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物科学进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取得的进展
(一)丰富开展师生互动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其课堂是静止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没有一点互动,老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致低下,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但是,新课改的实施,不仅丰富了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大大提升,而且,多彩的教学方法,也促进了师生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在互动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其不仅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其对知识的印象更为深刻,理解更为透彻。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教师可以先收集有关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视频,上课前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复习了有丝分裂的知识点,又能很好的导出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对减数分解有更为直观,立体的认识。之后学生间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另外,老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广泛利用网络资源与信息技术开展现代化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其中最大的收益者要说教育事业: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极大的便利了高中教师的教学。例如视频教学的应用将看似复杂难懂的知识点用视频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课堂上,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更为轻松。另外,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还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学生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将视频拷贝,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再如在学习DNA双螺旋结构时,仅仅依靠老师的理论讲解,其不仅枯燥乏味,而且要求学生要具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不能一概而论,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进行教学,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大大激发,学习效果也大大提升。简而言之,现代化科技广泛应用高中生物教学,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效率。
二、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发展思考
(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互动式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各个方面还未成熟,所以,在课堂上实施时还有很多方面有待解决,例如,由于长期从事传统的教学工作,突如其来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不知从何下手,进而跟着学生盲目学习,胡乱跟风。一方面,由于老师也不知道其精髓所在,所以,对学生的行为也无法判定;另一方面,学生在得不到老师的肯定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不能对问题深入分析,进而不能到达新课改培养高中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应虚心学习,教师间也要经常交流工作经验,在对课文知识有充分掌握的情况下,认真备课,积极教学,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校也要组织教师到师范学校进行在学习。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在有必要时,师生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际需要相结合,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到生物学科的乐趣,不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高考而学习。
(二)依据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科学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一方面,使学生的各个能力都更贴近于现代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根据社会的需要以及结合学生的特长进行专项培养。为此,教师在日常学习时,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专项培养。例如有些学生相对于细胞学说更热衷于绿色植物的研究,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成立一个绿色植物研究小组。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另外,而对于细胞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成立一个细胞研究小组,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显微镜等工具对细胞进行再研究。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后生活,在娱乐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三)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动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
生物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知识在不停的变化,更新。另外,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在编写的过程中无论是技术还是知识都相对比较成熟,但是,相应的,也比较落后。为此,高中生在熟练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比较前沿的知识。想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比较前沿的生物科学知识,仅仅依赖于学生自身是远远不够的(高考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要教师对最新的科学动态有充分的了解,在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和前沿知识解决问题。另外,学校也应注重教师的再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服务于教育。加大师生间的交流也是重要环节之一,师生间的交流增多了,教师能更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有助于课件的准备。
/
1 提高生物学科阅读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绝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生物学科阅读素养而难以落实或深入到一定的学科知识本质。而目前在生物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自己去认真仔细地阅读生物知识,即使阅读也只是浮光掠影式进行的阅读;或是阅读生物学科教材和阅读小说、故事一样跳读和浏览性阅读;或是直奔主题式的阅读。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喜欢带着问题直接找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也不重视阅读,没有提高学生生物学科阅读素养的意识,只注重课堂深入浅出的讲解,认为与其在阅读上浪费时间,不如将教材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学生听,这势必影响到学生自主对教材的思考和理解。这一现象不解决,那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则成为一句空话。
为此,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生物学科阅读素养,指导学生在生物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知识前提就是学会阅读生物文本资料,提高生物学科阅读素养。如伴性遗传,学生要完成这部分内容的自主学习,必须要有对这部分内容深入思考的阅读,理解知识的本质,并能应用于实际,解决具体问题。否则只是表面内容的识记不是真正的生物知识的自主学习,也达不到生物学科发展对学生的应有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带有生物学科特点和学科思维的阅读素养。
2 提高生物学科阅读素养,锻炼学生学科思维
近几年的江苏高考和各地模拟试卷的质量分析表明,构成一些学生感到解题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他们的学科阅读素养的不足,往往导致题干信息不能有效提取,图文信息不能很好地把握和转化,知识不能有效地整合和迁移。按照认知学习的说法,阅读是一种知识的重建过程。生物学科里的符号、公式、方程式、流程图、示意图、表格等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样需要相应的学科思维的阅读才能理解、转化新知。因此,带有生物学科特点的阅读是生物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是生物学科思维构建的基础。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有效的阅读是建立生物学科知识模型和解决生物学科问题的语言基础。提高生物学科阅读素养有助于学生生物文本阅读技巧与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生物学科思维的形成与转换,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取、整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例如很多课本生物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就能很好得体现生物学科思维,如光合作用探究历程。阅读这些资料的本身就能使学生对如何进行生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学科思维的过程有了一定的思考。这样的内容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学生提高生物学科阅读素养,掌握生物学科方法,锻炼学生生物学科思维。
3 提高生物学科阅读素养,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生物学科阅读素养,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
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压力使得不能有很多的时间进行学科阅读训练,同时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影响学生的学科阅读活动。此时,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前,提出一些指向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学生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去找寻问题的答案,在任务的驱动下,使阅读更有效。
如在教学中教师随教学进程可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为了使学生对所阅读的重点段落做到字斟句酌,要常变换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如阅读减数分裂概念时,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① 什么样的生物进行减数分裂?② 什么时候发生减数分裂?③ 减数分裂的结果和有丝分裂有什么不同?④ 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在第几次分裂?⑤ 除数量变化外染色体种类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极浓。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使他们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就能很容易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同时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旧知识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可促进学生生物学科阅读素养的提高。
4 提高生物学科阅读素养,实现生物知识的高效建构
具备一定生物学科特点和学科思维的阅读可以控制和调节学生主体的注意力和信息加工过程,从而提高生物知识的建构效率。
比如在学生生物知识建构中,往往有许多相关或相近的知识点,学生在理解这些内容时较易混淆。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要运用对比法加以区分,通过提高学生生物知识对比阅读素养,找出异同点,从而掌握概念的实质。如线粒体和叶绿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等。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辨析异同,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求异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高效建构知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 多元发展 学习行为
课堂,说到底是学生成长的地方,高中生物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成长,相信并不是太多的生物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因为应试的指挥棒早已经将实际教学导向了无边无际的知识记忆与重现。显然,这样的教学现实并不是教师的初衷,高中生物作为自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向高中学生提供重要基本生物知识的学科,作为向学生渗透前沿生物科学技术的学科,应当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生物学科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可能性
多元发展有着两层关键含义:一是发展,这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二是多元,多元意味着不同学生个体的发展可能性有可能成为现实,不以唯一的指标来评价学生,是多元发展的根本含义。多元发展,意味着学生发展的多重可能性,意味着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发展。
高中生物学科具有自然学科的视野,也具有现代科技的视角,对学生的多元发展其实存在着明显且有效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纯粹应试的教学又不足以让这种作用得到发挥,因此寻找生物学科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可能性,就成为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关注剖析的一个问题。
以“生物的进化”为例,知识积累形态下的生物教学,有可能将其视作生物进化知识的多重积累,而多元发展视角下的教学则存在更多的意义:“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这一内容作为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及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史知识完善,这对于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促进其对生物产生更浓厚兴趣的机会。本课提到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的知识,是一个用数据来说话的过程,既有科学探究的要素,又充满着数字规律的魅力,因此对于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是一次研究的机会……凡此种种,均可以发现,生物学科知识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营养,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种营养提取出来为学生所吸收。
二、生物课堂应当成为多元发展的主阵地
谈多元发展,离不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由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等九项技能组成的,那学生的多元发展,某种程度上可以与这九个方面对应起来。当然,由于生物学科的特质所限,有些技能不大可能在生物课堂上得到发展,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的学习,除了身体-运动、音乐等没有明显的发展之外,其余智能的发展还是有可能的。当然,这里更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多元发展主要发生在什么时候?显然,这一问题的答案只可能是:课堂。
在教学“生物的进化”时,笔者与学生探讨了多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是:(1)自然选择一般在什么情形下发生?(2)在计算某个群体的色盲基因频率时需要注意什么?
这两个问题采用了讨论解答的方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能够考虑到种群内存在突变和不同基因型个体、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适应度有差异等。但少有注意到需要关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遗传变异等问题上的发展,需要研究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等,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刚开始只关注群体以及这个群体中患有色盲的男女的具体人数,讨论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才发现需要关注男女性染色体的不同对结果有直接的影响。
三、多元发展视角下的课堂学习行为观察
有了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视角,那教师对自身课堂上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评定标准。笔者根据自身近年来基于多元发展视角的课堂观察,提出如下一些观点供同行们参考:
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物探究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探究性学习,并在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11条具体要求[1]。这些要求涵盖了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各个环节,涉及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甄别变量、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交流与报告等科学实验过程(方法)的诸多方面。《课标》还指出,生物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促进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1]。但诸多调查却表明,中学生物实验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生物实验课的开课率虽达到80%以上,但是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却不高[2];在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面临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缺乏、设备欠缺等困难[3];一些生物教师思想观念上不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实验素质有待提高[4]。
生物实验是实施课改、探究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今却陷入“有名无实”的发展窘境。而关于如何破解中学生物实验开展难题,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具体生物实验的改进,缺乏从课程层面对中学生物实验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建议。鉴于此,本文将在分析生物实验课程实施要素的基础上,对推进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能为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以及推进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实施要素
作为课程,中学生物实验的实施又具有其特殊性,这是由实验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作为生产事实的实验,过程中要涉及大量的劳力、物力和财力,甚至还需要有社会组织、机制等的支持。生物实验课程的实施也不例外,与生物学系统知识(理论)教学不同的是,实验教学除了需要教材、教师和场所以外,还需要仪器设备与材料药品、经费等条件的支持。总体看来,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实验得以运行和实验课程得以开展所需要的条件可以分为基本条件、师资条件、运行条件和反馈条件这四大条件(见表1)。
基本条件:场所、仪器设备与材料药品、实验教材等构成了实验运行的基本条件,提供了实验课程实施的物质性基础。通常情况下,场所、仪器设备与材料药品等属于学校的不动资产,由各级教育部门统一配备和补充。实验教材才是基本条件中的核心因素,以往一直受到忽视,它包括教师的教学用书、学生的实验记录本和实验报告。学生的实验记录本与实验报告在实验课程实施中尤为重要,这既是实验过程必需的步骤,也是实验进程和实验结果的反映,更体现了实验产生事实的“书面技术”。研究显示,学生在实验后形成的成果有:实验报告(lab reports)、小海报(mini-posters)、口头陈述、反思(reflections)和记叙性报告(narrative lab reports)等[5]。师(生)资条件(以下简称“师资条件”),由实验员、生物教师和学生组成,提供了实验课程实施的人力条件。一所学校,当拥有了物力、人力两个基本条件以后,就可以因地制宜开展一些无需经费的生物实验,比如观察花的结构、制作植物标本等。但生物实验课程要想得以长期发展,还需要经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由于许多生物学实验材料是一次性的,在教育部门配给的基本条件中并不包括生物学实验所需要的新鲜实验材料,这部分费用必须由学校支出。但很多学校却因经费紧张不得不停掉实验,可以说经费是目前制约实验课程开展的一个很现实的因素。实验室药品、设备以及安全等都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管理的核心是服务生物实验课程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升生物实验室管理以及实验课程运行的现代化水平,实现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现代化、信息化。
如果说基本条件是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基础,运行条件则为生物实验课程发展提供了动力。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效果与质量如何,还需要课程评估的监督与评价。因此,课程评估充当了实验课程实施的反馈条件。实验课程评估包括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生实作能力评价等。实验课程发展的3个条件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推进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策略探讨
1.满足基本条件
诸多调查表明,现阶段,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生物实验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于基本条件的欠缺。对于中学生物实验室的装备问题,早在2003年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就出台了21世纪生物实验室规范[6]。2006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校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教基[2006]16号文件),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按照统一标准配备理科实验室以支持新课改的实施。5年过去了,很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依然没有建立生物或其他理科实验室。这种状况必须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落实中学实验室装备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措施,满足中学生物实验以及中小学理科实验课程发展的基本条件。
2.强化师资条件
一、物理课堂中常见的无效提问
(一)提问随心所欲,无目的性和针对性。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提问随意性大,东拉西扯,偏离了主题,浪费了时间。如讲“欧姆定律”的应用时,兴趣所至,中途突然话锋一转:“对了,请问同学们,还记得电阻的单位吗?”学生答:“欧姆。”“对,就是这个发现欧姆定律的人的名字;同学们想想,欧姆是哪个国家的人?他发现欧姆定律期间是从事什么职业的?”这一与此时所讲教学内容并无十分密切联系的提问,使学生思维突然转轨,打乱了原有教学进程,致使课堂教学不和谐,影响教学效果。
(二)提问过于笼统或虚无缥缈,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也就无法回答。某教师在复习牛顿三大定律时,提问: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三定律谁的作用更大?没有牛顿第二定律行不行?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的思维难以展开,他们不知朝什么方向思考,回答就很困难。显然,这样的提问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
(三)提问没有层次性,对较难的问题没能铺设好台阶。学生要回答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必须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教师若没有给予层次性的提问,学生就可能回答不出,出现冷场现象。
(四)提问面较小,只要提问好学生,很少提问差生,陶醉于学生能答出正确答案,这样其实失去了提问的信息反馈作用。
(五)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也几乎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对问题作深层探究和多向判断,并选择比较准确的语言,尽可能对问题作出圆满的富有创造性的答复,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
(六)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没有进行适当的评价,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等,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退。如有的学生回答的不一样,还未等该生说完,教师就急切地打断:错了,不用说了。接着点名另一同学回答或自己把正确解法、标准答案全盘托出。
二、如何实现物理课堂有效提问
(一)精心设计问题,体现教学目的
一般情况下,问题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的关键之处,这样对问题的解决将有“茅塞顿开”的作用。物理教学中巧妙设计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如何设计有效提问呢?
1.联系实际设计问题
科学探究教学因地区而异、因校而异、因学生而异。我们不能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和成果拿来导演排戏,必须结合各种实际情况,根据教材改编探究的具体细节,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在设计问题时,不能仅以课本或教参为准,要考虑实际。例如,探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参上常给出周期公式,另外与空气阻力、参照系等都有关。而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不同,所在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因素都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2.突出重点设计问题
影响某一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往往是众多的,我们要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解决主要矛盾。
3.突破难点设计问题
突破教学难点是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从问题的提出到层层深入去解决问题,最终使教学难点得到肢解。
(二)把握提问时机,发挥不同功能
1.伊始提问――引人入“戏”
在上课刚开始,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可及时提问,通过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又可以对已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复习与巩固。如一出戏开头先设置悬念,自然会引人入戏。
2.重点难点处提问――突破认知矛盾焦点
重点难点是教学重心所在,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于此处提问,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情绪高涨,思维积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理论与实际的连接处提问――使知识根植于生活的土壤
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理念之一。
4.于无疑处提问――“投石激浪”激发思维火花
有些知识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发展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在学生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设疑提问,就像投石激浪。
5.于结课处设疑――拓展思维,启迪新知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或当讲授时间较长,学生产生疲倦心理时,也应及时提问,以便重新振作精神,积极投入学习。
(三)选择提问对象,发展全体学生
提出问题必须由学生来回答,选择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才有价值?才算是有效提问呢?
1.激发兴趣的问题选择基础较弱的学生。
2.巩固知识的问题选择中等学生。
3.开放性和创造性问题选择优等生。
有效的提问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要求,因材施教,方可营造一个全体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水平,收到以点带面、大家受益的效果。
由于存在着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肤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课时不够用和课后练习与教学进度脱节等来自教材和课程的困惑;存在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惯性教学、学生活动影响教学进度、探究难以建构知识体系等来自教师的困惑;存在着实验室建设、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跟不上课改步伐等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只有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物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变革满堂灌的教学思想
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首先改变思想,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灵活把握新科标准的科学内涵。
例如,基因教学这一部分,一直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照本宣科的讲,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并且难以理解其中的奥妙,因此,在讲解这一部分时,我做了相应的调整,先从教学形式做了改变,将学生分成两个人一组,每组提供一个五边形(代表脱氧核糖)/一个圆(代表磷酸)/一个长方形(代表碱基)的纸板,用钉书针代表化学键,组织学生动手拼接脱氧核苷酸,并给自己的脱氧核苷酸命名。通过这种直观的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DNA的基本单位,为后序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更好的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因教学形式的活泼,变得不再沉闷,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自己开始主动的探究有关基因知识的根源。教师的思想也发上了根本的转变,不再满堂灌,不再事事替学生做,且费力不讨好,而是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的能力,由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究,这是生物教学思想变革的关键。
二、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结构
高中生物是一门特殊学科,集实验、理论、运算等多种技能于一身,内容复杂,内涵丰富而富有挑战性,因此延续传统模式的课堂结构,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的学为辅,偶而做做实验的这种结构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教学形式,这只会束缚学生的能动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选择适应课改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一堂优质的生物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但必须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课堂结构,教师不能喧宾夺主,是学生处于被动的被支配的位置,而是让学生动起来,设置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活动。
把课堂这一舞台教给学生,科学、灵活、有创意的展开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的主旨精神。
三、激活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1.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到学生们中间,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成为探索性学习过程中的一员,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不再感觉教师是那么遥不可及,而是亲切自然,因此可以和教师积极的探讨为题,畅所欲言,当经过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努力,最终将学习目标完成,得出了正确而科学的结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内心都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自然会战胜自身的惰性,而且内心的探索知识的热情也会被持续的点燃。
师生互动时,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
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的贯彻课改精神,还应适当引进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因此,引进多媒体,再现生物教学当中抽象的科学现象,增强生物学科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及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3.加强学生间的自主合作和自主检测。
摘要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作为治疗头部良性病变及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表现出十分理想的效果,其作用机理、治疗方法与常规放疗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从放射生物学角度对这一领域近年来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放射生物学
自Leksell于1951年提出放射外科的概念以来,世界各地大约已有2万多人接受过这种治疗。最初这种治疗工具是为功能性神经疾病而设计的,后来发现可适用于更多疾病的治疗,诸如动静脉畸形(AVM)、良性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腺瘤以及脑转移瘤、恶性神经胶质瘤等。另有作者[1]报道治疗了室管膜细胞瘤、鼻咽腺瘤、胚组织瘤、松果体瘤、软骨瘤。其最初的生物学依据是单次高剂量、小体积照射脑部导致灶性坏死。随着1980年~1990年间几种新技术的发展、放射外科设备的进步,包括从回旋加速器产生的粒子束、多源60Co到加速器调整后的更大射野;同时由于影像学、物理学及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使得放射外科与适形放疗更加接近[2]。总之,这一新的治疗方法并不象最近20年来一些稍纵即逝的技术,它已引起众多学者对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费用的广泛关注。我国近年来也逐步在引进更多的γ-刀和X线刀。本文拟从放射生物学的角度,对放射外科的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动物实验研究
由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采用的是单次高剂量放射线损毁靶点以治疗不同颅内病变,临床应用于病人较慎重,并且由于取材较困难,临床关于组织病理变化的文献较少,因此动物实验对于解释正常组织及病理组织对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放射生物学反应尤为重要。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最佳剂量点以及如何精确地确定靶点位置、靶体积等。为了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用于正常脑组织的剂量反应关系,Kondziolka等[3]建立了一种正常大鼠脑模型,并以201个源的60Coγ-刀用4mm准直仪照射18只大鼠的大脑右前叶,单次剂量分别为30Gy~200Gy,每个剂量点2只大鼠。所有动物观察90天后处死并作组织学检查。这一期间各剂量点未发现动物有任何神经功能障碍,接受30Gy、40Gy、50Gy及60Gy照射的大鼠无病理改变,70Gy组偶见有皱缩的神经元,80Gy组可见有极少的动脉壁增厚,100Gy组的一只大鼠在靶体积内有明显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退化和蛋白外渗,另一只有一4mm直径的坏死区。150Gy、200Gy组的4只大鼠均有局限性的脑坏死,星形细胞增生、水肿及微出血在靶区周围1~2mm均可见到。依据细胞、细胞间隙及对大鼠脑部集中一次高剂量照射的短期效应,建立了一种剂量反应关系。同时,Kondziolka等[4]建立了接种肿瘤后的实验动物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模型。19只大鼠接种C6神经胶质瘤细胞14天后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与对照组22只接种后的大鼠65天后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39.2天,对照组为29.4天(P=0.07)。治疗组6只大鼠(32%)而对照组仅1只大鼠生存了65天(P=0.07)。治疗组平均肿瘤直径小于对照组(P=0.001),而且肿瘤细胞少(P<0.001),光镜下显示细胞水肿(P<0.005),提示治疗有直接的细胞毒性反应。30Gy、40Gy、50Gy、70GyGy及100Gy各剂量点未观察到肿瘤反应差异。这种体内大鼠恶性神经胶质瘤模型对于评价高剂量集中照射的杀癌细胞效应具有一定的价值。
人肿瘤细胞裸鼠肾囊膜下移植模型已成为一种筛选抗癌药物的常规模型。Linskey等[5]亦建立了这种模型用于评价人听神经鞘瘤对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早期反应。结果40Gy的移植后治疗组3个月后肿瘤体积比治疗后2周时下降明显,且优于10Gy和20Gy组。肿瘤表面血管分布减少亦较20Gy明显,10Gy组及对照组均无变化。组织学检查显示放射外科组小鼠含铁血黄素沉积与血管壁玻璃样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裸鼠肾囊膜下移植听神经鞘瘤对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听神经鞘瘤的体内放射生物学研究是一极佳的模型。
此外,由于单次高剂量照射,所以颅内靶点精确位置的确定极其重要,否则其放射生物效应会有很大不同,且极可能对正常脑组织造成极大损害。为此,Bova等[6]设计了一种适于对猫进行实验放射外科治疗的装置以研究其放射生物反应。原理为在Kopf立体定向头架的基础上增加一种“弧”装置,使放射源(直线加速器或60Co机)保持固定,动物平台等中心绕弧旋转。机械精确度的测试显示最大误差为0.15mm,可以精确确定靶位置。
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临床研究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最初为治疗功能性神经疾病而设计,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在继续。Kihlstrⅹm等[7]研究了γ刀内囊切除术治疗难治性焦虑症后病人双侧内囊正常组织接受单次γ线照射后的神经放射性表现。最大靶点剂量为200Gy。照射后3~44个月系列CT扫描和MRI被用于随访观察。结果提示高剂量时观察到的组织反应、体积变化和时间过程比小的照射体积中观察到的更不易预测。因此,建议在将来应使用低的放射剂量和较小的体积。另外在用CT及MRI评价γ刀引起的损伤时应考虑时间因素。
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脑部良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的研究较多集中于分割照射是否适用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应用多次分割代替单次照射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中可能有放射生物学的优势,但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分割照射比单次照射需要较大的靶体积。如果降低几何精确度和增加摆位的不确定性与多次分割照射有关,通过这样即可部分补偿放射生物学增益。Lo等[8]为估计分割照射脑肿瘤的潜在治疗增益,评价增加摆位不确定性在潜在增益方面的效应,采用生物有效剂量(BED)、依据LQ模式对不同治疗计划的治疗效果定性分析。其中治疗增益(TG)被定义为肿瘤的BED与同一正常脑BED在多次分割及单次治疗的比值,结果分割治疗的TG随分割次数增多而增加,随单次剂量增大而减小。在1~10的分割次数中,TG在单次剂量点为20Gy、30Gy、40Gy时分别为1.40、1.32、1.27。另外,TG在最初的几次分割中更明显。如果体积增大,则分割的增益减弱。从单次剂量的靶体积2cm增加到分割治疗的2.3cm时,TG从1.19、1.11降到1.06。研究认为,分析分割放射的治疗增益时应考虑增加摆位不确定性在分割治疗中的影响。
Simonov等[1,9]采用Leksell立体定向头架和Leksellγ刀以分割方式(2~6天)治疗48例初治病人,研究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分割照射的可行性。研究中应用LQ模式分析等剂量效应关系,并考虑肿瘤的放射生物学、肿瘤体积、周围重要脏器的损伤及其他因素。结论提示Leksellγ刀进行立体定向分割照射是一种非常准确可行的治疗方法。在另一项38例各类病人的研究中,总的分割剂量20Gy~60Gy,肿瘤周围剂量为12Gy~30Gy。病人可耐受Leksell头架接受2~5天的治疗,没有病人出现并发症,并且肿瘤周围脑组织受量最小。
随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研究的进展,X线刀越来越多地开始应用于肿瘤治疗。Luxton等[10]研究认为最终X线刀可照射>30mm的病灶,但其精确度较γ刀略差。
作为基础教育,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都是学校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在当今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面对中考的压力,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一直是各派教学理论争论的焦点,这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在“新课标”中,两种教学理论其实并不相背,作为基础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是永不会变更的。只是对教学的过程要求由传统的直授法,变化为由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究,自主发现和归纳获得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既让学生获得了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发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深造,促进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紧扣“新课标”,应常注重以下几点的教学:
一、注重概念、规律的形成教学
物理学科虽属于理工科范畴,但仍有许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需要学生识记,随着“新课标”的开展,传统的、直截了当的概念检测已被舍弃,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际,能灵活解释生活中的日常现象。
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不能简单地依靠死记硬背,这样即使记住了,也是既不理解,也不会应用。我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如概念、规律的教学,首先在新授时,结合科学探究方法,对知识的形成、获得的原因必须阐述清楚。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中,这种稍有点违背学生常识,又无法完全通过实验直接获得的知识,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依靠常识得出自己的看法,在进行实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注意点做到心里有数,作出自己的猜想,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在教学中,还可对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寻找关键词,也能有效提高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如,对概念“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之一”“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中,“物体”与“物质”的区别,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思路
物理作为理科,教师必须让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能进行灵活的运用。学习理科区别于文科的特点之一同一物理知识的应用,也可有无数变化的题目,面对浩如烟海的物理习题,教师不能让自己的学生成为解题的奴隶。在这方面,教师最大的作用就是对练习进行筛选、提炼、去繁留精,找出各种典型例题,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做到准确、细致的透彻分析,既能节约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可增强训练的效果。
如,在物理探究方法的练习中,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探究活动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当第一次接触控制变量法时,可以进行比喻分析给学生听,人不能“一心二用”,物理活动探究也是,一次也只能探究一个问题,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我们设计活动时,让其他因素都相同,只让要探究的因素单个变化,看其对物理现象是否有影响。如此引导,既让学生能够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时,主动采取这种科学方法,这比单单完成这次活动探究更有意义。不论是在后面的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也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发现各种题型有什么共同点,发动集体讨论,群策群力,再适当引导,学生很快发现,同种题型的共同点,无论如何变化题目的条件,思路都很清晰。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其他章节知识时,常会将自己的发现与我进行讨论,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能力,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注意知识的拓宽和提高,促进可待续发展
作为基础阶段的初中物理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为进一步深造作准备,初中部分的基础学习是不能与高中物理知识完全隔离的。在教学实践中,每遇到超出教学大纲的知识,也不必一概回避,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以及对所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况下,适当涉及,也会给你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
如,在初中力学的教学中,大胆地引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简单的同一直线上力合成知识。虽然这两个知识基本属于高中内容,但这时的引入,并不显得突然。如,对浮力来说,通过对物体静止时的受力分析,利用力的合成以及多力平衡知识,建立平衡方程,能较为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浮力的理解,降低畏难情绪。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对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也做好了铺垫。
“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基础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本功,从点滴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力,正确的、科学的探究能力,对于学生学好物理,促进物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对策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群体,成为志愿者行列的主力军,在倡导社会新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磨砺学生思想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引导机制不健全、活动项目单一、服务层次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志愿组织、志愿者现状,帮助他们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本科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组织者的问题
一个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往往跟活动的组织者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中国是一个志愿服务开展相对较晚的国家。因此,不管是在志愿服务机制方面还是在宣传效果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理解,产生一定的思想误区。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单薄性问题
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志愿服务内容类型的单薄,当今大学校园的志愿服务活动大部分仍然是从传统路线出发,开展一系列的传统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志愿服务内容深度的单薄,部分大学生承办志愿服务活动往往局限于固有的思维,局限于校园,不能将思路往深度与广度的方向扩展。同时,许多活动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有时仅仅只能满足被服务者的需要却不能满足大学生自身更深层次的需要,长此以往便大大削弱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问题
资金是确保一项志愿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如今,大学生开展一项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往往是来源于所属院校的团委,由团委拨款给各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还有就是活动组织者向有关部门提出志愿服务活动的申报,请有关部门进行资金支持;此外,还有小部分的资金是来源于大学生对外交流,依靠社会的一些赞助。不管是获取资金的哪种方式,我们都能发现获取资金的不确定性与有限性,同时也没有具体有关对资金的调用应如何进行控制的规定,这也必然造成了志愿服务活动资金混乱的现状。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
在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责任与义务这一块是较为模糊的,同时也缺乏对意外事故的应对能力,如果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出现意外伤亡,却没有有关的法律对其进行保障,便会出现志愿者无法可依的局面。如此局面也必然对大学生志愿义务服务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与此有关法律的滞后也同样给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可持续化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对策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国家积极出台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以及综合性的志愿者组织管理政策,建立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系统。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宣传志愿服务,宣传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积极研究如何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参与服务。高校应制定志愿组织管理规范,加强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定实践性教学管理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制度化形式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对高校志愿服务提供物质、经济、法律等保障。
(二)多方面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性
高校应积极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性教学的多样化方法,为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志愿服务组织以及相关机构应适当给以参与服务的大学生包括交通、就餐、就医等保障,调动学生积极持续性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要积极开发与利用高校、企业、社会的多方资源,发挥自身特色,创建品牌活动,对服务内容进行不断革新和补充,注重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和效果。
(三)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学生志愿组织要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多方资源,积极对学生志愿者开展基础能力的培训,保证学生志愿者参与基础服务的广泛性。同时根据需求进行类别的划分,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邀请专业人员对该类学生进行专项培训,深度挖掘该类学生的专项服务能力,有的放矢的提升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水平。对于一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者应在一定的基础上对报名者进行相应的选拔,比如法律知识宣传方面的项目,要选择法学专业的学生,支教服务要选拔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志愿者。
(四)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措施
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宣传志愿服务,保障学生参与权益,激励学生更多的利用课余参与服务。学校可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如给予精神奖励或者优先评奖评优的机会。鼓励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以教学的形式保证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以学分的形式鼓励学生多加参与服务。志愿服务组织机构或高校就志愿服务相关培训、人身财产安全、实践证明提供、基本服务补贴等方面给予必要性的保障。
(五)加强志愿服务监管与指导
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监督与指导,需从组织、人员、项目等多方面齐抓共建。组织监督方面,分e给予学校、学院、活动举办方分不同程度的监督,确保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公益性。对服务人员进行相关指导,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服务效果。对服务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服务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公益性,切实服务到有服务需求的人群。加强服务项目监督与管理,科学合理的对志愿服务效果进行跟踪与评估,不断改进优化服务项目,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
总之,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也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对大学生自身而言,起到了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作用。另外,也对社会志愿服务事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更需要人们正确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
(一)强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2年必须落实省定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具体项目、地点、改扩建或新建面积和资金来源。各地要根据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结合本地三年行动计划,抓紧研究部署今明两年的任务。
要积极争取国家“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的支持,制订具体政策措施,扶持好城市集体、企事业单位办园和普惠性、低收费、有质量的民办幼儿园;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和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积极推动各地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及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这是我省承担的国家试点任务,各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2011年底,省里业已制发《幼儿园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解决办法,各地要抓紧推进落实。要重点面向社会招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对转岗的中小学教师要严格考核,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随着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管理难度剧增。要纠正“小学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逐步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制度,建立起科学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机制。依据法律规定,要通过审批、年检、评估和督导等方式,强化动态监管,着力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和保教工作。
(二)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要继续坚持“区域统筹、县域推进、改造薄弱、促进均衡”的原则,全力落实教育部与省政府签署的备忘录和省政府与各地市政府签订的责任书,确保完成建设400所标准化学校,实现年度阶段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任务。
进一步明确基本均衡的评价标准和工作要求。各地要依据这一评价标准,按照责任状确定的建设进度,统筹好各方面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要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的认定验收。为此,各地要切实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严格按照确定的建设进度,统筹安排各方面资源,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切实加快建设步伐,确保按规划的时间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教育部验收。及时解决好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在县域内科学、合理布局中小学校网点。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部署,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建好必要的教学点,坚决防止和纠正因学校布局调整出现学生就学困难、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要贯彻“县域统筹、倾斜薄弱”的原则要求,加快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缩小县域内城乡、校际间办学差距。在教师、校长交流上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省里要制发推进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指导意见,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保障,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2012年要召开17个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试点县工作推进会,召开“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牡丹江现场会。
(三)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要在2011年良好布局开局基础上,继续以推进高中教育普及为目标,进一步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一是以市地为单位,对全省普通高中进行普查,对未达标的薄弱高中由地方政府制订整改计划,全面加强普通高中达标建设。二是深化区域和学校改革试点工作,建立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促进机制,引导普通高中找准内涵发展定位,凝练学校文化,培育办学特色,形成一批“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的普通高中。年底拟召开试点地区和学校现场会。三是落实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要求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清理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依托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责,加强和规范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强化审批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国际班办学行为。从规范招生行为着手,切实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
(四)依法推进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民族教育工作方面。全面贯彻新修订的《民族教育条例》,以民族教育发展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少数民族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继续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继续抓好教育援疆、工作;全面启动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学校建设;加强扫盲教材建设,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扫盲教育工作。特殊教育工作方面。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继续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广“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教学模式,力争年内取得相应科研成果,形成一支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指导各学校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力度,组织优秀特殊教育校本课程评选。
——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贯彻执行好义务教育新课标。
为认真贯彻执行好新课程标准,一是要统筹设计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学习培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透彻理解、深刻把握新课标,内化行为,创造性地贯彻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省里要按照国家新课标的精神,研制我省《地方课程标准指导意见》;三是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大力推广普及地方课程;四是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
(二)创造性落实好高中课程方案。
继续创造性地深入贯彻实施我省的《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以课程实施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完善“课程模块修习考核”、“学业水平考试”、“高校招生考试”以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三考一评”制度建设。要按照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要求,加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设力度,实行分类规划与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深化教与学改革。
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改的核心环节,深入探索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贯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广大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探索与创造,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局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四)全面加强教研工作。
各级教研部门要切实转变教研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和基层学校以校为本、基于网络、上下联动、由点到面、覆盖全省城乡的各级教研功能互补的教研模式,强化“研培一体”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作用。省里要制发《中小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各地各校要抓住贯彻落实新课标这一重要任务,全面提升研培能力,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机制。
(五)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各地要把信息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继续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家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加快推进“班班通”建设,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继续以农村为重点,加强教师培训,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 强化教育管理,努力缓解热点难点问题
(一)关于抓好“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
一方面,各地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另一方面,各地要按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两为主”的政策要求,深化“两为主”为“两个全部纳入”,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
(二)关于抓好规范办学行为工作。
一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全省中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意见》和教育部要求;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发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构建小学、初中与高中有机衔接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积极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不得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校长的工作成绩。二是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治理人民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的乱办班、乱补课,择校乱收费,教辅材料滥散以及基建、招生、采购等领域还时而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三是切实推进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各地要切实落实好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要求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清理工作。同时,继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改制校工作成果,对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后的运行情况逐校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迅速纠正解决。
(一)强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2年必须落实省定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具体项目、地点、改扩建或新建面积和资金来源。各地要根据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结合本地三年行动计划,抓紧研究部署今明两年的任务。
要积极争取国家“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的支持,制订具体政策措施,扶持好城市集体、企事业单位办园和普惠性、低收费、有质量的民办幼儿园;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和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积极推动各地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及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这是我省承担的国家试点任务,各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2011年底,省里业已制发《幼儿园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解决办法,各地要抓紧推进落实。要重点面向社会招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对转岗的中小学教师要严格考核,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随着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管理难度剧增。要纠正“小学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逐步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制度,建立起科学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二)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要继续坚持“区域统筹、县域推进、改造薄弱、促进均衡”的原则,全力落实教育部与省政府签署的备忘录和省政府与各地市政府签订的责任书,确保完成建设400所标准化学校,实现年度阶段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任务。
进一步明确基本均衡的评价标准和工作要求。各地要依据这一评价标准,按照责任状确定的建设进度,统筹好各方面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要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的认定验收。为此,各地要切实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严格按照确定的建设进度,统筹安排各方面资源,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切实加快建设步伐,确保按规划的时间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教育部验收。及时解决好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在县域内科学、合理布局中小学校网点。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部署,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建好必要的教学点,坚决防止和纠正因学校布局调整出现学生就学困难、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要贯彻“县域统筹、倾斜薄弱”的原则要求,加快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缩小县域内城乡、校际间办学差距。在教师、校长交流上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省里要制发推进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指导意见,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保障,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2012年要召开17个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试点县工作推进会,召开“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牡丹江现场会。
(三)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要在2011年良好布局开局基础上,继续以推进高中教育普及为目标,进一步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一是以市地为单位,对全省普通高中进行普查,对未达标的薄弱高中由地方政府制订整改计划,全面加强普通高中达标建设。二是深化区域和学校改革试点工作,建立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促进机制,引导普通高中找准内涵发展定位,凝练学校文化,培育办学特色,形成一批“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的普通高中。年底拟召开试点地区和学校现场会。三是落实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要求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清理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依托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责,加强和规范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强化审批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国际班办学行为。从规范招生行为着手,切实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
(四)依法推进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民族教育工作方面。全面贯彻新修订的《民族教育条例》,以民族教育发展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少数民族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继续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继续抓好教育援疆、工作;全面启动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学校建设;加强扫盲教材建设,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扫盲教育工作。特殊教育工作方面。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继续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广“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教学模式,力争年内取得相应科研成果,形成一支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指导各学校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力度,组织优秀特殊教育校本课程评选。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贯彻执行好义务教育新课标。
为认真贯彻执行好新课程标准,一是要统筹设计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学习培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透彻理解、深刻把握新课标,内化行为,创造性地贯彻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省里要按照国家新课标的精神,研制我省《地方课程标准指导意见》;三是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大力推广普及地方课程;四是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
(二)创造性落实好高中课程方案。
继续创造性地深入贯彻实施我省的《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以课程实施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完善“课程模块修习考核”、“学业水平考试”、“高校招生考试”以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三考一评”制度建设。要按照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要求,加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设力度,实行分类规划与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深化教与学改革。
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改的核心环节,深入探索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贯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广大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探索与创造,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局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四)全面加强教研工作。
各级教研部门要切实转变教研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和基层学校以校为本、基于网络、上下联动、由点到面、覆盖全省城乡的各级教研功能互补的教研模式,强化“研培一体”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作用。省里要制发《中小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各地各校要抓住贯彻落实新课标这一重要任务,全面提升研培能力,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机制。
(五)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各地要把信息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继续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家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加快推进“班班通”建设,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继续以农村为重点,加强教师培训,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强化教育管理,努力缓解热点难点问题
(一)关于抓好“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
一方面,各地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另一方面,各地要按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两为主”的政策要求,深化“两为主”为“两个全部纳入”,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
(二)关于抓好规范办学行为工作。
一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全省中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意见》和教育部要求;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发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构建小学、初中与高中有机衔接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积极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不得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校长的工作成绩。二是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治理人民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的乱办班、乱补课,择校乱收费,教辅材料滥散以及基建、招生、采购等领域还时而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三是切实推进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各地要切实落实好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要求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清理工作。同时,继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改制校工作成果,对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后的运行情况逐校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迅速纠正解决。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是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源泉
(一)服务品质是现代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金融业在实质上是为社会提供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行业,服务是其基本职能也是其创造价值的基本途径,金融业的竞争一般体现在规模竞争、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三个方面,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实践证明,规模竞争和价格竞争机制缺乏可持续性,很容易落入粗放经营或价格战的误区,不利于行业的稳健发展,而服务竞争则体现了金融业发展的内在本质,金融服务品质的优劣、服务效率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金融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是金融业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 二)“十二五”期间金融改革形势使金融业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面临更加严峻挑战。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欧债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境外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金融市场将呈现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竞争白热化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金融业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赢得主动、取得优势。
(三)服务实体经济对金融业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期待。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互利共赢,金融业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而实体经济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实体经济不能健康发展,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制约和冲击,这已为美国次贷危机和当前欧债危机的发生发展所证明。金融业只有不断强化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营理念,才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如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向、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在操作层面则是如何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如何优化信贷结构,如何让各类市场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更多地向实体经济领域聚集等一系列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这无不对金融业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提出了更多期待和要求。
(四)瞄准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有助于推动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不仅是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已成为金融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在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中,着眼满足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通过调整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客户结构和渠道结构,优化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业务流程,努力构建起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经营管理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化、差异化的金融改革道路已成为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必然走向。
二、突出重点,充分把握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中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的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以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为推动力,打造服务实生体经济的交通枢纽。要围绕配合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工程,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沟通和资金配合,通过银团贷款、委托贷款、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开展个性化项目金融服务,确保在建续建项目、铁路公路、重大装备等项目资金需求,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打牢经济发展基础。
(二)以支持“三农”发展为着力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找准定位,以强化支持“三农”职能为着力点,以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为目标,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出贡献。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超对接、专业市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积极探索对县域粮食龙头企业、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信贷延伸服务,积极探索农业生产保险业务,重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项目,积极扶持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完善提升“三农”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三)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突破口,践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积极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突破口,践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一是加大政策扶持。要对小微企业贷款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保证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贷款额度;二是完善服务管理平台,围绕区域核心企业、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等小微企业集聚度高的客户群体,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全部纳入目标客户库;实施项目管理,围绕“串串、结块、挖转、帮扶”四个环节,积极服务好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客户,加强省、市、县三级行联动,重点推动县域小企业发展。
(四)以支持“节能减排”为切入点,夯实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要以支持“节能减排”为切入点,支持发展以设计、建设、运营为核心的节能环保工程,支持各地环保产业园区的建设,支持钢铁、有色、石化等重点耗能行业余热余压利用,支持煤炭资源整合与清洁利用,支持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通过“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不牺牲生态和环境的发展原则,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内 生物科学 发展现状 思考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及生命本质的一门学科,能够帮助人类理解自然认识自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基因遗传及生物化学等领域都有了很大的突破,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成熟和完善人们将其引入到了医学和农业等领域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重视生物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情况也将起到巨大的影响。
一、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发展
(一)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破译基因的遗传密码,解开生命的奥秘,相应的遗传图、物理图以及转录图的制成在理论上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与实践和商业价值。在基因遗传方面我国科学家也在2013年破译了小菜蛾基因组,并与国内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和交流,对基因组学和遗传学进行着更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二)细胞全能技术的实施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对于生物起源、原始细胞产生及新生物形成和改造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细胞全能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纯和创造新品种的技术方式也因此而取得更大的技术实用价值,对于一些新的品种作物的选育也将起到良好的促进和影响。
(三)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程度,是结合人类自身的生理与行为等特征进行识别的技术,已被应用在包括指纹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声音识别以及面部识别等方面,这种识别技术因为具备不易遗忘且防伪性能高等特点,被人们认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针对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一些部分还有待研究,技术含量较高,因此还处在试验和研究阶段。
二、生物科学的应用
(一)农业领域的生物科学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基因组学实现了突破性的研究,同时推动了生物技术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包括动植物及微生物技术都在农业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抗病虫、除草剂的使用使棉花、玉米、花生等作物在产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丰收。而且现代分子生物学也传统动植物育种学在理论与技术方面的融合实现了新型分子育种学的产生,对于育种及农业发展来讲都是极大的技术和理论的进步。
(二)生物科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医药领域的生物科学的运用在效果和方法上都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对于制药科技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我国的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如乙肝病毒整合机制及干细胞癌基因研究等相继在我国医学研究中取得成果,使我国具备了对于乙肝病毒和肝细胞癌治疗法的药物开发有了相应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不但如此,医药生物技术在当前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其中最为广泛的是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对基因改造后的生物体进行新的基因工程药物的制造,进而实现特异性免疫诊断试剂及生物芯片等的生产,并且基因工程药物已经进入到了百姓的治疗中,基因治愈法已经逐步的在技术和研究中取得相应的进展,在未来通过基因治愈疾病将变成现实。也因此将为我国国民的身体带来更为周到的保障。
三、生物科学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经过对生物科学基础的研究的不断突破已经取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关注,从未来的发展前景上看,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工业和商业环境,生物科学一方面具有未来可观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技术需要人才,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人才,没有人才支持,就没有进步的生物科学技术,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组及高校进行人力财力的扶持,同时也鼓励和带动青年科学家及技术专家投身相对应的生物科学研究中,通过我国社会范围内的努力和综合,将推进生物科学在多领域的融合,进而实现我国现代社会生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四、结束语
生物科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多学科的融合发展将逐步从单一化相多层次多方面发展,进而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我国生物科学在不断的发展和突破已经将研究成果传递到了全世界,在未来相信还会产生更大的成果,这也要求我们在生物科技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谦虚谨慎,加强加大生物科学技术的研究进程,促使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良性快速的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生物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晨艳,吴瑞华,吴莼.国内外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开展情况的比较[J].生物学教学;2004.
【关键词】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时间;研究
结合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国在生物科学的学习和教育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通过生物科学与社会的教学向学生展示生物科技在社会中产生的作用,并使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的运用的现状和前景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及身边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一、研究方案
选择两个在水平上相当的两个班级做对照实验,一个作为实验班,一个作为对照班,实验班与对照班均使用统一的生物科学与社会教材并同为一名授课教师,区别在于实验班使用STS教学法组织教学,而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其他方面严格控制以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并尽量避免无关因素对于实验的影响。
二、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前测,对两个班级的同学进行生物学检测及生物学兴趣态度问卷调查,检测试题需署名以确认两个班级同学的生物水平与试验后做对照,态度兴趣无需署名,仅用于了解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情况。(2)实验班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对实验班学生合理编组,以5到7个人最佳,男女比例相当,然后教师通过对生物科学史及生物科学进展的阐述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然后结合课堂问题及小组交流和组间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实现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小组高效学习。整个过程需严格要求纪律,以具备融洽的学习氛围。(3)实验班采用STS教学方法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班结合小组学习模式及安排相应的调查研究计划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形成调查资料进行交流并得出结构,而对照班则是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采用教与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和分析,最终由教师进行课程总结。(4)检测实验效果,通过实验教师设定的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目标检测对两个班学生进行后测,比较两个班学生对科学概念、过程技能、知识应用以及创造性领域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然后进行对应的兴趣和态度问卷调查,从对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学习喜恶、生物科学的了解等方面对两个班同学进行调查。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合取得的数据及答案分析我们能够发现以下结果:(1)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的STS教育能够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2)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的STS教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STS的教育方法能够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方法并通过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能够使学生在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即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同时也有效的培养起学生生物科学的素养和品质。
四、结论
通过实验的设定和实施能够正面生物科学与社会的课程是可行且有效的,在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应用STS教学法能够将素质教育真正的发挥出来,并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在生物科学方面的素质和思想,与此同时也能够全面的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五、建议
虽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结果,但是通过反思我们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生物学教学中的STS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课程的内容深度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把控,另外对于BTS教育的切入点需要结合社会热点和社会生存及生活健康的密切程度,并且对STS教育的效果需要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但因为有的方面很难合适评价所以细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自身在BST教育教学中的指导方法,同时针对STS教育中的教育活动也需要学校及社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防范安全问题的出现。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使我们发现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的进行能够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带动学生对生物科学进行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同时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必须改正传统的教育观念,能够深入的研究并吸取国内外优质的教学经验,另外要求生物教师具备适应能力及解决各项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将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有机的进行结合,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能力,从而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刘恩山,赵占良.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推进生物教学改革――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特点及其理念[J]. 课程.教材.教法. 2000(08)
一、积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产生于认识和需要,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推动的作用,在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1.重视设问,引导思维,调动兴趣。爱动脑筋、好刨根问底是青少年学习的特点之一。
2.方式多样,角度不同,发展兴趣。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直观手段包括投影、录像、DVD等。除了经常使用传统的直观教学媒体外,各种各样的网络教学实践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青睐。
3.点拨前沿知识,突出社会责任,不断提高兴趣。
二、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是生物教学中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应当把对学生实事求是品质的培养渗透在生物教学中。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收集了大量的生物科技资料并汇报交流。如艾滋病病因及预防治疗的方法和进展;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癌症、心脏病等方面的研究和进展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科技创新兴趣。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让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
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实验、分析、综合能力。其中,观察、实验不但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1.观察方法:观察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是科学研究中获得感性材料所必需的,是研究人员收集事实最常用的方法。生物学更注重观察。在教学观察中我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明确观察目的;(2)要选择适当的观察对象;(3)要采用适当的观察手段;(4)观察完毕后要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例如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我让学生先预习实验,明确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洋葱根尖作为经典的实验材料,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为什么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通过对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在教学中,尽量以探究性的启发代替结论性的解释,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