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统计学定性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定性资料;列联表;对数线性模型;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70
1问题提出
本科生教学质量评价中除了涉及少量的定量变量(或称间隔尺度变量)外,往往更多地研究定性变量(或称名义尺度变量),这些定性变量往往只有各种状态的区别而无数量上的区别,例如学生的性别、教师职称等。
在概率统计中描述两个随机的相关程度是用线性相关系数,为了避免术语上的混淆,描述两个定性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指广义的相关性,称为关联性,两个定义随机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的“不独立性”,如何直接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并给出两个定性变量之间是否立性检验?
先从引授实例切入:研讨优秀论文与依托科研的关系,这里用A表示是否获优,用B表示是否参加科研,假设从一批被调查的对象中得到的统计表,如表1所示。
3Logistic回归
对数线性模型是将列表中每格的概率(或理论频数)取对数后分解参数获得的,Logistic回归模型是将概率比取对数后,再进行参数化而获得的。在很多研究中概率比是常常遇到的,当因变量是一个多级分类的变量时,列联表就需要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
Logistic回归要解决的问题与普通回归要解决的许多问题类似。比如在医药行业中,因变量y取0,1,…,g等g+1个不同的值,分别表示不同用药类型,y=0表示正常情况,y=1,…,g表示不同用药后的反应;药的剂量x1,性别x2,年龄x3,体重x4,血压x5,…等等为自变量x;显然因变量y与自变量x有关。很显然,这里因变量是定性的,自变量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问这些自变量对一个定性变量的关系是否独立?不独立又会具有什么形式的联系?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等等。
3.1Logit变换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要研究某一事件A发生的概率p以及p值的大小与某些因素的关系,但由于p对x的变化在p=0或p=1的附近是缓慢的,或说不敏感的,比如像一个可靠度p已经是0.998的可靠系统,不管如何改善条件和系统结构,它的可靠度增长只能在0.000以后。于是人们就希望寻找一个形式相对较简单、且在p=0或p=1附近变化幅度较大、p的函数θ(p)。根据导数的意义,用dθ(p)dp来反映θ(p)在p附近的变化是很合适的,同时希望p=0或p=1,dθ(p)dp有较大的值,因此取
4结语
定性资料统计分析的内容丰富,方法实用,在教学质量评价实际工作中,对于列联表,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模型,既可用对数线性模型也可用Logistic模型。研究表明了在对调查资料中进行定性随机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探讨分析时,实施数据挖掘,发现新的知识,是提高信息反馈的质量,提供决策参考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美)Mehmed kantardazic, DATA MINING concepts, Models, Methods, and Algorithm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邸凯昌.空间数据发掘与知识发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高惠璇.统计计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急性;儿童;血清;IGM
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儿童疾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由于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导致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例明显减少,而由其他致病微生物感染导致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对我院儿科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进行血清IgM抗体的检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儿科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男180例,女120例;年龄05~7岁,平均年龄(4.24±1.13)岁。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儿均于采血前夜空腹12 h,晨起89点抽取静脉血1~2 ml,分离血清进行血清IgM检测。对所有患儿进行抗MP、CpnIgM、RSVIgM、ADVIgM、COXIgM的检测。所有患儿均使用ELISA法进行检测,并在每次检测时,均进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的检测。所用试剂:抗MP检测的试剂盒购于富土瑞必欧株式会社;CpnIgM检测的试剂盒购于德国欧蒙公司;RSVIgM、ADVIgM、COXIgM检测的试剂盒购于美国LIFEKEY公司。并且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 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急性呼吸道感染血清IgM检测结果与性别的关系
男180例,其中61例患儿的血清IgM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33.89%;女120例,其中43例患儿的血清IgM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35.83%。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血清IgM检测结果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急性呼吸道感染血清IgM检测结果与年龄的关系
3岁以上患儿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血清IgM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3岁以下患儿(P
3 讨论
目前,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临床上抗生素以及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致病微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并且耐药性也逐年增加,导致传统的治疗方法的疗效无法达到预期的疗效[1]。因此,需要对患儿的病原菌进行检测,从而选择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功能比较差以及呼吸系统的特点,比较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本组研究中,患儿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检出率达到30%以上。RSV病毒是儿童呼吸到感染的常见致病菌[2],在
综上所述,血清IGM抗体检测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指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吴华843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血清IgM测定与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2526.
【关键词】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血清免疫球蛋白M;测定
为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血清IgM测定与分析, 采用ELISA方式对接收的2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IgM测定,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收的2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男145例, 女95例, 患儿年龄最小6个月, 最大6岁, 其中182例患儿年龄
1. 2 血清IgM检测方式 本组240例患儿均采用EL1SA方法进行血清IgM检测, 取静脉血1~2 ml, 并对血清进行分离, 然后利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IgM。所有试验均设定阴性对照[平均吸光度(OD)值应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性别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的关系 本组24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32.4%, 女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33.7%, 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就表示性别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无较大关系。见表1。
表1 性别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的关系 (n, %)
性别 例数 阳性例数 阳性率
男 145 47 32.4
女 95 32 33.7
合计 240 79 32.9
2. 2 年龄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间的关系 不同年龄组患儿比较其Mp、Cpn、RSV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岁的患儿其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31.3%, 以RSV检出为主, 其次为Mp;而年龄>3岁的患儿其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4.8%, 其中以Mp检出为主, 其次为Cpn。见表2。
3 讨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 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 据统计, 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儿童约占据了全部儿童死亡率的20%左右, 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 2]。近些年来, 随着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发生率虽明显下降, 但呼吸道其他病原微生物所引发的感染现象则逐渐增高, 据统计, 肺炎衣原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的感染率均大于80%, 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着严重的威胁[3]。因此,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受自身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极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阳性检出率可高达34.6%, 患儿多为年龄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们对病毒外的病原生物及其危害认识的加深, 临床上也逐渐加强了对Cpn及Mp感染的重视。本次研究中83例病原体阳性患儿中29例为Mp, 占34.9%, 11例为Cpn, 占13.3%, 且其阳性率均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有研究表明Cpn及Mp均为社区获得性病原体, 是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生的一项常见治病因素[4]。其中Cpn较为常见, 其感染率可高达50%以上, 然而多数Cpn感染患儿均无明显症状, 因而通常未能引起医生及患儿的重视, 极易导致病原体持续存在, 从而可引起反复感染、多系统、多器官慢性病理性损害。因此, 临床上同样也要加强对Cpn感染的重视,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M进行测定, 并及时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以有效的促进患儿康复, 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血清异性IgM抗体监测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可为临床诊疗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宋明辉.不同基因型人鼻病毒感染所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研究.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12):903-908.
[2] 刘艳芳. 178例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22):4254.
[3] 邓洁. 2003-2012年北京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腺病毒监测及流行型别分析.病毒学报, 2013, 29(6):615.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