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其中关键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任务。
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提高全民族素质,分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也是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物理教学中的思想素质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的思想素质教育,主要是指结合物理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物理知识,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介绍中外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我国历史上对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介绍我国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激励他们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二)物理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
科学素质不仅体现在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多少和水平上,而且体现在科学的求实精神,运用和探索科学的能力,以及现代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文化知识与修养上。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并相应地训练某些技能技巧。这就是说,学习物理有三个基本环节:观察和实验、思维、运用。此外,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有自我深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结合学习物理的三个环节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三)物理教学中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对于现今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学生普遍感到头痛,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学生的心理素质差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心理素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果断性与自信心。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针对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急于求成的心理,要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及自制能力,引导他们从急于求成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把新的知识同已学过的知识,不论是本学科的还是其他学科的,进行联系、渗透,并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既艰苦又有意义的实践。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只有在某些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从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提出如下四条基本原则。
(一)互动原则——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所谓互动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设计必须注意教学双方的互动作用,真正体现教依据于学、学受导于教的相互制约关系。物理教学活动的成效首先取决于教学中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因此,互动原则是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二)发展原则——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所谓发展原则,是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身心发展两方面,而心理的发展又包括智力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我们认为,发展必须有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从深度上讲,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而从广度上讲,就是人们常说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内化原则——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所谓内化原则,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结构内化为认知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实现这种转化的途径就是内化。内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同化,如认知结构与即将接受的知识结构基本相符,就让前者同化后者,即把知识结构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二是顺应,如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不相适应,就改组前者,以适应后者,这样才能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总之,内化的过程,就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使知识结构得以内化,以有序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四)反馈原则——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所谓反馈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物理知识的外化,外化就是把学生头脑内部的主体的东西转化为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如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答物理习题、解决实际问题等,然后外界对学生外化的结果作出评价,学生接受这一评价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以上我们分别从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原则方面,就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广大物理教师只有摈弃应试教育,落实素质教育,才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乔际平,续佩君.物理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音乐教学 基本原则 准则
所谓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原理的引申和具体化,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抽象。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是音乐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指导教学的基本原理。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反映出普通教育的普遍规律,而且更要体现出音乐艺术学科的教学规律和特点。
一、学生本位原则
学生本位原则就是要强调学生是音乐教育的主体,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本位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
因此,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2001年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实质上就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二、音乐本位原则
音乐本位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将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本来(原来的、主要的、中心的)位置或其职能位置。正如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到:“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音乐教育正是这后一种教育,它是以音乐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来展开和实施的。因此,音乐本位原则,是音乐诸教学原则中的主导教学原则,是展示音乐教育体系的一面旗帜。
三、情感体验原则
情感体验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和情感体验的过程,注意教学与心理的联系,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体验性的感彩。柏拉图认为,“音乐的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
由于审美教育在形态上具有体验性、自发性和主动性,其教育过程有侧重于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体验性,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彩,便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四、寓教于乐原则
寓教于乐原则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要求音乐教育面向新的世纪、新的教育观念。教师精心组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快乐,以美的形式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另一层含义是要求音乐教育要从内容方面给人以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使人情感净化,心灵升华。
音乐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音乐教学通过艺术性与思想性融而为一的方式,使人们受教育于不知不觉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寓理于情,以情动人,能起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它寓教于乐,通过学生参与、体验、创造等活动,使人们在愉悦中激感的变化与升华,从而受到教育。
五、主动参与原则
主动参与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主动学习和知行协调过程,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的音乐经验。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一切情感体验,都必须在学生亲身参与感受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在音乐教学中,活动是知行协调过程,它是身心协调地成长、发展各种能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音乐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总起来说,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利用音乐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激发和培养音乐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六、协同融合原则
协同融合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不同学习领域、不同艺术形式、不同学科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融合在一起,实现音乐教育的协同效应,达到一种整体效果。现代美育提倡融合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也要保持一种全局观念,要有大局观和整体感。善于发挥各方面之间协调、同步、合作、互补的作用。由于音乐教育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所以,它与素质教育系统中的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等子系统有着显性的、隐性的和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具有促进各个子系统之间关联运动的功能。由此可见,在音乐教育中体现协同性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外语教学;素质教育;基本原则;注意事项;美好明天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82-02
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必然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的确,在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高中英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切实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底。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不能仅满足于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而要在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帮助其全面发展。同时,广大教师要更加注重自身素质和自身修养的提高,来进一步适应这一新的要求。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高中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
高中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与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即: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使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整体提高人文素质。其中,人文素养体现一个人对待自我、他人及社会的心理、精神和态度的修养。
三、实施高中英语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贯彻的原则
一是把课堂教学作为归依。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就在于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注意把握速度与节奏,做到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同时,应努力排除各种无效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二是把优化教学方法作为主要途径。优化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培养成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人,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应采用启发式、创造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当然,教师还应坚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第三、把学生作为主体。现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S.Bruner)提出了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这个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学生的活动,教师处于从旁指导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所谓主体性是指在有客体的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学生主动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地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主体”上,让学生主动发展,完成从认识到技能的转化。第四、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从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学习和研究中可知: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课前主动预习,课后自觉复习。
四、实施高中英语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思想道德和情感教育贯穿于高中英语教学之中。如,高二上册第七单元的“Living with disease”,这个单元主要介绍致命疾病以及人们对待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态度,教师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对待疾病和病人的客观、正确的态度,并使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努力拼搏,同时鼓励学生对社会福利事业多加关注。再如,在进行高二上册第九单元“Saving the earth”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思想。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高中学生正处于记忆最强、精力最旺盛的成长时期。教师平时教学要利用这一点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同时通过多提供表现机会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如每次上课前请学生来一个Free Talk或者Morning Report。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脱高考的指挥棒,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贯彻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平时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有人可能会担心英语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会影响教学质量,降低学生的成绩。其实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不断完善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一种教育。最后,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于教学之中,教师自身素质和自身修养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具备健康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业务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当然,只要踏实努力,这些都可以在短、长期学习培训,与同事切磋教学经验以及不断摸索与总结中取得进步和提高。
总之,在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给外语教学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每个教师都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培训学习,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真正做到实处。这样,我们的外语教学才会蒸蒸日上,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国教办发[1997]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