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风险管理定义范文

风险管理定义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风险管理定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风险管理定义

第1篇

 

1 风险管理概念解析

 

风险管理是组织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其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风险。在GB/T 23694—2013 / ISO Guide 73:2009《风险管理 术语》中曾经指出,风险管理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这些活动包括了标识、评价、处理和可能影响组织正常运行事件的整个过程,其准确的定义为: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指在风险方面,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与风险管理定义密切相关的,还有“风险管理框架”和“风险管理过程”两个词汇。

 

风险管理框架(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是指为设计、执行、监督、评审和持续改进整个组织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和组织安排的要素集合。在GB/T 23694—2013 / ISO Guide 73:2009原文中给了三个有用的注解,分别为:风险管理框架是要素集合,这个框架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这就体现了风险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系列的“点”,这些点是要被嵌入(be embedded)。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校准(align))、整合(integrate)和嵌入(embed)是信息管理安全领域,也是整个管理学领域的常见词汇。其中,在战略层面一般强调校准,即无论是信息安全的战略还是信息系统的战略,都应该与组织的整体战略保持一致。在更细的策略或流程层次,则强调整合或嵌入。例如,已经有人力资源的管理规程,需要嵌入安全管理的部分,或者已经有事件管理规程,将其与信息安全事件管理进行整合。总之,校准、整合和嵌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三种方法。

 

风险管理过程强调的是系统化的策略、程序和方法。这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

 

风险管理过程才体现了信息安全应该如何做(how)的问题。

 

严格讲,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过程,是一系列的活动。因此,在下文的图3中,我们特别指出: 风险管理的阶段划分仅作示意。

 

2 风险评估及其过程

 

在GB/T 23694—2013 / ISO Guide 73:2009中,风险评估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过程定义的。其中定义为: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风险评估的过程在GB/T 23694—2009 / ISO/IEC Guide 73:2002中虽然也是类似的定义,但是当时并没有单独把“风险识别”作为一个单独的阶段。或者说,在当时的定义中,“风险识别”是作为“风险分析”的一个阶段而出现的,详细定义为:风险评估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在内的全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变化,我们在表1中给出了风险评估包括的阶段的术语定义。

 

无论如何划分,风险评估都要完成下面这些活动:

 

在上述三个步骤中,步骤一与步骤二较为通用,或者说,截至到风险分析阶段,我们需要确定风险的等级,这都可以按照通用的标准或方法提前定义好。步骤三则不同,这个步骤需要结合组织自己定义的风险准则。

 

3 区分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

 

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阶段,只是在更大的风险管理流程中的一个评估风险的阶段。如果把风险管理理解成一个“对症下药”的过程,那么风险评估就是其中的“对症”过程,只是找到问题所在,并没有义务解决。而风险管理是在整个组织内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整个过程。主要阶段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risk treatment) )。

 

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循环,不断上升的过程,它被定义为一个持续的周期,每隔一个阶段就开始新的循环,这些循环要贯穿组织的始终,是组织管理的一部分。风险评估则更像“搞运动”,其一般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但是如果发生组织业务变化、出理新的漏洞或基础机构变化等,都可能启动新的风险评估过程。

 

风险管理的循环过程不是在原地踏步的,它的每一次新循环都应该上一个新的台阶,呈螺旋上升的形状。如图3所示。

 

这种台阶或者档次的上升的来源就是组织定期或临时启动的风险评估,在每一次风险评估中都会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在接下来的风险应对过程中加以解决,从而使组织管理风险的能力得到提升。

 

4 风险应对概念解析

 

无论风险评估步骤进行得多么完美,都只是找到了问题,而解决问题应该是组织的最终目的。风险应对的步骤就是评估、选择并且执行这些改进措施的过程。

 

风险应对(risk treatment)是指处理8)风险的过程。在GB/T 23694—2013 / ISO Guide 73:2009中,对这个定义也有详细的注解,包括:

 

“风险应对”定义的注1较为详细,其中给出了可能的应对措施,其中1)规避风险,6)分担或转移风险以及)接受风险,与ISO/IEC 27001:2005的描述基本类似,)为寻求机会而承担或增加风险更偏重组织业务角度视角,3)、4)与5)则是降低风险的基本途径,这三项的任何之一都可以改变目前的风险状况。

第2篇

关键词:转移定价风险管理绩效考核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指资金在银行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产品、不同分支机构之间流动的价格。从国际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一种能够将风险管理、产品定价、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结合起来的最有效方法,多数国际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国内商业银行由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利率管制等诸多因素限制,多数还没有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运转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扁平化、垂直化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流。另外,利率市场化的逐渐形成,以及国内金融衍生产品的进一步丰富和市场的逐渐活跃,都为国内商业银行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借鉴国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同时存在于银行帐户和交易帐户之中。银行帐户中的利率风险与银行净利息收入有关,也称为结构风险;交易帐户中的利率风险影响金融工具价值,也称为交易风险。从目前的监管来看,交易风险已经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银行帐户的风险一般要依靠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建立科学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将利率风险从业务部门或某些产品中分离出来,统一集中到总行层面,由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监控和管理或通过外部资本市场进行对冲,从而保证业务部门能够专注于客户营销和信用风险管理,细化银行的内部分工,提升商业银行专业化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商业银行传统的绩效考核往往是基于一些非利润性指标,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注重规模而非收益,缺少对部门的科学合理考核,考核中往往难以区分资产部门和负债部门的业绩和贡献度。而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后,银行可以比较合理地将银行的净利差收益在各个业务单元间进行划分,从而对商业银行各业务单元的经营绩效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

(三)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水平

商业银行在为产品定价时,必须要清楚资金的成本以及产生这笔资金所需的费用。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后,在分离风险的过程中,已经生成了包含市场风险的资金价格,只要再加上信用风险准备、费用分摊以及预期收益,就可以确定产品的合理价格。有研究表明,采用科学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后,银行的净息差收益率每年可以提高5个基点。

(四)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可以分析不同业务和不同产品的边际收益,进而影响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可以优化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将资金配置到盈利水平高的区域、产业和业务条线。

二、国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方法与模式

目前,国际商业银行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方法有很多种,归结起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均成本法,另一类是边际成本法。平均成本法是利用总资金成本加总平均来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该方法又可分为若干种方法。平均成本法简单易操作,实施费用较低,与市场利率变化相比变化幅度较小,比较平稳。不过平均成本法反映的是银行的历史成本,忽略了当前的市场条件,可能会扭曲信息,不能反映当前和未来的变化,在高利率的环境下可能会低估非利率敏感型存款的价值。边际成本法也称市场法,是基于公开市场利率或其组合的。它以外部资金市场的利率为参照,反映了在最短期限内资金市场上能够提供的最便宜的资金来源。边际成本法反映了当前的市场状况,可以较好地跟踪市场风险,具有前瞻性,不过实施起来较平均成本法复杂。除以上两类方法外,协商法也是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从国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的演变来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主要有单资金池模式、多资金池模式和期限匹配模式三种模式。

单资金池模式也即单池单利率方法,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的最初形式,它将银行所筹集的全部资金集中起来,建立一个资金池,假设资金池中所有资金都具有相同的属性,并赋予一个相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而不考虑不同资金的到期日、筹资成本、流动性等差异。在单池单利率方法中,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确定可采用平均成本法和边际成本法。单池单利率方法简单易懂、容易实施。该方法缺点是由于没有考虑资金的期限结构,无法规避由于利率波动造成的缺口风险,并且容易造成部门绩效考核的不公平。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具有稳定现金流、分支机构和业务量较少的小银行。

多资金池模式也即多池多利率方法,该方法认为资金具有不同属性,应根据到期日、利率敏感性和流动性等标准对资金进行划分并赋予不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因此,该方法一般根据银行资产、负债的不同特征,建立各自对应关系,每类资产和负债都有一个资金池与其相对应,并赋予一个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资金池中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利率波动特征基本相同。一家银行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池,其资金池的内涵如何,一般以能反映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期限特征为宜,具体由该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来确定。多资金池中的资金可采用平均成本法,也可采用边际成本法进行定价。多池多利率方法比单池单利率方法更贴近实际,减少了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有利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但是,该方法比较复杂,实施费用也较高。另外,在这种方法下,资金池中的资金不可能完全匹配,容易造成资金的多余或不足。

期限匹配模式是目前最复杂也最有效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多数国际商业银行都在采用这种方法。与单资金池和多资金池模式不同的是,期限匹配法中资金的转移价格不采用平均成本法,而采用边际成本法,因此,期限匹配法也称期限匹配边际成本法。期限匹配边际成本法将资金池中新发生的资金变动与老的资金变动区分开来进行处理,新的资金使用新的转移价格而老的资金仍按过去价格计算它的利润率。这使得对单笔业务收益的精确分析成为可能。在期限匹配模式下,总行资金部将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可以在总行层面掌握各业务单元资产与负债的不匹配情况,并可以利用外部资本市场对这些不匹配的部分进行对冲,也可以根据他们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测持有这些不匹配的资产负债额来获得收益。对于分支机构和部门来说,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可以使各业务部门的资产和负债数额和期限达到了匹配,大多数的利率风险被消除了。总的来说,期限匹配边际成本法能够有效提高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将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分离;有益于银行对部门的绩效考核,并能对产品或客户的贡献度进行分析。不过,期限匹配边际成本法较为复杂,实施费用较高,要求银行具有较高的技术实力。

三、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启示与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全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指引

每家银行的情况不同,没有一种方法适合于所有的银行。因此,应根据银行自身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指引。指引要明确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种类和档次,各种转移价格的制定依据,如何调整,制定或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程序、审查审批以及相关权限的具体规定等等。

(二)合理选择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各银行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分支机构的业务规模、资金流量等情况,合理选择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一般来讲,总行集中型管理模式由于只建立一个资金管理中心,业务处理量较大,要求总行的管理能力较强,适合于业务规模较小、资金流量较少的中小商业银行采用。对于较大商业银行来说,区域集中型管理模式是一种较为合适的选择。

(三)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概念简单通俗易懂,但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并非简单的事情。明确的部门职责分工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一般来说,转移定价的决定权属于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必须保证内部转移定价流程的有效性,并应该持续地监控各项资产和负债的期权;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应由资金部和预算财务部根据市场利率并结合本行实际制定;资金部负责统一管理全行资金周转,进行全行资金的调度和平衡;预算财务部是全行利率政策的管理部门,也是经营业绩的核算和评价部门。

(四)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

商业银行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一般来说,单资金池模式是较低级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适用范围较窄。多资金池模式适用于分支机构较多,资金组合较为多样,且具备一定技术实力的中型商业银行。期限匹配边际成本法虽然较为科学有效,但是技术含量较高,实施起来较为复杂,因此适用于技术实力较强的大型商业银行。

(五)根据外部金融环境构建合理的基准收益率曲线并进行调整

边际成本法能反映当前的市场情况,并具有前瞻性,能反映真实的资金价格,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中经常采用。因此,当实施一个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时,银行一般会首先确立一个基准收益率曲线,国际商业银行通常会利用银行间拆借利率(如,LIBOR)或互换利率或是一个普通利率指数(如,美国国债利率)等来构建。然后对基准收益率曲线进行调整得出能反映机构或产品特性的资金转移价格收益率曲线,这些调整主要包括:机构信用风险调整、买卖价差调整、流动性调整、隐含期权调整等。最后,银行会选取调整后的收益率曲线上最能反映被转移定价产品特性的点来为产品定价。在这个过程中,基准收益率曲线的确定与调整是最核心的技术工作。在我国,虽然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启动,但是基准利率尚未市场化,加之市场分割等因素,目前还没有公认的人民币市场收益率曲线。因此,各银行可借鉴香港市场未开放前各家银行的做法,先利用不完整的信息构建一个基准收益率曲线,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调整,逐渐完善。

(六)积极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对冲和管理不匹配的利率风险

建立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将各业务单元或产品的利率风险集中到总行层面进行统一管理。由于国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较为活跃,对于不匹配的利率风险,国际商业银行的资金部门通常会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对冲,或根据自己对利率走势的预测持有这些不匹配的头寸来获益。2006年2月我国推出了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虽然由于利率市场化不彻底等因素导致了目前的交易并不活跃,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金融衍生品市场不久将会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对冲市场风险的一个广阔空间。

第3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特定合同保险;贸易融资;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国际贸易现状和贸易融资

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商品贸易的数量及范围迅速扩大。2011年商品贸易总额达到3642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其中商品贸易出口额突破1898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自从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商品贸易出口面临传统出口市场需求萎缩、贸易利润下降、商品交易收汇风险加大等不利局面。

过去几年中,我国出口企业订单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外需下降,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进口商实际需求的下降,即由于目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困境,使其生产和消费市场萎缩,导致总需求萎缩和我国出口企业订单下降;另一种则是融资问题导致的有效需求下降,即境外银行由于流动性紧张和“去杠杆化”的需要,缩减了对其客户的授信额度,同时融资成本更高、标准更严、条件更苛刻,导致进口商难以负担,只能中断贸易。如原本采用银行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贸易,因进口商银行缩减了其授信额度,要求改为赊销(O/A)或远期付款交单(D/P)结算方式,在这种结算方式下出口商需占押资金并承担进口商的信用风险,直接导致我国出口企业有单不愿接、不敢接的情况发生。

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从广义上来讲,包括出口信贷在内的各种为贸易提供的融资均属于贸易融资,而狭义的、传统意义上的贸易融资指银行依托办理汇款、托收、信用证、保函等各种贸易结算业务,为客户提供的表内资金融通和表外信用融通,其中表内资金融通包括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应收账款购买、保理、福费廷、出口商业发票贴现、进口押汇、各类代付等,表外信用融通包括开立信用证、提货担保和各种保函等。

2特定合同保险和特定合同保险贸易融资

特定合同保险属于短期信用保险,是专为支持中国出口企业而设。它承保企业某一特定出口合同的收汇风险,适用于较大金额的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及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特定合同保险贸易融资业务,是指出口商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后,银行向其提供出口贸易融资。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根据《赔款转让协议》的规定,将按照保险单规定理赔后应付给出口商的赔款直接全额支付给融资银行的业务。

特定合同保险贸易融资不同于一般短期信用保险融资,其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特定合同贸易融资并不局限于单纯产品出口贸易,也同样适用于工程承包项目;

融资期限较长。最长可以达到720天,是所有短期信用保险产品中期限最长的。一般短期信用保险的保障信用期限在一年以内,因此特定合同保险融资特别适合工程建设项目的过桥融资;

还款担保要求较低。企业担保也是可供选择的担保条件,大大降低了融资担保的要求和门槛;

量身定做承保方案。根据每一单出口合同的具体情况,设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支付条件灵活。可以是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D/P)、承兑交单(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D/A)或赊销(Open Account,OA)等。尤其是赊销(O/A)或远期付款交单(D/P)结算方式,大大降低了进口商的付款负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合同签约的可能性;

便于更具针对性地锁定风险,特别方便出口企业开发新市场。

融资手续相对于流动资金贷款等简便易行,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扩大企业经营能力;

可以提前办理外汇结汇,规避汇率风险;

赔偿比例由企业自由选择;

3特定合同保险融资的流程

出口商如要实现特定合同保险融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流程,以下几点简要描述了基本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3.1出口商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商谈投保事宜,获得买方信用限额后,提出就该买方的出口的融资需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常根据买方的三年财务报表核定买方信用限额,并对限额内的逐笔业务进行承保;

3.2出口商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选择融资银行,然后就《赔款转让协议》和融资银行洽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出口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融资银行三方签订《赔款转让协议》;

3.3出口商和买方签署商务合同,并就该合同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特定合同保险。该商务合同要求买方至少向出口商支付一定比例以上的预付款,其余款项属于应付账款;此外,买方为应收账款提供担保,该担保可以是银行保函或者第三方企业担保,并且需要得到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认可;

3.4出口商按照商务合同的要求进行履约,并按照交货进度、或工程量清单、或工程施工进度提交买方进行发票确认,得到经买方签字的发票确认证明(Invoice Verification Certificate,IVC);然后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申报并交纳保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向融资银行出具《承保通知书》;

3.5出口商向融资银行提交发票确认证明、《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情况通知书》及银行所需其他资料,申请办理特定合同保险融资贷款;

3.6应收账款到期收汇后归还融资银行贷款。如发生保单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定损核赔,根据保单条款及《赔款转让协议》规定向银行支付赔款。

特定合同保险项下贸易融资流程示意图

4特定合同保险贸易融资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

特定合同保险融资是基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的特定合同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包括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商业风险来自于买家,包括:1.买方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2.买方违反商务合同项下对被保险人的付款义务且超过应付款日60天仍未付款;3.买方违反商务合同的约定,致使商务合同提前终止或无法履行。政治风险即国家风险,包括:1.买方所在国或地区政府颁布法律、法令、命令、条例或采取行政措施,禁止或限制买方以商务合同约定的货币或其他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履行商务合同项下对被保险人的付款义务;2.买方所在国或地区、项目所在国或地区政府颁布法律、法令、命令、条例或采取行政措施,禁止或限制买方根据商务合同进口货物或服务;3.买方所在国或地区、项目所在国或地区、付款须经过的第三国颁布延期付款令;4.买方所在国或地区、项目所在国或地区颁布法律、法令、命令、条例或采取行政措施,撤销已颁发给买方的许可证或者不批准已颁发的进口许可证有效期的展延,致使商务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法履行;5.买方所在国或地区、项目所在国或地区发生战争、武装冲突或暴乱,致使商务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法履行。

当前大力发展贸易融资,对于我国保持外贸稳定发展和经济平稳增长,拓展新兴出口市场,巩固和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特定合同保险贸易融资,具有融资期限长、融资担保要求门槛低、便于量身定做承保方案、有针对性锁定风险等特点,大大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便于出口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发新的市场。

第4篇

关键词:交易关系;风险防范;复合治理机制;关系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4-0053-09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业和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改革,使农户成为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基本组织单元。然而,随着这两项改革的深化,一些新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其中尤以“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当前正在推行的农业产业化的使命正在于在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解决“小农户”如何进入“大市场”的问题(周立群等,2001)。基于上述认识,学者们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各种能够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经济组织及其与农户的联系机制上,其中“公司+农户”及其拓展方式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实践中这种组织方式也被称为“订单农业”。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及订单农业中契约的不完备性,参与订单农业的各方主体能否有效地规避包括自然、市场和道德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已经成为订单农业运行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在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由于契约不完备产生的违约与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机制与交易成本等方面,即集中在对订单农业中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研究方面,契约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理论是用来解释各种现象和问题的主要理论工具。与之相应,学者们对于订单农业中风险规避的对策建议也大多集中在契约的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等方面。然而,根据嵌入理论的观点,经济行为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的,因而忽视了经济交易行为所嵌入其中的社会互动背景对交易行为的解释是不完全的(Granovetter,1985)。而根据组织间交易关系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Political Economy Frame-work),任何交易关系除了其经济维度(交易的形式与组织管理机制)以外,还包含着一个社会维度,二者共同影响着交易的绩效(Stem,et al,1980)。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订单农业中交易关系的经济维度,而对社会维度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的案例研究将以辽宁省盛德集团订单肉鸡养殖为背景,力图从订单交易关系的经济与社会两个维度探索交易关系的治理机制对各种风险规避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风险作为复杂系统中的重要概念,使用十分广泛,不同领域的学者因研究的对象和主体不同,对风险有着不同的定义。订单农业运行风险是农业经济学者对订单农业进行研究时提出的概念。孙敬水(2003)认为订单农业运行风险指农业订单在运行过程中,签约方可能会遭受到的损失威胁。吴焕(2007)认为订单农业运行风险就是指在订单农业的运行过程中,因各种事先无法预料或难以预料的因素影响,使签约者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相背离,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后者的定义,并将订单交易中的风险区分为生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四类。

国内学者对订单农业中风险防范的研究也主要是围绕上述四种风险展开的。其中,学者们对订单农业中生产风险的研究大多借鉴了一般农业生产风险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对一致的研究结论,认为化解农户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需要依靠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政府部门在财政上予以合适比例的补贴,鼓励农户参加农作物保险,确保农产品生产稳定及督促气象部门对农业气象和农业灾害进行科学、及时、准确的预报,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萧晓东等,2003;孙敬水,2003)。此外,吴焕(2007)提出进行农产品品种改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可以增强农产品自身抵御自然界灾害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自然风险损失。

在订单农业市场风险防范研究中,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提出了建立完备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鼓励企业和农户参与套期保值交易,利用期货市场的避险机制来解决市场风险问题。刘导波(2002)认为为了使这一措施顺利实施,需要提高政府服务职能,改善期市内外部环境,主要是改善农业融资环境;通过农业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能更顺利进入期货市场,同时可以增加与龙头企业谈判的能力;增加农产品期货品种,以拓宽期货市场为订单农业发展服务的空间。孙敬水(2003)提出除了建立起完备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外,必须建立风险基金和风险保障机制,以化解市场风险。何嗣江(2006)认为“农业订单+期权市场”模式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真正形成农户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风险分配机制。

在订单农业中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研究中,吴焕等(2006)认为在订单农业中由于市场风险和契约的不完备及在经济人假设条件下,企业和农户都会违约: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农户违约,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企业违约。孙敬水(2003)认为防范信用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政府完善订单农业法规;建立签单信息中心,克服“一女多嫁”的现象;加强诚信教育。同时,他认为政府建立高效、覆盖面广、功能比较齐全的农产品供求信息网可以减少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效降低订单农业中的道德风险。孙桂茹等(2004)认为重视订立和健全长期契约,约束缔约主体的短期行为和建立健全企业和农户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可以有效规避订单农业中的道德风险。何嗣江等(2007)提出将“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拓展为“公司+中介+农户+金融机构”模式,不仅为订单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及金融服务,还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因合作组织和农民因利益关系冲突而造成的道德风险。此外,很多学者建议从完善契约条款的角度规避订单农业中的违约风险(信用风险)。张兵等(2004)、赵西亮等(2005)认为风险分担机制的设计对保障农业契约的稳定非常关键。郭红东(2005)认为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底价和风险化解机制的契约条款来降低违约风险。徐健等(2008)认为要充分利用订单农业所提供的农企协作机制来提高农企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共享,用增量利润来化解违约风险。李彬等(2009)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寿光、日照等九个市县的实地调查发现,公司或农户的“违约成本低”,已成为“公司+农户”组织契约(信用)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契约违约成本,降低违约收益,使违约方承担道德风险或其他违约带来的后果远高出其获利,才会降低违约风险的发生概率,促进订单农业稳定和健康发展。此外,夏春玉等(2009)在以经纪人主导的蔬菜流通渠道研究中发现,政府介入订单农业交易关系中,及其与企业、农户的充分互动,有助于企业与农户之间信任的建立,在规避双方的信用风险及道德风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可见,在现有的关于订单农业中风险防范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从交易关系外部寻求防范或转移订单农业中的风险,而较少从交易关系内部寻求防范风险的途径。与此同时,关注交易关系内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契约类型与契约条款的设计对订单交易中的市场风险、信用与道德风险的防范,而较少关注交易关系中的社会要素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注意力集中于交易关系内部,并且尤其关注交易关系中的治理机制与社会要素对订单交易中风险的防范作用。

二、理论背景:关系营销视野下的交易关系治理机制

交易成本理论一般将治理定义为为支持经济交易而设计的机制(Heide,1994)。根据Williamson(1975)最初的理论框架,治理决策被视为“市场”与“科层”之间的基本选择,前者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组织交易;而后者则通过统一的权威结构来组织交易。在交易成本理论后续的发展中,其明确地承认内部化交易的特征可以通过非产权或非完全一体化的形式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系列多样化的混合(hybrid)治理机制(Rindfleisch,et al,1997)。混合治理机制是一个包含了众多异质性治理机制的集合(威廉姆森称之为三方治理与双方治理)。

Weitz等(1995)将各种渠道治理机制概括为权威、契约与规范。其中,权威治理是指渠道成员一方依仗其地位或权力来控制另一方的行为;契约治理是指渠道成员通过双方达成的约定(规定了双方的利益与义务)来管理双方活动;规范治理也称关系治理,是由于关系治理是伴随着一系列关系规范对交易伙伴行为治理而产生的(Lusch,et al,1996),双方通过共享的准则和价值观来协调双方活动及管理关系。目前,在组织间环境下对权威治理(使用权力)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Gaski,et al,1984),且本文主要采用后两种机制,因此下面重点讨论契约与关系治理机制。

在交易成本理论中,买卖双方之问的契约意味着一个具体的交易、双方达成的协议,以及假定在数量、质量和期限都已明确说明的情况下由价格、专用资产及其保护所构成的交换条款(Williamson,1996)。虽然交易成本理论也承认“关系”的概念,并且允许交易针对不完全的契约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的参照点是交易双方最初达成的协议,而非整个关系(Macneil,1978)。而在关系营销理论中,契约的概念被拓展到所有已经发生交换、正在进行交换,以及预期未来进行交换的人们之间的交换关系,并且发展出了一系列适用于所有契约的适应性规范――关系契约规范(Macneil,2000)。显然,法律意义上的契约概念是与交易成本理论的契约概念更为兼容的。但这种契约与关系营销理论中的关系规范无关。在交易成本理论中,学者们认为通过上述正式契约可以作为内部化的一种替代机制对交易关系进行治理,本文所称的契约治理是指契约被用于治理交换关系。

共享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是关系交换的显著特征(Brown,et al,2000),这些规范是通过交换双方理解并认可彼此期望的社会化过程发展并建立起来的,因而其代表了一种能够对交换关系实施控制的重要的社会和组织机制(Ferguson,et al,2005)。关系治理也被称作关系主义(relationalism)(Antia,etal,2001),它是一种可以提高交易绩效的内生机制,而这种绩效提升的机制在于关系治理将一系列经济行为嵌入在社会关系的背景中,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诉诸于契约或第三方。关系治理的参照点是一系列在持续的交易与互动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行为规范,很多时候即使交易关系存在一个最初的书面协议。但交易双方可能并不遵循此正式的协议,行为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方的交换行为。本文所称的关系治理即是指社会规范(social norms)被用于治理交换关系。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我国的农业生产体制,农产品交易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因此,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治理机制对于提高农产品交易绩效、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农产品种类繁多,在现实中存在着多样的交易治理机制,而不同交易方式中的治理机制都各自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近年来倍受关注的“公司+农户”交易关系中的风险问题,特别是由市场风险及信用风险诱发的违约率不断攀升问题是非常典型的一例。本文即以辽宁省盛德集团订单肉鸡养殖为背景,考察由契约和关系治理构成的复合治理机制如何明显地降低违约率,有效防范订单农业中的风险。

三、案例研究设计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生产风险是指自然灾害(洪灾、旱灾、雹灾、火灾、病虫灾害等)以及农产品自然属性(鲜活、易腐烂、难储运等)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萧晓东等,2003),本案例所研究的生产风险主要是指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求变动或其他市场环境的变动,使企业或农户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顺利销售获利的可能性。订单农业中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契约签订与农产品成交存在时间差造成农产品成熟时,因为市场环境变化使农产品市场价格与原先契约签订价格不一致,带给企业或农户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是指订单农业中因交易一方违反契约合同,而给另一方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利用信息优势做出一些对自己有利而对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不利的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孙敬水,2003)。

(二)案例背景与研究对象

本文的案例研究以辽宁盛德集团订单肉鸡养殖为背景。辽宁盛德集团始建于2000年,位于昌图县八面城镇内,是一个集肉禽生产基地建设、肉禽生产资料开发、肉禽屠宰分割加工、肉禽科技研究开发和肉禽营销网络拓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牧业集团。盛德集团是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辽北地区最大的肉禽生产加工企业,现有资产1.9亿元,职工1200余人。自创建以来,该企业不仅创造了当地自然优势与企业优势有机结合的理想模式,形成了独特的“盛德式”产业链,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所要关注的订单肉鸡养殖是盛德集团最早开始经营的项目,也是该企业运营模式中最为成熟的部分,因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目前,公司的签约肉鸡养殖农户共有2400多户,分布在四平、开原、松辽、西丰、康平、法库等7个市县、大约100多个乡镇。

(三)调查设计与数据收集

根据案例研究的“证据三角”原则(殷,2004),本文力求从所有可能的渠道收集数据信息。除了通过互联网等二手数据来源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信息以外,本文主要采取了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根据本文研究的问题,我们将访谈对象确定为盛德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s,业务员及与盛德集团签订订单的养殖户。我们于2007年7月对盛德集团进行了第一轮调研,在与s的开放式访谈中主要了解盛德集团订单肉鸡养殖基本情况,涉及到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产业链的独到之处、对业务员及农户的管理制度等。在消化、整理第一轮调研信息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针对不同访谈对象的详细的

访谈大纲,并于2008年7月进行了第二轮调研。在此次调研中,根据访谈大纲对s进行了补充访谈,同时对公司业务员和随机抽取的养殖户进行了深度访谈,进一步全面获取研究需要的数据信息。其中,对业务员的访谈内容主要集中在其日常工作职责,与养殖户关系的建立、发展、深化过程,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的防范措施;对养殖户的访谈内容主要集中在其参与企业订单的合作与管理过程、对企业管理制度的看法及与业务员的关系与互动等方面。访谈全程都进行了录音,以便于后期数据信息的整理,在数据信息分析与处理过程中,还通过电话对一些不太确定的信息进行了补充访谈。

四、案例研究

(一)交易关系治理机制

1 交易主体及其责任义务

本案例中,盛德集团订单农业的组织形态属于典型的“企业+农户”,主体涉及三方,分别为企业、业务员和订单养殖户,其中,业务员作为沟通企业和订单养殖户的桥梁,将企业的方针、政策传递给养殖户,同时将养殖户的要求和意见反馈给企业。在这种订单肉鸡养殖模式中,企业负责向农户提供鸡雏、饲料和防疫药品,为农户提供肉鸡生产期间的防疫工作,待鸡雏长成成鸡以后,企业则按照约定价格回收成鸡。企业对鸡雏、饲料等农资一般采用赊销的方式,这些款项从回收成鸡的款项中直接扣除。其中,鸡雏、饲料等农资以及回收成鸡的价格由企业在与农户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回收成鸡的价格一般是上不封顶、下保底的。农户主要负责按公司要求喂养鸡雏,待鸡雏长成成鸡后如数卖给企业。公司业务员的主要任务则是寻找养殖户并与之签订生产和购销合同,并在自己辖区内将鸡雏送到养殖户家,与企业兽医一道做好24小时防疫工作,同时还要监督农户不能随意将成鸡卖给其他经销商。

2 治理机制

从本案例防范的风险类型来看,存在两种主要的治理机制: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二者都是从交易关系内部寻求交易关系的治理途径,其中,契约治理机制是从经济维度治理交易关系,关系治理机制是从社会维度治理交易关系。

(1)契约治理。目前,由于契约内容的不完备性,对企业和农户双方责任义务缺乏明确说明,致使企业和农户潜意识中将订单内容向有利于己方做了解释,都希望从不稳定的农产品产量、价格以及软约束的农业订单中获得超额利润,从而提高了双方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加大了订单农业运行风险。本案例中,企业与养殖户及业务员之间的相对完善的契约条款非常有效地规避了各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保障了各方利益。首先,契约明确地规定了企业与养殖户、企业与业务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在企业与养殖户之间,以契约条款形式规定了企业负责向农户赊销农资,免费提供防疫服务,按照约定价格回收成鸡。养殖户按公司要求饲养,将成鸡如数卖给企业。企业与业务员方面,业务员不仅要寻找新养殖户,还要做好现有养殖户的防疫服务及监督、管理工作。其次,一旦一方违约,其他方可依据正式契约将其诉之于法院,得到相应的赔偿。在本案例中,有个别养殖户在成鸡出栏时私自卖给了其他经销商并携款潜逃,企业通过法院依据契约向其担保人索要了相应的经济赔偿。

(2)关系治理。如同很多研究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签约双方可能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会极大地降低交易绩效,提高了订单农业运行风险。而关系治理机制在弥补契约不完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的关系治理不完全等同于营销视角下的关系治理,主要是指根植于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关系治理机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与业务员之间;二是企业与养殖户之间;三是业务员与养殖户之间。在企业与业务员之间,企业董事长s只聘用亲戚或熟识的朋友担任公司的业务员;在企业与养殖户方面,企业运用人际担保制,注重培养与养殖户的信任机制;在业务员与养殖户方面,在日常业务往来过程中,注重培养私人关系,密切双方的关系。

(二)关系治理机制防范订单运行中的风险

1 订单养殖中的风险

本案例研究的订单养殖肉鸡模式中涉及企业、业务员、养殖户三个主体,关系相互交织从而使风险更加复杂化,下面就从企业和养殖户两个方面分析其各自面临的风险。

企业作为交易关系的核心,不仅面临着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而且面临着来自业务员的道德风险和养殖户的信用风险。业务员作为连接企业和养殖户的桥梁,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但是企业对业务员的监管成本很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无法全面、有效地监督业务员的行为。业务员的道德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缺乏责任心。一些业务员向养殖户发放了鸡雏却不及时收回成鸡,致使一些养殖户将成鸡卖给了其它经销商并携款逃走。二是企业的激励机制诱发的业务员机会主义行为,业务员的工资以发放的鸡雏数量来计算,基本工资一年五万(发放鸡雏五万只),超过五万只,每多发放一只鸡雏提成五分钱,个别业务员为了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不考虑养殖户资质无限量发放鸡雏,导致无法全面、有效地对所有养殖户进行管理,从而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同时,企业配备给每个业务员的面包车用于发放鸡雏和协助兽医帮助养殖户做好肉鸡防疫工作,但一些业务员常常开着车去做私事,不仅对公司的业务没有起到促进作用,还贻误正常工作,从而增加养殖户对企业服务的不满。就养殖户的信用风险而言,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市场价格高于订单价格时私自将成鸡卖给其他经销商从而使企业面临较大的损失。与此同时,订单农业的契约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现货的远期合同,订单中的价格一经确定不能轻易修改,而农产品的生长周期长,现货市场由于供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当市场价格远低于订单价格时企业就可能面临较大的亏损。本文中盛德集团的成鸡回收价格是按照市场价格收购的,更加大了企业亏损的可能性。

对于主要负责订单生产的养殖户而言,主要面临着生产风险和信用风险。农产品首先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常常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带来的损失。肉鸡养殖是一个需要精细管理,具有较高管理成本的产业。养殖户在饲养肉鸡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雏鸡的健康状况,其次需要注重饲养过程中的防疫工作,因为家禽极易感染疾病造成大面积的死亡。而养殖户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作为最大利益追求者,当市场价格低于订单价格时,如果企业拒收养殖户的成鸡就会导致后者不能按照原先合同约定价格获得收益,从而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2 各种风险防范机制

(1)契约机制:完善契约条款防范各方风险。本案例中,企业与养殖户、业务员之间较为完善的契约条款非常有效地防范了订单农业中的各类风险,促进了交易绩效的提升,而且保障了企业和养殖户的收益(图1)。

第一,防范企业面临的风险。企业从以下四个方面有效防范了来自养殖户的信用风险:一是对发放鸡雏地域的限制(方圆200公里以内),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业务员对养殖户的管理效率;二是限制鸡雏发放规模(每个养殖户最高放养1万只),降低了养殖户的信用风险带给企业的经济损失程度;三是企业采取,了“高价进、高价出”的双高策略,即在提高鸡

雏价格的同时,也提高成鸡收购价,旨在通过多元化战略带来的战略协同效应保证企业和养殖户在市场行情不好时的收益,不仅防范了养殖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还有效规避了企业的市场风险;四是人际担保制度(每个养殖户必须有一个担保人,一旦其违约,担保人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养殖户鉴于人情的原因不会轻易违约。同时,企业将一部分来自养殖户的信用风险转嫁给业务员,每个业务员在公司预留5万元抵押金,一旦养殖户违约且无法追回经济损失时,企业将从负责该养殖户的业务员的抵押金中扣除。这一制度使业务员对工作更加尽心尽责,使之必须对签约的养殖户进行认真考察,从而不仅使其分担了企业的信用风险,还有效避免了业务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即无限制放养鸡雏。企业还通过以下途径规避了业务员的道德风险:一是固定资产转移,公司将原先配备给每个业务员的面包车以一万元的价格卖给业务员,汽车的使用与维护成本也相应地由业务员负担,这有效地避免了业务员的“搭便车”行为;二是离职后的行业限制,企业规定业务员一旦辞职后的三年内不能从事相同的职业,以防止其不遵守职业道德将企业的养殖户带走。与此同时,企业通过增加契约的灵活性(契约是按照肉鸡生长周期(52天)签订的)规避了企业和养殖户的风险,使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信息及时调整鸡雏价格和保底价,有效防范了市场风险。同时,养殖户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及自身状况决定是否续约及下次养殖的规模,规避了其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

第二,防范养殖户面临的风险。企业通过以下契约条款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了他们的收益:首先,企业免费向养殖户提供24小时防疫服务,上门送鸡雏、收成鸡,尽可能地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其次,企业向养殖户赊销鸡雏:饲料、防疫药品,其费用在成鸡收益中扣除,规避了养殖户的资金占用风险;最后,企业以明确的条款规定了在市场价格低于保底价时,严格按照保底价收购,当市场价格高于保底价时,按照市场价格标准收购,切实保护和提高了养殖户的利益。

(2)关系机制:农村人际关系规避企业面临的风险。本案例中盛德集团将农村社会独特的人际关系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效地防范了来自业务员的道德风险和来自养殖户的信用风险。

第一,选聘熟人规避来自业务员的风险。根据Granovetter(1985)的嵌入理论,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的。对于中国农村社会而言,农民特殊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以及此类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对封闭使得乡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对农民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在此社会环境中,农民的行为逻辑表现为以“己”为核心的关系取向――以“自我”为核心,沿着“自家人一自己人一外人”的顺序形成一个内外不同、生熟有别的人际关系网络(赵泉民等,2007)。此种“特殊主义”的人际关系结构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社会交往活动中对他人的信任――对家人无条件地充分地信任,对熟人(自己人)有条件地信任,对待生人则是非常不信任。在盛德模式中,业务员作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是沟通企业和养殖户的桥梁,业务员的选聘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转,为了减少企业与业务员之间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业务员机会主义行为,董事长s只选择自己的亲戚或熟识的朋友做业务员,因为彼此相互了解熟悉,对其行为就有一定预测性,同时熟人之间为了维持和增进彼此亲密的关系自然会对工作更加尽心尽责,从而不仅节约了企业监督成本,而且有效地规避了业务员的道德风险。

第二,以人情观念规避来自养殖户的风险。由于农村社会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对封闭性,农村人之间交往的频率与了解程度要远高于城市,农民十分注重人情观念,特别是自己在人际关系网中的声誉,而亲戚朋友之间更是如此。养殖户轻易不违约,因为担保人通常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他们宁可自己受到处罚都不愿牵连亲戚朋友,从而有效防范了来自养殖户的信用风险。与此同时,强烈人情观念带来的心理认同也可有效降低信用风险。企业与养殖户之间信用风险居高不下在于彼此无法信任(特别是养殖户对企业不信任),彼此心理上存在距离。卜长莉(2005)认为“关系本位”取向的信任的实质并非关系自身,而是关系中所包含的双方心理和情感上的亲密认同。所以,人们之间的熟悉程度及心理或情感上的亲密程度是人际之间信任强弱的函数(赵泉民等,2007)。为了拉近企业与养殖户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在2003年由于禽流感市场需求大量萎缩,市场价格远低于保底价时,盛德集团仍坚持保底价收购,造成企业数百万元的巨额亏损,但这一举动得到养殖户心理上的认同,相信盛德集团不会为了追求自我利益而损害养殖户利益,愿意与公司长久合作,使交易关系更为稳定。

第三,以私人关系规避来自养殖户的风险。企业的业务员在与养殖户的日常业务往来过程中,经常借钱给养殖户购买饲料或者参加养殖户的家庭活动(结婚、满月酒等),逐渐形成了亲密的私人关系,由原来简单的交易关系升级为朋友关系,当养殖户需要续约或者有问题找业务员时,只需一个电话业务员就会很快赶到,同时养殖户不会因为公司价格变动为难业务员,自愿按照业务员所传达的公司要求饲养鸡雏,将成鸡如数卖给企业。从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来自养殖户的信用风险,而且使交易关系向高级阶段发展。

上文我们详细描述了各种治理机制如何有效地防范订单中的各种风险。本案例中,存在着四种主要的风险(市场风险、养殖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及两种主要的治理机制(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在订单运行过程中,每一类风险都有一种或二种治理机制与之对应,图2是我们归纳的复合治理机制与各种风险的对应关系。

五、研究结论和建议

第5篇

在利益分化和高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有效提高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质量的一个关键点是能否全面准确地

>> 共生理论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运用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可能自我理论及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在电力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法制利益理论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浅析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及其在电影中的运用 社会情绪学习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锚理论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及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语块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及其在铁路系统员工薪酬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浅议语文单元教学理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文化图式理论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及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探索 发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房屋征收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2-17.

〔4〕Terje Aven, Ortwin Renn. Risk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Concepts, Guideline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2010.

〔5〕〔45〕王锋,胡象明.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新视野, 2012,(4).

〔6〕〔10〕〔14〕〔49〕〔美〕 R・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7,58,62-97,132-139.

〔7〕 〔美〕 迈克尔・A・希特,等编:布莱克威尔战略管理手册〔M〕.闫明,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249.

〔8〕Blair, Margaret M..Wealth Creation and Wealth Sharing: A Colloqui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vestments in Human Capital, Washington,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6.

〔9〕〔18〕〔52〕 Mitchell A,Wood D.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m and what really cou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4):853-886.

〔11〕〔15〕Clarkson M. 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 20(1): 92-117.

〔12〕 王辉.从“企业依存”到“动态演化”――一个利益相关者理论文献的回顾与评述〔J〕.经济管理,2003,(2).

〔13〕〔17〕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

〔16〕Wheeler D, Maria S. Including the Stakeholders: The Business Case. Long Range Planning, 1998, 31(2): 201- 210.

〔19〕〔41〕胡象明, 唐波勇.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共危机治理――以汶川“5.12”地震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0〕张洪波,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整合视角的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3).

〔21〕李姝.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的实践及启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商业经济,2007,(10).

〔22〕宋建波,盛春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9,(10).

〔23〕王晓巍,陈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1,(6).

〔24〕姜雨峰,田虹.利益相关者需求有助于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战略吗?――一项三维交互研究〔J〕. 财经论丛,2015,(4).

〔25〕胡赤弟.教育产权与大学制度相关性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4.

〔26〕吕向东.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济,2006,(12).

〔27〕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7).

〔28〕焦笑南.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大学治理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29〕胡子祥.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1).

〔30〕郭华.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与启示〔J〕.人文地理,2008,(2).

〔31〕Murphy P E. Tourism : A Community Approach〔M〕. New York: Methuen Inc, 1985:16.

〔32〕冯淑华.三百山旅游发展中流域利益主体关系的探讨〔J〕. 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5).

〔33〕黄昆. 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管理模式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3,(9).

〔34〕刘军民,郇滢.利益相关者角度下的西汉帝陵当代价值分析〔J〕. 人文杂志,2015,(4).

〔35〕Stonich S. C. Political Ecology of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1998,25,(1): 25-54.

〔36〕Holden A. In Need of New Environmental Ethics for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

30(1): 94-108.

〔37〕王静.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以中国房地产利益集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7,(9).

〔38〕金艳荣.利害相关者参与公共决策:类型、过程与实现途径〔J〕.理论探讨,2014,(1).

〔39〕 王立,王峥,王永梅.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考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J〕.管理学刊,2012,(4).

〔40〕 王洛忠.我国转型期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一种利益分析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05,(8).

〔42〕孟晓华, 张曾.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机制研究――以H石油公司渤海漏油事件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 2013,(3).

〔43〕林淞.群体性突发事件的CAS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管理学研究, 2011,(3).

〔44〕申霞. 基于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区域应急管理模式研究〔J〕.新视野,2012,(4).

〔46〕方洁,龚立群,魏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微博舆情中的用户分类研究〔J〕.情报科学,2014,(1).

〔47〕麻宝斌,杜平.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题、内容与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48〕邬晓燕,程苹.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科技风险认知与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50〕Bourne L,Walker D H T. Visualizing stakeholder influence:Two Australian examples〔J〕.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2006,37 (1) : 5-12.

〔51〕何旭东.“利益相关者环”在工程项目关系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1,(17).

第6篇

关键词随机控制;HJB方程;私募基金;确定性等价价值;风险溢价

中图分类号F830.8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自1993年开始,私募基金开始在我国出现,相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具有募集对象特定化、门槛高、信息披露要求低和监管疏松等特色.通常,私募基金具有激励型契约,即基金管理者不仅能获得固定管理费,还能通过优异的业绩表现获得业绩提成费,这是一种期权式契约,若市场是完备的,根据Black and Scholes \[1\],基金管理者的收益价值可通过BS公式计算.但事实上,私募基金是不可流动的资产,且私募基金管理者必须持有一部分基金份额且通常基金被持有至封闭期满,这就致使管理者的财富不能充分分散化,他将面临着不可充分分散化的非系统风险,传统的金融理论强调只有资产充分分散化才能化解非系统风险,因此基金管理者不仅面临着基金的系统风险,还面临不能充分分散化的非系统风险,也称为特质风险,所以传统的B-S定价方法不再适用于私募基金管理者的收益定价,参见夏斌\[2\].直觉地,这部分非系统风险肯定会降低管理者的收益价值,并对管理者的投资行为有很大影响.

为了对管理者的收益进行定价和进行相关研究,本文假设私募基金管理者可在无风险资产、市场组合和不可流动的私募基金这三种资产中进行财富配置,且在最优投资策略下使得私募管理者的终止时刻期望财富效用最大化,根据效用无差别原理,利用随机控制方法,推导出了私募基金管理者的收益的确定性等价价值所满足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以及最优对冲策略的数学表达式.并在定价的基础上,讨论管理者的风险选择和激励契约设计问题.

私募基金是委托组合投资管理的一种,其他常见的委托组合投资管理有:公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对冲基金和信托产品等.委托组合投资管理一直是金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对委托组合投资管理的定价研究,如梁进\[3\]在完备市场假设下利用类似巴黎期权定价思想对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定价,Goetzmann, Ingersoll, and Ross\[4\]和Song, Yang, and Yang\[5\]探讨了高水位线(High water mark)契约对对冲基金价值和管理的影响,Sorensen, Wang, and Yang \[6\]对私募股权进行定价.第二方面,凸收益契约(如期权式契约、高水位线契约)是否引起管理者的风险寻求行为,根据金融经济学的直觉,学术界普遍认为具有凸性收益(convex payoff)特性的契约会引起基金管理者的风险寻求行为,因为基金管理者只会因基金业绩好而获得业绩提成收益,而不会因基金业绩糟糕而受到相应的经济惩罚,这就致使管理者会通过增大基金的波动率或杠杆来使自己更大可能获得高收益,如Titman\[7\]得出在完备市场下,如果基金管理者得到的是欧式看涨期权式的报酬收益,那么他会选择无限大的波动率使得自身收益最大;但这一直觉近期受到了挑战,如Carpenter\[8\]和Ross\[9\],他们认为期权式凸性契约不会引起风险厌恶型管理者更多的风险寻求行为,而只有风险中性型管理者会选择无限大的波动率;Panageas and Westerfield\[10\]认为在无限期的情形下,即使风险中性型管理者也不会选择无限大的波动率,而是会类似于CRRA(constant relative risk aversion)投资者,选择以常数比例投资于的M-V有效组合和无风险资产.第三方面,从委托角度研究委托组合投资管理问题,设计最优激励契约,如国内研究有张汉江\[11\]、刘煜辉\[12\]、张永鹏\[13\]均从委托角度讨论了激励契约型基金的最优激励契约设计问题,肖欣荣\[14\]从委托角度研究了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和最优激励契约,发现“2-20”型契约不具有广泛合理性且业绩提成费可降低道德风险,国外研究有Yang[15]讨论连续情形下的委托组合投资管理的最优契约设计问题.本文研究兼顾这三方面,先对私募基金管理者的收益进行定价,再讨论风险选择问题,最后讨论契约设计问题,但本文不是讨论最优契约设计,而是从确定性等价角度讨论契约设计问题.

5结论

资产定价是金融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凸收益契约是否引起管理者风险寻求行为和激励契约设计问题也是公司金融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与公募基金不同,私募基金一般是不可流动的,而且通常基金被持有至封闭期满,所以传统的B-S定价方法不再适合私募基金管理者收益的定价.本文以最优投资策略下的终止时刻期望财富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结合随机控制方法,推导出了私募基金管理者收益的确定性等价价值满足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并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进行经济分析.在定价的基础上,本文推导出了风险溢价的具体解析式,当管理者是风险中性的,非系统风险溢价为零;非系统风险溢价的增大使得收益价值是自有资金率的递增凹函数;在有限期的情形下,风险中性型管理者会选择无限大的基金波动率,风险厌恶型管理者可能选择较大的波动率也可能选择较小的波动率,管理者的风险选择决定于非系统风险和风险厌恶程度;最后根据在确定性等价角度下的固定管理费率和业绩提成费率之间的权衡关系,讨论私募基金的契约设计,这对现实中基金管理者设计合理的契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F BLACK, M SCHOLES.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3, 89(2/3): 283-301.

[2]夏斌. 中国“私募基金”报告 \[J\]. 金融研究,2001, 254(8): 18-31.

[3]梁进, 孔亮亮, 马俊美.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定价问题研究 \[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0): 1550-1555.

[4]W N GOETZMANN, J E INGERSOLL, S A ROSS. Highwater marks and hedge fund management contracts \[J\]. Journal of Finance, 2003, 58(4): 1685-1717.

[5]D D SONG, J Q YANG, Z J YANG. Highwater marks and hedge fund management contracts with partial information \[J\]. Computational Economics, 2012, Forthcoming.

[6]M N SORENSEN. WANG, J Q YANG. Valuing private equity[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11

[7]M GRINBLATT, S TITMAN. Adverse risk incentive and the design of performancebased contract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7): 807-822.

[8]J N CARPENTER Does option compensation increase managerial risk appetite? \[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0, 21(5): 2311-2331.

[9]S A ROSS. Compensation, incentive and the duality of risk aversion and riskiness \[J\]. Journal of Finance, 2004, 59(1): 207-225.

[10]S PANAGEAS, M M WESTERFIELD. Highwater marks: high risk appetites? convex compensation , long horizons, and portfolio choice \[J\] Journal of Finance, 2009, 64(1): 1-36.

[11]张汉江,马超群.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最优激励合同研究 \[J\]. 系统工程,2000,18(1):12-17.

[12]刘煜辉,欧明刚. 基金激励合约的经济学分析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3(2):19-24.

[13]张永鹏,陈华.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基金管理人的最优激励合同 \[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13(5):442-446.

[14]肖欣荣, 田存志. 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与最优激励契约 \[J\]. 经济研究, 2011, 3(10): 119-130.

[15]H O YANG. Optimal contracts in a continuoustime delegated portfolio management problem \[J\]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3, 16(1): 173-208.

[16]H CHEN, J MIAO, N WANG.Entrepreneurial finance and nondiversifiable risk \[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0, 23(12): 4348-4388.

[17]J E INGERSOLL.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incentive stock options \[J\]The Journal of Business, 2006, 79(2): 453-488.

[18]R C MERTON. Lifetime portfolio selection under uncertainty: the continuoustime case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9, 51(3): 247-257.

[19]R C MERTON. Optimum consumption and portfolio rules in a continuoustime model \[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1, 3(4): 373-413.

[20]R CARMONA. Indifference pric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第7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风险框架

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介绍

1 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2003年7月美国COSO(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组织)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征求意见稿中对其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4"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是一个广义的风险管理定义,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行业和部门。

2 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内容。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关于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定义,也缺乏一个概述风险管理运作程序的全面框架,这使得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之间进行风险交流变得异常困难。在这背景下,制定框架有着强烈的驱动力。为了顺应企业的呼声和要求,2003年7月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讨论稿。讨论稿描述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四类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要素: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二、以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组织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是有财务审计到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并重。

现在国内外的审计都推行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模式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依据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确定并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以便把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低水平。

站在企业立场的内部审计师更多的把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扩大为企业或组织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能实现其目标的各种风险,所以内部审计领域的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经营风险为依据确定审计项目,以企业进行的所有降低风险的活动为测试重点,评价风险降低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恰当的降低风险的建议的一种审计方法。

三、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

内部审计即是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要素,其中监控又分为持续监控与个别评价。持续监控的对象是除监控外的七大要素,持续监控的主体是各直接进行风险管理的业务部门。个别评价的对象是除监控外的七大要素和持续监控。个别评价的主题是内部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并且应该以内部审计部门为主,因为业务部门主要负责持续监控,长时间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容易产生偏差,由内部审计部门介入,能有效地纠正这种偏差。作为个别评价的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评价除自身以外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全部内容。

四、内部审计中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应用

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内部审计是对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本文试图建立一个风险管理评价体系,以方便地指导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价工作,加强全企业范围内对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1 评价的目的。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控制风险、增加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评价过程中内审人员与各部门的沟通以及评价后相应改进措施比评价本身更为重要。

2 评价的内容。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价可分为总体和业务两个层面进行,评价的内容就是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八要素。

3 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方法有很多,有很多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包括一览表、问券以及流程图技术等。这里介绍2种模式。(1)风险管理自评。风险管理自评的方法就是要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管理人员组成一个小组,对本部门风险管理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提出审计报告,由管理者实施。对于内部审计而言,风险管理自评可以让管理部门了解到对风险管理的责任,同时还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节省审计时间。(2)风险管理矩阵法。风险管理矩阵法是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经常目标、风险与控制之间的联系,为确保审计建议能针对重要的风险而建立的一张工作表。

该表包含了下列信息: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事项的初步了解,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识别风险因素,衡量风险的重要程度,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审计人员的评价和结论。

内部审计人员通常在测试的最后阶段来做这个矩阵,其优点是清楚地反映出对每一目标的测试和评价,有助于关注重要风险。

4 评价的报告。评价报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项评价报告,一类是总体评价报告。

第8篇

【论文摘要】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本文从内部审计目标定位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公司治理机制中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建议。

1 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中内部审计的定位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于2001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效果,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这个定义和公司治理定义出现了相同的要素,特别是确认、风险和控制要素。

DECD组织及其他个人也提出了关于治理的其他定义,但是这些定义都强调了治理是用于设立目标,以及如何实现和监督这些目标的一种结构。根据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的规划的方向,组织制定了具体的目的和目标,试图将广泛的指示转化为可操作的、程序化的和创造价值的措施。为了确保这些转化过程,需要对整个组织或其中的一些要素的风险有一个彻底的认识,进而设置带有指示器和信号的各种控制措施,用于衡量具体的业绩,提示必要的修正,并以汇总形式反馈给各经营管理层、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在这个指导和控制循环中,内部审计担当了公司治理的重要职责,将其他治理和控制方面整合在一起,成为确保适当和有效公司治理最重要的唯一机制.一旦内部审计被赋予了公司治理的职能,成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的治理环境,使内部审计服务于高层治理机构从而扩大其在组织中的独立和权威性地位,就能有效地开展公司治理审计,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谁对监督者进行在监督”的困扰,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被称作“橡皮图章”的董事会因为不了解企业日常经营情况而使得监督流于形式。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专家,需要随时为管理当局提供相关信息及改进建议,外部审计则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报表提供鉴证意见。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所提供的信息再次给予制度性保证,从而使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决策。因此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不仅与其他各部分关系密切,最重要的是能够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做出保证。

2 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策略

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国际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带来的风险,在影响着国外企业的同时也对我国企业产生着巨大影响。为了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而内部审计又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风险管理理念已深入人心,风险管理己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和推广的管理学科。在西方国家,风险管理己经被推广到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大部分企业都设有风险管理机构和专门的风险管理职位,来负责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工作。内部审计也从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日常监督中解放出来,将审计工作的重点集中于与组织目标相关的未来风险上。内部计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财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敏锐的风险意识。

2.2 从公司治理的战略高度看待及推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不仅仅是一种审计方法,它更是一种先进的审计理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核心是企业的各类风险,它以企业的目标和风险为判断标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站在公司治理的高度从企业整体上看待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从而为组织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实现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综合的审计类型,它既包括战略审计又包括业务审计及其他类型的审计,它关注企业从整体到各个层次的各类风险。它以企业的目标和风险为出发点来判断审计的重点。它能协助识别风险因素,分析结果以确定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的轻重缓急;它可以对风险管理程序在实际中是否如预想的那样发挥作用提供确认服务;它可以通过咨询服务来帮助管理层和董事会改善风险管理和控制流程。因此我国各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借鉴这种先进的审计理念,来开展适合本企业的内部审计活动。

我国的一些大公司已经注意到了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开始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武汉钢铁公司、中石油、中石化、江铃汽车等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在此以江铃汽车公司为例,江铃汽车股份公司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在进行内部审计计划时,以风险为出发点,并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为审计对象。将审计计划直接与企业风险挂钩,完全按照风险的大小来确定审计的重点,将人力物力资源尽可能分配到风险大的事件或环节上。在审计过程中树立成本效益原则,对于风险大的环节,采取更严密的审计程序和更严格的手段。江铃股份公司将面临的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并对具体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在外部风险中,内部审计部门认为国家有关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变化会直接威胁公司五年内达到市场份额的目标,因此建议公司充分考虑该风险的大小并做出相应的对策,内部审计机构则对该项风险管理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有效性。在内部风险中,由于产品研发和基建投资等项目的管理体制和监控系统不断改变,由此给公司新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方面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对项目的授权机制、监控机制进行了审计,以确定其有效性,并抽样审大项目,以确定经过该系统处理后数据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全面风险管理; 保险公司; 风险管理框架

一、对企业风险管理(ERM)概念的理解

近年来,许多学者和国际组织都试图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作出全面和权威的定义,较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先后给出的定义如下:

风险管理是以文化、过程和结构为基础而驱动企业朝着有效的管理潜在的机会和同时是有效的管理潜在的不利因素的方向发展。

――(澳大利亚/新西兰)AS/NZS4360,1999

风险管理是组织策略管理的核心部分,它是组织以条理化的方式来处理活动中风险的过程,其目的是从每项活动及全部活动的组合中获得持续的利益。

――(英国)AIRMIC/ALARM/IRM,2002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套由企业董事会与管理层共同设立,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管理流程。它的功能是识别那些会影响企业运作的潜在事件和把相关的风险管理到一个企业可接受的水平,从而帮助企业达至其目标。

――(美国)COSO-ERM,2004

归纳起来,以上定义基本上基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从限制不利和促进有利的角度,以澳大利亚/新西兰AS/NZS4360和英国AIRMIC/ALARM/IRM为代表;二是从战略目标和过程的角度,以美国COSO-ERM为代表。目前,美国的企业往往将COSO-ERM 2004的定义视为ERM的定义,而欧盟的企业在相当程度上将AIRMIC/ALARM/IRM 2002视为ERM的定义。现在,ISO层面的ERM概念正在讨论中,ISO-31000预计将在2009年出台。届时,业界将会有统一的ERM概念。

中国保监会在2007年下发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中,对风险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即“风险是指对实现保险经营目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保监会在《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中给出的风险管理定义为:“风险管理是指保险公司围绕经营目标,对保险经营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基本流程以及相关的组织架构、制度和措施。”

二、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

保监会在《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中对保险公司经营中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如下规定: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类主要风险包括: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这些风险是保险公司普遍意义上面临的风险。保险公司因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而面临着上述各类风险中的不同风险。因此,保险公司要想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必须对行业现状和风险因素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三、国际、国内寿险行业风险因素分析

由于寿险行业具有一定差异,这里着重分析寿险行业的风险因素。

(一)国际寿险业风险因素分析

1.寿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保险风险转向投资风险

1970-1990年中期,全球保险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保险风险和保险分支机构风险。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全球利率波动性加大和资本市场的震荡加剧,国际保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转向了投资风险。美国1996-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此期间,保险投资风险占比为53%,保险分支机构投资风险占比为23%,保险风险占比为20%,利率风险占比为11%。说明投资风险是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源。

2.寿险业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日益受到重视

随着越来越多的寿险公司因资产负债不匹配而面临压力,特别是日本寿险业由于泡沫经济出现高额利差损,引致严重资产负债不匹配进而导致大量公司破产,资产负债匹配的风险日益受到重视。

3.寿险业负债风险转向以利率风险为主

随着利率波动幅度加大和金融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寿险业负债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步加大。据德意志银行估计,20世纪90年代,寿险业负债风险中,利率风险占70%,流动性风险占20%,精算风险占10%。利率风险已经成为寿险业负债风险的主要方面。

4.寿险业资产风险转向以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为主

从国际寿险业投资品种的变化来看,保险投资证券化趋势明显,债券投资比例居高不下,股票投资比例因各国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而各有不同;加之国际金融市场投资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由此引致寿险业资产风险由过去的信用风险为主,转向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主。

(二)国内寿险业风险因素分析

1.偿付能力风险需要持续关注

所谓偿付能力,就是公司到期履行经济义务的能力。对于寿险公司来说,到期义务不仅包括因发生保险事故而必须支付的赔款,还包括投保人提取资金的要求,如退保和要求保单贷款等。简单地说,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取决于以下四个要素:

(1)初始资本的多少,资本越多,偿付能力风险越小;

(2)保险价格的高低,价格越高,偿付能力风险越小;

(3)投资收益率的概率分布;

(4)未来赔付的概率分布。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偿付能力风险实际上是一系列风险的组合。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了承保风险、投资风险和定价风险等。

2.利差损风险影响深远

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利差损风险主要影响了2000年以前成立的寿险公司。据当时保守估计,全部利差损风险需要经过10年才能完全化解,是国内寿险公司经营的前车之鉴。

3.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日益受到重视

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同样也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资产负债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期限不匹配;二是数额不匹配;三是收益率不匹配。

4.投资风险将逐步加大

国内寿险业经过近年的发展,已经积聚了一定的投资风险,具体表现为资金运用收益率的波动较大,加之投资渠道逐渐放宽,投连产品保费增长迅猛,投资风险将逐步加大。

5.保险风险将逐步提高

产品定价方面,从市场整体来看,储蓄型险种回报率高、手续费高,费用率也居高不下,同时赔付率不够稳定,说明我国寿险业产品定价存在一定风险。今后,随着利率和费率市场化的进程,定价风险将继续加大。

产品设计方面,目前保险产品还较为单一,许多保险公司大量保费收入来源于少数几个产品,产品设计风险较高。

6.营销风险将逐步降低

前些年,寿险业快速发展,业务规模迅速上升,因营销不当引发的纠纷也迅速上升,寿险营销风险较高。近年来,保监会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各项制度不断健全,未来营销风险将会逐渐降低。但对于新公司而言,开业初期正是业务快速扩张的时期,这部分风险仍需重点关注。

7.保险分支机构风险将增加

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国内寿险公司分支机构也将迅速增加,分支机构经营风险将逐步加大,存在道德风险及短期经营效应等风险。

由此可见,上述风险因素应成为保险公司现阶段风险管理的重点。同时,有效的风险管理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完备的框架。

四、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目标分析

不同公司由于所处阶段不同和治理结构不同,风险管理目标也会有所不同。保险公司可以从两个角度规定公司风险管理的目标:从股东角度,风险管理要保障股东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从经营角度,风险管理要保障公司的有效经营。

(一)安全性目标

安全性目标的达成有下面主要手段:

1.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流程,并能有效运行。逐步完善公司的内控体系、风险管理数据库和风险监测体系,使风险管理逐步涵盖经营的各个环节。

2.做好公司整体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3.监测管理公司整体的偿付能力。偿付能力不仅对企业自身至关重要,也是保监会关注的重点。偿付能力的监测管理应该包括静态偿付能力指标测试和动态偿付能力指标的分析。公司可以借鉴保监会的监管体系,结合自身情况,建立整体的偿付能力监测管理系统,提高风险防御能力,有效保证公司的偿付能力。

(二)盈利性目标

盈利性目标的基本思想是引入风险预算的概念。风险预算的基本含义是,研究每项投资行为所伴随的风险,并根据其对整体风险的影响来决定各项目的资金分配,确保整体风险维持在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之内。针对任何项目,都要根据风险回报率进行资源优化分配,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这个指标被称为“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其计算公式为:

由于VAR可以作为经济资本的计量方法,上式可以写成:

盈利性的目标是公司风险管理的高级目标,需要随着公司的发展逐步实现。

五、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框架的选择

通过比较国际各种ERM框架,结合自身情况,笔者建议保险公司可以确定自身的风险管理框架:

(一)风险管理框架

公司的风险管理框架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予以体现,这些制度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政策声明、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用户指南、风险管理监控体系和风险管理执行计划。

(二)风险管理流程

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包括:风险承受能力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控、评估与改进。公司须每年进行一轮上述流程,同时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持续循环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为有效经营提供保障。

(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重点资源

风险管理是每个员工的责任,董事会、经营层、风险管理部、各机构、各部门、全体员工均对风险管理工作负有相应责任。

在这方面,保证风险管理部的独立性至关重要。公司的组织架构应该能够保证风险管理部独立于具体的部门之外,独立地开展工作,同时还要保证风险管理部与各部门的及时沟通与相互合作。

公司风险管理的重点资源包括风险管理的工作预算、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平衡记分卡等。其中,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十分重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模块,该模块按不同层级进行风险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完成风险报告的生成和流转,进行实时风险监控。系统的应用是落实风险管理框架和建设公司风险管理文化的强力保证。

(四)风险管理文化

只有通过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才能完全发挥风险管理框架的作用,而文化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公司风险管理文化包括以下重点:改变管理方式、持续完善、沟通、激励、培训等。

在文化培育过程中,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公司的规范管理能够互相促进。风险管理框架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公司管理体系的完整和健全,比如要求公司有良好的治理结构、明确的战略目标、各层级清晰的工作计划、完善的KPI考核体系等;而通过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如关键风险指标(KRI)的制定,能发现目前管理中的不完善之处,从而促进公司的管理变革。

(五)审计/监管的合规性保证

公司需要通过审计等方式对框架的执行情况、质量、程序的效力进行评估,保证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符合监管要求,并提供适当建议来改进现有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安培培,刘成虎.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再探.经济问题,2008,(7).

第10篇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企业

一、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后,投资者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是否真正发挥作用的产生了质疑。当然,这种质疑初源于亚洲的金融危机。尽管亚洲金融危机当时波及范围相对狭小,但世界各国还是充分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纷纷建立了各种风险管理机制。这是不是说明风险管理能够在企业界得到更好的执行呢?然而此次美国的金融危机说明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这对学术界和实务界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2004年,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整合框架。该框架说明了“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时又强调风险管理框架并没有完全取代内部控制框架”。这一概述给理论界留下了一个问题: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究竟是什么关系?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他们之间差异在何处,相同点又有哪些?实施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时,企业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在实务界,这些疑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企业的确意识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更有甚者将二者混为一谈。当然,这可能来是理论上的不清晰导致了实务界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认识上存在一些误解。从理论上,界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指导实务界实施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课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应当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制度,这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获利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由此,本文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为切入点,详细的探讨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同时给出了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的相应措施。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涵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得到广泛认可并沿用至今,其对内部控制定义的描述如下: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运营的效率和效果、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遵守相关法律等目标的过程。可见,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为保证实现经营活动的效果与效率、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相关规章制度的遵循等目标而设计的过程。

(二)风险管理的定义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是COSO委员会在2004年颁布的,它将风险管理定义为:全面风险管理器执行人是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它人员,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识别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同时能够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不同点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内涵与外延不同

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要素是企业有效内部控制应包括的主要要素。风险管理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以及风险对策三个要素。可见,风险管理的层面更高,它将控制活动提高到了战略层面,风险管理包括了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且增加了战略目标。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执行方式不同

内部控制负责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其中包括对报告的评估、对信息交流的监督、对错误的纠正等先关内容。而风险管理执行上述业务后,还包括制定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选择风险评估方法、聘用管理人员以及报告程序等环节。可见内部控制不会涉及到企业目标,仅仅是控制企业目标,而风险管理则涉及到企业目标的制定。

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侧重点不同

风险偏好、风险预警、风险对策等方法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都得到了体现,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该框架可促使企业发展战略向风险偏好靠拢。这些功能都是内部控制无从体现的,可见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共同点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共同目标与作用

从内部控制设计的最初目的来看,内部控制就是为防范企业运行中潜在的各种风险。从控制所要实现的目标看,二者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标都是为保护企业资产与投资、支持企业在不利的条件下能够很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两者的作用都可以体现在渗透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一系列行为,其主要目的都为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其终极目标:保护资产完整、维护投资者利益,并不断创造价值。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相同的实施主体

两者实施的主体都是由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组成,均强调了全体参与性,同时明确了企业内部各方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应承担的职责。涉及范畴不同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职能,主要作用于事中与事后的控制,而全面风险管理则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事前就有了一定的预见性的风险考虑。而且全面风险管理的管理范围要大于内部控制。

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组成要素大部分重合

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检查与监督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五个一致的构成要素。风险管理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反应等三个要素。当然在这些重合要素中风险管理的内涵更为延伸和扩展的相对较远一些。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补充的发展趋势

风险管理所识别和评价的是企业实际和潜在的风险,当风险管理识别出这些风险后,企业才能借助内部控制等手段消除、转移、和降低风险的影响。二者的内涵与外延虽有不同,但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对完成它们共同的组织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又依赖于彻底规范地对企业所处的风险性质和范围的评价。因此,二者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四、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不是相互独立的

内控制度的建设和风险管理的实施同属于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互相独立的。企业可综合自身性质、发展程度、科技条件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建设重点。经营风险较大的企业可以以风险管理主导内部控制,而对于经营风险较小、企业管理相对重要的企业,可以内部控制为主导、兼顾风险管理。

(二)内控与全面风险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体系有一定的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主要体现在将两者有固化的趋势,认为两者是一成不变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外部环境看,当前的经济形势瞬息万变,需要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作出相应变化。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自身来看,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两者沿着其理论轨迹在不断前进、发展中,不能认为其是一成不变的。

(三)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控制

公司应该借鉴国际成功的公司内部管理的经验,对公司治理和机制进行创新,尤其要重视防范与化解各种风险,以此来完善管理制度的建设。例如,可以借鉴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在公司组织机构、战略绩效、销售渠道、人力资源及公司价值等诸多方面的管理实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全面融合。

五、结论

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迫切需要的辅助条件,风险管理的实施需要良好的内部控制提供环境与制度保障。如果内部控制不善,风险管理不但无法实现既定目的,还可能会对企业发展形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看,内部控制能够达到既定目的,需要风险管理控制好企业的风险因素。因此,只有二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第11篇

地质工程学是在岩体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地质工程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但都强调地质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地质体及其改造结果的评估。从工程实践看,地质工程问题可抽象地概括为自然系统和工程系统两个方面。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一个工程系统与诸多自然系统如何实现最佳耦合的一门学科,是在认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改造与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工程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2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2.1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地质工程项目从启动到实施过程中,直至项目竣工后的工程运行阶段,都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充满了风险,工程的风险管理活动贯穿于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具有三维结构特征。每一阶段都要对项目目标、约束条件以及项目内容进行实时跟踪、对比分析、调整控制和预测。可见,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控制,以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大小,它不仅使各层次的项目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而且要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因此可将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定义为:项目管理者通过对风险的识别、选择相应的手段,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安全效果的动态过程。

2.2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性①项目参与方比较多,如业主、设计方、项目承包方(总承包方、专业分包方、劳务承包方等)、材料供应商等,他们需面对因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工程风险和因管理方法和手段引发的各种管理风险,认真分析承担风险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②风险是有时限的。不同的风险可能存在于项目的某一阶段,其风险具有潜伏期和活动期两大基本特征,风险的承担者也只在这特定的时间内才承担这些风险。③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在对地质体的改造过程中不断地预测将会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其项目风险管理不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后用来追查和推卸责任的,而是在出现地质条件突变并有可能影响到区域地质环境时,积极与项目参与各方共同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将工程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的水平。④项目风险管理是有代价的。项目风险的计划编制、识别、分析、监控和处置都需要分配项目的资源,由于项目风险管理是用来减轻或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其真正价值在未来才能体现出来的。⑤项目风险将随项目进展而变化。一旦项目目标、时间和费用计划确定,该项目的风险计划也应当随之完成。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项目的时间、费用等约束有重大变化时,相对于这些约束的风险也要重新进行评估。

3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①风险分析。②风险辨识。③风险估计。④风险评价。⑤风险评估。⑥风险控制。

4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项目损失的发生,进行项目风险管理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经济性原则。②满意性与环境协调性原则。③战略上蔑视而战术上重视的原则。④社会责任感。

5我国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5.1目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①现有工程保险制度下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a.在我国,工程保险作为一项新制度,工程界、金融界以及有关部门,仍对其重要性、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对风险存在有侥幸心理,或是认为实行工程保险将加大工程成本而得不偿失。b.当前,我国推行的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在目前的保险制度下保险人并没有参与到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只仅关注事后理赔,是一种消极的态度。②现有的监理委托关系的弊端如下:a.缺乏公正、独立性。b.先天不足,无法弥补。c.安全管理缺乏资金保障,安全条例无法落实。③现有检测机构委托关系的弊端如下:a.由施工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的工作缺乏公正独立性,为施工单位的利益擅自改动检测数据,出假报告,对工程质量的损害非常巨大。b.检测工作仅对来样负责,降低了检测机构的责任,提高了建设工程的风险。c.监理单位对材料见证取样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有效的对材料进行监督控制,失去了第三方检测的作用。

第12篇

一、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审计的关系

探索风险导向审计,首先要认识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处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企业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一般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体制风险等;内部风险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物流管理风险、人力管理风险等。从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机会为标志,风险又可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这些风险都将给企业正常运行带来障碍和阻力,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这种不可避免的状况,企业对风险应及时做出预警和反映,如果丧失了对风险认识和防范能力,势必使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将全面风险管理在央企全面推广,并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此,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引将全面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这充分显示了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程度,而内部审计更加注重与企业目标的契合。根据IIA2003年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即“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风险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通过识别和评估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健全,关键点的执行是否有效,控制薄弱的环节、治理改进措施的可行性等提出认定。”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发展定位适合企业的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应构筑三道防线: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地位至关重要,这对开展内部风险导向审计有着现实意义。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内容

风险导向审计的对象是企业整体固有或潜在的风险,它所要达到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就是将风险降低至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实现价值增值,竞争力增强,从而全面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围绕目标,风险导向审计的范围包括战略规划、产品研发、投融资、市场运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采购销售、物流配送、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等各项工作单元及业务流程。针对审计所涉及的范围,制定完险评价体系,做出客观风险分析。审计的基本流程为:确定风险点、风险识别、评价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能力、提出风险控制建议、沟通与协商、事后复核监督。确定风险点即对各工作单元中在哪些环节存在风险进行锁定;风险识别即对风险点存在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风险评价即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评价风险控制能力即对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对风险点控制的现状、制度建设的完善情况及资源配备情况进行的评价。对失去控制能力的风险点需要采取的措施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提出建议,并与存在风险点的业务单位及时沟通,协商解决方案,并对事后执行情况进行进一步监督,确保风险的灭失或降至最低。

在风险导向审计中,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无疑是关键环节。具体作业时,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被审计业务单元的各风险点进行描述。定性的方法直接运用文字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如“极低”、“低”、“中等”、“高”、“极高”等;定量的方法是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高低用概率来表示,对目标影响程度用可能带来损失的金额来表示。

三、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确立

第13篇

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对风险管理,首先,要求在组织中发现那些高风险暴露的领域,对高风险暴露点的识别要通过对组织的分析进行,这种分析既包括审计人员客观的测试,也包括主观的判断。其次,将分析的结果与认为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相比较。最后,实施必要的变革,使组织的风险暴露水平与其所设定的目标相一致。风险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包括投资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等。

二、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1、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从狭义的角度进行理解,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若从广义角度进行理解,是指包含法律、文化等在内的有关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决定企业目标的实现。

从主要功能上来说,公司治理的范围可以包括:股东、董事会——决策者;管理阶层——执行者;审计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及外部审计人员)——监督者;其他利益关系人(例如:顾客、供应商、债权人及员工等)——影响者等。从这个角度来讲,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在公司治理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沟通公司治理各功能主体的重要工具就是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且会计信息更严重地制约和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效用的高低。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内外部激励机制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而有效的审计监督制度是确保这一前提条件实现的关键。外部审计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对其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从而起到增强会计信息可信性的作用。而内部审计处于公司内部,对于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经营活动、风险管理都有透彻深入的了解,与外部审计人员相比,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发挥的作用在层面上更为深入,在范围上更为广泛。

2、公司治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在上述公司治理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所决定的企业目标、决策人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围绕风险展开;风险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而决策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治理结构中各部分的人员需要承担所分配的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另外,从解释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经济学观点来看,无论是契约理论中提及的不完备契约,还是信息经济学中提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理论中提及的问题,这些引发公司治理产生的因素究其实质都属于风险,都是使企业目标无法实现的各种潜在的、可能发生的事件。公司治理是组织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其职责核心就是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的适当性,因此公司治理中包含一些战略性的风险管理的因素。例如:公司董事会所设定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或是风险规避型;再如公司高层管理当局(CEO)在经营风格、理念、管理哲学中包含的风险态度等。这些战略性风险管理因素就是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交汇点。因此,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三、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日趋紧密。在决定内部控制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评估特定环境中内部控制的构成时,董事会应对诸多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公司面临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公司可承受风险的程度和类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公司减少事故的能力及对已发生风险的影响;实施特殊风险控制的成本,以及从相关风险管理中获取的利益。执行风险控制政策是管理层的职责,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管理层应确认、评价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并执行董事会所设计、运行的内部控制政策。

2、内部审计理论的新发展。顺应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的变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9年对内部审计重新定义,即“内部审计是用来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以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新定义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认为内部审计是针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所必需的。

3、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随着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观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风险管理成为组织中的关键流程,促使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不仅是测试控制,而且包括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方法。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中,控制仍然重要,但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才是内部审计的焦点。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对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各业务部门又很难做到这一点。内部审计人员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2)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调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上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四、在风险管理目标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整合

美国一个专门研究内部控制的发起人企业委员会(COSO)于2001年起着手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研究,并力图建立一个类似于内部控制框架的、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风险管理框架,其在为企业风险管理研究项目制定的目标中明确指出:风险管理框架必须和内部控制框架相协调,把控制目标的建立嵌入到某种形式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去。而在内部控制方面,将领域扩展到控制环境等“软控制”要素上时,就决定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相互交汇。在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定义中,特别提出“内部控制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由此可见“软控制”因素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内部控制为组织的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及遵循性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同样为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提供了保障。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完善契约,减轻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并对人形成一定的控制约束,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相关内容可以整合一致。而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也不可避免地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交汇。

在新的内部审计范式下,内部审计参与到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中,帮助组织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组织改进风险管理体系;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程序,为组织的治理做贡献;同时继续原有的对控制效率和效果的评价作用,帮助组织保持有效的控制。此时的内部审计人员是风险专家,通过对风险的把握来评价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并促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改善,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掌握与驾驭。在风险管理这一统一的核心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整合,为组织增加了价值;同样,在风险管理这一统一的核心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实现了整合。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鉴于内部审计在确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转及管理和控制风险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第14篇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对风险管理,首先,要求在组织中发现那些高风险暴露的领域,对高风险暴露点的识别要通过对组织的分析进行,这种分析既包括审计人员客观的测试,也包括主观的判断。其次,将分析的结果与认为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相比较。最后,实施必要的变革,使组织的风险暴露水平与其所设定的目标相一致。风险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包括投资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等。

二、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1、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从狭义的角度进行理解,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若从广义角度进行理解,是指包含法律、文化等在内的有关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决定企业目标的实现。

从主要功能上来说,公司治理的范围可以包括:股东、董事会——决策者;管理阶层——执行者;审计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及外部审计人员)——监督者;其他利益关系人(例如:顾客、供应商、债权人及员工等)——影响者等。从这个角度来讲,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在公司治理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沟通公司治理各功能主体的重要工具就是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且会计信息更严重地制约和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效用的高低。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内外部激励机制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而有效的审计监督制度是确保这一前提条件实现的关键。外部审计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对其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从而起到增强会计信息可信性的作用。而内部审计处于公司内部,对于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经营活动、风险管理都有透彻深入的了解,与外部审计人员相比,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发挥的作用在层面上更为深入,在范围上更为广泛。

2、公司治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在上述公司治理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所决定的企业目标、决策人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围绕风险展开;风险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而决策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治理结构中各部分的人员需要承担所分配的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另外,从解释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经济学观点来看,无论是契约理论中提及的不完备契约,还是信息经济学中提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理论中提及的问题,这些引发公司治理产生的因素究其实质都属于风险,都是使企业目标无法实现的各种潜在的、可能发生的事件。公司治理是组织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其职责核心就是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的适当性,因此公司治理中包含一些战略性的风险管理的因素。例如:公司董事会所设定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或是风险规避型;再如公司高层管理当局(CEO)在经营风格、理念、管理哲学中包含的风险态度等。这些战略性风险管理因素就是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交汇点。因此,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三、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日趋紧密。在决定内部控制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评估特定环境中内部控制的构成时,董事会应对诸多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公司面临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公司可承受风险的程度和类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公司减少事故的能力及对已发生风险的影响;实施特殊风险控制的成本,以及从相关风险管理中获取的利益。执行风险控制政策是管理层的职责,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管理层应确认、评价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并执行董事会所设计、运行的内部控制政策。

2、内部审计理论的新发展。顺应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的变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9年对内部审计重新定义,即“内部审计是用来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以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这一新定义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认为内部审计是针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所必需的。

3、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随着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观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风险管理成为组织中的关键流程,促使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不仅是测试控制,而且包括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方法。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中,控制仍然重要,但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才是内部审计的焦点。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对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各业务部门又很难做到这一点。内部审计人员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2)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调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上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四、在风险管理目标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整合

美国一个专门研究内部控制的发起人企业委员会(COSO)于2001年起着手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研究,并力图建立一个类似于内部控制框架的、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风险管理框架,其在为企业风险管理研究项目制定的目标中明确指出:风险管理框架必须和内部控制框架相协调,把控制目标的建立嵌入到某种形式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去。而在内部控制方面,将领域扩展到控制环境等“软控制”要素上时,就决定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相互交汇。在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定义中,特别提出“内部控制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由此可见“软控制”因素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内部控制为组织的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及遵循性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同样为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提供了保障。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完善契约,减轻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并对人形成一定的控制约束,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相关内容可以整合一致。而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也不可避免地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交汇。

在新的内部审计范式下,内部审计参与到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中,帮助组织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组织改进风险管理体系;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程序,为组织的治理做贡献;同时继续原有的对控制效率和效果的评价作用,帮助组织保持有效的控制。此时的内部审计人员是风险专家,通过对风险的把握来评价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并促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改善,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掌握与驾驭。在风险管理这一统一的核心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整合,为组织增加了价值;同样,在风险管理这一统一的核心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实现了整合。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鉴于内部审计在确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转及管理和控制风险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第15篇

1、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从狭义的角度进行理解,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若从广义角度进行理解,是指包含法律、文化等在内的有关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决定企业目标的实现。

从主要功能上来说,公司治理的范围可以包括:股东、董事会——决策者;管理阶层——执行者;审计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及外部审计人员)——监督者;其他利益关系人(例如:顾客、供应商、债权人及员工等)——影响者等。从这个角度来讲,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在公司治理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沟通公司治理各功能主体的重要工具就是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且会计信息更严重地制约和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效用的高低。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内外部激励机制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而有效的审计监督制度是确保这一前提条件实现的关键。外部审计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对其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从而起到增强会计信息可信性的作用。而内部审计处于公司内部,对于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经营活动、风险管理都有透彻深入的了解,与外部审计人员相比,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发挥的作用在层面上更为深入,在范围上更为广泛。

2、公司治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在上述公司治理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所决定的企业目标、决策人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围绕风险展开;风险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而决策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治理结构中各部分的人员需要承担所分配的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另外,从解释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经济学观点来看,无论是契约理论中提及的不完备契约,还是信息经济学中提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理论中提及的问题,这些引发公司治理产生的因素究其实质都属于风险,都是使企业目标无法实现的各种潜在的、可能发生的事件。公司治理是组织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其职责核心就是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的适当性,因此公司治理中包含一些战略性的风险管理的因素。例如:公司董事会所设定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或是风险规避型;再如公司高层管理当局(CEO)在经营风格、理念、管理哲学中包含的风险态度等。这些战略性风险管理因素就是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交汇点。因此,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二、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对风险管理,首先,要求在组织中发现那些高风险暴露的领域,对高风险暴露点的识别要通过对组织的分析进行,这种分析既包括审计人员客观的测试,也包括主观的判断。其次,将分析的结果与认为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相比较。最后,实施必要的变革,使组织的风险暴露水平与其所设定的目标相一致。风险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包括投资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等。

三、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日趋紧密。在决定内部控制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评估特定环境中内部控制的构成时,董事会应对诸多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公司面临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公司可承受风险的程度和类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公司减少事故的能力及对已发生风险的影响;实施特殊风险控制的成本,以及从相关风险管理中获取的利益。执行风险控制政策是管理层的职责,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管理层应确认、评价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并执行董事会所设计、运行的内部控制政策。

2、内部审计理论的新发展。顺应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的变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9年对内部审计重新定义,即“内部审计是用来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以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这一新定义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认为内部审计是针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所必需的。

3、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随着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观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风险管理成为组织中的关键流程,促使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不仅是测试控制,而且包括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方法。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中,控制仍然重要,但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才是内部审计的焦点。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对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各业务部门又很难做到这一点。内部审计人员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2)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调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上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四、在风险管理目标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整合

美国一个专门研究内部控制的发起人企业委员会(COSO)于2001年起着手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研究,并力图建立一个类似于内部控制框架的、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风险管理框架,其在为企业风险管理研究项目制定的目标中明确指出:风险管理框架必须和内部控制框架相协调,把控制目标的建立嵌入到某种形式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去。而在内部控制方面,将领域扩展到控制环境等“软控制”要素上时,就决定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相互交汇。在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定义中,特别提出“内部控制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由此可见“软控制”因素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内部控制为组织的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及遵循性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同样为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提供了保障。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完善契约,减轻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并对人形成一定的控制约束,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相关内容可以整合一致。而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也不可避免地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交汇。

在新的内部审计范式下,内部审计参与到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中,帮助组织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组织改进风险管理体系;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程序,为组织的治理做贡献;同时继续原有的对控制效率和效果的评价作用,帮助组织保持有效的控制。此时的内部审计人员是风险专家,通过对风险的把握来评价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并促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改善,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掌握与驾驭。在风险管理这一统一的核心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整合,为组织增加了价值;同样,在风险管理这一统一的核心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实现了整合。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鉴于内部审计在确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转及管理和控制风险等方面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