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08-02

前言

据近日新闻报道得知刚刚发生的甘肃舟曲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已经造成1 270余人死亡,失踪近500人,造成伤病近2 000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这样的天灾在中国近年发生众多,甚至数不胜数,造成这些灾难的原因虽说是有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但人们认真深思则不难发现存在的人为因素,那就是长期以来只是注重GDP的增长,只顾经济增长的时候对资源的过度掠取,而忽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造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结果。在我们痛定思痛的同时,必须反思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制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灾难的不再重演或灾难的程度减轻。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21世纪,可持续发展被确立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其实施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1]。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的资源是重要的支撑要素,资源源于环境,环境酝酿资源,资源本身也是环境的一个组成成分,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也同时是资源。故资源更为重要,资源衰退枯竭,则环境也就彻底恶化。

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即“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要不损害支持地球的生命系统:空气、水、土壤,不超出其源于环境的承载能力”[2],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限制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即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这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后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评断标准,同样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有个可操作的评断标准。故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其工作的关键。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经济和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问题又是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问题,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其中包涵有注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含义,资源的利用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和维系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为限度。

故可以建立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资源的消耗为主要断定对象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定指标体系是较为正确也是可行的。

1.指导思想。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所消耗的区域资源包括众多,主要指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及电力等能源及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的判断指标也有众多,主要以GDP增长速度来判断。而GDP增长速度又有众多表现,同样的GDP增长速度所耗损的资源和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不一,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必须在评断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考虑进去。同时,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找到一个综合评价指标,这个综合评价指标能够良好地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当然,我们希望这个影响程度越小越好,也就是说,这个影响程度值越小越显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构建原则。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1)政策性强:指标应能够对区域社会和经济活动方式对区域资源的耗用压力以及社会的响应等进行有代表性的描述,并与已有的政策目标和有关的标准相关。(2)信息量大:指标体系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内涵,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的各个方面。(3)反应灵敏:所选指标应简洁明了、方便理解,能够显示系统状态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活动的变化反应灵敏。(4)数据易取:指标体系各指标和变量的数据应容易获取,且存在标准值或期望值,保证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可操作性。(5)实用性好:指标体系在理论上应具有科学的基础,同时各指标还要清晰易懂,能被政府管理者和公众所理解和接受,指标体系自身应易于与评估模型和信息系统联系起来,使其实用性好。(6)针对性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和该区域的特征联系,紧紧针对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历史等特征建立可操作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和体系。(7)可量化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个指标必须能够量化,只有这样才能逐级累计计算,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8)层次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各个影响因素种类繁多,归属范围、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均不一,故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层次性归属。(9)各指标可概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即将设立的各级各类指标)性质纷繁复杂,甚至有点抽象,同时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性质也纷繁复杂不一,故在提取各级各类各个指标时必须找到其实质性的内涵,并进行概化处理。(10)公式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将各级各类各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公式计算。这些公式可据于数理统计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11)数学模型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最后必须归结于一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判断数学模型,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定量和定性地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

3.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前文分析,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构建第一级目标层指数―第二级分类层指标―第三级指标层变量三级体系框架。三级体系中,对各级的设计考虑(如下表1所示):

这些变量必须进行量化,按变量满足的指标功能程度、集合信息的能力、资料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些变量以当前社会发达国家标准水平相比较来确定其具体量化数值。

4.评价判断数学模型。根据前文所述,可以建立用于判断该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判断数学模型,模型如下所示:

可持续发展度P=αiYi=αiβjXYi(j)≥P0 可持续发展

式中,αi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在所有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中所占的权重函授;βj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第三级指标层第j个变量XY i(j)在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所有的相应变量中所占的权重函授;P0是根据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而适当选定的以判断区域经济可否持续利用的指数P的临界数值。

三、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有的功能

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定量反映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通过指标体系的表征,可实现以下功能:(1)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或状况,从而协助决策者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2)评价一定时期内,该区域水资源利用的各分类指标的发展相对速度,从而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是否可持续。(3)反映各个方面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对贡献大小,从而为制定相应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措施提供技术支持。(4)综合信息判断第一级目标层指数P全面说明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变化速度,判断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功效。

结语

本文针对区域的特性,构建了旨在指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判断数学模型。该指标体系分三个层次,并通过分析各层次的内在关系,通过权函数建立指数P的数学表达式即数学模型,该指标体系简单明了,适用性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判断指数P的数学模型结构良好,意义明显,可方便使用与操作。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效过程来考虑指标体系的层次化和具体变量选取方便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只是提供了评价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实际上人们可以根据区域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其具体适用性各异,同时,在各级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将受到当地有关区域各类资料的来源、考虑与已有统计方式的协调以及对一些指标量化特性认知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指标的选取还有待深入比较,进一步筛选,并结合指标体系的应用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第2篇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给予高度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形式不断变化,已从粗放式区域经济发展形式逐步转变为现在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上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力资源,面对人力资源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国必须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才能适应时展潮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指人具备的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等综合劳动能力。把人具备的各种能力加以组合,即形成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尤以智力、体力因素最为关键。根据经济学分析,人力资源主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全部人口所拥有的整体劳动能力,其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与人的自然生命体密切相关。

2.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因素是人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人力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当人口数量增长超越经济资源消耗时,就会影响区域内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份额,造成人力资源开发条件不足。加之区域范围内就业压力较大,生产中容易使用低素质劳动力,引发人口数量增多而人口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对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等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囊括了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速度以及效益等内容。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实际是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及其方法,自身无法进行价值判断。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结果及其形态,其自身能够进行价值判断,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及其方向。所以,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2.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作为经济发展主体,其行为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特定时间内区域经济的资源总量不变,针对某领域投入过多自然影响其他领域发展。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我。因此,人力资源上投入过多势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果。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统一

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同时人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所需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体现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方式。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是实现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体现的都是人类活动,两者共同发展才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所以,要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增加财政投入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医疗卫生、学习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资源供给均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其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水平。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为区域范围内人口素质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强化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就在控制区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保持人口数量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免造成不利影响。人口数量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至关重要,应结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结合实现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力资源开发应为当前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经济规划提供基础保障和服务。在人力资源数量上、劳动技能上、知识水平上等都应充分做好准备,满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进发展。并且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升级发行传统产业模式,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第3篇

1.人力资源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指人具备的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等综合劳动能力。把人具备的各种能力加以组合,即形成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尤以智力、体力因素最为关键。根据经济学分析,人力资源主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全部人口所拥有的整体劳动能力,其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与人的自然生命体密切相关。

2.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因素是人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人力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当人口数量增长超越经济资源消耗时,就会影响区域内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份额,造成人力资源开发条件不足。加之区域范围内就业压力较大,生产中容易使用低素质劳动力,引发人口数量增多而人口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对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等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囊括了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速度以及效益等内容。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实际是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及其方法,自身无法进行价值判断。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结果及其形态,其自身能够进行价值判断,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及其方向。所以,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2.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作为经济发展主体,其行为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特定时间内区域经济的资源总量不变,针对某领域投入过多自然影响其他领域发展。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我。因此,人力资源上投入过多势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果。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统一

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同时人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所需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体现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方式。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是实现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体现的都是人类活动,两者共同发展才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所以,要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增加财政投入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医疗卫生、学习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资源供给均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其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水平。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为区域范围内人口素质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强化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就在控制区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保持人口数量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免造成不利影响。人口数量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至关重要,应结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结合实现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力资源开发应为当前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经济规划提供基础保障和服务。在人力资源数量上、劳动技能上、知识水平上等都应充分做好准备,满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进发展。并且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升级发行传统产业模式,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