浮游的水禽,给游客视觉以柔的感受。
水面植物配置:结合禽鸟的生活习性,配置一些浮水、挺水、沉水植物、花卉。以滋养水生动物和鱼类,为禽鸟创造出自然生存的良性环境。
行道树植物配置:以落叶阔叶为主,辅以针叶树,以色叶树为主辅以常绿树。
3.3 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
应当充分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场地内的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2.2m。在儿童游戏场周围景观植物的选择中,乔木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50%。活动范围内灌木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种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1.8m。露天演出场活动范围内避免选用阻碍视线的植物,观众席铺栽草坪,选用耐践踏的种类。
4 结束语
总之,动物园作为与其他公园性质不同的主题性专类园,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必须协调好植物与动物的关系,以提高动物生活质量为目的,改善动物的生存条件,营造适合动物生长的景观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为保障动物生存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伯杰,陈利顶;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l.177一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