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经济危机的阶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危机的阶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危机的阶段

第1篇

2001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率都有提高,但经济增长率却随出口曲线下降,说明外部需求在主导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要看清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就必须先看清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

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资产泡沫,世人对此已有共识。去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未来前景如何,目前大体是三种看法,即“V”型曲线、“U”型曲线和“L”型曲线。我的看法是美国很可能走出“L”型曲线,而结论不是出自美国,而是出自日本。

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而且越陷越深,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导致银行体系瘫痪。首先,在过去10年中世界经济并未发生大的萎缩,在美国经济带动下,反而是最好的10年;其次,从产业面看,日本始终保持了出口优势,去年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所以,日本的危机显然不是来自供给过剩;第三,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危机中,经济萧条也会导致银行系统紊乱,但经济萧条是因,银行危机是果,而在90年代的日本却出现了因果倒置的情况,是由于银行系统紊乱导致经济萧条,这些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特点。

认识这个特点需要展开更大的视角。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到70年代,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进入到这一时代,产业资本开始具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世界货币体系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例如,1997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其中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只占1%。这说明,世界资本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或许可以叫做“虚拟资本主义,因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所分析的自由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列宁分析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基本运行规律以及爆发危机的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不从这个新视角看问题,许多事情就看不清,也看不远。

例如汇率的决定问题。在传统经济中,本币是否坚挺,取决于产业增长好坏、是否有贸易顺差及储备是否充足,但在日本经济和亚洲金融风暴中人们却看到这些东西统统不起作用,相反,美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制造业处在长期萧条状态,国民消费40%依赖进口,经常项下的逆差超过印度一年的GDP,美元却不断走强,所以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是资本项下的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决定汇率水平和一国的繁荣与衰退,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虚拟经济为主体的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也有了新内容,即不再是为了争夺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争夺金融与货币霸权。欧元统一就有这个意味,而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也是意在打压欧元的势头,维护美元的霸权。并且可以看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国际资本的冲突正在升级。

日本经济危机的新特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1985年,美国压迫日元升值,日本产业资本由此从物质生产领域流向资本市场,导致泡沫经济泛滥。在泡沫经济膨胀时代,企业以证券和地产作抵押从银行获得现金,再到资本市场上炒作,这使企业资产价格的上升速度,高于企业负债的速度,因此不论从企业还是银行看,资产负债状况都很健康,但当泡沫经济膨胀到顶开始破灭,一切就都反转过来。由于资产价格的下降速度,大大高于企业债务的清偿速度,就在银行内部形成巨大坏账,但是企业破产后银行却不能破产,否则就是全体居民和国家的破产,经济由此长期萧条,走出“L”型曲线。

美国目前的资产泡沫比日本要大得多,以股市市值衡量是日本峰值时的四倍。2000年4月,美国新经济的泡沫开始破掉,9月以后,以道指、纳指双双下跌为标志,美国资本市场也膨胀到顶峰,随时有可能崩溃,美国目前防止崩盘的主要作法是,在外资和个人离场后拼命向股市注入资金,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以维持股市点位,但这是“饮鸩止渴”,会使今后危机的爆发更严重,而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可以猜测,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会有三根导火索:一是“安然”风潮继续扩大,使投资人丧失信心而大规模离场;二是由于欧洲经济更加健康,国际资本向欧洲转移;三是日本经济危机深化,迫使日本抛售海外资产,而日本最主要的海外资产是在美国。

因此,70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资产泡沫先破于日本,后破于亚洲金融风暴,今天轮到了美国,美国金融风暴则会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并使全球资产泡沫彻底破灭。如果是这样,不论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会走出“L”型曲线。

没有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哪来如此庞大的全球资产泡沫?所以追根溯源,全球金融风暴也是货币制度危机的产物,但用什么来代替现存的货币制度,不仅探讨的文章极少,许多人还根本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外需形势不好,中国经济增长也会受到损害,但不会出现负增长。在若干年后,情况会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因为可能会出现世界金融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9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发生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只剩下中国一个亮点,因此中国迟早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但是为了避开全球金融风暴,中国又不应开放资本市场和使人民币国际化,所以,要把引资大门开在香港,把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推到香港上市。香港将会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资本市场,港币也会成为最坚挺的货币,这对繁荣香港经济,夯实“一国两制”政策基础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已经没有了产业霸权,但是还有货币霸权和军事霸权,货币霸权实际是产业霸权的替代品,因为只要有了货币霸权,美国人就可以依靠别国的生产锦衣玉食。所以,美国人决不会轻易让出美元的霸权地位,而是要用军事霸权来改变国际资本流向,以保卫美元的霸权。小布什之所以提出所谓“邪恶轴心”论,就是在欧洲和中国人的家门口事先布下两个点,打的是国际资本的可能流向,一旦美国资本市场不稳就有可能动武,因此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必须洞察先机,作好必要的准备。

第2篇

2001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率都有提高,但经济增长率却随出口曲线下降,说明外部需求在主导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要看清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就必须先看清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

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资产泡沫,世人对此已有共识。去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未来前景如何,目前大体是三种看法,即“V”型曲线、“U”型曲线和“L”型曲线。我的看法是美国很可能走出“L”型曲线,而结论不是出自美国,而是出自日本。

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而且越陷越深,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导致银行体系瘫痪。首先,在过去10年中世界经济并未发生大的萎缩,在美国经济带动下,反而是最好的10年;其次,从产业面看,日本始终保持了出口优势,去年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所以,日本的危机显然不是来自供给过剩;第三,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危机中,经济萧条也会导致银行系统紊乱,但经济萧条是因,银行危机是果,而在90年代的日本却出现了因果倒置的情况,是由于银行系统紊乱导致经济萧条,这些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特点。

认识这个特点需要展开更大的视角。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到70年代,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进入到这一时代,产业资本开始具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世界货币体系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例如,1997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其中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只占1%。这说明,世界资本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或许可以叫做“虚拟资本主义,因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所分析的自由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列宁分析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基本运行规律以及爆发危机的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不从这个新视角看问题,许多事情就看不清,也看不远。

例如汇率的决定问题。在传统经济中,本币是否坚挺,取决于产业增长好坏、是否有贸易顺差及储备是否充足,但在日本经济和亚洲金融风暴中人们却看到这些东西统统不起作用,相反,美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制造业处在长期萧条状态,国民消费40%依赖进口,经常项下的逆差超过印度一年的GDP,美元却不断走强,所以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是资本项下的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决定汇率水平和一国的繁荣与衰退,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虚拟经济为主体的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也有了新内容,即不再是为了争夺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争夺金融与货币霸权。欧元统一就有这个意味,而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也是意在打压欧元的势头,维护美元的霸权。并且可以看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国际资本的冲突正在升级。

日本经济危机的新特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1985年,美国压迫日元升值,日本产业资本由此从物质生产领域流向资本市场,导致泡沫经济泛滥。在泡沫经济膨胀时代,企业以证券和地产作抵押从银行获得现金,再到资本市场上炒作,这使企业资产价格的上升速度,高于企业负债的速度,因此不论从企业还是银行看,资产负债状况都很健康,但当泡沫经济膨胀到顶开始破灭,一切就都反转过来。由于资产价格的下降速度,大大高于企业债务的清偿速度,就在银行内部形成巨大坏账,但是企业破产后银行却不能破产,否则就是全体居民和国家的破产,经济由此长期萧条,走出“L”型曲线。

美国目前的资产泡沫比日本要大得多,以股市市值衡量是日本峰值时的四倍。2000年4月,美国新经济的泡沫开始破掉,9月以后,以道指、纳指双双下跌为标志,美国资本市场也膨胀到顶峰,随时有可能崩溃,美国目前防止崩盘的主要作法是,在外资和个人离场后拼命向股市注入资金,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以维持股市点位,但这是“饮鸩止渴”,会使今后危机的爆发更严重,而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可以猜测,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会有三根导火索:一是“安然”风潮继续扩大,使投资人丧失信心而大规模离场;二是由于欧洲经济更加健康,国际资本向欧洲转移;三是日本经济危机深化,迫使日本抛售海外资产,而日本最主要的海外资产是在美国。

因此,70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资产泡沫先破于日本,后破于亚洲金融风暴,今天轮到了美国,美国金融风暴则会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并使全球资产泡沫彻底破灭。如果是这样,不论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会走出“L”型曲线。

没有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哪来如此庞大的全球资产泡沫?所以追根溯源,全球金融风暴也是货币制度危机的产物,但用什么来代替现存的货币制度,不仅探讨的文章极少,许多人还根本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外需形势不好,中国经济增长也会受到损害,但不会出现负增长。在若干年后,情况会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因为可能会出现世界金融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9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发生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只剩下中国一个亮点,因此中国迟早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但是为了避开全球金融风暴,中国又不应开放资本市场和使人民币国际化,所以,要把引资大门开在香港,把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推到香港上市。香港将会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资本市场,港币也会成为最坚挺的货币,这对繁荣香港经济,夯实“一国两制”政策基础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已经没有了产业霸权,但是还有货币霸权和军事霸权,货币霸权实际是产业霸权的替代品,因为只要有了货币霸权,美国人就可以依靠别国的生产锦衣玉食。所以,美国人决不会轻易让出美元的霸权地位,而是要用军事霸权来改变国际资本流向,以保卫美元的霸权。小布什之所以提出所谓“邪恶轴心”论,就是在欧洲和中国人的家门口事先布下两个点,打的是国际资本的可能流向,一旦美国资本市场不稳就有可能动武,因此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必须洞察先机,作好必要的准备。

一、看清世界才能看清自己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7年走低,2000年终于出现了转折,增长率开始上扬,许多人因此松了一口气,更有乐观者认为,走出增长低谷和通缩阴影的中国经济,会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但是,先是从去年3月到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陆续转入负增长,然后是从7月份开始,广义货币M2的增速反超出M1的增速,显示出货币大规模退出交易过程和通货紧缩回归的趋势。从工业生产看,去年一季度的增长率还高居11?2%,进入二季度降到10%上下,进入三季度降到9%上下,进入四季度已降到8%上下,其中11月份的增长率只有7?9%,创1998年以来月增长率最低水平。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公报,2001年的GDP增长率只有7?3%,不仅低于2000年的8%,也低于1998年的7?8%。

令人不解的是,从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启动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以来,2001年可以说是内需增长最强劲的一年,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全年高达12?1%,比2000年整高出近2个百分点,是1999年投资增长率的2?4倍!从消费看,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长率全年为10?1%,也比2000年高出0?4个百分点。两条国内需求曲线,一条显著上扬,一条平缓上扬,当年只有出口增长率从上年的27?8%猛跌到6?8%,是一条陡直下跌的曲线,但是目前出口只占到GDP的22~23%,净出口更是只占到不足2%,那么为什么经济增长曲线不跟随占主导地位的国内需求曲线上升,而是跟随出口曲线下降呢?

第3篇

2001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率都有提高,但经济增长率却随出口曲线下降,说明外部需求在主导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要看清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就必须先看清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

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资产泡沫,世人对此已有共识。去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未来前景如何,目前大体是三种看法,即“V”型曲线、“U”型曲线和“L”型曲线。我的看法是美国很可能走出“L”型曲线,而结论不是出自美国,而是出自日本。

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而且越陷越深,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导致银行体系瘫痪。首先,在过去10年中世界经济并未发生大的萎缩,在美国经济带动下,反而是最好的10年;其次,从产业面看,日本始终保持了出口优势,去年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所以,日本的危机显然不是来自供给过剩;第三,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危机中,经济萧条也会导致银行系统紊乱,但经济萧条是因,银行危机是果,而在90年代的日本却出现了因果倒置的情况,是由于银行系统紊乱导致经济萧条,这些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特点。

认识这个特点需要展开更大的视角。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到70年代,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进入到这一时代,产业资本开始具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世界货币体系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例如,1997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其中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只占1%。这说明,世界资本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或许可以叫做“虚拟资本主义,因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所分析的自由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列宁分析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基本运行规律以及爆发危机的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不从这个新视角看问题,许多事情就看不清,也看不远。

例如汇率的决定问题。在传统经济中,本币是否坚挺,取决于产业增长好坏、是否有贸易顺差及储备是否充足,但在日本经济和亚洲金融风暴中人们却看到这些东西统统不起作用,相反,美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制造业处在长期萧条状态,国民消费40%依赖进口,经常项下的逆差超过印度一年的GDP,美元却不断走强,所以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是资本项下的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决定汇率水平和一国的繁荣与衰退,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虚拟经济为主体的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也有了新内容,即不再是为了争夺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争夺金融与货币霸权。欧元统一就有这个意味,而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也是意在打压欧元的势头,维护美元的霸权。并且可以看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国际资本的冲突正在升级。

日本经济危机的新特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1985年,美国压迫日元升值,日本产业资本由此从物质生产领域流向资本市场,导致泡沫经济泛滥。在泡沫经济膨胀时代,企业以证券和地产作抵押从银行获得现金,再到资本市场上炒作,这使企业资产价格的上升速度,高于企业负债的速度,因此不论从企业还是银行看,资产负债状况都很健康,但当泡沫经济膨胀到顶开始破灭,一切就都反转过来。由于资产价格的下降速度,大大高于企业债务的清偿速度,就在银行内部形成巨大坏账,但是企业破产后银行却不能破产,否则就是全体居民和国家的破产,经济由此长期萧条,走出“L”型曲线。

美国目前的资产泡沫比日本要大得多,以股市市值衡量是日本峰值时的四倍。2000年4月,美国新经济的泡沫开始破掉,9月以后,以道指、纳指双双下跌为标志,美国资本市场也膨胀到顶峰,随时有可能崩溃,美国目前防止崩盘的主要作法是,在外资和个人离场后拼命向股市注入资金,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以维持股市点位,但这是“饮鸩止渴”,会使今后危机的爆发更严重,而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可以猜测,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会有三根导火索:一是“安然”风潮继续扩大,使投资人丧失信心而大规模离场;二是由于欧洲经济更加健康,国际资本向欧洲转移;三是日本经济危机深化,迫使日本抛售海外资产,而日本最主要的海外资产是在美国。

因此,70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资产泡沫先破于日本,后破于亚洲金融风暴,今天轮到了美国,美国金融风暴则会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并使全球资产泡沫彻底破灭。如果是这样,不论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会走出“l”型曲线。

没有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哪来如此庞大的全球资产泡沫?所以追根溯源,全球金融风暴也是货币制度危机的产物,但用什么来代替现存的货币制度,不仅探讨的文章极少,许多人还根本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外需形势不好,中国经济增长也会受到损害,但不会出现负增长。在若干年后,情况会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因为可能会出现世界金融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9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发生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只剩下中国一个亮点,因此中国迟早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但是为了避开全球金融风暴,中国又不应开放资本市场和使人民币国际化,所以,要把引资大门开在香港,把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推到香港上市。香港将会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资本市场,港币也会成为最坚挺的货币,这对繁荣香港经济,夯实“一国两制”政策基础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已经没有了产业霸权,但是还有货币霸权和军事霸权,货币霸权实际是产业霸权的替代品,因为只要有了货币霸权,美国人就可以依靠别国的生产锦衣玉食。所以,美国人决不会轻易让出美元的霸权地位,而是要用军事霸权来改变国际资本流向,以保卫美元的霸权。小布什之所以提出所谓“邪恶轴心”论,就是在欧洲和中国人的家门口事先布下两个点,打的是国际资本的可能流向,一旦美国资本市场不稳就有可能动武,因此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必须洞察先机,作好必要的准备。

一、看清世界才能看清自己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7年走低,2000年终于出现了转折,增长率开始上扬,许多人因此松了一口气,更有乐观者认为,走出增长低谷和通缩阴影的中国经济,会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但是,先是从去年3月到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陆续转入负增长,然后是从7月份开始,广义货币m2的增速反超出m1的增速,显示出货币大规模退出交易过程和通货紧缩回归的趋势。从工业生产看,去年一季度的增长率还高居11·2%,进入二季度降到10%上下,进入三季度降到9%上下,进入四季度已降到8%上下,其中11月份的增长率只有7·9%,创1998年以来月增长率最低水平。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公报,2001年的gdp增长率只有7·3%,不仅低于2000年的8%,也低于1998年的7·8%。

令人不解的是,从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启动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以来,2001年可以说是内需增长最强劲的一年,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全年高达12·1%,比2000年整高出近2个百分点,是1999年投资增长率的2·4倍!从消费看,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长率全年为10·1%,也比2000年高出0·4个百分点。两条国内需求曲线,一条显著上扬,一条平缓上扬,当年只有出口增长率从上年的27·8%猛跌到6·8%,是一条陡直下跌的曲线,但是目前出口只占到gdp的22~23%,净出口更是只占到不足2%,那么为什么经济增长曲线不跟随占主导地位的国内需求曲线上升,而是跟随出口曲线下降呢?

第4篇

作者:陈兵 丰育功 张丽云 唐万忠 李环廷

【摘要】 目的 了解基底静脉前段的显微解剖结构,以便在翼点手术入路中更好地保护。方法 取15具(30侧)尸头标本,动、静脉分别用红、蓝色乳胶灌注,在显微镜下模拟翼点手术入路,分别从手术中常用的间隙进行操作,观察基底静脉前段与手术间隙的关系。最后去除颅盖骨,在游离的脑标本上对基底静脉本干及其属支进行观察、测量,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有4侧基底静脉前段缺如,22侧紧贴视束后行,4侧距离视束较远。基底静脉前段的长度为(7.83±1.73)mm,直径(1.73±0.78)mm;前段紧贴视束处与视交叉外侧缘的距离为(12.11±0.24)mm。大脑前静脉与大脑中深静脉汇合处距视交叉外侧缘(14.36±1.67)mm,距颈内动脉分叉处(8.13±0.98)mm,距大脑中动脉的最近距离为(7.65±0.21)mm。结论 经翼点入路对鞍区肿瘤进行手术时,熟悉基底静脉的显微解剖,可以在手术中减少其损伤,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脑静脉;显微外科手术;解剖学,局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icroanatomy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of basal vein to ensure its preferable protection during pterion operative approach. Methods Fifteen cadaveric heads were taken in this study. The arteries and veins of the heads were perfused with red and blue latex, respectively, for simulating pterion approach under microscop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terior segment of basal vein and the operation space was examined. The cranium was then removed, the basal vein and its branches were observed and measured in the free brain. Results Four basal veins lacked of anterior segment, 22 ran closely behind the fasciculus opticus, and four were distant from the fasciculus opticus. The average length of the anterior segments of basal veins was (7.83±1.73) mm, the diameter was (1.73±0.78) mm.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nterior segment adhering to fasciculus opticus and lateral border of chiasm opticum was (12.11±0.24) mm.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confluence of anterior cerebral vein with deep middle cerebral vein and the lateral border of chiasm opticum, the crotch of ICA and MCA were (14.36±1.67) mm, (8.13±0.98) mm and (7.65±0.21) mm,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Having an intimate knowledge of microanatomy of basal vein is conducive to the decrease of damag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for surgery of sellar tumors.

[KEY WORDS] cerebral vein; microsurgery; anatomy, regional

翼点入路是颅底显微神经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之一,广泛应用于处理鞍区、前颅底、中颅底甚至上斜坡区域的病变[13]。目前国内外对翼点入路的动脉显微解剖研究比较深入,但对于翼点入路静脉显微解剖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主要对基底静脉前段的显微解剖进行研究,以便于在翼点手术入路中更好地保护基底静脉,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5具(30侧),由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血液灌注材料为乳胶和乳胶专用色浆。器械包括神经外科常用开颅手术器械及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头架,脑自动牵开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 mm),Canon A2000数码相机。

1.2 方法

用温生理盐水将颈内动脉、椎动脉和颈内静脉冲洗至无血栓。经颈内静脉或直窦灌入混有蓝色染料的乳胶,经颈内动脉与椎动脉灌入混有红色染料的乳胶,并放置48 h。然后将标本固定于操作台上,分别模拟左右扩大翼点手术入路操作。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脑组织牵拉比较困难,我们切掉了颞中回以及直回。分别从手术中常用的间隙进行操作、观察,最后从眉弓至枕外隆凸连线切开头皮,锯开颅骨,仔细分离颅底,取下整个大脑。仔细分离切除部分颞叶,充分暴露基底静脉。对基底静脉及其主要属支分别进行解剖、观察,测量相关数据并拍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s表示。

2 结

2.1 基底静脉前段本干

本文30侧中,22侧基底静脉前段由大脑前静脉、纹状体下静脉、大脑中深静脉汇合而成(图1)。4侧基底静脉前段缺如(图2),大脑前静脉、纹状体下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汇合后流入蝶顶窦; 2侧由纹状体下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汇合而成,大脑前静脉缺如(图3);2侧由大脑前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汇合而成,纹状体下静脉缺如(图4)。汇合处(非大脑前静脉缺如型,以大脑前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汇合点为准;大脑前静脉缺如型,以纹状体下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汇合处为准)在视交叉的外侧,距离视交叉的距离(14.36±1.67)mm。大多数汇合成基底静脉后向内侧行走,然后紧贴视束以弧形向后外行走,进入环池。基底静脉前段长度(7.83±1.73)mm、直径(1.73±0.78)mm。

2.2 基底静脉前段的属支

2.2.1 大脑前静脉

在大脑半球的内侧面与大脑前动脉伴行,向前绕胼胝体嘴到脑底,直径为(0.54±0.14)mm。大脑前静脉收集胼胝体前部、扣带回前部、额叶眶面等部的静脉血。部分标本有前交通静脉,使左右大脑前静脉连为一体,大脑前静脉位于大脑前动脉第一段(A1)上方。大脑前静脉还有小的属支如嗅静脉等。

2.2.2 大脑中深静脉

主要属支有岛叶后静脉、岛叶中央沟静脉、岛叶前中央沟静脉、岛叶前静脉和丘纹下静脉,直径为(1.00±0.35)mm,位于大脑外侧裂的深部,导出岛叶皮质及部分岛盖的血液,向下到前穿质附近接受丘脑纹状体下静脉后,与大脑前静脉合成基底静脉。大脑中深静脉绝大多数为单干,为基底静脉的重要属支。绝大多数大脑中深静脉注入基底静脉,有部分标本大脑中深静脉注入海绵窦和蝶顶窦。丘纹下静脉比较细小,多为3~5支,从前穿质浅出后注入邻近的静脉,主要是大脑中深静脉,部分注入基底静脉。大脑中深静脉位于大脑中动脉后上方。

2.3 基底静脉前段与视神经和相邻动脉的关系

以大脑前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的汇合处以及和视束相交处为标志,测量两点与视神经和动脉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脑前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汇合处与视交叉外侧缘的距离为(14.36±1.67)mm,到颈内动脉分叉处的距离为(8.13±0.98)mm,到大脑中动脉的最近距离为(7.65±0.21)mm。紧贴视束处与视交叉外侧缘的距离为(12.11±0.24)mm。

3 讨

RHOTON等[4]研究认为,单条静脉损伤很少引起静脉血栓、出血、水肿和神经缺损,这主要归因于静脉间的广泛吻合。但在传统神经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操作中,动脉结构和静脉结构都应该保存[56]。YASARGIL[7]建议在解剖中尽量保留弱小的血管结构。丰育功等[8]认为,在与大脑外侧裂相关手术中,熟练掌握吻合静脉的显微解剖对判断术中静脉损伤所引起的术后并发症非常重要,对术野中遇到的静脉要尽可能保留。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外科手术中切断了引流的桥静脉,可在术后数小时引起脑静脉血栓形成,进而引起脑水肿和脑实质损害。

基底静脉又称为Rosenthal静脉,是大脑深静脉的一支。基底静脉通常在前穿质下面、视交叉外侧起始,此点恰位于颈内动脉分为大脑前、大脑中动脉的下方,大多数由大脑前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汇合而成(有特殊类型已在文中描述),汇合后行向后内,经脚间窝外侧,在环池内,绕大脑脚向后上行,通过内外膝状体之间汇入大脑大静脉或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全程可分为3段:由前穿质至大脑脚前面为前段,绕大脑脚到中脑外侧沟为中段,由中脑外侧沟到注入大脑大静脉为后段。基底静脉三段间可不延续而彼此分割,这样,前段可经蝶顶窦注入海绵窦,中段可经中脑外侧静脉注入岩上窦。基底静脉主要收集嗅区、眶面、视交叉、视束、岛叶、颞叶深豆纹区、丘脑、上丘脑、下丘脑视前区等部的静脉血。

本文主要对基底静脉的前段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显示,基底静脉一般由大脑前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以锐角合成,30侧标本22侧以锐角合成在视束的外侧向后走行;有4侧未与视束紧贴,而是有一定的距离。本文同时测量了基底静脉前段紧贴视束处与视交叉外缘的距离。同时,观察了基底静脉前段与颈内动脉和大脑前动脉A1段的关系。

翼点入路又称为“筋膜间翼点开颅”或“额颞蝶入路”。该入路的特点是利用外侧裂作为自然解剖间隙, 以对脑组织的最小牵拉而能对鞍区等广泛颅底病变进行探查,它是开展颅底外科最常用的入路之一。比较常用的有4个手术间隙:间隙Ⅰ,即视交叉前间隙,此间隙呈三角形, 由左右两侧视神经内侧缘和蝶骨平台后缘组成;间隙Ⅱ, 即视神经颈内动脉(ICA)三角;间隙Ⅲ, 即ICA小脑幕三角;间隙Ⅳ,即打开终板所得的间隙。

3.1 基底静脉前段与间隙Ⅰ的关系

间隙Ⅰ由两侧的视神经内侧缘、视交叉前缘和蝶骨平台后缘构成,呈三角形。其内主要结构为视神经和视交叉,深面为鞍隔,垂体柄通过鞍隔裂孔向下与垂体体部相连。接近前床突处,位于视神经下方的ICA从内侧壁发出数支垂体上动脉,向后上方走行,终止于垂体柄、垂体前叶、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下面。鞍隔孔内有垂体柄及供应垂体前叶的垂体上动脉通过。间隙Ⅰ在处理鞍内的病变非常常用。

我们从间隙Ⅰ进行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未发现重要的静脉。把颅脑取下来之后观察发现,部分标本在视交叉的上面有大脑前静脉和前交通静脉,部分标本没有,认为可能由于灌注的原因或本来就缺如。大脑前静脉和前交通静脉位于视束的上面而且距离视交叉的后缘较远。因此,我们认为只要仔细操作,不会损伤大脑前静脉和前交通静脉,从视交叉前间隙切除鞍区病变时,一般不会损伤重要的静脉,从视交叉前间隙操作比较安全。

3.2 基底静脉前段与间隙Ⅱ的关系

间隙Ⅱ由视神经与视束外缘、ICA内侧缘和大脑前动脉A1段前缘组成,呈三角形。该间隙主要结构为颈动脉池及池内的ICA 及其从内侧壁发出的前穿支动脉。ICA 床突段发出眼动脉、垂体上动脉、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ICA 在前穿质下面分叉为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术中扩大间隙Ⅱ,可见深面的基底动脉分叉和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还有在后二者之间走行的动眼神经。ICA 床突上段至分叉处有3 个恒定的大分支,即眼动脉、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

我们观察到,大脑前静脉大多数情况下位于大脑前动脉的上方,同时还有大脑前动脉的分支与大脑前静脉相交。大脑前动脉与大脑前静脉距离较近。在翼点入路的操作过程中,应当轻柔牵拉大脑前动脉,以减少对大脑前静脉及大脑前动脉小分支的牵拉,预防出血。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基底静脉大多数由大脑前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汇合后内行,然后紧贴视束后行。因此,在视束外侧缘操作时应当注意,以防损伤基底静脉,引起出血。

3.3 基底静脉前段与间隙Ⅲ的关系

间隙Ⅲ由ICA 床突上段外侧缘、小脑幕游离缘及颞极基底部前内侧缘组成。间隙内主要结构有ICA、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及各自的穿支,还有位于ICA外侧的动眼神经。后交通动脉起自ICA 后外壁向后外侧走行,止于大脑后动脉,分支动脉起源于后交通动脉的上壁、内侧并向上向后行走,其中最大、最恒定的穿支称体前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由ICA 床突上段后壁发出,在ICA 之下向后走行,沿途发出许多细小分支供应相邻结构,分布于沟回、基底核、颞角的脉络丛。脉络膜前动脉起始处直径变异较大,管径随动脉的行程而逐渐变细。

对于鞍旁肿瘤常常要用到第三间隙即间隙Ⅲ。从第三间隙操作时,应当仔细操作,以防损伤基底静脉。本文观察显示,大多数基底静脉的起始点(大脑前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的汇合处)恰位于颈内动脉的分叉处、视交叉的外侧。基底静脉前段位于颞叶的上方,被颞叶覆盖,因此从间隙Ⅲ操作牵拉颞叶时,动作应当轻柔,以免损伤基底静脉。

3.4 基底静脉前段与间隙Ⅳ的关系

间隙Ⅳ由视交叉后缘、终板后缘和两侧视束内侧缘构成。其前上方为两侧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Heubner 回返动脉和它们发出的穿支。大脑前动脉自ICA 分叉处发出后,向内前方走行,在终板前上方通过前交通动脉与对侧大脑前动脉沟通,并急转向前上方走行。在前交通动脉上方,大脑前动脉A2段前外壁发出Heubner 回返动脉,与A1段平行,向外侧走行,经前穿支进入脑实质。A1段、A2段起始部、前交通动脉、Heubner 回返动脉水平向后发出细小穿支分布于胼胝体、基底核区、下丘脑及额叶脑组织。

本实验过程中未打开终板,只是取下颅脑之后进行了观察,发现从间隙Ⅳ操作会损伤大脑前静脉以及其他小的静脉。由于这些静脉管径非常细,损伤应该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是如果有条件术中尽量保留。

综上所述,基底静脉前段主要收集嗅区、眶面、视交叉、视束、岛叶的血液,是额底前面主要的回流静脉。熟悉基底静脉前段的显微解剖,了解其与颈内动脉和视交叉的关系,在翼点入路处理鞍区病变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更好地保护,以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YASARGIL M G. General operative techniques[M]// YASARGILED. Microneurosurgery[J]. New York: Georg Thieme V erlag Stutzgur, 1984:208271.

[2]朱贤立,朱先里,林洪,等. 翼点入路临床应用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改进[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9,5(1):17.

[3]杨雷霆,黄玮,黄祜鸿,等. 翼点入路在显微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17(1):7779.

[4]RHOTON A. The cerebral vein[J]. Neurosurgery, 2002,51:159205.

[5]SEKHAR L N, CHANDA A, MORITA A. The pre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erebral veins and sinuses[J]. J Clin Neuroi, 2002,9:391399.

[6]KIYA K, SATOH H, MIZOUE T, et al. Postoperative cortical venous infarction in tumors firmly adherent to the cortex[J]. J Clin Neurosci, 2001,8(Suppl 1):109113.

第5篇

关键词:未来十年;经济发展阶段特征;有利条件;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3

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的内外条件,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为我国制订符合实情、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客观判断。

一、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变

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未来十年,我国人均GDP将迈向1万美元。根据历史经验,通过推进工业化、市场化和经济开放可以使一个国家迈出“低水平陷阱”,即从低收入国家行列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二战以来,只有少数的后发国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大部分国家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未来十年,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将面临转变,经济转型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速

我国工业化处于从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持续提高;二是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和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提高;三是制造业结构中,接近世界技术边界产业低端工序产品的比重开始提高。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根据一般理论和历史经验,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二是工业将向深度加工化阶段转化;三是接近世界技术边界产业核心工序产品比重大幅提高。因此,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化将继续深化,产业间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进程将逐步加快。

(三)进入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深度城市化趋势凸显

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0%左右,按照阶段划分,已经进入中期加速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城市化质量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逐步适应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需求。对于我国而言,未来十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0%左右,处于向城市化后期迈进的关键阶段,如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以及缓解城市人口增加与城市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这个阶段推进城市化面临的主要任务,深度城市化趋势日益凸显。

(四)商品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要素市场化改革任务仍然较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主体基础,产品市场化的历史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但是,构成市场经济基础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仍然处于非常滞后的状态,生产要素改革已经严重滞后于整体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主体权属和功能存在根本问题;土地生产要素属性存在内在矛盾;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远没有形成市场配置的基础;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未来十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要素市场化改革,要素市场化程度将逐步提高,但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

(五)经济开始重塑内外平衡,结构调整步伐开始加快

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了经济“再平衡”阶段。对于中国而言,面对国内要素成本上升、更多发展中国家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和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新的情况,过去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全球生产分工的模式难以长期维系,如何实现依靠内需和外需双向引擎拉动经济发展,即扩大国内消费、减少对外贸易依存度,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在这种情形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将逐步加快,经济转型的难度也逐步加大。

(六)社会利益关系出现分化,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复杂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各类社会矛盾将逐步凸显。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出现了阶层利益关系的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直接表现为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总体贫富差距、区域收入差别和行业收入差别扩大,由于收入差距和其他原因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从而使得社会结构和利益出现分化,而社会结构和利益的分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分化,社会矛盾将空前尖锐,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将更趋复杂。

二、未来十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经济规模实力较为雄厚,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扎实基础

经过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大。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为5.8万亿美元,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超过英、法、德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三大股东。我国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开始显现,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增大,经济抗风险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渐进加快,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不断增长,各类经济结构加速转型。首先,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将明显下降,由过去以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转向以住行服务为主的享受型与发展型消费。其次,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相适应,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持续上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最后,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城镇化率将超过50%,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质量也将明显提高。这些发展都将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从而为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巨大,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需求条件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我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消费市场。汽车、家用电器等家庭耐用消费品销售量已居世界首位,但人均拥有量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增长潜力仍很巨大。住房和服务性消费水平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家庭消费中的比重也将大幅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深入发展也将对基础设施、城市建设、重大装备、科技研发等产生巨大需求。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条件。

(四)储蓄率将保持较高水平,能满足经济较快发展的资本需求

我国是高储蓄率国家,目前社会总储蓄率在40%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储蓄率可能将趋于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仍将保持在40%左右的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处于较高水平。在投资效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仍然较为充裕。与此同时,我国继续保持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国际优质资金供应依然充足。储蓄率保持较高水平以及外资持续流入,能满足未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资本需求。

(五)科技和教育水平逐步提升,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我国科技和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009年我国科研人力资源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一,科学论文数世界第二,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世界第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各年龄层次入学率不断上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明显提升,科技教育对我国经济较快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六)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坚实依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能源、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和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已居世界第一,电力装机世界第二,其中风电、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发展速度也居世界前列。电网和油气管网建设加快,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电力和油气输运体系。交通基础设施迈上了新的台阶,初步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框架。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世界前列,国家高速公路网快速推进,沿海建成了一批大型、深水、专业化的码头,民航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速。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大大提高,为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坚实和优良的物质条件。

(七)社会大局基本稳定,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近几年,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取得一定进展,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互联网管理等社会管理,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实现了社会大局基本稳定,将为我国继续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八)体制活力显著增强,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经过不断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继续推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得到改善。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潜在的制度红利仍然很大,将不断激发经济活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进一步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关键制约因素

(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

我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但是累积的结构性问题开始逐步凸显。第一,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投资率不断上升,而消费率不断下降,目前消费率已经不足50%,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由此带来了经济增长的效益不高、人民消费水平低以及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还远没有实现现代化;工业大而不强,技术水平、产品档次还较低,关键技术自给率低,高新技术产业占的比重较低,信息化应用不足,产业集中度不高,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服务业发展还比较滞后,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43%,不但低于全球70%左右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51%左右的平均水平,同时服务业还存在着质量水平不高和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影响了我国整体产业的加快转型和持续发展,从而使经济增长中的矛盾更为突出。第三,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区域发展存在着区域差距大和区域分工不协调的问题,地区间分工弱化,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的问题较为突出。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和不平衡,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因素,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二)人口结构出现特征性转变,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消失

相关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5%左右,总抚养比的下降可以较好地从人口结构层面解释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到2013年左右,我国人口抚养比将出现上升的趋势,人口结构将发生转变,劳动力供给将开始减少,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人口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形将发生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衰减,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分工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面临挑战。

(三)技术引进的增长效应递减,经济增长的技术支撑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与国内廉价劳动力和软约束的资源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低成本的经济增长模式。但是,相关研究表明,从2000年之后,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递减,近几年递减速度有逐步加快的倾向,而自主创新的贡献率逐步上升。然而,我国自主技术供给能力还比较弱,培育与发展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国外技术外溢效应消退的情况下,新的技术生产方式又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接续,这成为未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阻力。

(四)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利益矛盾进入激化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受改革不彻底、制度不健全、调控不到位的影响,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者报酬占比持续下降,由1995年的51.4%下降到目前的约40%,而同时资本所得明显上升,由36.3%提高到了46.1%,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二是人群间、城乡间、行业间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反映收入人群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了0.4,在世界范围内看也属于较高的程度。城乡差距仍在拉大,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为3.3倍,比1985年扩大近一倍,同时城镇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拉大。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别扩大,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8倍,扩大到目前的2~3倍,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平明显高出合理水平。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社会利益分化严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对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形成了障碍。

(五)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发展面临更多制约条件

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投入,200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4%、43%、34%和52%。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禀赋总体较差,依靠国际市场又面临着种种风险,资源约束明显强化。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也较大,当前很多地区环境污染严重,重大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阶段,我国未来资源环境消耗程度还将保持较高的水平,在全球资源供给偏紧和环境约束强化的背景下,保持国内经济较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四、加快推进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调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未来十年,从国内发展条件变化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针对内部条件的变化和发展新阶段的特征,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进行适度调整。归总而言,面对新的内部发展条件,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进行以下几个层面的调整。

(一)战略思路由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转变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过去30多年,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依据要素禀赋的特点,遵循比较优势的理论原则,实施适度赶超的发展战略是这个阶段我国主要秉承的战略思路。然而,随着劳动力等充裕要素供给速度放慢,我国固有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转变,要素禀赋关系变化与充裕要素成本上升将弱化并最终改变我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因此,我国以劳动力充裕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参与全球贸易分工的阶段已经正在走向尾声。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战略思维,通过技术创新等内生路径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加快提升要素的总体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资本存量质量,推动产业和贸易结构升级,为在全球国际分工中逐步转变“低端”生产角色做好战略储备。

(二)战略目标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都追求一个“快”字,实施赶超战略,试图在较短的时期赶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我国也不例外,过去30年实施了赶超战略的增长目标,单纯追求 “快”的数量型增长,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粗放型的战略目标。这种发展方式与我国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环境相适应,如工业化的总体水平低、市场竞争不激烈、环境和资源约束较为宽松。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单纯追求数量型的增长目标导致了我国经济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包括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因素,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片面追求“快”的数量型增长的战略目标必然要走到尽头。因此,必须重新设定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注重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包容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三)战略模式由低成本扩张型向高效率创新型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形成了“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模式。应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是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以及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显著加大,这种战略模式实行的空间越来越小。由此,我国需要对一个持续了30多年的发展战略模式做出实质性的调整,由低成本扩张型向高效率创新型转变,即由过去低成本的规模扩张向提高效率转变,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降低能耗,走自主创新之路、新型工业之路、农业现代化之路和城镇化之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战略要素由资源环境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如上所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战略要素条件是低成本的资源和较大的环境容量,因此以资源环境消耗为战略要素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层面。鉴于此,和很多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使用强度较高,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然而,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由于资源稀缺程度上升,各国对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资源民族主义”上升,中国获取资源的成本将逐步提高;同时,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之面临气候变暖这一全球环境问题,中国高碳的能源结构使中国的发展处境极为不利,如果中国经济不能在低碳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的增长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由此,我国战略实施的要素方式应该由资源环境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增强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战略重点由经济主导型向经济社会协调型转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出于经济赶超的我国战略实施的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经济导向型的战略重点。但是,随着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特别是我国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各类社会矛盾逐步凸显。首先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出现了阶层利益关系的失衡状态,收入财富分配的不均等程度显著提高,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步伐大大加快,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出现了分化;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社会领域发展还比较滞后,人民能够享有的公共服务数量有限、质量不高。现阶段,收入差距大和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使经济发展丧失必要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增长有可能因此而停滞。因此,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应该由经济主导型向经济社会协调型转变,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一五”期间至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基本任务、前景展望和政策取向[J].经济学动态,2005,(11).

[2]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因素分析与展望[J].资本市场,2008,(4).

[3]刘世锦,高全成.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格局与面临的重要挑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7).

[4]林光彬.中国30年经济发展的评价标准与未来的道路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

[5]吴涧生.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及面临的主要风险[J].宏观经济管理,2009,(7) .

[6]毕吉耀,张一,张哲人.“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宏观经济研究,2010,(2).

[7]张志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 .

[8]王一鸣.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宏观经济研究,2010,(12).

[9]黄范章.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走势[J].经济研究参考,2010,(17) .

[10]卢中原.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J].当代经济,2011,(5).

[11]刘世锦.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战略选择[J].财经界,2011,(7).

第6篇

[关键词] 国际化经营 配套体系 核心竞争力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生产社会化、经营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球分工与合作、国际技术和资本流动的客观需要。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产业出现空当,企业资产迅速贬值,一方面他们由于忙于自保而无暇顾及他国企业的竞争,这为我国企业的海外扩展减轻了障碍;另一方面,他们急需外部资本的注入以摆脱金融海啸的阴影,必然会降低谈判的门槛,从而我国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谈判成本大大减少。

一、国际化经营的内涵和意义

1.国际化经营的定义

关于国际化经营概念的界定,在国际经济史上早已有各种不同的论述。较早对其定义的是Vemon(1966),他认为国际化是连续性阶段的概念,即厂商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变而逐渐增加国际化的程度;Annavarjula & Beldona(2000)将国际化的范畴或者说标准确定为“3O”:是否从事海外运作(Operations),是否拥有(Ownership)海外资产,管理风格、战略、组织结构等是否具有国际化导向(Orientation)。本文认为所谓国际化经营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跨越国界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以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效益的提高,把企业做大做强。

2.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首先,国际化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品牌战略。没有技术含量、缺乏自主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际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所面临的不单纯是生产危机,而是生存危机。为此需要进行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而国际化经营是获得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其次,可以弥补国内资源不足,解除瓶颈制约。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投资,可以直接利用国外的各种资源, 弥补国内资源短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可以有效地绕过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

金融危机对企业国际化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国际化企业如果不在核心竞争力上进行强化和革新,就可能再次被国际风波席卷,因此要重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外部金融支持体系。

1.核心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金融风暴以后,核心技术的独占性和前卫性成为国际化企业抗风暴的最主要核心因素,即核心竞争力。而建立企业核心技术研发体系,主要从以下三个入手。

第一,设立自己的技术研发基地,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进行技术研发合作,提高R&D费用在企业成本中所占的比重,用全球技术服务全球经济,形成面向世界的科研中心;充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大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开发起关键作用的人才的奖励,激发潜力,调动积极性,稳住人才、吸引人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第二,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即对现有技术进行分类和重新整合,将一般技术、通用技术和专有技术、关键技术区分开来。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改造,以便形成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第三,政府政策的支持。发达国际政府大多重视对核心技术的R&D,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以贯彻落实。如美国和加拿大都以法律的形式都明确规定不论政府的还是民间的科研机构均属于非营利性的,不承担纳税义务。而企业的R&D费用也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投资,享受税费减免的双重优惠。

2.组织管理创新体系

金融风暴冲刷了原有的企业国际化组织管理体系,必须构建抗风险能力强、国际适应性强的企业国际化管理创新体系。

第一,重视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长期系统工程,这就会使得管理创新成果没有技术创新那样清晰和明确,而且其成果所体现的价值也是间接的。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这种模糊性,往往造成对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视不够,进而势必影响企业的管理创新的进程。因此,要搞好管理创新必须重视创新成果。

第二,营造企业管理创新文化氛围。企业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汲取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 并对其进行创新应用,为企业服务。这一方面摩托罗拉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其为每一个新进员工提供为期两天的入职教育培训;为了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经常对员工进行重新培训以保证他们的生产能力和工作业绩。随着公司在培训方面的持续投入,员工的技术和能力不断提高,使摩托罗拉在同行中一直得以保持竞争优势。

3.市场知识创新体系

以Johanson &Vahlne(1977年)为代表的北欧学派在国际化阶段模型(UPPSALA模型)中提出海外经营的经验决定海外经营活动,而经验性知识即是市场知识(Market Knowledge)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的是通过四年以上亲身工作实践而获得的关于具体市场经营的知识和经验。其通过对国外市场机会和风险的认识,进而影响到海外市场的经营决策;企业的跨国经营是一个这是一个不断获取知识、降低风险、增加投入的循环往复过程;国外市场知识获取越多,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将会越高。

三、完善外部金融支持体系

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通常要克服两大难题,资金融通和风险保障,而在国际金融支持体系下可以得到有效化解。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优惠贷款、担保、保险等金融业务,切实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政策优惠和扶持。特别是金融风暴后,企业国际化缺乏必要的内外部金融支持。

第一,设立专业机构满足对外投资资金需求。日本至少有8家机构从事境外投资的促进活动,其中日本进出口银行最为典型,它为日本企业从事海外投资、联合贷款进行融资以及为私人金融机构的联合贷款提供担保,向日本海外投资项目、国外资企业或外国政府提供贷款。相应地,我国也有中国进出口银行,致力于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项目,根据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建议,这种政策性银行不仅要在进出口方面,同时要在国际资本流动、收购兼并、资源的互相补充等方面来支持企业国际化进程,努力发展成为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其海外投资融资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各种融资便利。

第二,提供特殊金融支持。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国内外凡是有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大多都有着强大坚实的金融后盾,银行关于企业对外投资方面的支持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信贷和担保业务外,还往往提供其他一些特殊的金融支持,以满足企业在跨国投资和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如德国为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子公司、从事收购兼并业务以及其他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的企业活动提供贷款,同时还向这些企业提供风险资本和长期贷款,其联邦经济部甚至还向中小企业提供特别贷款,以降低在发展中国家的合资企业使用新技术的风险。我国应增加对从事国际化经营企业的中长期优惠贷款、允许更多的企业集团设立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继续选择一批经济效益好、偿债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到海外直接发行国际债券等等以增强企业到海外投资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石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5)

[2]邹 纯 张文静: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走出去”战略[J],北方经济,2009(5)

[3]彭蔚英: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对策[J],科技信息,2008(6)

[4]蒲银等: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时代经贸,2008(12)

[5]文 静:我国对外投资中的金融支持[J],对外投资,2003(8)

第7篇

关键词 断电复位;便贴式;超低功耗;机电一体

中图分类号:TM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145-02

1 研制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播和创造知识并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建设节约型校园也势必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当前高校的资源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各种浪费现象在校园里普遍存在,尤其是在用电的使用上,浪费尤为严重。

许多高校在晚上都有统一断电的规定,由于每个人的作息时间不一样,加上许多大学生睡觉时间比较晚,在断电时还有绝大部分同学没有上床睡觉,就导致学校断电时开关还是打开的,而等同学上床睡觉时就会忘记关掉开关。学校为方便早起的学生,一般通电时间比较早,大概在6点左右,甚至更早。而更多的学生起床是赶在上课前半个小时。就西南交大而言,第一讲上课时间是8点,那么同学起床时间是7点半。在这种情况下,前一天晚上忘记关灯的寝室就会浪费掉至少一个半小时的电量。

通过调查,我们证实了确实存在忘记关灯造成浪费用电的情况。并且,浪费的情况较为严重。如果不将这个问题解决,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基于以上设计背景,我们设计了一个便贴式断电自动复位节能器,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2 机构设计

本自动复位系统的工作分为两个步骤:夜晚断电和早上通电。下面具体介绍系统的工作原理:

2.1 步骤一:夜晚断电

夜晚断电后,光敏传感阻值改变,使继电器吸合,带动销钉使弹簧复位,使开关自动关闭。同时使装置内置电路断开,降低功耗。

2.2 步骤二:早上通电

来电之后,开灯的压力使弹簧受压,销钉限制弹簧复位。同时接通内置电路,光敏传感进入工作状态。

2.3 电路原理

由以上机械原理分析可知,问题的关键在于继电器的吸合与断开条件,由此,本组设计电路图如图1。

白天打开灯时,压迫压杆A和弹簧,使得销钉插入销孔压杆A和套筒B接触,装置得电,准备工作。

由R1、R2、R3、R5组成的电桥。由于有光的照射R5电阻较小,分压小,使得C处电压小于D处,LM33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不通电。

夜晚断电后,灯熄灭。R5阻值升高,使得C处电压大于D处。LM33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得电。带动衔铁销钉拔出。在弹簧力作用下压杆A弹出,压动开关关闭。同时压杆A和套筒B分离,断开装置电源。

二极管D1起到过压、过流保护LM33的功能,R4、C1组成的震荡支路起到延时的功能,使装置不会因为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光线瞬间变化而产生动作,增加可靠和实用性。

2.4 机构模型图

3 创新点及推广应用

1)与现有的一些复位开关相比,此装置耗电更低,只在开灯的时候运行,并且运行时阻值大,几乎不会消耗电能,做到了真正的节能。

2)与现有的一些复位开关相比,此装置结构简单,采用便贴式结构,无需拆卸原有开关,方便易用。

3)本装置从原理上进行了创新,现有的自动复位开关大多采用电磁铁吸附开关,这种结构的缺点是装置本身能耗大,电磁铁克服弹簧拉力需要很大的电能,造成了浪费。我们设计的装置原理上采用继电器线圈的吸合带动销钉复位,使开关断开,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能耗。

4)本装置在外观上简单大方,一个外壳贴在原有开关上即可使用,无论是更换还是装卸都特别方便。

从经济方面考虑,本系统主要应用于统一断电的场所,除了学生宿舍外还可推广至企业职工宿舍等一些人多并且统一断电的宿舍。

从系统结构方面考虑,本系统只能用于单个开关控制灯泡的场合,所以一些有这种电路的家庭及办公场所也可以考虑使用;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本系统可以推广至任何有条件的公共场所,节能减排从点滴做起,地球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螺旋弹簧疲劳试验规范[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标准.JB 731-76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S].技术标准出版社出版,1997.

[3]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光敏电阻器总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1年第24号.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时间继电器技术条件[S].中国标准出版社,1985.

第8篇

论文摘要: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十倍速变化的时代,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本优势的独特性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技能,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标志。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全球一体化的力量如信息网络化的力量、知识与创新的力量、顾客的力量、投资者的力量、组织的速度与变革的力量等各种力量的挑战和冲击。

0 引言

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既有着工业文明时代的深刻烙印,又反映着新经济时代游戏规则的基本要求,从而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一个从人事管理到战略管理的转变的过程,人力资源经理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高级办事员到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转换。这其中包含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从空白到丰富,从从属到主动,从事务性到战略性的历程。

1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

1.1 人事档案管理阶段 人事档案管理与我国的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的流动受到了严格的政策限制,人力资源的优势完全被忽略了,企业用人年功制,竞争选拔凭资历,工资分配搞平均。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这个时候的人事部基本上是一个象征,是企业的总后勤,完全服务于国家的政策,配合有关国家政策完成工作。本上属于听命型,企业内部听总经理的,企业外部听政策部门的,除此之外,就是重复业已熟练的流程,工作的技术含量极低。作为人事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务性部门,作为人事经理则是这个部门的高级办事员,人事经理充其量是一个高级办事员的论断由此得来。

所以至今还有人多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个没有专业的工作,只有那些专业不好,技术能力不强的人才会去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什么人都能做。可见,认识经理的高级办事员的形象在人们中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

1.2 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唤起阶段 随着市场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的流动的限制被打破,人才的市场化趋势日趋明显,求才择业开始双向选择,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管理者的认同。

同时,人才政策的开放带动了企业间人才流动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管理遇到了挑战,开始注意人才的动向,如何留住企业的人才成为企业关注的一个焦点。

企业的管理层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纷纷研究对策,督促人事管理部门研究解决留人这个难题。在这个阶段中,高层管理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主导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而人事部门则处于被动听从的地位,主要目标是完成企业管理层的用人留人决策。

1.3 人力资源管理形成阶段 随着从人事经理到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转换,人力资源经理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习研究,开始研究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书籍,参加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研讨会,培训班,咨询公司也顺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通过的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人力资源经理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成的理论体系,对人力资源的观念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企业中初步建立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体系管理等为框架的人力资源构架。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在观念和意识上都前进了许多,这个阶段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形成阶段,意义重大。

1.4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在形成阶段的基础上,随着人力资源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始逐步成熟,从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员工的绩效管理,建立现代化的薪酬体系。开始考虑整和企业人力资源,通过岗位分析和人才盘点,更加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绩效能力,通过改革薪酬管理体系,优化薪酬的分配作用,使之更加具有激励性。 转贴于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手段,人力资源经理不但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提高了管理技能,更在企业里培养了重视人才,开发人才,激励人才的企业用人观,带动了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人才观念,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趋成熟和发展。

1.5 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阶段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加强,企业间对人才的争夺战也越演越烈,人才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谁掌握了人才,谁掌握了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谁就是掌握了竞争制胜的法宝。

于是,人力资源经理终于名正言顺地站到了企业的战略管理层,成为企业管理层中至关重要的一员,作为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决策。

2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上述变化的回应,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可能发展趋势。

2.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及向直线管理部门的第二回归。冷战结束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来自国内、国外的剧烈竞争。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规模经济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已不再占有昔日的优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规模小、技术含量却很高的小型企业,为顾客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小型企业里,管理部门,尤其是职能管理部门的浓缩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在这些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有时甚至还有财务会计部门都可能合并为一个部门,统一为企业提供综合职能支持。另一方面,巨型跨国公司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发现其巨大规模不再是优势,出于激烈竞争的压力,也在集团内部实行所谓的的“内部企业家”式的管理方式,把全球几十万人的大公司整编成数百个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成本——利润中心。这些成本——利润中心享有巨大的自主权,在财务、人事、生产、销售等企业管理方面享有独立的管理权。这样的成本——利润中心与上面提到的单个的中小公司十分相似,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弱化同样不可避免。

第9篇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效果分析

doi:10.14033/ki.cfmr.2017.17.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7-0132-03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泌尿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比较高,在临床上一般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为研究和探讨微创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特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6月治疗的4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20~76岁,平均(28.2±3.2)岁;单发右侧的有12例,单发左侧的有30例,双侧的有4例;根据表现症状发现,恶心呕吐的患者有2例,腰部疼痛或酸胀有29例,血尿的患者有10例,没有症状的患者有5例;手术前IVU显示,肾重度积水的患者有19例,中度积水的有27例。纳入标准:患者结石的长径均大于1.0 cm;不能运用输尿镜进行碎石治疗;结石位于输尿管之上;造影剂无法在输尿管内显示。将46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放性取石手术,这种手术主要以体外冲击波碎石为主,是利用冲击波的作用,对体内尿路结石进行击碎。试验组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手术前,根据患者的病情并征求患者的意见,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式,患者最先取截石位,将F6输尿管导管在输尿管硬镜下逆行置入患侧输尿管中,然后患者取俯卧位,垫高肾区腹部,在X线的引导下选取第11肋间或12肋下与肩胛下线至腋后线交界处为穿刺点[1]。运用18号肾穿刺针进行穿刺,若是有积液溢出,确认进入集合系统中时应及时置入斑马导丝,取出针鞘后用尖刀切开皮肤筋膜层,沿导丝利用筋膜扩张器依次扩张穿刺通道至F16,留置剥皮鞘,置入输尿管硬镜观察是否进入肾盂并寻找到结石。确定结石位置后,拔除导丝,调整冲洗水压力,沿输尿管硬镜操作鞘置入200 ?m钬激光光纤,调整钬激光输出功率进行碎石[2]。结石粉碎后放置双J管,通过经皮肾通道留置肾造瘘管,妥善固定,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一期手术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等各项指标。术前、术中抽取血液样本进行血红蛋白浓度检测,失血量(ml)=术中血红蛋白浓度(g/L)×冲洗液总量(ml)/术前血红蛋白浓度(g/L)。术后按照舒适度评分标准(BCS)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记录患者术后1、2、3、4 d的舒适度和疼痛度。BCS评分标准:0分为患者在手术后持续疼痛;1分为患者在安静时,手术创伤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2分为患者手术后平卧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手术创伤轻微疼痛;3分为患者手术后深呼吸时不会出现疼痛;4分为患者手术后即使咳嗽严重,手术创伤的疼痛感也没有。VAS评分标准:0分为患者完全无痛;1~3分为患者轻微疼痛;4~6分为患者中度疼痛;7~9分为患者重度疼痛;10分为患者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一期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期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BCS舒适度比较

在舒适度方面,验组的术后1、2、3、4 d的舒适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在疼痛评价方面,试验组术后1、2、3、4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中壮年时期易发的一种疾病,无论男女都可能发生,其男、女发病概率为3~9∶1[3]。输尿管结石的主要症状是绞痛和血尿,常见并发症是梗阻和感染[4]。输尿管结石一般经过体检、X线、化验等方式检查等确诊[5]。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式不断增多,例如输尿管镜碎石、体外碎石、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等。但是,由于结石与输尿管黏膜之间的粘连性关系,运用输尿管镜碎石、体外碎石等方法往往难以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结石,需要反复进行碎石手术,这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6]。微创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与常用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气压弹道碎石相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舒适性及无痛性。因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液电或电磁冲击波发生器,发射高能量的冲击波,冲击波能够穿透人体,汇集在体内尿路结石上,再释放能量将结石击碎,结石碎片自然排出[4]。冲击波在穿透机体时也会造成肾小球、肾小管等组织损伤,反复进行的话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导致肾脏萎缩[7]。而钬激光则不然,碎石过程中结石不容易跑掉,回冲率的概率比较低,进而提高治疗的作用和效果。微创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是通过膀胱镜、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直接碎石,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而且钬激光光纤是可弯曲的,不仅可以通过硬性输尿管镜导入,还可以通过软性输尿管镜导入进行碎石。因此它对任何部位的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均可进行有效地碎石。

本研究表明,运用微创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的试验组患者,虽然手术时g略长于常规组,但在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BCS舒适度和VAS疼痛评价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可见,微创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避免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减轻患者的术后痛苦,便于患者及早康复。同时,两组一期手术成功率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微创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不但能够解除患者的病痛,还能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保护肾脏功能,且能找到并解除疾病病因,防止结石复发,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应忠,王健,佟发春,等.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4):631-633.

[2]王仙友,林昀,陈安屏,等.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A]//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浙江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浙江省医学会.2015年浙江省泌尿外科学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2.

[3]周详福,高新,温机灵,等.平卧位微穿刺造瘘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56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11):728-730.

[4]徐磊.超声引导微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研究[D].芜湖:皖南医学院,2015.

[5]伍杰.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结石临床分析[A]//中华高血压杂志社.全国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培训班暨健康血压中国行福建漳州会论文综合刊[C].2014:2.

第10篇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血流动力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c)-0105-03

颈椎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超声检查椎动脉病变快速准确[1-2]。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及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对椎动脉的形态、结构、血流成像及血流动力学进行探讨分析,旨在探讨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经骨科临床、X线、CT或MRI检查初步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97例,其中,男63例,女34例,年龄31~79岁。病程1~23年。选择无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临床上无头昏、头痛、视物模糊等发作史,因其他疾病前来检查,已排除颈椎病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63岁。97例颈椎病患者中超声诊断了5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内径

1.2 仪器及方法

使用GE-Vivid 7型彩超仪,具有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常规应用二维图像、彩色及脉冲多普勒探测颈动脉、椎动脉,然后应用B-flow技术探测椎动脉,记录相关参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其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例正常对照组椎动脉内径及血流测值见表1。其中2例椎动脉内径2.8 mm(21和22岁),临床和X线证实无颈椎病。对照组椎动脉内膜及中层厚度3 mm。PSV>50 cm/s、EDV>15 cm/s、Vm>26 cm/s、各血流参数左、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椎动脉近段和中段各血流参数比较,除EDV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近段显著高于中段。

根据以往研究结果,椎动脉内径1.23,RI>0.71,椎动脉供血不足时,在狭窄的基础上,流速降低,中段PSV

狭窄侧与健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参数比较见表2。狭窄侧近段、中段椎动脉分别与对照同段比较,中段各参数均有显著意义: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内径和三项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近段除PSV无意义外,其他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I、RI高于对照组,内径、Vm、EDV低于对照组。健侧与对照组近段、中段分别比较,除近段PI稍有意义外,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论是狭窄侧和健侧中段的内径和血流参数均低于近段。椎动脉型颈椎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参数均有意义,内径和三项流速低于对照组,PI、RI高于对照组。应用B-flow技术检测椎动脉能同时显示血流、管壁及及周围关系,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更具优势。

3 讨论

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多认为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是引起颈性眩晕症状的重要原因。 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分出后,先上行走至第六颈椎经横突孔进入颅内。椎动脉一般分为3段:椎前段、横突段及寰椎段。椎动脉的任何一段病变引起缺血时,均可引起相类似症状[5]。由于颈椎的肥大性增生,骨赘突入椎动脉管,压迫椎动脉使管腔狭窄。增生肥大的颈椎还可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的反射性收缩,血管痉挛、变细,血流量减少。B-flow技术是利用数字编码超声技术对血流、血管及及周围软组织进行实时观察,并以灰阶方式显示的一种新型影像技术[6],增强了血细胞的反射信号,抑制组织噪音,直接形成血管内血细胞的信息。其帧频和分辨率分别达到彩色模式的3倍和4倍,并且直接地显示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无血流外溢;此外,B-flow不依赖扫描角度、无需调节如取样包大小、壁滤波、彩色阈值等复杂的血流控制指标,当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时,也能很好地显示管腔内血流。所显示的图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应用B-Flow技术能更有效地评价椎动脉病变,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更快捷准确的诊断意义[7]。

张佩文等[8]报道104例CSA患者的超声表现,认为管径及PSV 可以作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灵敏指标。本文应用B-flow检测CSA表现为病变段管腔变细,多为单侧狭窄,很少表现双侧椎动脉狭窄。单侧狭窄严重者,对侧椎动脉可代偿性增宽。临床上诊断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多数表现为“普遍性”狭窄,内径均

[参考文献]

[1] Sakima H,Wakugawa Y,Ias K,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degree of left subclavian artery stenosis and the left vertebral artery waveform by pulse Doppler ultrasonography[J]. Cerebrovasc Dis,2011,31(1):64-67.

[2] Kim ES,Thompson M,Nacion KM,et al. Radiologic importance of a high-resistive vertebral artery Doppler waveform on carotid duplex ultrasonography[J]. Ultrasound Med,2010,29(8):1161-1164.

[3] 唐杰,温朝阳. 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5.

[4]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 4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801.

[5] 任卫东,唐力. 血管血管超声诊断基础与临床[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0.

[6] 张佩文. 数字编码超声技术在组织成像中的应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J]. 医疗装备,2002,9(1):36.

[7] 林玉娟,吴静, 赵凯英,等. 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对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意义[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6(1):191-192.

[8] 张佩文,吴家干,崔玉萍,等. 380例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超声多谱勒血流图表现[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11(6):451.

[9] 刘淑萍,李文秀,孙斌,等. 彩超检查椎动脉在适龄入伍男性人群中的应用[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1):49.

第11篇

【关键词】颈椎病;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单开门;微型钛板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76-02

Posterior cervical single door miniature titanium plate fixed treatment of 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Song Yang1* Yang Yan Jun1** Cheng Wei1*

(North China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bone outside 2th families Ji Lin 132400)

【Abstract】Objective:Talk about posterior cervical single door miniature titanium plate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 dylotic myelopathy(MCSM)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cent follow-up results.Methods: From March 2010 to March 2012,a total of 42 cases with 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 operation after cervical single door miniature titanium plate companion and obtain complete follow-up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had decompression range from C3 to C7. Operation will bending into "Z" form 6 hole miniature titanium plate respectively on both ends fixed in opened the door of the vertebral plate and gate shaft side of the block.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silk suspension fixed method. Through the imaging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ll cases.Results:All patients according to all did not appear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ch as nerve, blood vessel damage, the mean follow-up was 9months(6-12months),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display inner fixed firmly, there was no screw loosening and reclose of the opened laminae.

Postoperative JOA score increased a lot after the operations; preoperative an average of 8.9 (7-11) points, postoperative 13.2 (8-16) points; postoperative JOA period average 52.82% (15.6% -80.5%); after 6 months period JOA average 54.25% (17.94%-84.75%). Postoperative cervical shaft symptoms (AS) evaluation, after 6 months period AS the average 65.4%(24.8%-86.0%).Conclusion: Posterior cervical single door miniature titanium plate fixed treatment of 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the exact curative effect, simple operation, and nerve function and clinical symptoms have markedly improved, an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Cervical disease;Laminoplasty;Open-door;Titanium miniplate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间盘脱出或外伤致脊髓压迫、供血障碍从而引起脊髓功能障碍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类疾病,常是多节段病变,影响病人的生产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烦恼。自Hirabayashi等[1]首次提出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以来,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近期和远期随访结果都已经证实具有确切、持久的疗效。笔者选取我院骨二科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脊髓型颈椎病42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22-71岁,平均56岁。其中9例为各种原因外伤致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者,需行椎管扩大减压,21例为3个以上节段的严重性颈椎病,6例为后纵韧带钙化症;后二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束症。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椎 X 线片、CT或MRI检查,外伤患者排除骨性结构损伤导致的颈椎不稳,了解椎管狭窄程度,脊髓受压情况,结合临床决定行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治疗。

1.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取俯卧位,面额部置放于倒“U”型托架上,眼部贴眼贴膜保护,颈部略屈曲,双肩以宽胶带牵向尾端固定,取颈后正中纵切口,显露C2~T1棘突及两侧椎板,C3~7棘突于基底部截断。手术减压节段包括 C3~C7 5 个节段,选择症状较重侧为开门侧,用枪式咬骨钳配合微型高速磨钻沿双侧小关节(侧块)与椎板交界处内侧缘2~3mm 处开骨槽开骨槽,开门侧椎板磨透椎板内侧皮质骨至硬脊膜囊,在对侧椎板上用磨钻磨制“V”形骨槽,深至椎板深层皮质,作为门轴侧的铰链。把椎板向门轴侧逐个缓慢掀起,同时清除椎板边缘黄韧带、硬膜囊上的粘连带,并咬除小关节突内侧缘,开门角度约45°,充分显露硬膜囊,见硬膜囊后移搏动明显。常规固定C3`75个节段,将长度适宜(本组均为6孔)的微型钛板制成“Z”形,一端固定于侧块,另一端固定于同节段棘突根部,固定钉进钉时椎板侧垂直进钉,侧块侧可垂直或稍向外进钉,不可穿透对侧骨皮质。于钛板外放置明胶海绵后留置负压引流、逐层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

按颈椎后路手术后常规处理。术后2d鼓励患者早期离床活动,戴颈围领保护4-6周,术后4周开始主动伸屈颈部活动,锻炼颈后肌群。术后 6 个月复查 CT,观察门轴固定情况和椎管形态。

2 结果

本组平均随访9(6-12)个月。脊髓功能按JOA评分法评定[2],改善率=(术后分数-术前分数)/(17-术前分数)×100%。改善率>75%为优;50%~74%为良;25%~49%为好转;

图1 颈椎后路微型钛板固定示意图

图2 1)术前颈椎受压情况 2)微型钛板固定正位片 3)微型钛板固定侧位片

3讨论

后开门椎板固定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是关节囊悬吊法,即用粗丝线将掀起的椎板缝合固定在“门轴侧”的椎旁肌或小关节囊上。这是软性门轴固定,在门轴侧没有达到骨性愈合之前,施加在椎板上的应力及椎板的弹性回缩力导致关节囊的松弛,同时颈部活动丝线对周围软组织的切割,出现再关门及颈椎轴性症状。因此存在着术后容易出现再关门现象,甚至压迫脊髓的缺陷及轴性症状加重[4]。为此,许多骨科学者尝试对传统的单开门进行有益的改良,如“锚定法”[5],“伊藤法”[6]和“微型钛板固定技术”[7]。“微型钛板固定技术”即通过微型钛板在掀起的椎板和同侧侧块之间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对开门侧形成真正的刚性支撑,维持脊柱后结构固定在手术时的位置,达到了手术后即刻稳定,可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或角度减小。另外,钛板固定对门轴侧也起牢固的稳定作用, 有利于门轴侧的骨性愈合,防止椎板原位还纳。

在正常情况下,脊髓周围有一定的“缓冲间隙”存在,若出现椎间盘脱出,椎体后缘出现骨赘,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等病理改变时,脊髓可发生一定的移位,以避免或减轻对之刺激或压迫。而在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或 OPLL 的患者中,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进一步狭窄都可使之产生压迫症状[8]。Uematsu 等[9]认为后路开门减压时,由于“弓弦原理”,脊髓向后漂移以减轻前方致压物对脊髓的压迫,神经根牵拉效应是C5经根主要病理机制;如果所开骨槽过于靠外侧、椎板开门角度大于68°者,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明显增加;Kaner等[10]认为单开门时椎板打开的角度不要超过60°,明显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行颈椎后路微型钛板固定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颈髓后移距离加大并不会相应提高术后患者的康复率,却可以引起持续的AS[11],却可较易发生开门后神经根病是C5神经根麻痹[12-13],预防措施是门轴设在侧块与椎板交界处的椎板部以降低椎板开门的程度和开门角度(门轴侧椎板与椎体后缘水平线的夹角)

参考文献:

[1] Hirabayashi K,Watanabe K,Wakano K,et al. 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 for cervical spinal stenotic myelopathy.Spine,1983,8(7):693

[2] Hirabayashi K,Miyakawa J,Satomi K, et al. Operative results and postoperative progression of ossific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ossification of cervical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J].Spine,1981,6(4):354-364.

[3] 曾岩,党耕町,马庆军.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颈部运动功能的评价[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4):1481-1484.

[4] 刘明,王晓,王维,等.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早期并发症及其防治[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7):496

[5] Wang JM,Roh KJ,Kim DJ,et a1.A new method of stabilizing the elevated laminate in open-door laminoplasty using an anchor system [J].J Bone Joint Surg(Br),1998,80(6):1005-1008.

[6] Itoh T,Tsuji H.Technical improvements and results of laminoplasty for compressive myelopathy in the cervical spine [J].Spine,1985,10(8):729-736.

[7] Deutsch H,Mummaneni PV,Rodts GE,et al. Posterior cervical laminoplasty using a new plating sstem:technical note [J].J Spinal Disord Tech,2004,17(4):317-320.

[8] Yue WM,Tan CT,Tan SB,et al. Results of cervical lamino-plasty and aconlparis on between single and double trap-door techniques[J].J Spinal Disord,2000,13(4):329-335.

[9] Uematsu Y,Tokuhashi Y, Matsuzaki H. Radiculopathy after laminoplasty of the cervical spine [J].Spine,1998,23(19):2057-2062.

[10] Kaner T,Sasani M,Oktenoglu T,et al. Clinical outcomes following cervical laminoplasty for 19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J].Turk Neurosurg,2009,19(2):121-126.

[11] 张为,飞,杨大龙,等. 颈椎后路减压术后脊髓后移的临床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1-14.

[12] 胥少汀. 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29-338.

[13] 夏英鹏,张学利,李辉南,等.门轴位置对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效果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229-1233.

第12篇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健侧卧位;中药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方法很多,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一起存在争议[1],本文对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3例单侧输尿管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健侧卧位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中男71例,女42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8.3±3.2)岁;均为单侧结石患者,合并息肉或肉芽包裹46例,合并肾积水和梗阻近端输尿管扩张 37 例;曾接受过体外震波碎石的患者 38 例,次数为l~5 次,平均(2.3±0.5)次。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为三组,即A组(仰卧截石位组)38例,B组(健侧卧位组)36例,C组(健侧卧位+中药组)39例。三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症及肾积水程度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

1.2治疗方法 (1)钬激光碎石术: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使用德国Wolf输尿管硬镜(8/9.8F,对输尿管明显狭窄者改用6/7.5F)、国产钬激光机、滚轮灌注泵等设备。在输尿管镜直视下找到患侧输尿管开口后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引导下进镜,直达结石部位,置入钬激光光纤,采用2.0Hz、20-25J粉碎结石,使结石碎片直径

1.3评估方法

观察术后3天、术后2周及拔双J管后2周患者的结石清除率。结石碎片长径≤4mm者,可自行排出,视为结石清除;长径>4mm者,则需辅助ESWL治疗。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及需辅助ESWL治疗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

2.结果

健侧卧位组(B+C组)手术时间比仰卧截石位组(A组)明显减短,而手术成功率明显增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是输尿管结石有效的腔内治疗方法[2],在传统仰卧截石位下,即使采用头高臀低位、调低灌注水压及流量等办法,但输尿管上段结石距离肾盂近,结石易上移至肾盂,并由肾盂移至下组肾盏,脱离输尿管镜视野而导致碎石失败[3]。我们采用健侧卧位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为97.33%(73/75),与传统仰卧截石位组相比,碎石成功率明显提高。在健侧卧位下,肾盂开口处位于肾脏最低点,各个肾盏均位于肾盂上方,在碎石过程中,结石也可能会游走、上移进入肾盂,但在重力作用下均可自动回落至肾盂开口处,始终在视野范围内[4]。术中手术者不必担心结石上移,可直接使用较高能量及频率的钬激光碎石,而且在视野不清时,可增加灌注流量及压力,从而提高了碎石效率,缩短了碎石时间,避免了副损伤。本研究仰卧截石位组发生1例输尿管穿孔,原因是输尿管明显迂曲狭窄、结石嵌顿时间长、术中视野不清,加上术者经验不足,进镜扩张时造成输尿管穿孔,留置双J管4周后治愈。健侧卧位组(B+C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比仰卧截石位组(A组)明显减少,而手术成功率明显增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是一种有创治疗,在碎石过程中会对结石周围组织产生损伤、粘连水肿炎症反应,术后结石不能及时排出也可导致并发症,如疼痛、感染、血尿等;且术后80%的患者因留置双J管可以出现各种尿路症状及疼痛[5]。我们在手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排石汤治疗,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提高结石完全清除率,减少术后尿路刺激症状,缩短病程。

中医学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在《诸病源候论・石淋候》已有清晰的描述:“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石,故肾客砂石。”并提出了通淋利尿、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诸多治法。本院自拟排石汤中金钱草、海金沙通淋排石并能溶石,金钱草有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效,通过利尿能增强输尿管蠕动,有明显抑制炎症、急性渗出物和炎症慢性反应作用[6];石苇、滑石能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鸡内金化石排石;牛膝能引药下行,利于结石排出;白芍、甘草能缓急止痛;白茅根、大小蓟清热凉血,抗炎消肿,有利于结石排出。本研究中辅助中药治疗组(C组)在术后需要ESWL治疗例数、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尿路刺激症状例数均明显少于非辅助中药组(A+B组);而术后3d、2w及拔双J管后2w结石清除率方面均高于非辅助中药组(A+B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综上所述,健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能提高碎石成功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如能配合中药进行治疗,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尿路刺激症状,缩短住院天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武德能.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进展.华夏医学.2014,27(2):148-150.

[2]谭一伟,张冠,刘乃波,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5):363-364.

[3]韦乃健.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68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2):25-26.

[4]杨增士,洪景范,叶宁,等.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9):917-918.

第13篇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肾微造瘘; 顺行灌注; 钬激光碎石术;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6-0004-02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Ureteroscope Combined with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Under Renal Micro-Fistulization Anterograde Per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 and Upper Ureteral Calculi/CHEN Gao.//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6):4-5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ureteroscope combined with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under renal micro-fistulization anterograde per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 and upper ureteral calculi.Method:80 patients with stones in middle and upper segments of ureters plus severe renal dropsy from April 2013 to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the lithotripsy under ureteroscopy,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used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under renal micro-fistulization anterograde perf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iddle and upper ureteral calculi,the stone clearance rate and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stone clearanc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2.5%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Ureteral stones; Renal micro-fistulization; Anterograde perfusion;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Clinical efficacy

First-author’s address:Nanxishan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lin 541002,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6.002

输尿管结石大多数是继发于肾内结石,原发输尿管结石较少,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及疼痛(疼痛呈绞痛,可扩散至下腹)。泌尿系B超、静脉肾盂造影加腹部平片或者部分给予逆行肾盂造影及CT检测便可明确确诊。输尿管结石传统的治疗有开放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随着现代腔内微创技术发展,输尿管结石开放手术的运用已明显减少,腔内碎石能量源一般有气弹道、液电、激光、超声等,其中钬激光高效碎石的能量与极小组织穿透性目前已被医学界公认为最好的能量源[1]。钬激光碎石术能够治疗各种成分与不同部位的输尿管结石,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易残留结石,重度积水的患肾排残石能力差。笔者以所在医院接收的80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并肾重度积水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全部患者均行泌尿系B超检查或CT检测,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男58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42.64±3.21)岁;输尿管双侧结石5例,左侧45例,右侧30例;输尿管中段结石42例,上段结石38例;病程0.2~10年,平均(16.25±1.51)个月;结石大小:长径6~26 mm,平均(11.22±1.24)mm,横径为5~13 mm,平均(6.80±1.02)mm;B超下患侧肾集合系统扩张6~22 mm,平均(11.22±1.24)m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未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无法承受手术者。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采取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在直视的情况下把输尿管镜通过尿道而置入膀胱,寻找患者侧输尿管口,并用液压灌注泵加压注射剂扩张,实行插入斑马导丝后循导丝进镜至结石下方位置,置入激光传导光纤、并将功率设置为0.8~1.0 J/5~10 Hz。待结石粉碎

1.2.2 试验组 采取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取俯卧位,在B超的引导下于腋后线及肩胛下角线间12肋下用18G穿刺针于肾中盏穿刺,并引入斑马导丝,F8肋膜扩张器给予扩张后,留置肾造瘘管,输尿管镜常规灌注法进入输尿管内碎石,同时经肾造瘘管顺行灌注,结石松动后停止经输尿管镜的逆行灌注并开放输尿管镜出水口,继续以钬激光碎石,靠经肾穿刺造瘘管灌注的顺行水流以避免碎石逆行残留并确保手术操作医师视野的清晰。碎石后拔出肾造瘘管[2]。

1.3 观察指标

术后7 d两组患者均接受泌尿系B超检查,记录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石碎至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统计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行逻辑校对,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情况比较

试验组结石清除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26,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01,P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治疗方式较多,包括开放性手术治疗、保守治疗、ESWL、输尿管肾镜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及腹腔镜手术[3-4]。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虽能完整的取出结石,但由于创伤较大、住院时间长,因此并非最理想的治疗方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具微创性,但对于体积较大、滞留时间较长、肉芽组织较多的结石,治疗效果差[5-6]。目前,输尿管镜日渐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而钬激光是目前腔内碎石最为有效的一种装置。输尿管结石应用钬激光治疗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广泛应用,国内近年运用于临床,钬激光具有十分优秀的碎石能量,是以钬作为激发介质,固态脉冲式激光,其能量可应用光纤传导,经过汽化后产生能量,能够传至结石处,通过“钻孔效应”使结石汽化为细小碎粒,可高效的粉碎各种成分泌尿结石。不同的成分结石所需要的能量也有所不同,钬激光设置功率、能量、冲脉等不同的参数,根据碎石效果与最小的设定慢慢增加,最后达到满意的效果。激光脉冲的时间为0.25 ms,明显小于组织热传导时间1 ms,组织的穿透深度小于0.5 mm,冲洗液可吸收其释放的能量,因此碎石对周围组织损害较小[7]。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随着现代医疗设施的发展日渐完善,适应证不断扩大[8-10]。对于导致患侧肾重度积水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在顺行灌注下治疗此类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安全可靠[11-12]。本次研究发现,输尿管镜联合肾微造瘘顺行灌注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清除率为95.0%,明显高于单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应用输尿管镜联合肾微造瘘顺行灌注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导致患侧肾重度积水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相较于单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其疗效显著,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患侧肾残留结石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庭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J].中国老年学年志,2012,32(24):5605-5606.

[2]潘勇,柳勇,吴永进,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71例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4):62-63.

[3]努尔,张志江.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75例报告[J].中外医疗,2013,32(30):85-86.

[4]宋国辉,王文友,吴继东,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98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31.

[5]黄春华,罗美珍,朱友芳,等.输尿管镜联合静推速尿防止输尿管结石上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141-143.

[6]陈楚红,龚F,胡巍,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763-1765.

[7]孙庆年,王雁德,赵金英,等.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老年人输尿管结石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6200-6201.

[8]郑会忠.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7):850-852.

[9]朱开常,许小林,刘峰,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比较[J].江苏医药,2012,38(2):223-224.

[10]杨震宇,盛畅,谢平,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11):868-869.

[11]陈波特,张小明,杨槐,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29(2):99-100.

第14篇

关键词 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 椎动脉 先天性发育不良

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是一种较少见的血管变异,可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表现出与椎动脉性颈椎病相似的临床症状。普通的彩色多普勒(CDFI)可作出基本诊断,但各种原因如肥胖、颈椎病颈部肌肉僵硬,椎动脉走行变异导致椎动脉图像位置相对较深,显示不清的患者则难以获得较满意的彩色血流参数,2010年1~12月,我们对530例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进行了椎动脉颅外段的彩色多普勒(CDFI)及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检查,对每条椎动脉都使用B-flow、CDFI方法检查,以二维图像所见为标准,观察其内径、走行、血流速度。并将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实验对象来自我院2010年1~12月门诊及病房收治的病例,共530例,其中男225例,女305例;年龄21~79岁,平均53岁。主要表现:①发作性眩晕;②椎动脉转颈试验阳性或阴性;③多数患者X线平片示颈椎有退行性病变,部分患者显示有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

仪器与方法:仪器使用GE公司LOGIQ 7彩色超声诊断仪,具有B-flow功能的线阵探头,频率5~10MHz。受检者平卧、颈部垫高,头稍偏向对侧,探头置于受检者颈部胸锁乳突肌内侧,探到颈总动脉图像后,将探头稍向外移动,显示椎动脉颈段和C2~6椎骨段的图像,每条血管都使用B-flow、CDFI方法检查,以二维图像所见为标准,动态观察双侧椎动脉走行、管壁情况和腔内血流状态,测量椎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并将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诊断标准:超声诊断标准:①椎动脉全程均匀性细窄,且内径<2.5mm;②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减低(Vs<40cm/秒);③椎动脉血流量减低(L<100ml/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椎动脉内径:530例患者中1060根椎动脉中55例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1005例发育正常。椎动脉发育正常患者中,椎间隙段走行弯曲者102例,局限性狭窄者5例,一侧闭塞者3例,正常895例。无病变处测量左、右侧椎动脉内径无统计学意义。

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差异比较,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55例,平均年龄50岁,1例为双侧发育不良,其余54例均为双侧发育不良,其中左侧20例,一侧34例。发育不良者椎动脉管径显示为全程均匀性狭窄纤细,无内膜粗糙增厚,内径1.6~2.4mm,健侧椎动脉无局部狭窄,管径代偿性增宽,内径2.6~4.9mm。发育不良侧CDFI及B-flow显示血流束纤细,椎动脉血流量10~60ml/L,平均38ml/L;健侧CDFI及B-flow血流丰富,血流量椎动脉血流量70~330ml/L,平均190ml/L。患侧与健侧比较,椎动脉内径与血流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先天性发育不良椎动脉观察中,CDFI及B-flow两种方法的比较:在二维图像怀疑椎动脉发育不良的病例中,有肥胖者8例,颈部肌肉僵硬难以转侧者7例,椎动脉弯曲者10例,流速过慢者((Vs<20cm/秒)5例;上述4种情 况在CDFI中不易清晰直观看到。应用B-flow图像可以清晰地看到血流的方向、性质,充盈情况,从而更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椎动脉血液供应异常引起的一种颈椎病,其病因可以是椎动脉本身病变引起的,也可以是椎动脉周围组织结构的改变导致其受压、变形而使血液供应异常[1]。椎动脉发育不良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变异,以往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对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当一侧椎动脉纤细时,对侧椎动脉可出现代偿,超声表现为对侧椎动脉增宽,血流增快、增多,从而不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当对侧椎动脉因严重扭曲、斑块及椎关节增生性压迫时,或者当机体精神紧张、姿势改变等因素导致椎动脉结构或功能改变时,引起椎动脉流速及血流量下降,代偿不足就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变现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当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时,椎基底动脉系统会更早地发生粥样硬化,弹性减弱,从而进一步诱发或加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

对椎动脉的检查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血管造影、MRA及CDFI等。血管造影属有创性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MRA虽能完整显示椎动脉的整体形态,但不能显示血流动力学情况,且检查过程耗时、费用昂贵,不宜作为常规检查方法[3]。CDFI对椎动脉无论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检查均具肯定意义,有无创性、实时性、简便省时、价格相对低廉的优点。B-Flow技术是一种新型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此基础上具有更高帧频、高分辨率和全景显像功能,能同时显示血流和背景和组织结构。可以清晰地看到血流的方向、性质等,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CDFI难以显示的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病例,及观察复杂的血流状态如涡流、射流 等临床应用中,体现了一定的优势。B-Flow与CDFI、PDI结合使用,可提高异常图像显示率;是一种新型的,更为便捷准确的检测手段。

结论:B-Flow显像技术较CDFI显像在椎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范围更广,可以弥补CDFI、PDI显像上的不足,对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具有更快捷准确的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1 祝海颖,于爱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人椎动脉系的检测研究[J].医学影像杂志,2003,13(9):695-696.

第15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4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2014年4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随机分组,研究组(n=24)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手术治疗,对照组(n=24)采取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是95.83%,并发症发生率是8.33%,血红蛋白降低幅度、住院时间分别是(0.16±0.03)g/L、(7.68±1.03)d,均优于对照组的83.33%、33.33%、(0.83±0.24)g/L、(8.93±1.12)d(P

[关键词]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发症;血红蛋白

[中图分类号] R6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3(c)-0079-03

Analysis of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in Treatment of Impacted Upper Ureterolithiasis

WANG Bo

Third Department of Surgery, Jigang Hospital,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1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in treatment of impacted upper ureterolithiasis. Methods 4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mpacted upper ureterolithias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4 to May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4 cases in each,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my,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tone clearance rat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decrease range of hemoglobin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95.83%, 8.33%, (0.16±0.03)g/L,(7.68±1.03)d vs 83.33%,33.33%,(0.83±0.24)g/L,(8.93±1.12)d](P

[Key words] Impacted upper ureterolithiasis; Complication; Hemoglobin

目前, 90%及以上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其中以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最为常见,但安全性较差,需另选其他术式。该研究将2014年4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4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使用不同术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4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患侧肾功能严重受损者、肾小球滤过率在10.0 mL/min以下者以及精神障碍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均24例。其中,研究组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43.18±5.43)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3.19±5.40)岁;两组患者之间平均年龄与婚龄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