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的经验范文

农业发展的经验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发展的经验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发展的经验

第1篇

关键词: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3-0097-05

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也是现代农业的先行者,普遍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农业本质上既是资本主义市场农业又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性和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这两重性特征非常明显。西方发达各国尽管由于历史、经济、地理和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不尽一致甚至差别很大,但现代化和市场化则是其农业共同特征和基本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国外农业研究中的基本模式和主要方法是把单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这种国别研究的优点是比较易于深入,缺陷是难以发现和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普遍经验。本文试图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把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现象,以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观察事实为基本依据,从实践和政策角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做法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这种研究有利于深化对现代农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趋利避害根据我国国情适当吸收和借鉴,有利于少走弯路,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政府的法律与政策供给:农业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事实上并未完全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发达国家的农业在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是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一般以工业为核心、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的比重至少都在50%以上,农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一般不超过5%。但由于其经济总量比较大,农业产值绝对量则相当大。农业不仅在其国内,而且在世界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发达国家的政府普遍对农业比较重视和支持,值得特别关注和深思。

美国是当今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但农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目前约占其生产总值的2%多。但农业仍是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国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1993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为477.95亿美元,进口额为288亿美元,顺差接近200亿美元。到2002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为545亿美元,进口额为400亿美元,顺差达145亿美元。虽然顺差减少,但出口仍呈增长之势。

法国也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5位,其农业在世界农业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国甜菜产量居世界第1位,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2位,牛奶产量居世界第3位,肉类产量居世界第4位,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第5位。1993年法国农业总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却高达2795.75亿法郎,约合508亿美元。其农产品出口总额达328.1亿美元,净出口额为112亿美元。

发展农业必须高度重视农业,这是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经验也有教训。美国从一个移民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农业大国,除了得天独厚的土地等自然条件外,国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十分关键。美国在建国初期曾有过农业立国与工商立国的争论,但“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这个信念没有动摇过,“以农立国”这个重农传统和基本国策没有动摇过。现在,美国农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较低,但政府仍然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一如既往地支持和保护农业。英国农业经历了从比较先进、衰退、恢复发展到实现现代化这样曲折的过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工业革命后至二战前曾经实行“英国工业、其他国家农业”这样的轻农政策。

发展农业必须有合理稳定的法律制度,这是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工业化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家庭农场是农业的基石。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法律和确立与实现的。美国1826年制定的“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所占农地面积和销售额比重较大,但是公司农场的基础仍然是家庭农场,小型农场数量仍占90%多。丹麦通过长期的,使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实现了农业经营的家庭化。今天,丹麦97%的农民为自耕农,出租土地只占3%。

发展农业还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政策支持,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农业生产周期比较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比较多,需要政府发挥必要作用。政策和法律推动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一百多年时间里,美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采取了价格保护、收入支持、财税金融等政策,对农业发展作用巨大。二战后,英国为了扭转农业徘徊不前的局面,于1947年实施战后第一个农业法。此后,在1957年、1964年、1967年、1970年、1974年多次颁布鼓励农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使农业有了长足发展。

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农业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必须重视和支持农业。

二、农业的功能和产业定位:从保障温饱向追求效益转变

农业最基本的功能是解决吃饭穿衣即温饱问题,往往被认为是传统的低效弱势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高效益证明,农业不仅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且能够使农民实现富裕。

发达国家农业效益普遍比较高,是高产出高收益产业。其农业的高产出和高收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高。1991年荷兰的土地生产率为2468美元/公顷,劳动生产率是44339美元/人,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丹麦只有4%的人口(约1O万人)从事初级农业生产。但丹麦的农业却足以为1500万人口提供食物,相当于三个丹麦的人口。1998年,丹麦的农业劳动者约占世界农业劳动者总数的万分之O.9,但生产的肉类占世界的万分之92,谷物占世界的万分之45.3。二是农民收入比较高。1998年,丹麦农民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谷物种植者、养牛和乳品生产者、养猪农户年平均纯收入按2003年的汇率计算,分别为2.84万美元、3.31万美元和7.88万美元。这样的收入水平,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的。澳大利亚农业从业者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为农场主,农场主年均收入一般可达1O万澳元,这样的收入水平

在澳大利亚也属于中等偏上。这说明,农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完全能够成为高产出、高收益的强势产业。

发达国家农业之所以能够实现高效益,首要的是对农业重新进行产业和功能定位。发达国家普遍是把农业作为一种可以获利的高效益产业来对待的,发展农业不仅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取利益。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出现“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农业成为了一种可获利产业。丹麦一直把农业作为一种获利能力很高的产业来对待,甚至重新界定农业范畴,提出了大农业的概念。丹麦的农业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农业不仅属于第一产业,而且延伸至第二、第三产业。这种产业和功能定位从根本上说,是其农业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的。发达国家农业是资本主义市场农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本质的内在要求。农业面临市场竞争的环境,没有效益就难以存在。但它也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概念需要重新认识,农业的作用需要重新发现,农业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

实现农业的高效益,需要符合效益原则的农业结构来支撑。以种植业为基础、以畜牧业为主导的农业结构,是发达国家农业实现高效益的关键之一。发达国家畜牧业一般占农业产值的60%以上,比重高的如丹麦占到3/4,比重低的如美国也在50%左右。畜牧业在效益和加工增值潜力上要优于种植业。畜牧业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原料的80%来自畜牧业,只有5%直接来自谷物。发达国家农业的高效益与这种农业结构关系极大。传统农业是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反映在农业结构上必然是以种植业为主导。现代农业重大的变化之一是畜牧业取代种植业居于主导地位,这是现代农业追求效益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重新认识农业,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

三、农业生产方式与主导产业确定:面向国际市场和发挥比较优势

农业定位和发展原则问题解决后,农业发展进一步需要解决的就是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即主导产业确定、市场选择和生产方式问题。马克思说,资本无国界。国际市场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农业的国际化程度普遍较高,对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的依赖普遍比较大。比如“贸易立国”的荷兰,进出口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0%以上,农业的出口率高居世界第一。1989-1998年,荷兰农业平均每年的净出口值达到138.07亿美元,按农牧渔业及涉农部门全部就业人数平均,每人创汇48691美元。

面向国际市场适时调整农业结构、确定农业主导产业,利用国外资源进行生产是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丹麦就是这样从种植业为主向畜牧业为主转变的成功范例。19世纪前,丹麦农业一直是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典型的传统农业。19世纪末,由于蒸汽船被广泛用于国际贸易,欧洲市场上大量充斥北美、俄国的粮食,使欧洲粮食价格下跌,饲料价格也随之下降。丹麦及时适应国际市场的新变化,对农业结构进行了历史性的战略调整,以廉价的进口饲料大力发展畜牧业,使畜牧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主导部门,进而使畜牧产品成为重要的出口品。

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确定农业主导产业,则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做法。澳大利亚就是这样的典型。澳洲土地辽阔,有1/3的地区只适宜发展畜牧业,农用地的90%以上是天然草场。草场良好,自流井多,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生长和繁殖,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明显优势。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澳大利亚确定了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方向。其养羊业规模很大,数量居世界第一,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990年澳洲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高达90%左右,羊毛是其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用全球化的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现和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推进农业的国际化。

四、土地自然条件差异:规模型经营模式与节约型经营模式的选择

农业是一个自然、生物与人力结合的产业,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和条件。自然差异性与地域差异性是农业的重要特征。各国由于土地资源、人口数量、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农业发展的方式和道路也必然不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全球各地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差别很大。2002年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全球是1.1公顷,亚洲是O.5公顷,非洲是O.9公顷,北美洲是12.7公顷,南美洲是4.3公顷,欧洲是9.8公顷,大洋洲是16.4公顷。由于土地和人口等条件的差异,发达国家农业主要形成了两种土地经营模式。一种是土地规模型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土地经营规模普遍较大,讲求的是规模经济效益。它以地广人稀、土地丰富平整,适宜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为前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农业都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另一种是土地节约型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土地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更注重单位土地的生产率和产出效益。它以人多地少,没有大面积土地可供利用为前提。西北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多属于这种类型。虽然这些国家的土地集中程度已经相当高了,但经营规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相比仍然差别很大。2002年,法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五国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分别为:22.6公顷、11.3公顷、12.8公顷、3公顷、1.8公顷,而美加澳三国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则分别为60.6公顷、123.1公顷、109.3公顷。

受人多地少和规模化代价高的限制,土地规模型经营模式绝大多数国家是难以效法的。在土地节约型经营模式下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多数国家的现实选择。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成功的路子。加强对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用资本、技术等替代土地,发展资本技术型农业就是一种重要的做法。荷兰全国耕地和牧场按人均计算,分别只有0.058公顷和O.069公顷(即0.87亩和1.04亩)。人均耕地低于中国的水平。由于缺乏土地,荷兰在不占用或少占用农田条件下发展棚舍养猪业和养禽业,大力发展替代土地的技术,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世界一流的温室,其玻璃温室占世界温室面积的1/4以上。荷兰的资本技术型设施农业创造了常规农业难以相比的高生产率和高效益,许多指标名列世界第一、第二。每公顷农用地(即耕地和牧场)净出口额达到15008美元,即每平方米1.50美元。这充分说明,土地节约型经营模式也可以创造高效益。

规模型经营模式和节约型经营模式各有优势。土地规模型经营模式适宜于可以大面积种植、机械化耕作的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生产。这样生产成本比较低,总效益比较高。美国家庭农场往往规模很大,种植业比重相对较高,基本原因就在这里。土地节约型经营模式则在无法机械化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因此,人多地少并不必然导致低效益,并不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逾越的障碍。农业发展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关键要在提高土地生产率上做文章,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大力发展土地节约型现代农业。

五、纵向一体化发展:农业综合效益和吸纳就业能力的提高

农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以农业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制革、化肥、农用机械等产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农产品加工业在扩大农业市场、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业效益、防止农业萎缩、扩大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引擎和助推器。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普遍比较发达,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仅食品工业一般就占到其工业比重的10%左右,甚至是有的国家最大的工业部门。自1988年以来,法国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工业产品出口国,出口占世界市场的11%。食品工业是法国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就有7家在法国。1990年,法国不包括酿酒业在内的食品加工业营业额达4000多亿法郎,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第1位,食品工业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4.4%。日本的“食品关联产业”由食品产业(包括食品工业、流通、餐饮业)与农水产业(包括食用林产品)组成。日本食品产业占食品关联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食品工业的销售收入占制造业总额的10%,从业人员占11%。

农产品加工业及其销售服务系统创造价值、吸纳就业的能力巨大,潜力不容忽视。农业是一个大体系。多数发达国家农业已经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1991年,美国农民创造出来的价值是1010亿美元,但美国消费者在食品上的支出却高达4860亿美元。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只占全国的2%,但在大农业这个体系里就业的人数却占到全国劳动力的17%。澳大利亚牛奶的产值是28亿澳元,加工后的奶制品产值则为85亿澳元,增加了3倍。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农产品加工业确实是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业效益、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的纵向一体化发展。

六、科技与资本:农业发展的两大内在基本驱动力

现代农业正日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是其重要特征。现代农业的高科技特征,从荷兰温室农业就可看出。荷兰的温室都具有现代化的设备,许多工作都由电脑自动控制,可以通过计算机和机械系统控制不同种类花卉、蔬菜的最适温度、湿度、光照长度、水分、养分等等。优良的人工环境完全摆脱了自然条件的影响,实现了农业的工业化生产。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投资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并根据自身国情,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建立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完善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普及体系。

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与工业不相上下,有的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有些国家农业的资本和技术构成比工业还要高。投资已经成为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以法国为例,法国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国家大量增加农业投入起了重大的作用。1962-1986年,政府的农业预算拨款由76亿法郎增加到1137亿法郎,增加了14倍,农业在国家民用预算总支出中占13%。荷兰农场主一次投资几十万、甚至二三百万美元来改进农业生产设备相当普遍。

现代农业的高收益需要科技来支撑,发展农业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美国是农业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农业保持高生产率的坚实支柱。美国政府一直把农业的教育、研究和技术推广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农业科技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本从自身国情出发,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日本在全国建有由国立和公立科研机构、大学、民间(企业等)三大系统组成的农业科研体系。日本农业的推广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的农业改良普及事业和农协进行,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1994年,全国有591个“地域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农协的近2万名营农指导员与普及中心密切配合开展工作。此外,还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开展农业推广工作。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说明,科技与投资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发展。

七、竞争与垄断:过度竞争的利益流失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整合

发达国家农场规模总体上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也有一些规模巨大的农场。但农业的自然特性和家庭企业组织制度决定了,与工业相比,农业始终是一种生产经营比较分散、高度甚至过度竞争的产业。对工业来说,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很难超过一万家,少的可能只有几家,而且往往还有寡头垄断。因此,工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是竞争不充分和垄断的问题。对农业而言则恰恰相反,需要解决的是过度甚至恶性竞争的问题。因为农产品种类较少,产品差异性小而同质性高,生产高度分散,经营主体多。因此,防止过度竞争、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非常重要和必要。使农业生产者联合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变竞争为合作就成为必由之路和重要选择。依靠农民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并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达国家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经验。

农业合作社由农民自己建立,以确保真正代表自身利益。市场经济是利益分化冲突的经济。农民作为高度分散的群体要想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必须联合起来组建自己的经济组织,合作社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丹麦是农业合作社的摇篮,丹麦的合作社完全是由农民自己建立和所有并自愿参加的。农民是合作社的成员和股东,自主制订章程、选举董事会和任命经营管理人员。合作社实行“一人一票”及利润属于全体社员的民主管理,股东们既分享利润,也分担风险和亏损。

农业合作社使农民能够联合起来走向市场,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有力工具。使农民减少风险、提高收入是合作社的基本职能。合作社的作用贯穿于农业产供销加工全过程,给农民提供销、金融、技术、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合作社通过合作销售使中间商无插足之地,有效防止了农民在销售环节利益的流失;通过联合采购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资料成本;通过纵向一体化、发展深加工使农民可能获得较大的利益。完善的农业合作社服务体系是发达国家农业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在丹麦,合作社系统在全国农业生产资料采购量中占50%左右,出口的农产品约占全部出口的3/4。日本为了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国家、地方、基层三级农协联起手来,开展生产资料订购业务。由农协的全国性组织筛选厂家,以低价格批量订货,并专门建立农技中心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农民从农协购买的生产资料不光价廉而且质优。基层农协还建立农产品集贸所,负

责当地农产品集中、挑选、包装、冷藏,然后组织上市。农产品通常采取竞买的办法销售,只有那些出价高、信誉好的批发商才能拿到定单。日本农协为农业告别传统经营方式发挥了巨大作用。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通过农业使农民增收,必须在产供销各个环节做文章,关键之一是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高,他们的利益越能够得到保护,收入也就越高。

八、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素质农民的培养

现代农业的市场化、科学化特征和家庭经营方式决定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兼备农业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两种身份,需要具备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和市场经营等多种能力。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高素质的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训农民。发达国家普遍高度重视农民素质的培训与提高,有的甚至要对从事农业的农民进行资格认定。1986年仅法国政府的农业智力投资额就达50亿法郎,占农业部预算的36.8%。丹麦要求从事农业的年轻人必须受到一定的基础教育,掌握必要的农业知识,甚至需要获得绿色证书。丹麦法律规定,农民要购买30公顷以上土地的农场,必须持有绿色证书。

培训农民的目的是要使农民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一流的农业需要一流的农民。荷兰把造就世界一流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荷兰农民固有艰苦奋斗、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和长于经商的特点,国家又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使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从而真正实现了由一流的农民创造一流的农业。

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发展农业教育。发达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法国建立了以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农民业余农业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教育体系,仅高等农业院校就有38所。发达的教育体系有力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全国60%以上的青年农民都达到了中等农校毕业水平。

研究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经验,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农业仍然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完全能够成为高效益产业。农业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人多地少不是农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各国必须立足自身国情,面向全球,走有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5][13][21]农业部中欧农技中心,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2-11-20

[2][19][23][27][29]法国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全球农业网

[3]罗荣渠,序,现代化新论续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英国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3-6-6

[6][9][12][25][28]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丹麦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3-6-19

[7]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英国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3-6-13

[8][15][17][18]农业部中欧农技中心,荷兰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2-11-20

[10]中国驻丹麦使馆,丹麦农业概况[J],阿里巴巴网,2001-11-3

[11][22]聂建明,澳大利亚农业[J],作物研究,2005,(01)

[14]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J],中国科技信息网,2005-12-20,

[16]澳大利亚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

[20][24][26]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日本农业概况[J],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2003-6-6

第2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多元性;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休闲农业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的欧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向往乡村生活的悠闲与安详,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农业应运而生,意大利、奥地利成为休闲农业的诞生地,之后休闲农业在欧美国家受到了青睐,形成了农业经济体系中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各国的休闲农业,大都依托农业自然资源和既定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采摘、体验、民族风情等多种休闲经营模式。城市市民在休闲农业中体验到了乡村生活和乡土情趣,获得了心理上的宁静和情感上的快乐。我国的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起步也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休闲农业成为城市市民渴求的一种消费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出现,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浙江省依托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开展了多种特色模式、多种经营模式的休闲农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分析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其它地区更好地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浙江省经济发达,交通网络健全、交通路线畅通,加之各类农业资源丰富,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休闲农业消费群体的不断增加,政府层面给与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促成了浙江省休闲农业的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从发展模式上看,浙江省的休闲农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类型:1.农庄休闲模式。农庄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庄,具有相对开阔的农业资源区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农田观光、种植体验、养殖体验、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身娱乐等休闲服务内容。农庄休闲模式的消费群体主要面对一些高端客户,在田园风光之中为消费者提供高端的休闲服务。此类模式的代表,如绍兴郊外的绿林竹海农庄,农庄内竹林如海,傍依兰亭景区、会稽湖泊,景色别致、幽雅清新,让消费者的身心松弛、精神愉悦。2.农户休闲模式。农户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户家庭,侧重于让消费者体验农民生活,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在农户休闲模式下,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主要集中在品尝农民饮食、居住农民宅院、操持农民家务、体验农民乐趣等方面,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模式。此类模式的代表,如衢州下辖的七里乡,各村农户大多开展了个体休闲农业经营活动,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自制豆腐、年糕等农家食品,亲手采摘小园里的瓜果蔬菜,自然而然地享受到返璞归真的情调。3.园区休闲模式。园区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科技,通过向消费者展示最新动植物品种、最新农业生产设备、最新农业生产技术,间接达到科普示范、推广宣传的目的,在农业科技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不仅放松消费者的心态,也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农业、投身农业。此类模式的代表,如杭州下辖的萧山开发区,不仅兴建了温室大棚基地、绿色果蔬基地、高档盆栽花卉基地,还引入了克隆展示项目,吸引了大量农业科技爱好者的到来。4.景观休闲模式。景观休闲模式的基础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复合景观,以景观旅游为载体,推动旅游景区农林牧渔等农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此类模式的代表,如奉化市下辖的向阳海岸,这是一个典型的依托海洋景观和渔业资源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消费者在享受阳光、沙滩、海岸的美景时,游览海岛、品尝海鲜、垂钩海钓,享受浓浓的渔家乐趣。5.特色休闲模式。特色休闲模式的基础是特色,以与众不同的农业特色达成对消费者的吸引。这种特色可以是农业资源上的,可以是农业生产环境上的,也可以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的,以特色、新颖、不同之处带给消费者特殊的情趣。此类模式的代表,如丽水市下辖龙现村的田鱼养殖,在稻田中养鱼,种植与养殖浑然一体,真山真水,品鱼观鱼,极具特色。

三、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

从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巨大的成功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其成功经验在于: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1.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如前所述,浙江休闲农业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构成了浙江休闲农业的立体化发展体系,具有良好结构化特征和持久的生命力。这样的发展模式,给与不同消费者以足够的选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酌定参与何种休闲农业模式。不仅如此,浙江的休闲农业,特别注意本地域内的实际情况,注重休闲农业服务的针对性,从不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从而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2.休闲农业的投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休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式过程,需要长期的筹建和准备工作,由此也造成了比较大的资金需求。浙江省的休闲农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资金投入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浙江省政府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种资金参与休闲农业经营,同时也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股份制建设。到目前为止,浙江休闲农业基本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既有政府投资,也有个人投资,更有企业投资和外来投资,从而为其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3.休闲农业的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轨道。休闲农业发展的长期性,要求投资者不能过于短视、不能过于追求获取利益的快速性。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准确把握各地区特色的同时,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并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和管理制度,长期坚持并最终走上了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得浙江休闲农业不仅获得了应有的投资回报,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广阔空间。目前,每年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正是浙江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最好力证。

四、浙江休闲农业对其它地区的借鉴意义

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其它省份、其它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其它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1.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每一个地区和其它地区相比,都有不同的农业资源配置和自然环境情况,更有着不同的乡土文化和民间风俗,这些都是农业发展体系中的一部分。所以,要发展休闲农业就必须深入地分析自身的情况,准确地把握自身的特色,包括自然条件、农业资源、气候征象,挖掘自身的与众不同,这才能形成对消费者的吸引、有助于树立休闲农业的特色品牌。各地区发展自己的休闲农业,切忌盲目地照抄照搬,就算是同类模式的学习,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2.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过程。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一个新领域,也继承了这一基本属性。这不是一个投资短、见效快的行业,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进行准确的模式定位以后,各地区的休闲农业要以发展模式为依托,以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合理可行的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尤其要考虑到初创期的各种困难和应对措施。当休闲农业进入收益期时,更要避免竭泽而渔,而是要合理分配收益,立足于长远、立足于品牌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休闲农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资金,尤其是前期的资金投入。如果再综合休闲农业投资回报的周期较长,单一投资主体一般都难以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重休闲农业投资的多元化,政府既要给与一定比例的投资,更要引导其它投资进入,并努力拓宽休闲农业项目发展所需的融资渠道。这其中,休闲农业会直接惠及参与建设的农户,因此鼓励农户投资也极为关键。项目进入具体经营过程以后,一定要注意经营方式的合理性,特别是考虑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的合理性,既能保证各方的投资回报,又达到多方共赢得最佳局面。

参考文献:

[1]胡孝平,王福鑫,许思洁.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全产业链发展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2015,3:202-205.

[2]田嘉.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都市休闲农业全产业链经营机制的构建[J].世界农业,2015,8:210-213.

[3]刘红瑞,霍学喜.城市居民休闲农业需求行为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微观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4:90-97.

[4]蒋颖,聂华.休闲农业市场客源行为分析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405-411.

[5]赵仕红,常向阳.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4,4:110-119.

第3篇

关键词: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展

中图书分类号:F83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22-02

近年来,金融如何有效支持三农发展问题一直是困扰有关部门的一个难题,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这一问题又被摆到了突出位置。在我国还在为这一问题苦苦探索的同时,我们的近邻——金砖国家中的传统农业大国印度,其在金融支持“三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有鉴于此,全面考察印度金融支持三农的先进做法,借鉴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有益经验, 有助于为我国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指明方向。

1 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1 构建结构完善、功能齐备的支农金融组织体系

经过数十年的扶持与发展,印度基本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银行、商业银行、地区农业银行和印度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相对完备的支农金融组织体系,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1.1.1 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是印度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印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平均每6个村庄就有一个合作银行,客户主要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农民。印度农村的合作银行分为两类:信用合作社和土地银行。

①信用合作社。印度的信用合作社主要为农民提供短、中期贷款服务,满足农村期限较短的贷款需求。信用合作社是向农民提供廉价信贷资源的主要金融机构,它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信贷协会,它由信贷需求的农民根据一定的章程,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发起成立的基层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主要满足社员短、中期贷款需求。二是中心合作银行,其成员为初级农业信贷协会,主营业务是向初级农业信用社发放贷款, 以解决其成员资金不足的困难。第三个层级是邦合作银行,从组织形式上来看,邦内的中心合作银行是其成员单位。它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把从印度中央银行获得的部分贷款和吸收的部分存款运作给中心合作银行,以满足中心合作银行的支农资金需求。

②土地开发银行。土地开发银行主要提供长期贷款,满足农民的长期信贷需求。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股本和发行债券。土地开发银行包括直接与农民有货币资金往来的初级土地开发银行和向初级土地开发银行提供资金的邦中心土地开发银行两个层次。

1.1.2 商业银行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类似,商业银行是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作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它几乎参与支持了印度农业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在三农发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1.3 地区农村银行

地区农村银行成立于1975年,业务服务的最初对象是农村地区的社会脆弱阶层提供贷款,现已扩展到其他借款者。地区农业银行一般由商业银行、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出资组建,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享有印度储备银行在提现和动用准备金方面给予的特殊支持政策。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向贫困农民提供“三农”方面的信贷支持,目前已发展成为印度贫农获得信贷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1.1.4 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

印度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是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成立于1982年,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信贷扶持及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涉农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来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其具体的职责是为在农村地区提供开发性生产信贷和投资的机构提供再融资帮助, 并为商业银行的农村信贷活动提供资助。同时,为维护支农金融机构的健康运行,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还负有对农村信贷合作机构、地区农业银行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职责。

1.2 适时出台针对性和个性化强的金融支农制度安排

针对在农业发展不同阶段农民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的特征,印度政府适时推出了符合不同阶段需求的特殊金融支农制度安排,个性化的制度安排为印度农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金融支持。

①牵头银行计划。印度商业银行国有化后,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有所改善,金融服务提供商由原来的合作机构一家变为了多家金融机构,银行系统对农村地区的信贷供给有所扩张。在相对激烈的业务竞争形势下,只有通过推出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来合理安排农村信贷计划, 才能够保证政府支持三农发展,稳步减少贫困的目标得以实现。于是,印度政府在1969年启动了“牵头银行计划”(LBS)。为合理引导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该计划出台进行了相对周密的制度安排, 规定每个农村地区都安排一个牵头银行负责该地区的信贷计划的编制、信贷资源的安排与协调, 确定各个地区发展需要的资金以及如何由银行共同提供。该计划的实施对提高农村地区的信贷质量、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银行—自助团体联系计划。自助团体是一种人们自愿参加的组织, 它通常由同一村庄的具有相同经济社会背景的10~20个成员组成。自助团体本身、或其它银行机构通过自助团体可以向团体的会员发放贷款。随着金融机构与自助团体合作关系的不断密切,目前自助团体已成为把机构贷款引向穷人的重要渠道,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方便灵活的信贷支持。

③农民信用卡计划。为了让银行系统能为农民在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要素时提供充分方便及时的资金支持,1998~1999年,印度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农民的金融措施——农民信用卡(Kisan卡)计划。农民信用卡根据农户全年农业生产有关活动所需的资金状况,如农机具的购买维修资金、电费缴纳所需的资金等,预先设定一个固定的(如1万卢比)信贷需求上限。农民信用卡的方便之处在于,在额度内农民可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自由的提取现金及时的购买各种生产资料,节约了贷款审批的时间。而在贷款额度超过1万卢比的上限时,则需要持卡农户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来保证借款的安全。目前,印度农民信用卡发行张数已逾5500万张,逾五分之一的农民拥有信用卡,农民信用卡为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的金融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④小额信贷项目。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印度的小额信贷项目发展良好, 目前小额贷款的规模巨大,参与的部门众多,为解决农村地区融资难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印度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主要经验

①适时推出金融支农特殊制度安排。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农业对金融的需求状况和特征,印度政府适时推出了不同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如牵头银行计划、银行—自助团体联系计划、农民信用卡计划和农民收入保险计划等5个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就是为了针对性解决农村地区信贷供给协调不善、有相同经济背景人群和妇女等弱势群体信贷供给不足、农业生产资金短期、农民抗风险能力差等不同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40多年时间里不断创新,渐次推出的特殊的金融支农措施,为印度农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服务便利。

②以法律形式明确金融机构的支农责任。为了确保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向农业,真正起到扶持农业发展的作用,印度运用强制手段,构建了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法规体系,以法律形式明确了金融机构的支农责任。除了《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法》等与金融相关的主要法律有条文明文规定相关金融机构有支持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外,印度还要求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必须增加农村网点,国内银行对三农、中小微型企业等领域的信贷规模不得低于贷款净额的40%, 外商银行不得低于32%, 其中对直接用于农业部分不得低于贷款净额的18%。

③动员和鼓励多层次的金融主体服务农业发展。印度政府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农村业务,支持农业发展。目前印度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主体呈现出了层次较多,功能各异的特点。第一个层次是国有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地区农业银行等机构。它们是支农的主体,发挥着服务农村的骨干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微型金融机构、私人银行和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它们主要涉足小额信贷等领域,在金融支农中起到了较好的补充作用。

3 印度金融支农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①因地制宜地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支农方案。在支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针对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推出针对性和个性化强的,能满足农业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营模式需求的金融支持计划, 有效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印度在金融支持三农的实践中,先后推出的牵头银行计划、银行—自助团体联合计划、小额信贷项目等支农方案,就为印度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与印度相比,我国幅员更加辽阔、农村经营形式更加多样,农业发展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不断丰富金融支农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出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支农方案,切实发挥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功能。

②以法律的强制力保证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和服务落后的问题,印度政府充分发挥了法律的强制力,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如通过立法要求金融机构增加支农网点,以法律的形式明确银行支农贷款规模不得低于贷款净额一定的比例等等。目前,我国的金融宏观管理部分虽然每年都会出台一些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但国家未还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也直接影响了这些意见在具体操作中的执行效果。应借鉴印度经验,将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责任、义务、范围和边界等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以法律的强制力保证金融支持三农取得实效。

③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学习印度充分调动各种金融资源,构建功能完善、层次齐备的支农金融体系的先进做法。继续深化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朱超.印度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及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与保险,2006,(10).

[2] 李巧莎.印度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借鉴[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