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的跨学科教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96-01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最终教学效果的优劣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如今知识爆炸、网络化的自媒体时代,即使是小学生也同样具有获取海量信息的不同渠道。作为教师,如果仍然抱残守缺,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在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也深刻感受到了这种持续素质提升所带来的压力和动力,并形成了一些浅薄的思考和看法,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教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即使是在笔者所在的东部地区也同样存在教学思路程式化、教学方法单一化,以及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很多年,但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仍然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大量重复、无用的知识点,却不分区别地强迫所有学生进行背诵、抄写,为的仅仅是所谓的尽快出成绩。教师喊累、学生叫苦、家长焦心、学校无奈,看似短期有效果,实则在学生进入中学后其综合素质不足的软肋已暴露无遗,成绩迅速下滑。教师在这种教学思路的指引下,也会出现教学程式僵化、课外拓展不足、过分围绕教参等问题,长此以往出现储备弱化、知识老化等现象,影响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使教学形成恶性循环。

最近几年,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也已经认识到了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教师的教学方法总体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刻不容缓。

二 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教学探索的优势

好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在如今的小学课堂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信息技术、体育、美术、音乐九门课程,而许多学科之间往往存在大量知识点的交叉,从而出现教师重复布置、学生重复完成,学生的大量时间被无效学习所占据,减负和素质教育都会成为一句空话。而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则可以将不同的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师生课内、课外的互动进行延伸,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了实现对大语文教学的探索,对部分关联学科进行了整合,笔者兼任语文、品德与社会、科学三门学科的教学,进而进行大语文教学的探索。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笔者对三门学科的异同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最终以一门大语文学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元化、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增,而在校学习的时间却并没有增加;而开放式自主学习模式的确立,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行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客观上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大语文教学的教师必须是一本真正的大百科全书。现代的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使是小学生,当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其获取的知识量也是惊人的,所以教师要有被学生问倒的思想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日常的知识储备以及课前的充分准备都将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立足现实,在目前的教改实践中,完全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在实现上还有许多需要逾越的高山,其教学成果也有待于更多的检验,但这不妨碍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借鉴这种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阅读的东西越多,他掌握课内的基础知识就越容易。教师可以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更多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更多地将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向临近学科延伸,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健全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四 新的教学模式客观上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

在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素质的提升,更谈不上学习、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在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实施了大语文的教学模式后,教师教给学生的已经远远超过了一碗水,这势必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否则将在教学中显得捉襟见肘。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运用者,而且也应当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者、传授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

第2篇

“跨学科”是现代社会科技与文艺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潮流,当前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内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科间的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因此,在今天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学科教学当中。不难想象的是自从它在国内被提出,学者们无不持欢迎态度,现有的学术研究更是从各个方面研究它在各学科中的具体应用。跨学科教学固然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如果不加思索地应用到艺术教育当中去,那是相当危险的。本文对跨学科教学在艺术教育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分析正是笔者的一些顾虑,希望能让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跨学科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跨学科”概念辨析

“跨学科”在中国的兴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间,学者们研究了跨学科下各种教学模式与教学原则。以艺术为例,数字媒体艺术、综合类艺术、艺术学等跨学科教学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教学。但是“跨学科”一词的概念非常模糊,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①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忠林则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②在已有的跨学科教学研究中,多数只是简单借用这个概念,并没有深入挖掘概念本身的意义。因本文由收集整理此,探讨跨学科教学法在艺术教育领域应用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概念。

简单来说,跨学科教学就是几门学科结合或者交叉模式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核心应当是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习惯和教学思维方式,超越纯粹的学科教学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多学科共通的教学目标,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也促使学生的单个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③但这并不是“跨学科”概念的全部,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国外的研究学者通常将跨学科看作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各种程度学科合作的统称,从初级到高级通常分为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复杂学科(pluri—disciplinary)、交叉学科(cross—disciplinary)、互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和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五类。在学术研究中,很多中国学者往往没有搞清楚这五种不同程度的学科合作的区别,经常将它们混用,更有甚者,将英文单词pluri—disciplinary、cross—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不做区别,统统译作“跨学科”,这明显是有问题的。

多学科:它是指在一个综合科目下,比如“艺术”“人文”等大科目,教授两门或两门以上专业。多学科教学过程并不追求彼此的合作或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只是在各自领域内进行教学。大多数传统学校采用的都是多学科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缺点在于,缺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只是对知识的简单累加。

复杂学科:在复杂学科教学模式下,各科目之间表现出一定的联接关系,但是在具体的概念表述上却并没有深入的联系,与多学科一样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国内不少跨学科教学尝试的结果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复杂学科教学的模式。

交叉学科:交叉学科教学与前两种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之中有一门学科的概念处于支配和领导地位,学科间的互动是单方面的。

互动学科:国内的学术研究在使用“跨学科”概念时,实际上指的就是“互动学科”。国内通常将其译作“跨学科”,但在这里为了区别其他学科合作模式,笔者将其译作“互动学科”以更好地说明它与其他四种的不同之处。在互动学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之间呈现高度的合作性,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

超学科:整个教育系统内部所有科目之间多层次、全方面的合作与互动。目前来说,超学科教学的提出更像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它虽然是作为跨学科教学的终极形式存在,但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为了后文分析的方便,本文所使用的“跨学科”概念相当于“互动学科”概念,即形成一个共同理论框架的跨学科高度合作。

二、艺术教育跨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众所周知的是学科之间的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和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学者就普遍建议,为了让跨学科教学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应该参与到所有学科当中,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备课量要大大增加。除此之外,跨学科教学也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研室与教研室之间必须存在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但实际情况是学校的专业教师并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应对这个挑战,更有甚者,跨学科教学会削减各分支艺术学科的教学量。

其次,跨学科教学容易忽视一门学科的专业深度。过去的传统教育仅把语文和数学定为核心学科,把艺术课程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但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综合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何谓“综合”?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四个“综合”,即单元内大综合、课内小综合、艺术类姊妹学科间综合和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综合。虽然综合艺术教育使用了跨学科教学方式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连接或综合为一体,期望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加强,但是相应的提供给深入学习一门学科的教学时间就减少了,虽然达到了专业的宽度,但无法达到专业的深度。值得注意的是,当投入学科建设的预算与资金减少的时候,极易出现的情况是将这些诸如音乐、美术、戏剧等各独立专业糅合成一门综合学科。

再次,跨学科教学的方式让艺术学科获得与其他学科互动的机会,但在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中,艺术门类却往往无法保持自己的学科独特性,出现研究重心的偏移,尤其是那些传统优势学科或者是获得了政府与学校大力建设的学科,如心理学与艺术领域交叉的心理学美学就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不属于艺术学科。跨学科的艺术教育也就成了一个各学科对艺术领域嫁接的学术试验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学科领域。如果艺术专业无法保持自己的独有价值,只是为了整体教育的有用性,那么这样的艺术教育实际上是在倒退。因此,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跨学科去拼凑各种学科的文本。

最后,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这是学者们在谈论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的问题,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跨学科教学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现有的四年制大学培养过程中,往往只能让学习者深入掌握一门专业,那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跨学科教学教师呢?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目前来说,可行的办法是提倡教师自主学习与钻研,因为当钻研一种艺术形式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被吸引到其他艺术形式当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兴趣到其他学科领域。

第3篇

一、什么是跨学科教学

(德)舒尔茨指出,跨学科教学就是以一个学科为中心,在这个学科中选择一个中心题目,围绕这个中心题目,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题目进行加工和设计教学。它的意义在于使得各学科得以交叉成一个知识点,促使多门学科在教学中融会贯通。

本文以校本教材《茶》为教学内容,对其中的茶诗歌、茶散文的语文教学进行探讨。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茶诗散文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形成一个知识辐射圈,加强对茶艺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让学生真正领悟茶文化的精华。

二、反复诵读,创设意境,激感

学生在进行茶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进行着茶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中茶诗和茶散文可以说是茶文化中的精髓,而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通过创设意境,指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散文的情感与内涵。

创设意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中的抽象画面,也可以通过音乐来使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例如在讲授散文《天下第一香――茉莉花》时,教师通过放映茉莉花茶的图片或视频,播放《茉莉花》的歌曲,创设出“茶农采茶乐在其中”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置身于飘香的茶园中,并通过朗读课文及茉莉花的古诗,更深地入境,从而激发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达到更好的赏析效果。朗诵时,如果能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不仅能够提升诗歌散文的内涵,也更容易展现出作者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音?返难窈退卸恋挠锏饔锲?等都要充分流露出作品原有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对作品的情感“原汁原味”地还原。

三、茶艺实操,再现意境,领悟美感

王国维的“意境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情”与“景”的关系,他指出,景多无限,情也说不尽,“境界”本质上是“情”与“景”两个元素构成的。“情”与“景”的结合体现了作者精神活动的结果。二者的多样化的对立统一,便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说,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对于茶艺课堂上茶诗散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再现意境”作为纽带,把茶艺课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对茶诗、散文典型形象的再塑造上,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自主体验作品情感。

四、茶艺展示,烘托意境,陶冶情感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散文诗歌中,写景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让学生理解景物所烘托的氛围,景物所渲染的意境目的何在。例如教学唐代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第4篇

笔者在执教阅读教学时,多次强调要注意文中的隐含内容而无明显效果时,就让学生做了一道古代数学题,没想到一道数学题便使学生深刻领悟阅读学习中隐含内容的价值。原题是这样:古代有一卖烧饼人家,有三个儿媳,在儿媳们要回娘家省亲时,老头分别对烙烧饼的大儿媳说:“你就去十五天吧!”对数烧饼的二儿媳说:“你就去七、八天吧!”对算账的小儿媳说:“你就去三、五天吧!”交待完毕,老头对三个儿媳说,你们三个省亲,家中有的东西都可带点过去,但要求你们“一起从家中走,一起回到家中。”请问三个儿媳该怎么省亲?答案很简单,老头根据三个儿媳的工作特点安排的省亲时间都是“十五”天,出乎意料吧!在讲到学习兴趣时,笔者亦让学生做了一道题:一个嗜酒的家伙收集到十只空啤酒瓶,每三只空瓶可换一瓶啤酒,问这个酒徒最多能换到多少瓶啤酒喝?答案是五瓶,怎么换的?人总喜欢对自己爱好的东西动脑筋,这个酒徒在剩下两个空瓶时,带着空瓶到啤酒店,向店主借了一只换回一瓶啤酒,就地喝完啤酒并还了借的空瓶。想不到吧!小计算里的大智慧。如果不是酒徒衷情于酒,他能多换一瓶吗?希望同学们向酒徒学习他的换酒精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眼里流露出渴求的神色,这是知识、智慧对他们的吸引。是语文教学中的数学平台,达到了语文教学的寓教于数学,寓乐于数学。

二、与物理相印——品趣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既要瞻前顾后,又要左顾右盼。既不但要联系小学、大学,还要旁及数、理、化、生等学科。”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注意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在目标、内容等方面的交叉,那就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学好本学科知识,同时巩固其他学科知识,使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语文教学中,可将一些知识与物理知识相印证,让学生品味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词语时,从语文角度,前半句意思是把开水舀出来又倒进开水里,想止住开水沸腾。比喻“治标不治本,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没抓住问题的关键。”而将此换位到物理学上,便是一个热学问题,反映的是水沸腾时仍需要不断吸收热量,所以抽去锅底的柴火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又如“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春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从语文角度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拟人手法,而换到物理学上则是一个“相对运动”问题,“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江”为参照物,竹排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则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在走。如此学习,相得益彰,既学习语文知识,又巩固物理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比枯燥的说教易于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趣味。

三、与化学相联——引趣

第5篇

关键词:跨文化;双语教学;组织行为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16-02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WU Hao

(College of Tourism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Hunan 4270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lingual teaching and cross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ilingual teaching, and explored the necessity to conduct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Finally, some methods of conducting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Cross Culture; Bilingual Teach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2] 吕雪松.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31-33.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双语教学与跨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并对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课堂上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教师应熟悉西方文化知识,学生要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2] 吕雪松.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31-33.

第7篇

一、创设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课堂环境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英语课堂环境设置也应该体现灵活性和文化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来布置课堂环境,营造一个具有西方的文化氛围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师可以在校园或教室里有关地方张贴富有西方文化气息的宣传报或张贴画,如英国象征足球文化的“皇马”,美国象征快餐文化的麦当劳宣传报,澳大利亚象征建筑文化的歌剧院……教师经常更换,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对西方文化概念的理解,教室里还贴着世界地图,上面贴上主要国家的小国旗,还在墙上“English Corner”里名字下贴上各国文化标志,让学生了解这些标志的文化含义。有时当英国国家公共假日到来时,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布置教室,进行庆祝,并在欢庆中了解有关西方国家的文化。教师要精心设置英语课堂环境,甚至形成开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多元文化。

二、联系教材,渗透文化知识

新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交际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材料和教学内容安排都体现了交际文化。当然,在词汇、语法、句型和语言要点讲解等日常教学中要全面系统地进行知识文化、交际文化的渗透。词汇的文化丰富多彩,不能按句子表面意思去理解,必须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挖掘其中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典型事例来进行教学,如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宗教习俗、政治经济制度、日常生活习惯等,来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如在教“Christmas”一课时,我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圣诞节的资料,如圣诞老人、圣诞精神、圣诞歌曲等,让学生了解西方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知识和风俗习惯。如在课上有一个“Please get on a horse”这个句子,但小学生只知道是“快骑马”,却不明白这是外国人的口语 “快点”的意思。还有一个这样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学生查字典后仍对其含义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三、角色表演,体验文化内涵

中英文语言表达形式不同,要使语言表达得体,体现异国文化的不同内涵,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和小学生的好奇、好模仿等特点,创设条件,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语言环境,给他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开展角色表演,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培养跨文化意识。教材中适合角色扮演的任务还有很多,如祝贺、就餐、就医、过节、旅游等都可以通过学生参与、表演、体验来完成。学生还可以表演自编短剧或经典短剧,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可以从细节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如招呼、握手、打电话、用餐礼仪(刀叉用法,就坐位置,食品种类,上菜顺序等)、语言习惯、手势体态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短片、模仿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碟片或录像中的辅助语言,让他们咀嚼其中文化知识,树立文化意识。如看“The Chicken Run”等,然后让学生模仿,比比谁模仿的像,学生十分踊跃。“运用”是课堂语言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而它的典型示范就是“角色扮演”。“运用”是语言在“真实世界的排演”。通过“角色扮演”,小学生可以初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

四、中西比较,了解文化异同

中西文化的比较,可以使学生避免语用的失误,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十分必要。对两种文化的比较,可以用专题、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视情况而定。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耦合现象。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如我围绕中西文化相同之处给学生上了节专题课,例如:“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等等。这种耦合现象非常多,它可以促进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他们的文化必然有差异,一般表现在称呼、感谢、赞美、打招呼、介绍、节日、隐私、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有时我还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比较中西文化不同之处,如就同一个主题进行比较。比方说:主题为问年龄“How old are you?”我让学生看一段录像:一段是一位女孩问中国老太太年龄时,老太太很自豪地回答已经八十几了。很干脆地回答了。当这位女孩又去问一位外国老太太年龄时,那位老太太颇幽默地用夸张的语气回答“It’s a secret.”(这是个秘密)。我让学生比较回答有何差异,然后我顺水推舟地向他们介绍一下在西方国家,一般不问工资、年龄(特别是女士年龄)等,这属于个人隐私。中国人称中年以上的或受人尊敬的、智慧的人为“老”“老子”“老庄”等,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因此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又如我在教 “You are lovely.” 回答“Thank you.”时,让学生讨论一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面对赞美时的不同态度。有个学生还讲了一个经典的笑话。说有对中国夫妇到机场去接一位外国友人,当那位外国友人称赞这位先生的妻子时,“ You are very beautiful.”(你非常漂亮),这位先生连忙按照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回答说“Where? where?”(哪里,哪里),那位外国友人一听心里纳闷:“怎么我称赞你的妻子漂亮,你怎么还问我哪里漂亮?”没办法,他只好说:“Every where.”(每个地方都漂亮)。其他学生听了开怀大笑,在笑声中,他们也就记住了西方文化的语言习惯,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跨文化 教学策略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新的要求:“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文化意识则是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的保证,这就告诉我们不要单纯地进行语言教学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教他们社会文化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有关目的语的语言规则和文化规则,才能真正拥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跨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加深学生对英语内涵的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外在形式,是文化的物质载体。英语语言受西方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哲学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与东方相异的文化内涵。对此,学生应该从西方文化的发展角度去深入理解其中的语言表达本质。

1.2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发展外壳和物质载体。文化则是联系语言与思维的纽带和桥梁,对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能够充分地把握语言发展的思想动态,这对培养英语思维具有促进作用。

1.3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了解西方文化,感受特有的人文风俗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后,必然会产生学习动力,进而增强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跨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2.1依据教材文本,帮助学生了解西方风俗习惯。

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有关目的语的文化知识融入教材分析中,让学生对相关的文化背景有一个了解。比如,高一课本中有一个单元是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目前,“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快餐在我国一些地方比较盛行,教师可以讲一下fastfood,如汉堡包(hamburger)是蘸芝麻的小圆面包对剖,夹上一个压扁的牛肉块,当然有时还添上生菜叶子,或其他调味品。为什么以“汉堡”命名呢,据说是由于以碎牛肉煎成的肉饼是来自德国的称为hamburger steak,后来肉被夹在面包里,以部分概整体就简称为hamburger了。

2.2根据词汇词义,探寻隐含文化信息。

(1)探寻习语中的语言文化信息。教学中我们会往往发现某些习语具有一定的来历,通过了解其中的缘由典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记忆。例如,在某些影片中一些人在遭遇失败后都不由地叹息“0h,It’s a pity!I meet my Waterloo.”如果我们不注意meet one’sWaterloo的来源,就很难理解该词汇的意义。1815年6月18日清晨,圆桌会议上拿破仑对即将拉开序幕的滑铁卢大战胜券在握,他对将军们说拿下这场战斗也就需要一顿饭的工夫。但是结果拿破仑败了。拿破仑在欧洲驰骋23年,却在滑铁卢的大雨中栽了。所以to meet one’s Waterloo用以比喻“遭到惨败,受到极沉重的打击”。

(2)探寻神化典故中的文化信息。英语中一些词语往往来源于其他的语言,且与源语的神话典故相关。希腊神话中众多的故事和词语现在已经成为英语语言中常用的词汇和成语。例如Achilles’heel,阿基里斯(Achilles)出生后,其母捏住他的脚踵倒提着把他放到斯堤克斯(rivetstkx)河水里浸泡。被该河水浸泡之后,他浑身坚硬如铁,刀枪不入。但是他母亲所捏的脚踵未沾河水,所以成为他的致命之处,容易遭受伤害。阿基里斯也正是因为脚踵被箭击中而死。现在Achilles’heel被喻为“致命的弱点”。另外,一些典故来源于宗教,如solomon(所罗门)比喻非凡的智慧,出自《圣经》的传说。我们如果了解了该词语的一些神化典故,就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其中隐含之意。

(3)体味词汇中的象征意义。英语的很多词汇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是在某种事物表达基础上的一种升华。东西方文化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同义象征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截然不同的意象和内涵。比如,神话中的两种动物――“龙”(dragon)和“凤”(phoenix),在中国古代,“龙”是汉族的图腾。“风”是美丽灵巧的化身。他们是中国人的崇拜对象。在中国古代,传说龙能腾云驾雾,是虚幻神奇、法力无边的灵物,是高贵、神圣、伟大生命力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华夏民族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对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龙”。“凤”则是百鸟之王,好多中国女孩的名字叫风。不过,英语中dragon是“一个凶残暴虐之人”,而phoenix与龙没多大关系。phoenix是传说中阿拉伯地区的一种鸟。在希腊神话中,这种鸟在生活一段时间后。便会用香料筑成一个巢,把自己烧成灰烬,从灰烬中飞出一只新的凤凰,因此phoenix便成为耶稣复活的象征。学生在明白了这些象征意义后定会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4)注意英汉词语的颜色涵义。中国的红茶用英语表示为black tea,红糖是brown sugar,red meat指牛羊肉,green home则指温室效应。由此看来,在跨文化交际中到处布满词汇陷阱。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言词汇选择上的失误。例如,中国有一种白象牌电池,质量性能都很好。可是厂家在外销时把产品的名字译为WhiteElephant,结果外国人都不想买他们的电池,因为该词在英语中比喻大而无用的东西,这样自然就没有人愿意买该物了。

2.3借助网络资源,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第9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 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既然是语言教学,就应该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来增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同时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学生交际能力培养,致使学生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常常犯“文化错误”。我们应把英语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其能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范围很广,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补充介绍相关交际知识,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如果忽视了文化环境,特别是文化的差异,在交际中学生就不能正确表达自己,导致交际失败。所以教师应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学生注意文化差异。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2.1称呼语

在英语实际运用中,除了professor, doctor, chairman等词能与姓连用之外(如Professor Smith)其它表示职务和身份的词(如teacher)则不能与姓连用。在实际交往中有些英美人,尤其是美国人喜欢别人直呼其名。

2.2感谢与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而在英语国家 “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另外在英语国家,对别人的赞美、祝贺,最普遍的回答也是:Thank you.

2.3 隐私

中国人之间交谈时,有时会问对方的年龄、婚姻及家庭状况、收入等方面。在英语国家这些都是个人隐私的问题。所以在与之交际的过程中,应避免问这些问题,以免冒犯他人的隐私权。

2.4邀请、拜访与告别

在中国被邀请吃饭时,通常要先客气一番,然后才答应。但在英语国家,如果对方邀请你吃饭,那你的回答应该是去或不去,补充不去的原因就可以了。还有,在英美文化中,你要想拜访某人,就得预约。在中国,告别时,主人通常会挽留客人。而在英语国家,当客人表示要离开时,主人一般不会挽留。

2.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而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是以天气、健康状况、体育等为话题。

2.6电话用语

英语国家里一般首先是接电话者自报电话号码或单位,然后打电话者表明要与某人通话。这样能让对方明白有无挂错,提醒学生用常用电话语是This is X X X (speaking).而不是I am X X X. Is that X X X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X X speaking?

2.7接受礼物的方式

英语国家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而我们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地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不当面打开。

2.8文化内涵

各国语言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内涵,英语也是如此。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教育。如cool一词,我们常把它理解为很冷淡、不热情,但对英美人而言,它却是指人镇静、冷静、做事有条不紊,而它的另一含义是“新潮”。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策略

中英文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文化教学必须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方面,尤其是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渗透文化意识,扩大感受,从而把自己融入到相应的文化氛围之中,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自觉地、主动地吸收并融入新的语言环境中。

3.1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

将中西方文化在称呼、打招呼,表示关心等自觉自然地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此外,结合教学的要求,我还教会学生如何对别人表示关心,如何拜访别人,如何应答别人的夸奖等等。

3.2通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

平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渠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定期举办英语口语演讲比赛,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简单英语读物,寓教于乐。

3.3多渠道、多种手段体验异国文化

可以请学生收集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运用英语电影、电视或录像等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读本,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四、结束语

我们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吸取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获取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进行跨文化交际,参与国际活动,使英语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有力武器。因此,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要求我们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决不能忽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个没有适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生,不会成为未来世界所需要的合格有用人才,在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中也就难有立足之地。

[1] 王广利. 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J]. 科技信息, 2010(18).

第10篇

关键词:JEFC新教材;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导入

一、引言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初中英语教学都着重语言形式的学习,比较忽视不同的文化对交际作用的负影响。语言是文化的体裁,学习语言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有关的文化。人教Junior English for China新教材的编委们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安排:涉及异文化介绍的课文和日常生活的会话题材比传统旧教材分别增加了10.2%和36.2%。这表明通过日常生活片段情景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是英语课特有的一个知识层面。因此,在初中英语JEFC新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使文化的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下面介绍几种文化习得方法:

二、通过英汉文化的比较,进行文化知识教学

越来越多的中学英语教师意识到中西文化差异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初中生总喜欢把英语和母语的思维等同起来,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对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有裨益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把JEFC新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分为两类:一是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购物、食品、交通、学校、家庭等;二是日常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道别、致谢、建议等。在此只需把英美人和中国人寒暄问候和称呼等日常交际用语比较一下,就知道其差异,同时也说明比较中西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JEFC新教材第一册的Lesson 1为例,其中有学生向教师问候说:“Good morning,teacher!”(老师,你早/早上好)。在英美国家里,从早上到中午都可以说“Good,morning!”,有时告别时也可以用;而在汉语里只能在早起到上午九点时左右说“你早,”告别时不能说“你早”。在汉语中可以把教师当作一种称呼,可是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不是称呼。因此,在教授此课时,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英美人习惯称呼教师为Sir/Mr.或Miss/Mrs.;在日常交际中,关系比较密切的可以直呼其名,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

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以中英美三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联系在一起讲授,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地道的英美英语,而且也激起求知欲和兴趣,但比较中应该让学生正确对待异文化,既要防止对异国文化过高评价,也要防止民族中心主义。

三、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主观评价。以“dog”一词为例,在语义上,中国的“狗”与英美国家的“狗”没有区分,但两个文化群体时的“狗”的意义又相差甚远。“狗”一字在中国人看来常是贬义的,汉语中常用“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似呼与我们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

因而,教师要根据英汉文化的差异和规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案,强化训练,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达到掌握英语的目的。

四、联系JEFC新教材的课文内容,吸收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目前中学还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只能按JEFC新教材的内容,涉及什么讲什么,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不至于对语用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失误,例如:JEFC Unit 15 What do English people eat? 讲授时,可将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增加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在西方,人们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他们爱工作,视时间为金钱,守时、守约,所以大街上人们都行色匆匆,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以致“吃饭”问题在他们看来倒显得无足轻重了,这与我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是不同的,所以课文出现“hamburger, sandwich, chips, fried chicken ”等“take- away food ”就应运而生。

此外,我们还可指导学生从课文注释和插图中习得有关文化知识。JEFC新教材的课文注释,不仅仅局限于语言难点及其翻译,而且增加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例如第二册子Lesson 79的注释:英国人喝茶和中国人习惯不同,英国人通常在茶(多为红茶)里加糖或牛奶,或两样都加,而中国人一般什么都不加,习惯喝清茶。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向学生进一步补充解释;“红茶”译成英文为“black tea” ,而不要望文生义地译成 “red tea” 。

图文并茂是JEFC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有些插图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外,还可以帮助学生从中习得有关的文化知识。如第二册Lesson 90有幅插图,是一群人在寒冷的冬天排队等候公共汽车,人与人之间还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这说明他们除办事讲究公共秩序外,还注重维护属于自己的空间,也注意不侵犯别人的空间,这是他们注意“个人隐私权”的反映,实质上这也是对课文中“You must never jump the queue. If you jump the queue, other people will not be pleased !”最好的解释。

五、充分利用媒体教学,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进行媒体教学,创设一个文化语言环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物品和图片介绍,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VCD、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如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什么节日对他们最重要,节日里如何庆祝,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这样有利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排除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培养尊重他人文化,以达到语言、情感上的沟通。此外,还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知识讲座、英语晚会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六、吸收英语文化知识的途径

在习得英语文化知识阶段中要具备3个内部条件:其一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准备。学习者脑中必须事先存在有关信息以及一个命题网络,才能够吸收新知识;其二是编码的策略。学习者必须具有适用的、将那种理解了的刺激同化入命题网络的信息加工方法;其三,学习者具有主动加工的心理倾向,即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外部条件是学生获得英语文化知识的重要保证。

因此,教师在各种场合适时提供英语文化知识是突破口,设计操练情景把握机会实践是主渠道;认真备课,精当、反复、多次传授英语文化是硬道理。因为目前对于英语文化这个课题,我们没有专门的教材,也没有专门的课时,所以备课时必须挖掘教材每个角落的文化内涵。

七、结语

从近年升中考试中可以看出,题型逐步淡化语法,突出语用,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其中有关跨文化语用方面的内容也逐渐增多。

2004年和2005年初中升高中(即中考)的书面表达分别是给初中好友发一封70个词左右的电子邮件和写一份自我介绍,2008年中考作文写篇日记,这就向考生提供了这样的信息:中考题所负载的文化信息量不断增加,着重考查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知识。

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因此,若用大量时间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效果不佳,而且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初中英语进行文化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只有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才能真正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徐善青.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者的心理影响分析与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4).

[2]邓炎昌,刘润洁.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11篇

一、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1. 语言知识与文化教学并举,增大信息输入量,增加文化背景知识介绍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递文化的任务。课堂就是将语言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场所。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以教材为中心,增大信息输入量,介绍背景知识。如,在教授牛津英语Module 6 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英美国家风土人情方面的文章让学生课前阅读,或让学生亲自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cultural differences, 上课时,组织学生以知识抢答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查阅情况;学生还可以以两人为一小组的形式把它们表演出来,让学生对异国的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平时,要指导学生多看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增大信息量,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及思维方式的了解。由于英美文化中的很多内容会激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又特别实用,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极为感兴趣。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融入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增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 创设语言情景,开展主体性活动,增强语言交际机会

有一位西方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学生在生活化的语言活动中更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并深切感受英美文化的气息。如, Module 2 Unit 1 Task部分是关于greeting others and making introductions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些有关联的对话设计成一堂“活动组合课”,以组为单位,除挑选两个表演询问者及解说者以外,其余学生不确定地扮演club member, 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被询问的对象。通过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感受了异国文化风味,更体现了素质教育中运用英语的交际性。

3. 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如在教Christmas Day时,教师可以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同时,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比如,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所以,在使用“present”这一单词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4. 充分利用电教课程资源,让学生体验真实英语文化氛围

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很难感受真实的英语氛围。电教资源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所教Module中的内容收集和选择一些相关文化的电影、录像、光盘,让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日常生活情景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了解。比如,在讲授必修二Module 5的Vocabulary and Reading时,可以下载关于杨立伟的新闻并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在学习必修二Films and TV Programs时让学生观看Harry Potter系列影片,从中,学生既听到了真实的英语,又可以通过片中的背景、人物、环境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真实的生活,感受真正的英语氛围。学生在感受大片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英语电影艺术的鉴赏力。

二、 实践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别注重将语言教学置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抓住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另外,原来由于学生基础差,上课敢于用英语积极表达的人数很少,而现在敢于提问的人数明显增加,有许多同学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并能互相讨论,有时就一个问题能展开激烈的争辩。而且这种浓厚的兴趣能持久,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了一个“爱学——学会——会学——更爱学”的良性循环。

2.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第12篇

一、跨文化教学在初中牛津英语拓展课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是包括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多个方面的训练在内的。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这些方面来看,在初中牛津英语拓展课中的应用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上:

1.1只有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够做到真正的有效的沟通。

中国的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中国人的思维往往比较含蓄,而外国人则表现得比较直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赞美的回应上出现的差异可以看出来。所以在语言交际中一定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才能够在恰当的场合中作出得体的回答,避免闹出笑话来。

1.2跨文化教学能够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语言知识的输入。如果不注重沟通交流,一味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试卷练习,是很难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甚至会造成很多“聋哑英语”的出现。从这点上看,进行跨文化教学显得更为重要。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中国和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进行英语教学绝不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是为了能够培养一批能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人才。而英语人才的培养要从初中阶段抓起,要从开始学习之前就有意识地灌输文化的意识,让学生能够重视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差异。这样既能够正确地把握文化不同之处,也能够在生活中传播不同的文化。

二、跨文化教学在初中牛津英语拓展课中的应用的主要内容

在初中牛津英语拓展课中应用跨文化教学主要包括了解中西方的交往文化差异、认识语言交流外的交际表达方式和把握词语中的文化内涵。

2.1了解中西方的交往文化差异。

在生活中的很多场合都会有文化上的交流,包括打招呼、问候、邀请、告别等等,这些都是有规范的语言要求的。在一些场合往往是需要讲究表达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的。比如西方文化常常表现得比较热情。他们在打招呼或者问候的时候,除了日常所说的“hello”,“I’m glad to see you”,“how are you?”等等之外,可能还会有一些拥抱、亲吻的动作来表达亲情或者爱情,但是中国人可能要含蓄很多。要理解这些交往文化上的差异,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回应,做到有效的沟通。

2.2认识语言交流外的交际表达方式。

在语言的交流外,很多时候还包括身体语言上的交流会出现差异。在中国,很多人没有强调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一些关系比较要好的女生之间手拉手一起走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但是在西方,很多的人之间是要保持一定的交流距离。而相关同性朋友之间牵手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是很不正常的。中国人在倾听别人说话时,会盯着对方以表示专注听,是一种礼貌的方式,但是这种行为在西方往往会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容易让谈话者有压力,出现交流不自在。

2.3把握词语中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语中包含着很多文化因素在里面。通过学习这些词语背后丰富的情感色彩,可以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这也是在跨文化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的内容。比如在表达眼红的词语中,不能够从字面上去理解为“red eyes”,实际上正确的表达是“green eyes”。在西方文化中绿色是生命之色、青春之色,含有“幼稚无知,没有经验,缺乏训练”之意。而不是中国文化中理解的嫉妒得眼睛发红之意。这些词语上的差异是大量存在,需要进行必要的梳理,把握好词语中的文化内涵。

第13篇

翻转课堂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

一、研究背景

1.跨文化交际课程面临瓶颈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推动下,大学英语教学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变革,如今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已从一门单一语言基础课程发展成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的科学课程体系,跨文化交际课程便是其中文化类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该课程兼顾了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具有语言文学习得和社会人文习得两层目标,旨在帮助学生积累国际文化知识,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然而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受到课时安排、学生水平、教学辅助手段等种种限制,具有较高目标要求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在很多高校都无法实现最初的设置初衷。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趋势

各个阶段的教育均已身处信息化环境之中,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对于从小就熟悉电子设备和网络资源的95后大学生来说,自己从网络上获取的知识信息量远比教师45分钟的一言堂要大得多,老师们在传统教室能够利用的各种多媒体设施和内容展示方式也早已过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善于利用学生手中的移动设备组织微学习和翻转课堂才是能够吸引当代大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效果的更好途径。翻转课堂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环节安排,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因为教学内容和流程的改变,翻转课堂更好的保证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内化,提高了教学的效度,因此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

二、跨文化交际课堂翻转的可行性

1.翻转课堂满足跨文化交际课程知识内化的要求

胡文仲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归纳为阶梯式上升的三个层面:认知、感情和行为。跨文化知识的认知是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是前提,其实践探索、亲身体验的行为才是完成知识内化的关键。然而在传统的跨文化交际课堂上,无论教学设施多么完善,多媒体手段如何先进,纵使授课教师在课件制作和教学组织上投入再多精力,课程的讲授依旧是线性的单向灌输,内容也只能是基础知识的不完整输送。可是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师成为了学习方式的设计者和活动环节的辅导者,即使教师的身份更加多元化,学生却始终是真正的教学主体,跨文化知识的传递也从教师的主观输入引导变成了学生的主观输出驱动,学生会基于老师的组织最大限度的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以及获取知识,最终通过实践完成跨文化知识的参与体验和深度内化。

2.翻转课堂顺应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规划

在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中,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对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高年级学生的较高英语习得要求。为了实现高层次的习得目标,理想的教学内容应包括课堂讲授、小组活动、答疑指导以及评价反思等多样化的环节,以保证相关跨文化知识的完整输出和最佳吸收。然而现实是,受各学科专业培养计划和大学英语课程整体规划的限制,真正分配给该课程的课时非常有限,授课教师为了遵守教学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可避免的会对知识点内容和课堂活动环节进行大量删减。但是如果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师可以把传统的基础知识点讲授制作成视频材料交由学生课下利用互联网自主习得,并辅以相关资料,而把基于基础知识点的案例讨论、思考探究、互动评估、反思评价等更深层的教学活动放在课上进行,这样的教学安排释放了大量的课堂时间,缓解了课程培养目标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之间的矛盾。

3.翻转课堂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习惯

由于各高校甚至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意愿具有明显差异性,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具有层次性,“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然而现实中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往往是以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形式进行组织的,班级规模也以百人以上的大教学班为主,课程的安排和活动的组织难以保证难易的平衡,因材施教基本上成为了难以实现的梦想。如果利用翻转课堂组织跨文化交际教学,学生可以提前在课下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相应资源,基于自己的水平进行课堂任务的准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消除学生的焦虑或自卑情绪,使其更加自信从容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此外,利用移动终端、网络平台、线上资源等当代大学生熟悉的工具和手段进行知识的输入,更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为贴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三、结论

源自西方教育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仍需与国内传统的跨文化课程教学相互磨合,但整体上来说,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将会为更好的辅助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值得大学英语教师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6):2-8.

[3]黄淑萍.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8):117-123.

[4]孟令波.论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在翻转课堂中的实现[J].现代交际,2015(11):203.

第14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课堂教学 语言能力

随着跨文化交际日益深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重视语用的准确传达。英国的语言学家托马斯(Thomas)认为:在语言交际中,如果一个人犯了语法错误会被认为是语言知识方面的缺乏,能得到谅解;如果一个能说流利外语的人在语用方面出现了失误,则很可能被认为是其不友好或缺乏教养的表现。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也曾说:“不懂得语言的运用规则,语法规则将变得毫无用处。即使说话人用极标准的语法遣词造句,在语用行为上却可能让人难以接受。”由此可见,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外语使用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还需要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增强其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避免文化冲突。

一、语用失误的含义及成因

1.语用失误的含义。语用失误是指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从而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现象。托马斯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言语用失误(prag- 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al- pragmatic failure)。导致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思维方式以及违背“礼貌原则”都有可能导致语用失误现象的产生。

2.语用失误的成因

(1)不同的语言习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在长期的言语交际中已经形成一整套以本民族文化和社会规范为基础的语用规则,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总是倾向于按照母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选择话语形式。这种忽视对方语用规则造成的语用失误主要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类语用失误表现在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以称呼为例: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大嫂”、“大妈”之类,尤其是称呼老年人时都加个“老”字以示尊重或者显示此人的德高望重,如:“老张”、“张老”;然而,如果这些称呼被直接套用在英语表达中就产生了语用失误。在英语国家,“old”意味着老弱残年、时日无多,是最为忌讳的称呼。

(2)不同的思维习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不同影响语言的表达方式。由于受本族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的影响,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按母语的思维方式进行异化推理,导致交际失败。语言学家卡普拉认为东西方语言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使用汉语的人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型(spirality)的;而英语语言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linearization)的。中国人受到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常常有摸弄两可的习惯表达:例如,Mary的爸爸病了,她向她的中国朋友倾诉,中国朋友设法安慰她说“Mary,don’t worry.It doesn’t matter”。这显然是套用了母语的思维模式,用“没事的”、“没关系”来安慰Mary;但这一表达却会让Mary认为她的这位中国朋友对母亲生病一事根本不在乎。

(3)违背了“礼貌原则”。在中国,贬己尊人,表现谦逊,是中国式礼貌的重要特点。而在英美等国家,人们会认为中国人过于谦虚而显得不够诚实。假设你到了一个美国人家里,他给你饮料,你不想要,就说:“谢谢,不要”。如果的确想要喝,说“谢谢”就行了。如果想要又故意推辞,以此来表示礼貌,美国人就会觉得你虚伪。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对别人赠送的礼物总是客客气气,要么说“不要”、“不用”,要么说“我有”,此后再接受。而美国人则比较实际,为表现对对方的尊重,在接受礼物时往往说“太好了,这真是我所需要的it is my pleasure!”。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正常的礼貌用语或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视为是无礼的表现。

二、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而使用过程中的顺畅性和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用能力的高低。语用能力指运用语言进行恰当、得体、准确交际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语境驾驭能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避免产生语用失误,需要从常规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渗透。

1.词汇教学。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课堂词汇教学中,应着眼于词的辨析,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以及如何创造具有真实语境的句子。词汇教学应提倡情景法而非定义法。“No”的用法:“NO”的语法意义人所共知,但语用功能却常被学生忽略。

-I was robbed last night.

-No! How can that be?

此时的NO表述的是惊讶,此外,遇到久违的朋友,想表达兴奋,难以置信,也可以说:“No!”

2.语法教学。课堂语法教学时,着重与语用知识结合,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英语时态是一个在汉语语法中无法体现的语法范畴。英语课堂上,仅仅告诉学生不同时态表示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是不够的,它有时也能体现说话者的言外行为和主观意愿;如“to be +inf.”用来表示将来行为,常与第二人称主语连用,说者与听者一般是上下级的关系,此语境可能是上级对下级发出指令: “You are to be here by eight.”(你“必须”八点到这里),而不仅仅表达第二人称的主语将于八点钟来到的含义。如果教师把这些因前设语境不同而相异的用法作为语言语用规则融合到时态教学中去,就能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会话教学。克列帕和威多逊认为外语教学中,一些教学者有将语言形式与交际功能对等的倾向,在句子类型教学中,学生常常认为命令只能由祈使句表现,提问只能由疑问句表达。而这种定义法显然是片面的。进行会话教学时,既要告诉学生英语句子结构使用的一般规律,又要教会他们活的语言规律和习惯,尽量创设真实语境。例如,英语的祈使句就不一定都是用于表示命令:①Be quiet! ②Have some tea! ③Give me my precious!这三个句子只有句①表达命令,句②、③ 分别表示邀请和祈求。

4.课程设置。要克服语用语言失误,还可以相应调整课程设置,把语用知识纳入教学计划中。增设有关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英汉对比方面的课程,恰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对比的知识,使他们了解母语与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语言差异,培养其英汉语用差异意识,减少语用语言失误。其次也可通过观看英语国家的电影、电视剧,阅读文学作品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用技能。

除此之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与言语行为有关的“礼貌”、“含义”等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交际价值。比如,在丰盛的聚餐结束后,告别主人是,西方人会使用“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wonderful evening”感谢语来表示礼貌,而中国人则会说:“I'm sorry to bother you so much.”的道歉语以示礼貌。英语课堂要求我们系统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交际者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对不同语言之间在社交应酬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语用差异作系统的对比分析。

语言映射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该遵循所使用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引导其准确恰当地运用英语,从而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Hymes D.On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M].London: OUP,1971.

[2]BROWN D.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rd edition)[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15.

第15篇

【关键词】法语课堂教学 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139-03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我国学者胡文仲认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Singer认为:人既然属于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中的看法又有差异,严格意义上来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应该被算作跨文化交际。从学界的不同定义从可以整合出跨文化交际的几个特点:一是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交际;三是交际双方进行的是实时的口语交际;四是交际双方进行的是直接的言语交际。这几个特点跟我国学生在学习法语和实际运用法语进行工作、学习深造所面对的情景高度吻合。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应该承认和包容文化差异,其中自然也包括交际双方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诸方面的能力,是指人们具备文化相对论思想和跨文化意识;能够理解不同文化特征,掌握一定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充分了解文化冲突和文化调试等各种跨文化交际常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能够对交际结果作出预测;能够坦然面对不确定的交际环境,善于调整心态,勇敢面对文化冲撞或者跨文化交际可能带来的不愉快;愿意并且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处理交际中出现的各种情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国家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几乎贯穿在法语外事、外贸、翻译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之中。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充分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法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结合大学生(学习主体)的认知特点和法语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客观制定法语课堂教学策略。

一、我国高校法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学生学习法语的认知特点决定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法语教学中的不可或缺性。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大学生学习法语的跨文化动机。在法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以往,教师因为怕学生对语法知识理解的不透彻,将课堂大量的时间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单纯的法语语言知识讲授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在语法知识的轰炸下渐渐地失去了学习法语原本鲜活的兴趣。学生本应该有的语言实践机会被教师的讲授所占用,学生在法语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随之丧失。

影响学生学习法语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自信心和意志。学生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在法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应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动机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能起维持、推动学习和促进目标的定向作用。Spolsky认为,动机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对待外语学习的态度、学习外语的愿望和为此付出的努力。

笔者在大学法语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与中国学生交流发现,无论是大学本科法语专业学生还是高职高专法语专业学生,抑或是二外法语学生(多为英语专业学生),这些类型的学生学习法语都有很明确的目的性。这些学生的法语学习动机表现为渴求法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它是直接推动法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例如,在回答学为什么要学习法语的问题上,学生的回答有以下四类:寻找国外法语区国家的工作机会或国内法语翻译工作的机会;为移民加拿大魁北克做语言学习准备;为了本科或者专科毕业之后能够去法国继续学习深造;考语言类研究生时可以将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应试科目。这些回答明确反映学生学习法语的跨文化动机。

跨文化动机可以激励学生更加投入到法语的语言学习和实际应用中去。我国高校法语专业教学的国家级指导性纲领性文件也把学生的这些跨文化法语学习动机拓展成为高校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的法语课堂教学的目标。《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法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将我国高校法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教学(大学一二年级)和高年级教学(大学三、四年级)。《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指明,基础阶段的法语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法语基础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交际能力。《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教学原则的第二点规定,充分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基础阶段教学的全过程。在基础阶段教学中,必须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具体的交际需要,语言情景的密切结合起来。应当根据学习目标,确定题材范围,合理安排语言交际中基本行为(功能)和思想(意念)的表达,创造尽量逼真的情景,是语言形式的学习与训练同时成为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口、笔头交际活动,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大学生学习法语的跨文化兴趣。兴趣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学生对法语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当大程度的学生对法语本身感兴趣,想要揭开法语作为世界上最浪漫语言的魅力面纱;不少学生则因为法国文化氛围而被法语所吸引;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法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能给就业增加明显的优势而被法语所吸引。兴趣既是法语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Gardner认为,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他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学生对学习法语很有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会成为一种动力。学生开始学法语时,一般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会对用法语交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由于法语是一门语法严谨,用词准确的语言,句法构成具有复杂性。法语造句要从动词的时态变位、名词的阴阳性、交际情境的切合以及词语使用的准确度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初学法语的学生在与法语教师或者同学用法语交流时,能够正确说出或者写出法语句子,是一个不小的满足感。随着法语学习部不断深入和学生法语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满足感进而衍生出更强烈的法语学习兴趣。

因此在法语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对法语学习的跨文化交际动机、跨文化交际兴趣,营造跨文化交际气氛和包容、互动、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十分重要。法语教师只有把法语语言教学与跨文化视野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才能促使法语学生互相学习,体验和发展团队协作精神,使法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进而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我国高校法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资源的现状

(一)我国高校法语教学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我国高校法语专业培养规模的限制和中法两国教育合作项目的深度、广度的局限性,决定了目前我国法语跨文化交际教学资源的缺乏。众所周知,我国绝大多数开设法语专业的高校都采用国内学习的模式,仅有很少部分采用为“2+2”或者“3+1”模式,或高职高专学校为“2+1”模式(两年国内法语专业学习,一年法国学习)。不同于欧洲各国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地理条件和深度的教育合作,大部分的中国法语学生除了外籍教师和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互联网和图书馆等渠道外,缺少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体验。而促成中法两国教育的深化合作需要假以时日,从国家政策层面进行推动,因此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法语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在法语课堂上积极引导,拓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视野。

(二)我国高校法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目前在全国开设法语教学的78所高校中,存在以下三种教学模式:4年制法语本科学习;3年制高职高专法语专业学习;大学本科二外法语教学。在开设法语教学的学校中,通过笔者与全国高校法语教师同行间的交流,各高校实际的母语为中文的中国籍法语教师和母语为法语的外籍教师师资配备比例大致为7∶1(根据法语专业招生规模不同,教师配比数字略有不同)。中国籍法语教师主要负责法语精读、阅读、写作、听力等法语语言专业核心课程,外籍法语教师主要负责法语口语和法语概况等法语交流实操性专业支持课程。所以法语学生的大部分法语学习时间实际上是与中国籍教师度过的。这决定了中国籍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注重在传授法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注意拓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视野。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高年级法语学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基础阶段法语学习主要是以法语语言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而到了高年级,法语学生要面对就业、升学深造,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性和交际能力则应该是这个阶段法语课堂教学的重点。《高等学校法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对于教学目的的表述阶段为:本大纲以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重点要求为起点,一方面对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强调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扩充语言知识和社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一般的翻译、教学和其他法语为工具的工作,并为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对于教学原则的表述为:为了更好地利用外语这个工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年级教学必须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根据学生今后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各个高校的特点和力量,开设选修课和专业倾向课,使学生熟悉法国和其他主要法语国家的国情和社会文化背景,掌握与专业倾向有关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知识。

三、法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注重培养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法语学生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肯定看法和自信。在法语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生的对于攻克法语学习难题和实现法语交际活动的自信心是学习成功的一大因素。因为法语的语法复杂性和中法两国交际习惯的诸多不同点,自信心强的学生敢于冒险,在学习中不怕犯错误,才能大胆地用法语与中国教师或者法国外教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为语言错误而感到难堪。在同样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性格内向、自信心弱的人,由于过多地顾及面子,怕出错,失去许多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导致了更多学习困难的出现。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学生的意志力是自觉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的特征表现在:一是自觉性,包括目的性、独立性、纪律性等;二是果断性,包括镇定、果断、勇敢等;三是自制力;四是坚持性,包括毅力、恒心。大学生往往自觉性和控制力不够强,缺乏坚持性。由于法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学生在初学的时候,与外教或者教师交流的时候出现词不达意或者紧张的情形,甚至不愿意开口做法语口语练习。而且法语是一门十分严谨的语言,法语语法兼有框架性和细节性。举例来说,法语有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区域的7个时态。每个时态都有自己的动词变位;正因为法语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增加了大学生学习法语的难度。而且在法语学习上意志比较坚强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比较强,能够克服紧张感,大胆地进行交流;而意志薄弱的学生则常常表现为缺乏恒心,承受挫折的能力差,法语口语课害怕做口语练习,背单词、课文,碰到学习困难时容易丧失学习信心,甚至放弃学习。因此,法语教师应学生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力。

(三)以任务型教学法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任务教学法强调学习过程,并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型教学虽然强调培养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强调通过语言来交际,并从更广的成眠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Nunan认为任务型教学有以下特点:一是任务型教学法要求老师们把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教学中。二是学生不仅仅要关注语言项目,更加应该重视学习过程本身。三是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通过探索进行自主学习。四是任务型教学法还要求学生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

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应在法语教师的组织下,把课堂变成模拟的法语交际场所,让参与课堂的学生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我”来完成这项现实生活中的任务,“我”会怎么做?这时,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参与者,也极大地消除了学生对于单纯学习法语语法知识的抵触心理。例如,法语教师在讲到国籍、个人信息时,可以给2~3人的学习小组布置模一个在法国机场海关的“通关”场景:一名学生扮演法国海关关员,小组的另外1~2名学生扮演去法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完成护照交递、寒暄、介绍国籍、入境目的问答、入关手续的办理等任务,使中国学生身临其境,深切地感受到在法国“通关”的情景。又如,学生在学习商务法语课程时,可以模拟现场招聘的情景,由一名学生扮演面试官,另一名学生扮演应聘者。通过寒暄、交递个人简历、面试官简短介绍职位的有关情况、面试人的个人动机陈述等问答,参加的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语面试,把学习反思投射到自己身上:如果我是应聘者,我会怎么做怎么说?台下的“观众”会不自觉地以“评审”的眼光看待这场模拟面试并且作出以下假设:“面试者应该表现更大方一些”,“面试者应该这样回答XXX问题”等主观能动性强的发问。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吴文.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发展及反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Spolsky B.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5]王文融,等.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