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校;个性培养;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240-02
在本人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发现,新一代的大学生当中,出现了这样一部分人,他们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溺爱,娇生惯养,许多学生营养过剩或由于挑食、偏食而造成营养不良,怕苦怕累,意志薄弱,不爱锻炼,体质极差,缺乏创新能力。而且相当一部分人还出现了体育自卑心理,主要反映在总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种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这种心理不仅对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而且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都有消极的影响。
但是,在强调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经不起挫折的时候,其实也应该从教育者自身找原因。大学生缺少的是一个可以提供给他们、而他们又乐于接受的素质锻炼平台。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应该是高等学校的责任。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改革也应该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承担一部分责任;而我们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去完善自己。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进行努力。
一、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坚持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这就要求,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应重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生理健康、学习态度与成绩甚至影响学生今后个性的成熟与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融知识、技术、技能、道德品质培养为一体,减轻和转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同时得到提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多给予学生鼓励表扬
对于体育差生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充分利用学习成绩的反馈作用去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正确对待自身不足,从而消除自卑心理。对学生提出的练习要求要适当,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身体练习别扭好笑,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参与练习,敷衍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采用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等方式,循循善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人的愉快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体育教学中,要组织好多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活动,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让时赛”、“让距赛”、“让分赛”、“等级赛”等教学方式。在赛前要做好动员鼓动工作,使学生树立敢拚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要进行认真讲评,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在对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中也要建立激励机制,使成绩好的学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成绩差的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适时合理运用各种竞赛法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教师设置一定的困难,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制定个人目标,树立成功的信念,在完成各阶段任务的过程中强化意志品质;开展勤苦锻炼,利用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增加练习的数量和强度等因素,培养学生在条件艰苦的环境里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很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若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开展这类教育,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长跑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又增强了集体观念。更因体育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只要进行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就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实施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众所周知,体育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过程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特征转向。体育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教”与“学”的活动才能发挥其作用。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种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方法:
(一)强化自我意识,调动主体能动性
在体育教学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应有目的培养其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培养和发展创造理想的体育环境。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激发其自我活动的能动性,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提供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变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动追求。学生都有荣誉感和好胜心,可多组织比赛教学,增加激烈性和趣味性,根据学生性别、体质、技能、技术等差异,采取“让时赛”、“让距赛”、“让分赛”等,刺激其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
(二)有意识地渗入心理训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其身心状态能经受胜利、失败、挫折、反复等顺境与逆境的不同承受力,达到能自我调控程度。如对体质、技术差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其树立信心,不能经常叫出来以错误的示范进行“表演”;要主动热情接近他们,特别是学习新动作时要耐心指导,必要时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尝到自己进步的喜悦,使之产生学习新技术的信心。例如,在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练习,这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锻炼能力。所谓自我锻炼能力,就是指学生能够动用所学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进行独立锻炼的能力。我们知道人的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着,人们只有通过不同的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各自不同的个性,自我锻炼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培养才能产生的。因此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极为重要。通过上述对自我锻炼能力的概念及要素的论述,我们可以推想出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既有目的又有目标,既有约束又无束缚,既有集体学习又有自己活动范围去自主、积极学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已被普遍承认是一种发展个性的好方法。
(四)按学生性格类型组合学习小组
学生的性格类型同样影响教学效果。属于外倾型性格的学生,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身体素质往往较好,运动能力较强;而属于内倾型的学生性格孤僻,反应较慢,一般体育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也较弱。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安排不合理,结果前者感到“吃不饱”,后者则“吃不消”,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此,教师可按内、外向型两种性格,结合其运动技能而分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教师较易控制课的密度和运动量,避免伤害事故发生,让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身心,都能得以充分培养和发展。
(五)开设选项课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忘我地投入到这一行列中。传统的教学常常抑制学生对某一项目的兴趣,如果让某人放弃自己的爱好去从事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那么这岂不可惜。然而开设选项课却能弥补这一不足。对于开设选项课,虽然受学校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但在许多学校仍受学生和教师喜爱,而且效果较好。它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了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且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总之,从高校体育对学生个性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来看,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健康顺利的成长。作为一名高校体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学习、钻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教学研究,以满足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要以高尚的师德、正确的言行,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给学生作表率,才能使学生个性发展和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 群.浅谈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培养[EB/OL].http://省略/.2005.
[2] 龙之荣.试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体育函授通讯,2002,(9).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文社科素质 社会学 精品课程
一、相关概念探讨
民办院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我国民办高校已有二十来年的历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已有大约25 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约300 多所民办学院。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
在正视我国民办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民办教育存在的不足。民办院校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学生生源,无论从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上都有着自身特点。作为一股新兴的教育力量,各大民办高校、教育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均以积极的心态来正视存在不足,通过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人文社科素质的缺乏是众多民办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人文素质是指一种内在的身心品质与精神,它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最基本的态度和精神境界,包括基本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素质和情感智慧素质,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同时,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实践、应用。有学者指出民办院校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自身的文化环境缺乏人文氛围;人文课程设置欠科学。再有,民办院校的师资主要由专职教师、母体学校的教师和社会上的教师资源组成。资源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给教师队伍的管理带来难度。同时,民办学院教师报酬与教学数量相关,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求数量略质量的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认识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美国、英国等高等教育来看,社会学均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就我国而言,部分高校也把社会学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因此,社会学是一门非常有利提高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课程。
二、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由西南大学与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育才学院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内涵,努力打造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育才校园文化,始终秉承“厚学养德, 树人育才”的校训。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的功利性的问题,学校领导从多角度来解决学生人文素质缺乏问题。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从课堂上提高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先从管理学院开展试点,逐渐向全校推进。
社会学是一门对从业人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个理论性和实证性要求都十分突出的专业,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既能够牢固地掌握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又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实践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主动参与的教学手段,将社会学课程建设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有着如下几点特色:
课堂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突出重点,解答难点,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开阔、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讲授内容上,教师深入研究各种教材,最终选取郑杭生教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作为主体教材,同时参考其他社会学教材与社会学经典著作,将《社会学概率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设置为十三章,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增进学生专业认识和专业兴趣,打消三本学生对“理论”的刻板效应和恐惧感,让学生初步具有社会学专业视角。
课堂讨论(社会热点、时事分析法)。社会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社会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分析每堂课都开展,先是让学生收集相关社会问题并进行课前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共同讨论,教师加以点评和积极引导。这一方法接近了生活与社会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学的专业视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生热情。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和辩论,用以引导学生注重自学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比如,在讲授社会角色的时候,课堂讨论实现了师生良好互动,能较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读书会。本着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原则,本课程特设置了读书环节。由教师为学生列出社会学的经典读本书单,组织学生共同阅读、讨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用经典理论来认识、分析社会。读书会最直接的作用是影响了学生课余时间结构。课程小组前后进行两次调查显示,通过加入读书会,80%学生增加了课后读书时间,进入图书馆或阅览室的频率由人均2次/月提高到10次/月。读书时间的增加是以看电影、玩游戏、睡觉时间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
课后辅导。一方面,配合《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开列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心得。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耐心指导学生申报学校科研立项,以提高他们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有两个板块,一是校内专题报告,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课题,邀请重庆社会学界内专家、本校教师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这类专题报告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又能为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时提供一定的经验。如“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你准备好了吗”、“由学校到社会,你准备好了吗”这一类主题报告,报告人均从社会学专业角度出发来解读现实问题,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深入。有学生听完报告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理论这样指导实践的。二是校外板块,积极为学生创造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如参与2011年度重庆社会学界年会、社会工作年会、其他高校相关人文社科讲座等,以达到扩展学生视野的目标。
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得以在校园这个小社会实践。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依托学院社会学系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心理咨询室、社会调查工作室、实训室进行练习,并在校园内就学生的自身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一系列研究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培养师资。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培养学生,还要培养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着重于培养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知识体系。民办院校部分教师的素质受到学校和社会质疑,这与教师个体素质有关,同时与整个民办教育的大环境有关。通过对教师素质教育,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其次是教师社会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培养。从整个重庆市社会学教学系统来看,社会学科班出身的师资并不多,在民办系统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积极让教师走出去学习社会学相关理论知识是学校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如让教师参加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课程班等。
三、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从课程小组调查来看,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人文社会科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加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和上学期相比,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大事;更加肯定诚信的作用;更多的赞成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生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二、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来看待生活和人生。在面对人生挫折时,学会了用各种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面对社会的不公和人生困境时,多了一分理性,少了几分冲动,不再是愤世嫉俗,而是理性面对。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有所改变。学生由起初“政治课毫无作用”,到如今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体现时代性、具有实效性,能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分析社会发展规律,这样的改变也证明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建设在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上起着一定作用。
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四个学期以来,我们看到了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看到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艰难性。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要真正实现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单从一门课程的建设远远不够,应该做到:
一、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学习。人文社科素质教育不仅是公共课程的任务,也是专业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不是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课程。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打造精品师资,提高教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育,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结语
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甚至可以提高到利国利民的政治高度。作为一名民办高校教师,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隋文联.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一、高等院校设置艺术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艺术概论》课程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由于《艺术概论》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艺术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情况较好,学生们对这门课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较高的参与热情,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近些年,我国更加大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全面开展,针对高职院校也普遍开设了艺术理论课程。然而,高职高专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理论的学习缺乏认知,不够重视。
二、高职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重要意义
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有下面几方面的意义:
1、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门艺术共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艺术观是指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原理的观点,它指导人们认识、分析和判断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艺术观是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了解我国优秀艺术传统和外国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熟悉中外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学会赏析中外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3、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在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艺术的特殊规律。
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地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特点。艺术的功能展现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愉悦功能。之所以在各项功能前都加上“审美”二字,意在强调艺术的功能核心是审美。
第一,艺术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它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具体表现在通过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物的内涵。学生通过这门课,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掌握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其次,艺术形象丰富借用夸张、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等手法得以塑造完成,当学生欣赏这些艺术形象时,因对其表现手法的探讨,从陌生不理解到完全把握艺术作品美之所在,从而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方法和途径,促使他们的感觉变得更为灵敏锐利。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第二,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它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从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也同样重视着艺术的教育功能,认为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它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首先,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它不同于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是常常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大学生们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更为丰富、深刻和高尚,思想道德水平也在潜移默化得到提升。其次,审美意识提高了,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去追求美的事物,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艺术具有审美娱乐作用,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我高职院校《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艺术概论》这门课的开设,恰恰是应和了这一思想,它关注的并非单纯的艺术知识及其技能,更重要的是极力追求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艺术学习氛围,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优秀的艺术实例引导大学生去追求去体会独特的思路、丰富的情感,学生以各自不同方式表达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独特理解,促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开发,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另外,通过艺术欣赏,大学生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的同时,心灵上可以得到休息,精神上得到适当的放松,从而以新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三、加强高职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修养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艺术理论课在各高职院校却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有的待遇。在课程设置也更多的安排技术实践性强的课程,艺术理论只是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而且课时安排特别少,一周往往只限制在两个课时。正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学生对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和内容认识更是不足,很多文理科学生认为它应该属于艺术系的专业课,与其它专业无太大联系,因此没必要去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而艺术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视技法训练而忽视理论学习。其实,学生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重实用而轻学术的现象,这种心理还可以从一些艺术院校的教学和其他情况得到确证。首先是师资对比悬殊,一些院校的技法老师往往较多,而理论教师常常不足。前些年,有些院校的理论课甚至还是技法老师代上的。很难想象,专工画画、唱歌、跳舞的老师去讲艺术史或艺术概论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p#分页标题#e#
那么,对于高职的学生重技能培养的同时如果能够加强以理论学术支持,最终培养应用型人才会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显然,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实际,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临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追求是必备的修养。
【关键词】艺术导论;素质教育;教学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大学生的艺术和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在高校课程中曾设艺术选修课,组建大学生文艺社团。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应该尽快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能力。
一、在普通高校开设《艺术导论》课的意义及课程定位
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其课程设置需要形成完善的体系结构,既要涵盖不同的艺术门类,从而满足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框架,包括:艺术欣赏、艺术表演和实践,以及艺术史论和艺术批评。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笔者认为需要具有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总论课程,即将各个艺术门类整合在一起,从宏观的美学、文化学、艺术学的角度,介绍有关艺术创作、发展、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就是《艺术导论》,它把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揭示艺术各方面的内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概括性,属于艺术学范畴。这门课的内容类似于专业艺术院校开设的《艺术概论》课。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目的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哲学和认识论的指导。如果将该课程的体系框架、内容深度、以及授课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它应该可以成为一门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通过开设《艺术导论》课,能够带领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建立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为以后深入了解不同的艺术门类、培养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认识论的指导。它既是一门踏入艺术世界、开启艺术之路的入门课,又是一门集鉴赏和理论为一体的艺术通识课。
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艺术导论》的课程定位在于:通过接触大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带领学生步入缤纷多彩、内涵多元的艺术世界;在提高理论认知、拓宽艺术视野的基础上树立起高雅的审美情趣、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全面的人文素养,培养起对于艺术的爱好和兴趣; 同时学会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观点和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鉴赏艺术作品,培养在艺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将《艺术导论》作为公选课开设所面临的课题
作为一门阐述艺术基础原理的课程,如何将艺术理论讲得既有趣味性、生动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一直以来是让很多专业院校的理论课教师都很头疼的问题。现在,如果将这门课作为公选课来开设,将专业的艺术理论讲授给普通大学生听,一些教学课题是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的。
首先,需要考虑内容体系、目标定位的问题。该课程的范围和外延非常宽泛,论题涉及整个艺术世界。要让普通大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内对于艺术有个全面宏观的了解,并且培养起一定的欣赏眼光,在内容选取和观察的角度上是需要进行不少的调整和筛选。如果将一些艺术学领域的专业理论问题拿来说给普通大学生听,授课效果肯定不好。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课程的目的不在于灌输多少理论知识,而是在于如何激发起学生们了解和接触艺术的兴趣。因此,如何将艺术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删减,将理论思辨同艺术鉴赏、艺术批评结合起来,从而适应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开设这门课的首要课题。一方面,课程内容需要具有观赏性、知识性和信息量,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另一方面,在有趣生动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不是将艺术作品鉴赏、艺术现象分析进行拼盘式的组合,而是得以条理化和体系化地呈现,艺术学理论是贯穿于艺术鉴赏的内在主线。
同时,作为一门艺术理论课程,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在兴趣和爱好的驱动下,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才能将教育的意义得以内化。艺术理论是隐藏在各种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以及纷繁艺术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和人文思考。对于这些艺术理论的理解不但依赖于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艺术教育,他们在大众传媒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同学选择来上这门课,就是渴望真正了解艺术、走进艺术。一方面他们希望这门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这样的课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通过学习从而提升艺术品位,扩展文化视野。因此,作为公共课开设的《艺术导论》,需针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对象,将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三、对于《艺术导论》课的教学探索
1.调整课程的体系结构以及内容层次,从而满足为普通大学生开展艺术通识教育的需要
《艺术导论》作为一门艺术公选课,如果只是关注将艺术学的理论体系完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授课效果肯定无法令人满意。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要了解多少关于艺术的理论,而是渴望能找到一把能够启迪他们了解艺术世界的钥匙。因此,应该将“艺术的门类”作为重点章节来介绍,而对于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作用与功能、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鉴赏与批评等偏重理论性的内容应该进行压缩或删减。课程的结构处理首先是艺术总论,介绍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然后就进入到艺术门类的环节。通过介绍艺术门类的划分、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表现语言以及主要的发展脉络,结合大量中外艺术优秀作品的实例,从而让学生了解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形式和优秀艺术作品,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开拓了人文视野。有了审美体验和认知基础,再进入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接受与传播等章节。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会较为容易,不再感到那么陌生和枯燥了。
在内容层次上,一方面需要整合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解读与鉴赏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就是文化的重要体现,艺术同各种文化因素紧密相连,且相互影响。多学科相互综合,姊妹艺术之间相互关照,可以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普通大学生的鉴赏基础和接受能力。对于材料的引用,应该主要聚焦于迄今为止公认的经典艺术作品以及艺术理论。而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作品或理论还是尽量避免。因为艺术发展到今天品类繁多、良莠不齐。并且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在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上,是对经典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的挑战和反叛,如果对于经典的艺术作品都知之甚少,那就无从谈起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理性解读了。
2.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普通大学生讲授艺术理论,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和认知规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家知道,形象性是艺术作品的首要呈现方式,也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对于普通观众讲授艺术理论,首先要从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入手,以艺术特有的呈现方式调动起他们的审美注意,唤起他们的审美情感。通过帮助他们正确、深刻地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去领悟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独特规律。比如:当我讲授艺术创作的结构布局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会讲起雕塑家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的故事,通过欣赏《巴尔扎克像》这幅雕塑作品,去了解这幅传世佳作的独特创作历程,感受大师罗丹不断超越自我、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并且进一步理解艺术家是怎样对各个形式要素进行剪裁和布局的。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艺术理论的学习融入到意趣盎然的艺术鉴赏过程中去。
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因为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能够结合不同艺术种类的欣赏方式,让学生们全面、立体、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不同的形式美。我们需要平日里注意收集不同种类的音像资料和素材,注重材料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将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地制作和编辑,这样会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实并且意趣盎然。
其次,要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们就某一议题或艺术品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从而提炼理论成果。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品读往往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艺术的理论阐释也往往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一种交流的、富有创见性的气氛中,往往能够碰撞出不少思想上的火花。比如:看到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同学们认为她美吗?为什么人们也会把她称作维纳斯呢?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去雕刻这样的塑像呢?在这种开放式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会自己运用各种理论观点来分析艺术现象、品读艺术作品。通过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从而形成理论成果。
再次,在授课过程中,情感的调动和语言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对于艺术的解读光靠学术的眼光和理论化的阐释,肯定激发不了普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之所以感人、打动人,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她既是人类情感的集中表达,又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我们应该将艺术放置于一定的情感氛围和文化时空中,将艺术同社会和人生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文的视角去解读艺术,以情感化的语言去感悟艺术,将艺术的真与情同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拉近艺术和受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发挥艺术作品感动人、教育人的作用,使艺术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总之,艺术概论课的教学方式应当以艺术形象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兴趣为立足点,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多媒体课件、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将艺术理论以一种有趣、精彩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
综上所述,艺术导论课是一门集艺术理论、艺术鉴赏、艺术批评为一体的综合性总论课程。它为同学们提供了怎样看待艺术、怎样欣赏和鉴别艺术的途径和观点,并且通过艺术作品的熏陶体验文化精神、培养人文品格。我们需要树立艺术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研究教学课题,创新教学方法,以优秀的艺术感染人、教育人,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苏畅、陈松洁.艺术概论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07(3).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培养;对策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脊梁,应全面发展担负起时代的责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大学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更需要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然而,种种迹象表明,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忽视人文导致的人文情怀的薄弱或缺失,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就业与未来。
一、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素养的现状
1、社会方面造成的人文素养薄弱或缺失
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标准比较片面,将是否是211、985高校,是否专业对口,计算机等级是多少,英语是否过了四六级,专业排名是多少等等作为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人文情怀、道德修养则不加重视。用人单位只注重现实的能力,对硬性条件之外的因素的评价与要求态度模糊。用人单位的这种对人才的要求,往往成为大学教育的风向标,影响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误导了大学生的求职观念和学习态度及目标。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文素养的忽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策的改变,市场经济占据主导作用,人们越来越看重经济的增长,越来越看重物质生活,而忽视人文。有材料表明,城市家庭接近1/3的收入用于家庭教育支出,这种家庭教育90%是子女的义务教育,10%为家庭文化氛围支出,其中包括父母在内的整体性教育学习。家庭文化氛围浓厚与否,深深影响了子女对人文的态度。
2、学校方面造成的人文素养薄弱或缺失
教育部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是收到升学率、就业率的制约,目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应试教育,这使得学校很难重视人文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遇到瓶颈。
中学阶段的升学率一直是教育者身上的担子,过早分科对于理科学生来说,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在内的人文学科的学习时间短,知识掌握不牢固,没有产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在分科之后的学习中,理科生也为数、理、化花费较多时间,语文、英语就被放在了一边,纵观高考语文成绩,平均分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语文作文等还会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人文常识的错误。
高等教育阶段,工科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较多,人文课程设置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必修课的学习占用了大部分学习时间,课程难度较高,且略感力不从心,无暇顾及个人兴趣及人文情怀的培养。部分高校在观念上不够重视人文教育,必修课程中除了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几乎不见人文课程。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将高等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在有限的人文课堂上,教学方法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远没有专业课实践操作有趣,使得学生失去了接受人文知识教育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从上一点同样说明教师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如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涵养对塑造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影响着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将会带动学生学习人文学科的积极性。
同样,在工科背景下,大多数学校长期在狭隘的专业框架内培养人才,过多地注重“产―学―研”式的单纯的学科教育,以工为工,文理分离,人文教育得不到足够营养的滋润,发展缓慢。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大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使他们精神空虚、价值观繁杂肤浅,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能够满足精神需求的事物中,比如通过上网来麻木自我、逃避现实,以获得内心安宁。
3、个人方面造成的人文素养缺失
功利主义价值观导致对人文的忽视。就业难与失业率逐年攀升的严峻形式给了大学生很大的压力,压力迫使他们加倍重视对专业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理工类大学生,他们放弃了本来就不多的人文课程的学习,转而增强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此,致使一些学生重现实、轻精神;重眼前、轻久远,形成一种认识误区――人文素质远不如分数、奖学金、各种各样的证书来的有意义,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意识较弱。
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导致对人文的轻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轻文”的思想,使理工科专业学习特殊化。理工科的理论基础厚重,课程学业负担沉重。学校对专业理论基础高度重视,在教学计划上安排过紧,有些高校甚至还在缩减学时,使得学生没有空闲时间学习专业之外的知识,也让学生从思想上就把专业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专业学习,轻视人文学科的作用。
二、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薄弱现状带来的问题
1、信仰不坚定
人文情怀是一种信仰,一种信念。当代大学生普遍信仰不坚定,思想容易随波逐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知信仰是为何物,更不了解信仰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些同学会被社会上宣传、反组织的话迷惑,不能明辨是非,陷入到思想纠结的状态,容易被蛊惑,变得萎靡不振;甚至有些同学在遭受重大打击之后产生心理变态、人格扭曲等严重现象。心理承受能力差,承受荣辱的心理素质较差,挫折心理更差。面对挫折、逆境、打击,容易走极端。
2、人格修养偏低
人文情怀的薄弱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人格修养偏低。如今在校园里可以看到,食堂等公共场合,经常会有学生不遵守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规范,插队、语言粗鲁、举止粗俗、随地吐痰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与大学生的身份格格不入,直接反映了人文情怀的薄弱,人格修养的缺失。
部分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不高,审美能力欠缺。集中体现在他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与低俗流行文化的态度。他们对经典音乐充耳不闻,却沉迷于歌词低俗的流行音乐中;对经典文学作品敬而远之,却深陷于情节粗俗的言情小说中。这些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地方高校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包括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
从文化活动看,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作为正式的教育途径和渠道,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产抗拒和抵触。但是,适应青年学生心理和兴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学生还是有兴趣的。于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考虑理工科学校培养的局限性以及理工科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现有的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造,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理工科院校中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途径的重要作用。
第一,培育校级特色文化活动。根据学校特色,如结合主题教育、形势教育、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打造学校特色文化活动。
第二,组织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书籍填充空闲时间。比如开展读书征文活动、主题读书活动、读书文化节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热爱书籍,感悟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怀。
第四,开展人文主题讲座。如举办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主题新颖的人文教育专题讲座,形成一种讲座文化,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主动地有意识地去了解人文知识。
从文化氛围来看,文化地标是一个学校文化氛围的现实体现,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必须要有明确的文化地标,才得以体现学校的主题文化,多元文化。如依托历史景点,建立文化地标。建成文化核心,搞好文化地标的整体规划,形成辐射型文化地标,各个地标之间相辅相成,扩大文化地标的影响,发挥其最大值。在此基础上,打造精品主题校园文化。
2.依托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1)开设多种形式人文社科类课程,多元化发展
属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包括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科类专业还包括大学语文等人文学科。工科学校的现实是人文类必修课少,选修课类别不全,其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有限。所以,工科高校开设多种形式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很有必要,如公选课、网络视频课、讲座等,全面覆盖文学鉴赏、艺术鉴赏、音乐欣赏、文化概论等类别,充分照顾学生,做到“有课可选、有课必选、选课必上”的要求,实现人文课程教育价值最大化。
(2)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目前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主体,要改进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增强课堂的活泼性与趣味性,教学方法也应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如视频图片相结合、道具教学、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打破专业限制,拓宽教学内容。注重在专业学科中融合人文,在人文教育中补充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观察问题的能力,形成综合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认识方法。以文统理,文理相通,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向合理与完整。
(3)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实践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作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工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还很有限。学生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在理工科院校较为严重,首先学校对学生是否出席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没有明确规定,老师的课堂枯燥无味,照本宣科,这些都让学生对思政类课程失去兴趣,每逢思想政治理论课就缺席。更应该深思的是,部分思政课已沦落为学生休息、做作业、休闲聊天的场合。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远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因此,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要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采用“课内教学、小班讨论、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加大经费、师资投入,建立更全面的课外实践基地,实现课外实践活动的普及性。
(4)重视大学语文课,加强母语学习
语文课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在大学阶段其主导地位越来越弱。语文课是最能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个人人文素养的课程与平台之一,发挥起语文课的应有作用,将使培养人文情怀这项工程事半功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本质的差别就体现在两方面:中学语文侧重于阅读理解基本能力的培养,工具性是它的主要特征;大学语文则侧重于陶冶心灵,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熏陶是它的主要任务。因此理工类学校大学语文的重点应放在解说人文内涵,重现诗文意境,把握作者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
在理工类大学,《大学语文》是一门公选课,学习时间短,要求低。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延长学习时间,提升大学语文地位,配备名师,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如此,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发挥。
3.建立人文制度体系,加强学生引导
(1)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标准体系
学校在学生专业知识评价标准、能力技能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标准体系,将人文素质评价纳入到个人评价中来,完善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标准。如将德育评价,丰富成以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评价标准。标准体系的建立对学生有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让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变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引导,推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2)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自助地认识到人文素质的不足及其对未来发展的深远意义,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人文情怀的培养。
对大学生积极引导,让其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到人文情怀对个人就业与未来的重要作用,使其从思想根本上认识到人文情怀的重要性,自发地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如阅读经典名著、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主动发现和克服自身不足,提升自身能力与修养,激发学习人文知识化的主动性,培养起深厚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钟采桑.构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2]姜键.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6).
[3]朱瑛.语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J].小学教学参考,2005,(4).
[4]戴跃侬.人文素质:理工科大学生成才之基[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6)02-0118-03
社会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是一门调查、分析、研究社会的综合性学科,是社会历史与现实社会相统一的学问,社会学类的课程既注重社会学理论知识,也重视社会调查方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社会,同样也离不开观察和认识社会的理念及方法,在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综合教育体系中,开发和建设社会学类的课程,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干预社会的素质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便是这样一门既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集合人类、环境、政策、时代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又融汇诸多生活化知识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建设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
一、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定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既是风险凸显矛盾叠加的特殊时期,又是社会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的时期,立足社会学的立场,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树立他们牢靠的参与意识、公正意识、批判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社会学与生活”这门课程的题中应有之意。“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旨在将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融合到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中,将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生活和经历紧密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视野,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指导学生运用社会学理论批判性地看待社会以及他们自己的生活传统。该课程帮助学生训练一种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树一帜的“社会学的想象力”(sociologicalimagination)[1],通过这种想象力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了解、思考专业,改变学习的态度和思路,实现学习的主动性。“社会学”不仅是个名词,更是个动词,通过社会学这个动词来帮助学生洞悉社会生活的“全景”,深刻理解“我们为什么会照我们像的那样去想”和“我们为什么会照我们做的那样去做”的答案[2]。通过社会学思维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反思自我、认识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培养起愿意为社会服务并极富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
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理念
1.常识性知识传授与社会学素养的深度共契
当前大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总体来讲还是比较欠缺的,在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更需要这方面的功课。“社会学与生活”旨在强化和训练学生主动观察社会的能力,在给学生传授社会学常识或知识的同时,注重强调社会学的视角和社会调查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提供社会学的思维和技能。社会学“与其说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社会知识理论体系,毋宁说社会学给普通大众提供了认识社会的基本常识。”[3]“社会学与生活”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授紧紧围绕自我与社会的社会学大观念、社会生活的象征意义、与我们生活世界紧密相关的教育、就业、信仰等基本常识展开,同时也详细讲解用来分析当下社会现实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固化、社会冲突、社会失范、社会变迁的社会学基本概念以及概念性知识,这些概念将成为大学生阅读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利器。
2.社会学思维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有效对接
“社会学与生活”的课程内容必然立足当下中国社会现实,贴近日常生活,问题的探讨更为社会化、生活化。社会学是一条在常识之外寻求日常生活心仪的自由之旅,社会学是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差异性后果的系统研究,我们在社会机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着我们对资源的获取,也决定着我们能否做出切实可行的选择[2]10。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将主动把课程教授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结合起来,通过丰富详实、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来解读晦涩难懂的概念,比如用大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电影作品来分析社会时尚的发展潮流,联系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恋爱、网络游戏、十一黄金周、自驾游等话题来理解消费社会的基本样态,利用已有研究的蚁族、工蜂等概念来思考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规划等。总之,只有生活地的来讲授社会学的知识,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且教师讲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快乐,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幻化深邃的理论于无形的具体生活中,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社会学知识传递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化问题的探讨,并不是要将社会学知识碎片化,而是要有意识地渗透社会学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的视野,既考虑社会学学科的特色,也兼顾教学对象非社会学的专业性。通过问题的探讨实现社会学思维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有效对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接地气。
三、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的筛定
“社会学与生活”课程不同于作为专业课的“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在展示社会学学科独特视角的同时,也需要展示其学术特征,肩负着从学理上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人们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重任。而“社会学与生活”既考虑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活,也考虑生活中的社会学,尽可能地将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或常识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课程内容始终能够触及他们对当下社会的认知,这样就更直接地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来分析评判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学与生活”教学内容的筛定也不例外,需要综合宏观与微观社会学的基本见解:“我们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社会的创造者”。既要解释社会的现实问题,也要评判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既要引导大学生凭自己的趣味嗅觉发现社会问题,也要引导大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在当下中国,社会活力的激发、社会资源的配置、社会公平正义以及社会秩序的实现,都是生活中的社会学或者是社会学视野下的生活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初步确定了社会学总论、社会、社会文化、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基本内容,保证这些社会学知识的传授可以促成大学生社会生活意识的提升。社会学的概念、理论是对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的总结概括,因此,以我国社会生活为基础,提炼出解读与指导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概念、理论、方法,才是中国社会学界最重要的任务。[4]在社会学的课堂上有意识地穿插讲授社会学的发展史与当下我国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巨变的互构也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方式的探索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生命线,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5]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一定要跳出过于系统、过于专业、甚至过于死板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视频或影视剪辑,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现象的敏锐性和敏感度。采取联合授课的方式,杜绝单一思维的“满堂灌”。一般的课程教学都是一位教师从一而终,当然这能够保证教学逻辑的严密性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但是这也损害了教学思维的多元性和教学思路的多样性。由于“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定位在于文化素质教育这个层面,所以尝试两位教师的联合授课,突破了单一教师的思维局限。既创新了课堂教学要素,也活跃课堂氛围,很好地实践了社会学的思维和社会学的想象力。采取课堂辩论或讨论,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的教学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教师投身其中,笔者也不例外,充分运用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通过知识的联动建构效应和学习的群体效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的课堂辩论或讨论提前布置一个主题,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做好事先准备,在课堂上唇枪舌战,辨明真理。同时,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实践证明,这种社会学视角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大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3.考核形式的尝试
正是因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考核方式要以能力评定为目标,课程结课采取“嘴皮子”和“笔杆子”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探索将学生的整个动态学习过程纳入到考核中来,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教师认真评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日常学习中的态度、资料的收集、课堂的讨论、发言的水平、知识的理解等“嘴皮子”功夫,肯定并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大胆思考,敢于表达。同时最后的结课考试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理念和方法的能力,重在考察“笔杆子”能力,将“嘴皮子”与“笔杆子”能力的考察通过一比一的比例集中体现在总评成绩中。
四、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教学启示
笔者经过两轮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于“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本身、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工科院校通识课程体系改革等三个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希冀能产生现实的积极影响。
1.社会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旨在通过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形成独特的思维视角,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现象,理性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增促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社会学的内容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应该让社会学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个体只有准确地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打造幸福生活,也只有个体良好的生活态势,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只有生活化的社会学知识传授才能更为有效地对接现实的社会生活,才能更好地锻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公民,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
2.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的再思考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社会学需要将社会学知识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将学生单纯的理论性学习向实践性学习转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能力,真正地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应以“应用”为主线,灵活运用参与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学用结合的有效路径。社会学知识的讲授结合现实更多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一些,但是教学也不能将理论基础抛之脑后,既要把社会学知识介绍给学生,还要让学生理解社会学学科的价值所在,还要让他们从中悟道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分析问题的视角,进而转化为清醒地审视和思考自己当下生活境遇的能力,增强适应并改变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工科见长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再评判
当代社会结构复杂多变、风险丛生、矛盾凸显,刚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必要系统学习社会学基本知识,夯实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工科见长院校不管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都要走向社会,但是,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入门课程“社会学”也理所应当进入通识必修课程,而不仅仅是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列入选修课程,然而工科见长的院校似乎并未认识到此课程的重要性,这一点与许多发达国家有差距,也与国内诸多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也有差距。希望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让社会学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为他们理想地融入社会立地生根。
[参考文献]
[1][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郑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美]乔恩•威特.社会学的邀请[M].林聚任,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甘雪慧.高校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理念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9).
[4]李强.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与发展创新[N].人民日报,2015-05-11.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艺术概论》课程是艺术理论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对各类艺术活动的了解也在逐渐深入。作为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要让学生形成艺术观,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理论的学习兴趣。经过笔者调查,在众多高校的艺术课程教学中,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状况不是很理想。其原因主要包括: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生缺乏对艺术现象的理解力;艺术类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现象明显,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在艺术理论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艺术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艺术概论》课程通常包括艺术起源和发展、艺术教育与美育、艺术的种类与审美、艺术实践活动等内容。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未接触和认识到这些内容,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进行相应的深化、拓展,这是《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1.1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是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专业特点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艺术概论》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所以《艺术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教学的理念应该体现该课程的特点。在培养美感和塑造审美人格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该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同时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2 补充完善教材内容
高校音乐专业的艺术概论课程教材,普遍使用的是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主编的《艺术学概论》。由于艺术理论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融合性的特点,艺术的内容都会艺术观念的更新和其它学科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因此,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也就必不可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准确理解教材的内容和观点,使其达到易读性。其次,教师要根据艺术学领域最新研究的成果和观点,不断更新教案内容,使其拥有前瞻性与专业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1.3 立足本土艺术,发展特色艺术教育
我国各民族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资源,特别是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艺术教育要体现本区域、本民族的艺术资源特色,应以普及本区域的艺术资源为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中,要以提高全体学生整体艺术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一方面,本土民间艺术不仅仅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展民族艺术教育事业的基础;另一方面,传承和保护传统艺术文化是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教授艺术概论课程,让学生了解本地区更多地艺术文化,并逐渐接受和喜爱上传统艺术文化。
实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逐渐地注重本民族、本地区传统艺术的教育,弘扬民族艺术文化。地方戏曲和民歌等音乐艺术文化也不断地进入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本土民间艺术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得到民族艺术文化的熏陶,结合本地区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才是高校艺术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重点。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艺术教育不断发展,许多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被引进,教学方式也愈来愈丰富。笔者依据学生对《艺术概论》课程内容的理解,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作用以辅助和引导为主。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传统教学中,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是一个知识难点,西方现代艺术作品和现代派艺术元素多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各艺术语言的表达和传递通常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特点呢?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强调艺术鉴赏活动中对西方艺术作品理解的再创造的,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教师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创造性。
其次,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讲授法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讲授与灌输有区别,但运用不好很容易成为灌输。讨论法主要是在个人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依据课程教学现状和具体教学内容,实现讲授法与讨论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随教学内容不断变化而调整,最大限度地优化艺术教学过程。
最后,拓宽学术视野,加强艺术理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艺术具有多元性,艺术教育中包含了丰富的横向学科知识”[1]。艺术理论与包括地理、历史、宗教等在内的多门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体现其庞大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任何一首艺术作品的创作,都饱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包涵了艺术家所处时代的背景,及艺术家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既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了解作品中蕴藏地历史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的信息,还可以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得到艺术美的陶冶和塑造。如在对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赏析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莫扎特不同歌剧的乐曲,然后对歌剧的特点与形式,莫扎特的生平以及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只有将歌剧作品同这些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教学,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剧作品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
本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为研究对象。在高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本文简称“概论”课)的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一、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之一
当前,我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之一的“概论”课,从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集中体现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本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职大学生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之一。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改革、“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都应遵循此主线。高职“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和指引,必须引导高职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高职师生形成一定的价值共识,让高职师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高职大学生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层面为明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改革、“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才能符合党纪国法,才能为高职师生提供科学的理想信念,才能为他们提供根本的、先进的价值导向。
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利于更充分地反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利于高职自身进一步明确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高职大学生的重大问题;以利于高职大学生进一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利于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如何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直接进“概论”课课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概论”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有:
在高职“概论”课第六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教学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等内容的教学中。例如,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等内容的教学中,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力量的凝聚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提升。因此,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要正确引导高职大学生践行他们的职业梦、个人梦,必须正确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他们的力量。
在高职“概论”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教学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第八章,具体来说:
应该在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使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引领作用,使高职大学生进一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4年12月提出的“四个全面”中再次明确了法治的重要性,中国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高职大学生不仅要深刻理解和认知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布局的重要性,而且要以法治的标准,坚持实践法治思维,坚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他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们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才能做得更好。
应该在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指导意义。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了朴实、深刻的精神资源与精神内涵,独具特色和优势,是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极其宝贵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培育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基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特色和优势,又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杰出成果,为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基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
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开展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向实践学习,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具体做法有:
第一,尽可能利用高职院校所在地的资源,例如高职院校所在地的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街道、公司、红色文化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资源,使他们广泛参与高职所在地的社会实践,从而增强和培育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念,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他们营造核心价值教育氛围。
第二,丰富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采取社会调研、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方式进行;强调“概论”课实践性教学与专业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有效衔接,对高职大学生的“概论”课实践进行引导,在他们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同时,深入基层群众,深入开展专业实践,进一步加大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力度,不断突破困扰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种局限,提升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水平,使高职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为社会服务。(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注:该论文是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编号:14G580)、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黄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编号:2013C20411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12月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欠缺,引起了党和政府、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做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尤其是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玄、虚、浅、散”的现象。所谓“高”,就是表现为把文化素质教育写在文件上、挂在口头上,讲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旁边靠;所谓“玄”,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说得很玄乎,难度很大,贪大求全,难以把握,可望不可即;所谓“虚”,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做表面文章,花样文章;所谓“浅”,就是内容上表现为单项化,把文化素质教育肤浅地理解成唱歌、跳舞等技艺型的单项活动,或者简单地归结为让理工科生学文史,让文科生学理工;所谓“散”,则是表现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文化活动设置上,没有明确的和前后一致的指向和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东边日出西边雨”。
这些现象从根本上而言则集中表现为:缺乏认识上的统一性、目的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关联性、对象上的针对性、活动上的系统性;实施中表现为临时性、随意性、不持久,内容浅层化、活动表层化,没有很好把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文化素质教育。
二、实践的基本路径
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上,对理工科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培养目标,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为有力支撑,强调教化养成、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教化养成;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并由此,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与办学格调。
三、实践的具体方法
1. 厘清内核把握重点,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让文化素质教育在紧贴学生中落地生根
(1)确立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的目标。分析总结多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可以发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整体性、弥漫性、渐进性等特点。要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取得预想的效果,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首先要厘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学校近年来,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上,即在价值根基上懂得做人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内化为德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来规范行为,升华美好心灵,以此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而人文知识传授、实践活动开展、环境氛围优化都要以此为目标,并由此来整体把握和设计整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2)确立“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构成一个整体,深化了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学校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
――生活化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文化素质教育。2004年以来,学校每年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之所在,找出文化素质教育生态链上的“裂点”、“缺点”和“断点”。不难得出结论,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最需要链接的是人文素质的培育,而其中最紧缺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教育。因此,学校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人文素质教学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的构建中一以贯之。通过活跃和丰富学术文化、科技文化、体艺文化、心理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等,把学生生活转化为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使人文素质教育饱含生活元素,富有生活气息,融入和渗透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充满生机活力,实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员覆盖,全过程开展。
――人文化就是从关心人、尊重人入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和核心内容,更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首要着力之处,是由外在的教育进入大学生内心世界,把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钥匙和媒介,正所谓要以爱心育爱心。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活动开展,都注重从点滴小事中去感染人,从具体工作细节中去感化人,把人文精神的理念外化为人文关怀的行为,以人文关怀的行为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诗意化就是以精神生态和审美趣向来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注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以审美活动为载体,以情境互动为表现,通过凝练和宣传学校“红柳精神”,打造红柳品牌文化,优化校园人文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强化引导作用,以高尚,高格,高雅,熏陶之,感染之,化育之,引导大学生从中体味、感受精神的自由和内在的幸福,使大学生在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里诗意地栖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滋润。
学校在“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原则的指导下,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较好地解决了“高、玄、虚、浅、散”的问题,使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认识更加统一,目标更加一致,内容更加系统,氛围更加浓厚,特色更加鲜明,由空中落到地面,由虚浮变为实际,由散乱趋向系统,渗透融合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2. 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学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实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内容,对原有的文化素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增强了课程知识体系完整性和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内的,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文化素质在文化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1)整合课程模块,优化课程体系。学校从1994年开始在大学生中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经过近20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全校本科生中逐步开设了100多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必须修读5个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在2006年、2010年两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收缩战线、优化结构、凝练特色、服务学生的要求,对分散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行了规划、整合、完善,凝练为历史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经典名著赏析教育课程、思维及道德养成教育课程、政治法律素养教育课程、知识普及教育课程五大课程模块,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进而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规划体系和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努力为学生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哲学导论、科学技术哲学、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读、西方文化概论、大学生实用心理学等13门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同时,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使二者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指向的一致性,同一性。
(2)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学校积极推进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参观、专题讨论、集体备课、学术沙龙等,积极开展文化素质类课程教学特点规律的研究,主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普遍采用了情景式、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和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启发思路,加深认识。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校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将文化素质类课程成绩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加重论文及答辩式、案例分析式考试的份量,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这种考试评价方式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思的目的。
(3)加强队伍建设,编选精品教材。学校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配备了专业老师,制定了教师引进和培养计划。通过开展培训学习、加大引进力度等措施,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购买大量的文化素质教育类书籍、影视资料等,丰富学习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和校外专家编写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材,选用教育部推荐的文化素质教育优秀教材,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的质量。
3. 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教化养成
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是一个知行合一、教化养成的过程,而其主体实践和切身体验活动,是将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学校通过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为三大支撑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系列化、届次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从课堂拓展到实践,从课堂外延到校园,延伸到社会,由耳濡目染到身体力行。近年来,学校先后在校内、省内外建立了一批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红色圣地参观研讨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读书演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知识储备服务社会,亲身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之中,不但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挖掘了自己的潜力,体验了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带来的快乐,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这种价值体验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情感体验和主体认知,升华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励他们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学习进步的实际行动。
4. 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定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氛围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近年来,学校以红柳品牌文化为引领,通过积极拓展、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红柳精神是兰州理工大学90余年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光荣传统,学校深入挖掘红柳精神的文化内涵,打造了一批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富于创造性的红柳品牌文化。学校推出的“红柳大讲堂”,受到师生员工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创作的诗歌《红柳颂》,已成为师生员工耳熟能详的校园文化经典作品;创办的红柳网,月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
在红柳品牌文化的带动、示范、辐射、提升下,红色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心理文化活动、网络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从学校到学院、社区、班级、社团等各层面全面展开,系列化、届次化的科技学术、文艺体育活动,精彩纷呈,推进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渗透,全方位覆盖,使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浓厚氛围里得到浸润和熏陶。
四、实践体会
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构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深化了对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
首先,要遵循“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建立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目标任务、方法渠道提供了基本遵循。就是要坚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为目标,以课堂教育、实践体验和文化熏陶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用体系化的知识教育,主体性的实践体验,人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诗意化的熏陶环境,使教化养成、知行合一、以人化文、以文化人相统一,让大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这样的文化氛围,乐意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快乐,从内在素质上整体提升文化品位和素养
其次,要把握整体性、一致性、覆盖性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尽管内容涵盖方方面面,蕴含丰富,但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又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是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在内容上,要通过建立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整体优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促进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教学积淀、实践养成、熏陶浸润等要素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在组织领导上,要通过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保证文化素质教育决策科学化、责任明晰化、管理目标化和工作制度化,各级领导、各部门都能够围绕教育目标协调一致地组织文化素质教育;在教育对象上,要坚持课堂教学、学习实践、氛围熏陶相结合,并积极利用网络传媒等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研习文化知识,开展主体实践活动,接受文化熏陶,立体交叉、动静结合的环境氛围,使文化素质教育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要采取渗透性、渐进性、持续性的培育方式。要通过学校、学院、社团、班级、社区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制定有梯度的和专业特点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在校四年期间能够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地受到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心理素质;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23-01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1]。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大学教育理念当中,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有文化、有能力、有素质、有胆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男女心理素质特点入手,针对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引入体育课教学中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并得出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男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有着明显差异和不同,体育专业女生和非体育专业女生差异更明显,值得庆幸的是,调查中没有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选择自暴自弃。大多数体育专业男生、女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对于参加体育运动后的感受是很愉快很舒畅,而40%非体育专业女生参加体育运动后无特殊感,甚至16%的人会感觉疲惫不舒服。通过表一和总结分析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是心情舒畅,也就是说,通过体育运动是可以缓解大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释放心中的不快和阴霾,培养自己勇于面对、敢于担当的心理素质。相对来说,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用体育运动舒缓压力的情况明显弱于体育专业,尤其是非体育专业的女同学们,那么,如何养成正确面对挫折、懂得释放压力的自我调节方法,也就成为了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1.有针对性安排教学内容。已有研究证明,整个身体素质结构中,各种素质的形成都要以个体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和基础[2]。体育教学一直被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那么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如何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就成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通过几节课时间,通过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大概掌握每位学生的体育课参与情况,包括积极性、热情度、认真度以及情感体验等,并针对男女生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加上正确的教学手段,来实现通过体育课教学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2.合理的进行评价。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同学们体育运动参与情况的积极评价,往往能极大促进学生体育参与热情。大学生体育课堂,主要就是以室外体育运动和体育技能学习为主,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体育教师对学生某个动作或者某段时间表现作出评价,这个是时候,积极性的、鼓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有极大的满足感,即使面对教师提出来的缺点和不足,也能欣然接受,并从意识上去主动改进,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的运动精神,也能学会如何面对和指出别人的不足,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小技巧;反之,如果体育教师只是批评,甚至是谩骂,则会使学生渐渐失去信心,减少体育热情,严重则会导致学生不爱沟通交流,出现自卑自闭的严重问题。3.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社团建设。社团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体育社团作为大学校园社团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的社团类型,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参与社团发展和建设,甚至是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制定,那么体育社团作用可能就不单单是一个体育活动社团,可能会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育兴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性活动群体。当然,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社团的深度和广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学校团委和社团负责人等部门和个人的充分协调和统筹安排。
三、心理素质理论与体育实践相结合
体育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学的主导,在开展大学生体育课教学及其安排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渗透既然作为相应心理素质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心理上塑造和完善个体,大学生体育课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传授体育运动知识的责任,也肩负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因此,在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同时,必须要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同学们,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素质的基本构成及其影响心理因素,认识到体育课对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运动体育运动的方式来舒缓自己的低落的情绪和紧张的生活学习压力,从思想上认可体育课对心理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总之,因为体育课的实践性和运动性,使大学生体育课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年研究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jsxscx2014-19mdjnu
参考文献:
[1]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143-146.
摘 要 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历史重任,这些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民族振兴者。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价值取向关系着我国民族发展的未来。把每一位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神圣职责。在目前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形势下,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其健康思想的发展。因此,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找出适合他们思想特性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案。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措施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现存状况
(一)对文化知识重视不够,轻文重技思想严重。长期以来,体育专业大学生受重专业轻文化思想的影响,认为文化课是虚的,是无形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很难用尺子去衡量。而体育专业课才是实的,比如长跑、短跑、跳高、跳远,那是要用时间去计算、用尺子去丈量的,达不到标准就不能取得好成绩。由于此种思想的支配,很多大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只要专业好就一好百好。有的学生也能认识到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但懒于用脑,自律性差,最终导致文化知识课成绩平平,思想文化素质不高。
(二)考虑问题简单粗糙,遇事鲁莽冲动。应该看到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多数学员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有坚韧的意志,不服输的精神,以及较好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思想文化素质状况主流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待人接物上易受干扰,容易冲动,道德修养不够。这样的文化底蕴,一旦在奋斗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失败,就很容易丧失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大学通知书不是通过文化学习挣来的,而是以奖品的形式获得的。长期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采取的是三级培养模式,即业余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这种模式的教育是特殊形式的职业教育。从教学形式上看,运动训练是主体,文化知识课的学习是业余,二者不同程度的出现脱节现象。从教学成果上看,学历有时成为一种政治待遇,有些获得某项荣誉的学生未完成规定的学业就能拿到文凭,或保送到名牌大学深造。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现存状况的成因
(一)来自本人的因素。当代体育大学生虽然在生理年龄上发育成熟,看起来俨然是一个“大人”,但是他们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还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还难以准确选择正确的方向。如果他们做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那将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极为不利。因此,高校应采取科学、正确的文化教育来引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来自学校教育的因素。我们不能不承认,多年以来,高校始终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很多高校成立了专门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配备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人员,从课内到课外对大学生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文化教育。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教育的成绩并不尽人意,其个中原因恐怕是只讲形式,不重实际。问题的根本是传统的教育案例内容缺乏科学性,没有吸引力,更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影响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
(三)来自社会影响的因素。当代体育大学生的社会观念、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与中国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因为只拥有专业技术特长,走上工作岗位后,一旦失业就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现实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了就业压力,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其健全人格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三、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开设适合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践证明,第一课堂的教育,依然是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要阵地。当前的问题是,各个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且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很难保证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质量。现在很多高校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程,这是很明智的做法。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学校应针对他们开设一些文学、哲学、历史等概论性课程,内容应浅显一点,通俗一点,尽可能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条件下,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些课程的开设能够让他们学到一些基本的人文常识,增加知识,开阔视野,为以后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努力营造“三体合一”的文化素质教育环境。“三体合一”即是校园、社会、家庭三个文化素质的教育环境。学校教育是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的内部环境,社会、家庭教育则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要想真正做好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就必须内外结合,将家庭、社会、学校三者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文明健康教育熏陶,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修养,确保文化道德品质的优良。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147-02
大学生作为中国梦实现的主力军,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均衡发展的当下中国,国内部分高校过分追求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尤其是要构筑完整的、科学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帮助学生造就富有人文关怀意识的健全人格。
1 国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状况
二战以前,由于社会物质生产过度发展引起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然而,二战结束后,欧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20年黄金时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引发的社会问题凸显。国外的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纷纷开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这些高校在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理念、内容和组成等层面,都有非重点高校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从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理念上,体现重全人格、重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地知识掌握。西方教育者们普遍认同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格的完善,而不仅仅是培养某种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因此它们在培养的目标上将大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地位的一般规律,教育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就应突出课堂与课外结合,讲课方法上注重讲授与研讨结合,所设置的人文素质课程既考虑到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让学生学会思考和独立评价。
其次,从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内容上,体现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交融与和谐共生。人文素质课程内容广泛,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美学、艺术、伦理等,如何将这一系列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内容完整呈现而非分割、独立,国外的著名高校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例:国外一些著名高校将两者合二为一,开设法律道德教育课程。
最后,从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组成上,体现“通中有专”的设计理念。“通”指的是课程设置要覆盖几乎所有人文学科,“专”指的是要求学生选课在广博的基础上也要有所偏重。国外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不尽相同,笔者将常见的模式分为三大类:
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核心课程模式”,即将全部的人文课程分为七大类:外国文化课、历史研究课、文学与艺术课、道德课、科学课、社会分析课及定量推理课程。哈佛大学要求学生在整个大学四年期间,7个大类中都要求至少选择一门,总共修完8-10门课程,否则无法获得学位。哈佛的做法,既让学生知晓各个大类的一般知识,照顾到知识基础“广博”的要求,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多选择一到两门辅修,照顾到知识基础“专精”的要求。哈佛之所以为哈佛,在课程设置的高屋建瓴、文理交融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麻省理工大学为代表的“两层”模式。早在19世纪建校之初,麻省理工大学就将人文素质教育摆在了学校建设的突出位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建设,麻省理工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形成了规范化,具体体现为“两个层次、多门课程”。“两个层次”是为了满足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不同要求的:一类是对于人文学科的集中展示和全面介绍,另一类体现分布介绍和重点研究。前一类的课程包括文学和文本研究,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包括语言、思维和价值,视觉与表现艺术,文化与社会研究,历史研究等。在这一类课程基础上,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些分布介绍课程,如在地域的区分上有美国研究、欧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在学科的区分上有伦理学、经济学、人类学、考古学、音乐、哲学、政治研究、心理学等;在时间意义上有古代、中世纪研究和近代、现代研究。第二类层次的课程,进一步将整体研究当中的一些问题细化、专门化以供一些具有研究兴趣的学生选择,这样整体概览和局部研究的相互结合方式,既增加了学生选择的兴趣性,又可以让学生在专精方面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以圣约翰学院为代表的“经典著作选读”模式。圣约翰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又较为精密的具体安排。按照历史沿革的时间顺序,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有不同历史阶段的经典著作让学生选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以学习古希腊名著为主,包括15位大思想家和一些著名科学家的40多篇传世之作。到了二年级则以学习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前后的经典著作为主,包括33位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的作品50多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主要研读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名著。到了大学四级年,学生侧重从18世纪和19世纪到当代的一些名著,包括26位思想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的作品30多部。国外这些著名大学的做法,都有其合理之处,这些思路、实践或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对国内非重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2 国内高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国内一些著名高校也开始对人文素质课程重视起来。上个世纪末,教育部设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使各高校将此类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国内高校纷纷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尝试,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代表的“文理交融”模式。清华大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人文素质课程的探索,学校提倡理工类大学生选修一系列人文素质课程,以此推动文科与理科之间的交融与互动,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并不作硬性规定。相比之下,复旦大学的人文素质课程分类设置则更为清晰、具体,但也体现着“文理交融”的特点。该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分为三大部分:综合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综合教育课程是指大学德育课设置的一系列课程,和可以选修的美育、法学基础、计算机与艺术等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包括汉语基础和课程写作等,对文科、理科生能力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指的则是学生的专业课。其中前两类课程有利于培养的历史眼光、世界视野、文化素质、人生态度、核心素质和生活能力。
以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文史哲”模式。复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分为“文”“史”“哲”三大类,并作为核心课程和必修课。文学类课程包含唐诗宋词赏析、中西音乐赏析,美学概论;史学类课程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哲学类课程包括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古典哲学等。学生必须按照较为严格的课程安排在规定的学期内选择这类课程进行学习。上海师范大学的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大体类似,但特别突出语言类课程在师范生培养中的突出作用。因此,该校人文素质课程分为人文学科类(大学语文、现代西方哲学、古典诗词鉴赏、中外文学赏析、西方古典哲学、应用文写作、西方文化概论)、语言类(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和艺术类(电影艺术、音乐赏析、书法、舞蹈欣赏)三部分。
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代表的“通识教育”模式。独特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使香港中文大学,一方面接受西方文化所提倡的通史教育,另一方面也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该校的通识课程按照不同标准又分为多个层次,如必修通识课程与选修通识课程、书院通识课程与大学通识课程,正式通识课程与非正式通识课程等。通识课程课程在该校总共开设有200多门,每学期都会开设100多门。学校要求选课学生在规定时间修完,合格后方可记入总学分。
3 启示
我国高校开始探索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时间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较短时期内也积累丰富经验,尤其是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文理交融”模式,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文史哲”模式和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代表的“通识模式”,为国内其他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或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据权威部分的一份调查显示,国内的非重点高校(新成立的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堪忧。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缺乏文化积淀,缺乏国家补助资金,学校为了招生因而顶着热门专业上导致的专业结构单一,学校管理部门以经济效益来衡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学生成材意识较差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普遍不被重视。通过对国内外著名高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思路及实践的考察,以下几点启示值得深入思考。
一是高校应从顶层设计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国内外的著名高校早在二战后就开始注意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危害,着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要重视,但绝不是随意开设几门人文素质课程就能解决问题,学校管理者要从全人格培养、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建立比较全面、系统的人文素质课程。
二是课程设置应体现文理交融、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洪流中,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充斥,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专业课使学生会“做事”,而人文学科让学生会“做人”,让他们活出人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在理工科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有序地融入人文素质课程,不仅是文理交融的需要,更是万事万物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
三是根据学校的文化底蕴、办学历史等应体现出独特性和差异性。通过国外著名高校人文课程设置的考察,不难发现几乎没有哪两所学生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完全一样,这是因为各个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等存在较大差异。人文素质课程开放和设置既要体现培养现代大学生的一般性特征,又要体现出各个高校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
早期学校体育教学的人文教育色彩比较淡薄,后来随着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倾向和学科中心倾向日益加强,人们对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教学的人文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人们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于人的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在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和研究者关注到体育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
1.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自身技能是不同行业在用人方面共同的首要考虑因素,这说明求职者必须具备出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是进入理想单位的敲门砖。随着人们对自身认识的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情感、发现、意志、品质对人的成功起着比智力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人的健康的情感与自身技能的提高,又与长期的体育锻炼有着密切关系。体育运动能够锻炼人的耐力和意志力。体育教育还能够发展人的全面思维,为发展学生自身技能提供保障。人的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大类。钱学森曾说过:“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体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最突出的特点是创新,不管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
2.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从社会学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心理学来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体育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最显著的价值就是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和舆论环境中,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感受到赞扬、批评、友谊和激励等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并学会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其次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常通过游戏和体育规则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形成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的意识。由此看来,体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途径的,其课程具有完整的体系,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体育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难度。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的意识具有自我内省能力和行使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和培养鲜明、正向的健康意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接受、理解体育教学的理念和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技能。
3.体育教育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身人格
体育教育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其情操,促进其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育不仅能够调整情绪,而且还能够超越感性娱乐,使情感获得正确释放的途径,而进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谐的层面。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最重要的任务。作为竞技性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免不了同学间的磕磕碰碰,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宽容心,不拘泥小节。在体育教育中,作为施教者要制定严格的规则,必须要求学生遵守这些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在一个集体项目中,需要的是团队精神,体育运动正是如此。通过体育教育中的竞赛也可以学习和锻炼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败,磨练坚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学生通过受到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完善自身人格。
4.体育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使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是否具备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由于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这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尤为突出。因此,本课程学习将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习惯于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生活,根据社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由于热爱体育活动是学生的天性,因而学生对通过游戏和体育规则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规范的学习常常表现出乐于接受的态度。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他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具有显著的作用。总之,由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增强学生某些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体育出版社,2006.
[3]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张伟健.体育教育实习指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5]郭贤锋.高职学院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关键词]高职院校 概论课 教育教学实效性 对策选择
[作者简介]郭红艳(1974- ),女,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开封 475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德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2-GH-18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43-02
高职院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程开设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人文素质;使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信仰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实效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一、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特性分析
1.教育类型的实践性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涵养为核心的教育类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围绕教育目的,高职院校应注重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注重实践教育模式,注重校企合作,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目的来设计教学方案,选取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途径。在“概论”课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兼顾国家的培养要求和高职生个体成长的要求。在“概论”课教育教学途径选择方面要兼顾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高职院校“概论”课的实践性要求很明确,这是由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性特征和“概论”课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要求决定的。
2.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强调高职生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包括性格、素质、能力、成长经历、思想实际等方面。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造就或者说是塑造高职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实然层面达到国家、社会应然层面的要求。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我国社会公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等不断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差异性凸显,独立性增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只有适应这一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社会市场实际,才能提高“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3.教育效果的整体性要求。教育效果是检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整体性要求强调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我们经常说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合格和可靠就是对学生的整体性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不可能只有某一方面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如果是这样,这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合格和可靠是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把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
二、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理念思考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实践性、主体性、整体性的要求,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笔者提出“概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该体系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的组织安排三个方面着手,将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材的十五章内容整合为四个项目化教学模块,同时将四个模块分解为九个具体教学专题,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
1.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须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次设定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通过对四个项目化教学模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概论”课的性质、作用和地位,学习的方法和原则;了解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及精髓;理解和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过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其次是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运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分析判断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最后是素质目标。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指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增强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学生通过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人文素质是指学生要有“国”、有“家”的观念,爱国守法、诚实守信等。只有将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经得起社会和市场的检验和考验。
2.教学内容的选取。“概论”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的。为了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的,我们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理论教学以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为重点,共分为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即第一次课,主要讲述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主要内容、意义和方法。第二个模块是中国化的相关问题,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理论精髓,整合了书上第一、二章的内容,中心是中国化。第三个模块是思想,即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理论,整合了书上第三、四章内容,中心是思想。第四个模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项目五――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与改革开放 ;项目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战略;项目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项目八――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和外交政策;项目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为了保证理论教学的效果,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理论教学内容来设计。例如讲第一次课即绪论专题时,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概论”课的目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围绕为什么学习“概论”课这一主题,以3~5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发言人将本组的讨论意见进行反馈、梳理、总结。整个过程一方面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使学生的价值观得以凸显;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交流、协作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在校内校外的德育实训基地实习,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德育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理论+实践”这种教学内容的选取使单纯的理论教学走向学生生活、走向社会实际,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教学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教学的组织安排。在教学组织安排上我们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讲授互动交流实践体验”五步来进行。在“任务驱动”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详尽的课时授课计划和学期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明确规定每节课的基本内容、课时安排、重点难点等,学期授课计划是针对每一学期授课内容的详细规划。“项目导向”环节是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认真领会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理论周数的不同,合理调整讲授内容的详略。“课堂讲授”环节是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根据讲授内容不同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演讲法、讨论法等。“互动交流”环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的交流,采取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师生座谈等,教师总结提升。我们不仅注重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课下从周一到周六系部会安排专门教师、固定时间和固定场所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辅导,答疑解惑。“实践体验”环节是指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到知行统一。
三、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论选择
方法问题对于增强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至关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的方法不同,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同。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论选择上,应注重“两个结合”“三个贴近”。
1.“两个结合”。“两个结合”首先是指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的结合。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坚持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的结合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统一的要求,即要求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达到统治阶级所要求的目标,这就是先进性的标准。但实际情况是,不可能每一个受教育者思想都达到先进性标准的要求,毕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生活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人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差异性、独立性和多变性,这就是广泛性标准。因此,“概论”课在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时要坚持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相结合,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为坚持先进性标准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也不能因为坚持广泛性标准而忽视学生的共性。
“两个结合”其次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职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和职业对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家庭教育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所受的教育、性格、能力等都是对孩子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等产生重要作用的核心素材。如果父母的这些素材不具备优势或者处在劣势,就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机构,采用有组织、有纪律的育方式,保证了教育目的的实现。但是这种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果主体性作用没有很好体现,反而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人生活的环境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跟人的素质形成要求相符合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跟人的素质形成要求相背离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消极的。我们要积极创造具备正能量的社会环境,进而促进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灵魂。职业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水平的提高。
2.“三个贴近”。“三个贴近”强调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增强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个贴近”首先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围绕高职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材内容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设计,高职院校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因此教材设计也应该突出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个贴近”其次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避免空讲理论。比如,讲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问题时,一方面讲清楚为什么中国化、实事求是的内涵等;另一方面将这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中国化”这一基本原则,注重实事求是这一原则,教育学生生活中要注重个人实际,不能生搬硬套理论,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自我认识,不能盲目、盲从。“概论”课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在学生关心的问题上提供原则性的指导。“三个贴近”最后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和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重大问题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相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比如,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社会核心价值观问题,以及中国梦等问题在“概论”课教育教学中都不容回避,为学生的基本价值判断提供保障。
目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在“两个结合”“三个贴近”的要求上做得很不够,并且家庭、学校和社会并没有实现有机联系,因此,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涉及个人、国家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贲国栋.科学认识网络媒体在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2]黄发友.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童编号:1673-291X(2010)16-0266-02
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迅速扩张,社会分工逐渐细化,没有人可以又专又全,人才之间的竞争,核心就是素质高低的较量。现在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弄潮儿和时代先锋的储备人才,这不仅关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竞争力。
一、素质教育
何为素质?从生理角度来界定,素质是指人的先天解剖与生理特点。从现代人的素质构成看,素质已扩展到人的品质和人的社会品格领域,即人的品德、智商、体能、审美等综合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总和。
何为素质教育?就是不仅要认识自身及外部规律而且要正确利用自然规律来提高综合品质和综合表现能力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侧重创新和包容,强调终身学习,“止于至善”,个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来适应客观环境,充分发挥潜能并不断创新――诚如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2009年9月4日,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听了五堂课后,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尽管听取的是中学课程,但是讲话的实质强调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且指出“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1.良好的品德素质。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除了需要良好的知识教育,更需要获得良好的品德教育。传统伦理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产品极大丰富的当今,强调大学生的品德素质,对于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意志和不惧困难的毅力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2.科学的人文素质。现代科学的特点是新科技革命的层出不穷,相互交叉和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相继出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日星月异。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加强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打牢基础,拓展知识层面,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将自己打造成为具有综合知识基础的人才,成为时代进步的新要求。
3.终身学习的素质。学习是终身的革命,肩挑社会、民族、国家重任的大学生,解决在校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的无限发展性的途径就是终身学习。教师除了讲授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在书本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真正的“自强不息”,不懈追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年轻一代,创新才是竞争力的源泉。终身学习培养出的是创新的素质。
4.民主法制素质。《礼记》记载“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以法治国强调的是规范、公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是未来的骨干力量,也是未来领导干部的摇篮,只有学法、懂法才能“自治”,只有守法,用法,才能“治人”。
三、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提高学校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教师培育大学生的重要场所,也是催生栋梁之材的基地。学校的素质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1.硬件方面。学校要有必要和充分的办学资源,包括经费资源、课题资源,在此前提下要具备办学条件――教学场地、实训基地、各类教学设施装备尤其是先进的教学设备、足够的生源。
2.软件方面。学校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可行的管理方法以及教师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方法。
(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总理在教师节前发表的讲话,特别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教师队伍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培养文理兼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加强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职业。教师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即“教书”和“育人”的素质。
1.“教书”的素质。大文学家韩愈的《师说》非常精辟地概括“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就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教师要具有尽量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有敏感的社会嗅觉,感受和汲取最新的知识成分,应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方能胜任“能者为师”。除了文化知识素质,业务素质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普通话、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组织能力、口头书面表达都是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测评、课内外辅导体现教师职业所需一般基本功,还要对教学经验积累总结,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的分析、知识体系的掌握及教学方式方法、技能的应用等方面要在实践中摸索提高,当然语言、演示、提问、讲解、板书、教态、处理问题等方面体现了教师素质的更高的技能要求。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之外,还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备探讨教学理念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相结合的能力。
2.“育人“的素质。师德和师能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是教师素质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素质应以德为首,以技为中心,德技相促,德技并重,互相渗透,共同提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作为教师,要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做学生的典范。除了直接教育还要间接影响,这取决于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表现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人格上的感召力。
(三)改革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等,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包括高科技水平和高文化素质,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与相关教化熏陶;能力素质着重培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应试教育注重学习成绩,并且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解决知识和能力的矛盾,就要提倡文科和理科协调发展,改变文科生欠缺现代科学知识,理科生缺乏文学素养的现状。要做到
文理兼顾,’说到底还是侧重能力的锻炼,文理科都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一个“全”字,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但是也要明确,应试教育强调的应试能力也是大学生素质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接受知识,还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塑造自己的个性。
四、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
1.文化素质教育理论教学注重学科的均衡,实践教学注重学科的分工和专攻。不少高校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思路,培养具备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的符合人才,设置第二专业和辅修专业,开设文理科的再选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知识范围,完善知识层次,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
2.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和锻炼的机会。(1)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教学条件、实验设备,更新建设图书馆,建立数字化图书环境,让学生在先进的设备,优美的校园,接触新的事物,汲取先进的科学知识。(2)大力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包括科技节、文化节,大力发展大学社团,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提高文化素养。(3)举办适合大学生的系列讲座包括心理讲座、专业讲座、求职讲座等。(4)开展学生干部的公开选拔和自我推荐,创造人才竞争的机会。(5)校企联合活动,一方面锻炼能力,另一方面从适应企业需求的角度,注重能力培养的侧重点。
3.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
4.改革考试方法,重视教育评价的革新。(1)明确考试目的,既要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鼓励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改革考试方法,做到形式多样,可以课堂讨论、提交论文、完成调查问卷等考试形式。(3)改革记分制度,可以五级记分,淡化学生的分数意识。(4)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可以对学生建立评价档案,记录学生以往的实践活动和成果。
参考文献:
[1]“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
[3]谈在中学听课感受强调树立先进教育理念[EB/OL]新华网,省略/2009-10.
[4]李艳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