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

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赵文晋,李都峰,王宪恩.低碳农业的发展思路[j].环境保护,2010(12):38-39.

第2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

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赵文晋,李都峰,王宪恩.低碳农业的发展思路[j].环境保护,2010(12):38-39.

第3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4篇

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私人产品是可以由个别消费者占有和享用,具有可分性、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征的物品和劳务,称为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农村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中的纯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社会治安、农村计划生育、农业基础科研、农村环境保护、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救济等。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准公共产品包括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大型水库及各种灌溉工程、大型重点防护林工程、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农村医疗、农村社会保险、农村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农村自来水供应等。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处于一种二元结构状态,长期以来,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也采取二元供给的做法。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乡镇政府可以就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道路建设五项公共事业所需费用在全乡镇统筹,这些费用就其所对应的公共产品来看大多属于纯公共产品,应当纳入中央政府预算。,但我国目前对这五项公共产品的供给并没有纳入公共预算,而是由农民税外负担。即使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也还是由农民自己承担。因此,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相比,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为制度外供给。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不足。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缺位,直接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如农村道路、农村电网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在政府不能供给或不能充分供给的情况下,虽然农民试图自己解决,但力不从心,结果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学生失学严重。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体不足,但并非全部不足。我国部分农村公共产品也有过剩现象,其中突出表现为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过剩,表现为乡镇政府机构重复设置,因人设岗而非因事设岗,人员膨胀,管理混乱等。

二、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目标特征

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性含义包括农学的、环境的、社会的、经济的及政策的多方面,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具有以下4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目标特征:

1生态可持续性。指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护。其主要特征是:维护可再生资源的质量,维持和改善其生产能力,尤其要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非再生资源,减少浪费和防止环境指染;加强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现代常规农业缺乏生态可持续性而被认为难以长期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生态可持续性的关键是维护好耕地等自然资源,并与人工生态相结合,积极改善生产条件。

2经济可持续住。指在经济上可以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和可获利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是否能够维持和发展下去。农业作为一种产业,要求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竞争力的农产品。缺乏经济可持续性的农业系统最终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完善和农户的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经济可持续性日益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特征。

3生产可持续性。指高产出水平的长期维持,着眼于未来生产率和产量。生产可持续性特征适应社会食物安全的要求。农、林、牧、渔各业的产出水平都应保持稳定发展。如果农产品总量下降,就是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增长,农业也不是可持续发展的。

4社会可持续性。指能满足人类食、衣、住等基本需求和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持续不断地提供充足而优质的粮食等农产品,是可持续农业一个主要目标。农村社会环境改善主要包括人口的数量控制和素质提高、社会公平不断增加、资源利用逐渐良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和落后农村逐渐脱贫,等等。

三、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关键在于供给制度创新

实施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而要提供充足而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是关键。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实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共产品的二元供给做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由此需要调整政府的公共支出政策及财政支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力度,目前主要是:1增加财政支农规模,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2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加大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

(二)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

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出分层次的特点,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而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则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则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提供。以此为准则,目前中央政府应主要从事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业科研及其成果推广、环境保护、农业信息网的建设、民兵建设、义务教育和农村医疗等。地方政府应主要从事本区域内的农业基础性及社会效益较显著的项目的投资及管理。同时,还要明确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应是中央和省两级政府。我国财力主要集中于中央和省级财政,县乡财力有限,因此中央和省级政府需作为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转移支付)方式解决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制。

1实现地方基层政府的角色转换。我国地方基层政府长期承担地方经济发展推动者的角色,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地方政府应成为地方经济的服务者,提供当地的公共产品。这种角色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也必然受到各方面的阻力。目前,最大矛盾是减轻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政府收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地方基层政府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方面应是精简基层政府机构和人员,包括村组机构的精简。

2重新建构农村税费体系。现阶段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转制度外收费为制度内缴税,以事权定财权,将与农村经济密切相关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屠宰税划分为乡镇财政的主要税种,把农民负担的提留统筹的合理部分改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税,以当年农业税的一定比例为基础,在收缴农业税时一并征收。农民交完各项税收后,有权拒绝一切收费和摊派。农村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取消农业税,转而实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实施农民税收的“国民待遇”,统一城乡税制。

3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当前地方基层政府税源的薄弱致使地方政府财政紧张与农民负担过重同时并存。减轻农民负担和减少政府收入之间的矛盾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财力不足或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外溢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产品的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通过从上到下的转移支付由上级政府对地方基层政府进行适当的补助,解决资金问题或平衡公共产品成本的分摊。此外,转移支付还可以调节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地区间的均等化。

(四)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一直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已极不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建立一种由内部需求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一事一议”制度正是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但仅仅局限于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真正实现“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同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的转变也可以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五)实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

从理论上讲,政府应该向农村提供基本公共产品,但由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财力有限、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巨大的实际情况,仅仅依靠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是不切实际的。除部分农村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供给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市场(私人)力量,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农村公共产品;积极利用社会力量(社会捐赠)兴办农村公共产品。最终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政府供给、私人供给、社会供给并存协作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格局。并且,这种供给格局的形成也必将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渠道。

(六)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第5篇

关键词: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涉及农业污染事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工业“三废”侵入基本农田、片面追求农业的高效益,农业自身污染加剧、耕地有机质锐减、植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河道淤塞、农业害虫天敌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等,给农村生态和农民带来了严重损害。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危及农副产品产量和质量。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很多,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内部资源配置、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业市场体系发育等等。据调查,当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这种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资源减少。近二十年,乡镇企业的发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农村交通道路拓展、农民住宅改善、小城镇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占用了大量耕地。与此同时,人口增长迅速、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二)、面源污染扩散。在工业“三废”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主要污染源的同时,城乡生活污染比重逐渐增加,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城乡生活废水排放占污水总量近一半,乡镇垃圾污染也愈演愈烈。目前乡镇人均日产生活垃圾近1.5kg,夏季达到3kg,且每年约以8%的速度在增加,乡镇现有垃圾处理率很低,必须向集镇周边扩散和向乡村转运,在侵占土地的同时污染水体,一经风吹雨淋,有害成分就会外溢,向下渗透,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表明城乡生活垃圾渗沥液中化学耗氧量高达10000mg/l。这些污染不仅造成农作物减产,而且还造成土壤积累性中毒,破坏耕地质量。

(三)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用量增加,加之使用不当,农业自身污染,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长期大量使用农药。据调查统计,1990年一般农业区每亩使用折纯农药量为100-150克,而到2006年每亩已达到近300克,其中有机农药的用量占70%左右,生物农药仅占4-6%。农药尤其是有机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既杀死了害虫,也大量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导致农田生态失衡,害虫抗药性增强,再防治用药量增大,所以农药用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使土壤、水体中的残毒逐年增加,最终势必污染农副产品,形成恶性循环。近年进行普查采集的土样及玉米、大米、小麦、白菜、苹果、菜油、猪肉、鲫鱼、鸡蛋等9种农副产品检测结果表明,有机农药在9种农副产品中检出率在70%,个别农副产品出现严重超标现象,说明土壤、水体及农副产品被农药污染情况十分严重。

二是化肥用量增加。以稻麦两熟为例,每亩平均用量从80年代的10-15kg增加到2005年的50kg,其中有机肥用量不到10%,化肥用量的急剧增加及肥料产出率的下降,在导致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变坏的同时,必然产生营养元素的大量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异常繁殖,使水体混浊,水生生物死亡,直接影响工农业用水。

三是白色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棚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迅速推广,农业生产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显著的作用,但可降解地膜应用则严重滞后,加之农民缺乏回收意识,同时城镇生活塑料类制吕废弃物流向农村,造成了农田的白色污染,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导致作物减产。试验表明,农膜使用后残留1年的,小麦减产7%;连续使用2年的减产9%,连续使用5年的,减产26%。

四是秸秆大量焚烧、弃置。粗略估计每年被焚烧和弃置的秸杆约占三分之二。农村中秸杆随意弃置焚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而且造成了水源、空气的污染,还会造成各类交通事故。每年因秸秆焚烧弃置引发事故时有发生,有的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夏秋两季沟渠水质因此而呈深褐色随处可见。

涉及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每次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无不造成事故发生地附近农村人畜、树木、果树、水产养殖、蔬菜及粮食作物严重的污染和经济损失。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范围广、程度深、恢复难,加快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成效,而且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对策与建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协调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务之急是恢复农业和农村环保建设,实现农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个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任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生态农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强化全民生态意识教育,全面提高农业生态观。要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加强生态意识方面的宣传教育:一是运用现代宣传舆论工具,尤其是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阵地,实行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典型,对“生态学”理论开展有计划的整体性、系统性的专题讲座;二是运用现有教育阵地,加强“生态”基础教育,将其列入农民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使他们由自然相互的生态观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规范;三是要贯彻“从小抓起”的方针,教育部门应将在“九年义务制教育”课程设置上将“生态”课程教育列为组成部分。由此,为提高全民整体生态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在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中,要摒弃掠夺性经营思想、小农经济思想和短期行为,把发展农业、保护环境和培植资源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生态农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恢复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强生态基础工程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必须不断增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强生态基础工程建设。一是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基金,强化管理,防止资金流失或移作他用;二是以提高生态工程投资回收率和滚动使用量,规范实施工程有偿使用;三是立足高起点、标准化、严管理的生态工程建设目标,制止年复一年的浪费现象。

(五)、实施科教兴农,着力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建设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技教育。要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与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致力于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项工程,推进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扩繁,组织重大技术的科研攻关和协作推广,搞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在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企业,把科技企业培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逐步增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六)、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努力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环境支撑。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着力抓好污染减排、化工企业整治工作,按照国家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指标内、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和城市空气、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指标的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结合淮安境内的硝、盐化工企业大多位于农村,含盐废水排放,屡次造成农业污染事故,土地盐渍化程度明显加重。认真落实硝盐联产综合治理方案,实现含盐硝废水零排放。

参考文献

[1]谢健.阐述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四大因素.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第6篇

关键词:农村 农业 农村经济

近年来,吉林市委、市政府积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市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更好的保持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稳定、较快的发展仍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因此我们组织科技人员对蛟河市新站镇五家子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五家子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蛟河市新站镇五家子村是朝鲜族村,拥有耕地90多公顷,没有外册土地。现有农民300多人,流动人口50%,农民年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主要是以种植、打工为主,收入中打工占的比例能达到50%。当地农业主导产业仍以种植为主,其他产业发展不好。本村土地流转达到了70%,外包土地每公顷是4500元左右,外包年限3、5、10年不等。村里拥有5公顷土地的农户有70%,拥有10公顷土地的农户有10%。合作社仅“新站镇五家子村玉米专业合作社”一家,没有龙头企业。该合作社现拥有农机具25台套,所耕种土地214公顷(其中粘玉米174公顷、普通玉米40公顷)年纯收入70多万元。村拥有农机具80多台套,机械化程度能达到60%,玉米机收只达到了10%。本村常年外出打工人数能有90多人,主要从事服务业、建筑业,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季节性打工人数有60人左右,主要是以体力型输出为主,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大部分人没有接受务工培训,参加其他形式培训的人员有160多人次。本村人均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户10户,占全村户数的3%,他们之所以收入不高主要是没技能、岁数大没劳动能力、没有子女的帮助等原因。当地主要是通过民政部门、国家惠农政策、承包他们的土地给地租、技术指导等形式给予帮助、扶持。

通过调研,我们应客观分析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还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后劲不足。

五家子村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的问题仍然突出。在水利建设上:本村的拦河坝、节水灌溉渠等水利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农业抗灾害能力弱。在标准化农田改造上:“田成块、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的标准化农业比例低,综合生产效益低,全村标准农田不高,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在农机发展上,主要是机具总量不足,机具老化,全程机械化水平低。尤其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只有10%,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农机化发展滞后,既影响地力建设,又影响土地产出水平,他们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二)、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当地政府鼓励支持村级发展经济优惠政策少,一些扶贫措施没有起到“造血”作用。没有龙头企业,就一个合作社。而且由于过去修路等原因给村经济留下了债务负担。在农村税费改革完成后,相应的配套改革又没有跟上,村组机构仍然比较庞大,而用于支撑村级运转的农业税附加和转移支付还不能满足村级的正常运转。部分村干部待遇过低,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村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村组织大多数成员在经济发展上缺乏思路,不敢担风险,步伐缓慢。面对这种情况,村干部失去了威信,集体凝聚力越来越弱化。“无钱办事”、“无力办事”的现象制约了村经济发展。

(三)、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创业就业能力不强。

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当前,农民文化素质低已成为普及和推广农业技术的一大障碍,农民职业技能水平低已成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限制因素,农民综合素质低已成为激发农村发展后劲的主要束缚。五家子村农民是以体力型输出为主,因缺少专业技能,即使走出去了也很难找到比较稳定的工作。虽然多数农民渴望求知、求富,但也有相当多的农民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没有市场意识,对当前的资源优势认识不清,创业致富意识不强,甚至还有封建迷信和赌博现象。再有近年来本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和国外,滞留当地的劳动力整体素质也相对下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日益显露,对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必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四)、农村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农业发展深度、广度不够。

我市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五家子村传统产业是农业为主导。粮食作物仍以玉米为主,单一的粮食生产妨碍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再有本村经济底子薄,没有龙头企业,农产品仍以初加工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而且农户农业生产绝大多数还属于以一家一户的分散模式种植为主。由于生产分散,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销售也以自产自销为主,不能形成规模效益。也就适应不了农业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要求。

三、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要认真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水利项目建设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监管和落实,进一步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拦河坝、节水灌溉渠等水利工程的改造。同时要大力推行“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把水利经营推向市场,利用民间资本改造当地水利设施。要加快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统筹考虑。要按照水资源情况科学布局,做到与基本农田保护、优势产业带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农田水利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衔接。要加强田间道路、生活路建设,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农业机械下地难等问题。要继续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重点用于扶持发展农机户、农机合作社组织,增强作业服务能力,加快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对农机作业服务按规定给予税收减免。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信贷支持。继续推进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扩大保护性耕作、深松深翻、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农机化新技术应用面积,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积极建立推进制度,大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必须得到有机和谐发展。要不断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突出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要积极给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宽松环境、优惠的政策和必要的服务与支持,形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氛围。要依托自己资源优势发展村办企业。要强化招商引资,加强对资金、政策、项目的争取机制,整合村级资源,打造发展平台,有效解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资金短缺、技术创新不足、管理混乱等问题。建立企业与农户良性互动的投入机制,构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要认真落实关于发展留用地的有关政策,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加大农村审计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强化农村经营管理职能。进一步建立完善村级重大事务的议事、决策、监督制度,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切实维护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好的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三)、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和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要以“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为方向,按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通过对产业帮扶、项目帮扶、科技帮扶、资金帮扶、管理帮扶、信息帮扶等措施,深入开展村企共建等活动。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积极引导农民树立自立自强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着重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他们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就业竞争能力水平,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并积极鼓励外地打工农民回村创业,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讲诚信、会操作、善经营、能致富、保安全的社会化实用人才队伍。要通过健全村土地合理有偿流转机制、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行企业化经营模式等具体措施,不断强化农民群众规模化生产、社会化化协作、一体化经营的市场理念,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使他们从体力型、打工型向技能型、创业型转变,从习惯小生产方式向发展集约型现代化大农业转变,从固守田园,靠天吃饭向积极创业转变。要加强培育、扶持、发展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大对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推进组织形式多样化、生产要素集约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增强其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发展后劲,为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第7篇

1、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2、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二、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3、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5、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8篇

(一)耕地少,质量差,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日趋严重

贵州省全省土地资源特征是:贵州耕地不仅面积小,且质量也不高。全省现有耕地面积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0%,25度以上的徒坡耕地占20%。贵州省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带,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和水土流失治理投入资金少,治理区域狭窄等原因,全省水土流失呈现坡耕地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程度高的特点。特别是在水土流失治理相对薄弱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截止2007年,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其中强度流失8.02万公顷,占4.55%;极强度流失1.3万公顷,占0.75%。全省年土壤流失量25215万吨。

截止2011年底,贵州省全省石漠化面积302.3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16%。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面积106.49万公顷,中度石漠化面积153.41万公顷,重度石漠化面积37.50万公顷,极重度石漠化面积4.97万公顷。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安顺市、黔西南州、毕节市。截止2011年底,贵州省全省潜在石漠化面积325.5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48%。

(二)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末,贵州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5292人,比全国少363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7282人,比全国少675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9789人,比全国少899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9373人,比全国多12594人。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为8.74%,比全国高4.66个百分点;2010年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41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贵州学龄儿童、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100%、96.6%、55%、20%。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率高,在初中阶段尤为明显,高中、高等教育升学率低。喀斯特地区多处于偏远农村,整个贵州省的平均水平普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可见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落后局面是比较严重的。

二、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从根本上提升现有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比较落后,人力资源开发规划还没有被广泛重视,还处在一种由少数有意识农民自发进行的状态。目前,没有专业的机构针对当地农民的具体情况,结合农民的实际需要形成专业的开发规划。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滞后,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科学技术,农民只有掌握一定程度的知识和技能方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贵州喀斯特地区地处偏远山区,所辖大多数为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科技素质普遍缺乏。农民一方面怕担风险不敢主动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农民对先进的生产技术接受能力较弱,不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些技能等等。除去农民自身的原因以外,就是在喀斯特地区,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学校等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培训经费短缺,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农民本身就不够富裕,几乎承担不起培训费用;培训内容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与农民的真正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缺乏针对性,过于理论性,脱离生产实际,往往达不到培训的预期效果;师资欠缺,真正符合农村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能够为其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人力资源培训师非常缺乏。截至2010年,全省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10.98万人,与我省劳动力652.7万人的输出规模来说,接受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还只是很小一部分。

三、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我省不仅要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开发的长效机制,以便更好地开发农村人才资资;尤其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使用开发上做好长期的规划;更新教育观念,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区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其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差异性技能培训,以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现代农业进步。

(二)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我省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2010年贵州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311.97亿元,占GDP的6.79%,创贵州省教育投入总量历史新高。并且先后实施了“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学寄宿制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和“农村薄弱学校校舍改造工程”等一大批校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但是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这块,还需加强。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农民的知识层次和从事本领域工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农村医疗保健水平,增强农村人口身体素质

第9篇

关健词:农业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农业出现的增长减慢和资源破坏,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们便开始寻找有利于促进农业继续发展的模式。自美国率先提出“持续农业”之后,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概念和战略日益明晰起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枣庄市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掠夺性生产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污染严重、水源不足等。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与保护资源,已成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枣庄市农业的客观要求

(一)人口增长与土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生产负荷越来越重。统计资料表明,枣庄市1982~2001年,人口由272万人增长到360万人,年均增长4.4万人,连续多年人口密谋居全国第一位。1949~2001年,人均耕地面积由2.66亩下降到0.76亩,已超过了联合国提出的人均警戒线(0.8亩)。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土地生产负荷日益加重,土地产出将会处于掠夺式经营状态。

(二)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枣庄市自然灾害种类主要包括:旱灾、涝灾、冰雹、冻灾、干热风、龙卷风等。由于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等自然现象的影响,近几年来,枣庄市降水锐减,降水量平均为400多毫米,旱灾频频发生。目前枣庄市的水利工程,有40%左右为70~80年代兴建的应急工程,工程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并削弱了减灾抗灾能力。

(三)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程度有增无减。枣庄市经过长期的煤炭、石膏开采,不少地方成了大面积的塌陷地、塌陷坑。尽管全市的森林覆盖率目前已达到22%,但水土流失的情况依然很严重,再加上采石、开矿、挖沙、砍伐等,每年又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农业的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业“三废”污染,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从各项指标来看,枣庄市在全省属于高污染区,特别是水源污染,对农业灌溉、养殖造成很大影响。二是农业自身污染。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造成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污染等。

二、枣庄市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基本原则

(一)资源科学利用与保护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运用法律手段和行为保护资源,实现对永恒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非再生资源节约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协调发展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发展可持续农业,必须从“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出发,对资源、人口、环境、社会事业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相互协调,防止顾此失彼,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因地制宜的原则。枣庄市各地地理地貌不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有高低。发展可持续农业,必须立足区域区位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枣庄市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措施

科学的规划要树立全局的观念,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打破狭隘的行政界限,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关键是对各类资源的科学利用。特别在水的开发利用上,更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上游下游界限,实现综合利用。

(二)广泛采用科学技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人均占有量更为贫乏。在这种情况下靠消耗资源,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内涵控潜的路子,才是科学明智的选择。农业技术包括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质量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各种优良农作物、苗木、畜禽、水产等新品种,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依靠科技推动农业生态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开拓与竞争能力,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由数量质量并重型的战略转变。

(三)实施各项工程建设。一是植树造林工程建设。结合封山育林,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大力推行生畜圈舍饲养,增加农业收入。同时要加强平原林网和绿色林带建设,力争“十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左右。

第10篇

关键词: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基本思路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农村发展的焦点问题。因此,增强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国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有效通道。深化乡镇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可持续发展对乡镇企业的作用

1.助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农村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形成循环的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要求乡镇企业利用提高科技水平实现产业的高附加值和集约经营,这将加大助推我国乡镇企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增强乡镇企业竞争优势

随着乡镇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化,乡镇企业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产品开发将成为今后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我国乡镇企业在发展绿色农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可以从农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等方面保障产品的环保,勇敢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3.有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推行可持续发展,嫔弃传统“资源、产品、排污”生产方式,发展新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利用”的生产方式。不仅节省了企业的成本,还能够扩大产业链,实现一体化的生产格局,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4、加强农村开发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加上农村隐藏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必要对乡镇进行新一轮的开发发展,为乡镇企业注入新的经济元素。如:北海市兴港镇借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难得机遇,借助地方沿海区域优势,在铁山港码头建设项目的带动下,许多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带动了地方建设的。

二、我国深化乡镇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结构产业不合理现象依然严重,资源利用率较低,缺乏相应的品牌,缺乏规模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乡镇企业的布局呈现“散、小、弱”。乡镇企业各占一隅,缺乏以主导型产业为主的产业中心;乡镇企业规模较小;乡镇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和融资能力都比较弱。

2.缺乏创新人才

由于缺乏相应的创新人才,很多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迟滞,缺少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目前,多数乡镇企业人才从数量、素质,到创新能力等各方面,都远远满足不了乡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据统计,我国乡镇企业中,中专人才占15.4%,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是5.8%,有专业技术人才不足0.8%。

3.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是当前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一旦企业遭遇困境,能否迅速融到充足的资金流注入将是企业解困的关键。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乡镇企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乡镇企业由于自身的弱势,很难融到资本投资,也是乡镇企业竞争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4、传统企业为主,发展新型企业滞后

伴随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农村的经济也需要持续发展。乡镇企业应在现有企业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企业,适应时展需要的企业。如铁山兴港兴港镇传统企业有陶瓷厂、复粉厂、砖厂、石英砂厂等,应该抓住地方开放发展机遇,同时在北海市政策引领下,发展一大批小乡镇企业如废品回收、机械加工、运输业、物流等企业。

三、我国深化乡镇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1.推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

政府应该借助我国正在逐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机遇,牵好乡镇企业区域协作这根红线,改变乡镇企业的“散、小、弱”布局,做大乡镇企业规模,使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合理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产业规划,鼓励乡镇企业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等第三产业,开发绿色农产品和农产品特产加工,有利于形成产品品牌;进行有效的招商引资,引进能够带动当地乡镇企业发展的有效投资,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2.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乡镇企业人才

乡镇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结合乡镇企业的实际需求,挖掘企业人才潜力和当地人才潜力,做好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乡镇企业的实用技术人才。利用企业文化和人才激励等有利条件,引进核心技术人才,促进企业产品的及时更新换代,增强乡镇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

3.合理融资和引资

根据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农村社会闲散资金,建立乡村中小企业融资机构;鼓励利用民间的信任机制建立担保机构,减少中间手续,能够促使闲散资金合理流动;建立信息披露平台,为乡村融资机构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分散其风险。同时,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促进其实现真正的金融功能;抓住外商、台商的投资需求,找准合作对象,合理引进和利用外资做大乡镇企业的规模。

4、继续加大乡镇改革开放力度

改革开放出现城市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格局,也更加深度地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如兴港镇在北海市政策引领下,正迅速形成北部湾地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新型企业集合。未来中国10年内,为了全面落实中央政策积极参与泠北部湾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前沿地带和桥头作用,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兴港镇企业经济也跟着前进步伐。一批引领广西经济发展龙头的大企业纷纷在港口周边落户生根。有广西投资集团的300亿铝厂项目建设投产,中国石化的确100亿元(20万吨/年聚丙烯)、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斯道拉恩索公司和广西林业集团公司合资建设的年产90万吨浆90万吨纸项目等等。兴镇如果能抓住发展的时机,围绕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主题,建设新村落户、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民的思路。兴港镇还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具有较多高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使他们走下致富之路,必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突出的一极。

4.增强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政府应该注重向乡镇企业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激励机制管理乡镇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帮助乡镇企业培养环保意识,使企业向高产出低污染的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转变。有条件的基层政府,可以依照“以知识经济为先导、以信息经济为引擎、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理念,建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和示范区。

四、结论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也吸纳了相当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乡镇企业在今后发展中,必须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利用人才实现创新,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做好融资和引资,真正实现乡镇企业的规模经营。

参考文献:

[1] 李雁南,方天.乡企制度变革回顾:基于竞争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9(2)

[2] 周增,徐鼎亚.我国乡镇企业改制的得失与政府的基本对策[J].当代经济.2010(3)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 职业技术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80%的人口是由农民组成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达到经济建设目标,首先就要实现农民的小康,实现农业水平的现代化,也就是说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的农民,不仅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农业技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销售经营手段,把握市场动态,熟知公证、合同、结算等专业知识。熟悉一些现代科技技术,努力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逐渐凸显其重要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针对农民群众培养他们的农业技术水平,并教授给他们所需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并根据需要有针对性的教授他们管理经营理念,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引导他们走向致富之路。故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受制于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水平,而农民的素质培养离不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密切相关。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的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整体水平比较落后,结构体制上存在许多的缺陷。首先,我国农村农业的经营规模小,不利于后续管理和发展;其次,我国的农业产品科技贡献率很低,基本只能达到35%—43%,而相比于这个数字,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则达到了70%—80%,以色列则更优秀,高达95%。再者,我国的农业教育、科研、生产、推广等组成的农业科技体制结构不合理。各个部门分工不明确,无法构成一个和谐一致的整体,重复低水平工作,从而从体制结构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1]。最后,我国农村没有一支稳定的科技队伍来推广新的科学技术,从事农业科技的技术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从而使得我国农村农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在发达国家,普通农民平均具有12年以上的教育水平,能够知晓现代科学技术,并熟练使用相关的农业机械。而我国则比较落后,农民平均具有7.4年的教育水平,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4%,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为31.1%,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多数,为49.3%,而到高中文化水平的就仅占9.7%,而具有专业水平的文化教育就少之又少,中专水平仅占2.0%,大专则更少,仅仅为0.5%。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87.8%的农民仅具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

而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的发展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由WTO带来的良好的出口环境促进了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能更多的进行水果、蔬菜等产品的密集生产,出口销售到海外,给农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出口农产品需要在世界市场中参与竞争,同时国内的劣势农产品还要受到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导致农村存在农产品难卖、农民收入缓慢增长,农村发展水平滞后等问题[2]。并且,随着我国入世后,农村一些长久积累下来的矛盾逐渐明显,部分地区还存在干群关系紧张等现象。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另一大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在2000年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是2.9,即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9倍,而发展到2006年,该比值直接扩大到3.28,到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增大,达到了3.33,虽然2011年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稍有下降,为3.23。但是城乡收入差距整体还是很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大的主要原因有农村户籍制度、土地资源的限制及第一产业本身就比第二、三产业经济效益低以及农村教育水平低。其中,农村教育水平低是影响比较重的一个原因。

三、农村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密不可分

由前面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而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却不乐观,农村的科技培训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使得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整体较低,从而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广泛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培训,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实施远程教育,并培养农村乡镇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5]。加强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农村青年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将他们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发挥他们带头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劳动者的积极性,带动他们一起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掌握新兴农业技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的生产力,使生产更具科技含量。同时,在越来越强调生态绿色的当代社会,职业技术培训还可以向广大农业劳动者传授迎合社会的绿色、生态的农业技术知识,使农村的农业发展更加产业化[3]。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其能落实到农民劳动者,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因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加快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久而久之调整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一个客观规律:科技促进农业发展,人才促进科技的进步,教育培养人才。一环扣一环,教育是农业发展的基石,以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为基础,可实现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振兴。实践结果证明,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可完成农科教的完美结合,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能更好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知识,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使他们能扬长避短,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效益[7]。同时,职业技术培训能将现代科学技术带入到农村的家家户户,实现农村居民家庭的网络化,农民在家也能进行远程学习,在网络上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使得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责任制的经济体制得以实现,所生产的农业产品更加商品化和现代化,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和现代化,以科致富。

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收入水平直接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关。例如,在2002年,以同样的生产条件,低文化水平(文盲、半文盲)的人均年收入仅为960元,而比他们高一个文化档次的具有小学和初中教育水平的人,其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达到了1805元和2340元。而相比与前者,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则高达6600元,比低文化水平的人均收入高了6.5倍。农村居民中,年收入过万的种、养、加大户,他们的文化水平基本达到了中等,并且都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由此可见,职业技术培训能直接增加广大劳动者的收入,农村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要能贴近农民的实际生活,让现代科学技术能更好的为农村服务,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能够随时随地执行的教育方式,不仅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知识教育,还应在田地进行实际操作教育和培训,同时,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可面向成年农村劳动者,还可以是小学、初中等[4]。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充分了解农村的需要,内容多种多样,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及致富的方法。广大农村劳动者大部分只知道简单的进行生产,并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创造财富。故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就是要教会农民致富的方法,即唤醒农民的智慧,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经营策略中获取致富的方法。其次,职业技术教育教授给农民劳动者过硬的技术知识,在种植或者养殖畜牧过程中,面临天灾时,能够及时应变,尽量减小损失[3]。同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智慧,引导他们主动积极解决问题,尽量在最小资金消耗下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总结

总而言之,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应用,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增长。职业技术教育能够培养农村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使他们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社会的步伐,了解市场发展动态,熟悉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应用科学技术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力,使得农业产品科技水平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提高农村的农业科技含量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历史数据表明,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明显高于低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充分表明了农村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来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培训方式和内容,不能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李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问题初探.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2]高利兵.新农村建设中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8(1).

[3]张志增.论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2)

第12篇

Abstract: As the important town in southern Zhaoyuan City, according to own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aking market as guidance, Xiadian town mainly develops products which hav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mproves agricultural products' breed structure to increas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t obtains certain achievement in the aspects of adjusting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macroscopic background of China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Xiadian town makes an active respons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of Xiadian tow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e, and then take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should learn advanced western theories, combine with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agriculture of Xiadian town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curr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mbine with the relevant strategic analysis metho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iadian town.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夏甸镇

Key words: agriculture;sustainable development;Xiadian town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305-03

0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

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1]。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多重危机。夏甸镇粮田面积4.56万亩,粮油总产量4.8万吨,收入1.8亿元。完成新植果园4200亩,目前,夏甸镇镇共有果园4万余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45%。重点培育了上东庄市级果品生产示范园;同时,在10个镇级果品生产示范园中,重点推广了套用优质纸袋和测土平衡施肥技术,套纸袋2.5亿个。夏甸镇2万亩苹果结果园获取了绿色食品证书。新建设臧家草莓―甜瓜基地213亩。完成“三年大造林”工程各类造林5400余亩,全镇生态林总亩数达到4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

但是,尽管去的了一系列的问题,夏甸镇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挖掘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合夏甸镇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1招远市夏甸镇概况

1.1 概况夏甸镇总面积190.6平方公里,辖78个行政村。2009年底总人口4.5万人。200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01万元。全镇生产总值15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24:51:25。进出口贸易总额144万美元。引进外资400万美元,引进市内外资金1.1亿元。人均纯收入6903元,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1.2 地方特色及经济建设状况夏甸镇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辖区内地势西高东低,土壤肥沃,属棕壤土质,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境内黄金、氟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有一处市属、两处镇属黄金生产企业,年产黄金10万两。境内有大沽河、东庄河等六大水系,水库塘坝173座,总蓄水量3000万立方米;其中,金都天鹅湖蓄水量达1920万立方米。09年,共引进内外资项目9个,总投资额达到9亿元。四维生化二期安全套生产、永吉食品果蔬冷藏、六合金都饲料、顺和种禽育雏、姜家窑金矿三期工程及曹家洼金矿深部开拓等6个项目被列为市级重点项目,均已投产或开工建设。过亿元的储备项目2个,分别是风力发电项目和塞呋盾医用手套项目。驻地、进区企业全年共完成财政收入205.6万元,占总税收的14%。新增个体工商户160余户,规划新增加民营服务企业3户。现有内资企业18家,门类涉及机械制造、医疗器械、商砼、制药、食品、家纺等行业。

1.3 农业生产情况及建设情况09年,共投入资金380多万元完成了大龙夼至东丁家、山罩李家至大罗家、曹家洼至团顶三条连村公路共14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0多户;投资80余万元,硬化村街10000多平方米;投入专项资金100多万元完成沼气建设户280户。完成镇、村两级水利项目50多项,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投资100万元对重点塘坝、水库、大口井、道路等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和修护;投资120万元对部分村自来水进行了改造,全镇基础设施及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信息和技术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调整结构的需要[2]。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仍有近50%的农田属中低产田,这部分农田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特别是坡耕旱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弱,基本上处于“雨养农业”的状况。另外,虽有农技、果业、畜牧等专业站办和人员,但在服务过程中仍于产中指导为主,对产前的市场预测和产后的流通指导较少,无法提供给农民超前市场信息,农户难于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2 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不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在调整过程中只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珍稀、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忽视了品牌、质量和效益,形不成规模经济。全镇3.5万亩苹果园中,将近三分之一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的果树,品种老化,产出率低,生产不出优质果品,跟不上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相比蓬莱市大辛店镇,果树几乎全部都是从全省范围内优选的富士系列,并且都是2000年左右栽植,果品色泽亮,品质好,产量高,平均效益是我镇的2-3倍,差距显而易见。而对适合我镇发展的优质果品,比如葡萄、梨、桃等,则几乎没有进展。

2.3 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流通渠道不畅虽然存在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大部分农产品仍旧是露天交易。80%左右的农产品无固定的交易场所,均为占道经营或市场外零星交易,已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致使农产品转化成商品率较低。每到苹果销售季节,大部分客商和果农聚集在交通干道附近交易,严重阻碍了交通,影响了交易效果。张家庄村新发展的甜瓜-草莓设施栽培,销路不是很好。而臧家村由于“成名已久”,每到成熟季节,都有北京、天津、青岛的客商前来订货。前几年发展的凰巢坡、臧述庄蔬菜基地,也是由于没有市场,销路不好,打击了菜农的积极性,最终没能形成规模。

2.4 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不高近几年来,夏甸镇着力提高农产品品质,但由于农民认识不到位,仍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重点,忽视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在我镇范围内以苹果为例,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部分果农由于选择套优质纸袋,收益明显。08年,新马家村的果农马文善有果林3.2亩,全部套用3分8钱的内黑双层纸袋,共计8.7万个,出产果品3.3万斤。75%以上优质果共2.1万斤,每斤按1.33元价格全部售空,累计收入3.3万多元;巨岩村果农杨同国5亩果园,全部套4分8钱的内红双层纸袋,共计10万个,共出产果品5.5万斤。生产75#以上优质果5万斤。由于卖的较晚,每斤按1.20元销售一空,累计收入6.5万多元。而套塑料袋苹果,75#以上的价格在0.5元/斤左右。如果上述两位果农套塑料袋,则分别少收入1.7万元和3.5万元。

2.5 农业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涉农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近一两年虽然建设了一些新兴的涉农民营企业,比如金色田园果品公司、马家、姜家窑等村的冷风库,但由于规模较小(总库容仅1万吨)、资金短缺等原因,市场开拓能力较弱,无法有效拉动农业产业结构进程。而栖霞市苏家店镇果园面积和我们不相上下,但该镇建设了1500吨以上的冷风库47座,总库容达到16万吨,每年不仅将本镇所产的几乎全部苹果进行了储藏、保险,还从外地大量收购。据调查,该镇2008年苹果售价一、二级以上的是每斤1.8元,到09年5月份,冷风库储藏的苹果达到了每斤2.8-3.0元左右。除去储藏费用,每斤提高纯收入0.8-1.0元左右。而我市蚕庄镇,08年果品入库价格是每斤1.6元,到现在的出库价格是每斤3.8-4.2元左右,扣除储藏和包装费用,每斤提高纯收入1.7-2.1元左右,效益差距非常大。

2.6 农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认识不高农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认识不高,对农业科技接受转化率低。全镇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90%,大部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都因外出学习或打工留在外地,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从村干部到群众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镇政府每次组织的学习培训,参加人员多数是果园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农民,出现了“水平越高越学习,越进步;水平越低越不学,越落后”的怪现象。

2.7 规模效益不突出难以集中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利用。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土地分散在农户手中,仍然局限在农业种植小范围内,调不出土地,形不成规模,也见不到效益。

3夏甸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发展特色农业夏甸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特色农业潜力很大,涉及群众利益最广。近几年,在黄金企业的支持下,我镇建设了4万多亩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近千亩的“草莓―甜瓜”生产基地,先后成立了富冠果品、金色田园食品、姜家窑林工商有限公司等果品加工流通企业,有力促进了瓜果业发展和群众增收。下步,我们将继续引导两矿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发展特色农业,着力加强高新农业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帮助农产品争创名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年内,重点抓好曹家洼金矿投资500万元的300亩矮化苹果示范园项目,带动提升果业发展档次;抓好姜家窑金矿投资700万元的5000吨冷风库和果品批发市场项目,解决果品储藏销售等问题,提高果品附加值。

3.2 保护农业环境夏甸镇农业生产环境在招远市具有一定优势,但自身工业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冶炼的发展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应当建立起保护环境和维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3.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夏甸镇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应对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同时也要加强巩固夏甸镇在防灾,治灾上的设施。第一: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招远市夏甸镇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著称。全镇果品蔬菜粮油产量位居全市之首,是闻名中外的“烟台苹果“生产地,全镇果园面积5万亩,年产水果10500万公斤,其 “金夏”、“帅星”、“富冠”牌红富士苹果闻名全国,在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夏甸镇还盛产名、优、特、稀干鲜果,到2005年,有“海丰”牌优质板栗2.2万亩,年产板栗300万公斤,中华寿桃3600亩,优质红提、巨峰等葡萄1500亩,甜柿2000亩,桃、梨、冬雪枣等2400亩,蔬菜种植面积10000余亩,年产新鲜蔬菜2000万公斤,其中保护地蔬菜面积4000亩,蔬菜大棚1000个,大小拱棚2800个,花生总产量达1100万公斤。面对如此大的农田林网络,必须合理的构建一个相互结合相互联系的网络,合理分配土地,这样有助于最大效率的发挥土地效用。同时,加强对土地的保护,种植培育防护林,防风固沙。第二:加强配套农田蓄水防渗设施的建设。夏甸镇种植面积较大,总面积19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万亩,林地面积6.3万亩,如此大规模的种植对农业用水的需求量大。因此,为了不致在干旱时期导致农业耕作系统受损,蓄水防渗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要。一方面能够做到抗灾防灾,一方面又能够节约用水,实现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3.2.2 杜绝外来污染第一:加强省市排洪河道的挡污设施。招远市境内河流11个流域160余条,多为源短流急的时令河,分为渤海水系和黄海水系[3]。境内长48公里的大沽河为第一大河,界河流域为第一大流域。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河流51条。河流支系为夏甸镇农业输送着农业用水与生活用水,为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河道带来的污染也随之而来,为了避免由上游或者是省际之间的交叉污染,需要严密设防,对镇内河流入口要进行防污治污,保障镇内用水的安全性。第二:要加强对外来污染物的监控。正如第一条所述,不仅仅是要对镇内河流入口的控制,作为整个农业系统,和省内农业密切相关,要严查污染物的来源,争取在源头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可以通过省内各项法律法规或者是政策来督促污染单位来对污染物的治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2.3 加强县内环境保护夏甸镇的经济发展不仅仅要靠农业,也要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工业的发展,但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也伴随着环境污染。要先对镇内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第一,要加强电子产业、农产品加工销售、机械制造等行业发展,调整工业发展方向,优化工业结构,限定冶炼等高污染企业的工作时间,减少此类企业的引进。第二,合理规划和调整工业区布局,在生态农业区、水源上游等地区不进行重工业高污染企业的建设,将生态农业区和工业区分离。

3.3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农业技术普及程度的关键因素,因为农民是实施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能力的高低[4]。鉴于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加大农民素质提高。

3.3.1 加强农民培训推广先进技术、农业措施的落实是由农民充当主体,农民的思想观念及自身的综合素质对科技到位率及相关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农民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直观重要。多种形式来普及教育范围,如利用电视,广播,农民小报,黑板报,农民夜校,科技下乡等形式来普及教育,让农民能够及时关注农业新动态,掌握更新的技术,更新旧观念。有效利用当地的教育条件,挖掘各种教育途径,按照农民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接受知识程度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主要从三方面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一是对农村留守劳动力或者是后备劳动力的培训。对接受能力较快,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对他们进行实际技能上的培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使他们尽快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农业实用技能的培训。将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负责人及农村技术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5],通过专家讲座、实践操作指导、观摩教学等方式进行,全面教授或培训农业操作的相关技能和注意事项;同时,对那些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农民,采用上门咨询式服务,农民提出遇到的问题,到场专家予以指导,这样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民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因为农业系统是一个符合系统,不仅仅是要在夏甸镇内开展教育,对招远市甚至是对整个省的农民展开撒网式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主要面对的人群和对象是:退伍军人、发的农民、重点对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力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最终也使他们成为适应二、三产业发展技能型人才。

3.3.2 控制人口数量夏甸镇的人口在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在快速减少,但是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2007年夏甸镇辖78个行政村,有5万人,总面积19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万亩,林地面积6.3万亩,人均耕地2.06亩。按照增长率计算,到2025年人均耕地面积0.7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标准。因此人口的增长将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限制,所以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时刻不能松懈。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工作要常抓不懈,要清楚的认识到,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经济的增长也是牵制。人口素质的提高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提高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有几率、有文化、有道德的农村新一代,接受知识的普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控制,也能提高人均自然禀赋资源量,这也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4 深化体制改革现有的产业化服务体系、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制度、农业政策以及农业社会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合理因素。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消极影响,要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制度、政策、技术上的创新,不断推动农业可持续的发展。

3.4.1 农业保险制度建设近几年,自然灾害的频发,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夏甸镇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国外对农业采用保险公司承保,生态环境监督部门监督的形式,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能够减少农民的损失,提高种植积极性,两部门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所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结合夏甸镇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农业保险的制度,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作为一个复杂的农业系统,不仅仅要完善制度,还要对配套的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3.4.2 完善农村市场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作用,对农业资源进行基础性配置。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将统一经营与散户经营结合起来,以扩大规模化和产业化为主要目标,以此能够最大程度促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市场化手段,配套相关服务体系培育出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出农业中介组织,完善市场体系。

3.5 应用新技术的推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发展的源动力[6]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因此,农业科技的革命是必须的。用科技手段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重点推广八项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农业新工艺、新品种、新技术:①农牧结合生态农业系统建设;②推广农作物生产循环利用技术;③推广应用新型化学农资;④推广应用精准农业技术;⑤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利用技术;⑥推广应用设施农业技术;⑦推广应用轻型简化栽培技术;⑧推广应用有机农业和无公害农业技术。通过应用新技术,有机肥的无害化处理施用与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投入,培肥地力,使土壤常种不衰;充分利用废弃物栽培微生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使用对人畜安全无害、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的新农药以及可光解固化的农用薄膜,减轻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地提高精确性,避免盲目性,节省材料,减少过剩所造成的浪费与污染;实现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施用所造成的产品与环境污染;实现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体系,摆脱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农业生产环境。

3.6 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依据夏甸镇的具体情况,在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模式选择上应选择集约型农业模式。集约型农业模式是指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来管理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增加农业投入,持续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集约化经营的资源节约型农业。集约化的目标是:开展多种经营,持续提高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的有效经验,持续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合理利用、开发和改善农业资源,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于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4结论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的一个强大支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夏甸镇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了适应人类生存而进行的更深层次的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了夏甸镇在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这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制约,明晰了夏甸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王锋.关于加快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287-290.

[2]宝华.在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6):1-5.

[3]张宁.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手段[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2):36-40.

[4]张壬午,胡梅.生态农业的理念与主要建设领域[J].生态农业,2005:1-4.

第13篇

文章以凉山州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为例,分析乡村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凉山的乡村旅游产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实现新村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成果卓著并独具特色,抓住机遇、发展乡村旅游是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和民族文化产业化良性互动的契合点,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本文将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为例进行探讨。

一、乡村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凉山新村新寨建设已经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但巩固和发展这一成果任重道远,必须有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生产才能真正实现凉山民族地区,特别是彝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而持久,才能真正实现凉山的跨越式发展。

2.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带来新农村建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发掘凉山各族饮食文化、民居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生态文化、交通文化、医药文化、体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内涵,渗透贯穿,总结成就,弘扬优秀传统,寻找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更佳途径,以利又好又快地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将其融入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养殖种植、工艺制作、文体表演之中,使新村新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处处生机,农产品和工艺品样样特色,获得较好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又经久不衰的经济增长点。

3.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实现凉山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凉山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内涵丰富,多姿多彩,是彝区的宝贵资源,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发掘并扬弃继承民族文化,打造新的产业,形成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是克服地理不利因素,实现凉山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4.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促进民族团结和和谐社会构建。凉山既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又是多民族杂居区,彝汉藏等各族团结友好历史悠久,各族经济文化交流是共同发展的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弘扬民族文化正能量,继承发扬各族互帮互学传统,发展经济和文化产业,以求更好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5.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推动乡村新风新貌的变革。旅游活动是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向游客展示民族风情的时候,外来的游客会带来一些新思想、新观念,这对于摒弃一些陈规陋俗,树立良好新风尚将有一定的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

1.世界乡村旅游、国内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各级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凉山经济的快速发展等都为凉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凉山旅游从无到有,旅游业正逐渐成为凉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也为凉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2.昔日多种因素制约着凉山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大小凉山乡村旅游资源,难以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而今已建成上千个“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村新寨,交通、通讯、卫生、安全等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增强了的旅游可进入性。

3.凉山各族新村村容村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民居自成风格,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1+N”活动中心为游客提供了安全、卫生的旅游活动环境,具备了为游客提供食、宿、游、购、娱的服务条件。

4.新村新寨建设既是一场村容村貌的变革,更是一场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提高的伟大民生工程。“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和“彝家新寨建设”使民族地区乡村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取代了的传承数千年的陈规陋俗;商品观念渐入人心;各族村民也在发展新产业中逐渐获得了旅游接待技能。

二、凉山的乡村旅游产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乡村旅游发展观应强调中国特色

受国内外“主要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市场”、“从业者界定为农户”,“乡村旅游企业规模要小”、“乡村旅游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等外延缩小化、内涵简单化的片面观点影响,束缚了凉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导致乡村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和同质化现象明显。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区域间不均衡现象明显

凉山存在的普遍二元经济现象在凉山旅游经济中发展比较突出。凉山州2012年旅游总收入94.26亿元,其中:西昌市旅游收入达71.87亿元,占全州旅游总收入的76.25%;其余16个县虽然也赋存着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但旅游收入的总和是22.39亿元,只相当于西昌市的31.15%。达到1亿元及其以上的有普格、盐源、冕宁、德昌、雷波、会理共6个县;而收入低于1亿元的有10个县,其中火把节故乡布拖县只有0.15亿元,毕摩文化之乡美姑县只有0.31亿元。

(三)乡村旅游发展层次低

新农村建设虽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至今覆盖全州各县市的旅游市场和产业链远未形成。乡村旅游产品多数以第一个层次的游览娱乐为主,田园风光、瓜果采集等休闲娱乐项目居多,与之相应的第二个层次各项服务中,仅农家乐形式的旅游饭店业开发较好;旅游交通运输业主要集中在灵山寺、邛海等地,包括著名的彝海乡,铁厂乡等都缺乏固定的运输服务;旅游购物主要以乡村林果为主,很多特产尚未得到开发;旅行社业务很少涉足乡村旅游产业。第二层次中对旅游业直接提供物质、文化、信息、人力、智力、管理等服务和支撑的行业群远未介入现代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实践中,导致凉山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复合型旅游产品较少。

(四)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短缺

人才是发展一切新兴产业的首要因素。在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产业向集约化、市场化、制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总趋势下,乡村旅游在产业模式、管理体制、资金来源和从业人员结构等方面都有着新的人才需求。凉山乡村旅游的多数经营主角是农民,未接受过正规的、专门的培训,不懂现代经营方式、规则的比例较高,难以适应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三、实现新村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发展

依据“乡村旅游资源”应界定为“乡村地域内的一切旅游资源”的观点,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表》对凉山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调研,获得的结果是:凉山拥有《旅游资源分类表》中所列的全部8大主类旅游资源,31个亚类中的30类,155个基本类型中的143类。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地域覆盖广泛、品位高、各类乡村旅游资源配套组合良好,具有整体性,市场潜力巨大,应抓住机遇发展乡村旅游。

(二)立足于实际,摸清家底,审视资源状况和资源结构,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凉山部分县由于受地理区位和条件的限制,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农村的乡村旅游,不仅能扩大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各个乡村,要依据各自旅游资源的品质,认真分析开发的前景,了解客源市场,针对不同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和方法、过程,有特色的组织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乡村旅游资源作为文化进行产业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凉山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

第一,做好规划,按照规划继续进一步加大各个县市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进行环境治理、造林绿化、宣传促销等工作。第二,继续大密度的组织和举办一些乡村文化节、文化旅游节,扩大乡旅游资源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各县市的乡村旅游真正融入到凉山旅游这个大舞台当中。第三,按照项目推广模式向社会推介,项目建成后,可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服务业收入增加。逐步实现区域间的开发逐渐平衡,从而带动凉山的和谐发展。

(四)着力于凉山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改善与创新

目前凉山乡村旅游已经发展出传统农家乐型、休闲农庄型、景区依托型、民族风情依托型、品牌餐饮、旅游城镇建设型、特色产业观光购物园、现代农村展示型、红色旅游结合型、候鸟型租房时养老休闲、汽车自驾游野营地型、自然山水特色酒店型等模式,但这些经营模式中的服务类型多集中于观光游览型和体验型,也有少量的养老休闲型。民族文化、气候景观得到较好利用,而更多的地文景观、水体景观、森林草原等生态景观利用程度不够,一日游游客的数量远高于过夜游客的数量,因此,尚需大力发展森林之家、草原之家、汽车营地、租赁农园等休闲体验模式。

(五)组织力量,创建科考型、修学型乡村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凉山地质地貌、水体、生态等自然景观所赋含的科技文化知识及其附着于其上的人文内涵,设计打造科考型和修学教育型乡村旅游产品,创建教育型乡村旅游模式、农村留学旅游模式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开展深度旅游。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宣传不仅停留在重点县市以及已经打造成重点景区的“大家闺秀”点,要创造性的更多宣传那些人们还未深刻认识的“小家碧玉”。如美姑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宣传中,以民族风情为特色,着力于独特品牌的宣传、旅游项目的形象策划和营销,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美姑,喜爱美姑,从而产生到美姑旅游的激情,创造旅游经济效益。

(七)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异质性

充分利用凉山各类乡村旅游资源配套组合良好,具有整体性,各地乡村又有地域特色这一特征,设计打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既强调“一村一品”“一沟一色”,也注重多种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八)加强凉山乡村旅游的人才培养

组织人力对凉山乡村旅游的人才状况进行分类调研,根据实际情况,按不同层次用不同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其重点一是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因地制宜的创造乡村旅游产品;二是培养旅游从业者的现代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以热情和诚恳吸引游客;三是乡村旅游服务技能的提高,引导更多受过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型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创业活动,帮助他们熟悉各个乡村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特色景观,气候气象、风土民情各方面知识。在培养方式上采用“请进来”,即请旅游主管人员、职业院校的专家学者、外地成功企业家等帮助培训,可采用“走出去”,即分期分批的组织乡村旅游从业者到外地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取经。

(九)大力发展凉山乡村的生态旅游,合力推进凉山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原始族自然资源进行最大化的保护。尤其是生态环境效益方面,要按照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原则和符合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以开发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提高开发的综合效益,从而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良性循环,创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效益、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将凉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融入中央“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

(十)继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大凉山彝区的旅游可进入性

参考文献:

[1]陆铭宁.彝家新寨建设与民族文化产业化途径探讨[J].人民论坛,2012.11

[2]陆铭宁.彝汉餐饮技艺互补促进凉山新农村旅游经济发展[J].北京农业,2011.6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科技厅2014年度科技计划课题《彝家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化研究》(2014ZR003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第14篇

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1.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1.3 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1.4 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 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1.5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2.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2.1.1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2.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2.1.3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2.2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2.2.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2.2.2 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2.2.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2.3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3 结束语

第15篇

摘要概括了我国湿地农业的现状,分析了其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The status of China’s wetland agriculture was elaborated,and some problems in exis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agriculture were analyzed. Then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agriculture were proposed.

Key wordswetland agriculture;sustainable development;stetus;problems;strategies

湿地农业指在天然湿地基础上改造成以稻田、苇塘、鱼塘、小型水库为主体的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人工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全国60%以上的粮食、经济作物产品和畜产品以及80%以上的淡水鱼和蚕茧是由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生产的。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开发利用和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在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

1我国湿地农业概况

湿地农业资源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许多农产品尤其是水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项生态服务功能。由于我国绝大部分湿地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几千年来,湿地一直是我国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直至近几十年来,湿地仍是我国农业开发的主要对象。

农业生产与湿地资源保护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湿地保护是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农业生产基本出发点则是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历史上,日益膨胀的人口曾经促使许多重要的湿地保护区被开发为农田。我国的湿地农业区域包括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多为我国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农业相对发达[2-3]。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因围垦、污染、泥沙淤积及过度开发利用受到严重的破坏。据统计,近40多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滨海滩涂湿地面积约119万hm2,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超过130万hm2,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江汉平原湖泊总面积减少43.67%,洞庭湖和鄱阳湖分别被围垦17万hm2和8万hm2,全国稻田面积由1976年的3 697万hm2减少至2007年的2 923万hm2,30年净减少774万hm2,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由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稻田。对湿地的不合理垦荒和利用破坏了湿地农业的正常投入产出平衡,阻碍了湿地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湿地地区大多是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并没有发挥湿地的最大经济效益,反而给湿地造成了很大环境压力和破坏。

2我国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湿地农业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偏重对湿地开发利用而轻视保护,对湿地及其生物资源主要看重它们的可利用价值而忽视它们的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致使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围滩造田、湿地排水转为农业用地等,已使湿地面积大大缩减,最常见的是湖泊面积的减少;二是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乃至丧失,由于湿地的大面积开发导致了湿地生境的破坏和破碎,使得越来越多的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因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甚至灭绝,进而弱化了生物多样性;三是土壤肥力下降、质量退化,由于多年垦荒、烧荒、掠夺式经营等活动,湿地土壤物理性状变差,肥力下降,质量退化;四是湿地生态功能下降,湿地对气候,特别是对湿地分布区域的大气温度、太阳辐射、降水以及湿度等均有着十分显著的调节作用,大面积的湿地资源开发,使湿地下垫因素发生改变,削弱了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能力,从而削弱了其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五是农业污染加剧,大范围使用化肥、农药及工农业废水排放造成化学污染严重,防污和治理措施未能及时跟上,致使湿地地表水质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2.2湿地农业基础研究欠缺

湿地农业的基础性研究缺乏,对湿地农业结构、功能、渍涝规律、价值和作用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对湿地农业认识不完全、不深入,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且科学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湿地及农业湿地缺乏完整的科学理论,对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尚未能全面科学地进行规划与论证;二是对湿地的保护与利用缺乏管理机构与法制规范,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还未建立等;三是湿地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缺乏,湿地农业的合理利用技术、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湿地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湿地监测与信息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的缺乏,使得我国湿地农业的发展处于徘徊状况。多数地区处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注重高产,忽略优质安全与高效,注重利用而忽略整个生态系统及其结构优化。

2.3退耕还湿补偿制度不完善

缺乏明确的退耕还湿补偿制度和替代生计引导是湿地保护和退耕还湿实施的制度障碍和政策缺失。退耕还湿补偿制度的完善程度对农民是否愿意放弃耕地和以何种方式获得补偿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国家在退耕还湿方面,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即便有退耕还湿的情况也只是参照退耕还林的政策执行。许多农民把耕地看成是生存的根本,由于耕地是其根本的生活来源,加之没有其他技能、谋生渠道不明确、就业不稳和收入无保障,同时,没有好的补偿制度和补偿方式,使得农民不愿意放弃耕地。

3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积极推进湿地农业管理的标准化

坚持把政策法规和标准化建设作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长效措施,实现保护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法律和政策”和“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总体要求,争取有利于湿地农业保护管理的各项政策。要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湿地生态补水制度的合理途径。要建立一整套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调查监测、湿地保护体系建设、湿地履约的有关标准、规程和制度,加强湿地标准和规范的研发工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我国湿地农业管理标准化建设[4]。

3.2积极做好湿地农业保护规划

根据《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指导各地进一步收集整理好有关我国湿地农业保护的资料和数据,组织开展有关的调查研究,抓紧做好“十二五” 国家、各部门和地方湿地农业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各地区要把湿地农业保护纳入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好有关规划的衔接工作。有关规划在征求意见时,要进行认真的研究,积极主动地做好汇报沟通工作,力争做到专项湿地保护规划与行业规划、其他相关专项规划、上级湿地保护专项规划与下级湿地保护专项规划相协调。收集集成国内外湿地农业保护管理的先进经验、科学成果,为湿地农业管理、推动湿地农业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

3.3积极开展湿地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

湿地农业中分布有种类丰富的农作物和家养动物的野生亲缘种,它们是农业育种工作中的宝贵遗传资源。农业的持续高产依赖于有效地利用多种多样的物种和基因资源以及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因此,保护湿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应做好湿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力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内现有野生物种和人工管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维护系统内现有野生物种。开展生物多样性分布的综合考察和若干专题调查。调查考察湿地农业生物物种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经济价值和受威胁程度,制定珍稀、濒危、地方独有名贵动植物分布区域图。在调查考察基础上,编制湿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中心名录。划定必要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重点农业生态系统类型、珍稀濒危物种和野生遗传资源。加强对湿地农业保护区域种子、苗木、畜禽新品种等引入和应用的监管,建立早期预警、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对已入侵的生物,加强跟踪监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3.4保护与用养结合,促进区域生态持续优化与协调

湿地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在对湿地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既要从长远考虑,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又要根据国情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循序渐进,搞好综合平衡。应避免可行性较小的机械式的湿地环境保护方式,代之以开发与保护并行的方式,因地制宜建立适合区域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整治湿地生态环境,特别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与水环境的治理;加强环境资源监测和保护;加强执法力量和执法力度;指导群众发展生态经济,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建立立体生物群落与完善配套的组装技术,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5]。

3.5依靠科技,促进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生境破坏严重的地区建设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适度且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发展一些湿地高效生态农业工程。确保湿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湿地开发与保护的新途径,使湿地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实现湿地保护与高效利用的统一[6]。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湿地农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如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对于环境因子变化的相应机制等,为湿地农业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是积极探索湿地农业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利用的示范模式,加强科技支撑,把湿地保护工程建设成为湿地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利用的示范基地,打造成开展湿地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合作平台;三是开展湿地农业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出版有关著作和刊物,传播与普及湿地农业知识,使全民参与保护湿地,生产者科学地利用湿地;四是积极与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湿地保护、合理利用以及退化湿地生态修复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五是加强对湿地保护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他们学习并掌握有关湿地保护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生态农业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他们在湿地保护管理中生态农业推广和应用的能力,从而建立生态农业的推广体系。

4参考文献

[1] 颜华.关于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5):383-385.

[2] 熊飞.武汉市湿地主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189-4190.

[3] 王海芳.湿地及其保护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49-50.

[4] 王世岩,杨永兴,杨波.我国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