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08-02
前言
据近日新闻报道得知刚刚发生的甘肃舟曲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已经造成1 270余人死亡,失踪近500人,造成伤病近2 000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这样的天灾在中国近年发生众多,甚至数不胜数,造成这些灾难的原因虽说是有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但人们认真深思则不难发现存在的人为因素,那就是长期以来只是注重GDP的增长,只顾经济增长的时候对资源的过度掠取,而忽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造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结果。在我们痛定思痛的同时,必须反思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制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灾难的不再重演或灾难的程度减轻。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21世纪,可持续发展被确立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其实施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1]。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的资源是重要的支撑要素,资源源于环境,环境酝酿资源,资源本身也是环境的一个组成成分,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也同时是资源。故资源更为重要,资源衰退枯竭,则环境也就彻底恶化。
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即“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要不损害支持地球的生命系统:空气、水、土壤,不超出其源于环境的承载能力”[2],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限制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即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这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后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评断标准,同样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有个可操作的评断标准。故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其工作的关键。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经济和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问题又是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问题,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其中包涵有注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含义,资源的利用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和维系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为限度。
故可以建立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资源的消耗为主要断定对象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定指标体系是较为正确也是可行的。
1.指导思想。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所消耗的区域资源包括众多,主要指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及电力等能源及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的判断指标也有众多,主要以GDP增长速度来判断。而GDP增长速度又有众多表现,同样的GDP增长速度所耗损的资源和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不一,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必须在评断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考虑进去。同时,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找到一个综合评价指标,这个综合评价指标能够良好地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当然,我们希望这个影响程度越小越好,也就是说,这个影响程度值越小越显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构建原则。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1)政策性强:指标应能够对区域社会和经济活动方式对区域资源的耗用压力以及社会的响应等进行有代表性的描述,并与已有的政策目标和有关的标准相关。(2)信息量大:指标体系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内涵,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的各个方面。(3)反应灵敏:所选指标应简洁明了、方便理解,能够显示系统状态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活动的变化反应灵敏。(4)数据易取:指标体系各指标和变量的数据应容易获取,且存在标准值或期望值,保证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可操作性。(5)实用性好:指标体系在理论上应具有科学的基础,同时各指标还要清晰易懂,能被政府管理者和公众所理解和接受,指标体系自身应易于与评估模型和信息系统联系起来,使其实用性好。(6)针对性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和该区域的特征联系,紧紧针对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历史等特征建立可操作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和体系。(7)可量化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个指标必须能够量化,只有这样才能逐级累计计算,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8)层次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各个影响因素种类繁多,归属范围、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均不一,故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层次性归属。(9)各指标可概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即将设立的各级各类指标)性质纷繁复杂,甚至有点抽象,同时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性质也纷繁复杂不一,故在提取各级各类各个指标时必须找到其实质性的内涵,并进行概化处理。(10)公式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将各级各类各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公式计算。这些公式可据于数理统计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11)数学模型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最后必须归结于一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判断数学模型,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定量和定性地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
3.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前文分析,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构建第一级目标层指数―第二级分类层指标―第三级指标层变量三级体系框架。三级体系中,对各级的设计考虑(如下表1所示):
这些变量必须进行量化,按变量满足的指标功能程度、集合信息的能力、资料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些变量以当前社会发达国家标准水平相比较来确定其具体量化数值。
4.评价判断数学模型。根据前文所述,可以建立用于判断该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判断数学模型,模型如下所示:
可持续发展度P=αiYi=αiβjXYi(j)≥P0 可持续发展
式中,αi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在所有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中所占的权重函授;βj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第三级指标层第j个变量XY i(j)在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所有的相应变量中所占的权重函授;P0是根据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而适当选定的以判断区域经济可否持续利用的指数P的临界数值。
三、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有的功能
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定量反映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通过指标体系的表征,可实现以下功能:(1)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或状况,从而协助决策者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2)评价一定时期内,该区域水资源利用的各分类指标的发展相对速度,从而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是否可持续。(3)反映各个方面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对贡献大小,从而为制定相应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措施提供技术支持。(4)综合信息判断第一级目标层指数P全面说明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变化速度,判断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功效。
结语
本文针对区域的特性,构建了旨在指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判断数学模型。该指标体系分三个层次,并通过分析各层次的内在关系,通过权函数建立指数P的数学表达式即数学模型,该指标体系简单明了,适用性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判断指数P的数学模型结构良好,意义明显,可方便使用与操作。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效过程来考虑指标体系的层次化和具体变量选取方便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只是提供了评价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实际上人们可以根据区域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其具体适用性各异,同时,在各级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将受到当地有关区域各类资料的来源、考虑与已有统计方式的协调以及对一些指标量化特性认知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指标的选取还有待深入比较,进一步筛选,并结合指标体系的应用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给予高度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形式不断变化,已从粗放式区域经济发展形式逐步转变为现在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上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力资源,面对人力资源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国必须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才能适应时展潮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指人具备的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等综合劳动能力。把人具备的各种能力加以组合,即形成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尤以智力、体力因素最为关键。根据经济学分析,人力资源主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全部人口所拥有的整体劳动能力,其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与人的自然生命体密切相关。
2.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因素是人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人力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当人口数量增长超越经济资源消耗时,就会影响区域内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份额,造成人力资源开发条件不足。加之区域范围内就业压力较大,生产中容易使用低素质劳动力,引发人口数量增多而人口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对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等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囊括了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速度以及效益等内容。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实际是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及其方法,自身无法进行价值判断。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结果及其形态,其自身能够进行价值判断,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及其方向。所以,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2.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作为经济发展主体,其行为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特定时间内区域经济的资源总量不变,针对某领域投入过多自然影响其他领域发展。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我。因此,人力资源上投入过多势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果。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统一
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同时人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所需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体现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方式。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是实现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体现的都是人类活动,两者共同发展才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所以,要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增加财政投入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医疗卫生、学习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资源供给均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其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水平。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为区域范围内人口素质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强化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就在控制区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保持人口数量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免造成不利影响。人口数量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至关重要,应结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结合实现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力资源开发应为当前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经济规划提供基础保障和服务。在人力资源数量上、劳动技能上、知识水平上等都应充分做好准备,满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进发展。并且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升级发行传统产业模式,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1.人力资源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指人具备的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等综合劳动能力。把人具备的各种能力加以组合,即形成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尤以智力、体力因素最为关键。根据经济学分析,人力资源主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全部人口所拥有的整体劳动能力,其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与人的自然生命体密切相关。
2.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因素是人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人力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当人口数量增长超越经济资源消耗时,就会影响区域内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份额,造成人力资源开发条件不足。加之区域范围内就业压力较大,生产中容易使用低素质劳动力,引发人口数量增多而人口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对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等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囊括了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速度以及效益等内容。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实际是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及其方法,自身无法进行价值判断。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结果及其形态,其自身能够进行价值判断,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及其方向。所以,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2.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作为经济发展主体,其行为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特定时间内区域经济的资源总量不变,针对某领域投入过多自然影响其他领域发展。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我。因此,人力资源上投入过多势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果。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统一
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同时人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所需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体现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方式。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是实现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体现的都是人类活动,两者共同发展才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所以,要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增加财政投入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医疗卫生、学习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资源供给均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其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水平。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为区域范围内人口素质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强化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就在控制区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保持人口数量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免造成不利影响。人口数量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至关重要,应结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结合实现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力资源开发应为当前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经济规划提供基础保障和服务。在人力资源数量上、劳动技能上、知识水平上等都应充分做好准备,满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进发展。并且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升级发行传统产业模式,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四、结语
[关键词]创业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因子的关系分析
1.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民间经济的有效的投资更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间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民营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创业与个体私营经济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创业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壮大个体私营经济的队伍,民营经济也就不断壮大。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投资,从而就有了大量的有效投资持续地投入市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直接推动力量――持续有效的投入,就得到保证。因此,创业与持续有效的投入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因子的关系是: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
2.创业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创业从创业者最原始的动机分析应该就是为了要致富,想让自己就业。创业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就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到企业,这就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以及企业的从业人员收入的绝对值增加了。随着收入绝对值的增加,收入差距就会相对缩小,收入分配也会逐渐趋于公平。这样就可以从收入和消费倾向两方面来促进消费需求。因此,创业与消费的关系是:创业通过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消费需求,从而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
3.创业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就某一区域而言,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持续或跳跃式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在一个区域内,产业集群产生的前提是大量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企业不断创业成长和众多创业者群体的加入并在市场竞争的遴选下产生和发展。创业与产业集群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三个层面四次转化”,原始创业者逐渐形成低成本创业集群;雏形企业发展为产业集群;企业家原形成长为优秀企业家群,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三个层面”的形成过程,三个层面之间必须经历市场的遴选才能得以实现。而“四次递进”与“三个层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递进的互动关系。在第一次递进中,原始创业者演化成真正意义上的“内生”创业者――当地资本与创业、“外生”创业者――外来资本参与的创业者;原始创业者形成的雏形企业经过市场的遴选进一步向企业过渡。第二次递进中,产业、产业链的形成能够创造出许多创业空间,极大地降低创业成本,使更多的创业者加入,也激发了企业家再次创业成长为优秀企业家和形成企业家群体。第三次递进中,“三个层面”经过市场的不断遴选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低成本创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第四次递进是低成本创业集群、产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创业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1.构建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四个关键因子:创业、产业集群、投资,消费。它们即构成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四个子系统。在“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引入与各系统有关的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世界模型Ⅱ建立河南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系统反馈动力模型。
2.利用模型分析创业与江西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该模型的主要反馈回路由以上四个系统之间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决定。主要反馈回路如下:
(1)反馈环Ⅰ。创业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资过热区域经济良好的经济预期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融资市场活跃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投资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等形式的民营经济诞生,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资本投向市场,这些资本与国有资本相比投资效率更高,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这就保证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的持续有效的投入。
(2)反馈环Ⅱ。创业就业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消费投资过热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消费、投资三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的产生可以为更多的失业人员提供岗位。就业者有了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的提高则可以直接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实际的消费行为。而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则有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这对增加消费需求具有长期的影响。同时,就业人员收入的不断增加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对解决收入分配不均有一定的作用,从而提高消费倾向。
(3)反馈环Ⅲ。创业雏形企业企业集聚产业链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产业集群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联系。首先,创业产生大量的雏形企业。大量雏形企业在地理上接近,逐步形成企业聚集。其次,庄家的茁壮成长需要良好的土壤,资源要素系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土壤。大量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者为企业家的诞生提供了后备资源,他们经过创业的历练以及不断再创业的一次次洗礼逐渐成长为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最后,技术创新作为产业集群成长的肥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4)反馈环Ⅳ。创业雏形企业企业聚集产业链产业集群―创业成本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与产业集群两个子系统的关系。由上一反馈环的分析看到创业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而从这一反馈环可以看到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降低创业成本。创业与持续性投入、持续性消费、区域产业集群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一相辅相成的系统动力关系。因此,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来源于围绕推动创业的“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创业;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创业;加强崇尚创业的精神与文化宣传,促进创业;转变政府职能,为创业解决瓶颈问题;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因子的关系分析
1.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民间经济的有效的投资更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间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民营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创业与个体私营经济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创业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壮大个体私营经济的队伍,民营经济也就不断壮大。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投资,从而就有了大量的有效投资持续地投入市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直接推动力量——持续有效的投入,就得到保证。因此,创业与持续有效的投入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因子的关系是: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
2.创业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创业从创业者最原始的动机分析应该就是为了要致富,想让自己就业。创业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就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到企业,这就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以及企业的从业人员收入的绝对值增加了。随着收入绝对值的增加,收入差距就会相对缩小,收入分配也会逐渐趋于公平。这样就可以从收入和消费倾向两方面来促进消费需求。因此,创业与消费的关系是:创业通过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消费需求,从而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
3.创业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就某一区域而言,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持续或跳跃式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在一个区域内,产业集群产生的前提是大量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企业不断创业成长和众多创业者群体的加入并在市场竞争的遴选下产生和发展。创业与产业集群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三个层面四次转化”,原始创业者逐渐形成低成本创业集群;雏形企业发展为产业集群;企业家原形成长为优秀企业家群,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三个层面”的形成过程,三个层面之间必须经历市场的遴选才能得以实现。而“四次递进”与“三个层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递进的互动关系。在第一次递进中,原始创业者演化成真正意义上的“内生”创业者——当地资本与创业、“外生”创业者——外来资本参与的创业者;原始创业者形成的雏形企业经过市场的遴选进一步向企业过渡。第二次递进中,产业、产业链的形成能够创造出许多创业空间,极大地降低创业成本,使更多的创业者加入,也激发了企业家再次创业成长为优秀企业家和形成企业家群体。第三次递进中,“三个层面”经过市场的不断遴选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低成本创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第四次递进是低成本创业集群、产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创业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1.构建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四个关键因子:创业、产业集群、投资,消费。它们即构成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四个子系统。在“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引入与各系统有关的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世界模型Ⅱ建立河南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系统反馈动力模型。
2.利用模型分析创业与江西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该模型的主要反馈回路由以上四个系统之间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决定。主要反馈回路如下:
(1)反馈环Ⅰ。创业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资过热区域经济良好的经济预期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融资市场活跃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投资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等形式的民营经济诞生,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资本投向市场,这些资本与国有资本相比投资效率更高,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这就保证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的持续有效的投入。
(2)反馈环Ⅱ。创业就业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消费投资过热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消费、投资三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的产生可以为更多的失业人员提供岗位。就业者有了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的提高则可以直接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实际的消费行为。而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则有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这对增加消费需求具有长期的影响。同时,就业人员收入的不断增加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对解决收入分配不均有一定的作用,从而提高消费倾向。
[关键词]创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因子的关系分析
1.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民间经济的有效的投资更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间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民营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创业与个体私营经济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创业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壮大个体私营经济的队伍,民营经济也就不断壮大。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投资,从而就有了大量的有效投资持续地投入市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直接推动力量——持续有效的投入,就得到保证。因此,创业与持续有效的投入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因子的关系是: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
2.创业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创业从创业者最原始的动机分析应该就是为了要致富,想让自己就业。创业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就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到企业,这就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以及企业的从业人员收入的绝对值增加了。随着收入绝对值的增加,收入差距就会相对缩小,收入分配也会逐渐趋于公平。这样就可以从收入和消费倾向两方面来促进消费需求。因此,创业与消费的关系是:创业通过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消费需求,从而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
3.创业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就某一区域而言,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持续或跳跃式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在一个区域内,产业集群产生的前提是大量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企业不断创业成长和众多创业者群体的加入并在市场竞争的遴选下产生和发展。创业与产业集群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三个层面四次转化”,原始创业者逐渐形成低成本创业集群;雏形企业发展为产业集群;企业家原形成长为优秀企业家群,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三个层面”的形成过程,三个层面之间必须经历市场的遴选才能得以实现。而“四次递进”与“三个层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递进的互动关系。在第一次递进中,原始创业者演化成真正意义上的“内生”创业者——当地资本与创业、“外生”创业者——外来资本参与的创业者;原始创业者形成的雏形企业经过市场的遴选进一步向企业过渡。第二次递进中,产业、产业链的形成能够创造出许多创业空间,极大地降低创业成本,使更多的创业者加入,也激发了企业家再次创业成长为优秀企业家和形成企业家群体。第三次递进中,“三个层面”经过市场的不断遴选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低成本创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第四次递进是低成本创业集群、产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创业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1.构建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四个关键因子:创业、产业集群、投资,消费。它们即构成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四个子系统。在“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引入与各系统有关的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世界模型Ⅱ建立河南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系统反馈动力模型。
2.利用模型分析创业与江西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该模型的主要反馈回路由以上四个系统之间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决定。主要反馈回路如下:
(1)反馈环Ⅰ。创业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资过热区域经济良好的经济预期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融资市场活跃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投资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等形式的民营经济诞生,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资本投向市场,这些资本与国有资本相比投资效率更高,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这就保证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的持续有效的投入。
(2)反馈环Ⅱ。创业就业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消费投资过热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消费、投资三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的产生可以为更多的失业人员提供岗位。就业者有了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的提高则可以直接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实际的消费行为。而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则有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这对增加消费需求具有长期的影响。同时,就业人员收入的不断增加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对解决收入分配不均有一定的作用,从而提高消费倾向。
(3)反馈环Ⅲ。创业雏形企业企业集聚产业链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产业集群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联系。首先,创业产生大量的雏形企业。大量雏形企业在地理上接近,逐步形成企业聚集。其次,庄家的茁壮成长需要良好的土壤,资源要素系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土壤。大量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者为企业家的诞生提供了后备资源,他们经过创业的历练以及不断再创业的一次次洗礼逐渐成长为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最后,技术创新作为产业集群成长的肥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4)反馈环Ⅳ。创业雏形企业企业聚集产业链产业集群—创业成本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与产业集群两个子系统的关系。由上一反馈环的分析看到创业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而从这一反馈环可以看到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降低创业成本。创业与持续性投入、持续性消费、区域产业集群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一相辅相成的系统动力关系。因此,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来源于围绕推动创业的“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创业;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创业;加强崇尚创业的精神与文化宣传,促进创业;转变政府职能,为创业解决瓶颈问题;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对策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区域间的差距也随之逐渐拉大,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一,人力资源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如何结合区域特点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地方政府关心的焦点。各区域应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1.人力资源开发的定义。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员工工作知识,提升员工工作技巧,提高员工工作能力,以达到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求的目的。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有进行员工培训、实行激励措施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开发员工内在潜力,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人才是企业进步的核心动力,人力资源开发充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运营中的核心战略,是企业长期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2.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首先,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员工提升自身职业能力。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革,管理已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职业能力的提升成为员工最关注的问题。高水平的职业能力意味着强大的竞争力,也就意味着高职位、高薪资、优待遇,是员工追求的目标。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能够为员工职业能力的提升带来机遇,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保障。其次,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回顾企业的发展史,人才往往是推动企业进步的动力,尤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人才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最后,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企业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但与国际上的优秀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管理理念等方面还存在巨大差异,而人力资源开发结合以人为本的宗旨,强调人才的管理与开发,恰好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融入国际环境的契机。
3.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
第一,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初衷,是最基本的目标。每一位员工的进步就意味着整个企业的进步,因此企业利用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有利于企业更高效地运营,实现更大的利益。第二,营造组织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为员工制定较为统一的行动标准,使员工在统一行为的同时形成对组织的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养成优秀的习惯,从而更自觉地向正确的方向迈进。第三,完善组织职能。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各部门员工的工作素养、工作技巧和工作能力,完善各部门的职能,从而形成完备的管理系统。
二、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不仅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能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进步,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提升区域人才素质。
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通过员工培训、激励措施等各项活动对人的智力和能力进行开发,其主要原理是向员工灌输其所在岗位的工作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要求其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并辅以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定额、超额完成任务,从而满足企业的运营要求,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通过各项活动发掘人的才能,通过增强人的知识储备和工作技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各项激励措施激发人的积极性,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有学习能力、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为提升员工工作素养,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也推动了区域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
2.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优化区域人才结构。
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能够提升区域人才的素质,提高区域人才竞争力,更能为区域人才结构的调整提供保障。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的途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开发要与时俱进,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用完善的人力资源结构带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源不仅需要高数量、高素质,更需要科学合理的结构,因此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区域经济调整的重要部分必须着重调整人才培养重点,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配合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3.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是区域经济战略的重中之重。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之中,表现为区域内多种生产要素实现更优的配置,从而为区域经济带来更大的收益。人才素质的提升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意味着对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会更优,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正是区域内各种要素增长的源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能够丰富区域内的优质人力资本,提高区域内人员利用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更能够连接生产与消费中的各种要素,推动新需求的产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在保证区域人才优势的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为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着手,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强化人才教育,提高人员素质。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地方政府必须从教育入手,以人才进步促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强正规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人才保障。加强正规教育,要求政府完善教育体系,增加教育投资,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有知识、有技巧、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系统性地优化区域内的人力资本。其次,要强化职业教育,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与正规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主要强调职业导向,为满足企业运营管理的要求,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主要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建立区域内的人才开发管理培训机构,不仅要为企业提供管理建议,更要起到培训员工、进行职业教育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质职业人才。此外,要全面加强人力资源素质培养建设,完善人力资源素质培养机制。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国家制度的保障,需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促进,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逐步开展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区域人员素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开发农村人力,优化主体结构。
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最薄弱的环节,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占比较大,且人力十分丰富,给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农村人力数量大、素质偏低的现状,我国应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发挥作用,充分提高生产力。首先,可以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教育培训机构,整合弱势工作群体,以提升技能为主,集中培养主要工作技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其次,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通过就业信息网等途径为农民工展示就业信息,提供就业选择。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求职更多地要通过网上信息来沟通进行,就业信息网能够为农民工提供更便利的信息平台。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我们还要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的主体结构要积极向第三产业转变,培养更多优质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活力。同时,国家政策要着重向人力资源倾斜,凸显人力资源开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优化人力资源主体结构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完善管理体系,促进合理布局。
首先,区域内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法规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应结合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出台有效的规范政策,整肃和厘清整个人力资源开发市场。同时还要考虑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为目标,完善整条人力资源支持链,为区域经济市场化发展提供人才服务保障。此外,完善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布局也至关重要。区域经济在发展中不仅需要内部的推动,也需要与周边地区进行沟通交流,以培养互补性人才市场结构为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在内部对各产业进行合理有效的人员配置,集中对金融、互联网等服务业提供优秀人才,以人才优势推动区域产业优势的形成与发展,同时结合周边地区农业、教育等产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完备的人员结构布局,优化人才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4.优化经济框架,聚集优秀人才。
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纲,要求科学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确保自身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优化经济框架就要求地方政府充分考虑人力资源发展结构,制定适合自身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结构,提供合理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在优化经济框架中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着重强调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政策要倾向于积极吸引优质人才,更要有意识地完善人才在各行各业的配置。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去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让优质人才感受到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要保障区域内的协调发展也必须从人才抓起,要有计划地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培养各产业的优秀人才,将其配置到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发展领域,使区域中的各大行业都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区域必须有意识地聚合高素质人才,将优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的不断进步。
四、结论
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有利于员工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企业为提高员工素质、营造组织文化、完善组织职能积极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在提高了企业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区域人才的素质,完善了区域人才结构,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做到强化人才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开发农村人力,优化主体结构;完善管理体系,促进合理布局;优化经济框架,聚集优秀人才。企业应积极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杰.浅析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4(01):276.
[2]单良.辽宁省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2.
[3]李冰.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5(15):120-122.
[关键词] 区域循环经济 水权 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在环境资源中,水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环境生存并自我修复的关键要素。因此,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应首先面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特点,利用建设有效的水权制度使水资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这句话表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澳大利亚建立了水权分配制度,并培育水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水资源。其最早的水权是实行河岸权制度,即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又通过立法明确了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归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调整和分配水权。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从198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交易额越来越大,有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水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水权管理制度的实际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促使水资源按市场规律自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水权制度以层层详细的法律形式体现,且因州而异,如在水资源丰富的东部采用的是河岸权,在干旱的西部采用的是优先专用权。法律中包括地表水权、地下水权、州际间的水权配置等多个方面,具体又分为滨岸使用权、优先专用权、公共水权等各层次。而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介入不以水资源分配为目的,其主要是针对水质保护。
在加拿大必须持有用水许可证或根据水法获得批准才有权使用地表水。用水许可证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批的有效法律文件,规定了水权的条件和期限,其中包括取水地点、优先日期、最大引用量、用水时间等详细规定。而通过水法获得的批准是由水资源管理部门发行的时间短于一年的用水证明。[4]
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降水分部不均,用水压力大。1997年的《供水法》确定了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交由政府相应的权力来确定水资源的获取人和获取量。该法提倡梯级收费,想要使用更多水资源的用户需交纳更多的水费,既等同于对超额用水的罚款。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转让。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布不均,以东南部水量最为充沛,西北部多为缺水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我国国情复杂,各流域水资源丰贫不均,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对水资源的归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更不用说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利用水权能够很好的解决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缓解或解决不同地区争水吃的现象,促进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应当建立适应自己的水权制度。目前关于水权制度的概念和建立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定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水权制度可从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水权制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中水资源的丰缺度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一般沿海或沿江城市和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快,而西北部缺水地区则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我国陆续的进行了多个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就是要把水源充沛地区的水资源引入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受水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满足。
在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引入水权的概念。因为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所以水资源的配置就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和城市,那么这些地区和城市就会面临如何分配新增调水的问题,将水权概念引入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引入方法可以将水权作为某种因子加入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建立基于水权因子的优化配置模型,从而算出受水地区或城市的分配水量。
2.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人们。而这种使用权不是无限制的,一旦水权问题得到明确,一定地区的人口,其可支配的水资源是定量的,有限的,因而在开发和使用时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游地区不能因为取水便利而无节制用水,下游地区也不会因为取水机会差而失去生活、生产的基本用水条件,同样会以水权限度内的水资源来安排和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水权确定之前,使用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而水权一旦界定明确,使用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这对用水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合理的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水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节约了用水,保护了水资源环境。
3.通过水权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定会赋予水资源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水资源的使用者来说,水资源的使用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用水者不会只将水资源当成一般的自然资源对待,而会更多的考虑其内部的经济价值。建立水交易市场正是顺应水资源经济价值的结果。水市场建立后,更多地区或城市对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有效率,因为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越高,就会节约越多的水资源。而这些多余的水资源不会像之前被浪费掉,而是将其拿到水交易市场,将这部分水转让给缺水的地区或城市,或者是用水效益更高的地区。这样以来可以间接的起到避免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水资源的交易对初始水资源配置结果进行修正,使水资源整体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得到极大有效的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接近实际要求,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在使各个地区、城市的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提供给自然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生态用水。使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再因为争用水资源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铎王树恩: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J].天津大学学报,2006,(7)
[2]江西省水利厅赴澳大利亚培训团: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水利经济,2008,(3)
[3]沙景华王倩宜张亚男等:国外水权及水资源管理制度模式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水权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在环境资源中,水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环境生存并自我修复的关键要素。因此,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应首先面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特点,利用建设有效的水权制度使水资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这句话表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澳大利亚建立了水权分配制度,并培育水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水资源。其最早的水权是实行河岸权制度,即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又通过立法明确了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归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调整和分配水权。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从198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交易额越来越大,有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水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水权管理制度的实际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促使水资源按市场规律自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水权制度以层层详细的法律形式体现,且因州而异,如在水资源丰富的东部采用的是河岸权,在干旱的西部采用的是优先专用权。法律中包括地表水权、地下水权、州际间的水权配置等多个方面,具体又分为滨岸使用权、优先专用权、公共水权等各层次。而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介入不以水资源分配为目的,其主要是针对水质保护。
在加拿大必须持有用水许可证或根据水法获得批准才有权使用地表水。用水许可证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批的有效法律文件,规定了水权的条件和期限,其中包括取水地点、优先日期、最大引用量、用水时间等详细规定。而通过水法获得的批准是由水资源管理部门发行的时间短于一年的用水证明。[4]
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降水分部不均,用水压力大。1997年的《供水法》确定了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交由政府相应的权力来确定水资源的获取人和获取量。该法提倡梯级收费,想要使用更多水资源的用户需交纳更多的水费,既等同于对超额用水的罚款。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转让。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布不均,以东南部水量最为充沛,西北部多为缺水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我国国情复杂,各流域水资源丰贫不均,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对水资源的归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更不用说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利用水权能够很好的解决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缓解或解决不同地区争水吃的现象,促进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应当建立适应自己的水权制度。目前关于水权制度的概念和建立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定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水权制度可从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水权制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中水资源的丰缺度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一般沿海或沿江城市和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快,而西北部缺水地区则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我国陆续的进行了多个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就是要把水源充沛地区的水资源引入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受水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满足。
在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引入水权的概念。因为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所以水资源的配置就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和城市,那么这些地区和城市就会面临如何分配新增调水的问题,将水权概念引入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引入方法可以将水权作为某种因子加入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建立基于水权因子的优化配置模型,从而算出受水地区或城市的分配水量。
2.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人们。而这种使用权不是无限制的,一旦水权问题得到明确,一定地区的人口,其可支配的水资源是定量的,有限的,因而在开发和使用时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游地区不能因为取水便利而无节制用水,下游地区也不会因为取水机会差而失去生活、生产的基本用水条件,同样会以水权限度内的水资源来安排和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水权确定之前,使用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而水权一旦界定明确,使用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这对用水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合理的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水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节约了用水,保护了水资源环境。
3.通过水权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定会赋予水资源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水资源的使用者来说,水资源的使用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用水者不会只将水资源当成一般的自然资源对待,而会更多的考虑其内部的经济价值。建立水交易市场正是顺应水资源经济价值的结果。水市场建立后,更多地区或城市对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有效率,因为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越高,就会节约越多的水资源。而这些多余的水资源不会像之前被浪费掉,而是将其拿到水交易市场,将这部分水转让给缺水的地区或城市,或者是用水效益更高的地区。这样以来可以间接的起到避免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水资源的交易对初始水资源配置结果进行修正,使水资源整体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得到极大有效的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接近实际要求,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在使各个地区、城市的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提供给自然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生态用水。使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再因为争用水资源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铎王树恩: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J].天津大学学报,2006,(7)
[2]江西省水利厅赴澳大利亚培训团: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水利经济,2008,(3)
[3]沙景华王倩宜张亚男等:国外水权及水资源管理制度模式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
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这句话表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澳大利亚建立了水权分配制度,并培育水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水资源。其最早的水权是实行河岸权制度,即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又通过立法明确了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归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调整和分配水权。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从198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交易额越来越大,有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水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水权管理制度的实际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促使水资源按市场规律自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水权制度以层层详细的法律形式体现,且因州而异,如在水资源丰富的东部采用的是河岸权,在干旱的西部采用的是优先专用权。法律中包括地表水权、地下水权、州际间的水权配置等多个方面,具体又分为滨岸使用权、优先专用权、公共水权等各层次。而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介入不以水资源分配为目的,其主要是针对水质保护。
在加拿大必须持有用水许可证或根据水法获得批准才有权使用地表水。用水许可证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批的有效法律文件,规定了水权的条件和期限,其中包括取水地点、优先日期、最大引用量、用水时间等详细规定。而通过水法获得的批准是由水资源管理部门发行的时间短于一年的用水证明。[4]
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降水分部不均,用水压力大。1997年的《供水法》确定了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交由政府相应的权力来确定水资源的获取人和获取量。该法提倡梯级收费,想要使用更多水资源的用户需交纳更多的水费,既等同于对超额用水的罚款。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转让。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布不均,以东南部水量最为充沛,西北部多为缺水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我国国情复杂,各流域水资源丰贫不均,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对水资源的归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更不用说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利用水权能够很好的解决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缓解或解决不同地区争水吃的现象,促进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应当建立适应自己的水权制度。目前关于水权制度的概念和建立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定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水权制度可从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水权制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中水资源的丰缺度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一般沿海或沿江城市和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快,而西北部缺水地区则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我国陆续的进行了多个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就是要把水源充沛地区的水资源引入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受水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满足。
在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引入水权的概念。因为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所以水资源的配置就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和城市,那么这些地区和城市就会面临如何分配新增调水的问题,将水权概念引入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引入方法可以将水权作为某种因子加入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建立基于水权因子的优化配置模型,从而算出受水地区或城市的分配水量。
2.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人们。而这种使用权不是无限制的,一旦水权问题得到明确,一定地区的人口,其可支配的水资源是定量的,有限的,因而在开发和使用时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游地区不能因为取水便利而无节制用水,下游地区也不会因为取水机会差而失去生活、生产的基本用水条件,同样会以水权限度内的水资源来安排和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水权确定之前,使用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而水权一旦界定明确,使用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这对用水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合理的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水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节约了用水,保护了水资源环境。
3.通过水权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定会赋予水资源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水资源的使用者来说,水资源的使用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用水者不会只将水资源当成一般的自然资源对待,而会更多的考虑其内部的经济价值。建立水交易市场正是顺应水资源经济价值的结果。水市场建立后,更多地区或城市对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有效率,因为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越高,就会节约越多的水资源。而这些多余的水资源不会像之前被浪费掉,而是将其拿到水交易市场,将这部分水转让给缺水的地区或城市,或者是用水效益更高的地区。这样以来可以间接的起到避免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水资源的交易对初始水资源配置结果进行修正,使水资源整体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得到极大有效的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接近实际要求,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在使各个地区、城市的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提供给自然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生态用水。使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再因为争用水资源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铎王树恩: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J].天津大学学报,2006,(7)
[2]江西省水利厅赴澳大利亚培训团: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水利经济,2008,(3)
[3]沙景华王倩宜张亚男等:国外水权及水资源管理制度模式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
[4]张伟天:加拿大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水权制度[J].中国给水排水,2006,(6)
[5]张平:水权制度与水资源优化配置[J].人民黄河,2005,(4)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制约和影响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房地产投资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础,作为支持房地产业运行的经济行为,直接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结果,进而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有力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有效资源条件下,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投资总量及其增长率的大小。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在东、中、西部各个区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房地产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造成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过热甚至部分城市出现投资泡沫,这不利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却往往不足,严重阻碍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认识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的重要性,研究如何促进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前政府和理论界学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二、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房地产投资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周期本身也是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期循环直接受房地产投资影响。房地产投资周期长,回收慢,其投资规模受生产发展水平制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相同趋势变动;大体上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协调,但也呈现出房地产投资自身的不同特点。房地产投资能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直接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时,房地产投资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要素;但若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房地产投资也可能是导致区域经济由繁荣走向低迷的导火线,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经济社会都处于萧条状态。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传导途径主要有两条:在投资未形成现实房地产物业前,如果投资分配量超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形成投资资金膨胀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引发投资泡沫。形成现实房地产物业之后,通过房地产投资结构的变化,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物业用于不同产业部门,直接影响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和彼此之间的平衡发展。过分偏重于消费型物业,如宾馆、饭店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住宅或其他生产型物业的建设,引发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投资既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而房地产投资既代表现状需求,也代表未来供给,其投资规模决定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态势。投资规模过大,超越国力,造成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使得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拉长投资周期、增加投资成本,难以实现经济集约增长;投资规模过小,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供给不足影响供求总量平衡,因此房地产投资规模应以国家综合国力,包括入力、财力和物力为基础,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前提,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各方面的综合平衡。可以说房地产投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合理的房地产投资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房子又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生活提升的重要标志,人们对住房的有效需求势必也会加大,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但如果房地产业盲目地加速发展,投资结构不合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供给大于需求,投资者得不到及时有效回报,对市场失去信心,就会制约经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作为区域房地产投资发展的指导思想。
作为区域房地产投资发展的指导思想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作为政府和企业,应当建立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时间观、空间观和系统观。首先,应根据房地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状况,制定不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其次,在宏观层面上,把房地产业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协调起来,分析房地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探寻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再次,要深刻认识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人口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协调处理好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各要素的关系,才能实现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要合理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
以稳定的房地产业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在某个时期出现衰减,从而引起经济波动。因此,应当对房地产投资进行政策引导,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的适度发展,使其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不引起经济波动。
(三)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符合房地产市场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目前我国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许多规范房地产市场经济行为的法规还未形成;已出台的法律法规的梳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已不符合房地产市场运行要求的法律法规应及时废止。要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法律法规要有效地发挥对规范人们行为的硬约束作用,建立强有力的执法体系,提高其执法地位和执法水平,同时解决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加强房地产市场的执法工作。
(四)建立全面有效的房地产监测预警体系
关键词:经济发展坏境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研究,通常都是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角度展开,有牛盼强,谢富纪(2008)用灰色关联度论证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有显著正相关性,吴玉鸣,张燕(2008)认为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郭胜利(2011)通过对河南省人力资本存量与水平的研究,提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
二、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发展不协调是要素禀赋的差异造成的,强调在可以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来改善要素不均的状况,从而实现缩小经济差距,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区位、分工、资金、知识、技术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引起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
2.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追求的目标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最大贡献之处。该理论认为,环境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生产要素,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扩大边际生产效率,并强调建立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区域竞争力理论。该理论实际就是研究几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主要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要素或相关要素,如基础设施、科学技术、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从而凸显区域在吸引外界技术、资金和资源等差异性,看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快与慢、优与劣,所以,可以说区域竞争力理论实质上研究的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本文将以郑州市为例来具体研究,检验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若存在,则建立短期动态误差修正模型,本文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
三、实证分析
1.数据平稳性检验。分别用GDP和ENV来表示经济增长指标和经济发展环境指标。对GDP和ENV进行自然对数(ln)变换,以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并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分别用LGDP和LENV来表示GDP和ENV的自然对数。
时间序列数据很多都是非平稳的,为避免直接使用原数据产生的伪回归问题,在回归之前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最常用的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方法―ADF检验法(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做出LGDP和LENR的水平序列趋势图以及一阶差分序列图。
从表中可看出,LGDP和LENV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接受原序列有单位根的假设,说明原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一阶差分(LGDP)和(LENV)分别在1%和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单位根假设,证明LENVD都是一阶单整的,因此接下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本文使用Johansen方法进行协整检验。对LURI、LPGDP和LR组成的变量系统进行协整分析。首先令Xt=(LURI,LPGDP,LR),建立基准VAR模型,通过对残差项进行自相关检验,利用软件输出的结果为下表:
根据检验结果,我们认为三者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根据经济理论,两者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估计结果为:
其中括号内是对应系数的t统计量值,由上可知经济意义:郑州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每改善1单位,将会带来2.65单位的经济增长。
3.误差修正模型。用均衡误差对模型进行修正,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误差修正模型受到自变量短期波动和误差修正项两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现对模型进行修正,令,建立LURI、LPGDP和LR的误差修正模型,其回归结果如下:
括号内为对应系数的t统计量值,从估计结果看出,短期内经济发展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负交替的,但这些影响都存在多期滞后,最终的长期影响实际上是多期的短期影响的综合结果。也就是说,虽然理论上可以承认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但不能期望这种关系一直能够保持,短期的偏离不影响长期的结果。
最后我们通过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到:郑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又会优化环境,形成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政府的工作应该致力于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融资机制等措施实现。
参考文献:
[1]金风君.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14卷第4期
[2]牛盼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国整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不同地区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
区域合作是地区间突破行政区划进行资源配置和共同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合作发展迅猛,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尤其以长三角地区发展迅速,对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起到了巨大示范作用。泛珠江三角区域通过了《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市场开放,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共同发展。中部、西部、东北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也正蓬勃发展。
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区域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各地区在人均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差距逐年拉大,这成为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基于行政区划产生的地方经济必然会出现统一市场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的需要。各行政区资源和要素数量有限,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整合资源,消除恶性竞争,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区域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传统行政体制仍是制约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部分地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忽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1.产业发展盲目和重复建设
我国各地产业发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产业同构,各地不能从区域全局和本地比较优势出发规划支柱产业,盲目追求价高税大的项目,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蔓延,产业间协调程度不高,互补共赢空间不大,难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紧密的区域产业链;二是产业发展体系化,追求门类齐全,自成体系,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规模不经济,缺乏竞争力。此外,在基础设施方面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互相攀比、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2.地方保护主义
一些地区出于地区利益和政绩观的驱动,在区域合作过程中重形式,没有真正转变观念,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有些地方在开放市场、资源共享方面甚至出现伪合作倾向,各自为政,重视地方短期利益,忽视区域长远利益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行政壁垒森严问题依旧存在。
3.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
政府主导以行政力量推动区域合作是目前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式。尽管很多领域都达成合作协议,但缺少法律效力,没有建立多层次的、规范的区域协调机构。缺乏省际间、城市间有力的协调机制,区域市场机制不健全。
4.流域跨界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河流跨界污染问题严重,上游对下游区域的水污染和耕地污染事故日益增多。虽然法律规定以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相结合控制水污染,但实际实行部门和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缺乏全局意识,只顾本地经济利益,忽视对流域下游的环境影响,由此引发地区间污染纠纷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
1.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地方政府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区域合作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成为促进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一是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共同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和编制区域合作中长期规划;二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育健全市场机制,建设区域共同市场,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和商品自由流动。三是加强交通、港口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管理,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信息化和统一化。
2.立足特色推进区域产业布局一体化
在产业布局上从全局出发,立足本地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惠互利。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定位,发展本地优势产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产业互补效应。在区域内建立起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和一般产业互补的分工合作关系。尤其要大力推动企业合作,使企业成为区域合作的主体。
3.建立长效区域合作机制
一要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如组建跨行政区的多层次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建立政府间合作交流联席会议制度、高层领导定期沟通制度和部门协调制度等。二要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包括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使各方既能合理分享合作产生的效益,又能补偿因共享资源而带来的相对损失。
4.加大环境保护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达地区人口密集、资源和能源消费高、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强度大,在环境合作中首先要发挥积极作用,承担更大责任;其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在区域产业转移中要杜绝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跨地区转移。四是建立区域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环境合作机制。加快立法、严格执法,建立环境信息通报机制、纠纷处理机制、污染督察和监测机制来保障区域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62-02
1 概 述
自从我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发展对土地提出了大量需求,人地矛盾日益激烈,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县城边界不断外扩,建设用地总量逐步增加,但县城内部同时存在严重的土地浪费、粗放式利用的现象,土地利用不集约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县域经济和范围占我国的经济总量比例较大,县域土地粗放利用直接地导致我国整体土地的不集约利用。因此,亟需开展有关县域经济发展与土地高效利用的研究,在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李嘉图。整体而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尽量少占用耕地;
第二,强化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科学评估土地产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效率;
第三,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的整体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已有研究认为,土地节约集约区别于粗放式开发模式,其以单位面积内产出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通过调整投入产出,有效地控制土地利用规模,逐步提升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同时也改善土地资源的使用能力。
因此可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体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从广义上看,指的是通过规划和分类布局,实现区域内部最优的土地利用配置,通过创新管理,提升水平,盘活土地,提高利用率。从狭义上看,就是指单位面积内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产出。
2.2 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定区域内,按照这一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所掌握的各类资源进行科学统筹的规划,明确经济发展目标,对资源进行整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短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2.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剩余价值都来源于土地。对于县域发展而言,土地资源是保障经济发展的条件,尤其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对于要想获得更好发展的地区,就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原有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改变单纯依靠人力投入、消耗能源、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方法,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加值、增加工业附加值,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益,与此同时,这种增长方式与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不谋而合。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开展对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不断提高土地投入,严格保护耕地数量,不断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保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密不可分。也只有保护将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好、开发好,才能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耦合协调的关系。
土地是支撑各项经济活动的载体,土地利用将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目标,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县域范围内,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统一和协调,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
此外,土地可持续发展与土地集约发展有不同之处,首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求以高效效率、集约用地为基本利用方式,促进土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其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出发点是实现土地资源的长期保护,所以必须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要求从区域的具体情况出发,开展科学、合理的调研,科学统筹规划现有的发展资源,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践行区域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和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静态的含义,它关注某一阶段,它的目标是短期内的土地利用效率。但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长期的发展和利用效率的提升。也就是说,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而土地节约利用并不能代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容。
3 协调县域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完善土地统一规划,优化用地布局
根据公共利益理论,干预市场、对企业进行监管是对市场失灵的调控,这一理论的前提假定是政府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改善社会福利,并假定政府管理者只追求这目标。因此,据此理论而言,县级政府对土地市场进行的监管是对公共需要的一种反应,它大体上都包含这样的前提,即政府干预与监管是针对私人行为和其他商业利益集团的公共行政政策,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政策,最终目的是控制市场失灵行为,纠正违背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县域范围内,为维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协调,政府应该充分全面的发挥政府的强制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在管控进入、协调价格、保障服务质量、违法违规治理措施及制度相应的规定方面加强管理,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对土地市场及土地利用、保护、开发机制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3.2 发挥市场调节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市场遵循着同样的价值规律,并且以价值的评判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规律,对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市场开发进行调节。土地市场上,受限于供求关系,土地使用者需要根据自身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出计算土地使用者利用土地资源的分摊成本,一般情况下,土地拥有者会根据市场平均价值作为标准、并且结合土地地理位置等属性计算得到土地价格。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分摊成本与所用者的提出的土地价格运用价格杠杆在价值的上下波动,土地使用者不会选择超出自身实际经营所得和利润的土地,并且会最大化自身利益。而土地所有者不会选择明显低于土地成本的交易行为,并且会最大化自身收益。这就最终导致土地的使用者和所有者不断地较量,最终在价值、供求、竞争规律的互相作用下,促成一种最合理的而且符合两者最大利益化的交易价格。
为此,县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建立土地绿色信贷,在融资渠道间接地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应该给予优惠性的低利率;对于浪费土地资源的企业要供应惩罚性高的利率,并且限制贷款额度。
在直接融资渠道方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行股票时,证券管理部门要研究制定针对两高企业的具体对策,如果企业保护土地措施不合理、执行标准不严格的企业要加大对其融资上市和再融资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反之,还要提供行之有效的便利。
3.3 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县级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控机制,建立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高效执法体系,发挥监管作用,主动提高服务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和运行方式。要明确土地利用管理的职能和权力区间,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统一的协调,全面做好具体的统筹安排。在明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监督管理责任的同时,彻底打破分割状态,不断理顺关系,建立统一的沟通协调体制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法律和具体的监督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另外,监督还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外部力量可以有效监督政府管理部门的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土地管理部门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执行相关法律、依法行政执法,开展各种有效途径,保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处理群众根据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提出的违法违规案件,对申请人提请的申诉、控告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审议和批复,自觉主动的接受群众监督。对政府部门的内部监督,要求土地管理部门要根据合合法的程序开展行政管理活动、进行行政行为,全方位地监督政府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法律赋予的相关职权,科学合理履职,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执法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超.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 财经大学,2015.
[2] 刘文俭,张传翔.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 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6,(5).
关键词:绿色物流 助推 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的企业及物流学术界的学者们提出绿色物流的概念,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发展绿色物流,建立健全物流绿色化的政策和理论体系,调整并改进物流系统的组织形式、目标和设备,进一步优化物流系统的整体结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实际是“放长线、钓大鱼”,更注重长远的利益,同时也体现环保的理念,展现了一个全新的绿色企业形象,这种新型物流管理模式将成为未来的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绿色,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际社会一般是以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比重越低则该国的物流发展水平就越发达。绿色物流经营模式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环保、节约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而且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
我国物流行业普遍存在严重浪费资源的问题。截至目前,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商品周转率来说,中国的商品周转率只能达到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仅占发达国家的25%。每年大概有150亿元浪费在产品包装上,有500亿元投在了装卸和运输方面,30亿元用来填补保管不善等后方保障的漏洞,仓库过剩量高达40%,近几年,公路货运的物流组织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空驶率高达50%,一直居高不下。
1 遂宁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遂宁市作为连接成渝两大城市的节点城市,其“高速公路大通道、干线公路大网络、农村公路大覆盖、交通产业大发展”的川中交通枢纽格局和地位已初步形成,到2020年,遂宁将建成以“一环八线”高速公路网络、“五向十一线”铁路枢纽、300吨级船舶水路通道以及四川重要的支线机场为标志的四川重要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建设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积极争取纳入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并进一步争取列为示范基地,把区位优势变成区域优势,把区域优势变成竞争优势,把竞争优势变成发展优势,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遂宁跨越发展。
1.1 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目前,部分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逐渐淡化,代之而起的是环境壁垒。大部分企业必须具有ISO14000通行证才可以进入国际市场。预防污染、持续改进是ISO14000的主要内容,所以企业内部必须有一个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做好环保工作,尽量不影响周围的环境。而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发展物流行业了,在物流经营管理方面已积攒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加入世界国贸组织以后,国内的物流企业若要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绿色物流无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1.2 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环保、节约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其中,绿色制造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它是一种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为目的制造绿色产品的生产行为。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消费行为。绿色物流、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3 绿色物流是减少成本投资的必然选择 据众多业内人士分析,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只用了10%的时间进行制造和加工,其他的时间全部用来对产品进行装卸、运输、分装、二次加工和信息处理等。所以,专业化的物流工作流程也有助于减少成本投资。低投入大物流的生产模式是绿色物流所提倡的经营理念,除此以外,绿色物流还强调绿色化以高效节能、避免污染的运营模式。
1.4 绿色物流还有利于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国法律法规对环保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也促使企业为谋求可持续发展而不得不重视环保要求,纷纷改进生产方式,努力构建并完善的绿色物流体系,并以此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2 遂宁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
遂宁独特的区位优势,使遂宁成为成渝经济圈中传递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承东启西、南传北递的重要节点城市,是成渝经济圈中新的增长极。目前,遂宁已形成了以铁路、公路为主、水运为辅的交通运输体系。达成铁路、遂渝快速铁路穿境而过,成南、遂渝、遂绵等将构成“一环六射”的“木字”形高速公路网络,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遂宁是西南地区仅次于成都、重庆的川渝间第三大交通枢纽。
因此,实施绿色物流是一项有利于遂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发展绿色物流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还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于遂宁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绿色物流有利于遂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强调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措施,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浪费,有利于遂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绿色物流能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贡献,也是一个遂宁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遂宁立足当地、影响周边,辐射川渝、贯通沿海的发展战略,是提升遂宁在川中地区的作用,提升遂宁在川渝两地的地位,提升遂宁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价值的具体体现。实施绿色物流战略,表现为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还可以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使遂宁区域经济实现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
第三,绿色物流能够提高遂宁企业的竞争能力。相对于生产领域的第一利润源——物质资料的节约和第二利润源——劳动消耗的降低,绿色物流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挖掘“第三利润源”对于企业而言,实施绿色物流将企业推向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将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社会价值。同时,资源回收再利用有助于减少成本投资,从而为企业拓展了利润空间。
绿色,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围绕这一主题,遂宁发展绿色物流和低碳经济的正确决策和有效举措,得到了商务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的大力关注和支持。物流港建设至今,引来了贵州、重庆、陕西等数10个物流考察团前来观摩学习,四川省21个市州有18个市州30多批次率团到遂宁考察,2012年5月9日绿色经济遂宁会议与会领导、专家学者集体参观考察了遂宁绿色经济发展现场,耳闻目睹了绿色经济在遂宁的生动实践。事实上园区发展绿色物流和低碳经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发展区域物流的牵引、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遂宁绿色物流建构研究,对于遂宁绿色经济、遂宁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遂宁绿色物流建构研究将为本市企业物流发展指明方向;二是遂宁绿色物流建构研究将为市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于爽.聂鼎昌.城市绿色物流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9,12:18.
[2]杜涛.陶良虎.基于两型社会要求的武汉绿色物流发展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5:10-14.
[3]刘娜.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的差距[J].交通企业管理.2008,9:74-75.
[4]朱鹏颐.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物流发展[J].物流科技.2007.
09:9-11.
[5]李春香.实施绿色运输策略促进绿色物流发展[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123-125.
[6]沈静.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4:5-6.
[7]郑克俊.基于SWOT分析的珠三角绿色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2009.10: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