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其中关键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任务。
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提高全民族素质,分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也是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物理教学中的思想素质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的思想素质教育,主要是指结合物理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物理知识,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介绍中外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我国历史上对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介绍我国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激励他们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二)物理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
科学素质不仅体现在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多少和水平上,而且体现在科学的求实精神,运用和探索科学的能力,以及现代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文化知识与修养上。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并相应地训练某些技能技巧。这就是说,学习物理有三个基本环节:观察和实验、思维、运用。此外,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有自我深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结合学习物理的三个环节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三)物理教学中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对于现今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学生普遍感到头痛,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学生的心理素质差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心理素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果断性与自信心。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针对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急于求成的心理,要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及自制能力,引导他们从急于求成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把新的知识同已学过的知识,不论是本学科的还是其他学科的,进行联系、渗透,并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既艰苦又有意义的实践。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只有在某些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从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提出如下四条基本原则。
(一)互动原则——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所谓互动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设计必须注意教学双方的互动作用,真正体现教依据于学、学受导于教的相互制约关系。物理教学活动的成效首先取决于教学中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因此,互动原则是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二)发展原则——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所谓发展原则,是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身心发展两方面,而心理的发展又包括智力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我们认为,发展必须有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从深度上讲,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而从广度上讲,就是人们常说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内化原则——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所谓内化原则,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结构内化为认知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实现这种转化的途径就是内化。内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同化,如认知结构与即将接受的知识结构基本相符,就让前者同化后者,即把知识结构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二是顺应,如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不相适应,就改组前者,以适应后者,这样才能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总之,内化的过程,就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使知识结构得以内化,以有序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四)反馈原则——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所谓反馈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物理知识的外化,外化就是把学生头脑内部的主体的东西转化为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如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答物理习题、解决实际问题等,然后外界对学生外化的结果作出评价,学生接受这一评价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以上我们分别从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原则方面,就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广大物理教师只有摈弃应试教育,落实素质教育,才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乔际平,续佩君.物理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音乐教学 基本原则 准则
所谓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原理的引申和具体化,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抽象。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是音乐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指导教学的基本原理。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反映出普通教育的普遍规律,而且更要体现出音乐艺术学科的教学规律和特点。
一、学生本位原则
学生本位原则就是要强调学生是音乐教育的主体,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本位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
因此,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2001年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实质上就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二、音乐本位原则
音乐本位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将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本来(原来的、主要的、中心的)位置或其职能位置。正如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到:“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音乐教育正是这后一种教育,它是以音乐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来展开和实施的。因此,音乐本位原则,是音乐诸教学原则中的主导教学原则,是展示音乐教育体系的一面旗帜。
三、情感体验原则
情感体验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和情感体验的过程,注意教学与心理的联系,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体验性的感彩。柏拉图认为,“音乐的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
由于审美教育在形态上具有体验性、自发性和主动性,其教育过程有侧重于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体验性,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彩,便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四、寓教于乐原则
寓教于乐原则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要求音乐教育面向新的世纪、新的教育观念。教师精心组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快乐,以美的形式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另一层含义是要求音乐教育要从内容方面给人以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使人情感净化,心灵升华。
音乐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音乐教学通过艺术性与思想性融而为一的方式,使人们受教育于不知不觉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寓理于情,以情动人,能起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它寓教于乐,通过学生参与、体验、创造等活动,使人们在愉悦中激感的变化与升华,从而受到教育。
五、主动参与原则
主动参与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主动学习和知行协调过程,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的音乐经验。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一切情感体验,都必须在学生亲身参与感受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在音乐教学中,活动是知行协调过程,它是身心协调地成长、发展各种能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音乐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总起来说,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利用音乐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激发和培养音乐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六、协同融合原则
协同融合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不同学习领域、不同艺术形式、不同学科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融合在一起,实现音乐教育的协同效应,达到一种整体效果。现代美育提倡融合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也要保持一种全局观念,要有大局观和整体感。善于发挥各方面之间协调、同步、合作、互补的作用。由于音乐教育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所以,它与素质教育系统中的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等子系统有着显性的、隐性的和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具有促进各个子系统之间关联运动的功能。由此可见,在音乐教育中体现协同性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外语教学;素质教育;基本原则;注意事项;美好明天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82-02
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必然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的确,在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高中英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切实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底。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不能仅满足于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而要在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帮助其全面发展。同时,广大教师要更加注重自身素质和自身修养的提高,来进一步适应这一新的要求。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高中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
高中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与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即: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使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整体提高人文素质。其中,人文素养体现一个人对待自我、他人及社会的心理、精神和态度的修养。
三、实施高中英语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贯彻的原则
一是把课堂教学作为归依。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就在于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注意把握速度与节奏,做到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同时,应努力排除各种无效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二是把优化教学方法作为主要途径。优化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培养成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人,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应采用启发式、创造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当然,教师还应坚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第三、把学生作为主体。现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S.Bruner)提出了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这个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学生的活动,教师处于从旁指导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所谓主体性是指在有客体的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学生主动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地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主体”上,让学生主动发展,完成从认识到技能的转化。第四、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从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学习和研究中可知: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课前主动预习,课后自觉复习。
四、实施高中英语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思想道德和情感教育贯穿于高中英语教学之中。如,高二上册第七单元的“Living with disease”,这个单元主要介绍致命疾病以及人们对待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态度,教师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对待疾病和病人的客观、正确的态度,并使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努力拼搏,同时鼓励学生对社会福利事业多加关注。再如,在进行高二上册第九单元“Saving the earth”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思想。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高中学生正处于记忆最强、精力最旺盛的成长时期。教师平时教学要利用这一点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同时通过多提供表现机会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如每次上课前请学生来一个Free Talk或者Morning Report。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脱高考的指挥棒,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贯彻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平时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有人可能会担心英语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会影响教学质量,降低学生的成绩。其实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不断完善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一种教育。最后,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于教学之中,教师自身素质和自身修养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具备健康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业务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当然,只要踏实努力,这些都可以在短、长期学习培训,与同事切磋教学经验以及不断摸索与总结中取得进步和提高。
总之,在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给外语教学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每个教师都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培训学习,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真正做到实处。这样,我们的外语教学才会蒸蒸日上,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国教办发[1997]29号.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物理;素质教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41-02
中学时代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全民族的基本素质,培养一批怀抱理想、充满文化、具备道德、时刻有严明纪律性的良好公民,同时灌输相应的基础知识,为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不再仅仅以分数为目的,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最关键的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以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以下就物理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的途径展开探讨。
一、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与高中物理结合的基本教育内容
1.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要求在物理教学中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地阐述物理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物理知识并领会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即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科学家们为了祖国的发展献身研究事业的事迹,讲述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表示出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从而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富饶安定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学习。
2.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科学的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提高相应的技能和技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进取精神,让学生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为今后的研究做铺垫。
3.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身心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发展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处理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等。
4.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劳动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素质教育,主要是用来揭示物理学和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劳动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物理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习惯和技巧。
二、素质教育与高中物理结合的基本原则
从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总结出如下五条基本原则:
1.互动原则。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注意“教”、“学”双方的互动,真正体现教、学并存的关系。
2.发展原则。发展原则即是指高中物理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度上讲,就是人们常说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从深度上讲,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要让学生以前期学习为基础逐步掌握新的知识。
3.结构原则。结构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对知识结构的教学,为学生构建良好、有序的物理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从而整体、有序地对知识进行系列性的了解。
4.内化原则。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结构内化为物理认知结构。
5.反馈原则。反馈原则即是将大脑里的主观的物理转化为外部实际存在的东西,比如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等,之后从外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学生再根据反馈,改正今后的学习行为。
三、以《欧姆定律》教学为例阐述素质教育与高中物理的结合
1.高二学生学科知识现状和能力分析。高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阶段中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电路方面的部分基本知识,学习了电压、电流的基本含义,理论上而言已经完全具备了学习欧姆定律的能力。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现有教材中应用型的事例比较少,在实际的应用问题上,学生无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思维和认知经验,导致在学习方法上形成了无法突破的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图像教学法,利用ppt或者现场试验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想到或者看到,这样就更易于学生理解这方面的知识。
2.学生生活环境与心理素质分析。电和电路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事物,尽管不陌生,但是学生对电和电路的原理也不是很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依靠这一兴趣,学生才能自愿并大胆地尝试新事物并深入了解新事物,以此为课堂操作和教学打基础。
3.课程设计。《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生。欧姆定律是下一章恒定电流的基础内容,它的重要性不需要多加证明,高二物理中的欧姆定律是对初中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实际的应用。本章按照如下的方案展开:首先从初中课本学过的基本电路知识引入欧姆定律,接下来解释影响导体的电阻的因素,然后介绍半导体和超导体,在半导体和超导体的介绍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再然后引入电功和电功,最后介绍在闭合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具体几点要求如下:①课程目的: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掌握并利用图象法分析问题,进行研究。②课程结构:注重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调动课堂氛围,因材施教,有利地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理解力。③课程内容:体现这门课程的公共基础性和参与性,联系生活展望未来,了解时代需求。④课程实施: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主动参与、团队合作,共同讨论并得出结论,最后由老师作总结并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实现“人性化课堂”。
四、结束语
随着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视,高中物理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加强对物理教学工作的重视,积极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素质,从而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晓莉.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04).
[2]王大可.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8).
[3]欧伟.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面对全体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参与体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基本原则 创新策略
小学既是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的兴趣,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瞬息万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适时地作出调整,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生动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2.坚持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非常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会学习死知识,而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强大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3.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使学生的管理者,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现代教育应该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改进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1.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秉承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学生课堂参与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了主体地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大家进行讨论学习,这是区别于学生个体学习的集体学习方式。
2.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进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原来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相融合,使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效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环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3.采用提问式与鼓励式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问式的教学策略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合理地设置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且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欣赏。赏识与鼓励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导致成功,而抱怨往往会让学生自暴自弃,导致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抱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激发其创新兴趣,发散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开展创新教学。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因此,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坚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大胆摸索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素质,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为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房贞政. 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原则;创新策略
小学既是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的兴趣,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
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瞬息万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适时地作出调整,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生动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1.2 坚持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非常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会学习死知识,而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强大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1.3 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使学生的管理者,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现代教育应该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 改进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2.1 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秉承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学生课堂参与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了主体地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大家进行讨论学习,这是区别于学生个体学习的集体学习方式。
2.2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进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原来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相融合,使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效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环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2.3 采用提问式与鼓励式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问式的教学策略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合理地设置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且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欣赏。赏识与鼓励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导致成功,而抱怨往往会让学生自暴自弃,导致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抱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激发其创新兴趣,发散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从而更加有效开展创新教学。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学校 物理教学 现状 改革 基本原则 基本思路
物理学作为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近代技术的主要源泉。培养具有一定物理学基础知识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性任务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改革现有的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建立适应我国职业学校教育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教学体系,是当前摆在广大职业学校物理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本人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就职业学校物理教学改革谈几点体会。
1.当前职业学校物理教学的现状
1.1 对职业学校物理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运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工程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性、技能性高级人才,掌握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物理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思想,以致在职业学校教学实践中没有给予物理学自身应有的重视。
1.2 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学时相对不足。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对相应职业技术的掌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为此,各职业技术学校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育和职业技术实训上,在课程计划中给予基础理论课教学的课时一般都不多。据了解,在职业学校教学课程设计中,物理课教学一般为72学时左右,这与其要讲授内容实际需要的课时相比明显不足。
1.3 职业学校学生物理基础普遍较差,且层次落差大。在我国当前普教热的大环境下,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一般都存在着招生难的状况,所招生源大多是初中毕业生和考低分段学生,物理学基础普遍较低,学生厌学情绪大,少数基础好的学生受大多数差生所拖累,学习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1.4 教学实验条件差,设备陈旧。目前我国多数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实验设备、仪器多是为中学教学服务的,改制后受经费所限,一时难以更新,不能满足高等物理教学的需要。
2.职业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职业技术学校物理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师和物理课本身教学设计、教材教法,而且还涉及到学生,涉及到与专业课程衔接等等。要搞好职业学校物理课教学改革,必须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2.1 素质教育原则。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坚持素质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当今社会里,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物理教学不仅要重视物理基础知识的教育,而且要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下大功夫,要把以知识教育为主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结构优化原则。既要克服那种不考虑职业学校教育的特点,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以学科为中心,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以致影响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也要反对那种仅仅强调“专业课用什么,物理课就学什么”的功利主义片面观点。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课程观,要按照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标准,设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物理课教学体系,正确处理好物理课与专业课,重点与非重点,理论课与实验课,课程与教材教法诸多方面的关系,提高职业学校物理教学的综合效应和整体效应。
2.3 可持续发展原则。当前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但据有关人士调查,现在许多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理论功底相对较差,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因此,我们在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必须更新理念,要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方面下功夫,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为他们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职业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职业学校物理教学改革也不例外。这里笔者基于前面的一些体会,谈几点想法。
3.1 改革现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体系。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专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三者有机结合作为基点来构建物理教学的新框架,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以达到既能满足目前的教学目标,又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
3.2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物理科学的发展本身就是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墨守陈规,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步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一、关于教学目的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执行新大纲,要以全民族素质教育为准则,牢牢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的教育。以这四个方面为红线,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新大纲确定的初中化学的教学目的是: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考虑升学需要,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新大纲指出:初中化学教学要“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只有搞好全体公民的素质教育,使全体公民都有知识、有文化、受过良好训练,有一定的能力和创造性,德才兼备的尖子人才的出现才有牢固的社会基础,才能大量涌现。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也需要众多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二、关于教学内容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基本理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青少年足球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应重视教学比赛的运用以及重视运动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三点,以期对青少年足球训练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关键词 足球训练 青少年 训练理念 训练建议
随着当代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足球训练的问题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青少年足球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水平会对足球运动员的未来发展产生关键性的影响。要提高我国的足球运动水平,就必须要从青少年抓起,认真分析和研究与青少年足球训练相关的问题。
一、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基本理念
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基本理念影响和决定着教练员对训练活动本质规律的认识与判断,并进一步对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的选择以及训练计划的安排等行为产生影响。因此,要研究青少年足球训练的问题,必须首先分析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基本理念。
概括来说现代青少年足球训练基本理念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应让青少年在足球训练的过程中积累愉悦的运动体验。愉悦的足球运动体验是培养和发展青少年良好的足球兴趣、足球意识以及足球运动习惯的基础。青少年在足球训练的过程中,能否体会到足球的乐趣,能否积累良好的运动体验,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
其次,应按照未来足球发展的大趋势来对青少年的足球训练进行指导。青少年足球训练应在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等组织训练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按照足球运动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来对青少年的训练活动进行指导,以尽可能的发现潜在的足球运动人才,并未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青少年足球训练必须要与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身的特点相适应。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对象是我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和足球爱好者,如果不了解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身的特点,不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训练,即使有着再高的足球技能和训练方法,也难以取得预期的训练效果。
二、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一)应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青少年足球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长期的过程,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否则不但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极易引发运动损伤事故,危害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具体来说,在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问题:首先,要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多年训练计划,以确保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能够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其次,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应根据训练情况,对技术训练做出科学的安排,以保证技术训练难度的逐步提高;最后,要根据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科学安排循序渐进的训练任务。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身心素质的发展和提升有着一定的规律,而此规律既是教练员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情况,也是在日常足球训练的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重要依据和具体体现。因此,要保证青少年足球训练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必须要根据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身心素质发展规律来做出相应的计划和安排。
(二)应重视教学比赛的运用
教学比赛是开展青少年足球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比赛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进行足球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练员在开展青少年比赛的过程中,应根据训练的进度和训练的实际情况,经常性的安排一些教学比赛活动,让队员在比赛的过程中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
但是,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的过程中,组织开展教学比赛活动时,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教练员必须要注意教学比赛组织方式的阶段性问题。也就是说,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的不同阶段,组织开展的教学比赛活动也应相应的有所不同。例如:在足球基本技术教学训练的阶段,应利用接近实战的方式进行分组练习;在技术教学阶段,则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比赛队伍,进行实战练习,以检验其技术学习的情况,活跃训练的气氛;而在巩固提高的阶段,则应将几个人的组合练习向多人发展,鼓励学生在教学比赛中充分运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让学生在教学比赛的实战中进行实践和提升。在这个阶段,教练员也可以根据教学任务来对教学比赛的方法和要求来做出灵活的调整,以提高训练的成效。
(三)应注意运动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我国传统的青少年足球训练过程中,很多教练员陷入了一个误区,过分重视机械的、固定的、呆板的技术动作训练,而却忽略了青少年运动员在对技术动作的充分发挥和创造性运用。以致于虽然队员们训练很刻苦、技术掌握也很纯熟,但是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却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而要改变这种情况,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在训练的过程中,重视运动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尽可能的培养创造型的足球运动员。
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的过程中,要培养和发展运动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练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强化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领悟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其次,要注意强化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只有让队员自己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才能让运动员主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发挥自身的思考和思维能力积极的进行自我完善;最后,要注意强化运动员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在传统的过程中,运动员没有任何疑问的,严格遵守教练员的所有要求,以致于影响了运动员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的发展,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应在训练的过程中,鼓励发展运动员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
参考文献: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问题
课程设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一是指课程论中有关“教材”编制一类的活动;一是指与一门课程紧密相关的后续“实践”活动。从教学论角度来看,课程设计是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引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特殊环节。其目的原本只有两个:一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一环节包含的学时可长可短,形式也多种多样。包含的目标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但是无论何种课程设计,都应包括以下五项基本内涵:一是课程设计的目标,二是课程设计的内容,三是课程设计的方法,四是课程设计的评价,五是课程设计实施的条件。虽然不同的传统课程设计针对上述内涵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它们都不是专门针对素质教育的。这就是传统课程设计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因此,如何改革传统的课程设计,使其满足当前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以此来指导具体的课程设计实践,就显得非常必要和很有意义。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为黑龙江省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是其附加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鉴于有关课程设计改革方面的文献非常少见,所以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为例,在“做什么”和“如何做”两个方面,谈一谈我们的心得体会,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
课程设计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设计。确定课程设计目标的基本原则是继承性。课程设计目标的内涵决定着课程设计其他问题的内涵,是解决课程设计其他问题的主要依据。课程设计目标的继承性表现在大部分情况下它只是课程目标的一个子集,反映着课程目标的一个或若干个方面。在这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设计目标的内涵,我们给出素质教育理念下课程设计目标的一般性描述:有助于增加科学与人文知识、有助于理解科学与人文思想、有助于掌握科学与人文方法、有助于遵循科学与人文精神,或在以上几个方面有助于形成一种趋于统一的综合品质。这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给出的一种定义,如果从发展观角度来看,课程设计目标可表述为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活动在上述几个方面所能获得的有效发展程度。这一课程设计目标在操作上可分解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大模块。对每一模块内容的具体规定性可依据课程性质而有所侧重。例如,我们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目标中,对这三大模块所做的规定分别是:在知识结构方面我们要求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能够进一步扩大和掌握两种知识,一是自动控制原理的课程知识,二是高于课程知识的相关方法论知识,在这一方面,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部分一样,我们仍然全面贯彻“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统一原则;在能力结构方面我们要求学生在知识运用上能够进一步熟练地使用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相关技术方法来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有意识地将学生能力发展的矛盾运动引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架构之中,在这一方面,我们仍然全面贯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统一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素质结构方面我们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发展史及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作用,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二是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史以及发展历程中各项重大成果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以及取得这些重大成果的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追求科学的伟大精神,在这一方面,我们在全面贯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原则的同时,还突出强调了历史语境下问题意识与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当代科学史表明,缺少这两种意识的人,在科学的道路上无论如何都是走不远的。以上是对课程设计“做什么”的讨论。当课程设计目标确定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做”了。这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的方法、课程设计的评价以及课程设计实施的条件。在“如何做”这一方面,我们也是仍然全面贯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所采取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原则,即“合教育的目的性”与“合教育的规律性”统一原则,这种坚持科学理性、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的态度与做法能够为我们带来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可以有效增强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二是做好此事的代价最小。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目标决定课程设计内容。确定课程设计内容的基本原则是一致性。课程设计的内容是课程设计目标的外在体现,由课程特有知识以及课程设计特有知识构成,直接为课程目标提供服务。课程设计内容的一致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课程设计内容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两者不能偏离太远;二是课程设计内容与课程设计本身其它内容的一致性。这种内在一致性要求确定课程设计内容时,应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因为面对同一课程设计目标,不同的指导老师,由于其自身教育理论水平以及学科专业水平的不同,确定出来的课程设计内容往往会有很大差别,从而使得课程设计内容在为课程设计目标服务方面,会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课程设计内容的确定是一种集合约束下的内容选择问题,自上而下的约束来自课程设计目标,自下而上的约束来自课程设计方法、课程设计评价以及课程设计实施的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属于网状支持与限定关系,如经简化,可看成是层级支持与限定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支持与限定关系,都必须是一种内在的逻辑相互证立关系,因此需要统筹安排,尽力将各种相互冲突的不利因素协调处理好。在课程设计内容与课程内容一致性方面,应尽量采用课程内容当中提供的各种知识主线、技术方法主线。例如,我们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内容中所确定的知识主线、技术方法主线与课程内容所包含的各种主线是完全一样的。首先,从一个待设计的控制系统出发,将其分析与设计问题还原为三大知识主线:稳定性问题、快速性问题和准确性问题,外加三个知识对应关系:系统结构参数与稳定性问题的对应关系、系统结构参数与快速性问题的对应关系、系统结构参数(外加输入)与准确性问题的对应关系。技术方法主线有两个:频率特性法和根轨迹法。通过对这两种技术方法主线的选择与使用来改变上述三个知识对应关系,进而达到对上述三大知识主线问题的解决。最后,通过模拟实现或物理实现上述三个知识对应关系,就可以获得一个理论上或实际上可用的控制系统。但应注意的与课程设计内容有所不同的是,在课程内容中还包含一些为三大知识主线、三个知识对应关系以及技术方法主线服务的知识碎片。这些碎片对厘清上述各种主线,既有积极认识作用又有消极屏蔽作用。当上述主线、关系以及技术方法主线客观地位不可动摇时,对知识碎片的否定则是知识创新可能的切入点。需要指出,上述做法虽然保证了课程设计与课程在内容上的一致性,但是我们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实践中所使用的题目却全部来自于各级各类实际科研课题,其设计参数与设计要求均有实际应用背景。这些设计参数与设计要求一般要经过适当地简化或有目的的补充,有的甚至还需要进行脱密处理,才能形成最终的可供学生们选择使用的课程设计题目。
四课程设计的方法
课程设计方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用于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方法,二是指学生用于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所使用的方法。确定课程设计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可行性。这种可行性表现在理论上是能行的,实践上是能用的。从教学论上来看,指导课程设计的方法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形态: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由于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合作性和情境性等特征,因而更适合作为指导课程设计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变教师的主导指导方式为主体指导方式,并以服务者的角色出现在课程设计活动之中。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变学生们的被动设计为主动设计,变主导研究为主体研究、合作研究。主体研究有利于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合作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显然,这两种研究方式均有助于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形成。其实,选择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理论作为首选的指导方法也是做好课程设计在做法上必须要满足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原则的必然要求。而对于学生用于完成课程设计所使用的方法来说,则涉及到方法论素质教育问题。在这里,学生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上属于专业方法,处于方法论体系的最低层。到底有没有必要将这些具体的方法提升到更高的哲学方法层次上来进行认识,以便给学生呈现出一幅清晰而完整的方法论图像,并作为长效知识储备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就值得大家研究和讨论。我们的观点是:作为一名有发展潜力的未来科学工作者,其认识不可能永远停留在经验或者事实的层次上,总是要借助哲学方法甚至是哲学的反思、批判与预见功能,使其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上去,以形成更加普遍的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新的科学概念或体系结构,从而有助于科学的发展。因此,将这种方法论素质教育元素引入课程设计之中显然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将这幅图像在自动控制原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这三个环节中重复呈现给学生,以强化这种认识。这幅完整的方法论图像是自动控制原理在方法论上涉及的四大理论方法:模型论,用于系统本质的抽象描述;系统论,用于系统内部关系、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信息论,用于系统内外部信息计量、传递、变换和储存的描述;控制论,用于系统内外部行为的描述。在认识论方法论上又涉及另外两大理论方法:还原论,用“切分”的方法从系统内部认识系统本质;整体论,仅从系统的外部特征来认识系统本质。这幅图像若按方法论的任务层次划分又有:第一,自动控制原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方法,包括:模型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第二,建立自动控制原理理论分支体系的基本方法,包括:反馈法,模拟法,类比法。第三,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常见问题的基本方法,包括:功能模拟方法,黑箱-灰箱-白箱方法,形式化、数量化、最优化方法等。自动控制原理最为关心的哲学范畴共有三对:一是作用与反作用,例如,可解释反馈原理。二是原因与结果,例如,可解释系统行为的齐一性。三是可能性与现实性,例如,可解释控制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如有必要,还可以为来自不同学科进行交叉培养的学生提供其他相关课程的方法论图像,以扩大学生的方法论视野。例如,对于来自数学学科交叉培养的学生来说,可以为其提供以下数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以资其比较学习。第一,数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方法,有两大类:(1)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2)分析法、综合法、抽象法(以分析为基础产生)。第二,建立数学体系的基本方法,有三大类:(1)极限法,可他用,如解决具体问题;(2)公理法,仅用于建立数学体系或理论;(3)模型法。第三,处理数学常见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两类:(1)映射法;(2)数学实验法:思想实验(如概率论中的随机实验)和计算机实验。
关键词: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59-001
思想教育是我国各项工作中一贯重要的基本内容,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应该要紧密的结合实际,进行适当而正确的思想教育。所以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一、德育教育的方法
1.规范训练法
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效果。
2.集体训练法
体育教师应当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等,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它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和刻苦训练而做出不断努力。
3.对抗与竞赛训练法
教师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这些素质的发展与形成,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对抗是体育竞赛重要的一种形式。
4.表率示范法
表率示范法是教师以自己的示范化行为影响学生的方法。他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的个性品德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多,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接收、内化才能奏效。因此,在教育中要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2.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教育时,首先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及到小部分,而忽略大部分;其次必须将德育所包含的各项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以促进全体学生德育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3.差异性原则
因为学生间存在着思想认识,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因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依照他(她)们可能得到的最佳发展,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
4.科学性原则
教育的内容必须有科学的思想,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把趣味性、思想性和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的一切教育措施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系统性原则
从广义上讲,教师要有长远计划,将德育教育的渗透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从狭义上讲,教师应从课的开始至结束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课与课之间要注意紧密性,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渗透处处牢固、深刻。
三、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素质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发展的主流,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渗透是目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难点。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生最难接受,也是最不好教育的阶段,所以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还应结合中学生的特点把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于体育教师来讲,有一小部分还是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当成重点的教学基础来抓。而对于学生自己来讲,还有不少的学生只知道机械的上体育课,而没有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还需要体育教师进一步督促、教育,使他们真正从体育运动中获得思想品德上的提高,这样就必须将学校、体育教师、学生三者结合起来,大家来共同完成德育教育这一基础的素质教育。
四、中学生对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所持的态度
1.中学生对体育课所持的态度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专门和老师作对,当你这样做动作时,他硬那样,而且犯了错误后,教师对他教育批评,他不但不听,反而摆出不屈不挠的架势等很多这种情况都称为逆反心理。
2.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在体育教学中是和其他教学不一样的,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其主要原因在师生两个方面,尤其教师更应找自己的原因。
(1)教法单一。态度粗暴:教师的教法简单,教学无味最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有些教师强调“实效”有时随心所欲,不能使学生学到基本的技术、技能,因而也就无法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教师更不能讽刺、挖苦他们,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否则学生更加不喜欢体育课,那么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当中就不会发挥作用。
(2)要求脱离实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掌握技术的情况,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而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求过高,学生根本接受不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3)教学中不能一视同仁: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如课堂上对学习好的同学倍加关心,犯了错也不去批评教育;而当成绩差的学生出现问题时,就会冷潮热讽。
五、教学建议
体育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不单调,就是要求体育教师能上好每节课,结合学生所学的项目进行评析,要抓住重点、难点,讲清楚讲透彻,多结合一些游戏或健美操等花样的运动进行教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加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掌握好体育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强法制观念的学习,尤其是人文道德修养和社会公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高宝龙,郝利玲.《浅谈运动队思想教育的艺术》[J]安徽体育科技,1998,(3):40-42
[2]黄曾敏.《体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辽宁体育科技,1998,(2)
【关键词】师德规范 中美 比较
一、我国师德规范文本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2008年9月由教育部颁布实施,新颁布的《规范》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新的《规范》共6条,可将其分为基本原则、如何对待学生、社会角色要求和自我要求四个方面。基本原则是指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包括第一条“爱国守法”和第二条“爱岗敬业”。教育工作的本质在于培养国家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做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同时,“爱岗敬业”是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如何对待学生是指在教育工作中对待学生的行为规范,具体包括第三条“关爱学生”和第四条“教书育人”。在这部分中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定位:要求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关爱全体学生,不得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并进一步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不得以分数评价学生”。社会角色要求是教师社会角色的内在要求,指第5条“为人师表”。在中国教师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教师传授给了学生专业知识,更是在无形中透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的品行及价值观,教师应正确处理与各种社会角色的关系,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自我要求是指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指第六条“终生学习”。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教育工作者应当传授给学生的是先进的科学知识。教育工作的这一内在要求,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应该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
二、美国师德规范文本
美国现代教育体制形成较早,现行的《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以下简称《伦理规范》)是由美国教育协会于1975年通过并实施至今的,主要分为“序言”、“原则一:对学生的义务”和“原则二:对专业的义务”三个部分。序言部分只对《伦理规范》的总体说明,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进行了阐明;对本《伦理规范》的意义进行了说明。原则一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待学生的基本义务,即“力争帮助每个学生实现其潜能,使之成为有价值而又有效率的社会成员”。具体规定了教师不得逾越的行为:不得阻碍学生独立行动,不得阻止学生接触不同观点,不得阻止学生接触进步教材,不得使学生处于危险之中等。原则二规定了教师的专业义务:“教育工作者必须竭尽全力提高专业标准,促进鼓励运用专业判断力的风气,争取条件以吸引值得信赖者步入教育生涯,并且帮助阻止不合格者从事教育专业”。这一部分强调公众赋予教育工作者信赖和责任,因此规定了教育工作者专业义务方面的8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总的来说,《伦理规范》在对待学生方面更注重学生的独立精神的培养,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偏向于服务和引导,对教师的行为要求和专业要求详细列出了规范。
三、中美师德规范对比
基本原则:中国的《规范》从国家整体意识出发,将“爱国守法”和“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美国的《伦理规范》认为“相信每个人的尊严,认为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和培养民主信念,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何如对待学生:中国的教师角色定位上偏向于教育和传授,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严慈相济;美国的教师角色定位偏向于服务和引导,具体规范了教师不得阻碍学生自发获取知识的行为,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公平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中国的《规范》对教师的社会定位和专业要求两方面提出了要求,前者要求教师正确处理好社会关系,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榜样,后者要求教师“终生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美国的《伦理规范》仅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提出了规定,而且详细规定了教师专业义务方面不可有的具体行为。从中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来看,中国师德建设注重总体概括和总体要求,而美国则更注重具体行为规范。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美师德规范各具特色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而且存在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应正视差异的存在并从这些深层次的影响因素着手,改变我国师德规范、师德建设的现状。在学习借鉴美国规范建设内容与方法的同时,应理性思考其原因和前提,切忌生搬硬套,只有实事求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才能真正探寻到适合促进我国师德规范建设水平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S].2008.
论文摘要: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它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肩负着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德育课程的改革也关系着数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当前,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审视其基本原则、目标取向与路径,文章从发展的视域就这些问题作简要探讨。
近年来,随着职业学校整个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亦面I临着诸多值得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基本原则、目标取向和技术路径都需要重新审视和科学定位。
一、现存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主要问题
1.德育课程不能为就业提供良好服务。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其本质在于帮助人们获得技术能力与资格,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在主题和内容上也应紧紧围绕现实,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学生就业准备更充分有利的条件。
2.德育课程在编排上尚未脱离“深、难、繁、杂”的囚笼。虽然现有德育课程比以前有所减少,但各门课程所涵盖的知识点却丝毫不减,甚至更加系统化和学科化。比如,中职学校的法律基础知识课程,一本教材概括了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的诸多法律法规,涉及面很广,知识点也很多,不但教师没有时间深入讲解,学生也是疲于应付,浅尝辄止,学习效果比较差。
3.各校德育课程开发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少学校为呼应课程改革,推进校本教材建设,也组织了一些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德育课教师编写德育校本教材,但实际操作中却往往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论指导,部分教师在科研开发能力方面也有欠缺,造成校本德育课程质量迥异,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德育课教学。
4.德育课程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和机械化痕迹明显。在不少职业学校反复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大背景下,德育课程却还没有被放到一个应有的重视位置,德育课程的改革缓慢、滞后,课程评价方式机械、老套、落伍,没有形成灵活多变的崭新评价机制。
二、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1.思想教育与素质培养并重的原则。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界存在这样一种误区:职业教育阶段过分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略素质教育。不少职业学校为寻求学校的长远发展,想方设法加大投人,培养学生技能,目标定位为学生多拿证、顺利找工作,以出口拉动进口。事实上,这样的职业教育思维很容易引导学生片面注重专业技能,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也使部分学生不愿学,甚至厌学德育课。
2.针对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的原则。职业学校应紧密结合现代社会对德育课程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新课程的科学合理设置,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使德育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需要,更具针对性、时代性、实用性、生活性和艺术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中职与高职相衔接与承启的原则。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终身教育渐为人们所悦纳,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灵活形式,如“3+专业”、“3+证书”等考试形式进入普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学习。因而,中职德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也应考虑中职与高职的延续性和继承陛,在教学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4.道德认知、思想素养与实践水平相统一的课程评价灵活性的原则。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评价机制应增强灵活性,要将考评重点放到综合评价学生的道德认知、思想素养与实践水平上。
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
1.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职校学生迅速适应就业的能力。职业学校应不断转变思维,开拓创新,真正意识剑综合素质对毕业生就业的价值丝毫不亚于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和获得的证书。
2.强化道德模拟,培养职校学生道德思维的能力与习惯。德育的重要性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道德思维能力与习惯,并使其融合进基本社会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进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理想与道德信念,形成对自己的约束性即自律性。
3.回归诗意,使职校学生学会生活,实现自我超越。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具体情况,教育学生树立合适的、正确的人生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引导他们学会生活。
四、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路径
1.转变思维,确立德育新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思维的高度决定道德教育的深度。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和德育工作者首先要在培养何种人才上摆正思想,在全社会重技术、尚能力的背景下,依然不忘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理性价值,强调职校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育人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
2.加速试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合理安排德育内容。职业学校在安排部分德育必修课的同时,要保质保量地开好德育选修课,将学校精神、社区文化、时事政治、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经济政治、法律知识、哲学基础、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课程内W-按不同等级层次和学生需求纳入教学计划,突破原有的按年级配置教学内容的做法,对学生进行全程、全面、全方位的系统教育。
3.优化教学环节,改进职校教学方法。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要与专业实践课、文化基础课、美育课、体育课等相互协调、渗透,与学校德育主题班会和校园文化建设保持一致,致力于学生的自身健康发展,努力构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立体育人体系。
4.加强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改革要不断深入理论研究,做到理论先行。要组织一支职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专业研究队伍,各方专家在各自领域的前沿从更高层面上把握。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方法
一、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
1.必须符合教育的总目标。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必须置于人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体系之中,注意与德、智、体等几方面的各项教育目标的衔接,必须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为实现充分个性化与顺利社会化服务。
2.必须从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出发。心理素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及主体实践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心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以及由心理因素所影响的行为的社会适应状态上。
3.应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心理教育指对人的心理的各层面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影响,从而达到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它既是有别于心理学的教学,也不是某一分支学科理论的具体应用,而是需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心理测量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同时需要有机地运用教育科学、社会学、人口学、哲学等相邻学科的原理、研究方法及具体技术。这样,才能科学地确立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4.必须注意内容的全面及系统间的协同。心理素质各要素对于促进人的发展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要与素质教育总目标协调统一,同时还须注意心理素质内部要素间的协调统一。在智力、非智力能力、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及行为适应之间,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在设定每一发展阶段的课题时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还应注意内部要素间的具体协调统一。
5.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为依据。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要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衔接、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既有本阶段共同年龄特征,又存在着个别差异。
二、构建心理素质教育的本土化模式
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有两条基本的途径:一条是实践的途径,即从实践中自下而上地逐步积淀形成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另一条是理论的途径,即以理论教育为起点,结合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模式。从教育理论的高度来看,更应强调第二条途径的开掘,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在雄厚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实践的要求。在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建构的起步阶段应该有清晰的框架,具体地说,应具有如下特点:
1.有特色。特色就是与众不同的风格,从宏观上讲,应建构适合国情的规范模式。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是富有本土化特色的。从微观上讲,一个地区乃至一所学校,构建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也应考虑地区和学校的情况,体现自己的特色。
2.高起点。虽然我国心理素质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但不能因此而降低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要求。如果草率套用理论或者按部就班地沿袭别人的老路,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建构势必会经历一段低水平的重复过程,就会滞后于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3.可操作。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模式的两个端点分别连接着理论与实践,模式是理论与实践上通下达的中介和桥梁,因此,能否有效地进入操作状态是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适应性与效用性的重要标志。任何一种模式的建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实践问题,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也是以理论为指向、操作为基点,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效能。
三、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从现代教育的意义上理解,心理素质教育已进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本着一种大课程的思路,结合心理素质教育实践运作的取向,可以从发展性—矫正性、显性—隐性两个纬度建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1.认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一种课程形态,它以增进人的心理成长为宗旨,以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为依托,组织师生互动的心理情境。它通过交流、对话、论辩、述理等形式促进学生对心理现象、心理品质、心理调控及心理建构等方面的认知。认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是探究和建构式的,注重营造认知的氛围,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认知主体,民主、平等、合作地介入到认知性的心理素质教育进程中,增进心理认知的发展和心理品质的提升。
2.融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二种课程形态。这种课程是指在学校常规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技能、情意特质和人格素养,从而完善心理技能的一种课程形式。“融合”乃是有机的结合,是使课程实现内在联通、一体化的契合。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一门导引学生心灵成长发展的课程领域,其主体应是发展性、塑造性的,即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各门学科课程以及班会活动、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等都隐含心育资源,如能充分挖掘其隐性的教育价值,就能达成融合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
3.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三种课程形态。由活动课程到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并不是课程形式的变化,而是课程内涵的变化和功能的拓展。活动课程对人的影响是综合的,是道德的、审美的、心理的多重教育影响的复合体。所谓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就在于根据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活动课程中融合心理素质教育的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与体验为基础,增进其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进程。
4.矫正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矫正性—显性区间的一种课程形态。随着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发展性”取向的逐步确立,以及“发展性的心理咨询”、“积极的心理治疗”的诞生,学校心理矫正的目标也逐步与发展性的心理素质教育目标融合。
5.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隐性与矫正性—隐性区间的一种课程形态,体现了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发展性与矫正。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基于“养成”的复杂过程,心灵的成长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氛围,不能追求“速成”。从心理品质的发展来看,知、情、意、行等要素构成了心理发展的整体,这一整体结构是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正是以生活(主要是学校情境的生活)为媒介,通过无意识心理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成长。
四、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类型
独立性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心理素质教育科学课和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前者是一门传授较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进行心理自我教育的独立课程;后者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原理,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心理训练课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人与环境互动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的,一刻也离不开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心理活动参与,都有培养某方面心理品质的作用。但人的心理品质是一个整体,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单项或某类活动难以解决全部心理品质的培养问题。同时各科教学与各种教育活动都有其特有的教学目的和训练内容,当前教育教学活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忽视心理素质培养的倾向。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以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训练为主要目的,因此,开设独立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对儿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实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比其他单一的活动课的作用更深,难度更大,周期更长。它需要根据不同心理品质训练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思维训练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意训练要精心创设情境,心理问题和疾病的矫治要精心创造一种互助合作的气氛。心理品质的多样性,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富有实效。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
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的类型很多,如测量课、游泳课、训练课、矫正课、角色扮演课、社会活动课等。在开课上要求创设密切配合的心理气氛,建立师生和谐的、真诚的、共情的心理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对学生的表现关心、理解,但不责备、惩罚,活动中遵循心理辅导的原则,让活动过程变成心理辅导与治疗的过程。
非独立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是在具有多种角色人物的活动中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它包括学科性心理素质教育课,即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即在活动课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非独立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实质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社区、家庭、校园、班级环境。融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
五、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它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把学生作为生命体,注重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精神风貌和精神力量,注重发展其公民意识、现代意识和思维方式及非认知因素。它要求发展个性,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
2.发展性。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成长。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心理素质教育,激发其成长的动因,促进他们度过心理成长的各个关键时期,从而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实现最佳的发展。
3.感悟性。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心理素质教育的任何教育结果都要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迹。这种教育结果的获得,要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活动、事实、经验等去体验、感悟,而不是教师谆谆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