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数学课程思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
2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
2.1 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完全违背了现代数学教育强调“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优化了教学环境,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实验平台,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等专门的数学工具软件,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由过去被动的听转变为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探索与求知。这样被优化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2 扩大课堂容量,增加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课堂教学向着大容量、高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向转变,要实现这一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板书、画图、例题、习题,特别是在复习课中,需要把知识穿成线、结成网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体系。这些内容纷繁复杂,要解决这一难题,只需在备课时把这些需要板书的内容制成课件,在需要的时候只要轻点鼠标就会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既标准又快捷,并且还可以重复点出或根据需要点出。这样既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减少板书时间,又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 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成为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手段。
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数学有两大难点:立体几何部分与概率统计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现在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立体几何的理解,笔者借用高中的立体几何画板中的范例,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对概率统计笔者选择各种相关的软件(如Excel),重复多次实验,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与此同时,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也能帮助学生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须注意的问题
3.1 遵循初中数学教学的设计思想
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看做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他们的基本认知工具,也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3.2 使用信息技术不能过滥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思考 初中数学课程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特别是当多媒体计算机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软件,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Flash、Powerpoint、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诸如概念教学、练习指导和学法辅导等课件,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题整合的过程之中,如何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手段,就成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在讲授多面体的展开图时,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给正方体的六个面标上字母A、B、C、D、E、F,但由于实物不透明,学生观察不方便。因此,我利用《几何画板》做了个正方体,给六个面着不同颜色并标上字母且可透视,再结合实物进行教学。这一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然,抽象于实践,创设了数学教学的良好情境,建构了较理想的学习环境,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比较自然地接受数学概念,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利用多媒体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换言之,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应用几何画板、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等多媒体工具,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亲自去体验,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演示两圆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的运动变化规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表现几何关系。那么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就发现了原来两个圆运动会产生这么多的可能情况,他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最后可根据圆心距和半径的关系对两圆的位置关系进行验证。
二、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介入应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灵活的应变能力、严谨的求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些都要靠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靠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不应让 “人机对话”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键盘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极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发展个性。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不求时髦,但求实用
课件的运用应整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针对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培养目的的数学教学,课件中存储内容要精练,画面要简洁,讲解和推导应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为帮助解决数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理解抽象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数学思想,我们认为,应根据数学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将课件设计成一些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让教师能按自己组织教材需要,针对各自不同教学思路,灵活调用各模块里的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网络电子教室应成为数学教育的理想场所
在人手一机的网络教室,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研究问题,在网络中查找数学资料,形成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把学习数学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直接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更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281-01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整合,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要求。让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整合起来,可以有效的改变老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积极探究,实现课堂的高效性。现将我在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整合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内驱力,利用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有机整合,使教育活动形象,生动,有趣。灵活多样。,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如教学七年级《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导入新课用幻灯片播放两组图片:第一组图片生机勃勃的地球和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第二组图片死气沉沉的月球和沙漠地带,让学生比较两组图片谈感想,学生兴致很高,兴趣浓厚,很快说出世界有了生命才生动,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再如教学八年级《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你”是谁,同桌的同学一起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歌曲的播放渲染了课堂气氛,结合实际说喜欢的老师,听说结合多角度展现老师风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整合,有利于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这样,通过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形象的视觉画面,既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思维变得异常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到有关“一国两制”知识点时,通过播放香港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实况录像片段,雄伟壮观的场面,意气风发的驻港、驻澳部队,雄壮的国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使学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伟大祖国的神圣与庄严,并在心灵深处认真体会与思考“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现实意义,促进了他们创新思维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整合,有利于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利用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内容,结合时事热点,学生实际,将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人,事,呈现课堂上,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八年级《难报三春晖》时选用田世国为母捐肾,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学习《我爱我师》用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用幻灯片播放08年汶川地震中许多老师为保护学生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的画面,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四、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整合,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实践性,教师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许多品德,特别是公德,必须在公共生活的环境中,通过公共交往才能得到体验和内化。例如教学九年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让学生收集学校(或社区、乡村、社会)有哪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象?还存在哪些有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象?思考:对于后者,你认为怎么办?要求学生将收集的材料分类整理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探讨。结果绝大部分学生积极性很高,当时就迫不及待向老师做了请教、调查,回家又向家长做了请教、调查,并上网查询,得到满意答案。通过本活动,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又引导学生认识到精神文明活动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增强学生抵制有害文化影响的能力。
五、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整合,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