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美术是义务教育中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在美术了解方面需要更多的是绘画的技巧和方法,了解更多的画家作品,老师通过了解不同的美术作品向学生传授更多美术技能和知识,从而完善对学生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对各种美术的热爱之情,可以激励和带动学生发展。
一、改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发展
有效的美术教学课堂不仅需要老师富有感情的教学方式,还需要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美术课。以往的教学中美术课不作为考试重点,常常被其他科目占用,尤其是在初三阶段,为了备考,美术课很少能够真正走进学生课堂。想要让美术教育体现它真正的价值,不仅要从课程上得到体现,而且要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美术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促进学生在美术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方面,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美术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关注学生发展,不仅要关心学生在美术知识领域方面的构建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方面的发展。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关注学生发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课堂上的主动探索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上好美术课。
二、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安排与对策,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才能上好美术课。课堂上活跃的气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老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课堂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例如在讲解初一《在校园中健康成长》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初中了解到题材绘画创作方法和人物情节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和对校园事物的观察力。让学生选择一些生活题材,选择一组校园活动场景照片,学生通过回忆和互相交流在校园里印象最深刻的事物,并把它作为绘画创作的主题加以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表现自己的构思,独立思考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目的就是在于启发创作灵感,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出更美好的画面。
激发兴趣是完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改变传统的模仿教学,使用现代化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和思考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展剪纸和折纸,动手做一些贴画之类的活动,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启发学生想象,渗透美术课堂
初中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心中的世界是无限绚丽多彩的,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个优点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美术课堂上欣赏是最重要的,美的欣赏让学生能够产生无限遐想,美的欣赏让学生能够进入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把学生带进一个美的意境中,使审美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讲解美术课七年级下册《校园的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向学生播放关于春天信息的画面,结合校园里春天都有什么样的景色,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共同设计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边欣赏边提问,让学生走进校园里寻找春天校园都有什么变化?“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学生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绚丽多彩的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通过多种画面让学生联想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通过自己的构思和想象把它描绘出来。让学生在愉悦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尽情地创作自己眼中的艺术。
初中美术课需要学生不断创造和想象,大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想象力。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初中美术课堂如同一棵小树苗,它需要的不仅是肥沃的土地,还需要不断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经过一系列的浇水、施肥、耕耘、萌芽才能长出一棵参天大树。因此教学设计对美术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资源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教学设计 适宜性
初中美术课程中教学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按照教材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审美实际,做到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审美,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审美的提升作为目标,切忌教学时过多信息、过大跨度、过高要求,超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基本能力。笔者结合所教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教学案例中探究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案例:《美丽的书》是一堂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手工课。通过以上两次单独的手工制作课,基本了解每个班的制作水平和制作高手。在《美丽的书》这节课上,书籍设计是一种立体的思考行为,从书籍封面、封底和书脊,再到内页,如果单独看都是平面的,但随着人们的翻阅、视觉的流动,这些平面则组合成一本立体的书籍,带给人美的感受。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书籍设计,融入到书的丰富多彩的美妙世界之中,形成“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设计思想,提高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根据学生个体及材料准备,可分层要求完成书籍的创意设计、制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意识,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书籍设计不仅是为书装扮一件漂亮的外衣,而且能在制作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制作的乐趣。
图(一)学生作品展示 图(二)学生作品展示
以上图片是学生利用两节课时间制作的属于自己的《美丽的书》。当学生呈现作品,我顿生一种想法,如果我是他们,希望在我交给老师的一瞬间,老师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其实在我们这样一个江南小镇上的农村中学,初中学生是由本地的农村孩子和来这里务工的外地孩子组成的,相比于城市的孩子多了几分腼腆和憨厚,又多了一点淘气。在课堂上老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总是刻意收起笑容,我有时有这样一种想法,我要做一个微笑的美术老师。我也这样尝试了,我给每个学生做了作品档案袋,把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瞬间用相机记录下来。我有时和学生开玩笑说,等若干年后,你再来看美术老师,我能翻出你学生时代上美术课的照片,那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呢?看着学生灿烂的笑容,我心里想孩子们现在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成长、不知道什么值得珍惜,可是老师知道在你们学习成长经历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美好的记忆。
图(三)《美丽的书》学生作品 图(四)《美丽的书》作品
通过以上案例,我对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有了一些想法,与同仁一起探究。
一、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应该联系学生实际而展开。
如地处江南小镇的农村中学,结合现在的教学条件,制定适合学生的课程是很重要的,如果老师要求过于浮夸,让学生有种遥不可及的感觉,那么这样的教学设计注定是失败的,是没有响应者的,也会给那些比较调皮的同学可趁之机,这将是从教的小学老师最头疼的上课纪律问题。记得这届初二学生不是我从初一开始带起的,在初二时才接手,接手时,我就制订了计划,第一个星期不急于上新课,我准备把这个星期定为互相熟悉周,让学生了解我的教学风格,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每个班的具体情况,尤其重要“军情”(班中的皮大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的设计适宜了你的学生吗?好比你做好了自认为很可口的饭菜,可是客人不喜欢吃,你就是白忙活。记得上课时总会碰到几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有时我会想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每个小家伙的动机是不同的,抛开学习成绩这件外衣不看,老师真正用心观察过学生吗?传统意义上认为学习不佳的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最丰富的,大部分人很希望甚至更强烈地期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肯定。在设计教学中千万不能忽略这些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学习能力,如果兼顾到这些同学并使他们从学习中得到肯定,你的课堂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应该联系环境而展开。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先体会课程的可行性,有时我是这样想的,把学生想象成孩子,如果我的孩子在上初中美术课,教师要求带的美术用品是我能够准备的而且乐于准备的,那么我就会对这样的美术老师很敬佩,反之,准备了一大堆,又花了很多钱,心里肯定不舒服。我在读研时,听钱初熹老师的课,大受启发,在日本很多美术作品都是用家中不起眼的废旧用品制作完成的,有一种变废为宝的神奇魅力。而且能锻炼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三、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应该充分考虑课程的成效性。
【关键词】设计 美术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131-02
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教学要素及其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美术课堂教学还是对学生进行感知美、认识美、了解美、鉴赏美的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充分发展教材,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同时不断积累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业务能力。本文就如何设计好美术课的教学进行浅谈。
一 课堂教学的基础设计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明确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观念为指导,深入钻研教材,明确目的、任务、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与认知心理,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全面考虑,才能找到适合于本节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案。
二 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教学
有人说:“魂在艺存,魂丧艺亡。”作为一节课,课堂气氛的失色等同于艺术的“丧魂失魄”。教师善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气氛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本身是一种注重人的兴趣、情感、精神、活力得以提升和释放的整体行为过程,而兴趣无疑是课堂教学得以成功的摇篮。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
首先,激发兴趣是引入课堂的有效途径。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美术课堂中尤为重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向日葵》一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通过演变成一朵向日葵,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次演变,自由组合,想象添加,学生们用学过的知识大胆创新,有的“向日葵像地球”,也有“冷色调的向日葵”……真是千奇百怪、新颖别致,一个个稚气、巧妙的造型充满着灵气。
其次,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剪、拼、撕、贴等制作方式,加强学生动手与动脑的协调功能,改变单纯的传授与模仿教学,运用具有时代气息,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实践观察、思考、想象,从而达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目的。例如:开展《鸡蛋壳贴画》《折纸》《剪纸》《拓印》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创作的方法,达到审美和创新双管齐下。
三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主角”的介入,不但对学生兴趣的产生、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起催化作用,而且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精神的形成乃至积极情感的形成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实践证明,当学生“进入角色”时,其理解概念,发现问题,计划步骤或作出完善答案的能力,以及评述实践与评价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因为,在教师们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在主动的参与活动中,往往对问题更具敏感性,对创造性的成功更有信心。
例如,在“我的故事”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生活中一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那么你们最喜欢用什么形式来画呢?同学们会边想边回答:“漫画”、“卡通”、“素描”……然后我再提出问题:“故事中的人物通常会有哪些表情?”回答:“哭、嚎哭、微笑、大笑、狂笑……喜、怒、哀、乐的表情。”从中可见,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已探索性地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达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同时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做学习主人的快乐。接着,我提议让几个同学上讲台为大家表演常见的“喜、怒、哀、乐”等表情。在表演过程中,台上台下气氛热烈,笑声一片。在笑声中,学生之间相互完善各种表情特征,会发现面部的眉、眼、嘴对表情的变化至关重要。当然,目的不是要学生表演,而是描画表情,并从中找出各种表情的规律性特征,然后,将各自归纳的规律表情在黑板上进行摆置演示。这样,就可能使学生都能进入角色,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创作,主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四 启发想象,渗透课堂教学
学生心中的世界绮丽而又怪诞,他们表现的常常是心中所想,而并非所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抓住这一特点。美术课堂教学离不开随堂欣赏,美的欣赏给想象扎上了翅膀。作品的本身形象不是意境,它只不过是想象的触发剂,想象的母体。司空图所谓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即讲此。如果说课堂的整体设计来源于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那学生的创造力则是情趣,审美素质和丰富想象力的结合。如教学初一年级上学期《和平鸽》一课时,课堂设计的大骨架是通过直观的欣赏和艺术思维,归纳出招贴画的设计原则,由设计原则展开创造性想象,进行构思、表述、动手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面对制作的《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挂图,由色彩、构思、构图形成的强化、简化、美化画面,使学生耳目一新,由教师引导欣赏提出问题,使欣赏深度向理性化发展。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它象征着什么?”因为画中有鸽子,学生联想到和平,所以回答比较完美。和平鸽是世界和平标志的象征,表达人类对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在设计步骤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主题进行构思主意,然后口述根据确定的主题构图、构思、色彩,学生形成意象画面,并让学生加题目,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最后是动手,即完成作业。“教”不一定只靠教师“讲”,“学”不一定只是学生“听”。“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因此,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法,在愉悦中去进行艺术创造,可使作业的表现程度和艺术创造的水平远远超出自己原有的水平。
创作活动中的构思、口述、动手,旨在有意识地加大加深形象思维,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由易到难的思维与想象过程,必然以学生固有的双基知识作基础,长此下去,必有硕果。
课堂如同一片沃土,置身于它上面,需要的不仅是汗水,还有科学和严谨。盼望收获是欣喜的,那耕耘、浇水、施肥带来的萌动、抽芽、长叶到茁壮,也不失是一种。学无涯、教无涯。世上无现成之路,需要人们去探索、去创造。新的曙光,总是在开拓者的一方。
其一,对美术设计基础课认识不足。美术设计基础课作为美术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来说尤为重要。中职美术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得到技能和审美方面的双重收获。但是,从目前中职院校对于美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安排来看,比较偏重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但是,过于强调技能的结果就是忽视了对学生美术品行和内涵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二,对教学目标的掌握不够明晰。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学校的一系列教学后将要达到某种状态的一种具体的、明确的表述,描述的是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制订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对教学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中职美术设计基础课教学目标不够明晰的表现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顾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细化知识,也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掌握不明晰,对所有学生都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和专长的发挥,也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三,对教学方法的把握不够完善。对教学方法的把握不够完善,首先体现在教学方式的单一上。部分教师在实施美术设计基础课教学时,依旧采取教师主讲、学生倾听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单薄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循规蹈矩,遵循教学大纲,这就使得教学与美术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潮流脱节,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二、实现中职美术设计基础课创新教学的策略
其一,因材施教,整体与特殊教学相结合。教师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潜力的发挥。为此,教师应该创新思维,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将整体与特殊教学进行结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整体教学,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个别或者小组教学,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位学生的能力和潜质。
其二,开展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以往的基础课程学习都以课堂教学为主,向学生系统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其实,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果可以与实践相结合,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中职美术设计基础课教学中,也可以适当结合各种实践方法。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实践方式实现:首先是参观法,即教师带领学生去各大美术馆和艺术展览馆参观学习,通过视觉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理论;其次是讨论法,即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实物,供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可以收获很多。
其三,设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由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共同组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至关重要。为了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应该从设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入手。教师通过设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也会让学生内心充满自信。如,对于学生平时的作品及个人表现等采取班内小组互评的方式,这样既有利于实现评价的公平化,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也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带领班级学生举行优秀作品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同时,教师还要把握好自身的言语评价,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美术设计基础课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 中职 美术设计 教学思考 教学实践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使得一些独立发展的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日新月异的软件提供了绚丽多变的特技效果,给设计人员带来新的工作手段和观念。一个成功的设计师既是艺术家,又是计算机创作专家,他的任务是把艺术设计创意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中职《美术设计基础》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美术设计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为学好相关软件做好准备。课程包括内容较多,涉及美术知识范围较广,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该门课程应侧重以下几点:
一、分析课程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计算机专业《美术设计基础》课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即“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设计基础”,每一部分内容中又有诸多的小分支,在传统的美术专业教学中,仅结构素描一项内容就要花大量时间才能掌握,而在本课中才安排十几课时,对于没有一点美术基础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能掌握一点皮毛就已经不错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准确定位,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特点和学生现状,找到学习的切入点,必须力求打破传统的造型基础教学“重视具象绘画技巧”的教学模式,不能面面俱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结合多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特点,重视能力的训练。例如在“造型基础”这一章的教学中,以结构素描和设计素描作为主要内容,通过讲解透视知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多研究结构,对各种典型形体的结构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再画复杂形体结构时就可通过简单形体的拼接轻而易举地做到。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美术设计的目的,学会突破难点,重视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学会感受、观察、体验、表现等方法,力争在短时间里掌握设计基础知识。
二、学会感悟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这就是说,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反过来又会对人们起着美的教育作用,从而提高人们欣赏艺术的能力,这种欣赏艺术的能力的积累,就是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的是要通过艺术鉴赏的实践。对艺术作品看得越多的人,就越能鉴别和欣赏艺术。多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是培养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加大欣赏的“量”,另一方面又注意欣赏的“质”,教会学生如何感悟作品。我总是先让学生谈感受,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然后再透过学生的理解加以点评,这样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就会动脑子,用心去感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审美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增加欣赏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领域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缺乏美术基础,文化知识水平也不高,所以美术设计的学习不能单纯停留在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而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加深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设计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每一部分我都增加了课本中没有的欣赏内容。如在“结构素描”教学中,让学生欣赏一些光影素描、结构素描和设计素描的范画,光影素描虽然不是重点内容,但也要让学生了解,通过对比,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结构素描。在“构成基础”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欧洲近现代绘画作品,了解了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众多艺术流派。从这些作品中学生很容易理解构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对于理解构成、了解具象到抽象的转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单单了解历史是不够的,学习美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真正走进设计,为此我让学生欣赏了大量的现代构成和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启发了思维,点燃了灵感的火花,将学生逐渐领入设计的大门。
四、开展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创新能力培训。美术设计是最离不开创新的,设计的精髓就是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设计。某些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设计就是计算机的应用技巧,满足于一些计算机图形处理的特殊效果,忽视了计算机设计创意的重要性。从计算机设计与创意的关系来看,人始终是第一性的。创作意念才是真正的主角,计算机只是辅助工具。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我们经常根据某一主题进行设计,启发学生对身边一些熟悉的产品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画出草图,再进行小组讨论。或者从某一自然物象出发,发挥联想和想象,尝试各种表现方法,这样做改变了一些学生的从众心理和喜欢人云亦云的毛病。通过欣赏作品和案例分析,他们养成了勤思考的好习惯。做练习时要求同一主题多种方案,启发学生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改变了某些学生的思维定势,这样设计出的东西才会有新意。经过这些强制性的训练,创新的意识逐渐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
五、丰富表现手法,加强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似乎鼠标轻轻一点就能轻而易举地做一名设计师,其实不然,美术设计的基本功才是做一名设计师最重要的能力,只不过当今的设计师更多的是使用鼠标作画笔,显示器作画纸,而一些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集成了某些高难度的绘画技巧,使设计看起来更容易表现一些手绘难以达到的效果。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中,如网页制作、photoshop、3D等都要有美术基础才能学好,而美术设计也离不开这些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将计算机软件与美学理论结合起来,用于设计实践,才真正达到了学习美术设计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总是结合相关软件的特点来讲解设计知识,练习过程中也要求学生兼顾多种手法,手绘草图和计算机设计相结合。
总之,《美术设计基础》课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作用显著,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学好、用好相关软件的基础,是走进设计大门的钥匙。
【关键词】家具设计;美术绘画基础;美术基本功;创作思维;分格差异
高职院校中的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三大构成、建筑制图、居室空间设计等专业课程,都与美术息息相关,换而言之,美术的教学好坏或是实际落实与否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实际应用以及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本文借助家具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探究并分析,并依此作为未来教育教学的基本参考。
家具设计不是一门简单的专业课程,也是与多学科相关的并具有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涉及到美学、机械学、人机工程学、营销学等多种学科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家具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它逐渐成为热门的学科之一。因此,全国有很多高校或是高职院校也纷纷增设家具设计专业,并且,虽然各高校或是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方向各有不同,其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但都认识到绘画基础教学是家具设计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以高职院校为主要切入点来,结合自己的相关教学经验对高职院校的家具设计中的美术绘画基础教学方法作出一些探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绘画基础教学对于家具设计专业来说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绘画基础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素描、色彩、速写等,这是所有学习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绘画课程,也是在家具设计教学体系中最为基础性的绘画教育课程。之所以这么重视绘画基础性教学是因为:
从起源看,家具设计源于工业生产;从特点上看,家具设计有着艺术的性格。这就决定了家居设计在保证工业化设计和制造的基础上一定要保留其应有的艺术性,即:艺术特色。而这种艺术特色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中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具体来说,在家具设计的草图或是效果图中,如何将所涉及的家具以一定的具有美感和特色的具体视觉形态展现出来是作为家具设计人才首先应该具有的素养。从美学角度上可知,具体的视觉形态又必须依赖于一定的造型来体现,而造型能力的培养和具备又最终是通过绘画基本功的训练来实现和保证。因此,绘画基础课是家具设计专业的基础中的基础,是专业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的侧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本专业乃至在今后就业过程中都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二、如何来进行家具设计中的美术绘画基础教学
家具设计具有介于艺术与技术之间这样的特点,一方面,绘画基础课应为专业提供基础保证;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家居设计中的美术绘画基础教学又与纯绘画专业的教学中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如何来进行家具设计中的美术绘画基础教学”确实是我们应该深思和不断改进的。
第一,想要处理好绘画基础课程与家具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教师就需要首先了解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家具设计专业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同时,教师对于所教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美术基础水平要有所了解。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和思考,教师才可以认真组织教学内容,将其以最为恰当的方式来展现给学生,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更加有效的进行落实。
第二,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去落实美术基本功的训练,这主要包括素描、色彩、速写等训练。这些美术绘画中的基本功对于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重要作用。素描、色彩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物体的造型、色彩搭配、明暗调子、质感、体积、透视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这对于今后的家具设计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而速写练习能使学生迅速掌握物体或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速写训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高效地掌握造型能力,这也是家具设计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可以使设计人员在灵感来临时迅速记录下来或是看到什么好的东西迅速记录下来。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快速造型的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放在教学首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第三,在教师强调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需要强调和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过程这个问题,因为家居设计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变化和更新的专业,其所面对的潜在客户是需要得到与众不同的效果或是具有自己特点或是特色的设计。可以说,家具设计人才应是极富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这种创造性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落实的。因此,老师在进行绘画基础课内容的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地介绍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例如不同风格的美术名作图例、美术发展史所涉及的重点美学思想等,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让学生在发散性和探究性思维中从事这个专业的学习和设计。教师要放弃传统教学中约束课堂的条条框框限制,鼓励学生的开创性思维,对于学生学习理念和知识积累都要进行加强,激发和引导其学习中的“悟性”和“创造性”。
第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落实。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不断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使绘画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课程的“基础”性保证,而并非只是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快速造型的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放在教学首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为了避免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专业教师既可将单纯的素描教学转变为专门针对设计的素描,将绘画色彩的教学多侧重在装饰性色彩这个方面。并且为了更好的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加深学生的理解,也可加大学生在室外写生的训练,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第五,教师在绘画基础教学中还要注重对于学生在风格方面的关注。由于家居设计这个专业本身需要一些文化底蕴,虽然家具设计随着时代的变化,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但是,家具设计本身时需要文化支撑的,不同文化背景中对于家居设计的要求是不同的。具体来说,教师在绘画基础教学中的写生或是创作中,要引导学生以不同风格来设计家具图纸。这就需要教师在绘画基础教学中多多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家居设计,可以以幻灯片的形式来向学生介绍它们之间的差异,这也是绘画基础课的一个有机部分。例如,德国家具设计风格历来严谨、理性,以功能性为首选;意大利讲究家具设计与生活方式和品质的结合,突出和强调优雅与浪漫的气息;日本的家具设计则是处处体现出高科技与传统的结合;而中国家居设计则是将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博大精深渗透到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着现代性、时代性气息,让两者的结合得到最完美的结合。
综上所述,美术基础教学对于家具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时必须注重绘画基础的专业培训。只有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家具设计与绘画基础课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正确把握家具设计基础教学的客观原则,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自己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更加优秀的家具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曹辉.浅论职业美术教学中创造性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一、美术教学导入设计的几项原则
1.时间不宜过长原则:初中美术课一节课时长45分钟,根据课型特征,一般来讲主要用时应该分配在学生练习和实践操作阶段,用在导入的时间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时间太长影响后面的教学用时,也有喧宾夺主之嫌。
2.适合性原则: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当针对某一课有很多好的导入设计时,我们应该选取最方便、最容易表达的方案。
3.趣味性原则:导入应别致、生动有趣、吸引人,做到这点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语言生动、情感丰富,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
4.启发性原则:导入要具有直观性和启发性,应该尽量以具体的情景为基础,引入新的知识。
5.关联性原则:导入要具有关联性,导入的内容要与新课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不能牵强附会,要求是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
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导入设计举隅
(一)结合生活,从学生的经历出发
[案例]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复的魔力》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设计]
播放无锡灵山大佛景区梵宫多彩穹顶视频,请学生欣赏。提出问题:欣赏的视频中图案有怎样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揭示本课的学习主题并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
教学前两周我刚好带领学生到无锡灵山大佛景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当进入梵宫之后,大家发现梵宫的穹顶是用莲花花瓣状的带有雕塑感的图案来装饰的,从底座到穹顶依次缩小构成了完美的渐变重复,再加上声光电的效果,显得美轮美奂。当时大家都感到十分震撼,我用手机摄像记录了下来,觉得很美,回来后当设计《重复的魔力》这节课时,我立刻想到了这个素材。学生对此亲自体验过,记忆犹新,所以用它作为导入新课的素材非常合适。让学生知道这就是重复构成,重复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这么广泛,装饰后的视觉效果是这么完美。
(二)结合时事,从学生关注的热点事件或事物导入
[案例]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7课《张贴的画》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设计]
课件出示巴西世界杯宣传招贴画(构成:由巴西传统图案和巴西风情图案构成的两条踢球的腿和足球巧妙围成的巴西版图,中间是主题,左下为时间要素、右下为大力神杯形的巴西世界杯标志),同时出示问题:从这张宣传画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招贴画的概念,强调宣传作用,并揭示本课学习主题。
[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时间为5月中旬,巴西世界杯即将召开之际,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此比较感兴趣,在很多媒体上都见过这张宣传画。再加上这张宣传画设计相当有创意,画面布局富有动感、主题鲜明、图案丰满、色彩和谐、基本信息完备,用它来进行导入最适合不过了。用这张宣传画导入,我想到的是它具有较强的启发性、针对性,而且是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这就显得比较自然。学生在接触正式教学内容之前,通过这一张招贴实际上就已经对招贴画的样式、构成、作用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解,这有助于后期的教学开展,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创意设计和绘制上面。
(三)实践操作,激趣导入
[案例]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设计]
师:老师现在要用较短的时间来完成一幅兰花图,现场创作,而且会送给今天上课学习最认真的同学,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老师创作大作。(完成后)师: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工笔画,知道画一幅工笔画的时间会比较长,今天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画了一幅国画,请问老师今天用的这种绘画方式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顺此展开写意花鸟画的教学。
[设计说明]
关键词:初中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35-01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也要求要从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因此,对美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十分重要,由于传统教育中对美术课程的重视不够高,而素质教育的历史又不是很长,因此,初中教育中的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一、初中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现状
1、对初中美术设计课程不够重视
我国的艺术发展教育起步比较晚,重视程度也不高,传统教育只重视所谓的“主科”,将美术、音乐、体育等教育划分到“副科”之中,没有规范的教学模式,也没有明确的考核阶段,尤其是在中小学,它们只是作为学生学习之外的娱乐放松课程,因为在正式考试中,美术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老师、学生和家长对其重视程度都很低,甚至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学习美术会耽误学生的学习,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影响了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很多在美术上很有天赋的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美术的最佳时间,严重阻碍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2、教学方法不完善
传统的美术教学都是在普通教室进行,设计主题由老师指出,再由老师在前面示范,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因为美术设计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普通教室无法体现美术设计教学的这个特点,使得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看不到设计的整个过程,感受不到设计的理念。此外,在美术设计教学中,老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设计技能的培养和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不能从深层次对设计的理念和内涵进行感受,找不到学习的重点,而且只会纸上谈兵,真正操作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3、教学模式太僵硬
传统的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是,老师确定主题―老师导入新课―老师课堂示范―学生模仿学习―老师课后评估。从这个模式中可以看出,在整个美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始终占主导地位,决定着整个教学的进行,这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比较强,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学模式比较僵硬,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评估阶段不科学
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老师往往比较注重在技能运用能力、画面表现力等方面的考察,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生为了取得较高的分数,就会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了想象力。美术本身就是一个强调创新和发散思维的学科,强调个性的发展,这种不科学的评估方式严重影响了美术课程的正常发展。
二、对初中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完善
1、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以学生为本,就必须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初中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叛逆心理比较严重,逐渐变的独立、自觉,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增强,在对新事物的理解上,主要靠直观性的事物,因此,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要选择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比如在美术设计中学习剪纸设计时,可以拿出实物,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可以自己想象,剪出自己所想,老师可以在一旁指导。
2、构建导入式的教学模式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高,也没有很强的自觉性,在学习一个新课程时,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自觉的被吸引其中,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当学习服装设计时,可以给学生看上一段服装展的视频,以此导入新课程的学习。
3、构建内容合理的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美术设计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设计思想、设计审美能力、设计创新意识等,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美术设计强调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而不是专业能力培养,如果没有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知识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影响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望而止步。此外,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差异,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知识的难度要随着年级的增高适当增加,逐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变化,享受学习的成就感。比如,初一阶段,重点讲理论知识,并附加比较简单的美术设计;初二将理论与实际设计相结合;初三重点学习实际设计。
4、构建方法丰富的教学模式
设计一类的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模式上,不能把学生控制普通教室中,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电脑的动态演示,呈现设计的过程,多给学生看一些作品展,可以看图片、可以看视频,也可以带出学校,亲身感受作品展,享受美术的魅力,多参加室外活动,观察实物。对设计课程的检验,要通过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想象。
三、结语
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艺术设计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定要在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上不断研究,不断完善,是我国的艺术设计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霞.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新课程倡导实施探究性学习,必须以创造性使用教材为突破口,改编、创编设计新教材,让学生寻求探究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探究,自己解决问题、总结交流。教师起到组织指导的作用,并贯穿研究性活动全过程。如:结合立体构成课程开设的初二手工课《笔筒的制作》中,笔者首先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操作台上摆放各类工具和一份打印的笔筒操作步骤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和工具使用视频请学生说出各种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再根据示意图和视频,请学生预习并找出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并提出问题;由能够率先领悟的学生负责解惑释疑,充当老师的角色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再利用视频集中回顾和讲解重点、难点。
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已经能学习到一般的制作过程,预见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既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二、设计与应用课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新课程提倡团队合作学习,设计与应用课程是兼以培养团队合作为目的的,团队合作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此外,还减轻了学习压力,有助于学生调节心理状态,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健康发展。笔者采取的方法是教会学生如何合作的方法:组员之间相互信任,有问题、有建议都应该尽快地提出来讨论以便及时实施正确的决定;帮助不积极的组员明确目的、认识到个人与整体的关系;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适合他的工作;人无完人,有错就改;每个组员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和团队负责。
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了解信任、责任的重要性,认识到相互的信任、良性的冲突、明确的目的、强烈的责任感是一个优秀团队应该具备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今后融入社会应具备的素质。
三、设计与应用课教学应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方法都要多元化、多样化。给学生充分发表言论的机会,让学生的思想能得到充分地展示,个性得到张扬。评价时,不能局限于作品制作优劣,更应注意组员在活动中的表现。细心的教师总能抓住学生身上的某个闪光点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让评价成为一节课的部分。笔者在上初二年级设计与应用课《有趣的墙》时采用这样的方法:一是让每组选派学生介绍自己小组作品的设计思路、材料准备、作品制作等形成过程。二是请每个组员谈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介绍活动过程中的一些感人故事。三是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确定打分标准并点评每组艺术作品的特色和不足,公开打分。四是利用学校的楼梯旁、大厅等场所公开展示学生作品,把制作思路、感人事迹、教师点评等整理成文字资料一并展示。五是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同学通报表扬。
多元化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起到了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四、设计与应用课教学应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
新课程倡导教学活动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整合。设计与应用课程需要直观教学,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物象,为其审美素质、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在设计与应用课程《风筝制作》课上,笔者利用课件插入了姿态各异、五颜六色的风筝造型图片介绍、利用网络播放《风筝探源》视频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采用事先拍好的视频和实物投影仪示范的重点、难点,通过特写镜头,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初中美术;“设计・应用”;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141-01
一、初中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教学的作用
“设计・应用”教学方式不断运用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作用包括一些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在美术课堂中“设计・应用”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产品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设计・应用”过程中,能够学会使用工具和掌握一定的技术,让学生在亲身制作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即成就感。2、实现美术意识价值。培养中学生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是美术课堂中“设计・应用”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学生在“设计・应用”课堂中,通过不断的设计尝试,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感经验,并获得较高的美感创造力。3、体现美术设计的科学价值。设计是一个包含很多科学知识的交叉学科,学生在“设计・应用”课堂中能够使学生感悟到体现在设计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科学价值。④体现设计的社会价值。 “设计・应用”教学课题中能够培养学生提高资源利用率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
二、初中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教学现状
1、对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不够重视
现目前,虽然很多学校都设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如小学的劳动技术课,初中的技术课等等课程,然而忽视了美术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学习。
此外,现目前我国很多中学仍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使得美术课程量的安排不断减少,有的学校直接取消了美术课程或者美术课被其他课程占用,使得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较仓促,无法详细的进行知识传授,只能做到点到即止。
2、“设计・应用”教学模式过于单调
传统的中学美术教学方式大多都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在美术课堂上采用语言讲解、黑板板书或者利用其他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进行美术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其具有教学效率高、成本低廉以及通用性较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得美术课堂组织和课堂气氛较为单调,导致师生间沟通不足,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造力的发挥。
3、缺乏美术“设计・应用”教学条件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教学条件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不够高。现目前很多美术教师的学历未能达到美术教学的要求,缺乏完整的美术知识结构和“设计・应用”教学理论,有些中学的美术课还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带教。(2)缺乏美术教学设备。很多中学不重视美术教学,导致投入到美术教学的经费少之又少,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学教学教室以及教学设备。
三、初中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教学应对策略
1、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美术“设计・应用”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美术“设计・应用”课堂上可以采用个性化教育和互动教学两种教学方式。个性化教学方式主要要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不断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可以在原有开展的劳技课、技术课上,将原来有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互动教学则是新课标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教学重心由“教”向“学”方面逐渐转移。
2、加大美术课程资源投入
在现目前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教学课堂中,大多数教师都把初中美术教材作为唯一的美术课程资源,未能使美化设计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因此,为了使初中美术课程“设计・应用”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美术“设计・应用”课程设计时应当融入更多实际生活中的美术设计,让学生学到的美术设计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感受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学生初中美术“设计・应用”课程中视觉传达设计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校园标志设计、城市标志建筑物设计等实际生活中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3、完善师资结构和教学设备
为了更好地完善师资结构,提高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学校可以对初中美术教师进行专业知识职能培训,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此外,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初中美术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在一些具有培训资格的重点高等师范院校建立培训基地,为初中美术教师培训提供基础物质保障。学校应当加大美术课程的经费投入,完善美术教学设备。
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教学,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美术设计的应用功能,并合理选择“设计・应用”教学内容,将设计内容紧贴学生实际生活,降低“设计・应用”难度,提高学生的设计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琛炜.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4):12-14.
[2] 李丁丁.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现状探析[J].美术大观,2011(6):177-177.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的教育内容不同于普通的教学,应当是以实用性为主。因为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更多的是想更快的进入社会。因此,实用性的教学应当成为中职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我国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中,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时更多的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内容也大多偏向于理论性,很难对中职学生做到关键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中职学校的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专业之初是基于自己的兴趣使然,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兴趣,并为之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使得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教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对此笔者试做简单分析。
1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课程意识淡薄,缺乏开发能力与动力。从当前我国教育的客观事实来看,中职教育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重视。很多人,包括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自己都认为,中职教育是一种非常规的教学途径,并不能获得人们相应的认可。因而,我国的整体教育资源对于中职教育的倾斜也较少。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平时的教学任务压力较轻,缺少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缺少一定的主动性,能动性发挥不足而导致缺乏创造力与开发能力。对于学生们的兴趣特长无法做到更好的引导,教学手段单一,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教学上的恶性循环模式,对于中职学校的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造成极为不利的后果。忽视学生现状,教学方法单一。基于中职学校在我国的尴尬现状,导致在中职学校中普遍教学水平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主观上来看,中职学校的教师主观上认为学生的专业教学并不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方法,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就会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师主管上忽视了学生的现状。另外,从客观上进行分析,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有着自己的兴趣,有自己一定的基础,而中职学校并没有根据学生各自的特征安排合理的教学计划,而是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度,而且也严重限制了中职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2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近年来中职学习美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开始向中职教育开始倾斜,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极大的限制住了中职学校水平的整体提升。尤其是针对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而言,其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不能粗暴的一味借鉴和模仿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当有自己的特色。中职教学应当依据学生各自的现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一种教学上的良性循环。在此,针对中职学校的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改革,本文浅谈几点建议。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教研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多的是将书本中的理论内容教授给学生,以达到学生学会的程度,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中职学校的美术设计专业不同于传统专业,更多的是讲求时效性。如果只是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无疑会极大消磨掉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职教学应当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美术设计专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其更多的来源于课外的知识冲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集体采风等活动来扩宽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应当加强教师的教研能力。教师应当在主观上避免麻痹大意的错误意识,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努力提升学生们的美术设计能力。注重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发教学综合探索领域。美术设计专业不同于普通的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中职学校应当将美术设计专业与职业教育的特点相结合,更加注重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以理论收获为主的错误的教学方式。应当注重美术设计专业的活泛性和灵活性,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如速写技能。速写技能对于美术设计专业而言及其重要,不仅能够缩短学生美术设计的时间,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美术设计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不能讲技能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掌握的层次。另外,也应当开发综合探索领域。对于真正的美术设计大师而言,仅仅掌握美术设计的专业技能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掌握多种方面的知识,涉猎广泛,才能够创造出真正的大师级的作品。因为一个较高水平的作品,往往是美术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结合,如工艺大师等。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中,对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做了简要概述,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思考性的建议。虽然当前的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未来应当继续深化改革,以前全面提升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国成,王红霞.中职工艺美术类课程项目化改革探讨———以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1):18-21.
[2]朱岸静.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04):87-89.
[3]孔祥平.中职美术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10.
.论文摘要: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兴专业乙很多中职院校也都开设了这个专业,但由于经验的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有效的方法是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结合中职学校电脑美术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课题,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来改进教学。
对艺术形式的创新的追求在每个时代都从未停止。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高科技的计算机技术手段来从事美术创作的新型设计模式—电脑美术设计由此而产生。电脑美术设计是利用计算机的操作软件和实用工具来从事设计创作,它能使许多传统美术设计手段无法表现的设计思想变为现实,是未来设计发展的潮流。
一、中职学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电脑美术设计专业起步比较晚,从1998年开始,我国教育部才在少数艺术院校设立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开始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市场对专业电脑美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推动了这一专业的扩招。一时之间大量中职学校也纷纷开设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在条件不是非常成熟的情况下,开始了中职学校的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
现有的电脑美术设计教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市场上对电脑美术设计师的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则是中职学校培养出的大量“设计人员”在人才市场上找不到工作。即使这些毕业生被单位聘用,也不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很多时候还会因为自己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被迫离职。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学校的课程教学很难适应市场需求造成的。
二、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功和艺术修养
中职院校的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生员数量和学生美术绘画基础,都和同专业艺术类院校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目前中国专业类院校每年录取时生源比例是几十比一。全国每年有近百万的美术考生,这些学生在平时都参加了各类美术专业培训班,这些学生都经过几年的专业基础训练,他们在入学时美术专业基础能力已经比中职学校的学生好很多,他们人学后一般就可以立即进行对专业课的学习,很少再学习基础课程中的素描和色彩等美术基本课程。而大部分的中职学校的所面临的情况刚好相反,生源与录取学生的比率一般都是三比一或四比一左右。很大一部分学生只经过短期的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能力训练,甚至很多学生初中都没毕业,以前没有经过美术基础训练,没有一点基础。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人关于美术的理解,往往都是停留在表面层次,达不到专业的层次。在这样的美术基础之上,如果不首先对其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必然会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过早进人专业课程的学习只能是拔苗助长,出现更坏的效果。
所以目前的中职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首先要加强其美术基础能力的训练,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如前一年首先集中进行美术基础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功和艺术专业修养,接下来的一年半进行电脑设计课的学习,最后的半年学生再到企业开展实习,获取实际的工作经验。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学习
布鲁纳曾提出:“学习是一个主动接收的过程,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习者主动卷入到学习之中,并体现为自己在平时外部世界的活动中积极行动。”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其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即在平时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电脑美术专业的学习和实践,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计算机技术目前发展很快,电脑美术应用方面的软件数量众多,平面设计的软件主要有photoshop和core1draw等,关于立体设计的软件主要有3ds max,autocad,may。等,而且各种软件都在以极快的速度不断更新。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掌握了这此设计软件,但是等他们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所学过的软件可能已经更新换代跟他们所掌握的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像学其他科目一样,只是简单地依靠老师教,然后去学,等学生毕业时肯定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本位,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学生发展的灵魂,学生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开展创新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创新原则,才能在课堂上焕发出学生进行创新的动力。在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中,才能全面地激发其创新潜能,让学生在平时能够培养创新性思维。电脑设计教学有丰富的创造空间,它能提供给学生一个进行创新的“天堂”。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同时教师还应根据现有的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得到“黄金”,而是要让他们学会“点金术”,不仅要授之以“鱼”,更是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从点滴做起,培养创新意识。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学会举一反三,不能生搬硬套。日常的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只有在活跃的创新氛围里,学生才能充分地去发挥创造潜力。平时多给学生布置一此实际具体的任务,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实践,让他们有机会去创造,经常地独立思考。
其次,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能直接把正确答案灌输给学生,应该加强引导,找出一个思路,指导其动手去解决问题,这必然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讲解设计一个烟灰缸,对其里面部分设计制作是一个难点,要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解决问题后能够加深印象,开展创新。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电脑美术设计是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教师想给学生一瓢水,那么首先自己至少得有一桶水。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脑美术教师,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走在学生的前面。教师平时要注意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更新,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不断地进行充电。在工作之余广泛阅读专业书籍,从多种渠道收集整理资料,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 美术基础教学 设计意识 自觉 探索与实践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的艺术教育就处在一个新老交替的氛围中,与设计相关学科体系的建立使得整个艺术设计实践与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设计发展到今天,不仅通向了艺术和生活,而且紧跟经济和生产的实际需要,达到了实用和审美的完美统一。对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现状的理性思索,可有效改善设计教学中美术基础与专业设计相脱离的现状,为学生设计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美学支撑和灵感来源,促进设计作品质的飞跃。
一、设计专业大学生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
对我校09级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出,在入学前有过美术基础的学生占97.5%,绝大多数学生在高考前都经历过素描、色彩等美术训练,但其中14.5%的学生接触美术的时间不足三个月。36%的学生无法准确地表述出美术基础训练对设计专业所起到的作用;23%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设计时无法灵活地将美术基础课程中所学习到的形式美规律运用到设计当中。为了正确认识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认知
设计艺术是在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并没有绝对的分界。但迄今为止,设计艺术学所涉及的方向和学科内容显然要比工艺美术学更丰富和完善,也更实用,更贴近市场。g守尧认为,在当今社会设计已成为结合艺术世界和技术设计的“边缘领域”,即“对立双方融合、对话、交融的场所”[1]。艺术设计产品不是纯功能的创造发明,不是纯精神的艺术创作,而是功能的合理性与审美价值的融合。
近年来,艺术设计的发展呈现以下三个特点:1.学科方向拓宽,艺术设计与市场需求的关系更加密切。社会对服装设计的要求剧增,相应的市场和人才需求就显得十分迫切,服装设计教育迅速崛起。2.向交叉学科发展,不仅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连,而且重视美学要素。3.艺术设计与人类文化的相关性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揭示了人类物质文化创造的历程及其规律,或可称为“设计文化”。
(二)明确设计与美术之间的关系
艺术设计是以设计为本,以现代科技为依托,是强调功能领先的创造行为;美术创作通过长期锤炼的技法表达,注重作品的美化功能和情感功能。简言之,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美术创作是慰藉人类心灵的艺术。作为生存于社会潮流中的设计师,不仅要具备理性的设计思维,较强的操作能力,而且要具有能设计出集功能性与审美价值于一体的产品的掌控力。
设计与美术虽存在着本质区别,但二者也有着天然的联系。美术基础教学可以发掘学生对美的认知,培养其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最终塑造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意传达能力,而这些都是优秀的设计师所必备的素质。设计专业学生应充分理解设计的本质是为人造物,在美术训练中注重设计思维的表达,以专业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
(三)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
如今,国内设计专业大都开设美术基础课程,作为设计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完善需要进一步合理化。在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无论是前期美学基础入门、中期的技法灌输还是后期的创作,能否将创新思维和设计意识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是评价教学模式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
设计与美术专业的培养目的存在着根本区别,面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性,学生在设计思维启蒙阶段的美术训练作品,要与设计专业的教育目的相符合、教学内容相适应。在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基础图案教学时,我们发现,部分学生造型能力欠佳,但构图与色彩搭配上则独具创意,表现出原始稚拙的设计风格。设计教学者应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如果仅以教师个人的喜好进行教学评价,就很容易使培养方向走入误区。
二、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对设计意识自觉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对我院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长期的观察,发现入学时美术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后设计出的作品并不令人满意,长久形成的认知风格和特定审美眼光成为设计时的最大障碍,图案创作与款式创新的能力一般。因此,设计教学工作者应努力将美术基础教学中所培养出的能力转化成学生设计时的动力来源和美学支撑,真正起到美术基础教学为设计意识开发服务的作用。
(一)明确美术基础教学对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设计”引入后对中国的美术基础教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设计教学模式很快在艺术教育领域流传开来,但大量设计专业毕业生设计的作品还不如工厂里批量生产的产品。设计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美术基础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审美、造型能力,而且起着对下一步设计学习的引导作用。
服装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主要涉及图案基础、时装画基础、色彩基础、综合设计训练等相关应用技巧。服装设计教学工作者应根据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以形成合理教学模式,把教学重点从单纯的绘画描摹转向对创意思维的开发、技能的运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紧紧围绕服装设计专业特点来进行,“使各阶段的针对性明确,切实提高所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
(二)注重设计基础课程对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结果的提升
在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设计基础课程是以三大构成为主要教学内容,从美术训练向设计实践进行转变,是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和设计语言的重要阶段,是对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结果的进一步提升。设计基础课程可以有效地使学生了解艺术原理及形式美法则,深入认识形态、色彩、材料等要素,从而更深层次地掌握现代设计表现的可能性。
清华大学张宝华教授指出,美术基础课程对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意思维的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将美术基础训练与专业设计相挂钩,完成两者之间的巧妙渗透,需要设计者进一步探讨和思索。我认为,两者之间并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作为中间状态的设计基础课程起到了架桥作用,对其合理的建构可以帮助设计教学达到原先所设想的效果。
(三)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设计审美能力培养的种种途径中,技能可以传授,精神却需要塑造。对于设计师来说,改革精神的树立、勇气和毅力的锤炼,是加强设计意识和抗挫能力的重要手段。“美术基础训练在某种意义上发挥着协调心智的功能,使学生的理智、情感、想象力相结合,使设计活动成为紧贴社会人生的有效方式”。[3]
在设计中“对称”是公认的形式美法则,古典的、近现代的设计都借助它而达到和谐。但现当代设计不仅扩大了不一致性的跨度,甚至摒弃了对称而追求“反对称”的视觉效果,以发散结构和残缺向整体感提出挑战[4]。因此,美术基础教学只有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改进审美价值观念,把握色彩特性与材质的融合,把握市场动态和最新流行趋势,将各种创意造型与设计构成要素相统合,努力追求各种视觉满足,走在时尚潮流的最前端。
三、结语
当今中国的设计教育应当以更开阔的眼光看待世界变化,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和总结,继承传统设计文化,发扬现当代设计的革新精神。在美术基础教学中,要使学生摆脱单一的募仿,将视觉造型语言、艺术表现形式与设计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设计意识的自觉,从而确定更加合理有效、具有时代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意义的设计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型设计人才,使其作品真正达到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美]马克・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和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
[2]贺晶晶:浅谈美术基础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0,8.
【关键词】初中美术 “设计・应用” 现状 对策
美术艺术的意义,是作者把自己心中的美用某种方式展现出来,这种成果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生活用品等共同存在,为生活用品赠添美的价值。初中美术教师会在课程中引导学生设计和应用美术作品,然而在教学中却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未结合个性创意教学
美术艺术是一种带着有强烈自我个性的艺术,比如梵高的向日葵能独树一帜是因为他把心中的狂躁、激烈用向日葵的形式表现出来;毕加索的抽象画艺术能自成一派,因为他将自己不拘一格的思想用奇特的构图方式表现出来。要能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就要求学生在美术艺术中追寻自我个性,通过美术设计和应用,把自己心中的美表达出来。然而许多美术教师对美的理解有误,他们强调教给学生美术技术,比如水彩画中干湿技巧的画法、水墨画中浓墨淡墨的应用,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这使学生在美术作品的设计和应用上倾向于模仿而非创意。
教师要改变现状,就要在引导学生设计和应用时,让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创意。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角色游戏》一课时,引导学生用美术设计的方法将某个角色具象化。一名学生阅读过武侠小说《温柔一刀》,对小说中的狄飞惊这个角色非常感兴趣,然而书中给予这个角色的面貌描写非常模糊,仅仅只说他是一个颈骨断了的残疾人,长得非常漂亮,美得如诗一般,额前戴一块玉质缀饰。这种模糊的面貌描写,正好给了学生更多的想象和创意空间。学生做人设时,决定将他设计成一个如书生般柔弱的人,这代表他如诗如画的个性;全身衣饰以蓝色和白色为主,白色代表他的孤寞出尘,蓝色代表他的与世无争;并在他的额前戴上一块蓝色玉带,该玉带取自《红楼梦》电视剧中贾宝玉的造型,代表他在书中富贵、尊荣的身份;胸前挂的玉饰为鹅黄色,这一点鹅黄色既与他全身的主色调形成反差,强调他外柔内刚的个性,同时鹅黄的色调也没有强烈到能成为整幅画的中心,它象征人物低调、隐忍的个性。学生的游戏人设受到其它学生的一致赞叹,这种独具匠心的创作就像书中的人物走下来一般。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和应用,就需要让学生培养出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二、未结合先进技术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艺术已经不仅可以用笔墨、剪纸、泥塑、绣品等方式展现,先进的科学技术给美术设计和应用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
目前许多美术教师的思维受到局限,他们对美术的认知还很传统,他们依然强调学生用素描、水彩、水墨、手工等方式设计和应用。虽然学生用这些方法能够得到传统的美术熏陶,然而学生始终会觉得有些不合时益。有些学生甚至会提出更深的见解,他们认为如果不使用这些最传统的方法,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就不能设计出拥有传统美术意境的美术作品来吗?部分教师难以回答,而实际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切实可行的。
比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的应用》中,让学生看到现代美术的创作和应用方法。以平面创作来说,目前Photo shop软件是平面设计的主流,学生通过它能够完成现代的平面设计创作;corel drew软件为最常用的矢量图形软件,学生如果能应用矢量图形软件就能够对点、线、面的设计有更多认识;FLASH软件为常用动画软件,学生如果使用该项技术能够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动画作品。只有教师自己理解了传统美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现代美术设计和创作的例子。教师可以用游戏《天之痕》的人设和《碧之轨迹》的景物创作为例,让学生认识到前者是以平面设计软件完成立绘,并设计出古典艺术的美;后者使用3D建模,则设计出童话般的效果,让人看到该游戏的景物时,就如同进入童话世界一般。学生意识到不同的软件在运用上能搭配出更多可能,他们就会积极的运用这些软件。教师要提高美术课程设计和应用的质量,就要在美术教学中融合先进的科学技术。
关键词:初中美术 设计 应用 策略
《美术教育实施指南》指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模式一般是:分析设计对象的应用功能——构思设计草图——选择制作材料——动手制作——分析评价。我们认为这种一般教学模式,它的创建依据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性质,即功能性第一位的特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无论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必须让学生懂得设计的应用功能。另外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求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和周边环境,以降低学生设计制作的难度。
一、教学准备策略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该领域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即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对该领域一切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这里主要讲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教学目标的确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要围绕《标准》来设计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使教学目标对教学有指向性、可行性;要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
美术学科的特点是:造型性和可视性,物质性与情感性,对技法的理解与运用;要依据美术学科的教学原则设计教学目标。这些原则是:审美性、直观性、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启发性创造性、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要使教学目标具有可行性,统一要求因材施教相结合是最重要的;要依据地理条件及特点设计教学目标。视觉艺术课有许多效果是依赖各种材料进行的。由于各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优势,有时即使同样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也是有所不同的。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设计的原则,对美术教师在确定目标时的几点要求:要建立多维的目的与目标意识;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明确而具体;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弹性;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相应的侧重性。
规范的教学目标叙写应包括以下要求: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行为主体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效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为准。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目标表现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
2.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美术课程资源从各方面保证着美术课程的实施,而完成美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美术教学。美术教学资源是美术课程资源的主要部分,而且是更为细节的部分。所以开发和利用美术教学资源对保证美术课程的顺利实施是十分重要。
教学资源是指能够支持和保障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一般分为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无论是人类资源还是非人类资源都存在于教学周围的条件和情况之中。也就是存在于教学环境之中,因此我们开发和利用美术教学环境就已经包括了对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环境就是一种资源。《学习服装搭配》就是一节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美术教学环境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课程。美术教学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3.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
教学行为的选择也是准备策略当中最主要的一项。教学行为是指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所采取的行为。它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包括教师、学生与整个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认为:“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尹少淳先生在《解读》中提出的“教师应该将‘主人’的地位归还学生,将学生视为主体”“教师要教会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尊重与爱护学生”。这些论述对于我们的教学行为选择是有参考价值的。
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根本点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教师要教会学生改变以往被动的僵化的、单一的、机械的学习方法,真正当起主人的角色来,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学习热情、人格个性等,让他们解放思想增强信心挺直腰杆做课堂的主人。
二、教学实施策略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认为: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课堂教学实施行为主要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三类……书中还认为:由于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其中涉及教学技能,让每一位教师都熟练地掌握运用这些技能于课堂教学中是可能的,重要的是每位教师都应依据五项因素学会选择教学行为。即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准备程度、时间和教师自身素养。据此,我们认为,吃透掌握教学内容,分析研究自己学生学习行为的起点,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情况,把握个人特点,学会按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
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通过“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学习,分别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三方面达到一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