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古典文学常识范文

古典文学常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古典文学常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古典文学常识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髓。学习好古诗词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和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度,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可以说古诗词犹如一条延绵不绝的河流,容纳百川,滋补着炎黄子孙;又如一棵参天大树,成为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支柱。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作为重点,积极探索,有效的达到新课程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所设定的指标。

一、运用故事情节进行烘托,加强渲染力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更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及领悟到诗词中所包含的意思,教师应该对作词者的个人简历及诗词写作的背景充分了解。比如教师在讲述《赠汪伦》这首诗时,就可以巧妙的利用故事来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师在讲解此诗时就可以这样开头:从前有个诗人名叫汪伦,汪伦的性格十分的豪爽,喜欢广交朋友。在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满天下,被人们称为“诗仙”,而汪伦此时只是一个无名小卒,那么他如何才能结交这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呢?然而在接下来,汪伦等到了一个绝妙的时机,因为他听到李白将要去安徽游历的消息,所以汪伦下定决心给李白写信,诚挚的邀请他。李白这个人有两大嗜好:第一,好酒;第二,好游。只要具备美酒和美景,那么李白肯定会赴约。因此,汪伦在写信的时候完全满足了李白的两大条件,他这样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先生好饮乎?此地有。”李白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非常高兴,于是他接受了汪伦的邀请,在汪伦那里停留好了好几天,与汪伦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李白要离开时,汪伦在家里设了宴给李白送行。在李白登上一艘小船,船将要出发时,传来了一阵歌声。李白一回头,看到了令自己大为吃惊的一幕,自己的好朋友汪伦和一群村民,正在演奏着歌曲,给自己送行,这让李白非常感动。这时他立刻提笔,写下这首《赠汪伦》,成为了歌颂友谊的名诗,流传百世。因此,通过以故事的情节进行渲染,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从情感上完全融入在这首诗词里,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习诗词的课堂也变得活泼起来,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朗诵代替讲解

语文教学是一个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对古诗的教学更是这样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改革,对古诗的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及目标。新课程要求学生要通过对诗词的充足阅读,逐渐累积,亲身感触,学以致用,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及欣赏层次。因此,教师就没有必要针对一首诗教学问题上锱铢必较,教师应该在如何营造一种古诗学习氛围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诗词素养。比如,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借助乐器,给学生伴奏,让学生跟着优美的音乐开始朗读。除此之外还可以设定场景来辅助学生阅读等多种渠道。与此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古诗词打下了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把学习古诗词当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三、善于运用诗词来对诗词进行讲解

所谓借诗解诗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一首诗来对此诗加以理解。比如:教师在对王翰的《凉州词》进行讲解时,就可以让学生联想其他的边塞诗来学习这首词。学生可以想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或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等豪情壮志,报效国家的伟大情怀,更好的去理解、感悟《凉州词》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情怀,深刻的理解此地的“醉”代表的真正含义,不是为了感悟生命更不是一种消极心态,而是一种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雄伟壮志,更是一种临危不惧的豪迈气魄。

四、善于用诗组诗

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懂得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懂得如何更好的利用教材,多挖掘课外资料,采用活学活用的教学措施。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就诗教诗,应该搭建一个开放式的活跃的诗词学习平台,使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外,流传着许多赫赫有名的古代经典的建筑或家喻户晓的雕塑,作为其他国家的显著代表。而中国历经沧桑,许多文化古迹都被历史所湮灭,只有一种经典尚且完好,那就是古诗词。这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引领者我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发展的步伐。所以,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一定要对现实生活充满一种新鲜感,从而更有力的促进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古文化,才能确保古诗词的魅力永垂不朽。因此,指引学生走进诗词的天地,去感悟、欣赏诗词中的美,学会享受这份情感,是最成功的古诗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保兰.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4,(10)

第2篇

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尝试古诗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就是力求做到讲白讲深讲透,以致课堂气氛沉闷,而且使得诗歌应有的丰富意蕴窄化甚至单一了,无形中就剥夺了学生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感受体验和想象的权利,极不利于学生对诗歌的体味。古诗翻译只是帮助学生感受诗情、领略诗意、品尝诗味的一个途径,不应该是小学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更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为了脱离古诗教学的老的套路,就必须要改变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思路,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改变了古诗教学的设计思路,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读”是第一大法,而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更要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表演读,配乐读,想象画面读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为了让学生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我经常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那就是让学生手脚并用,打着拍子来读。因为《毛诗序》中说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天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然诗人在“永歌之不足”时,犹须“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们也一边读一边“手舞足蹈”呢?当那种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和着拍子从学生们的口中流溢出来时,你一定会被深深地感染的。这种诵读法,跟让他们正襟危坐、面目严肃地“念经”比起来,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自学时间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对课前先学的情况进行反馈。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如,“出”是“出现”的意思,为什么这里不用“像”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张老师并不急于解答这些问题,而转向全班学生:“谁帮他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传给了学生。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基于《饮湖上初晴后雨》浅显易学的特点,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三、运用故事强烈的感染力,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深刻的意境

故事是经讲解人加工过的艺术品,讲解人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声音化妆,包括对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的艺术处理,使故事像润物的春雨,滴滴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它不仅艺术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孩子们从中知道了善与恶,懂得学习了什么,扬弃了什么。与此同时,又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们在教学中常会发现,许多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听故事却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惟恐自己少听一句。足可见故事对学生影响之大、感染力之强。在教学古诗前,可以把诗人的心态、所处的时代背景、古诗中的科学知识、古诗意境编成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叩响学生求知的心灵大门,以故事导入式来学古诗。如教学古诗《草》时,利用草与石头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之中又把学生引入了诗的意境中,起了一箭双雕的作效果。

四、重感悟,融入学生独特的体验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首古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会有不同的体会。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小学生学习古诗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只要是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之下说出对诗句的理解,不必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的深入理解。如在学习《春日》的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以下环节:读着这首诗,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边,春天似乎已来到我们的眼前,融入我们的心田,同学们,春天是否到过你的家乡?到过你每天经过的小路旁、小河边、田野上……是否也来到了我们学校?同学们。拿起笔,画画你心中的春天吧!这样的环节设置,必定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由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让学生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积累,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五、注重优化随诗练笔的效果

第3篇

学生一到初三,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上课沉默寡言。你不指名,他们绝不会自动站起来提问或回答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上课搞一言堂,限制了他们表现的机会;缺乏启发性和有针对性的提问,很难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为此,我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大胆放手,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具体做法是:指定四位同学成立备课小组,通过找资料、翻阅工具书、互相讨论等形式充分备好课,准备同学提问。其他同学也要在课前做认真预习,摘抄出疑难点,以便提问。上课之前,我抽样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看了他们的预习笔记,翻阅了书中的点画批注情况。并且抽查了一下课文里有注释的重要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认为预习差不多了才开始提问和讨论。其他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自己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向备课小组提问、质疑,由备课小组逐个回答,备课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交给全班或老师解决。

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就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等进行提问、答辩。提问基本循着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从提问的质量和小组答辩的质量来看,因为准备充分,所以大部分问题他们都能自如解答,有些提问比较难,待他们商量一番后,也能很快作出反映。但有时也有答不全面、答不准确或有分歧。教师就随时做好纠错、点评、补充、归纳、引导的工作。只有在教师时时的引导中,讨论才得以围绕中心,步步深入地进行;才能使同学们鉴别结论的真伪优劣,使答辩讨论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教师要掌握讨论的气氛,处理好主要问题和枝节问题的关系,使讨论能够重点突出,环环相扣。讨论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口译这段古文,讨论结束后,教师要作小结,并请备课小组课外将本文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典型句子翻译出来,教师过目,贴于专栏上,便于学生日后对照。

由于正处于尝试阶段,整个环节还有很多不够缜密需要完善之处。但总体效果还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改进教学法以后,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变成了学堂,他们畅所欲言相互提问、答辩、切磋,气氛热烈。一方步步紧逼,另一方层层设答,都处于紧张的战斗状态。提问越来越深入,回答越来越缜密,思维都处于最佳状态。带有思辨色彩的探讨具有实际意义和一定深度,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特长,这是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情。事实确是如此,我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大家对这种做法反映强烈,全班大部分同学欢迎这种教法,有些同学在肯定这种教法的同时提出了改进意见。如有一位同学写道:“我班采用的这种教法新颖独特,别具一格,它使大家注意力都很集中,课堂气氛很活跃,特别是当同学们提问时,我们的脑子在急速地思考,回答也是争先恐后。像这种形式的教学我读书以来第一次经历。它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了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4篇

英文名称: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32开

国际刊号:1001-7917

国内刊号:11-1676/I

邮发代号:18-10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5篇

今天,怎样吸引人们阅读经典,推广经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做个经典阅读“指南针”

什么才是大多数人公认的经典?文学批评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有重要意义。以柳永的词《蝶恋花》为例,这首词在古代并没有多少影响,因为王国维《人间词话》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人生一种境界,于是得到公众认同。王兆鹏所做的排行榜,是古代文学批评方式的现代转换。其实古人早已有品评诗歌的方式,面对现有的庞杂的诗词选本,以文献资料和数据的科学统计为依据做一个新的选本,不失为对今人推荐经典的一种尝试。

那么,当代作品中有没有经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经典的标准,不能用几十年、几百年前的标准来套现在的作品。所有的批评应建立在更为客观、广博、有历史感的基础上。“今天要在新的世界性文学、中国文化自我更新、中华文学自我创造的语境中来理解,才能产生经典。应该向读者推荐这个时代的经典。”以被援引、被借阅次数的多少等统计数据为依托,借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制作阅读的指南针,或许对推介今日经典亦有启发。

拉近经典与读者的距离

经典作品尤其是古代经典,容易让现代人产生距离感。这就需要在保证内容品质的前提下,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人们对经典的阅读。在大学的实际教学中,王兆鹏注意到这个问题。他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来讲授古典文学。他尝试用“情景还原”的方法对古诗做意境讲解,不用文字而用图像,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照片、画面等多种电子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学生做起来觉得有意思,有兴趣了,这才会回归到纸本阅读。”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接触经典的主要途径仍然是传统的出版物。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主任周绚隆介绍,人文社每年经典作品的重印书占比达60%,超过新书。但如何将经典作品推广出去,还需下一番功夫。“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古典的内容、时尚的形式。”周绚隆说。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认为,“经典需要普及”。中华书局所做的工作,就是使大众将原来看不懂的典籍都能看懂,以前是学者看懂,现在大众也能看懂,好的学术内容应该为大众服务。“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来做古籍的注释和文白对照等工作,扩大受众面。下一步,还将做一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选本。”此外,还得符合推广的规律与要求,做大品牌,做好营销,尽量让资源效益最大化。

经典走进当下路正长

经典阅读是一种精品阅读。目前,出版市场上经典作品的版本非常多,鱼龙混杂,让人眼花缭乱。“选本太多,有好的也有粗制滥造的,客观上说粗制滥造的多。”周绚隆说,粗制滥造的文本必然会伤害经典,伤害读者的阅读体验。

经典阅读的推广活动形式多样,但往往有南辕北辙的现象。在顾青看来,对于经典的推广,切忌热情有余而学养不足,“选择高品质的文本做推广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盲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再比如高考语文试题,设置文学常识的考查和诗词填空等题型,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但最后往往变成学生以大量的背诵来应付考试,造成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反感。毕竟只有体会了经典的美,才能从根本上热爱经典。

经典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要让读者在文化传承的语境中接受经典作品。今天的文化多被娱乐、享乐所占据,如果没有对经典的坚守,文化的平面化、粗鄙化、无聊化就将不断扩大。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让经典走入当下生活,进入大众视野,深入阅读者心中,是一道待解的课题。

(摘自《人民日报》2012年5月15日)

思考吧

1.文章标题为“经典离我们有多远”,那么,作者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作品的经典性是怎么产生而得到公认的?制作经典作品阅读指南所依据的现代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古代经典走进大众读者就要消除距离,那么,文章提出了哪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本文后,你懂得了在今天阅读经典作品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今天的中考、高考中都有名句默写内容,作者对这种考查持什么看法?你对这些看法有什么评论?

第6篇

[关键词]哲学 考据 文学史 罗根泽 学术史

[中图分类号]I2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300―7326(2009)10―0131―06

1933年初,受顾颉刚委托,罗根泽(1900-1960年)在北平编定《古史辨》第四册《诸子丛考》,并模仿顾编《古史辨》第一册,借长篇《自序》畅谈自家的学术经历及理想。此后四年,罗氏又续编《古史辨》第六册,由此彻底完成了从学历不太完整的农家子弟向前途无量的著名学者的转型。这中间,1927年之考取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师从梁启超研究“诸子学”,以及随后考取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师从冯友兰研究“中国哲学”,极为关键。如此学术背景,加上两篇毕业论文《孟子评传》与《管子探源》,不久分别由商务、中华公开刊行,罗根泽的学术道路似乎很清晰;可形势比人强,辗转各大学教书,需要开设的课程,除诸子概要、中国学术史外,还有中国文学史、中国批评史等。于是,一半是个人兴趣,一半是工作需要,就在这春风得意的十年间,罗根泽时而文学,时而哲学,时而考据学,开始多面出击。

为何如此纵横驰骋?在《古史辨》第四册《诸子丛考》的《自序》中,罗根泽做了如下解释:

做考据吧,按不住自己的奔放的情感。做文学吧,理智又时来捣乱。做哲学吧,哲学要有己见;我呢,觉得凡是己见,都不是最终的真理,最终的真理在若干哲学家之己见的中间:我反对己见,当然不配研究哲学。可是哲学,文学,考据学,又都在被我爱好。那末怎么办呢?经了这一次的徨,最后体察出自己的短处和长处:自己没有已见,因之缺乏创造力,不能创造哲学,亦不能创造文学。但亦惟其没有己见,因亦没有偏见,最适合于做忠实的,客观的整理的工作。利用自己因爱好哲学而得到的组织力与分析力,因爱好文学而得到的文学技术与欣赏能力,因爱好考据而得到的多方求证与小心立说的习惯,来做整理中国文学和哲学的事业。那时的罗先生,年轻气盛,展望未来,前程似锦,谈起研究计划时,口气实在大得很。关于《中国文学史》,请读者参见他的《乐府文学史》;关于《中国学术思想史》,分为四个时期,在第一期即“诸子研究”中,罗根泽开列了五类研究计划:人的研究、书的研究、学说的研究、佚子的研究、历代人研究诸子的总成绩。就拿第三类“学说的研究”来说吧。可分成“侧重人”与“侧重学术”两种。前一种可分四类,每类罗先生都有拟想中或正在做的具体题目,而其中的第四类“比较的研究”,“细分又可析为四类”。如此发散式思维,以及庞大无比的研究计划,决定了其工作目标永远无法实现――即便再活一百岁。而这还只是其众多规划中的一个。眼界开阔,志向远大,喜欢制订计划,擅长建立框架,论述时勇于下大结论并列表说明,如此做派,极像其师梁启超。

谈论诸子学以及文学史,罗根泽多次引用“本师梁任公先生”的相关论述,明显看得出他很重视自己的师承。可以上《自序》,尤其在分析自家性情与学问之关系时,模仿的却是另一位清华国学院导师王国维。

王国维在“三十自序”中,谈及学问“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这一困境使得他彷徨无地:

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要之,余之性质,欲为哲学家则感情苦多,而知力苦寡;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诗歌乎?哲学乎?他日以何者终吾身,所不敢知,抑在二者之间乎?

那一代读书人,普遍有大志向,希望将生命与学问合一,而不仅仅是谋一职业。王国维之治学路径,由哲学而诗歌而戏曲而古史,几次成功转型,给中国现代学术留下了极具启示意义的探寻足迹。罗根泽显然从中获得启示,也在30岁左右,借“自序”剖析自家的性情、志向、趣味与学力,最后确定“以毕生的精力,写一部忠实而详赡的《中国文学史》和一部《中国学术思想史》”。

此一早年制订的目标,既未彻底实现,也不至全然落空。这或许是所有美好愿望或工作计划的共同命运。“学术思想史”方面,除了编辑《古史辨》第四册、第六册,自家论著主要集中在《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年)或《罗根泽说诸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二书互有重叠,也不无差异,可参照阅读。至于“文学史”研究,在罗根泽这里,日后展开为“批评史”与“文学史”两翼。1930年秋,在《乐府文学史・自序》中,罗根泽称准备分歌谣、乐府、词、戏曲、小说、诗、赋、骈散文八类,撰写“中国文学史类编”。而1935年发表的《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计划》,认定歌谣是诗词乐府的生母,且本身变化极少;“又以文学批评虽不一定也算创作,但确是创作的导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因此,计划中的“中国文学史类编”,删去歌谣,添人批评,仍是八类。

只不过随着学术发展以及本人兴趣转移,“批评史”逐渐自立门户,不再委托“文学史”代管。至于罗根泽本人,从《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计划》之将“批评史”作为“中国文学史类编”之一,到《我怎样研究中国文学史》之主张“文学批评及文学史的参取”,再到《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绪言”之专门讨论“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历陈“文学批评史虽与文学史有关,但文学批评史的去取褒贬,不能纯以文学史为标准”,中间多有变化。其实,放长视线,称《中国文学批评史》也是一种“文学史”,一点都不委屈,而且,更能体现郭绍虞、罗根泽等第一代批评史家的情怀。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自序》中称自己“屡次想尝试编著一部中国文学史”,因规模过于庞大,没有勇气进行下去,“所以缩小范围,权且写这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我只想从文学批评史以印证文学史,以解决文学史上的许多问题”。对于郭、罗这一代学者来说。在教学、研究及著述中兼及批评史与文学史,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这里暂且从俗,尊重现有的学科分野,让“批评史”与“文学史”并驾齐驱。这么一来,罗根泽的业绩大致体现为诸子学、批评史、文学史三大块。这方面,周勋初有精彩的论述。周先生是罗先生晚年在南京大学时的得意门生,对其师学问的理解与论述相当精辟,其中的“盖棺论定”尤其值得关注:

总的看来,罗先生在诸子学的考辨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绩,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学科的发展;他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建设作出了不少贡献,特别是在材料的发掘与格局的定型上。他在文学史方面的开拓,则有逊于前二者,未能取得相应的成绩,这是有其原因的。

所谓“原因”,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罗先生,受时局影响,转而走“以论带史”道路,教训十分深刻。关于罗先生的学术业绩,到底是诸子学第一,还是批评史领先,可以讨论;但文学史只能叨陪末座,这点大概没有疑问。

按照时下的学科分类,罗根泽先生的文学史著述,主要是1931年文化学社印行的《乐府文学史》、1955年五十年代出版社所刊《中国古典文学论集》和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下面就主要围绕这三书,讨论罗先生在文学史研究方面的贡献。

《乐府文学史》是罗根泽设想的《中国文学史类编》的第二编,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两汉之乐府”、第三章“魏晋乐府”、第四章“南北朝乐府”、第五章“隋唐乐府”、第六章“结论”,共290页;加上12页《自序》,在草创时期,也算是一本很像样的专著了。因体制新颖,此书曾吸引众多目光,以至直到今天,谈论中国诗歌或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史”时,一般都会提到它。

作者之所以分类撰写“中国文学史”,理由是:“我相信一种文学的变迁的原因,和并时的其他文学的影响,终不及和前代的同类文学的影响大。”也就是说,论及文学创作时,将文类内部的规制与承传,置于外部的时代风气之上。可最为关键的第二至第五章,也仍然是以朝代为线索。如此“以类为经,以时为纬”、“以类为编,以时为章”,作者希望达成的目标是:“指望读者一方面得到各类文学的竖的观念,一方面也得到全部文学的横的观念。”

此一“文学史类编”研究设想,确有创新之处。不过,意识到的历史责任与承担者的实际能力之间,其实是存在差距的。作者称:“我这本《乐府文学史》,采取他人说最多的,两汉则有先师梁任公先生的《美文史》里《两汉乐府》一章(未刻),唐代则有之先生的《白话文学史》里《八世纪的新乐府》一章。”可仔细阅读,你会发现,此书更像是一册课堂讲义,多为铺陈与综述,少见精彩的深入探讨。

这确实是一本大学教材,作者还没来得及撰写众多相关的专业论文,故线索清晰,但底子单薄。这一点,作者心里很明白。1934年10月,罗根泽曾借《何谓乐府及乐府的起源》的“引言”,讲述其研究乐府的历程!

余于十八年秋,应河南大学之聘,以乐府教坊,讲授学子。十九年秋,移讲席河北大学,整理旧业,对原用讲义,大加修改,以乐府一部分,命名《乐府文学史》,交北平文化学社付印。出版后,续有新获,觉应当增删之处仍甚多。二十年秋,又移讲席北平,在燕京大学讲“乐府及乐府史”,除以已出版之《乐府文学史》作教本外,又成《乐府中的故事与作者》及此文两篇。若谈论罗根泽“乐府研究”的成绩,单凭《乐府文学史》远远不够,非将《何谓乐府及乐府的起源》、《南朝乐府中的故事与作者》拉进来不可。换个角度,新刊《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若能兼收1930年代公开出版的《乐府文学史》和1950年代内部印行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无论其学术水平高低),当更能体现罗根泽的“文学史”业绩。这样,方可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和《罗根泽说诸子》鼎足而一。

不过,在《乐府文学史・自序》中,罗根泽先声夺人,表达自己的学术志向:“生平有一种怪脾气,不好吃不劳而获的‘现成饭’,很迷信古文大家的话:‘凡菜蔬手植而手撷者,其味弥甘也。’《中国文学史》虽然已经有了许多的本子,但被逼于不吃‘现成饭’的我,却不能不来尝尝‘手植手撷’‘其味弥甘’的滋味。”这种白手起家、发凡起例的大气魄,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但确实是罗根泽著述的一大特点。

1955年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论集》,收文六篇,共119页,其《后记》称:“文学的发生、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伟大的古代作家是遵循着现实主义传统,表现了很高的人民性。”在作者看来,发掘“现实主义传统”与“人民性”,乃“祖国文学史工作的不可免的重大任务”。若《古奴隶社会的奴隶歌谣》、《陶渊明诗的人民性和艺术性》、《李白爱祖国爱人民的一面》等文,乃解放后作者适应新环境,认真学习新理论的成果。可我以为,此书最值得欣赏的,还是考辨性质的《绝句三源》;此文撰于1944年,十年后增加“三点补充”,没有引入任何时髦理论,反而显得质朴可爱。

这六篇文章全部进入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后者收文42篇,582页。算篇数,三分之二撰于解放前,三分之一撰于解放后;但若计算字数,则旗鼓相当。集中文章,最早的是1929年11月20日脱稿,刊于《河南大学文学院季刊》第一期的《五言诗起源说评录》,最晚的是刊于《文学评论》1959年第4期的《现实主义在中国古典文学及理论批评中的发生和发展》。这两篇长文,前后相隔30年,论述风格迥异:一考据为主,一以论代史。与其说是作者学术兴趣的转移,还不如说十分形象地体现了时代风气的变化。

《五言诗起源说评录》引述13家说法,从晋人挚虞《文章流别论》到近人徐中舒《五言诗发生时期的讨论》,以“根泽案”的形式展开论辩。其中谈及“本师梁任公先生著有《美文史》一书”,称扬其“兼用考证的直觉的两种方法”。文章最后,得出如下结论:

公元前二、三十年(西汉成帝时),已有纯粹五言歌谣,为五言诗之原始时期。

公元七、八十年(东汉章和时),已有文人五言诗,为文人初作五言诗时期。

公元一百四、五十年(东汉桓灵时),已多优美之五言诗,为五言诗完成时期。

公元二百年后(汉、魏之交),五言诗笼罩一时诗坛,为五言诗全盛时期。

周勋初先生对此文相当欣赏,称:“这样的结论,因为是从大量的材料中客观地概括出来的,也就经得起推敲,可以信从。”延续此等以大量资料考辨,解说某一文类起源的,还有《何谓乐府及乐府的起源》、《七言诗之起源及其成熟》、《绝句三源》等。

在《五言诗起源说评录》结尾,作者不满足于就事论事,而是希望有所提升。于是,有了如下的“曲终奏雅”:

今国内文学家无虑千百,而文学史家则无几,以故时至今日,尚无厘然有当于人心之文学史也。根泽窃为此惧,思竭绵薄,勉力于此。其工作计划,拟先将中国全部文学,分为若干类,如诗类、赋类、词曲类、小说类……。再于每类中分为若干小问题以研究之,兹篇其嚆矢也。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罗根泽1929年已经形成分类撰写文学史的设想,而不必等待1931年《乐府文学史》的刊行;第二,作者原本也是主张先做专题论文,而后才写总体论述的专著。按此标准衡量,两年后之刊行《乐府文学史》,显得有点仓促。

至于30年后发表的《现实主义在中国古典文学及理论批评中的发生和发展》,就述学文体而言,与小心求证的《五言诗起源说评录》风马牛不相及。表面上高屋建瓴,从恩格斯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以及高尔基关于现实主义的定义人手,转了大半天才“言归正传”。作者熟悉中国文学的相关史料,从远古神话一直数落到曾朴的《孽海花》,结论是:

综上所述,现实主义在中国古典文学和理论批评中的发生和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一、不自觉

的“真实的描写”阶段,包括自远古的歌谣神话到《诗经》中的《国风》和《左传》以及其他书中所录存的人民讴谣,时间是远古到春秋时代――即到公元前五、六世纪。二、自觉的“真实的描写”阶段,包括自《左传》到元、白、韩、柳的诗文及理论批评,时间是春秋末至中唐――即公元前四、五世纪到公元九世纪初年。三、除了“真实的描写”,还“正确地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阶段,包括自唐代传奇小说到晚清谴责小说,时间当公元八、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年。M(”)努力爬梳众多史料,只是为了印证“恩格斯、高尔基的正确指示”,这一时代潮流,虽难以回避,实不敢恭维。生活在50年代中国的文学史家,有冷眼旁观,有干脆搁笔,也有当时积极参与、日后自我调整的,可惜,罗根泽先生过早去世,没有这样的机会。以如此“宏文”收场,与作者当初“以毕生的精力写一部忠实而详赡的《中国文学史》”的志愿相去甚远,能不让人感叹唏嘘?

上海古籍版《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中,有些文章可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补充。比如,《苏轼的文学思想》就延续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三册“两宋文学批评史”第六章“苏轼及其他议论派的述意达辞说”的思路,而又有较大的推进;至于《笔记文评杂录》(九则)和《笔记文评新录》(四则),提要钩玄各种宋人笔记中的文学观念,可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三册附录的《两宋诗话辑校叙录》对照阅读,进一步坐实了郭绍虞的评价:“他搜罗材料之勤,真是出人意外,诗词中的片言只语,笔记中的零楮碎札,无不仔细搜罗。”

作为文学史家的罗根泽,喜欢“宏大叙事”,若《中国文学起源的新探索》、《中国诗歌之起源》、《散文源流》等,还有《乐府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开篇必是“绪言”,义界与分期,从头说起。朱自清表彰罗著《中国文学批评史》“编制便渐渐匀称了,论断也渐渐公平了”,但以下这句话,却蕴含着某种批评:“罗先生的书除绪言(第一册)似乎稍繁以外,只翻看目录,就教人耳目清新,就是因为他抓得住的原故。”明显地,北大哲学门毕业的朱自清,并不喜欢罗著的“绪言”。可这总共14节、长达30页的“绪言”,是罗著的特色。从“文学界说”一直讲到“编著的体例”,确实是哕嗦了些,很多“常识”没必要如此大张旗鼓。可罗根泽肯定不这么看,会认为这是体现其“因爱好哲学而得到的组织力与分析力”的绝好机会。几乎每做一个课题,无论专著还是长篇论文,罗先生都想来一点总揽全局的“绪言”。其实,引述时髦理论,非其所长;讨论著作体例,属于操作层面。在同时代的人文学者中。罗根泽并不具备与外国新学说直接对话的机遇,也缺乏就文学或人生展开深入骨髓探究的能力。早年的“爱好哲学”,主要体现在思路清晰,擅长条分缕析上。相对来说,我更看好其“因爱好考据而得到的多方求证与小心立说的习惯”,认定此乃其文学史著的最大特色。若能更加执着于自己这方面的擅长,加上对于文类的敏感,罗根泽先生在文学史研究方面,本可做出更大的成绩。

如此事后诸葛亮,很可能不为罗根泽先生所接受。原因是,罗先生有更加宏大的目标。在《我怎样研究中国文学史》中,有这么一段:“中国文学的历史很长,文学及其他书籍真是浩如烟埃,一人的精力当然无法全读,更不用说细心研究。所以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应当从大处着眼,但必需从小处人手。”因此,罗先生制订一“以论文为始、以通史为终的步骤表”:

第一期:各种文学史论文

第二期:各类文学史、各代文学史

第三期:中国文学通史

只是人寿几何?哪经得起如此庞大且周密的研究计划。不过,这也是罗根泽先生可爱之处:只考虑学问之“可爱”与“可信”,而不考虑计划可行不可行。此文没有注明写作时间,但提及十几年前编著《乐府文学史》,据此推断,当撰于1940年代。大处着眼小处人手,这当然是做学问的正路,可研究者往往高估了自家的时间与精力(更不要说才华)。

“千古文章未尽才”,学者何尝不是如此?做学术史研究的,当有更多悲悯之情。茫茫学问路,除了规避外界的风刀霜剑,还得有把握机遇以及克制欲望的能力。在所有学者中,罗根泽的“人生规划”不见得是最为成功的,但像他那样坦诚,不断地自我表白,实不多见。在这个意义上,除了诸多精彩的专业论文,我推荐罗书中那些有点繁复、略带自恋的“自序”、“绪言”以及“研究计划”,因其能让我们了解前辈学者的思考与探求、奋起与失落。

[参考文献]

[1]罗根泽.《古史辩》第四册《诸子丛考》自序[A].罗根泽说诸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王国维.自序二[A].静庵文集续编[M].王国维遗书(第五册)[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3]罗根泽.乐府文学史・自序[A].乐府文学史[M].北平:文化学社,1931.

[4]罗根泽.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计划[A].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周勋初.罗根泽在三大学术领域中的开拓[A].陈平原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罗根泽.何谓乐府及乐府的起源[A].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罗根泽.中国古典文学论集[M].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5.

[8]罗根泽.五言诗起源说评录[A].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9]罗根泽.现实主义在中国古典文学及理论批评中的发生和发展[A].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0]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序[A].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第7篇

第一单元 1、文学常识

2、注意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思考并理解诗人选择这些形象的深意。

2、品味并积累诗中的名句,仔细揣摩其中的滋味。

3、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1.《诗歌两首》我爱这土地

乡愁 第一课时:

1.字词:嘶哑、汹涌、激怒、矮矮、窄窄

2.文学常识:艾青,原名蒋海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3.诗歌情感:对多灾多难祖国的哀痛,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4.象征手法:

土地:多灾多难的祖国;

暴风雨:日寇的欺凌;

汹涌的风: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温柔的黎明: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5.鸟的形象:

动态描写,近景刻画,它是一只饱经磨难,拼尽全力用生命歌唱的形象。

6.诗歌语言的内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二课时:

1. 文学常识:

余光中:台湾诗人,诗歌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的精神,抒情细腻,描写细微深刻,被誉为“台湾诗坛祭酒”。

2诗歌意象:

邮票——思儿的母亲

船票——思夫的新娘坟墓——已故的母亲

海峡——祖国大陆

3、诗歌情感:

思念亲人,盼望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4、诗歌语言:

叠音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

5、诗歌结构

每节四行,节节对应;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

第2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第一课时:

1.字词:

锦幛zhànɡ 荇xìnɡ藻zǎo 蘸zhàn 憔悴(qiáo cuì) 蝼蚁(lóu yǐ)

2.作家作品: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诗集有《望舒草》、《我的记忆》、《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集》等,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3.诗歌的内容: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岭南、以及他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景象。

4.诗歌的情感

诗人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5.朗读:

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压韵的灵活错综运用,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例如: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第二课时:

1.重点语句含义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形象。“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要注意诗歌中比喻、象征的内涵。其次要设身处地地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人生遭遇等特定因素去找出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深层意蕴去理解诗歌。

2.艺术手法①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鲜明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②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

A比喻的运用

春天,堤上繁华如锦幛;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B拟人的运用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4.语言特点:

口语化,押韵错综复杂,富于音乐美。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一课时:

1.文学常识:

作者舒婷简介:当代诗人朦胧诗的代表善用意象。代表作《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字词:

干瘪淤滩驳船簇新胚芽

第8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宋词教学 刍议

词为“诗余”,其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是和乐歌唱的,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因为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词风显得很“小气”。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很多士大夫从个人经历出发,抒写个人思想感受,极大地提高了词的艺术境界,最后,使词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同时,一批词学大家登上词坛,像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秦观等人,他们以自己出彩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词在宋代乃至整个文学史上的坚实地位!中学生赏析部分经典词学作品,能有效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词的基本知识教学

词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词相关的常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基础。

从词的发展历程上看,词最早起源于民间,一开始是和乐歌唱的,亦即所谓“歌词”。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从形式上看,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错落之美。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词的分类,比较复杂,这其中大致有五种: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5、按词牌分。

在了解以上知识基础上,教师可以找出相关的例子加以解析,加深学生印象。

二、词的“四位一体”教学法

就笔者认为,初中阶段词的教学可以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法。所谓“四位一体”是指背、讲、悟、写相结合,把词的教学融入提高学生素质的整体规划中。

“背”是学习词及古诗文的第一要素。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背诵一定量的诗词能培养学生的对古诗文的语感,而且,背诵是理解的基础,必须狠抓不放。总体来看,初中阶段共收录词作20余首,量并不大,背起来难度不大。实践证明:用朗读背诵的方法教学诗词,有它的可贵之处,简单直接,便于把握,的确能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讲”是指教师在学生预习背诵的基础上,结合作品,联系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对学生的理解起到点拨作用。但是这种讲不能是“一言堂”,要充分发动学生,关键的地方放手让学生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于这篇传唱千古的佳作,在背诵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发挥谈感受,学生表现非常踊跃,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回答特别接近词的本意。最后,我在加以点拨,结束全词,效果很好。

“悟”即是指让学生在背、讲的基础上,深入到词人内心,对其创作心境加以体悟,以达到拓展提高的教学目的。在这个阶段,我会给学生配上经典的轻音乐,让学生闭目遐思,接受美的熏陶,提升人生品位。通过长时间实践,我发现“写”这一阶段如果与“悟”结合的话,教学效果更好。因为学生在听音乐时,已经进入一种创作的预期,已经具有了创作的冲动。这时,让学生去写,可谓水到渠成。所以说,“悟”、“写”是不分家的。

三、理解情感 体会情境

对于词的鉴赏,不应该一味追求所谓标准的分析与评价,避免课堂上的“填鸭式”,杜绝教师的话语霸权。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多元表达与个性体验。因为优秀的诗词,都是古人对生活的体验,是他们对生命感悟的结晶,文学味浓,人情味重,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讲,这种作品极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也极易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学习中,让学生理解情感,体会情境,就成为词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比如,在讲解范仲淹《渔家傲》时,可以先让学生找上阕中的相关意象,从中体悟诗人的“情” 。其实,只要学生找出“塞下”、“秋”、“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下阕中诗人的情也就顺理成章出来了。因为上阕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残酷寂寥的战争场面,用王国维的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景物描写为下文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不知引动了多少人的衷肠,激起了多少人的思乡之情!全词读来苍凉悲壮,慷慨激昂!只要学生理解了这种情感,也就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才能与其做心灵上的沟通!

学生初进入诗歌鉴赏领域时,需要老师来引领,尽量少走弯路。在此基点上,当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增加、审美力提高后,老师就应当给学生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理解诗歌的能力。在学清照的《武陵春》时,我让学生从词人的创作年代、时代背景、生活境遇、景物描写、语言等许多角度入手,去理解词的情景,意境。

第9篇

在现下的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学体系的不完善,学校往往不会为学生开设专门的道德文明的课程。而中国的传统礼仪道德文明一直以来就与传统儒家文学关联在一起,因而,对于学生情感教育的重担落在了语文教学身上。

1.1情感教育的定义

情感教育是通过尊重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生活快乐幸福、对周围产生正能量。从而建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2情感教育的缺失

在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由于职业学校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有素质的职业技术人员。而不管是在教学评估中,还是在学期总结中,教学效果一般都是以较为直观的学生技术层面学习作为比较参照,对于难以定量的道德素质方面,学校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估方案。因而,对于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情感教育显得很薄弱,始终被教师以及校领导所忽略,以至于在很多学校都引起了很严重的后果。例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马加爵的犯罪心理分析报告》中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扭曲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他过于以自己为中心,因为与宿舍同学的不和便将室友全部杀死,这明显是对于道德的沦丧,对社会情感的缺失。

1.3情感教学的意义

正确的道德、个人修养的养成对于每一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情感教育的意义在于调节学生认知过程,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在如今应试教学体系下,对于加强情感教育显得比以往更有意义。当我们翻阅报刊杂志,不难看到一幕幕让我们心寒的事情。药家鑫的冷酷无情,李刚的儿子嚣张撞人事件,可见接受了高等教育的这些人不仅对于基本的社会法律知识如此的缺乏,甚至连最基本的社会道德都已经到了沦丧的地步。

二、语文教育与情感教育

2.1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重视人文教学的理念为现如今语文教育提供了无数的瑰宝。中国的社会道德是构建在传统的儒家思想基础下,而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便是由以往的文人儒客的著作为主。因而,语文的教育也可以说是由文学认知教育与培养学生情感道德组成。现如今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不仅仅是积淀文学常识,更重要的抓住传统思想,通过对传统道德理念的学习理解古典文学。

2.2为人师表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往往学生都会以教师的言行来为自己设立标准,孙子兵法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自身的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一般都在15-18岁,正处在最善于模仿的青春期中,这就要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试想,如果一个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满嘴仁义道德做着猪狗不如的事情”的教师教出的学生能有什么好的发展,一个有修养的老师才能更好的团结学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影响。

2.3增加师生交流促进学生情感培养

如今的中等职业教育很多情况还处在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方式,由于语文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于陌生的文章理解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下,使得师生间交流处在一个很低的程度上。这样便形成,教师的素养再高也难以把自身的思想高效的传输到学生的身上。这就需要教师创造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从而影响学生的情感观念的建设。

2.4通过情景模式的构建引发学生的感情

第10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落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提出了树立全新思维,整合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设置等解决问题的思路。 

 

高等教育,历来就是出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出理论(总结和建立专业理论体系)的地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现代设计的实践,要求艺术与设计教育积极回应社会的这一要求,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一、转变思维方式 

教育体系的改革主要是思维方式的改革。不论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其思维都要进入信息时代,以全球化的眼光去选择知识。教育改革不但要有新的知识内容,还要有新的知识传授形式;具体地说,就是从“内容”到“形式”必须体现社会化、信息化、智慧化、创意化。对于设计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塑造的不是形式,而是思想。中国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本质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总是用过去的眼光和方式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种教育对于我们民族的长远发展毫无益处。 

1.包豪斯的经验 

20世纪以来,包豪斯几乎成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成功的代名词。包豪斯的实际影响,以及它所具有的广泛积极指导意义,早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工作效果和教育成就。那么是什么使包豪斯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呢?简而言之,就是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包豪斯的出现,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随社会进步,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立新思维。 

2 .市场的需要 

 任何改革,当然也包括教育改革在内,都是对不适应新形势的旧体制的改造,从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体制。改造旧体制,建立新体制,首先就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没有这个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不可能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体制。对艺术与设计教育而言,转变思维方式,更是刻不容缓。这是市场的需要,也就是说,客观形势逼迫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转变思维方式。 

据调查,有些学校的教学内容(共同基础课除外)几乎十年没有变动。令人可畏的是将落后时代的观点向今天的学生传授。某大学工业设计系教师向考察的日本设计教育专家提出“设计时是先考虑功能还是考虑形式。”回答是“哪个都不是。首先要考虑能卖出去的设计。”在以营销为目的进行设计的今天,同十年前供小于求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功能决定形式的时代已经结束。大多数产品由于电子技术的导入,产品的功能是通过电子元件得到了解决。造型设计是如何体现功能的呢?美国大学教授的教学内容每年都不一样。日本千叶大学工学部?工业意匠学科?人间工学的教授们提出:“设计师不仅考虑设计的硬件问题,更应该考虑设计的软件问题”。日本各大学的教育理念中常提到的一句英文是“communication”意为“通信、传达、交换、交流、传意”。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科之间的交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国际之间的交流等对于信息社会的今天是极有含义的概念。 

二、整合教育资源 

1.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艺术设计,归根到底是通过艺术与科学共同的合成手段,创造着人们的全新生活,在这全新生活里,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因为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取得今天的可圈可点的艺术设计成果;靳埭强、韩美林等人,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也决不可在申奥会徽的竟标中,一举夺魁。 

那么,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完整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同时,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的熏陶呢?这里提出三种可资借鉴的方法,供大家讨论。 

第一种方法,可以在每学期,规定出若干的专题讲座,系统地、概论式地对易学文化、老庄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曲、赋等,进行专题讲座。这种专题讲座,要有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 

第二种方法,可以不定期举行学术报告会,就某一课题,或者某一方面内容,进行学术讨论。 

第三种方法,可以由任课教师,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召集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接受一种新知识后,有机会反刍消化,并且有机会通过讨论,产生一些新奇的艺术或设计灵感。 

2.现代科技成果应该反映和促进艺术设计教育水平的提高 

信息社会,高新技术在层出不穷的涌现,譬如电子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艺术的载体;材料科学的进步,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促使产品的加速更新换代;建筑科技的发展,也正在使智能建筑、生态建筑走人们的生活,等等这些,逼得我们应顾不暇。站在时代前沿的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去传授手工艺时代的技法。至于那些已经变成历史知识科技成果,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艺术史,或者设计史里面去讲,也可以作为常识性知识讲授,但不必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 

三、充实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设置 

第一,承认艺术设计学科的相通性,加大共同性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产品设计(包括建筑、工业等等)、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装置设计等等,在艺术设计这个大概念下,大范畴里,它们之间的总体共同性,远远大于个体差异性,从理论上讲,它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更多的体现在它们各自的不同工艺上,而这又是它们各自学科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加大共同性课程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必须的。这种加大,不但要有广度,而必须要有相当的深度。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受到更加完整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表现了明显的市场取向意识。 

第二,在共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各自深化的专业。在接受比较全面、完整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不必事先划定更细的专业界限。此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总体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就业选择。 

第三,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保证设计师创造力的必不可少的功底,我们应该在现代设计教育上有所充分的体现,增设这方面的课程,加大这方面的教学力度。 

第四,在学习和掌握传统艺术设计知识的同时,应该提高对新媒体这个艺术设计载体的认识。这就是说,要积极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能够使学生熟练运用高新技术工具和表现手法。我们的艺术设计与市场结合的那么紧,与工业化结合的那么紧,这本身就要求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把最新的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来。这方面,一要提高认识,二要加大投入,三要全面推广。 

第五,加大材料科学的教学力度。对于现代设计来说,材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在产品设计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譬如建筑设计,没有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熟练运用,就不可能设计出集艺术与科学一体的优秀作品来。信息时代,材料科学发展很快,一个面向未来的设计师,必须及时的掌握它的变化,熟练运用它的优越性能。 

第六,加大实践课程的内容、方式和课时。现在我们过于强调“学院化”教学,在教学实际中,常常把实践,或者叫实习,当成儿戏,流于形式化。教的不认真,学的很马虎,根本起不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增强理论教学知识的效果,这几乎成了中国内地学校的通病。事实上,这种必要的实践课程,对艺术设计这门具有较强应用性质的学科,是非常必要的。前面已经讨论过,这种实践课程,今后可以走与企业和社会联合的路子,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做,而且做出的东西就叫它成为产品,进而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这是一种主动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被动实践教学带来的不良因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设计教育可以成为艺术设计的制约因素,也可以成为艺术设计的促进力量。这一点,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模式、教育体系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取决于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是否能够及时树立全新思维,整合教育资源,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体系。 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 新世纪出版社 

2 王受之. 《世界工业设计史略》.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 伍江. 《现代设计的源泉-访问包豪斯随想》. 《设计新潮》2001.1 

4 朱铭、荆雷. 《设计史》第120-123页. 山东美术出版社 

5 沈祝华. 《设计策划》第56-58页. 山东美术出版社 

第11篇

其次,课前五分钟演讲古诗词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

学生为了使自己在讲台上讲好,必然会积极思考,翻阅资料,请教老师。由往日的“老师教我学”的状态进入到主动钻研一首诗词的境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知识逐渐渗入的过程。其获得的知识量远远超过单听老师讲的内容。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这样写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查阅资料,学生透过诗的字面,可以发现:诗人从“朱雀桥”想到“乌衣巷”,从“野草花”想到“残照的夕阳”,在这种景物的烘托下,作者把笔触转到上空正就巢的飞燕,由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联想到王谢权门昔日的辉煌,唤起读者的想象。在指导学生背讲时,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深入观察生活进而联想的方法。

第三,课前五分钟演讲名诗名词对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大有好处。

古典文化,尤其是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深刻的,要真正弄懂古诗词的含义,决不能停留在诗句的表面上,而要挖掘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内涵。比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病梅馆记》这篇文章的注释中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就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而要联系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挖掘出“万马齐喑”的比喻义。在探究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第四,通过课前五分钟赏析古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大凡作家、诗人在青年时代都背诵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所以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出口成章。像台湾作家琼瑶,她的作品尽管有人视为“穷极无聊”,“爱情模式”,但她的古典文化功底不容忽视。她作品下的主人公,现代的多能赋词作曲,信手拈来;古代的多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出口成章,下笔成诗。她赋予她故事中的人物一种超乎常人的语言能力:《一帘幽梦》中的紫菱会写“一帘幽梦”,费云帆便能把它谱成歌曲;《彩霞满天》里的殷采芹更是从小就会歌唱“彩霞满天”。她的语言让人细细品味起来,总有齿颊留芳的感觉,这种运用诗词营造美轮美奂意境的功夫,怕是每位读者都会大加赞赏的。

由此可见,要求学生在紧张的高中阶段,每节课前有5分钟咀嚼玩味古诗词的时间,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咏”是很有道理的。

值得欣慰的是,在有意识地引导之下,我竟发现不少同学在周记、作文里谈到、用到往日讲过的诗词。这一点很能说明学生在写作时已经有了一种意识:想用恰当的诗词名句让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第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准备课前五分钟古诗词演讲,还可陶冶学生情操。

古代优秀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精华。研读古典文化中的精品,不仅可以学到文化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学习杜甫的《望岳》,可以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学习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岳飞的《满江红》,可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学清照的《夏日绝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可以让我们体会作者在当时那个时代有才干却不能施展抱负的惨况,进而珍惜现在的生活,争取早日拥有一技之长。

最后,对于课前五分钟演讲过的古诗词,教师还可要求背诵其中的二到三首。

只要合理安排,一周背二到三首完全可以做到。毕竟,背诵有助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而记住的知识又会为日后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这么做,实际上也是对课前五分钟绝好的善后措施。它可以巩固对诗词句的理解认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记忆力必会提高。“脑子越用越活”讲得就是这样的道理。

总之,倡导课前五分钟古诗词演讲,寓古典文化于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继承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古代文化遗产。因为,学习不应仅仅拘泥于中学课本上选的篇目。

第12篇

关键词:书法;语文;审美;修养

2012年南京市语文中考试卷在“积累·运用”板块中别有新意地设计了“‘墨韵·书香’的语文学习活动”题,包括“感受书法魅力,推敲欣赏感言”“利用书法材料,开展主题研究”“邀请名家指导,商定讲座安排”三道试题,分值达8分之多。这里毋庸再谈题目设计之新颖、之创意、之切合新课程标准、之切合学生之需要,我只对中考命题者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书法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表示敬意。因为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母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从考生的答题和得分情况来看,却并不是特别理想,由此可见当今学生学习书法之现状。在电子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学生的书法情况确实令人担忧。从平时作业,甚至中、高考卷面来看:有的学生写字缺胳膊少腿,错字连篇;有的学生写字不管笔顺,随手乱写;甚至有的学生离开电脑就不会写字……以上种种情况可见做好书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浅谈一下自己的鄙陋之见。

一、书法学习可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写字姿势要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可见书法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中书法学习和语文学习也是相辅相成、互有渗透的。练好了书法,有了一定的书写技能和书法修养,自然也就提高了语文素质,反过来语文学习的丰富内容又为书法练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书法学习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书法学习可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字写得流利,无论是上课记笔记,还是摘抄,都能提高速度,节省的时间有效地增大了语文学习的容量。字写得好,必定也理解得深。因为在练习书法时免不了要想想这个字的意思,因而增加了词汇量。常写名言警句,又为写议论文准备了大量的道理论据。

2.书法学习可以汲取古典文学精华

一幅书法作品容量较小,它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实实在在地写。但正是由于这种限制,学习书法者常在内容上选择意境深邃的古典诗词曲赋。比如,描绘得意之形时就引“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抒发浩然正气时则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刻铭进行自我勉励时常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临别赠言鼓励对方时常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等。这种适时适性、表情达意的诗句,有意无意间增强了古典文学的素养。

3.通过书法学习可以积累古今文化常识

录写古今诗词曲赋和中外名言警句,总要涉及作者的出身经历、政治地位、作品风格等。有些篇目、名句恰是语文教材中所没有的,这对于一个学习书法者来说是想弄个明白的。这样日积月累,其收获必是很丰厚的。

二、书法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美学角度看书法学习,是有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初级的要做到严正、端庄、均衡、对称、流畅之美,高级的则要做到有运动、节奏、意境、神采、气息、格调、情感、意蕴之美。因此字写得端正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写得美观、写得有意蕴才会愉悦人们,才会引起共鸣。汉字的点画线条千姿百态、意蕴丰富,它本身就有着分布结合、对称均衡的美的要求。书法的美,既是单个汉字的点线之美,又是书法作品整体的图画之美。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又何尝不是“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呢?鲁迅先生就说过:“写字就是画画。”这其实就是一个美学的诠释,就是说一幅书法作品就是一幅独特的画。因此进行书法比赛、举办书法展等活动,都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方法。不同的字体风格、章法结构各有千秋,加上学生之间年龄相近、学识相近、地位相等,更容易引起共鸣,引起效仿,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发现美、欣赏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其实在这种学生的书法作品自我交流过程中就能自然完成。

书法风格有的豪放粗犷,有的顿挫抑扬,有的婉约曲致,有的柔和温润,这些都是美。楷书、隶书是静态美,篆书、草书是动态美,但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美。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书法时更要引导学生去感悟书法作品内在的意蕴美。书法作品在内容上大多都会选择一些意蕴丰富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来表情达意,这些内容就包含了丰富的美学内涵,它可以帮助人们辨别真善美,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趣。著名书法教育家陈振濂曾说:“书法艺术是艺术美中最具有理念意义又最淳朴的美的形式。”当今时代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而集文字意境美、形态造型美、趣味神韵美、气度力度美于一体的书法艺术更能承担起培养审美情趣的重任。

三、书法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品质修养

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等都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练习书法可以使人细心。郭沫若同志说过:“书法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因为练习书法的人不能有半点随意,必须细致观察,用心体会,依法执笔,一丝不苟,这样才能把字写好。长期坚持,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而且做其他事也不草率,遇到什么事都能井井有条、泰然处之。一幅书法作品,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其布局谋篇、用笔技巧,就连落款和图章都是极有讲究的,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另外,纸面要清洁,不能乱涂乱改。这些都可以培养一个人细心的优秀品质。其次,练习书法可以使人意志坚强。练习书法是要有意志力作保证的,不能朝三暮四,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不懈,从不间断,所谓“夏练三伏,冬练数九”,要有恒心。有的学生通过练习书法受到教益,以致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都能顽强不屈,表现出极大的意志力。此外,练习书法还可以培养人的观察力、模仿力、记忆力、分析力、想象力,还能使人学会体贴人等等。总之,书法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美化学生的心灵世界、加强学生的内在修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13篇

从六岁开始,妈妈就一次又一次地下“逐客令”,让我搬到自己的房间去住。我每次都愉快地应允并搬过去小住几天,但之后都会机巧地找到种种借口回到妈妈身边。

我这样做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迷恋妈妈用故事编织出的温暖的巢。小时候,我常常坐在妈妈的床头,在浅黄色的灯光下——“这灯光染黄的四壁”——听妈妈讲故事。她在讲故事的间隙,时而翻开《唐诗三百首》中的《春晓》,读“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时而翻开《古文观止》中的《醉翁亭记》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就这样,在台灯柔和光晕的笼罩下,我似懂非懂地接触了古典文学中的一些碎片,像隔着一帘烟雨看楼台一般,隐隐约约地体会到了那朦朦胧胧的美。

长大些,妈妈便在台灯下教我念诗、背诗。就这样,我念到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念到了“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现在想来,那桃红柳绿里,一定染着淡淡的金色灯光吧。妈妈有时也叫我念些古文,诸如《赤壁赋》《腾王阁序》……就这样,我念到了“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念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明月,这落霞,这秋水,这长天,无不透出台灯的金色光晕。我总觉得念这些诗文时,对它们有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似乎我和它们的作者有什么共通的地方,比如对美的诠释,对自然的热爱。而每当我回忆起这些,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妈妈和她床头那金黄色的灯光。

后来,我时常在妈妈床头,借着黄晕的灯光,翻看着那些或新或旧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书页。当我念到“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时,忽然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情,没有太多的伤感,唯有一种对“美”的热爱。

妈妈自己也看书。虽然她学的不是文学专业,但她的床头却时常摆着《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趣品人生》《红楼梦》这样的书。晚上当我推开她的房门时,那盏床头灯总是亮着的。哪怕是深夜,她也在灯光中读着书。她还常常向我们提起苏轼、曹雪芹这些文学家或史湘云、王熙凤这些小说中的人物。有时她也考我一些文学常识,有时又是我问她。当我们正在讨论古人和他们的诗作时,爸爸也少不得要说上几句,一家人在金色的柔光下一起聊天,其乐融融。

……

第14篇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学科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要布置一定地阅读任务。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该做些什么呢?寻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导航,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我不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榜样引领阅读之路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上学生模仿性强,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心理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古今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如苏秦悬梁刺骨勤读书,匡衡凿壁借光好读书;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神童"巧读书等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莫言幼小失学在家就反复阅读家兄用过的《文学》课本,感受非常大,他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就在那几本《文学》课本里培养起来的。莫言大量阅读的时候,反复品读金典句子,并融入自己的思考。二零一二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学生知晓并欣赏,有助于增加民族文化自信,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鼓励学生发愤图强、勇攀世界文化高峰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为了满足他们看书愿望,我还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各类书籍供班里的同学选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2.推荐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 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学生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3.寓教于乐,以活动促阅读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最好的办法就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索取知识,掌握知识 。

3.1 说一说。 我班坚持每节语文课前3--5分钟的时间进行听说训练,即让学生轮流上台,说一说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可以是国内外的一则新闻,可以是一件趣事,也可以是新学会的一首古诗,还可以是一段佳作……仔细观察,真是说者神采飞扬,听者兴趣盎然。

3.2 赛一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持之以恒,每月定期举办故事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1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欣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51-01

欣赏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至关重要。新课标强调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性,突出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力度。七――九年级的语文课本收进了大量的古诗词作品,难道这么优美典雅的作品就只让学生读读、背背吗?

笔者认为,有效的古诗词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

1. 让学生成为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 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欣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从陌生――了解――喜爱,从而步入诗歌这个神圣的文学殿堂,加大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文学者常说“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笔者不揣浅陋,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准备阶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品灿若星辰,因各种原因,我们的学生接触甚少。为了引导学生走近古诗词,七年级时,笔者就组织开展“古诗词摘抄”活动。起初由学生自由摘抄在课外接触到的诗词,每月交流一次,教师挑选其中的优秀作品在班上张贴,并对优秀摘抄者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激发积极性。接着要求全班同学每周背诵至少一首诗词(在张贴出来的优秀作品中挑选)。再接下来进行分类摘抄。例如,要求学生按季节,分别摘抄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词;按作品描写的景物,分别摘抄描写风、雨、雪、月、花等景物的诗词;按诗词的内容,分别摘抄描写送别、思乡、爱国情怀、爱情、亲情等的诗词。一年下来,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诗词,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古人云:“厚积薄发。”个别学生还能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诗词。在本学期的期末复习课上,有一道语言运用题,题目是:当你在困难中得到了父母的尽力帮助,你会怎样对父母说出你的感激之情呢?同学们正在议论的时候,班上的“小才子”梁铸安同学冲口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父母爱我情。”这化用了李白《赠汪伦》的诗句,既精练典雅,又切题切情,答得相当不错。

二、感性认识阶段

笔者借用了读大学时古典文学教师的做法:利用课前五分钟,每次由一位同学上台介绍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要讲出诗词的大意,或借助想象和联想,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使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同学们对古典诗词已有了一些兴趣,而且手头上有很多材料,所以都跃跃欲试。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缺少了评析的常识和经验。于是笔者适当地作了指导,提示可从诗词的表现手法、作品形象、意境和思想感情等角度切入分析,特别要关注个别词语的应用效果。同学们表述的语言虽然有点稚嫩,但他们的参与热情鼓舞了笔者。―部分同学主动查阅了一些与诗词赏析有关的书和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同学都能感性地捕捉到诗词的文眼。

三、合作、探究、自主鉴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