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商实习心得范文

电商实习心得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商实习心得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电商实习心得

第1篇

关键词:微信;电商;优势;劣势

一、微信电商概述

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1月份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到现在其用户已经突破六亿大关,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这是一款以语音短信、文字、图片及视频的作为传播手段的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并且支持群聊,可以用多种方式注册及添加好友。微信电商并不是指微信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微信只是作为电商的一个通道。一般用户在微信上了解他所需要的商品,再转战其他平台进行购买。所以作为销售通道的微信,其有很多模式可以运用,即也可以认为微信是商家的一个营销渠道。

二、微信电商的优劣势

1.微信电商的优势

(1)微信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客户维护工具。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其他第三方开发的平台都集成了简单的CRM功能,又加上微信具有即时沟通的属性,所以可以非常方便的把客户进行分组管理,完成包括用户咨询、客服服务等功能。只要客户关注了微信公众号,或者在微信小店购买了产品,这个客户就会成为CRM中的一份子,商家可以向其用户推送产品消息、最新活动等信息,不仅是如此,双方的交流是互动性的,不只是商家单方面的推送信息。这样商家和客户之间建立起了双向、持久的连接关系。

(2)微信是一个传播口碑的好地方。微信是一种强关系的社交媒体,上面的好友大多数都是生活、工作上的熟人,这样微信用户对其好友的影响力应该比其他社交媒体要大,好友朋友圈的分享减少了购买者的感知风险,进而促进购买行为的发生。以生活、工作、兴趣等圈子分类的人群,很多有着共同需求。这样如果一个卖家在微信成功开发了一个客户,通过这种强关系的口碑传播,可以带来一群购买者。

(3)利用微信可以进行精准营销。微信不同于其他的微博等社交化媒体,大多是社交化媒体运用“广播”式的宣传方法,没有针对性。微信具备基于位置的服务功能,这样微信公众平台的消息推送就是有针对性的。利用后台的数据分析,可以对客户进行地域划分和分组管理,从而进行更加准确的消息推送。

(4)微信支付使得用户体验更好。微信支付功能为顾客购买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很多平台都没有自己的支付体系,有的利用支付宝,有的类似于充值Q币这种的模式,这样显得有些麻烦。而微信支付只需将银行卡信息填进去,即可使用,即使是在银行卡没有开通网银的情况下。

2.微信电商的劣势

微信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它是一个社交工具。大家要想去网上购物肯定很难想到用微信,这就是先入为主,用户的购买习惯已经养成,淘宝天猫是赢家。微信现在虽然已经成了一个闭环的生态圈,但是微信电商可能会破坏这种生态圈,这就是微信电商的劣势问题。

(1)用户并不习惯在微信上进行购买。在用户心中,上网购物首先想到淘宝、天猫、京东商城,先入为主。微信虽然现在和京东合作,其购物模块接入的是京东商城,但是用户还是不习惯。一想到聊天,现在用户想到的肯定首先是微信、QQ。这个已经形成了用户的心理定势,已经是一种习惯,要想后来者居上,这是非常困难的。在用户的心中,阿里是电商的标志,微信就不是。微信和QQ一样,只不过微信在功能和体验上有很多方面都是创新的。微信本身并不是一个电商平台,也并没有形成用户习惯,这是它的先天性不足。

(2)商品质量监管有问题。微信朋友圈里的商品展示很简单,就是几张照片很少的说明文字,商品的具体介绍几乎没有。有的甚至打着代购的幌子,各种假货盛行,很难辨别。正如有些团购外卖,一些没有营业许可证卫生不达标的小餐馆也加入进来,尤其是在高校附近,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3)商家滥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和淘宝等电商平台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微信具有媒体属性,通过公众平台文章推送等功能,商家可以将各种产品信息或者文章推送给用户。因为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产品信息的成本极低,不少商家频繁的发送产品推广信息,客户对产品的体验度就会逐渐下降。或者是发送一些毫无吸引力的信息又或者是一些虚假的宣传,以此来吸引客户关注,这样反倒会适得其反。所以商家要注意并且规范使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推出高质量的文章或者是对客户有意义且又吸引客户的信息,这就需要商家进行数据分析,客户信息分析等等。

(4)微信有可能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距离。在一般的用户心中,微信是用来社交的,很多人对朋友圈的广告还是很敏感的,如果有朋友不停的刷屏关于其代购商品的信息,这样我们很有可能感到反感,不仅会去屏蔽此信息,甚至是删除该个好友。微信提供的是一个熟人的交际环境,基于地理环境的功能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奇妙,这是微信带给我们。然而电商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易,基于微信建立起来的交易会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也就让微信失去其社交的意义。

三、结束语

微信作为电商渠道,既有其优势和劣势,微信为商家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充分利用其优势,结合自身特点来避免劣势误区。微信是连接人与人的社交性平台,而微信电商要做的就是把人和商品连接起来,微信支付无疑为此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现在微信的发展在不断进行中,其版本在不断更新,微信电商将会走向更加完善成熟。

参考文献:

[1]王时杰.关于微信营销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新技术,2014:111-113.

第2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历史与现状。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就开办了信息管理专业,最开始叫"电子数据处理"(EPT),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了比较规范的专业名字,即"管理信息系统"(MIS)。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这一专业,有的成立了信息管理学院。在我国,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建立了对应的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其后,差不多所有的财经院校以及具有经济管理优势的综合性大学陆续建立起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与此同时,我国的大部分具有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优势的工科院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办起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开办该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200 所以上,且已有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多种层次。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已是一个客观事实。这表明社会对这方面人才是迫切需要的。可以预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这种需要还会不断增长,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2.1.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组织业务功能

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领域包括事务处理、管理信息、知识工作、办公信息、决策支持、群决策支持以及经理支持等系统,这些信息系统针对组织中的某个具体管理功能(如生产运作、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在这方面,学科的研究重点在于理解计算机应用的特定领域,以建立组织中应用复杂的计算机技术的基本逻辑。

2.2.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方法。该学科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研究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建立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系统。早期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建造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系统,为组织提供更多的价值(提高运作的效率、提升组织的竞争力或创造新的价值);随着软件技术的进步和商品化软件市场的形成,研究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信息系统的实施及相关的管理问题。

2.3.信息系统的管理。早期的信息系统基于大型计算机主机,因此集中式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此后,随着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和软件的普及,如何管理分布式的信息系统功能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由于软件市场和信息系统服务的兴起,信息系统"外包"成为新的热点,为本学科提出了诸如"信息系统"的可控性、基于合同的信息系统供应。购买关系等研究问题。近年来,信息系统管理的研究课题反映了复杂的管理问题,包括信息系统的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的投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引起的组织变革,以及全球化经济中的跨国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问题研究通常是跨学科的,它涉及的领域包括战略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等。

2.4.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价值。尽管如今信息系统毫无疑问地被认为是现代组织运行的基本条件,但从计算机被引入管理领域起,就一直有人怀疑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价值。信息系统的评价,包括评价的准则、方法和过程,就一直是该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早期用以代替人工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的目标基本上是提高运作的效率而不引起组织的变迁,因此成本-效益分析就被认为是一个合理的评价信息系统价值的方法。然而,随着组织中的综合信息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信息系统的战略价值和无形的品牌价值等非直接的经济价值必须加以考虑。同时,信息系统的组织价值还面临着如下的问题:谁获得益处?是否其中的一些人员会失去位置?是否一些人员的权力会被改变?是否组织会因为信息系统的使用变得脆弱(如由于系统的故障、专家乃至运作人员的流失)?

随着信息系统引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变化,传统的投资收益分析方法就显得更不适用了。人们必须从组织理论、社会学理论和经济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的结合方面寻求答案。

2.5.信息系统对社会和组织的影响

从该学科诞生伊始,人们就开始研究信息系统对社会福利、工作模式以至生活模式的影响。研究信息系统的成本、效益和风险对于组织中或组织以外的不同人员的不同影响,不同的信息系统对组织的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不同影响;考察信息系统对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对社会民主生活人的隐私和身份认同的影响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3.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议

3.1.坚持宽基础上的专才教育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掌握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和其它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基础,但不要求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都精通。同时该专业的学生应该精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方面应该是专才。

3.2.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才是经济的支柱,信息是经济的生命。"这是日本人的观念。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原因就在于充分利用和挖掘了国内外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然而在我国,这种信念、观念和意识仅为一部分人的认识,不少人还处在朦胧状态。因此,强化信息意识,提高国民的整体信息意识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图书、互联网等一切传播媒介,大力普及信息意识,增强人们的信息智能,提高人们认识信息、吸收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3.3.加强教学改革,更新课程内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设立目的是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与人们对信息利用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为社会培养以应用型为主的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而用户的需求和信息技术又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对于有关信息资源开发过程及原理方法的核心课程,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由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及学生因素又会使该专业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课程体系会呈现一定的变动性。

对于专业课,目前有许多信息管理方面的课程是新开设的,要加强对这部分课程的研究,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复或遗漏。由于本专业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学科,因此,要不断地将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有关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方面的新课题和学科发展中的新理论与新知识及时吸收到课程中来,从而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此外,要借鉴国外相关专业和学科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如美国、英国近年来在信息管理教育方面增设了许多有关信息技术、信息交流与人际交流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内容。有关现代化技术类课程,首先要让本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网络化知识,其次在基础课中充实新技术研究成果。同时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 选课,范围包括基础物理、基础生物、基础化学、实用写作、外语,汉语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市场信息学、企业管理、社会信息系统管理等课程。

3.4.教师要有现代化教育思想,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育思想现代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双翼,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实现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反之,为了引进和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大胆探索和改革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引进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3.5.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可以采用按专业教育内涵、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组织实验教学的模式,组建诸如知识信息组织、信息系统设计、信息分析模式、信息网络管理、计算机信息检索等专业实验室,一方面确保实验课程与教学配套,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对专业学生开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6.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知识更新

我们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一个缺乏优秀教师队伍的专业是不能生存和发展的。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注重吸引其它院校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到学院来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国内和出国进修、青年教师攻读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研究生等方式,促进在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在校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保持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的活力,尤其要注意利用因特网加强同国内外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教育同行的交流,吸收信息研究新成果,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研究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7.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开拓人才

从当前信息服务业的蓬勃兴起,就业市场的拓宽看:未来21 世纪的发展前景,一方面,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普遍强烈;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就业市场上需要的不是传统的信息管理人员,而是既精通信息知识,又具有某些专门领域知识的"双料"专家,即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多面手,尤其是社会适应性强的开拓型信息管理人才。这一需求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赋予了教育机构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拓宽口径,强化基础,着力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

3.8.注重与国际接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主要是指:专业口径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手段,以及人才培养技术规范与体系方面的接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并不意味着从教育体制到教育内容改革中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而是要在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中保持我国的特色,发挥我国的优势,确保有关教育与学术交流的渠道比较畅通,可以在新的环境中持续发挥其优势,以求与国际上本专业的教育同步发展。因此,正确处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教育体系和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目前情况和教育面向21 世纪发展的需要,可以考虑在优化我国信息专业结构中实现宽口径的国际接轨,着重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国际化,以进一步完善专业教育体系。

结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对的是迅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因此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没有操作经验可以借鉴,社会认知度不高的情况下,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必须在理论深度具有一定基础上,认识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旭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高教论坛,2005,(02).

第3篇

【关键词】 信息时代;电子商务;服务模式

电子商务模式的本质就是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创造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因此,企业一旦决定迈入电子商务的发展领域,其重点就是需找到适合自身的商务模式。近些年来,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快速,且其模式更偏向于务实。本文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且以此复合中国化的改造与创新,旨在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发展道路。

一、国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取得不断快速发展的成绩,不单表现在企业产品的创新与企业规模的扩大上。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则是企业中电子服务模式及其产品更呈现出井喷状态,构建了以交易服务为中心,以支付、物流、信息等支撑服务为基石,企业之间电子商务服务共存的服务系统。伴随着信息时代下的电子商务交易的规模化,一方面,交易平台已经从过去的单向、曲线发展,转换成了如今的综合化及垂直化发展,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产品与手段也更加多元,例如C2B服务模式O2O模式、团购模式的日益创新、成熟引导了电子商务服务交易平台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服务需求已经普遍表现的更为社会化,并且随着信息时代的介入,手机、网络都直接对电子商务服务及产品的发展带来了本质上的改变。

总体来看,我国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创新仍然有待提高,尤其是其中的交易服务。以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的内部视角论,B2C在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创新表现中,相对而言较为活跃,其模式机理为:在借鉴国外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复制。这也是B2C交易服务发展的“精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团购模式,其形成就是完全基于国外Groupon模式的背景下。团购模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入门门槛低、盈利周期短、商品广、价格优势明显,而这些也都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但是由于发展的速度过快,门槛过低,导致恶性竞争的案例比比皆是。从B2B的交易服务看,其总体发展缓慢,究其原因在于其已经达到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发展瓶颈。以信息服务为主打产品,以会员费为主的盈利模式B2B交易正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

二、信息时代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对策

1.技术创新引导商务模式创新

商业创新无论其样式有多少种,但究其根源无外乎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而技术创新和商务创新的相辅相成,也是企业能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为。而企业中的商用技术必然需要去直面市场、赢利的技术解决,如果失去了市场价值技术,也肯定不属于商用技术。立竿见影的甚至是伟大的商用技术不但能够衍生出全新的商务模式,而且也可以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真正做到点石成金[2]。同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必然需要掌握经济运作及市场机理,方可创造出比较适用的商用技术来,进而实现自身价值;对比之下,如果只是纯粹的利用商业运作其效益必定十分有限。企业更应当摒弃“重技术,轻商务”的现象,惟有技术和商务的有效结合才可以演化成为有价值的商务模式。

2.业务过程再设计

近十年来,我国商务环境出现转变的标志就是从全面质量管理转换成为业务流程再造发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有时候来自于外部市场的信息,对比企业服务的商务逻辑更加值得研究。这就需要企业一定要应用全新价值规律去权衡供应链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其不仅是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需要进一步考虑企业业务模型与结构之间的信息流。信息时代属于一个“重新思考和再造一切”的时代,企业利用信息展开业务,企业生存的重点在于审查、调整业务进行的手段,从而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今,即便延续以往的、按预先定义好的模式进行商务或许也可以成功,然而,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对环境的清晰认识,并相应地调整战略目标和开展业务的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电子商务模式与生俱来的特质。根据大量实践经验表明,成功的商业模式必定是基于企业对市场的探索与掌控的基础上,同样也来自企业决策人在市场运行中的不断创新与经验总结的表现。惟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够找寻出一条适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创新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型。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电于商务;信息系统;信息管理

电子信息伴随着WTO以及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它拥有着极其强壮的生命力,正是凭借着它的这种生命力将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起来。这个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的代表就是电子商务,然而较差的信息统一性、高成本、缺乏个性化是传统信息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下的经济需求,信息从业者当务之急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将信息体系的适应性与包容性提高起来,不断完善信息体系,使其可以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1.电子商务背景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

1.1在组织中信息系统的价值

虽然当今现代组织运行的基本条件人们毋庸置疑都会想到就是信息系统,但是自从管理领域引进计算机的那刻起,一直以来都有人对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价值产生怀疑。实际上,在早期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代替人工所产生的价值是非常明显的。在不引起组织转变的前提下将运作效率提高起来是它们的基本目标,故而人们认为效益与成本是合理的评价体系系统价值的手段。不过,伴随着组织中不断开发的综合信息系统以及战略信息系统,问题逐步由简单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必须对信息系统的战略价值以及无形的品牌价值等间接的经济价值进行深度的斟酌。

1.2信息体系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分析

整体而言,信息挖掘层、信息支持层、信息处理层、信息安全层以及信息搜集层这五个方面所包含的内容都是囊括在信息体系当中的。此中,信息支持层是需要直接与客户进行接触的,它被作为了一个和客户直接进行接触的一个终极模块,与此同时借助信息搜集层来接收从用户方面发来的需求进一步向下一层发出处理指令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信息挖掘层所需承担的工作是离不开信息搜集层的帮助的,它需要通过信息搜集层收集起来用于训练的文档样本以及用户习惯,储存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处理,形成一座自己拥有的知识数据仓库。一个与外界信息进行交换的中间层就是信息搜集层,各种搜集模块在它的工作下被集合起立,收集各种交互终端的信息,将检索出来的结果输送到处理层。对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信息分门别类的提炼出来,并且要将信息数据输入到信息储存中心,从而进一步将信息的检索能力提高起来,这些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信息处理层所要完成的。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改革建议

2.1信息渠道的扩大建设

信息渠道的扩展建设要从我国企业中的传统信息传输渠道来讲,以前在我国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输一般是固定的等级传输,即由企业的最高层向最底层的信息传输和由公司的最底层向最高层进行的信息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在原来的市场经济中是可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但是随着商务时代的来临,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这种简单的信息传输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对企业的发展来说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信息的变化也呈现出了数量多、信息量大的特点,所以信息渠道的建设对于现代企业来讲是关乎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从信息渠道的建设来说,简单的传统企业内部的由企业的最高层向最底层的信息传输和由公司的最底层向最高层进行的信息传输即纵向信息传输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传递的要求,除了纵向信息传输系统外,还要建立企业的横向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这样可以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员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发挥最大的个人价值。

2.2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一般来说,检验信息利用率的主要依据,是其所有的初始数据在其中所占有的比例。如果反映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利用比率,说明企业的管理部门具有较高的信息使用水平,反之,则说明企业没有很好的利用信息,信息利用率是体现其是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是否赢得竞争机会的一个标志,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形势进行相应的改变,信息利用率的高低是一个企业在竞争中是否立足的一个主要依据,使其立足于不败之地。所以一定要对信息部门的职工以及处理信息的部门进行相关业务水平的培训,对信息管理机构进行完善,这样,信息部门的职工才会具有较高的能力去辨别信息。此外,还要注意在使用信息时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在繁杂的信息数据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将信息的管理水平予以增强,将信息的作用予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2.3信息反馈系统的完善建设

在新技术环境的发展下,信息是否及时进行反馈,对重要决策是否能够有效进行执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反馈体系结构不完整,那么有可能导致很多失误发生,最终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组织系统必须高度重视管理中的追踪检测、监督机制、反馈机制等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及时对工作进度进行反馈,定期对各方面信息以及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快速的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反馈评价管理系统。

3.结语

信息产业化建设对于企业适应商务时代,在商务时代紧跟时代的步伐,推进企业的发展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化发展。从当前商务时代的发展形势和趋势来看,商务时代才刚刚开始,伴随着商务时代的发展,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也将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科]

【参考文献】

[1]王铁宁,倪明仿.基于协同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物流科技,2009,(10).

第5篇

论文摘 要:进入21世纪,信息资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知识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为时代的特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是信息资源管理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信息社会将呼唤大量从事该专业工作的人才。我国既缺乏从事信息采集、经济预测分析、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硬件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更缺乏既通晓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因此,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同时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何造就新型的信息管理人才,使他们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及能力,以适应社会信息管理这一要求,成为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历史与现状。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就开办了信息管理专业,最开始叫"电子数据处理"(EPT),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了比较规范的专业名字,即"管理信息系统"(MIS)。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这一专业,有的成立了信息管理学院。在我国,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建立了对应的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其后,差不多所有的财经院校以及具有经济管理优势的综合性大学陆续建立起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与此同时,我国的大部分具有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优势的工科院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办起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开办该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200 所以上,且已有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多种层次。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已是一个客观事实。这表明社会对这方面人才是迫切需要的。可以预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这种需要还会不断增长,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2.1.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组织业务功能

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领域包括事务处理、管理信息、知识工作、办公信息、决策支持、群决策支持以及经理支持等系统,这些信息系统针对组织中的某个具体管理功能(如生产运作、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在这方面,学科的研究重点在于理解计算机应用的特定领域,以建立组织中应用复杂的计算机技术的基本逻辑。

2.2.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方法。该学科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研究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建立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系统。早期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建造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系统,为组织提供更多的价值(提高运作的效率、提升组织的竞争力或创造新的价值);随着软件技术的进步和商品化软件市场的形成,研究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信息系统的实施及相关的管理问题。

2.3.信息系统的管理。早期的信息系统基于大型计算机主机,因此集中式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此后,随着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和软件的普及,如何管理分布式的信息系统功能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由于软件市场和信息系统服务的兴起,信息系统"外包"成为新的热点,为本学科提出了诸如"信息系统"的可控性、基于合同的信息系统供应。购买关系等研究问题。近年来,信息系统管理的研究课题反映了复杂的管理问题,包括信息系统的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的投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引起的组织变革,以及全球化经济中的跨国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问题研究通常是跨学科的,它涉及的领域包括战略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等。

2.4.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价值。尽管如今信息系统毫无疑问地被认为是现代组织运行的基本条件,但从计算机被引入管理领域起,就一直有人怀疑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价值。信息系统的评价,包括评价的准则、方法和过程,就一直是该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早期用以代替人工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的目标基本上是提高运作的效率而不引起组织的变迁,因此成本-效益分析就被认为是一个合理的评价信息系统价值的方法。然而,随着组织中的综合信息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信息系统的战略价值和无形的品牌价值等非直接的经济价值必须加以考虑。同时,信息系统的组织价值还面临着如下的问题:谁获得益处?是否其中的一些人员会失去位置?是否一些人员的权力会被改变?是否组织会因为信息系统的使用变得脆弱(如由于系统的故障、专家乃至运作人员的流失)?

随着信息系统引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变化,传统的投资收益分析方法就显得更不适用了。人们必须从组织理论、社会学理论和经济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的结合方面寻求答案。

2.5.信息系统对社会和组织的影响

从该学科诞生伊始,人们就开始研究信息系统对社会福利、工作模式以至生活模式的影响。研究信息系统的成本、效益和风险对于组织中或组织以外的不同人员的不同影响,不同的信息系统对组织的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不同影响;考察信息系统对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对社会民主生活人的隐私和身份认同的影响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3.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议

3.1.坚持宽基础上的专才教育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掌握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和其它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基础,但不要求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都精通。同时该专业的学生应该精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方面应该是专才。

3.2.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才是经济的支柱,信息是经济的生命。"这是日本人的观念。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原因就在于充分利用和挖掘了国内外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然而在我国,这种信念、观念和意识仅为一部分人的认识,不少人还处在朦胧状态。因此,强化信息意识,提高国民的整体信息意识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图书、互联网等一切传播媒介,大力普及信息意识,增强人们的信息智能,提高人们认识信息、吸收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3.3.加强教学改革,更新课程内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设立目的是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与人们对信息利用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为社会培养以应用型为主的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而用户的需求和信息技术又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对于有关信息资源开发过程及原理方法的核心课程,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由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及学生因素又会使该专业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课程体系会呈现一定的变动性。

对于专业课,目前有许多信息管理方面的课程是新开设的,要加强对这部分课程的研究,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复或遗漏。由于本专业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学科,因此,要不断地将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有关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方面的新课题和学科发展中的新理论与新知识及时吸收到课程中来,从而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此外,要借鉴国外相关专业和学科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如美国、英国近年来在信息管理教育方面增设了许多有关信息技术、信息交流与人际交流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内容。有关现代化技术类课程,首先要让本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网络化知识,其次在基础课中充实新技术研究成果。同时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 选课,范围包括基础物理、基础生物、基础化学、实用写作、外语,汉语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市场信息学、企业管理、社会信息系统管理等课程。

3.4.教师要有现代化教育思想,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育思想现代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双翼,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实现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反之,为了引进和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大胆探索和改革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引进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3.5.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可以采用按专业教育内涵、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组织实验教学的模式,组建诸如知识信息组织、信息系统设计、信息分析模式、信息网络管理、计算机信息检索等专业实验室,一方面确保实验课程与教学配套,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对专业学生开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6.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知识更新

我们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一个缺乏优秀教师队伍的专业是不能生存和发展的。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注重吸引其它院校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到学院来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国内和出国进修、青年教师攻读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研究生等方式,促进在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在校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保持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的活力,尤其要注意利用因特网加强同国内外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教育同行的交流,吸收信息研究新成果,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研究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7.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开拓人才

从当前信息服务业的蓬勃兴起,就业市场的拓宽看:未来21 世纪的发展前景,一方面,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普遍强烈;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就业市场上需要的不是传统的信息管理人员,而是既精通信息知识,又具有某些专门领域知识的"双料"专家,即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多面手,尤其是社会适应性强的开拓型信息管理人才。这一需求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赋予了教育机构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拓宽口径,强化基础,着力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

3.8.注重与国际接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主要是指:专业口径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手段,以及人才培养技术规范与体系方面的接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并不意味着从教育体制到教育内容改革中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而是要在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中保持我国的特色,发挥我国的优势,确保有关教育与学术交流的渠道比较畅通,可以在新的环境中持续发挥其优势,以求与国际上本专业的教育同步发展。因此,正确处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教育体系和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目前情况和教育面向21 世纪发展的需要,可以考虑在优化我国信息专业结构中实现宽口径的国际接轨,着重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国际化,以进一步完善专业教育体系。

结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对的是迅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因此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没有操作经验可以借鉴,社会认知度不高的情况下,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必须在理论深度具有一定基础上,认识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旭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高教论坛,2005,(02).

第6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时代;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0.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同时也为商业交流创造了新的环境。各企业面对巨大的外部信息资源和模式变化,必然要摒弃传统仅注重于内部资源管理而逐步转向于外部信息资源的利用,换句话说就是单一企业的内部业务集成应该向多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转变,成为开放性的信息系统。就目前而言,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滞留在传统的“安全-支付-配送”等技术措施应用及认证阶段,亟需一种适合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可行的发展思路。电子商务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应用应该说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目前有鉴于实践经验作出的一步战略举措。

1.电子商务时代的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

1.1概述

电子商务是通过利用数字化网络与计算机设备来替代传统物流交易以实现各企业与分支机构的商业活动互助,企业之间可完成内、外部协同作业,企业内、外部的资源配置更有效,最终达到物流与资金流高效低成本的信息化管理与运营的目标,信息管理系统(简称为MIS)是一种可实现信息采集、传送、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人机互动系统。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仅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还广泛融入数学计算方法、现代管理理论与系统方法,在内容深度与作用广度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1.2系统构建

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分布和业务的基础平台,和优化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业务水平大的推动作用。具体构建过程如下:首先,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政府应该积极推动的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可以确保企业MIS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电子商务模式,在电子商务平台,确保运行平稳。第二,稳定良好的发展电子商务还依赖于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企业需要指的是职业的成功和失败案例的同时,充分了解他们的业务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专业ERP服务提供商开发一个合适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和高效的操作。

1.3功能分析

(1)工作实现跨平台操作,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企业信息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企业MIS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行动已经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电子商务的MIS系统需要连接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平台很好,所以需要一个容易扩大业务框架结构和外部接口标准和企业防火墙,从而实现软件维护方便,扩展和二次开发,和安全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平台操作。

(2)智能信息处理。不同在同一个局域网服务器,当前企业MIS系统支持分布式应用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智能处理功能来分析大量的数据和操作,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的工作。

(3)系统安全。推广电子商务的最大的困难是贸易相关客户和企业身份认证和电子支付的安全。信息广泛,由于客户订单的数量,交易金额大,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有效地管理数据库,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4实施计划

(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由于电子商务的范围很广,应该首先研究企业业务流程和业务报告,确定主要业务和周边产品。

(2)根据企业的业务和数据流程,系统设计,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背景。通过信息流的流动将电子商务和物流的有机联系,主要通过大量数据传输和处理,从而合理规划企业数据库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接触和背景的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

(3)建立电子商务前台。主要用于:动态网站和企业主页――用于介绍企业的产品、文化和企业新闻等。电子邮件――内部人员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并且可以针对邮件合理管理,广告服务,为企业产品推广。

2.电子商务时代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

2.1企业和消费者

(1)的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电子商务应用程序,旨在实现:建立客户处理企业统一的平台,让客户只需要登录企业网站,接触点可以完成一些操作。同时提高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保证原始的“自己”销售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如电话服务、售后服务人员开始真正的协调,成为围绕中心“满足客户需求”一个强大的团队,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除了创建消费者登记内容数据库,分析实际的购买行为,与传统企业管理根据原理分析关键客户的20%-80%,根据关键客户的属性(如:消费历史,性别、年龄、收入、职业、地区等),预测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主动关怀,关键客户服务满意度对企业,产品,品牌忠诚度,并密切跟踪客户纠纷,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留住客户,扩大销售的目的。

(2)物流控制系统的物流控制系统通过输送机、自动装卸车辆,叉车等现代物流技术和工具,结合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从仓库提货,和排序的商品、包装、处理等后续增值工作,并可以根据买方的位置的特点自动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货物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2.2企业内部管理

(1)基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员工的个人兴趣和业余爱好,专业,和能力的差异,工作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适当的人员从事适当的位置,解决科学创造职位的人。此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须根据生产订单需求的生产线人力配备安排适当的人员空缺的毒药;选择人员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培训,加强员工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一个合理的性能测量模块,设置合理的赔偿,奖惩的指标体系,确保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2)财务控制系统控制,财务控制,因为它是一种价值的不同位置,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业务活动,全面控制的结合,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部分。财务控制系统部分建立了一个项目,车间、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成本核算,利润,资本回报率、资本周转率等财务指标。通过财务控制系统,控制生产,正确的生产过程偏差的目的。

(3)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商业计划,销售,成本核算,技术管理,和其他内容,围绕企业的基本业务目标,规划生产线,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是伴随着资本循环的过程。

3.结束语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合作伙伴作为一个整体,频繁的沟通,满足客户需求,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企业资源规划企业的传统业务和管理网络,连接到原材料供应商,成为整个链的核心。通过网络,客户的要求或命令,通过物流管理系统,原料可以是零等待转移到整个供应链,交易和供应,几乎与此同时,通过网络,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界限模糊逐渐消失。零件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顺利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是孤立的建筑系统,集成信息系统,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一个桥,彼此为基础,能真正发挥该系统的功能。电子商务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与传统企业相比客户优势更明显,更广阔的利润空间,所以在现实中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科]

【参考文献】

[1]马小微.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J].中国科技博览,2012,(12).

第7篇

【关键词】影视戏剧文学;特点;欣赏

一、影视戏剧文学的特点

(1)具有表演性。剧本被用来进行舞台表演或者影视拍摄,所以必须具有表演性,适合进行影视或者是舞台的表演,特别是在戏剧文学作品中,因为舞台的诸多限制,对剧本的要求会很高,要集中刻画重要人物,使其鲜明的表现在舞台之上。而且剧本不宜过长,要主线突出,以激烈的冲突来突显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剧本要把很长一段时间的在不同场景发生的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情节线索,并且把矛盾从提出到发展以及解决的过程完成,而且还不能频繁的进行场景的变换。(2)具有冲突性。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体裁是不同的,其表现手法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都必须具备戏剧的冲突性。这也是戏剧和影视作品吸引观众的重要条件。(3)台词具有个性和动作性。剧本的台词是剧情人物的独白、对话以及唱词等等,这事对于人物塑造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利用剧中人物的动作或者是对话等等,可以充分的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塑造,还可以展示矛盾和冲突,促使剧情的变化。

二、影视戏剧文学欣赏应注意的要点

(1)了解剧情,熟悉剧本。在剧本的阅读过程中,当你被作品中的清洁所吸引,融入到作品中所描绘的天地中,让自己的心情可以根据清洁的变化而起伏,这时,才会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力,可以得到很多益处。但是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了解剧情,熟悉剧本,清楚作品的作者和时代的背景,这样才能明确作者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戏剧的情节发展,都会在剧本的结构中表现出来。所以,要想了解剧情,熟悉剧本,就要分析剧本的结构,在分场分幕的时候,大多都是对故事的发展地点,时间的变化来分的,一般故事的情节发展到了一个不同的阶段时是为一幕。而场的单位较小,可以按照时间或者地点来变化,也可以按照人物的出现次序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故事的情节都是跟着戏剧的冲突发展过程展开的。(2)抓住情节的发展线索,把握基本矛盾冲突。一般剧情的开端和发展以及还有结局都是紧密围绕着矛盾和冲突来展开的。比如《雷雨》,其情节就是周朴园的后妻对其的反抗,最终导致了周家的衰败;还有就是鲁大海、鲁侍萍和矿工们对周家的反抗。另外还有一些人物之间的纠葛,这些线索相互交织,造成了周朴园的家庭衰败命运。而这种衰败的命运就是剧本中矛盾发展的结局。对情节发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剧本中的矛盾和冲突,认识到作品所想要表现出来的深层思想和意义。(3)研究剧本的语言,了解任务的性格和思想。优秀的影视戏剧文学,都有很突出的人物塑造,在剧本里的人物的性格思想等等,很多都是通过其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欣赏影视戏剧文学要能找到人物的关键语言,来了解人物的特征,因为这些语言往往可以体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要想找到矛盾和冲突时,人物的关键语言,就要在欣赏剧本的时候,找到剧本中的潜台词,也就是人物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但是可以根据其他台词和一些场景或者情景间接让观众了解的那些语言。这种手法可以深入的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一些人物的精神和内心的活动。所以,在欣赏剧本的时候要主要分析潜台词。(4)了解蒙太奇表现手法的运用。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特殊语言,和影视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主要手段,这种手法是影视艺术存在的基础。其实蒙太奇也就是将很多个小的镜头组成一个片段,然后在把其所组成的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大的段落部分,最后再将这些段落部分组合,形成一部影视作品。没有什么神秘可言,顺应生活以及人们视觉上的逻辑,还符合人们感性和理性上的逻辑,让影视作品看起来充满节奏感,让观众感到合理,就是蒙太奇手法。欣赏影视文学剧本的时候也要了解蒙太奇的运用和特点,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剧中所创造的艺术内容。

三、总结

总而言之,影视戏剧文学的特点是非常显著的,而要欣赏影视戏剧文学作品却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我们了解剧情和剧本,抓住故事发展的线索,找到基本矛盾冲突,并且还要分析其中的语言对话,以及影视戏剧的表现方式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欣赏到影视戏剧文学作品的内涵。

参 考 文 献

[1]秦俊香.对21世纪重拍四大古典名著改编剧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0(1)

[2]高淮生.关于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人文精神建构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8(14)

[3]万信琼,喻润梅.近十年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述评[J].电影评介.2011(8)

第8篇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工位空间有限,能看清教师示范的只有少数学生,多数学生是不能看清楚操作细节的。为此,上课前笔者自己操作示范,制作了两段视频:视频一是正确操作已做好的电路板,按照工作原理演示了该电路整个正常的工作过程,强调了操作的规范性;视频二是设置一个故障,演示正确的排故步骤,同时配有详细的讲解说明,强调操作时的注意事项。上课时将视频一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在复习工作原理时对于规范性操作有更直观的认识。在进入新课讲解时将视频二投影在大屏幕上。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的操作而且能看清具体的操作细节,动手前对整个操作过程心中有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节省了示范的时间。

二、以学生实习操作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

在学生进行分组实习操作时,笔者把学生分成了10组(共30位学生)进行分组技能训练,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3人一组:1人负责操作、记录;1人负责协助、监护;1人摄像)。学生相互设置故障,轮流进行排故操作,监护的学生在旁边关注操作学生的规范,摄像的学生用手机进行全程摄像。同时,视频二在大屏幕上不间断地播放。操作的同学完成以后,和其他组员观看拍摄的视频并进行简单交流。全部操作完成后,填写完成情况表(见表1)。在学生实习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检查学生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再加上教师的现场指导及视频引导,提高了学生实习训练的效果。

表1

三、有效地进行课堂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学生操作结[dYlW. 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束以后观看手机摄录下来的影像,组内相互讨论实习操作过程中的得与失。这时,教师也参与其中,发现学生操作不规范,可以反复播放影像资料,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另外,选取两位学生的录像,一个是规范操作的学生,另一个是操作过程中问题较多的学生,在大屏幕上投影进行全班讲解。

操作完成后,全班同学填写评价表格(见表2),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找到不足,获得解决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表2

四、借用学校信息化平台,延伸教学时空

第9篇

一、创设情境,营造愉悦氛围,启迪学生思维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一个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一)课前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诸如发问式:你能把你的姓名“写入”计算机里吗?你知道怎样用计算机听歌曲吗?你能用计算机画出美丽的图画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另外,可以用“范例”代替“语言”,让学生听美妙的音乐、看用“画笔”画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板报、用Powerpoint制作的班级通讯录……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总之,上课伊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二)让学生在玩中学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玩会给学生带来欢乐,玩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既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动画、音乐、图案来配合讲授,创设教学环境,把静止的、孤立的、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动态的、整体的、具体的画面、声音等,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对学生进行感官综合的刺激,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更认真,因而其效果有单一途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教师又能及时收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进迅速调整或修改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和教师都知己知彼。

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把知识学到了手,学生也因此乐此不疲。

(三)信息技术课应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手段的千变万化,计算机已日益进入每个家庭。多媒体计算机集图、文、声、影像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以及先进的网络技术,使人们更加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资源能提供图文并茂、影音动画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的信息内容变化万千、丰富多彩,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内容,能极大地扩充人们的各方面见识,同时还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灵活性、共享性、丰富性、时事性等特点,计算机的功能和作用非常强大,“人机”界面美观生动、操作简单方便,因而能吸引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和兴趣感。同样,通过多媒体计算机“人机界面”,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程度、爱好等来选择不同的网络资源内容,能很容易地查找、搜集各类信息资源、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内容,能扩大他们的见识。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想象思维、操作动手能力和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应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更好地提供有利于教学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与理论并重,精讲多练,培养学生实践技能,防止“纸上谈兵”

(一)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课,它不同于传统学科,除了教师、学生、教材之外,还应该包含教学媒体――计算机。勿庸置疑,实践在信息技术课中是很重要的。信息技术课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用的、可操作的内容,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对于实践课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首先要创造好条件,能够让每个学生在上课时都有一台计算机进行操作练习,而且其配置要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采用“局域网”连接,不仅节省财力,又能控制整个班级的操作使用,这不仅有利于整个班的示范演示,又能控制和引导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进行操作使用,还能观察、监督整个班级学生的使用情况,能够及时得到学习和使用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学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及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练习时,都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整堂课如果只是教师一人讲解操作和示范,学生很容易形成懒惰心理和厌倦心理。教师在上课讲解示范的过程中,也要拿出部分时间让少数学生进行演示操作,既便于全班学生模仿操作,又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思考和注意力。教师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独立去练习、操作、复习和使用已学知识,使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便加强知识的记忆、研究和探讨。当然,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辅导和引导,使他们对实际操作有信心。毕竟,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不是太强,教师应该规定一定的练习任务让他们完成。对于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多创造性地运用和深化知识。

(二)正确安排和辅导学生上机操作

第10篇

微信是建立在智能手机上的一款应用软件,拥有多种功能,能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它已经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移动社交网络的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搜索到身边的陌生人,并可以打招呼,这大大的颠覆了传统的社交渠道,因此通过微信开展网络营销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和使用。

一、微信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

1.微信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方式间接对电子商务模式产生的影响

借助微信的定位系统,进行区域内营销。这种营销方式能针对一定区域内的人进行。例如,用户可以借助微信的个人资料的填写,将个性签名中的产品或广告信息设置进去,在头像上设置相关的照片,再搜索附近的人,这样微信将会使用你的位置登陆,然后再这个区域内的用户在搜索附近的好友的时候,就会搜到你,并且看到你的相关信息。如果遇到有需要的买家,就能借助微信与你联系,达到营销目的。

通过漂流瓶,摇一摇进行主动营销。漂流瓶和摇一摇等功能,是通过界面显示同时在使用相同功能服务的人,并且按照地理位置由近及远的进行显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借助来进行网络营销。如,漂流瓶内可以写一些广告信息,或者插入产品的图片出去,就会被不同的人接受到。如,摇一摇中,当别人摇到你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你自己设置的个性签名等信息接触到有需要的人与你进行洽谈。这种主动的营销方式使得不用地区的人都能接受到你的营销信息。

借助软件等工具进行营销。目前,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发现微信营销工具对企业和商家的影响,开始研发一些相关的软件工具来帮助企业进行微信营销。这些软件能够将你的定位信息定位到任何地点,因此,无论在哪个地区都能让其他人看到你的产品及信息,并且还能添加好友进行更多的互动和营销工作。

2.微信直接开展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分析

VIP服务:利用微信开展VIP服务,收取一定的功能使用费,可以让用户享受到会员增值服务。例如,减少信息推送的限制、个人微信对个性化相片的处理、朋友圈功能设置、会员专属服务器等等。

LBS推荐: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是微信作为商业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LBS可以深度的结合到商家的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中,通过用户的地理位置来推荐商家微信会员信息,推送相关生活服务信息,再加上微信支付,形成购买,在这个过程中商家分成,收取广告费用。

APP应用:微信上每个公众账号都可以当做一个独立APP,让使用者免费下载。例如,南方航空率先利用微信进行"自助登机值班机"服务,用微信,可以南航选座位,办理乘机手续。微信现在根据需求可以开发接入各种应用。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关注某些公众账号,可以实现查天气、查路况、查违章、查快递以及订酒店等几乎所有生活应用服务。

硬广展示:微信可以充分利用庞大的用户流量进行展示,腾讯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按地区、按性别按位置进行展示。微信可以有以下展现形式:微信开启页、首页最上端banner栏、朋友圈最上端图文广告、好友(企业)推荐等形式。腾讯便可直接按CPM等方式变卖广告资源,实现盈利。

二、微信电子商务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微信现在正处于初级阶段,界面设置和功能的发展虽然逐步完善,但是还没有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微信现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微信的安全问题。由于微信现在处于起步阶段,在网络社区里的人都形形,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并且微信没有安全监督中心,很多方面存在安全漏洞。由于微信营销没有一个安全的支付平台和法律保障体系,在微信营销过程中产生的交易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安全隐患,所以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应该引进第三方支付或与银行合作等,比如引进财付通,确认交易环境的安全性等。

微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微信产生信息的真实性很难识别,不能确定信息的有效性,这样就造成用户可能上当受骗,在信息或者交易时,容易引起用户的怀疑和质疑,所以应该设置相应信息安全中心,来监督信息的安全和真实性。

微信营销的地域限制。微信营销受地域限制,不能很好的广泛传播,由于微信传播主要借助微信的LBS定位系统,这就限制了微信营销的的区域性,所以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可以开发出相应的企业版本和商家版本进行营销,这样可以更好更准的进行营销。

三、微信电子商务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

微信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布局,移动互联网所覆盖的人群将比传统互联网大得多,将来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地位将远超PC。智能手机将比PC更加流行,超过PC成为消费者最常用的终端,从这个结果看,微信不管是战略意义还是在将来的盈利上都将远超腾讯旗下的其他产品。微信将为腾讯在手机上建立新的生态链,将整合QQ以及其他应用,在手机上为腾讯延续现今互联网的辉煌。

随着4G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数据业务的发展,通过微信,腾讯甚至有可能脱离运营商来完成用户最基本的通话和短信以及手机上网需求,那时候微信号或者说QQ号就是现在的手机号。

第11篇

    1 国内外信用体系的模式分析与比较

    1.1 西方国家信用体系模式

    西方国家政府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另一种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美国是世界信用交易额最高的国家,其政府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是信用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在原有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

    二是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在信用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有许多专门从事征信、信用评级、商账追收、信用管理等业务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信用交易额的扩大而带来的更多的信用风险。

    三是市场主体较强的信用意识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发展。美国信用交易非常普遍,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历史很差的企业很难在业界生存和发展。而信用记录差的个人在信用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制约。

    四是对信用行业有较好的管理。尽管政府在对信用行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比较有限,但美国有关政府部门和法院仍然起到信用监督和执法的作用。而且美国信用管理协会、信用报告协会、美国收账协会等一些民间机构,在信用行业的自律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等一些欧洲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同美国比存在一定差别,这表现在:信用信息服务机构是被作为中央银行的一个部门建立,而不是由私立部门发起设立;银行需要依法向信用信息局提供相关信用信息;中央银行承担主要的监管职能。

    1.2 国内信用体系模式

    由于所处发展阶段和中国国情的差异,我国在建立信用制度过程中,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历并不完全一致。从我国建立信用制度的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1)信用行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2)中央银行在信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信用信息局和资信评级公司两类。

    (4)注重信用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但是信用立法仍不完善。

    (5)对信用行业的管理一般都是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进行。

    2 C2C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C2C网络的信用机制是一种保证消费者之间进行安全交易的社会机制,它的运行是以有关的信用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信用专业机构为主体,以合法有效的信用信息为基础,以解决交易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为目的来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和阿里巴巴公司对国内网商的抽样调查,就“面对个人的网络销售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这一问题,59%的受访者认为是诚信,而80%的受访者认为网上交易要成功主要靠诚信。由此可见,诚信问题是目前制约我国C2C电子商务健康地快速发展的瓶颈,对国内C2C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诚信机制的研究就成为了一个重点问题。

    2.1 信息不对称性

    在现实交易中,卖家和买家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卖家对商品的了解总是多于买家,即使通过近距离的观察,也不能完全掌握商品的信息。由于在网上交易时卖家和买家并不见面,对货物的质量和特征并没有线下购物的亲身体验,只能依靠卖家在网上对货物所作的描述、图片、以往买家的评价以及自身购物经验来判断。而这些是主观获取信息的方法,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影响了买家对于商品的判断。

    2.2 身份认证问题

    身份匿名是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根源之一。虽然各大网站都有自己的身份认证体制,但相对来说比较松散。比如,淘宝网规定卖家必须通过淘宝的身份验证(包括个人信息、身份证明和银行账户),但对于买家的限制就降低了很多。然而对于卖家来说,虽然通过了身份验证,但是网站的身份验证给顾客带来的信任度并不是很高。很多买家不愿意进行身份验证是因为不愿意将自己的隐私信息透露给拍卖网站,害怕被拍卖网站用作商业用途。

    2.3 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

    (1)信用评价评分体系过于简单

    不管是百度“有啊”的百分制信用评价体系,还是淘宝网的“好、中、差”模糊评价体系,都未逃脱买家(卖家)级别的“交易型信用评价体系模式”,即一方的信用程度取决于另一方给予的评定。而这一信用评价模型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2008年12月,都市快报曾报道了淘宝网上出现花钱买信用的现象,报道称,只要花费几百元就能让自己的店铺得到“钻石”信誉。

    (2)评价的主观性难以掌控

    从评价的衡量标准来看,几乎所有评价都不具备定量的标准。对于好评、中评、差评,以及物品质量、服务态度这几点完全取决于评价人的主观想法。很多人觉得可以就会给予好评,但还有一部分人的习惯是觉得可以就会给中评,虽然是同样的东西同样的服务,甚至于有时候这种评价取决于评价人当时的心情。这种随机性和主观性给予人的参考价值是有待商榷的。

    (3)评价单位涉及因素单一

    在评价的过程中,都是以交易笔数作为单位来加以评价,与交易金额无关。无论是一万元的交易还是一毛钱的交易得到的评价机会都是一样的。然而,前者交易所承担的风险,所损耗的人力物力与后者相比都要高出很多倍;同样买家对于前者和对于后者的交易所持心态也不相同,一万元的交易品只要存在丁点瑕疵,很可能买家会非常愤怒而给予差评,但是一毛钱的交易品即使马马虎虎,买家却会觉得价廉,所以毫不在意从而给予好评。

    (4)虚假刷信誉现象泛滥

    针对信誉值至上的规则,不管是新手卖家还是皇冠卖家为了追求更多信誉,为了吸引更多买家,很多都通过专业刷信誉团体,或者互刷平台来达到增加信誉值的目的。根据淘宝网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7月21日上午11∶00时,共有9777家店铺因重度虚假交易通过淘宝第二代安全稽查监控系统被封。很多人这么做,尤其是新手卖家,与其说是弄虚作假,不如说是生存在评价体系压迫下的无奈之举。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加快信用立法工作

    完备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是信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基础和必然要求。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信用立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实践角度考虑,我国从两方面推进信用立法工作:

    (1)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以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规定的形式颁布,尽早为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奠定制度框架。

    (2)抓紧研究、率先出台与信用行业相关的基本法,比如,可以先出台《信用报告法》,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定下基本的制度框架,以促进信用行业规范健康的发展。

    3.2 加快征信数据的开放与信用数据库的建立

    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征信数据的采集和使用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我国在征信数据的开放与使用等方面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一方面,数据开放程度低,许多信息相对封闭和分散于各个部门及机构中,造成信用信息缺乏透明度;另一方面,在涉及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采集和共享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个人征信系统的全面建设,目前央行的征信系统数据库已覆盖全国,并为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由于功能完善的信用数据库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必备的基础设施。所以,本文建议一方面要鼓励信用中介机构注重自身信用数据的建设,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行业或部门数据库,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将自建数据库中的部分内容提供给信用中介机构或与信用中介机构共享,为我国信用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3.3 促进信用中介机构规范发展

    在国际上信用中介机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私立部门发起设立;另一种是作为中央银行的一个部门建立。目前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都是采取公司制的市场运营方式,由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不足,业务量相对较少,特别是政府对信用信息的利用程度低。根据我国行业发展现状和西方国家的经验,对于企业征信咨询类机构可以采取通过竞争的方式,使其业务逐步向有规模、有影响的征信公司集中。

第12篇

国家经贸委最近对部分大中型企业的调查表明,有九大因素制约我国互联网应用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此,本报记者就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发展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赵怀勇研究员、阿里巴巴网总裁马云、卓越网市场部的石经理。

记者:基础性工作是目前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发展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应如何开展基础性工作的建设?

赵怀勇: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如网络技术应用、互联网及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等),以及商业信用、网上支付、认证、标准、物流配送、税收、相关法律制定与修改等环境与制度建设。目前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性因素有:

一是技术层面的因素。

EC的基础是商业电子化和金融电子化,而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全国性的金融网还未形成,金融业自身的电子化还未实现,商业电子化又落后于金融电子化,制约了EC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Internet的质量有待提高。现行的中国Internet的传输速度很低,常常出现网络拥塞现象,同时还存在多种不可靠因素,包括软件、线路、系统的不可靠。

二是市场环境与制度建设方面的因素。

在中国传统的购物习惯是“眼看、手摸、耳听、口尝”,公众普遍感到网上购物不直观、不安全。据最新的调查显示:86%的人表示不会以任何形式进行网上金融交易;88%的人表示不打算在网上购物。目前我国企业信用水平总体较低,企业正常的面对面的商务活动都因对对方的信用信心不足而受到影响,要大力发展在彼此不见面的信息网络平台上进行直接电子商务活动,其难度可想而知。

制度基础薄弱是转轨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电子商务市场也要遵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有关电子商务的相关制度和规则缺乏,使得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存在制度上的瓶颈。

为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在政策支持方面建立统一的领导协调机构。为了引导全社会的EC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需要一个有代表性、有权威性的协调机构,负责EC的业务、技术、政策、法律、国际合作等总体框架的协调和规划的制定。同时有重点地开展EC试点工作。努力发掘经验、教训,供后走一步的城市和地区参考、借鉴。

其次,大力培养EC的专门人才。EC是一项全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EC的未来发展还难以预料。必须在公众中开展EC教育,做到30-40%的有文化基础的公众基本掌握EC的应用技能和相关知识,特别要在年轻一代中培养既懂EC技术,又有金融、商贸知识的跨领域的专门人才。

第三,健全物流配送系统。缺乏良好的物流配送系统,正是目前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障碍所在。由于缺乏大型流通企业为依托,许多电子商务公司只好各自与一些速递公司签约,或独自组织配送队伍,为客户运送货物。国家有关部门应鼓励组建大型流通企业,推进电子商务公司与已有配送系统如邮政投递网络的结合,协调相关部门并配合优惠政策,健全物流配送系统。

马云:从基础性工作方面看目前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作生意首先是了解的信息,其次是网上交易,第三才是物流。

信息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把你的信息发出去,让全世界的人了解你的产品;企业通过网络了解到了相关的产品,产生了合作的意向,及时地通过网络反馈信息,这是第二阶段;两个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达成了协议,签订了合同,生意也就做成了,这就是信息流的第三个阶段。因此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个因素中,信息流是最重要的,企业要重视网络的建设,及时地把企业的最新产品传到网络上去,并经常和相关的企业保持联系。

我们这里讲的资金主要是企业间进行电子商务的支付方式。我国的企业受传统交易影响较大,支付方式还是以信用证和传统的支票转账为主。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支付方式的瓶颈将被打破,这当然需要相关法规的完善和银行信用制度的逐步建立。

在全球我们做了调查,目前还没有公司可以在互联网上靠做交易挣钱。而95%的企业说:我们不喜欢在网上做交易。要说做交易银行做得最好,中国的银行没有做好准备。美国的银行也没有做好准备。真正的交易还有个诚信的问题。技术的问题是最简单的问题,今天的电子商务要务实。

石经理: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主要体现在支付问题、安全问题等几个方面。

目前,中国电子商务支付体系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支付方式显得很繁杂,直接在网上支付的还是少数。企业间多采用信用证、传统的支票转账的方式进行,而个人在网上交易的支付方式有信汇、货到付款(现金)、网上支付等不一而足,极大地影响了电子商务的交易效率,这与银行本身信息化程度不高有很大的关系,相关法规的不完善也是制约网上支付的关键因素。限于自身条件,国内银行提供网上支付服务还存在着地域范围上的局限。仅仅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提供此类业务,远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虽然各大商业银行都在做相应努力与调整,但短期内很难突破这种局限性。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加快银行的信息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尽快完善网上交易的相关安全规范,只有真正的实现了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的优势才会显现出来。

安全问题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是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保障,无论是行业立法还是安全技术都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促进网上交易安全问题的解决。

网上交易的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它涉及到企业的信息保密、支付、信用保证、争议裁决等一系列的商业活动程序,但现状是在立法方面显然滞后与现实交易的需要,尤其是加入WTO以后,采用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的国际贸易活动将更为频繁,面对开放式的经营环境对电子商务的安全立法要求就显得更为迫切。

记者:众所周知在欧美国家电子商务早已开展得红红火火,而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近日,国家经贸委提出要在一部分企业中进行试点,请问此举有何意义?

赵怀勇:此举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从多方面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一方面,通过在一部分行业试点,可以发现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和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并通过技术攻关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扫清障碍。另一方面,通过试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市场,并且可以通过积累经验,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立法进程和制度规则的制定进程,为我国电子商务全面发展提供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事实上,各国政府在促进本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政府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除了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则提供制度保障之外,还制定本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的具体交易促进市场培育,甚至有些国家还直接提供资金支持。

马云:企业电子商务在我国部分企业的试点一是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和制度的变革;三是将培养和锻炼一大批人才;四是将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认知程度。互联网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其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业务流程的重组及企业管理的观念与制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优化。联想集团通过实施资源管理计划(ERP),规范和优化了77个业务流程,加强了财务、销售、生产制造、采购等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许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中,企业领导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化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也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

石经理:电子商务是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也是我国信息化的重点内容。现在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逐步从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的决定性措施,作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手段。发展电子商务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转型时期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政府对电子商务的重视,对电子商务发展作出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客观环境与条件出发,认真研究适合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与规律。在一部分行业中进行试点,有重点地开展示范工程,可以避免一哄而上、无序发展,同时避免只追求表面的商务“电子化”而忽略商务活动的创新与发展的情况发生。

记者:相关政策法规的缺乏在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在加入WTO后我国应如何加快政策法规的出台以适应世贸组织成员对电子商务的要求?

赵怀勇:首先,发挥政府的宏观规划与指导作用。各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证明,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电子商务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整体性与复杂性特点,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规划与指导作用。为此,需要有一个综合性部门来具体担当这一重任,以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保持电子商务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一致性、连续性。其次,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新技术革命的结果,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势必引发生产关系的相应调整,这种调整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完善原有的法律体系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二是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关税、税收、支付、版权、专利、个人隐私、网络加密、消费者权益等方面。最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目前电子商务国际谈判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之间,这样的国际磋商机制与互联网的基本原则是不符的,不利于国际框架的形成。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由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举行的双边、多边谈判和有关法规、标准的制定工作,努力建立一个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电子商务国际框架,以便建立协调一致的全球电子商务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努力创建一个既适合我国国情,体现我国发展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环境与制度框架。

马云:现时期我国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在适应WTO要求方面应做出如下努力:1.确定电子商务立法的指导思想。包括:?1?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电子商务提供一个透明、和谐的法律环境,使电子商务得以健康、有序进行;?2?保护公平交易,保护平等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3?坚持与国际接轨的原则,密切关注国际电子商务的立法进展。

2.确定市场准入制度。传统商务活动的市场准入制度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调整,消费者不在其列。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对象比过去要复杂得多,应通过法律予以规范市场准入的对象,应把商家、金融机构、数字认证机构、支付网关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等都纳入调整的对象。

3.确定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办法。传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显然对参与数字化、网络化的无形交易的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显得力不从心。在国家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之前,在电子商务立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如个人电子邮件的保密问题等。

石经理:电子商务活动是在开放的Internet上运作,因此存在着安全与质量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电子商务也存在纠纷,当然也存在商业欺诈行为。由于电子商务涉及上网用户、硬件质量、软件质量、网站的人为破坏以及许多时空责任界定的问题,这都需要有一个法律保障。电子商务法规就是用来保证电子商务活动做到公平、安全、合理、合法、有序互利,保护每个网站用户的合法权益。对电子商务的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我们应密切注视国外的发展动向,研究、学习、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根据新的形势制定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法规,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记者: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最近说,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企业信息化,那么电子商务应如何在企业信息化中发挥作用?

赵怀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所以信息化建设就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一般地说,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的,是企业信息化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企业信息化追求的目标,因此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从企业信息化扎扎实实地入手。

发展电子商务可以从以下诸多方面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一是通过外部竞争效益促进本企业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二是通过电子商务交易标准化的建设,促进企业信息化的标准化;三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通过倒逼机制促进网络安全的运行,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四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在全社会培养一批相关人才,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马云:我国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信息化要先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而电子商务则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强大的“助推器”。

第13篇

[关键词] 电信业 农村市场 电信需求

一、引言

随着近几年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多数城市居民已经拥有移动电话,城市市场接近饱和。为保持业务增长,电信运营商需要采取措施吸引不太富裕的农村消费者。事实上,农村信息化市场对电信运营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推进农村信息化有助于运营商在服务“三农”的大环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农村的整体消费环境将越来越好,将使电信运营商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永安会计事物所日前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市场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增长的重要动力,预计电信在农村的市场覆盖率在2008年将达25%,农村业务将占整个电信市场的42%。然而,开拓农村市场一方面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必须不断拓展低成本经营模式,并提供价格低廉的手机和服务;另一方面意味着运营商从每位农村消费者身上获得的平均收入较低,而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则需要投入巨资,摊销成本较高。因此,虽然电信运营商日渐重视农村市场,但出于成本考虑,以及企业自身固有的逐利性,一直以来,电信运营商仍是把主要的市场精力放在城市。农村市场要么是没有运营商进入,社会福利得不到改善;要么是运营商争先恐后的进入,重复建设严重,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基于此,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电信运营商开拓农村市场所面临的困境。

二、模型的描述

(一)假设前提

三、模型的分析

众所周知,农村电信市场的特点是消费者收入较低,人口分布稀疏并且不均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这样的市场特点意味着运营商从每位消费者身上获得的平均收入较低,而且需要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摊销成本较高。同时,如果多家运营商进入同一个需求不大的农村市场就会导致价格战,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因此,运营商必须根据市场容量的大小和对手的决策来决定是否进驻某一农村市场。

但是先进入运营商一定会获得很多优势,比如用户的偏爱、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一来,两家运营商都希望自己尽快进入这一市场,如果两个同时进入,短期内必定都会遭受亏损,但是考虑到市场的长期潜力,谁也不会放慢进入这一市场的步伐。于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纷纷在同一地方建立自己的信号塔。这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山坡上会同时耸立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两个信号塔的现象。

虽然电信运营商充分竞争对手机用户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如果两个企业市场力量存在迥然差异,主导运营商可能会滥用市场势力,损害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利益。

四、博弈模型的启示

以上是电信运营商通过考虑运营成本、市场容量以及竞争对手行为决定是否进入某一农村市场,从电信运营商开拓农村市场的角逐当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一个人口稀少,人均收入不高的农村地区,对电信服务的最大需求远远小于运营商提供服务的盈亏平衡点时,电信运营商是没有积极性去开拓这样的市场的。因此,在这样的地方,需要政府利用税收优惠、直接的财政支持等政策鼓励电信运营商进入,来保证电信服务的提供。

2.在一个人口相对稠密,人均收入相对较高的地方,但是也不足以容纳一个以上的运营商时,市场上要么没有运营商提供服务,要么是两家运营商同时提供服务,分享同一块小蛋糕。这样不仅使得企业收益小或承受亏损,同时,由于重复建设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因此,在这样的市场上,运营商可以通过事前协商,或由政府引导运营商在这一市场提供服务,考虑到垄断的弊端,防止中国电信企业延续“一家独大”的局面,可以考虑给中国联通在开放农村市场方面更多支持。

3.城镇附近比较富裕的、人口更加集中的农村市场,尽管该市场暂时还不能让两个电信运营商同时盈利,但是出于社会福利的考虑,鼓励多家运营商进入,通过竞争提供优质服务,但是要引导其正当竞争。

参考文献:

[1][法]让.雅科.拉丰.电信竞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2]高斌.通信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容月林.国内电信业的改革与发展.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第14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 提高素养 激发兴趣 学科渗透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通过探索适合高中学生音乐课的上课方法、教学模式,要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课程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在中小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推进,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与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面对高考大关,高中生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搞好高中音乐教育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笔者多年从事高中音乐教育,对高中的音乐教育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现写出来与广大同仁共勉,以期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尽一点力。

一、对高中音乐欣赏教育教学目标的思考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一切课程都要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具体表述。所以在新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同时它又明确指出了音乐欣赏课是高中素质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的高中音乐教学不能偏离这些基本目标,一定要认真地贯彻落实,既不能过分地向学生灌输音乐的理论技术,又不能对音乐教学轻描淡写、敷衍了事。当前我们的高中音乐教学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有的音乐教师把音乐普及教育当成了音乐专业教学,忽视了高中学生的学习根本,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另一种情况相反,有的教师把音乐课当成是耍课对音乐课草草了事,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不到一点知识。

二、要重视音乐欣赏教育对高中生的重要作用

音乐课程的开设有其独特的意义,对高中生们具有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音乐情感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它不仅调节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紧张节奏,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力、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培养,也有着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高中生面对高考压力大,音乐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便于学生高考,因为音乐知识也是高考中的一部分内容。所以,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向学生传授音乐的基本知识,一方面是为了高考成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2.音乐开发智能的作用不可忽视。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能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智能强项或特长,使音乐课堂教学成为发现差异、培养特长的课堂教学,从而进一步成为尊重差异、平等互助、合作探究和培养学生表现力、创造力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三、如何搞好高中音乐欣赏教育教学

1.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方法要务实。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作品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

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上好高中音乐课。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以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能为学生和教师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创作,为每个高中学生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继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

3.认真上好高中的音乐欣赏课。其实学会欣赏也正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正如美国音乐家莫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成为音乐的“享用者”,即:“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中心动力和真正目的。”也就是说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

4.恰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技术指的是信息载体,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载体的集合。多媒体技术增强了信息对于人刺激的程度和广度,如能恰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就能充分调动起人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使它们同时工作,从而扩大人对信息的摄入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是有利于学习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1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会计信息化 会计理论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冲击

伴随电子商务而兴起的很多网上和虚拟企业,产生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对传统会计理论影响重大。因此,要真正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就要对传统会计理论进行重新理解和认识。

(一)对会计假设的冲击

在会计理论体系中,会计假设处于衔接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具有重要意义。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电子商务对这四项假设均产生一定冲击。如:传统的企业会计,会计主体是有形的实体,它核算的是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会计信息。而伴随电子商务产生的虚拟企业使得会计主体变得模糊不清,它没有固定的空间范围和形态,只是一个临时联合体,具有不确定性。电子商务对货币计量的假设也发生了改变,从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向电子货币计量发展。

(二)对会计核算重点的冲击

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使会计工作方式及会计人员的职能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所以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当是人力资本、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及某些法定权利等无形资产,而不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由于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且作用越来越重大,所以会计核算应当更多的关注无形资产。

(三)对传统支付结算方式的冲击

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创造出了各种的电子支付手段和工具,我们称之为电子货币,它是纸币现金的电子化。电子商务使传统的结算方式变为了电子货币。它克服了纸币的缺点,具有匿名性、流通速度快、灵活快捷、节省交易费用等特点。这对传统的结算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电子货币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它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一)会计信息的开放化

电子商务时代会计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会计信息的开放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信息系统不断网络化,这使得企业的会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可以无缝链接,也使企业外部的各机构和部门,通过网络授权在线访问企业,获取其需要的会计信息。这样一来会计信息系统由对内趋于对外,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信息的微观处理逐步进入了信息宏观运作的轨道。

(二)数据处理的实时化

传统的会计信息相对滞后,会计从事主要是事后的静态核算。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方面,企业的财务部门与生产、销售、人事等部门在会计系统中协同工作,将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信息使用者根据授权访问企业的数据库,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实时数据;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部门也可以把企业的会计信息通过网络向外部,如将企业数据传到会计师事务所、税务部门以及证券交易所等机构,方便信息使用者随时随地取得会计信息做出经济决策。实现了搜集、输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实时化。

(三)会计服务的智能化

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系统的要求提高,会计系统不再是简单模拟手工的系统,而是一个提供信息及时完整、形式多元化,人、计算机网络和程序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应用型智能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具有基本的核算功能,更具有一些拓展管理功能,如控制和预测等。会计服务的智能化使会计的职能由简单的核算监督向管理决策的职能不断延伸。

三、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一)重视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

为了实现对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安全性、准确性、可靠性的最大限度的保障,我国应以立法来严格规范会计软件的开发、评审及验收。在软件开发方面, 要重视软件的安全功能,在引进国外先进财务软件的同时,切忌生搬硬套,而要结合具体情况, 研发适合中国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化软件,使我国财务制度系统同国外接轨,迎接真正的电子商务时代。

(二)网上公证的强化

网上公证, 指的是利用各种互联网服务项目和网络的实时传输功能, 以达到第三方对交易的原始凭证监督的目的。例如, 在互联网认证机构每一家企业都拥有各自的数字签名和私有密钥,交易中的一方将单据传输到认证机构,经认证机构确认后将附有数字签名的加密凭证和未加密凭证均发给交易的另一方,这样的一笔交易就经过了交易双方的确认。经过这样的处理,凭证以加密和未加密两种形式存储于企业的数据库中,会计人员对未加密的那一份进行修改,而单独某一方因没有另一方的数字签名及私有密钥,不可能伪造交易凭证。即使审计人员或主管人员对某笔业务持怀疑态度,将加密凭证提交给客户和认证机构对其进行解密并加以对照即可。

(三)重视对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急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里的复合型人才是指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懂得管理,又能掌握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要加大对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教育力度,建立一支完善合格的会计信息化队伍,加强对会计业务骨干的培训和管理,是会计信息化在应对电子商务挑战的重要举措。

(四)相关部门的支持及法制的健全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和健全有关的政策、制度,来要求企业使用电子化的形式来处理某些业务,以促进各类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进程。相关部门应给予企业大力的支持,帮助企业全面及时实现信息化。以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为前提,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政策制度, 从而构建一套保护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洵.浅谈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现代会计带来的影响[J].现代商业,2009(15):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