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艺术概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设计概论 教学方法 现代化教学
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为我们带来了更多资源的同时也使得理论课教学面临新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大都处于90后,思维更为活跃,性格更为自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时代的需求。“中国梦”和新型教育理念的实施更为高校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作为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师应利用好现代化这把双刃剑,大胆改革新型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大学生为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长期发展需要。
一.设计概论课程在高校艺术史论课程中的定位
设计概论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必修课,以设计的基本思想、应用原理、设计历史和设计教育为主要讲授内容,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设计专业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进入专业设计学习的综合性和指导性理论素质培养课程。同时,也作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科目,体现了这一课程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和价值[1]。可见,设计概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国内各高校的设计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体系,掌握围绕设计项目运作而形成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观念。设计概论课程一般都设置在大一或者大二,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内涵与外延、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外设计之溯源、设计的分类以及设计师和设计批评等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文化素养,并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设计方法论。
二.设计概论现实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关于高职院校的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在近几年高校教育改革中也初露规模和成效,例如尹庆民《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与教学实践创新》、金国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周湘淅《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策论》等专著,《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思考》、《非遗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叹息高职院校艺术造型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高职等设计概论课程建设探讨》、《“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创作型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关于高校设计概论课程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探讨》等论文和期刊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但有关新时代下新手段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和尝试阶段,而且并未形成规模,仍需要进行第一线的探索和尝试。
首先,教材相对单一。自2002年起,有关设计概论课程的教材大致有赵平勇、李立新、李砚祖、李立芳、尹定邦和赵农等编著的。一部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材,应当是群贤同道精诚合作的结果;而设计学科本身对“团队精神”的执意强调,更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2]。编撰教材并非易事,特别在当下信息、技术、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把本学科内最优秀的成果传递给学生,并要讲求科学性,更是困难重重。当前国内的教材大都存在知识陈旧、案例老化等问题,这也是目前设计概论课程中学生普遍认为“理论无用”的原因所在。
其次,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虽然多媒体教学早已普及,但“满堂灌”、依赖PPT的情况并未改善。单一的采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授课方式,就会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第三,与专业课程联系不够紧密,社会实践性较弱。教学与实践的关系,一直都是高校教改所面临的急迫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两者关系的认识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过于强化实践教学的价值,而否定理论教学的意义;另一种则认为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过于强调学校理论的专一性,而忽视对两者的结合。
在当下以及未来的科技发展的动力之下,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确立新的教学关系,使O计概论等理论课程更为有效的与学生自身相联系,理论联系实践,理论帮助实践,积极地提高设计概论课程在教学中的实效性。
三.课堂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中,转变教师思维是第一步。课堂不应该是一群“观众”面对一个“演员”,而应该是一个“导演”组织一群“演员”。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史论课程一般都兴趣缺缺,而且,大多数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化底子较为薄弱,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加之教师一味地讲授,不免会使整个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首先应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为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概念,在与具体设计作品的结合中,来感受知识,增强记忆,促进学生思维的活动。比如,在讲授设计与科技的关系时,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播放最新科技成果的视频,学生在赞叹科技力量伟大之时,再将设计与科技的关系讲授给学生,然后再播放些许设计与科技相结合的视频,使学生感受到设计中的技术美,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其次,大学校园是教改的领头羊。互联网掀起的数字革命让人们进入了“在线”的时代。社会呼唤的是有创意的新型人才[3]。微课堂、慕课堂正在颠覆我们的认知。微课的开展,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学,虽短短几分钟,但却可以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因地制宜的教学,进行个别化教学。比如,将设计概论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分割,分别录成微课,上传至学院网站,供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可以增添弹幕,在提问版块留言,因材施教。
2012年10月,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杂志发表了名为“大学已死,大学永存”的深度报道,探讨慕课给现代大学带来的冲击[3]。例如在2014年7月,清华大学物理系大三学生杨平凡上了清华大学上线的第一门慕课“电路原理”,并考试合格,以及随后众多高校也陆续推出在线课程,不但能和自己所在学校的分数互认,还能拿到外校的第二专业证书[3]。设计概论课程的慕课改革也是行得通的,而且在此基础之上,还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最新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发展。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校,以及国内大多数院校,很难做到专家、教授成群,除去可以聘请客座教授或者举行专家讲座外,慕课是获取教育资源平等最为方便和快捷的方式。
第三,《201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揭示了今后六项新技术对高等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这六项技术是:翻转课堂、学习分析、3D打印、游戏和游戏化学习、量化自我、虚拟助理[3]。这些都成为我们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概论等史论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章节进行灵活教学。比如在进行设计师章节的教学,我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自己制作PPT,请学生自己来分享有关设计师、设计理念和设计作品,并阐述对设计职责和社会服务的认识。然后我再进行总结式讲授,一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加强记忆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丰富知识点,也有利于学生将来确立自己的设计风格[4]。再如讲有关中国设计溯源时,带领学生前往河南省博物院,进行实地讲授,这种实物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和教学手段,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会记忆犹新。
四.结语
借助高新科技手段为媒介,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以“微课堂”、“网络教学”、“游戏教学”、“理论讲授与声像结合”、“Unity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为实验,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变。采用课题小组成员探讨、与学生代表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等手段,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大学生艺术设计教育载体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新时代下大学生设计概论课程载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依据大学生艺术与设计理论教育载体发展与创新普遍遵循的原则,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研究能力,反思设计教育、行为能力[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刺激学生的深入思考,最终提出新时代下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策略。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设计艺术修养、自主学习能力、造性思维以及人文素养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慧,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现状与教学对策[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8
[2]尹定邦、邵宏,设计学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4
[3]汤敏,慕课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
[4]成娟,浅探《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J],文教资料・高教高职研究,2008年26期
[5]聂世忠,设计概论课程自主研究性教学谈[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年33期
关 键 词:艺术审美教育 教学改革 教育创新 社会效益
“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从1990年开始围绕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而在泰山学院中文系进行艺术鉴赏讲座,1995年面向中文系学生开设艺术哲学课,1998年3月成为泰山学院教学改革立项,目标是创建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类艺术鉴赏课,旨在通过艺术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艺术名作的鉴赏,培养大学生敏锐的感受力、积极的情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思考力、坚强的意志力、超常的创造力,造就心灵健康和谐的高素质人才。1998—2007年,在中文、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等专业开设“美学与艺术鉴赏”“艺术鉴赏”两门课。2002年3月,“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被确立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校拨专款予以支持,并将艺术鉴赏确立为全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2004年开始,成熟的艺术鉴赏公选课面向全校开课,深受学生欢迎。其间“艺术鉴赏”还曾应邀为多校开课,均受到热烈欢迎。
我国自1957年将“美育”从教育方针中删除之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育类课程才逐渐恢复。到了90年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才逐渐开设音乐鉴赏等艺术教育课程,但国内高校大都是进行部分门类的艺术教育,缺少艺术门类全面的以鉴赏陶冶为主的艺术审美教育。我们所实施的“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特点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专注应试教育、情感世界没有得到陶冶、想象力普遍偏低、意志力普遍较弱、审美潜力没有及时开发的实际,本工程重视艺术审美教育而淡化技能训练。一边授课,一边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综合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异步教学、快乐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教学效果。
教学成果“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两门课程:(一)美学与艺术鉴赏。已在学校中文系各专业开设5年,所讲内容主要包括美学基本理论和各门艺术基本理论与名作鉴赏。(二)艺术鉴赏。2004年被确定为全校选修课,所讲内容为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建筑、园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书法、戏曲、摄影、影视等艺术门类的中外艺术名作鉴赏。第二,两种教材:(一)《美育概论》,李长风、姚传志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由曾任全国高校美育学会会长的山东大学校长曾繁仁教授作序,被泰山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成教学院、山东电力学校等大中专学校作为美育课、艺术鉴赏课教材使用多年,获得广泛好评。(二)《美学与艺术鉴赏》,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主编,笔者也是主要编写者之一。教育部领导作序推荐。第三,两项教改实验:(一)学校1998年教改改革立项“实施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已完成,得到省内专家评议组的好评。(二)2002年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完成,并有论文《论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获山东省高校艺术教育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第四,一种综合多种教学方法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我们没有固守某一种教学方式,而是从学生的收益出发,综合启发式教学、异步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主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第五,一套多媒体艺术鉴赏课件。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从网上下载各门类古今中外艺术名作,通过自拍艺术名作、反拍典籍中外名作,录音、剪辑等手段,制成多媒体课件,并配以简要讲解、鉴赏。实践证明,配合教学能够“图文并茂、情境真实、效果显著”(学生评价)。第六,创建了多处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施多样化的实地教学。笔者对泰山文化——特别是泰山的建筑、园林、书法、绘画、雕塑、碑刻、民俗、诗歌、散文等门类的艺术有较多的观察、体验和研究,发表过许多有较大影响的论文。得到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岱庙、普照寺等景区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岱庙、普照寺等景区作为泰山学院学生的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的实地教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亲自带领整班同学,实地观赏,现场讲解;一种是教师带领“艺术教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之后由“艺术教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头带领班内同学实地游览、观赏、学习。这种“把读书与行路、做人与做事、游玩与学习、弘扬泰山地方文化与艺术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深受学生欢迎,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都十分显著。
“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创新点:在我国的审美教育课、艺术鉴赏课中断几十年后,一线的教师异常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几位教师在承担文学理论、中国文化概论、艺术概论、西方美术史、西方音乐史等多门中文、美术、音乐课的同时,一边在科研中提升自己,一边为学生搞讲座、开课。新开设的“美学与艺术鉴赏”(中文系)、“艺术鉴赏”(公选课),使党的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真正落到实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创新。笔者参编的《美学与艺术鉴赏》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21世纪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类教材,填补了我国美学教材建设方面的一项空白,编著的《美育概论》也属于“创新简明科学实用”、在全国范围有较大影响的美育教材。具体课堂教学中,本项目没有固守某一教学方法,而是根据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还利用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地观摩测量体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趣味化,学生学习艺术课的兴趣和效率都大大提高。录音剪辑合成、多媒体课件制作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而利用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泰山所积淀的审美(艺术)资源进行富有地方特色的多层次开放式实地的审美(艺术)教育更具有创新意义。
“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社会效益:以《美学与艺术鉴赏》《美育概论》为教材的艺术鉴赏课,得到泰山学院、国家公务员泰安培训中心、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电力学校、山东新汶中学等多家院校、培训机构的应用。听课学生普遍反映,笔者所讲的艺术鉴赏课、美育课形象生动、思路开阔、逻辑性强,加上幻灯、录音、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而又恰当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大增。通过开设艺术鉴赏,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迅速提高,审美能力大幅度提升,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取得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工程十几年来一直得到泰山学院等学校和山东省的大力支持,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新且便于操作的成果。该成果2007年获泰山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总结教学效果的论文《论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2005年获得山东省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一等奖、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三等奖。该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在更大范围带来更大的育人效益。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美育十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美)霍华德·加德纳.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3](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结构.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4]张志勇.情感教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李长风,姚传志主编.美育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论文关键词:文化人类学,中国文化概论,教学
上世纪末,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列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计划。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大部分高校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正在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现途径。学界就“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性质、体系、内容、教学手段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推动了课程建设。然而,针对现代性危机下的大学生价值困惑,如何在一定学术和教育理念的支撑下,甄选课程内容,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彰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其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一、人类学理论方法及其课程观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性及文化的学科,在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管理的应用研究中发展起来,衍生出众多的理论流派。人类学秉承的独特理念和方法为文化和社会结构研究树立了新的范式,并为诸多相关学科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借鉴。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论、主客位描写、田野调查、民族志方法和跨文化比较法等是人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核心。
(一)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论又称文化相对性人文历史论文,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有和充分的价值,对不同文化价值的评估应该是相对和平等的,没有衡量文化高低的一致标准。提倡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宽容和理解,将文化放置到具体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社会形态中进行价值评判。文化相对论打破了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的局限,“挑战了既有文明的正统性。”[1](p16)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坚持一直是人类学的宗旨,通过对异文化和他者的探究,寻求人类文化规律,并以此在跨文化比较中反观和审视自身。引发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的文化多元主义浪潮,持续讨论以美国为代表的民族国家的一体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问题。
(二)文化整体论
文化整体论是指人类学对人类社会、文化整体性的认识,不同理论流派均秉持这一理念,都把其作为观察人类社会文化的手段。文化整体论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文化做历时性分析,关注文化的起源、演化、发展历史和延续性,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地形成的产物。二是从功能主义角度对文化做共时性分析,注重文化局部和整体的关联,通过对社会制度、经济、宗教、神话、巫术等的综合研究,理解文化的整体系统。三是对人类生物属性和文化属性及其衍生现象的综合研究,即生物-文化整体论(bio-cultural holism)。文化整体论为解释文化的生成和变迁,以及文化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模式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三)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
自从早期人类学者走出书斋,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田野调查便成为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和学科标志,规范而严谨的田野调查是一个人类学者的成年礼。马凌诺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中指出田野工作的三个原则:“首先,学者必须怀有真正的科学目标,并且知道现代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和标准。第二,他应当将自己置于良好的工作条件中,最主要的就是不要和其他白人居住在一起,而直接居住在土著人之间。最后,他还得使用若干特殊方法以搜集、操作、确定他的证据。”[2](p5)田野调查的具体方法有参与观察、学习语言、结构访谈、口述史收集等。民族志是通过田野调查所得的独特书写方式,是对某种文化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和产品。它是一种文化解释文本,通常采用“深描”和阐释方法,有对话民族志、实验民族志等多种撰写模式。
(四)主客位视角及描写
人类学是关于“他者”的学问人文历史论文,致力于对不同人群及文化的理解。马文.哈里斯借用语言学家派克取自phonetic和phonemic的两个词,用词根etic表示客位,emic表示主位,创造了客位文化、客位视角及主位文化、主位视角的观点和描写理论。主位指文化承担者的认知和描述,客位代表外来的、客观的、科学的观察,主位与客位视角的结合有利于研究者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解释。因此在田野调查中强调人类学者要“进得去,出得来”,既能切身体验“他者”文化,又能以冷静的姿态不囿于其中。
上述理论方法以最初用于异文化的研究扩展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课程研究也不例外。人类学有独特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以人类学的视角定位课程,课程便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教育之文化功能的具体化,是人们在学校场域中获得全部知识经验的实现途径。开展课程的人类学研究有利于探讨课程内容的设计、多元文化课程、课程中的师生关系等问题。上世纪晚期,课程研究范式发生根本转换,“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以个别科学为基础的‘范式话语’转向了以叙事为基础的叙述性话语。”[4]从中可见人类学课程观对课程研究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概论?笨纬倘谌肴死嘌Ю砺鄯椒ǖ耐揪?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文化研究、展示和教育的课程,在本质上更符合人类学者对课程的内涵和功能的定义,因为其根本目的在于向大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认同感,从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人类学理念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的构建与学生的参与和接受行为等均可在人类学视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发展。
(一)课程内容和知识选择的多元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无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各类教材也层出不穷,以张岱年、方克立编和金元浦编《中国文化概论》等为代表。面对博大精深、庞杂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成了难题,高校和学界对这门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尚未达成共识。各类教材大致将中国文化分为三大版块进行阐述,第一块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和根植土壤;第二块是中国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如典籍、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哲学、宗教和传统伦理道德等专题;第三块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价值分析,包括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系统等。教材之间的差异性基本上体现在对第二块中国文化表现形式的取舍上人文历史论文,无本质区别。这三大版块按照文化的发生、表现和内涵的逻辑,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貌。然而不难发现,这些内容反映的是古代精英文化层面,民族、民间和地域性的鲜活文化被忽略了。
大学课程应如何选择内容和知识?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布迪厄认为课程应该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课程实践者应警惕和批判课程中隐藏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指代表统治阶级或主流社会的意志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文化专断,以强硬、武断的方式使学生接受强势文化。[5](p132-137)如布迪厄所言,我国“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专断性,课程知识的一元化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相违背。首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多样性文化,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次,中国地域辽阔,区域文化异彩纷呈。再次,中国文化是由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构成的,缺一不可。在全球趋于一体化的今天,对不可复制的文化多样性的坚守显得尤为弥足珍贵,“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担负起在高校传递和传承我国多元文化的功能,增加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内容,践行教育人类学者倡导的实现多民族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6]模式。
(二)中国文化的整体论和跨文化比较视野
人类学整体论强调将文化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历时性和共时性全面把握某种文化的来龙去脉和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也需要教师首先将中国文化视为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文化系统,不仅构建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要关注中国文化的线性发展。我们在了解古代遗留的优秀文化传统时,也要关注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热点问题,如传统文化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设置专题进行讨论。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代际传承的途径,其重要前提即在于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促使其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进行了解和探究其内涵的活动。而众所周知,根据族群认同理论人文历史论文,认同感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在族群互动和族群边界的场景中得以凸显的。由此,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也应放置到跨文化比较的视野和背景中践行,在与他者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在课程中设置中外文化对比研究专题,以促学生从更为宽广的视域理解和反思中国文化的特征,清醒地认知其精华与糟粕。如在关于中国人民族精神和性格专题的教学中,笔者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你的感性认识中,中西方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有什么区别,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思考中西方人性格之差异。很多学生认为西方人的独立意识犹强,自然而然引申到中国人重集体、西方人重个体的文化差异。笔者再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找原因,结合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等中国国民性研究著作,解析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对中国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在中西文化对话的视野中,使学生领悟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7]的真谛。
(三)参与观察中国文化
在西方国家,田野作业和民族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课程和课堂就是一个田野作业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民族志的书写,一门成功的课程是行动和对话民族志的典型蓝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参与观察和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参与观察都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兼有教学者和课程研究者身份,可通过参与观察、结构访谈等方式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髡教学方法,还可撰写微型研究报告与学生共享。如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期待值差异,文学专业学生希望其是一个研究型课程,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则希望其是一个偏重知识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在教学中便根据专业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其次,有效课堂的创造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对中国文化的把握更需要切身体验与感悟。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田野环节,将学生分组,每组≡褚桓鑫幕专题,≡裉镆暗愕鞑榛蛲ü网络、文献和访谈等方式搜集材料,最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其他同学参与评价和讨论。学生们分别选择了刺绣、生肖、饮食、对联文化等小专题人文历史论文,用图片、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展示出生动的文化内容。学生们一致认为通过田野调查的文化体验活动,真正掌握了活态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相比纯理论的课程,参与观察法的运用使学生领悟到,体验文化不仅是知识汲取,更是一种能力的获得。在课堂营建中,教师还应注重主客位视角的转换,丰富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倾听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体悟,并以局外人的眼光进行价值中立的判断。
三、结语
在人类学者看来,学校课程肩负着人类文化传承的使命。在全球一体化、网络文化发达和现代性危机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如何使其充分发挥在大学生中传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是一个长期的反思性实践。运用人类学理论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仅仅是一个开端。
参考文献
[1]赫屈.文化与道德:人类学价值观的相对性[M].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
[2]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滕星.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3(4).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张意.文化与符号暴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7].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