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体育课;新课程;学习评价;学习兴趣
2001年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后,许多体育工作者开始关注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体育教学评价是学校实现科学管理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发展与改革体育教育的重要的内容,也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从整体上控制和调节体育教学工作的进行,同时也能为改进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更好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使教学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
新一轮基础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学评价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多年来,体育教学评价理论和方法一直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评价方法,分析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评价目的认识存在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目的应该就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认识不足,为了评价而评价,认为评价就是考试,而学生考什么就练什么,把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对待。
二、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缺乏科学性
在大多数中学里,体育教学评价还是使用期末终结性考试评价,强调绝对性评价,一般放在学期的期末,如身体素质测验、体质测试等技术技能的成绩评定,不重视甚至完全放弃以学生发展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每个学生成绩评定都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过多强调的使共性和一般趋势,而忽略学生在身心等方面存在的个性发展不同和个体间的差异,忽视学习过程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这样,就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方面有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虽然经过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是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积极性受到打击;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天生具有运动天赋,体育成绩较好,上体育课敷衍了事,态度不积极也能取得好成绩。
三、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单一存在局限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推行,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习评价内容包含了体能、运动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以促进学生在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过多的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能和运动技术技能的评定,造成考核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目标不一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认识、态度、情感等考核不重视甚至不考核。
解决体育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不断更新评价理念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不仅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还要形成体育与健康的仪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的整体健康目标。因此教学评价要围绕着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制定,建立全新的体育教学评价指导思想,建立一个有效的、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学生全面反正的指标体系。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上既要关注学生体能、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的评价,淡化考评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彻底根除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考试弊端。
二、关注个体差异,重视综合评价,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方法,以学生自我为参照评价,把评价结果跟学生以前的表现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不足,以针对性进行激励或提出补救的措施。例如,在立定跳远的测试中,若把2m作为男生及格标准,有的学生运动天赋较好,根本就不用努力就可以得满分,所以平时不积极参加运动,上课不认真练习;另一个学生一开始只能条1.6m,但使他上课积极锻炼,课下也练习,非常刻苦,但测试的时候跳1.9m,如果还是评定不及格的话就不合理了,因为他进步幅度是如此之大,起码也应该给予及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及时了解教和学的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同时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己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其它方面所获得的进步,这样就增进了信息的反馈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教、学双方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体系,可以使整个评价更加客观,更符合体育的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实际。在教学评价中还有很多种评价方法如: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诊断评价、形成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标准化评价和个体化评价等等。每种教学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结合各种教学评价方法的特点,发挥优势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学习情趣,提高学习动机。
在教学改革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必将使更多的体育工作者产生观念的转变。从现在的教育评价观念来看,原来的公开课是好课,今天看来不是好课,甚至是差课。原因是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现在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课堂,以培养学生朝终身体育这一方向发展为目标的体育教学。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教学思想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将这一思想落实到实处,贯穿于整个课堂,竖立“以育人为主”的原则。
(二)体现教学的主体
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唱主角,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的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只体现了教师讲、学生学的单项信息传递过程,忽略了学生自我目标的提出和目标追求的动力机制。新《课标》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树立情感教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中应贯彻“情知”教学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情”“知”分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目标、内容及组织的和谐统一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一节体育课的主要尺度,因此,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来参照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在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还要对能力与情感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不能忽视情感、个性、意志等其他方面的学习内容,目标要体现《标准》,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优化的教学内容
新《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淡化“学科体系”,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体现情境教学的优势,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设计新颖、样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做到所选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考虑其操作的便利性,尊重学生的建议,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三)可行的教学组织
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很难体现主体意识,通常要使同质分组、兴趣小组、行政小组等组织形式协调统一,尽量体现分层教学的新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合理有效的组织形式要思路清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一定的独创性,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相符合,注重多方面联系,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情绪的体验。
三、变通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新《标准》的实行,开拓了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的差异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启发学生思维,尊重其人格,开发其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体验。教学手段的应用要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使每一节课都能有创新,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多采用“目标设置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优发展,感受成功的喜悦;也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灵活有效的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目标追求的动机。
四、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首先要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受益。体育蕴含着多种价值和多种精神,能使学生受到启发,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受益终生。(即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学习基本运动技能以外,其他方面也将获益)。举例:陈景润成为大数学家,得益于一堂数学课,老师并没有讲太多的数学知识,但老师一席话,启发陈景润对攀登数学高峰的理解,最终成为大数学家。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受到启发,就自然会把体育精神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视对过程目标的评价。教师要经常应用激励性的评语及时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新《标准》下的体育课堂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完全是以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主了,更多地强调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情境交融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创造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在身体上、精神上各方面受益,这样才能使体育课真正培养人,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标准》规范下的好课标准,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操作性,符合实际;
2.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实际;
3.教学程序清晰,既体现生动活泼,又注重多向联系,做到以点盖面;
4.教学方法灵活、有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创新,针对不同个体,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并发症 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功能已从单纯的临床疾病护理转向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型的护理;从被动的、局部的护理转向主动的、全面的整体护理,护理的内涵和职能在不断的丰富和扩大,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落实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使健康教育更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我院采取了应用护理教育程序对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选择对象 选择本科室三年来,腹部手术的住院患者共600例,作为健康教育干预对象,男491例,女109例,年龄最大72岁,年龄最小5岁。
1.2干预方法 对选择对象的腹部手术就诊人群,开展不少于5min的健康教育活动。采取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法,测试健康教育前后的有关知识和提高水平,提升腹部手术患者的手术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
2 树立腹部手术病人健康信念
2.1心理状态 ①能表达自我感受(向护士,家属及同事诉说);②对手术及治疗信心;③对家属依赖性;④对医护人员依赖性;⑤对出院后社区医疗服务信任感;⑥参与制定术后恢复计划。
2.2健康信念 ①寻求手术后康复信息的意愿;②寻求手术后康复知识学习的意愿;③寻求术后活动方式(如早期下床,功能锻炼);④愿意接收各种手术康复功能锻炼。
2.3健康行为 ①寻求控制疼痛的方法;②伤口自我监测;③定期有效咳嗽;④主动早期活动(床上,下床活动);⑤保持口腔卫生;⑥沐浴,更衣及上厕所(病情稳定情况下);⑦配合药物治疗计划;⑧合理选择手术后营养食品的摄入;⑨康复与功能锻炼。
2.4制定规范的腹部手术病人护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为使健康教育工作能达到科学化管理水平,规范,统一和协调护士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健康教育有效进行,必须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建立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对保障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获取最佳健康教育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指导和管理作用[1]。在制定腹部手术病人护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标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标准性,建立以健康教育“知,信,行”为理论依托,以一般评价标准与具体评价标准构成系统框架,以标准化的教育内容作为标准的主体,经过不断的论证,修改,制定出相对完整的评价标准系体,达到规范,统一,起到指导和监督作用.调查资料表明,护士认为制定的评价标准具有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作用,评价标准的内容科学,完整,规范,对临床有指导和管理作用。
3 术后指导
①术后您将常规禁食、留置胃管、尿管、腹腔等引流管,请您注意引流管勿压、勿折。我们会定时去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等,在此期间,我们会根据病情给您做口腔护理、会阴擦洗等护理。②术后会给您吸氧及保肝等治疗,适量补充血浆和白蛋白,以提高您的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③术后平卧6小时后,我们帮您取低半卧位,要避免过早活动,以免引起肝面术后出血。④您要学会二次咳嗽,即您深呼吸后用力将痰咳至咽部,第二次将痰咳出,我们将协助您翻身和拍背,增加咳痰的有效性。如果疼痛可用双手挤压伤口两侧,以减轻刀口张力,减轻疼痛,千万不要因为怕疼而拒绝咳痰。⑤我们可能会定期静脉取血复查肝功和各项生化指标,以利于对术后病情的观察和治疗,请您理解和配合。⑥在您排气拔除胃管后,您可进少量水及流食。3~5天后可进低蛋白,低脂肪易消化饮食,我们会根据医嘱及时给您做饮食指导。
4 结果
健康教育前,600例腹部手术患者对相关知识知晓率为26.5%;健康教育后,知晓率为86%,知晓率提高了59.5%。
5 讨论
在诊疗疾病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很受欢迎,在调查意见一栏,赞成者占98%,护士在做该项工作时,可以保证护理工作有序的进行,降低人力、物力的损耗,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以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1]。本次调查说明,对腹部手术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干预后相关知识提高会十分明显,对树立健康信念,形成健康行为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建设在认知上存在很大偏差
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技能课程相比还未受到足够重视。在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为选修课,有的学校甚至尚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建设中将一切优先政策向专业课程倾斜,其次是个别专业基础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二)课程技术标准不够规范
所谓课程技术标准包括课程外在形式上的标准和课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内在标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外在形式上看教学主管部门统筹较少、课程管理不够规范,教学实施单位在实践中难以统一管理标准。从内在上,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欠缺,不能按照高职教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心理素质培养的要求定位和设计课程,难以满足高职学生个人心理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的需求。
(三)课程评价标准不科学
广义上,课程评价不仅包含课程的教与学的评价,还包含课程本身的评价,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实践中的各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都处于探索尝试阶段。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身的建设已相对成熟,但专门的课程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缺失,且在课程实施中教学评价标准不统一,课程后期管理秩序混乱,基本教学条件标准及保障制度不完善。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规范课程管理
通过课程中英文名称、学时学分、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考核及师资队伍等标准的设置,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面规划、分级建设、分类指导、强化监督,保证课程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同时,通过课程管理文件提出更为详细的建设要求,在制度上确保教学要求、教学文件、常规课堂教学以及其他教学环节达到标准、规范,使参与课程实施的各部门能尽职尽责地协同完成课程任务,在规范课程管理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二)优化课程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可以按照统一的文本格式要求对课程进行修整,完善单门课程的形式要件,使学校课程在形式上统一。在课程实施中,充分发挥教师集体备课的优势,促进教师资源的优化,选择针对性强而且有效的课程素材,使课程资源达到优化合理配置,并使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生本位课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创造精神,使课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心理的实践活动过程,实现课程标准化的目标。
(三)创新课程评价
通过课程实施中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考核标准的确立,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课程建设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评价。在本质上,评价过程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育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作为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和关键环节,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的确立对课程建设起着导向、诊断、修正作用。过程性评价通过及时的教学反馈,可使教师直接了解课程教学质量,随时诊断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问题,及时修正课程。
三、基于“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模式的标准化改革实践
“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模式的课程标准化改革,其理论基础源于高职教育“教育性”与“职业性”并重的核心价值,积极心理学关于促进个体主动成为积极的幸福进取者的目标任务,以及围绕学生个人心理素质提升和同时期学生典型性问题解决等内容的考量,制订课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评价标准、管理标准等,以解决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标准的缺失和课程管理秩序的混乱。
(一)合理利用专兼职教师团队背景组织标准化教学
根据高职教育的职能要求和高职学生的生涯发展特点,基于“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模式的课程标准化改革,立足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基本原则,根据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与专业任务,分别制订和执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兼职教师的准入标准和培训标准。在高职院校现在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组织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由辅导员组成的兼职教育队伍,实施生命教育与适应性教育等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二是由心理学专业教师组成的专职教师队伍,完成心理素质优化、生涯规划及职业能力提升等心理健康教育中更专业的部分,并针对学生个人心理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目标,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标准化建设。
(二)开发以生涯发展为核心的标准化课程内容
一、健康教育成效分析
1.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已形成。围绕办园理念定位,坚持做到扎实开展一日保教常规活动,以此促进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2.提供幼儿足够活动空间,保障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园不断改善健康教育条件,扩展和软化了户外活动场地, 安装了校园广播,进行了时间调控分年龄段坚持每天的早操和户外活动,积极创建了有利于幼儿健康教育发展的物质环境。
3.教师健康教育意识与时俱进,有效开展安全保健活动。各年龄班将安全保健纳入健康教育活动内容,每周坚持安排两次安全教育活动,幼儿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
4.培养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了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情感态度。一是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特点,通过各种新颖有趣的体育游戏,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二是我们将社区实验挖掘的民间游戏融入课程供教师选择,并自制多种数量充足的体育小器械,满足幼儿活动需要。
二、当前我园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在基本动作发展和技巧方面呈现发展不均衡和不稳定性增长趋势。造成该结果的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班额大,老师指导难度大,幼儿活动随意性较大。
二是专业器械投入不够。尽管有数量充足的小型器械,但供幼儿进行钻爬投掷的体育器械严重不足,幼儿体育活动中几乎没有开展这些方面的活动,导致幼儿的钻爬投掷技能差,动作发展较弱。
三是过于重视兴趣而忽略体育基本技能的教学。目前,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就是兴趣为重”,多以游戏形式开展,基本上看不到体育教学活动。
2.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不全面性。在幼儿健康领域发展水平评价中,评价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体现出评价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三、努力方向及对策
(一)以一日活动为依托,加强精细化管理,促进我园健康教育基本性的发展
1.深化宣传教育。幼儿园对教师、家长、幼儿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教育,举办家长学校,邀请儿科专家做讲座,利用宣传窗、家园联系栏、班级论坛等做好预防幼儿各种季节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2.强化日常管理。认真落实《重庆市幼儿一日活动行为细则》,注重学习与督促相结合,坚持行政领导每周进三次以上班级督察保教常规、每月一次保教常规大检查、每期一次饭堂评比。
3.各年龄班有目的、有计划、较为系统地安排或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幼儿有关健康的常识、健康的情绪体验。
4.提升保教人员素质。幼儿园积极开展各岗人员的学习研讨活动。
(二)在现有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多角度健康教育评价新机制
1.对环境的评价。(1)符合健康卫生要求的幼儿生活活动的物质环境。(2)提供、创设丰富的健康领域教学的机会、情景、环境。(3)提供丰富的器材、宽阔的场地。
2.对幼儿的评价。以现有评价标准为主,修改完善评价内容。
3.对教师的评价。以自评为主,园评以自评为依据,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日常保育岗位检查、幼儿健康状况及家长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评价。
(三)以户外体育活动为突破,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在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凸显本园健康教育的特色
1.统筹安排健康教育活动,均衡体育活动形式,保证体育课的有效开展。根据各年龄班的课程容量,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内容,均衡体育活动形式,坚持按规定严格保障体育课的活动次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保证幼儿各种基本动作和技能的发展及健康快乐的情绪体验。
2.挖掘本土资源,优化幼儿户外活动环境,保障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创设能满足幼儿全部需要的、进一步体现现代复合型的活动场地,添置固定的大型器械作为整体环境中的一个要素,构建一个具有农村特色的复合型幼儿活动环境。如,将活动区域可划分为:平衡区、钻爬区、跳跃区、玩沙区……并充分挖掘本土资源,鼓励教师从木头类、竹子类、稻草类、民间类等,自制多种数量充足的体育小器械,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四)加强本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内容的整合性,增强健康教育效果
【关键词】 护理;健康教育;现状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或集体掌握卫生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活动过程,其目的就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2]。医院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医院健康教育是对特殊人群在疾病状态下进行的与疾病有关的医学与护理知识的教育,与对普通人群进行的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教育,共同构成了医院健康教育的完整概念[3]。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住院患者及陪护进行健康教育,不但有助于其主动参与诊疗计划,配合诊疗过程,还有利于患者及陪护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指出:“虽然需要医生指导和监督基本的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但是大部分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这种趋势将逐渐扩大”。实践证明,临床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护士来完成的,护士作为服务者、教育者和合作者,已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4]。本文旨在了解护理人员开展临床健康教育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以期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现综述如下。
1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广泛
现代医学模式中,护理对象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健康教育的对象也进一步扩展,不再局限于患者本人。患者的家属、陪护及朋友、同事等探视人员也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常常以提问题、提要求等方式来向护理人员索取健康知识,进行健康咨询,希望掌握一些卫生知识,既有利于护理患者,也能促进自身健康。
2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需求增多
以往的临床健康教育内容局限,仅围绕疾病护理展开,健康教育方式单一,护士凭日常的工作经验进行简单的口头宣教为主,这已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5]显示,住院患者需要健康教育的内容因人因病种而具体化和专业化;健康教育的内容系统化;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多位学者[5~9]调查显示,住院病人认为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对健康教育的需要程度高,而且较为迫切,主要体现在对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案、用药常识、饮食护理、手术效果、检查结果、心理健康知识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等方面的需求。文化程度高的病人较文化程度低的病人需求更为强烈。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患者已经不愿意再接受过去那种“无言的操作”、“无言的护理”了。文献[10~12]显示,教育方式上94.4%患者希望与医生口头交流获得健康知识,91.7%患者希望进行一对一床边指导,声像资料和患者现身说法也比较受欢迎。患者对出院后的健康指导也有需求,张坤、周兰姝等[13,14]人调查显示:患者希望出院后打电话咨询,护士家访也是最受患者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之一。
3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3.1 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认知不足
护士注册法明确规定健康教育是护士应尽的义务。在美国,护理人员从学校到临床均系统接受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护士的健康教育服务理念已成为工作行为准则[2,3]。在我国护理人员同样认为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很重要。郑海燕等人[15]调查显示,95.7%护士认为开展健康教育很重要;马玉洁[16]对基层医院调查显示,88.4%的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持积极态度。调查[16,17]显示,护士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实际上健康教育的信念还没有真正纳入护理人员的价值体系中,缺乏自觉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理念。护理人员仍存在护理观相对滞后,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认识不清,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在健康教育中对承担的角色认识不清等问题。
3.2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欠缺
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护士主要的工作内容,但我国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储备和能力相对患者的需求欠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还没有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护理人员没有系统地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和培训,临床健康教育能力有限。郑海燕等人[15]调查显示,46.4%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包家明等人[18]调查显示,92%的护理人员对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点认识不清,81%的护理人员不能有效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马玉洁[16]对基层医院调查结果显示, 37%的护理人员认为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30.4%的基层临床护理人员不进行效果评价;在徐进、徐迎春[19]的研究中,24.5%的护理人员没有进行效果评价。由此可见,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健康教育知识欠缺,缺乏系统性地继续教育培训,健康教育能力有限,患者的护理质量大打折扣。
3.3 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较单一
美国健康教育的研究已从疾病知识教育、健康教育形式拓展到对健康教育信念、态度、行为、评价手段、伦理道德以及健康教育与经济发展、社区护理、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研究。我国目前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健康教育上[24],并且护理健康教育缺乏个性化教育,流于形式;健康教育时机把握不当,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病人收效不理想;健康教育内容简单,对不同需求病人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病人个性化需要的内容;护士在对病人健康教育时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因为健康教育的不得当,护士还可能涉及法律问题[20]。
3.4 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未完善
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建立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组织管理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护士工作职责条文及记录表格[26]。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还未完善。
3.4.1 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未形成
在我国,大多数医院临床科室无统一的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无健康教育规范,未制定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从入院、住院到出院缺乏连续性的全程健康教育,未设置专职或兼职健康教育护士,安排健康教育班,无健康教育工作职责条文,缺少落实具体措施记录、定期督促检查和记录等,健康教育随意性大,健康教育效果不良。
3.4.2 缺乏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健康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工作有效、健康持续的发展。美国各医院均设有健康教育委员会、健康教育网络、健康教育质量控制标准、健康教育科或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形成了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为健康教育有效地开展提供基本保证[27]。我国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健康教育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均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因此,影响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26]。
3.4.3 健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
发达国家有相关评价标准体系,并指出建立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对保障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获取健康教育最佳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指导和管理作用[27]。美国护理认证委员会已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如健康教育从患者行为改变、健康状态、自我照顾技能、生理健康状态、精神健康状态及使用专业知识资源等不同层面设定评价标准,它为医院提供了一个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客观、详细的质量评定监测工具,也为护理活动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导方向,保证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工作[24]。我国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效果评价标准,邓丽金[22]等人调查显示,现行的健康教育重视普及率,而不重视效果评价,主要评价方法是口头提问法和观察法,未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无法真正反映健康教育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缺乏有效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的能力;重视病人知识掌握程度,缺乏病人态度改变、健康行为形成的指标;评价时间重视终末评价;评价方法多以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评价表进行量化评价;以护理人员评价为主。更有甚者,护理人员不进行效果评价。
4 对策
我国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大体上还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来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24],借鉴国外经验,着手建立科学的本土化的健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健康教育规范及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设置专职或兼职健康教育护士。强化护士健康教育服务理念,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包括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营养学、康复学、预防保健学、人际沟通等多学科知识。在临床实践当中,健康教育的内容上仍需要进一步地拓展,临床健康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也尤为重要,既要护士能掌握、能做到、能坚持,又要患者易掌握、乐于接受,以达到最佳的健康教育效果[25]。
健康教育作为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手段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对病人及其周边人群的健康促进起重要作用。我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需借鉴国外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长处,结合我国护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满足病人及周边群体的需要,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8]。
【参考文献】
1 马骁.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22.
2 余小鸣.国际健康教育发展概况.中国学校卫生,1999,20(3):185-188.
3 钟勤.社会发展对医院健康教育的需求.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487-488.
4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9.
5 张珂.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3):391-392.
6 高早琼,张敏,黄友梅.住院外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与对策.护理学报,2008,15(5):30-32.
7 程晓红.肿瘤化疗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03,3(3):14-17.
8 袁凌.脑卒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04,4(6):9-11.
9 陈健.住院患者护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东南国防医药,2006,8(4):125-126.
10 王璟,方鹏骞.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632-634.
11 谭卫仙,杨引,张良清,等.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现代临床护理,2004,3(2):52-54.
12 吴婷.外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调查分析及对策.四川医学,2003,24(1):110.
13 张坤.肝胆手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5):536-539.
14 周兰姝,李树贞.骨科患者入院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26-328.
15 郑海燕,张少浓.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04,18(5):863-864.
16 马玉洁.基层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04,4(8):45-47.
17 吴艳芳,安新莉,刘萍,等.我国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94-96.
18 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
19 徐进,徐迎春.716名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05,3(1):7-9.
20 王井霞,唐四元.健康教育方式的分析及我国健康教育现状与展望.现代护理,2006,12(16):1501-1502.
21 bosworth h b,olsen m k,gentry p,et al.nurse administered telephone intervention for blood pressure control:a patient-tailored multifactorial intervention.patient educ couns,2005,57(1):5-14.
22 邓丽金,陈锦秀.我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护理管理杂志,2008,8(1):23-24,27.
23 ithinsons.a review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beliefs of traditionl and preject2000student nurse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5,21(2):356-363.
24 包家明,华小芬,李剑媛.中美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比较与思考.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3-4.
25 壬兆爱.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7,13(1):85-86.
26 包家明,周一汝.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应用.护理研究,2002,16(7):473-573.
【摘要】 目的:探讨在胃癌手术患者中进行健康教育路径辅助治疗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2月―2010年09月收治的189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治疗方法,试验组结合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度更高,且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较对照组好,术后并发症发病几率低,对两者的统计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胃癌患者;作用观察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胃癌是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肿瘤疾病,平均死亡率达到25.3/10万,可以真正称之为是肿瘤疾病中的“杀手”。目前我国对胃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最普遍的是进行手术彻底清除肿瘤,并结合化疗、放疗进行辅助治疗,但这种手段的治疗过程非常漫长,并且手术后的创伤及放疗、化疗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1]。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实施内容主要是体现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患者在入院时医护人员就要告知其相关的知识,在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及时告知患者病情的进展情况及相关的病痛缓解措施,在获得患者支持的基础进行胃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有190名,男140例,女50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2.6岁。其中全胃切除案例有30例,胃大部切除有23例,胃癌根治手术有137例。结合病人的入院时间,将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人数均9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健康教育方法
(1)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采取一般的宣传教育手段,由医生及护士进行常规的胃癌知识方面的教育。(2)试验组患者入院后实行健康教育路径的方式。健康教育的内容由照顾患者的医生、护士严格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内容进行。患者在入院时,医生及护士就要热情的接待患者,给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给患者详细讲解路径表的相关内容以去取得患者支持。针对路径表的内容已执行完毕的在路径表上打勾表示已执行,没有当天没有执行的就要及时交接给下一班医生及护士继续完成。在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路径表要随时摆放在患者病床床尾。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对比评价标准主要有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情况、患者手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的评价结果按照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评估表的填写为测评工具,评价标准是患者复述或者示范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程度,≥85%的内容都能复述或示范则为掌握,60%―84%为基本掌握,60%为未掌握。(2)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度的调查内容分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操作水平、医患之间的沟通及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等方面,采取满分制。(3)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则根据患者手术日前及出院之间来计算,由专人进行统计。(4)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数据获得则根据胃癌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现象进行问卷形式的统计。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恶心呕吐、腹胀,胃出血,而且出血量在一天之内达到了300ml,胃癌手术切口是否有感染现象等。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确切概率法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晓内容上的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内容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健康教育路径实施目标明确,而且可操作性强,促使患者对胃癌有正确认识。健康教育路径表详细阐述了从患者住院治疗到出院时,医生及护士应对病人进行的一系列救护措施,内容从告知患者病情病因到调节患者的心理压力,整个路径表是一套系列的、连贯的实施方案,能促使医生及护士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健康教育路径表要求医生及护士主动告知患者病情及相关的治疗方式,增加医患之间的交流,满足患者对病情的了解需求[2],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及术后恢复阶段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加快术后恢复提前出院,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纲要》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种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教与学水平为目的,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为特征的评价体系,同样适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进行有效评价。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有必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评价进行研究。
一、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评价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从而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华山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特别注重开放性、实践性、亲历性、活动性、体验性。”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价的重点不在于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学生是否充分参与、深刻体验和感悟,心理素质是否有所增强。实施形成性多元评价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但形成性多元评价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而言,过于笼统模糊。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和一般学科课程不同,它应该有自己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目前,新课程中尚没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具体评价标准,实践中也一直处于研讨状态,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造成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一直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例如,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务部门仍然沿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评价。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教学评价的内容
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行有效教学评价,必须突破以定性为主、固定单一的传统方式,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层次、评价内容的侧重,注重并提倡过程的、发展的、多角度和多视野的评价手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分配各项权重,进行综合评估。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的评价
一定的教学目标既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定教育思想的反映。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就是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否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为宗旨,学生的所学所感是否能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以及是否实现心理问题的矫治,而不是以达到对心理学系统知识的掌握为目标。一般而言,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评价,一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一致;二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三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现有水平,是否遵循了“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四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将知识界定为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知识;五要看该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准确。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不宜过多、过大,切忌泛泛地把“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作为一节课的目标,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课堂中可以训练、培养和评定的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小而实,越具体明确越便于操作,要力避课堂目标没有可操作性,或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和为活动而活动的做法。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内容的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改善、学生心灵获得成长为标准。即看学生是否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信息,扩展了视野,改变了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是否了解了自身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学生是否有情感投入,获得了有益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有用的生活技能;学生是否有决心完成某种有意义行为的“行动意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求主题明确,内容简洁、不复杂,一节课的教学只围绕一个主题有层次地开展活动。教学内容应体现出非预定性、非结构性、非学术性、非结论性的特点,应该以“问题”为逻辑,而不是以“学科”为逻辑。这里的“问题”不是指少数学生的心理疾病,而是全体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发展性问题。因此,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评价,一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共同问题为重点;二要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三要紧扣活动课目标,循序渐进,按照年龄阶段设置内容。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施过程的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它较少采用静态知识传授的方式,而更多是通过各种活动来实施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必须坚持活动为主,注重体验和感受,学生通过体验,从而建构一些自我发展的方法,能亲历“感受―分享―感悟”这一心理成长过程。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指标进行评价:
1.组织严密,注重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参与者有安全感、亲切感。
2.活动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学生对活动感兴趣,有自觉的活动感悟。
3.活动过程体现对培养学生阳光心态的有效引导。
4.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能充分满足活动的实施完成,激发学生兴趣。
5.活动过程体现师生双方相互尊重,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6.活动过程呈现心理感悟的环节,重视分享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看法。
7.教师恰当运用心理引导的技巧,启发学生的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
8.教师善于抓住活动进程中的发展心理感悟点,根据活动生成及时调整活动思路,展现教师灵活有效的指导艺术。
9.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0.面向全体,兼顾个别,能关注和调动自卑、内向的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都是主角。
(四)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我们应弱化其甄别功能,强化其发展功能,提倡形成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张扬人性、促进发展的教育,对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不能以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指标,而应以学生的心理是否得到成长,心性是否提高作为其价值判断的标准。在形成性多元评价体系指导下,一方面教学评价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另外一方面,要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1.质性评价。质性评价方法通常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质性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相比之下,量化的评价方法更多地表现为数字,反映的是学生发展的结果。质性评价方法颇多,如评语、行为观察、成长记录袋以及情境性测验,等等。具体来讲,质性评价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行:第一,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并掌握了自我调控、自我疏导、自我消解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是说,多数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和应用当堂课的基本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学生能够利用课上的空白时间自省自己的思想、行为或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体会。第三,学生在心理健康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率、兴趣度以及问题回答的合理性、发散性较高,达成了当堂活动课的目标。第四,教师留有课外延伸和实际应用的实践训练项目,并有随时对活动目标进行反馈调控和巩固强化的措施。只有将质性评价方法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方法相结合,才可以有效地描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
2.情境评价。情境评价是针对书面考核成绩对评价学生心理成长状况的不足而提出的。情境性评价是指设计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使其在较为自然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对学生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就是要“找到不仅允许表现这种行为的情境,而且实际上能够鼓励或唤起这种行为的境情”,学习效果在情境中评估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评价要求,它是一种既便于操作且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评价方法。教师在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将所感悟到的方法用于实践,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脑卒中;护理满意度;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90脑卒中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90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女性23例,男性22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9.5±3.9)岁,文化程度:初中14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4例;观察组(45例),女性22例,男性23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70.5±3.9)岁,文化程度:初中15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其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健康教育目标。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小组,由护士长进行监督,每位护理人员轮流担任责任护士,共同制定健康教育目标计划,并将其张贴于患者床头,护理人员根据目标计划,每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2)加强人员培训。医院应定期举办护理人员培训座谈会,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如何科学合理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康复训练方法、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培训结束后,应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员应参加再次培训。(3)贯彻执行:入院宣教。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医疗资源、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解答,解答过程中,应对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治疗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着重介绍。引导患者回忆自身生活习惯,并对患者生活中不良习惯进行指正。疾病预防。脑卒中患者多因患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所致,因此,护理人员应对以上问题带来的危害进行详细讲解,告诉患者戒烟、戒酒,嘱咐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可保持在2000ML左右,保持充足的睡眠,少吃辛辣、刺激、油脂过高的食物。康复训练。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可知道患者逐渐进行康复训练,一般情况下,康复训练维持在2周左右,1~3d患者主要进行床上、四肢和关节训练,4~6d进行认知、感觉训练,7~9d可与患者多交流,达到语言交流训练目标,10~10d患者可进行步行、心肺功能、独立排便等训练。
1.3评价指标
[3](1)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标准:采取日常生活能力测量表(ADL)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测评,该表测评内容共计11项,总分为50分,分数越低则越优。(2)住院时间评价标准:从患者入院日起至患者出院时间为患者总住院时间。(3)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由医院护理管理部制定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护理满意度调查内容含住院环境、健康宣教、服务态度等,回答选项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项,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住院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5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论文摘要:目的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健康教育,提高腹部手术病人的手术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方法以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模式为基础及美国Marion$Meriolean的护理结果分类为框架,制定针对腹部手术病人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及评价指标,对180例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8.20%vs87.25%)。结论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已从以疾病为中心发展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极大地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特别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估的教育活动,可以提高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促进病人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病人康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制定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及评价指标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及评价指标的制定
1.1目的及意义
护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在不长的时间内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但客观地评价其水平大体上处于初始阶段。要使健康教育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建立一套对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探讨制定具有理论依据、适合中国护理的腹部手术病人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及评价指标,指导护理人员在护理腹部手术病人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护理健康教育效果,提升腹部手术病人的手术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同时也为护理管理者评价临床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提供参考。
1.2内容及特征
本标准计划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及北美护理评价标准和分类系统,对腹部手术病人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3方面的内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规范化的护理健康教育手段为腹部手术病人健康知识的改善、健康信念的建立及健康行为的改变提供帮助。
1.3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计划的内容
1.3.1健康知识1疾病知识:疾病名称、发病因素、症状、治疗方法。2手术前检查:心电图、胸部
1.3.2健康信念能表达自我感受;对手术及治疗信心;对家属的依赖;对医护人员的依赖;寻求术后康复信息的意愿;寻求术后康复知识的意愿;接受各种术后康复锻炼的意愿;对出院后社区医疗服务的信任感。
1.3.3健康行为参与制定术后康复计划;寻求术后活动方式)如早期下床、功能锻炼*;寻求控制疼痛的方法;伤口自我监护;定时有效咳嗽;主动早期活动)床上、下床活动*;洗漱与保持口腔卫生;沐浴、更衣及上厕所)病情稳定情况下*;配合药物治疗计划;合理选择术后营养食品的摄入;康复与功能锻炼。
1.3.4其它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的特殊计划内容。
1.4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的制定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的制定是以上述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计划为基础,设置效果等级评定,每一项目分4级。健康知识评定,明确:全部能叙述/描述/演示;比较明确:大部分能叙述/描述/演示;不够明确:少部分能叙述/描述/演示;不明确:不能叙述/描述/演示。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评定,积极:全部能主动参与/执行;比较积极:大部分能主动参与/执行;不够积极:少部分能主动参与/执行;不积极:不主动参与/执行。
2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计划临床应用的效果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3家省级、1家市级综合性三甲医院,2002年8月—2003年3月期间,外科整体护理模式病房、腹部切开手术、手术后5-7天的住院病人共180例。其中实验组80例,对照组100例;男性82例,女性98例;年龄20岁-75岁;文化程度:大学17例、高中36例、初中56例、小学41例、文盲30例;职业:工人86例、农民41例、干部43例、教师7例、学生3例。
2.2研究工具
1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其内容包括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和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知晓情况调查两部分。该问卷采用1998年10月中华护理学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健康世纪行”活动指定使用的调查表。分别用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调查,旨在评价两组病人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2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计划表。3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
2.3研究方法
调查表由病人或家属填写;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和研究者采用访谈观察法进行评价。评价者前往病人房间,首先请病人填写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然后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信念,观察病人的行为,对照效果评价表进行评价。对照组:护士按常规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护士按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4结果
2.4.1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两组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为:对照组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为87. 25%,实验组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8. 20%。实验组病人比对照组的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
2. 4. 2两组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均使用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进行评价,其结果采用卡方检验,显小有极显著差异,x2= 239. 637 P
2. 4. 3相关因素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使用计划前后两组病人年龄没有差异,F= 0. 032 , P>0. 05 。
卡方检验显示使用计划前后两组病人职业没有差异,X=10. 87,P>0. 05。
卡方检验显示使用计划前后两组病人文化程度没有差异,X=8. 983,P>0. 05。
3讨论
3.1病人教育程序与计划、评价指标内在联系病人
教育程序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它遵循从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过程,通过这种系统的教育过程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行为和观念[1]。程序中的5个步骤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一环紧扣一环,缺少一个步骤都将使该系统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达不到健康教育效果。
3.2健康教育标准计划的使用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标准计划的制定为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即内容、要求、结果提出了方向,为护士对健康教育的工作能力的自我监测提供工具,为护理管理者的健康教育质量、效率提供指导标准[2]。可以保证护理工作有序地进行,降低人力、物力的损耗,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以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7。本研究调查资料表明:实验组病人的健康教育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两组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结果,有极显著差异,P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摘 要 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已不适应高校体育俱乐部制健康教育的要求,探讨一个新的体育俱乐部评价体系(即包括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校医评价、学校评价、档案评价等多方面的评价),既进行定量精确评价,又进行定性模糊评价;既自我评价又他人评价的动态性评价体系,并总结了具体实践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体育俱乐部 学习 评价体系 设计
一、引言
上个世纪末,随着“体育俱乐部模式”引入高校体育教学,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便日渐转化为实践。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不仅是体育课,还应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运动队训练等活动,这无疑给高校的体育学习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创新构建体育俱乐部学习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现行体育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体育教学评价制度不能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体系不科学;过于注重技术测验,方式单一;偏重体能,忽视身体运动的态度和健康知识的运用;更多关注教材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应有得重视;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差异,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解决方法
1.加强学生对考试内容的选择性。学生考试时在所规定的几个项目中任意选择2-3项进行评定。这样他们就会比较自觉地去练习所要考试的项目,也就达到了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好习惯,就会给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2.加大身体活动“态度”评价的比重。在评价学生时应因人而异,根据他们在学校上课的认真态度、进步情况、成绩差异等进行综合的评价。采用这样的评价方法,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在上课时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这对那些上课很认真却因原来成绩较差而拿不到高分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公平了。
3.注重相对评价(进步度)。注重相对评价即进步度,例如:有些学生在大一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成绩特别差,经过一年的学习后,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此时就应根据学生自身的进步情况给以适当的评价。采用进步度,就可以较科学的实现对这种学生的评价。
4.重视自我评价。减少他人评价,加强自我评价。采用学生自己进行体育学习小结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会有较大的帮助。注意在实施自我评价时还应考虑学生的自身素质,如果有些学生的素质偏低,自我评价时自然就会有较大的水分,这样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了,所以此项分值不宜过大。
5.采用定性的模糊评价。现行的体育评价标准中,把分值评价得很细。实际上体育成绩在60-80或80-90分对学生健康来说影响不大。在国外一些高校中,所有学科的成绩评价均用ABCDE这五个档次分开,如果把这个标准换算成中国的100分制,就是20分一个等级。所以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实行较模糊的分级制,使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就不会产生自卑和自傲,反而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体育俱乐部学习评价标准的方案设计
结合我国历史文化特点和体育教学自身发展条件,总结了我校三年多的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改革经验,完善了体育俱乐部学习评价体系,提出来与大家探讨。体育俱乐部学习评价标准方案设计详见表1。
四、结语
建立体育俱乐部学习评价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老师和学生进行体育成绩的评定,同时也是给学生一个比较简捷明了的评分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不可缺少的部分。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方法,表现出了不全面性。因此,在新时期不断探索完善新的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基金项目: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编号:JG2014022。
参考文献:
(一)在教师引进环节忽视了对师德内容的考核
高职高专院校,多是由几所中专合并升格而成。在成立之初,面临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师资严重缺乏的矛盾。为解燃眉之急,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没有严把人才引进关,致使大批没有经过正规专业师范教育培训的社会人员加入了教师队伍,直接走上了讲台。虽然近些年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引进时比较注重教师学历、学位、职称、工作技能等内容的考核,但却又忽视了对引进教师思想品德的考核,导致师德不合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一些不良言论带入课堂事件时有发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师德考评和职称评定的评价标准存在错误导向
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倾向于在搞科研上花大精力下大功夫,而相应地怠慢教学,只做到了知识的传播,而轻视了对学生灵魂的塑造。其原因主要在于关系到教师自身利益的师德及职称评定的评价标准中,教学成果所占比重较小,而科研项目所占比重较大。
二、保定市高职高专院校师德建设与评价
标准体系构建的几条建议针对上述师德建设与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师德建设:
(一)完善师德培训机制良好师德的形成,离不开师德理论学习
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师德培训机构,形成岗前岗后相结合的全过程师德教育培训机制。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新近引进教师进行强制性培训。形式可以采取面授讲座、指定书目(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自学等多种形式。培训期满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岗后培训主要针对教学督导和学生评教中师德成绩较低的教师进行。针对督导组和学生评教反映出的情况,对相关教师进一步培训,限定整改期。
(二)创建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师德评价标准体系
1.注重对学生心理辅导成果的考核
从高职高专院校学情来看,部分学生存在突出心理疾患。这就需要教师更多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课下聊天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因此,师德评价标准中,可将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心理辅导的成果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2.注重持续学习能力考核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要紧跟社会职业发展趋势,适应新兴行业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冲击,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因此,师德评价标准中,可将持续学习能力融入进去,对于积极参加专业进修、社会实践的教师进行量化赋分,进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职称评聘评价标准应发挥正确导向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三级质量管理在PICC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为试验组制定PICC健康教育路径,在三级质量管理下进行实施,将结果与2012年为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情况、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三级管理体系支持下的PICC健康教育路径制定与实施提高了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体现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 三级质量管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49
ThreequalitymanagementintheimplementationofPICChealtheducationpathway
ZHAOHong-jun,ZHANGLi-hua,KONGYe-hong(SecondHospitalofHebeiMedic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0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three-levelqualitymanagementintheapplicationofPICChealtheducationimplementationeffect.Methods:PICChealtheducationpathwasdevelopedin2013,beimplementedinthreequalitymanagement,theresultsofpatientswithmasteryofhealtheducation,patientsatisfaction,departmentnursingtheorytestresults,skillsassessmentscoreswerecomparedwiththatof2012.Results:Patientswithmasteryofhealtheducation,patientsatisfactionin2013werestatisticallybetterthanthatof2012(P<0.05).Conclusions:PICChealtheducationpathmanagementsystemdevelopmentandimplementationsupporttoimprovethemasteryofPICChealtheducationandpatientsatisfaction,promoteandimprovethePICCskillandtheorylevelsofnursesreflectsthescientific,normativeandeffectivenessofhealtheducation.
Keywords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Healtheducation;Clinicalpathway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已经在各个医院的护理管理方面广泛展开,它以循证护理为基础,拥有自己的特定结构和指导方针,是一种包含多学科的护理管理综合计划。健康教育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使其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PICC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PICC具有穿刺风险小、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自2013年以来,我院制定并实施PICC健康教育路径,借鉴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对PICC健康教育过程进行控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行PICC置管并维护的患者400例作为试验组,男208例,女192例;平均年龄(42.51±6.54)岁;多发性骨髓瘤17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08例,急性粒系白血病116例。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置管并维护的患者400例为对照组,男210例,女190例;平均年龄(40.23±8.24)岁;多发性骨髓瘤18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05例,急性粒系白血病115例。纳入标准为18~60岁,意识清楚、有自主行为能力的血液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种分布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健康教育实施人员均为PICC专科护士。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结合PICC手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试验组应用路径化健康教育模式,制定PICC健康教育路径表,根据PICC置管患者不同时段需求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定时评估患者掌握程度并随时强化,应用三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过程控制,具体如下:
2.1完善制度流程管理,制定PICC健康教育路径
2.1.1实施PICC穿刺护士资质认证护理部实施PICC穿刺资质认证制度,通过采取理论和技能考核选拔技术过硬、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好的N3级护士担任PICC穿刺及维护人员,确保PICC穿刺、维护、健康教育的同质化。PICC穿刺资质每2年重新认证1次。
2.1.2完善PICC穿刺及维护流程护理部组织静脉治疗专家和静脉治疗专业组成员共同讨论并修订《直视下PICC穿刺操作流程》《B超引导下微血管鞘PICC穿刺操作流程》《PICC维护操作流程》,印刷、装订成册发给PICC专科护士,确保操作的规范性。
2.1.3制定并实施PICC健康教育路径以时间为纵轴,教育内容为横轴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从置管前、置管时、置管后24h、置管后48h、住院期间、带管出院6个时段分别对患者及家属知识水平、认知程度及个人需求实施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运用不同方式(口头指导、文字资料、图表、影像资料、护理人员示范)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2落实三级质控体系,确保健康教育路径有效实施
2.2.1建立三级质控小组一级质量控制小组由包括护理单元护士长1名、单元内PICC专科护士1名、责任组长2名组成。二级质量控制小组由医院静脉专业组组长1名、副组长2名、大内科和大外科护士长各1名组成。三级质量控制小组由护理部主任1名、副主任1名、院内会诊协调员2名组成。
2.2.2明确各级职责,责任到人
2.2.2.1一级质控组工作内容一级质控组负责所在护理单元内PICC的穿刺、维护及健康教育路径落实。健康教育路径表置于患者床尾,责任护士按照路径完成各时段健康教育内容后在相应时间栏内签字确认。患者及家属通过健康教育路径表及时了解个人所处阶段和应掌握的知识点,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小组成员通过查看签字情况和与患者沟通,了解健康教育工作是否到位,通过随时询问、发放问卷了解患者和家属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士长组织PICC置管患者床头交接班并记录其双臂围、导管体外长度、穿刺点局部情况及主诉。一级质控组评价标准为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一级质控组成员每周进行患者和家属满意度不记名抽查,随机选取科室留置导管患者及家属30例,告知调查目的及填写说明,最后将结果进行汇总。
2.2.2.2二级质控组成员工作内容二级质控组成员每月对一级质控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改进;每季度组织1次PICC专科护士理论、操作培训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如有共性问题进行再次培训和考核。二级质控组评价标准主要为PICC专科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二级质控组每月组织一次PICC专科护士理论或技能考核,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培训。
2.2.2.3三级质控组成员工作内容三级质控组负责每月进行1次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反馈;负责院内PICC专科护士的认证和再认证;协调全院的PICC会诊和重点问题的解决。三级质控组评价标准为患者满意度。三级质控组每月进行一次PICC置管患者满意度不记名调查,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患者意见及时进行反馈。
2.3评价标准(1)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问卷患者和家属进行调查,问卷满分100分,≥85分为达标,<85分为不达标。(2)出院前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90分为满意,<90分为不满意。
2.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情况比较(表1)
3.2两组PICC留置导管患者满意度比较(表2)
4讨论
4.1创新了PICC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标准化、科学化的健康教育模式是高效率、高质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1]。PICC留置时间较长,最长留置时间接近两年。PICC的穿刺、维护是专业技术,很多患者存在带管出院的情况,非住院期间导管的观察依赖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单凭口头宣教满足不了患者对PICC健康知识的需求,应继续寻求适应不同特征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教育模式。鼓励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参与到PICC导管维护中来。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PICC导管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管理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表1可以看出,PICC健康教育路径的有效实施使患者和家属都了解、掌握不同时段的注意事项,主动参与导管安全管理,提高遵医行为。三级质量控制落实使护士责任明确,保障了健康教育路径实施的及时和有效性;二者有机结合使护患双方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2三级质量管理下的PICC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三级质量管理能有效保障健康教育各环节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促使护理人员从患者需求出发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PICC健康教育路径的运用,确保患者留置导管过程中各项治疗的的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2]。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肿瘤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全程健康教育患者的置管知识与重视程度进行干预,患者自我护理与重视程度得到提高[3],同时路径管理使患者能够更直接体会到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导管安全管理,形成护患合力。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三级质量管理下的PICC健康教育路径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我院患者满意度与护士晋级、评优、奖金挂钩,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3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士把健康教育当做一项任务,只注重形式,并没有与患者交流信息,不了解患者真正需求的健康相关信息[4]。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科学的系统工作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避免工作的盲从性、重复性、低效性等弊病,促进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从经验型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健康教育路径为护士提供了指南,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也保障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计划性[5]。
4.4不足目前我院护理工作尚未实现完全信息化,护士对不同患者的动态评估还不能做到零时差管理,对不同患者所需健康教育频次、所用时间还不能详实、具体统计,这种情况将随着护理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面更加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段迎,李俊英.国内PICC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2,25(6):407-411.
[2]夏友.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8):95-96.
[3]方少梅.全程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129-130.
[4]侯明杰.化疗教育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知信行的影响[D].泰安:泰山医学院,2010.
[5]李惠萍,周美玲,王玲.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3):170-173.
【关键词】 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健康教育;遵医行为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40-02
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前的首要问题是我们该怎样去找到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了探讨与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国际糖尿病联盟与健康互动公司策划,由礼来公司赞助并将其推广的新式互动式糖尿病教育看图对话工具予以采用,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将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我们将2010年8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男患者、36例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这80例患者年龄均在60-80岁之间,并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分组后二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并发症、合并疾病及治疗情况、遵医行为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我们对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看图对话教育模式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组间对照,比较健康教育对两组宦者血糖水平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1.2.1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看图对话模式的健康教育 将本组病患分为10人1组,连续进行4次由研究者和1名专科护士组织的每2周1次,每次1.5-2.0h的健康教育。通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看图对话辅导员资格认证”的糖尿病专科护士,以看图对话工具作为辅导工具进行教育工作。在看图对话工具上有名为“什么是糖尿病”、“与糖尿病同行”、“与胰岛素同在”以及“健康饮食和运动”的四张地图。患者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围坐在主题地图周围,并在辅导员的引导下就地图话题相互之间进行对话交流。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通过提问、引导、总结来引导患者自己观察地图,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和学习。
1.2.2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模式的健康教育 同样的我们也将本组分以10人1组,连续参加4次医院组织的每2周1次,每次1h的糖尿病讲座。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自我监测及药物治疗的教育。
1.3 效果评价 6个月后,比较健康教育对二组的血糖水平及遵医行为的影响。采取静脉血来进行血糖测定,对二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值进行测量比较。对遵医行为进行饮食控制、合理运动、按医嘱用药、定期自我监测、及时就诊复查5项内容的测定。其中在半年内坚持5项为完全遵医,坚持不足2项、为不遵医,其余属于部分遵医。
1.4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方法中的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总结与讨论
糖尿病看图对话教育项目工具是一种能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全新教育方式健康教育是任何为协助人们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而设计的学习过程的综合。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为了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我们主要是通过对血糖、体重、血脂等各项指标进行控制,而患者的自我管理对控制结果有着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采用看图对话工具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是让患者更加主动的面对病情的治疗,与医护人员更多的交流,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发的采取行动措施来控制各项指标,用一种全新的模式来帮助糖尿病患者加强自我管理。在教育内容方面看图对话工具更为规范,在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有所依据,确保健康教育更为系统性和连贯性。但是由于在国内起步较晚,对辅导员要求十分严格,将看图对话工具结合我国国情并推广应用是我们现在首先明确的目标,对此我们会更多的努力和无尽的探求。在本文中通过研究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遵医行为效果的评价,当然评价标准的具体量化需进一步探讨。我们将更加深入的筛选评价标准,将样本量不断扩大,持续研究实施看图对话工具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控制的长期影响。
参考文献
1.青岛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山东青岛 266042; 2.青岛市中心医院质控部,山东青岛 266042;
3.青岛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山东青岛 266042
[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心脑血管科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根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实施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参照组不给予健康教育,对比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结果 ①研究组的认知度94.2%(81/86)显著高于参照组61.6%(53/86),χ2=26.48,P<0.05;②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97.7%(84/86)显著高于参照组73.3%(63/86),χ2=20.64,P<0.05;③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感觉、认知功能、睡眠状态和生活满足感显著高于参照组,t=18.90、12.10、22.17、17.30、18.06,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显著优于参照组,t=2.75、4.45,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有效性和治疗依从性,所以老年高血压给予健康教育的疗效显著。
[
关键词 ] 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压;护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147-03
[作者简介] 张美华(1979-),女,山东青岛人,本科,在职研究生,护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
高血压是指人体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静脉舒张压的值都显著高于人体正常血压标准范围,高血压一般会导致血管、脑部器官功能性改变,从而诱发其他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健康[1]。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动脉压持续性升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器质性改变,从而引起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2]。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心脑血管科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参照组不给于健康教育,对比健康教育对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情况,研究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高血压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心脑血管科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给予健康教育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参照组86例,平均年龄:(69.56±5.27)岁,年龄范围:65~85岁;女性40例,男性46例;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79±1.22)年;研究组86例,平均年龄:(68.44±5.32)岁,年龄范围:65~87岁;女性39例,男性47例;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47±1.38)年。排除标准: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排除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研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参照组不给予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知识宣教、正确用药教育和生活方式教育,对比给予健康教育后的护理效果,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如下。
1.2.1 高血压知识宣教 知识宣教主要是通过发放宣传单页、宣传手册、讲座和一对一宣讲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授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和危险系数,让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有个充分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并做好日常的防治工作。
1.2.2 正确用药教育 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方式是药物治疗,但是存在很多乱服用降压药、随意增加或减少药量的情况,因此,要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降压药的作用机制、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叮嘱患者按时吃药,保证药物的作用时间和药量,从而提高患者血压的控制率。
1.2.3 生活方式教育 生活方式教育主要是对患者的饮食结构、不良生活习惯、体重控制、睡眠质量和运动健身方面进行教育。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并增加粗纤维的摄入;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是针对于男性患者,要求其戒烟限酒,防止过度刺激导致并且恶化;体重控制:高血压除了受到遗传的影响,很多是由于肥胖,因此要控制患者的体重,饮食可采取少量多餐的形式;睡眠质量:老年患者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好可以减轻机体的疲劳,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运动健身:可以选择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比如步行、太极、门球等,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改善心肌功能。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数据分析软件对该研究所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正态计量数据用(x±s)表示,正态资料的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多样本均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样本率的对比应用χ2检验。
1.4 评价标准
1.4.1 认知度评价标准 采用该院心脑血管科编订的高血压知识测试问卷,内容涵盖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满分为100分,优≥85分,良66~84分,差≤40分。
1.4.2 治疗依从性评价标准 完全依从:健康教育后,患者能够完全按照医嘱进行饮食和药物治疗;部分依从:健康教育后,患者能够部分按照医嘱的吩咐进行饮食和药物治疗;完全不依从:患者不按照医嘱的吩咐按时服用药物,并且饮食随意。
1.4.3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睡眠状态、认知功能和生活满足感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程度对比分析
对比两组病患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度,研究组的认知度94.2%(81/86)显著高于参照组61.6%(53/86),χ2=26.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于分析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分析,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97.7%(84/86)显著高于参照组73.3%(63/86),χ2=20.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感觉、认知功能、睡眠状态和生活满足感显著高于参照组,t=18.90、12.10、22.17、17.30、18.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99.7±10.3)mmHg、收缩压(159.7±12.3)mmHg;参照组患者的舒张压(99.3±10.7)mmHg、收缩压(159.9±12.8)mmHg。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83.3±10.3)mmHg、收缩压(128.9±10.3)mmHg;参照组患者的舒张压(88.4±10.3)mmHg、收缩压(137.3±10.7)mmHg。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t=0.21、0.1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显著优于治疗前,t=2.75、4.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危害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经研究显示主要与遗传和环境有关,根据发病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占高血压人群总数的95%以上,而继发性高血压多是由于肾脏及肾上腺方面疾病引起的内分泌性高血压[3]。高血压根据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发展,可以分为急进型高血压和缓进型高血压,急进型的临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激素升高,临床表现为口渴、浑身乏力和多尿等,出现肾功能不全诱发蛋白尿、血尿等,属于高危疾病,死亡率高,年龄分布在30~40岁左右;缓进型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高血压疾病,该类型的病情发展缓慢,早期一般没有显著的症状,偶尔会出现血压增高、劳累后悔感到头晕、失眠、乏力和神经紧张等情况,血压只是暂时性升高;但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脑部、心脏、肾脏等出现器官功能性改变,比如头晕、头痛、心功能代偿异常、肾小动脉硬化等[4]。因此,高血压采用健康教育手段,可以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对高血压疾病有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高血压的预防,降低其发病率。
3.2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护理的效果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各项身体机能出现退化,极易诱发高血压疾病[5]。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之一,由于对其的认识度较低,导致“三高”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6]。健康教育通过知识宣教、正确服药教育和生活方式教育的方式,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和危险系数的认识,做好防治工作[7]。据冯青云,方萍,肖红霞[8]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压控制的有积极的影响。该研究对心脑血管科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对比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①研究组的认知度94.2%(81/86)、治疗依从性97.7%(84/86)显著高于参照组61.6%(53/86)、73.3%(63/86),χ2=26.48、20.64;②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感觉、认知功能、睡眠状态和生活满足感显著高于参照组;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显著优于治疗前。因此,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数据支持,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理论。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有效性和治疗依从性,所以老年高血压给予健康教育的疗效显著。
[
参考文献]
[1] 周丽红.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150-151.
[2] 周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3):787-789.
[3] 周彩霞,王金星,余伟霞.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J].生物技术世界,2015,3(3):114.
[4] 叶燕媚.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J].辽宁医学杂志,2015,29(1):43-44.
[5] 李栗,崔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促进的效果观察及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1):88.
[6] 陈娟.高血压护理干预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222.
[7] 徐冬梅.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