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调查四要素范文

社会调查四要素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调查四要素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会调查四要素

第1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实效 基本策略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moral character teaching; Improving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inking is tasted"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must study the basic strategy. Enhance target sense, and strictly control target guide; study the teaching and students with teaching material of specific solutions to students' ideological, psychology, behavior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Follow "thinking is tasted" as the basic rule of teaching,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class teaching patter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cooperation, the inquisition, the practice,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promot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he moral interna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which "thinking is tasted" classroom teaching has an effect of the basic strateg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character, class teaching, effect ,basic strategy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整个常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考查和课外活动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全面带动整个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在此谈谈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基本策略。

一、 目标统领,要求适度。

“思品”课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要素。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于教师而言,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简言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我”,正确处理“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

二、 钻研“两头”,有的放矢。

所谓“两头”,一头是指教材,另一头是指学生。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所谓“的”,是指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实际;所谓“矢”,是指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这是“思品”课教学的根本。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教材其实是一套课程资源,它主要包括了主教材――课本,副教材――教师用书,活教材――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 。对于主教材,教师要钻研精、深、透,明确应知应会,处理好原理与案例的关系;恰当利用课本中的“图片”、“链接”、“练习”等;适当利用教师用书中的材料,加强对基本观点的教学;要针对性地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新的、近的、典型的、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

钻研教材是一方面,研究学生又是一方面,两者必须兼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实际、心理动态、接受能力、思维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当下,特别要重视研究农民工子弟、“留守学生”、优生和后进生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课堂教学才能“全员参与”;只有钻研“两头”,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 遵循规律,建构“格局”。

思品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晓理、激情、导行”,这是思品课的本质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建构课堂教学的格局,是上好“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的。从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来看,认知是基础,能力和行为是关键,情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调节由知转化为行(能)的内部动力。初中学生 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 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乃是建构课堂教学格局的理论依据。

“思品”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到会学到会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学有法”――课堂教学一般采取“五段式”或“三段六步式”。比如“五段式”,即 1 、导入新课; 2 、主题教育; 3 、深化教育; 4 、导行反馈; 5 、课堂小结。“三段六步式”,即 1 、预备:激兴、揭题; 2 、明理:激情、明理; 3 、导行:辨析、导行。然而,“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意晓理、激情、导行的结构化,逐步形成自己课堂教学的特色格局;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结构环节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故事讲一遍、课文读一遍、作业做一遍”的“三遍式”的僵化格局是不足取的。还有,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也是不对的。

四、 改进教法,注重实效。

第2篇

如语音部分,学生较难掌握的某些元音与辅音存在于某些同学的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里,通过这些同学的现场发音并对这些同学的发音进行采集,可以提升学习效果。比如颤音的学习,对于民族语言及方言中没有此辅音的同学来说,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而维吾尔语、撒拉语、蒙古语等北方民族语言中存在,这些同学的现场发音,让其他同学真切地感受到这个音的发音特点,同时我们将其采集下来,整理到教学语料库中,为教学服务。又如语法部分,语法的组合规则中讲到述宾结构,这种结构是人类语言中普通存在的结构,但两个成分的排列次序不同语言各不相同,汉语中宾语在述语之后,而傈僳语、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中宾语在述语之前。我们通过对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同学的语言资料进行采集,丰富教学语料的同时更好地加深同学们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并引导同学们去留意与思考这种语言现象。再如语义和语用部分,关于词的象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举出同一词,在英语、法语、日语等语言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学生对自己懂得的语言能自然接受,但对自己陌生的语言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那么在讲这一知识点之前,可要求学生去收集自己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词,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积发,课堂气氛得以活跃,相关的理论知识大家也很容易接收。作为教师,如果针对不同章节,组织学生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的语料,建构属于自己院校的语言学概论教学语料库,那么长期积累下来就是非常可贵的民族院校语言学概论教学素材。

二.分组实践:基于调查与报告相结合的教学互动

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或汉语方言区域,他们的母语大多为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这是民族院校语言学概论实践教学的优势所在。近三年来,我们给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语言学概论,对所有学生进行细致调查,收集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情况,并建立学生语言基本信息库。这个基本信息库包括有学生的姓名、学号、民族、籍贯、掌握民族语言及汉语方言情况、掌握文字情况等内容。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拥有不同的母语,涉及不少民族语言,如壮语、黎语、藏语、苗语、白族语、畲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彝语、侗语、水语、锡伯语、哈萨克语、撒拉语、珞巴语、土家语、傣语、朝鲜语、布依族语、仫佬语等,还包括不少的汉语方言,遍及各大方言区,如赣方言、粤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及东北、西北、西南及江淮等方言。基于学生语言基本信息库,按掌握民族语言及汉语方言的情况进行分组,这就形成语言学概论实践教学的基本组成单位,大部分的调查与报告均以小组进行安排。

语音部分的教学历来是语言学概论教学中的难点。语音部分要求明确认识语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初步掌握人类发音、准确掌握普通话发音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国际音标。这些教学内容本身就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单纯从理论着眼,讲授发音相关原理,学生接受效果就很差。讲语音的物理属性,涉及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质等,讲其生理属性就会涉及发音器官、发音部位,这些内容倘若抽象进行讲解,学生难于理解,就需要借助一些实物、运用一些仪器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实际去使用浪纹仪、语图仪等,通过亲自去实践加深对语音四要素的理解与认识。对于常用国际音标的掌握,除了课堂上通过录音与教师的实际发音,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发音要领去体会外,还需要课外的练习与辅导。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或汉语的不同方言区域,对常用国际音标的学习自然会呈现出个体的差异性。针对这一点,我们对所有学生掌握民族语言及方言情况进行了统计,建立了数据库,根据不同民族语言及汉语方言,对学生进行了分组,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了分组的课外辅导。在学习了语音部分后,让同学们根据给定的语料运用录音软件对自己的民族语言及方言进行了录音,鼓励学生运用国际音标进行基本的记音活动。在记音过程中,同学们会自觉地运用国际音标,遇到问题也能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与老师同学讨论的方式来解决,在这种实践教学形式中,学生加深了对常用国际音标的认识与运用,进而达到相关的教学目的。语法部分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如何让学生去理解语法结构的基本规律?如何去理解与分析语法现象中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怎样理解语言的普遍特征?如何分析语言的结构类型?这就需要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我们将这些问题细化,例如语法的组合规则中语素是怎样构成词的,结合自己的母语来谈谈这个问题。学生会首先想到自己母语的情况,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查,不得其解时,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在课堂上也能将自己的思考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语言的结构类型可按构词法与句法的不同角度进行划分,让学生首先去考察自己母语的结构类型,并进行论证,形成研究小论文,分组进行讨论,并请每组代表在课堂上将小组讨论的重要观点进行陈述,这种研究报告的教学形式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效果。再如,语言的演变与分化规律性较强,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及亲属语言的关系如何?这一部分的内容实践性较强,可组织学生深入不同阶层、各行业调查语言使用情况,对社会方言的形成及特点有更深入地认识;按所属方言不同进行分组讨论,各地方言有何特点;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查找亲属语言的相关资料,了解其研究的历史、方法及重要观点。

三.学生本位:引导民族视野下的语言学创新项目

立足民族院校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学创新项目研究,在项目的申报与研究中将民族性、现实性与专业性三者融合在一起,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之下,将民俗与语言结合在一起,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将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调查与现象分析的能力与水平。在进行语言学概论教学时,我们将所有学生掌握语言及方言的情况作了细致的统计与调查,由于学生人数过百,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种类及汉语方言较为丰富,我们按其所掌握语言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分组,我们开展的所有实践活动均以小组形式进行,在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中,每个小组内部通力合作,有些作业是单独完成,但有些作业如研究报告之类,我们要求以小组形式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容成员之间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加强,成员之间加强讨论与交流,学生在此过程中自主创新性得以提升,在老师的适当指导下可申报创新项目,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我们指导学生成功申请了与语言学相关校级、省级、国家级创新项目,在项目的申请与完成过程中,学生们对语言学概论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实践的调查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语言学概论基础的学习,尤其是其中较难的语音部分,这部分在实践调查中显得格外重要,是语言实践调查的前提。在此阶段,这种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转化为一种主动的需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是课堂上的有限知识,而是调查实地的鲜活而丰富的生活体验。

第3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渗透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应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本位。当今社会是人性化的社会,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意识和社会行为模式。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要倡导人文教育的理念,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中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人文素质是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是形成一个和谐完整的人的核心素质,是人的诸素质中的首要素质,是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等,而形成的内在稳定的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会在日常行为中充分表现出来。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指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学生由于年龄、知识、阅历、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常常爱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问题的本质,在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比较弱,当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障碍或挫折时,容易冲动或悲观消沉,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渗透途径有以下几条

一、以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显现教师的人文风范

教师要适度地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一批又一批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塑造美丽的教师人格,这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因为教师的心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好老师就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它也许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有丰富的内涵:老师的微笑是学生快乐的表象,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是学生的积极心态的兴奋剂,老师的情绪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老师的友善是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因素,老师兴趣广泛直接影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老师的坦率和宽容更容易使学生也拥有这样的品质。因此,我们要认真抓好师德教育,提醒教师重视自身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艺术,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处处为学生作表率,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文精神只会在自由的环境中产生,这种自由即精神的自由。建构人文化的精神环境,是课堂教学收到成效的基础,也是关键所在。人文化精神环境的建构,首先要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情感融洽,才能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即“亲其师,信其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对于课堂的影响也是直接的。在语文课堂中体现人文精神,必须消除师生头脑中的传统观念。然而,在后喻文化年代,知识渠道的多元化及知识更新的高速度,早已大大动摇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有时学生所津津乐道的内容、精通的知识,却是教师闻所未闻的。教师大可跨越原有的那道“鸿沟”,与学生“取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

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课堂教学气氛主要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其中包括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民主的地位,不使用自己的权威,不强迫、不压制、不斥责,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课堂上,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都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拉近师生心灵上的距离,提高教学效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常需要创设生动的情境,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浓厚的人文陶冶。

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感悟人文之美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学语文,不仅是学语言,而且学会如何做人。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都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语文素质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等,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科学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第4篇

论文摘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依据现代教学规律,结合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框架和学校体育工作,该体系包括3个途径、16项实践活动、4篇经验总结,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对应板块内容、88字组织方针.文章从体系各部分的目标、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简要描述.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和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教材从1983年问世至今,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共7个版本的教材,它们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材编写过于突出“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二是缺乏系统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三是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四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与课程章节目标不匹配;五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和标准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于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感性认识.由于学生实践经验与专业感性认识的匾乏,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难以较好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这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并影响到教学效果.鉴于该课程知识体系自身的特殊性,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教育教学活动,教学双方共同互动努力,强化学生专业和课程感性认识,才能为学生很好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奠定必要基础,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依据现代教学规律,结合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框架结构和学校体育改革成功经验,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对体系中各部分的目标、模式、评价标准进行简要描述,旨在推动该课程教学改革,丰富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1学校体育学课程中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1.1学校体育学课程中实践教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1.1建构主义理论

Constructivism被翻译为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代表人物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认为: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就需要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在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中应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学校体育工作的环境中;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种的内容或技移至上行;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学校体育环境;教师列举学校体育现象,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1.1.2教学规律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教学有一定的规律体系:它有根本规律、基本规律、一般规律、具体规律和局部规律组成.教学论中的根本规律和基本规律就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样,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规律.

根本规律体现在“三个符合度”上,即教学目标要符合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学科本身和教师素质发展的需求.

基本规律体现在“四要素”调控上,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内容、手段四个主要因素中,学生和教师是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引导者、教育者、传播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提出问题,给予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大胆地放开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诱导学生去探索和研究,激发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热情和欲望,启迪学生的才智;内容是教学的原材料,学校体育学内容框架结构要依据学校体育工作现象和规律来构架,让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去认识和理解它;手段是教学的载体,各种教学手段间有其必然联系,学校体育学教学只有将讲解、提问、讨论、多媒体展示、社会实践、见习、实习、组织活动等多种手段结合运用,才能具体体现知识、能力、品格和方法的教学价值.

1.1.3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框架体系

从事物发展规律来看,我们总是先认识事物的外延,然后在经验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思维,按照一定的逻辑,才能确定其内涵.由此笔者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实际,以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为指导思想,结合7个版本教材内容框架体系和6个省级《学校体育学》精品课程教学大纲,经过系统地分类、梳理和逻辑分析后,将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与达成的目标和要求对应概括为表1.

1.2学校体育学课程中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现代教学规律和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框架结构以及相应章节教学目标和任务,树立“三来”教学理念.“三来,指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来的,个胜是修来的;创设‘三境,教学环境.“三境,,是指学习场景、学习气氛和学习情绪;策划“三途径”实践思路即课堂中实践、课夕限内实践、校外实践fr21.依据以上整体设想,笔者将实践内容架构设置为3个途径、16项实践活动、4篇对应板块内容、88字组织实施方针(见表2).

2学校体育学课程中实践教学活动控制的简要描述

2.1实践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学课程实践教学具体目标为:1)学生能说出学校体育工作包括哪些内容,现行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会设计一份科学、合理、规范的实践课教案和PPT理论课讲稿;3)会“说课”和评价一堂体育课;4)能上好一堂体育课;5)会制订各种课外体育计划,能组织实施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6)能说出学校体育工作检查评估内容体系和程序;7)能撰写调查报告、课程论文和毕业设计.

2.2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主要分三种模式:

2.2.1课堂实践模式

以课堂为阵地,主要针对讲解的内容进行单项操作训练,强调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习题训练和案例分析.习题训练通常按章节进行(作业),重在巩固各知识点;案例教学则是先由老师以一定的知识点为背景提出案例交由学生讨论.该模式优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能学以致用,并且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2.2课外校内实践模式

以所在学校为实践基地,主要在一个单元或该课程结束后进行.主要形式有教学技能培训、组织学生观课、评课、顶岗上课;到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组织指导活动,在学校院(系)组建运动队并指导训练,编写竞赛规程,承担竞赛裁判工作.这种实践模式既能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的学校体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又能为学生日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搭建操作平台.

2.2.3校外实践模式

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带领他们走出学校到社会上去.主要实践形式有:社会调查、认知实习、顶岗实习、体育服务等.这种实践模式让学生真正处于真实的职业气氛之中,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3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

有了课程实践内容体系,为了避免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一定要有相应的实践效度标准.

2.3.1课堂实践内容标准

1)阅读教材、查资料描述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写出2000字以上的小论文;2)根据某阶段学生年龄、性别选择学习内容、确立学习目标、创设学习环境,写出教师指导方式、负荷控制与学习评价方式;3)每位学生设计一份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课外体育训练阶段(周)计划、年度竞赛计划和竞赛规程,设计检查评价方案;4)指出该课程研究热点和盲区,引导学生毕业设计.

2.3.2课外校内实践内容标准

1)每个学生设计一份实践课教案,然后安排在公体顶岗见习,原任课教师在教案上写出评价意见和建议(交);2)实习前,学生被分成若干组,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练口令、术语、队列、队形的组织、指挥、调动与变换以及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示范,指导教师给予书面评价;3)能“说课”,观看教师或同伴上课写一份评课报告;每人制作一份20分钟理论课课件((PPT),并能熟练操作和讲授;4)每人必须交一份校内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组织指导活动记录表和评价表;5)每人必须交一份院(系)代表队训练指导表;6)每人必须交一份承担学校体育竞赛工作记录表(上述所交表格须有各相关部门签字盖章).

2.3.3校外实践内容标准

1)每人写一份3000字左右的关于师生对体育认识的调查报告;2)组织学生观摩附属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或竞赛,并写2000字左右的观后感;3)独立教学,协助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搜集校方反馈信息;4)每人交一份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的调查报告或实习后感(3000字左右).

3结论与建议

1)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应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学校体育工作的环境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提高他们发现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才能真正体现该课程的本质功能和特点,才能丰富学生实践经验与专业感性认识,才能为学生很好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奠定必要基础,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第5篇

【关键词】 职业学校;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提高措施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设置中,应用文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基础课,又是专业课,既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又需要坚实的写作技能。但就目前的中职生整体现状来讲,写作能力普遍低下,又缺乏相应的工作或事务管理经验,应用文教学遇到了重重困难。对于即将踏出校园,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讲,又必须具备足以应对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抓好应用文的教学,使学生真正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一、提高认识,关注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既然是“应用文”,那就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文体的重要性,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特点,落实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学习效果会非常有效。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的实用性,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阅读研习,比较鉴别,熟练掌握理论知识

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遵循一条这样的规律:阅读—模仿—掌握—创造。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别人的技法,悟出规律,产生自己的体会,普通文章写作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阅读大大改进,应用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细致、耐心的阅读,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理论知识。因为,应用文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内容涉及各个领域的诸多方面,文种较多,且许多文种的名称相似,学生们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研习,就会把一部分文种掌握混淆,只有熟悉了内容,才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会有比较、有鉴别,才能区分清各个文种的特点、写法。

比较鉴别是我们掌握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本着“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原则进行。例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这三种应用文,它们在格式上看,都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并且它们三者的标题都包括三种形式:公文式、文章式、双层标题(公文式和文章式标题的结合);而它们的正文都包括前言、主体、结尾、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所以从这几个方面看,它们的结构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细微的差异,这样的三种应用文,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来介绍它们的格式,使学生通过老师的一次讲解,举一反三。既掌握了三种文体的格式,又通过比较看出了它们细微的差别,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便于记忆,保持了学习的新鲜感。同时,又避免了同样的格式,因为反复讲解,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仿写起步,情模模拟,激发写作兴趣

应用文写作最大的难点在于“写”,我们知道,写作忌写自己不熟悉的人和事,否则,提炼主旨、斟酌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均将难以准确。然而,应用文教学在这方面却普遍遇到了困难。因为应用文教学的对象—学生,大多没有具体的写作或事务管理经验。当你讲授文章何以要这样写时,学生的思路无法到位或不着边际,从而产生了思维断路。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首先可以从仿写起步,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写作水平都普遍低下的现实情况,有意识地模仿一些范文写作,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鲁迅先生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证明着应该怎样写”。模仿范文,能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写”,从范文借鉴中掌握其内在的写作规律与方法,领悟其缜密的构思与巧妙的表达,从而举一反三,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当然,这种模仿范文的方法,绝不是让学生生搬硬套,机械抄袭,而是从范文中吸取营养,经消化后成为自己的东西,真正做到“读书是读他人之书,作文是作自己之文”。

其次,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教学要求,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写出与交际目的、交际对象及交际环境相适应的应用文体来。与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相比,它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性,使呆板的应用文写作变得生动和直观,这对接受就业前终端教育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

1、文体知识方面的案例模拟

这类案例模拟可视不同难点、重点而拟定,是文体知识的具体印证。比如,在学习消息这种文种时,经济消息的标题和导语技巧性强,教师可有意摘取一些经济消息素材,让学生拟制标题或导语。又如,工作计划的四要素是计划写作的重点,不妨堆些数字和材料,让学生在制定计划的情景中理一下头绪。自然,行家写作时的过程也可整理成案例,做为正面引导。运用这类案例要扣准着力点,不必面面俱到,情景设计较为简单,不少案例类似习题,如果情景设计过于复杂,就会冲淡案例意旨,对教学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2、综合性案例模拟

此类情景案例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写作概论和文体写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写作理论的记忆,消化书本知识,加大创造性。在模拟情景中,案例一定要真实。当然,这种“真实”主要应落实在案例的“本质真实”,而不是“生活真实”,即案例提供的情景应是符合客观生活规律,在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其材料是典型的,这样才会具有示范性和较强的说服力,学生也可从模拟训练中摸索到某种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门径。例如,笔者曾代表学校参加过赴确山老区竹沟的志愿者活动,并对当地的经济、教育状况作过较为详细的调查,教学时笔者有意识地将教学班分为若干组,请学生以调查团成员的身份提问,笔者同时主动将众多较乱的调查情况和材料说给学生记,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整理成调查报告。这种情景案例教学,既有供参考的真实活动情况和报告底本,又无固定答案,调查报告拟制标题、提炼观点、从不同角度安排材料、注意观点与材料统一、恰当使用数据图表等理论问题在报告写作时都会遇到,这就使一些认为理论空洞无用的学生也不得不钻研理论。

四、结合学生自身状况,贴近实际,提高写作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写作是一种技能,技能的提高要靠实践。应用文的写作只停留在仿写与“真空隔离”的模拟中是不行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状况,贴近实际生活,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事务应用文中不少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应注重这方面的写作实践。要求学生写好书信、求职信、请假条、学习计划、学结、入党申请书等等,由于这些文种比较贴近实际,因此操作性强,学生易于掌握、效果好。

2、贴近学校的活动实际

为了使学生具有实践的写作能力,应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让学生投入到写作实践中去。如开展演讲辩论比赛,写作知识竟赛,结合班级或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写班级简报,为校内刊物写稿、投稿,为学生会干部改选写会议记录和纪要,为运动会写解说词,为新同学写入学欢迎词等,还可对学生进行消费情况调查、校广播电台收听情况调查等,这些活动富有竞争性,又能展示各种才干,吸引力强,学生都能积极参加。

3、贴近专业实际

第6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71-03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对外贸人才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近几年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并不理想。许多企业表示,他们需要的是能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外贸人才,而目前高校培养仍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毕业生缺乏对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具体程序和方法的了解。因此,培养面向国际市场、符合现代国际竞争需要、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外贸人才,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四个构成要素: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本文将基于“四要素”构建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一、培养目标

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社会实际需要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重点,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培养能在涉外部门、企业等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

知识方面: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经济、管理、营销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专业理论。了解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精通 WTO的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

能力方面:具有从事国际贸易活动必需的专业操作能力,如国内外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国际商务谈判能力、进出口业务交易磋商能力、信用证审核能力、外贸制单与结汇能力、合同签订能力、撰写各种外贸函电能力、跟单履行合同能力等。

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专业和身心素质。思想素质中应突出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中应突出博学多才、视野开拓;专业素质中应突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身心素质应突出灵活的反应力、良好的控制力、较强的适应力。

二、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等。

(一)课程体系

应用型外贸人才,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具有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实用”为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整个课程体系由“平台”+“模块”两个部分组成(见表1)。

基础平台包括四个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公共基础模块主要是通识知识的传授,如英语、体育、思想道德等课程。学科基础模块主要开设经济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宏观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等。跨学科基础模块则开设经济学门类以外的学科基础课程,如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则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世界经济概论等。基础平台的课程都属于必修课,通过该平台的学习,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

专业平台包括六个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并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拓展。专业骨干模块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向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教育,如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与技术贸易、国际经贸谈判等课程。专业选修模块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设置课程,可进一步分为国际货代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合作方向等子模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至少选择其中一个子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专业领域内拥有一项核心技能。专业实践模块是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如外贸模拟综合实验、单证员模拟操作等,主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资格模块侧重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包括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销员等,这一模块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学生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情况选修一至两个证书的培训课程。职业辅助模块是针对学生缺乏对产品、目标市场的了解而设置的,侧重于传授职业中必须的相关知识,如可以开设机电产品、纺织产品、欧盟市场、北美市场、区域经济组织等课程,这一模块同样属于选修课程。职业拓展模块是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满足个性化需求设置的,是更深层次的专业教学,该模块可以根据市场对高层次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成国际商务谈判师、涉外律师、国际贸易研究咨询员等子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考虑选修一个子模块,也可以放弃选修。

普通教育平台包括三个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公共选修模块包括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课程,自然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环境科学、信息学、材料科学等课程。这三个模块的课程和专业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人文科学素养。

和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该课程体系增加了职业资格模块、职业辅助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丰富了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和自然科学选修模块,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综合素质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加强以及职业目标的实现。

(二)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是指人才培养活动所借助的一定的载体,也就是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一般包括教学途径和非教学途径。

1.教学途径。高校的人才培养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在此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建立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和框架,培养全局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实践教学是典型的参与式教学,通过全面模拟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情景和各个贸易环节,能够使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非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是相对于正常教学活动而言的,主要包括一切被称之为“隐性课程”的教育环境及教育活动,比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课余活动等。针对一个具体的专业而言,非教学途径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短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增进学生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大力开展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成立学生专业协会组织、建立专业论坛、开展创业大赛、专业技能竞赛等各种比赛,请业内人士作专题报告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化形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计划和非教学途径的安排等。其中教学计划是培养方案的实体内容,一般由课程的设置、学时学分结构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三部分组成。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设置。第一,课程设置要体现“厚”――基础理论宽厚;“精”――精选少开;“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需要;“新”――紧紧追赶学科的发展四大特点。第二,各院校可以根据办学特色和所属地域背景,开设一二门专业特色课程,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如农业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开设“农产品贸易”、攀枝花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开设“钢铁贸易”。第三,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应选择部分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如《国际商务谈判》,并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2.学时学分结构。第一,适当加大选修课学分比重,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提升综合能力。第二,在专业课的学时安排上,除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外,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都应分成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两个部分,努力缩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建议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40%。

3.教学过程的组织。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顺序,各门课程要衔接恰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延续性、渐进性,避免安排的混乱和无规律。

三、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是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

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目前高校教育提倡学分制,这样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安排学习进度,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早日毕业,缩短成才时间。

组合制度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课程,如双学位、主辅修等制度。一个优秀的外贸人才,除了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外,还应该了解和掌握法律、营销、外语、管理、金融、信息等相关知识。组合制度正好满足了外贸人才的培养要求,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爱好特长,选择相关专业修读双学位或者辅修。目前中国重点高校普遍实施了双学位、主辅修制度,但很多地方院校还只有单一的主修制度。因此,作为地方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先实施主辅修制度,再争取双学位制度。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高校之间可以联合进行选课、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发挥高校的群体优势。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奖惩制度。

四、培养评价

培养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做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它是培养模式的调控性因素,对培养目标、制度和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对前几种因素进行反馈、调节与优化。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评价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1)改进课程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考核,注重对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增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作业、调研报告、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2)改进考核内容。课程考核时减少对知识记忆性的考察,加强对应用性的考核,加大案例分析题、综合题、论述题等应用性题型的比例。(3)加强实践课程考核。将课程实训与学生相应课程的学习相结合,确定评估依据和标准,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对学生就业情况的评价。建立毕业生追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地方和区域行业人才需求走访与问卷调查制度。

3.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建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专家、同行、学生、企业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学制度等多个方面,评价方式包括随堂听课、问卷调查、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

参考文献:

[1]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第7篇

(一)师资较弱,难以胜任本科教学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灵魂所在。在成为本科院校之前,很多专科学校的老师多为本科学历。大多数学校升本之后,都会实施一些提高教师学历学位的措施,这对于提高师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教师们大都通过各种形式取得了硕士学位,但绝大部分是通过在职形式取得的。由于学历欠缺,又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导致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方式、能力素质等方面难以有质的提升,也就很难胜任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部分新升本科院校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办学条件较差,办学经费较为紧张,在引进高学历教师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就难以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二)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能适应本科教学

教育理念就是人们追求教育的理想。升本之后,学校虽然会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但在短期内很难搞清本科与专科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区别,甚至有不少教师认为本科就是比专科多一个学期的课程而已。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不少老师仍旧固守专科阶段的教学模式,只是多讲一部分文学史和作品,教学缺乏广度和深度,不能满足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也就难以发挥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提升本科学生素养能力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科研能力的限制,很多教师不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也就无法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甚至有一些教师把多年前写的教案反复使用而不做任何更新,采用与中学语文类似的教学方法,认为讲文学史就是了解作家生平和分析作品总结其中心思想,根本没有自己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和见解。在教学手段方面,即使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只是把教学内容一字不落地复制到课件上,板书变成了念课件。教师对知识体系的勾勒、课堂结构的设计和教材知识的整合等方面做的很不到位。

(四)生源整体质量偏低

新升本科院校的声誉往往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生源质量远不如老牌本科院校。再加上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将来的工作没有直接的作用,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英语、计算机等实用课程的学习上。

二、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以文本为根基,加大阅读原著经典

当下的现当代文学史以史德方式注重对整个文学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发展轨迹的描述,对重点作家作品的点拨,而相对忽略和轻视了文本阅读。老师和同学们热衷的是各学术期刊、论文专著所撰写或者转发的各类文学评论与文学批判,各类考核也以文学史的现象为主体,而忽略了对第一手文本作品的研究描述。更加奇怪的是师生对随手一个作品、随意一个作家都能评论的头头是道,对原本原典却没有完整、系统、深入地品读过。简单化和程式化的表达首先违背了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它很难做到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分析能力、激荡自身的人文情怀,进而最直接地去感悟文学的魅力,而限于背诵熟记一些万能回答模式的条条框框。将教材、论文当中的给定结论作为定论来规范答案,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而在文学的四要素(作者、读者、世界、作品)中,作品才是根本,离开了作品,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学派也就失去了依附的基础,再多分析也是纸上谈兵式地夸夸其谈。因此尤其在学生基础薄弱、师资力量较弱的新型本科更应该提倡、鼓励、支持、要求学生大力阅读原著。在课前教师可以告诉整个文学史的教学进度和大致规划,告知学生什么时间段大致应该阅读完哪些经典代表性篇章,保证自身阅读进度与教学进度跟进,有可能的话阅读整本的原著;课堂上课前可以抽查几名学生复述小说情节、畅谈散文感悟、背诵优美诗歌,真正能够鲜活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课下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让同学书写读书笔记、撰写课程小论文。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模式

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繁杂、各类流派交错层叠,原本传统式的课堂讲授方式往往让学生应接不暇,在上一节课的课程还没有理解消化吸收的同时下一节的内容又出现。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要寻求师生之间的“共振”和协调,既要学生跟上老师,也要老师服务学生,尽可能在与教学大纲等硬性规定不冲突的情况下,多一些软性的活动。因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课程计划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熟悉课程、填充课程的过程。分成小组有代表的在课堂进行讨论演讲,在最大程度上增加了文学教学课堂的丰富性,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真正使教学成为创造性的活动。

(三)改革原有考核方式,多以“大作业”形式

如今的现当代文学考核方式仍多以书面为主,而且题型基本稳固在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作品赏析的老态模式。学生也只需要将可能考试试题进行整合,考前突击硬背一下就可以应付。这种单一的书面考试确实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知识的识记与掌握,但是在相当程度上也滋生了学生懒惰心态,以为考前刻苦背书就能够过关。因此教师在考核上要尽可能使用“大作业”的方式,由一元到多元让学生开动脑筋。比如制作关于现当代某位著名作家的年谱,让大家知晓分享作家一生的起伏事迹;排练优秀话剧,在彼此协作当中增强自身的团队意识、角色意识,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作家的照片、手稿、作品原版封面设计等图片;抑或者让大家分享介绍自己获取文献、查找文献的经历,为将来撰写专业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总之尽可能多种考核综合考察,减少单一方式的简单命题,只有老师想尽办法、出尽点子,才能防止学生懒惰,应付考试。

(四)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学以致用显成效

绝大部分的新生本科院校都是地方院校,更多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因此依托地方资源,在地方文化热土当中吸取营养、感悟文化是水到渠成,也是必然要求。现当代文学教学时一方面可以“走出去”,尽可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作家故乡实地考察,研究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和特有底蕴。这种将原先传统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体系当中加上“实践育人”更易凸显实效。以我校所在地新乡市为例,以刘震云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家已经进入了文学史教材。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去探寻作家足迹、参观博物馆与展览馆、做社会调查,这样就可以建立文化底蕴,提高其在社会实践中融会贯通文学知识的能力和素质。另一种就是“请进来”,邀请本地作家、诗人代表来学校和学生面对面做直接的沟通交流,让大家真正近距离了解作家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分享作家们的创作经历、展示其创作成绩、更直接地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在新经济时代,我国有了新的教学目标,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拥有自觉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为了适应现代新课程的改革,应当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生学好物理就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教学中常说的实践能力就是动手能力,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等。这就要求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融洽的师生环境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地位,教师要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应改多让学生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只要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老师还要多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参加讨论,多提出自己的建议,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问题。

其次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这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鼓励学生把所有的精神都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去,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小组讨论,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实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最后,老师应给学生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与同学合作,自己去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达到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学生能在其中体验成功,更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次的成功体验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成功的欲望会让学生更想去体验成功的感觉,不断地努力和发展。

2端正教学观念,坚持知识、能力并重

初中物理教材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图文并茂,生动活泼;2.重视实验,强调动手;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三大特点本身已经为初中物理教与学的双方指明了方向。即: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总结“发现”和理解知识,而不是合盘托出,现成喂给;学生要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实验、动手、动脑,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达到知识、能力双丰收。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只重知识、不重应用的旧的教学思想,端正教学观念,尽快由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3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教学中处处蕴藏着培养创新能力的契机,作为教师要努力发掘,把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时,我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或教具来诱发学生提问。(2)通过列举生活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来启发学生提问。(3)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常提出问题的学生要表扬;对没有价值的问题,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不能批评和贬低,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4)逼着学生问,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时间一长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5)创设与已有知识或经验冲突的物理情景,从而提出问题。(6)关键时刻,沉默是金。

二要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科学探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所以实验教学的成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搞好科学探究,我着重注意了三点:(1)节节有实验。(2)深入拓展实验。(3)注重合作与交流。教师应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时间与机会。例如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学生要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再利用控制变量法、数学中的图象法,来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从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能按预定时间顺利完成探究实验,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会感到困难,这时,教师要通过引导、点拨,继续由学生自行完成探究实验。这样,尽管费时费力,但由学生亲手实践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得牢、用得活。因此,教师应处处时时,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启发、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不可越俎代庖。

三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教材几乎每节都有实验。教师要让学生去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发现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学生实验能力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始应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而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或独立完成;最后学生自己操作或设计实验,最终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这项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课题所选的一些题目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要渗透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物理科学方法,就是指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学家研究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等,这些方法大多隐含在物理只是当中。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教育 “四善”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的时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各种社会矛盾和新的思潮不断涌现。这些外界的变化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应在四个“善”字上下功夫。

一、善“看”

善看,即是对学生的言行要细心观察。也就是说,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获取相关信息资料以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作出判断。学生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意识,包括人生观、幸福观、美丑观、婚姻家庭观等;二是思想认识,主要是指对人对已对事物的观察力、分析力、鉴别力和思想方法等。通过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从而准确判断其思想问题是思想意识的问题,还是思想认识的问题,才能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对症下药”。

思想问题属于意识范畴。客观地说,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观察是困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思想的外在表现即行为,来解决这个难题。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人们行为的复杂多变性。不管人们的行为怎样复杂多变,但构成一个行为主要有3个要素:一是表情,主要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等;二是语言,主要有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和形象语言等;三是动作,如手舞足蹈、东跑西颠、前后奔忙、上下活动、左右摇摆等。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教师正是在某个学生或某些学生出现某种消极的行为后,才去做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的。

对学生行为的观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即细心观察学生在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影响的情况下,自然流露出来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这主要是观察学生饮食起居、体育锻炼、读书阅览、同学关系、社会交往等方面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二是控制条件下的观察,即观察学生在某种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主要是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集体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场合受到某些约束条件下的行为态度。通过观察不仅能实时实地了解学生中某些现象和行为的发生,了解现场的气氛和情况,而且还能收集到用文字不易描述清楚的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善于观察,并从中发现问题,这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对象,做到有的放失;第二,要有观察内容,杜绝空乏的、不着边际的随意观察;第三,要有系统的记录,对观察过程、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学生行为表现等要作具体记录,可以进行复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观察效果,不置流于形式。

二、善“听”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际上,亲耳听到的东西并不都是“虚”的。善听,是指教师要从学生言谈或对他人进行访谈中发现学生思想问题的蛛丝马迹,要听出“问题”来,并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以增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做到“善听”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广开言路。在与学生的接触、交谈中应创造宽松的谈话环境,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想说的心里话都说出来。无论是制定班规、学生日常行为活动守则,还是制定学生集体活动规则,都应通过民主的、心平气和的讨论、交谈,让相关的每个同学充分地发表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和制度。有的教师害怕学生提意见,听不得不同意见,认为人多、嘴杂、事难办。有的一听到不符合自己胃口的意见就反感,或者进行压制。有的给不同意见的学生另眼相看,甚至穿小鞋。有的在听取学生意见时,图形式,走过场,只是听听而已,并不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久而久之,堵塞了各种言路,使“一言堂”盛行,压制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可见,只有使学生敞开思想,才能暴露其真情实意,获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用信息。第二,要主动出击。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除在广开言路中广泛地接获学生的思想信息外,还必须主动出击,有选择、有重点地掌握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这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讲行:一是主动深入到学生和其他熟悉情况的教师中进行走访。在进行走访时,要注意确定好走访目的和方法,设计好走访方案以及分析被访者的情况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或问题;二是开展一定形式的问卷调查。对于学生中存在的较大范围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应在学生中组织大面积的问卷调查,实际上这也是倾听学生心声的一种好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通过“亲耳所听”获取的东西往往比“亲眼所见”的东西多,信息量也更大,反映的问题也更间接、更复杂。因此,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广大教师不能仅凭“道听途说”来行事,更重要的是应该将“听”来的丰富的感性信息进行“加工制作”,通过深刻的思考、科学的判断和合手逻辑的推理,来找出学生思想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破解这些思想问题的方法。

三、善“言”

善言,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善于进行说理教育,做到以理服人。说理教育的核心是个“理”字,理直气壮。要使说理教育取得实效,又必须做到“四要”:

第一,要懂理。“育人先育己,讲理要懂理。”道理有大道理和小道理。所谓大道理,是指那些能够驾驭、制约其它道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政治理论。它包括基本原理,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总路线、总目标,党的路线、方法、政策,国家宪法和其它一些基本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等。大道理是我们说服人、教育人的总道理,是以理服人的总开关。所谓小道理,是指那些受大道理的决定、制约、指导,正确认识各种各样人和事的具体思想理论。它是相对于大道理而言的。如在学校提倡尊师爱生、遵守校规、团结同学、勤奋学习、勤俭节约等都属于小道理的范畴。教师只有弄通这些大小道理,才能使说理教育说到点子上。

第二,要明事。就是说,要把学生的基本思想情况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查明,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性质要分明,程度要搞准,该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能置学生的实际困难于不顾,空谈思想问题,也不能放弃思想教育责任。一定要搞清楚思想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这是进行说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这个大前提,说理教育就会无的放矢,就会产生极大的盲目性。

第三,要通情。说理教育不仅是道理灌输,而且是心理的相容和感情的共鸣。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人对客观事物的好恶不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也不同。符合人的“口味”,便产生满意欢迎的情感;不符合人的“口味”,便产生嫌恶反感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的说理教育一定要掌握“人皆有情”这一特点。感情是进行说理教育的心理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虽说理不动情,但是不打动人心,道理再正确,也难以让人接受。只有情感沟通了,理中含情,情中蕴理,情理交融,才能使道理扣人心弦、致人心顺、得人心服。所谓“通情达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要讲究说理艺术。在对学生的说理教育中,科学的说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渐进说理。就是要按照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分层次地进行说理教育。二是掰开谈理。就是要善于把大量道理掰开说、揉碎谈,通过传播小道理,达到灌输大道理的目的,切忌搬出整个大道理来满堂灌。三是叙事认理。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在说理教育中要善于寓理于事,通过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使人受到感染和教育。四是形象比理。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使模糊的道理清楚起来,深奥的道理浅显起来。形象比理要比干巴巴的讲理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四、善用“心”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广大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用“心”去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以“心”换“心”,才能取得更大的教育实效。

第一,用爱心换知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是否充满爱,直接决定着思想教育工作的成败得失。关爱是当前高校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教师奉献爱心,吻合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瑞士教育家裴斯洛齐说:“我的热情将如春天的太阳使冰冻的大地苏醒那样迅速地改变我的学生们的状况。”可以说,一切办法和条件对于教育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只有爱才有“无穷大的值”!

用爱心感化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切忌两点:一是对学生冷漠和苛严。调查显示,许多中老年教师都认为现在的师生感情比十年、二十年前远了、淡了,师生之间冷淡多于亲密,隔膜多于沟通。这种状况的发生在教师方面寻找原因的话,一是缺乏与学生的主动交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多而关注学生情感少,对学生多是严格、严厉甚至苛刻,而缺乏理解、体谅和宽容;二是对学生偏爱与歧视。有的教师出于自身功利或感情关系,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存在亲亲疏疏的情况,如偏爱和特殊关照某些学生,做好事多表扬,选班干、团干和学生会干部给予照顾,犯了错误受到偏袒等。而对后进学生则缺乏爱心和耐心,常采取歧视、厌弃的态度,言语伤害,批评处分,导致雪上加霜,积重难返。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学生从教师那里得不到爱,得不到温暖,则会感到孤独和压抑,甚至是痛苦,就会对教师产生隔膜,或冷若冰霜,视为路人;或诚惶诚恐,畏而远之;或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不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布置的工作。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适。”只有关爱学生,才能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与对立情绪。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和学生推心置腹地谈心,真心实意地交心,从而换取学生的“知心”。只要师生之间做到了知心,学生就会信任教师,认为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帮助他,是从关怀和爱护他的角度出发的。有了这种信任,教师讲的道理他才容易接受,真理的种子才会在他心里扎根,促使他觉悟和进步。由此可见,爱是师生情感和心灵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思想坚冰的融化剂,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动力。

第二,用热心止怨心。当前,高校许多贫困学生尤其是特困生,他们面对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非常大。这些学生的思想问题也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们在思想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总觉得低人一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站不直身,平时沉默寡语,也常表现出焦躁、沮丧、抑郁的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对自身的经济困难不能客观地分析原因,而是存在着抱怨社会不公,抱怨生不逢时,甚至抱怨家长无能等偏激心理。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处境及表现出来的怨气和偏激言行,不仅要给予理解,而且还要关怀体贴,要热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勤工助学、校内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教师真情的付出,才会获取学生真情的回报。教师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无私的、热心的帮助,就能有效地感化这些学生,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学校、教师、同学的关怀,感受到集体的帮助和温暖,从而减缓他们的思想压力,化解他们的怨气。

第三,用耐心换信心。著名教育家吴玉章说过:“教人毕竟和炼钢不同,人固然也要千锤百炼,但钢是死的,人是活的。做人的工作,不能靠一压二堵的方法,根本的问题在于讲道理,耐心教育。”所谓耐心,就是不怕麻烦,坚持不懈,不怕曲折,反复工作。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很艰苦很细致的工作,没有耐心和韧劲,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碰到某些所谓“刺头”或思想落后的学生,有的教师往往在未做工作之前就没有决心,不敢大胆去做这些人的工作。二是长时间做某个学生的思想工作都不见效,或者稍有点转变又有反复,更多的则是这个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更需要有耐心。要用耐心细致的工作、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定不移的精神去感化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争取进步的信心。

总之,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火热的情感打动学生,以透彻的道理说服学生,以实在的行动关心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心发、玩心消、畏心生、怨心止”,从而切实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挑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1.016

Challenge and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Rural-land Assets

WANG Jing,QIU Dao-chi,ZHAO Zi-yan,CAI Jin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rural-land assets is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because the largest stocking assets in rural is rural land.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the necessity of the management of rural-land assets based on peasants, little village official and assets appraisal professionals employing the methods of empirical study and normative research. And then find out the existing four problem of rural-land assets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firs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rural-land assets is not completed,second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rural-land assets is not under control,third the management platform of rural-land assets does not work well,fourth the management benefit of rural-land assets is in a low level. And fiv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develop rural-land assets management:first the management subjects of management of rural-land assets should be enhanced,second the rural-land assets should be liquidated and checked,thir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of rural-land assets should be established,fourth the assessment service system of rural-land assets should be established,fifth the market of rural-land assets should be cultivated.

Key words: rural land;assets management;challenge;policy suggestions

收稿日期:2013-05-21;修订日期:2013-06-1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2B00)

作者简介:王静(1988—),女,河南信阳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国土规划方面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邱道持(1947—),男,重庆巴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土资源管理与区域开发方面研究。

为了解农村土地资产管理状况和需求,笔者于2012年以重庆市忠县、开县、江津区等地的农民、大学生村官和资产评估专业人士三个群体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594份(其中农民316份、大学生村官180份和资产评估协会98份)(表1)。本研究在分析调研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的必要性,揭示了当前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的建议。

1 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1 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是切实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土地资产比例最高达54%,远高于机器10%、农业设施12%、牲畜24%。全球农业土地资产比重,中国14%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16%。然而,我国农村土地资产产权建设和价值实现机制滞后,导致农村土地资产“流转率低、流转方式单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土地资产流转风险高”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以来,这笔巨大的财富由于法律和管理制度的约束,除用于满足农户自身生产生活需要外,无法像城市土地资产那样在市场中有序流动。农村土地只凸显其基本的社会保障功能,却不具备融资担保和增值等功能,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在中国,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对于农民而言,土地产权既是一种生存权利,又是一种发展权利。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作为一种权利范畴,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对农村集体土地依法享有的各种财产性权利[1]。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指农民对自己所拥有的财产,通过行使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处置权等物权,而获得的相应收益,即农民对所拥有的财产通过出租、转让、入股分红和投资等方式所取得的资产增值收益。农民的财产额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财产性收入的多少[2]。据调查,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户的财产主要集结在其拥有的土地和住宅上。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该县农户的房屋价值占其家庭财产价值总量的62.6%,该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比重严重偏低,平均不到其总收入的1%。一般而言,一个地区越富裕,其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就越多,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就越大。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多少,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富裕的重要标志。

1.2 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它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直接影响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当时国家的建设规模有限,对农民的影响并不大。随着我国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政府依然凭借垄断权力,操控农村土地市场。以成本价征用农民土地,再以市场价出让土地,失地农民只获取土地市场价值的小部分,而政府获取了高额的垄断利润,使国家赋予政府的土地垄断权成为权利寻租的动力[3-4]。政府过度介入经济生活,对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良作用。现行的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体制机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党的十明确提出,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应当着力完善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农村土地资产市场化,培育农村土地资产市场体系。

1.3 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突破性发展,主要得益于城乡二元体制下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继续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大量农村土地以极低的成本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而大量农民被排斥于城市化进程之外,不能依靠土地权利直接参与并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4]。显然,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形成城乡分割的土地市场。从土地市场体系构建来看,城市建设用地转让、出租交易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土地收益分配方式不清晰。政府以强制手段,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导致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同时,城乡分治体制下,土地要素流动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影响了要素与资源的进一步整合[5]。土地权属限制导致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出现同地不同价,农村土地资产的价值没有真正显现出来。因此,深化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改革,确保城乡之间在资源配置和利用方面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和正义。有序推进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农村土地资产化,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中国农村的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农村集体组织是谁,法律是否赋予农村集体组织行使土地所有权,法律规定含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显然,法律赋予农村集体组织的是经营管理权,并未明确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农村集体组织代表农民集体行使。

“集体产权”(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或“集体所有制”的概念是一个没有得到严格界定的概念。在实践中,作为主体的“集体”是谁?“集体”对土地的管理和监督的程序和形式,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在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内容、界限和法律地位等方面也没有作出具体的安排。由于“集体”这一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和模糊性而在现实中找不到对应的载体,以及其标志性权能被国家控制在手中和大部分权能实际上是由少数农村干部在行使,导致其主体事实上的不存在,即主体虚位。笔者在对重庆江津区、开县和忠县农户走访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316份,结果表明,多数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具体归属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概念是很淡薄的。其中28%农户认为,集体就是国家;36%的农民认为集体是干部(村干部、乡镇干部),认为集体是村民小组占15%;剩余21%的农民表示不清楚或是不关心。

周诚在《土地经济学》中提出了“五权结构”,即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6]。在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下,农村土地产权对集体和农民而言,并不完整。一方面,农民集体不能充分行使土地权利;另一方面,农户的土地经营权虽然相对充分,但财产权严重不足。例如,在现行制度下,农民缺乏抵押土地使用权以获取银行贷款的权利,产权缺乏有效的实现途径和保护机制。

造成这种主体缺位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现阶段随着家庭承包经营的发展,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在大多数村内是不存在的,村一级并没有真正的土地所有权主体;二是下,土地被细化经营,虽然满足了农户的土地私化经营愿望,但是小农意识下的农民并不关心土地的所有权主体是谁;三是在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处分时,各级政府介入十分严重,普遍的形成政府“代民做主”的现象。

2.2 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机制失灵

现行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机制体现于行政干预土地产权配置,这种管理机制造成各项权利主体对土地的权利、义务难以明确,这是农村土地经济关系多重矛盾产生的根源[7]。农村土地经济关系多重矛盾集中反映在:一是国家对农村土地权利的控制,表明土地的最终归属权属于国家,但国家并不是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国家却可以通过强制手段实际操纵和决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交易并且参与所有权收益分配;二是农民集体作为名义上的土地所有者,实践中难以充分行使所有权,主体地位处于虚置状态[8],土地权益受到多方侵蚀;三是集体土地的经营管理者自身角色混乱,权利和义务不对称,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充分行使受制于农村基层政治民主发展状况[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集体土地经营管理者分为三种,即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社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他们既是一个经济组织,负责经营管理农村土地,又被视为地方政府在农村基层的延伸,具行政管理色彩,形成农村版“政企不分”。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征地制度存在弊端,其土地资产补偿机制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征地补偿标准未包含土地的增值部分及未来的收益部分。农用地一经征用后,其用途改变会导致地价高涨,而这部分巨额增值收益农民并没有权力享受即形成实际上的“增值归公”。从征地补偿办法看,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基本上未得到地方政府的承认或尊重。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农民拆迁安置所得比例极低,土地收益分配明显是向政府、城市、非农部门倾斜[10]。近年来,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上访、投诉媒体等维权抗争活动以及其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发生的严重冲突事件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3 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平台薄弱

农村土地资产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应依据法律规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产权、资金运作和资产经营状况进行系统检查、评估。调查发现,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在确权、统计和评估方面存在滞后性,农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模糊,不少地方存在登记不及时、不全面,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致使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混乱、资产处置随意等问题[11]。

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首先应该清楚农村土地资产的存量,明细到村、组、户。其次,应该清楚农村土地资产的市场价值。抽样调查忠县269个农户,98%的被调查农户知道自己承包地的数量、位置,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承包地资产的市场价值;抽样调查忠县、开县等180名村官,95%的被调查者能正确回答本村的土地面积、用地结构,但是他们不知道本村土地资产的市场价值。我国农村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户对农村土地资产认知程度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土地产权遗留的历史问题。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虚置,“三级所有,社为基础”的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体制名存实亡。由于集体土地档案、地籍图像资料不完善,农村土地界限存在争议。二是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的特殊性。由于农村土地资产本身存在的特性,如产权特征、资产属性、市场条件等,在进行土地资产评估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障碍[12]。

对重庆市资产评估协会98名专业人士咨询结果显示:98%的受访者认为,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平台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必须进行农村土地资产评估,同时也表达了对现行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状况的不满;92%受访者建议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的原理和方法参照土地流转市场定价法;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农村土地资产评估需要完善法律制度来支持。

2.4 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效益低

目前,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不善形成种种弊端,影响到广大农户财产性收入增长。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论断。农民拥有土地,就拥有巨大财富,就应该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统计结果(表2)表明,城镇居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却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农村居民拥有土地所有权,但财产性收入较少。这个现象发人深省,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效益几何。

据调查,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不善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一,对土地非农化产生的巨大利益的追逐也加剧了腐败泛滥,加重了对极为稀缺的土地资源的乱占滥用现象[13]。特别是在城市近郊区和乡镇企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农村集体非农用地大量进入市场已成为客观的事实,且主要以买卖、有偿有限期出让、出租、入股联营、联建分成和抵押等方式进入市场。这种现象影响到耕地资源的保护,也造成土地资产收益流失[14]。第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郊地区,农村土地资产增值空间迅速提升,但是由于存在相关土地法律和政策的严格限制,在城郊地区一些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自发地、无序地流转形成了一定的隐形市场,农民以不合法方式争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导致了土地资产管理失控、建设用地供应总量难以控制、土地市场秩序遭到破坏等突出问题。第三,由于农地占用成本低,土地粗放式利用现象十分普遍。统计数据显示,1996—2010年间全国农村人口减少了1.49亿,但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不但未降反而净增6.13万hm2,农民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也从193 m2增加到218 m2,超过国家规定的建设用地标准,形成许多所谓“空心村”,乡镇企业乱占滥用耕地现象也十分普遍。

3 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的建议

3.1 强化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主体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政权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年10月28日)中明确提出,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各地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经验证明,优化资源配置是村民委员会履行职责的保障。发挥村民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加强村民委员会管理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的职能,是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制度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客观要求[15]。我们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创新发展。建议积极推进地方立法,赋予村民委员会更加充分、更有保障的土地物权,强化村民委员会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用益物权。改“三级所有,社为基础”为“三级所有,村为基础”。

3.2 开展农村土地资产清产核资

开展农村股份合作、推进“三权抵押”和“地票交易”,必然要求科学评估农村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严格明晰农村集体土地资本结构。城市的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都能说出自己的资产价值,农村的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都搞不清楚自己的资产价值。农村集体土地资产价值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16]?因此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清产核资,显化农村集体土地资产价值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客观要求。据调查,全国加快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已近完成,宅基地使用权和村民住房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率达到90%。建议政府以第二次土地大调查成果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果为平台,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清产核资登记,摸清每一个村民委员会的农村集体土地资产规模、结构、价值,为加强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村民委员会和农户的土地权利在经济上得到有效实现,创造条件让村民委员会和广大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财产和财产性收入。

3.3 建立农村土地资产收益分配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3月)明确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资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管理相对滞后,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的产生机制和分配机制认识不足、政策缺失,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的要求未能满足,严重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科学发展,危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国有土地所有权收益已上万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又有几何。政府既要加强城市国有土地所有权收益管理,也要加强农村集体土地资产所有权收益管理。建议加强社会调查、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深刻认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的地位、作用和性质,科学构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的实现路径和方式,合理评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统筹考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分配方案。建议加大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为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夯实经济基础。

3.4 建立农村土地资产评估服务体系

价格是市场的灵魂,如何评估农地资产价格,是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国有土地多年来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定级估价办法,但对农村土地资产价值认识不足,农地定级估价基本上还是空白。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要求的农村集体土地资产定价机制,需要深化研究。与发达的城市土地评估机构相比,农村土地价格评估机构和专业评估人员极为缺乏。调查发现,当前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村股份制改革中,土地资产价值评估难,制约了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的有序推进。政府为城市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提供了公共服务,也应当为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针对集体土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通、价格不合理、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农村土地权属登记、资产评估、法律援助等服务体系。合理的价格不仅能充分体现土地的价值,而且可以引导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适时制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的农村土地定级估价规范,建立农村地价评估机构,培训农村集体土地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定级估价,合理确定农村集体土地资产价格,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3.5 培育农村土地资产市场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市场是活化资产的平台,培育发展农村土地资产市场,是深化农村土地、林权等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道路,活化、显化、实化农村土地资产。建议培育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土地、林权等生产要素抵押和涉农保险试点质押。建议积极推进地方立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更有保障的土地权利,强化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发展权。有序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拥有同样的用益物权,使农民的土地资产与城市居民的土地资产具有同等市场价值和平等市场地位,释放沉睡多年的农村土地资产融资功能[18],允许农民以土地资产作为财产抵押。农村土地资产权利是国家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性质,农民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流转和收益等权利,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建议积极开展政策研究,推进地方立法,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金明,陈利根.论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体系重构[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3):41-48.

[2] 周其仁.增加中国农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J].农村金融研究,2009(11):30-32.

[3] 李中.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展望[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45-49.

[4] 赵崔莉,刘新卫.基于城镇化视角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121-126.

[5] 蔡继明.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制度改革[J].学习论坛,2011,27(4):27-30.

[6] 周诚.土地经济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55.

[7] 郭晓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求、困境与发展态势[J].中国农村经济,2011(4):4-8.

[8] 黄花.我国现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思路[J].科学社会主义,2010(1):125-128.

[9] 吴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J].中国农村经济,1993(10):40-43.

[10] 刘卫东,彭俊.征地补偿费用标准的合理确定[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1):7-11.

[11] 谭峻,涂宁静.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困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56-61.

[12] 李爽.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会计化”研究[J].管理世界,2010(9):175-176.

[13] 赵建英.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问题初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

[14] 王小映.全面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9-16.

[15] 赵林,邱力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主体化及改革探索[J].现代经济探讨,2012(1):88-92.

第11篇

于雷,1951年生,辽宁省鞍山市人,现任沈阳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他长期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多次参加教育部文件、规划的编制和起草工作,并主持编写教育部的《中国高职改革发展报告》(每年一册)。他公开2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15部以上,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曾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之一;并曾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师、团中央系统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被评为政协沈阳市东陵区最佳委员。目前他还受聘担任福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也是努力建设有国际影响、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任务。国家示范(骨干)建设学校,在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始于1998年,当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到107万人,经过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2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276所,招生325万人。但是由于适龄人口的减少,生源出现了萎缩的趋势,这既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国家发展战略,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战略,更好地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所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内涵式发展的内涵

作为逻辑学上的范畴,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则是指一个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外延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数量增长、外部的扩张、投资扩大等;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强调内在因素为动力的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激发活力,增强实力,实现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积淀性。内涵式发展是在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办学实践中的不断传承与积累。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今后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发展还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与传承,即所谓的“历史积淀”。

(二)稳定性。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完善从而形成了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为领导的更换、措施的更改而改变,也不因其他原因而消失,即所谓的“相对稳定”。

(三)内在性。内涵式发展更多的是内在要求,按规律办,其发展道路主要是通过内部改革激发活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中引起质变,即所谓的“本质属性”。

(四)系统性。内涵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方面发展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且还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即所谓“系统发展”。

(五)时代性。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时代特征并反映了时代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部办学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即所谓的“与时俱进”。

二、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内涵式发展是建设高水平、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关系到要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和怎么办好这样学校的根本大计。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通过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引领”的办学职能。在当前,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应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一)办学理念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精髓,是核心要素,它决定和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人才培养活动,贯穿于整个办学过程,并对教育与被教育者的目标追求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

先进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可以造就出办学成绩显著、享有崇高社会声誉、为公众认可的特色高职院校,例如深圳职业学院的“以德立人,以用立业,以特立校”;四川标榜职业学院的“服务人的外表形式美、生命活力美和居家环境美”;湖南工艺职业学院的“致用致美”;南京工业职业学院的“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等均是先进办学理念的典范。

(二)专业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龙头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是内涵式发展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与地位的重要标志,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接产业。专业建设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为结合本地区(区域)产业发展规划,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应对接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树立“办好一个专业(群),带动区域内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同时,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2.形成专业群。专业群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而设置,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相关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具有地域性、产业性、相关性和有效性的特征。统计结果表明,专业群中专业数以4~6个为宜,专业群中至少要有1个或2个主干专业。要注重“专业群集中度”建设,所谓专业集中度是指学校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数与专业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专业集中度较高,孤岛型专业少。反之,专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主干不突出,专业相关性差,则专业结构不优化。

3.办出特色。专业建设要办出特色。特色专业是指专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属性与定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条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明显特色,并获得社会公认,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内涵式发展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和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好具有自身优势、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

国家示范校建设中,历来重视重点专业建设,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宁波职院的“物流”专业、无锡职院的“数控”专业、邢台职院的“汽车”专业、辽宁交通职院的“道桥”专业、上海医专的“护理”专业、天津职大的“眼视光”专业等一大批重点建设专业,办出了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同,从而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三)人才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根本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校企合作育人为突破口。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高职院校要在这一要求下,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积极探索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人文素质养成融合发展、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确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支持的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保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活动,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分、学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发展、求职方法和技巧、简历撰写、面试准备、模拟面试等就业咨询与辅导。开发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学分、学时),积极开展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搞好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

4.注重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分、学时)。要创新素质教育载体与活动,搭建各种形式素质教育平台,营造素质教育氛围,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基地、活动、课程等载体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成才。

(四)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教师队伍是教育第一资源,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优化和职业道德素质养成,必须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党的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要加强自身道德学风建设,还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树人先树己,修业必修身。

2.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科研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中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相对短缺。为此,一是加大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二是通过“学术度假”“讲座教授”等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到校工作,如有些学校利用地域优势采取“学术度假”形式,吸引国内外人才来校工作(每年工作1~2个月);三是建立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政策与机制,使高水平带头人脱颖而出。

3.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是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当务之急的任务。高职院校可通过挂职锻炼,在企业设立“教师访问工作站”等途径,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承担纵向、横向课题;担任学生技能大赛、就业创业指导,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建立“国培、省培、校培”三级培训机制,有条件的学校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到境外进行进修培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建立兼职教师聘任制度与机制。高职院校可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岗”,建立兼职教师津贴制度,聘请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参加人才培养和承担技术研发项目,建立兼职教师评聘教师系列职称和参与教学成果评奖等制度,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五)文化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内在动因

文化是一所学校最本质的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灵魂的标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职业学校文化具有时代的特征,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职院校为载体、通过师生的传承与创造积淀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的总和。

高职文化建设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从传统中凝练特色文化,挖掘学校的传统和文化底蕴,找准学校的精神与文化定位。二是在时代中创新特色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积极吸收现代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立足创新,凝练个性特点的文化。三是积极融合地域文化。学校文化建设要积极与区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四是积极引进优秀企业文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引进行业(企业)文化,营造培养职业人才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五是在文化传承中培育特色文化。高职院校应成为区域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心,特别是三线城市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应在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培育学校的特色文化。

三、内涵式发展的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内涵式发展的形成机制。

(一)在继承传统与优势中提升内涵式发展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与优势进行吸纳和升华的过程。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积淀了一定的传统和优势。在弘扬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升华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化广大师生对学校发展的高度认同,凝聚人心,达成共识,从而为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二)在坚持改革创新中谋求内涵式发展

应及时、准确把握时展的潮流,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创新,才能使一所学校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例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捣墙行动”,以改变校园形态,改革教学理念,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并建立了30多个校企合作的研发机构,为温州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三)在服务社会中推进内涵式发展

服务社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特色专业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二是高职院校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对社会的贡献;三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四是高职院校教师为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所做出的贡献。因此,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努力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在服务社会中彰显自己的优势,推进内涵式发展。

(四)在产学研结合中培育内涵式发展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方针。产学研结合是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三大职能的基本途径与机制。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要建立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在产学研结合中形成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特色。

(五)在科学管理中促进内涵式发展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要以科学管理作为保障,以管理创新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仍沿袭着传统学科教育的管理模式,而且行政化趋势增强,不适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因此,要尊重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创新管理制度,在科学管理中促进内涵式发展。一要变金字塔式的科层管理为扁平式的项目管理,以适应校企合作育人;二要加强过程管理,崇尚细节决定成败,提高管理绩效;三要注重信息管理,充分利用状态数据平台,由数据变为信息,以信息进行决策,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四要在校企合作中借鉴企业管理模式与经验,促进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让创新管理体制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N].中国教育报,2012-11-24

[2]林蕙青.增强使命意识扎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N].中国教育报,2012-12-4

[3]梁瑞雄,彭先兵.机制建设――东莞民办内涵式发展的抓手[J].南方论刊,2011(10)

[4]陈昌贵.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四大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6.7(A):56~58

[5]夏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校内涵式发展之路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66~268

第12篇

化学教学模式具有哪些特点,它一般包含哪些要素,应当如何看待化学教学模式论与化学教学改革各种方案之间的关系等等,是需要认真研讨的课题。

第一节 化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化学教学模式是构成化学课程、选择教材和提示化学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方案,换句话说,化学教学模式是体现化学教育教学思想的一种工具,是教育教学思想在化学 教学活动流程中的一种简明概括。任何教学活动总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精心组织、设计的,并采取有效的教学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化学教学模式正是实现化学教学的目的、要求,实施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策略,创设或优选高效率的教学条件和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方略。可以说,这是运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对化学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分项研究成果的综合,是对化学教学过程与学习类型进一步概括化的研究结果。由此可见,化学教学模式可以为化学教师提供指导和预见,对我们研究和改革化学教学具有开阔思路与指引方向的作用。

一 化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化学教学模式,作为一般教学模式的子系统,也具有以下特点①:

(1)能用来形成决策。就是说,教学模式及其概念不能太含糊或太空泛,以免使教师无所适从,或难以把握它的要领;也不能太微观和失之琐细,以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有关规定要利于观察并识别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行为。

(2)时间框架要适度。即时间框架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则难以进行系统观测并按固定的尺度来把握(即变量难以有效控制);太短又不能完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单元,所搜集的数据将难以表征完整的教学意义。一般应包括发生在一个单一课或单元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3)繁简适当便于应用。在教学模式中应用的各种概念和要考虑的教师的行为范围不能过于复杂,以免教师难以采纳,也不能过于简略,致使没有一种模式可供教师选用。

总之,化学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贴近教学实际的理论模式,要阐释以下基本问题:

(1)化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做什么?

(2)师生之间怎样相互作用?

(3)师生怎样使用教材和教具(学具)?

(4)上述活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什么?

二 化学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从上述认识出发,运用系统分析来探讨化学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4要素的主张是可取的。这四个要素是:

(1)确定不同的教学目的;

(2)规定教学程序;

(3)选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4)确定教与学(师生双方)课堂活动的量和活动方式。

有的学者将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分解为:指导思想、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内容和评价等七项①。这是从教学论的角度来考察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等来立论的。我们认为,七要素与四要素的主张,其基本思路是一致的。

第二节 化学教学模式的类型

基于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来设计、实施化学教学活动,必然导致各种各样的教学程序和策略,从而产生出各类化学教学模式。

一 按教学主体划分的基本类型

从化学教学的沿革来看,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两种泾渭分明的化学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是以教学活动中主客体的关系来划分的。美国学者加 德纳(M.Gardner)教授曾对这两种模式的特征做过比较①:

这两种教学模式应看做是两种极端的教学范型,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化学教师,在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总是采用(实行)混合式,以力争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B.Carroll)论述过的“高质量的教学”的思想值得重视。他认为:高质量的教学包括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向学生交代这些目标和学习方法、最佳地安排学习活动、使用清晰明确的语言,以及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和特点调整教学方法②。实践证明,不结合教情(教学的特点和教师的条件、教学设备的状况)、学情(学生的心理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刻板地一味走极端,扬此抑彼,其效果是不好的。

二 综合归并划分的类型

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调查研究了教学模式的文献,发现有多于100种的教学模式,他们在《教学模式》(ModelsofTeaching,2nded.,1980)一书中提出了约25种 模式,并划分为四类①:

(1)社会相互作用模式。以人际关系为教学目的或手段。例如,小组研究模式、社会调查模式、训练聚会模式、个案研究模式等等。

(2)信息处理模式。把教育、教学看做是向青少年传递应当学习的信息的活动。例如,皮亚杰的发展阶段教学、加涅的累积学习模式、有意义接受学习、探究训练模式等等。

(3)人格发展模式。满足个人需要,协助个人以自身的方式获得发展。例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创造性教学等等。

(4)行为改变或控制模式。将学习归纳为刺激—反应—强化,认为由心理活动中的内部过程重叠形成,正是教学活动的目标。例如,程序学习、以智力行为多阶段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等等。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教学过程,并把教学型式(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相互结合形成的种种教学型式)划分为:讲解—再现、程序教学、问题教学和探究教学四种类型②。讲解—再现教学型式把教师讲解教材和学生用再现法掌握知识结合在一起,这是最流行的一种教学型式;程序教学是在掌握了前一部分知识再去学习新的知识,或对已学过的一部分知识的信息予以强化以后,再去学习新知识,以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教材的一种教学型式;问题教学是循序渐进地和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认识任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地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型式;探究教学是通过探究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促进学生较深入地理解和独立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型式。

我国学者近年来已对教学模式这一课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中,依师生双方活动的程序来划分教学模式,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这一分类的图解①如上:

以上讨论,主要是从教学论的角度概略地介绍教学模式的类型。从教学方法论的观点来判断,各种教学模式均应当也必须经过或经受教学的检验:它对教师而言,是直觉地为他们感觉是正确的和有意义的;对观察者或研究人员来说,应适合他们仔细记录和分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基本教学模式可图解②为:

以上教学模式包括四大要项,第1项是目的,不言而喻,这是处于中心位置并对教学起导向作用的;第2,3,4项为手段,欲达到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必定要借助于适当的方式、方法及手段,而只有目的适当,手段可行,形成师生与教学媒体的合理组合,教学方可能成功。故而任何教学模式均应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和选择可行的教学手段。概略言之,主要是四点③:

(1)确立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

(2)分析学生的起点行为;

(3)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

(4)选用有效的评价方法。这里论及的四点,与我们在本章第一节里讨论过的4要素是一致的。

从化学学科教学本身来考察,尽管化学教育界对化学教学模式论的专门研究起步略迟,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和效果纷呈的教学实验已为这方面的研究开了先河。

1982年,刘知新曾著文探讨过化学课堂教学模式①。该文列述了国外化学教育界盛行的科洛弗(L.E.Klopfer)方案、卡普拉斯(R.Karplus)三阶段学习循环及探究学习,同时,为了总结我国多年来的化学课堂教学型式,给出了八种类型的课型模式的结构②。该文对各种教学型式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特点,及其适用范围,也作了扼要的阐述。

今天看来,上述按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为基点的分类标准,似仍可作为对化学教学模式扩展研究的一种微观尺度。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在化学教学改革方面形成的诸多总结,已对化学教学模式作了直接或间接的映射。我们认为,上海市总结的“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四种类型最有代表性。这四种类型是③:

(1)探索型。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性学习。例如,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普陀区的程序启发式教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引导探索法等。

(2)讲练型。教学中讲练协同,让学生有较充分的动手、动口和动脑的机会。例如,松江二中总结出的“少、精、严、活”的讲练教学等。

(3)自学型。让学生根据一章(或单元)的自学要求,按相匹配的程序题进行自学。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自学阶段结束,由教师解疑、归纳、整理。

(4)设问型。将一节的课业内容组织成几个教学题,让学生看书、做实验、思考和讨论,教师归纳小结。

若从试验的任务与侧重方面来划分,近些年来,我国化学教学改革试验中涌现的不同教学模式大体上可归属于以下几类①:

(1)按学科教学的特征进行试验。即突出以实验为基础或突出实验教学。如实验引导探索法、单元实验程序教学等。这一类姑且称之为实验导学型。

(2)按课堂教学进程的阶段进行试验。即遵循课堂教学的进程,分阶段或分课型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分段式教学、四课型单元教学等。这一类可称之为程序引导型。

(3)按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试验。即将教学活动组织得尽可能贴近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如探究式教学、自学辅导法、综合启发式教学等。这一类可称之为综合启迪型。

(4)按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试验。即将教材内容归类并分别组合成单元,再通过相应的教学形式来实施。如单元结构教学、化学单元教学等。这一类可称之为单元结构型。

(5)按教学要求综合地进行试验。即在明确教学的总目标以后,将教学进程化解为大的呈现环节和策略,努力促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的导向性的和谐统一。如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最优化教学试验等。这一类似可称之为讲练运用型。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由于研究者的立论(教育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论)不尽相同,导致划分的维度各异。我们认为,核心的问题是,要努力运用现代化学教学论的思想,从各类型化学教材的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努力实现内容与过程②、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这就是 说,要从化学教学系统的结构与系统的功能统一的高度来审视化学教学模式的实效和应用价值。

换个角度来考察,英国学者提出的“课的基本要求”的思想,对于我们探研化学教学模式也颇有教益。这些基本要求适用于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方法的计划①,其基本要求②是:有助于阐明课的方向的五点——内容、概念、技能、问题和兴趣③。对于一堂课或一类型课来说,五点中的某一点或许是中心,但很可能也包含其他各点要求。也就是说课的基本要求的各点并不是孤立出现的,即使是以内容为中心的课也不会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内容及有关技能。关于这一论断的印证,可参看本书第七章第三节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由此可以得知,化学教学模式的划分仅仅“是特定条件下教学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统一”④,不宜将其绝对化,以免造成认识上的僵化。

第三节 化学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或者说是具体教学行为的总和,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教与学行为程序等。可以说,每一位教师只要是从事教学工作(不论是课前、课上,还是课后)都离不开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如仅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考察,任何教学模式均与各种教学策略密不可分。 无怪乎有的学者将教学模式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一定任务相联系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①。从教学的广义来看,围绕着预定的教育总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及师生间的相互作用等等,无不蕴含着教学策略实施的影响和效果。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把化学教学系统看做是教学策略和其他化学教学要素的一种组合。化学教学系统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特殊集合。化学实验内容、化学实验的类型以及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等等已在本书第七章做过探讨。化学教学系统运作始终也离不开化学教学方法,这是因为“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作体系”②。这里讲的“动作”,既包括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隐动作,又包括外显动作。关于化学教学方法与化学教学模式的关联,请看本书第五、六章。本节仅从化学方法论或逻辑方法及操作程序的角度,对化学教学策略进行一些讨论。

一 选择教学策略的原则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措施,按此实施则可引导学生行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实践和研究结果均表明,教学是一种复杂多样、灵活创新的认知、情感和发展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重性(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意;智力因素维、非智力因素维等)。故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就须坚持:适应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等原则。

所谓适应性,即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应与教学模式的特点相匹配,所规定的实施步骤应适合学生学习活动顺序(程序)的需要;所谓可行性,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应且必须贴近教学实际、便于实施,而不至于给师生增加太大的负担;所谓有效性,即教学策略应为教学模式的运作增色、增辉,产生实效,而不会带来 困难和阻力。

我们认为,各种化学教学策略在符合上述原则的前提下,还应努力贯彻以下方法论原理:

(1)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重视情感陶冶。譬如,在探索型或实验导学型中,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化学教学时,一定要为学生观察与描述、研究与操作、概括与应用等科学技能的训练创造最好的条件(最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为学生提供最好用的器材);在实施过程中,要从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精神及爱护国家财产、保护环境,以及与同学合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2)为学生提供运用多种感觉分析器官的机会。譬如,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化学事实、对有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概括,以及结合生活或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

(3)激励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发展他们的认知结构。譬如,指导学生运用联想编织记忆的网络,揭示知识间的规律、加深学生对有关事实的理解等等。

(4)对学生强化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譬如,指导学生会做实验、会纵览、会发问、会复习、会总结等等。

二 化学教学策略实施例析

各类教学模式要求有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与之相匹配。这正如不同的教学内容必须有各种教学方法作为手段,以落实其对学生智力开发的作用一样。

以实验导学模式为例,其实施步骤是:设疑质疑;实验探索;分析归纳;巩固开拓。而概念形成策略的实施步骤为:呈现实例;确认概念;强化练习;发展思维技巧。将两者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从学生认知心理分析,其间有相通之处:新知识的获得总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相互整合过程,或者说理解过程是获得知识的关键。从逻辑方式来分析,这类教学模式或教学策略总是结合具体对象,运用归纳与演绎模 式,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技巧。

又如讲练运用模式,它的实施步骤是:略读思考;议论分析;讲述阐明;练习应用。这又与“行为练习策略”有相通之处。后者的实施步骤是:明确课程的目的、环节和内容;呈现新信息;控制练习时间,通过语言提示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新技能、新结构;个别指导;提供机会让学生独立练习。

日本国理科教学提倡的探究学习模式,实施步骤为:问题的提示;情报搜集;情报处理;法则性的发现。也是一个典型实例。

再如,我国台湾省学者欧阳钟仁先生给出的现代启发教学的“四阶段”——主体化、探讨、整理和发展,同样是研讨教学策略的一个范例。

第四节 化学教学模式典型分析

化学教学模式从不同的维度来划分,可以有诸多类型,类似于我们讨论过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之种种。譬如,一般文献常介绍的归纳教学模式、演绎教学模式、研究法(investigation)教学模式、探究法(inquiry)教学模式及精读法(mastery)或叫掌握学习模式。从中可以看出,其各自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与教学的主体关系的不同。

为了阐明以上主导思想,加深对于教学模式的认识,现具体分析为我国广大教师熟悉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一 主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从认识论(或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分析,是基于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及辩证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以将学生的学习看做受外部环境(条件)影响的、个人智能的复杂的动力系统为基点。因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励、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

从师生交互作用分析,充分肯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作 为实施启发式的前提条件。主导作用的“导”,主要是引导、指导、教导学生启动思维的动力系统,启迪思路,以实现主动、积极思维。从学生自身来分析,启发式要落实到学生的认知技能的发动、发挥和发展。不如此,将出现“启而不发”或“启而乱发”的不良状态。

从教学因素功能来分析,要抓准、用好实验或其他形象化手段,要重视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要协调教师的“启”与学生的“发”的作用。要达到教师“领”与学生“想懂”及“学会学习”的境界。这里讲的学会学习在国际范围已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而不仅仅限于化学教学本身。教师要教学生,最核心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其关键在于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策略;换个说法,应着力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回答问题。要注意改变或纠正教师只关心“为了‘教’化学学科知识或技能,‘我’应该做什么?”,而忽略(忽视)引导学生“学这门学科或技能,学生在做什么?”这一问题正是《化学学习论》需要系统回答的论题。

二 本质与原则

启发式教学本质上就是学生的认识在教师领导下的深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施教有明确的方向和针对性,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生有学习的需求,有兴趣,有必要的知识基础,从而达到师生交互作用的方向一致。

故而启发式须遵从以下原则①: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统一;知识结构与认识结构的统一;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的统一。

要实现上述要求,宜采取多种途径:

一是做好课程或教材的编制与组织实施工作,无论是以学科知识还是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来建构课程体系,均应努力做到促使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建立并运用学习策略,以构成各 种形象和观念,把这些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联有条理地记忆、贮存起来,即达到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及动作技能的发展。

二是合理运用化学实验和各种直观教具、电教手段,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开展积极思维创设最佳情境。

三是切实落实学生的有效的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适量的练习、复习、讨论、总结、自我评价,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来体验、运用、扩展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我们这里强调的有效和适量是相对于题海和大作业量等违反教学规律的做法而言的,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而且又不增加学生的过重负担的,均属于这里限定的范畴。这里提出的度,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并需要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问题。

三 实施步骤与策略

启发式教学从实施策略的角度来分析,主要可划分为:组织式、讨论式、探索式和实验式①。

1.组织式

这是以启发讲授为主要手段使教学设计从计划化为教与学的行动的一种方式,仍可再分为问答式和谈话式。譬如,基本概念或原理的教学、某些计算题的教学、化学用语教学及理论性教材的复习教学,多采用组织式,以借助教学内容本身的逻辑,引导或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深化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要于课前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怎样提示学习主题、什么时候激疑、什么时候讲解、用什么方式(声音-言语模式,或提供文字-图像材料)强化讲解效果、采用什么方式促使学生理解、用什么方式组织学生练习巩固(强化)等等。这些设计,要放在课堂活动的流程中去运作,并随时针对临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控,充分发挥教师随机组织教学活动的才能。

2.讨论式

这是运用讨论来激励学生强化学习活动,以促成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在于讨论论题的连贯性和所追求的认识的深刻性。这种方式在讲授基本概念或元素性质辨析时,或在复习教学和习题教学中针对某些易有歧义(歧解)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会发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创造性等良好作用。

讨论式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学生从不同的发言中可以进行比较、取长补短,受到启发、提高。教师要设计好需要讨论的论题。讨论题应是教学中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学重点,某些问题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题目要简明、深浅适度。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言,并注意及时抓住争论点,深入引导,遇到枝节问题要艺术地引开(或暂时放置);讨论结束后,要配合必要的板书及时作出简明扼要的总结,对某些疑难争论问题,教师应尽力阐明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进一步去探索。

3.探索式

这是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经过学习主体主动探究、研讨而获取科学结论的一种方式。譬如,在学生分散学习过典型元素及元素族与原子结构等知识后,可以设计让学生探索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或者在化学计算题教学中,在学生所熟悉的例题解答的基础上,指定学生探索其他解法等等。

探索式的主旨类似于指导发现法。教师选定一个或几个一般原理,建立问题情境,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去探索(做实验、分析事实材料、归纳、得出结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里讲的教师指导不同于组织式中的有显著约束力的指导,又是有别于发现法的开放式、完全由学生自由实践;不妨说,这种指导更多的是程序导向或防止大的失误的一种导向。

4.实验式

这是运用实验使学生从多层面受到感染、激励的一种方式。应当说,这是化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基本方式,无论是运用演示实验(包括投影映示实验)、随堂实验或学生实验,还是运用实验挂 图、实验录像等,都应突出实验的多种功能,以全面达到教学目的。

总括言之,以上4种策略,从采用的具体方式来看,均会程度不等地运用到:演示、直观、对比、提问、讨论、练习、比喻等等启发方式。

启发式教学的一般实施步骤(程序)主要是:

(1)提出学习的课题。

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要学习什么,做哪些准备等等。

(2)探索解疑,认识主题。

借助于提问题、做实验或提供有关信息、数据,激发学生生疑、议论、研究、解疑,认识学习的主题。

(3)整理归纳,订正完善。

学生从争论、探索中得出科学结论,经过教师点化,突出有关命题的含义。

(4)运用练习,迁移发展。

结合变式练习,使学生运用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通过口头、文字或形体(操作)的练习活动,达到认识的深化、发展。

以上程序,系就授新课而言。单一的复习、练习或实验课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步骤基本上是上述程式的变型。关键在于要把握住启发式的主导思想和原则,切实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励和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即通过复习、练习或实验,让学生将已学习得到的关于物质及其性质的知识,与原有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认识及基本概念和原理等认识相互作用,进而形成认知结构上的一体化、系统化。

四 我国启发式教学与国外发现学习的比较

我国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优化的教学模式。从主导思想、教学策略和适用范围等方面来考察,与西方曾倡导的“发现学习”颇不相同。

国外化学教育界将启发式与发现法①(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与启发式教学模式)当做是一回事,属于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大类,即突出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注重过程教学这一主旨。若将我国广大化学教师熟悉的启发式教学与国外倡导的发现学习作一比照,对于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及扬长补短,充实并发展我国启发式教学模式将是有益的。

从当前我国化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优点,恰恰是有待于我们汲取借鉴的。发现学习的不足,从1889年阿姆斯特朗(H.E.Armstrong)在英国化学和物理教学中倡导发现法(或称启发法)开始,就受到不少化学教师的批评。英国学者纽堡瑞(N.F.Newbury)对此曾明确指出:“若把启发法推崇为唯一的、统治课堂教学的教学法,在实践中将会遭受失败,最好把它当做一种指导”,“大多数教师认为,若要尝试这种教学法,则应予以变更,以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并 得到许多益处。”由此看来,这就是指导发现法产生和形成、发展的背景。

实施指导发现法,在80年代被英国中学科学课程调查委员会明确规定为11—16岁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一项原则①。该委员会在科学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中,将“使青少年在以下几方面受益:(1)获得知识;(2)了解过程;(3)应用知识;(4)理解知识的社会价值;(5)继续教育”。置于突出的地位。我们认为,这是颇有教益的重要举措,我国化学教学,在(2)、(4)两点上,似有较大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