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市绿化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城市绿化分析

第1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立体化绿化的含义阐述,介绍了城市绿化立体化的意义、形式及其推广方案。并且介绍了几种立体化绿化的植物。

一、城市立体化绿化的含义

城市的立体绿化,广义上的立体绿化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三维空间进行绿化,最大限度的增大绿化量。如乔、灌、草结合进行绿化,对墙体、屋顶进行绿化使园林植物在城市建筑物表面生长发育等形式,都是立体绿化。狭义的立体绿化是除了地面绿化形式的其它绿化方式,如墙面、屋顶绿化等。充分的利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是目前城市园林绿化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绿化、美化城市环境的新的途径。

二、城市立体化绿化的意义

1.在当前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寸土寸金,单位绿地建设又必须达标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绿化,增加绿地率,可以有效的缓解用地矛盾,在完成绿地指标情况下,增加必需的硬化空间。

2.立体绿化有效的美化了城市环境,增大了城市绿化的绿量,使绿化视线由平面向空间转移,丰富了人们的视线。园林绿化为柔和的软质量观与楼房的硬质轮廓配合,丰富了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形成很好的景观,使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3.立体绿化增加了城市绿量,有效的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了生产生活质量。绿化是城市的肺脏,它能调节城市的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土壤,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嗓音等生态效益,改善城市小气候。有研究表明有立体绿化的建筑物比无立体绿化建筑物的室温要低2-3度,绿化有效的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4.形式多样的立体绿化满足城市复杂立地条件的绿化要求。城市立地条件存在多样性,有平地、斜坡、河流、道路。因此护坡、桥梁、河道都可采用立体绿化来增加稳定性,增强安全感。

三、城市立体化绿化的形式

城市立体绿化的形式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面立体绿化:这种形式往往不被人列入立体绿化范围,事实上搞好地面立体绿化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更有其实际意义,因为我们大量的绿化都是在地面上做的。现在的城市绿化大到广场小到单位庭院绿化,对地面绿化往往只满足于铺一片草皮,栽几片灌木,认为意境比较纯净,视线开阔,没有杂乱感,便于驾驭,且投人比较低。但这种绿化方式忽略了对乔木的运用。浪费了大量的绿地的上层空间,如果我们在绿地上栽上乔木,不仅有效的加大了绿量,也丰富了绿化的景观层次。使绿地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便于绿地养护管理,给人们一个有林荫环境的游憩环境。

2.墙体围栏绿化:对城市建筑的实体墙、围栏采用各种攀援植物进行绿化,数株藤木就可以起到遮荫、覆盖墙面、改善环境的作用,形成苍翠欲滴的绿色屏障。

3.桥体、桥柱绿化:在桥的两侧适当设置种植槽栽植园林植物,可以增加绿视率,起到吸尘、降噪的作用,使桥体不再是一个硬质的交通载体,而变的生气盎然。

4.主体花坛:在广场、游园等地设置摆花花坛或以五色草等植物为主装饰的绿柱、标语架等临时设施,绿期也有几个月,起到美化点睛的作用。

5.阳台绿化:在许多城市,居民爱好在阳台、窗台种花摆花,使生活环境绿意浓浓,体现出自然生息,用绿化装饰了家居,提高了生活质量,陶冶了情操。

四、立体绿化品种选择

立体绿化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可供学习、模仿的范例也不多,人们对立体绿化可用的绿化素材也不是很了解。目前墙体、屋顶、阳台的绿化可选品种很多,我们在选材时也应注重生物多样性,一个生态系统,生物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在绿化配置上就要做到植物的多样性,并使之各得其所,提升景观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态效应。如对墙体绿化采用攀援植物绿化,常见的品种有地锦、爬山虎、凌霄、紫藤、常春藤、迎春,扶芳藤、蔷薇、金银花、牵牛花、络石、木香、葡萄等植物,在配置时,可选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搭配种植,如以爬山虎为主的墙面。种植部分常春藤或其它常绿品种。屋顶绿化有条件的可以增加土层厚度,各项管理设施、措施到位,绿化时与地面绿化无异。条件相对差一些,土层厚度相对比较薄,管理措施不到位的,可以选择一些抗性比较好的品种,如佛甲草、马齿苋、马尼拉、爬山虎、蛇目菊、扫帚草等耐旱植物。居民阳台可选择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植物,如吊兰能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天南星能吸收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还有常见的金桔、朱砂桔等,可抑制细菌,预防感冒,气味清新又不乏观赏价值,这些品种均可选择。

五、立体绿化的推广

1.积极引导立体绿化建设,营造立体绿化的氛围。在绿化检查评比中加大立体绿化评比份量,促使各单位搞好立体绿化。

2.主管部门要在立体绿化技术和植物材料等方面搞好指导工作,使各单位进行立体绿化时没有技术难关。

第2篇

关键词:城市绿化 对策 环境

1.前言

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利民惠民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市形象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现代化城市的核心保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由于绿化工程开展的起步较晚,导致其基础建设环节相对较薄弱,存在着绿化面积不足,地域发展不平衡、绿化建设水平不高等现实问题。针对引发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笔者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2.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及凸显的现实问题

我国城市绿化建设凸显出绿地分布不均,绿化建设与植物保护不和谐,绿地管护效能不强等问题。首先,老城区存在公共绿化地面积严重不足的现象。这是由于老城区的建设期较长,居住人口众多,分布较密集,相同的绿化面积下,老城区人均享受的绿化面积必然不足。再者一些城市绿化管理单位与决策者没能对绿地的均匀分布重要性给予充分的重视,他们更热衷于在城市新开发的地区种植树木、花草,从而在绿化总量上达标,然则实际的绿化分布却极其不均,严重阻碍了城市绿地建设的功效发挥,导致新老城区绿地分布呈现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另外各单位的绿化建设也逐步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学校、军队的绿化率较高,而仓库、工厂、企业的绿化率则较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绿化的步伐也迅速提升,一些城市大力引进多品种的种植树种进行配种与栽植,意图通过绿化数量的增加、达到满足绿化标准、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建管单位却忽略了必要的防护与协调配比,舍近求远的引进、盲目的栽种,密集的分布导致种植物种水土不服、相互抑制、争抢阳光和肥料,受到病虫害的大面积侵袭,从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另外,一些发展中城市,由于没有成立统一的监管部门,在自管自制的绿化管理之下,很难对绿地的养护管理起到实时的监控,仅栽种却不管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使在发达城市,也同样存在绿地长期无人管护的重规划、轻养护管理的不良现象。高温干旱的天气绿化植物得不到水分的补给、寒风凛冽中植物得不到有效的抗寒防护,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城市绿化管理建设的恶性循环,以为不养护就可以节省投入建设费用的片面思想制约了绿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通常后期对绿地进行的大面积重建投入要比及时养护产生的费用大出数倍。

3.合理完善城市绿化建设的科学策略

3.1统筹规划、合理平衡,完善构建城市绿化体系

城市绿化兼具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滋养水源、平衡气候的综合功能。因此,为了使城市各区域的生态环境趋于合理的平衡,我们必须着眼于为城市的整个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布局,从全方位、多视角的基点出发,构建完备的城市绿化体系。在实践中我们应严格杜绝一味追求植物景观美化作用、却忽略其生态平衡效益的片面思想,应切实发挥绿地的维护与平衡作用。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我们应在老城区主力开辟公用集中绿地,并对人口密集的场所进行重点绿化建设。同时,还应对城市道路的隔离带、引路、转盘道及道路两侧等公共地带做进一步的深入绿化,从而为城市构建特色的绿化交通走廊。另外我们还应加大对防护及隔离林带的投入建设,使城市绿化构成各点、面的横向联合及纵向发展,从而形成统一的城市绿化体系。

3.2实用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兼顾平衡,丰富城市绿化景观建设

单一的绿化种植既无法体现城市绿化的艺术性美感,同时又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平衡,因此为了构建完整、统一、丰富多样的城市绿化体系,我们必须从丰富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入手,在强化基本绿化功能的同时,使城市绿化发挥最完美的生态功能。同时,在绿化设计时,我们应严格遵循适用、平衡的原则,通过对栽种环境的深入考察、区域温度的平衡考量、栽种树种的习性调查,合理的进行栽配种的选择,避免植物之间产生相克的抑制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可首选栽种适应性强、易于成活的树种,同时辅助栽种一些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及土质特点的引进树种,使乔、灌、草等栽种形式协调平衡、错落有致,从而达到功能完备、美观和谐、净化持续的显著绿化效果。

3.3强化管理,促进城市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美观的种植、和谐的搭配、面积的平衡离不开科学养护的强化支持。持续高效的养护是城市绿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是绿化功能长效体现的必要保证。为了使绿化建设得以延续我们必须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用制度化的建设、规范化的管理、科学化的编制明确养护管理方式。另外我们还应加强对引进树种的合理控制干预、深入分析可能引起植物病虫害的危及因素,并展开深入的防治研究。

4.结语

城市绿化是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氛围、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为了促进城市绿化建设与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发展进程全面接轨,我们可将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思想与模式引入绿化建设实践中,从而促进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行业可持续的发展与绿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分析研究;绿化工程

收稿日期:2011-07-12

作者简介:郑良康(1978―)男,湖南新田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088-02

1 引言

我国城市园林居住环境包括邻里关系、居民的道德、居民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素质。这些构成了现代居住区,也维护了居住区的稳定、社会繁荣的景象。但开发商一味追求利润,缺少教育设施,与城市发展极其不协调,住宅区里面的交通设施不够健全与城市交通设施衔接的不够,缺乏与城市交通的沟通,导致居民上下班不便,成为一味追求单一化功能的居住区,从而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设施的功能。缺乏与人的沟通,尊重人性化的考虑。设计缺乏实用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导致人民群众对于开发商的服务质量满意度下降。

2 城市园林绿化分析

2.1 人性化的设计

人性化的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需要的设计哲学。人类可以征服自然,当然设计也是有层次感的。所以说应该站在人性化的角度来考虑。使其在全局和局部社会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于可以协调更急深层次的一系列问题。应注重人的需求度、满足感,尊重人的各种需要,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对活动场所的喜悦感;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社会历史的延续等。人性化的设计主要包括行为活动的物理空间和思维空间活动的心理需求。

物理空间上的需要是人们在生活、休息过程中基本的需要,主要包括考虑不同情况的人群需要,可以适当的设计尺度合理人性化的空间;考虑不同情况的人群需要,可以适当的设计适度封闭或开启的空间;考虑不同情况的人群需要,可以适当的按照人性化设计的物理空间的环境,声音环境、光线环境和冷热环境等;考虑不同情况的人群需要,可以适当的设计安全的活动设施、方便的休闲设施;考虑不同情况的人群需要,可以适当的设计没有障碍的设施、儿童玩耍的设施例如(游乐场、锻炼场所、娱乐室)分为动静分区等等。

人心理深层次的需求是对景观的感知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阳光雨水、花草树木、室内外角度设计都会引起人的思维变化,引发心理感知主要的心理层次包括视觉形象带来的愉悦感;对活动场所的喜悦感;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社会历史的延续等。

2.2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

2.2.1 行道树的选择

有些地区夏天炎热,冬季寒冷,根据朱学南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冬季寒冷的地区,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更适于作行道树。其树势强健,庞大的树冠在夏季能为行人遮蔽烈日,秋季来临,树叶凋落,明亮的阳光透过枝幕落在行人身上分外暖和,可能会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做行道树用的乔木,更要在满足蔽荫的同时,选择那些易成活,生长快,抗污染,耐烟尘的树种。如黄山栾,喜光,有较强的抗烟尘能力,宜种植在光照条件充足的地方做行道树,而广玉兰,树阴性,较耐寒,具有较强的抗毒能力,可以选择在街道南侧,光照条件较差的地方。

2.2.2 合理利用灌木

作为绿篱的灌木,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旱、保水、保土、防风沙、降尘土、抗盐碱等优点,而且生长快、耐贫瘠、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和草本植物相比灌木类植物根系能更好的固持风化土层,且灌木维护管理作业量小,对水、肥的需求少,适应性强。对小气候的改善作用也比草本植物显著,灌木能极大的缓和阳光的热辐射,使酷热的天气降温、失燥,给人以舒适的感觉。据有关研究表明,汽车废气的排放主要在地面上方0.3~2.0m之间,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非常严重,而灌木的生物量比草本植物大,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多,吸滞烟灰粉尘,稀释、分解、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能力强,在道路绿化带和街头绿地中大量应用如瓜子黄杨,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等小灌木代替草皮,能更好地净化空气。

2.2.3 乡土树种和外来引进树种相结合

当地原产的乡土植物最能体现地方风格,为群众喜闻乐见,能抗灾难性气候,种苗易得且易成活。如杨、柳、榆、槐、椿、油松、五角枫、栾树、黄连木、白蜡、海棠等适合华北的气候条件。而外来树种如原产印度、伊朗的夹竹桃,其性强健,抗烟尘及有毒气体,不择土壤,病虫害少,花期长,已证明基本能适应本地区生长。悬铃木原产英国,是优良的行道树材料。刺槐原产德国,因其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目前也被广泛利用在道路和游园绿化中。雪松原产印度、巴基斯坦;广玉兰、池杉原产北美所有这些树种已在永州市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安家落户。

2.2.4 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

落叶树一年之中有明显的季相变化,丰富城市四季景色。受污染的叶片,每年更新一次,使树体减少受害。而漫长的冬季,露地缺乏绿色,自然景观单调,常青树种如海桐、珊瑚树、火棘、广玉兰、桂花等,可以在冬季保证绿地景观。

2.2.5 色叶植物的搭配

园林植物配置常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来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同时通过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可以延长观赏期。如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季还能看到桂叶常青。漯河地区常用到的色叶树种,如银杏、黄山栾、柿树、楸树、爬墙虎等,适宜秋天观叶;紫叶李、洒金柏、金叶女贞、红叶碧桃等,常色叶植物;核桃、红瑞木、棣棠、迎春等观干色树种。

2.2.6 开展立体绿化

实现绿化空间结构的多样性,除平面绿化外,还应大力发展立体绿化、楼顶绿化、阳台绿化等,向建筑索取绿色空间,这将成为现代城市绿化的途径之一。通过多层次绿化,形成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必将大大提高叶面积指数,从而提高城市绿量,绿化的生态功能会在有限空间内达到明显增强。漯河市区内有多座桥梁,以爬墙虎为植物材料,做桥体绿化,并且吊放花篮种植迎春,以丰富桥体景观。爬墙虎、五叶地锦等吸附能力强,常用做墙面绿化;紫藤、野蔷薇等攀附能力强,常用作花架、围栏的绿化。

2.3 城市街道空间设计

城市园林街道的界面由路面、建筑物、绿化、小建筑、公共设施等实体构成,它们承担着社区得街道空间、街道立体化的认知的功能,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记忆,这些基本构成了社区的街道空间生活。

2.4 城市公共活动场地设计

城市规划中活动场地的多功能性、多花样性使用是居民使用小区的特点之一,例如夜幕下的小区在道路上散步、跑步的人们、广场晨练的人们、宅前路上的玩羽毛球的情侣、夜晚路边灯下的棋局、树间路边跳皮筋、草地上小孩子翻滚玩闹、小学生放学在墙树上攀爬。设计时必须有意引导,否则会造成园林绿化、人居环境的破坏,给管理者带来很多的麻烦,尽可能多的设施是疏导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想爬有爬,想跳有跳,想滚有滚,想玩可玩,想闹可闹,所以设计者的预见性必须高于居民的创造性,才可以使居民的不良行为得不到滋生的土壤。活动场地应避免在萧条的秋冬季节变成空旷的凄凉感觉,设计者必须采取各种手段使之秋冬向阳,夏季阴凉。

3 结语

只有不断地改善城市建设服务质量、不断创新园林绿化理念。尽早建立完善的城市园林的设计与规划制度,才可以更好的为城市居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开然.园林绿化――中国高等院校建筑学科系列教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 易 军.园林硬质景观工程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郭成源.园林设计树种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孙筱祥.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第4篇

【关键词】道路绿化 城市 生态 协调

城市的绿化工作直接的反映了城市的建设能力,规划能力。对于城市之中的居民来说,城市的绿化情况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情况,也是城市形象的直观反映。优秀的城市绿化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形象,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道路拥挤情况愈发加重,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提高道路绿化工作的水平,显然是极为必要的。

1.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对道路的通行造成了阻碍

目前来说,我国道路的绿化建设存在着在绿化工作的进行之中本末倒置的情况,表现为如在人行道上种植的植物,其形状不均匀,影响了道路正常的运行,可能导致行人衣服被划破或者摔倒的情况,又或者在道路的关键处数目过密,导致驾驶者无法全面的观察行车情况,可能产生事故的隐患。

1.2树木与其他市政设施之间互相冲突

对于很多的大型树木来说,其根系范围都很大,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地下管线数量也越来越多,两者之间如果设计规划者考虑不周,就容易发生冲突。对于植物来说,根系受到限制或伤害,显然会导致其生长受到阻碍,甚至会导致枯萎。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 垂柳等大型乔木, 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 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 因疏枝不及时, 造成线路中断, 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1.3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

绿化工作在完成其环境保护的职责之余,也需要考虑美观性的原则,目前来说,在城市的绿化工作中常常是对于各个区域不加区分,直接使用同样的布局。绿化设计缺乏美观性与协调性,作为分车带的绿化尺寸和树木高度不妥当,影响了城市面貌。

1.4植物品种选择不当

一部分城市绿化工作者相关知识不足,在城市绿化的植物选择上有失妥当,比如说,在绿化工作之中选择了那些虽然性能优良但是不适合本地环境的物种,就会导致这些植物由于水土不服而死亡,或者选择一些维护麻烦的植物,虽然起到了成果,但是却提高了维护的支出,这样的情况都是不合适的。

2.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采取的对策

2.1 坚持安全性原则

在道路的绿化设计过程之中,第一点要考虑到的就是驾驶者的安全问题。对于道路彼此交叉之处与道路拐弯处的绿化设计,首要的原则就是不可以阻碍驾驶者观察道路情况。一道路拐弯处外侧的设计原则为例,应当将树木整齐的成一行进行排列,从而起到对道路走向进行引导的目的。道路绿化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对道路进行分割的绿化带,它一方面承担了对道路进行分割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作用是对城市的景观进行协调,同时也帮助驾驶者减少眼部的疲劳。

对于道路中部分割绿化带来说,高度过高的乔木显然不合适,应当主要用灌木与其他植物组成,也要考虑到冬季也需要绿化带运行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如松树这样的常绿植物。对于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来说,可以使用乔木,然而对其的树冠高度必须要加以控制,避免其过高遮挡标志牌或者过低影响通行。

2.2采用多种多样的植物进行绿化设计工作

随着城市的进步与相关设计知识的普及,过往的仅仅使用某一类植物或者某一种设计方法的绿化设计方案已经不合时宜,不再能够满足现代化城市对生态环境与美观性的需求。对于城市的绿化来说,既要体现美观的特性,也要兼顾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环保性能。对于新时代的道路绿化而言,应当将各类植物,如乔木,灌木,花卉,草类相互结合,一方面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给予了美学原则实行的可能。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求绿化设计者具备充分的植物学相关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对生态环境有所认识。通过对植物多样化的设计,实现绿化的生态性作用与美观性相结合的目的。

2.3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的基本组成结构是人,所有的设计工作实际上都要以人的需求与人的行为方式为依据,否则就不能起到实际的效果。在道路绿化工作之中的以人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将环境塑造成为一个符合大众生活要求的环境,这包括了美观性的要求,如赏心悦目,富有个性;以及生态方面的要求,包括舒适,健康,等等。

2.4精细的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中,交通拥堵情况都是常见的问题,道路的空间问题对于任何城市都是值得注意的。道路的空间承担着行人,车辆运行与各类市政设备的运行,当然,也包括道路绿化的设置等等诸多事项。因此,对于绿化的空间应当尽可能的节约和充分的加以利用。但是对于绿化而言,又需要满足植物的成长需求,植物才能得到正常的成长,不然就可能发生枯萎坏死的情况。对于道路的绿化设计来说,需要在其他设施与安排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绿化情况的规划。总的来说要保证对各个因素,包括地形,土壤,各类设施的位置都要加以考虑,同时加以权衡与正确的规划,选择效果最佳的方案来投入到建设之中,达到最佳的建设成果。

2.5艺术性原则

2.5.1变化与统一

在进行道路绿化的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在道路之间或道路本身的树木形状,设置之间要具备一定的特点与变化性,但是总体上又应当保持统一的原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说,如要重点突出植物的统一特性,可以在一定的距离之中种下种类相同,体型类似的树木,从而使道路的景色整齐划一。而如果更需要道路的特点与变化性,可以考虑在道路的各个路段分别种植不同类型和外观的灌木与花卉等等,显得色彩艳丽而且富有观赏性。

2.5.2节奏感

城市道路在长度上显得较长,而在深度上则较浅。基于这种特性,可以对其的设计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说,对树木的种植分布和树木的尺寸选择进行调整,形成有频率与节奏美感的树木层次。

2.5.3障与透结合

根据道路所经过城市空间景观状况的不同, 可以结合植物配植的高矮、层次和疏密度的不同, 达到障景或透景的目的。如道路两侧如果有一些可能影响市容、市貌的构筑物或破旧建筑物等, 可以密植高大的乔木, 并结合灌木丛形成复层次的绿化, 形成一个绿色屏障, 既美化了道路 , 又起到“ 遮丑”的作用; 相反, 如果道路两侧有优美的景观可以观赏, 则可以配植低矮的灌木或比较稀疏的乔木, 留出景观透视线, 充分展示城市美的一面。

3.结语

道路的绿化,其根本的原则一方面是不能阻碍交通,也不能产生可能导致交通风险的因素;另一方面是要赏心悦目,提高城市的美观性。而道路绿化设计的主要工作也分为两方面,也就是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与对其具体布置情况的规划。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均衡的对各项因素加以考虑,并选出最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杨晓清; 沈一 宜宾市城市道路绿化配置设计分析 [j] 山西建筑 2011,04(01)

[2] 张鑫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12(01)

第5篇

关键字:城市旅游规划;政治性;科学性

ReflectiononaFewbasicQuestionsofUrbanTourismPlanning

Abstract:Theintegrationofscienceandpoliticsisabasicprincipletobeimplementedincitytourismplan-ningwiththedestinationplanning,targetplanningandobjectiveplanningasitsbasiccharacteristics.

Keywords:Urbantourismplanning;Politicalnature;Scientificnature;

1两种角度认识城市旅游规划

笔者在博士生阶段读的是旅游规划与管理,之间和之后做过多处旅游规划和策划,例如平遥、北京、泰山等地;再之后,先后进入泰安、杭州等城市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职。因工作关系,直接接触和操作过多处城市旅游规划。笔者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什么是城市旅游规划,它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应当遵守的规划理念等方面,在由旅游部门委托的城市旅游规划和由规划部门委托的城市旅游规划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和理解上的分歧。

1.1从旅游规划看城市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侧重于景区的开发,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而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虽然城市有大有小,但是,规划内容大同小异,既要有宏观上的定位,又要有微观上的建设规划,因而是一种旅游综合规划。

这类城市旅游规划的委托方即甲方往往是旅游主管部门;而乙方即规划编制单位,由于需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研究,需要多种学科的支撑,因此,中标单位往往出身于旅游、地理、文化等学科。

1.2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规划

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城市旅游规划。在这里,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而存在。虽然与城市规划一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法律性,但其内容十分单一,主要成果是旅游景区(点)在城市中的布局(有的规划还包括了部分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规划内容),以及旅游线路的组织等。显然,这是一个城市的"游览规划"或观光规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规划。由于这种背景下的城市旅游规划主要依托在城市规划之中,它的完成单位基本上是城建规划设计单位,而这些单位的技术人员多为城市规划出身,鉴于其学科背景,对旅游产业和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同时,规划人员依照1933年的《雅典》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即居住、交通、生产、游憩)来进行空间布局,而游憩不等于旅游,范围比较小,因此,把城市旅游规划做成"游览规划"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过,作为具有法律效应的城市规划,如果城市旅游规划包括过多的不可预测的旅游经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2城市旅游规划的性质与特征

笔者在做学者时,是作为乙方完成甲方交办的规划任务,主要的着眼点是在学术上是否立得住脚,因而极为重视数据得分析和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进入旅游主管部门以来,多是作为甲方协助和监督专家组完成旅游规划,因而更多的是从实践的角度去评价一个城市的旅游规划,出发点就变成了规划的实用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和结论的可靠性。根据这几年的实践经验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城市旅游规划的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目的地规划。其假设是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不是作为客源地进行的规划。这其中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是要满足游客到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因此不必涉及这座城市作为客源地满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规划。第二,旅游目的地规划决不仅仅是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的问题,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要素,即城市旅游规划的综合属性。

二是目的性规划。城市旅游发展的目的、方向、指导思想、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等是城市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例如,上海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近期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构筑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旅游框架,以及世博会完成后,旅游设施和资源如何可持续利用等;北京考虑的则是迎接2008奥运会,借此提升北京旅游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而杭州则是围绕"旅游业国际化战略"这一目的展开。离开了目的性,城市旅游规划就失去了它的实用性,也就不具备可行性。

三是目标性规划。城市旅游规划作为一个产业规划门类,不可能不涉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问题。虽然我国学者完成的诸多城市旅游规划大都进行了指标的测算,但往往是太教条,不具备现实意义,与规划措施也不匹配。例如某大学规划组在给中国东部一个著名旅游城市的规划提出的指标中,在该市2003年接待2800万人的基数上,按照年递增比例,测算出到2020年,年接待规模为2.5亿人次。显然,这是想当然,当一个城市接待达到其最高承受力时,游客还会来吗?这是没有考虑现实中存在着"自疏"效应的结果。所以旅游发展目标既要有战略上的,即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又要有战术的,即设定发展的指标,但是,这个指标要合理--既要与规划举措相适应--光有目标没有投入,指标的完成是无源之水;又要与城市的承载力相适应。笔者对中国城市的调查显示,住宿往往会成为这个城市接待规模扩张的最后的瓶颈要素,例如苏州,由于星级宾馆数量较少,许多游客只好住在无锡等周边地区。在新加坡则可能是劳动力成为限制要素。

言而总之,城市旅游规划是以特定的经济区域--城市作为对象而编制的,有关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城市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细化和落实,是旅游业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规划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旅经济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和调节的重要手段。

3城市旅游规划的原则

科学性和政治性相统一,是好的城市旅游规划应当贯串的一个基本原则。

科学性是一名规划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规划科学"也是要掌握的第一要务。但是,作为甲方的城市政府和作为乙方的规划编制单位虽然在大的目标上总体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措施和行动上往往产生矛盾,特别是在环境、资源、土地、文物等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往往有很深的"鸿沟"。这个时候,规划编制单位就必须坚持真理,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沟通"来消除认识上的消除差距,力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说服甲方,坚持科学,避免损失。为达到这一目标,要不惜借用权威人士或社会舆论来迫使当地政府"就范"。另外,我们经常谈到的规划的"前瞻性"应当包含在"科学性"这一范围之内。政治性则是要在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上与当地政府、党委保持统一。由于城市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很多城市把旅游当作支柱产业来对待,因此,城市党委和政府对旅游业非常重视和热心,有的领导甚至已经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所谓的"旅游书记"、"旅游市长"层出不穷。他们对这个城市非常熟悉和热爱,战略构思也基本形成,一个规划如果与他们的战略背道而驰,即使是通过评审,也会束之高阁,落入"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俗套,甚至规划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这种规划既然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是失败的。其实,规划就是一个甲乙双方的思想博弈过程,规划组没有思想是不被甲方看重的,而一旦思想与当地政府完全背离是行不通的,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借鉴和启发后形成的规划才是成功的。例如,北京大学在做杭州的旅游规划时,按照国际化的要求,听从了西方专家的意见,提出了"大运河"是杭州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在媒体上,结果与当地政府培育"西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相“冲突”,使得规划编制陷入僵局。最终通过多次交流、沟通、论证,科学的提出了分市场的竞争产品概念,即国内市场和日韩、东南亚市场对应西湖,而欧美市场对应"西湖+大运河",圆满解决了这种矛盾。

4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按照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应当能够解决以下问题(也即它的基本内容):

第一,提出城市旅游发展战略。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空间步骤,城市旅游发展的方向、定位等。第二,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第三,通过目标市场分析,提出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地营销规划。第四,结合城市规划,提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框架,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地区等的安排。第五,基于功能和营销为目的的城市旅游形象规划与设计。第六,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提升与改造。第七,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旅游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

城市旅游规划把城市作为规划对象,而城市的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极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城市越来越成为区域旅游的主导,因此,城市旅游规划要考虑这个城市的个性化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和规划:

(1)随着城市居民周末度假、观光休闲需求的增加,城乡结合部和郊区旅游逐步兴起,近远郊旅游可能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补充和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②为保证城市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把近郊区的旅游功能定位列入城市旅游规划的范围。至于郊区的范围有多大,要视需要而定。(2)城市康体休闲设施越来越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晚间娱乐活动,成为一个城市品味的关键因素和吸引游客逗留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可忽视这些传统上不算是城市旅游要素的规划。(3)要注重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一般认为,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城市本身就是旅游产品。但是,城市要成为旅游产品,措施之一就是在诸多公共项目上进行更新和再创造,在不影响原先功能的基础上,把公共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例如,大学城、特色街、标志性建筑景观、桥梁、海港等。上海88米高的金贸大厦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然,在进行大厦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把它建设成为上海城市空中观光的重要设施,自然就可以减少后期改建带来的损失)。把城市景观建筑、城市广场、城市中心(如CBD)和分中心、城市标志性地段、城市雕塑、城市绿化等公建设施转化为旅游资源,既共享了资源,节约了资金--建设新的旅游景点的投入要远比利用原先建筑要节省费用和土地;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品味,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这一点,大连是全国的典范。(4)要对城市的风貌和格局提出建设性意见。城市需要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文化,而文化是地域性的、个性化的,建筑、道路等是城市风格的主要载体,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标签。要从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原则出发,对城市的风格做出界定。例如,杭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就要从文化的角度去界定这个城市的建筑风貌--体现东方园林之美的江南水乡风韵,布局疏朗、尺度合宜、色彩淡雅,以宋瓷"鸭蛋青"为基本色调。而浙江湖州提出的"亲山、望水、见塔、知城"理念,也是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径。而地理或旅游学家所作的城市旅游规划对城市风貌和格局的忽视,显然也是不应该的。另外,城市设施和旅游设施既要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又要有"代"的概念,以展现和表征城市的活性。例如饭店的大堂和外立面,饮食、娱乐等场所的建筑和装修,都要渗透这个城市的文脉,既互为背景,又各有千秋。城市旅游规划不可忽视这些背景要素。

关于规划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一般为10年,其中,近期规划为5年,重大问题和发展远景可以展望到15-20年。

城市旅游规划的文件,一般要包括规划文本,规划编制说明,规划图件以及主要规划研究成果(或专题报告)。

参考文献

[1]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DuncanTyler,YvonneGuerrier,MartinRobertson主编.陶犁,梁坚,杨宏浩译.城市旅游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1995,(5).

[5]这是笔者借用的一个概念.所谓"自疏效应",是指当一个区域的旅游密度达到一定比例后,潜在旅游者就会通过信息的反馈,选择其它地区游览的现象.如中国的黄金周,如果"五一"黄金周期间这个地区人、满为患,往往"十一"黄金周期间就相对冷淡.

[6]乡村度假是国际上流行的四大主题度假产品之一,其余3个是:海滨度假、山地度假、温泉度假.

第6篇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势在必行,城市绿地规划分析首要条件。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沙旦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的方法,它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的数据情况下更为实用。本文将昆明市区按土地类型分为五类用地,根据不同类型用地对绿地的不同功能的需求,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不同类型用地所需三维绿地的权重,对比现有三维绿地,评价昆明市城市森林生态效益。 

一、研究方法 

本文即将昆明市区按标准分成五类用地,即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对外交通用地。然后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类型用地理想三维绿地的权重,即三维绿地对于各个分区的重要程度。各种不同类型的用地,对绿地的需求是不同的,而对绿地的功能要求也不同,对于不同类型用地可根据如下标准反映绿地的功能不同:人口密度、污染程度、森林对居民的休养功能、各类型用地的经济效益以及城市热岛效应。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AHP法可计算出各类型用地对三维绿地的需求权重。分配矩阵权重系数中:目标层为昆明城市森林最优规划:指层中:人口密度权重0.523,污染程度权重0.329,经济因素权重0.105,休养功能权重0.031,热岛效应权重0.012:用地类型层中:公共设施用地权重0.536,居民用地权重0.062,工业用地权重0.215,道路用地权重0.534,对外交通用地权重0.521,公共设施用地权重0.206,居民用地权重0.051,工业用地权重0.611,道路用地权重0.071,对外交通用地权重0.234,公共设施用地权重0.175,居民用地权重0,363,工业用地权重0.101,道路用地权重0.033,对外交通用地权重0.041,公共设施用地权重0.064,居民用地权重0.412,工业用地权重0.033,道路用地权重0.294,对外交通用地权重0.151,公共设施用地权重0.019,居民用地权重0.114,工业用地权重0.072,道路用地权重0.068,对外交通用地权重0.044。 

最终权重系数中:公共设施用地0.401,居民用地0.183,工业用地0.211,道路用地0.202,对外交通用地0.03。 

由此可知,在昆明市,公共设施区需要绿地最多,这是由于其人口密度比較大,污染程度比较高并且大部分位于城市中心:道路用地、居民用地与工业用地所需的绿地大致相等:而对外交通用地所需绿地比较少。 

通过ARCGIS将绿地进行圈划,利用数字化方法计算出各类型用地绿地面积及总面积和单位绿地面积:公共设施用地405040488㎡,单位绿地面积0.247㎡:居住用地202021232㎡,单位绿地面积0.105㎡:道路用地20202044㎡,单位绿地面积0,107㎡;工业用地303780366㎡,单位绿地面积0.298㎡;对外交通用地102260122㎡,单位绿地面积0.058㎡。 

在昆明,工业用地比较少,污染程度不高,绿地面积还算合理。由上述,公共设施用地绿地面积最大,工业用地绿地面积次之,虽然工业用地比较少,但其大部分在郊区,森林面积比较多。故而绿地面积仅次于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绿地面积最少,因为车站多为大面积建筑,且自身区域面积比较少,所以绿地面积最少。居住用地和道路用地均为中等绿地分布区域。 

由统计结果可知,昆明绿地面积符合城市绿地规划标准。但昆明市内绿地大多集中在植物园、野生动物园、森林公园等地方,并且绿地生态效应的辐射距离是有限的,通常在50m以内最佳,因而集中分布的绿地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并不能覆盖整个市区。 

但由AHP计算的昆明城市森林最优绿地规划权重系数可知,昆明市内最优绿地分布应该在公共设施区分布最多,其次是道路用地,再次应该是居民用地和工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最少。然而,从单位绿地面积值可以看出昆明市区内单位绿地面积值AHP计算值并不一致,故昆明市区内的绿地规划并不合理,不能最优的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 

第7篇

关键词:城市绿道;规划;体系;城市互动

中图分类号:T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忽略城乡绿地和城市绿道网络全面一致的发展,造成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相对落后,绿色空间破碎、零散、没有联系,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应用,而且破坏严重。与郊野地区相比较,绿道在城市空间体系中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而且由于城市土地的无节制开发以及土地紧缺,造成绿道所在的环境异常脆弱,极易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破碎,可见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对交通拥挤、生态环境的恶化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的意义

第一对生态的修复和对生态的保护意义。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类以利益为中心的活动,孤立了城市中的山体、河流、自然区等,隔离了开放的自然空间,城市所在的生态系统格局遭到破坏。而互动的城市绿道的规划建设,可以使在城市中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格局通过生态修复慢慢恢复,阻止城市中山体、河流、自然区的孤立,并为其提过迁徙通道和繁衍空间,最为重要的是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建设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并预防自然灾害。

第二对城市空间和生态的流通和连接有重要意义。连接即将生态板块和不同的空间相互连接,形成自然生态和建筑区域的缓冲地带,而且可以将城市不同的建筑设施例如学校、居民楼、交通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连为一体,不仅可以提高上述设施的舒适度,而且可以让市民近距离接触自然生态系统。流通即使城市的不同元素如信息、能量、物质、风、生态以及交通等,在城市绿道中安全便利地随意流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带来舒适人性化的开放空间,形成独特的城市生态风景通道。

2 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的途径

(1)规划编制的一体化体系。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和城市的现行规划框架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一体化的体系。首先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需要控制城市现行规划对土地的利用,其次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本事为城市现行规划的一部分或者作为城市现行规划的内容,这种关系使得城市互动的绿地规划既作为指导思想指导城市的现行规划,又作为内容,左右城市的现行规划,两者相互作用又无法取代。具体来说,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可以分为宏观总体规划、中观分区以及微观具体场所的建设三个方面来规划,宏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总框架,在大局观上保持城市的健康和安全,为城市指导综合工作;中观分区可以指导控制详细的区域和地段建设。在城市规划的总框内,可以从微型具体场所到中观分区再到总体的方式建设。

(2)技术方法目标化体系。城市互动的绿道是与城市另外的系统如生态系统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城市互动绿道若要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需要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在方法和内容上体现综合性和多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城市互动绿道多目标规划的中心思想,调查城市互动绿道建设的经济状况、基础生态环境、人文条件和城市基本建设情况,对调查所得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目标体系,将城市空间体系和功能融合到互动的城市绿道目标体系,建立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的综合网络结构,研究城市有关功能和空间布局然后对城市绿道布局有重要影响的河流、山体、道路、公共空间等,运用多因子互相叠加的方法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整体分析后结果的综合评估选出最好的规划。

(3)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城市互动绿道的规划在实施中会出现因交通、环保、住房、林业、城市水利等各方面的障碍,城市互动绿道规划的实施需要保障体系的制度化。第一,需要协作制度的明确化,以人民政府为主体,建立城市互动绿道工作会议联席制度,主持指导、检查督促以及城市互动绿道建设的考核工作,设立专门的负责小组或者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建设规划和实施的年度计划,提前解决资金和土地的供给等详细问题,形成上下部门互动的协作机制,齐心协力推动城市互动的绿道建设;第二,配套政策的完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国土资源的上下部门应制定宽松的土地扶持办法,工商管理部门应对城市互动绿道建设的参与者制定减免或者优惠税收的政策,集各部门的力量为城市建设建立完善的配套办法,使城市互动绿道的建设顺利、高效的完成。

3 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的内容

(1)建立城市和谐的开放空间。城市互动的绿道建设连通分散的空间,将城市不同的建筑设施例如学校、居民楼、交通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连为一体,阻止城市中山体、河流、自然区的孤立,并为其提过迁徙通道和繁衍空间,最为重要的是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建设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并预防自然灾害。

(2)遵守土地的管制要求。没有建设的区域或者限制建设的区域应重点保护,在不破坏保护原则的条件下调整,保护和维护当前的生态环境;对于新建设区域的城市互动绿道应该严格控制规划布局,符合科学的建立相邻区域的生态通道,与核心重要的生态环境相连接,指导城市建设的方向;已经建立的城市互动绿道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优化改善城市环境,利用改造旧城的机会,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以及整个生态环境。

(3)契合城市发展形态与开放空间。城市互动的绿道有不同的生态部落构成,生物具有多样性以及自然性,其规划布局应与城市的发展要求一致,将自然生态和城市融为一体,将城市不同的区域相互连接,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相互联系,引导和控制城市规划建设,建立符合城市开放空间的城市互动的绿道,推动城市的发展并提到城市环境质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4)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城市互动的绿道建设是建立在土地资源之上的,土地资源的规划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互动绿道的功能和构成,所以应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城市的总规划相乎结合,引导优化边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延伸到城市腹地,将传统的线形利用方式优化为斑块状和带状,完善和提高城市互动绿道的功能和构成。

4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通过规划编制的一体化体系及保障实施的制度化,推进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对城市生态的保护和修复以及对城市空间和生态的流通和连接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招林,何昉.试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J].城市规划. 2012,08(10):34-39.

第8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33-01

一、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期间,需要对成本支出进行严格控制。虽然成本控制已经得到了工程管理人员重视,但在开展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下面将从不容的角度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成本控制意识不强、责任不明确、工作不到位

工程团队成本控制理念落实程度不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预算阶段缺乏对市场的调查,预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差异,参照这一结果所开展的成本控制也不具备实际意义。在对工作任务进行划分时并没有落实到个人,基层工作人员自我约束意识淡薄,并没有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造成工作任务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得不到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成本控制体系中存在大量的漏洞问题,严重的还会因流动资金不足造成施工中断。

2、成本控制主体不明确

园林绿化施工要同时开展多项任务,增大了成本控制开展的难度。大部分工作人员甚至不明确控制所面对的主体内容。制定施工方案时也缺乏测量结果的运用,常常出现在施工阶段更改方案的情况,预算是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的,临时更改会造成成本控制难以进行。产生费用支出的项目有很多,机械设备的使用、施工材料费用等方面。成本控制管理开展形式过于散漫,并没有明确的主体目标。施工员现场安排不合理,必然会导致窝工而浪费人工费;技术人员为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不经济的技术措施,更会使成本增大。由此可见,项目部才是项目成本控制的真正主体。

3、施工成本制定不到位

施工开展期间的成本控制并没有深入基层开展落实,发现超额支出的现象也不能及时探讨引发原因。施工材料的采购量也是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很多施工企业对于项目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都过于敷衍、流于形式,普遍存在着:按照以往的经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成本目标,没有考虑该工程的现场情况、施工条件等,不能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另外,很多企业的项目经理不知道所负责工程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不进行阶段性、分部、分项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二、加强施工成本控制的措施

现以秦皇植物园景观绿化工程为例进行分析:秦皇植物园景观绿化工程是2008年的重点绿化工程项目之一,是典型的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其中一标段工程内容主要包括绿化、园路、景观墙、给排水及喷灌系统等,施工面积40000多平方米,总工期90天,时间紧,任务重。工程开工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更是专门开会制定了成本控制目标体系。会议决定:由项目经理负责,设立成本控制专职岗位并根据工程情况确定各单项工程成本,同时将项目成本控制目标体系分解成网络图,在现场办公室内上墙。由于较好地进行了项目成本控制,工程竣工后工程项目总成本比确定的项目成本降低了6.2%,大大节约了项目开支,主要措施如下:

1、注重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帮助认识到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完成任务期间需要注意的要点内容。在园林施工正式开展前,财务员工以及管理人员要共同商讨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并对工程建设期间可能会发生的财务风险问题做出预测,通过制度完善来避免问题发生。这对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严格。技术人员也需要参与到成本控制中,观察施工阶段的材料选择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如果存在严重的不达标现象,可以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调查。

2、工程开工前认真做好图纸绘审工作

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图纸也要进行严格审查,结合绿化区域的现象调查结果来进行,施工前发现不合理现象要及时做出整改,避免影响到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图纸是工程建设与成本控制的共同参照,因此要保障严谨可行。另外,大部分施工图都有与现场情况不符的地方,拿到施工图纸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堪查,对于不符的地方认真标注提交给设计人员,这样设计人员会提早做出变更,不会影响工程进度,进而使工程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合理配备安排施工机械,减少机械台班费支出

随着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机械已经成为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的主要措施。如:土方工程要用挖掘机、装载机,栽植工程用吊车、叉车等机械设备。如何合理安排施工机械是降低施工成本的关键,因此在安排时,我们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合理确定使用机械型号。因为机械型号不同费用也不同,好多机械进场最低是半个台班起价,也就是不足半个台班要付半个台班的费用,超过半个台班不足一个台班要付一个台班的费用。因此,施工员要计算好工程量,确定好使用机械型号。第二、专人负责机械施工工作。机械台班是按时间计算的,因需方原因造成中间停工,时间不会减少,且费用照付,要做到专人详细记录开始与结束时间,现场指挥工作任务,保证连续作业,避免返工、窝工。第三、用吊车栽植苗木时,要看好苗木栽植位置,注意树坑深浅,尽量一次吊到位,避免反复吊运,浪费时间,增加成本。

4、把好材料关,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成本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原材料成本约占项目建设总成本的60%―70%,所以原材料在工程成本控制中占有极其重要位置,因此把好材料关是施工企业项目盈亏的重要环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材料品种多、型号杂、规格不一,尤其主材是有生命的植物体,这又增加了项目材料选择的难度,为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从原材料方面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施工前认真研究施工图纸,进行实地勘查,编制主要材料汇总表,明确材料名称、数量、规格及质量要求,同时要提前寻找苗源。第二、材料员全面掌握市场信息,把好质量关、价格关,选择质优价廉的工程材料。其他材料进厂时要有正式的出厂合格证。第三、严格材料出入库制度。施工现场设有专门的库管人员,工程材料进场后集中保管,按需发放,当天工程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回收,避免丢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加强施工现场签证的管理

工程现场签证资料是申请工程进度款及工程竣工审计决算的主要凭证。每个工程我们都设有专职的资料员,以便及时与监理沟通签证,为避免漏签、少签影响工程盈利,资料员要现场跟踪施工,当天的工程量要当天核算,及时签证。如果遇到设计变更或甲方临时增加清单外的工程量,要及时通知监理方和审计方,必要时要留影像资料,为结算打好基础。

6、做好成本控制的调整分析工作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设计、工程范围、工程进度及不可抗力等多方面的原因,经常会发生变更,从而导致工程的成本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现场预算员及时补充新的成本预算,每月由会计进行财务核算,每月将成本核算进行调整分析。

小结:园林绿化工程低价中标情况越来越多,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无法改变日趋严酷市场竞争环境的前提下,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合理进行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价才能为企业赢得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园林工程 施工项目 施工管理

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属于工程项目分类中的一种,是指园林施工企业对一个园林产品的施工过程或成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提高,城市建设已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园林绿化成为热门,许多国家已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运用园林绿化所使用的树木、花草等,合理布局组成植物群体,从而发挥其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多种功能。

一、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及其特点

园林工程施工项目是指园林施工企业对一个园林产品的施工过程或成果,属于工程项目分类中的一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以园林工程施工项目为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构成园林施工管理项目要素为条件,以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施工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为保障,对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系统地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体系。施工项目是园林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因此它可能是一个园林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具有多样性、固定性、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养护时间较长等特点。

二、园林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1.园林工程质量问题

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如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等不符合要求等,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些施工企业没有摆正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往往出现重进度、轻质量、盲目赶工的现象,导致质量不合格而返工,不仅造成信誉和经济的损失,又因返工而延误了工期,其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2.施工过程缺乏监控力度

所谓“二分设计,七分施工”,即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精良的施工。而许多施工企业机械地照搬图纸,园林施工不能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

近年来,园林工程项目众多、量大、工期紧,参建的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差距较大。某些单位缺乏专业对口和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现场施工管理力量不足,从而导致施工过程缺乏有力的监控,给作业人员不按规范要求的工艺、技术质量标准作业有可乘之机,也造成工程质量通病不断发生。

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1.工程施工前准备

应详细了解工程设计方案,以便掌握其设计意图,并到现场进行确认考察,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各项依据。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并依此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进度、施工部署、施工质量计划等。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同时,做好物质和劳动组织准备。园林建设工程物资准备工作内容包括土建材料准备、绿化材料准备、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园林施工机具准备等。此外,劳动组织包括管理人员,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员以及各种有熟练技术的技术工人。

2.工程施工管理

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达到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及监控措施,使其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得以落实。一是工艺及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严格按绿化种植施工工艺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投入材料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要做到层层把关。二是技术以及人员控制。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施工。施工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功底和园林建设的基础、专业水准,才能将设计图纸上复杂的多维空间组景和植物的定位、姿态、朝向、大小及种类的搭配,通过对施工图纸的设计理念要有所感悟和配合,调整与创造最佳的工程作品。应牢牢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创造优质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三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控制。做好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作,园林绿化工程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是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基础。在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时,一定要坚持标准、严格检查,避免出现判断错误,每个分项工程检查验收时均不可降低标准。四是工程成本控制。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降低工程造价,也就是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通常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能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力求将成本、费用降到最低,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3.工程后期养护管理

第10篇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不断发展,但是出现了各个旅游景点件的布局,规划差异甚微,所以对游客的吸引并不是很大,这是现在旅游事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旅游事业的发展对旅游区域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景点应充分发挥各自的地域特色,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及其特色,优化城市旅游规划是促进当前旅游发展事业尤其是城市旅游发展事业的重要举措。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内涵

城市规划是城市整体的统筹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是对城市在宏观上进行的整体的战略布置。城市规划的实施是有法律保障的,实施城市规划是在社会发展大前提下,促进城市发展的必要举措。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内部各个部分间的发展,侧重点是追求居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化。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侧重点在城市旅游发展方面,重点考虑有关旅游事业发展各个方面,使城市能够充分发挥已有资源作用,不断地发展,以更好的满足游客住宿、出行饮食等方面的需求。

(二)两者间的相互联系

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之间具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协调关系才能带动整个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城市规划具有指导和控制的综合性规划的优势,其是规划的总纲领,能很好的协调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中的现实性问题,协调城市旅游发展与其他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旅游规划的更加合理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功的解决了城市旅游发展各个要素间的安排问题,促进城市旅游及城市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城市旅游规划对于城市规划起到一定的补充和改进,城市规划是城市旅游规划的大保障,只有将两者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进两者间的发展。

三、城市旅游规划的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部门协调规划不力

当前城市旅游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现实性的问题,其中的一个就是旅游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规划的力度不够。城市具有复杂性,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是单一的,所以城市旅游事业就不是某个单一的部门可以完成的。所以城市旅游规划的设计与完成实施也不是某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各个部门间的相互配合。而现在城市规划并没有做到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协调,所以使城市旅游规划不能得到良好的实施。

(二)旅游规划缺乏法律保障

有关旅游规划的法律法规的健全度不够,从而使旅游规划就缺乏相关的法律保证,相应的对于城市规划有条不紊的实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法律的健全度不够,则其震慑力不够,当其就某一方面与其他法律不协调时,其发挥的效力就不会很大。

(三)难以与传统规划相适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城市旅游规划也在发展,但是与传统的规划的相互适应问题却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从而使现有的城市旅游规划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对旅游者的需求考虑不足;设施配套问题等。

四、优化城市旅游规划的举措

(一)提高旅游规划法律效应

在我国,法律是严肃不可侵犯的,对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约束作用,而且是不随个人意愿改变的。所以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旅游规划有法可依,同时也可以避免因高级领导者的改变而带来旅游规划事业实施的变化。建立、完善旅游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不仅能保证城市旅游规划的合理实施,还能使城市旅游在保持发展各自特色,为城市旅游规划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加强各部门的交流,建立统筹机构

城市旅游规划不是一项单一的项目,为了促进规划更加快 速合理实施,则需要建立一定的统筹机构。城市规划不是单一的某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只有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及需求,才能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各个要求得到考虑。所以为促使城市旅游事业更加快速合理的发展,需要充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各个部门间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同时促进各种资源的发展,以更好地促进资源的利用。这样才能将城市的历史底蕴更好的发展,同时使硬件设施得到保障及优化,更好的服务于旅游事业。

五、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旅游规划 关系

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旅游的发展与规划也受到城市规划的影响。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指在旅游系统要素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系统的属性,特色和发展规律,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以综合协调旅游系统的总体布局,系统内部要素的功能结构以及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发展为目的的谋划和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旅游规划必须要保持一致性,才能有效的保证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而对于城市规划发展与旅游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促进旅游城市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区别

1.空间规模上存在的区别

城市规划的空间规模往往较大,一般在几十平方公里左右;而旅游规划的空间规模通常则要按照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不同规模的设计,分为多个层次。所以,与城市规划空间的大规模比例相比,旅游规划的划分显得更为细致,而且通常情况下,旅游规划和旅游区一级规划的规模与城市规划是相似的。国家在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层面也有着不同的区别。

2.内容上存在的区别

旅游规划在内容上,一般可以从吸引物规划、服务规划以及基础设施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而城市规划则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城市发展的规模,从多方面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对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和其他的建设项目进行整体的部署,保证城市规划与与其他的发展规划相适应,具体如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供热功能等具体的规划工程。在进行城市旅游规划时,针对一些具体的设施规划,如城市道路、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需要将其与相近的城市空间规模相对比,从而通过不同的空间规模和内容涉及实现有效的城市规划。也可以说,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对城市本身的发展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3.功能上存在的区别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城市规划的功能是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这也是国家手段的运用。而旅游规划则往往是当地政府对于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所作出的调控手段。从这一方面来说,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在调控手段上隶属于不同的主体。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城市规划主要是是针对城市建设中具体的项目和设施,使他们处在有序的发展进程中,而旅游规划则是专门针对旅游设施和预制配套的产品和服务所进行的协调工作,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旅游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之间的联系

1.城市规划过程中缺乏对旅游规划的足够重视

当前,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往往会忽略旅游规划,因为旅游产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他的产业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交叉,而针对旅游规划的运行机制却相对较为亏大,所以旅游规划往往呈现出的是无所依托和落实的状态,这就容易导致有的城市规划工作中,忽略了旅游规划,而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

2.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布局是旅游规划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城市规划的总体规划布局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用地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经济中心、居民区、保护区等所进行的相关规划工作与旅游产业在土地用途规划的想法和内容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城市公园、公共开放的建设也是城市旅游规划的重点内容,这部分规划区在城市用地方面必须要获得城市规划的许可,才能够保证其获得合法的利用。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城市旅游规划受到城市规划的限制,只有保证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其自身规划的效率。另外,旅游产业与其他先关的产业发展都需要城市规划作为基础,必须要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有明确的方针政策,才能保证旅游规划的持续性。从当前我国旅游规划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旅游局虽然对旅行社和旅游企业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当发现旅游规划产生某些问题时,仍然需要通过政府手段进行协调和解决,因为旅游规划的很多内容,如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都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情况,所以在很多旅游城市中,如果没有旅游局与当地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往往无法保证旅游规划的有效实施。

3.旅游规划专家队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与过去相比,我国当前的了规划工作也取得较大的进展,尤其是在规划设计小组成员和专家队伍的发展方面,已经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种专家小组通常由建筑师、景观设计师、规划师以及相关项目的工程师组成,同时在旅游规划中,还需要有人类学家、地理学家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另外,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规划专家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转变,他们更多的参与到规划工作中,从规划师的视角逐渐转变到决策者的视角,只有切实的参与到规划工作中,并且对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实现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充分协调。

4.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对旅游发展用地的范围进行明确划分

对于城市范围内的土地规划需要按照详细的用地要求进行界定,而根据相关的法规和文件规定,对于与旅游发展相关的项目进行建设之前,必须要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才能进行。而旅游规划所制定的发展类型和标准,则是作为旅游项目进行上报的原则和依据。针对城市中旅游开发区等发展项目,既要符合旅游规划的整体目标,又要与城市规划相适应,因此必须要对其可行性进行全面的研究。通常第一步是针对所选的项目确定其用地的范围,第二部是针对土地利用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也包括对相关市场和经济的可行性的分析,从而确定项目建设的类型以及规模,保证其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

5.城市规划部门在物质性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权威性

城市规划部门与旅游部门必须要保证时刻的协调与统一,比如在某些旅游规划原则的设计方面,涉及到建筑景观的形式和规模,可以采用与旅游完全分离的建筑或者是规划设计小组或者直接由规划部门制定。在城市旅游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方面,也需要以城市规划的整体目标作为依据,才能体现出城市规划部门在物质性发展方面的权威性,从而保证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的一致性。

结束语: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也会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对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是当前旅游城市发展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属于区域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协调与调整,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目标和旅游规划目标的同步实现,以此促进旅游城市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鑫.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2]杨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9)

[3]胡安生,雷厚红.旅游城市规划之我见[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10)

[4]蒋旭.试论优化城市旅游规划的措施[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09)

第12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控制

控制绿化成本是提高园林绿化企业经济效益、帮助企业走出发展困境的重要方法。现代园林绿化企业获得承包工程的主要方法是经过投标竞争,获得工程施工建设任务,在市场竞争压力和低价中标的竞标模式下,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只有降低施工成本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工程利润。因此企业应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施工成本控制,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调整并完善成本管理机制,将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中心。

一、园林绿化施工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1.成本控制方向不明确,责任制度实施不到位

很多企业在进行绿化施工时都没有事先进行明确、科学的预算控制,项目管理部门在施工期间只重视工程质量和工程期限,反而忽视了施工成本控制,甚至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表面看来企业内部分工明确,但实际上忽视了各部门成本控制的责任,预算部门的预算监督工作不到位,企业内部也很少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考核,施工现场负责人为了赶工期盲目的增加施工人员等,造成企业施工项目缺乏成本压力和责任意识,没有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只会造成绿化施工项目的成本不断增加。

2.缺少动态成本控制

由于园林绿化施工的项目成本产生是从工程招标一直到竣工交付后,所以也应随着工程施工的每个阶段展开成本控制。施工阶段要根据工程需要设计好成本控制目标,同时还要强调项目的动态控制力,根据具体施工工作调整成本控制目标、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对施工成本的动态控制要根据项目施工进行,施工过程中及时核算每一道工序的费用,通过及时、仔细的动态控制保证项目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3.控制工程施工人员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成本关系到各个施工部门和每个工程参与人员的利益,员工也是影响施工成本的重要方面。由于很多企业的施工人员都只注意自己的施工任务,认为成本控制和自己无关,因此要降低施工成本就要把成本控制目标和控制计划落实到每一个部门甚至每个员工,让参与工程建设的员工和部门能够共同肩负起成本控制的责任。

二、加强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实施成本控制应坚持“开源、节流”相结合的成本控制原则,严格执行成本支出标准和相关的财务制度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施工效率,优化工程施工方案,为了制止可能存在的工程浪费,提前做好成本失控预防措施。

1.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施工效率

工程施工前,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需要制定施工目标,鼓励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同时结合成本控制要求制定具体有效的奖罚制度,让施工人员能够认识到自己作为工程主体的重要地位,意识到成本控制关系到施工的方方面面,鼓励大家能够从节约原材料,提高工作进度等方面配合。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需要安排工程设备和施工人员,从而实现施工成本控制目标。

2.做好图纸审绘工作

图纸设计人员在设计施工安排是可能存在不了解苗木生长习性的情况,如果正式施工时按照将苗木种植在错误的生长环境下,可能造成苗木死亡,带来工程浪费。因此应对设计图纸进行审阅,联合有经验的专家对苗木的生长环境提出意见。设计图纸中也会存在场地利用不合理现象,拿到施工设计图纸之后应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将不符合场地设计要求的地方进行修改,争取在施工之前提前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错误,防止影响工程进度造成工程浪费。

3.合理安排施工设备,控制设备支出

随着园林绿化机械化施工技术的进步,机械施工已经成为了工程项目中的主要方面,也是加快是施工进度的主要措施,但机械设备的台班费用也是工程成本支出的主要方面。合理安排施工机械能够节约一定的台班费用,达到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比如:根据工程需要和工程量确定施工机械的型号,不同的机械型号的台班费用也不同;安排专门的机械协调员,根据每天的施工进度和要求,详细记录机械工作的时间点,现场指挥机械的工作任务,避免机械往返重复作业。

4.控制好原材料成本

工程施工原料成本占园林绿化总成本的60%以上,因此控制原料成本也是工程施工控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园林绿化的施工原料品种比较多,尤其是有生命的植物体成本较高,规格不一,增加了材料选择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应仔细研究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场地的规划标准,确定施工材料的数量和规格,进行统一采购。材料收购人员应全面了解市场信息,选择选择物优价廉的工程材料。施工中需要的花卉、苗木应符合检疫标准,在施工现场安排专门的施工材料管理人员,对工程材料进行统一保管、发放,还应对发放的材料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免造成材料丢失和浪费。5.加强成本动态控制力度和后期养护管理

施工单位制定好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后应及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监督,由于项目施工受到工程设计、工程范围以及工程进度等方面的不定性因素的干扰,成本控制标准也应随时发生变化。施工单位应安排专门的成本监督小组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根据施工现场的变动调整成本预算,及时核对各部门的支出,对超出预算的部分进行勒令整改。

园林绿化施工的结束并不代表施工项目完结,而是园林面目和生态环境养护的开始。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提高绿化植物的存活力能够节约企业的支出成本,避免浪费。园林绿化的养护时间一般是一年到两年,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要进行长时间的养护,才能真正达到设计要求。项目经理应该根据工程养护周期和苗木的养护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养护管理方案,按照园林绿化养护制度和养护质量标准对苗木和绿化环境进行保养,避免因绿化缺少养护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结束语: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贯穿在项目施工到苗木养护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因地制宜的设计绿化图纸,制定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目标。企业应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加强项目是公共的成本管理,合理进行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价才能为企业赢得市场,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俊. 园林绿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9)

[2] 周萱. 园林工程造价控制存在问题与应对方略[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06)

[3] 雷燕峰,王所.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3)

第13篇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选择 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基本骨架,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城市景观面貌的直接体现。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的大楼、单调的路灯、笔直的街道以及路面上急驰的汽车和行色匆匆的人流,很难设想长久生活在一个没有道路绿化的城市将是什么情景。这样的城市不论建筑物有多么雄伟壮观,街道怎样宽阔整齐,也难以给人留下愉快的印象。绿化对于城市的美化作用,就犹如乐谱上跳动的音符,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面貌和环境质量。

二、目前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1.城市特色不突出,没能很好地与城市的功能与形象相结合。

2.多数城市的道路绿化只考虑到高大乔木,而忽视了灌木、藤本、地被等植物在道路绿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色彩单调乏味,植物在配置方式上模式化,缺乏新意。

4.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

5.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

三、现代城市道路绿化对植物选择和配置的新要求

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了,从政府部门领导,到普通群众,对城市绿化意识都有显著提高,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有更高的要求,人们迫切希望有一个优越的生态绿化环境,并有着“ 今天种树,明天见效”的迫切愿望与要求。速生树种绿化见效快,但寿命短;慢生树种往往见效慢,但寿命长。因此,城市道路绿化的树种选择需处理好速生和慢生树种相结合的问题。根据不同道路情况以及其它绿地的特点,确定合适的速生与慢生树种的比例关系,考虑绿化的效果及其速度。

2.近几年来,我国的大中城市得到迅速发展,人口、交通工具、工厂企业等分布都迅速提高,城市化飞速发展的结果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的生态环境变得脆弱。工厂、汽车等现代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废污物进一步增多,现代城市道路绿化对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应从植物多样性出发,综合考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乃至景观多样性等多方面因素。

3.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环境条件差,受限制的因素多,各种管线多、土层浅、土壤贫瘠、汽车尾气毒害、交通安全等问题。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必须重视大苗的培育工作。苗木质量、园艺水平的提高对促进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现代文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审美观发生了变化,原先的园林美学观念和绿化技法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城市文明的需要,人们对城市的绿化、美化要求、欣赏程度等都越来越高,对城市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栽培与管理及园艺技术都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5.现代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不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沿街广告牌、电话亭、公交车站比比皆是,城市道路绿化将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协调多方面关系,也对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6.“绿色走廊”曾是人们向往的场所,但随着机动车成倍增加、高层建筑密集以及高架道路贯通,造成街道封闭、拥挤,空气对流减弱,废气不易扩散, 形成“隧道”效应,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随着城市道路的加宽,道路类型及绿化方式和格局将发生很大变化,这些问题对城市不同街道的植物选择、配置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四、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原则

总的来说,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总体原则是满足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基础上,美化市容市貌,减轻环境污染,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适应城市道路的性质和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了道路的宽度,也直接影响到绿带的宽度。一个城市道路系统有:快速道路系统、交通干道系统以及步行交通系统。不同的道路系统对绿带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步行交通系统的道路绿化要有良好的遮荫功能,但高速公路等快速道路系统则是封闭式的,几乎无行人行走,所以对绿带的绿化覆盖率无多大要求。

2.突出城市特色

城市所处地域的特征和历史文化积淀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之所在,即城市的特色,而道路作为一个城市的骨架,必须与城市特色相融合,以道路绿化体现城市的特色和个性。道路可与城市的自然山水景色(地形、山峰、湖泊等) 相结合,也可与历史古迹(古桥梁、塔、传统街巷等)和现代建筑有机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可以多栽植市树、市花,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城市,由于街道绿化的成功,被人们所称道。德国柏林市的菩提林荫大道因菩提树而得名;法国巴黎的七叶树,使得巴黎的街道更加庄严美丽;日本用垂柳作行道树,曾经出现过盛行一时的“银座柳”。我国有很多城市,街道绿化也很有特点。杭州西湖大道上的香樟和垂柳尽显江南水乡之美;南京市内郁郁葱葱的悬铃木体现了历史古都的悠久;湛江、新会的蒲葵行道树给人们很深的南国情调;北京宽阔的街道两旁高耸挺拔的毛白杨和苍劲古雅的油松、国槐,显露出京城的庄严雄伟。

3.符合使用者的特点

道路功能不同,使用者的出行目的亦不同。机动车道的使用者大多为大巴、中巴、出租车、摩托车;非机动车道的使用者大多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人行道的使用者为行人和附近的居民。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使用者有较明确的出行目的,对绿带的细部不会有很多的关注,他们往往只意识到绿带的大面积色彩、轮廓和粗线条。而人行道上的行人有较充裕的时间,且行路速度较前者慢,对周边绿带的变化有一定的敏感性。

4.选择适地适生植物,体现生态功能

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有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须有环境方面的要求,根据周边环境及道路性质,考虑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据有关资料统计,夏季榕树荫下的地面较阳光直射的地面温度低5℃左右。特别在夏天,遮荫防晒已成为道路绿化的必备功能。

5.设计要结合社会现有的养护管理能力

俗话说:“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城市道路绿化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护管理水平。只有养管到位,才能发挥园林绿化应有的功能和效果;避开现有的养护管理能力做设计,最终是昙花一现,甚至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为了促进道路绿化建设,保护道路绿地成果,园林部门、林业部门、市政部门及交通部门应形成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网络,对毁林毁绿事件进行及时遏制和处理。园林管理部门组织专职管护人员对绿地进行管护的同时,还应积极发动企事业单位、群众认养认管部分绿地,实现“建设一片,保护一片,提高一片”的目的。

五、城市道路绿化发展方向

植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姿态,可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空间变化,所以成为美化城市、点缀街景的良好手段。单株或单行等间距种植的行道树,一成不变的高度和轮廓,显得单调枯燥,而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所以在城市街道两侧应尽量加宽绿化带,采用乔、灌、藤本和地被植物混种模式,这样既丰富了道路空间层次感,又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空间质量。也可按凹进凸出的办法交替定植树木,避免在直线的建筑立面背景之前再形成一个直线的绿色立面。

植物的颜色异常丰富,应充分利用这一色彩资源,创造和谐的景观效果。丰富的色彩能给整个城市带来生气。油松的叶子为深绿色,雪松的叶子为蓝绿色,柳树的叶子为浅绿色。各种浓淡不同的绿色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丽的色感。就是同一种树木在不同季节叶色也不相同。柳树早春是鲜绿色,夏季是深绿色,秋季变成了深黄色。银杏的叶子到了秋季变成透明的柠檬黄色,枫树的:、“红叶”是秋天的象征。尤其是色彩丰富的秋色叶树种,如鸡爪槭、水杉、乌桕、无患子、枫香、榔榆等往往能一改城市道路景观中一片绿的面貌,给市民以全新的视觉享受。如杭州北山路的悬铃木、虎跑路的水杉都以其鲜明的色彩变化、丰富的秋色景观打动了游人的心。

第14篇

城市文化特征应该考虑两项基本内容:时间和空间,即历史性和地域性。无论精神特征,还是社会特征,或者制度特征,基本脱不出这二者的范畴。时间性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其内涵历史性则涵盖每一时间段的文化创造。每段文化创造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不同。一般说来,早期历史文化决定该城市文化的特征,最具有文化价值,常常成为城市文化的标签。空间包括自然地理空间和社会地理空间,其内涵地域性体现在独特的自然地域风光和该地域的独特地理位置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区域核心作用。因此,城市文化是一种原生文化。探讨原生文化,才能更为准确地定位城市文化。

城市旅游文化虽然也称之为文化,但其实质首先不是文化,是一种商业行为。一般来说,是近现代工业化之后逐渐兴起的以经营为主的商业活动,其后,为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目的地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特点的文化形态。当它借助于城市文化时,就成为城市旅游文化。因此,城市旅游文化的特征首先是基商业性,其次才是文化性。因此,城市旅游文化是一种衍生文化,其定位应是城市特色文化下的商业文化。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旅游文化内涵解读

城市文化的特征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基本内涵,大多数城市并不像专家学者所论述的那样,在所有方面都具有可观瞻性,都具有规模意义,都具有被外界所关注的价值。如凤凰古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黑河、满洲里、苏州、蓬莱,等等。这些城市被关注的内容或特色,主要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其城市文化内涵不可能涵盖社会、自然、人文的所有部分。因此,地方政府在建设城市文化时,往往选择该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最具有文化特色及积淀的部分代表城市文化。如古城、古园林、古建筑、古都,等等,以及自然方面独步全国的特色,如桂林、阳朔、昆明、五大连池,等等。当然,也有超大型城市具备各种典型综合城市文化特征,如北京、上海等。只是这样的城市是少数,不代表广泛性城市文化意义。解读城市文化内涵应该从城市特征入手,而不能从广义城市文化概念开始。否则,将陷入概念繁琐的陷阱之中,无法有效认识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内涵。城市旅游文化既然是衍生文化,其文化内涵自然要追踪溯源,探寻该城市旅游文化产生的本源,这是根本性的。另外,某一城市旅游文化的形成,与外界所关注的内容直接相关。通过外界的关注,某种可能不受当地人重视、没有纳入本地城市文化的文化,而被作为城市旅游文化的内涵受到重视,成为地方城市文化的内容。但无论怎样解读,城市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具备商业开发价值这一根本性特征。

二、城市文化与城市旅游文化的关系

从上面关于城市文化和城市旅游文化特征及内涵分析中,可以明确二者的关系。城市文化为母,城市旅游文化为子,或城市文化为源,城市旅游文化为流。当然,母子关系或源流关系,并不完全代表双方一致。历史各个阶段的文化创造之“源”并不能全都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如中原地区众多城市中的少数民族文化,由于其普遍性而没有纳入城市文化标志性内容之中。而“流”有时也例外地选择“源”之中非城市文化的内容作为开发内涵,反客为主,成为城市文化的主要内涵,逆向丰富城市文化的内容。如丽江纳西古乐就是在外界关注之下,成为丽江城市文化的主要内容。黑河知青文化,也是在大量知青回第二故乡的潮流推动下,成为黑河大力开发建设的城市文化。

三、城市文化与城市旅游文化的功能

功能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另一种是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一种是主动性质,一种是被动性质。这两种性质的功能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作用。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芒福德非常重视城市的文化功能。“他形象地将城市比喻为,‘容器、传播者和流传者’。其论据是,城市的出现与象形文字、表意文字以及手书草字等这类永久性的记录方式的发生时期吻合,还与数的抽象概念以及口语词汇同期出现,也就是说,城市凭借象征性的书写符号,‘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社区边界的浓缩作用和贮存作用’;‘一个城市的级别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种功能发挥的程度’。他把‘文化贮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创造和发展’称为‘城市的三项最基本功能’”。实际上,芒福德的城市文化功能理论自身具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性质,“文化贮存”、“文化创造和发展”具有城市文化的主动性质。但芒福德的功能理论虽然强调了城市文化建设的人文性,却没有把城市文化的主动性完全包含在其理论要素中。城市文化的规范性和导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阶段性作用。城市文化功能主要以主动性为主,是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有利作用的重要基石。城市建设核心思想的制定、城市建设规划的制订、民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城市建设的方向、规范人的品德、提高人的素质等,皆有赖于城市文化。“文化传播和交流”功能兼具主动和被动两种性质。主动与其他区域城市文化进行交流,是在发挥城市文化的主动性;与来访的城市进行文化交流,则是以被动方式传播和交流文化。而规范性和导向,贯穿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每个阶段,在技术、建筑方式、建筑规划、管理模式、人文内涵、生活方式等方面,通过城市文化主动性的规范和导向,形成城市文化的特色和基本框架,并基本上左右着城市文化的走向。城市文化的主动性,主要体现于城市的内在文化建设。

当然,真正意义的功能的被动性质,主要是某种事物能够满足某种需求。在城市文化中,实际上,这种功能主要由城市旅游文化来承担。因此,城市旅游文化的功能体现的主要是被动性质。大量消费者到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体验异域文化,他们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基本上是城市旅游文化,即城市精选出来供旅游消费者消费的城市文化。这些文化从各种不同意义上满足消费者复杂、各具个性的需求。所以,城市旅游文化的被动性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外向文化建设。

四、城市文化与城市旅游文化建设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在城市文化与城市旅游文化建设方面采取不同的策略,以适应各自不同的特征,针对不同的群体,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商业等方面的功能,达到相应的效益。关于城市文化建设,学术界的研究和设计成果极多,但大多偏重于总体设计与规划,以及全方位文化思考。关于该方面的研究情况,王立曾经做过详细综述。对于大多数中小城市,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如若摊子铺得过大,考虑过于全面,则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因此,对于这类城市,应根据城市历史和自然的特征,适度开发与当地民俗相表里的文化内容,尽量避免受现代文化影响而与大多城市相雷同。以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导向。例如,黑龙江省黑河市,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应该秉持黑河城市建立发展过程所独有的历史文化痕迹,包括民族文化(以达斡尔、鄂伦春文化为主)、俄罗斯文化(俄罗斯移民文化)、移民文化(关内大量人口移居黑河)、中俄商业贸易文化(黑河城市兴起之源)、知青文化。以“民族”、“移民”为主线,打造黑河城市建设,组织人力研究黑河城市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概括出黑河城市文化的内涵,设计黑河城市文化的象征标记,推进黑河特色城市文化发展。

作为有特色的城市,自然要大力发展城市旅游文化。发展城市旅游文化,是加快城市与外部世界接轨,加强城市与外部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要根植于城市文化的主要特征,并结合自然因素,以价值开发为基础,从城市文化中衍生出城市旅游文化。因此,价值开发是城市旅游文化建设的基本导向。如黑河城市旅游文化的开发建设,应以俄罗斯、达斡尔、鄂伦春文化为根基,以观光、避暑、冰雪自然地理特征为纽带,借助于五大连池和俄罗斯阿穆尔州航天城的独特资源,形成以黑河为中心的旅游文化辐射区,南走中国广大内地,北走俄罗斯阿穆尔、远东、俄罗斯欧洲腹地,极具价值开发的旅游文化圈。

第15篇

关键词:花卉;园林绿化;养护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flower, flower cultivation and conserv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landscaping.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about the culti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flower gardening.

Key words: flowers; landscape; con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城市花卉应用现状

1.1城市花卉用量逐年增加,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生态园林化城市建设的发展,彩化作为城市绿化的点睛之笔已被大量应用在城市美化之中,大的用花量必然增加劳动力和劳动强度,而宿根花卉以省时、省力、省工,一次栽植多年受益的特点必将受到青睐。

1.2草花品种单调、退化严重,花卉质量下降。盆花、地栽花卉的种类仅一串红、万寿菊、牵牛、小丽花等,较为单调,景观效果乏味。加之草花品种性状退化、质量下降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加强品种选育、发展优良品种已成为园林部门面临的一大课题。

1.3地栽花卉逐年增加,盆栽逐年减少,促进了宿根花卉的发展 由于盆花质量下降,其栽培数量逐年减少,地栽花卉数量逐年增多,而宿根花卉则以其独具的特点成为地栽花卉的最佳选择,更为宿根花卉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1.4宿根花卉的栽植已在小范围内取得了成功 宿根花卉长势良好、色彩丰富,生态景观效果令人满意。因此,开发、引种、驯化和繁殖宿根花卉,推广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已成了当代园林人一项新的任务。

2、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 花坛

花坛多用于广场及公园、机关单位、学校等观赏游憩地段和办公室教育场所,应用十分广泛。主要采取规则式布置,有单独或连续带状及成群组合类型。花坛内部组成的纹样多采用对称的图案,并要求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廓。一般选用植株低矮、生长整齐、花期集中、株形紧密、花或叶观赏价值高的种类,常选用一、二年生花卉或球根花卉。植物的高度与形状,对花坛纹样与图案的表现效果有密切关系,如低矮而株丛较小的花卉,适合于表现平面图案的变化,可以显示出较细致的花纹。花丛花坛以表现开花时整体效果为目的,展示不同花卉或品种的群体及其相互配合所形成的绚丽色彩与优美外貌,选用的花卉以花朵繁茂、色彩鲜艳的种类为主,如金鱼草、鸡冠花、一串红等。在配置时应注意陪衬种类要单一,花色要协调,每种花色相同的花卉布置成一块,不能混种在一起。

2.2 花境应用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是一种半自然式的带状种植形式,以表现植物个体自然美和它们之间自然组合的群落美为主题。欧美国家特别是英国园林中花境应用十分普遍,而我国目前花境应用较少。花境中各种花卉在配置时既要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体型、数量的调和与对比,花境的整体构图也必须是完整的,同叶还要求在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换显现不同的季相特征,使人们产生时序感。依据花境所处的环境不同,边缘可以是自然曲线,也可以采用直线,高床的边缘可用石头、砖头等垒砌成,平床多用低矮致密的植物镶边,也可用草坪带镶边。

2.3 花丛和花群应用

这种应用方式是将自然风景中野花散生于草坡的景观应用于城市园林,从而增加园林绿化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花丛和花群布置简单,应用灵活,株少为丛,丛连成群,每简均宜。花卉选择高矮不限,但以茎干挺直、不易倒伏、花朵繁密、株形丰满整齐为佳。花丛和花群常布置于开阔的草坪周围,使林缘、树丛树群与草坪之间有一个联系的钮带和过渡的桥梁,也可以布置在道路的转折处或点缀于院落之中均能产生较好的观赏效果。同时,花丛和花群还可以布置于河边、山坡、石旁,使景观生动自然。

2.4 花台

花台又称高设花坛,是将花卉种植在高出地面的台座上而形成的花卉景观,我国古典园林中这种应用方式较多。现在多应用于庭院,上植草花作整形式布置,由于面积狭小,一个花台内常只布置一种花卉。因花台高出地面,故选用的花卉应株形较矮、繁密匍匐或茎叶下垂于台壁,如玉簪、芍药、鸢尾、兰花、沿阶草等。

2.5 花钵

花钵可以说是活动花坛,它是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花卉种植施工手段逐步完善而推出的花卉应用形式。花卉的种植钵造型美观大方,从造型上看,有圆形、方形、高脚杯形,以及由数个种植钵拼组成六角形、八角形、菱形等图案,也有木制的种植箱、花车等形式,造型新颖别致、丰富多彩。这种种植钵移动方便,里面花卉可以随着季节变换,使用方便灵活、装饰效果好,是深受欢迎的新型花卉种植形式。主要摆放广场、街道及建筑物前进行装点,施工容易,能够迅速形成景观,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

2.6 花卉基础栽植

在建筑物以及一些构筑物基础的周围通常用花卉作基础栽植。建筑物周围的花卉栽植与道路之间常形成一狭长地带,在这一地带上栽植花卉能够丰富建筑的立面,使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得到美化,并对建筑物和路面起到衔接作用。对于具有落地玻璃窗的建筑来说,窗外栽植的花卉与室内的环境融为一体,给室内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墙基处栽植花卉可以缓冲墙基、墙角与地面之间生硬的线条,对墙体和地面具有软倾向装饰作用,特别对丑陋难看的墙角具有遮挡作用。

2.7 温室专类栽植

为满足人们对温室花卉的观赏需要,可以专门开辟观赏温室区,布置热带、亚热带花卉供参观游览。

3、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养护

3.1 栽植与更换

作为重点美化而布置的一、二年生花卉,全年需进行多次栽植与更换,才可保持其鲜艳夺目的色彩。必须事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育苗,至含蕾待放时移栽花坛,花后给予清除更换。花坛布置至少应于4-10 月间保持良好的观赏效果,为此需要更换花卉4-5 次。如采用观赏期较长的花卉,至少要更换3 次。有些蔓性或植株铺散的花卉,因苗株长大后难移栽,另有一些是需直播的花卉,都应先盆栽培育,至可供观赏时脱盆植于花坛。现在国外普遍使用纸盆及半硬塑料盆,这对更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3.2 土壤要求与施肥

普通园土适合多数花卉生长,对过劣的或工业污染的土壤(及有特殊要求的花卉),需要换入新土或施肥改良。对于多年生花卉的施肥,通常是在分株栽植时作基肥施入。一、二年生花卉主要在圃地培育时施肥,移至花坛仅供短期观赏,一般不再施肥。只对花期长植于花坛中追液肥1-2 次。

3.3 修剪与整理

在圃地培育的草花,一般很少进行修剪,而在园林布置时,要使花容整洁,花色清新,修剪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要经常将残花、果实(观花者如不使其结实,往往可显著延长花期)及枯枝黄叶剪除。毛毡花坛需要经常修剪,才能保持清晰的图案与适宜的高度。对易倒伏的的花卉需设支柱。其他宿根花卉在秋冬枯黄后要及时清理或刈除。需要防寒覆盖的可利用这些干枝叶覆盖,但应防止病虫藏匿及注意田园卫生。

4.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花卉栽培应用与养护技术也得到了很多改善和拓展,通过人们的努力,将绿色植物与环境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人们美好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参考文献:

[1] 赵世伟.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