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美术是义务教育中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在美术了解方面需要更多的是绘画的技巧和方法,了解更多的画家作品,老师通过了解不同的美术作品向学生传授更多美术技能和知识,从而完善对学生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对各种美术的热爱之情,可以激励和带动学生发展。
一、改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发展
有效的美术教学课堂不仅需要老师富有感情的教学方式,还需要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美术课。以往的教学中美术课不作为考试重点,常常被其他科目占用,尤其是在初三阶段,为了备考,美术课很少能够真正走进学生课堂。想要让美术教育体现它真正的价值,不仅要从课程上得到体现,而且要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美术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促进学生在美术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方面,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美术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关注学生发展,不仅要关心学生在美术知识领域方面的构建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方面的发展。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关注学生发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课堂上的主动探索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上好美术课。
二、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安排与对策,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才能上好美术课。课堂上活跃的气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老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课堂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例如在讲解初一《在校园中健康成长》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初中了解到题材绘画创作方法和人物情节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和对校园事物的观察力。让学生选择一些生活题材,选择一组校园活动场景照片,学生通过回忆和互相交流在校园里印象最深刻的事物,并把它作为绘画创作的主题加以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表现自己的构思,独立思考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目的就是在于启发创作灵感,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出更美好的画面。
激发兴趣是完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改变传统的模仿教学,使用现代化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和思考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展剪纸和折纸,动手做一些贴画之类的活动,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启发学生想象,渗透美术课堂
初中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心中的世界是无限绚丽多彩的,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个优点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美术课堂上欣赏是最重要的,美的欣赏让学生能够产生无限遐想,美的欣赏让学生能够进入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把学生带进一个美的意境中,使审美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讲解美术课七年级下册《校园的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向学生播放关于春天信息的画面,结合校园里春天都有什么样的景色,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共同设计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边欣赏边提问,让学生走进校园里寻找春天校园都有什么变化?“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学生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绚丽多彩的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通过多种画面让学生联想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通过自己的构思和想象把它描绘出来。让学生在愉悦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尽情地创作自己眼中的艺术。
初中美术课需要学生不断创造和想象,大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想象力。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初中美术课堂如同一棵小树苗,它需要的不仅是肥沃的土地,还需要不断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经过一系列的浇水、施肥、耕耘、萌芽才能长出一棵参天大树。因此教学设计对美术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资源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教学设计 适宜性
初中美术课程中教学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按照教材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审美实际,做到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审美,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审美的提升作为目标,切忌教学时过多信息、过大跨度、过高要求,超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基本能力。笔者结合所教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教学案例中探究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案例:《美丽的书》是一堂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手工课。通过以上两次单独的手工制作课,基本了解每个班的制作水平和制作高手。在《美丽的书》这节课上,书籍设计是一种立体的思考行为,从书籍封面、封底和书脊,再到内页,如果单独看都是平面的,但随着人们的翻阅、视觉的流动,这些平面则组合成一本立体的书籍,带给人美的感受。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书籍设计,融入到书的丰富多彩的美妙世界之中,形成“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设计思想,提高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根据学生个体及材料准备,可分层要求完成书籍的创意设计、制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意识,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书籍设计不仅是为书装扮一件漂亮的外衣,而且能在制作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制作的乐趣。
图(一)学生作品展示 图(二)学生作品展示
以上图片是学生利用两节课时间制作的属于自己的《美丽的书》。当学生呈现作品,我顿生一种想法,如果我是他们,希望在我交给老师的一瞬间,老师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其实在我们这样一个江南小镇上的农村中学,初中学生是由本地的农村孩子和来这里务工的外地孩子组成的,相比于城市的孩子多了几分腼腆和憨厚,又多了一点淘气。在课堂上老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总是刻意收起笑容,我有时有这样一种想法,我要做一个微笑的美术老师。我也这样尝试了,我给每个学生做了作品档案袋,把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瞬间用相机记录下来。我有时和学生开玩笑说,等若干年后,你再来看美术老师,我能翻出你学生时代上美术课的照片,那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呢?看着学生灿烂的笑容,我心里想孩子们现在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成长、不知道什么值得珍惜,可是老师知道在你们学习成长经历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美好的记忆。
图(三)《美丽的书》学生作品 图(四)《美丽的书》作品
通过以上案例,我对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有了一些想法,与同仁一起探究。
一、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应该联系学生实际而展开。
如地处江南小镇的农村中学,结合现在的教学条件,制定适合学生的课程是很重要的,如果老师要求过于浮夸,让学生有种遥不可及的感觉,那么这样的教学设计注定是失败的,是没有响应者的,也会给那些比较调皮的同学可趁之机,这将是从教的小学老师最头疼的上课纪律问题。记得这届初二学生不是我从初一开始带起的,在初二时才接手,接手时,我就制订了计划,第一个星期不急于上新课,我准备把这个星期定为互相熟悉周,让学生了解我的教学风格,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每个班的具体情况,尤其重要“军情”(班中的皮大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的设计适宜了你的学生吗?好比你做好了自认为很可口的饭菜,可是客人不喜欢吃,你就是白忙活。记得上课时总会碰到几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有时我会想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每个小家伙的动机是不同的,抛开学习成绩这件外衣不看,老师真正用心观察过学生吗?传统意义上认为学习不佳的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最丰富的,大部分人很希望甚至更强烈地期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肯定。在设计教学中千万不能忽略这些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学习能力,如果兼顾到这些同学并使他们从学习中得到肯定,你的课堂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应该联系环境而展开。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先体会课程的可行性,有时我是这样想的,把学生想象成孩子,如果我的孩子在上初中美术课,教师要求带的美术用品是我能够准备的而且乐于准备的,那么我就会对这样的美术老师很敬佩,反之,准备了一大堆,又花了很多钱,心里肯定不舒服。我在读研时,听钱初熹老师的课,大受启发,在日本很多美术作品都是用家中不起眼的废旧用品制作完成的,有一种变废为宝的神奇魅力。而且能锻炼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三、美术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适宜性应该充分考虑课程的成效性。
【关键词】设计 美术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131-02
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教学要素及其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美术课堂教学还是对学生进行感知美、认识美、了解美、鉴赏美的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充分发展教材,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同时不断积累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业务能力。本文就如何设计好美术课的教学进行浅谈。
一 课堂教学的基础设计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明确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观念为指导,深入钻研教材,明确目的、任务、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与认知心理,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全面考虑,才能找到适合于本节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案。
二 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教学
有人说:“魂在艺存,魂丧艺亡。”作为一节课,课堂气氛的失色等同于艺术的“丧魂失魄”。教师善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气氛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本身是一种注重人的兴趣、情感、精神、活力得以提升和释放的整体行为过程,而兴趣无疑是课堂教学得以成功的摇篮。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
首先,激发兴趣是引入课堂的有效途径。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美术课堂中尤为重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向日葵》一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通过演变成一朵向日葵,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次演变,自由组合,想象添加,学生们用学过的知识大胆创新,有的“向日葵像地球”,也有“冷色调的向日葵”……真是千奇百怪、新颖别致,一个个稚气、巧妙的造型充满着灵气。
其次,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剪、拼、撕、贴等制作方式,加强学生动手与动脑的协调功能,改变单纯的传授与模仿教学,运用具有时代气息,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实践观察、思考、想象,从而达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目的。例如:开展《鸡蛋壳贴画》《折纸》《剪纸》《拓印》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创作的方法,达到审美和创新双管齐下。
三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主角”的介入,不但对学生兴趣的产生、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起催化作用,而且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精神的形成乃至积极情感的形成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实践证明,当学生“进入角色”时,其理解概念,发现问题,计划步骤或作出完善答案的能力,以及评述实践与评价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因为,在教师们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在主动的参与活动中,往往对问题更具敏感性,对创造性的成功更有信心。
例如,在“我的故事”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生活中一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那么你们最喜欢用什么形式来画呢?同学们会边想边回答:“漫画”、“卡通”、“素描”……然后我再提出问题:“故事中的人物通常会有哪些表情?”回答:“哭、嚎哭、微笑、大笑、狂笑……喜、怒、哀、乐的表情。”从中可见,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已探索性地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达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同时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做学习主人的快乐。接着,我提议让几个同学上讲台为大家表演常见的“喜、怒、哀、乐”等表情。在表演过程中,台上台下气氛热烈,笑声一片。在笑声中,学生之间相互完善各种表情特征,会发现面部的眉、眼、嘴对表情的变化至关重要。当然,目的不是要学生表演,而是描画表情,并从中找出各种表情的规律性特征,然后,将各自归纳的规律表情在黑板上进行摆置演示。这样,就可能使学生都能进入角色,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创作,主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四 启发想象,渗透课堂教学
学生心中的世界绮丽而又怪诞,他们表现的常常是心中所想,而并非所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抓住这一特点。美术课堂教学离不开随堂欣赏,美的欣赏给想象扎上了翅膀。作品的本身形象不是意境,它只不过是想象的触发剂,想象的母体。司空图所谓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即讲此。如果说课堂的整体设计来源于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那学生的创造力则是情趣,审美素质和丰富想象力的结合。如教学初一年级上学期《和平鸽》一课时,课堂设计的大骨架是通过直观的欣赏和艺术思维,归纳出招贴画的设计原则,由设计原则展开创造性想象,进行构思、表述、动手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面对制作的《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挂图,由色彩、构思、构图形成的强化、简化、美化画面,使学生耳目一新,由教师引导欣赏提出问题,使欣赏深度向理性化发展。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它象征着什么?”因为画中有鸽子,学生联想到和平,所以回答比较完美。和平鸽是世界和平标志的象征,表达人类对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在设计步骤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主题进行构思主意,然后口述根据确定的主题构图、构思、色彩,学生形成意象画面,并让学生加题目,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最后是动手,即完成作业。“教”不一定只靠教师“讲”,“学”不一定只是学生“听”。“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因此,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法,在愉悦中去进行艺术创造,可使作业的表现程度和艺术创造的水平远远超出自己原有的水平。
创作活动中的构思、口述、动手,旨在有意识地加大加深形象思维,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由易到难的思维与想象过程,必然以学生固有的双基知识作基础,长此下去,必有硕果。
课堂如同一片沃土,置身于它上面,需要的不仅是汗水,还有科学和严谨。盼望收获是欣喜的,那耕耘、浇水、施肥带来的萌动、抽芽、长叶到茁壮,也不失是一种。学无涯、教无涯。世上无现成之路,需要人们去探索、去创造。新的曙光,总是在开拓者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