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对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广度与深度受历史跨度、学情与老师素养影响,很容易陷入困境。为了提高历史教学深度,彰显教学学术,除了要体现史学研究与历史教学的统一性,还必须结合学生主体性,努力做到辩史、解史的统一,让历史课堂教学更具历史味。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
1.历史跨度的深度挑战。从通史往详史,一直是历史学习的安排,从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反馈的信息看:普遍是以“全球史观”为指导,在中外交替的过程中,确保通史,同时融入很多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包含的知识相对较多,时间跨度大,信息间的阻隔明显,因此对历史教学深度的凸显提出很大挑战。鉴于此,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不敢对知识进行全方位拓展。如:在《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中,老师准备两个课时,事实上教学涉及明清两个时代,横跨四个多世纪,包括政治体制和中外横向演变等多个知识点。教学时间有限,知识庞杂,很多老师都不敢随意拓展,这样直接影响教学深度与跨度。
2.学情影响历史教学深度。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对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更多要求,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情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角度看:理性与逻辑思维则处在发展状态,这给认知高度与深度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担心学生的理解与吸收能力,老师很少对知识进行内涵与拓展,甚至把浅尝辄止视为关注学情,害怕讲得太深入与学情脱离,以至于课堂教学成了书本知识的归纳与罗列,很难真正体现历史深度与学生主体作用。
3.野史与自传冲淡了历史深度。历史是有趣的,同时是枯燥的,而成功的课堂教学则是活泼、生动的,它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另外,历史是真实的,其深度也是建立在真实性的条件上的。为了做到历史的真实、客观,就必须从史料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出发。但是事实上,很多历史老师都本末倒置,过于注重趣味而忽略了真实性,或者对史料过分加工,甚至将历史作为故事进行解读。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虚假信息与野史,不仅影响了历史教学高度与深度,更不益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4.抹黑历史深度。本来历史的形象是高大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沉淀让历史充满神圣光环,但是事实上,不管大学还是中学都存在可能抹黑历史的情况。部分老师刻意扭曲、丑化某些历史人物、事件,或者为了引起轰动、博人眼球、凸显个性,直接在课堂上抹黑历史人物,在庸俗化、简单化,以点带面的情况下,极大影响了历史深度。
二、凸显初中历史教学深度的对策
1.凸显学术性,提倡史学与教学的统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有直接关系。因此,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史学阅读资料,还应提供具有权威性与史学观念的历史资料,尽量使历史教学回归原味,以此凸显学术性。倡导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统一,要求老师端正态度,注重解读深度与范围。在历史教学中,对老师的定位是转化器,主要负责对每个难懂的史料知识进行解读,以达到提高认知能力的目的与要求。同时,老师必须具备研究史学的技能,然后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另外,老师应具备研究史学的视野,这样才能拥有广阔的历史情怀。
2.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争取辩史与解史的统一。受基础教育影响,学位中心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共识,各地也在努力寻找方案解决问题。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位中心要求正视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情,而不是刻意限制发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敢于放权,在收集材料、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正确解读。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看:很多历史都应该立足于整体与社会发展需求,在凸显功利价值的过程中,凸显历史意义。因此,在现代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注重史学理念,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与解决问题。
3.注重教学策略,努力做到情境与价值的统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学深度与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讲究策略,对繁重的信息,策略不仅体现在材料选取、收集与应用中,还体现在课堂规划与教学理念上。所以历史课堂应尽量做到情境设置和价值导向的统一。如:在《》一文中,先向学生提问:英国人认为中英战争是英国维护商业利益发起的战争,你是否认同?利用班级与小组讨论,带领学生认同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同时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从学生角度进行教学安排,还应尊重历史深度与高度,在俯下身的同时,踮脚引导,这样才能保障初中历史教学的广度、高度与深度的有效统一。
作者:高艳 单位:泗洪县洪翔中学
参考文献:
[1]范文娟.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4).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困境 对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广度与深度受历史跨度、学情与老师素养影响,很容易陷入困境。为了提高历史教学深度,彰显教学学术,除了要体现史学研究与历史教学的统一性,还必须结合学生主体性,努力做到辩史、解史的统一,让历史课堂教学更具历史味。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
1.历史跨度的深度挑战。
从通史往详史,一直是历史学习的安排,从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反馈的信息看:普遍是以“全球史观”为指导,在中外交替的过程中,确保通史,同时融入很多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包含的知识相对较多,时间跨度大,信息间的阻隔明显,因此对历史教学深度的凸显提出很大挑战。鉴于此,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不敢对知识进行全方位拓展。如:在《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中,老师准备两个课时,事实上教学涉及明清两个时代,横跨四个多世纪,包括政治体制和中外横向演变等多个知识点。教学时间有限,知识庞杂,很多老师都不敢随意拓展,这样直接影响教学深度与跨度。
2.学情影响历史教学深度。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对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更多要求,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情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角度看:理性与逻辑思维则处在发展状态,这给认知高度与深度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担心学生的理解与吸收能力,老师很少对知识进行内涵与拓展,甚至把浅尝辄止视为关注学情,害怕讲得太深入与学情脱离,以至于课堂教学成了书本知识的归纳与罗列,很难真正体现历史深度与学生主体作用。
3.野史与自传冲淡了历史深度。
历史是有趣的,同时是枯燥的,而成功的课堂教学则是活泼、生动的,它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另外,历史是真实的,其深度也是建立在真实性的条件上的。为了做到历史的真实、客观,就必须从史料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出发。但是事实上,很多历史老师都本末倒置,过于注重趣味而忽略了真实性,或者对史料过分加工,甚至将历史作为故事进行解读。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虚假信息与野史,不仅影响了历史教学高度与深度,更不益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4.抹黑历史深度。
本来历史的形象是高大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沉淀让历史充满神圣光环,但是事实上,不管大学还是中学都存在可能抹黑历史的情况。部分老师刻意扭曲、丑化某些历史人物、事件,或者为了引起轰动、博人眼球、凸显个性,直接在课堂上抹黑历史人物,在庸俗化、简单化,以点带面的情况下,极大影响了历史深度。
二、凸显初中历史教学深度的对策
1.凸显学术性,提倡史学与教学的统一。
在历史教学中,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有直接关系。因此,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史学阅读资料,还应提供具有权威性与史学观念的历史资料,尽量使历史教学回归原味,以此凸显学术性。倡导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统一,要求老师端正态度,注重解读深度与范围。在历史教学中,对老师的定位是转化器,主要负责对每个难懂的史料知识进行解读,以达到提高认知能力的目的与要求。同时,老师必须具备研究史学的技能,然后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另外,老师应具备研究史学的视野,这样才能拥有广阔的历史情怀。
2.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争取辩史与解史的统一。
受基础教育影响,学位中心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共识,各地也在努力寻找方案解决问题。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位中心要求正视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情,而不是刻意限制发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敢于放权,在收集材料、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正确解读。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看:很多历史都应该立足于整体与社会发展需求,在凸显功利价值的过程中,凸显历史意义。因此,在现代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注重史学理念,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与解决问题。
3.注重教学策略,努力做到情境与价值的统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学深度与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讲究策略,对繁重的信息,策略不仅体现在材料选取、收集与应用中,还体现在课堂规划与教学理念上。所以历史课堂应尽量做到情境设置和价值导向的统一。如:在《》一文中,先向学生提问:英国人认为中英战争是英国维护商业利益发起的战争,你是否认同?利用班级与小组讨论,带领学生认同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同时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从学生角度进行教学安排,还应尊重历史深度与高度,在俯下身的同时,踮脚引导,这样才能保障初中历史教学的广度、高度与深度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范文娟.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概念;特点;个性化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过程。虽然它不像我们制作工艺品的模具一样一成不变,但是二者在功能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有了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改变模式的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而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课堂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实际上,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的一部分,也是其主要的部分,因为我们大多数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二、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个性化教学模式”重点放在“个性化”上面,一改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变呆板为灵活。面对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相信每个教育者都会有不一样的解读,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总的来说,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合作式学习,教学过程中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位参与历史学习的孩子都能够感受到历史的乐趣,有成就感等等。
三、要建立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的确是一门枯燥无味的科目,这就使得如何教授这门科目变得至关重要。归根结底,我们要实现四大转变。
1.教学中心转向学生
如果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那么学习历史就会成为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艰难的被动接受。再者,教学中心的转变也使得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最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要由以往的灌输式学习转变成自主学习。虽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但是也正是这些压力让初中历史变成了枯燥的代表。
3.教学场所的改变
教学场所由单一的室内转向室外。其实历史无处不在,参观历史古迹,名人故居无疑是学习历史最有趣的方法。
4.多样化授课
教学手段由书本授课转向多样化授课。谁说历史课不能精彩纷呈,谁说历史不能五颜六色。使用电影教学、PPT授课是对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最好的革新。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地图;地图视野
历史作为学生了解过去事实、了解我国博大精深内涵的一门重要课程,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历史传承悠久,具有较大的时代跨度,处于新时代的学生对于很多历史常识存在一定的疑惑,这对初中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为了让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增强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个高效的方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应用的必要性
1.增强学生历史知识理解能力
历史地图可以很好地将历史课堂上的知识较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另外,利用历史地图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将课本内容简化,可以让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地图记忆历史名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名词的概念,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开拓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地图主要是将历史内容进行图像化概括,从而达到将历史概念简单化的目的。教师在历史课堂内容教学时使用历史地图教学可以让学生形成归纳概括、比较分析、记忆历史的能力。学生根据看历史地图就可以将零散的文字内容进行归纳记忆。利用历史地图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策略
1.掌握历史地图主题
在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握地图的主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由于历史地图是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和很强直观性的历史教学道具,它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符号与多彩多色的线条等体现各个实际地理要素进行等比例缩小,从而使学生一眼就能看明白某一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发生时的地理状况。历史地图的颜色鲜明、图像直观,对历史的表达具体准确,又因为其本身就是一类艺术作品,因此,它也具有艺术作品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历史地图中,无论是城市村落、山川岛屿,还是江河湖海、平原大漠,都能用各种图像和符号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还配有非常精准的文字描述,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继而促进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
2.熟悉地图内容
在历史地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而在历史地图的识读过程中,识读图例是个很重要的过程。只有学会了图例的识读,才能更好地解读历史地图。历史地图在构造元素方面和普通地图并没有不同,方向指向在大体上也相同。历史地图的图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统一图例,如历史地图中,一般对首都、重要居民点、岸线、河流、运河、国界和地区界以及长城、山脉、铁路等符号作统一规定。另一类是分幅图例,这类图例与所要表示的历史内容有密切关系,且不具有同一性,如,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地和商业中心,战役图中的军队进攻和退却路线、防御阵地等等。此外,应注意历史沿革和古今地名的变化。历史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演示地图时,要和今天的地理区划相结合,指出古今地名和行政疆域的变化,这对学生形成具体、明确的历史空间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3.多图归纳,寻找共性
在历史地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对于全局与局部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像历史地图中通常会有全图以及扩大图。全图通常能提供较为宏观、整体的历史发展趋势,扩大图则能展示较为微观的局部历史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全图与扩大图的有效搭配。在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还应该对历史地图在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地图的共性。
4.拓展地图视野
历史地图在分类的过程中通常可以分为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其中中国古代的疆域图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地图,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分布、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历史地图时应该巧用多媒体技术,如,在历史课堂讲解时,想重点突出某历史地名,就可通过忽明忽暗地多次闪烁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想要突出历史地图中的某一个主题,就可以在某个局部区域变成其他颜色,有时也可以对历史教学图中某一地区放大或对某一事物作详细解说并展示给学生。此外,对历史教学上的行军路线等线状事物可以做动态表示,这样就可以将枯燥的历史地图知识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生固化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地图一直都是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一大优秀工具和资源,教师应当在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更加广泛和合理地使用历史地图,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欣.历史地图在新课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4,54(32):14.
关键词: 开卷考试 初中历史教学 有效性
随着历史开卷考试的成熟和新时期教育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更高要求,教育教学面临艰巨任务。如何根据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探索,大胆创新,寻求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下面我根据具体情况和近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
1.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学科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中学历史素养是指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道德借鉴能力等,以丰富自我,提高个人素养。“以史为鉴,可知得失”,前人的经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更要重视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历史素养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到了初中才第一次真正接触历史,对历史的了解一般都停留在电影、电视和历史人物传记故事等,缺乏应该有的历史学科素养。就初中历史教学来讲,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激发他们的历史兴趣。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历史方法:首先,使学生明白历史知识结构,理解、掌握和应用历史知识学习。布鲁纳说过: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在日后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其次,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教会学生史料归纳概括、历史问题分析、评价、论证、比较、探究、记忆等方法。再次,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用正确的史观解读历史的能力,强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最后,培养学生记忆历史和感悟历史的能力。只要具备了这些能力,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可以发挥历史学科特有的教育功能,培养智慧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编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让老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因此设计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堂课要让学生学习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教材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因此,备课时要认真备课标、备学情、钻教材,了解课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确定教学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思考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教师对这些问题都必须十分清楚,这样上起课来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有条不紊,轻松驾驭课堂。
3.以生为本,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主要手段,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自主预习,是教师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预习,我们应认真制定学习目标,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做到人人参与。
4.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足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备课和编写教学设计时,不必把每一分钟都设计到,甚至把每一个问题都设计好,“教无定法”,我们不必为了形式设计过多的环节和活动,不必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把课安排得满满的,要适当给课堂留点“空白”――给老师和学生留些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否则学生就成为没有感情、没有思考、没有发现的应声虫。一堂高效的课堂一定会留些时间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自然生成问题,这些问题,最能反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最能暴露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偏差。抓住这些问题,在老师机智的引导下,学生个个参与,踊跃地与老师交换意见、畅谈感受,热烈地与同学展开交流、讨论,时而静静地闭眼思考,捕捉自己瞬间的灵感,奋笔疾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适当留点时间,就能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一些表现的机会,就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5.关注学生反应,及时训练,激活学生思维,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一、前言部分论述的比较
在前言部分的开篇词中,老课标提出的是要通过历史教育“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新课标提出的是“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两相对比,可以看到,老课标重视的是历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而新课标重视的是公民教育和学生的成长需要,侧重点是不同的。此外,在开篇词中,老课标也提出了通过对历史多样化的学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而新课标的表述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但重视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符合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特征,而且提出“历史的角度”一词,注重的是从历史的本身来考察社会发展和感悟人生。
二、课程性质论述的比较
老课标一开篇就是从初中必修课程的角度来强调历史的课程地位,但是新课标却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加以强调,由此可见,老课标重视的是课程设置,而新课标重视的则是历史作为人文课程本身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两个版本的课标编写理念的不同。这点也体现和贯穿于新课标本身。老课标的课程性质概述得非常简略,最后归结于历史课程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其表述较抽象且不够具有学科的特殊性。而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比较具体,强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并将其学科特性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与综合性,并将老课标中的“国际意识”一词改为“国际视野”,从词性上分析其词的外延更为宽泛。而这四个方面分别从四个层次上表述了历史课程的性质:思想性是树立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是以普及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意识为主;人文性是表现历史所特有的人文教育功用,是形成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方面;而综合性则是重视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作用。从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具体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历史理论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课标编写也在不断成熟,不但重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性,而且更注重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水平的角度去考虑。
三、课程基本理念论述的比较
老课标对编写理念的表达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从老课标的课程理念可以看到,老课标在大的范围内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但重点是放在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和历史的道德教育功能。而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分别列举了四个方面。与老课标明显不同的是,新课标明确提出“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首次提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理念。这就告诉我们,不但要教历史书,而且重要的还在于育人,在于思维的训练。此外,在初中历史学习的要求上,以“普及历史常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主,这一标准比起老课标显然在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有所降低且更加具体,在评价体系上也给予了教师更大的自,要求创新和发展。
四、课程设计思路的比较
一、依据新课标,用好新教材
“历史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大历史课程观”,吸取了教育研究中关于教学论与课程论相互关系理论突出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在教育决策上给予了重新的界定和说明。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建构了以课程为中心统摄教学过程的“大课程”观,这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建构性的课程观,它把课程理解为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系列环节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互不分离的统一体,较好地解决了课程与教学相分裂的问题。因此,解读好新课标,依据新课标进行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巧用引言,激发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个方框,框内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即课前提示),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课前提示呢?
(1)可作为导语。新教材的课前提示往往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编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一开始就能立即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
(2)可作为课后小结的依据。结尾的方式很多,依据课前提示可进行概括式结尾。在讲授完本课后,可按照课前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总结,让学生对本课形成完整的认识。
三、利用图片,加强直观感知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易于感知的图片素材,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烘托出了浓厚的历史审美氛围,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恰当地指导学生赏析图片,增强学生历史直观性和审美情趣。
四、使用阅读材料,拓宽学生视野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要,除正文外,教材还以楷体字的形式精选了大量的小字阅读材料,有的寓意深刻,富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历史故事或历史典故;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进一步阐述;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简介。这些材料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文字生动富有情趣,对学生加强理解正文、拓宽阅读和思考空间、扩大知识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处理好课后练习,培养主动学习习惯
一、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这是教师依据的第一层级目标①,是教师对历史课堂的整体把握。有了这个方向,教师制订课时目标,就有了明确的任务,而如何制订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呢?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课时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直接指导教学,对教与学的活动制订准确的测量标准,特别是对认知性目标和操作性目标,要设计出明确的可测量、便于操作的目标。因此,设计课时目标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思维特点,分析课程目标和教材,从而制订相应反应学习结果的多样性目标和层次性目标,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目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打破过去教学中无教学目标、或目标过于笼统泛化、或脱离实际的弊病。一个完整的课时目标应包括对象、行为、情境或条件、表现程度。赵亚夫老师在谈及层次性目标时就以“”为例,他做了这样的设计:A.能够列出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说出的历史影响;B.能够说出时期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创办者、背景及其运营情况,阐明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②这两个层级之间的弹性就是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如果说要初中生理解“中国近代化”还有些困难,教师在进行具体授课时可向学生阐明工业革命的机器大生产,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过度,进而理解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一份好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来自教师对教材的掌握,来自对学生的了解,来自教师的教学经验,故设计出适合学生、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善讲故事,以点带面
实验版课标确定的“学习主题”呈现方式,对于12—14岁的孩子来说不免有些艰涩难懂,因为“学习主题”大多内涵宏大,如中华民族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为此,在修订版的课标中,采用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在每个板块之前以‘通论’的方式概述该时段历史的基本线索及主要特征。每个板块的学习内容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③“历史简单一些,这样就给教学留下展现故事、细节、情境的空间。”④既然课标和教材已经要求将“历史”讲得简单,教师何苦要把“历史”教得复杂,非得让学生记住一条条背景、原因、影响这些陈述性的知识呢?相反,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讲故事,用细节、情节和语言去创设情境,营造学习的氛围。修订版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任世江先生亦强调:“初中学习的重点应该在于了解历史,而了解基于兴趣。为兴趣而学习,学习才能成为主动行为。因此初中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历史兴趣。”⑤历史(History)本就是由众多人的故事组成的,所以才形形,丰富多彩,相对于枯燥的文字描述,故事是有趣的,有意思的。而如何把有意思的故事放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且觉得有意义,这需要教师对故事重新解读、加工组织,用细节展现历史的同时,通过问题给学生提供想象的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如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但是否能说明中国已经产生了磁学呢?祖冲之计算出了圆周率值,是因为他具备了抽象的数学思维和基本数学理论知识吗?再比如,手的进化在人类进步过程中起的作用,如果人不能直立行走,就不能耕作、生产机器……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去学习教材文字所承载的意义,用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思考一些历史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将历史知识进行溶解,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另外,通过故事,学生已经内化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再借助时间轴,让学生将它们串成线,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理解这个历史时段的主题。
三、多元的教学评价
修订版课标亦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强调了学习过程和效果,就“要坚持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主体,教师可采用多元的评量方式来考核和评价学生,如问答、报告、讨论、表演、纸笔测验、行为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学习档案评量等方式观察和评价学生,并及时给予学生回馈与指导,从而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思维水平、问题解决、探究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样,学生在学习找到了兴趣和自信,便会从学习的被动客体转为主动的学习主体。教师亦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我满足感,激发教学热情,不断实现自我提高与成长。正如“教学相长”所说,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实现了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初中历史是高中历史的“前奏”,如果学生一接触初中历史就觉得历史是如此枯燥与乏味,便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对历史产生了不好的刻板印象,极不利于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因此,把历史教得有意思应该是初中历史教师的一大追求。
[注释]
①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第3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第36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版)》.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要点总结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初中历史教师要转变理念,明确角色定位,大胆创新与实践,打造生动形象、和谐民主的高效历史课堂,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充分体验历史学科的魅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完善历史知识体系,进而推动初中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因此,加强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要点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转变理念,发挥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历史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更加看重的是知识传授是否丰富和讲解过程是否清晰,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活跃状态等没有予以足够关注,这显然是违背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不利于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对此,教师要转变理念,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重点放在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养成上,紧紧围绕学生展开课堂设计。例如,在进行“大一统的汉朝”课堂教学时,笔者紧紧围绕学生活动展开教学设计,首先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汉武大帝的生平,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及时引入新内容的学习。随后,笔者通过导学案引导,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下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最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汉武帝在位期间出台了哪些重要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实施背景和历史作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可以说,围绕学生展开活动设计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重点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情境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特征日益显著。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教师要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通过情境引导让学生进行探究与分析,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例如,在进行“新航路开辟经过”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自主探究教材内容后,在地球仪上找到新航路的航线,并进行划线标记。通过手脑并用的自主探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其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情境创设与引导方面的作用。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将历史事件通过多媒体加以还原呈现,可以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影像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把握和深刻认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情境化教学中,教师必须灵活选择教学方式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分析过程中开放思维,打造高效创新的历史课堂。
3多种方式,打造生动课堂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要求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推动知识的自主建构,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创造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是说不需要教师讲授法的支持,只是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将教师课堂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教师要在课前采取自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展开自主学习。如在进行“江南地区开发”教学时,笔者首先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江南城市,随后引导他们思考该城市所在地区是否经过这次开发,有哪些开发痕迹?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资料的自主搜集与整理,然后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展开思考,最终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而整个过程所采用的就是自主学习方法。其次,教师可将新知识细分为若干单独研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如在上述课程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来解读江南地区开发图,然后解答课前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就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笔者灵活运用合作探究、问题引导、互动交流等方法,有效打造了生动的历史课堂。需要指出的是,在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点拨和讲解,以确保各种教学方法的高效实施。
4巧妙总结,加强知识内化
在历史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课堂知识点加以巧妙总结,以达到加强学生历史知识内化的目的。通过巧妙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加深知识记忆和理解,有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无缝衔接,巩固并完善历史知识系统。教师在课堂总结阶段,要全面掌握知识重难点,用简洁明晰的语言加以概括,以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巧妙的课堂总结,不仅有助于引领学生掌握知识精髓,而且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在进行“”教学时,当新课讲解结束后,笔者先引导学生进行内容回顾,然后利用多媒体进行投影总结:内忧外患两考验,统治阶级寻出路;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不息办洋务;惨收场,国未富来兵未强;探索中国近代化,民族复兴艰且长。巧妙的课堂总结挈领了本课重点内容,精准把握了重要知识点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统一,实现了对课堂新知最简洁、最精准的归纳总结。如此一来,不仅有效深化了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巩固完善了学生历史知识系统,为后续学习的高效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转变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要注重情境引导,全面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既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积极打造生动高效的历史课堂,又要善于巧妙总结,加强历史知识内化。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巩永宁 单位:甘肃省正宁县永和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创新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5(30).
[2]杨碧金.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5(11).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文本解读;教学预设;实践与思考
一、依据课程标准正确深入解读
课程标准是正确引领教学预设的方向盘,只有依据课标,才能正确把握预设有方向。那么,如何从文本解读入手,凸显课时预设目标呢,笔者这里以《屈辱的岁月》为例。2011版课标2-3-8指明:引导学生思考,以来中国反侵略①战争因何发生、为何失败,一系列②不平等条约带来什么后果,帮助他们③把握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课标(“实施建议”):“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呈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为落目标①因何发生、为何失败,要找到教材文本中的关键点:
教材文本一:“英国以为借口向中国开战,我们称之为‘’,而英国一直称其为‘通商战争’。”(英国想以鸦片的输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他们把战争建立在通商贸易基础上,而对中国政府来说,这就是一场以鸦片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针对以上解读,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探究题一:“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你如何认识?”让学生探究,理解的真正原因。“战争探源:有人说,假如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假如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其实这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真正的原因不在于此。请从“一战”和中任选一例,指出该场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二、借助文段资源进行创造性预设
根据新课标要求:要抓住有关内容相互联系的节点,凸显综合的意义。例:右图,“汇入工业文明的中国”,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呈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相关事件发生的缘由,并了解这种交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以此突破此课的重点之一:理解爆发的深层原因。从某个角度来说,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是二个文明的冲突,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而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东方大国――中国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补充展示《男耕女织》图),还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虽然有过辉煌的农耕文明历史,但由于历史的发展,这种文明逐渐走向衰落,一方是蒸蒸日上的“日不落帝国”,一方是日落西山的衰落封建帝国。当这两种不同的文明的国家碰撞在一起时,其结果可想而知。教材的文本解读是关键中的关键;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有着很深内涵的浓缩文字“压缩包”;因此,如何给这些文字“解压缩”是文本解读的重点。比如:
教材文本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封建”:平常大家可能对这个词太过熟悉了,反而不太会去重视这个词的解读、挖掘,其实“什么是‘半封建’”,还真是难说出来的。“半殖民地”是从政治地位上看的,而“半封建”主要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为主导,实际上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因素不断壮大,而当时的中国“半封建”主要表现在:原有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出现了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封建剥削制度,那么如此深奥的内涵怎样让学生也能理解呢?“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前)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也一边说,也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节选自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抓文本的的关键词句,析读从可以引导学生读出,从前的单一的自然经济模式,转变为既有封建制度下的自然经济形式,又有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工厂”、“外国运来”)。
三、采用图式建构实施机动灵活驾驭
善于运用“加减法”,构建新文本。真正“读”出教材文本所深藏着的“内线”和“外线”这二条构建一节课的知识系统连接线,用以指引教学的整体思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线可循,有路可行。比如:在完成各次资本主义及结果的教学后,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文本资料,构建本框的知识框架。
教材文本三:“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采用图式建构,四次战争,四个条约,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着力重大事件的因果联系。这样,就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③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
历史教学目标对历史教学的有效实施,以及建立历史学业评价的科学体系至关重要。教学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宏观目标,即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对任何学科教学都有的共性要求;二是中观目标,即学科课程目标,带有鲜明的学科特性,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三是微观目标,即课时教学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是宏观的共性要求与中观的特性要求的具体体现。
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的作用,即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与应用都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课时教学目标还为学业评价提供了标准与依据。但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课时教学目标不清晰所导致的历史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等现象仍很普遍。笔者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主因有三:一是部分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只凭经验进行教学,以为讲完了教科书某一节课的内容就达成了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二是部分教师只是从教参或教辅资料上简单照搬教学目标,而没有从“以学定教”的高度去设计契合学情的教学目标,缺乏导向作用;三是部分教师未能区分教学目标的层次,导致教学目标的预设空泛、虚化乃至远离实际。请看以下课时目标预设实例。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下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 知识与能力:掌握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深化认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和文明史观,在探究中培养合作意识,树立为中华之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显然,这位教师把教学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都纳入了课时目标,导致课时目标空泛和虚化。同时,在预设目标的陈述句中,学习主体不明,目标指向模糊。这样大而不当的课时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既不具有操作性,也不具有检测性,难以为实际教学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作为某一具体学习活动的结果而呈现的课时目标,应具有“行为目标”“达成目标”“可测量目标”的性质,[1]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在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可以检测的。因此,教师基于研读课标,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首要考虑的应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请看以下课时目标预设实例。
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 通过阅读教材及课外收集资料(条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和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的发展情况(行为),提高搜集资料和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目标)。
2. 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条件),让学生借助图片课前对家人、朋友进行访谈,按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行为),并尝试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目标)。
3. 通过本课学习活动(条件),学生能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行为),从中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之处(目标)。
该课时目标的预设清晰明了,目标定位落在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它既规范了教与学的行为,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业评价的实施。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注重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和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通过亲身历验实现对历史的感悟与认同。由此可见,关注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应在课时目标预设时予以全面考虑: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应具体化;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应明确;教学目标应是可测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务实、多元。
二、教学内容优化的适切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线教师对优化历史教学内容已形成了共识,但仍有不少教师对如何把握优化的适切度仍深感困惑。笔者认为,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适切度,首先应分清历史课程内容、历史教科书内容和历史教学内容三个概念。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合作精神;教学方式
一.引言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肩负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重大责任,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教育部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也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虽然初中历史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的时间比重小,但是初中历史所涉及的知识以及知识内涵对学生了解历史,培养各方面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合作精神培养上,初中历史教学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如何通过历史教学来实现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学者采用怎么的教学方式能够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教学方法分析
2.1资料搜集性合作
初中历史课程中书本上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要求学生掌握的,而有更多其它知识书本上都没有,要想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好的了解,课前知识搜集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避免学生搜集的内容有重复,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资料搜集。例如在学习历史“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这一章节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与武则天、唐玄宗有关的历史信息,让班里的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小组后详细安排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虽然一开始学生完成任务时会产生分歧和争议,但是为了将小组信息收集完全,学生们即使在原则问题上据理力争但同时也完成了分配任务,学会了互相包容。
2.2问题探究性合作
问题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但作为一个初中生,思考的深度和全面度肯定会存在不足,若能将几个学生结合在一起进行问题讨论,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过程中互相帮助、合作,知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初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其很容易被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吸引,教学者可以抓住这一点通过在课堂设疑,提问题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分组讨论,再进行小组辩论。在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能够互相合作,在组内就意见达成共识,辩论时每个成员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但是每个成员都必须能够简练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学者应当让每个分组都有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会消减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避免学生利用自由讨论时间讨论其他不相干话题来破坏课堂纪律。
2.3成果展示性合作
初中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可以划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如短剧、小品、模仿秀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小组收集的资料通过表演的形式秀出来。在成果展示之初,需要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配合,无论是小组资料收集还是最后的成果表演形式与内容的选择都需要学生的合作与努力。这样全过程的合作,学生在开始之初肯定会没有头绪,此时,教师可以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意见,给小组布置具体收集任务,在小组分工出现分工混乱时给予适当建议,小组出现分歧时进行适当调节,从而保证每个小组同学即使出现分歧也能够互相合作完成任务。多经过几次这样的合作性资料收集与成果展示,学生之间会产生合作的默契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2.4巩固复习性合作
初中历史教学往往是班多教师少,课时少,内容多,若单靠教师的力量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会加重教师的负担。此时小组合作就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在组织单元复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并分别完成导学提纲,在答案完成之后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课本的复习任务,教师给予相应奖励。小组成员之间不仅互相激励同时也互相监督,若小组内成员还有没有完成复习任务的同学,其他小组成员应当负责到底,监督该同学认真进行知识的复习与总结。通过巩固复习阶段的合作,不仅让学生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耐力,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而集体荣誉感则激励着小组成员不断完善自己,鼓励他人将历史学的更好。
三.结语
历史课程中的内容多且杂,且历史中牵涉到的很多历史故事都有着很深刻的哲学意义,历史问题中也有很多现象和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和分析。教学者应当抓住历史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在接受课堂知识之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更多的了解历史,理解历史包含的含义。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之中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从合作的过程中认识到如何与他人合作。
【参考文献】
[1]于书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知识经济.2012.(1).
[2]周开柞.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2.(2).
[3]冯林韶.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索.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4).
>>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浅谈“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对话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编写和使用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 打造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物理“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模式探讨 浅谈“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三段六步 养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 浅谈“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实施“三段六步一点”教学模式,生成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与研究 “六步三环”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六步教学模式在政治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激活语文课堂 成功课堂“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 活用三段六步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数学课程“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27/2015-7-13.
[5] 任翠斐. 从课内到课外,添加课堂精彩――英语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J]. 考试周刊,2011(01).
[6] 百度文库. 2010潍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之“模块整合五四一”[J/OL].,2012-11-27/2015-7-13.
[7] 百度文库.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人教新课标[J/OL].,2012-11-27/2015-7-13.
[8]百度文库.先学后教,灵活运用[J/OL].,012-12-4/2015-7-13.
[9] 百度文库.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J/OL].,2012-8-2/2015-7-13.
[10] 孙琴.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 化学教与学, 2012(09).
[11]百度文库.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J/OL].,2012-9-17/2015-7-13.
[12] 张远. 改革教学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法的探究[J]. 新课程(中学), 2012(12).
[13]百度文库. 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OL].,2012-9-25/2015-7-13.
[14]百度文库.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操作规范[J/OL]., 2012-9-23/2015-7-13.
[15] 刘建华. 浅谈“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9(0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文字史料,解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已不再单纯要求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点,而是更强调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刻意涵,并通过分析史料把握历史深意,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解读历史问题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一、解读文字史料,综合分析考量,恰当组织答案
文字史料的解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同时也需要反复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文字史料进行准确的解读,是学生分析理解史料内容的关键,解读文字史料是有一些方法的,教师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文字史料,找出文字史料背后隐含的历史知识,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对文字史料的准确解读。一般来说,文字史料的解读,主要可以划分为信息提取、现象描述、成因分析、本质揭示等四个阶段。学生已经带着问题对文字史料进行了仔细阅读和分析,对问题答案已大致心中有数。在很多教师观念中,只要学生吃透了史料、找出隐含知识点,就算大功告成了。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文字史料和问题理解很透彻,分数却并不理想,这是由于答案无法做到有效组织。对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字史料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提炼要点,找出史料指向的核心知识点;其次,以问题设置的分值为依据,做好采分点的分配;第三,充分结合文字史料,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节省学生答题时间,又能获得理想的成绩,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分析与运用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对教学进行着积极不懈的探索,希望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实现教育的目标,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学习历史不应只停留在对史实的学习上,教师应当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历史作用于现实的生活。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刻,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对历史教材的学习上,没有上升到总结历史观点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层面。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与教师都有着极大的升学压力,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仍然是考试的分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将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历史学习效果的标准,而极少有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历史学习能力等历史素养。通过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笔者发现,不少在初中历史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无法适应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初期的历史成绩都不是很高。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历史教材的突然转变,这打乱了学生一直以来的学习体系。
三、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措施探究
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并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事件进行历史的分析。而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并运用知识,同时应当将历史观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当重视历史观念的灌输,使教学目标符合时展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应当重视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通过改革教育方式和理念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保证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正确认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受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和施教水平以及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教学观念还停留在“知识第一”、“考试万能”的层面上,采用“知识点教学法”、“勾书圈点教学法”等,造成历史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谈不上培养能力。而在新程课改革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参加高考,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在相对短暂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事实和能力,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性,关注历史教学的效益,要求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创造出更高效的学习效益,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吸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趣味性,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直观快乐的动态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光大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2011年1月).《新课标教育研究》。
[2]陈伟君.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有效运用[J].读写算,2013(26)。
2011年12月,云霄县中学教研室在将军山学校举办了一场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比赛。受中教室邀请,我有幸成为评委并全程参与了整个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所有参赛老师都根据指定的内容——七年级(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一课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存在一个通病——把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历史复杂化、僵硬化,表现为:要么照本宣科、机械地把课本内容搬出来,以致平淡无味;要么就像说书先生,稗官野史一大堆,生动是生动,但全然违背了历史的本真。听完课后,我心底暗暗地冒出很大的问号: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到底该怎么上?假如这节课让我来上,该怎么办?
三国的历史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正史记录,野史传说,小说演义,戏剧编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云丛生。教师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中让历史人物、事件活灵活现、活泼可爱,又能讲出新意,讲出历史的味道,符合历史的真实面貌,实非易事。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程智慧,本次比赛之所以选择这一课也是基于这样的意图。怎样才能做到这一要求,避免参赛老师的不足呢?突然,想起了近阶段来在《历史教学》(中学版)上经常读到的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张元老师有关历史课堂教学的文章,我灵机一动,为何不学张元老师的做法,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堂呢?于是,受张元老师做法的启发,我尝试着对“三国鼎立”一课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付诸实践,实际效果很好。
在本课里,曹操可以说是核心人物,曹操的历史活动影响了整个东汉末年乃至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然而他也是颇受非议最多的历史人物,其身前身后名一直以来褒贬不一,所以讲三国非讲曹操不可。鉴于此,我对本课的课程资源进行大胆的创设,把立足点放在曹操身上,精选了曹操一生中几个重要的片段,以故事化的手法展现东汉末年至三国这段历史的全貌;以后人对曹操的不同描述,在追问中遐想,探究历史的本真。以下为整堂课的大体经过:
一、曹操起家的秘密
人们常说,英雄不问出处。然而,从秦汉以来(尤其东汉)门阀士族一直把持着国家政治,一个人倘若没有好的出身是很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曹操的出身相当卑微,他的父亲曹嵩本来不姓曹,姓夏侯氏,为了巴结权贵,认了中常侍(宦官)曹腾为义父,所以冒姓曹。但曹操从来讳言他这种太监义子的出身,他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同时又有强烈的自尊心——我虽然出身不高,我的成分不好,但是我有本事,我要用自己的本事去改变我的社会地位。在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割据的历史背景下,让曹操起家的机会来了。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汉献帝在董卓死后,历尽千辛万苦,又回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这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破败不堪,在洛阳,皇帝和百官的饮食起居甚至形同乞丐。曹操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果断地采纳谋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想方设法把皇帝从洛阳接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县。曹操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曹操起家的秘密何在?在讲完第一个故事后,我及时追问。
曹操的殷勤让汉献帝十分感动,他任命曹操为大将军。这虽然是虚衔,但曹操得到了一面在当时看来是正义的旗帜。做事情师出有名,在政治上大大地捞了一把。但仅凭借这些好处就够吗?我又调动学生思考。
为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我接着讲第二个故事——《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曹操和吕布作战的时候,有一次曹操的军队出城收麦子去了,突然吕布的军队开了过来。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等吕布开过来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姣声嗲气。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个树林子,深不可测,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买在树林子里面了,撤!撤回去以后想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来了,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树林子了。易中天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学生听完哄堂大笑,看来这个曹阿瞒挺有军事才能的嘛!空城计不是随便就可以唱的!在笑声过后,学生们进一步读懂了曹操。
为了使学生头脑中曹操的形象更丰满,紧接着,我讲了《三国志》里面的故事:曹操在官渡之战时打得非常艰苦,当时两军对峙相持不下,更要命的是曹军军粮已经不多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没有粮食曹操这个仗是打不下去的,这时袁绍阵营里有一个谋士叫做许攸的突然来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跣足而出”。什么叫跣足呢?就是光着脚。那么曹操这个时候为什么“跣足而出”迎接许攸呢?据易中天老师分析,有两种可能:一是来不及穿鞋,可能在洗脚在干什么,一听说许攸来了光着脚就往外跑,大喜过望;第二种可能是表示尊敬,因为古礼光脚是尊敬。曹操光着脚冲出去抚掌而笑,说好啊,先生您来了,“吾事济矣”,然后把许攸请到军帐里坐下。许攸就问了,曹公您的情况怎么样?“军粮尚有几何”?曹操说,我的军粮很充足啊,够用一年的。许攸说,错了,重讲。曹操说,半年。许攸说又错了,还不说实话,再给你一次机会。曹操说,哎呀,不好意思,刚才开玩笑,实话告诉你,只够一个月。接着曹操就问该怎么办才好?许攸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机之日也。”说你带着一支军队,孤军深入,粮草已经没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怎么办呢?我告诉你,在乌巢袁绍囤积了大量粮草,有一条小路你可以过去,赶紧率轻骑到那个地方焚其粮草,不出三日,袁军必乱。曹操说太好了,然后自己亲自率领五千骑兵抄小路,夜袭乌巢,烧毁袁绍全部粮草,为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袁绍的部下许攸反为他人所用并最终促使劣势的曹操一战定乾坤,这个故事又说明了什么?我紧接着追问。学生的回答让我很高兴,很多人都认为曹操重视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是取胜的关键。……不知不觉中,三个故事说完了。为进一步深挖,我又抛出问题:从以上三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出曹操成功的秘密是什么?通过故事,你认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师生共同分享故事,在故事中展开遐想,总结归纳,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
二、都是文学惹得祸
当我们刚总结、描绘完曹操形象时,突然有几个学生冒出来“唱反调”了。“老师,您是不是搞错了?《三国演义》里唱空城计的不是诸葛亮吗?”“老师,照您说曹操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戏剧里总把他描绘成一个白脸奸臣?”……我心里暗地高兴,这正是我所期盼的。我马上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对啊!怎么小说、戏剧里的曹操与历史的真实差别如此之大?于是,我又讲了第四个故事——南朝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魏武将见匈奴使”: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这段文字讲什么?我请学生解释后继续追问:从故事里你可以知道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们见仁见智,有的说曹操长得不帅,没有自信心;有的说曹操虽然丑了点,但一定气质非凡,有王者之气;有的说曹操心胸狭窄,性情奸诈……在学生议论完后,我及时告诉他们:刚才大家的猜想都是根据《世说新语》得出来的。学历史可以大胆猜想,但一定要注意论从史出。《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主要记述汉、魏、晋时期的一些名人轶事。既然是笔记小说,那能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吗?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里讲得好:“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方法”。那么,鲁迅的话说明了人们对曹操形象的认识经常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你赞同《三国演义》或民间戏说对曹操的看法吗?你认为什么才是正确“观察曹操的方法”?通过分析探讨,让学生最终懂得该怎样去看待一位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