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基本经济学原理范文

基本经济学原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基本经济学原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基本经济学原理

第1篇

第一章:导言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并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

二、经济学的定义:选择、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供求规律、弹性,充分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了解均衡价格、弹性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定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二、供给:定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第二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需求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均衡价格的运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第三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含义、分类

三、蛛网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达到效用化实现消费者均衡的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及消费者均衡决定。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一、欲望与效用

二、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三、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定义、特征

二、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 生产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化和产品化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规模经济的含义;短期成本的变动;并要求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化的条件和规模,既生产要素的组合;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及机会成本概念。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函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

三、规模经济

第二节 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及各短期成本变动的特征、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二、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

三、利润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等成本线、等产量线

二、组合的确定:等成本线切于等产量线

第四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含义

二、机会成本含义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垒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广方是如何进行化产量、价格决策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

二、完全竞争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含义

二、完全垄断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下的均衡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

二、寡头理论

三、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与总结

第六章 分配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

第一节 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

二、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

第二节 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工资理论

三、利息理论

四、地租理论

五、利润理论

第三节 洛伦斯曲线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洛伦斯曲线的运用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国民经济各种流量模型的恒等关系。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具体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分法:支出法、收人法、部门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二、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缺陷的纠正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储蓄、消费和投资

一、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二、消费函数

三、储蓄函数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的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变动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一、国民收入的变动

二、国民收入的调节

第二节 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概念

二、乘数的公式

第十章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传统就业理论和凯恩斯就业理论,掌握凯恩斯对失业存在的解释、IS-LM模型。

第一节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一、萨伊定律

二、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三、工资的决定与工人的充分就业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一、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

二、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三、失业的存在及其根源:边际消费倾向、灵活偏好、资本边际效率

第三节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二、LM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三、IS-LM分析: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同时均衡:四个区域中点的含义

四、IS-LM分析的意义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理解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并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分类,了解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乘数-加速原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论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二、经济周期的分类

三、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纯货币理论、投资过渡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心理理论、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

第二节 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

一、加速原理

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结合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动因、源泉、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等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基本公式

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四、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索的分析

三、关于增长极限理论的简介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政府宏观经济制定的背景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掌握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用以及供给管理政策。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况:目标、需求管理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 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银行制度、货币乘数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改变准备率、其他措施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一、相机抉择

二、菲利蒲斯曲线及其运用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满分150分。

三、参阅教材

第2篇

1、燕京理工学院属于二本大学,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涵盖工、管、艺、文、经、理、法、医、教育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

2、燕京理工学院(YanchingInstituteofTechnology),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中国优秀独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学校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燕京理工学院,2015年成为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6年入选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3、学校位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区域——燕郊高新技术开发区,距天安门38公里,一河之隔毗邻首都行政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办学设施齐备完善,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体育场、数字化图书馆和校园网络。设有9个二级学院,工、管、艺、文、经、理、法、医、教育9个学科门类,56个本科专业以及29个专科专业。在校本科生逾20000人,累计为国家输送优秀毕业生4万余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荆楚理工学院介绍

荆楚理工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和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有30余年办高等教育的历史。

学校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学校一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2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4万册,采用了自动化管理系统(ILASⅢ),拥有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14个。

荆楚理工学院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1、化学工程与技术

2、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第4篇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本土资源;理论概述

本土资源理论的产生与中国法治建设及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密不可分,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对法律制度的要求日益提高,以西方为先进典型的“现代化”范式学者为中国法治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中国的法律理论、法律制度等必须以中国为起点。在这种情况下,本土资源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的呼应。

一、本土资源理论概述

(1)本土理论的概念。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中国的法学理论发展本质上,只是做着两件事其一,摆脱苏联法制及法治体系、规则、理念的束缚;其二,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体系、规则、理念。上世纪末开始至今,法学者在做上述两件事时,陷入了困境。首先,学者们以及法律实践工作者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体系、规则、理念在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时遭遇种种困境,甚至背道而驰,学者们开始检讨和反思西方法治体系、规则、理念在中国遭遇的困境,开始反对简单抄袭西方理论。这种思潮是包含各学科在内的中国学术界的“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在法学界的反映。本土资源理论的学者们在与反对者的论战中,对本土资源理论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他们在不同的时期,甚至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对本土资源理论有过截然不同的表述和理解。但是这些不妨碍本土资源理论逐步走向成熟,本文在总结学者们的论述的基础上,对本土资源理论作如下理解:第一,本土资源理论是以“本土资源”的发现和利用为主要研究工作的理论体系;第二,本土资源理论是实用主义的,而非理想主义的。(2)本土资源的内容就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的文学作品、影视艺术作品等)、中国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

二、经济法本土资源理论概述

(1)我国经济法的研究现状。我国的经济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特征决定了经济法必然在中国勃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共有制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政府在调控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划仍然在特定领域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法治环境下,政府如何影响、主导和管理市场经济,如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及怎样的规范和主导才能够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就被放在了首要考虑的位置。同时,民间经济力量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不健康因素,应当如何予以消除或者如何予以规制等等,这些都促成了中国经济法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法规不断制定。由于经济生活的变换节奏,以及中国经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中国的经济立法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部门法。但是法律需要稳定性,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建立相对完善的经济法理论体系。中国法治最初的发展,是以“现代化”为导向的,学习和照搬是我们的法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但是,经济法自产生以后,世界各国的法学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学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学家,就经济法问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该国的实际,都有其长处和优点,但是,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里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里,都还没有一种理论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科学体系,都尚处于探索创建的阶段。因此,在经济法领域内,现代化导向不能提供很多有益的帮助,中国的学者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之后,开始运用“本土资源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国经济法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将民生问题提上重要日程之后,运用“本土资源理论”研究中国经济法问题有了迅猛发展。基于中国自身的实际,中国经济法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领域。而“本土资源理论”在上述领域的作用则是其他理论无法比拟的。(2)本土资源论对研究经济法的作用。首先,“本土资源理论”的立足点,可以促使中国法学的独立发展,“本土资源理论”是实用主义的学说,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现实问题。这使得运用“本土资源理论”研究中国经济法的学者,立足中国经济现状,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从中国文化传统及民间习惯出发来研究经济法。而不必再依存于所谓的现代化的异域法及其理论,对避免法律与现实的冲突起到极大作用。其次,“本土资源理论”调和性的特征,使得他正确地协调了政府与中国现实及民间传统习惯之间的关系。中国法治建设是自上而下的法治建设,政府一直在法治建设中起着引导和激进改革的作用,排斥了政府因素,中国法治将停滞不前或者陷入困境。而随着民间力量的增强,以及政府藏富于民的思想,民间力量已经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民众权利意识的增强,也使得片面强调政府作用难以获得民众支持。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基本原理概论”课 情境式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情境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针对学生注重情感感知而又崇尚社会正义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选定的典型情境中,调动学生参与“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受到教育的教学模式。情境式教学之“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往往会与学生的情感、心理产生共鸣而契合,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主动获取知识,最终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人的充分发展。

一、“原理”课实施情境式教学模式的现实依据

(一)从课程定位看必须引入情境式教学模式。

“原理”课旨在教会学生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研究各种问题,它就像一座连接社会和理论的桥梁,一方面使学生汲取基本原理的精神营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把知识物化到实践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从内容看,理论多半是以抽象的概念、范畴和逻辑推理的方式表现的,对它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课程特点看,理论具有价值性和真理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主观世界,是触动学生心灵的学科。这就需要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触动学生心灵,启发学生思维。为此,把情境式教学模式引入“原理”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客观存在的教学现状需要引入情境式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原理”课教学往往遵循这样一个模式,那就是机械地从基本概念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相关的原理,然后围绕这些概念、原理进行论证,或者结合某些具体事例加以解释。区别在于教师教案的厚薄不同,规定的学时不同,罗列的例证详略不同,而从章节编排、观点表述、论证思路等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这种的教学模式,抹杀了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忽略了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忽略了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忽略了学生实际缺乏哪些精神营养,最后只能以一种说教的形象而导致教学对象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对于增强“原理”课的实效性尤为重要。

(三)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要求引入情境式教学模式。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当代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新信息非常迅速,学生思想呈现出比以往更多元和复杂的趋向。一是认知方式偏重感性化,多数学生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忽视理论学习,情感因素更多地渗透在其认知方式之中;二是个体独立意识膨胀化,在认知、意志、情感等方面更注重自己意识的独立性,强调个性化;三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对统一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要求存在强烈的逆反心理。“原理”课要适应这种新变化的要求,必须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寻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原理”课情境式教学模式运用的基本要求

(一)把握学生的情感要求,是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基础。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原理”课中,由于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很多,学生常觉枯燥乏味。特别是有些教师常常把理论当做是单纯的知识识记,严重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时没有愉悦感,影响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在授课时,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可以采取不同方法,让学生兴趣盎然,非听不可,从而激发相应的情感。事实证明,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的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达到对理论的认知的目的。

(二)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是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的条件。

当代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不再轻信和盲从,他们喜欢发表不同于他人的意见和看法,这就需要教师取得学生的信任感,发挥自己在情境教学中的导向作用。教师只有“台上是良师,台下是益友”,对学生亦师亦友,才能获得学生的敬爱和信赖。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并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就愿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进步就快。反之,学生与教师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进步就慢。师爱这种感情力量对学生非常重要,它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心理动力。爱护和关系学生,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自尊,对学生一视同仁。并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这样就可以真正地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创设必要的情境,是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关建。

运用情境教学法要以情生情,以理激情,借景生情,让学生置身特定情境中,以便根据教学预期触发学生某一方面的情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情绪渲染法。教师要以自己真挚的情感感染、打动每一位学生。在传授理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材料,通过感人的讲解,调动和强化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特点,鲜明生动而不失逻辑性,准确简单而不失趣味性。要特别重视语言直观教学,通过丰富而准确的表情,恰到好处的动作等情绪渲染,感染和教育学生。

2.情境展示法。教学情境的展示,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触景生情,营造热烈、活跃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诸如图片、影视资料、音乐、小品、漫画等手段,展示直观、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紧扣教学内容,将创设问题、展示资料、课堂讨论与正确引导四者密切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欣赏过后讨论,教师则加强引导,对资料内容进行梳理,以实现理论升华,以感染和教育学生。

3.自我体验法。通过角色效应,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情境教学可以通过角色转换原理,使学生从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活动情境。学生若能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就会主动投入、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就在其间逐步形成,逐步强化。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现身说法”进行自我教育,如学生社会调查的汇报、热点问题的辩论等,都会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原理”课情境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价值

(一)利用情感的两极性特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美丑,提高认识能力。

情感的两极性,指人们在一定的情境中,对不同的事物会产生两种对立的情感,表现为积极肯定和消极否定两个方面,当学生对“原理”课有了感情,就会努力理解和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学习“原理”课的基本原理,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反之,就会精神不振,无心向学,甚至厌学。再者,当学生耳闻目睹社会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时,就会产生敬佩、仰慕的情感,当学生窥见那些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丑陋现象时,就会产生反感、厌恶情绪,这是因为以往的教育已使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判别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利用情感的两极特征,在学生已有的判断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真、善、美值得敬佩、仰慕及假、恶、丑应该遭唾弃、厌恶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思想理论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学境界,使学生在体验中独立思考,交流学习,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情感的感染性特征,互激互励,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情感的感染性,是指由人与人之间情绪的相互感染而引起情感共鸣。寓理于情是进行“原理”课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情境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效果。为此,一要言之有理,以理服人。教师凭借坚实的理论功底,讲出理论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时代感和巨大的逻辑力量,方能凸显理论自身的魅力;二要声情并茂,以情动人。声即语言表达流畅、逻辑严谨、恰如其分;情即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富有激情的情绪,情真意切;声情交融、富有生气与热情,从而获得强烈的课堂艺术感染力;三要以自身人格的力量,教书育人。教师这种人格的力量是融理想、信念、品格、情操和教养于一身,教师基于这样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及扎实的理论功底之上的对的真情实感,对学生产生极大感染力,从而促进学生理论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达到“原理”课教学最佳效果。

教学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在知识取得与形成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简单地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监测和帮助学生完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整个活动过程;学生不是教学活动的随从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情境式教学能协调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无形的群体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又能转化为催人奋进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战斗力。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将教师和学生同时纳入多种互动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师生之间才能形成情感“合流”,心心相印。实践证明“原理”课的最佳效果,是社会意志、教师意志和学生意志三者的和谐统一。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也是“原理”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梁桂麟,徐海波.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谢建芬,张小绿.“基本原理概论”课“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2.

第6篇

译序说:李嘉图接受了斯密教条,并“以为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直接目的,也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生产只受资本的限制,任何数量的资本都能投在生产的用途上,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因为生产物总是用生产物或服务来购买的,货币只是交换的媒介,买和卖是不会脱节的”。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李嘉图没有看到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有可能使买卖分离(但只从这方面批判李嘉图的危机理论是不够的,因为认为买卖不会脱节,就应该否认任何危机,包括局部的和普遍的,但李嘉图却承认局部危机而否认普遍的危机,所以李嘉图危机理论错误的根源并不在于其货币理论的不正确);他也看不到固定资本的折旧和更新,从某个工厂看必然是不一致的,而从全社会看,要使其一致,需要具备许多条件,也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这些并不是李嘉图独有的思想,而是萨伊的“销路说”和老穆勒的“买卖均衡说”或“供需均衡说”;李嘉图本人的“生产消费均衡说”是植根于斯密教条的,这一点译序倒没有强调。

李嘉图信奉斯密教条,认为商品中的旧价值C,是不断地分解为收入V和M的。同样,萨伊、老穆勒、西斯蒙第、马尔萨斯,甚至是凯恩斯也是这样认为。这一教条今天仍影响着经济学界。正是由于李嘉图认为全部价值最终被分解为收入,而收入又是用于消费的,因此,即使不是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而是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李嘉图认为生产同样等于消费(个人消费),这样,普遍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就不可能发生了。当然在李嘉图生活的历史时代,资本主义世界还未发生普遍的危机,历史的局限性使他否认普遍的危机,以及发生这种危机的可能。在这一点上,斯密和他不同,斯密从构成收入的物质资料出发,看到有的收入是体现在生产资料如钢铁、机器等物质上的,是不能进入个人消费的。所以,斯密虽然是斯密教条的始祖,但是没有提出生产等于消费的理论。而李嘉图却完全从概念出发,得出收入可以全部进入个人消费、生产等于消费、否定普遍危机的错误结论。

二、混淆利润、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原因

《资本论》第1卷出版前,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说:“我的书最好的地方是:……研究剩余价值时,撇开了它的特殊形态……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古典经济学总是把特殊形态和一般形态混淆起来,所以在这种经济学中对特殊形态的研究是乱七八糟的”。“李嘉图从来没有离开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利润(利息)和地租——同它们分别开来考察剩余价值”。除了特殊的场合,李嘉图确实是混同了平均利润、利润和剩余价值的。

利润和剩余价值两者在量上虽然相等,但在质上却是不同的。剩余价值是从生产和创造的角度考查的,是劳动创造的,这是科学的视角;利润是从分配和实现的角度考查的,是资本获得的,这是不科学的视角。生产价格和价值的不同在于,生产价格包含平均利润,价值则包含剩余价值,因此混同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就必然混同生产价格和价值。

原因何在?译序对此有一段很长的解释:李嘉图“只考察了比较次要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并且将这种区别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混淆起来。因而他也就混同了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进而混同了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区别。为……地租的规律下了错误的前提”。这段解释是参考了《剩余价值学说史》的,但我认为仍需要讨论。我们知道,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区分,是从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角度着眼的,在相等的资本中,可变资本占的份额不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就不同;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区分,是从取回预付资本经历的时间着眼的,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取回的是流动资本,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取回的是固定资本,这既不涉及剩余价值的生产,也不涉及利润的获得,因为固定资本虽然有所用资本(全部)和所费资本(折旧)的差别,但是,却按全部资本获得平均利润。就是说平均利润的获得,不论是否区分或混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这两组资本,只要每组资本的总数是相同的,就能获得相等的利润,即平均利润。因此,两组资本的混淆并不是混同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原因。

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只要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剩余价值来源就无法说明,就必然被歪曲为资本的产物,被歪曲为利润。李嘉图正是这样。至于他为什么混同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以及生产价格(自然价格)和价值,其原因是:第一,缺乏抽象力,将自由竞争中形成的平均利润看成是剩余价值。第二,对斯密的批判不彻底,当斯密说由三种收入构成价值时,他是反对的,因为他认为收人从价值分解而来;但是,当斯密拐了一个弯,说具有自然率的三种收入构成等于价值的生产价格(自然价格)时,他就接受了斯密的观点,并认为斯密作了“极为精确的讨论”。

译序又说:“利润与剩余价值、生产价格与价值,在只有资本全部为可变资本的条件下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这样的条件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段话是参考了《剩余价值学说史》的,但是也有译序作者自己的思想在其中。

如前所述,孤立地看,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两者在数量上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当联系到“生产价格与价值”时,由于生产价格包括的是平均利润,因此,“利润与剩余价值完全一致”中的“利润”指的就应该是平均利润。那么,是否只要在资本全部为可变资本的条件下,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以及生产价格与价值就完全一致了呢?当然不是,在这个条件下,只能是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完全一致。问题在于:平均利润是社会总剩余价值由社会总资本平均分配的结果,它不可能无条件地等于个别资本中的可变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那么,要在什么条件下,平均利润才与剩余价值一致,生产价格才与价值一致呢?只有具备中位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中位的资本周转时间的条件下的资本,由于所使用的可变资本是属于社会中等条件的,其生产的剩余价值才等于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等于价值,并且这种生产价格,不受工资变动和利润的反变动的影响,永远等于由劳动决定的价值。它就是李嘉图孜孜以求的不变的价值尺度。

三、否认绝对地租的原因和地租的实体

译序对地租有所说明:从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各种收入的来源这一前提出发,李嘉图指出“工资等于工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利润等于商品价值超过工资的余额,地租是商品价值超过工资和利润的余额”。这里对利润的简单化处理,必然使地租为零。因此,不应简单地处理利润,应该提出利润差额的概念。两份农业资本之间的利润差额构成级差地租,工、农业资本之间的利润差额构成绝对地租。这样,就涉及译序对绝对地租的理解,“对于绝对地租,李嘉图是从其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出发,把它轻易地否定了。他以为,如果承认了绝对地租的存在,就是承认了同量劳动因其加工要素或材料的不同(如不同丰沃程度的土地)会创造出不同的价值。这样就承认了不是劳动时间,而是某种另外的东西决定价值了”。这里包含的理论逻辑是:工、农业的等量资本,要获得等量利润,即平均利润。但是,农业要缴纳的地租是多于平均利润的,那么,它们之间的差额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不是农产品的出售价格高于价值,就是劳动以外的自然因素能创造价值了。这两者都是李嘉图反对的。因此,他否认绝对地租。

但是,我认为译序对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说明,有严重的错误。我们知道,绝对地租是所有租用土地都有的,是土地私有权在经济上的表现,与土地的丰沃程度(还有位置)丝毫无关,与此有关的倒是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40年前,我提出这一点时,王老师回信说:“陈其人同志指出,括号内‘如丰沃程度的土地’几个字是不应该有的。这个意见是正确的。这句话,本来是摘自《剩余价值学说史》上的一句引文,在作文字修饰时将引号去掉了,后来又加了个注释性的括号,原意是想特别指明,将同量劳动投在不同于加r52业的劳动对象的土地上,就会创造出不同的价值。……没有想到会产生相反的解释,会想到级差地租方面去。现在既然陈其人同志指出来.就府该去掉它”。

译序正确地认为,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除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外,原因还在于,“如果承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农产品的价格就要高于价值,但这是同等价交换原理相违背的州”。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在说明重农主义的地租理论时,译序说:重农学派主张“地租来源于土地特别肥沃性的自然恩施”。不知道这种说法有何根据?据我所知,重农学派诸子都认为地租就是土地的纯产品,即从使用价值角度看的农业产出大于投入的差额。这个差额是自然的恩赐,与土地的肥沃与否没有关系。当然,不毛之地是不能生产出纯产品的,也是无人耕种的。但是,这是土地被资本主义方式经营耕种的条件,而不是纯产品的产生条件。

还有一个问题:译序对李嘉图地租理论的总说明:“他从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出发,认为地租来源于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是在土地有限,需求大于供给的条件下,由于优等地与中等地上的农产品价格大于由劣等地条件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而产生,并固定在农业中的。农产品是按照价值出售的。决定价值的劣等地没有超额利润,当然也就不会有地租……”。这里的说明有不清楚和混乱的地方。不清楚的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我们知道,除了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只有一种大于工业资本的超额利润(其起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它转化为绝对地租)外,其他的农业资本有两种超额利润:一种是两份农业资本之间的超额利润,它转化为级差地租,另一种是农业资本大于工业资本的超额利润,它转化为绝对地租。这里的“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指的是一种还是两种,指代不清楚。从“农产品是按照价值出售的”看,是两种地租的来源,因为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是绝对地租的来源,而优良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地调节的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则是级差地租的来源。李嘉图否定绝对地租,原因是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看不到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因此,为了排除转化为绝对地租的那种超额利润,“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最好改用李嘉图的原话:“地租总是使用两份等量资本和劳动而获得的产品之间的差额”。

这里的“社会价值”应该是单个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全部农产品就按此价值出售,而这里的“农产品价格”与社会价值相对照,也应是单个农产品的价格。但是,这样一来,单个农产品价格大于单个农产品价值,而按价值出售,就不可能有任何超额利润了。如果说这里的“农产品价格”是总价格,那么,与此对照的社会价值也应是总社会价值,而只有以总价格出售,且大于总社会价值,才有超额利润。但是,译序又说:“农产品是按照价值出售的”,这就无法说明超额利润产生的原因了。

四、不提原料的原因是资本理论有缺陷和劳动价值理论不彻底

《原理》第一章第三节“影响商品价值的不仅是直接投在商品上的劳动,而且还有投在这时协助这种劳动的器具、工具和工场建筑上的劳动”,即影响商品价值的,不仅是生产商品的活劳动,而且还有生产资料上的物化劳动,但后者并不包括原材料。对此译序作者指出:“在李嘉图的公式中,未曾包括原材料中的劳动却是一个缺陷”。郭大力老师也认为:“没有说到这种劳动于以支出的对象,即材料之类的东西。是一种疏忽。”但这两位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仅限如此,并没有进行深刻的探讨,这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原因是很深刻的,涉及到李嘉图有缺陷的资本理论和不彻底的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资本理论的缺陷:只从流通的角度将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因此,看漏了原材料。李嘉图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的资本,不从创造价值的角度将其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从流通的角度,即根据取回这些预付资本的时间长短,将其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种区分是有缺陷的,因为固定资本的特点是,使用价值全部参加劳动过程,但价值却部分地转移到商品上去,并且要在多次资本周转中才能取回。而流动资本(工资除外)的特点是,使用价值全部参加劳动过程,价值也全部转移到商品上去。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它推动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所以不存在价值转移问题,但从流通的角度看,其价值和流动资本一样,在一次资本周转中便能取回,这和固定资本不同。李嘉图离开多次或一次资本周转便能取回投下的资本的价值这一点,单纯从取回时间的长短来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原因在于不理解不同部分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有不同的特点。

将两种资本作这样的区分时,李嘉图没有把购买原料的资本列人流动资本,原料在这里被省略了。他说:“维持劳动的资本和投在工具、机器、厂房上的资本的比例也可能有各式各样的配合方式”。因为,在一种行业中,“流动资本(也就是用来维持劳动者生活的资本)可能很少”;在另一种行业中,所使用的资本额可能相等,但主要是用来维持劳动者的生活。在这里,他都把原料排除在外。马克思指出:李嘉图将“固定资本=劳动资料,流动资本:投在劳动上的资本。维持劳动的资本,是从亚当·斯密那里抄袭来的陈词滥调”。斯密的这种理论,同重农主义相比确实是后退了。重农主义正确地从生产资本出发,将投在农业生产中的资本分为原预付和年预付,前者是多年才能取回价值的,后者则是一年便能取回价值的。斯密虽然正确地将这一范畴扩大到工业部门,并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来代替原预付和年预付,但是却错误地把与固定资本相对立的流动资本,和那些属于流通领域的资本形式即流通资本混同起来。

我们知道,从资本循环的角度看,资本要经过两次流通过程和一次生产过程,经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斯密把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两种在流通领域的资本形式,混同于流动资本,把工人的消费资料本身,而不是把它的价值看成是流动资本。同样,重农主义也错误地认为,农业生产中消耗的消费资料的价值,会不变地转移到农产品上去。于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便不可能,这两者的对立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对立的区分更是不可能了。

李嘉图之所以把流动资本看成只是工人的消费资料,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知道,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组成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固定资本的耐久程度或使用寿命的差别,则没有这样的作用。但如果不从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看,而从剩余价值在不同的生产部门的资本中进行分配的角度看,那么这两种差别对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则发生同等的作用。因为在相同时间内使用的等量资本,不管生产的剩余价值如何不同,分配到的剩余价值却是相同的。第二,从生产剩余价值的角度看,在资本有机构成中,同一价值量的不变资本,其中劳动资料和原料各占多少。是毫无关系的;从投下的资本何时能取回的角度看,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对立中,同一价值量的流动资本,其中原料和工资各占多少,也是毫无关系。从前一角度看,劳动资料和原料要放在一起,而和可变资本相对立;从后一角度看,工资和原料要放在一起,而和劳动资料的固定资本相对立。

因此,投在购买原料上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不出现在任何一方,它消失了。它不适合于放在固定资本方面,因为在取回投下的价值的方式上,它与固定资本不同,而与工资相同;它不应该放在流动资本方面,因为这样一来,从斯密流传下来的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对立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对立混同起来的做法,就站不住脚。马克思指出:“李嘉图有丰富的逻辑本能,不会不感觉到这一点,所以,这部分资本就在他那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不彻底。马克思指出:在写上述的第三节时,第四节已经在李嘉图的脑子里。他由于混同了价值与生产价格,就认为利润率的变动,会影响生产价格(具有中等资本有机构成和中等资本周转的部门的产品例外),而利润率的变动是由工资的变动引起的,两者的变动方向相反,因此,就错误地认为,这种变动也是决定价值的因素(这样,劳动价值理论就不能坚持了)。他在《原理》第一章第四节表述到:由于资本的比例不同和资本的经历时间不同,由工资变动引起的利润反变动,其对生产价格(他误认为是价值)的影响,只限于在第一次生产过程以后。因为在李嘉图看来,第一次生产过程,产品的价值,是由活劳动和体现在生产资料上的死劳动一起决定,而在第一次生产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劳动,从第二次生产过程开始就获得利润了,这利润加到产品上,其生产价格(他误为是价值)就大于由这次生产过程中生产该产品而耗费的活劳动,就是说,有劳动以外的因素参与决定价值。我们知道,原材料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就消耗掉的,这就不能成为第一次生产过程以后的积累劳动,固定资本则可以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存在,所以,无论利润怎样变化,原材料不会从获得利润方面影响价值,固定资本则必定从这方面影响价值。因此,有丰富逻辑能力的李嘉图,在分析生产资料的价值对商品价值的影响时,将要到下一节才能说明的问题考虑好,而将原材料从生产资料中去掉。他的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不同。他举了这样的例子(甲例):假定两人各雇100人劳动一年,分别制造两架机器,另一农场主雇100人种植谷物,年终每架机器和谷物的价值相等,因为他们是等量劳动生产出来的(假设不消耗生产资料;下同)。下一年,一架机器所有者雇100人利用机器制造毛呢,另一架机器所有者运用机器制造棉布,农场主则和以前一样雇100人种植谷物。第二年终,毛呢和机器,棉布和机器,是200人劳动一年,或100人劳动两年的结果,谷物是100人劳动一年的结果,前两者的价值就应为后者的两倍。但李嘉图认为实际上不止两倍,因为前两者的“资本在第1年中的利润已经加入到各自的资本之中,而农场主的资本在第1年中的利润却被消费和享受掉了……商品价值的大小便不会恰好与各自所投入的劳动成比例,也就是,比例不是二比一,而是大一些,以便补偿价值较大的一种被送上市场以前所须经过的较长的时间”。例如,假定每个工人每年的工资为50镑.100人则为5000镑,平均利润率为10%,第1年终,每架机器和谷物的价值都是5000镑+(500(3镑xO.1)=5500镑。第2年终,机器作为固定资本使用,它要求产生550镑利润,则毛呢和棉布的价值都是6050镑。毛呢、棉布和谷物耗贺的劳动时间相同,前两者的价值所以比后者多550镑,那是因为他们生产时使用了价值5500镑的固定资本,它要求利润550镑。

第二,在资本结合比例不同、商品上市时间不同条件下的工资涨落。承接上述甲例,李嘉图认为工资上涨,利润就下降,但两者相加的数额不变。现在假定由于工资上涨,利润从10%下降为9%。根据工资和利润之间关系的原理,谷物的价值不变,仍为5500镑(可见它是由劳动决定的价值),毛呢和棉布的价值也是5500镑,但由机器获得的利润却从550镑(5500镑×0.1)下降为495镑(5500×O.09),利润加到毛呢和棉布上去,它们的价值(其实是生产价格)便从6050镑下降为5995镑。因此,固定资本越大,商品价值下降也就越大。如果工资下降,情况就相反。他把生产价格的变动,看成是价值的变动。毛呢和棉布的情况相同,其相对价值不变。

现在,我们进一步看到,李嘉图谈论商品价值决定中的间接劳动时,为什么只提机器之类的固定资本,而不提原料之类的流动资本的原因了。因为机器存在的时间事实上超过一次生产过程,利润率变动,利润也变动,由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也变动,而李嘉图则把它看成是价值的变动;原料存在的时间以一次,t产过程为限,此后它再也不能获取利润了。利润率的变动对它毫无影响,而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李嘉图始终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

李嘉图不了解他看到的这个现象的实质是:工资变动,即剩余价值率变动,由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也变动,其变动情况要取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比。他应该把机器和原料等列为不变资本,再从可变资本的变动、平均利润率的变动来考察生产价格的变动。

第7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改革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我院学生入学的总体素质有所下降,学生数学基础差.又由于经济应用数学的理论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学生对经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不学、老师难教”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学质量与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应用数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我院经济应用数学教学的现状,谈些粗浅的看法,并对经济应用数学的教学改革谈一些设想,旨在与同行商榷.

一、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经济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1.传统的《经济应用数学》教材教学内容注重理论的严谨性,忽视实际应用,虽然现有的《经济应用数学》教材在数学内容上有所增删和调整,但基本框架仍是一般本科教材的压缩型,教学内容没有实际性的综合取舍,专业特色内容不多,理论性强,缺乏实际应用.概念纯粹是用数学语言描述,没有引入实际背景,学生难于理解,觉得抽象.应用问题脱离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相差很远,不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独立学院学生使用.我们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陈旧的教学内容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不能很好地体现该课程的特色.

2.经济应用数学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工具,更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我院的学生并没认识到经济应用数学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性,没有认识到学好经济应用数学是经济专业课程的基础,甚至认为学经济课程可以回避经济应用数学,认为经济应用数学没有必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能体现该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现在我院的经济应用数学课时一再压缩,而教学内容没有进行科学的取舍,又没有相适应的教材配套,而是原重点本科教材的压缩型,造成经济应用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导致教学环节不齐全,比如只有少量的习题课甚至没有.根本就没有数学实验课程,因而不能利用计算机这个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也就不能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任务落到实处,这与经济应用数学课程背道而驰.

二、 解决的办法

1.经济应用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取决于培养目标,我独立学院培养的是适应东莞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教材的内容应与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有较大区别,应有重大的综合取舍,而不是一般本科教材的压缩型,应以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首先,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加强数学的应用,减少深奥的理论,缩减或调整一些对应用没有太大意义的内容.在理论知识上对学生的要求应是了解原理、掌握方法,会灵活应用.比如极限这章的教学内容,对极限概念我们只给出极限的描述性定义,严格的理论定义可以不要求.导数这章的教学内容应当围绕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来取舍教材,重点介绍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和弹性等,像常用的速度问题、密度问题、电流强度问题、几何问题等可弱讲甚至不讲,导数计算主要围绕计算边际经济量所需的导数四则运算,复合函数求导进行,隐函数求导可弱讲,参变量函数求导可不讲,突出导数的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即可.再比如积分这章应围绕求经济总量而进行教学,主要在于运算能力,加强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的教学,而各类特殊函数的积分可删去,定积分的几何应用可不作为重点,这部分的教学考核也应围绕经济应用来进行.要真正做到这点最好能编写相应的配套教材.其次,教学内容应注重传授现代数学思想,面向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穿插数学思想和方法.

2.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首先,重点介绍数学思想和实用方法,不要求严格的理论证明,只要符合认识规律能为学生理解即可,基本理论必讲,可讲可不讲的数学理论不讲,繁杂抽象的理论要删除.重点培养学生知识、方法的应用.其次,讲授课程时应加强与实际的联系,避免一味地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突现经济应用数学在经济应用方面的特点.比如在微积分的教学中,在介绍边际和弹性概念时可以提问:为什么边际利润为零时利润达到最大?解释:利润=收入-成本,要利润达到最大,则利润函数的导数必须等于零,而边际利润函数就是利润函数的导数,所以边际利润为零时利润最大.利用边际方法进行决策也是企业决策的重要方法.在介绍弹性时,除了讲弹性的计算公式外,应着重介绍弹性的经济作用,我们可以应用收入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关系解释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因为人们对大米、小麦等粮食的需求并不会因为价格低而大量增加,也不会因为价格高而大量减少,粮食的需求对于价格的变动反应迟钝,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的丰收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进而引起价格的下降,但价格的下降不会使粮食的需求增加很多,结果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最后,教师在讲授经济应用数学时,改变以往从讲解概念到证明定理再到例题习题求解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应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提出问题的实际背景,突出数学建模方法的应用,并适当设计部分简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归纳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分析求解,达到应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应用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这门课程有兴趣,才能有信心学好这门课程.要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应用数学的兴趣,首先,要上好第一堂课,介绍经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其次,把讲授知识与引导学习结合起来.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活跃课堂气氛.由于数学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学生常常感到数学呆板枯燥.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重要.

4.解决考生考试的畏难情绪及对考试无所谓的态度

传统的经济应用数学课程考试方法单一,多为闭卷考试,考试结果都以分数显示,从而有的学生害怕畏惧考试,有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此也要适当的进行改革,一是考试的内容和目的,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考知识,考能力,也要考素质;二是考试方法要多样化,除闭卷考试之外,还可以开卷考试、大作业等方式进行考核;三是考试的次数可以适当增加,加强平时的考核.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不是在于考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经济应用数学我们必须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必须有配套的教材,教学的考核要从实际出发.要做好以上工作,除了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学习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得到学校教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支持.我院经济应用数学的改革,还存在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叶子祥.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4).

第8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向社会输送应用型、复合型、适应性强的学生,所以,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性改革。

一、以应用型、实务性构筑经济法教学目标体系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教学结构及教学走向,指导教学行为,并通过教学实施及评价考核,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反复探索中,最大程度地使教学目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最终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

经济法课程以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为核心内容,讲求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又注重经济法具体制度及其实际应用的讲解,使学生系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相关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各种相关法律制度,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能够在工作中熟练运用各种法律制度,并且能够以经济观指导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

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与会计学、公司金融、国家税收、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等专业课程有一定联系,经济法作为专业基础课,应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大纲应该结合经济管理系专业课程性质,培养管理类应用型人才,依据《经济法学》理论研究,增加部分教学内容,包括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其他市场主体法律、公司法、企业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通过经济法理论、法律基础及经济法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及法律素养,有助于学生进行专业资格考试。

同时,经济法应该突出应用型教学目标的设置,经济法课程强调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学生自学、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能够正确辨别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经营者的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能够撰写公司章程、合伙协议、买卖合同、劳动合同等常用法律文书;能够以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工作及生活中的简单案例;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应用经济法总论、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的理论分析问题,并能结合实际解决实践问题;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尝试理论或实践创新。

二、经济法教学大纲可以依据不同专业进行灵活调整

经济法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该依据教学目标整体结构体系在不同专业中有所侧重。财务管理专业、审计专业应该侧重于《会计法》《审计法》《税法》等课程的讲授,并注重与学生考取会计师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金融工程专业应该侧重《金融法》《财政法》等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更多的掌握国家宏观调控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市场营销专业应该侧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市场法律制度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所学法律专业知识有效规避法律风险;人力资源专业应该侧重于《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而工商管理专业则应该侧重《公司法》及公司治理方面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够在同一的经济法目标结构体系之下,不同专业不同侧重,因材施教,使经济法充分发挥专业基础课的作用,使专业基础课真正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多元化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提升教师团队的质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承担经济法教学工作的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法学素养。法学专业性强,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法律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这些绝非多看些法律专业书籍,多读些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就能实现的。但是,由于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教师极其匮乏,在教学工作中,往往由一些非法学专业的教师承担经济法教学,由于这部分教师不具备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体,不能触类旁通,多数情况是照本宣科,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针对法学专业教师比较缺乏的现状,学校可以开展职后教育,通过老带新、线上线下、外出培训、挂职实践等多种方式,对承担经济法教学工作的非法学专业教师进行有效的职后培训,加强经济法师资队伍的建设。

另外,由于法学专业实践性强,课程的讲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所以,经济法教学的师资队伍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更加迫切。对双师教师的解释有不同的理解,就法学专业而言,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或经历,能够将司法实践中的实体案例、程序案例有机融入经济法课堂理论教学中,将抽象晦涩的经济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及实际案例衔接,使之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四、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经济法课程内容庞杂,专业性强,所以,经济法教学必须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并重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明确划分重点讲授内容与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内容的设定应该能够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内驱力。

首先,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并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然后将自主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予以提示,并提供相关最前沿的参考资料,让学生初步构建学习框架;最后,引导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并形成学习笔记,教师进行审阅指导。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计入平时考核成绩,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又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高效完成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应该将实践性教学内容融入理论教学中,实践应用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落脚点,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教學全过程采用案例教学法。但是因为经管类学生法学基础欠缺,无法直接进行案例分析,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由学生进行相关案例的收集、归纳、分析、总结,然后分组上交老师,老师通过对学生收集案例的批阅,发现问题,并选取典型案例作为课堂教学案例,学生印象非常深刻,随着这类型练习的不断推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五、以案例的收集、分析、讨论为主要教学方法,并贯穿经济法教学的始终

第9篇

【关键字】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及途径

在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学科建设是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构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以及创新的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目标可以有效的促进本科院校的发展,全面的提高院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加强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不断的提高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型人才。

一、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定位

在未来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对于高素质的人才有着强烈的需要,所以在现阶段的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型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要加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创新创业性目标定位,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障经济管理学科自身特色与多元化特色统一的发展定位。在进行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目标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多元化的特色、加强创新创业性的举措,实现多学科发展的专业格局,提高经济管理学科的层次构造,要全面的覆盖专业领域范围,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侧重的进行,整合本科院校的资源,有针对的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经济学科,制定一个经济管理学科的技术性占领目标,提高本科院校领域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影响能力,加强本校的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进行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的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力量,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性,促进本科院校的长期发展。

第二,优化经济管理学科专业构造,提高学科专业布局的协调性定位。在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体发展。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分析学校的现有学科种类,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制定一个符合学校长期发展的专业学科布局,不断的优化经济学科的构造, 有效的协调学校的学科发展。要把经济学科、管理学科、法学以及其他相关的学科有效的联合起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科的共同发展。这是一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定位模式。

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途径选择

在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途径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国家的产业调整、区域经济建设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战略性目标,学校的自身定位相适应。

(一)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合理创新的建设途径。在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过程中要进行资源整合,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状况进行交叉融合的发展设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调整,对经济管理类的学科进行全面的评估,提高着发展规划,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完善和设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学科的特色教学,不断的创新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的路径。对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关注,把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长期发展作为路径选择的基础,其次整合证券、保险、财务金融专业,提高专业程度,同时也要进行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的专业的设置,有效的推动金融、信息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的借鉴优秀学校的发展优势,全面的促进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提高学位点建设,学位点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志,学校要构建专业的学术队伍、加强校园实验设备、提高人才培养,不断的深化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最后追寻创新创业性专业特色。本科院校的经济管理类学科要在借鉴其他高校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摸索出适合本校发展的创新创业性,要通过创新创业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提高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第一,提高经济管理学生的专业队伍建设,本科院校要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的经济管理的应用型教师队伍,要加强经济管理学术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缔造一批在区域经济管理、财政领域、金融领域、会计以及工商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提高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权威性,提高影响力。第二,构建学校经济管理品牌,提高精品教育。要着重的突出经济管理学科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凸显学校的教学优势、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设备等,要整合学校资源进行关联专业的建设,提高学校的重点专业。这样才可以全面的促进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长期发展。第三,拓展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性,加强对外交流。在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国际的发展趋势以及教学理论模式进行,不要固步自封,有效的结合国内外的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方法和措施,提高自身专业建设的科学性,要提高与国内本科院校的合作途径,提高建设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的优势,有效的进行资源共享,提高科研合作,提高对金融工程以及物联网、电子商务新型学科的建设;同时也要提高与优秀的经济管理学科学校的交流与沟通,要通过一些国际经济管理科研合作项目,进行技术骨干以及经济学专业性的培训和研究交流,加强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建设的创新创业性,全面的推进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建设。

三、结束语

在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性建设目标以及途径选择可以有效的推进本科院校的战略性发展,对此要提高经济管理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的进行目标定位以及路径选择。要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组织构造,加强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创业意识,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10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173 ― 0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本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与话题,其中贫困生、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一个需要好好研究与解决的课题。笔者以为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形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与病态心理学相对的理论支撑,为破解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与思路〔1〕。因此,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介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逻辑关联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和新型的心理学发展方向〔2〕,主张采用积极方式和心态去介入个体的心理世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注重个体心理世界的积极阳光层面的关注与激发,为破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困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向;本科院校贫困学生作为学校的特殊群体,各个方面均处于弱势境地,心理世界往往也是非常脆弱,非常需要激发他们内心世界积极向上的一面,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场域。因此,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

(一)积极心理学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内涵与价值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主要观点与价值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引进国土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与思潮〔3〕,主张采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展心理问题的解决,与病态心理学持相对的观念与方式。这种理论体系更能够有利于推动各类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够进一步促进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服务;能够极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创新,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和提升其实效性,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2.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内涵与价值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心理问题处理的一种方式,内涵丰富,包括心理干预的理念、内容、方式、主体、环境、效果的考评等。这种干预往往是外在的干预,当然也可以是自我主动的干预调适心态。

从价值视角来说,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具有很多的功能与作用。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干预能够及时把控与走进贫困学生的心理世界,能够及时引导贫困生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化解其心理纠结;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干预能够为贫困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极大提升贫困生学风的改变。

(二)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A的相关性

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为理论层面的积极心理学能够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指导,作为实践层面的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能够具体的应用、检验与完善积极心理学,具体情况如下:

一方面,从理论指导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要求其保持积极的阳光心态、采用积极的方式和选用充满正能量的项目与内容、营造阳光的氛围与环境来开展心理健康干预。

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来说,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大号舞台,是积极心理学的践行落实与检验考验,能够倒逼积极心理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二、当前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环视本科院校心理健康的干预现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情况不理想,从理念、内容项目、方式与平台、主体素质到效果的督导层面都需要好好改革创新一番。笔者认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应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就是积极心理学取向严重不足〔4〕。

1.心理健康干预理念层面的问题。采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好好选择与设计整合。但是目前高校在构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理念时,科学化的理念坚持不足,没有很好地把握好贫困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没有很好把握青年学生期望值变化的规律;系统化的理念坚持不足,往往就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没有深层次地挖掘贫困生心理问题背后造成的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专业学习方面的因素;积极向上的理念不足,往往将贫困生心理问题扩大化、严重化,没有将之作为贫困生作为一个成长的必经阶段来阳关地对待。

2.心理健康干预项目层面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发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所致,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需要关注与干预更多的方面。但是目前高校在构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项目时,规划设计不够,往往注重经济层面与心理层面的干预介入,重点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心理问题方面的事情,忽略与之相关的,贫困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社交情况、情感婚恋情况、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日常的生活状况、就业与职业追求情况的指导介入〔5〕,导致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项目单一化、空洞化;往往注重大学生成长层面的学生项目干预,忽略现代公民层面的素养项目干预。

3.心理健康干预方式与平台层面的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需要采用心理的、教育的、活动、制度等平台来进行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般高校往往注重就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注重心理方式的采用,比如谈话、情景体验、心理测试等均常常被采用,但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干预中积极使用,忽视了三观教育和红色文化在心理干预中的采用;忽略了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在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另一方面,往往重视传统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的采用,对网络平台的远程心理辅导作用开发不够,没有很好开发网络心理辅导热线。

4.心理健康干预主体素质层面与心理健康干预保障层面的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对干预主体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干预技巧与干预的心态要求非常多,但是目前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教师一般都是学工队伍的教师,这个群体很大一部分不是学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这很难为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提供强大的介入力量。同时,心理健康干预需要一定的条件与保障,但目前高校没有做好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心理健康干预的设施设备的供给。

三、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要求,提高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水平

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及其干预存在的问题,本科院校应该好好分析与研究,积极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将之运用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理念构建、内容设计、方式选用等方面,力求建构一种助推贫困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心理干预机制〔6〕。

1.注重心理健康干预理念的完善与创新整合,推动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可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要要高度重视,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理念的要求,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以一种爱的心态、理念去开展各项干预活动,贯彻一种爱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科学的理念,好好分析贫困生群体的优点、缺点以及心理发展规律,分析贫困生的弱势心态和期望值的变化规律;始终坚持系统的理念,将心理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运行,深层次地挖掘贫困生心理问题背后造成的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专业学习方面的因素,力求采多管齐下多策并举的办法来应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注重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拓展,尽力扩大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覆盖面与惠及面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项目与内容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直接客体,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务必要高度重视,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要求,不光要看到贫困生的问题,更要看到其优点,对其优点也进行干预指导;不光是要干预其经济困难和心理问题,还要干预贫困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社交情况、情感婚恋情况、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日常的生活状况、就业与职业追求情况、网络活动等,做好这些方面活动的心理调研、追踪、指导与积极干预介入,加大生命教育〔7〕、感恩教育与法治教育、幸福感的教育,力求形成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立体化网络建构,做到对与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的干预介入。

3.采用主动积极与正面激励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努力增强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吸引力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分析把握积极心理学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方式要求,尽量采用积极向上的办法来处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指导等结合起来,用积极向上的内容去教育启发贫困生的心理世界、生活世界、学习世界;将传统的谈话、心理测试、体验活动等已纳入积极向上的层面来看,尽量采用正相关的方式开展心理干预,多开展一些有益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和社团活动等阳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贫困生的自信自强心态。另外,积极开发网络平台的教育服务功能,建设网络心理问题辅导平台与网站,力求心理健康辅导移动化发展。

4.注重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心态与积极向上的环境构造,全力为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阳光的氛围。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的主体素质要求,加大对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教师们进行阳光心态的培育与重视,要求心理健康指导教师本身必须要拥有真善美的心态,拥有阳光和博爱的心态;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的建设,为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提供一个充满积极向上态势的文化氛围;加大各类心理健康干预的条件供给,尤其要做好开展心理活动、贫困资助等所需要平台、场地、经费、人力、物力等方面保障供给。

总之,贫困学生是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应该关注的重点,需要学校、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不同视角的探索与践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本科院校贫苦生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介入提供一种阳光的思维方式与行动走向。目前重要是,本科院校务必要改变传统心理干预机制,结合学生特点,建构积极向上的心理干预介入机制。

〔参 考 文 献〕

〔1〕谢念湘,赵金波,佟玉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J〕.学术交流,2011,(10).

〔2〕曾庆璋.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5).

〔3〕邵迎生.对积极心理学学科定义的梳理和理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

〔4〕麻彦坤.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03).

〔5〕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2012,(01).

第11篇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应用能力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O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Measurement

Economics Proficiency Training

WANG Junhu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Econometrics is a very practical subject; students applied econometrics ability is the basic task of teaching the new colleges. Articles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set forth in the econometric model, sample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of data, estimates and four test econometric models and econometric models applied economics students' proficiency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 econometrics; appl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

计量经济学依据理论和观测到的事实,运用计量模型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揭示实际经济规律。计量经济学所倡导的实证研究方法,把经济理论研究建立在可靠的事实之上,使之成为在经济学中具有核心地位的一门硬科学。在我国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门类中,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开设面最广的少数几门课程之一。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新建本科院校属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相对于理论型本科教育,新建本科教育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生产实践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成为本科教学的核心目标。计量经济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济学课程。计量经济学研究由计量经济模型设定、样本数据收集、模型估计和检验、模型应用四大部分构成,其中的每一个部分无不显示出与所观察的经济现象的密切联系。研究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在计量经济模型设定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设定是指在对经济活动的观察和对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一定的计量经济模型来模拟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科学地设定计量经济模型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通过对经济活动做个别的或特殊的观察,形成对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了解具体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熟悉具体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相互关系和决策依据。其次,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一般规律即经济理论,概括出影响经济变量的主要因素。第三,用适当的数学形式概括出经济现象的总体回归模型。在一般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都把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视为一个事先确定的问题,认为模型设定应依据经济理论,而经济理论又众所周知。其实这完全违背了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宗旨。计量经济学是对现实经济活动数量关系的模拟,现实经济活动所表现出的经济规律随着经济活动所处的时空环境的变化而不同,经济理论只是概括了经济规律的一般性而不能揭示其特殊性。例如,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就不能照搬西方的经济理论来设定计量经济模型,同样研究某个区域经济问题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全国的计量经济模型。因此,进行计量经济模型设定需要注意其实践性。在实践中观察经济活动,不但是科学设定计量模型的要求,也是模型估计、检验和应用的基础,还是进行模型理论和方法创新的基础。

怎样在计量经济模型设定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参加经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察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从2013年开始我们与洛阳商报社联合开展了洛阳商圈指数的调查和,该项活动由我院组织百余名学生组成的调查队,在全市的6个主要零售商圈开展每月2次的现场商业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商圈内顾客的流量、构成、收入、消费、满意度评价和意见建议等,还包括商圈内商场和店铺的规模、经营种类、经营状况、租金水平、经营评价和意见建议等,以及商圈的交通状况等。通过商业调查,把学生从一个理想的理论世界带到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把在日常生活中视而不见的购物消费看成一次次的经济活动的观察和思考过程。商业调查使学生了解到了市场上交易主体及其需求的多样性、交易环境和影响因素的多变形、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等,为经济研究和分析培养了直观的感觉,为设定计量经济模型奠定了基础。

2 在样本数据收集整理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

通过观察和理论分析所设定的计量模型是一个理论模型,模型中参数的求解需要使用研究经济总体的全面调查数据。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不可能得到全面调查的总体数据,通过对总体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得到样本数据用于计量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是唯一可行的选择。样本数据不但关系到计量模型的估计和检验,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应用结果。此外,样本数据的类型还关系到设定的计量模型的类型。如果我们得到的解释变量只能用0和1或者1、2、3、……来表示它们的不同性质,我们应当设定含有虚拟解释变量模型;如果我们得到的被解释变量只能用0和1或者1、2、3、……来表示它们的不同性质,我们应当设定离散选择模型。在线性回归模型中,是选用对数模型、半对数模型还是非对数模型,还需要通过对变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分析后作出选择。

一般认为,数据收集和整理是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应当交由统计学课程教学来完成。这一观点前提是统计学课程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所需的全部经济统计知识,而现实的情况是在19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统计学教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是以数理统计为核心的推断统计,之前以描述统计为核心的经济统计内容被大幅删减,对统计调查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及分析只作一般讲解,没有针对某个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学生甚至不知道产量是生产的合格有用产品数量,又能如何让他们评价产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对产量数据进行再加工处理呢?即使统计学课程把系统完整的内容教给学生,也不能指望统计学老师能够教会学生数据在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如何运用。因此,数据问题不是统计学的任务,而是计量经济学的任务。样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必要的加工处理是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得到专门的训练。否则,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就会掉入“数据陷阱”,被已有的数据所左右,脱离开所研究的实际经济问题。

为了让学生对数据搜集和整理过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借助于商业调查项目让学生承担样本数据的调查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调查方案、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的设计,独立完成现场观察客流量、采访顾客和访问商铺等具体收集商业数据的工作。在完成数据收集任务之后,对所收集的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对缺失数据进行有根据的补充和合理推算,最后对审核无误的数据进行分组、汇总和系统存储,利用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得到的系列数据进行比较,编制商圈指数。通过商业数据的调查和整理等统计工作,使学生对样本数据的生成过程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学生在看到统计数据后不再把它们仅仅视为一些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在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样本单位选择的随机性、客流量的观察误差、访问调查中问题表达是否准确易懂、顾客和经营者对调查的配合程度、一些设计中未考虑到的因素等等都会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数据的因素也正是计量经济模型必须认真对待,想方设法在模型的设定、估计和检验中加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阶段的训练,学生学会了思考在经济研究中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如何得到所需要的数据、得到的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数据的背后会隐藏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模型的设定、估计和检验产生什么影响等等。

3 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和检验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

设定好的计量经济模型是总体回归模型,模型中的参数需要用合适的样本数据进行估计,求得样本回归模型。然而样本回归模型能否代表总体回归模型必须通过严格的检验。在计量经济学中,一个计量模型最终的应用前提是它必须经过经济理论检验、统计学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不同类型的模型具有不同的估计方法和统计学检验方法,不同研究问题有不同的经济理论检验方法,解决不同的随机扰动项假设偏差使用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检验方法。因此,计量经济学被称为一门方法论学科,正确选择模型估计和检验的方法是学好和用好计量模型的关键。然而,正是经济理论和计量模型的多样性以及经济数据的复杂性,造就了计量模型估计和检验方法的博大精深,计量经济学研究几乎用到了所有的数学知识。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不可能涵盖大部分的计量经济学内容,教学中所能涉及的数学知识也不可能太多,那么怎样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和检验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呢?我们的做法是正确使用计算机软件这一工具。

可用于计量经济分析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Eviews、Stata、SAS、SPSS等。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使用Eviews软件并辅以Excel软件。选择使用Excel软件主要是基于它具有全面的普及性,易得性强,学生操作基础好,用它处理数据方便快捷,而且能够直接与Eviews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对计量软件的应用我们安排了课内验证性实验和实训专用周综合实验两部分的内容。验证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案例分析相对照,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建立Eviews文件,如何正确使用Eviews命令完成模型的估计和检验。实训专用周综合实验的目的是在掌握基本Eviews软件操作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实际问题。无论哪一部分的实验,都要求从数据的统计特征、估计方法的适用性和检验方法的适用性等方面严格Eviews的软件操作,杜绝不加思考随意选用Eviews操作命令。例如,在对回归参数作F检验和t检验时,要求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或者是大样本数据;如果用小样本数据估计回归模型,对参数进行t检验要求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用Eviews的JB检验),否则检验用统计量可能不服从F分布或不服从t分布,F检验和t检验的结果将不再有效,检验将毫无意义。又如,如果模型的等式右边存在滞后一期的被解释变量时,不能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因为滞后一期的被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相关,不符合古典假定,应当采用工具变量法估计模型。

对各种估计方法的理论推导过程和参数估计式虽然复杂难记,但计算机软件为我们一一化解。这时的应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如前所述的各种估计和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和对输出结果的准确解读。对Eviews软件的估计结果,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出样本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模型的拟合优度以及F检验和t检验的结果,用经济理论检验回归系数的符号。对Eviews软件进行各种计量经济学检验和统计检验要求能够准确写出检验用的模型、检验用的原假设和被择假设、检验用的统计量以及进行决策的基本准则。对检验的输出结果强调能熟练地掌握p值的阅读识别和p值的决策准则(即如果p值小于检验用的显著性水平,则拒绝原假设)的使用。在一般的教科书中,强调把检验用统计量值与临界值比较进行检验决策(即临界值决策法),而忽视了在用计算机软件估计和检验模型时最简单易行的p值决策法的使用。其实,在统计学的假设检验决策中,临界值法、p值法和区间估计法所得出的检验结论是完全一致的,这在用Excel软件进行经典回归模型估计的输出结果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4 在计量经济模型应用阶段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

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是在对正确设定的模型进行正确估计和检验之后,对研究的经济变量进行经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以及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等工作。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进行经济结构分析,是用所估计的样本回归模型对所研究的经济关系进行边际分析、弹性分析、比较静力学分析等定量考察,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经济预测,要求研究者综合利用各种经济原理,深刻洞察经济现实的运行状态和过程,把握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趋势,正确判定模型外生变量的数量,代入经济模型预测被解释变量的数量。进行政策评价,要求研究者对经济系统中决策主体的决策机制和决策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解决现实问题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然后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各种可选方案的实施后果进行模拟测算,从而评价各种决策方案。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要求研究者对已有经济理论的形成条件和环境有深刻的理解,用计量模型模拟经济理论中的经济关系能把握其核心,所用样本数据准确完整,模型估计和检验正确可靠。在此基础上,如果模型估计和检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就验证了既有理论;如果与理论不符,就可以修正既有理论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由于现实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全面掌握计量模型的应用并非易事,它需要长期的工作生活体验和经验积累。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当从基本的经济结构分析和经济预测应用抓起,培养学生计量经济模型的综合应用意识。对计量模型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是通过计量经济学实训专用周来完成的。在实训专用周内我们给学生安排了以消费经济问题为专题的计量经济研究,要求学生查阅关于消费的基本经济理论,收集特定区域的居民消费的相关变量样本数据,设定计量模型,进行模型的估计和检验,研究用已有经济理论模拟该区域居民消费行为的适用性,对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作为一项综合研究,实训过程并非简单的教材案例复制过程,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扩展综合。例如,学生对河南省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不但建立河南省全体居民的消费模型,还要建立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型和河南省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型,进而比较3种不同消费群体的经济规律有什么不同,从而提出针对不同居民群体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而对于洛阳市消费模型的研究,学生利用商圈调查数据建立不同商圈顾客的消费模型,通过不同商圈模型的结构分析、预测分析和政策分析,结合调查中对各个商圈的区位特征、经营定位、业态布局、服务水平等的综合分析,提出改进商圈经营的管理建议。

计量模型的应用是以模型的正确设定、估计和检验为前提的。在计量经济学教材中,各章节讲授的内容都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安排的。例如,简单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两章只介绍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它们都假设随机扰动项完全符合古典假定,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等各章只假设存在一种违背古典假定的情况,而在我们实际设定的经济模型在估计中各种违背古典假定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实训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所设定模型进行包括经济理论检验、统计检验、多重线性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自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和设定误差检验等各种可能的检验,在检验中验证模型设定的适用性,进而调整和优化计量经济模型,以保证最终所应用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统计和计量经济性质。对计量模型应用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是对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的综合训练,对学生今后从事经济和管理工作,提高研究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科学。计量经济学在它的模型设定、样本数据收集和整理、模型估计和检验、模型应用四大基本环节,都强调与实际经济问题相联系,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新建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必须坚持培养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能力。让学生参加教师实践性科学研究项目,使他们实际参与观察社会经济现象,收集和整理经济统计数据,思考经济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对于他们更好地学习领会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掌握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在系统掌握各种计量研究方法的基本应用条件和要领的前提下,把握好计量经济软件的应用技巧是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从研究实际经济问题出发,通过综合实验,让学生独立完成特定经济问题的实证研究过程,在学生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洛阳理工学院重点教研项目“《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汪同三,王丽.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之路[J].科技促进发展,2010(5).

[2] 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3] 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第12篇

一、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功底存在欠缺。现在许多高校在经管类专业招生时是文、理兼收,同一个专业内文理科学生共同学习。由于高中文理分科教学,文科生的数学功底相对薄弱。从近几年的数学高考大纲来看,与理科相比,文科去掉了所有的概率、排列组合等相关知识点,同时对大部分的统计内容都只了解层次,而这一部分知识都是经济统计中的基础部分。即使同为理科学生,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的难度要求也不相同。学生对数学基础的掌握程度不同,使得统计学的学习效果差异明显,容易导致课堂上有的学生认为内容非常简单,有的学生却像听天书一样,无法理解。

(2)学科思维方式不同。统计学作为一门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涉及微积分、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多门数学理论,特别是在推断统计部分,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推理的能力。与统计学要求恰恰相反的是,经管类专业学生追求的是创新能力与创造性,体现形象思维,因此逻辑推理能力较弱。这种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受不到统计学的乐趣,进而对统计学的学习失去兴趣。

(3)对统计学学习缺乏重视。高校学生大多根据兴趣选择自己的专业,在选择了经管类专业后,大部分学生认为统计学与自己专业关系并不密切,与未来升学就业距离更加遥远。在实际教学中,统计学因大量应用数学知识而被认为是一门枯燥难懂、不易学的数学课程,甚至有学生认为统计学比高等数学还要难学。相当一部分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了文科专业,跟数学没有关系,进而对统计学的学习非常不感兴趣,对统计学学习缺乏主动性。

y计学和其他主要专业核心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大二或者大三开课,学生课程负担较重。同时,这段时间往往学生也在努力学习,争取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同时,学生认为统计学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联系,学得好与不好关系不大,而且也不是考研主要科目,所以对统计学的学习缺乏重视。加上学习考证压力较大,时间精力有限,导致对统计学学习要求停留在及格就好的学生大有人在。基于以上种种情况,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2.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依赖多媒体。统计学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公式、图表以及数据,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往往选择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进行讲授。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视觉冲击力强等种种优点,但是由于提高了讲课速度,教师在课堂时间内可以讲授大量知识,反而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学重点,进而使学生无法完全记忆、领会、消化所学知识。同时,由于教师按照多媒体设置好的内容讲解,无法根据学生的反应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式与内容,与学生缺少及时的沟通与互动交流。

(2)过分重视数理推导。统计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其他应用型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相比,大部分教师还是侧重于基本数学原理的讲授。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统计学涉及的数学理论知识,往往从概念讲到公式推导,再到例题讲解和习题的联系。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这种过分重视数学推导,缺乏统计应用方法讲授与统计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使得统计课程与现实脱节,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缺乏专业针对性。目前的统计学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统计理论进行介绍,而这些理论知识无法与学生学习的专业紧密结合,使得学生无法理解统计学对经管类专业的支持作用。在教学方法方面,大部分教师不进行区分,不管哪个专业都是用同样的教材、教案,甚至是相同的案例,不去考虑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重视程度,甚至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统计学的兴趣。

(4)考核方式单一。目前统计学课程的考查主要是以闭卷的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种考试模式严格依照教学大纲,主要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公式为主,可以充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却无法考查学生对统计学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考试方法也导致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重视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3.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课程教学不连贯。高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统计学”两门课程,市场营销专业还开设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则开设了“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上述课程都是统计学课程或者是统计学的应用课程,教学内容存在大量的重复内容。各高校现在往往是不同的课程由不同的教师负责,多数教师只关注于自己所教学的课程;学校在制定课程标准和培养方案时也没有通盘考虑课程之间的联系与相关性。由于相关课程教学不连贯,很容易导致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大量重复的内容,每门课程所独有的内容也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浅尝辄止,无法进一步深化学习。

(2)教学实验、实训环节安排不合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作用以及设备条件的限制,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广泛存在。首先,目前的统计学教学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知识作为一项补充,学时普遍较少,且课时设置不合理。其次,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的手工计算为主,实验手段落后。最后,实训课程欠缺。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验课程,都应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为目的,而实训项目则是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最好的方式。但是目前高校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训项目设置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

二、对策与建议

1.强调人文统计,培养统计思想

统计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小组工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理思维方法的重要课程,它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所提供的帮助远远大于统计知识本身。统计学为人们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从数量方面认识世界的具体方法。因此统计学属于方法论科学。因此,从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统计教学应注重人文统计、统计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统计素养,树立正确的统计观念。一方面,要从思想上让学生注重统计思想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统计思想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统计地看问题”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运用统计来进行定量分析。

2.学大纲,提升教学水平

目前,学校往往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之后开设“经济统计”,之后继续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 “计量经济学”等课程。而推断统计在数理统计和统计学中都有涉及,抽样方法等内容在市场调查与统计学中都是主要内容,而回归分析也出现在“经济统计”和“计量经济学”中。所以在编写统计类课程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时,应注意前后的连贯性,突出每门课程色的部分,避免重复知识点的出现。

在授课过程中,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大量数据的呈现、图表的展示以及课堂练习可以使用多媒体,而公式的推导、习题的解答过程应采用板书的形式,这样可以控制课堂进度,既提高效率,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

3.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应用

经管类的统计学教学不是培养统计学专家,而是培养掌握一定的统计技能,具备应用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经管类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数理公式的教学是不合时宜的,而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地与具体专业相联系,让学生迅速掌握统计的应用。因此,在统计学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会有更好的效果。

4.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增加教师科研项目

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验课程的课时。如果没有运用统计软件进行试验,则课堂教学中只能采用小样本的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讲解,效果不明显,应用性不强,只能停留在理论介绍的层面上。因此,合理的实验课时和统计软件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在加强试验课程的同时,实训课程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感兴趣的方面,选择一个需要进行统计调查、整理、分析的现实问题进行实际操作,从收集数据到整理数据再到选择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并得出结论,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可行的实训方案,同时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与案例积累,为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授课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5.改进考核方式

在学习评价环节,应避免单纯地使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要把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包括进最后的考查范围内。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用小组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查。实验课程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提交分析报告。而实训课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提交报告。而利用最后的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每一种考查方式按比例计入最终成绩。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单纯书本知识的掌握不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才是教学工作的重心。本科层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应该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培养能够运用定量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把统计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本科院校;环境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38-02

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动能量损失及有压管流和明渠流等。由于该课程涉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等,基本概念多且抽象,对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因此学生普遍感觉学习较为困难。流体力学课程一般在第4学期开设,开设在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等课程之后。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针对流体力学抽象概念多、数学分量重、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授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针对专业特色和课时量,优选教材

流体力学分为理论流体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前者适用理科专业方向,偏重理论;后者适用工科专业方向,着重于工程应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应选用偏重于工程应用的工程流体力学作为教学内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尤其是侧重于水处理的环境工程专业,其流体力学的知识主要用于解决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的流体力学问题,课时量被压缩到50个课时左右。因此,要选用适用于较短学时,并且侧重于水力学知识的教材。教材要能够与时俱进,精益求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能够涵盖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有压管流、明渠流等基本内容。教材要有一定的例题和课后思考、复习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能附有实验演示的光盘。

二、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普遍反映流体力学很难,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W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肯花时间去钻研。确实,流体力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绪论课时,要让学生了解流体力学的任务以及在专业及后续课程中的作用,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流体力学提出明确要求,如哪些内容需要掌握,哪些内容需要了解,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树立学好这门课程的自信心。[1]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重点

流体力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公式的推导和理论的理解,以及用理论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流体静力学这一章中,关于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推导,就涉及高等数学中的连续函数和泰勒展开式等,这是一个难点,对学生的高数基础要求比较高。而求解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解析法,一种是图解法。解析法要求学生有工程力学的静力矩和惯性矩的知识以及基本的几何知识,此法的压力中心在受压面的形心的下面,与形心不重合;而在图解法中,静水总压力的压力中心与压强分布图的形心重合。虽然课上教师反复强调两种方法的区别,但基础差和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仍然一头雾水,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应尽量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最好还能结合模型进行讲解。例如可以借助一块平板,将其置于水下,标注其形心和压力中心的位置,再将平板与一棱柱体结合,分析压强分布图的形心位置。这种形象地讲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可充分利用图形、图像、声音、录像将教学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教学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学生知识面。[2]但多媒体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一晃而过,当时学生感觉很好, 但真正留在脑海里能掌握的内容却很少,这容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因此,流体力学的教学要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在进行公式的推导和例题的讲解时,最好使用板书,这样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增加记忆的时间;而在讲解流线和迹线等比较抽象的内容时,可以采用动画形式,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流体力学的学习讲究系统性,各章之间又相对独立。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应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复习,并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对上节课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每一章节开始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以及与前后章节的联系,每学完一章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对于重要的内容,教师在课上讲解的时候要明确指出,回顾的时候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提问,在一章讲完归纳总结的时候,要再次强调这部分内容,相信这样可以使学生印象比较深刻。

四、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

流体力学往往有0.5个学分的实验课。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实验结束后,应让学生整理实验数据,总结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发现其中的规律,这非常重要。[3]很多教师的做法是理论课全部讲完了,再集中上实验课,这种做法有利有弊。优点是学生在上完理论课后,在实验课上教师再讲解一遍实验原理,可以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弊端是上理论课时,教师不能形象地讲解,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上实验课时,教师再讲解一遍,费时费力。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其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工作。尤其在总课时量被压缩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实验课的时间,将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流体力学中的很多内容,例如雷诺实验,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都可以在实验室进行讲解,一边讲解,一边实验演示。还可以在流体力学实验室中增加多媒体设备或者其他可视化设备,课前让学生预习,课上讲解完理论,直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课后处理实验数据。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一举数得。

五、加作业环节,改革考核方式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课后作业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4]当然,布置作业不等于搞题海战术。例如,关于典型的三大方程,即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的应用,有三种类型的典型题目,即弯管内水流对管壁的作用力,水流对建筑物的作用力和射流对平面壁的冲击力,每种类型的题目可以布置1~2道作业题。而关于求解作用在平面上和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题目形式多样,压力体的形状灵活多变,可以适当多布置作业题,让学生尽可能多掌握各种类型的题目。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专门安排习题课。这样一方面可对学生所做作业进行点评,剖析典型例题,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另一方面,这也可给学生提供了课堂讨论的机会,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能对学生思维进行锻炼,让学生触类旁通。[5]除了典型的计算题以外,习题课上还可以设置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等,避免学生重计算,轻概念。

目前,在考核方式上,一般是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60%。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兼顾了期末考试和平时表现,但也存在弊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平时作业做得不错,但期末卷面成绩非常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能是平常作业存在抄袭现象,上课虽然出勤率高,但课上听讲不认真。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少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例如平时成绩占10%,期末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20%;另一方面,实验成绩单独计算,而在理论考试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练就“火眼金睛”,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一是对作业雷同的现象,一律给予当次作业不及格;二是要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于回答问题的情况、课上表现等都要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方面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考核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总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流体力学的教学应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定位相结合。应在总课时量不增加的前提下,优选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研发、设计小型实验装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厚基础、善实践、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羽,张仙娥.环境工程专业《流体力学》的教学探讨[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4):156-157.

[2] 宿程远,张建昆,陈孟林.师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17-118.

[3] 王伟.土木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研究[J].山西建筑,2008(21):182-183.

第14篇

专接本是江苏省教育厅在普通高校中开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开放、灵活、高效等特点,是高职高专院(校)参与自学考试本科层次教育的有益尝试,是衔接本专科教育、改革自考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2]。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于2014年6月始,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专业专接本工作。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指导下,我们切实履行主考学校的职责,充分利用我校护理专业优质的教学资源,满足江苏省各卫生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护理专业专科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扩大就业竞争力的需求[3]。

1.护理专业专接本的调研活动

为更好地培养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确保护理专接本工作的良性发展,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在护理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相关专科院(校)召开专题研讨会,并赴省内、外兄弟高校开展调研活动。

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序开展专接本工作

2.1遴选优质的专科院(校)作为专接本对接单位,为护理专业专接本提供教学保障。

针对护理专业的特殊性,为保证专接本工作的顺利开展,遴选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办学质量较高的专科院(校)开展专接本工作。要求申报对接的专科院校为江苏省卫生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每年护理专业招生人数在300以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在98%以上。

办学条件与设备能够满足专接本办学需求,学生在校能够共享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文体场所、餐厅、宿舍等资源。经相关专科院(校)的申报、组织对专科院(校)的实地考察以及我校审核研究,决定从2015年开始在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八所高职院(校)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专接本工作。

2.2通过招生宣传选拔优秀的专科学生,为护理专接本提供生源保障。

在宣传阶段,引导高职院(校)根据生源状况和办学条件,面向本校护理专业在籍学生举办专接本,不得跨校组织生源,不得安排插班生。在各类宣传中,凡涉及护理专业专接本,均须明确说明其自学考试性质;凡涉及南京医科大学,均须经我校审核同意。

在组织生源阶段,选拔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护理专接本的学习。要求专科成绩排名前30%的学生才能报名参加学习,通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才能报名参加本科实践环节考核。

2.3科学合理的考试计划,为护理专接本提供品质保障。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思想已达成共识,但现行的考试方式制约教学改革的深入。因此,高等教育进行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2.3.1调整急救护理学课程的考试方式。

急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临床护理判断与决策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本科段)的考试计划中急救护理学课程采用传统的理论考试形式,弱化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为保证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将急救护理学课程的考试方式由理论考试调整为实践应用考核。

2.3.2增加护理程序应用和护理实践技能两门课程的实践考核。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有娴熟的救护技术,甚至直面急诊科室和ICU,于第一时间识别并解决危急病人的问题[4]。护理人员需要长期在行业一线工作,最需要的是实践操作技巧和能力。然而,在护理专接本的考试计划中,实践考核较少,难以满足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需求,因此增加护理程序应用和护理实践技能两门课程的实践考核。

2.4合理安排集体备课和教学计划,为护理专接本提供质量保障。

2.4.1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专科学校的师资培训,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促进护理专接本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组织我校护理学院的资深教授研究自考护理专业的课程特点,对专科院(校)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有效帮助任课教师深刻领会教学内容和考试大纲要求,实现本科的理论知识和专科的技能特长有机融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2.4.2结合专科院(校)教学安排,合理安排专接本教学计划。

护理专业专科最后一年教学主要为临床实习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同时也是专接本学制的第一年。护理学专业的毕业实习质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专接本教学计划可结合专科临床实习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安排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保证并促进专科教学任务的完成。

2.4.2.1专科院(校)在安排专接本学生实习单位时尽可能方便学生返校参加专接本课程的学习。

2.4.2.2专接本第一学年主要安排理论教学。将理论教学与专科段的实习相结合实行分阶段教学。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前,安排第一阶段理论教学,学生进入实习的中期安排第二阶段理论教学,参加专接本10月份的考试。学生实习结束后结合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安排第三阶段的理论教学,参加专接本4月份的考试。

2.4.2.3专接本第二学年以实践教学和部分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安排尽量前移,给学生流出择业的时间,毕业前安排实践操作考核。

2.5首次全国统考成绩分析。

通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教学,9月份的摸底考试后及时考前辅导,10月份共633人参加英语(二)、外科护理学(二)和护理学导论三门课程的考试。除英语(二)课程是所有考生全部通过以外,其他两门的通过率如图1和图2所示。从图1、图2可以看出,各专科院(校)两门课程的通过率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能因为各个专科院(校)对护理专接本的认知程度不同;可能因为专接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科院(校),每个学校都拥有各自的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其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可能由于专接本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有的学习游刃有余,有的则学习压力很大;也有可能由于专接本学生在经济、学习、就业等诸多思想包袱下,专接本学习时的动力不够等。

图1 八所专科院(校)外科护理学(二)的通过率

图2 八所专科院(校)护理学导论的通过率

3.护理专接本工作的对策

3.1强化认识,加强管理。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学生在校求学是为了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层次。这个需求层次对于专接本学生而言,最具体的体现是毕业后能从事并胜任一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就取决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及态度[5]。目前,专接本学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比较尴尬,某些学生在了解社会对其学历认可程度之后学习动力会有所下降。相关机构应该强化对专接本项目的宣传力度,规范用人单位对专接本毕业生的接纳认可口径,对待专接本的学历,社会本身应该采取更客观宽容的态度,明确专接本毕业生的指导薪酬标准等。

3.2加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助学督导工作。

为了做好教学工作,各专科院(校)在我校的指导下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教研活动,但仍然存在部分任课教师对专接本的研究不够、教学缺乏针对性等现象,影响护理专接本的教学质量。同时,专科院(校)之间的教研活动仍处于空白状态。因此,要高度重视专接本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一是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学校层次教学向自考助学的转变;二是加强教学研究,通过我校安排的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与各专科院(校)间的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强化教学科研工作,并适时召开教学研讨会。

在对专科院(校)进行助学督导的过程中,我校应根据考试计划的安排督导教学安排,不断加深对自学考试规律的认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切实提高课程通过率。各专科院(校)也应成立校级督导组,开展定期督查,形成反馈和纠偏机制。

3.3加快护理专接本的题库建设步伐。

在优化专业设置、强化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我校组织护理学院的教师和各专科院(校)的教师共同对历年真题进行研究,探索题库建设方案,加快建设护理专接本的题库,不断提升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第15篇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功能。学校人力资源是学校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主体,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无定法”,管理也无定法,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开发、配置、使用、评价诸环节。即一是对学校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合理使用,二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发展。指的是学校高层管理者运用科学方法,发现、发展和充分利用教职工的士气和创造力,以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效率、效果和利益的活动。如何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众多教师充实到了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第一线。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已成为摆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前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功能。学校人力资源是学校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主体,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作为社会资源一部分,也表现出了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性。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其他资源的配置都将以知识为核心,学校人力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不只是具有一般劳动(工作)能力的人,而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主宰者,是知识资本的使用者以及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是社会人力资源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智力性。想象思维能力是学校人力资源的动力,学校人力资源的工作能力和创造精神随年龄而增长,到老年期会逐渐衰退,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周期性。三是教育性。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源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提高的主要途径。学校人力资源即教职工的责任和功能就是教育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资源。四是育人性。它是学校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人力资源的重要标志。学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知识经济的全面到来,使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纳入了创新的日程。“教无定法”,管理也无定法,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开发、配置、使用、评价诸环节。即一是对学校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合理使用,二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发展。指的是学校高层管理者运用科学方法,发现、发展和充分利用教职工的士气和创造力,以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效率、效果和利益的活动。如何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非理性管理理念

1、一切管理坚持人本管理,体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做到人文关怀,发扬人文精神,就能使事业兴旺发达,政通人和,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学校管理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着其特殊性,但它也是一种用人治事的活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与时展的要求相一致。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学校原有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自觉地创新热情,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以人为本”的治校方略,显得尤为必要。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和教师投入的多少。教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导者,在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都发挥主导作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发展的高素质的学生,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应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认为:人的积极性的激发主要在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个基本方面的正确处理。所谓保健因素主要指工作环境,包括各项政策、条件、福利等由此可见创设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是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创设,首先在于培育一种真诚而和谐的人际关系,热烈而有序的工作气氛。在真诚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工作,人们就有一种安全感,无需谨小慎微,惶惶然唯恐被人抓住小辫子。这样工作起来就心情愉快,热情高涨,工作效率就高。学校的工作气氛应当是热烈的,热烈显示出有生气活力,但不能太紧张,太呆板。要有序,有序就是要有节奏,要宽松愉悦,有弹性,有自由度。教学工作不能光看时间几何,更要看用心多少。

2、重视精神激励。在教育体制创新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制度约束只是基本要求,激励人才是最高要求。约束机制拉不开教师发展的档次,而激励机制更能发挥人的全部潜力,人的需要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因此激励也应有精神激励。在校本管理中,马斯洛等人的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除了经济的获取外,有着不同的需要水平,他们追求社会交往、自我实现以及发展的机会。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在物质待遇得到基本保障之后,更看重的是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有目标激励、信任激励、肯定激励。目标包括群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群体目标是一个群体所在成员在某个时期统一的价值取向,是凝聚人心的基础。个人目标对完美的需求,是个体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信任激励,信任是相互的,领导对群众信任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对人只有诚恳、诚心、诚意,才能有对人的信任。肯定激励,要肯定教师的劳动,特别要肯定教师的工作成绩,使做出成绩的教师得到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地位。

学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管理的“非理性管理”。使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都能各得其所,根据各自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获得相应的收益,无疑直接决定和影晌着经济运行的质量、规模和效率。

二、采用合理的教师工资机制和薪酬制度

1、工资机制最重要的作用和最基本的功能是促进劳动者之间展开就业竞争,并通过竞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劳动技能,在工资机制调节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下,科学文化素质高、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比素质差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高,这样有利于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掌握专业技术,从而大大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脑力劳动就是多倍的体力劳动,教师人才资源的劳动就是多倍脑力劳动的总和。学校人力资源的核心是专任教师队伍,教师人力资源是人才资源,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是一笔最可观的人才资源。知识经济格局的形成,使知识和知识性劳动正在取代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教师人才资源理应得到可观的劳动报酬。由于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财政面临着困难的境地,教师劳动报酬的地区性不平衡表现得异常突出,教师劳动报酬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教师劳动报酬方面改革和运行,如实行年薪制、结构工资制,从某种程度上讲,提高了教师的经济报酬,教师劳动报酬也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知识型企业、学校的分配模式将由职务工资向能力工资转变。公司的财富增值,不仅仅取决于管理领导者的领导才能,而且越来越取决于雇员的智慧。同样的道理,教师人才资源是学校同样的道理,教师人才资源是学校的核心资源,是学校和效益的拥有者,保持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型雇员与其他人员应有的差距,即使因工龄、年龄等原因在职务上处于同一层次的雇员,所担负职务的大小并非获高薪的理由,更关键的是雇员所负职责的能力和所作的贡献。“岗位靠竞争,报酬靠业绩,重能力,重水平,重表现”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政策。教师人才资源是学校的核心资源,是学校和效益的拥有者,是保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对外具有竞争性,对内具有公平性,对个体具有激励性。然而,当前不少高校采取的仍然是“消极薪酬政策”,不重视对教师的激励,绩效薪酬所占份额过小,甚至根本没有。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尤其不利。以在某高校工作近两年的一青年教师薪酬构成为例,其在该校的全部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工资及岗位津贴,没有课时津贴、科研津贴等,绩效薪酬缺失。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实发工资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自然增加了几百元之外,岗位津贴没有任何变化。据了解,虽然该教师所在的某高校去年进行了岗位津贴的调整,虽然该青年教师工作很卖力,一边上课,一边搞科研,还同时担负沉重的学生管理工作,但岗位津贴一年不到5000元的标准丝毫未变。

不考虑工作绩效的薪酬发放办法非常不利于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绩效薪酬的核心是教师薪酬水平随个人、团队绩效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制度下,高校据以付酬的是教师通过努力实现的对学校有价值的产出、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与学校相匹配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有利于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行为。因此,绩效薪酬与岗位薪酬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相对而言,岗位薪酬提供基本保障,而绩效薪酬则重在激励。当教师绩效能够得到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报酬时,教师对于公平感和成就感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同时得到满足。

三、遵循教师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基础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学科从国外引进洪堡学者,重点专业设立博士点等等,都充分显示了学校对教师人才成长的重点培养。

1.衡量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的标准,不仅是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数量而且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力、分析力和理解力的综合水平。教师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是教师人力资源成长的指导思想。个人或单位应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和培训,从资金上保证学习和培训,从制度上促进学习和培训的实施,要切实树立起育人是用人的基础。人才的本质是创造,创造不是凭空出现的,创造动机是打开创造能源的闸门,需细心的培养。在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中,要鼓励人才的创造性,要改造不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土壤”。创造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进入这种状态后,创造性就会持续高涨。人的才能的发展度与其付出有效劳动以及未成年时期所打下的基础的要求,即必须勤奋。在依据自己最佳才能、选准成材目标前提下,需要过滤信息,集中精力,目标始终如一。只有专注某一专业,才能作出成绩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丁0,为我们设立了与世界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操作平台”。如何操作这个“平台”,对学校教师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增强和转变。对学校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

2、人力资源,有的学者称之为“人力资本”,它是一种活的资源,具有可开发性,所以成为经济活动中,也是办学中的一种最宝贵的要素。目前学校已形成的制度:第一,全员聘用制。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工作人员(本科以上学历,博士除外),均登广告(校园网、招聘会)公开招聘,进行初步考核合格后,经双方同意,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合同期2-3年不等(试用期半年至一年),可以续聘。合同中详细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工作任务与待遇,以及辞聘解聘的条款。

第二,目标责任制。学校每年都有明确的总目标。围绕总目标,对招生、教务、学生、总务等处室都有分项责任目标和公共目标,各处室对每个工作人员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职责,对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效果也有明确的规定。第三,考核评比制。考核评比制。将上述目标量化,如规定教师每周讲授若干学时,重复课学时数要乘以一个系数。对于难以量化的内容,则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考核,也可召开工作对象座谈会的方法考核。每学期结合期中教学检查,由学生对教师的讲授质量进行评教。统考课的成绩实质上也是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考核情况,实施奖励,任课教师每学期评一次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师奖和精品课奖,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

此外,还特别注意进行感情投资,如教师节慰问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春节给教师拜年,开师生联欢晚会、师生运动会等,这些都加深了学校与教师、学生相互间的感情,形成和谐融洽、积极上进的氛围。教师的工作在本质上并不是靠规章、程序的制约进行的,并不是依赖什么样的指令,规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而是主要依靠他们自己的认识、觉悟和能力,依靠他们的事业心、使命感以及由此而产生对工作目标和自身修养目标的执着追求的热情,以至最终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思想、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