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

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儿童心理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儿童心理学论文

第1篇

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发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发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能力的健全与发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入。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怎样研究与应用儿童音乐心理学呢?首先,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此作为理论指导。同时,还应对儿童心理学有概括的认识,因为这门学科可使儿童音乐心理学趋向理论化与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研究,对儿童学习音乐进行分期、分步骤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做出系统的记录,这就是观察法。与孩子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情绪、能力与毅力等,做出记录,对各种问题,作出科学的答复,这就是谈话法。实验法是当今最普遍采用的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方法。其做法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地点、命题,必要时要设置对照实验,经过测量,取得数据,再用统计的方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结论。以上介绍的方法不是孤立进行的,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对每个发展,都要进行观察、思考与研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少年期(12岁—15岁):即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步迅猛。记忆、思维、能力、意志、兴趣都趋向成熟。

第2篇

幼儿的一日生活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这是他们学习与生活的基本场所.家庭的基本结构,父母的关系,家长的教育观念无一不影响着幼儿自身的心理变化.对学前儿童社会性适应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在家里依赖父母,在幼儿园依赖老师.因此,如果幼儿所处的环境是不融洽的.就很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的良好发展.父母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承担着主要的教育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关心爱护孩子,使孩子得到足够的母爱和父爱的温暖.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造成和幼儿的交流时间过少,不够关注幼儿等问题.并且很少真正从孩子兴趣出发考虑,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从而致使幼儿产生攻击和反抗.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断出现.要帮助其通过合理的方法宣泄出来,减轻幼儿的心理负担,使其获得平衡的心态,不至于在心理上或身体发育上形成障碍.在幼儿园里,教师的行为容易引起幼儿的模仿.教师教育幼儿时的言行举止非常重要,教师可能觉得是无意的一次训斥幼儿,动机是好的,但也有可能导致幼儿形成自卑、孤僻的心理.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的规划是否符合幼儿成长的需要,也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形成.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这些细微的过程贯穿幼儿成长阶段的始终.并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1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渗透

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因此,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应充分利用一日常规生活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是贯穿始终的.幼儿园教育倡导玩中学:“活动游戏是独立性培养和合群性养成的极好手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维护心理健康.并从中学习到如何与同伴和谐相处.通过这种具体且形象的活动方式,幼儿的心理不断地得到成长与发展.作为教师也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活动当中,并要预防幼儿抵触情绪的产生.教师也应该多表扬幼儿,幼儿往往渴望获得老师的赞扬和喜爱.并从中获得信心“.在有些具有较强规则的游戏里,孩子们还能够学会如何对待挫折,面对挑战,这些游戏都有助于孩子们品质和意志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门独立的教育活动,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每天都在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教师要牢牢把握住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渗透性教育.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从原始的在书本上的教育,延伸至其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利用幼儿园的进餐、午睡等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区域角,开展角色游戏.通过做游戏,唱儿歌,讲故事等多种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通过与同伴在游戏中协助、分工、合作、谦让等,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对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促进作用.让每个幼儿养成健康的心理,不放弃任何一个幼儿.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

2.2良好心理环境的建构

生态学指出,要把幼儿的心理发展放在多个心理系统中并加以整合.而幼儿发展的环境并不是在一个家庭中,一个幼儿园中.而是特指那些以人际文化为主要元素的人文环境.除了必须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对幼儿心理环境安全的保护.教师、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过多的厉声责备幼儿.尽管他们的心理年龄尚且还小,但是他们对这种安全的心理氛围的要求也就尤其重要.我们作为幼儿最依赖的人,更应该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考虑问题.不能仅凭主观臆断,觉得幼儿年龄尚且比较小,不懂事.就可以不顾他们的心理想法,做一些伤害他们的事情.而是应该多鼓励、表扬幼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对于问题突出的孩子还要和家长联系,咨询专家,进行心理治疗.

2.3幼教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据笔者了解,现今我国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还不是很高.很多学前教育缺乏新的师资力量,原有的教育理论还在比较低的水平.幼儿教师一般而言,基本是一些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的.相对别的国家来说,还存在十分大的差距.她们对于儿童表现的心理特征不能很好的进行分析与矫正.也更没有能力来预见和干预了.一些幼儿园教师在解决幼儿特有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则是把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用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这种状况带来的后果,不仅没有对症下药,还有可能恶化幼儿的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化水平要求相当高的职业,因此需要专业化的师资培养.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是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师资缺乏的重要途径.可以把这种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作为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内容,通过专业化的教育,无论是在基础的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实际的操作技能方面,都能使幼儿教师得到很好的职后训练,从而保证其能胜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然而,心理问题对于幼儿在该阶段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要壮大幼儿教育群体的师资力量尤为重要.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的开展,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和自身的心理水平.这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提高认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系统的教育的途径和教育的方法等.

2.4加强家园共育

幼儿是在周围环境中各种条件的相互作用中成长起来的.在幼儿期,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辨别力差,对成人依赖性强,教育的作用体现在生活中的人、事、物对幼儿的影响,幼儿生活直接作用于幼儿发展.家园犹如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利用时间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表现,以取得家园一致性教育.同时转变家长的教育观.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对于某些内向的幼儿来说,也许会有一些问题不愿意与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就憋在心里.这时,我们可以采取个案法,给予特别的关注,及时矫正不良的心理行为.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幼儿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根据不同,制定出不一样的教育方案,因材施教.然而,正因为缺乏有效的交流,才会引起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很多问题,我们通过老师、和家长可以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沟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能及时、积极的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家长应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也应常常与家长联系、沟通.加强家园共育.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的.只有在学校与家长的双方共同努力的条件下开展教育,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多倾听幼儿的心声.倾听并不是简单的听,而是全身心的投入,专注的倾听儿童诉说的态度、方式及内容,是儿童对辅导者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因素.当儿童与教师诉说一个他所遇到的问题时,教师必须积极倾听,并不时给予反馈,让儿童知道你在专心倾听,以促进良好的沟通.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引导,才能引导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为学前教育是对于幼儿的一种启蒙性教育,它又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导向的作用.理论研究表明:幼儿身上表现出的问题,往往源自家庭教育.由此可得,教师要引导家长使用正确的教育手段,确保家园共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统一,应该使双方达到统一的认识高度,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进一步加强了家长与幼儿园的双方的主动和创造,使教育一致性原则得到了真正落实.幼儿园多于家长沟通,力求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实施有效的影响和教育,让家长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入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真正尊重孩子.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深感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不断蓬勃发展,陆续有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3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负重心理

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发现,大多数学习钢琴的儿童是在缺少愉快的心理过程中度过的。由于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这种负重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到达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崩溃,以致终止学习。为什么听起来美妙无比的音乐,学起来却痛苦不堪呢?究其原因,除了教学体制、教学方法外,还有社会、家庭以及儿童自身的心理问题等等。

一、儿童学习钢琴的负重心理分析

学习钢琴虽然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大有裨益,但是,我们又必须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审视这一教育功能,找出其自身的规律,避免其盲目性。

第一,儿童自身的心理问题。准确分析儿童的心理活动,是掌握儿童学琴规律的最好方法。心理研究发现3-7岁的儿童,他们最根本的心理特征就是缺乏自我意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易分清质与量、因与果、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等关系,他们绝大多数的主观意识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是靠家长及教师传授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儿童对直接感性认识接受得较为积极,而对间接理性认识接受得较为被动。虽然钢琴发出的美妙声音感性因素居多,但是,在技巧训练的过程中的确是理性因素居多。所以儿童们在欣赏钢琴音乐时常常表现得较为主动,而学习钢琴理论与技能时却表现得较为被动。

第二,教学体制。目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体系,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过多地强调技能的训练,而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会使人产生疲倦感,疲倦感的不断反复又会给人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压力。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的过程中度过的,这种教学体制的模式已在他们的头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所以,在他们的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的也会是同样的教学模式。

第三,教学方法。儿童天真活泼,同时也十分脏弱,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机械的反复、长时间的注意,都会使儿童难以承受。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由于多数钢琴教师在教学中会重复自己在学校里的学习过程,即更多地强调与注重学生的共性发展,而忽视了个性的存在(忽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例如:过分强调技术的训练,很少注重儿童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儿童由于教学方法上的不正确所带来的厌倦心理,也会转嫁到钢琴学习上。

第四,家庭和社会。当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越来越大,教育备受关注已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多数家长在选择孩子接受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切实际的盲目心理与从众心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学习音乐的天赋。只有提供给学习钢琴的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使我们的钢琴教育事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二、减轻儿童负重心理的基本途径

针对儿童学习钢琴的负重心理,我们在钢琴教学中应该注重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他们的学琴压力。下面,谈谈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减轻儿童的心理负荷。

(一)动机、兴趣、情绪

动机、兴趣、情绪是减轻儿童负重心理的内部动因,在学琴过程中,需要越迫切,兴趣越浓厚,情绪越稳定,儿童的学习热情就越高涨,学琴的状态就越积极。

第一,良好的动机。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力量,钢琴学习也直接受到一定的动机支配。有些孩子来上第一节课时,常常会带着一种恐惧加被动的服从。通过询问,我们可以发现原因是家长在学钢琴前对孩子进行了一些不良动机的诱导。例如,“你平时太调皮了,学琴是为了让你收心;学琴可苦了,你要好好练。”这些有害的暗示会使孩子觉得钢琴学习是一种“可怕”的事,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荷,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其实,从激发学习动机出发,应该让孩子觉得钢琴音乐很好听,弹钢琴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父母能从孩子的琴声中得到快乐,小伙伴也会因为有一个会弹琴的朋友而自豪等等。良好的动机是减轻儿童学琴负重的原动力。

第二,浓厚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对学琴也是如此。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钢琴有浓厚兴趣的孩子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跟一般孩子是不一样的。儿童的兴趣特点是易于变化,优美的音乐,有趣的图片,动人的故事,好玩的游戏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钢琴学习中,培养并保持孩子学琴的兴趣是减轻他们负重心理的有效途径。教师优美动听的范奏、生动形象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和蔼可亲的态度,都能提高儿童学琴的兴趣。

第三,愉快的情绪。在钢琴学习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是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任何斥责、强迫都会影响孩子学琴的积极性。如果一个孩子在上课之前刚好被父母骂了一顿,那么他在上课过程中一定是情绪消沉,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儿童来说,他们的情绪很容易真实地暴露出来,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洞察孩子的情绪变化,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鼓励是使儿童保持愉快情绪的最好办法,它可以使儿童在精神上获得很大的满足,增强自信,在获得愉快心理体验的同时对钢琴的学习将投以更大的热情。

(二)良好的学琴环境

儿童钢琴学习的心理当然也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学琴环境来减轻儿童的负重心理。

第一,家庭环境。对一个琴童来说,能为他(她)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中,父母自身对音乐的爱好,会吸引孩子。例如,早晨,轻松愉快的音乐、会使孩子精神振奋;晚上,悠扬动听的旋律,会使孩子带着微笑进入梦乡……让孩子多参加音乐会,多听钢琴演奏,会建立起对钢琴的亲切感。此外,家长对琴童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学钢琴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对自己能力的无法肯定,使他们感到不可抗拒的压力。孩子需要一种感情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如果家长的态度是“叫你练琴就练琴,没什么条件好谈,”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心理摧残。

第二,教学环境。钢琴教师不但有让儿童会弹琴、弹好琴的责任,还应该培养儿童爱弹琴、乐弹琴。在教学环境中,老师过于严肃的面孔,不耐烦的情绪,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荷。所以,教师要鼓励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教学,只有让儿童时时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才能使他们消除学琴时的紧张感和负重感。此外,由于钢琴学习的整个进程比较缓慢,在教学中往往会造成拔程度现象。其实,高度复杂的作业,必然会引起儿童紧张、恐惧加厌烦的情绪。因而,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除了要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作品外,也应掌握教材的难易,在儿童的能力范围内,选择适合于他们弹奏的作品。

马克吐温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对于每一位琴童来说,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专业工作还是增加音乐修养,学习钢琴都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何减轻他们学琴过程中的负重心理,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只有发挥儿童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给他们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才能真正使“要我学琴”变为“我要学琴”。

参考文献

[1]丁祖荫著.儿童心理学Cul.济南:山东敏育出版杜,1986.

[2]沈竖,李山川著.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3]应诗真著,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第4篇

【论文摘要】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规范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一套规范体系,说白了,就是一套游戏规则。没有这套规范体系,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研究确实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从而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最典型的是发展心理学家一改以语言反应为指标的传统,采用注视时间、生理反应指标等研究方法,把实验研究从幼儿推伸到早期婴儿身上,扩大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我们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心理能力有所认识。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托幼一体化”的教育主张。

此外,精巧的实验研究也为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注入活力。如新皮亚杰学派用实验法补充了皮亚杰临床法的简略,使理论体系的实验支柱更加可靠。为了克服认知心理学面临的理论和技术的挑战,有些认知心理学家甚至主张把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相结合,以便形成一种新的学科分支,达到相互扶持、共生共荣的目的。

实验法对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力图对可能世界作出结构描述,理论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结构,需要经受指称性的检验。这种检验只能通过实验来完成。每一个实验结果所得到的特称判断,为理论提供事实,提供补充,提供确证。科学实验融合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既是衡量已有知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又是产生新理论的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讲,理论必须服从实验,无论是背景理论还是待验理论,概莫能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果的积累,实验研究的规范性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任何一个实验研究都只能孤立地、静止地、人为地进行,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是狭小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数据资料是零散的,反映水平是肤浅的,与真实的人的心理相去甚远。尤其可悲的是实验研究越丰富,人的整体被分割得越细小越零散,我们就越不明白人的心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实验性越强,反映性就越差。而反映性越差,价值性就越低,兴趣性更是荡然无存。问题更严重的是实验法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原子说、机械论和还原论,在认识论水平上造成众多的负面影响。于是,不少人对实验法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研究方法,最典型的是把质的研究引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不少研究者还大量使用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我们知道,质和量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中,纯粹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都必须有事实与逻辑这两条腿。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根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应该是实证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的要求。“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科学的价值目标或价值标准都不能离开客观性这个最根本的价值标准,而且必须以客观性或客观性程度(广度和深度)为准绳。”〔1〕

有人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可能甚至不应该进行量化的研究。其实,量的研究的精髓就是研究者对被试施加影响,寻求影响与变化之间的关系。教育本身不就是这么一种过程吗?

如果我们把自己找不到变量、提不出假设归罪于实证研究,难道不感到有失公允吗?我注意到一些科研论文缺乏科研的规范,研究无假设,却美其名曰“白描”;取样范围狭小,数据不充分,就冠以“质的研究”;论文无结构,却号称后现代;甚至有些博士学位论文写成读书笔记,有文采的更是写成“博士散文”。这样的论文并没有为学科提供新知识,对学前教育也没有提供新指导,它的学术价值就很有限。我们应该树立科研的规范意识,在科学哲学层面上充分认识科研规范的意义。有些学者近来热衷于现象的解释,按自己的臆想来解释儿童的行为。这对理解儿童和认识儿童毫无价值。据说解释学的理论根据是后现代主义,其实这是对后现代主义随心所欲的曲解。这种解释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负责态度,此风一旦在学前教育界蔓延开来,是多么可怕!

我们知道,对现行科学体系,包括研究方法的抨击,是后现代主义在科学领域中的一大目标。后现代主义否认传统科学方法论所设定的目标,认为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规则,科学方法论总是与某种理论相关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家们竭力主张将传统的注重归纳推理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终结实证的主导地位,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研究向价值负荷和人性复归而努力,促进心理学理论向多元的、去中心的、有情感的、重意向的、重社会关系的、本土的方向前进。①所有这些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它充满着反传统、反权威、反主流、反因果决定、反科学主义的豪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只能承认它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但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应该是对结构主义局限性的解构,而不是对结构的摧毁。对科研局限性的克服,是要在更大范围的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和灵活运用客观性方法,而不是要放弃客观性原则。科学研究是人的认识活动,它确实离不开人的主观世界。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只能是主观与客观的永无休止的磨合,而不是退缩到主观世界中去探究客观存在。简单地去主观臆断,热衷于把一些对个别现象的解释归之于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动因,且这个动因并不能给出更一般的解释,这不是科学解释,而是伪解释,因为它缺乏可检验性。在科学上,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认识世界是人类本身的需要。这个需要可以通过科学、艺术、宗教等方式来满足。用规范来认识世界就是科学,用体验来反映世界就是艺术,用信仰来规范行为则是宗教。无论是量的研究还是质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的,是可证实的。或者说,应该是经验的,而不是体验的甚至是信仰的。把科研活动退化为充满个人体验的精神遨游和完全封闭的自我表现,是科研的藩篱,于理论、于实践断无益处。套用一句流行用语:发展是硬道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时至今日,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即便是研究儿童对他人的意图、信念和动机之类的内部心理过程理解的心理理论,也离不开实验法。

就实证研究本身而言,它也在不断改进之中。例如,人们开始从传统的研究思路中跳出来,不再热衷于把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广的领域,而是更加注意单一的法则,更加注意生态、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发展的效应。同时,研究内容也从外部行为推进到内心世界,研究儿童的心理理论。所有这些进步都体现了人类为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作出的不懈努力。

我想,对于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而言,问题不在于实验太多了,实证过头了(实际是此类研究还远远不够),而是在于我们的研究者重科学事实的收集和规律的发现,轻理论的构建,缺乏理论建设的功夫,没有将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殊不知,科学理论比科学规律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和生题功能。在我们的心理学领域中,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确实太薄弱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理性思维规则不清,理论兴趣不足,批判性疲软,创造性缺乏,等等。这种现象在早期教育范围内也普遍存在。在早期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强烈的跟风现象,表现为蝴蝶效应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理论分析和怀疑精神。其实,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总是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研究假设,总是在理论指导下对观察材料或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评价,总是在用研究成果对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因此提出一个微型理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的知觉学习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与其他心理学大师及其理论相比,吉布森理论不是那种气贯长虹的骇世之作。她的研究领域就限定在知觉学习和发展中,在这个领域中,她唯一的研究原则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有分类的实验为理论添砖加瓦。虽然她还没有做到让自己的理论预见从所有的实验中得到证实,也没有使自己的理论对知觉这一心理现象作出总体的说明,但她在这一领域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功不可没。她对事业的坚定、专注,务实、勤奋、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精神,给每一个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工作的人留下了富有启迪的影响。平心而论,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尽管在知觉发展研究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但并不支配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冲破旧体系、旧思路的过程。一个对某一领域有影响但并不垄断的理论,才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内在力量。吉布森及她的同事们的基本课题是年幼婴儿能发现什么和注意什么,用实证科学的态度精心地收集儿童知觉发展的资料,这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她的理论不仅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儿童知觉发展的规律, 也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在学前儿童教育与特殊儿童教育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发挥儿童的主体活动功能,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质量。”〔2〕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而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完全可能的。朱智贤先生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新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假设,就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有理论的实验和有实验的理论,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第5篇

通过江南网大的本科函授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现概括如下:

(一)思想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现代教育原理》、《儿童心理学》、《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更深地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江大的远程教育本科函授,主要采用网络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们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损耗,让我们有效地利用现代科技资源,方便快捷高速有效地进行学习。在函授学习中,本人觉得受益很大。特别是学习了《现代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和《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相当不错。工作之余,本人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博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三)专业技能:本人是一名音乐教师,又是学校管理层中的一员,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真正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音乐、享受学习;如何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一直是我所探索所追求的。函授学习之后,我理论联系实际,在师生中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与乐的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函授中,我还学到了班级组建技能、心理辅导技能、处理突发事件技能等,它们给予我无穷的智慧,让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愈发得心应手。

感谢远程教育,感谢江南大学,给予我机会,给予我知识。我将借你的慧眼,开拓我更美丽的教育生涯。

第6篇

【关键词】科学实验; 科学理论; 客观性原则; 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1-0008-03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规范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一套规范体系,说白了,就是一套游戏规则。没有这套规范体系,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研究确实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从而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最典型的是发展心理学家一改以语言反应为指标的传统,采用注视时间、生理反应指标等研究方法,把实验研究从幼儿推伸到早期婴儿身上,扩大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我们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心理能力有所认识。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托幼一体化”的教育主张。

此外,精巧的实验研究也为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注入活力。如新皮亚杰学派用实验法补充了皮亚杰临床法的简略,使理论体系的实验支柱更加可靠。为了克服认知心理学面临的理论和技术的挑战,有些认知心理学家甚至主张把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相结合,以便形成一种新的学科分支,达到相互扶持、共生共荣的目的。

实验法对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力图对可能世界作出结构描述,理论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结构,需要经受指称性的检验。这种检验只能通过实验来完成。每一个实验结果所得到的特称判断,为理论提供事实,提供补充,提供确证。科学实验融合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既是衡量已有知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又是产生新理论的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讲,理论必须服从实验,无论是背景理论还是待验理论,概莫能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果的积累,实验研究的规范性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任何一个实验研究都只能孤立地、静止地、人为地进行,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是狭小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数据资料是零散的,反映水平是肤浅的,与真实的人的心理相去甚远。尤其可悲的是实验研究越丰富,人的整体被分割得越细小越零散,我们就越不明白人的心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实验性越强,反映性就越差。而反映性越差,价值性就越低,兴趣性更是荡然无存。问题更严重的是实验法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原子说、机械论和还原论,在认识论水平上造成众多的负面影响。于是,不少人对实验法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研究方法,最典型的是把质的研究引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不少研究者还大量使用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我们知道,质和量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中,纯粹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都必须有事实与逻辑这两条腿。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根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应该是实证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的要求。“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科学的价值目标或价值标准都不能离开客观性这个最根本的价值标准,而且必须以客观性或客观性程度(广度和深度)为准绳。”〔1〕

有人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可能甚至不应该进行量化的研究。其实,量的研究的精髓就是研究者对被试施加影响,寻求影响与变化之间的关系。教育本身不就是这么一种过程吗?如果我们把自己找不到变量、提不出假设归罪于实证研究,难道不感到有失公允吗?我注意到一些科研论文缺乏科研的规范,研究无假设,却美其名曰“白描”;取样范围狭小,数据不充分,就冠以“质的研究”;论文无结构,却号称后现代;甚至有些博士学位论文写成读书笔记,有文采的更是写成“博士散文”。这样的论文并没有为学科提供新知识,对学前教育也没有提供新指导,它的学术价值就很有限。我们应该树立科研的规范意识,在科学哲学层面上充分认识科研规范的意义。有些学者近来热衷于现象的解释,按自己的臆想来解释儿童的行为。这对理解儿童和认识儿童毫无价值。据说解释学的理论根据是后现代主义,其实这是对后现代主义随心所欲的曲解。这种解释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负责态度,此风一旦在学前教育界蔓延开来,是多么可怕!

我们知道,对现行科学体系,包括研究方法的抨击,是后现代主义在科学领域中的一大目标。后现代主义否认传统科学方法论所设定的目标,认为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规则,科学方法论总是与某种理论相关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家们竭力主张将传统的注重归纳推理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终结实证的主导地位,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研究向价值负荷和人性复归而努力,促进心理学理论向多元的、去中心的、有情感的、重意向的、重社会关系的、本土的方向前进。①所有这些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它充满着反传统、反权威、反主流、反因果决定、反科学主义的豪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只能承认它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但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应该是对结构主义局限性的解构,而不是对结构的摧毁。对科研局限性的克服,是要在更大范围的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和灵活运用客观性方法,而不是要放弃客观性原则。科学研究是人的认识活动,它确实离不开人的主观世界。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只能是主观与客观的永无休止的磨合,而不是退缩到主观世界中去探究客观存在。简单地去主观臆断,热衷于把一些对个别现象的解释归之于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动因,且这个动因并不能给出更一般的解释,这不是科学解释,而是伪解释,因为它缺乏可检验性。在科学上,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认识世界是人类本身的需要。这个需要可以通过科学、艺术、宗教等方式来满足。用规范来认识世界就是科学,用体验来反映世界就是艺术,用信仰来规范行为则是宗教。无论是量的研究还是质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的,是可证实的。或者说,应该是经验的,而不是体验的甚至是信仰的。把科研活动退化为充满个人体验的精神遨游和完全封闭的自我表现,是科研的藩篱,于理论、于实践断无益处。套用一句流行用语:发展是硬道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时至今日,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即便是研究儿童对他人的意图、信念和动机之类的内部心理过程理解的心理理论,也离不开实验法。

就实证研究本身而言,它也在不断改进之中。例如,人们开始从传统的研究思路中跳出来,不再热衷于把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广的领域,而是更加注意单一的法则,更加注意生态、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发展的效应。同时,研究内容也从外部行为推进到内心世界,研究儿童的心理理论。所有这些进步都体现了人类为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作出的不懈努力。

我想,对于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而言,问题不在于实验太多了,实证过头了(实际是此类研究还远远不够),而是在于我们的研究者重科学事实的收集和规律的发现,轻理论的构建,缺乏理论建设的功夫,没有将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殊不知,科学理论比科学规律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和生题功能。在我们的心理学领域中,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确实太薄弱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理性思维规则不清,理论兴趣不足,批判性疲软,创造性缺乏,等等。这种现象在早期教育范围内也普遍存在。在早期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强烈的跟风现象,表现为蝴蝶效应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理论分析和怀疑精神。其实,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总是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研究假设,总是在理论指导下对观察材料或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评价,总是在用研究成果对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因此提出一个微型理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的知觉学习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与其他心理学大师及其理论相比,吉布森理论不是那种气贯长虹的骇世之作。她的研究领域就限定在知觉学习和发展中,在这个领域中,她唯一的研究原则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有分类的实验为理论添砖加瓦。虽然她还没有做到让自己的理论预见从所有的实验中得到证实,也没有使自己的理论对知觉这一心理现象作出总体的说明,但她在这一领域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功不可没。她对事业的坚定、专注,务实、勤奋、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精神,给每一个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工作的人留下了富有启迪的影响。平心而论,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尽管在知觉发展研究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但并不支配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冲破旧体系、旧思路的过程。一个对某一领域有影响但并不垄断的理论,才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内在力量。吉布森及她的同事们的基本课题是年幼婴儿能发现什么和注意什么,用实证科学的态度精心地收集儿童知觉发展的资料,这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她的理论不仅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儿童知觉发展的规律, 也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在学前儿童教育与特殊儿童教育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发挥儿童的主体活动功能,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质量。”〔2〕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而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完全可能的。朱智贤先生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新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假设,就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有理论的实验和有实验的理论,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15.

〔2〕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8.

Experiment with Theory and Theory with Experiment

Wang Zhenyu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Preschool Education Department, Xingjian Professional College, Shanghai, 200073)

第7篇

教师的教学资料库里要储存的资料应是多而广的,但有几种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必须用心收集和整理的。

一、藏书

藏书要有职业的目的,就教师职业来说,以下教育书籍是要收藏的:

1. 关于所教学科专业的书籍。这类书籍能使教师既不断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又经常了解学科的最新知识,掌握其最新的教育发展趋势,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开阔教学视野。如,学科教学大纲、各类教育期刊等。

2. 关于教育专业书籍。这主要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学法之类的书。教育专业是各科教师的共同专业,他能指导教师教育实践,启迪教育智慧,使教育教学工作按规律办事。

3. 关于英雄模范、杰出人物、科学家生平的书籍。这对教师来说也必不可少,因为这些书籍既能激励、陶冶教师自己,又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

另外,有关的工具书也必须购买些。如,字典、词典等。

书是教师的财富,是教师的精神伴侣,藏书、读书,应成为教师的癖好。

二、收集整理教学参考材料

这里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教学参考书、典型教案、各类习题、教学经验、论文、图片等。在整理时,要在每份资料上注明出处、时间等,以备将来教学使用。搜集的材料要分门别类装订起来,妥善保存,以备查阅参考。

三、积累读书笔记

第8篇

  关键词:幼儿心理;钢琴的学习;    练习;教师教育

    钢琴向来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了。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家长会购买钢琴并且聘请好老师,不辞辛苦的带着孩子上课,从而在社会兴起“钢琴热“,钢琴教育在普通中学和幼儿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已经成为少儿塑造美好心灵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门的学问,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幼儿时期有特殊的心里表现,所以幼儿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只有这样才能搞好钢琴教学。

     对于“钢琴热”现象我们不禁会问孩子学琴时为了什么?我们曾做过调查,对于孩子学琴家长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家长是因为自己喜欢音乐而让孩子学琴,有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音乐天赋而学琴,有的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而让孩子来实现,有的是看别人在学所以才学,也有为孩子增添一技之长而学习……..但对于初学儿童,大多数家长认为,学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培养孩子,是其在学琴过程中锻炼意志,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训练注意力和准确性等.

一、学为人师的重要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于幼儿钢琴培养要一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师的角色不同与家长,他在心目中一直是崇高而又神秘的,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其特殊的心理来分析教育学生.

(一)培养幼儿钢琴兴趣的重要性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且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达尔文曾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期间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对学习是很重要的,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和责任感。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八好奇心转化为钢琴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指发及音节等产生厌烦情趣,有些家长和教师不注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一味的逼迫孩子硬学,结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就会放弃。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和富有情趣的事物。

为了开启幼儿学习兴趣的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对钢琴的兴趣。比如,幼儿喜欢形象思维,无论交识谱还是演奏,最好多用一些比喻方法。在弹奏标志性乐曲时,教师在示范前,最好用形象的语言或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将乐曲的内容情景讲给孩子。另外家长也可以有意识的多给孩子听磁带、唱片或让他们多看一些关于钢琴的音乐会录像等。幼儿喜欢受到表扬或称赞。家长平时可采用打分、贴小红旗的方式鼓励他们练琴。对于他们的进步得以肯定。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相互观摩,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产生了竞争意识。通过以上方法,幼儿会逐渐对钢琴产生兴趣,并且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成绩会明显提高。随着成绩的提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于责任感。”学习钢琴也是如此,只有对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最求音乐的最高境界。

(二)适当启发幼儿思维的创造性

 有些老师不愿意接收年龄五、六岁的孩子学习钢琴。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易集中精力,所有进步不大,然而年龄大的孩子又有许多其他活动,因而也难有许多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钢琴的学习中来,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钢琴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开发智力并且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十分有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他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也就是充分感受,在此基础上在让学生进行表达。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幼儿钢琴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死板的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旋律蕴含的情绪和思想,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像,有的教师只注意了学生的技艺的训练,从而忽视了创造性的挖掘,忽视了音乐感、节奏感的培养。只有充分启发创造性思维,才能通过丰富的想象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才能提高乐感,节奏感等。

二、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当然,家长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到了知识,如果回到家中就仍了只顾玩,那样也是起不到一个好的效果。家长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督促幼儿的钢琴学习。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给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不但为目前所用,对于以后的成长向更高一层迈进都有很大的益处。首先要让幼儿有练琴的意识,幼儿的练琴时间不宜过长,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刚学时可能做二十分钟,渐渐熟悉后,就只能做十几分钟,脾气来的时候甚至是五六分钟就要出去玩,所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

(二)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纽带是家长。家长应熟知孩子的每次汇课情况,在联系辅导中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孩子汇课时家长一定要在场,全面了解孩子的进度和所存在的问题,并了解教师所布置练习要求,在联系辅导中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应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激发孩子对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性,创造和谐、温馨的环境做到有理智有耐心,宽严并济,张弛有度。

    综上所述,要学好钢琴要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只有三者联合起来才能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 钢琴艺术.  1997年第一期;

[2] 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

第9篇

关键词:幼儿心理;钢琴的学习;

练习;教师教育

钢琴向来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了。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家长会购买钢琴并且聘请好老师,不辞辛苦的带着孩子上课,从而在社会兴起“钢琴热“,钢琴教育在普通中学和幼儿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已经成为少儿塑造美好心灵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门的学问,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幼儿时期有特殊的心里表现,所以幼儿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只有这样才能搞好钢琴教学。

对于“钢琴热”现象我们不禁会问孩子学琴时为了什么?我们曾做过调查,对于孩子学琴家长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家长是因为自己喜欢音乐而让孩子学琴,有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音乐天赋而学琴,有的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而让孩子来实现,有的是看别人在学所以才学,也有为孩子增添一技之长而学习……..但对于初学儿童,大多数家长认为,学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培养孩子,是其在学琴过程中锻炼意志,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训练注意力和准确性等.

一、学为人师的重要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于幼儿钢琴培养要一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师的角色不同与家长,他在心目中一直是崇高而又神秘的,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其特殊的心理来分析教育学生.

(一)培养幼儿钢琴兴趣的重要性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且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达尔文曾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期间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对学习是很重要的,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和责任感。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八好奇心转化为钢琴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指发及音节等产生厌烦情趣,有些家长和教师不注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一味的逼迫孩子硬学,结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就会放弃。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和富有情趣的事物。

为了开启幼儿学习兴趣的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对钢琴的兴趣。比如,幼儿喜欢形象思维,无论交识谱还是演奏,最好多用一些比喻方法。在弹奏标志性乐曲时,教师在示范前,最好用形象的语言或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将乐曲的内容情景讲给孩子。另外家长也可以有意识的多给孩子听磁带、唱片或让他们多看一些关于钢琴的音乐会录像等。幼儿喜欢受到表扬或称赞。家长平时可采用打分、贴小红旗的方式鼓励他们练琴。对于他们的进步得以肯定。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相互观摩,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产生了竞争意识。通过以上方法,幼儿会逐渐对钢琴产生兴趣,并且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成绩会明显提高。随着成绩的提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于责任感。”学习钢琴也是如此,只有对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最求音乐的最高境界。

(二)适当启发幼儿思维的创造性

有些老师不愿意接收年龄五、六岁的孩子学习钢琴。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易集中精力,所有进步不大,然而年龄大的孩子又有许多其他活动,因而也难有许多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钢琴的学习中来,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钢琴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开发智力并且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十分有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他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也就是充分感受,在此基础上在让学生进行表达。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幼儿钢琴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死板的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旋律蕴含的情绪和思想,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像,有的教师只注意了学生的技艺的训练,从而忽视了创造性的挖掘,忽视了音乐感、节奏感的培养。只有充分启发创造性思维,才能通过丰富的想象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才能提高乐感,节奏感等。

二、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当然,家长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到了知识,如果回到家中就仍了只顾玩,那样也是起不到一个好的效果。家长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督促幼儿的钢琴学习。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给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不但为目前所用,对于以后的成长向更高一层迈进都有很大的益处。首先要让幼儿有练琴的意识,幼儿的练琴时间不宜过长,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刚学时可能做二十分钟,渐渐熟悉后,就只能做十几分钟,脾气来的时候甚至是五六分钟就要出去玩,所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

(二)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纽带是家长。家长应熟知孩子的每次汇课情况,在联系辅导中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孩子汇课时家长一定要在场,全面了解孩子的进度和所存在的问题,并了解教师所布置练习要求,在联系辅导中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应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激发孩子对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性,创造和谐、温馨的环境做到有理智有耐心,宽严并济,张弛有度。

综上所述,要学好钢琴要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只有三者联合起来才能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 钢琴艺术. 1997年第一期;

[2] 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

第10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弱视治疗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将178例弱视患儿按收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弱视传统物理疗法;治疗组在弱视综合治疗过程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6%,治愈率35.7%;治疗组有效率94.3%,治愈率5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弱视治疗过程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弱视治疗的依从性和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引 言

弱视是指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9的一种眼病(1)。弱视治疗是一个漫长、单调、重复的过程。临床上患儿在疗程的开始阶段往往因为好奇心和新鲜感,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好,但到了疗程的后半阶段或在病情需要更长的疗程时,则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应付式训练、不配合治疗等特点,导致疗程间断,甚至还没达到正常视力就放弃治疗,较大程度影响总体的治愈率。 我院在弱视治疗仪器等硬件设施等同的情况下,改善软件环境,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收效显著。

一般资料

选择2004-2007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弱视患儿178例,316眼。男95例,女83例,初诊年龄4~13岁,平均6.7岁。按收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04-2005年期间在我院弱视治疗室治疗的患儿78例,140眼;治疗组:2006-2007年期间在我院弱视治疗室治疗的患儿100例,176眼。

方 法

一、弱视检查和诊断 所有病例均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外眼检查,裸眼远、近视力测定,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段,间接检眼底镜检查眼底及注视性质,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眼球运动等。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给予阿托品眼膏涂眼,每天睡前一次,连用四天后进行散瞳电脑验光及客观检影验光,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9者,根据我国斜视弱视防治学组关于弱视的定义作出弱视诊断。

二、治疗方法

所有弱视儿童经过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矫正眼镜。治疗期间每天检查一次单视标视力,连续十天为一疗程,连续二个疗程后停1~2周,再继续循环治疗。每个月复诊一次,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并调整治疗方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散瞳验光,必要者调整眼镜度数。治愈后每三个月复诊一次,随访二年。

对照组采用广州视佳(或广州博士)弱视综合治疗仪进行弱视综合治疗,每天按固定程序给于后像增视、红光闪烁、海丁格光刷、光栅、敏感度、等级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

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的弱视治疗仪器设备等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善软件环境,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根据双眼视力、年龄、弱视类型和注视性质等情况,个性化综合各种治疗手段。每天选择性组合后像增视、红光闪烁、海丁格光刷、光栅、敏感度训练、等级精细目力训练等不同程序,并酌情配合单眼全遮盖或双眼交替遮盖,有的患儿结合家庭式弱视治疗仪训练,难治性弱视患儿加用氦氖激光治疗和/或口服思利巴片治疗。

2、迎合儿童心理特点,设立专门的弱视治疗室。治疗室内采用活泼缤纷的色彩、卡通动画等进行装饰,治疗前播放音乐、故事等,创造活泼和谐的治疗氛围,以便于消除患儿枯燥和厌烦的情绪,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治疗兴趣。

3、 弱视治疗室由专人负责,医护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学习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患儿的心理规律,观察分析不同性格患儿的心理活动,耐心辅导患儿正确使用弱视治疗仪。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变换每天的治疗程序,避免弱视训练的单调和重复性,确保治疗的质量并能持之以恒。

4.家长对孩子都特别关爱,对他们的未来抱有很大的希望,同时都急于了解孩子的病情及预后。因此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要详细解答,让他们了解弱视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经常组织患儿的家长讲授弱视治疗的知识,让其清楚认识弱视对孩子眼睛健康影响的严重危害性和治疗的迫切性。为患儿家长们创造心得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熟悉弱视治疗的程序,更好地配合医院对患儿进行治疗。转贴于

5、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因恐吓、训斥使患儿产生逆反心理,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采用心理治疗中的正强化疗法与兴趣激励法。在治疗室建立患儿治疗档案,设立奖赏红花栏等以提高弱视治疗的依从性。每天在孩子主动、合作、认真完成眼科规定的治疗任务后,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可由医生在孩子的治疗卡上加盖一个笑脸或卡通图案,儿童积攒五个图案时换得一朵小红花贴纸,同时家长视孩子实际情况再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比如玩具或零食等)。积攒一定数量小红花的患儿经复诊视力有提高者,可以在家长的支持下获得一次出游公园的机会。

三、疗效评定 按照1996年 4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2)。无效:视力减退,不变或提高1行;进步:视力增加2行或2行以上;痊愈:视力恢复到>0.9,随访2年,视力仍保持正常。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结 果

治疗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和治愈率也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8,χ2=15.45,P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眼数(%)

眼 数

有效率(%)

治愈率(%)

治疗组

176

166(94.3)

102(58.0)

对照组

140

110(78.6)

50(35.7)

讨 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视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弱视已经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弱视是一种严重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眼病,在我国儿童中发病率约占2.8%(1)。其主要危害是患儿视力低下,缺乏立体视觉,配戴眼镜后视觉功能达不到正常水平,无法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进行正确的感知,从而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及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患儿产生自卑心理。弱视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学龄前是最佳治疗时期,我们在对弱视儿童进行治疗时,应该更新理念,宣传弱视的有关常识,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才能使更多的弱视患儿到达治愈的彼岸。

本组在弱视治疗仪器设备等同的情况下,改善软件环境,在弱视治疗过程中制定更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采用心理治疗中的正强化疗法与兴趣激励法,最大程度激发儿童的内在合作动机(3),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愈率。本方法既不增加原有治疗仪器设备,又简单易行,适合基层眼科工作的开展和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家琦、李凤鸣主编 实用眼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中国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第11篇

1、日本教育心理学情况简述

20世纪初,日本就开始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1916年成立儿童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心理学受施太伦(L.W.Stern)、桑代克(E.Lee.Thorndike)、布勒(C.M.Bühler)等人的影响,发展了智力测验、心理测量、性格学。战后,出版了大量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如波多野完治主编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大系》;依田新编的《教育心理学》;中野佐三编的《教育心理学事典》;田中宽一主编的《实验儿童心理学》以及其他教育发展心理学丛书。在日本心理学书籍中,教育心理学书籍最多。90年代以来,吉田章宏(1991)和伊藤隆二(1996)等教育心理学名家也多次呼吁要注重日本本土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1959年成立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这是仅次于日本心理学会的一个专业学会,1994年统计会员达4500人。该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学术年会,刊发《教育心理学研究》季刊至今。心身缺陷者的特殊教育在日本也受到重视。日本几乎所有师范学院都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一些大学设特殊教育系,授与硕士和博士学位。1971年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国立特殊教育研究所。1963年建立特殊教育学会,学员约有1000人,并出版会刊《日本特殊教育杂志》。为心身缺陷者专门设计了各种心理测验,如日本设计的盲人智力测验不仅用之于日本,也在美国使用。日本文部省从1995年开始以流动性的方式向各省的一些小、中学以及高中派遣教育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开展有关心理咨询工作。不少中小学校也开设了(或正在设置)专门的教育心理咨询室,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排忧解难,帮助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心理的顺利发展。

2、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动向

(1)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动向情况。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着发展、学习、人格适应与教育评价四大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大。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学年会有关学术论文的分类大致有九个方面,具体是原理与方法、发展心理、教育与人格心理、教育社会心理、教学心理、学习心理、教育测评、教育临床心理、心理障碍与教育。其中研究学术论文数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发展心理、教育社会心理和学习心理。日本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讨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有关法则性研究与个别性研究、实验研究与相关研究等问题上。所谓法则性研究,即是超越事物的个体特殊性而追求其共性以及一般规律的研究。这类研究的特征是力求客观地、自然地反映事物,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故多采用实验法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个别性研究则注重于探求事物之间的个体特殊性和差别性,因此常运用相关研究的方法来分析事物的特定性质。数据显示,对于身体运动、感知、言语、情感表现、人格、社会行为等领域的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居多。其次是观察、调查方法的运用。

(2)20世纪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积极表现。一是有关学习与教学的心理研究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日本教育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日本教育心理学注重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深入探讨教科学习以及知识、理解等认知操作的内部心理机制。如光田、谷口等人(1992)的研究表明:在文章理解的过程中,插入提问和具体事例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和回忆。言语表现的研究集中在作文、造句和书写等方面。此外,积极开展有关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与学习策略指导以及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日本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针对学校教育中,诸如旷学、欺负同学、学业不振、早恋以及自杀等“学校身心疲劳”一直有增无减的现象,从学校心理学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临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神藤等人(1996)用因素分析法对欺负弱小同学问题进行了考察,结果抽取出欺负行为正当化、缺乏正义感以及支持欺负行为等主因子,并发现这些因子与“学校身心疲劳”现象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日本教育心理学在学习与教学方面的研究的特点还有在认知心理机制基础上还导入发展的变量;增强学生学习个别性差异与教学策略针对性的研究;打破传统学习理论,多角度多层次的开展研究工作等。

(3)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消极表现。一是欧美化倾向严重,在基本的理论观点和研究的方法技术方面全盘追随欧美,就是在具体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上也相从甚紧。二是日本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在改善教学效果、帮助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作用及效果不大。三是日本教育心理学有关教育心理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导致有关研究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技术存在混乱现象。

3、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制度的思考

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是学校等工作领域内的心理教育辅导专家。对于学校生活中发生的各类问题,进行评估、咨询、辅导等。其具备针对于儿童、教师、学校等学校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从事心理教育辅导公益性活动等,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其从业资格。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活跃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以及特殊教育、特殊学校等教育机构。此外还有教育委员会、教育中心、教育咨询所等教育机构,或受教育委员会的委托,从事相关咨询工作等。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采用学会联合的资格认定制度。其认定组织机构由5个联合学会和4个合作学会构成。5个联合学会分别是:日本教育心理学会、日本特殊教育学会、日本发展障碍学会、日本发展心理学会、LD学会。4个合作学会是日本学校心理学会、日本应用教育心理学会、日本生徒(学生)指导学会、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学会。这一资格认定工作从1997年开始,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为止获得学校心理咨询师或候补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人数达到5800人。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认定相当的严格。申请条件根据不同的背景人群可分为5大类。主要针对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各类幼儿及中小学从业教师、教育研究所等教育机构人员、大学及研究生院的学校教育心理任课教师及实习指导人员、国外研究生院学校心理学专业的人员。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制度及其运行的积极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本政府支持力度大。如日本政府对于儿童心理支援工作非常重视,注重发展障碍儿童的特别支援教育;支持全国学校心理咨询师大会的召开等,学者们关注障碍儿童特别支援教育工作的研究;二是专业人员的培养注重理论和实践,学校心理学士的申报条件高。如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获取,在研究生院修完7门课程: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障碍儿童的教育与心理、学生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教育评价和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此外,根据申报条件的不同,要求有专门的学校心理学工作实习经验1—5年不等。在大学或研究生院担任学校心理学相关课程或实习的指导者,要求必须发表关于学校心理学的论文5篇以上;三是专业人员考核和管理制度严格。如规定修完7门课程,但没有实习经验的人员,可以申请学校心理咨询师候补资格,同时在通过资格考试后,还要在5年内要提交个案报告等说明自身实践经验的资料,才能成为正式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咨询师的有效期限为5年,满4年要求更新。此外,相关的认定机构每年进行资格审查;四是公益性的预防教育(人格)活动开展情况好,如兵库教育大学研究生院学校心理学课程研究室从2003年在中小学中开展公益性的预防教育。

二、日本教育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发展启示的思考

1、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教育心理学教育工作以及研究工作的开展中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实践性。

2、拓宽学术视野,加强国际化、多元化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扩大对心理学研究国际化,避免片面的追随欧美。加强教育心理学的本土研究,争取更有力的多方支持。在突破传统理论,使相关学术研究更多元化。

3、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加强心理的预防教育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更接地气,能够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校的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预防教育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支援、疏导、咨询等服务工作。

第12篇

关键词:“活教育”、设计教学法、整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8-0062-03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包括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师范教育等的完整教育理论体系。

本文试图从陈鹤琴的成长背景出发梳理影响其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础,分析两者之间的继承与批判关系,从而整理出其教育思想的典型特点。

一、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故乡浙江上虞,是一个传统教育基础十分深厚的地区。宋代以后,府州县学普遍设立,讲学风气很盛,诵读之声不绝,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民俗民习,具有深厚的儒学人文环境和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结合的特点。陈鹤琴早年在家庭中接受的严父慈母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使其形成了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初步认识,“相信‘爱’比‘严’来得好些。但‘爱’不要变成‘溺爱’、‘宠爱’,‘溺爱’比‘严’还要坏呢![1]”这些早年的经验为其日后提出家庭教育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

陈鹤琴8岁到14岁进入私塾读书,使他对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有了比较客观的了解。他指出:“每天上午8时左右,走到书馆,就先向孔子神位一拜。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我们大家坐好之后,先生出来了,我们就一个一个的把书拿了去,放在先生的方桌上背诵给先生听。……旧书背完了,先生给我上新书。先生念一句,我们跟他念一句。”[2]陈鹤琴对私塾教育只是背书和念书的教法深恶痛绝。他认为在私塾里度过的六年最宝贵的时间,除了认识三四千字以外,其他知识学得很少。陈鹤琴后来热衷于“活教育”,应该说和这段亲身感受的“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在《什么叫做“活教育”》一文中,陈鹤琴指出:“简单地说一句,就是‘不是死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3]他从课程、教学、教师、儿童、行政、设备六个方面列举了活教育和死教育的十大区别,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问题。

虽然陈鹤琴所追随和倡导的新教育本身就是“对于传统教育不满的产物”(杜威语),但是,从陈鹤琴长期的教育实践及创立教育的理论中都可以看出,他从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教育。相反,他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同时也十分注意从中摄取有益的营养。陈鹤琴善于运用传统私塾教育中的一些经验来解决现代教育问题。如,私塾教育注重因材施教,“聪明的学生,给他多学一点;愚笨的学生,给他少学一点。不举行划一的共同考试,引起无谓的竞争”;[4]采用“个别的指导,个别的考查,以资鼓励而促上进”[5]的个别教学;强调行重于学的特点和当时新教育改革所倡导的观点相吻合,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除此以外,陈鹤琴的为人、为学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在求学期间,陈鹤琴常抄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言警句以激励自己;他注重教育,后天感化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肯定“孟母三迁”、“染丝说”的合理性。总之,我国古代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经过陈鹤琴的实践、过滤和升华,形成了他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

二、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兴起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正如陈鹤琴所指出的:“我提倡的活教育是和杜威的学说配合的,因为活教育和杜威学说,其出发点如所走的路子、所用的方法有相似之处。”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适应儿童个性发展需要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中心,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而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思想的反传统精神,“在当前多种多样的进步学校中可以发现某些共同的原则: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灌输;以自由活动反对外部纪律;从经验中学习,反对从教科书和教师学习;以获得为达到直接需要和目的的各种技能和技巧,反对以训练的方法获得那种孤立的技能和技巧;以尽量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反对为或多或少遥远的未来做准备……”[6]

陈鹤琴1917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那里是美国新教育的中心,也是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基地。陈鹤琴亲身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触摸到进步教育的脉博。在学习期间,陈鹤琴师从克伯屈、孟禄等人。克伯屈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杜威的学生。他根据杜威“从做中学”的思想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学法。这一方法重视儿童的主动性,由儿童或儿童与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拟出预订的目的、活动的计划。在活动中,以问题为组织材料的中心,设计各种类型的活动单元。陈鹤琴将从杜威及其他美国老师那里学来的理论应用到幼儿教育阶段,形成了“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三大部分: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在目的论中,他提出了“做现代中国人”的五个条件: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精神、服务的精神。从其内容分析,既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符合儿童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出鲜明的反传统色彩以及对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而纵观他的“活教育”的课程论和方法论思想,更是直接反映出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活教育的课程是指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7]“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8]。即强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中心,以儿童的直接经验的活动为中心。

三、机能主义心理学与西方测验理论

重视心理学研究是陈鹤琴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他关注儿童期的意义、运用实证研究总结出儿童的心理特征、有关儿童人格发展等问题,并以此作为解释与解决有关家庭教育、幼稚教育、小学教育等问题的依据,为中国教育的科学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早在美国留学期间,陈鹤琴就接触到桑代克的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桑代克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教育测验运动的代表人物。其基本观点是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对于这一理论,陈鹤琴在其著作中多次作了通俗易懂的分析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如: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陈鹤琴提出:“刺激来得优良,联念与反应大概也是优良的;刺激来得卑劣,联念与反应大概也是卑劣的。”[9]因此,“做父母的一方面必须事事以身作则,一方面必须选择优良的环境使小孩子得到优良的刺激和印象。”[10]在幼稚教育关于习惯的培养等方面,陈鹤琴同样运用了这一原理进行解释。

在儿童心理学研究方面,陈鹤琴除了借鉴已有的理论来分析现实教育问题外,在回国后还把西方的测验理论和方法引入我国,掀起了一场教育测验运动。对于原因,他曾这样写道:“在心理学家伍德沃斯的指导下,我曾选定自己的博士论文的题目为《各民族智力的比较研究》,准备去作一次广泛的智力测验,结果虽然没有成功,可是我对测验的兴趣实始于斯。”[11]除此以外,在留学美国期间,陈鹤琴亲身感受到西方科学和研究方法带给人们的好处,也让他对测验理论产生兴趣。他说:“算命看相的,规定一个人是适于学商,一个人是适于读书,这个岂能可靠?……唯今日所欲的心理测验才是科学的方法,在教育上算是最新的利器。”[12]从1920年陈鹤琴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开始,他就开设了心理测验课程,并先后出版了多本关于测验理论的著作。从内容上看,这些著作大多来自于陈鹤琴亲身的实践,用我国的实例来说明问题,重视把国外的理论、经验、方法应用于本国实际,通俗易懂。

综上所述,陈鹤琴成功地借鉴了西方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联系中国现实主动发展了自己的心理测验,改变了以往经验式的传统方法,推动了我国测验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四、德可乐利教学法

德可乐利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比利时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家。他于1907年在布鲁塞尔创立命名为“生活学校”的新式学校,主要由幼儿园及小学组成,招收4-15岁的正常儿童。他以这所学校为基地,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成功,成为当时许多学校所向往的范例,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陈鹤琴二十世纪30年代曾访问过比利时,亲自前往德可乐利学校参观,对德可乐利教学法倍加赞赏,回国后积极予以宣传和推广。不仅如此,在他的活教育思想以及关于幼稚园课程思想中也借鉴了德可乐利教学法的一些基本观点。

作为医生的德可乐利强调遗传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了有机体与环境“融合”的问题,提出了“整体化”的概念。他认为儿童是以他的整体(记忆、思维、推理、表达等)对外界作出反应的,并且在兴趣的支配下优先选择某一事物。依据这一基本观点,德可乐利提出了他的教学理论。他要求打破传统的分科体系,把课程的知识分为个人的知识及环境的知识两大类,再组成教学的单元,并按照单元进行学习。由此可见,陈鹤琴所创立的幼儿园课程的“整个教学法”的基本观点与德可乐利教学法有相似之处。他明确指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系统地去教儿童学。”[13]以他的“认识龟兔”为中心的主题为例,基本要求是各门学科围绕“龟兔”而展开活动:先是以真实的龟兔引起兴趣,继以研究龟兔的生理特点、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剪贴龟兔的挂图等。

如果说,整体性观念是陈鹤琴对德可乐利思想的间接继承的话,那么,陈鹤琴在《参观德可乐利学校报告》一文中详细介绍的关于德可乐利学校实施教学的三步骤,直接导致了他的“活教育”的四个学习步骤的产生。

德可乐利认为儿童认识一种事物须经过三种步骤:直接观察、间接联想、自己发表。陈鹤琴继承了德可乐利的这一思想,提出了“单元教学”的四个步骤:即观察实验、参考阅读、发表创造、批评研讨。首先,实验观察是指教学从直接感知入手,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耳、动脑,认真观察学习对象,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其次,参考阅读是教师指导儿童带着观察中所发现的问题,认真阅读教科书参考书,鼓励儿童动脑筋想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发表创作是教师指导儿童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学得的知识,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最后的批评研讨是让儿童自己总结,自己评估,自己检查前三个阶段的学习。

总之,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真正像陈鹤琴这样能建立起系统教育理论的中国教育家并不多见,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前人包括当代人的思想在中国现代教育家建立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时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2][4][5][10][11][12][13]陈鹤琴全集(第六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16.538.534.534.699.699.638.557.

[3][6][14]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98.380.192.

[7]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C].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6.

[8][9]陈鹤琴教育论著选[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47.

Theoretical Basis of Chen Heqin'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LI Yu

(School of Education 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 Nanjing 210001, China)

第13篇

【关键词】儿童,需要,心理,特点,方法

一、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背景

在我们国家,儿童英语学习有许多负面的因素。这些负面因素之一是,儿童英语学习是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的。虽然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正在发展。在每个发展阶段,孩子们都会用属于他们自己的特殊的方式去观察和解释世界。在任何特定的年龄阶段,教孩子是一门学科。所以,教孩子英语,教师必须要很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其因材施教。然后,这样会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他们的英语水平也将得到提高。

二、儿童心理特点的分析

孩子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并获取知识。这样在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和性格的特点中将会有很大的改变。

1、感知和记忆的特点。记忆力指的是人们获取、储存、保留以及以后恢复信息的过程。孩子们的记忆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基于影像的记忆,从大量的观察来看,孩子们倾向于从表面来观察事物,很少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第二是机械记忆,儿童实践和抽象思维能力的缺乏,在理解的基础上,也不能加强他们的记忆。然而,孩子大脑皮层的反应尤其强烈,所以,他们的机械记忆比成年人要更好。因此,教师必须让所有的感官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便孩子们的记忆可以达到最好的水平。

2、想象和思维的特点。想象力,也称为想象的能力,是心理图像,感觉以及概念形成的能力,他们不会立刻通过视觉、听觉或其它的感官来感知。想象是心灵的工作,能够帮助人们创新。想象力能帮助提供经验的意义和知识的理解,这是一个基本的工具,通过它,人们能够理解世界,并且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想象力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只要是孩子们对于他们所看到的不清楚的地方,他们喜欢问任何问题。其次,儿童倾向于想象简单的东西,而且他们的想象也不稳定。第三,孩子的想象力是生动且夸张的。他们的想象力集中在动态和成某种形状的物体,而非静态的物体。另外,儿童的想象又富于夸张性,如儿童模拟电影、电视中敌对双方交战的游戏时,就用一根小棍或手指当枪指向对方,嘴里不停地发出枪声,对方便立刻倒下。

思维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这种过程是使用数据或信息作为输入,使这些信息与之前的学习材料结合起来,结果是要么是有用的知识,要么是什么都没用。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包括进食、睡觉或工作。

孩子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韧性,固执。他们不会因为其他人说不而放弃他们的观念。如果一个孩子的观念起作用了,如果它已经生产而且孩子已经努力去构建这个观念,他是不会放弃的,除非他有很多新的经验为此提供了理由。

3、情绪和性格的特点

一般来说,情绪有两种感觉。一个是温柔的,浪漫的,或怀旧的感觉或情感。另一个是个人信仰或判断,这不是建立在证据或确定性上的。

总而言之,孩子的情绪的特点有三个方面。首先,孩子做事情比较容易冲动。他们通常非常兴奋以至于他们不能控制自己。其次,不稳定是孩子情绪的另一个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孩子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情绪。当孩子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玩具,他们会哭。然而,如果大人给他们,他们会立马就笑。第三,孩子会直截了当的表达他们的情绪。性格涉及到个体心理生活的最重要,最显著的部分。性格还涉及到一个人是否快乐或悲伤,积极或冷漠、聪明或愚钝。多年来,许多人已经对性格提出许多不同的定义。其中一个是一个人的心理过程的模式,是由动机、感受、想法、和心理功能其他主要领域所引起的。性格通过其对身体的影响,有意识的精神生活,还有个人的社会行为表达出来。

三、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关键原则

英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相互的并不可避免的。此外,合作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下面的关键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根据现代教学法,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应该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重视在教学中他们的个性。教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导师,但也是孩子们的偶像。首先,教师应分析孩子的心理和选择相应的正确的教学材料和工具。第二,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必须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第三,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以及克服他们的害羞或焦虑,一个成功的教学不能没有儿童的合作。最后,老师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些信息来培养他们使用,判断和分析知识的能力。

2、注重兴趣的原则。据说,一个成功的教学需要激发儿童的兴趣。老师应该优先考虑孩子们的兴趣。首先,也许有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新的东西,只要是与他们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或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需求有关,都可以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二,当孩子被别人赞扬或鼓励时,他们在学习英语方面会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当孩子事情做得很好时,教师需要赞扬他们。孩子们想要从他们的老师那获得认可,然后慢慢体会。

基于注重兴趣的原则,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英文歌曲合唱,通过选择吸引人的音乐引起儿童的气质和兴趣。因此,孩子们将以轻松的心情学习英语。此外,图片,优美的身体语言、简笔画、照片和多媒体课件都是可视化教学的好材料。他们可以通过使用熟悉的细节或者游戏。

3、沟通的原则。众所周知,语言的社会属性是作为交流工具。根据整个语言环境以及双方的身份,人们准确并得体的使用使用语言是必要的。这就是所谓的沟通能力。教师必须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课堂上交流。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材料作为语言数据来指导孩子们如何与别人交流。教师应该积极创造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利用书本知识来提高他们的交流,因为简单的模仿和主要的机械重复将会降低孩子们使用英语的热情。其次,为了提高沟通的准确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意识到英语国家和中国的社会文化和习俗的不同。例如,在中国,人们通常会问“你吃饭了吗?“这意味着一个问候,然而,在英国和美国,“你吃饭吗?”是指说话人打算邀请听的人吃饭。

四、以儿童心理特点为基础的一些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认为,培养孩子在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试图引导他们把学习英语的过程不是当作一个困难的工作,而是作为可以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新的发现以及每天可以进步的过程。(Wang Dianjian & Lai Hongling, 2002).

1、 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1)使学生对学习英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气氛而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参与孩子的活动,并且作为他们的合作方,孩子们将会打开他们的心灵,然后教师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儿童故事,然后用英语,还有简单的方法复述他们。

(2)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有利于培养学习英语兴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儿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找一些书籍来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枯燥乏味的知识可以变成一件简单的事情,孩子容易且乐意接受,这同样也让孩子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2、对孩子学习的及时积极的评价。在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孩子是有潜力的,但潜力的发展取决于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只有当他们的愿望和情感受到尊重时,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Liu Jinhua, 1997).根据儿童个性的心理特点,教师需要及时积极地给孩子评价,以便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因为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积极和及时的评价将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此外,至于那些回答问题比较积极地孩子, 不管他们的答案是对还是错,老师应该及时给他们鼓励。教师应该鼓励孩子去展示自己并且孩子也想要试试。

五、结论

1、论文的局限性。孩子们通常对新的具体的事情感兴趣,他们的想象力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发展。在本文中,对一些相关方面进行了分析,但由于缺乏深厚的教学经验,作者没有提供更多例子来说明论文。同时,它是一个必须进一步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继续指导英语教学。

2、对儿童英语学习的建议。儿童的学习过程需要特别关注和努力。孩子们的英语不够完善。从最近的研究可看出,它有自己的缺点。所以如何教孩子英语成为教师的主要关心的事。教师应该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孩子们应该配合老师,课上与课后都要积极主动,还要不断地练习。

参考文献:

[1]Mayer & J.D. 2005. Comprehensive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pathology [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第14篇

关 键 词:中西教育 感觉统合 行为训练 协调发展

前言

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儿童过多的脱离群里,缺乏与同龄孩子的交流从而会引起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引起了不少家长及教育专家的注意,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训练可以开发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与他人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认知。

一、感觉统合问题的提出

感觉统合指的是人的大脑对外界传来的各种信号进行整合,然后再指导我们做出正确反映的一个过程,简单来说,感觉统合就是处理信息的一个整合的过程,因为我们的信息来源是通过各个感觉器官呈现来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运动觉,整个过程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处理能力下降,不能把人体器官各个部分感觉信息整合起来,我们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一整套感觉统合训练来实现,感觉统合训练将孩子的发育问题融于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寓教于乐,因为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他身体力行,是他学习、操作,体验的过程,任何东西学习了,体验了,做了,他就学会了,孩子任何事情要经过他亲身的体验,感觉统合失调通过运动器材通过感觉的处理,让他在游戏过程中经历游戏,通过学习体验改善协调性。

二、对比中西教育的差异及对现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分析

儿童的感觉统合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一个特殊方面,但总体上不会脱离儿童教育的四个方面: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中西在儿童的教育观上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对儿童感觉统合教育给出正确的理论指导。

1.中西方教育理念之比较

在中国,教育传统受到封建等级和论资排辈等观念的影响,儿童的学习基本上是按照成人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效仿,传统文化教育中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伦理、讲究道德、遵循共同准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1)《说文解字》里面有提到“教,上所施,下所校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大概可以概括我们对教育的理解。

在西方,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多受儿童中心论的影响。他们普遍认为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独体的个体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意愿、需求和个性,父母、老师等成年人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的行为。(2)杜威在其专著《儿童与课程》中强调,要把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中心。他批评传统学校的教师消极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而对儿童的兴趣和经验考虑太少等弊端。提出了学校生活应以儿童为中心,同时,他也强调教师的作用,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引发儿童探究的兴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儿童药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并且双方都是作为平等的学习者来参与的,这种密切的关系会使儿童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

2.中西方教育中对结果和过程的重视程度对比

对比中西方儿童教育来看,中国的父母和老师,会以“最短的路线和时间”让孩子走完他们“安排好”的路,他们不太关注路边的“风景”,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他们认为能够给他们带来荣耀的结果,就是由于他们对孩子过高的期盼,只重视整个教育的结果,而忽略了整个教育的过程,使孩子从生下来就失去了自由的天性,天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随之被抹灭,从而导致他们在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

西方教育则强调孩子的个性发挥,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西方教育重在参与,注重于孩子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体验的感受以及发展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由于束缚较少,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方面往往优于中国儿童。

3.中西方教育差异在感觉统合训练中的体现

一个成功的儿童训练产品设计不止是依靠现代高科技内容,而是更多关注产品强大功能对于儿童实际训练的有效性,要向安全、舒适、成长、创新、甚至能够在产品使用中愉悦身心等多层面渗透。

儿童前庭功能的训练是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内容,国外所使用的训练器材是一款秋千式高度适应仪(见图一),这款训练产品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包括家里、学校、培训机构,其主要采用链条式的链接结构代替传统绳索的连接,每次训练的时候可以每一英寸增加一个高度,这样儿童可以找到最佳的适应高度,符合儿童产品设计原则中成长性中的可调节性,儿童通过根据身体的摆动控制秋千的晃动幅度,整个训练过程能够提高儿童的前庭固有感觉的协调能力,运动策划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从而使儿童的前庭功能神经系统得到改善。

国内采用的是圆木马吊缆(见图二)来训练儿童的前庭功能,整个设备离地面在相对安全的范围高度内,周围环境使用泡沫拼图保护起来,材料使用麻绳和皮质柔软的安全材料,而儿童在这样一个完全保护的环境中,却还是胆怯的趴在圆筒上,不敢坐直身子,如果再让设备摆动起来更是加剧了儿童的恐惧心理,这样不但达不到训练儿童的目的,反而让儿童对训练产生抵触心理。通过以上中西方感觉统合训练的对比,不难看出西方儿童大胆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在中国儿童身上很少能表现出来,而中国儿童相对保守的个性,求安全,求稳定的自我保护心理完全是儿童内心的写照。要想实现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达到训练儿童内心的目的,必须总结出适合中国儿童发展的感觉统合训练产品,在符合中国儿童心理特征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去感受。

三、根据中西教育的不同从而对中国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指导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而对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中西方孩子对一个产品的兴趣点是不同的,中国市场上现存的一些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由于缺乏对本国儿童心理和生理需要的探索研究,这些训练比较机械,缺少互动性,有很多都是是借鉴国外的产品,忽略中国儿童的实际承受力,像这样单一的把产品照搬过来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孩子造成害怕、抵触的心理,市场上真正适合中国儿童训练的产品相对来说很少。通过以上对中西教育差异的分析及现有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总结,以中国儿童教育应该尊重儿童作为独立个体之自主发展权力为前提,提出了中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理论指导。

1.产品的系统性

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设计应把功能、人机环境、美学三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的考虑和应用。感觉统合产品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儿童的身体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运动企划能力等,想要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必须清楚的界定出哪些产品对前庭功能的提高有效,哪些产品是发展儿童的本体感觉的,不论是从整体造型上的统一方面还是色彩的设计上,都应该符合整个训练产品的系统性,统一的造型显得和谐,有条理性,不统一的造型使产品显得杂乱无章,为让其达到形式和功能的统一,设计者不能单从“一个”产品考虑,而应该是形成“一类”产品的系统性设计。

2.儿童产品形式过于单一

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产品不论从造型、色彩、趣味性等方面都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实现,现有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在造型设计上大多还是以圆球、圆筒训练,或者是长形的平衡板等原始的符号位主,缺乏新颖,而如果想吸引儿童的关注力,就要增强趣味的互动性,提到趣味性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卡通形象这个元素,如果单以一个卡通的形象作为盖子或者以印着的形式附着在产品表面估计对趣味性的增加上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增加一些三维立体造型,或者适当的提取卡通的主要元素,通过儿童的角色扮演实现卡通形象的完整性,幽默新颖的设计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很容易的吸引儿童的目光,在这种充满情趣和趣味性的设计中,儿童可以欢乐、有趣的提高儿童的各方面功能。

3.儿童的主动参与性

儿童的主动参与性是指在教师或者家长的引导下,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开发、管理和企划,探究自己的成长需要,让儿童发觉自己的潜能,让儿童共享同伴学习方式,构建群体意识。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训练是个体学习的过程,也是同伴“互教”的过程,我们要让儿童主动的参与到其中,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设计不论从外形上还是功能上,应该给予儿童以刺激,吸引儿童的注意,让儿童有主动参与到其中的兴趣,让其在与人共处中学习,甚至在与同伴玩耍中学习,在他们的交往中,不仅能互相学到自己不懂的知识,而且懂得倾听和交流,懂得尊重和宽容等等。

4.成年人对儿童的过度保护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弊病就是“过度”:父母对子女倾注过量的爱,寄予过高的期望,给予过多的帮助,提供过分的保护,而这些都会使绝大多数儿童变得更任性、自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干预过多是过度保护的变相形式,常常把一些学生稍微经过努力就能很好做到的事情,变成教师自己动手为学生完成。在一些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我国家长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而是在一旁陪着,保护着孩子,这样非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让儿童的心理上更加依赖,训练机构的老师更是以“安全”为由作为训练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不让孩子自己去做,手把手的教孩子,这样看似保护了孩子,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历练的体验过程,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要想实现感觉统合产品训练的目的,家长和老师必须先学会从“放手”开始,不要让“保护”影响孩子的成长。

四、结语

由于各国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中西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使孩子能够适应社会。儿童感觉统合教育就是训练儿童的各个感官,通过对儿童的早期干预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因此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设计时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使训练过程变得轻松,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注释

[1] 自处引自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

[2]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儿童与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高建红 对中西方文化教育差异的思考[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8)

[4] 任立生.设计心理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 李锋,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设计教育初探,2008

[6]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 胡秀杰.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05

第15篇

xxx同志爱岗敬业,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团结同志,爱生如子,无私奉献,为xx区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一、爱心铺就育人路.

xxx同志,1994年工作至今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他能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爱心让他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无论多么调皮的学生他都爱他们,都能以爱心教育把他们培养成才,xxx老师10多年教学中经常在日常的管理中去聆听学生心声,运用自己的智慧,因势利导和对症下药转化了50多名学困生和十几名失学儿童.他的师德事迹《爱心铺就育人路》在学校和局里推广学习.同时也被评为2010年度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二、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xxx老师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实践,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大胆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他在长期的实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独树一帜的教学经验及德育经验.他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好评.xxx老师善于在教学实验中总结经验,并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于指导教学.他的论文“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获中国基础教育研讨会二等奖,受到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94年以来,xxx老师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共有20多篇获不同层次的省市地县及国家级奖.

三、 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邓老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现代多媒体教学研究,在uc中进行教研,在心理专家教研在线中学习儿童心理学,在博客论坛中切磋教学经验.由于成绩突出,他在2009年度“远程教育应用年”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师.

四、注重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实效性

xxx老师十分注重每次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他经常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读书活动,优化班级文化环境,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学校读书节活动中他班的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总能给学校师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他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表演等形式的主题队会,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五、科学的方法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