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教育学理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字】小学科学教学;创新与实践
小学科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工具性,创新和实践对学生发展脑力和动手能力已成为教学的关键。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为目标,小学科学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不是盲目或是随意选择的,小学科学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小学科学教学课程的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开放式”的教学观念的创新和实践
小学科学教育创新与实践需要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觉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思维空间,开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体现教学的时代信息,时空的拓展变换,为学生创建一个多样的,多变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在《奇妙的指纹》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呢?教师可以每人发一块橡皮泥,颜色让学生自己选择,让学生分别用把这块橡皮泥捏成自己手的样子,看谁捏的最像,交给老师。学生学起来就会当做一个游戏。捏完后,学生交上来后,让学生自己区分哪个是自己的,如何区分,从个人引出“指纹”:“为什么会有指纹?”“为什么指纹都不一样?”“指纹的作用是什么?”“橡皮泥上的指纹是不是都一样的?”不再局限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开放性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自己思维的扩散,亲自实践。
小学科学教育中学习“果实或是种子”教师可以联系身边的实践,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幻灯片呈现一幅美好生动的画面。例如,“被放飞的蒲公英的种子”每一个被放飞的小伞都带着生命的气息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学生看到的是一个个生命的起点。
二、“引导——合作”作为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原则的创新和实践
“引导——合作”作为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原则逐渐取代传统的教与学的教学原则,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主要是在教学上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交流学习中的行为和表现、参与的热情、学习的态度等。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在教学中的交流、态度,发现和获得学生心理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走进老师教学思路,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增强师生感情,促进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既表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也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所起的作用之上。
在教学小学课本中的《土壤里有什么》时,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上每人发一个花盆和一些泥土,让学生自己闻一下土壤的味道。教师可以提问:“这土壤是什么味道?”“土壤里有什么?” “为什么植物会在土壤里存活?”“我把手中的这颗花种种下去能开花吗?”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亲身体验泥土味道,弄清土壤的成分及植物能生长的原因。最后试着让学生想象花种种入土壤开出美丽的花朵的样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两个一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株植物,老师做示范,学生也自己跟着老师去实践,老师可以说“看谁的植物长得最茂盛,花开的最美”。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
三、“全面性—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和实践
【关键词】学校心理教育 传统德育 关系
引言
传统德育简而言之指的是教育者向学习者传达一定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意识,从而力求对学习者起到品德形成方面的积极影响。其方式多种多样,且所谓的“教育者”也并不单指教师,其范围非常广泛。德育是无处不在,因为德育在整个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精神文明建设。例如,母亲告诫自己借东西必须归还;受人恩惠必须言谢;做人必须诚实守信等等。或当自己走在街上,将垃圾随手乱丢,却看到别人将垃圾投掷到垃圾桶里,自己心中产生波澜和愧疚感,并暗暗下定决心改正,这便体现出日常生活中的“德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仅仅靠着社会的道德约束力或家庭教育已不足以达到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效果。故而,德育便升华成了学校心理教育,走入了校园,旨在弥补传统德育的缺憾。
1 传统德育与学校心理教育的内涵
引言中谈到传统德育具有广泛性和零散性,大体上隶属于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约束的范畴。虽然在小学教材中,传统德育就以“思想品德”的形式出现过,然而,内容大多浅显通俗,并且都以小故事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与学校心理教育相比,缺乏专业性理论性和系统性。
学校心理教育的兴盛和流行是以心理学本身的兴起为前提的,学校心理学在走入人们视野之初,是以一种服务职业和服务模式出现的,其服务形式主要体现在“校园心理咨询室”上。即学校根据其规模聘请一位或多位心理学家“坐镇”,为学生提供免费或象征性收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当学生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且此种困难难以向家人或朋友启齿时,便可来询问专家老师,以得到解决办法。通过倾诉,学生能够减轻压力,放下心理负担,从而一身轻松地再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2 学校心理教育较之德育的差异和优势
2.1 学校心理教育更加细化
学校心理教育较之传统德育更加直接,更加直观而具有针对性,例如,当学生满心惆怅来到咨询师面前,抱怨自己与好朋友绝交的时候,咨询师便会耐心而细化地询问原因,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并提出方案,例如这件事是你的错,你不该把她的小秘密告诉别人,你应该向她道歉。这样便能更直观地给予求助学生以导向。而传统德育不能起到“矫正”作用,只能宏观而泛泛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例如,只能告诉他们“君子之交淡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等。这样的大道理有些空泛,并不能深入且实际地为学生解决问题,在他们被烦恼所困扰的时候,倘若听到这些大道理,甚至会产生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抵触情绪。甚至在他们满心郁闷的时候,会产生迷茫焦躁心态,根本分不清对错,也找不到方向,此时,他们自我思考能力处在低迷状态,道德的约束对他们而言无关痛痒,则需要学校心理教育的“针针见血”。
2.2学校心理教育更加“人性化”
通过前面的论述,大家可总结到,传统德育运用的是来自社会与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约束力来起到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素养的作用。换而言之,传统德育在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是不可一步到位一气呵成的。纵使学生在遇到烦恼和困难时仍然具备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思维,整个安抚过程都是孤独而自我的。而学校心理教育是让老师与烦恼学生面对面交流。试想,是学生自我调节的效果好,还是专家老师面带微笑的倾听和春风化雨般的安慰的效果更加卓著呢?答案无疑是后者。并且,无论是何种学龄段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身心都处在“半成熟”状态。即已经具备一定独立思考和解决事情的能力,然而由于思考问题不全面,性格叛逆等原因很容易陷入困惑并比较容易被周边或好或坏的事情所影响。普遍具有情绪化、冲动的特点。故而,注入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学校心理教育对他们的帮助不言而喻。虽然有专家提出,如果过分依赖学校心理教育,就会使学生丧失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然而,从全面大局来看,学校心理教育仍是利大于弊的。
结论
从全文的论述可看出,道德教育与学校心理教育之间的差别巨大,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是用一种宽泛宏观上的约束力来潜移默化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做出正面影响。而学校心理教育是前者的升华,用一种直观化人性化的方式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然而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德育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基础;学校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升华。两者殊途同归,不可分割偏废。
【参考文献】
[1]蔡韦龄.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确定依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S1).
一、关于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
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交通执法过程中,有许多人认为,交通法规知识的缺乏及“交通法盲”,是出现交通违章和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这种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何谓“交通法盲”?即对交通法规一无所知之谓也。“交通法盲”同交通肇事是什么关系?只要做一点抽样调查就会知道: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不知法,不懂法,固然容易造成交通违章及交通肇事,但是,从发生的大量交通事故案例看,因对交通法规的无知而违犯交通规则的实际上很少,就是除驾驶员之外的其他触犯交通法规的人,还是知法(包括知之不多者在内)违法的占多数。
让广大交通参与者知法、懂法是很重要的,在今后普及交通法规常识的宣传教育中,仍然要把它放在重要地位。但笔者认为,交通法制宣传教育最根本的任务,还在于对公民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
所谓交通法规意识,是人们对于各种交通法规的观点、态度的总称。具体地讲就是人们对现行交通法规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交通法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规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交通法规意识是整个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它同人们的道德、政治等观念紧密相联。
交通法规意识的结构,可概括为三个层次:一、交通法规知识(认识功能);二、对交通法规的态度(评价功能);三、守法的行为素养(调节功能)。
以上三个层次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
1、交通法规知识的多少是人们对交通法规的态度和守法素养的认识基础。
2、仅仅具有交通法规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不去违犯交通规则。如果不尊重法规,法规知识本身是不能防止违犯法规行为的。
3、虽然调节功能来源于个人对交通法规的态度和评价,但是,它又是相对独立的层次。调节功能实质上是一种对利益诱惑的抗御能力和对行为的自控能力,它表现在当个人意愿和需求与道德、法规产生矛盾时,能自觉地遵守道德、法规,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抑制个人各种错误的意念。调节功能的完善,表明个体社会化的成熟程度,它是防止各类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最重要的关口。当调节功能不够完善时,个体虽有较好的守法素养,也会受社会群体不守法的影响而不守法。例如个体不因无交警在场而闯红灯,但因见其他群体闯红灯,便也跟着闯红灯。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宣传交通法规知识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如果说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任务是使人们知法、守法,那么,就应当着眼于交通法规观念、法规意识的培养上,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知道一些交通法规条文。
(二)对车管干部、机动车驾驶员和广大的交通参与者,在掌握交通法规知识上应有不同的要求,对前者应帮助他们多掌握有关的法规知识,对后者应着重使他们掌握与道德原则相关法规,重点解决正确交通规范的树立和坚定的交通行为素养的培养问题。
(三)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不应孤立地进行。应当结合“普法”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教育来进行,从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高度,来认识交通法规教育的意义,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的“刺激”
心理学需要研究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借助语言传达思想的过程,研究言语(包括口头和书面言语)如何被感知和被理解以及它对人们活动的影响。因此,在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应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充分运用交通案例来说明法规条款的意义,以调动情感产生较强的刺激,使受教育者在脑子里引起震动。
要取得这一效果,就得摸清各类交通参与者存在的与交通法规相违背的主要思想动机。比如带有事故倾向性的驾驶员,在性情上必然存在某些偏差或缺陷,或表现出侥幸心理,利己动机,或缺乏职业道德,或急功近利等等。这种人对交通法规是置之不理、明知故犯,对这类人采用一般的交通法规教育很难产生其思想感官刺激,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向一般交通参与者讲解的车祸概率问题。车祸发生的概率若按总人口数计算确实很小,但它的发生概率并不像去参加摸奖,百分之一的奖率就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并无其他外在条件;而车祸的发生则与之不同,只要你在繁忙的十字路口或公路上行走、驾车、有时略一疏忽,发生事故的可能就会百分之百,你要不信,假若你往急驶而来的汽车迎面走过去,在十字路口闯红灯,看看是否会发生车祸。另外,有时车祸的发生又并非因自己的疏忽,而是由于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疏忽,或是遇技术不佳或酒后驾车的驾驶员处置不当等。由于他人的行为并非自己所能掌握,因此在道路上必须时时注意安全。通过这样讲解,结合一些交通案例,在群众思想中引起较强的刺激。
事实说明,典型交通案例是从事实中总结的经验教育,让事实说话,从反面阐述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危害性,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只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切近性、针对性,就有较强的说服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交通法规宣传的社会效果
从宣传心理学角度看,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有三点值得注意:
1、宣传的生动性。怎样使“干巴巴”的法规概念、条文通过宣传,讲解变得生动活泼,迅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关键不在于单纯地列举很多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例,一味地追求所谓“趣味性”,也不在于经常用考试的办法去推动大家背诵、记忆,而在于紧密联系听众(读者)的交通实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一般的交通常识和原则。联系本地区发生的或群众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违章占道、违章行走、违章驾车造成的危害,讲解遵章守法的意义所在。生动性还体现在能够具体分析各类违章人员的动机及需要,从而选取不同的“素材”,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教学多媒体
序言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在新技术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重心的教育亦受到了高科技和人口激增的严重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对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信息化技术,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人进行,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
(一)传统教学方式解析及其评价
1、传统教学方式的概念
传统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挂图和模型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
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在于:①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地更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教师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②更重要的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互的机会较多,师生的关系较融洽。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比较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理解消化。③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强调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1、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它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课件来表示,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节省板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板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加丰满。
②增加了教学的连贯性。
黑板是有限的,总结当堂所讲的内容等情况而需要前面的内容时,由于前面所讲已经擦掉,只能靠回忆来强调,其连贯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克服了以上不足,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重点突出,会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教学的连贯性
③活跃教学气氛。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声、光、图像等功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④增进师生之间互动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计划、课件、关于一些重点问题的理解等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公开给学生,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的迷惑及时在网上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不仅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老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不足。
2、中学历史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
①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是一种“单媒体”的活动。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演播功能,展示历史事件的间接或者直接联系,揭示问题本质,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生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呼唤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信息的密度与容量,能够增加教学容量,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集体化教学中实施个别化分层递进教育,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优质高效。
③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功能,美化教学练习内容,完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学习的意义在于理解和应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声、像、文并茂,三维动画等近乎跨越时空的全息模式,向人们展示全新、高速的超文本感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④利用多媒体交互式学习(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和远程教学(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开放式教学系统)将课堂实现对外开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广泛的交流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网播方式授课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其他教师相互联系、相互讨论。同时,教学双方均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二、中学历史教学在信息化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历史教学的特点,很多中学在历史教学中开始尝试着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信息化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机遇
1、信息化教学改变了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使历史课面目焕然一新。
长期以来,特别是新教材的应用,初中历史思辨化的倾向十分突出,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沉闷气氛,教师头头是道地论证,学生被动地听课,学生厌烦历史课的情绪日益增加,课堂效率大大下降。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历史课堂面目大变,以学生为中心、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资料和图片、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课后又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加深学习,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也大为增强。
2、信息化教学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节约了时间。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过去教师用1分钟板书的内容,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并且字迹工整美观,同时也增加了信息量。在单位时间内,应用多媒体系统比过去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信息量增加约20——30%,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使单位时间内知识密度增加,相应地也节约了时间。
3、信息化教学减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也相应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仅使历史课更加有趣,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史实的记忆也不再那么令人头疼,而且记忆得更加长久。由于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学完和学好历史课,学习历史课的负担大为减轻。
4、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由于多媒体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学生不再讨厌历史和害怕历史考试,成绩必然有较大的提高。
(二)信息化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挑战
1、教学的环境与条件
要想进行信息化教学,当然离不开现代化设备。信息化教学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但其昂贵的价格又远非大众所能接受,一整套一般的教学设备也需要十几万元。这对广大偏远的农村教育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即使拥有了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其高昂的维修费用及折旧费也是学校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而我国中学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缺乏信息化教学软件运用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步伐。
2、教师角色的转变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必须克服“计算机中心论”和“计算机辅教学软件至尊论”的观念,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而是更主动地学习。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及时、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学习。在呈现课件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告诉学生该课件的大致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学习目标有怎样的联系,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的重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思考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学习相关的知识,并把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这与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教师主导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多数教师尚未完成这一转变。
3、对学生的要求
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对教师有着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也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必须能够独立操作计算机才能够真正运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与老师进行互动。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中学生对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这有平台实际知识缺乏,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学习。
三、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近几年来,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迅速,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对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现状
1、历史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
历史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建设历史网站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更谈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老师制作的课件和网站,色彩艳丽、动感十足,四通八达,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历史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魅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历史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历史情感的熏陶。
2、信息化教学用得过滥、学生对历史信息化教学失去兴趣
信息化教学只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等于现代化教育,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但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教室后,有的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节节课都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成为机器主宰了。尽管课件内容非常丰富,科学性也比较高,起初学生还很感兴趣,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兴趣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多媒体教学用得过滥,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太少了,直观的刺激太多了,更何况其他课程也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来讲是大量的重复感受,对于多媒体他们的感觉麻木了,原本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随着多媒体过多使用而逐渐丧失,多媒体本身的刺激也已麻木,学生对于历史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失去兴趣。
3、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
任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教学片也好,胶片也好,多媒体也好,它们给学生传达的仅仅只是信息,根本不可能代替教师人性化的讲解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喧宾夺主。可是,现实中有不少多媒体历史教学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画面的形象生动、声音的悦耳动听,而忽略了教师还有粉笔和一张嘴,也忽视了教师自身的资源,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而这些又能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感召。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把早已设计好了的教学内容,如历史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等制成课件,再增加些教材外的史料,配一些音响画面,然后按程序逐条演示给学生,没有自己的课堂板书、生动风趣的人性化讲解、形象的身体语言动作,这样使多媒体教学变得教条化、很枯燥。
4、运用信息技术和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向学生收集罗列知识过多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
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因此多媒体历史教学要注意留给学生消化、思考、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脱离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盲目增加知识和材料的容量,不停地演示,让眼花缭乱的学习内容在学生面前匆匆而过,学生忙于接受,无力思索,无法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理解、细致的思考,导致学习的肤浅和不扎实,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受到阻碍。“贪多嚼不烂”,结果使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死机”,课后做习题,又不得不花一定的时间去看教材,重新思考做出答案。
有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工作也没有进行编辑,大部分学生在因特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不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资源。另外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浏览网络资料,指导思想是先有观点,再让学生在网上查询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资源,并认为这样就是完成了对相关主题的学习过程。实际上这样的资源就是披着计算机外套的厚本教科书,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二)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相关的信息资源库、相关链接、课程论坛,即时答疑等手段,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课前一周,便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教师预先创设好的信息资源库和获取信息的网址或参考书目,下达预习提纲,预设诸如“秦为什么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掉东方六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为什么不实行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由学生主动提取所需信息,并按思考题进行思考,形成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意义建构”。
2、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脸
一节课的开头,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人最佳学习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导入这一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可从《上下五千年》这套教学光盘中截取了一段介绍秦始皇隆兵马俑的录象,由此导人秦的统一。学生看后心潮起伏,学习的激情早已包容在教师设计新颖的开讲教学之中。在诸如此类输入情感信息方面,历史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丰畜的多媒体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知识通过历史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
3、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
在网络条件下,80%以上的课堂时间里,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主要职能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在这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学生可以凭借兴趣学习相关内容,并按自己的喜好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制作幻灯片、网页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不同的媒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无疑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可创建一网站,该网站不仅储存大量图片、文字、音像和课件,而且学生还可随时在留言板上提出问题由各组讨论后回答在留言板上。在这交互的学习行为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经过自我加工、建构完成的,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形成爱学、善学的学习习惯。这种开放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经过自主学习可以牢固地掌握获得的信息知识,同时提高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再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崇尚合作,还给学生“参与权”
全员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切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形成乐学氛围,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形成以小组教学为重点,学生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养成了同学间的协作精神,使学生对疑惑问题有了深人的理解。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
5、交互和反馈,体现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势
交互和反馈是计算机进军教学领域的最堂皇的理由,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采用AUTHORWARE设计交互式的习题,可完全实现人机的交互作用。在互联网中建网站,课讲完了,学生依旧可以将问题反馈给教师。
结束语
由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存在着不可马上解决的制约因素,即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不存在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也是任何先进的机器替代不了的。所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它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既不能夸大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效应,也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化中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小玲.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福州师专学报.1999,(6).
2陈家华.对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学科教育.2003,(10).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王耘.对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CAI的认识与思考[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3)
1 胜任力理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的理论基点
社会文化转型给高等教育带了巨大的冲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代表的传统文科首当其冲,钱穆先生在《中国学术通论》中,对中国传统学术有过经典的概括:“中国学术不外乎教人三种能力,做人、做事、做学问。”[1]事实上,中国传统教育更多是基于道德修养的文人情趣和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的训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人格理想是传统教育的基点,这已经不能适应当下以现代知识分子培养为目标的大学教育,从人才的理念、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模式乃至评价标准都需要在当今时代的语境下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转型下传统文科教学改革日益迫切。
胜任力理论提供了改革的理论基点,美国学者斯宾塞在1993年提出“冰山模型理论”[2],认为人的基本素质就是一个冰山模型,包含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特质、知识和技能六个要素,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实现,被称为“基准胜任力”,而动机、特质社会角色、自我概念则是深层的个体特质,需要长期稳定的文化教育才能实现,而且是决定人的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因素,这就是“鉴别性胜任力”,也就是通过长期教育形成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塑型所形成的能力。
该理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一传统基础学科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意识到社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注重道德修养、文人情趣到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基础理论和专业情趣的传统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急需改变与社会脱节的现实,当前大学教育亟需从单一情趣培养走向对能力的重视,要培养具有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嘴茬子、笔杆子”,使学生愿读、会说、能写。要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就要相应地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传承和知识获取能力的辩证统一,强化学生动脑动手能力,重塑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
2 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设计
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和基点,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片面强化“教”而忽略“学”,学生完全丧失了主动性,教学过程就是对经典知识的学习和传承,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记诵,只有达不到教学的理想效果时,学生作为教学责任的承担者才会被追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学生对知识的期待视域完全被忽视,知识输出和知识接受成为单一的知识转移。随着知识类型和知识体系的繁复,对知识学习目标和效果的设置有了新的需求,教学既是传承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创新的起点,学生应实现知识的接受者和创造者的二位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明确也就顺理成章、日益重要。
为适应信息时代,知识创新取代知识传承成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和地位的反思成为当下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落实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李志义在《推进十个转变,实现大学教学改革新突破》中提出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习惯,当下的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是一种交流和对话,课堂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知识的对话需要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交流”、“思维的对话需要将‘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堂”、“情感的对话需要将知识课堂转化为情感课堂”、“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3]。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而是参与者和对话者;学习也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记忆,而是个体对知识在理解基础之上的疑问和对疑问的追问;知识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过程教学努力实现的目标。既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共性,也强化智力、能力、意志、情感等多个层面的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同时在知识、能力、素质等不同层面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促成个性化目标和方式的实现,明确学生在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中的主体性位置。
强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方式。传统的大学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教与学的分割造成了师生之间期待的错位,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向度和方式,想当然地用自以为科学的、高效率的方式完成教学,而学生却不一定能够达到学习的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期待视野被忽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将要接受的知识之间的对话被隔断。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面对和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期待和兴趣无法对应的教学过程,最后的教学效果可能南辕北辙。如果能够把学生对知识的期待和兴趣纳入教学过程的设计环节,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积极性,在教与学之间形成对话和良性互动,必然能够促成学生在知识传承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解决教与学分裂的现实,“一方面,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言说’作用,使教师由课堂的宣讲员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
3 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并重的培养目标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来说,知识传承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显然离不开特定的文学经典和思想精华,传统式书院教育和当下的大学教育都强调知识的记忆。但是在资料获取途径便捷化和多样化的当今社会,既要明确信息时代下知识记诵的必要性――没有记诵,思维训练就是空中楼阁,陷入信息记诵的海洋,就会淹没主体的思维能力,所以要选取基本知识点的记诵这是对知识进行分类处理和深入研究的前提,又要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要教会学生查找的渠道和具体方式。
建立课堂教学和课下实践的有效联系是强化知识学习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步骤。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是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创造和应用,缺少对学生课下学习的关注和引导。从学生角度来说,上课就是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课下学习则是自己的事情。这就导致了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的课外学习的脱节,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设定和效果,也让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完善无法实现。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的联系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学教与学密切关联的有效途径。大学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知识的全面学习,学生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仅靠课堂学习无法建立,对知识的运用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课堂的知识传授、课外的资料查找和完善以及各种实践合力完成。建立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和实践的有效联系是当下教学改革、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非常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剥夺了学生想问题的权利,扼杀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5]在今天,需要什么资料,一般通过适当的渠道都能找到,尤其是关于本科教学的资料。如果说以前的专家是给一个问题就能给出解释,现在的专家则是给出一个问题,他就能给出一个寻找答案的渠道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当下对大学生的教育就是在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解决后,培养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根据话题,如何确定查找范围和资料的价值;找到相关资料后,要做好基本的筛选和处理,怎么样在一个合适的角度让资料说话,这才是能力培养重点之一。这个目标因课程与专业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这个目标就是科学认识浩如烟海、异文丰厚的民间资料,在其间寻找其审美价值、文化史价值的演变及与当下文化建设的关系,在文化产业化和文化创新的层面与民间文学的历史演变寻找对接的因子。这就要求当下的教学不仅仅是解决资料的传递任务,更重要的还是教师对知识体系、学术前沿与学生能力目标之间关系游刃有余的理解和处理。
这样做,才能实现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接轨,说到底,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学有所用才能学有所成,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大学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这就要求走出学校的大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立足并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由此,汉语言文学应该逐步修正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关于人才的观念,“学校应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情怀、较强的审美感悟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及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再只培养高知低能的‘书生’,而是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4]
4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评价体系的思考
变革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一卷定终身”显然不能适应当下对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改革。在一个新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出现之前,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效果、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传统考试有其合理性。但其弊端是,“从理论上讲,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她)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总是遵循现有的模式,教师既省力又方便,学生不用太费力就可以及格或拿高分,教师学生皆大欢喜。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忽略了他(她)们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真正把教和学的目标转到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上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手段首先要改。”[5]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学生“读、说、写”综合能力的目标考察在一张试卷上很难体现,无论如何科学地设计试卷内容,也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判定一个学生的知识记忆、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逐渐引入基于学生个性差别的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弹性评价体制。
关键词:船舶通信;船舶导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16-02
十提出了“海洋强国”的战略方针,进一步确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国防方面的重要地位。船舶通信与导航是船舶电气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船舶安全航行和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海上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大学设置船舶通信与导航这门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船舶通信与导航的教学现状
《船舶通信与导航》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通信理论、控制理论以及海洋学科的知识。该课程的知识面很广,内容比较复杂。课程主要介绍各类船舶通信和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性能、结构以及实例。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现代通信、无线电导航、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组合导航等基本原理,掌握地面频率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海上安全信息系统等常见的船舶通信系统;掌握搜救雷达应答器及船用天线、船用磁罗经、航海陀螺罗经、船用回声测深仪、船用计程仪、船用导航雷达与ARPA、GPS卫星导航系统、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常用船舶通信及导航设备;使学生了解船舶通信和导航系统在实际工程领域的典型应用,掌握船舶通信与导航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基础。
从教学内容和课程目的可以看到,学生不仅要学习船舶通信、船舶导航的基本原理,还需要学习一些船舶通信和导航设备,在此基础上完整地掌握相关船舶通信及导航的子系统。在授课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就一本教材从头到尾讲授给学生,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船舶通信与导航课程教学的要求。授课教学模式中,没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听、记、背,学习缺乏主观性和能动性,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理解相关理论,这样使得学生缺乏形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性往往会出现纸上谈兵的尴尬结果。老师说教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容易使学生滋生厌学的情绪。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2]不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而是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延伸。船舶通信与导航一方面表现出重点专业基础课的特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重要技能基础课的特点。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和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加深对本课程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充分的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船舶通信与导航”能涉及很多的通信理论和自动化控制的理论,通过讲授的方式,学生会能够比较好地学习这些理论知识。但是,对知识的深入掌握和应用,靠单纯的讲授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仿真学习,自己通过编程仿真,真正掌握这些原理知识。
其次,“船舶通信与导航”本身就是一个功能齐备但是很复杂的大系统,讲起来内容抽象、复杂,还很枯燥无味,学生的兴趣就会随着讲课的过程逐渐变得淡薄;另一个问题是纯讲授原理,学生没有实际的感触,无法将实物和原理结合联系起来一起理解,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特别是一些通信及导航设备,单纯讲授这些设备的设计原理以及应用,学生一听而过,教学效果不会很好,而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平台,让学生直接接触这些船用设备,一方面可以直观了解这些设备,更好地消化老师教授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去操作这些设备,进一步深入了解设备的使用,同时可以了解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联系,建立系统的概念,对理论教学有一个深入和补充。
三、“船舶通信与导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一)现有的实验条件
学院拥有“船舶综合平台信息系统实验室”、“船舶电子信息系统实验室”。利用学院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以现代通信技术理论为基础,实现船舶通信与导航半实物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包括:船舶微波通信实验仿真系统、船舶导航实验仿真系统以及船舶光纤通信实验仿真系统。围绕导航设备以及船舶电子设备和应用技术,通过实物、半实物与仿真等手段,使学生熟悉船用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基本原理,掌握天线与微波理论、电磁兼容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相关的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方法在船舶通信中的应用。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实验室主要有船舶微波通信实验及仿真系统、船舶光纤通信实验及仿真系统和船舶导航仿真系统,可以实现船舶通信与导航半实物仿真实验教学。
(二)理论教学
要重视理论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减少了课堂板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授课的信息量,适合船舶通信与导航的课堂教学。例如在讲授电罗经的指向原理时,就可以通过动画演示的方法,生动形象地演示出罗经的等幅摆动轨迹,以及加了力矩以后的阻尼运动轨迹。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把实践教学也融进去,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讨论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配合理论知识的学习,把每一次实验结束后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来,要求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的通信手段和导航技术日新月异,书本的知识和技术的进步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给学生一些课题,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学习、归纳整理,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前沿性。
(三)实验教学
学生通过船舶微波通信实验实现船外通信,主要包括船舶与船舶通信、船舶与卫星通信、船舶与陆地通信。学生能够掌握船舶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微波设备的使用方法与具体应用。理解船舶通信中微波信号的测量、分析与设计方法,并能够利用仿真技术对微波通信系统进行信号和信息处理;学生通过船舶光纤通信实验,掌握现代光纤通信的系统组成结构与基本原理,并理解船用光纤传感器工作的物理参数、技术概念和标准等,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代光纤通信技术;通过编程GPS原理实验平台、GPS中频信号采样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设备使学生理解GPS的基本原理,掌握GPS导航定位的方法,并通过对GPS接收机接口和信号处理等模块的软硬件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GPS接收机组成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卫星信号的捕获和跟踪等信号处理技术,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用GPS产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总结
总之,船舶通信与导航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课程内容更接近实际、教学方法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船舶通信与导航课程的学习始终与技术发展保持一致。学生既能够学习船舶通信和船舶导航的基本原理,又能够掌握船舶通信和导航设备应用,为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无论从事船舶设计还是航海应用都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震,朱昌平,范新南,等.“3+1”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28-130.
[2]叶佩青,刘莉,吴志军,等.综合性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22-24.
[3]赵薇.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J].北方经贸,2011,(5):115-117.
[4]廖春丽,朱涛,杨海波,王福梅.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1,14(1):40-42.
[5]谢志斌,田雨波,颜培玉,李峰,孙晓磊.船舶通信与导航实验室构建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417-419.
[6]余新科,蔡敏,张建功,等.适应开放式教学需要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62-6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76 ― 02
文化由人类所创造与传承,同样,文化对人也具有教化与塑造的功能。文化属性和品质是有高低之分,先进、向善属性的文化对于培养人才大有裨益,腐朽、消极属性的文化只会把人异化成为社会的畸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多远文化并存和互相冲撞的时代,更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对于文化的选择毫无理性可言,甚至是在好奇心和叛逆心理的驱动下盲从和走向边缘。
一、何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释义
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在繁衍变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诸如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这也是文化的广义概念,而狭义的文化只包含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本文所论述的传统文化是广义上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它在育人功能上有着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的许多价值判断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有指引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大教育家孔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方法。示范教育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成为大学生的榜样。
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正视思想道德问题。当前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案例应该让我们警醒,而传统文化中充分肯定了道德的力量和地位。《礼记・中庸》将“修身”奉为治理国家的“九经”之首。《大学》中也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准则,这些准则都是以修身为核心辐射开来的。不难看出,修身在传统文化中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笔者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共印制162份,向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12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收回有效问卷160份。
(一)潜在的传承危机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的调查中,有45.7%的同学认为不太乐观。这不太乐观的背后,其实就是多元文化并行时代背景下的潜在危机。传统文化此前在五四时期就曾受到过激烈地批判,在被彻底否定后又在本世纪初又兴起了国学热,直至今天传统文化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但是,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认同,而无孔不入且又掺杂入侵味道的外来文化已经对传统文化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更为荒唐的事,源于我们国度的传统文化竟被篡改了国籍,在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感受”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一事件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有43.2%以上的同学认为韩国,有32.5%的同学为此感到反感与愤怒。这说明了我们的大学生对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有一种危机感,而且在传统文化被他国认领时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传承愿望。
(二)教育的缺失与乏力
其实,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只是我们在教育上有缺失,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危机。再看下面一组调查:在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调查中发现,从网络、电视、传媒了解传统文化的高达77.8%,而让人更感意外的事从书本中了解传统文化,或者与父母交流了解传统文化都高于老师课堂讲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从侧面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在传统文化讲授上的缺失与缺位。
因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更多的是自发性地了解,受自身鉴赏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也造成了他们对高雅传统文化接受偏低,对世俗性的传统文化更为青睐。在对“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的调查中,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占了66.7%,而文学与所谓的“经典”则最不受待见,两项合计仅占到了18.5%。在另一项与此相近的调查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民俗风情(历史名胜、习俗节日)、民间艺术(琴棋书画、舞蹈)、民间工艺(剪纸、刺绣、陶瓷)、美食。而对传统思想(儒墨道法佛)则最不感兴趣,仅仅占了6.1%。以上的数据对比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接受的世俗性和高雅性的区分。历史名胜在旅游热的催生下更多地成为90后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集中领域,而传统节日更是已然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儒墨道法佛等哲学、宗教思想文化,一方面受唯物主义世界观影响,不会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普通民众那样盲从和迷信宗教,另一方面对于哲学、宗教达不到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也只是觉得虚无缥缈,不会将兴趣点落在这方面。
(三)渴望了解传统文化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有内在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52.8%学生想要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时间。对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态度调查中,有35.8%学生认为应该坚持民族精神文化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外来文化接受最快的群体,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对象,他们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在“您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调查中,有57.9%的学生选择了愿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理应有所行动,且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愈加走向成熟。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它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这样一门传统文化课程,尤其是在一些非综合性院校,缺少师资以及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漠视造成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空白。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认为传统文化至少也应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大量引入。
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灵活,这些改变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的切入点,也是在政治理论课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都可以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魅力,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的先决条件。目前我们国家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统一的教学内容,各门课程中都可以从某些内容作为切入点,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首先就应该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开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更加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具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自觉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突破。
(三)第二课堂的延伸与扩展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概念也应该放大,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也需要延伸到日常活动中。教学的主体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行政人员也要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一个大的传统文化课堂格局,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在此仅以传统节日举例:传统文化与很多传统节日紧密相连,但因为缺少有效的文化引导,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被我们忽视了。而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西方节日却赢得了大学生们在形式上的喜爱。在“热衷于西方节日而冷落了传统文化原因分析”调查中,45.1%的同学认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西方节日增加娱乐。而对于“你以前参加过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比赛”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0.7%的同学都表示没参加过,但想参加。如果我们利用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主题活动,那么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散发出来,传统文化的观念就能深植于大学生的内心,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就得以实现。
四、结语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始终无法全面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却在与日俱增,背后的原因正是这个多元文化并行的时代背景。说过,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显然需要被传承和发扬下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应该首先具备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其教育目的。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大学生 伦理学 感恩教育 实践模式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教育者形成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学校道德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感恩教育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一)加强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方法
“立志”对一个人很重要,尤其对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它犹如人生的指路灯,驱散前进途中的迷雾,照亮人生的路标。人生只有立志,才能产生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而有些大学生,对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缺乏信心与奋斗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宏大的志向。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大学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确立宏伟的目标。
(二)加强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手段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不孝敬父母、唯我独尊、封闭自卑、嫉妒猜疑、偏执极端、虚幻情感交往、暴力倾向、重竞争、轻合作等等违背道德的事件屡屡发生,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有些学生不知荣耻,不会感恩,没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让青年学子们知恩感恩,知荣明耻,这样才能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加强感恩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
一个人综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感恩是传统美德,是真善美的行为,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知道感恩的人一定是讲道德、讲诚信的人,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肯定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因而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容易获得承担一定责任的工作和岗位,从而得到相应的锻炼从而迅速成长起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大增强。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青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与其生长的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感恩教育并非一个新事物,它曾经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如果只一味地探讨那些教条式的条条框框,而不去深挖感恩教育缺失的根源,我们的教育在青年学生面前仍然会陷入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历史继承上出现脱节,使青年感恩教育失去文化土壤
百余年来中国思想文化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在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时忘记了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性。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所特有的文明采取了片面误读和否定的态度,让传统伦理道德失去了生长的土壤。加上市场经济中对物质利益的片面向往和追求,人性的欲望不再受到道德伦理规范等软性制约体系的约束,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道德状况的滑坡。中国传统美德的感恩思想和感恩教育在这大环境中也势必受到影响,对青年来说更是如此。
(二)家庭中爱的错位和感恩教育的不作为,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潜意识中阻碍了其感恩意识的形成
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自1980年代以来,因众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感恩意识等道德品质的培养逐渐被淡化,基本上只追求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这必然使子女对父母为其所做的一切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淡化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学校教育手段和评价体系单一,道德教育错位与不足,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和责任教育
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滞后,即使在高唱“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进入大学最终仍然只有靠标准单一的考试成绩决定。这种单一性的评价模式让学校在教育中只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道德培养。使学生不知情感和责任为何物,加上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恶化了教育效果,从而加剧了青年感恩意识的缺失。[2]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年轻一代人文思想欠缺造成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和物质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在转型时期的社会中相互碰撞与融合,让社会文化氛围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多元社会价值观也随之相伴产生。青年在这种环境下,不免受到社会的消极影响,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唯利益思维模式,而不懂得感激父母,也不知如何去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感恩教育几种实践模式的探讨
我们针对青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在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从多种实践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力求形成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教育精神。
(一)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感恩教育实践模式
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把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融入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能把感恩这一品质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也就相应的提高了职业素质,使大学生爱岗敬业,在工作中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二)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感恩教育实践模式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加以适当的引导,不仅是言语上的教育,更要亲身示范,通过身教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只有“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我们教育者才能在感恩教育中发挥示范作用。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摆脱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体验做为社会人的人际亲密感和责任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
(三)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的感恩教育实践模式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树立起正确的感恩教育观念,在关注子女物质需要和学业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他们精神人格的培养,要教导他们在向家庭、社会索求的同时,也要有知恩图报的思想,并且鼓励他们付诸于行动。同时,父母更要明白言传身教的道理,要以身作则、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为子女树立感恩的好榜样。
只有学校感恩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让感恩意识缺失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激发知耻心,唤醒感恩心,激发责任感,从而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并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应用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文化的根源,教育者不管经历多少时事的变迁,都应该始终将其精华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但是随着教育走向市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教师、学生及家长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的成绩和就业前景,而忽视了文化底蕴的熏陶和学生素质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真实环境下的积极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追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并主张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完成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学界有很多基于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论文,然而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却鲜有论述。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具有共性,是对普遍学习主体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一种规律的揭示。因此,它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具有超越时代和国界的巨大魅力”①。传统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和先进的,其内容大部分是健康和优秀的,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当代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而不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就直接导致大学生缺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爱国心。
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究其教育根源,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教育目标缺失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学生就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符合时展需要的各项工作技能。因此,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越来越体现出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而忽视了在发展人的个性和心理潜力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大多强调传播文化知识的功能而忽视其教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在传播传统文化上的重要功能。
(二)内容设置不全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几乎没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很多院校根本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甚至连选修课也没有设置相关内容。这就切断了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教育方法过时
传统文化的教育通常都是注重教师的讲解,不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过程。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过时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忽略学生的接受心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厌恶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管多么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我们引以骄傲自豪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沦为了“无聊”、“枯燥”的代名词。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解析
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当今先进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承认“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当今教学法追求的理想状态,即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双边“互动”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互动模式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情境”与“交流”是重中之重。仔细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它们都是以互动为先决条件的。“情境”的创设是为互动提供背景条件;“协作”的必要条件就是互动,没有互动,便谈不上“协作”;而“交流”则是互动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交流、互动是达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终极目标――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何克抗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做了如下描述:“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一一构建的目的。”②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主张教师传授知识的最好方法不是填鸭式或讲授式,而是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和知识的创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发现和探索式教学、协作和互动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这些技能一旦被学生所掌握,学生便可以进行更多的自我调节,对新知识和技能进行“同化”和“顺应”。
布鲁纳主张发现和探索式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资料,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采用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合作和互动式教学以Lantolf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据,该理论认为意义是通过两个或多个人的协同努力而获得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或对话过程被看做是教育的核心,是达成社会建构的最好形式。
从上述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来看,它们都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所未涉及的。从实践角度看,就是要打破单一、单向、封闭的教学模式。
三、应用途径探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中华民族的“老文化”,但是在学习时我们也要用“新方法”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探索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瑰宝。这不仅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同时也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一)情感融通
建立良好的课堂情感是互动模式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有着启迪和调节作用。如果能建立宽松、和谐的情感环境,则有益于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在互动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会得到张扬和肯定。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角色有退居二线的趋势,但在情绪营造方面,教师却依然扮演着主要角色。
每一个青年学生对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独特的文化艺术等,都有一种认同意识和喜爱之情。教师若能以风土人情或是审美情趣作为导入新课的话题,便能收到酝酿情绪、深化主题、带动学生参与互动的效果。面对一位教学得法、亲善友好、感情真挚的老师,再加上耳熟能详的讨论话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高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欲自然膨胀,爱国主义思想自然升华。
(二)讲授方式
我国自古就重视德教,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其中最主要的道德教化方法就是正面灌输。灌输是教化的基础,儒家将灌输演绎到了极致。尽管传统的灌输教法是为古代社会服务的,但是我国历史上讲道德、重修身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仍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但是,灌输方法比较片面地强调以整体或社会为价值取向,比较忽视作为历史主体的个人的价值,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缺乏调动受教育主体积极参与的机制”③,完全没有给学生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因此,当今的讲授方式应该是传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同时充分利用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使教与学朝着自主学习方向发展。这样的新方式与传统灌输讲授方式相结合,提高了教师讲授方式的开放性,既可以在传统的教室里用正面灌输的方式讲授,又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来演示,更可以在教室里组织各种任务式、互动式和参与式的小组讨论。
课堂中的问答形式也是教师引导课堂互动气氛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实践证明,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有机结合最利于讲授时的互动。前者的答案简单明确,有利于学生整体互动和自信心的建立。后者的答案关联而开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积极引导,真正让学生参与互动。同时,教师应注意问题的启发性,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手中的问题接力棒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问”与“答”将教与学联结起来,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这也是对课堂互动模式的一种深化。
(三)兴趣切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抓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一个法宝。兴趣是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往往更愿意融入课堂,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
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可利用的切入点非常多,例如热播的历史剧,名家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具有浓郁中国风的流行歌曲,时尚服装品牌推崇的中国元素,实木家具反映的中国文化,等等。这些导入的话题都是学生熟悉、喜欢的,从兴趣开始进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无疑是教学双边积极互动的一个良好开端。这种在学习过程中得来的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总之,以兴趣为切入点,让情感融通转化为情感互动,这样互动便能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中展开。而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往往也为知识自觉深化和内化提供了根本条件。
(四)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从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其次,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实践中,要使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有步骤地解决任务并体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做深入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这样,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四、结语
总之,教师必须树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实际,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需求,全面兼顾“四要素”,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编写在实践中符合实际情况,在理论上能与教学规律相吻合,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完成掌握好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任务。
注释:
①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9).
②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J].科学课,2004,(2).
③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3.
参考文献:
[1]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9).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J].科学课,2004,(2).
[3]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3).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的内容中所体现的考生的诚信观念出发,分析指出了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学生对传统诚信观念的困惑和矛盾。进而对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的区别作出了法伦理学层面上的分析,指出了中国传统诚信观是“单边主义的、义务主义的、目的主义的和自我支配的诚信观”而现代诚信观则是“双边主义、权利主义、工具主义和对等制约的诚信观”的本质差异。然后,作者以两者差异为工具,具体考察和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存在的传统观念形态,并且同时考察和分析了在若干学生作文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诚信观念以及这种观念对法制社会中现代诚信观念形成的消极影响和错误导向。最后,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议:消除“语文与伦理和法制教育无关”的观念,树立语文教育也应担当起对学生进行现代伦理和法制教育责任的观念;中学教科书的编辑者应该具有强烈的现代文明观念和法制观念;教科书具体篇目的选定应该开放和透明,应该征求法学界和经济学界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学者的意见;中学语文教科书编选文章的内容在理论依据上应该和大学教科书的基本理论保持一致。
关键词:传统诚信观念 现代诚信观念 伦理和法制教育 语文教育改革
一、 从2001年高考作文看到的问题
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论诚信”。应该说,该命题不仅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性,更具有法学研讨的价值(例如我国民法就将“诚实信用原则”列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帝王规则”),它与“以德治国”理论和朱总理在那年的两会期间提出的“整顿市场秩序”口号以及法律学者们忧心仲仲的“社会诚信缺失危机”等社会现象,无不有默契的联系。诚如命题人王伟明专家所言“出这个题目,就是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注重品德、注重诚信,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尽力。”①但是从考生五花八门的作文标题、立意和体例中,法伦理学看到了考生对“诚信”在内涵理解上的陈腐和苍白,更感觉到了考生那种“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心态。我们仅以学生作文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学生在观念上的困惑感和失败感:《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和《守住心灵的契约》表明了学生在其思想的深处认为:诚信只可以用来孤芳自赏而不可以用之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典型的陈腐观念“诚信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与别人没有关系”。《诚信出走》则表明了学生思想意识中对“诚信迫切要求逃离和出走”的无奈与无助。《拍卖诚信》显示出学生潜意识中对诚信的腻烦和抛弃……几乎所有的考生都难以逃脱的传统诚信观念的枷锁和窠臼,这不能不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某种失败。
人的思想观念,自中学播种,自大学分蘖灌浆,至中年成熟收获。中学时期是人的思想在躁动中探询出路的时期,迫切需要在伦理上正确的指路。语文教科书所选文章均代表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语文教育对学生树立伦理观念的影响极大。但是,我们从2001年高考作文最优秀的满分答卷中,却只看到在学生思想深处存在的中国传统诚信观念的阴影和自我欺骗,而看不到现代诚信观念的明亮和希望,我们不能不为此而进行一番探讨。
二、 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的分野
对于诚信的基本含义,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并无大的争论,但是,在对于诚信的底蕴、作用、维护机制等方面,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却大不相同。
(一)从诚信观念的起源来看,中国传统诚信观念主要起源于社会主体孤立的道德内省和意识上的自我约束。而现代诚信观念则是西方的舶来品。西方民法学以为,诚信观念主要起源于商品交换和贸易中所产生的彼此恪守契约的客观要求。前者认为诚信与否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后者则认为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双方的事,与个人孤立的道德内省无关。另外,在古代和现代的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中,诚信从来都是一种单边的义务而不是一种双边义务,诚信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诚信是老师为学生设置的行为规范,诚信是国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惟独没有人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家长、老师和国家如果对孩子、学生和国民失信的时候,孩子、学生和国民可以通过何种方法来索取家长、老师和国家应该“交付”给自己的“诚信”?!这种起源上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在底蕴上的“单边主义诚信观”和“双边主义诚信观”的本质差异。现代中国社会,诚信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重要资源,其基本底蕴和精华不仅仅应该是“双边主义”的,更应该是建立在法制意义上的。为了维护双边主义的诚信,我们只能将法制作为超越于道德内省和舆论评判的“第三种力量”。
(二)从影响诚信观念发育和成长的人性论观念看,中国传统的人性论认为,人虽然有自利之本性,但是这种本性是丑恶的和应该自我抑制的,而诚信恰好就是抑制自利的利器,因为在实际上,诚信的原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维护,当然也意味着对自利的限制。所以,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诚信,也只能是一种自我克制的“义务主义诚信观”。在这种观念下,诚信是一种负担!而西方的主流人性论则认为,人的自利本性是固有的和正当的理性,不但不应该被认为是丑恶的,而且也是不可能被抑制的,而诚信恰好应该是实现自利人性的利器,盖因为自利的实现来自于对方主体诚信的行为,反之亦然。所以,现代法制意识观念下的诚信观只能是一种维护人际互利的“权利主义诚信观”。在这种观念下,诚信是一种快乐!
问题的提出:充分学习理论知识,用以指导新课改十分必要。只有从理论基础上理清思路,改变观念,才能自觉地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当代最前沿的教育方法和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和二元智力理论的影响下,“填鸭式”教学模式急需改变。
【关键词】认知理论 合作学习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16-03
中国教育改革顺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站在世界范围内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高度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改要求教育家们要有新思想、新办法解决我国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痼疾――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不足。
当今世界,各国以教育立国,以教育兴邦之识已成大势,各种教育改革理论方兴未艾,其中不乏已成为各国学习模式(如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中国近年来,大力提倡课改,运用高效课堂模式,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已经在理论准备和技术层面取得一定效果。尤其在技术层面,各种方法已经日臻成熟,已经从临摹阶段逐步向“自习”阶段发展,而我们最终走向“自创”。
因此,只有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方面弄清楚其来源,知其所以然,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设计更合理,分组合作学习更符合学生特色,评价标准更加完善。并且,能够使教师、学生向更高、更深层次开拓智力空间,才能尽快从“临摹”阶段走向“自创”阶段。
一、分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特征
1.组:“组”字从“系”,从“且”,“系”指丝绳,“且”意为加力、使劲,二者合起来,指用力编织绶带。在教学中,“组”就是由学生、导学案(问题)、教师串起来的一个合作团队。
2.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是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平台,是以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
3.分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综合运用教
学动态因素,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学生、教师各层次之间的互动,促进学习,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分组合作学习的特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各种智力水平(一般个体智力分为8种),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为主线,体现以“生”为本理念,把学生情况、学习氛围、师生、生生关系有机组合到一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的超市,兴趣的狂欢。
二、分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指导实践的是经过验证的理论。当今,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受两大理论体系的影响,而这两大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注重人格培养,尊重个体差异,人人享有平等教育,造就不同能力的人才,以及多元的评价标准。
(一)中国传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影响
中国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孔子为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生活的时代,思想活跃,各种思想流派层出不穷,且具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川的积极的思想学术氛围。各诸侯国为了立国治国展开了人才争夺,有德有才之人成为那个时代的“潮人”、“达人”。为了满足治国平天下的需求。大儒学家、教育家孔子创办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学校,培养了大批适应当时社会急需的“人才”。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孔子把教育确立为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他认为,庶――富――教是立国的根本。“庶”就是劳动力(生产力),“富”就是发展生产经济,“教”就是教化、教育。因此,教育成败关键看教育在治理国家、社会的地位如何。
2.有教无类,打破不平等。他打破只有贵族是聪明人、贵族具有学习能力的不平等教育思想,认为,天赋人心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因此,孔子的学生中,有穷的吃不上饭、住不起房的,有士大夫,有有钱人,只要愿意学习,他都以宽怀接纳。
3.兼收并蓄。不论你是天资聪明,还是愚笨,不管你有超常智商,还是智力平平,孔子都来者不拒,他认为“肤良医之门多病人”。
4.开放式教学。教学时间因人而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分地域、不分种族。
5.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材选择自主性。学有四教:文、行、忠、信。授有“六经”、“六艺”。“六经”侧重文化知识,“六艺”侧重才能、技能培训。
6.教学实践。学以致用,带诸学子游历列国,考察国情、民意,验证所学。
孔子的教学方法(技术层次)也是灵活多样。其核心是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的核心。重视个体差异,因其自身特点施教。另外,孔子还有一些很好的课堂教学技法。例如:①谈话、讨论、探索式。(个别谈,聚众谈)②学而知之,知行统一。③启发诱导,循序渐进。(自学(独学)――诱导――领悟――表达――再思考――再领悟(提高))④明确标准(成人,立德),目标、标准深入人心。(评价灵活)⑤举一反三,学无定论。⑥争论、质疑。畅所欲言,质疑老师。⑦教师、学生平等。⑧寓教于乐。教《诗》配乐。
(二)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对教育改革理论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
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他综合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对传统的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扬弃,提出了人不仅具有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而且还具有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能力,交往――交流能力,自然观察能力。①每一个体智能各具特点(同时独立拥有8种智能)。②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环境、社会、自然、教育条件)③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解决、创造)。④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
根据中外教育理论,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体特点,发现、培养、激活个体智慧(智力),把高效的教学设计与培养不同能力的“人”紧密结合,方式、方法很多,当前流行的小班制,分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社会实践法等都在向同一个目标发展――培养有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有社会交流能力的人。
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单一的讲授法,成了“任我行一统课堂”,不能因材施教,对分组合作学习法理解不够,运用不恰当,热热闹闹,达不到目标,课后还得靠作业压,不能体现个体差异;讨论法,漫无边际,没有主线,知识教授不到位;社会实践法走了过场,效果无法评价等等。
只有把中外教育理论与导学案的设计、分组合作学习以及评价方法紧密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导学案的设计,核心是既要把知识设计好,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学案要有层次,有充分展示不同特点学生的内容设计。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体现多元性,目的是发展多元智能。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加德纳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独立的八种能力,即使是脑损伤的人,也只是一种能力受到了损伤,现代科技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分别管理不同的能力,每个人有与众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关键智能,教育就是要激发这种能力。如果导学案设计脱离课堂主体 ――学生,仅就其知识内容而设计,那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也背离教学的终极目标――造就不同能力的“人”。导学案的好坏决定了教学目标的是否达成,导学案的高度就是教师水平的高度。
导学案设计体现差异性的主要方法是分层次设计,就不同智力的学生设计相同或不同的问题,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答案。孔子在差异性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智能的学生,设计了因人而异的解决办法,同一问题,却因特点不同的学生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高效课堂的第二个重要支柱就是分组合作学习
分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得到尊重,让他们的智力差异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展示。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能潜力各不相同,都会通过不同方式得到展示和实现,都会通过某种对应符号表现为一种能力。因此,分组合作学习绝对不能成为一种形式主义,而必须成为课堂教学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使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展示。
(一)分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建立在学生独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预习的基础之上
课堂教学顺利与否,关键看学生对导学案理解的深浅。如果没有充分的课前独学,课前的预习,并通过预习,保证课堂教学中涉及的重点、难点及主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就无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节课就是失败的。预习,也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发挥个体智能差异性的一个具体行为,为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二)分组合作学习,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学习是教授法、探索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时,根据课堂的不同阶段,分别利用不同方法。
第一阶段:(引入导学案):教师要以充满激情的语言 ,诙谐而不失本意的表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启发式和讲授法起主导作用,把本节课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清晰地告诉学生,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的探讨阶段。
第二阶段:(讨论、争论),组内、组间进行讨论。教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点拨、组织课堂,主体――学生展开争论、讨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心,采取讨论法,引入竞争机制和探索模式,方法灵活,发现疑点,解决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各个层面进行交流。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要注重一个氛围――热烈,对抗而又有序;两个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导演,学生演员,师生平等;生生关系――同层次对学,不同层次帮学。本环节是充分展示个体智力,人格差异的主要阶段。教师要以赞许、鼓励的方法,让每个参与者都有展示才智的机会,教学秩序自由度要高,提出问题层次要强,解决问题干净彻底。通过争论、探讨,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在本阶段,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畅所欲言、质疑、举一反三等方法得到运用。
本环节用30分钟时间。但是,教师在掌握进程时,要把握学生的讨论状态和导学案的理解情况,可再拿出5分钟进行初评,纠正一些不正确、低效率的做法,以便在评价阶段能有好的效果。
第三阶段:在争论、探讨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引入点评。点评阶段是探索法的延伸,也是提高阶段,展示各层次的成果。教师应当以不同层次的代表分别进行点评,允许抢评。根据孔子对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一对一对评,让不同个体智能差异有展示机会,也可以更深入了解个体智能差异。在点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教师在点评时,多用肯定的语气,少用否定的语气,不用轻慢的语气。
第四阶段:评价应当是清楚而明白的,应当有一个基本体系,不同科目有不同的标准。必要的定量是可以实行的,但是,不能给学生贴一个好或者不好,优秀或者差生的标签。即使打分,也不要当堂公布,尊重个体的人格,是评价方法的重要点之一。
第五阶段: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又不拘泥于课堂内容,要有开放性、选择性、自由度,作业以社会调查、手工制作、参观学习、读书心得等内容为主,把课堂与社会、家庭联系起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观察能力等。
四、科学评价
1.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相对独立的通过不同符号表现出来,是独立的不是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据此,加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用10年时间的研究实践,对学习活动评价方法进行设计,目标是为了发展一种新的方法,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育是浸泡在时间里发展的,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推动着人对自身教育观念的革新和教育行为的转变,以及对我们所采取的教育造成的后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到底我们心目中的教育是什么?我们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从事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这是形成我们对教育基本认识的前提条件。传统的认识里,我们一般会把教育仅仅认为是学校教育,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教育出现了问题,就应该从学校找寻原因和解决的对策,这只能说是一种狭义上的理解,或者甚至认为教育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践理论,“早期的教育学是为指导教育者的教育实践而建立起来的,它主要包含两种成分:从实践哲学和历史学角度对教育目的进行分析的理论知识;探讨教学艺术以帮助教师从事实际工作的实践知识。”[1]在传统的狭义认识里,教育或许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阶段性的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教育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然我们的认识也不会局限于先前的狭义认识。因为教育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不再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别人的事情。任何认识只能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刷新,对原有认识的发展,教育同样是这样。教育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思考自身,思考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同样社会的发展出现问题,人们同样会反过来思考教育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发展是必然的了。其中,在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都一直在思考教育如何在我们认识中给其自身一个恰当的角色,在当今学科如此细化和交叉分支学科的极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学是否面临着改革。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传递着人们的生存技能和社会经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被一种生活、生产经验的传递活动所代替着,或者在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之后,尤其是在学校产生之后,教育就被一种单纯的教学活动所代替着,这时的教育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模糊的,但一些教育思想却散见于一些长者、教师或学者的语录和文献资料的中,可能称不上教育理论,但为以后人们对教育的研究起到了借鉴和启迪的作用。在近代,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和经济的极大发展,促使着人们对知识的极度渴求,因为在此之前人们一直生活在崇拜自然的观念里,认识的解放,推动着人们对自然的探求,通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对自然改造和利用的目的,进而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在此过程中,知识是我们掌握自然密码的关键,它推动着我们揭开未知,而知识的掌握是离不开教育的,进而把教育推向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急先锋的位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也带给了教育极大的社会压力,人作为一个个鲜活的发展因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在社会这个大的机体上。
2 由“教育”概念引发的教育学反思
我们此时,需要反思一下,教育学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发挥作用,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的一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都把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来认识了,既然教育学可以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我们就有必要证实这种教育科学理论可以科学地解决教育的相关问题。但问题在于,教育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不具有任何归属倾向,但形成了理论就应该需要讨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才应该是科学的。自从赫尔巴特给“教学”作出“教育性”的规定以后,便逐渐形成涵盖教育与教学的“教育”概念。[2]
1 认识汉字书法艺术与自我评价的功能
汉字书法,就其表形表义而言,是一种兼具会意、联想、立体的语言符号。经过书法家进行人文思想的加工融汇,凝结书法家个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和对书法词 句的构造解析,使汉字发生了形义神韵的外在变化,突显出汉字富有文化意韵的风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书法美学在学生知识结构中起到举一反三的催化作用。
(1) 学生掌握了书法美学理论,可以更深刻地认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提高认识汉字书法艺术价值的能力。学生处于青春期心智逐渐完善的成熟阶段。科学地启发引导他们感受书法美,领悟艺术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2) 汉字书法学所包含的意象、雄浑、清雅等概念的形象性释义,在学生确立一定审美观念后,对自身的认知评价必然产生理论、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内化,将书法美学的思想观念付诸于自我反思的认识过程,表现在对书法的青睐,对自我气质的向往,对自身才华的抒情性表达。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以书法美学的理论直接参与对艺术的表达演绎。
2 提高文化素养与完善专业结构的协调功能
当代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正处跃基础台阶,完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知识与智能重新创造的转折时期。书法美学理论既是艺术理论,也是哲学思想理论,它对学生知识与智能的创造转折起到的不仅是丰富文化元素的作用,而且是起到了训练思维连接知识与技能的桥梁作用。文化素养是文化知识的综合积累,书法美学理论的各个范畴在一定知识背景下与其艺术理论其他学科的专业理论进行博弈,从而产生学生智力开发的火种,照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协调发展的成才之路。
关键词:贯彻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专业水平;改善英语教学 成就教改良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297-01
高中众多英语教师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在接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熏陶和影响,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师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师生关系的重新构建和现代教学理论所提倡的教学当中的“学生中心论”还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的意义,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对这些理念的贯彻就不够积极,即使做了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效率。甚至有人成了“邯郸学步”,现代的教育教学模式没学会,传统的教学模式又不能用,于是感叹“不会教学了”。其实,无论哪种教育教学理论,其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因此,如果广大教师能够真正理解这一点,他们就会转变教学理念,继而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主动积极地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贯彻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为此,本文将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从多方面进行论述,为广大教师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提供有力的证据。
一、贯彻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适应现代教育转型的基础
1、在教育领域
思想解放对顺利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和贯彻落实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广大教师的思想解放了,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地去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把它们运用于现代教学实践。
2、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倡导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核心是“生本教育”和“教育现代化”
在此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人的发展是衡量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这就是“以人为本,生本教育”。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另一个核心就是“教育现代化”,它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深刻理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当中很多内容对于现代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在自己的日常英语教育教学中去实践和探索这些理论的科学用法。
“生本教育”的理论落实需要广大教师切实改变传统的师生观念,与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关注学生,关注作为学习主体性的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地学习。这实质上基于一种新的学生观,要求广大教师重新认识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3、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运用这些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时要因地、因人、因时制宜
通过实践探索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但并不是这种方式就是“死”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学习活动作出不同的安排。同时也要注意到,作为生活中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他们不仅和教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既然学生也具有社会性的一面,我们就必须将教育教学和他们的社会生活进行有效衔接,实践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样让教育教学效果更好。
二、做教改良师,适应现代教育转型的必要条件
1、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自己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应该是建立在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将它科学、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还要依靠教师深刻钻研教育学、心理学,运用教育学中所提供的教育理论将新教材进行从新研究、整合,使其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要求。
2、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拓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拥有很高的英语知识水平,还要了解很多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同时对于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也要有所猎取。
3、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把握能力提高对实现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单元化、模块化的安排,有时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整合,把属于同一范围的内容整合到一起。
三、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模式,与时俱进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那就是我们在教学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教学任务完成,但又不能不看学生情况、教材情况、社会发展情况一味地生搬硬套那几种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为了适应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成为当代的课改良师。
时代总是在不断发展,一切事物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和新教材的开发使用都需要通过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它们的效用,因此教师的作用决定着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成败,我们教师必须认清形势,积极地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做课改的良师,为新时期教育的转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6.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7.
[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2.9.
[4]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关键词】课程;教学论;本土化;发展
1.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原因
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各种争论来看,不仅是有关于教育观念的争议,也有关于教育体制的争论。虽然对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争论不断,但可能正因为是这种深层次的分析,才为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1.1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但是本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本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西方重视思维的抽象性和发散性,在我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中比较注重经验性思维,这就制约了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要想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革新思维方式,并进行话语系统的重构。“应试教育”向“构建教育”的转换,要求教师对文化的观念进行深层次的调整,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1.2中西方教育思想生成机制的差异
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于社会人文土壤的问题。教育改革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在民族与国家转型的同时也会发生教育体制的改革,并且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在社会变革之前,这是教育发展前导性与先行性的体现。新的教育体制的构建,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的思想和理论,必须是建立在本国社会文化基础上的思想与理论。我国新课程的改革,要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使教育理论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目前的教育改革理论很难超越时代的局限,所以,还需要一场当代的教育改革去培育新课程改革中所需的理论和观念,这样才能确保新课程改革的成功。
1.3中西方社会文化心理差异
在关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一些教育理论中,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在教育体系与制度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并带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教育的根基不稳,国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并缺少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新课改明显不能适应社会文化的心理差异。所以,用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西方文化协调注重社会本位的中国文化,必将会出现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与西方教育理念相冲突的局面。即使在新课改中强调合作教学与社会性构建的重要性,但是却很难找到传统教育文化和新课程观念的契合点,这时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理念与理论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
2.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发展的途径
2.1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发展的基础
在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理论与实践等的思想矛盾冲突下,很多的学者开始进行“本土化”的探索。在现代的教育历史中,有许多的学者在进行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例如,陈鹤琴的 “整体教育实验”观念、 黄炎培 “做学合一 ”的教育理念等等。都为我国教育“本土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对这些观念进行总结。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许多的教育学者和教师,在带有中国意识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黎世法的 “异步教学改革实验”观念、魏书生的 “课堂教学六步法实验 ” 观念、李吉林的 “情境课程与教学”理念等等,都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2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的发展途径
整合与多元是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对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研究还需要不断的深入。原有的文化视野比较狭隘,与世界的文化相背离,但是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许多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被引入,拓宽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同时也存在着弊端,文化不断向西方发展,与本土的文化相背离。所以,应该加强对本土教育理论的建设,将各个学科的方法与理论整合起来,使教育改革的研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加快课程和教学理念的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此外,还要掌握课程改革的大方向,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而使教育理论更加科学化。这有利于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突破经验研究和文本研究的限制,使理论研究更加具有实践性,同时也可以使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有效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走出西化移植的误区。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创新与融合,同时这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改革的重点问题。必须从民族文化出发,进而构建本土教育理论。没有民族文化的牵绊,也就构不成具有标志性的教育成果。同时,也要构建实际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有效体制,在本土化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原创理论的创建。新课程的改革是教育文化所呈现的新的面貌,要想达到改革的目标和效果,就必须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并不断的进行创新。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育理论的实践者与研究者的长期坚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3.结论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问题探讨从未停止过。讨论的重点从“中体西用”到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由此可见,关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问题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姗姗,于伟.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前提性问题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
[2]田友谊.课程改革:“外来”与“本土”的融通[J].教育科学研究,2008(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