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的宣传方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移动支付;技术采纳;结构方程;二阶调节作用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4-0057-12;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与格莱珉银行信托基金联合开展格莱珉的中国项目,向中国贫困居民提供小额信贷;2010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和万向集团在杭州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2011年6月成立重庆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2013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筹建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负责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所有面向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个人的金融服务;2014年2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余额宝功能,2015年4月,数据余额宝“全球第二”规模逆市增千亿。阿里巴巴的成功,不但使百度、腾讯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迅速采取了行动,就连平安集团等传统金融企业也在尝试加入网络金融行业。过去银行是货币的结算中心,掌控着客户的清算记录,但是在网络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取代了银行的结算中心地位,掌控着人们资金流动的清算记录,据此做出一系列深度的数据挖掘展开的金融业务,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正遭受着存款较大分流、传统信贷规模增速受阻、利润空间收窄等的巨大影响。当然,传统银行业对此已经充满警惕,因为互联网金融蚕食的正是它们的利益,那么传统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对其利益的继续瓜分?
从现有的文献看,针对网络金融与传统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分析的文章很少,并且在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存在很大的不足。本文立足上述问题,指出线下零售的移动支付领域才是传统银行跟互联网金融公司未来真正展开大决战的地方,如果传统银行业在线下零售领域被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二维码、NFC手机等移动结算技术打败,等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把传统银行的线上、线下零售清算业务全部取代,传统银行业就失去了在中国的所有零售领域。而网络金融服务将依托于强大的大数据挖掘功能,通过提供比传统银行更低的利率取得竞争优势,来进一步蚕食传统银行业在生产领域的业务,这样传统银行业的萎缩就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以上观点,本文通过调查人们在购物中对移动支付的选择倾向获得样本数据,以交换理论和效价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实证研究了线下购物中人们在传统移动支付方式和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兴移动支付方式之间的选择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影响这两种选择的因素。最终,根据得到的结果,分析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兴移动支付技术在现有的线下零售端被接纳的情况。本研究不仅有助于预测在网络金融的冲击下传统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可以为第三方支付和传统银行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二、文献回顾
在现有对移动支付技术接纳的文献中,主要应用的理论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计划行为理论(TPB)、创新扩散理论(IDT)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
在过去,多数学者针对移动支付技术被接受的研究所使用的是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及其扩展模型。Davis(1989)借助理理论,针对于信息系统的接受意愿最早提出与应用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该模型中Davis提出顾客对新技术的接受意愿受五个因素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使用态度和实际使用。[1]我国对技术采纳模型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被学术界重视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徐博艺、高平等,总结出技术采纳模型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并将其发展划为3个阶段: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发展阶段;然后对技术采纳模型进行了4个方面的总结: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技术采纳模型、对技术采纳模型具有外部影响的研究、对于技术采纳模型内部影响的研究和技术采纳模型的跨文化研究;最终,建立了TTF和TMA的整合模型分析我国企业中的ERP的影响因素。[2][3]汪雪芬、徐博艺等提出了企业接受行为受到隐私权保护、信息产权保护和信息的准确性的影响。这一成果使技术采纳模型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于信息道德因素的B2B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采纳模型。[4]
扩展技术采纳模型(TAM2)是Venkatesh&Davis(2000)在传统的技术采纳模型的基础上将效价理论、主观规范等纳入其中。对于移动支付技术的研究是在扩展的技术接纳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支付的特性加入了成本、移动性和方便性等因素。[5][6][7][8][9][10][11][12]香港理工大学的王玮对技术采纳模型、理和计划行为理论这三个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论述并阐述了对此类问题研究的方向。KIM(2007)[13]认为传统的技术采纳模型对那些新的信息技术的解释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在过去,信息技术的接纳大多是组织情景下的强制使用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是由组织承担的。但是在现在这种新的信息技术接纳情形中,产生的费用和风险都是由个人承担的,因为这是一种个人自愿的技术采纳行为。特别是在移动支付的过程中,用户在此过程中在接纳了移动支付技术和享受移动技术的同时,还要承担其风险和费用。[14]基于此种观点,KIM(2009)在消费者的即时网上购物的电子商务行为中引入了效价理论。由此,客户在对移动支付采纳的过程中会受到效价理论中正向和负向因素的影响。[15]Schierz等(2010)在传统技术采纳模型的基础上拓展出用于移动支付技术的接受理论模型,并指出,用户态度在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移动性等因素影响用户接受移动技术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16]Lin(2011)把技术准备这一因素加入技术采纳模型中,最终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准备对电子技术服务的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7]
(二)其他理论
Ajzen(1991)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研究用户的技术采纳行为,他认为主观信念和行为信念通过行为意愿来决定人们的行为。[18]创新扩散理论(IDT)中所包括的影响客户接受新技术的因素有:相对优势、自我形象、可试用性等多个因素。[19]而这一理论中的自我形象与相对优势这两个因素分别测量了移动支付使用过程中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是由Homans提出的,他在这一理论中指出,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可视为一种交换行为,人们在交换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甚至也是一种交换关系。Blau在Homans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最终得出,人们会对某项活动或是个人那里得到的潜在利益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并与其他的一些活动和人进行比较,最终会选择能够获得利益最大化的那项活动或者个人。清华大学的张楠、陈国清等从行为建模的角度对信息技术采纳模型进行了研究,指出应用研究方向、动态研究方向、组织研究方向和跨文化研究方向是未来对技术采纳模型研究的新型研究方向。[20]
从目前国内外的现有研究结果看,对技术采纳理论的研究利用技术采纳模型最为普遍,而对其他的各种理论的应用相对少一些,但无论以何种理论为依据,都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以交换理论为基础理论对移动支付技术的接纳的研究更少,而且在模型的利用上存在很大缺陷。本文在以往利用交换理论对移动支付技术采纳的研究的基础上,将第三方线上支付经历和使用经验这两个变量分别设为一阶调节变量和二阶调节变量建立模型,研究在以交换理论和效价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的模型中,对移动支付技术接纳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得出的结果,分析移动支付技术被接纳的可能性。
三、理论假设及模型设计
本文以社会学以及心理学中的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和效价理论作为研究移动支付发生的理论基础。交换理论认为这是一个人与移动支付系统的交互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对移动支付方式接受的影响因素来自于人、社会环境以及系统这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共同影响着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两个因素。这里将效价理论引入模型之中。效价理论是根据理性认知的消费者决策理论,从正、负两个方面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行为。因此,用效价理论来对交易模型理论中的得失的变量进行设定是非常合适的。Peter等(1975)利用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来测量感知的正效用和感知的负效用。[21]这是由于具备正、负两个方面的考虑,效价理论非常适合用于交换理论中对得失变量的解释和设定。最终,根据交换理论通过衡量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对移动支付手段的选择进行决策。
(一)个性特征
根据已有的研究理论,我们设定个体特征这一影响因素由个体创新和知识两个构念所构成[22][23],这两个构念在过去对信息系统的研究中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构念。
Yi等(2006)指出高个体创新性的个体更加喜欢接纳和尝试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更积极地利用新的技术来应对高的不确定情况;同时发现,网上购物行为与个体创新存在着正向的相关性。[24]所以,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H1:个人创新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2:个人创新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Wortman(1975)提出,知识是感知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25]Klobas(2000)通过研究得出,使用互联网的额外知识可能会影响用户对网络的使用。[26]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用户所掌握的第三方平台移动支付的知识越多,对其感知控制和获得利益的评估就越高,就会增加用户的感知收益、降低用户的感知风险,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用户的第三方平台支付的知识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4:用户的第三方平台支付的知识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二)系统因素
在过去对信息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无论是基于技术采纳理论(TAM)还是基于创新扩散理论(IDT)系统因素都作为外在的因素被引入各模型之中,其中Xu等(2006)最先提出技术的方便性是移动商务是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27]兼容性是指现有的行为方式、以往的经验以及价值观三者与使用新技术的一致程度。移动性是指在移动网络的覆盖区域内,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或交易。易操作性是指移动支付的过程步骤、订单修改等都简单方便。Lei-da Chen(2008)[28]认为感知易用性、移动性和兼容性等因素都对移动支付方式的接受起到重大影响。所以我们将兼容性、移动性和易操作性归结为已给变量――方便性,并提出以下假设。
H5: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方便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6: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方便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安全性必然变为移动支付手段被人们接受的重要阻碍因素。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是指数据安全、商品安全、协议安全以及法律安全等。Lim(2008)认为安全阐述对用户的感知风险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所以客户在不了解所做交易是否安全的情况下是很难接受移动支付技术的。[29]因此我们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包括:交易程序、技术保护和安全阐述三方面的安全性因素,并提出以下假设。
H7: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安全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8: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安全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关键词:通信电源 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 传输方式
1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结构
在通信行业中,人们通常把电源设备比喻为通信系统的“心脏”,通信电源系统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通信网的运行质量和通信安全。根据原邮电部1996年颁布的《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YDN023-1996),以及1997年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电网综[1997]472号文《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的规定。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应以电信局(站)为基本单位,通过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逐步建成区/县监控系统和本地网(城市级)监控系统。由图1可以看到,一般来说,整个监控系统是由多个监控级自下而上逐级汇接的方式组成的一个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对应通信局(站)、区县、地市三级电信管理体制。从网络结构角度出发,监控系统采用逐级汇接的拓扑结构,由监控中心SC、监控站SS、监控单元SU和监控模块SM构成。每个上级监控级均呈辐射状与若干下级监控级形成一点对多点的网络连接,最后通过监控模块与被监控的若干设备相连。
■
图1 监控系统结构
在通信局(站)内,电源和空调设备分散安装在不同机房,这些设备运行参数和告警信息需要由SM采集后实时传送至SU,所以局(站)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扑可以采用星形结构或总线结构。在区/县监控系统中,SU将SM传送来的监控数据加以处理后向SS传送,SS向SU下达控制命令,SU之间不需要相互传送数据。所以,区/县监控系统网络结构也应为星形结构。同样,区/县监控系统至本地网络监控中心这一层的网络拓扑结构也应为星形结构。
1.1 监控中心SC 监控中心SC是整个本地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中心,主要完成全网的监控信息的统计处理及分析。监控中心SC一般由数据库服务器、监控业务台、打印机及相关附属设备所组成。
1.2 监控站SS 监控站SS是联接监控端局和监控中心的桥梁,是整个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端局采集器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监控业务台和数据服务器,同时接受业务台的控制命令对端局设备实施控制。
1.3 监控单元SU 监控单元SU是各通信局(站)监控数据采集处理中心,配置有工业控制PC机,SU通过RS485总线与各种监控模块SM相连。
1.4 监控模块SM 监控模块SM用于完成各种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工作,与上述三级不同的是,SC,SS,SU均为管理级,而监控模块SM是数据采集级。对于智能设备,监控模块就是智能设备自备的监控模块,完成各种参数的采集和上传工作,对于非智能设备,通过监控模块完成对各种电量或非电量的采集和上传工作。
1.5 监控系统的网络连接 监控单元(SU)与监控站(SS)之间以及监控站(SS)与监控中心(SC)之间的连接目前可采用的传输手段较多,有El线路等。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可根据实际的通信条件和要求来具体选择,但为了保证安全,应采用主、备用两种传输方式,并能自动切换。
电源监控系统是一个集底端采集、远程传输、中心处理为一体的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因此传输方式直接关系到监控的稳定可靠。随着各种监控系统的运用发展,其传输通道及方式随着电信业的发展而随之变化。
电源监控系统以监控主机为界限,监控主机以下为计算机间的直接通信,或专用总线方式通信;而监控主机以上部分,含SU、SS、SC各部分是基于TCP/IP协议的广域网,兼容和扩展能力较强,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网络,做到多网合一。在SS、SC内部为局域网形式。
2 常用通信资源的比较分析
2.1 电话线(PSTN) 电话线是PSTN(公用电话网)中的一部分,指从程控交换机用户框经DDF配线架至电话用户的电缆,一根电话线承载一路电话,电话线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语音信号)。
监控系统中的设备均采用数字通信,因此不能直接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而需要使用Modem(调制解调器)。Modem能实现数字/模拟(A/D)信号转换功能,通过Modem,电话线能提供不大于64kbps的通信速率。
为了监控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建立了一条PSTN电话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PSTN传输方案简便易行,在简单系统中投入较低,但稳定性差,存在较严重的时延,系统复杂时维护成本急剧上升。而且传输线路的实时连通和数据的传输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告警的动态响应时间更是无从谈起。但是根据西安电信网络的实际情况,在2M资源有限的局点,仍然采用此种传输方案。
2.2 DDN传输方式(指
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开通一条DDN传输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DDN传输方式优点是稳定性高,实时性强,技术成熟,缺点是系统成本较高,而且DDN传输网络在西安市的总体传输网络中已处于逐渐退网的阶段,若采取此种传输方式,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电源监控系统所采用的传输线路将面临着全部更换的局面,鉴于此种考虑,本系统没有大面积采用此种传输方式。
2.3 2M/El传输方式 2M/E1是电信行业一个非常通用的传输资源,基本所有局站都具备该传输资源,无论是采用SDH,还是PDH,或是接入网内置SDH方式,均具备2M/E1端口。监控系统采用了2M抽取时隙方式提供透明通道给监控用。
2.3.1 “一对一”传输方式:该传输方式主要用于有图像监控的端局,由于视频信号数据量较大,因此在局端与中心提供一条2M链路,两端采用相同或相似的2M抽时隙设备抽取一个时隙提供一条透明串口通道给电源监控用,其它时隙则用于机房图像监控。中心的2M抽时隙设备将电源监控数据通道提取出来送往监控主机、同时将视频数据经解码器解码后送监视器显示。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开通一条E1传输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传输方式进行传输,稳定性和实时性都很高,且传输速率很高(2Mbit/s),对于本监控系统所需的数据传输量而言绰绰有余。每一条E1只能在局站SM与SU之间传输数据,一条E1线路无法在几个局站间公用,于是每一个局站的交换设备到监控中心的传输都需要1条E1线路,而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量其实只需E1中的一个时隙即64Kbit/s就可以满足,这就造成了传输资源和传输设备的大量浪费,故此方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
2.3.2 “一对多”传输方式:对于2M资源很丰富的局站,提供一条独立2M给监控系统用,监控系统仍只需要一个时隙而采用2M抽隙方式,在传输汇接点可采用成熟的DXC时隙收敛设备,将各个局站送来的2M进行时隙分插复用将多个独立2M中时隙收敛到1条2M中来达到节省主干2M传输和节省监控中心的传输投资成本。再通过数据上网器,将监控数据从2M中分离出来直接送到监控中心的监控主机进行处理。
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部分局点与母局,设置了交叉连接与时隙提取,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4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抽取时隙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具有稳定性好,实时性好,合理地使用传输资源和使用少量传输设备的优点,为本监控系统从理论到实现都可以采用的最佳方式。
3 传输组网方案的设计
端局与监控中心的连接方式称为组网方案。
3.1 路由器方案 如果端局有监控主机,采用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端局需要安装一台路由器,该路由器的广域网口与中心的路由器相连。通信资源采用E1或DDN,传输速率为64kbps。在端局内监控主机与路由器构成局域网,而与中心一起构成广域网。路由器方案如图2所示。
3.2 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 当端局采用采集器直连上报的方案时,采用多端局监控主机组网方案。端局的采集器和智能设备连接至串行总线后,通过异步通信线路远程连接到多端局监控主机的串口上;或使用数据上网器,将各端局送来的采集数据打包上网,多端局监控主机通过网络采集局端数据。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如图3所示。监控中心与监控站的连接均采用路由器方案。由于位于监控站的本地端局设备和测点较多,多采用监控主机采集方案。利用专网进行监控数据传输时,是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目前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使用的传输方式有:DCN,2M/E1,DDN等几种。在西安本地监控中心(SC)与龙首等6个二级监控站(SS)之间采用DCN网进行数据传输,如图4所示,在二级监控站(SS)与各局点(SU)之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M/E1,DDN 或PSTN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图5所示。
4 结论
本论文以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几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测试比较,确定了监控系统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并依据现有的通信与组网设备,对路由器方案与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本地监控中心与二级监控站、二级监控站与监控单元之间的传输组网方案。
参考文献:
[1]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要求[S].1996.
[2]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S].1997.
[3]Edward B.Magrab.通信系统工程(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Carlos A.Alegria.Current Trends in Access and Transport
Architectures for Business Customers[M].Bell Labs Technical Journal,1996.
关键词:中国传统声乐;曲线性;声调;西方声乐;同音反复;启示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07-02
中国传统声乐的旋律变化十分丰富,同音反复现象极少出现,在中国传统的演唱理论中有“一字数转”、“一字多音”等概念,也显示了中国传统声乐的曲线性思维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是基于何种原因,演唱中国传统声乐曲时,曲线性特点如何展现,而西方声乐的旋律又有哪些特点,中国的传统声乐审美要求对西方声乐的演唱有何启示,这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声乐曲线性的成因
中国传统声乐曲线性特点的形成,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国的语言对声乐旋律的影响。在世界语系中属于汉藏语系的中国语言,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有语调的起伏变化,还有声调的变化。如果以普通话为例,分有四个声调,每个字的读音都有声调变化,所以如果串联成句子朗读,声调起伏性强,带有旋律感。如果是地方方言,声调变化更为丰富,以广东粤语为例,声调变化有九个之多,这就使粤语在朗读起来声调起伏变化更为丰富,旋律性更强。正是因为中国语言的这种特点,使得中国的声乐音乐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都显示出一种旋律的起伏变化性。这种旋律的起伏受地方语言声调起伏的影响,所以这样的声乐音乐一开始就没有遇到太多旋律发展的问题,语言的基础已经给了音乐很好的旋律发展模式,而且这种声乐音乐的旋律最忌讳平直,因为这不符合中国语言的声调规律,所以极少出现同音反复的现象,而是以一种倾吐诉说的方式,自然而然中创作出声乐音乐。所以,中国传统声乐的曲线性特点,很重要的因素是受中国语言的影响。
二、演唱中国传统声乐曲时的曲线性表现
由于中国语言声调性的影响,导致中国传统声乐曲特别注重旋律线条的变化,这也给演唱带来了相应的要求,即注重旋律的流动性和曲线性,这一要求在演唱时的咬字和装饰音的运用可以体现出来。
中国传统声乐的演唱对咬字的要求有“字正腔圆”、“依字行腔”、“腔随字转”等概念。这些概念都包含了在演唱每一个字的时候,都有一个从“字头”到“字腹”再到“字尾”的行进过程,这个过程是连贯的,同时又是变化的,从起音到收尾,根据字的声母韵母发音变化,来决定腔体的变化,而每一个字的读音不同,声母韵母也在随时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过程也是声音的曲线性变化过程,以“表”字为例,声母韵母组合为“biao”,发音由闭口到开口最后再到闭口的过程,再加上声调的“上”声,这个字本身的读音就带有曲线性,加上音乐的走向,曲线性就更加明显了。
而装饰音的运用在中国传统声乐中也十分常见,几乎每首作品中都会出现滑音现象,这种滑音的表现也是对曲线性的追求。以陕西民歌《三十里铺》为例(见谱例1),全曲除了在乐句尾有波音的装饰,其他每一个乐句在演唱时都带有滑音,尤其是在跳进的音程过度上一般都采用滑音的形式,这种滑音的使用本身也体现着对曲线性的追求,就是为了避免旋律进行中有棱角,或者较平直的情况。这种对滑音或者波音的装饰音运用,适用于中国绝大多数传统声乐的要求,所以对曲线性的追求,也都是共通的。
三、西方声乐曲旋律的同音反复现象
西方声乐曲的同音反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无论是从声乐创作的早期还是中晚期,都会出现同音反复的现象,这也是由于西方语言对声乐旋律的影响导致的。在世界语系中属于印欧语系的欧洲各国语言,在发音上整体都有一个特点,即声调变化少,比较平直,只有在语境中时,才会有一些语调的起伏变化。而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声乐音乐,也受到了欧洲语言的影响。以意大利语、德语、英语为例,它们在单个单词的朗读中是没有声调变化的,如果串联起来读成句子,声音的走向也趋于平直,所以西方声乐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旋律的走向都趋于平直,旋律中同音反复现象比较普遍,例如从西方音乐史上被认为诞生的第一部歌剧《尤丽狄茜》中(见谱例2),可以见到声乐的谱例中有大量的同音反复。还有同时期出现的一些声乐作品如蒙特威尔第的《让我死亡》(见谱例3);A·斯卡拉蒂的《我多么痛苦》(见谱例4)等,都可以看出由于语言的声调限制,导致作品中会有较多同音反复的现象。也正是因为如此,随着作曲技术的不断发展,创作者开始发现应该从“音乐本身”去考虑音乐旋律的变化与发展,而不是受语言的限制,所以不断产生出了旋律更为丰富的声乐作品。可以说,创作者一直想打破语言所带来的限制,尽量使旋律有所变化,而达到一种音乐性的提升。但是即使到浪漫乐派时期,在被誉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中,也能够看到同音反复的影子,比如《菩提树》(见谱例5)、《鳟鱼》(见谱例6)等,这些都说明了西方的语言对声乐旋律的影响,具有同音反复的平直性。
四、中国传统声乐演唱的曲线性追求对西方声乐演唱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举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声乐由于受语言多声调影响而十分注重旋律的流动性,从而形成曲线美的要求,这也要求了在演唱中国传统声乐曲时,对曲线性的追求,从而有了注重咬字、滑音装饰音的要求。而西方声乐曲也受西方语言影响,由于声调相对平直,所以旋律走向也趋向平直,只有在音乐发展需要时才开始起伏变化,这也要求在演唱西方声乐曲时,要音准到位,注重音乐旋律的准确而非曲线性的变化,所以在演唱时极少出现滑音现象,同中国传统声乐曲演唱比起来,使得旋律缺少相对的圆润感。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声乐曲对西方声乐曲演唱的启示,即通过中国声乐曲注重曲线美的审美要求演绎西方声乐曲,使西方声乐曲演唱时的旋律更具流动感、曲线美,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魅力。
那是不是通过中国声乐曲注重曲线美的审美要求演绎西方声乐曲就一定可以成功呢?这里还存在一个“度”的问题。中国和西方毕竟是不相同的两个地域,无论是在文化的起源和文化的发展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并且风格迥异,我们在欣赏和演奏(唱)中西方音乐作品的时候,都要站在作品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不能用自己地域、民族的审美眼光去评价其他民族、地域的音乐作品,这样只会造成审美的冲突和不理解。但是双方可以有互相借鉴的地方吗?还是有的,互相吸取对方的长处为我所用,这也是一种进步,我们不能自我中心论,开放学习的态度和尝试都是艺术进步的动力。但是这种借鉴和学习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种融合与渗入,就比如中国传统声乐曲演唱时注重曲线美所表现的咬字、滑音装饰音等,在演唱西方声乐曲时,虽然不要求像唱中国曲目那样咬字,但是基本的语言发音还是要标准。还有在演唱西方声乐曲时,当旋律遇到较大幅度的跳进,可以尝试采用稍小幅度的滑音,但这个幅度一定要控制好,不要过于夸大,以免造成曲目风格的改变,这样借鉴以后也许可以显得旋律进行更具圆润感和流动感,从而使西方声乐曲的艺术魅力更加得以展现。
中西方的审美差异是巨大的,差异存在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借鉴空间,只要取长补短,艺术的发展空间才有提升的可能。中国传统声乐旋律的曲线美追求对西方的声乐曲演唱是有一定启示的,当然,这种启示还需要表演者们去实践、总结才有可能更好的运用到演唱中去,从而真正做到对声乐作品艺术魅力的提升。
注释:
①这里的西方主要是指欧洲地区,以下同。
参考文献:
[1]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罗小平.音乐与文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