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范文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

第1篇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劝学》(荀子)作为教学案例来阐释“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试图将汉字造字法推广到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与学之中,让其成为文言文教学中“应试”与“应需”的均衡器。

关键词 :汉字造字法 六书 文言文教学

一、造字法引入让语文教学从“应试”走向“应需”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核心部分,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意义重大。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语文(2012版)》(简称《意见》)对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作了以下说明:“1.理解并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理解版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文言句法和词类活用现象,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培养筛选文中信息、归纳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3.理解常见文言文体的特征和常用的写作技巧,明确文体和技巧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赏析文章在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精妙。4.赏析人物形象、体验作者情感、体会作品思想,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并从历史视角和当代立场评价文章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5.背诵《意见》中规定的经典名篇,汲取语言营养,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这一说明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是相一致的。它能够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维度中获得发展。

然而,一方面由于文言离现代学生生活时代较远,语言使用环境悬殊,字词生疏难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普遍兴趣不多。另一方面,文言文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再者,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以致在学生中流传着“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的说法。因此,无论在心理层面还是实际兴趣方面,文言文是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

然而,教师可以将汉字的造字法引入高中文言文的常规教学中去。造字法是极具语文味的教学内容。它指的是一种文字系统里的每个字是怎样从无到有被造出来的。一方面,在“六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汉字形成演变的特点,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真正打心底里喜欢上了文言文,他们才能够迈出第二步去接受、学习文言文。其二,这也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汉字音形义相糅合的构造之美的同时,触摸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的脉搏,嫁接起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传承之桥,从而促进文言文教学。

也就是说,将汉字造字法推广到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与学上去,让造字法成为文言文教学中“应试”与“应需”的均衡器。所谓“应需”,即通过对学生进行某种刺激,让其内心主动地形成一种对文言阅读的强烈渴求,这种内心主动的渴求是推动学生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受这种由兴趣而产生的渴求的刺激,学生就会积极投入到文言学习中去,自主地寻找培养良好古汉语语感的方式与途径,从而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深化热爱祖国母语的感情,更深层次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谓“应试”,即一名高中生在该阶段所要具备的高中语文文言最基本的素养。这属于应用的层面。即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功利性来讲,“应试”直接的评价方式呈现在卷面或成绩上。

“应试”的结果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下降,而汉字造字法选取一些典型性的汉字的变形历史或造字意义来进行解释,语言文字的魅力便可一览无余。将造字法引入高中语文文言教学中来,让学生内心对文字产生真正的兴趣,文言文教学课堂便瞬间“活”起来了。

二、“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实践

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但汉字又是表意文字,因此我们说汉字的理据性是与生俱来的。但随着语言文字的不断演变发展,有限的文字符号,其词语意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引申,文字符号变得越来越抽象。汉字这种演变过程中的隶变、简化等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汉字的理据性,但是汉字的理据性依然存在。

许慎《说文解字》提出的“六书说”便是对汉字理据性的有力证明。它系统地阐释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并提出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法。其中,“六书”不能单纯地认为就是造字法,前四种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则为用字法。而前三种造字法——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的理据性可通过汉字的演变历程清晰地看出。形声字的理据性可从形声字形旁的形体上直接看出。“六书”理论对汉字变化规律和构成的阐释,有力地说明了汉字的理据性。汉字的理据性运用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提高我们文言教学的效率。

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对汉字进行“六书”分类,根据不同分类的特点,结合汉字的发展和历史,揭示汉字的内部理据,将汉字内部结构的理据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步骤为:首先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即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展示图片或由教师在黑板上勾画,这是一个直观的过程,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这个字的意义。再次,根据所展现出的图片,教师再仔细说明其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过程,这很容易帮助学生记住现代汉字的字形,并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个汉字会是这样写的。最后,记住该汉字的读音,这样学生便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汉字的整个系统——形、音、义的结合体了。

例1,以前在教学荀子的《劝学》后得到的反馈是:很多学生对于文中两句话的默写总是出错。这两句话是“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与“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两句中的“致”和“至”,学生总是屡写屡错。因此在这一次的教授过程中,笔者参考《说文解字》,运用“六书理论”试图将这两字的区别告诉学生。

“至”,象形字。“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说文》)因此“至”的本义为“到来、到达”。

“致”,形声字,《说文解字》:“[卷五][夊部]:致,送诣也。从夊从至。陟利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送诣也。言部曰。诣,候至也。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処也。”“致”,左边为“至”,右边为“攵(反文旁)”。

“攵”即“攴”。“攴”字象形,《说文解字》:“攵,小击也,即手执竿轻敲。”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击打之形。从“攴”“攵”旁的汉字,本义大多与鞭打、敲打有关。

从“至”“致”“攵”三者的甲骨文可以看出,“至”“致”二字的区别就在于“攵”。两者都有“到达”之意。但“致”因多了“攵”,这个“到达”的意思,确切地说是“凭借他人的帮助而到达”。这正与文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意思吻合。相反,“至”就是指“不借助外物的自然到达。”

许慎将象形字定义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诸拙,日月是也。”象形文字,每个文字就像一幅图画,形象地展现出上古先民们对客观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根据象形字这样的特点,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图画进行教学。图画直观而形象地展示了汉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告诉他们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沉淀着中华上古先民的智慧,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更感兴趣。

例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就”为何有“接近、靠近”之意?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因此,“就”的本义为“到高处去住”。后来词义又引申为“靠近(高处);走进;趋向(高处)”,再引申为“担任”(如:就职、就事)、“完成”,即“已到达高处”。而后来的这几个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出发,意义上都是有联系的。

例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中“疾”的词义形成过程。

甲骨文= ,像一个人在战场上被箭所射中。《说文》:“疾,病也。从疒矢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 因此,“疾”的本义为“中箭受伤,卧床休养”。又因“从矢会意,矢之去甚速”,因此,“疾”又有“快,速”之义,联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该语境,“快,速”之义又引申为“(声音)洪亮”。

后来“中箭受伤”这一本义引申为形容词“疼痛的”之义(如:痛心疾首)、动词“厌恶、憎恨”之义(如:疾恶如仇)等。

例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绝”的词义形成过程。

《说文解字》:“绝,断丝也。从糸,从刀,从卩。,古文绝。象不连体,绝二丝。”因此,“绝”本义为“将丝线切断”,引申为“断,断绝”“停止、消失”之义。两山断绝,如何到达?那么只有“横渡”了。因此,“绝”又引申为动词“横渡”之义。

三、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建议

在中学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有着较高的认识功能,它是广大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它使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利用“六书”理论进行文言文教学,这是一件值得推广与普及的文言字词教学方法。汉字的形体结构很有奥妙,通过对汉字形体的分析,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由形而义的过程,又是有道理可言的。因此,学会用此知识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便可以形成师生之间语文文言文教与学的快乐气氛,以此来代替机械地死记文言词义的方法。

当然,教师也不能简单生硬地套用传统“六书”理论。一味地理论解释或许会让学生陷入新的枯燥中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时,不妨采用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解说象形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图示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图式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图片呈现,它能将字形、字形演变过程以及中国祖先的造字意图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联想教学法则是一种在图式教学基础之上的适应学生年龄层次的教学方法。它需要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寻找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点,从而更好地记忆、理解词义。

总而言之,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它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何让学生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或许汉字造字法可成为一渠活水,让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真正“活泛”起来!

参考文献:

[1]杨自俭.字本位理论与应用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字词学习 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13-01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新时期语文学习实践中,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规范的字词学习渐渐淡出课堂,如果任凭网络媒体肆掠,后果不堪设想。笔者认为应该紧紧贴合高中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从语言的认知规律中,探索新的领域,着力提高字词教学的质量。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高中语文字词学习的看法:

1 在字词学习中渗透人文观照,从我们的传统文化自身出发,寻求字词学习的高质量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字词教学不禁不容忽视,也同样需要渗透人文观照,特别是着眼于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的剖析,在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中正确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在字词学习中,早就有人研究集中学习,如同声旁归纳集中学习(争、挣、睁、诤、铮、筝等)这主要着眼于汉字特点,我们汉字中80%左右的形声字,从形声字的声旁形旁特点分析,可以降低识字的难度。但如果在此基础上遵循民族文化自身特点,掌握字词就会更加准确而便捷。如很多同学易把“安详”的 “详”与“吉祥”的 “祥”混淆,如果从汉字的文化特点分析,就可以很容易地把这两个字区别开来。

因此,从中国的文化着手,渗透人文观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使看似枯燥的字词学习充满生机,更能让我们在接受祖国文化的熏陶中,准确地掌握字词,从而达到快捷、有效提高字词学习效果。

2 在遵循语言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倡导合作学习

字词学习属于语言基础学习,当然要遵循语言自身的的规律。我们的汉字从早期的图画文字发展而来,逐渐形成以 “六书”为造字法与用字法的成熟文字。它属于世界几种文字形式(表音、表义、既表音又表义)中的表义文字。针对这一特点,高中在字词学习中开掘合作探究空间,即学生在对认知理解的基础上,以积极探究合作的方式有效地掌握字词。

首先要从探究字词的本义入手,可以通过字义掌握字形,也可以通过字形探究字义。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字词的意义与用法是从这些词的本义演化或引申而来的,探究这些字词的本义往往易于区别形近字词。如“今宵”中的“宵”与 “云霄” 中的“霄”两个词易混,如果引导学生去思考,“云”原来没有简化时为“”与高空的自然气候有关,以“雨”作形旁来表义,那么“直上云霄”就不会用错了;再如“脱颖而出”这个词中的“颖”学生常会与“颍”字相混,如果深入探究下云,这个字是个形声字,从禾顷声,表义为禾。《

在字词学习中体现探究性,探究偏旁来历

在运用中学生易把“病入膏肓”的“肓”字写成“盲”,而“肓”的形旁为“月”(肉),这里与人的身体部位有关,而“盲”形旁为“目”,与眼睛有关,而深入探究下去,中医认为,膏指人的心脏尖部脂肪,肓指膈膜与心脏之间部位,而这两个部位正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这样,既可以区别字形,又可理解意思。还有“混账”的“账”易写成“帐”,如果探究偏旁就分辨了。人类社会早期用贝壳作为货币使用,是财物的象征,因此用“账”。像“财、赃、购、贮、赋、债(原来为责)等。再如“名列前茅”这个词中的“茅”,学生易写成“矛”。如果引导学生探索来历,就会认识清楚,古代行军中士兵手拿茅草,谁第一个到达目的地,举起茅草,以示第一,这样就不会忘却了。

还有像“忄”与人的心理有关,“寸”与动作有关,“目”与眼睛有关。

因此,通过深入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字词。

3 以灵活的方式着手字词学习,事半功倍

字词学习如果以纯笔画、字音的记忆模仿,显得枯燥而不易掌握,且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我们要把字词学习形象化,达到长久学习的效果。

如许多同学用“急躁”这个词时,易错作“急燥”,如果形象化去理解,就容易轻松中记住这个词。设想人们在急躁中人们易跺脚,而干了才要到起火的程度,就不会混用了。再比如,在区别“火中取栗”这个词时,学生易写作“粟”,这是一个成语故事,如果让学生设想:把粟放在火中后,取出来的只能是爆米花了。而“膏粱子弟”的“膏梁”有些学生不易理解。膏是肥肉,粱是细米,让学生认识古代吃肥肉、细米是富裕之家,与今天有钱人家吃瘦肉相反。以灵活方式在愉悦中学习,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高中语文字词学习,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的有效性还是不容忽视的,许多时候运用它们又是必要的。用以记住形声字的同根词常常很有效,如“分”的读音为前鼻音,氛、份、芬、等都是前鼻音,“主”是(卷舌),住、柱、拄等都是卷舌,而分散学习也可以区别一些特殊情况等。

第3篇

1 “言”于律己,提高素质;言传身教,以准示生。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彰显更多源自口头语言的表达,因为课程的生动与否,学生课堂知识吸收的多少都和老师的讲课水平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我力求上好没一节课,准确与学生交流,把握好课堂语言,带给学生正确的语言知识。有时个别字把握不太准确,我总是翻阅字典查正读音,而我把握不准的字音也恰恰是学生知识的盲点。在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训练,强化记忆,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为此,专门在课前五分钟开展揭短PK活动,通过互相指摘错字别字、方言土语,强化学生对规范语言的识别。

2 深入精髓,巧记准授;有规可循,彰显能力。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尤其是高三的语文老师,面临着更现实的问题,针对每年的考试大纲: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这一要求,可以推究命题点聚焦于常用和应用,着眼于认读和写作。为了提高在高考中答题的命中率,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联想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常用规范字识记和正确运用的方式方法。

2.1 知己知彼分析错误原因。

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总结了如下三条常见错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拿来和学生一起共勉。

2.1.1 音同致误,学会以义辨形。这里面又分成2类,其中一类是混淆含义,张冠李戴。比如松弛和驰骋中的两个不同的驰字。神采和色彩中的两个彩字;另一类是误记误写,生造词语。例如一筹莫展很多学生写成一愁莫展;渐入佳境写成渐入加境。导致一字之差贻笑大方。

2.1.2 形近致误,学会以音辨形。这里面也归纳为2类,其一单纯形似造成误写。例如徒和徙,肆与肄,盲与肓等。第2类是偏旁相似造成误写。如“阻”与“狙”,“滔”与“谄”,“扛”与“杠”等。

2.1.3 义近致误,音同义近看语境定搭配。语体色彩不同,一般指书面语和口语,如成语中“宁缺毋滥”和“毋庸置疑”不能用“勿”,“弱不禁风”中不能用“经”。在成语固定形式中,“长吁短叹”中“吁”与“仰天而嘘”的“嘘”都是叹气的意思,但不能互用。

2.2 运筹帷幄辨析字形技巧。

这一章节总的指导原则是以义为纲,据义辨形。具体方法有如下几条。

2.2.1 看字义字形:辨别错别字的技巧主要是“以意辨形”根据偏旁来辨别正误。比如辽阔和寥廓,不胫而走独辟蹊径和泾渭分明里的几个同音字。辐射和幅度等等。

2.2.2积累固定搭配:如破釜(斧)沉舟 ,开门揖(缉)盗,再接再厉(励)等等。

2.2.3 分清特殊语境:有时候一个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还要看词所在的句子给出的语境。如厉害和利害得失,变换与变幻莫测。启示与招聘启事等。

2.2.4 注意特殊用法:如含有比喻意义的川(穿)流不息,水龙(笼)头;拟人手法的挖墙脚(角)不胫(径)而走等。

2.3 招兵买马积累识记方法。

这一章节里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了四条方法。

2.3.1 对比记忆法:对比意思偏旁甚至感彩。如融洽和恰当,发轫和柔韧,门可罗雀和声名鹊起等。

2.3.2 联想推测法:如投奔和走投无路,坐镇坐落坐标,人才荟萃和出类拔萃(粹)等。

2.3.3辐射织网法:如自诩——栩栩如生——雁翎队;裨益——裨将——婢女——髀肉复生;日暮穷途——帷幕——坟墓——羡慕——募捐等

2.3.4留心生活法:如旋律——频率,学籍——籍贯,捡破烂——挑肥拣瘦——披沙拣金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探究和运用,在学生复习备考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些风趣的方法更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

3 练好基功,影响学生;沟通大众,服务社会。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他的一笔好字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教益。因为教师是学生的崇拜者,也是学生的模仿者。

教师的一笔一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不但在授课上要生动精彩,而在黑板上演示的时候更要潇洒自如,在作业本试卷上写批语的时候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叫学生佩服信服并更好得师生互动和谐默契。因此老师必须练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

第4篇

一、以形索义

以形索义,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的本义的训诂方法。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字形要能反映本义,本义要与字形切合,即要能证明造这个字时,是根据这一意义来构形的。为达此目的,我们所依据的字形应是较古的文字。二是探求本义必须参证于文献语言,即本义不仅要与字形结合,还必须是在文献语言中有过用例。参证文献语言来探求词的本义,可以避免望形生训。下面我们运用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军,驻军,动词。”余行达主编《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活用成了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做谓语,意为驻军。”

中学语文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把“军”解释为“驻军”,但前者以为“驻军”是“军”的固定义项,而后者认为“驻军”是“军”的临时意义,即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时所临时具有的意义。孰是孰非?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军”字的形体结构分析来予以说明。

《说文》:“军,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车,兵车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字从车,从@①,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由此可见,“军”本为动词,本义是“包围”。将兵车围成一圈时,当然是表示军队驻扎下来准备宿营,因此,“军”引申有“驻扎;驻军”义。是谁将兵车围成一圈呢?当然是军队,因此:“军”又引申有“军队”义。由此可见,军的“驻军”义和“军队”义都是由本义“包围”引申出来的。既然“军”本为动词,那么“军”表示“驻军”义时当然就不是“名词活用成动词”了。由此可知,语文课本的注释是正确的,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二、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是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它主要是用来推求语源、解释联绵词和解决文字上的通假问题。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音(即上古音)为依据,因为绝大多数的同源词在上古时已经形成了,训诂学里说某字与某字音同或音近,也是就上古音而言的;二是以文献语言为依据,以避免滥用声训而流于主观臆断。下面我们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来考证一条词义。

归有光《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高中语文第五册1984年版和1987年版皆未给其中的“借”字作注,其他古文选本亦不注。似乎“借”就是现在的“借进”。其实不然。归有光为什么要把借来的书入满自己的书架呢?这合情理吗?按,“借”上古属铎部精纽,“藉”上古属铎部从纽,因此“借”可以通“藉”,为叠韵通假。例如《诗·大雅·抑》:“借日未知。”《汉书·霍光传》引《诗》作“藉”;《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战国策·秦策》:“此所谓藉贼兵而赍盗粮者也。”“藉”本义是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垫物。《说文》:“藉,祭藉也。”既然是垫物,他物便可置之其上。如《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由此可知,“借书满架”就是“藉书满架”,直译就是“置放的书排满了书架”。

三、寻规律以求词义

寻规律以求词义,是通过探寻古代汉语里词的内部构造、词的产生与发展和词义演变等规律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通过探寻古汉语词汇的内部构造规律,我们可以避免把古文中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的现象;通过探寻古今词汇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古语词的意义;通过探寻词义演变的规律,我们可以了解某个词在古代具有哪些意义,为什么会具有这些意义,可以了解同源词的孳乳情况,可以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情况。运用寻规律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训为依据,这是因为作古训的先代学者,尤其是“汉儒去古未远,经生们所说的故训往往是口口相传的,可信的程度较高”(注: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0年版,343页。);二是注意词义的时代性,因为“古代汉语”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古代汉语范围内,各个时代的词义是有差别的,不明乎此,则往往可能导致以后起之古义解释更早之古义。下面我们运用寻规律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史记·屈原列传》“不获世之@②垢。”高中语文第六册注:“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按,这种解释虽文意可通,然“获”并无“沾染”义,此属望文生义。《广雅·释诂三》:“获,辱也。”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第五》对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获者,辱也。言不为滋垢所辱也。”课本亦采此说。

四、明语法以求词义

明语法以求词义,是通过语法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的训诂方法。杨树达先生说:“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近则益觉此二事相须之重要焉。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注: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序例》,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运用明语法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和句意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古今汉语语法的区别,二是注意对古汉语语法进行断代研究。下面我们运用明语法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初中语文第一册注:“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

按,这种解释盖本于朱熹《论语集注》。朱熹云:“‘何有于我哉’,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然而这种解释既不合古汉语语法,又有悖于史实。下面我们仅从语法方面来解释。

“何有”即“有何”,其中的“何”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何有”在古代汉语里又是一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其意思较灵活,可以根据上下文意而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等。下面仅以“何有”作“有什么困难”讲为例来加以说明。

《左传·僖公九年》:“入而能民,土于何有?”杜预注:“能得民,不患无土”因此,“土于何有”就是“得到土地有什么困难呢”。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何晏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因此,“何有”就是“(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

《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朱熹集注:“何有,言不难也。”因此,“于王何有”就是“对于称王天下有什么困难呢”。

至于“何有于我哉”,《论语注疏》云:“此章仲尼言己不言而记识之,学古而心不厌,教诲于人不有倦息。他人无是行,于我,我独有之。故曰‘何有于我哉?’”刘宝楠《论语正义》云:“与上篇‘为国乎何有’、‘于从政何有’、‘何有’,皆为不难也。”值得注意的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1978年版)对这句话注释为:“在我这里有什么呢?这就是说,这三件事我都没有。”而在《古代汉语》(修订本)里则改注为:“对我来说有什么呀?也就是说,这三件事对我来说都不难。”由此可见,“何有于我哉”就是“(这)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五、由修辞以求词义

由修辞以求词义,是通过修辞方式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的训诂方法。运用由修辞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区分修辞方式与一般表达方式,二是注意参证于史实。下面我们运用由修辞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司马光《训俭示康》:“人皆嗤吾固陋。”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嗤吾固陋,嗤笑我固执不大方。”

按,这里的“固”不宜取“固执”义,因为穿着朴素根本不存在是否“固执”的问题,只是可能让人误解为“吝啬”。“陋”有“吝啬”义,例如《吕氏春秋·节丧》:“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李白《赵公西侯新亭颂》:“俭则不陋,丽则不奢。”“固”有“陋”义,即“吝啬”义。《广雅·释言下》:“固,陋也。”《论语·述而》:“奢则不逊,俭则固。”意思是,奢侈就显得骄傲,节俭就显得吝啬。由此可见,“固陋”在这里是运用了同义连用的修辞方式,即“吝啬”的意思,“嗤吾固陋”,就是嗤笑我吝啬。

六、据史料以求词义

据史料以求词义,是依据与古代社会生活有关的史料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运用“据史料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内证”与“外证”相结合,兼及“旁证”。我们在探求和诠释某个与古代社会生活有关的词语的意义时,最好尽量从本文或本书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加以训释,这便是内证;同时还可以从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品以及后代撰写的反映同一时代历史的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加以训释,这便是外证;也可以从较早或较晚的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加以训释,这便是旁证。二是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史料。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前一时代的典章制度到了后一时代可能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也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某些史料,以避免“以今证古”或“以古证今”的现象。下面我们运用据史料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高中语文第三册(1984年版)注:“年成坏,不能纳税,(朝廷)卖爵位(来增加收入)、(百姓)卖子女(来度过日子)。不入,指百姓纳不了税,卖爵,汉朝有公家出卖爵位以收取钱财的制度。”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注:“请卖爵子:请求卖掉自己的爵级或儿子。秦汉时有赏赐爵级的制度,因此百姓也可以有较低的爵级。这种爵级可以转卖。”

“卖爵”的主语是“朝廷”还是“百姓”?这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我们可以据史料来求词义。首先,汉代百姓是可以得到爵的,其得爵的方式主要有三。一是赐给。据《汉书·惠帝纪》载:“孝惠即位,赐民爵一级。”二是用钱买。《汉书·惠帝纪》:“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三是“入粟受爵”。这是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提出的主张,“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于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汉书·食货志上》)。其次,百姓得到爵级后,是可以转卖的。《史记·文帝本纪》:“后元六年,大旱,蝗,发仓庾以振民,民得卖爵。”《索隐》引崔浩:“富人欲爵,贫人欲钱,故听买卖也。”可见《古代汉语》的注释是对的。后来1991年出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改注为:“请卖爵子,(百姓)用爵位和子女换钱(以度荒年)。汉朝,人民的爵位可以买(包括由政府手中买)卖。”这就注对了。

七、考异文以求词义

考异文以求词义,是通过比较、考究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中用字的差异,或原文与引文用字的差异,或同一材料在同时之书中用字的差异,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考异文以求词义的方法主要用来解决四个问题:一是订正误字,二是辨识异体字,二是明了通假字,四是同源字的通用和同义词的替换来诠释词义。运用这种训诂方法应遵循正确分辨异文材料的原则,即要正确分辨异文材料的类别,不要把异体字、同源字、通假字、同义词等当作误字处理,也不要把通假字当作同义词、同源字处理,等等。下面我们运用考异文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词义。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高中语文第一册未给其中的“以”字作注,其他有关古文选本亦未作注,似乎它与介词“以”相同而无需作注。其实,无论用介词“以”的哪一种用法来解释此处的“以”,都不妥当。按,“以”通“似”。从异文材料来看,《汉书·高帝纪上》:“乡者夫人儿子皆以君。”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以或作似。”《史记·高祖本纪》作“皆似君”。从古代训诂材料来看,《玉篇·人部》:“以、似,二同,像也。”从语音方面来看,“以”上古属之部喻纽,“似”属之部邪纽,因此“以”可通“似”,为叠韵通假。由此可见,“以秦王之威”,意思是“像秦王那样的威风”。

八、用逻辑以求词义

用逻辑以求词义,是运用逻辑推理并遵循逻辑思维规律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这种训诂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侧重于探求和诠释语言中的词义,即词的概括义;一是侧重于探求和诠释言语中的词义,即词的具体义及语境义。运用这种训诂方法应遵循充分占有文献语言材料的原则。下面我们运用用逻辑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第5篇

【关键词】 高考;语文命题;应对;方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46-06

写下这个题目,先声明一点:考试评价必须进行,高考更不可取消,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命题确实在不断改进,但也确实仍存在着很严重的弊端,具体表现为命题模式化、肢解化、浅表化和书斋化。高中语文则教学死瞄“高考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正日益极端的应试化、功利化和实用化,严重地被扭曲和异化,弃本失真。

一、命题模式化及应对方略

高考语文命题模式化主要体现在试卷板块以及字音字形辨识、病句判断、名句默写等试题命制方式的固化上。到2013年为止,全国卷及绝大多数的省市卷仍是这样的模式:基础板块+文言文阅读板块+古诗赏析板块+翻译默写板块+现代文阅读板块+语言运用板块+写作板块。其中正音辨形、病句、成语运用等仍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文言文阅读仍大都是三个四选一的客观题加两三句的翻译,古诗词鉴赏仍多是三道肢解式(一般关涉诗句、技法、主旨等)的主观赏析,现代文阅读仍是两类文本肢解式(由词到句、段、篇)的主观赏析、探究和评价,等等。2014年,尽管北京和江苏两省市的试卷有所调整(江苏卷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增加了一道题,试题的考查点与去年稍有不同,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考查,具体考查了语境下的词语运用、语体辨用、语句合理排序,以及对联的匹配、漫画寓意理解等;北京卷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增加了两道题,调整的幅度比江苏卷要大,也是突出了文字运用能力的考查,具体考查了语境下的正读音、辨字形、填词、词语合理排序、语体运用辨正,以及“对联”“月”等的文化知识的考查;作文板块则增加了“微作文”这一考查形式。但是,两省市卷在板块上仍没有变化),但全国大纲卷、重庆、浙江、安徽、山东、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9省市的试卷与去年的板块、题量、题型等仍完全一样;天津、江西两省市卷也可以说是与去年无甚差别,只有一道题在相邻板块做了数量上的微调。就是近年来有一定改革气象的全国课标卷、福建卷、辽宁卷、安徽卷等也还是与前一年的板块、题型、题量等完全一样,只有上海卷在一道题的分值上有微调。这无疑又在形成新的模式化。这种模式化,动辄十几年都没有大的突破;作文命题,也是动辄五六年甚至十来年风行一种题型而无大突破,而且总是从命题人自我感觉出发,严重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比如,先是风行六七年的话题作文,接着是风行六七年的“解说文字+命题”,现在又开始风行“新材料作文”了。所命制的作文题大多是考生打心里不愿意写或不大会写的题,逼着考生在那里“挤牙膏”编造骗取高分的“假话”,做“人形鹦鹉”(叶圣陶语)。对这种高考伪命题和伪写作,每年都会受到有良知之士的批评,指出其背离生本化、立意和选材模式化等严重弊端。这种一段时间内形式相对稳定的模式化高考作文命题(据专家讲,这叫做需要有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给猜题、押题和考辅资料泛滥创造了机会和环境,从而也导引、助推着一线作文教学及考练极端应试化,只求“高仿真”和“高分术”,根本就不顾及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真发育与真提升。

再有,为了考练好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默写之类,“死记硬背”全线下移,高一高二年段就忽而一个“多音字辨识集合”“常考成语训练集合”忽而又一个“病句训练集合”“课外名句集合”等,就好像一个个“死冰冰集装箱”不断地砸向学生,逼迫他们生硬地死记强背,死命地做考练试题――高三更是不知加码几倍地“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有的教师干脆就这样告诫学生:阅读赏析那些“活东西”大家都不怎么样,作文也都好不到哪里去,谁把这些“死东西”记得死,做得实,谁就是考试乃至高考的“大赢家”。实事求是地讲,当下的一线基础年段的语文教学基本就等于死抠“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默写”,照着“详解”讲析教辅练习和试题答案了。至于高三年段,就更不用说了,无论做得怎么残酷都是天经地义的。简直就到了这样的程度:随便哪个人,只要手中有教辅和考辅(当然必须是带详解的)就都可以来教高中语文(包括高三)了。这只能意味着语文教学的扭曲、畸形、异化,自辱、自残直至自杀!在这种教学背景下,高中三年学生到底要死记多少字词和名句,强做多少成语和病句题,到底要浪费多少宝贵青春又经受多少身心摧残,都被那点儿可怜的分数给蒙蔽掉了!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语文教师平时教学最关心的已不再是自己如何提高阅读、思维、审美、赏析、表达等能力和素养,如何活教教活,真教学生学好、会学或会用语文了,而仅仅是如何死命地压着学生把“死知识”砸得更死,把“高分术”用得更到位,如何全盘最仿真化地“教考练”,如何猜题押题,获得“高分王”的美誉。

假如高考语文命题不再模式化,不再总是死守着这个“模式化”来小修、小补、小改进,而是在课标、大纲和考纲的范围内,每年在试卷的板块上和题型上都有所取舍和出新,保持动态化,同时加大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核力度,结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结合具体语境或通过语用、听力等形式来考查注音、字形等(如2014年的北京、江苏卷);通过辨析、运用的方式考查成语、病句等;拟设特定语境考查名句默写和运用(大可不必总是命制成上下句对接形式)。作文命题则紧贴考生的思想与认识实际,年年有思路、新样式,且能最大化地激发起考生的写作欲,让考生真写作文,表达真实的自我。比如,直接利用试卷上的阅读材料来命制改写、续写、读后感或评之类的作文试题,让考生自然地写、真实地写、有趣地写,写出真实的自我,也该是很好的尝试。

二、命题肢解化及应对方略

命题肢解化,主要表现在古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赏析这两个版块上:

先说古诗词鉴赏板块。这一板块全国大纲卷和绝大多数省市的命题赋分一般为8分,试题多为两道(每道题4分),像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12题第(2)问,湖北卷的第14题第(1)问,山东第14题第(1) (2)问,江西第14题的第(1)问,安徽卷的第8和第9题等;有的省市还多达3道题,有的题分值更低,像2013年天津卷第14题的(1)(2) (3)问,湖南卷第10题的第(1) (2)(3)问等。(2014年,个别省市的试卷仍存在着这种弊端,就不再赘例了)

客观地讲,这一版块的命题是符合《考试大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要求的。问题在于总是从命题人如何容易制定答案和阅卷人如何好操作评分的意愿出发,肢解宰割文本,命制出几道支离破碎的试题。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命题方式直接导致了古诗词教学的肢解化、破碎化。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总是念念不忘考点和考法,总喜欢直接就照着教辅资料把一首血肉丰满、有体温有心跳的诗词肢解成零碎的、冰冷的考题来“高仿真”地讲析,甚至还不厌其烦地讲解怎么答、答什么才给分,把个课堂古诗词教学搞得鸡零狗碎、乏味透顶。至于课后的“考练”则更是直奔试题,满堂 “高分绝技”,零碎死板、高仿真地讲析再讲析,可结果就是低效再低效。

同时,试题被肢解得过于破碎,实际上也不利于考生作答和评卷操作。试题多而琐碎,考生作答时就必须得不断转换思维方式,疲于应付;再有,每道题分数都不高,扣了要点分数,就不好扣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的分数了。像2013年湖南卷第10题第(1)问的答案是“桃花流水鳜鱼肥”,分值是1分。若有些考生写错了一个字(如“鳜鱼”的“鳜”),那么该不该给分呢?若像评默写题那样判分的话,肯定是不给分了,但谁能否认这些考生总比对此一无所知的考生强多了,而现实却生生把这两类考生扯到一个平台上了。若分值为2分,让这类考生也可以得1分,恐怕就比较合理了。再如,这道题第(2)问的答案是“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这样制定答案,显然是考虑到了“净”字在词中的表层意、深层意和表现手法以及具体语境而拟定的,但却只赋给3分。若某些考生的答案要点全面,但就是答题方式欠妥、语言表述不够规范,显然至少要扣1分的。然而,有些考生只能答出一个要点,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也不尽人意,本该不能给分了,但却往往又给了1分,这就导致了得分多少的不公平。如果非要严格考虑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的不足,也只好不再考虑这些考生所答出的那个要点了,这又会导致少得1分的不公平。这样一来,就不仅会导致给分的不公正,也会降低阅卷给分的可信度,进而损害一线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这种弊端还表现在文言文翻译类试题上,3道翻译题共10分,翻译要点准确和翻译语言规范不能兼顾,最后阅卷时只好放弃对语言规范的硬性要求,稀里糊涂地处理掉。2013年的天津、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卷仍如此,湖北卷是3道题9分。(2014年,这些省市卷仍是如此)其实完全应该像重庆、辽宁、四川等有些省份那样,文言文翻译两道题10分,充分考虑语言规范的扣分余地。最可怕的是,这种弊端正在一线教学和备考中严重地滋长和泛滥着。这个问题就不再单列来评析了。

所以,很多一线语文教师都认为,这样命题和判分是没有公正性和可信度可言的,课文教得再好,也不可能保证学生得到理想的分数,还不如就直接用仿真试题来进行教学就是了。在这样的心态下,鱼龙混杂的仿真题泛滥成灾,古诗词教学日益失真甚至几近无聊加无效也就不难理解了。不仅如此,这也导致了高考阅语文卷不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弊端的合理化,进而导致平时“考练”也往往不重视语言表述的规范化,最终危害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健康发育。学生学了那么多年语文,做了那么多的“考练”,师生都花费那么多的心血和精力,为什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那么差呢?很多人都在这样质疑。笔者认为,这种不重视语言规范的“过度考练”也是难辞其咎的。学生自主学好语言表达的时间被挤占殆尽,而所谓的“考练”又严重忽视甚至无视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又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假如命题形式能改变一下,尊重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的本质规律,回归一个人读诗、品诗、赏诗和评诗原始的思维和审美程序(即先把文本真读进去,接着整体感受和感知,而后再品出特色并深入探析原由,最后做出评价),并按照这个程序来命题,结果也许就会大不一样。比如,“读了这首诗(或词),你认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心愿、心志等),主要运用了哪些的表达方法?请简析”“这首诗(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抒情方法?请简析。这些方法在写作上给了你哪些启示?”这样命题,一大一小,赋分合理(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的8、9题分别为5分和6分,就比较合理),就不仅会大大改善或避免考生不够从容答题、阅卷者评分有失公允等实际情况,也会避免古典诗词教学和备考训练的“肢解化”和“破碎化”,有益于引导一线古诗词教学返本归真。

再说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板块。客观地讲,这个板块的命题要求也是符合教学大纲的,也是命题的思路和一些试题的方法上出了问题,与古诗词鉴赏的命题相类似。命题者总是机械地紧扣着《高考考点说明》,只考虑如何方便制定答案和阅卷操作,很主观地列出文本中的一些词语、句子、段落,命制成年年似曾相识的考题,即让考生去分析其意蕴、方法和作用等。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的第14题,天津卷的第16、17、18题,上海卷的第7、8、9题,江苏卷的第11、12题,安徽省的第11、12、13题,江西卷的第17、18题,湖南卷的第20、21题等。(2014年仍没啥变化)这样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从根子上讲,严重忽视了“我读我品我悟我赏评”这个阅读主体,也几乎没有考虑文本阅读的本质规律、原始程序以及考生应考答题的操作实际。故此,其后果显然也导致了一线阅读赏析教学的极度仿真化、肢解化――课后的考练和高三备考则更是有过之几倍才正常。正如特级教师曹勇军所批评的那样:“现在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已被彻底异化了,已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了。”

故此,完全可以变换一下命题思路和方式。像那些“词语、语句、段落的含义、写法、作用”之类的试题,完全可以从阅读者需整体深入阅读、深刻感受、思考、思辨和感悟的角度来命制试题。比如,“请在某几段中选择一两个最吸引你的词,说说你最爱的理由”“请在某几段中选择两个你认为最有味道的句子,简要说明其具体含义”“读完全文,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关键的段落,简析其艺术手法(或作用)”之类。这就是从这样命题,虽然在答案制定和阅卷评分等方面会增加一些操作上的难度,但却是在真命题和命真题。读者是怎么读进去的,是怎么先获得整体感受和认知的,又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思考、思辨、感悟、品析和评价的,命题就依据这个原始的本真的阅读思维顺序来进行,以突出是“我”在读诗、品诗、悟诗和评诗,而不总是由别人递出几个词语、句子、段落或什么手法要“我”被动地支离破碎地去读,去品,去悟,去评。只有这样命题,才是在真命题、命真题,真考语文,考真语文,才会真的导引一线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返本归真。

三、命题浅表化及应对方略

《高考考点说明》对文言文这一考点的总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考查点是“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样的考点要求也是符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这一要求的。但是,这样的考点要求和大纲要求绝不意味着高考文言文命题只能限于这样的形式,尤其是绝不意味着总是把内容的理解、判断和评价等都命制成客观题,供考生半透明地猜想、判断,十几年都守着这一模式无大突破。像山东试卷的第11和12题,乃至2013年全国和各省市的试卷几乎仍都如此。(2014年依然如故,不再赘例)命题意图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判断和评价,实际上基本属于文字游戏了,不过就是利用张冠李戴、偷梁换柱、打时间差、以偏概全等手段来制造文字游戏似的哑谜。这样的试题,根本就无法考查出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真实能力,充其量是在“猜谜语”。高考这样考,一线文言文教学“高仿真”地这样教,“教考练”全盘浅表化,不问文本的思想文化底蕴,更不做什么赏析和评价,一垮到底,愈演愈烈。这里再强调一点,大纲和课标所提到的“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应该是指文言文教学效果而言的,绝不意味着教与学就可以如何浅易(事实上很多文言课文并不那么浅),教学和考试就可以仅仅关注文言实词、语句翻译和内容的理解与判断,更重要的应该是同样该关注对学生概括、提炼、赏析、评价等能力的培养。可见,文言文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是必须要大力改进的。

假如命题能换一种思路和方式,把信息筛选、内容评价等命制成主观表述题,让考生真正去用心阅读、筛选、归纳、概括、提炼、评价,发表看法、表达态度。这样一来,恐怕一线教学就会返本归真了,也不会再那样浅表、平庸,无所作为了。假如命题者和考纲制定者还能够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文本的写作艺术也有所涉及,那无疑会更有益于一线文言文教学的返本归真。

四、命题书斋化及应对方略

命题书斋化是指高考命题试题多年来只限于读写能力的考查,一直拒听力考查于高考门外。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能力,“听说”能力又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运用语文的常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交际、交流、对话、评论、辩论等语言表达活动会越来越频繁而丰富,而且对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还会越来越高。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次读不明白,可以多读几次;一遍写不好,可以多修改几遍。而现实生活中,听往往只能是一遍而过;说也往往是一语道过,一般也很少会有人多次重复给听话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听说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和素养最迅速、最直接,也最真实的反映。然而,我们的高考语文命题却长期限于“读写”的圈子(作者并无否定需考查读写能力之意),这显然是严重缺项的,是畸形和病态的,也是“严重地不靠谱的”(程红兵语)。事实常常无情地正告我们,高考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却不见佳。事实上,这种长期仅限于“读写”圈子的高考语文命题,已经导致中学语文教学长期“纸上谈兵”,进而导致语文教学久不见实效甚至低效、无效,致使广大中学生都成了严重缺乏母语听说能力的“偏瘫儿”。

当然,说现在的全国和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一点儿也不关注语用题也是不是客观的。每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上还是有几道语用题的,而且还在逐年有所改善,但这对于引导一线教学切实重视语言运用,扎实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言,其影响力还是很不够的。更何况有的年份,这类试题还被拟成书斋气十足的文字游戏。比如,1999年全国卷第25题,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卷第25题,2009年全国卷第20题、湖北卷第20题、山东卷第17题,2010年浙江卷第6题,直至2013年四川卷第20题、辽宁卷第17题等。这样的试题,很不接地气,书斋气十足,逼着学生带着镣铐做“‘诗意’游戏”,或者迫不得已地写几句“假大空”的话。近几年来,尽管这样的语用考查题确实日渐衰微,代之以比较实在的真语用题,但还是难以形成真注重语用的教学气候,甚至反而被极端的应试化、功利化给利用了,竟也成了逼着学生无休止地仿真考练的沉重负担。

为此,笔者建议,“大分时代”语文高考必须高度重视“听说”能力的考查,必须增设“听力考试”这一环节,必须彻底突破命题的“书斋化”。因为只有真正实施“听力考试”,才有可能彻底扭转高考命题“书斋化”的局面,真正促进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真正转变观念,归真务本地切实抓好语文教学,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具体可以通过合理的语境、题型来考查考生的听的能力。如,听取和判断语音、语气、语调、感情的能力,听取和辨析词义、复杂语句的主干的能力,听取、理解和领悟重点语句的隐含信息和“弦外之音”的能力,听取、复述、概括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挖掘、提炼、把握听力材料的中心意思的能力等。

第6篇

一、内容的变化

(一)“考试内容”增加了“选考内容”。大纲版考试内容分五大板块:“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新课标版分为六大部分:(1)现代文阅读(9分);(2)古代诗文阅读(36分);(3)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4)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5)语言文字运用(20分);(6)写作(60分)。其中(3)和(4)为选考内容。从考题的设置及分数的分布来看,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加大了对古代诗文识记理解能力的考查力度。

(二)现代文阅读由原来大纲版的“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变成新课程版的必考题“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和选考题――文学类(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实用类(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文本阅读。同时新课标版去掉了大纲版中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三)“考试能力要求”由大纲版的五级变为新课标版六级,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能力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能力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明显增加了考查考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某一问题,能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四)大纲版要求的“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在新课标版中直接移至“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并只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可见“文学常识”和“现当代诗文默写”不再考查。且从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来看,古代诗文的名句名篇考查涉及初中、高中教材及传统文化经典。如,《孟子・告子上》、韩愈《师说》、辛弃疾《永遇乐》。

(五)语言文字运用中,由大纲版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变为新课标版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均增加了“常用”一词,限定了范围。“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中,由大纲版的八种变为新课标版的九种,增加了“反复”。

(六)写作中,由大纲版的“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变为新课标版的“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书写规范”变为新课标版的“不写错别字”。显然,新课标版表述更严密,要求更具体。

(七)2012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共17套,选用材料作文的16套。选用命题作文的1套,为江苏卷,但也是采用了材料+命题的形式。材料作文题型始终坚持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等原则,并通过题干的具体要求,将立意的自、文体的选择权和标题的拟定权交给考生。大纲版、新课标版的作文都是材料作文。这些材料,都非常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只不过大纲版所提供的材料指向十分明确。新课标版所提供的材料从道德层面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呼唤人性的善良。诸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勿以善小而不为”、“知恩图报”、“善有善报”“既利人又利己”等。

二、结构的变化

(一)现代文阅读的“鉴赏评价”随着“选考题”调到了乙卷(主观题)。

(二)“语言知识运用”由一卷调到二卷,这样分类清晰:一卷是阅读;二卷是表达。

三、试卷结构变化

大纲版试卷均为必考内容,全卷21题。新课标版试卷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部分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125分,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约占17%。全卷18题。

四、2013年考生备考要义

由于2013年将是甘肃省新旧高考对接的第一年,为保持新旧高考模式平稳过渡,确保新旧高考的顺利衔接,2013年的高考将会是在旧的模式基础上进行的渐进式稳步改革,因此考生在备考中可不必过度紧张。

一要扎实研习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和新课标卷真题,熟稔考点,明确题目的采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类题训练。又如,小说类文本阅读题设置的典型问题一般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等,这些问题都可归为“作用类题型”,作用类题型,需要分条作答,一般可以从结构项(着眼于或开头或中间或结尾的什么作用、效果)、内容项(写了什么人或事)、情感项(表达了表层或深层的什么情感)以及效果项(运用了什么修辞或手法,有什么作用)四个方面来组织答案。但这四个方面有时并不是需要都写,而是突出强调某一两个方面即可。答题时注意术语与文本要有机结合。

二要联系课本,强化识记,夯实基础,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要认真梳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5)和我省选修中的限选模块(在下列选修模块中至少选择4个。诗歌与散文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小说与戏剧系列: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新闻与传记系列: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系列: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文化论著研读系列:先秦诸子论著选读)内容,特别要注意与新课标版试题相对应的限选模块内容的对接,加强目标性、实效性训练,力争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备考效果。备考要强化基础知识,回归教材,把高中语文教材上的语文知识结合高考内容加以筛选、改编、整合、创新。把精读篇目按现代文和文言诗文两大类型进行梳理:现代文分字音积累、字形辨析、词语辨析、成语积累、精彩段落赏析、能力迁移六个方面;文言诗文分为实词积累、虚词积累、文言句式、名句名篇、诗文鉴赏、能力迁移六个方面。字音积累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中学语文教材注释中出现的一些字词为基础,字形、词语、成语可搜集相关资料编印《容易出错的字》及《容易用错的成语》等小册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分散记忆,积累知识。文言诗文备考要紧扣经典篇目。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张伟明先生说过,“在文言文测试方面,文言虚词和实词以及文言文句式考查与课文联系非常密切”,“文言文试题的语段虽然选自课外,但所考查的知识都在课本以内”。事实上,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大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如此分类进行归纳总结,由浅入深,稳步推进。

第7篇

关键词:高考语文;备考策略;归纳;演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11

一、备考现状

1. 现行备考策略

(1)被各类辅导资料牵着鼻子走

进入高三,教师在准确把握《高中语文考试大纲》《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的前提下,本可以甩开以往“教教材”的局限,进入大有可为的一番“自由天地”。但放下“老教材”,却又陷入“新教条”。诸如《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核按钮》之类的高考辅导书籍铺天盖地而来,成为教师们的“新教材”。于是,教师们又被缚住手脚牵着鼻子往前走。

从资料汇编的角度来看,此类辅导资料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方便,但书中往往“画蛇添足”地多出了一些所谓的解题技巧与答题模式,成为思维懒惰的教师和学生的新教条,教师上课拿着它讲解,学生靠着它解题,耗时耗力,收效甚微,甚至搅乱备考思维,贻害无穷。

(2)被浩如烟海的各类模拟试题弄得身心俱疲

进入高三,尤其是高考前一两个月,教师和学生盲从各类名校模拟卷,课堂课后成为“题海战术”的硝烟弥漫的演练场,幻想熟能生巧,从茫茫大海中捞出一根“金针”,最终成为“题海战术”的牺牲品。

2. 现行策略反思

这种备考策略违背了高考语文备考的规律,曲解了高考语文对思维和语言综合能力考查的本意。而且笔者认为,这样的备考策略极易将《考试大纲》所罗列的各项内容分割开来,“各自为阵”,从而造成师生备考过程中“平均用力”,重点不突出,缺乏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难以达到整合能力、提升思维和语言综合能力的目的。是典型的“粗放型”备考策略。

二、优化备考

那么,如何才能提炼一条以训练学生思维和语言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主线,将各个考点贯穿,打通彼此联系,最终整合能力呢?笔者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1. 划分高考语文科涉及的知识因素与能力因素

当然,知识和能力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这里所谓的划分也只是将教师课堂“教”的重点与学生课后的积累区分出来,以便优化备考策略。

高考语文试题中直接的有关知识因素为以下几种:(1)汉字,包括汉字字音、汉字字形;(2)词语,包括近义词语、成语熟语;(3)文言,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4)其他,包括名句名篇、其他知识。总括来说不外乎字、词、句而已。这一类知识因素的备考不应耗费过多的课堂时间,而应引导学生在课外做积极的积累,甚至高一、高二就可以着手积累。而涉及语文能力的训练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2. 确立归纳能力和演绎发散能力为训练核心

高考语文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读懂”和“写好”。一切试题其实都包含了这两个要素。文字内容多的题目要读懂就要对内容进行归纳,这类题目的极端就是现代文阅读题;文字少的内容要读懂就要进行演绎发散,这类题目的极端就是作文(当然,材料作文的内容需要先归纳后演绎)。总之,归纳、演绎发散能力是高考语文能力考查的重点。确立此两者为训练核心,就把握住了高考备考的重点,做到集中发力、各个击破。

(1)归纳概括能力

①备考前期,以语段压缩题为载体训练归纳能力

语段压缩对归纳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一、要点要完备;二、语言要通畅;三、字数有限定。正因为压缩语段要求的精度高,思维的强度大,所以它是训练归纳能力的绝佳载体。语段压缩题大致可分为有信息指向型和无信息指向型两类。下面试以两道高考真题为例,加以解说。

有信息指向型:

例1[2001年全国卷・27]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首先,读懂题目:题目信息指向为“地宫开启过程”,另有附加条件: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然后带着这样的信息指向去进行归纳(如何训练归纳能力非本文论述重点,另辟专文论述,此处略),最终确定重要信息为:将地宫洞口巨石移开,露出盖板。清理。绘图。撬开盖板。翻开盖板,地宫口打开。最后,将重要信息连缀成通畅的语句为:移开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无信息指向型:

例2[2004年天津卷・23]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8字)

钛合金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船只、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新型波音777客机采用了约9%的钛合金材料。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加工一个钛合金船用涡轮压缩机轮需要50个小时,而加工一个铝合金的同样部件仅需5个小时。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将氢原子渗入材料,掺氢的钛合金相对软化。对软化的钛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设备所承受的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切削力仅需过去的50%,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加工完毕后,再经专门的热处理工序,材料的特性则回到原先状态。科学家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钛合金铸件加工。

归纳得出:钛合金被视为未来材料,但加工难度极大。德国科学家采用专门热处理方法明显降低了它的加工难度及成本。

学生在得出这样两则较规范的答案的过程中,必然要对信息进行主次轻重的比对,对语句结构、成分进行调整修改,能全面地对“读懂” “写好”能力进行训练。

②备考中期,将归纳能力牵引到现代文阅读训练中

现代文阅读文本实际上就是由多个语段组成的有机整体。要想读懂整篇文章,必然要读懂每段文字。语段压缩训练中磨砺的归纳能力在现代文阅读中有了大展拳脚的天地。由点到面,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势必能树立学生强大的自信心。其中尤其精妙之处在于:学生如果先不管题目,单纯阅读现代文文本,其实质就是在进行无信息指向型语段压缩;如果先阅读题目,再阅读文本,其实质就是在进行有信息指向型语段压缩。如此两种方法,可以灵活运用,在平时的备考中交叉训练,既能培养归纳能力,又能提高应试技巧。

③备考后期,将归纳能力牵引到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中

材料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文质量的高低,归纳能力训练能减少学生作文“离题万里”的现象。

2010年浙江省高考考场作文中,大量学生由“乌鸦反哺”联想到“感恩回报”“孝敬父母”等主题,并以此立意,与题目的立意要求相去甚远。探究其原因,实质是未能很好地归纳材料内容。材料的第一段只是话题的引入部分,第二段开头一句“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承上启下,引出“文化反哺”,从材料内容的详略来看,显然“文化反哺”才是材料的中心话题。

另一类审题偏差是由于未能全面归纳写作要求。大量考生不是只关注到“文化反哺”,就是只关注到“角色转换之间”,顾此失彼。其实质是归纳要点不完备。题目要求考生从“角色转换之间”的角度来谈“文化反哺”,不是单谈“角色转换之间”,也不是单谈“文化反哺”。“角色转换之间”是“文化反哺”话题内的“角色转换之间”;“文化反哺”是“角色转换之间”意义上的“文化反哺”。此两者关系把握不当就必然写不好文章。

(2)演绎发散能力

①备考前期,以语句仿写扩写题为载体训练演绎发散能力

“艺术源于模仿”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最古老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一般作者都没有独创语言的能力。作为业余写作,我们运用的语言,大多是“仿写”――或有意模仿,或潜移默化。仿写精妙的语句形式,对写作语言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是思维的外化,用于仿写的语句,或者寓哲理于文学之中,或者使抽象具形象之表,或者以小事见大情之旨,或者将此景移彼物之观。这又具有相当的思维价值。试以一道仿写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1. 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仿作:笼中的鸟!你安于供养时,自由就没了。

仿写中,有意识地训练了学生联想想象的演绎发散思维,在模仿语句外在形式的同时,又表达了个性化的思想,真是一箭双雕。

②备考中期,将演绎发散能力牵引到现代文文学文本阅读训练中

试题中的现代文文学文本中不乏文质兼美的佳作,选取精美片段加以仿写,既可以训练写作能力,又可以为学生的作文积累素材,为作文写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③备考后期,将演绎发散能力牵引到作文写作训练中

学生作文能力的贫乏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能力的贫乏,经由一定时间的仿写、扩写训练,学生必然具备一定的语言自觉意识,将为作文写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至此三步,实现了文本阅读与文本写作的结合,“读”与“写”不再“孤立无援”。其余诸如“语病题”“诗歌鉴赏题”“语句连贯题”等都需要用到归纳演绎的能力。在“语段压缩题”“仿写扩写题”中所训练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意识与能力同样联通了“直接知识因素”的题目,从而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早自习;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106-04

就研究者了解,基本上每所高中都有早自习,一般为30~40分钟,基本上都是平分给语文和外语。语文设置早自习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通过早上的黄金背诵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背诵,从而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可以说,如果把这一黄金时间利用好了,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有益的。

而事实上,诸多的语文老师也“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宝贵时间,让学生在早自习中反复地读和背诵一学期所学的课文,甚至是以前所学过的课文,要求背诵的和不要求背诵的,都在早自习中得到了熟悉和巩固。按理分析,学生应该在这一时间充满激情的,学生应该是喜欢高亢、激越的读书声的,长时间的早自习之后,学生应该有很强的语感,对语文的兴趣应该浓厚起来。但就研究者调查发现,事实恰恰相反,现在高中语文早自习的现状是:

一、学生状态不佳

很多学生在早自习中的状态是疲惫,朗朗读书声背后是学生的机械重复,是做给老师看样子的,老师一走之后便趴着睡觉,或者聊天,或者做其他科的作业,而学生的背诵总是不过关,对语文的兴趣也在逐渐地流失。用学生的话来解释这种状况就是:没有新意,所以,没有兴趣。

二、老师不重视,安排随意

大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早自习都不上心,以为早自习可有可无,无非就是学生自己读读,背背而已。所以老师只是象征性地到堂,巡视一下便草草了事,对于早读内容更是做到了随便的境界。

大部分语文老师对学生在早自习中的表现,要么是不知情,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被学生长期欺骗,最后都不明白为什么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素质总是提不上一个新台阶,空余感叹;要么是知道了学生的状态,而只是简单、粗暴地对学生进行批评,然后一如既往地重复着以前的早自习模式,最后老师和学生在早自习这个宝贵的时间里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老师来了,学生们就哇哇地乱读一通,老师走了,学生们便各做各事,从此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研究者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是就诸多早自习形式的调查研究,是针对诸多语文老师的采访而提出来的。现在语文早自习模式即为“上课时老师到堂(或者迟几分钟到堂,或根本就不到堂),提出早自习需要背诵或熟悉的内容,然后围绕教室走一两圈,督促学生拿出书本,开始执行任务,等学生逐渐都读起来后,老师便可以离开,等待下课前两三分钟再到教室检查一遍学生的读书情况,或者不离开教室,就坐在讲台上不再说一句话,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而学生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机械地打开课本,或快或慢地读起那些基本上天天都要读的文章来,视老师情况而决定认真晨读与否”。

在这样的模式下,其效果可想而知。正是基于对这种现状的调查和了解,对学生语文兴趣、成绩、素质的忧虑,对学生早自习有效利用的思考,加上新课改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这一课题的提出就显得更有意义,这一课题的研究就显得更有价值,它应该成为新课改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环节。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我们的教育又迎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研究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包括相对偏僻的地区)范围内拉开了帷幕。

首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其倡导的学习方式和要实现的目标看出新课改对语文的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有了更高的难度,这就要求必须将曾经随性的早自习有效地利用起来。

其次,新课改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宽度和深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相结合为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实践,从而让学生有更丰富的语文素养和多角度发展的途径,增添生长活力,不将早自习充分有效利用,仅凭课堂时间难以实现知识面的拓展和延伸。

再次,新课改的评价体系有了一系列的变化,语文课程评价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对教师的评价,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不以学习的考试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依据,这样的评价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过程,对高一至高三的整个教学有个系统安排,早自习也应如此,只有合理科学的早自习安排,多种早读方式的变幻运用,方能在高三的冲刺中做到胸有成竹。

另外,还有个让我们提出这样的课题研究的原因就是:研究的空缺。

我们通过一些报刊资料和网络搜寻,发现对语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比比皆是,而对早自习的有效利用却是一个空缺,从而让诸多老师在处理这一板块时处于茫然状态。

基于对现有的早自习情况的了解,对新课改要求的领悟,对一线教学的体会,研究者提出了“高中语文早自习有效利用”这样的研究课题,希望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能改变现有的语文早自习模式,改善学生和老师的关系,真正让老师和学生有效地利用这一宝贵时间,让这一时间成为学生和语文,学生和老师,老师和语文的有效时间,值得珍惜和回忆的时间。让语文新课改能从早自习开始,让语文教育呈现一个全新的面貌。

以下是研究者经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和要求的不同,而提出的一些早自习有效性利用的实施措施。

高一语文早自习的有效利用研究及实施措施:

就研究者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历来看,每一届高一学生在进入高中的起始阶段,就会对语文失去兴趣。因为高中语文考试和课本死的知识点扣接并不紧密。高中的语文考试主要是侧重于对对学生理解语言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检测。所以,高中的语文课堂首先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而早自习更是被学生简单地理解为考试的5分(高考或平时的考试背诵题的分值)而做大量重复背诵的时间。对于记忆能力好的学生来说,早自习就更是休息的时间,因为他们早就在课堂上把该背诵的东西记住了。如果这种情况下,老师还不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早自习内容,不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引导作用的话,早自习从高一开始就丧失了它的意义,学生从高一就将对语文失去兴趣。

同时,研究者也知道,高一是真正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奠定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小学和初中知识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而高中将把其提升到欣赏阶段,由基本功从语文素养转化。

所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好高一的语文早自习,对于整个高中的语文教学,甚至是对学生一生的语文兴趣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要怎么制定早自习的内容,怎么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怎么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早自习呢?研究者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高一学生的调查研究(对高一学生发放了“你想要什么样的早自习”的调查表),经过和高一老师的分析、商量,研究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1.从基础开始,巩固、强化基础。要求学生每天早上都要利用一定的时间来熟悉教本内的文章,正字音和字形,通过大声地读,培养语感,夯实基础。此过程可由科代表引领,一起读,也可自由读,然后同学互相考查,老师参与抽查,一定要落实。此阶段时间长短视教学内容的多少而论,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内。

2.传统拓展,加强积累,提升素质。所谓传统拓展,就是在每个早自习中补充一些传统的文学知识和文学文本,比如古诗词、简短的古散文、赋、小说等。此过程最好事先准备好,以打印稿的形式发给学生,而且应该有个系统性,时间顺序也好,文体顺序也可(可以作为“校本读本”),让学生对文学传统有个大致的认识,同时起到加强积累的作用,让学生能在以后的写作中、语言交流中运用起来,真正达到提升素质的目的。如果是古诗词,最好要求学生当堂能背古散文等,要求学生能把一些重要的字词记住,把一些精彩的语句和观念记住。此阶段时间同样视提供的内容多少而定,一般在10~15分钟。

3.兴趣拓展,开阔眼界,提升情商。所谓兴趣拓展,是针对传统拓展这个概念提出来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提供早自习的阅读素材,内容不限,只要是健康的即可,可以是杂志上的小文章,可以是网络上的各种版本……此举在于鼓励学生利用好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多读,多分享。此过程最好由学生轮流来做,一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是能督促学生去阅读。学生传达完毕,还需要阐释分享理由,同学也可根据其提供的文本和分享理由来打分、评判,半期或者期末可以评选最佳推手,真正提高学生的鉴别、鉴赏能力。此阶段可以控制在10~15分钟内。

以上三个环节完成后,如果时间还有剩余的话,可让学生自由安排,教师也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安排学生预习或复习,或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

高二语文早自习的具体措施:

1.完成语文必修(3~4)册课文的预习,要求对字词进行梳理,对内容有整体把握,上课检查预习情况。

2.对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必须在早自习做明确的要求,并及时检查,采用自批互批、组长批的方式,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果。

3.只会盯着树皮里的虫子不放的鸟儿不可能飞到白云之上的,只有眼里和心中装满了山河天地的雄鹰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翱翔,所以早读除必修之外,安排选修内容,并在高二阶段注重诗歌鉴赏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指定诗歌,指定学生选取作讲,这样早自习更有活力。

附:扩充材料。

诗经中《蒹葭》、《离黍》、《关睢》楚辞中的名句,汉乐府《上邪》,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张籍《酬朱庆馀》,骆宾王《咏蝉》,王勃《别薛华》《再别薛华》《山中》,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送魏大从军》,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留别王维》,王昌龄《从军行其一》《闺怨》,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塞上听吹迪》《除夜作》王之涣《宴词》,岑参《寄左省杜拾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山房春事二首》,韩愈《答张十一》《题木居土二道》,韦应物《登楼寄王卿》《春雪》《寒食寄京师诸弟》,无稹《滁州西涧》《重赠乐天》《行宫》,李贺《苏小小墓》《重别梦得》。

文言:涉列120个实词中一些,18个虚词。

现代文:选取一些散文精萃和小小说。

高三的学习时间很紧张,语文需要复习的知识点比较繁琐,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把握好早自习的四十分钟,合理有效地利用早自习,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经过两年时间的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之前所积累的知识是零散的,因此,高三早自习的任务便是梳理知识点,夯实基础,积累作文素材等。任务如此繁重,如何合理有效利用?经过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最终确定的是分段式早自习模式。

1.温故知新阶段。近年来,高考主张“回归教材”,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温习以往学过的课文,当然,这种温习不是对以往讲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如温习小说,我们就让学生讲高中阶段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外国小说进行归类,首先是熟读小说,了解小说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教师以前讲授新课所授予的方法来探讨,明确阅读各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在学生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对每一类文体,我们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再次走进教材,获得新的知识,该阶段安排的时间为23分钟。

2.积累词语,夯实“语基”阶段。几乎每次考试,学生在前四道基础题上丢分都比较严重,尤其是语音、字形和成语,这些基础知识仅凭一朝一夕的强化是不够的,必须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早自习积累这些基础知识。当然,记了东西或许过一段时间又忘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生要在早自习中动手,将那些记了多次也总是记不牢的、容易混淆的知识记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时时去翻看,每个早自习都去巩固,这样就达到了将厚书读薄的目的了,该阶段时间安排为5分钟。

3.作文素材积累阶段。进入高三,我们给学生印发了较多的作文素材,但从交上来的作文习作来看,多数学生并没有将这些鲜活的素材运用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在早自习中,让学生统一阅读某个作文素材,然后针对该素材讲出自己的感悟,最后进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更好地利用我们的作文资料,将手中的“死”的文字变活,该阶段时间安排为8分钟。

4.练字默写阶段。高中1~6册要求背诵的篇目很多,高三要求将这些篇目让学生逐一背诵,并落实,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早自习这个时间,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背诵任务,否则将受到惩罚。当然,默写书写一定要规范、工整,若字迹潦草,将驳回作业本并誊抄原文两遍。有了这些约束,学生的书写也会有很大的进步,该阶段时间安排为4分钟。

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早自习模式,经过我们不同年级教师的实践,发现这样的早自习对学生而言是极其实用的,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我们希望在实践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把早自习有效利用的研究做得更为完善,让学生真正得益于早自习。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第9篇

关键词:高考 语文 教材 识记 阅读 思考

一、扎实根基,在识记积累中增加语文积淀

识记基础,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单元的整体性,借助教材构建知识体系,编写知识清单,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中重要的字音、字形、成语等,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同时,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通过辐射法、比较法延伸到课外,将生活类常用词语纳入其间,反复记忆,夯实根基。对教材中的文言课文烂熟于心,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注重文言知识的储备,归纳整理、温习巩固一定数量的词语和句式,在广泛识记的基础上,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迁移于课外。

强化积累,心领神会。对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一一落实过关,不留盲点,在内化之后,可以有意识地将这些经典言语引用或化用到文章中,活学活用,加深记忆。同时,教材中涉及到的作家、人物各具个性,各有所长,他们大都经过历史的淘洗,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个传奇,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材料进行认真梳理,灵活运用,让教材真正成为材料的“活水之源”。

二、品味内蕴,在深度阅读中提升语文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原点,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只有脚踏实地,扎实阅读,才可能仰望星空,思维腾跃,才可能使语文能力真正得以提升。在阅读教学中,特别强调两点。

1.点面结合,注重阅读过程的引导

循路识真,局部深读。“作者思有路,循路识斯真。”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作者提供的材料,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机械式术语套用题越来越少,文言阅读、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的考查,都强调学生在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深读,读得有层次,读得有亮点,读得有深度,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由此,在教学中,教师针对教材中不同课文的文体特征、呈现方式,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教,具体而言,一堂课是要让学生透彻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巧妙过渡、组织行文,是分析文章选材、表达上的独特匠心,还是品味文章深处隐藏的内蕴,体味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教师在反复权衡、大胆取舍之后,要善于抓住阅读过程中的“关节点”,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会怎样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钩玄提要,适当精读。以名著阅读为例,目前,必修教材一到五册单独设立“名著导读”板块,导读内容涵盖作者生平、主要情节、典型人物、主题探讨、艺术特色等方面,在复习阶段,这一板块有效地起到了强化学生对中外名著整体内容把握的积极效果。由此,我们在重视“面”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着力精读其中有代表性的精彩章节,具体来讲,针对同一章节,学生可以采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在阅读中书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课堂上就原文的同一处勾画可进行多人次多角度的品评交流,也可就章节中的多处圈点,集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我们相信,只要学生认真读了,就能在答题中折射出他的阅读状态,就能在文字中显现出个人的独特体验。

2.浸润心灵,重视阅读的审美功能

以文言文阅读为例,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言”“文”并重。“言”即是文言知识,对“言”的测试,实质上是考查学生对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学以致用”;“文”即是对文意的理解,即“品之内蕴”,从中感受文章的思想魅力,体悟内含的精神力量。古文阅读教学,就不仅仅是对字、句的简单疏通,重点实词、虚词的罗列总结,知识点的单纯讲解,文言文教学还应有非常重要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即吸取文本中精神成长的养料,内化人物的人格精神,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必修教材中许多古文篇章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彰显出特立独行的作家们非凡的个人气质与深厚的文学修养,如老庄的“超乎象外”“游方之外”;王羲之的兰亭感言,大彻大悟;屈原的独清独醒,志存高远……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怀着虔诚之心走进文本,引导学生咀嚼韵味满香的文化经典,体味千年来作家的人格魅力,在心灵的浸润中提升思想高度,增强审美意识。

三、勤于思考,在交流探究中丰富语文内涵

“课标”中明确指出:“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学习应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语文不是以知识性为主的学科,它以能力性、实践性为主,主要考查言语表现能力。言语表现的核心是思想,有思想才有深度,才言之有物,言之有味。

让思考贯穿课堂,培养探究意识。2013高考现代文阅读第18题要求考生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这既要求考生进乎文内――准确把握文本主题,又要出乎文外――联系现实,将思考点滴形成文字。高考试题中,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不仅局限于文本类阅读显性的题目当中,细细品味其它很多命题,会发现探究思想融入其间。由此看来,探究,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先看到学生看不到的细微之处,充分利用文本中蕴含宝藏的“资源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多角度、个性化的解读,注意问题设计的坡度、难度,层层引导,步步推进,让问题存有思考的价值,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学生思维训练到位,探究意识增强,才能以不变以万变,真正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