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范文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科学生物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

第1篇

一、从课程设置看衔接

小学从三年级至六年级均设置了《科学》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有8个分册;初中在七、八年级设置了《生物》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有4个分册;高中设置《生物》必修和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各3册,本文只涉及必修3个分册。下面表1、表2分别是小学《科学》各分册和高中必修3个分册中与初中《生物》有联系的部分内容比较。

仔细比较上述两表中显示的各教材分册中所涉及的内容可知,在有关生物学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小学《科学》和初中《生物》之间有关联的内容很多,并且在初中《生物》中这些内容的阐述比较仔细、深入,涉及面更广,技能要求更全面;而高中《生物》在遗传变异、生态系统、生命活动的调节、科学探究的过程、生物技术等方面与初中《生物》联系紧密,在初中《生物》的基础上,更加加深拓展了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再加上选修的内容,为学生以后接受专业生物学教育做了很好的铺垫。其中,初中《生物》教材的设置起到了很好、很明显的衔接作用。

二、从教材内容看衔接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小学《科学》中的有关生物学的内容,较少涉及生物体的组成结构、生理功能,较多描述外部形态、生活习性,例如“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吃的学问”“养蚕”“我们长大了”等,因此明显侧重于宏观知识方面。

高中《生物》加大了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学习,例如:细胞膜的有关知识、酶的作用和本质、核酸、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基因的有关内容等。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从小学、初中的定性分析的要求向定量分析转化。随着高中学生身体、心智、能力的水平发展,研究学习的内容也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高中《生物》更侧重于微观知识方面。

而初中《生物》在比较详细阐述各典型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宏观知识外,也开始涉及生理功能的实现等一些微观方面的学习,例如: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细胞核的作用等,知识认知开始由宏观向微观发展,初中《生物》教材的这些内容安排起到了“承下启上”的衔接作用。

三、从教学策略看衔接

生物科学不仅是事实和理论众多,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因此,在小学、初中、高中的生物课程中安排有不少科学探究的内容,也是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策略,3个阶段也各有侧重。

小学《科学》侧重于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用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达到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识记。例如:观察小动物、怎样搭配食物、养蚕、种油菜、做酸奶等。学生通过观察,亲眼目睹了一些奇妙的生命现象的产生、发展,而对怀有极高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儿童来说,没有比看一看、摸一摸、种一种、养一养等更好的策略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了。

高中《生物》的教育策略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研究,即科学探究,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1]。在高考试题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是“实验设计”,强调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该题型完成的程度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这一策略实施的程度。

在初中《生物》中也安排有不少实验,绝大多数是科学探究的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了解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基础上,要会“提出问题”、要知道如何针对问题“作出假设”,并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并相互“交流”。在探究的过程中已开始对“如何让实验更准确”、设法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提出了初步的要求。

从小学《科学》的观察,到初中《生物》的验证,再到高中《生物》的研究,初中《生物》无疑又处于“承下启上”的衔接阶段。

四、从学习方式看衔接

无论是小学《科学》,还是初、高中《生物》,其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中,有两点是一样的,即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2]学习小学《科学》如此,学习初、高中《生物》也是如此。学生在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增强了探究能力,在获取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为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只需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精心组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即可。在此过程中,初中《生物》中的一些实验,理所当然在小学《科学》和高中《生物》之间起到了“承下启上”的衔接作用。

五、从本地区教育实际看衔接

众所周知,初中生物学在初中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却又“无足轻重”。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社会对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等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市的“中考”科目中没有生物学,小学毕业会考当然也不考《科学》。所以,初中生物学的“地位”一直不高。

但在七八年前,为了使高中生物学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加强了对初中生物学的要求,我市实行了在初中八年级进行生物学会考,并将会考成绩纳入中考考生的总成绩的方法。从一开始的只统计“优、合格、不合格”,到以满分5分计入中考总成绩,再以满分10分计入中考总成绩(最近几年又不计分数了),近几年来小学毕业会考也将《科学》列入考查范围。

在小学毕业会考、初中中考、高中高考三级考试制度中,初中生物学要为高中生物高考作铺垫。而初中生物学会考的内容当然更注重与高中生物学的接轨,凡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初中生物学的部分(如表2),都成为会考重点。这更实际地体现了初中生物学“承下启上”的衔接作用。当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全心全意为学习服务。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学在小学和高中相关学科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作为初中生物学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初中生物学的教育教学,应该对小学《科学》、高中《生物》中的相关内容了然于胸,做好学科知识的“承下启上”的衔接工作,为教育事业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减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1世纪,是生物科学飞速发展的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直接相关。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还是从实际需要看,我们都必须加强生物科学教育,中职生物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生物课堂教学。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我认为要想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生物教师必须做到:减负,提高教学效率。

1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

1.1 教材没吃透

教师在教学中出于多种原因,随意拔高教学要求,或对教材作不适当的处理,使教学目标发生偏离。新教材注重先观察、实验,后概念、结论的过程式的叙述体系,仍旧被结论式的教学思路所替代。于是就会“穿新鞋,走老路”结果把活生生的新教材教得支离破碎,或成为旧教材的翻版,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人为地加大了学生的负担。

1.2 对学生情况不了解

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考虑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不以学生的认识规律处理教材,而以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结构为出发点钻研教材,教学远离学生实际,重点处理不得当,难点突破不得法,让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为两张皮,各管各的。无形中造成学生学习负担加重。

1.3 教学方法不当,课堂效率低

有些教师搞“教师中心论”,用 “填鸭式”教学,把学生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一味地“满堂灌”。也有些教师搞“学生中心论”,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由,一味地让学生自学,或搞一些新名堂,让学生分组讨论,而教师“满堂转”,不加以指导,结果导致一堂课学生嘻嘻哈哈好不热闹,但问题解决了吗?教学任务完成了吗?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消化”,只有课后“加班加点”,必然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 依“纲”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备教材

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吃透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中职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实验教学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2.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备教材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受教育的环境,以及学生的学习爱好,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学的这一特点,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并且把难理解的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实质。

2.3 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既要高容量,又要语言简练。教师讲课,主要是讲重点、难点和疑点;讲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讲知识归类和知识规律;讲解题思路和作题技巧等。在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生疑,促进知识迁移。练习题要精,解题方法要活,尽量做到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以提高应变能力。

2.4 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新陈代谢时,教师作下列设问:1)新陈代谢是一个什么过程?2)新陈代谢通过哪两方面的作用来实现?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代谢?3)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什么?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自然主动地归纳出新陈代谢的概念。

生物学知识中实例和数据比比皆是。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实例和数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教师引用海岛上的植物大多矮小或蔓生,岛上昆虫的翅大多退化或特别发达的实例就能形象、生动地说明岛上植物、昆虫对岛上经常刮大风的自然条件的适应。

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3 结语

减轻学生负担,不等于降低教学要求,而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不合理的心理负担,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但不是不要教学质量。通过减轻过重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月莹.如何提高中职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J].现代教育,2013,5:55-56.

[2]刘海燕.优化中职生物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下),2011,11:82. [3]董洪军.优化中职生物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教研版),2012,9:31. [4]徐华辉.对中职学校生物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42:142-143.

第3篇

关键词: 文学知识 生物课堂 教学效率

一、巧导课,唤起学习欲望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课堂伊始,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在讲《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优美的古诗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词,只要我们平时多加注意和收集,并在课堂上巧借善用,就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适当引用成语、谚语和俗语,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讲《遗传和变异》时,就借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样的谚语和俗语来引入。

二、巧授课,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而课堂提问又是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师生感情交流的纽带,是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其思维,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中精巧的设疑,恰似“引车入轨”。好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激活酶”,强化记忆的“催化剂”。在讲授某一内容伊始,可先用适当有趣的事物来设置疑问,以诱发学生急于解疑的思维活动,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体液调节”内容时,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补充讲授“昆虫外激素”,这时可引入如下典故:“楚汉相争,垓下一战,项羽兵败,逃至乌江边,正欲乘一只船渡江时,突然看见江岸沙滩上有黑压压的蚂蚁群集成‘楚霸王死’四个大字,他仰天长叹:‘此乃天意,非战之过’。说完,便拔剑自刎。”之后便设问:韩信设计谋害项羽,其计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学生们开始互问互答,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此,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而应有意识地留时间给学生稍作反思。这样,抓住学生熟悉但又不完全了解的事物,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不仅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会收到如同章回小说、电视连续剧中“悬念”的效果,从而使老师的总结更具准确性和权威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问题设计的成功关键在于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然后据此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形式。所设计的问题要严谨,有针对性、灵活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发其兴趣,启发其思维,才能真正帮他们高效达标。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适当运用诗词辅助生物学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例如,在讲授第八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时,可引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从而形象地描述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又如,宋词:“双蛾来翩翩,慕此堂上烛,附炎尽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飞蛾的夜生活习性和趋光性描述得惟妙惟肖,这适用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的动物趋性的教学。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若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则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正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教师良好的幽默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绪论》时,不仅告诉学生什么是生物学,而且让他们知道生物学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有用的。我说:“现代人类的衣食住行没有哪一种能离得开生物,如果没有生物,人类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向学生指出:“制作衣服的棉、麻和毛、皮,作为食物的粮、菜和肉、蛋,建造房屋用的木材和竹材,行路运货用的马车、木船,不都是取自生物吗?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将……”学生被我幽默的语言感染、振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如,我在讲授《生物的进化》时,针对“人类的出现”,向学生打比方说:“动物园的大猩猩和我们还是一家子呢!”学生听到这里,先是一愣,后又点头称是,高兴不已。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机智和俏皮。事实证明,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

第4篇

[Key words] Recommended;service philosophy;“customer” service;satisfaction

在学院2012、2013年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上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2011届毕业生为43%,2012届毕业生为46%,低于全国水平(57%)。2013年学院招生、入学教育及新生适应性年度报告上2012级新生愿意推荐本校的比例也才45%。为什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却不愿意推荐我们的学校呢,是学生不爱母校,还是母校没给学生足够的爱?如何让学生对学校教学满意、学生工作满意、生活服务满意?

作为高职院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选择本校,与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学生是直接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是高职教育的直接消费者、购买者、受益者,也是作为生产者,参与者、使用者,参与了高职教育的整个服务过程,学生满意了,学校才算是办好了。

一、把握形势 明确服务的主体和就业环境

1、服务主体有了新变化。近年来,高考参加人数逐年下降,各高职院校招生竞争异常激烈,我院的高职生源质量也有所降低,大部分学生录取分数只在高职切线上。另外,高职生源已经跨入了九零后,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相对于“70后”、“80后”大学生有了很大改变,他们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思维活跃,喜欢追求刺激,追求新鲜感。高职院校的服务主体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多样化的变化趋势,改变思路,不断创新,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全面服务的理念。

2、就业环境有了新变化。职业教育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多样化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是否接触过一些实际工作,经历过社会实践,是否达到企业所需的技术等级等,都是企业所关注的。企业在挑选人才不仅对文化层次和专业结构有要求,还要求毕业生熟练掌握某项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一经聘用就能及时上岗服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成为是否录用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更新观念 彰显服务理念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现行教育体系正面临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的教师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行为模式,我们以往的教育习惯,是不太关注学生的反应,老师说的都是“圣旨”,学生反映什么不重要。学校是“上帝”,学生是学校培养的“产品”,学校通过课程“流水线”,以及比较单一的“产品评价标准”,想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学生就该是什么样。可是时代变了,供求关系也发生了转变,现在的 “上帝”应该是学生,轮到我们教育者该去思考如何为“上帝”做好服务,思考如果我们想吸引学生,我们到底能为学生做什么?我们做成了什么?他们如何评价我们做的事情?只有企业愿意心甘情愿掏钱聘我们培养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不应该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让学生在3年学习结束毕业后有满意的工作,而且到了岗位之后学校还应一直关心他们,不断联系,帮助他们在岗位上走得更稳更远,只有这样的学校才能让学生愿意推荐。

三、把握重点 开展“顾客式”服务

学校把教育服务提供给了学生,学生享受到这种教育服务,并为此交纳了学费,那么不断改进教育服务,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这既是高职院校管理活动的首要目标,也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

1、做好教学服务。学生是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时刻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通过因材施教满足他们的个体需求。在理论教学上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不再被动地接受学生提问,而是主动思考、主动询问学生在学习上有哪些没掌握,哪些不清楚,主动为他们补缺补漏。在实践教学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尝试部分专业实验实训室随时开放,让感兴趣有需要的学生可随时进行实践操作。开展“兵教兵”即让学生教学生,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专业教师在旁及时补充更正的课余实践教学模式。在考核上也不在为成绩马首是瞻,从“单一”转向“多元”。教师评价角度要从以往单一的知识方面的评价,转向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角度的评价。比如,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等是否有进步。这种评价能打破传统的唯分数论,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亮点。

2、做好学生事务服务。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源,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待,才能真正的做到以生为本。在服务态度上要积极主动,“顾客”第一,比如当你和同事正在谈话时,学生来找你,需要你的帮助,你就要马上和同事终止谈话,立即帮助学生处理,这就是以学生满意率为中心的优先法则。再比如学生来找你办事,可是他要办的事不是你的业务范围,这时候你该怎么做?只是告诉学生这个业务不是这边办的,还是告诉他应该去哪各部门办?这两个方法都不可取,如果你把学生当成“上帝”,那么这时候你的服务态度应该是积极的,你该带着他到能办理此项业务的部门并交代清楚。学院目前通过设立学生事务中心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在就业方面,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不断地改进就业服务。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第5篇

关键词:学习;物理;可持续性;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4-0038-03

一、制约持续学习物理的原因分析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原本平衡的制约学习物理的内外“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许多学困生感到学习物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越来越低,讨厌物理、反感物理甚至放弃物理,学习物理失去了持续性,物理“滞销”的现象越来越凸显。笔者将制约可持续学习物理的内外环境因素归纳为如下图所示的十二个,其中“1.学习时间;2.物理实验;3.参观科技成果;11.强化训练;12.解题技能”等为硬环境(外环境),“4.物理语言;5.形象思维;6.逻辑思维;7.数学方法;8.哲学方法;9.理论联系实际;10.学以致用”等为软环境(内环境)。这些因素中,有的被过分弱化甚至被忽略,致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割裂,物理方法与数学方法、哲学方法割裂,理论与实践割裂,解题与学以致用割裂等等,直接造成中下生学习物理入门困难,以及难以可持续学习。因此只有重构和平衡可持续学习物理的生态环境,让更多的中下生喜欢物理,增强可持续学习物理的信心,才能提高学习物理成功入门并可持续的几率,物理学科才不会滞销。

二、重构可持续学习物理的生态环境

(一)充分重视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知识和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再上升到理性而来的。课堂上狭义的物理实验本身也包含有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规律、物理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对学习物理既基础又重要,有许多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许多学困生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完全是一片空白。这里以“长度测量”这一组实验为例,由于对长度测量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测量工具由粗糙到精密,即从刻度尺(木尺透明塑料尺钢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光的干涉条纹等等,都要求熟练使用,如果学生没有直接体验操作这些工具,仅仅停留在教师讲述的间接经验上,绝对不会深刻理解它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也不会达到熟练使用不出现错误并减小误差的要求。这样很难理解许多物理规律物理原理从粗糙到精确的发展过程,很难有后续学习物理的主动需求。

(二)充分重视物理的实用价值

许多学生运用高中物理知识规律解释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感觉不如初中物理有用,常常无法体验感知“学以致用”,误以为高中物理无用。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知识更为系统化,理性化,其“有用”并不直接体现在解释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而是体现在物理自身理论体系的基础极其广泛的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于此学生有必要正确理解“有用”,如果有意识地多听科普讲座、多参观科技成果展览、多关心相关科技领域成果所包含的物理原理、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等物理应用,尤其从参观科技成果展览的活动中,就能够直观地了解到物理知识在我们身边,对开拓我们的视野非常有用。因此平时我们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身边的初级物理现象上,还要正确理解物理的基础性、有用性,理论联系实际才不至于怀疑物理的学以致用无法实现。

(三)充分重视物理语言

语言对于学生并不陌生,通常课本上的语法都很简单并尽可能通俗易懂,平时好像能应付自如并没有在意。但物理教材有的由科学语言、数学语言、生活语言构成的物理语言,并非每位学生都足够的重视,一部分学生不习惯、没有形成真正物理语言这个工具,缺乏抽象思维,读不懂教材教辅上对物理问题的阐述,听不懂老师同学对物理问题的讨论与论述,给物理可持续性学习造成致命的缺陷。

物理中的科学语言,通常指物理名词、描述性的物理概念(定性描述的,或者理解上不能一步到位,逐步加深的)、定义性的物理概念(定量描述的,有定义式有量纲的)以及定性描述物理概念之间、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是建立在科学概念基础上的物理科学语言,是整个物理语言中最为基础的部分。

物理中的数学语言,通常指借用数学的函数关系来定量描述物理量与量的变化关系。有的是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而变化,有的是一个物理量随多个物理量而变化(通常运用控制变量法)。但物理中的数学语言不是纯数学、纯理论的,而是有适用条件、适用范围的,结果也需要讨论取舍,与实际相符。

物理中的生活语言,通常指日常生活中对物理现象、物理事件的描述性的语言,尽管其准确性、科学性略显不足,但它更加通俗易懂,是整个物理语言中必要的补充,尤其在科普读物中更是大量存在[1]。

(四)充分重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融合

物理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融合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于一体,这是能否可持续学习物理最本质的内因之一,片面强调一方面或者两个方面成分离状态都会阻碍物理思维的形成。所谓形象思维,是指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是人的一种本能思维,人一出生就会无师自通地以形象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比如以作草图的方式进行物理过程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都是典型的形象思维过程,它能使分析的对象更具有生动性、直观性、整体性,是建立物理思维的起点;而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尤其是逻辑思维中的“归纳与演绎”过程,即由个别性(一般性)前提推导出一般性(个别性)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比如在前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题目给出哪些物理量、这些物理量的关系、变量间的关系、独立变量间的关系等等,还需要将这些物理量通过运算规则(量于量的函数关系)来准确地确定它们之间,尤其变量之间、独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均属于典型的逻辑思维过程。

在学习初中物理之前,“自然常识”主要训练形象思维,“数学”主要训练逻辑思维,二者是分离的。即使相融合也是极少量又肤浅的。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许多学生物理思维习惯仍然停留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分离状态,极大的阻碍了二者的融合和物理思维的转向,但又非常需要新的物理思维习惯来取代这种分离状态的思维定势[2]。

(五)充分重视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研究物理规律最重要的基本方法之一,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演算(包括估算)、数学猜想等等在物理中多有体现。比如:实际问题物理过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演算数学结果物理结果实际结果等过程的转换;再比如:数学模型演算数学结果讨论物理量的取值范围、最大值、最小值;再比如:数学模型演算数学结果讨论物理过程真实存在状态;再比如:数学图像理解物理图像理解物理量关系理解物体真实运动状态,等等都是以数学为核心的物理问题研究。离开了数学,物理只能是定性经验和定性现象,就不会有今天的物理学。高中物理是物理学从定性到定量、从现象到本质的过渡阶段,数学方法的成分越来越重是必然的。数学是学习物理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因素,一切想忽略它、破坏它、绕过它都是徒劳的。

(六)充分重视哲学方法

许多学生对学习物理所需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方法不重视,物理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理学中广泛运用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和方法,比如:物理课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了唯物论所强调的物质性与客观性;受力分析、误差分析体现了哲学中联系的观点;物理模型体现了哲学中主要矛盾(因素)与次要矛盾(因素)的关系;物理过程分析往往需要用到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转化观点;整个物理课知识的学习理解都是典型的哲学所强调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等等。一旦把物理与哲学方法隔离开来,否定哲学的指导意义,那么我们的方法论就会迷失方向,必定造成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困难,学习能力低下,直接造成物理学习入门和可持续学习的困难。

三、平衡可持续学习物理的生态环境

(一)运用“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各个学习生态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各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地平衡物理可持续性学习的生态环境。体验式学习探究物理问题尤其探究原始物理问题,能有效地阻止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割裂等,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非常有效。体验式学习强调“做中学”知行合一,从体验中感知、模仿、提炼、生成知识,包括“具体体验;观察思考;形成概念;移植他处”四个步骤,操作非常简单,强调学生单独反思或同他人一起思考交流。物理体验式学习,将所探究物理问题融入实际应用情景(即原始状态)中,或者改造成原始物理问题,进行提炼、上升、理性化的体验,不断的获得认知上的冲突而理解更加深刻。物理体验式学习,更是以生态环境平衡并把各个学习生态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基础,如果偏废其中任何一项环境因素,体验式学习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或者不能顺利的完成体验式学习。

这里以物理现象与规律相结合的体验式学习,阻止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割裂为例。加强思维训练:①在物理入门阶段,要刻意体验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进行模仿训练,以实际例题分析、求解的过程为原型进行体验;刻意突出原型特征:针对实例过程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作图分析等(形象思维的比重大),再寻找实例中有哪些过程、有哪些量、哪些已知、哪些未知;再抽象为量于量间的关系,尤其是那些变量、独立变量的关系;再抽象到某个函数关系,建立公式求解(逻辑思维的比重大);再将结果放回实例中去讨论,比如解的取舍,矢量的方向(形象思维的比重大)等等。做到在整个实例原型中刻意强调:哪些是现象、哪些是规律、哪些思维属于形象思维、哪些思维属于逻辑思维;刻意强调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修正。②在学习引向深入阶段,要刻意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将现象“抽象”成为规律:需摆脱对实例原型的模仿,直接理解前提与结论间的必然联系的内涵,直接理解物理思维的内涵,加深现象与规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融合。③在综合运用知识阶段,要刻意体验直接切入逻辑思维,以逐步减少形象思维的比例。比如将一个物体的运动直接抽象为质点图,再抽象为图,再抽象为图、图,以至于抽象为一般函数图。

(二)运用“发现式学习”

“发现式学习”能够有效地阻止物理方法与数学方法、哲学方法割裂,较体验式学习更高一层次平衡物理可持续性学习的生态环境。发现学习的方法通常有:移植类似方法、概括实验现象,还有一类基于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演绎推导)和逻辑方法(定性判断选择)来“发现”新的物理规律(定理)为代表的发现学习[3],它是学生以发现新物理规律的探究视角,体验参与新物理规律“发现”过程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有助于对问题提出分析假设(猜想)验证(论证)等过程的具体理解;侧重于物理规律与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紧密结合,开发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定量相融合以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融合等心智潜能。发现式学习是物理可持续性学习的生态环境平衡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各因素的有机联系和能动性学习的结果,如果偏废或者不能充分利用学习物理环境因素的任何一项,发现式学习都难以进行。

这里以数学方法(定量地演绎推导)和逻辑方法(定性判断选择)相结合来发现学习新的物理规律为例。比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等,突出数学方法、逻辑方法与发现式学习结合起来进行发现式学习,必需使初学者理解物理规律的严密性、科学性;理解物理理论与实际过程的对应性,明白其中每一个演算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均有实际过程与之对应,平时的演算并非无聊的游戏;在发现式学习中,学生通过联系哲学方法保障其高质量的开展物理学习,通过数学方法体会发现定量的物理规律。

参考文献:

[1]余俊文.物理“教材精读法”的课堂建构与维度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2,(2):19-21.

[2]余俊文.中下生学习物理入门切入点的理性思考[J].物理通报,2012,(5):31-33.

第6篇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1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机械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随着课改的实施,初中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正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们很有必要研究采用哪些策略来保证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开展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于一些直观性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因此,教师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来讲授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另外,通过演示实验,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在以后的学生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各个实验。

二、利用当地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与探究”,而学生分组实验正是这种学习方式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双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技能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试想一想,有哪一种学习方式能比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及亲身体验、感受所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呢?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为他们创设亲身实践、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与体会,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感知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

三、研究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随着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会成为对每个初中生物学教师的基本要求。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可行性、操作形式及实施效果。

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分析初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第二、调查分析目前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现状和教师对此的认识;第三、分析教材的编制特点,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第四、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总结出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种应用策略,并整理出一些案例;第五、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对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有显著促进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改善同学关系,进而更有力地促进班集体发展;同时对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成绩也有显著作用。此外,学生在合作学习的人际交往中习得的合作精神、科学素养和社交技能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构建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四、注重学生课外调查,培养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等实践能力

调查研究是研究生物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学好生物学知识,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的一条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开展有关生物方面的调查研究是高层次、高水平的生物学技能,是二十一世纪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接班人所应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通过开展调查有关校园内及自己身边的动植物,调查身边生活环境的水质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土壤污染,调查人口的增长情况,调查塑料大棚的作物栽培等等调查研究活动。并指导学生分工协作,撰写调查报告,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实现关爱健康、关爱生命、反对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合协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调查与研究不容忽视。

总之,初中生物课堂的实效性教学要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采取贴近学生生物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是一门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科学,有待广大生物教师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林洪森.浅谈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8(4).

第7篇

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知识目标的表述。“课程总目标”指出,在知识方面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义务教育是公民基础教育,而不是专业人才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应当是作为普通公民所需要的知识,而不是只有成为生物学专家才需要的知识。因此,这里所说的“基本”和“基础”都是对培养合格的普通公民而言的。以往长期作为基础知识的某些内容,比如水螅、蜗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对于系统的生物学专业教育来说是必要的,但是离普通公民的生活终究太远,学习的意义不大,在课程标准中就不做要求了。这就反映了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仅面向将来不断深造直至成为生物学专门人才的学生。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的要求还有一条基本考虑,就是要处理好基础性和实用性的关系。既要选取生产和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又不能仅考虑有用,将种植、养殖、治病疗伤等实用性知识作重点,否则就要走上“三大作物一头猪”的老路。知识内容与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相关性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其时效性越长久,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就越大。因此,课程总目标强调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学习,用的动词是“获得”,而关于应用,用的动词是“了解并关注”。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从事实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概念的形成、对原理和规律的掌握,也必须建立在认知事实的基础上,因此,课程总目标还强调生物学基本事实的学习。生物学事实包罗万象,这时所说的“基本事实”是指学习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所必需的事实性材料。比如花、花的结构、花的类型、花序等都是事实性知识,其中花的结构是学生理解花的功能、形成花的基本概念所必需的,属于基本事实。 而花的附属结构、花的类型、花序的类型及特点,尽管以往长期保留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却不属于新课标所说基本事实的范畴。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要求的第三条基本考虑是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对需要学生单纯记忆的知识作了精简,对需要学生理解的概念和原理则提高了要求。比如,精简过多过繁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的内容,提出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要求。再比如,“具体内容标准”的内容和表述方式,也体现了这一思路。“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等等,都是要求学生达成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不是单纯记忆。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要求的第四条基本考虑是将生物学知识作为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知识教学与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达成统一考虑,而不是单纯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内容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打破了传统的植物、动物、人体等几大块内容的学科体系,让学生经常围绕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探究生物学问题,既有利于探究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为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打下理性的基础。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要求的第五条基本考虑是体现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其与技术和社会的紧密联系。例如,内容标准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而且将生物技术单列为一个主题。

第8篇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实验课教学 教学改革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学科[1],是生物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及专业课的学习质量。植物生理学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实验课教学是植物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训练,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已成为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3]。我院是一所新的专升本的地方普通高校,植物生理学是我院新生物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实验课是该课程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由于学院基础薄弱,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为了适应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真正实现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创造能力和对植物生命现象作出敏锐判断的能力,改革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1.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1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植物生理学是我院生物专业的一门新课程,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有限,因此,目前该课程所开设的实验课中绝大多数为基础的验证性实验,如从2005级到2007级生物科学专业所开设的实验内容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包括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发育的影响等内容,这些实验内容都属于验证性实验,内容简单陈旧,实验方法也是沿用传统的老方法,操作简单。综合性实验很少,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根本无法开设,这样的实验教学内容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2实验教学方法枯燥。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讲授和演示,学生听然后模仿操作。这种按部就班的“灌输式”实验教学模式在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尤为突出,如在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堂上学生完全按照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来的实验步骤机械地进行操作,基本是老师写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这种实验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制约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1.3实验设备严重缺乏。

我院是一所新的专升本的地方普通高校,植物生理学是我院生物专业的一门新课程,各方面的基础都还很薄弱。目前我院植物生理学还没有独立实验室,只能跟其他课程共用实验室,而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不仅陈旧,数量也非常有限。如目前称量用的天平只有精确度为百分之一的,而且只有一台供20名学生在实验课时使用;目前用的恒温水浴锅也只有一台不能显示温度的老式水浴锅。实验设备紧缺严重影响了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4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一直以来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课都没有专门的实验员,因而从实验药品、材料、仪器等的准备,到实验课堂上实验步骤、操作等的指导都只能由理论课老师来独自承担,这样大大地增加了任课老师的工作量,同时也不能保证按时按量完成实验课的教学。

1.5实验考核不科学。

目前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的成绩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验报告来给予实验成绩,缺乏有效的考核学生实验能力的方法,这种评定成绩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多种问题,使学生在该课程实验教学中往往是被动的,这些不利的因素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对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2.1改变教学观念。

生物学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学科,知识更新很快,新技术层出不穷,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要逐步改变过去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认识,把技能培养看成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

2.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植物生理学实验数量多、内容丰富,而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时安排一般为24学时,因此在有限的计划学时内完成全部实验项目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对实验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组合,主要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经费等具体条件,依据教学目标、内容、技术方法重新进行相应的组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可从两方面进行。

2.2.1实验要有代表性。对于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和实验所用仪器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可选择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或两个即可,如定量实验中一般都要进行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这种使用仪器相同的实验只要安排一个即可,如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或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其中的一个就可以。通过选择代表性实验,一方面可避免一些重复的内容操作,另一方面可在有限的课时内开设其他内容的实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选择哪个实验为代表,都应该做到让每个学生对所涉及的仪器的操作步骤和方法都能熟练掌握。

2.2.2增加综合性实验内容。如在植物抗逆生理中,可以进行的实验很多,包括丙二醛含量的测定、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等,这些都是分析植物抗旱生理指标的实验,应该设计成综合性实验,具体办法就是在实验室模拟干旱协迫条件,然后对一些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综合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

2.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长期以来,我们采用的是“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学生按实验指导书和老师的安排去做,整个实验过程由老师牵着走,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了事。这种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是必要的。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3.1紧抓学生的预习。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实验的内容、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有所了解,并且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由于预习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上课时学生会主动地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或跟老师一起探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效果,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

2.3.2提倡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实验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做一些准备,如实验需要用的一玻璃仪器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前做好清洗,有些实验所用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准备。通过参与实验的准备,可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3.2关注学生实验操作。实际操作是实验最主要的环节,也是衡量实验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初次使用的实验仪器,指导老师必须做到“手把手”地指导,并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2.2.4重视实验结果的分析。在实验中,不仅要求学生得出实验结果,而且要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它能说明什么问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增加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植物生理学是我系的一门新课程,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不仅缺乏,而且非常简陋,同时植物生理实验课没有独立的实验室,通常只能跟其他课程挤在同一间实验室,导致一些重要实验内容没法开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增加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是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此外,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植物生理学的每个实验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必须有实验员的协助,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2.5完善实验课考核办法。

植物生理学是我院生物学专业的一门新课程,一直以来都把该课程的实验与理论视为一门课,对实验的考核主要以学生平时的实验报告为依据,但是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是教师的主观性较大,缺乏评定的量化标准,容易出现一部分学生只会写实验报告而实际动手能力则较差的不良局面,较难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因此,在今后实验课中我们将更倾向于对学生的综合测评,着重以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路来评价实验成绩。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的课题,既需要大量资金、设备的投入,又需要教师与实验人员的合作、共同研究、讨论与实践。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我们能成功地把我院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9篇

一、摆正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物理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正确引导学生,不要把学生当成“容器”强行灌输,要根据初中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成功地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近科学。真正使课堂“活而不乱”。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实效性。

1.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认真备课是关键。备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吃透课程标准、熟读教材,将教材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要考虑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

2.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作为物理课精心设计的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有趣的故事、新奇直观的课堂实验、科学家简介、物理学史故事、歌曲、谜语、经典题的练习、以及复习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等作为新授课的引言,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比如:电生磁的引入,上课时我先用一个小魔术,用以一个密封的小盒子使静止的小磁针发生旋转,让学生去猜,并由此引出奥斯特实验。进而进行一定的探究引导,这样的导入让学生难以忘怀,对物理学科充满兴趣。

3.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设计问题精心构思,问题少而精,要体现教学重难点,反映教学的要求。要难易适中,问题有梯度、宽度和深度。教师提问语言准确,亲切和蔼,尽可地运用物理学科术语。

4.课堂教学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反馈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这样可以对本节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既避免学生死记,教会学生怎样应用。

三、认真进行课后反思为提高课堂实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课后反思,可发现不足,查找原因,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日臻完善。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使师生沟通更加有效,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剖析,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从而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价值;同时还要对及时对教学亮点的总结,把教学中的“灵光闪现”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成为稳定的理,使以后的教学过程更加的精彩纷呈。

第10篇

一、 对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服务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

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对数学课程做了明确的定位: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中职数学的教学有别于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不仅承担着提高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等数学素养的基本职能,还承担着为专业课程学习、职业技能的掌握服务的功能,应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它着眼于普通劳动者素质培养需求,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作为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的数学教学,如何实现与专业知识的有效渗透和整合,值得数学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与实践。

二、卫生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面

一方面,自从中等职业学校放开招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张,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断下滑,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普遍较低,且分化严重,很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都比较弱。薄弱的数学基础,不良的学习习惯,较差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断层、碎片化严重,导致数学学习难度加大,对数学的兴趣随之减淡,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增加和深入,疑难问题日积月累造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由于在数学学习上的长期“失败”经历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畏难心理,充满了挫败感,坚持理想信念信心不足,产生数学难学且无用的念头,认为在学校只要学好医学专业知识即可,数学的学习无关紧要。这种思想导致许多学生厌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数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2. 教师层面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对教学的组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理念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方向和效果。目前部分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陈旧,不了解数学与专业课之间的知识联系,仍以传统的单一的系统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专业知识基本不涉及、不渗透,导致数学学科被孤立,未能有效服务专业课程的学习,无法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仍是以试卷的方式考核理论知识为主,未重视应用性考核,该导向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养成的积极性,且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

3. 学校层面

由于卫生中职学校一直保持良好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即可就业,较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考取高职院校进行更高层次学习的意愿,同时对数学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往往只重视专业课程而忽视公共基础课程尤其是数学课程,直接导致学校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对数学的课时分配过少,难于满足较为完整的数学教学的需要,只能压缩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数学的教学。

4.教材层面

近几年来,中职数学教材的编写在专业知识渗透方面有所突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根据教学大纲配套出版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分为《数学》(基础模块)、《数学》(职业模块)(分为“工科类”和“财经、商贸与服务类”两种)和《数学》(拓展模块)三个模块,然而《数学》(职业模块)的内容对卫生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知识学习及职业岗位工作对数学的要求的关联性不大,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渗透,适用性受限。事实上,医学专业课程很多地方需要使用数学知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灵活性差,知识迁移不易实现,难于达到培养目标。

三、卫生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服务专业课程学习的平台建设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数学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系统理论知识传授的做法,转向更多地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层面,从关注数学学科知识转化到关注专业知识学习及职业岗位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注重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下面以此为指导思想进行卫生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服务专业课程学习的平台建设。

1.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在教材中融入专业元素

我校数学教师在充分调查医学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的前提下于2014年编写了广东省卫生职业院校公共基础系列规划教材《数学》(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用),该教材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注重数学知识的专业应用,将专业知识有机融入教材,目的是努力实现数学知识融合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融合到职业岗位的应用中,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岗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对数中引入pH=-1g[H+]的计算、声强级的计算等与对数有关的医学常用计算;函数中引入吸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函倒叵担环侄魏数中引入婴儿的体重与月(年)龄的函数关系;函数图像和性质中引入心电图、体温曲线图、脑电图、激素分泌曲线图等与医学相关的函数图像;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时介绍研究药物的衰变规律的药物动力学一级反应公式f(t)=ae-kt;概率与统计初步中介绍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等等。

2.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翻转课堂模式

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几年来,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推广。我校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上传和共享,学生可以很方便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获取学习资源,满足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因此我们将一些章节的内容制作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微课视频等,上传到学校的“云服务器”中供教师和学生使用,具备了“翻转课堂”的基本条件,然后在教学中进行实施。经过两年来的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自主性,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3.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

改变传统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的过程性评价机制。传统的试卷考核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而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性评价包括课中评价、课后评价和测试评价。课中评价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对发言、汇报探究成果、交流学习体验等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课后评价是对学生课后活动的评价,如作业、课外数学学习活动等的评价;测试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实施过程性评价以实现全面考核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素质的目的。

4.开展数学应用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开展数学应用竞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卫生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服务专业课程学习的实践成效

经过两年多的数学教学服务专业课程学习的平台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成效。

1. 专业问题驱动和融合,提高了学生兴趣和培养质量

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医学专业课程相关问题为依据,以岗位需求的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内容来自专业实际,教学案例源于岗位实际,既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降低了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难度和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经历了从厌学苦学到愿学乐学的转变,从而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专业教师和实习带教老师反映,学生懂得处理专业知识学习过程和职业岗位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和计算。

2.专业知识渗透和整合,更新了教师的数学教育理念

通过《数学》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对我校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掌握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并将其与数学知识进行渗透和整合,对我校数学教师而言是一次紧跟形势的教育理念的更新。

3. 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改变了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定位,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资源的提供者、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研究者,教学形式由“课堂讲解+课后作业”转变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需要及时改变观念,调整教学设计,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4. 科学评价机制的使用,保障了学生的个性化l展

充分发挥科学的教学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让评价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师的教学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11篇

关键词:生物制药;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生物制药专业发展及微生物课程建设概况

1.生物制药专业发展概况及培养目标

生物制药是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成果并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制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

2.微生物课程教学地位、教学目标及概况

半个世纪以来,微生物转化在药物研制中一系列突破性的应用给医药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医疗价值和经济效益。随着新微生物资源的发现、新的药物筛选模型建立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从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新药所显现的优势将继续存在,事实证明微生物制药在整个生物制药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微生物学在理、工、农、医、师范院校与生物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由此可见,微生物课程也必然是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职业基础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的分布、分类、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等理论与实验操作技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其后续课程包括发酵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制药工艺学、药品分析与检验、药剂学、药事管理与基因工程技术等多门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微生物分类、结构、生理活动等基础知识,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有关微生物生产的必要基本技能操作,并掌握应用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为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与生产实践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然而,一方面由于微生物本身个体极其微小,肉眼难以看见,其生命活动规律不易被人们所知;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微生物学领域中的内容日益丰富,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这样的客观情况势必给《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

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选用、编写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它是联系师生教与学的纽带。教师据此讲解课程,传授知识;学生以它发展能力,吸收知识。因此教材建设也一直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配套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入选为“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出版后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好评推荐和众多读者的欢迎。教材中的这些改革尝试主要表现在:

(1)在以往的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教学中,微生物课程往往使用医学类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医用”而忽视了“药用”相关微生物学知识的教学。因此课程的学习与专业培养目标联系不够紧密,而本教材依据药学类专业岗位群的需要,重新梳理与添加了课程内容,如:以“微生物与药学”为一个篇章,讲述微生物与药物生产和微生物与药物质量控制等内容。(2)十分突出实际应用。基本理论和基础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应用性、职业性和继续教育的特点,教材较多地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在医药产业、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医药用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内容比较实用,范围比较广泛,总结比较有针对性。

2.授课时对教材内容的“取”“舍”

一本优秀的教材可以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大多数学生,而对于教师授课来讲,还要注意对其内容的“取”和“舍”。“取”指的是教师平时要密切关注微生物学科的发展前沿以及在生物制药行业中的应用,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当前的新技术、新问题、新知识,补充更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都是可以用本课程的原理来解释的,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如:SARS、禽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的结构和致病性教材上不可能介绍得很详细,需要及时给学生介绍,使学生了解它们致病性和防治原则;讲解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验时,列举几起因微生物引起药物变质引起的医疗事故;又如,在讲授抗生素知识时,让学生了解当前生物制药的主要产品之一就是抗生素,简单介绍一些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及相关产品,分析当前抗生素滥用危机。“舍”指的是对教材的内容适当地舍其枝叶,抓住主干。由于微生物学课程内容多,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的限制,对本课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对于已经在前面课程中讲授过的或者后续课程将重点讲述的内容,为了避免重复,教师授课时要适当精简,要认真钻研教材,善于总结,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对于理论知识,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把整体内容的“主线化”,有些知识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挖掘出主干线外的分支线,至于相关内容可简单讲述,侧重其联系性。如微生物各论部分,与其对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每一个章节进行详细讲授,不如用列表的方式,对其形态、大小、培养特征等进行横向对比,抓住异同点;讲授微生物遗传与变异时,部分知识在《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制药》等课程中有系统介绍,可将重点放在如何利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开展菌种选育、弱毒株制造菌苗等方面。这样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养成横向联系看问题的思维模式和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技巧,由于《微生物学》课程讲授的内容是在微观世界下生活的生物,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较为特殊的手段,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发展创新”的原则,通过教师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PBL教学法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学创立的。PBL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运用于《微生物学》教学,特别是对某些概念纷杂枯燥、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教学,可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加

强自我指导性学习和问题解决技巧等能力等。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问题,提前一周发给每位同学,同时提供给学生参考书目和网址让学生课下准备,上课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让每一组推举代表回答问题,该组其他同学补充,然后,组织学生对某些有争议的结论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对该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问题作出明确的解答,并进行简要的串讲和总结。如:提出问题“防腐、消毒、灭菌有何区别?常用的防腐、消毒、灭菌方式有哪些?生物制药产业中防腐、消毒、灭菌的应用领域有哪些?”从专业的角度去解读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易混淆词汇,让学生掌握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又如,“历史上造成较大影响的真菌毒素药物中毒事件有哪些?常见的真菌毒素有哪些种类?各自的中毒机制是什么?容易污染哪些药品?怎样对其进行预防?”以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霉菌的产毒特点和危害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高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高度整合所学相关课程知识的作用,这个过程同时对教师的综合理论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并且也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课堂主持和时间控制能力。

2.现代化教学手段

《微生物学》经常涉及一些抽象的、微观的、描述性的内容,要在“微”字上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强大优势,搜索相关电子图片及影像资料,并且制作成具有较高保真性的微生物学图片及影像资料库,供制作课堂讲授课件时调用。江苏省兽用生物制药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建在笔者所在单位,拥有荧光定量PCR仪、荧光倒置显微镜等精密仪器设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从书本平面、死板的黑白世界转变为立体、鲜活的多彩世界,实现微观世界宏观化、文字叙述图片化、平面内容立体化、彩色内容真实化、静态模式动态化、复杂过程简单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目的,增强微生物的可视性、可感性。

3.典故史料法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发展凝聚着无数微生物学家的心血,许多流传的经典佳话构成了微生物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适时介绍令人难以忘怀的有关背景史料典故以及他们为微生物学发展忘我劳动的献身精神,展示他们不惧失败、百折不挠的拼搏风格,不仅可以渲染、活跃课堂气氛,还会激励学生为微生物学发展作贡献。如:列文虎克勤于观察,首先看到微生物的个体、科赫反复试验找到优良的凝固剂琼脂、巴斯德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实际应用难题、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与之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卡尔梅特和介兰受到农场主启发,足足花了13年的时间,终于成功培育了第230代被驯服的结核杆菌,作为人工疫苗、张仲景遭遇了家族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的悲剧,但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等,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增添了对《微生物学》课程的喜爱和期待。

4.多样化的教学技巧

如:形象比喻法,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中,有些要点既抽象又深奥,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如能恰到好处地打个比方,能使复杂问题顿时变得简单、形象、生动,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如用稍加修饰的鸡蛋比作细菌复杂的细胞构造,其要点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又如,图表演示法,有些教学内容用文字叙述,既嗦,又不易表达清楚,或者就很难进行表达,如果经过加工制成图表,可使繁琐的内容变得简单清晰,一目了然,帮助理解,便于学习,如: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比较、G+与G-细菌细胞壁结构成分比较等。再如,分门别类法,微生物学名词概念多,容易混淆,不便记忆,如能依据某种相近关系把它们分门别类放在一起,分析比较,寻找异同点,便于理解,如:内毒素、外毒素、类毒素等。

四、实践课程的改革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首先,要引导学生注重实验课,只有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才能对课堂讲授的知识加深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要通过“理”“实”结合、集中技能训练等方式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其次,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规范的操作技能,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理念。第三,要注重实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实验,为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满足生物制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微生物知识与技能的需要。

几年来,笔者和同事在高职教育生物制药专业微生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广泛、发展迅速、更新周期短的学科,社会的进步使得生物制药高职人才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大,因此,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要结合社会需求、专业特色、高职教育特点继续深入地开展,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大胆探索,不断实践,争取把《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秦春娥.高职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09-110.

[2]朱善元,陈平.医药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刘英杰.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信息,2010(8):113-114.

[4]张文治,孙晔,俞苓,等.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微生物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2):386-389.

第12篇

一、生物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相融性

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有着共同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的思维是一个整体,都离不开人的大脑这一物质基础。有关研究得出结论,人的大脑中,左脑主要从事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主要是科技活动不可或缺的;右脑主要从事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蕴含其中,这主要是人文文化活动所必须的。但人脑的两个半球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科学研究表面,人的左右脑的发展是彼此联系、共同促进的。与此相对应,人的两类思维及其结果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从而使人同时接受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成为可能。

2.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差异统一性

首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有差异的两类教育,人文教育以及人文知识、人文文化为基础,重在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格的内在价值;科学教育以科学知识、科学文化为基础,重在发展人的人力,提高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工具价值。从这个角度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内容、形式以及功能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其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又是内在一致的统一体。人文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一样,也源于对客观实际、本质与规律的追求,常常与科学的求真要求一致。而科学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科学知识,源于对自然规律的探求,人类旨在求真的科学活动如同人文一样,强烈地表现出求真、求善、求美的勇于创新、实事求是、造福人类的崇高精神品格。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都是完整教育密切相连、有机统一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人文离不开科学基础,科学蕴涵人文价值。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非根本对立、水火不容,而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单一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弊端日益明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新的课程改革中也开始注重两者的均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协调统一的,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实践证明科学工作者人文素养的缺乏和人文社会学者科学知识的贫瘠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物学科作为一种纯粹的自然科学学科,也必须与人文文化教育相融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适应多变社会的人才。

二、生物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具体途径

1.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才能;要具有开放的意识、国际视野及国际交往的能力;要有自主学习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要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即要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复合型的特点。生物教育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也应该根据这些培养目标具体设计安排模式和方法。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近期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生需要学会四种能力: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学会做事(Learningto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tobe)。根据这四个目标,也需要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2.合理设置专业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宽口径的教育。专业设置还应积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通过专业方向的调整,在专业的不同方向上拓展,形成许多范围小、易调头的专业方向。要利用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通过自主设立专业方向,不断孕育新兴的专业,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生物学科的专业设置,应该结合具体人文专业方向,形成适合大学生学习心理的新型专业。

3.科学设置课程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课程内容丰富;第二,课程要综合化;第三,课程结构合理。生物学科与许多边缘和临近学科交叉,可以为与人文文化教育融合打基础。例如,当今高新生物科学技术教学中,如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课程的设置,均应考虑加入与之适应的人文知识,预留给教学以融合人文知识的空间,使大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知识和人文意识的熏陶。

4.灵活调整教学机制

生物学科教学环节除了采纳普遍的课程教学途径外,还要加大学术活动、课堂设计成分、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等部分的教学力度,以达到在教学中对人文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从而实现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全球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等人文文化和精神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教学中,使大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文化的同时,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接受积极的人文理念,同时引起他们对人文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承载大学人文教育的不只是专门的文科专业或院校,在理科教育或其他教育形式中渗透一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知识,实行通才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感悟。”生物学教师应该突破专业束缚,不断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变革自身的思维方式。明了在生物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可能和必要的,并在具体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通识教育和人文熏陶。

参考文献:

[1]唐华生,弘扬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J],北华大学学报,2003,(04):67-70

第13篇

关键词:中医 分子生物学 实验准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26-01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该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与医学联系日益紧密。中医院校的实验教学课程大多是实验性很强的专业课,而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大多是蛋白质和核酸等的定量实验,要求更严格,操作更复杂,实验难度更大,要保证实验课有序高质量完成,实验准备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环环相扣,不能疏忽大意。

为在中医院校普及和推广分子生物学技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校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于2012年全面开展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经历我校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从无到有的整体建设,从耗材购置到预实验进行,结合具体工作,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 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个人认为扎实的业务素质是实验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我校本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包括质粒的提取、基因组DNA的提取、PCR、转化等五个小实验,这些小实验之间具有连续性强、时间长等特点,要求实验准备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扎实全面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掌握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试剂配制,熟悉掌握设备仪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对不同实验结果有合理的解释。如电泳,胶的浓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片漂亮与否,任何大小的DN段都有一个合适的浓度的胶,做PAGE时胶的浓度更为明显;这些是实验准备的重点,那么怎么寻找这些实验中的重点呢?那就要在预实验中仔细揣摩实验原理、步骤;再如转化会有多次失败,许多人认为是感受态做的不好或者是抗生素加过量,可是有一次的感受态是“粗放型”做的,最后效果却很好,这有可能是载体自我环化没连上,或者是热激时间过长;对于抗生素用量多的问题,则把平板在恒温箱里多放置一段时间仍仍然什么都没有(这时抗生素已经失效),这就不是抗生素的问题了,这些只有实验之后才能体会;有时候转化子太多,就不妨把平板室温下放置数小时,挑大菌落(质粒拷贝数多)去验证。最后,作为实验技术人员,要关注国内外实验技术新动态,改进实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2 积极做好预实验

所谓预实验是指在进行实验教学或者是科学研究时,经常需要在正式实验之前先做一次实验,简称预实验[1]。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准备过程,而且实验准备人员能通过这一过程摸索实验条件,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同时许多新的实验方法和技巧都可以由预实验探索而来[2]。

每次实验都会因时间、室温、试剂批号及浓度和仪器的改变而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所以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预实验。做好预实验首先需要注意环境的干净整洁,该灭菌的仪器和器皿是否准备充足,然后认真完成所需要的各种试剂的保存条件、稀释时的配比等。

其次是仪器设备的准备,实验前要仔细调试设备,这样才能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比如我们实验室新买了一台离心机,空机转动很好,可是在预实验时发现放到里面的离心管顶部与机器有摩擦,及时与厂家联系进行维修解决了问题。其实预实验目的就是确定实验条件,寻找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课的正常进行。

3 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是实验准备的保证

实验准备工作特点是接触面广,与学校教务处、设备科、学科教师、学生的关系密切,处理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是搞好实验工作的重要保证。(1)设备科:分子生物学实验是一门新开实验,作为采购部门的设备科第一次采购某些耗材就有可能会发生理解上的错误,这就需要和设备科老师有良好的沟通,比如填写的购置计划只写着封口膜(全名叫无菌培养容器封口膜),在领取时设备科老师就先让供货商拿来一包样品(Para film),发现不对我们及时调货最终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2)学科教师:实验教学是教师和实验人员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在实验准备中要求学科教师意见,互相尊重,密切配合;(3)学生:每次实验课前都要给本实验室的负责人交代清楚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些必要的要打印出来贴在醒目处请学生注意。

4 加强日常管理

良好的实验室管理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4.1 实验仪器的管理

分子生物学操作中会涉及一系列仪器,管理不当或者使用不当导致实验失败、减少仪器使用寿命或损坏仪器,因此在进行操作前细致地了解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使后继实验事半功倍的一个必要准备。比如超低温冰箱和可调微量移液器,在超低温冰箱内储存的物品包装盒材质应为不锈钢、铝质或耐低温的硬质塑料。禁止使用纸盒、橡胶器皿、玻璃器皿以及软质塑料袋;尽量减少开门的次数和开门时间,以保证箱内温度的稳定;存取样品时动作应迅速,不能长时间打开冰箱。离开时务必确认冰箱已经关严。可调微量移液器在使用过程中动作要缓慢平稳,不使用时要调至最大值的刻度,使弹簧处于松弛状态以保护弹簧。实验结束后督促学生填写仪器使用情况表,如有故障要写明原因,以便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4.2 实验材料的管理

实验室的安全最重要,分子生物学实验经常与毒性强,甚至是致癌的试剂接触,像氯仿、异戊醇、甲醛、乙醚等许多溶剂,都应在通风橱中使用,并且注意保护皮肤和呼吸道。另外一些致癌物或诱变剂,像溴化乙锭等,在操作中要注意防护,并注意使用后的处理。特别是一些试剂盒,一定要掌握相关知识后方可使用。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列出每次实验的材料清单,每次实验课前组长按照清单一一清点,对于有毒及需要特殊处理的试剂要对学生交代清楚,同时要明确下课后按时把所有实验材料整理归位,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4.3 实验室卫生管理

从第一次上课就要强调实验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次实验结束后值日生认真打扫卫生,并将实验室仪器、物品摆放整齐,为下一次实验创造良好的氛围。

分子生物学的准备工作繁琐而复杂,即使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也难免会有疏漏,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经验非常重要。注意总结实验中注意事项,每次的物品准备都要有详细的记录,每学期实验项目一旦确定就不会改变,准备教师可以提前熟悉实验程序。娴熟的操作技能是保证实验准备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只有做到正确使用、熟练和规范操作,才能得到正确结果[3]。长此以往,可以改正不足,逐渐完善实验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蕊,于洪帅,丁宁,等.预实验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2):151-152.

第14篇

在笔者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学生认为生物学很难,很多学生的学习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也有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对生物学失去兴趣,个别学生甚至放弃学习生物学。总之,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普遍存在困难,认为高中生物较难、较复杂、不易理解。鉴于此,教师必须去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习,使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筑新信息的意义。生物学本身具有前沿性和复杂性,再者,学生能力有限,往往并不能够很好的找到新信息与原有信息直接的契合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作好引导,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理解、明白学习新知识的意义。要做好知识和学习的引导和梳理,教师首先要从态度上充分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和严重程度,并能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有充分的学习和思考,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知识体系;能够明白编者的意图并能把握每一章每一节所处的地位和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掌握足够的教学、学习理论,结合丰富的实践、生活经验,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联系、总结、整合知识,并逐步建立知识体系;最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联系前后,构建知识体系。便可以实现轻松快乐的学习,实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我校进行新课改,实行“271”高效课堂模式,该模式主要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课堂流程主要是教师导入、学生讨论、展示、点评和教师总结。然这种情况本身导致了知识的零散化、片段化。实际教学中,学生自学、归纳能力有限,教师为了达到学习目标,主要将自我发挥时间用在了突破重难点上,虽有导入环节和总结环节,但很多情况,教师忽视导入,甚至没有导入,总结也以完成教学目标情况为主。所以这进一步导致了知识之间的脱节,学生只是在学习知识点,并不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习停留在了表面层次,缺乏深层次的贯通、理解,这显然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也不符合教学和学习理论。所以学习起来难度很大。

笔者认为,在教学引导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进而构建知识体系。

一、导入环节必不可少、极其重要

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那么,教师首先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区”,然后再基于“现有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联系点,通过课堂导入,去接近“最近发展区”。一个丰富多彩、联系前后、逻辑严密、体现知识价值的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更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所以导入环节必不可少,并且至关重要,教师要用心思考,认真设计导入。联系生活、联系常识、联系初中生物,将导入作为学习的第一扇大门。

二、教学中贯穿先“林”后“树”的思想

在实际的课本编排和教学中,多是先“树”后“树”,“树”到“林”是一个由从小到大的过程,“树”是“林”的基础,符合逻辑过程。但是,首先呈现“树”,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在没有看到“林”的美景的情况下,学生往往缺乏兴趣,找不到学习“树”的意义。故而,在组织和引导过程中,有意识地先给学生“林”,激起学生兴趣,构建起大局观,整体感,然后再深入“林”中探个究竟。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衔接、完善和网络体系构建。

三、抓住核心概念教学

核心概念是生物学的主干,是对同一类生物学问题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具有统领具体概念和事实概念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核心概念,明确核心概念的地位。联系本学科甚至其他学科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归类、分析主次,纠正前概念。在核心概念掌握的基础上,综合建立本学科甚至各学科统一的认识和知识体系。

四、巧妙利用概念图、系谱图、流程图、表格、曲线、模型

图形、图像、模型具有直观、具体、清晰的特点,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也利于知识的对比、归纳、整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有意挖掘和绘制相关图形、图像、图表,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帮助理解,理清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其中,构建知识树是主动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构建《课时知识树》、《章节知识树》、《学期知识树》,教师应指导学生以个人、学习小组、科研小组为单位构建知识树。这样学生不仅逐渐的学会了知识、构建起了知识体系,更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提高了整合归纳能力。

五、课堂上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程标准要求有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很多教师仅仅注重的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觉得其没有实际作用,考试不会考到,也不是老师要教的内容,所以其往往形同虚设或者没有。其实,每节课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对知识的深化和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仅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健康成长,更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六、平时注意有意识培养学生联系前后知识、总结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在一线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教学、进行提问、拓展延伸、总结归纳等环节中应有意加强对学生联系前后、归纳整合,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读书中,要教会学生看目录和绪论;提问中尽量联系新旧知识,使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共性和连接点。再者,在训练和命题时,也应适量选择和创设一些综合题目,亦可以渗透一些高考题。有的教师觉得高考题太综合,太难,学生还没有能力解决。然而,等到学生把知识都学完,临近高考时,再构建知识体系,培养解综合题目的能力,未免太过匆忙,为时过晚了。

七、注重科学史教学和联系实际、实践教学

第15篇

【关键词】和谐互助 生物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08-02

和谐互助的教学课堂,打翻了传统模式下的老师为教学主导、学生死记硬背的模式,新型理念在于老师恰到其处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思考,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思维,锻炼求索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在日益提升,长期一来,课堂上的气氛活跃了,思维面扩大了,老师的负压也更小了,则会最终呈现出高质量的课堂效果来。

一、“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模式的优点

曾经,山东即墨28中进行过帮助式学习的实验,老师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科目的擅长与不擅长进行分类,将科目上刚好互补的学生结成互助对子,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对子优势科目的帮助之下,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升,后来,将这项措施在学校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实施,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中也是一样,我们发现有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教学效果比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学生是讲台下的主角,负责做笔记,听讲,交作业和考试等,老师是讲台上的主角,负责的是传道授业,但是,在新的模式下,我们的生物课堂,更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在问题提出之时,首先学生独立思考,其次,倘若遇到通过慎重思考之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他人的建议和提示,改正自己错误的思路,从而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自我学习,自我思考,集体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仅能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团结互助的习惯,自我检讨、纠正错误的习惯,同时,更能够收获通过努力,得到成果之后的喜悦。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舞台之上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提升学习积极性。

(三)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学生在小组探讨学习中,能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取长补短,如何提出建议并且接受他人的建议,久而久之,能够提升团队协作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无形中养成了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习惯。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讨论是一个集体贡献和分享的时候,大家同时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探讨别人的观点,当思维在一起碰撞之时,有可能还会擦出新的火花。

二、“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模式的关键环节

(一)师生交流预习的环节。在这个阶段,学生根据预习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互助提问与这节课相关的知识。教师在此期间仔细观察学生预习情况,哪些问题可以通过预习掌握,哪些问题存在疑问,哪些问题通过师友互助交流解决,在学生交流中遇到的困惑,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掌握整体学生预习情况。

(二)学生总结归纳的环节。总结性的教学在很多学科当中都非常的重要,尤其是理工科的学习。也是一节课浓缩精华的关键时期,对于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间所领悟到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总结。加深印象。在以上我们所提到的规划流程当中,最为重要的是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中既包括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包括了小组学习探讨的时间,应该占有一节课的主体部分,具体的时间安排需要教师针对每节课的问题设置,灵活的处理和安排,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旨在引导,提升了学生在自我学习,思考阶段的主体地位。

(三)教师巩固反馈的环节。老师出示三至四道典型题,让学生当堂限时完成,并让师徒互批,教师总结提升。

三、“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

通过以上简单的总结探讨,我们已经深知了这种学习方式的独特优点,那么在现实生物教学课堂当中,我们如何去指引学生的这种学习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能够讲出来,在小组探讨的时候,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下,将自己的观点和师傅(或学友)进行分享,并且对于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或者深入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能力加强了,思维角度发散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要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参与、学会探究、学会合作”的学习能力,实现从“我要学”到“我会学”、“我乐学”的转变。

其次,这种方式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学生应该明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经过讨论之后,要学会自己总结归纳,并且要能够将总结出来的东西,再表达出来,整个过程就是一种自我探讨,自我思考,自我总结,自我呈现的一个循环,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里,会收获学习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程度。在这个阶段,教师根据前两项工作情况,用多媒体出示不同难度的变式题,采用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讲;教师所讲,只是那些学生费尽心思儿学不会的内容,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自主探索精神,整堂课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完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

最后,新型教育模式,就是颠覆了老教育传统之下的说教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枯燥乏味,毫无新意。新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大舞台,而舞台的主角都是学生自己,他们进行探索发现,找出问题的答案,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胜利果实。而整个过程当中,老师表面上参与率降低了,但是,实际中,教师肩负着控制课堂进程,在关键时候,点播指导,并且鼓励学生的重任,这不仅仅需要教师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得以支撑。长期以往,教学水平上必然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也会日益提高。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陈述这种新型的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课堂上,笔者在导入新课之后,让学生就本节的导学提纲进行预习、交流和学习。笔者始终穿插在各对师徒之间,观察、答疑、询问。然后让一对师徒就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全班讲解,不完整的部分,笔者再补充和完善。

在分层提高环节,提问学生“衣服的颜色”属于生物的性状吗?有的学友回答“是”,这时,基础好的师傅就会及时纠正“衣服的颜色”是非生物,不属于生物的性状。从而达到了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最终实现师友互助双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目的。

目前,和谐互助的学习模式,已经在初步应用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勤于思考,团结互助,总结归纳的全方面能力,课堂呈现多元化的色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这种教学新型模式,是新时代教学的走向,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检验,希望能够真正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力打造标志化课堂,精英课堂和学生的进步课堂。

【参考文献】

[1]陈超.新课改下构建高效和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D].郑州:河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