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课标要求范文

高中数学课标要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数学课标要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数学课标要求

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学生素养

在现代社会,人们日益离不开数学,因此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适应生活、工作的必要条件。作为高中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高中数学是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在高中数学新课标之后,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变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数学素养的内涵

数学素养是数学科学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严格的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的、融于身心中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心理品质。高中数学新课标中将数学素养定义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素养,高中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提升这种文化素养。新课标中数学素养主要包含了数学信念、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双基、数学文化、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等多个因素,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

二、新课标对数学素养的要求

数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内涵,虽然我国高中新课标没有对数学素养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分析我国高中数学新课标会发现,新课标中对教学目的的要求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

1.获得数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

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是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数学素养的载体。如果抛离了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技能,那么数学素养就无从谈起。因此,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之后,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才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知,才能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理解数学就要领会数学概念的内涵,了解数学公理、定理的本质和背景,通过进行数学探究、发现学习、再创造等过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断深化数学的理解。

2.提高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是高中数学中最为基本的部分,也是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是数学素养发展的基础条件。提高数学能力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等于数学相关的能力,教师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大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

数学意识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进行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学生在数学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用其来判断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和实践。

3.树立良好的数学信念,体会数学文化

数学信念对于数学素养的提升就有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数学信念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新课标中要求: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数学信念就是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问题。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态度,需要学生具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客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高中数学新课标建议可以从教材的编写,案例的引入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信念。

数学文化是数学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特别是在新课标之后,数学文化成为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对高中数学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学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小结:自从高中数学新课标之后,数学素养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成为衡量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标准之一。学生通过高中数学的学习,逐渐掌握基本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知识,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条件。教师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之外,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信念和数学意识,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处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体会数学文化,逐渐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才能实现新课标对于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促进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效率提升。

高中数学新课标对学生在数学上的表现提出了一个整体性的要求,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数学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而对教师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MA”课题组“.发展学生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课程?教材?教法,1997(8):35~39.

[3] 王子兴.论数学素养.数学通报,2002(1).

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标 把握

《课标》是由国家制定并公布试行的指令性文件,是教材编写和学校教学的依据。高中数学教师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明确任务,自觉实践,尽快明确《课标》的特点,准确把握《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师和数学教学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是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必须以确定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民主,要鼓励学生质疑,提倡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试验、比较、概括、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自主探索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

二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往,作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教师或多或少地认为:学生是不懂事,教师都不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高中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因此,对教师来说,是否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是十分重要的。随着高中数学难度的不断深化,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在数学阅读中,一定要紧紧抓住数学概念,从概念的内涵延伸出来的应用,通过配套的例题、习题加深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逻辑连结词”这节内容时,要求学生先自学。这一节分四部分内容:命题、逻辑连结词、复合命题和复合命题的判断。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弄清这四部分的内容。在阅读中,可以认识到教材中有关的数学术语,理解领会了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也就促进了数学语言的内化。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素养

前 言

学生步入高中后,思维更加成熟,其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更具主动性.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要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新课标的指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巧妙结合,圆满地完成所定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下面我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等方面谈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以新课标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教学目标都以往有区别.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对知识进行详尽的梳理,紧扣新课标,然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具.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养成求实、批判、说理、质疑等理性思维的习惯.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一点在传统数学教育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课程实施中应把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一个基本理念融入到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说明与建议等中.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要通过师生互动,开展探究式的教学,在知识、能力、创造力、思想价值观方面沿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改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

二、改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热情

按照高中数学新课标理念,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平等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思维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形成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数学学习和用数学解决课本、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积极探索的态度,促使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2.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不能只局限于形式化的表达,应注意揭示数学的本质.例如,有些概念(如函数)的教学是从已有知识和实例出发,再抽象为严格化的定义;有些内容(如统计)的教学是通过案例来学习它的思想和方法,理解其意义和作用;又如,对导数概念的理解,是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进而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以及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

三、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术语、数学符号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它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思维能力,它不仅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的载体.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应以新课标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1.在概念、定理教学中把握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在数学符号教学中揭示数学符号语言含义的深刻性.数学课本中每个数学符号都有深刻的含义,只有深刻揭示其含义,才能正确使用数学符号来解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做到用词准确,叙述精炼,前后连贯,逻辑性强,避免用日常用语代替数学专门术语,也不要为了说话方便而以简略的形式代替完整的语句.

2.在图形教学中培养学生图形语言的能力

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识别图形,包括几何体的形状、大小;几何体间的位置关系;几何体中各元素在平面上、空间中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相对于特定位置的排列顺序.其次要通过对图形的分割、补形、折叠、展开等直观处理来辅助解题,培养学生一定的图形处理能力.

3.提高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

具体方法一是在课后书面作业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在书面表达上,主要应做到思维清晰、书写规范、叙述简洁.例如在数形转化和设参换元问题上,严格要求学生在关键的转化步骤、图形的绘制、变量的限制范围等方面,做到严谨规范.二是在应用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互译能力,要通过分析现实中的数学现象,对常见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语言描述,从而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四、教师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教”也是如此.教师的数学素养,同样是不增则减.在职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观念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否则就会导致在数学课上数学味不浓,师生们品尝不到数学味道的精美,更不用说带领学生到现代数学的原野上去领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意境,去汲取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丰富源泉了.在平常的教学中,数学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常常得不到保障,甚至被人为地割裂;知识单元之间的连贯性有时被破坏与隔离.在课堂上,讲授内容贫乏又没有什么有趣的应用,不善于引导学生从联系变化多端的外部世界去考察数学对象,不善于引导学生把具体情况数学化.造成这种数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严重缺陷,不能说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实践仅仅理解为大量习题的训练无关.目前教师的数学素养欠缺,到底欠缺在哪里?我认为,主要还是欠缺在数学本身,即数学的现代修养上.如前所述,数学素养,是指在个人的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受后天教育与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学习、认识和实践活动等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观念的一种综合修养.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没有人超过他,用国外数学家和同行的话来说,“他是移动了群山才达到这一研究水平的”.这个群山就是现代数学的众多基础知识和思想观念.当然,对绝大多数中学数学教师来说,不可能也不必要具有专职数学家那样的数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但是从《课标》中所列出的那些数学内容与模块看来,尤其是要开设的那些选修课,有许多都涉及了近现代的数学分支,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这些必要的功底,如何能适应新的教学任务?数学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能力何在?更何谈创新与发明?因此,作为教师,不是要去研究如何应付高考,而是要去研究如何教好与学好数学.对这些问题,若教师本身的数学素养不高,在思想上没有个底,要在平时引导学生获得较高的数学素养是困难的,而要把些素养转化为学生在考场上的能力更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在新的课标下,要上好高中数学课,首先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指导意义,其次要把握课堂教学互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结合教师新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发挥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另外教师本身应该学习现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教学手段,做既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又能从事数学与数学教育科研的现代教师.

【参考文献】

[1]王磊.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安淑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老师读本[M].武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4):10-12.

[3]黄秦安.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4):24-27.

[4]张顺燕.关于数学教学的若干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1):3-5.

[5]杨世明,周春荔,徐沥泉,等.MM教育方式:理论与实践[M].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2002.

[6]杨之.MM教育方式实验研究的评价与展望[J].数学教育学报,1998,7(3):6-11.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69-01

如何建设一个高效教学课堂,就成为当今高中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标实施之前,在原有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由于教学思路局限和教学方法落后,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索。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吸收、消化教材知识点的效率,也可以促使高中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在新课标形式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

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就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采纳先进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这也是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要求。

应试教育条件下产生的“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和“题海战”的习题训练方式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面对为适应应试教育而导致的课堂教学窘境,改革和创新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就显得势在必行。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引入新式的教学理念,以此为核心,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改变死板与枯燥的旧式教学,创造数学教学课堂上的新鲜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跟随教师的引导主动学习和探究,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的目标。高中数学教学思路的创新,是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其次,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时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保证教学方法适于形势发展和学生需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循规蹈矩、一成不变。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也是当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迫切需要。

二、发挥教师作用,发展学生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时,才能真正发挥好其主体性作用,才能真正去主动学习,真正享受探究知识带来的兴趣。高中数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相对较强且表述极为抽象的课程,要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对困难,许多老师尝试也都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很多努力,但成效都不是太大;而学生们也在积极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好多却以失败结束。在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启示下,教师要寻找适当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努力:

第一,结合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特点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利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特点,紧紧抓住其本阶段学习和接受知识的习惯方式,然后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进行多样化数学知识教学活动,改变原来死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第二,借助辅助教具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各种图像、视频等内容,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改变原来枯燥的灌输式讲课形式,最终唤起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兴趣。

第三,精心设计教学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从课堂的知识导入环节就开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对本课堂数学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新闻、人物、故事等话题,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在话题的吸引下进入新课。

第四,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一改高高在上的夫子形象,不仅只是作为负责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讲师,要转变成为一个通过自己的广博知识、高尚品德来引导和感染学生情操的人生导师。这样就能引起学生对教师言行和性格的效仿,最终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

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自主探究学习。数学是一门能够极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必然也会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这是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

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其目的不只是提高教学效率,也要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培养独立思考和总结反思的能力,这是要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通过努力而逐渐实现的目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在课堂上赋予学生应有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学自得;引导学生掌握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等形式获取知识,自觉自悟。

第5篇

正所谓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2]。只要学生对于一门课程拥有浓厚的兴趣,不难将其扩大发挥教学的作用。所以,如何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并能够享受主动学习带来的兴趣,对于教师而言,是当前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在高中的数学进行课程中,作为一门相对理论性强并且表述抽象的课程,想要达到带动学生兴趣的目的变得尤为困难,这也使得多数高中数学教师进行培养学生兴趣的尝试但多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与此同时,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也都以失败作为结局。但是由于新课标的到来,使得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方面的兴趣培养。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所以有一些性格方面的不坚毅也在所难免,教师应该是不是的讲解一些学生在成长中所面对的烦恼,比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明白换个角度思考的重要性,结合生活实例,比如在家里对孩子诸多约束的父母,从孩子自身角度思考,会觉得家长好烦,什么都管,一点自由没有,但是从家长的角度思考,会明白父母管束自己都是为了自己将来更好的发展。通过这样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对于教会学生更好的换位思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既能够改变原有死板的、枯燥乏味的模式,又能够促进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兴趣。

二、引导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进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作为一门能提高学生有关思维方面的能力学科,数学课程也就必然会对其他几门课程的学习方面产生影响。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教书本上的知识,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以及对于陌生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这也是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性建设的最终目标。高中数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主要就是对于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合理的总结能力,所以,要求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其课堂的教学中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3]。比如高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提出一些更高层次的数学方面的问题,引起学生自我动脑自我探索的兴趣,从而进行自学自得,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并质疑问难的觉悟。这一点也是在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性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点,而高中数学教师也要将其纳入数学教学课堂计划中,进行着重培养,使得学生拥有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了质量。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不仅在高考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数学高校课堂建设成为适应新课标要求的高中数学教学发展重要趋势。然而在实践中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与教师没有深入理解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含义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关系密切,进而导致教师无法采取有效的高效课堂建设措施,进而影响了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意义

高中数学是高考得分的主要科目之一,其知识结构和层次决定了在数学科目中,学生成绩往往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距,这使得高中数学教学人员长期以来饱受诟病。其中,受指责最多的还是几十年来一如既往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因此,舆论的压力迫使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和高效课堂的建立。随着教学条件不断提升和生源数量的不断减少,在各方面条件上,都已经有了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硬件条件。另外,作为当代初等教育的总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要求高中数学必须加快高效课堂建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主管单位、教育机构、学校、基层教育人员都必须要打破传统思维,开创新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和开展起来的。这对于改变传统高中教育模式有著至关重要的意义。换言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是一种探索。如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其他的科目也可以相应推广。

二、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是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当对落后的教学观念进行创新,通过先进的教学思路、新颖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式推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而建设。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条件下产生的题海战训练方法和填鸭式授课方式,面对应试教育影响下产生课堂教学问题,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是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主要途径。第一,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并据此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通过对僵硬枯燥旧式教学的变革,实现数学教学课堂新鲜感的创造和学生数学知识兴趣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进行引导,最终实现提升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高中数学新课标的重要要求是高中教学思路的创新。第二,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从新课标要求出发,创新和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而使数学教学方法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可不采用一成不变、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和创新高数数学教学方法,满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需要。

三、拉近老师与学生距离,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是否良好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有效的课堂纪律都有很大帮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拉近关系,主动去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爱每一个学生并且尊重他们,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由衷的敬意,喜欢与老师交往,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默契度,摆脱以前死气沉沉的课堂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让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习惯

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同时也对学生其他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益.勤思考、多质疑、重归纳、好动手、注意应用就是良好的高中数学习惯,学生在学习中,要把老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脑子里的知识.数学学习同样也有窍门:

(1)对数学笔记的记录,尤其是要记录下数学规律、拓展知识、概念理解.还有就是把未解决的问题、有价值的例题或者思想方法也统统记录下来.

(2)知识记下来,防止再犯.尽可能做到找到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防止错误.

(3)对知识结构经常性的梳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阅读一些数学课堂以外的报刊和书籍,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和讲座,从而使知识面得到拓展,加大自学的力度.

(5)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加强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适当的进行反复巩固.

(6)要学会从多层次、多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7)在经常做的题后面进行反思,想一想题中采用的数学方法和基础知识是什么,这样想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想法与解法.

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及时赞扬与鼓励

赞扬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每个人都喜欢被人赞扬,所以,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做对一道题的时候,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时老师都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多对学生进行赞扬与鼓励。学生停了鼓励之后肯定会更加勤奋的去学习去钻研,长此以往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会有很大帮助。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是建立在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对当前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总体要求的高度上开展和实施的。这是一项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能够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模式探索。在未来,高中数学教学必须要坚持高效课堂的开展,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高效课堂的开展应不仅局限于高中数学教学,也要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郑琉信,简论数学课堂改革的活动化、个性化、生活化取向[J],教育研究,2003,(06)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实效性

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人才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而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就是说综合国力提升越来越依赖于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为适应新形势的挑战,我国在教育上强化了教育改革,但改革的带来的常常表现为学生学习内容的增加,负担的加重。早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就指出:通过不断加重课程负担来满足社会对教育无止境的需求,既不可能也不合适。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参考美国、英国、日本等各国政府在推进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做法,结合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探索了中学教育改革的途径和目标,实时制定了“新课标”。

“新课标”是课程教育观念和课程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实现课程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南,是组织课程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直接影响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直接影响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新课标”的出版为启动为新一轮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指明了道路。结合“新课标”要求,作者认为应该从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将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从而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目的。

二、“新课标”背景下增加高中数学教学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1、更新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为本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做实时的调整和转变,特别是课堂中的教育教学理念,都要从新的教育发展规律出发,从传统教育理念转向现代教育理念。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变课堂教育管理为课堂教育服务,由整齐划一教学模式转向尊重个性充分发展教学模式,要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将教学结果考核转变为教学过程考核,充分尊重学生,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在教学理念还指出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形成数学分析技巧、提高数学分析能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同学之间先相互点评,老师最后进行结,这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课本知识,并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重基本原理及相关数学公式的传授,轻知识产生进程的学习体验,有的老师甚至直接把原理和公式拿出来,给学生进行硬性灌输,然后通过题海战术、反复练习达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中教师不过是一个“搬运工”,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而不是知识的掌握着和运用者,题海战术让学生丧失掉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创新意识和能力受到扼杀。因此,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增进师生的互动,比如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说课、讲课,教师还可多采取问题导向法,让学生进入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和探索热情,孕育创造精神。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师生成为数学学习的合作者、研究者,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分享思考和创造的喜悦。

4、善用数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新课标”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意识是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的一种潜在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能促使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知道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数学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不善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的数学意识也比较差,经常出现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用哪个公式,寻找并模仿已做过的题型,而面对稍微改动的题型就无从下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

第8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高效性 方法

一、引言

新课改要求实行开放性课堂教学,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有着更深层次的抽象概念,理论性更强,使得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面临很大的困难,更有学生对数学产生很强的厌恶感,进而使得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面临的问题,快速构建高效性的高中数学课堂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高效课堂的概念

高效课堂,是有着高效的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的课堂,减少对时间、物力、精力的消耗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国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构建高效和谐的教学课堂是新课标的重要教学理念,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自主能力进行充分开发与培养。高效课堂是在固定的时间里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有效提升。高效课堂需要对教学的时间、成效、任务量三方面实现提升,使得高中数学课堂具有低消耗、轻压力、高质量、全面的效果。

三、如何实现高中数学高效性课堂教学

(一)明确教学主体

教师应当明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要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当前的教师对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普遍抱有很高的积极性,都在尝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相对较为抽象化,教师应当更多的从学生主体出发,对教材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生活,多了解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及时引导学生考虑正确的思路。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更加深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二)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当切实分析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如讲解立体几何时,就可以将实际演示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立体几何中的角、对角线、棱、平面等之间的关系有着立体化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空间,进而更好地实现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创造开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

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因而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感到较为枯燥。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需要接受的知识点相对较多,在课堂中学生忙于记忆,教师忙于讲解,进而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致使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应对这种现象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准备教案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知识点转化为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不要在课堂教学中固定使用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之间的自由讨论,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改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知识。因而应当对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因为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20分钟左右。所以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有层次的编排,在课堂教学和师生互动当中保持一定的协调性。知识点相对较多的时候,教师应当注重对知识点的充分概括,明确重点,并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而使得学习产生更多困难,部分知识点教师还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知识点相对较少的时候,教师可以对之前学过的课程进行复习,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样既节约课堂时间,又可以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

四、总结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是很有必要的。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运用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构建一个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孙丹丹.新课标下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方法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101.

第9篇

关键词: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我国数学教育侧重的是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以及记忆能力、学习方法和应考能力,忽视现实环境、探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长期运用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解题能力比较强,但是没有将理论知识真正地运用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把"教学探究"导入高中数学课程中,可以为高中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一、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数学探究就是数学利用探究性课题进行学习,它主要是指学生根据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学习、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观察和分析数学的有效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大胆猜测、探究恰当地数学规律和结论,做出一定解释和证明结论等内容。

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数学探究是一种比较新颖、创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其有利于学生简单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最终结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简单了解直观和严谨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数学探究的过程,感受创造的力量,并可以利用已学的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学习中和生活中的问题。这说明生活创造了数学,数学又来源、服务于生活。

二、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的主要教学模式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探究"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创设问题情境、找出数学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大胆猜想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推理和论证、有效应用在实践中。

三、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的几种类型

(一) 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

教育领域中的建构主义包括认知理论与方法论这两个方面。在认知理论观点来说,知识不是运用被动地感知和交流获得的,而是利用认知主体主动反省来建构的。对方法论观点来说,人是认知外界的主体,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具有一定目的的,现在人类具备发展组织知识的各项能力。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抓住学生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提升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 对学生已知数学知识和规律应用进行探究

目前进行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强化全面性与实际应用性的内容,注重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强化已学数学知识和规律之间的应用探究可以有效实现数学教学改革目标。

(三) 对学生未知数学规律进行探究

学生在学习到比较丰富的数学知识之后,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老师对数学探究题目进行设计时,应该精心、巧妙设计由已学规律得出未知规律、由已经解决的问题可以解决未知问题的相关题目。

(四) 综合应用研究

由数学学科的应用研究到跨学科的综合应用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数学和其他学科以及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感知。

四、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策略的探究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老师引入新的理论知识对探究教学进行设计,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在数学概念、特征、原理教学中对数学探究教学进行设计,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老师还应该进行以问题为关键课题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五、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的评价方式

高中"数学探究"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同时结合学校、家庭、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具体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这是一种既有针对性又有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也是一种开放性和整体性的教学评价方式,同时还是一种情感价值观的教学评价方式。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进行数学探究活动时,具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他们会利用最饱满的热情进行探究活动,所以,老师在进行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以建议和意见为辅。高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还不是非常成熟,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需要一个发现自己优点、了解自己个性的人,因此,正面评价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之后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并有一种满足的感觉,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课程是适应时代进步和发展的。所以,现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数学探究对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设置具有趣味性、扩展性、探究性比较强的实际问题情境,重视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具备亲身体验应用的经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高中生数学应用与建模、探究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0(04)

[2]覃玉萍,郑慧.中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1)

[3]谢杰华,邹娓.高等数学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对接的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12)

[4]蔡香宜.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25)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49-02

关于数学教育从上个世纪就在不停的改革、进步,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相当牢固,新课改也在慢慢地走进数学课堂。社会不断地发展,数学教学也要不断地进步,教育者们也在积极努力的工作,使教育体制更完善。下文将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且提供解决办法。

1.改革中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1 对新课标改革理念理解不透彻。新的教学理念出来后,老师们对其缺乏认识,缺乏对数学这一学科的理解。上课过程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把需要掌握理解的知识讲一遍,学生通过听课,记笔记接受知识。下课后,老师将会留给学生很多作业,让学生通过做题的方式再次掌握,熟练。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把数学学好,只有真正领会到数学课程的深层含义,才能学好数学,像那种死记硬背通过做题记忆只能应付考试。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公式是如何来的,函数是运用到哪方面及怎样建立合理的函数关系,要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想象抽象的事物以及想象空间几何体,这样学生才能牢记于心。

1.2 新课改下数学课程无法实施

1.2.1 社会方面。从开始上学时我们就在学习数学,直到大学甚至以后,数学好像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好像没有被利用,我们不会用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解决问题也不会利用函数解答应用题。因此,不管高中数学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

1.2.2 学校和教师方面。学校是最好的学习地方,所以对于数学改革的实施有很大帮助。学校中,老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也是顺利实行新课标改革的重要人物。但是,学校只是把实施新课标改革当作一个形式主义,应付一下检查,并没有对新课改的实施予以重视。学校不重视,老师也无法实施,新课改得不到实施。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更不愿把时间用到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上,上课不积极,考试也只是临时抱佛脚,这也导致了新课改无法实施。

1.2.3 缺乏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新课改中提到对学生情感教学改革,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让他们学习到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和情感教学的教育。人都是感性动物,对学生情感方面的重视也将推动学习的进步。不能让学生感觉老师只是催促他们学习的没有情感的冷血的人,合理的把学习和情感结合,将会使学生感受到温暖,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就目前的教学方式,老师更愿意花时间让学生做大量练习题,给他们讲解疑难题型,对发现学生的潜力、特长的事情就抛之脑后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样,但是老师因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对一些差生缺乏指导,他们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渐渐的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解决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问题的策略

2.1 改变教育理念

2.1.1 增加教育心理学。某著名教授曾讲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要求老师学习和掌握部分数学心理学理论,让教育改革随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而变化。"数学教学不能老是依据以往教学经验,要与教学心理学融合,发展新的教学形式,走出模式框架。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激发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教学心理学。像学习立体几何时,老师可以把身边的实物拿出来举例子,让学生近距离观察,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和感受进行教学。

2.1.2 深刻领会新课标理念。高中数学中,函数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但是也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然而新课标改革后,对函数的内容、难度和要求也有所改变,本来学生学习函数难度就大,改革后更加大了难度。学生学习数学失去了耐心,缺乏主动性,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加大难度。此外,新课标中提出对计算机能力的考察,所以,不仅学生而且老师要与时俱进,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最后,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老师需要带领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重视,开拓广泛的数学应用领域,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支持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建模,挖掘学生的特长,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培养方式,重塑良好的师生关系。

2.2 加强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视。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改变数学教学方式。初中学习数学简单易懂,老师采用重复讲解和多做习题的练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才生了依赖性。然而,高中数学复杂难懂,如果还是采用初中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行,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不利于教学。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学生需要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这就要求老师做好准备,改变教学方式,探索新方法。第二,让学生养成学习数学习惯。高中课程多,而且高中数学又和初中数学不同,它内容多,难度大且不易掌握。所以学生需要有很强的自制力,督促自己主动学习,老师只是指路明灯,学习还是需要自己去做。

3.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新课标改革实施难度大且存在问题,但是,只要拥有良好的社会条件支持,再结合学校和老师的配合,相信新课标改革会顺利的进行。新课标的改革对于学校有利无害,而学校的积极配合又能促进新课改的实施,总之,新课标改革和教育和学校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 刘见乐.罗敏娜.用函数思想指导高中数学解题[J].中国数学教育,2011(10)

[2] 赵士元.张国棣.从中学的视角看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教学[J].数学通讯,2010(20)

第11篇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数学课堂;新课标必修五

伴随着图像、图形、视频、音频以及文字等新兴教学方式的发展,使得它们在形成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上展示出了独特的价值,使得计算机网络成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这种方式是把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数学教学以及媒体资源等相结合,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此有效地发挥以多媒体为载体的高中数学教学的最大优势。那么,应怎样把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让他们能够起到互为补充和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是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一、营造教学情境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是将课本教材中的枯燥乏味的抽象、不易理解的概念更加生动化、形象化,更加突出图文并茂,从多角度和多种层次来分析、掌握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很好的调动,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保障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新课标数学必修五的第一章内容,讲解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点,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动态化的特点,并和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和知识点相结合,逐步向学生仔细分析、解释,同时,也可以把一些图片制作成特效,把教材的内容变的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脑、眼、耳等多种感官器官共同进入学习中,把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再例如,在学习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通过经典的加尔比海盗的故事,或是郑和下西洋的典故等,发挥这些故事的趣味性和动态性,针对这些故事来设定航海的路线、方向、出发点、终点,从而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答问题,使得数学问题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故事带来问题去思考。因此,我们能够看出,多媒体技术包括声像结合、动静结合等优势,正基于此,才能够更好的营造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动脑和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法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同时使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的独特性。这些特征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达不到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新课程改革政策的要求。而新型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性,注重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课堂教学围绕学生来开展。而多媒体技术正是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支持工具,把多媒体技术和教师课堂进行引导和启发,能够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知识点中,再经过逐渐的质疑、探索和讨论,真正的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形式。例如,在学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针对知识点的认知规则,来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制作课件时,要使用循序渐进的设计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去理解和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测量距离相关的术语”“解决实际测量的方法”等问题,让学生在发挥学习自主性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的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高效的进行。

三、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

多媒体技术在浏览网页时会有一个收藏夹,这是在浏览网页时收藏网址的站点。它能够将我们要保留的网页地址进行存储,方便后期继续使用。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同样也可以使用这一功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思维量、信息量以及训练的强度都比较大。因此,当我们通过网络来搜集教学有关的内容时,把这些网址保存起来,日复一日会给数学教学积攒很多有用的信息资料,让收藏夹成为数学教学的储存资源库。另外,高中数学课堂想要实现高效性,就要求教学的内容大容量、快节奏,而收藏夹正好满足这一需求,教师只要点击收藏夹的网址,就能够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增快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节奏,同时也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部分都是使用板书来制作图像,不能使图像生动化、形象化,而多媒体技术能够把静态的课堂学习过程转变成动态性的知识传播过程,再通过层次化的问题导入,使得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重点、难点知识、比如,在学习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实际测量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制作动态的图像,通过图像的勾画,让问题更加形象直观。

四、结语

多媒体的应用促进了当代教学模式的革新,它具有的视听结合、形象生动等特性,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因此,我们要使用多媒体的优势来营造更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建更高效的教学课堂。

作者:郑宗桥 单位:西安市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召伟.引入多媒体技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36-37.

[2]贾洪伟.基于高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研究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4,(27):43-44.

第12篇

随着新课标的普及和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广大教育者开始重视并探索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阐述了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出了一些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新课标

前 言

21世纪以来,现代化进程加快,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整体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革.《新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对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从而促使数学教师积极探究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分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

1.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这样一种模式早已根深蒂固,它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的课堂教学方式.众所周知,高中生的学习任务在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最为繁重.因为学习内容多、学习要求高,导致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更多地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教育模式就造成许多高中生学习数学只停留在对老师所讲内容的记忆和模仿阶段,可能脱离了课本,就无法解决问题,也就是无法做到举一反三.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步骤为:复习―引入―讲授―练习―作业.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容易走神,教师教学效率不高,长久以往,学生可能对教师甚至课堂产生抵触情绪.

2.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新课标的普及和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适当的改革.然而,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理想的改革成果.探究其原因,我们最终发现,许多教师改革的方向存在问题,他们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技术上,而没有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因此,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效率普遍偏低的原因,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并给予足够的重视,转变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采用引导式教学,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创建

上文已经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综合上诉所讲,在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自主学习―自主解决―合作解决―自主测试”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高效数学教学课堂的创建.在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由过去的“接收式”学习转变为“探究性”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从原来的老师主讲变为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课堂教学形成“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前面提到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四个阶段的具体措施.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先让学生复习和总结上次课程的内容,并且就其薄弱环节进行提问.这些都是学生自主进行,针对学生对其薄弱环节的提问进行解答,这样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学生也不用重复聆听自己已掌握的内容,学习效率会有所提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预习本次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同时让学生记录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2.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这也是教学实践中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关键一步.也即让学生能够自主预习数学知识,自己去探索、研究如何理解这些知识.在课前,教师应准备充足,比如确立教学目的、设计问题、怎样活跃课堂气氛等.准备过程中,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自身特点.设计问题时,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设计与教学目标更为贴切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

3.尝试合作解决的教学方法

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协作,互相谈论和学习.将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需注意的是,教师分组时应考虑各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进行均衡.分组后,给每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可以将课前准备过程中设计出的问题作为学习任务,各组之间进行比赛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各组组内成员集体合作来完成任务,教师则积极引导,久而久之,学生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

4.对成果进行自主测试

完成上诉教学过程之后,学生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的成果作出评价.既然是要创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应当摒弃传统的课堂模式中通过布置和批阅学生的课后作业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方式,而让学生检验自主学习所取得的收获.具体的方法有,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最后有老师总结收尾.

三、结 语

文章讨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自主学习―自主解决―合作解决―自主测试”的教学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应试能力.希望给今后探究这方面问题的学者提供有效的帮助,也希望能够给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吴中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对新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 2012:25.

第1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们以团体或者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数学学习中的任务,它是有明确分工、合作性的学习方法,当然也是新课标提倡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意义非凡。

一、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合作学习的出发点非常好,但是实践起来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对学生及老师的调查发现,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分组不恰当

成员的搭配问题关系着学习进展的好坏。教师在分组时,必须科学匹配,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分组原则。前者是将学习基础、性格、性别有差异的学生分在一组,形成互补性;后者是指建立组间交流平台,保证合作学习的公正性,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2.缺乏变通,生搬硬套。

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没能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所选择的课题、素材不能融入到合作学习中,所以选择的素材非常重要。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也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所以教师这个指挥棒必须指对方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选择性教学。

3.收放失度,反馈不及时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常常出现两种极端。第一种是过分放任学生,导致课堂混乱,没有必要的限制很容易导致讨论话题不够深入。所以说,必须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意识,而且事先阐明学习的原则,才能让他们清晰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必须及时反馈学生们的合作情况,因为反馈不及时可能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及效率。

4.过度合作

目前,教师们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环节。正常随堂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合作,很多时候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学生的思维无法深入,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况下,对于缺乏基本思维构建的学生来讲,收效甚微。在看似课堂氛围热烈的讨论研究,其实是浪费时间,而且部分学生可能在高涨的热情中产生自卑情绪,逐渐消沉。

二、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施的建议

1. 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首先是全员参与性原则,必须让学生们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课堂效率的评估标准就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如果能做到全员参与就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课堂上,要把握好时机引导他们多思考、讨论、创新,设定好教学情景,这样同学们才能积极发言。同样,教师要提倡一题多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及精神。

2.教师及时引导,做到收放有度

新课标下课堂合作教学的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挖掘他们的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及积极性。举例说明,如果教师在讲解《空间几何体》时,可以先设定情景,让学生们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特色建筑,然后说出其几何结构特征,教师再及时做出评价。

3.及时反馈检查

在合作教学中,要师生共同参与,过程是动态的、可以控制的,反馈则是控制的途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那么教师的教学效果要及时反馈。对于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与他们沟通,多关注问题之所在,及时纠正错误让他们理解透彻,对于不足要采取措施及时弥补。

4. 分组适当

合作学习要求全员参加,那么合理分组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掌握度、学习能力、性格、性别等基本情况,进行有机分组。将情感差异、态度、能力等有差异的同学分为一组可以做到互补的功效,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所以注意男女比例的均衡性,可以提高竞争力和热情。

5. 根据合作教学的难易程度实行分层合作

要想合作教学更有效率,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来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分层教学。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指导学习,分类布置作业,还要区别施加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6.利用电子白板等高新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开展合作学习

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深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我校部分教室已经配备了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放映完生活几何实物之后,老师根据课前所准备的课件进行课程教学,这一过程也离不开电子白板。由此可见利用电子白板能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

7.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一般步骤

在整个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应该有一定的步骤:①设立情景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②明确学习任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及任务,可以避免盲目性,提高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③自主探索环节,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亲自探索、体验,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自学、归纳能力;④合作交流的程序,这个过程是一个互相表达、倾听的环节,可以了解不同的见解,摆脱个人思维的偏差,加深对问题的理解;⑤相互交流总结,总结可以把课堂质量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个环节可以是师生互动,也是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学到知识;⑥质量验收,这个环节是教师对整节课的重点总结,是点睛之笔;⑦自我评价环节。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就能做到有条不紊。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合作学习,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自主性,实现新的教学形式,履行新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及求知欲。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收放自如,拓展学生思路,唤起他们的自信。

参考文献:

[4] 易岳峰.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J]. 学周刊. 2011(05)

[1] 申磊.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应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1)

[3] 张艳羽. 合作学习在高中新课改中的实践[J]. 学周刊. 2011(23)

第1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6-0062-03

目前,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个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一个优秀成功的课件就成为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但是,教师们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还存有诸多问题。由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不符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不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导致了学生的认知负荷超载,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教学难点难以突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课堂教学目标也难以达成,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探析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对促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高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质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高中数学是继义务教育之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但高中数学概念较初中数学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内容较初中数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思维性较初中数学有了很大的提升,高中数学更加注重逻辑推理,对演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高中数学也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当然。高中数学的学习是继续深造、学习高等数学的坚实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是以新课标理念为基准。新课标强调。通过学习学生要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的本质,即要了解数学概念与结论的形成过程、产生的背景以及形成过程所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以人为本,就是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带着高昂的热情主动去求知、探索,并在求知、探索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就会促使他渴望下一次的体验。兴趣可转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角色转变。第三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创造必要条件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断地经历观察、想像、归纳、类比、推理、猜想、证明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第四是强调本质,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形成过程与产生背景,努力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三、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除了应具有一般多媒体课件设计遵循的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原则外,由于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较其它学科有自己的特性,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还要更加符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以及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

1.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特点

由于高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较强的逻辑性,是学生学习数学时感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具体实例相结合,利用数学软件r几何画板”、“Z+Z智能画板”、“Mat lab”、“Mathematica”、“MathCAD”)、计算机编程、平台技术等,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展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探寻结论。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让学生易于理解,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第一要以人为本,即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件要注重展现思维过程及结果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不断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归纳、交流等,从而启发、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技能。第三是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的本质,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更要强调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是使多媒体课件更加符合高中数学特点、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和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更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益。主要表现在针对性、交互性、简约性。

1.针对性

多媒体课件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不同授课类型、授课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通过恰当的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化难为易,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俗化,使多媒体课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高中数学的授课类型主要分为新授课、讲评课、习题课等。

(1)新授课

新课标倡导“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受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的青睐。高中数学新授课的教学环节一般分为创设情境、概念形成、范例分析、巩固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等。创设情境环节主要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产生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椭圆的定义》一节,可以播放行星绕轨道运行过程的视频材料来引入新课,让学生对椭圆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形成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利用“几何画板”、“Z+Z智能画板”或编程制作软件等,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如《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运用数学软件(几何画板、Z+Z智能画板)或编程制作软件,通过改变底数观察图象的变化规律,归纳、分析、总结获得指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如《椭圆的定义》,经过情境分析之后,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展现椭圆的形成过程、椭圆的画法、影响椭圆形状的元素,从而获得椭圆的定义与性质等。范例分析、巩固与反馈练习、课堂小

结等环节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试题与总结,在这些环节要善于结合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使用黑板进行推导分析展现过程,使教学节奏更加适合学生的思维节奏,同时加强师生的交互与情感交流。

(2)讲评课、习题课

在试卷讲评课中,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数据绘制图像,使考试结果分析一目了然,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复习与试题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对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补充练习巩固,除此之外讲评课和习题课还是多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使用黑板进行板书。总之,多媒体课件要使用在最需要之处,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重点的教学内容用突出的方式加以显示或用恰当的媒体和方式加以处理,使用媒体技术展现知识形成过程与背景,突破教学难点,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最基本的要求,课件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教学是双向的。是教师与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在多媒体课件的桥梁作用下,进行交互探索的过程,多媒体课件要为教与学、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探索等过程服务,使他们就教学内容更好地沟通交流,而不是流水形式的灌输课件,更不是课本内容的简单再现或课本“搬家”,要体现多媒体课件的辅与服务性。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从“教”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课件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符合教学目标:是否能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从“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课件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3.简约性

第15篇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 高中数学教学 模式创新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技能知识的主要途径。因而教学质量优劣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人们主动去认识事物和爱好的倾向,兴趣的主要效能之一就是能够对所从事的活动起到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毫无疑问,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因此,在数学课堂上,作为教师应该打破“教师一统天下”的教学观念,教师不仅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他们更担当者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重要使命。新的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无论是从教育教学理念还是内容实施上都有很大的变化,这对中学数学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构建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创新模式的要求

1、准确定位新增内容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新增了一些新的内容,面对这些新增内容,许多教师都感到了困惑。一方面,对这些新增内容,教师不能轻车熟路的对其驾驭;另一方面,教师对新增内容吃不透,不能完全把握新课改的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改革精神。所以,要在新课改下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模式创新就必须对新课标标准适当把握。例如,教师在讲授导数内容的时候,不应该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求导公式,做简单的求导练习,而应该是首先通过具体的运用或者实际背景的把握,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明确知道变化率就是导数。这样的实际感受能够让学生不仅学习到理论知识,而且还明确原理,体会到导数的真正内涵。

2、数学课程不是教授内容过程,而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过程

数学是与实际生活最为密切联系的学科,因为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最终运用于实践。新课程改革突出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倾向,使数学知识更加贴近现实、贴近实际。因此,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的进入到“时时留意数学,处处用到数学”的意境。第二,采用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到数学知识中,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应用数学的实际价值,努力的使学生将数学的有用性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在讲授高中一年级第一册“反函数”时,学生出现了分不清楚哪些有反函数,哪些没有反函数,为什么有些函数有反函数,为什么有些函数没有反函数的困惑。这时候,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映射就是函数,反函数其实质也是一种函数,无论怎样定义,其必须在函数的定义范围内。 从而更进一步的推导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只有一一映射的时候才会有反函数。所以,就很容易讲解习题2.4中的y=(x  0 )的反函数,如果将x  0 去掉后,这时候x 和y 就不是一一映射,因而也就没有反函数。通过这样的推导讲解能够让学生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模式,而这是新课改够高中数学模式创新的基础。

二、新课改后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不像是文科知识,它比较深奥,因而在引入新内容时应该提出一些具有诱惑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直接的提出与课本相关联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新课标下,教师要更多的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让学生能够从已有生活经验处罚,设置与生活相关的各种数学。

2、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讲解数学知识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有效利用时间的目的,要想优化课堂就必须本着有效利用时间的原则。优化课堂教学不仅要依赖教师的讲授能力,还要依赖对课堂层次的精心设计。教师在对课程设计时要注意到课程的层次性,让学生能够在认知规律范围内独立思考问题。当课程信息内容较大时,应该重点讲授,找出关键,明确思路。

3、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效率

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做支撑,做到深入浅出,以便让学生吸收。具体到课堂教学,就应该考虑使用选用哪一种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自然也应该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严密统一的教学效果。数学是一门严密的科学,如果稍不注意就会造成错误,因而在讲授一个知识点后应配以相应的练习,这样可以从正反两面,结合学生的解题实际作出讲解。

4、加强教学后的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比较具体的数学基础知识,因而理解是最为重要的。在教授课程之后,应该通过随堂测验或者单元小结的形式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检测,通过学生的成绩反馈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也应该每周写工作总结,结合学生的成绩,对自己教授方法以及教授内容进行反思,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三、结语

概而言之,在新课标改革之后,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不仅需要广大数学教师的积极参与,也需要老师明白任何迷信一种固定教学模式的思想都将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冰.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