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

素质教育是90年代提出来的教育概念,它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过去的“应试教育”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发育。素质教育则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发展,自从这个教育概念提出后,现在已成为时代的口号,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其内涵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因此,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内涵

1.1基础素质

基础素质是所有学生共同具有的,其内容构成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在程度上会存在些许差别,具体而言,大学生的基础素质包括品德、文化、体质和能力等方面。第一,思想品德方面的。首先是思想政治品德,它是学生素质结构的主导因素,因为它决定着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方向性、目的性和社会行为的自觉性。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社会、民族的中流砥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学生必须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其次是道德素质,要具备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的素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政治观和人生观,全心全意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尽自己的努力。第二,文化科学方面的。这是作为文化人的大学生所共同具有的,首先是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文化、自然、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是个人在社会生存交往的工具知识,比如语言知识、理工科知识及计算机等科技知识。第三,体质方面的。大学生需要具备身体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要具备体育锻炼方面的基本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第四,能力方面的。这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比如自我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从事非复杂性劳动的能力,以及吸收选择与生活有关的信息方面的能力等等。

1.2专业素质

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主要表现在知识、能力和方法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需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交叉学科知识三大领域知识,对本学科的知识要深入掌握,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要求涉猎面广。除了本学科专业基础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可选择文化艺术类课程或是对日后踏上社会岗位有帮助的的课程。第二,专业能力方面。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由三个层次组成:首先,是一般能力,包括阅读、信息资料的搜集查阅、书写、社会观察、运算等能力,这是所有大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其次,是运用专业学科知识解释或解决一般性问题的能力,比如理工科学生的实验能力、科研能力,文科生的社会调查能力、管理能力、设计能力等;最后,是创造能力。也即是学生在整合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加工的能力,创造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能力,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三,方法方面的。方法是连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方法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多与少及获取的程度,工作成效及科研成果如何都跟方法有一定的联系,通过采取正确高效的方法,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的提高又能帮助获取正确的方法。作为大学专业素质组成部分的方法,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基本方法,也即是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二是科研方法,三是思维方法和方法理论基础,方法作为创造欲发展的中介和手段,大学生必须得具备。

1.3心理素质

大学阶段是人的思想、创造力上升的阶段,也是品德、信念、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超强的记忆力、较强的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其次,要具备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社会情感;再者,要具备抗挫折能力,坚强的意志,客观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正确看待成长路上的成功与失败;最后,遇事要学会沉着冷静思考,切忌冲动、情绪化,采用极端方式解决矛盾。以上这些都是良好心理素质结构所该具备的,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

2.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方法途径

2.1将素质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将素质培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融合进去,改变过去教学活动只重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做法,构建起以素质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体系,并围绕素质培养来制定培养的规格要求和模式,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认知发展和身体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2.2改革教学内容结构体系

素质培养不能独立出来成为一门课程,而是要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改革教学内容结构体系。教学课程的设计要以素质培养为目标,要能够有助于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基础素质的形成,因此,需要设计出综合性强的体现现代科技、人文发展的新型课程,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除了基础专业课程外,可以重点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语言、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课程,以强化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此外,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开设逻辑推理、写作、公共关系、领导科学、组织行为等类别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统计分析、人际关系处理及组织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3.结束语

素质教育本质上发展教育,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培养是一项多方位、多层次、开放性的工作,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理念,以社会的发展要求及学生个体的发展要求来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要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并通过改革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等途径来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涌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8):16

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能力构成要素;培养途径

一、引言

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能力是体教专业大学生运用知识的本领、为未来从事的体育教育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能力。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入,教学改革的深

入,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应对新的挑战,只有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能力构成要素发生新变化,培养途径需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

求。以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二、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能力构成要素

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与书籍,新时期的体育教育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综合能力,主要包括:

1.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专业能力

(1)体育教学能力(包括:制订教学文件、组织教材教法、语言表达、管理能力、教学评价、处理偶发事件、合理利用场地器材的能力);(2)运动训练能力(包括:制订训练计划、科学选材、临场指导训练、合理训练方法的能力);(3)从事课外体育运动的能力(包括:组织课外体育竞赛活动、裁判、运动会的编排、一般医务监督、制订运动处方);(4)体育科研能力。

2.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必备的专业能力

(1)品德教育的能力;(2)持续学习的能力;(3)创新能力;(4)实习实践的能力;(5)团队合作的能力;(6)适应新环境的能力;(7)担任社会指导员的能力;(8)掌握外语与运用多媒体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等。

三、对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剖析

首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工作者,不仅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也很重要,其中道德修养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必备条件。师德是否纯洁高尚,人格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有必要加强品德教育,知法、懂法、守法,提高教师素质。

其次,新时期的体育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只有在教学中,勤于思考、积极进取,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体教专业的大学生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才能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才会有不断的创新。

第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得未来的体育教师应不断地改变和充实自身的知识。这就要求当今的学校教育应当“面向未来”,不能简单满足和局限于今天已有知识的传授,而应特别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强调对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的

培养。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在未来人才能力的培养上,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的理念为目标。

四、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1.品德教育能力的培养

当前学校并非不重视学生品德教育的培养,但是很大程度上是走过场,提升师德最关键的途径是自我修养,开展法制宣传讲座,提高道德意识。邀请师德典范者作专题报告,组织开展讨论会,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引领作用。

2.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的同时,要培养终生学习的观念。例如,经常在课堂上开展相关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自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学校组织开展相关的讲座,通过权威效应使学生认识到树立终生学习观念的必要性。在此期间,学校可以开展模拟职场大赛让新生认识到以后竞争的激励与残酷,让学生树立必须学习的理念。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看书、多看报、多思考,积极接受新鲜事物,努力创新钻研,使他们的持续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3.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大力推广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活动,合理地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建立。学生以小组方式共同研读、讨论某一特定的教学模式或技巧,以熟悉、掌握教学模式或技巧的基础。互相鼓励,给予队友最大的支持。为了促进队员的进步与能力的提升,仍需来自队友提供的适度的鼓励、协助、教学观察和回馈。

4.创新能力的培养

墨守成规的体育教学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唯有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大胆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教育体系。

5.体育社会指导员能力的培养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倡,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体育锻炼的行列,这也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去社区为体育锻炼的群众指导正确的锻炼方法,到青少年俱乐部协助教练员完

成训练与比赛的任务,为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有针对性地设计健身计划。

6.适应教学环境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将来成为教师以后,无论是分配到条件多么艰苦的地方,都要能够临危不惧、胸有成竹、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学校组织学生到艰苦的地方锻炼、实习实训时,教师只给予教学上的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实习任务,挖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参加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在实践中提高适应能力。

五、结论

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能力构成要素除了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以外,应重点突出品德教育的能力、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团队学习与合作能力、适应教学环境的能力、社会竞争的能力等。只有具备了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要采用多种途径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典明.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

公民意识,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颇多关注的一个问题。学者们纷纷从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学等各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其概念、价值与意义。虽然学者们关于公民意识概念的阐释不尽相同,但是在公民意识对于建设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意义上却是认识统一的。在公民意识培育和提高的过程中,高校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本文主要从高校思想品德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角度,谈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体系。学理上对于其含义的理解并不一致,简单地讲,公民意识主要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作为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责任等的自觉意识。

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优良成熟的公民意识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而具备优良成熟公民意识的公民又是现代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主体要素。在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已成为时代的诉求;而法治国家制度的建立,不仅要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条件,而且要有普遍的公民意识作为人文心理基础。[1]因为,只有具备优良成熟的公民意识的公民,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并积极地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才能树立起对法律的坚定信仰并正当地行使权利和自觉地履行义务。所以,民主政治的实现和法治秩序的建立离不开公民意识的支撑。另一方面,公民意识也是社会个体成为现代社会主体的重要标志。只有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社会个体,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并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然而,公民意识并不是公民零散的个人意识,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作为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公民意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形式。[2]所以,必须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加以培育和提高。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有学校的、家庭的和社会的,等等。其中,学校教育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大学生群体作为公民,而且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公民,其公民意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公民意识水平。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关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和一定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现状距离现代社会理想状态的积极公民还有很大的差距,[3]部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仍然处于一种不自觉的或模糊的状态,以致现实中出现这样一些消极的意识倾向,例如: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当面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冲突时往往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不能正确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片面强调权利的享有而忽视义务的履行;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定位,缺乏充分的政治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政治活动和社会管理事务关心不够、参与不足;不能正确处理知行统一的关系,公民行为意识差甚至出现知、行错位的现象,等等。上述现实状况,说明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进一步的培育,而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起这一责任。

二、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契合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应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而且,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看,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是契合的。

第一,教育目标的契合。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学起到大学,都开设思想政治类课程。尽管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名称有所不同,但实质的教学目标却是统一的。高校思想品德课,相较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更侧重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培养,侧重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和爱国情操的提升,根本目标定位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这使高校思想品德课在目标上更接近于公民意识教育,而后者,更是以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为直接追求。

第二,教育内容的契合。综观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从关系的角度分析,主要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从规则的角度分析,则主要涉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公民意识教育,一般来说,主要包含主体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规则意识教育等内容,其中自然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涉及涉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可见,两者在内容上也是契合的。

高校思想品德课与公民意识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的契合,为两者在教学中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此外,长期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庞大的教育资源,也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教学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对于高校而言,只有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与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才能使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产生实效。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高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第一,注意教育目标的凸显和教学内容的融合。目前,我国高校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因而,须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高校思想品德课来说,虽非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但在课程教学计划中也应凸显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应基于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契合,重点加强主体意识、关系意识和规范意识等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并将其融合到各个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中。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公民作为参与或监督现代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管理的独立主体,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个公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身份,是公民意识的前提、基础。[4]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须重视对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教学中,可以结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及“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等章节内容,使学生理解“公民”的丰富内涵,确立公民角色的自我意识。只有具备明确的主体意识,学生们才能树立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才能以国家主人的姿态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才能具有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才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关系意识教育。作为社会个体,公民始终处于与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之中。公民的清晰的关系意识,有助于化解冲突、促进和谐,从而保障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教学中,可以结合“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等章节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定位,把握各种关系的处理原则,从而在具体行为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再次,加强对大学生的规范意识教育。道德与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规范。对于公民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规范意识,才能尊重道德、遵守法律,才能依照道德和法律的要求选择正确的行为。教学中,可以结合道德和法律部分的具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解道德的基本要求和现实意义,从而使其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守法公民。

第二,积极探索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基本上处于18到22岁这一年龄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学生,价值观基本形成但尚不稳定,自我意识较强但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尚不深刻、全面;并且,经过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他们对公民教育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为提高教学实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大学生的个体特征。首先,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虽然说必要的灌输仍然是需要的,但单一的灌输和重复的说教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可以尝试通过讨论、恳谈、对话、辩论等方式,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从而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孕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其次,要重视教学途径的实践性。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不仅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教育效果,而且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检验教育效果。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表现,才能体现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所以,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实践教学的意义非同一般。然而,事实上,实践环节恰恰是教学的薄弱之处。虽然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一定的实践环节,但是,实践教学并未在较大范围和较多层面上展开。为此,一方面,应增加高校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另一方面,应拓展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教学的渠道。要努力寻求校内有关部门和校外社会资源的配合,使实践教学在校内和校外通过多渠道在更多层面上展开,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生成和提升公民意识。目前来说,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校内的公德实践活动、参与学校事务管理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公民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大学生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高校思想品德课应担负起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责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为社会输送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群.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的构建[J].江淮论坛,2009..5.

[2]纪政文.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探析 [J].东岳论丛,2009.3.

[3]李俊卿.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证研究与培育途径[J].社会科学家,2010.11.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诚信品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它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诚信观念正在遭受破坏,社会诚信危机出现。在社会诚信危机的汹涌潮水面前,大学校园这片净土也未能幸免于难。虽然从主流上看,大学生的诚信素质普遍较高,整体诚信评价也普遍较好,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却不容乐观,大学校园里诚信缺失现象频频出现,而且有着加剧之势。

大学校园之所以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诚信现状,既因为社会诚信危机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的偏颇,又因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身道德修养的欠缺,更因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不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当一个社会对现实的道德状况不满意时,它首先应求助于教育。可见,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和教育者,学校对当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改善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学校首先应给力。

一、学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不力表现

1.学校德育观念存在认知偏差。

有学者认为,大学的真正成就是使大学生个人在道德与精神上得到完善。人之所以立,德为其先,大学生的第一要旨是学做人,而做人必须先立德。立德必须以诚为本,以信立身。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诚信现状,有众多复杂的原因,但学校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德育存在着将道德认知当做道德行为的认识偏差,把德育的主要任务定位于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上,认为只要教育者把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听,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学生从接受思想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品质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己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能力的形成,学生的道德素质才有可能形成,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能够背诵大量的关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概念,而在道德实践中却表现出不讲道德。诚信品质的培养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道德认知要通过内化为道德情感,再通过道德情感外化为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因而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是不能简单地画等号的。

2.学校德育内容陈旧、方式方法简单。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一般多按照传统的道德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只关注道德规范本身,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简单,教育内容陈旧且缺乏针对性,缺乏能体现当前时代特色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素质,诸如诚信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

(1)重“教”轻“育”。

“教”只是传授知识,“育”则是培养健全人格。诚信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是一种道德规范的学习。德育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并掌握为人之道。目前高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往往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的,将诚信教育限制于狭小的课堂教学空间,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讲授时重在知识的传授,这些知识以理性知识为主,试图在“认知积累”和“规则传承”中造就个人的诚信品质,使得高校的诚信教育远离了大学生集中生活的校园环境,走向了“科学化”。这种诚信教育,只能使诚信停留在认知上,忽视了诚信的体验、实践和反省,使诚信教育走向了“科学世界”,而远离了“生活世界”。

(2)重灌输轻引导。

目前高校德育方法仍然停留在原理的灌输、规则的阐述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将诚信教育等同于诚信知识的积累、诚信规则的传承,试图通过对诚信规范的强制灌输和全盘接受造就个人的诚信品质。这种理性化的教育过程,使诚信教育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3.教师失信行为的影响。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及社会角色决定了其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留意教师的每一句话,并把他所讲的话和他的举止进行着对比,在教育的名词后面学生时刻想着一个活生生的榜样。”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的深远。目前高校一些老师经常做出一些不诚信的行为,这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教师言行不一,不注重维护公平、公正的诚信氛围,如改作业发现抄袭现象佯装不知,对考试作弊现象予以包庇等现象使大学生对诚信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

二、学校对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的途径

学校德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个体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它在促进人的素质方面,特别是思想品质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并应用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校诚信氛围,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诚信品质。

1.更新德育观念和方法。

现在学校的德育方法多采用灌输法。柯尔伯格认为灌输既不是一种传授道德的方法,又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教育毕竟不同于灌注香肠,只需朝里面灌满各种现实规定性即可了事”。①可见灌输的方法不是一种好的德育方法,但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抛弃这种方法。一方面,我们可以坚持必要的正面教育灌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认识,为学生已经形成的品德意识转化为品德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均衡发展,在教育过程中除晓之以理外,更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投身实践,促使他们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

2.积极开展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

“道德不仅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和行动,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②仅仅对大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诚信教育是不够的,这只是一种表面形式的道德教育,目的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道德的概念而已,其实学生是非常厌恶这种说教式的教育的。道德教育的目标不是道德概念的记诵,实践已经证明,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熔炉,是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有效途径。道德教育应该区别于一般学科教学的教育,教育者不能只注重于说教,应该要求学生付诸行动,让学生形成言行一致的习惯,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注重养成教育、体验教育,才能使学生的诚信教育起到实效。高校应该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如观摩有关诚信方面的电影、名人访谈、名家讲座、征文、辩论等。

3.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修养。

教育应该以教育者完善的人格为基础,为人师表是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体现的道德要求。“学高方可为师,身正方可为范”。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不仅要在学术上有造诣,而且在人格上也应有感召力,这种感召力较之学术上的影响力更为重要。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教师应该以身立教,以德育德。同志曾说:“大学的老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追求,完善自身道德修养,在学生中发挥榜样人格的作用。在平时要做到不欺骗学生,及时兑现对学生的承诺,鼓励并倾听学生的真心话,不和学生之间搞金钱交易,等等。

4.营造校园诚信氛围。

德育环境的实施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无声教育”、“隐形教育”,它依靠环境育人的一些特殊功能对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作用。“大学生诚信教育与管理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其工作结合起来,做到资源共享、载体共享、形成合力”。③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可以为大学生遵守诚信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例如在校园内规划诚信教育专栏,在公共场所适当的位置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等校内新闻媒体,加强对诚信的宣传。大学生是使用网络频率较高的群体,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网络对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了有效途径。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在网络上宣传诚信、弘扬诚信,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监督,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思想素质、文化水平都相对较高的知识群体,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的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素质。值得欣慰的是,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状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当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参与和合作。

注释:

①鲁洁著.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②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7.

③陈春琳,薛勇.塑造健康人格视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134-136.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魏昕,博阳.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赵士辉.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3.1.

第5篇

一、自我教育的意义及其作用

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根据社会标准及道德规范自觉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从而有目的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行动的活动。它是学生高素质形成及思想品德培养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自我教育符合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主要通过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教育的结果。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压制了学生的个性,还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要想让学生自觉的活动,就必须要学生做思想斗争,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教育。

2、自我教育符合大学生成长的需要,能让学生变得成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这种能力的养成,可让学生受益一生。在人生道路上,在正确的规范、标准里约束、支配、驾驭自己,直至成为社会的强者。

3、自我教育符合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能让学生逐步实现“理想自我”。大学生因其生理、心理、知识等因素,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学习者。此时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发展是极其有益的。大学生满怀激情,在追求梦想、面向未来的时候,往往会改进现实自我,追求理想自我。这是符合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的,同时,也符合大学生善于思考、不满足现状的心理特点,这时的自我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自我教育能力具有的特征

自我教育具有多种特征,根据当代大学生所显现的特质,大致归类如下:

1、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不断增强,但存在片面性。在信息化的当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知识较为丰富,已初步具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自己,看待人生,并从中规划自己的人生,寻求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归宿。

但是,大学生毕竟是生活、成长在学校这一净土,缺乏一定的个人阅历和社会经验,还不完全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认知时,免不了带有不彻底、不太成熟和片面性的自我认识。

2、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不断提高,但存在主观性。人的评价能力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无论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他人到自己,还是从片面到全面,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显然使评价能力达到了较高的阶段,自我评价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能较好的根据社会、学校或其他集体的需要和舆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进行不断的评价。

但是,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主要是依据自己所理解的标准进行的,因而评价的结果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在自我评价时,总会掺杂些个人的主观感情,多半评价自己的优点,较易忽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3、表达情感丰富多样,但有较大波动性。 大学生有着丰富、复杂而强烈的情感世界。热情而奔放,却也易于激动。较之之前的自己,在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上有所提升;但与成熟的成人相比,大学生的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缺乏克制力,在情感的表达上也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加之当下表达自我的方式、场所的增多,在这轻松、自由的环境下,部分大学生粗鲁、缺乏应有修养的行为就更加外显了。再者,新时期下,大学生的自尊心普遍较强,但是自控能力还不能与较强的自尊心相匹配,更加使得学生情感的表达具有波动性。

三、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当代大学生富有激情与创造力 ,有着无限的活力,自我意识、自信心、自尊心不断得到强化,但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控制、激励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果。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明确自我教育能力特点的基础上,借助相关知识,在思想上、行为上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呢?

第一,抓住自身特点,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大学生尽管已初步具备正常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条件,但是因知识与阅历的不完善,在进行自我认识时,往往有所偏差。故而,大学生抓住自身特点,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提升是很有必要的。了解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样才能较为完整的评价自我、认识自我。

第二,利用第二课堂,提升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第二课堂即是老师教学之外的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的、学术的、知识的、公益的活动。大学生可以有意识的参加诸如读书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学术讲座等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开发智力,并可在实践体验中,发现自己的能力高低,帮助自己培养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参加一些社团、协会,多与他人沟通,可以获得不同的人生认知与体验。总之,把空余时间用在扩大自己的视野和陶冶自己的情操上,便可收获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陶冶的能力。

第三,参加体力劳动,磨练自己的刚毅意志。劳动是改造人的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多劳动可以体会到劳动者的朴素情怀、劳动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并可增强劳动的尊严感,从而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在了解生活艰辛,劳动辛苦的同时,知道我们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历史责任感。

第四,通过对比学习,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人在对比中前进,不管是与比人对比,还是与过去的自己对比,我们都会看见自己的不足,这样才会思考,才会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榜样,通过与榜样的对比学习,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的缺陷,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教育。

第五,养成良好习惯,融洽自身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是一个集体,不是哪一个人的大学,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我们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养成良好的习惯,融洽的人际关系是这个的前提。只有这样,大学生才有足够的底气与信心面向未来,迎接挑战。

第6篇

论文摘要: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管理有过许多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品德的含义及品德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我们所说的外在的道德己经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质或品德是人的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作用下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对于培养青年优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品德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三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

一般说来,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倾向性。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一旦形成又可加强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

二、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己经掌握了知识性的道德概念,能较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当今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种很混乱的局面,道德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社会失去了权威的道德准则;道德功能的异化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动摇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做人必须讲道德的古训,人要不要讲道德在一些大学生中成了一个疑问。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某些党员和干部,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诞生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奉为跟上时代潮流的人生哲学,他们处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以权谋私、不讲信用,道德严重失范,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美丑混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现实生活中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

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规范正确性坚信不移的程度,从而愿意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主动维护。大学阶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在经过个人或集体经验证实后,就转化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会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动,主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应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性较大。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思想单纯、活跃,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再加之大学又是社会信息的接受站和传播站,使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易受感染。

(三)大学生道德评价具有两面性。

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大多数大学生已能够独立而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他们的道德判断己由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所支配,他们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而强调公平和公正,注重行为动机,考虑惩罚应以让犯过者认识过错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的是能正确评价别人行为的好坏,但却不善于分析自己行为的是非,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他们不能严格地用这些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

(一)从道德需要引发道德行为的角度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理论将道德行为片面地归因于道德认识,而忽视了道德需要的基础地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迅速前进的文明之一切勋绩,都被归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因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自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和来到意识中的)一一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论的宇宙观。”

心理学己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产生需要,需要不能满足时,引起心理紧张,就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当诱因出现时就激发了动机。因此,从研究需要着手来探索学校德育,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并且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把研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要注意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深入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接受,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高校德育管理方式一一变单向灌输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柏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学方法。”单向灌输只能使学生将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而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具有支配行为的能力。要使大学生产生道德需要并深化为道德信念和付诸行为,一个重要条件是通过本人的道德实践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大学生在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己有道德认识的正确性,通过动机斗争,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信念转化,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能力,从而又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以形成道德信念,德育管理者就应为大学生创设一些能使他们获得实践经验的客观条件。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一般都围绕着专门的项目或目标展开。例如,为大型国际和国内的运动会,博览会,展览会服务等。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时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行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或者是教育内容上缺乏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情感性,没有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视引导,简单生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在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认识上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与动机的认识。因为目的与动机决定着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质和量,良好的动机与崇高的目的可以提高学生勇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和行为力量。

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道德模式转变。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不可否认,依靠纪律、规章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选择的机会,在这样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条文。在以“强制”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首先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如何,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道德内化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成为内在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道德行为。”

实现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启发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自觉热爱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克服自己的错误和矫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化的控制活动。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心理的自我发展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产生了认识和支配自我、支配环境的强烈意识,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相对独立倾向。他们一般不希望被动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而是想参与其中。这也要求教育者善于尊重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德育管理实践中溶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律,是德育工作为之奋斗的高.境界。

(四)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转变为两者结合来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必要性;途径

一、前言

素质教育指的是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始终贯穿德智体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做一个德育结合体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育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作为体育教师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忽视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不佳,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显得日益紧迫。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剖析,探讨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内容,并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一系列实施途径,以期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内容

1、身体素质教育

强身健体作为体育的原始功能,因此,在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务必重视这一基本功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满足大学生实际所需,帮助大学生拥有健康体魄。

2、知识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扩展其知识面,学生的终身体育成为可能,知识素质教育具体包括:体育理论知识、体育锻炼方法、体育技能、卫生保健、竞赛规则及项目欣赏等等。

3、能力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显得格外重要,体育能力作为体育教学实践中大学生成功完成体育活动的综合表现。

4、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同样非常重要,帮其建立自信心,增强自强精神,完善个性品质。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1、教学目标中的体现

体育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需将个体教学目标与社会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终身体育的理念。同时,要结合大学生的兴趣,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该顾及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从而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自我锻炼的方法与手段,以期实现大学生毕业后实施自我锻炼,注重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3、教学方法中的体现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中情境化教学法的引入,能够实现大学生快乐地参与体育教学,同时将体育课堂向课外延伸,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

四、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当代社会需要大学生不仅拥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具备强健的体魄、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等等,所以,为了充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2、顺应素质教育改革需要

素质教育改革对体育教材及观念等方面均提出新的要求,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设计体育课程时需拓宽思路,体育教师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这样才可以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高校体育教学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大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顺应了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五、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引导教师深入了解素质教育内涵与价值,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趋势,切实增强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感,着力提升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同时,需要将在校期间效益与大学生的终身受益紧密联结,学校体育作为终身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将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并综合运用终身体育相关理论与方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能力,最终养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贡献力量。

2、体育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体育科学作为一个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总体而言,体育教学是一个培养人的工程,所以,体育教学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复杂化,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提出的种种要求,也就是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毕竟更新体育教育观念,或则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及方法,均取决于体育教师的素质。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需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入研究素质教育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所以,作为高校体育教师,首先,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其次,端正教学思想,从培养人才角度出发,树立现代教育观及人才观,积极树立高校体育为健身、益智及育德的观点;此外,体育教师还需具备较好的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只有这样,体育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时才可以得心应手,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深化高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更需具备健康的心理,所以,需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特殊教育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其健康心理。

4、理论联系实践,着力提升大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理论具有指导性作用,而实践锻炼更具实用性。首先,就理论而言,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前认真了解教材,把握重点,同时需要教师用心设计教学课程,将枯燥理论富有趣味地教授给学生,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其次,就实践而言,体育教师需要把书本中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应用到实践课程中,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与有效化。

5、注重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

首先,组织课堂教学时需严密有序,培养大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与作风。其次,积极运用各种体育游戏,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热爱集体、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最后,通过田径、体操等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结束语

素质教育注重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做一个德育结合体育发展的人才,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展示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深刻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爱岗敬业,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促使大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享受体育所带来的乐趣,改被动为主动,积极掌握体育锻炼的内容与方法,最终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栾金峰.谈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J].中国证券期货,2011.

[2] 周夏池.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6).

【作者简介】

第8篇

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作为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高校辅导员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及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它需要教育工作者通过反复的教育和实践而形成,是高校形成优良学风、校风的重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养成教育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养成教育是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大学生的基础文明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为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完善的教育过程与环境,使一个人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教育手段。

(一)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客观需要。首先,在思想道德上,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渴望成才,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社会角色。但在社会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部分大学生的观念和道德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他们标榜以自我价值为核心,强调个人。忽视社会、集体,同时也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其次,“另类文化”在大学校园出现。有的大学生滥用网上最新的另类语言,盲目追求所谓的“非主流”,实行夸张另类的扮酷。这一切都说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二)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他们生存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纪律松弛。具体表现为宿舍脏乱差现象严重,学生动手能力差;饮食习惯不好,不少学生有吸烟酗酒的现象;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有的缺课、逃课,对学习失去热情,有的最后不得不留级甚至退学。

(三)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需要。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定位与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群体,他们承担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行为管理工作。辅导员经常深入基层,对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等情况比较了解,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因此他们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学业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说明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者。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辅导员要根据学校及大学生自身实际需要制定长期和近期的思想教育工作规则和计划,并在不同阶段组织好各固定性和非固定性的教育活动。在养成教育中要使同学们提高对品德模范的认识,增强其遵守思想品德规范的自觉性,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是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监督者。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进行管理监督是辅导员的中心工作。它包括大学生的学习管理工作、组织行为管理工作、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以及学生活动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习惯,从而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营造良好群体环境,实现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进而形成优良的学习、生活秩序;同时辅导员还要对包括寝室卫生、就餐秩序等日常行为习惯给予足够的重视,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党团组织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是良好心理素质引导者。高校辅导员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已经初步社会化的年轻人,他们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作为辅导员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有效巩固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上进、和谐适应、宽容感恩、协作友爱、能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人的人性特征。

三、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加强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塑造人文精神。科学规范的管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养成,凡是要求大学生达到的行为要求和思想品德要求,就要在在制度上有保证管理中有措施,而辅导员正是大学生监督管理者。

不仅如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不只是教育、管理的对象,更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辅导员应创造有利条件,调动学生内在积极因素,发挥正确的主体意识,开展广泛的自我教育活动,以达到让学生达到养成教育中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目的。

(二)加强学生实践活动,使理论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养成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环节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应带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加深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辨证思维能力,培养美好的情感和健康的心态。

四、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对大学生最好的教育,它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于大学生的头脑和行动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

教师自己首先要是一个优秀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实施做人的教育,所以我们教师要勤于学习,工于研究,修身养性,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审美修养,以一个完美的形象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以高尚的人格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辐射带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灵魂,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决定着他的发展方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的教育和国家得以立足的根本,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所以,一个学校要想长久发展,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教育大学生“要做学问,首先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学服务人员也要注意在工作中渗透思想教育的要素。从学校领导、学科教师到教学服务人员都要用自己的正确思想和言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各方面要做学生的榜样。长久以来,我们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处于一个“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致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自我中心主义严重、追求享乐、自理自立能力差、意志薄弱,这样的大学生纵使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也是不符合社会需要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是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中都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大学生和社会实际

一个时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说起来很重要,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明显。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是其一,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大学生和社会实际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常常高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学生面前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理论教育,却很少从实际出发,教育大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要从关心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爱周围的朋友做起。长期以来,成年人总担心大学生在男女交往方面出问题。责怪他们“不正常”的异往,但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有谁对他们做过男女正常交往的教育指导?人们总是埋怨大学生不努力学习却沉湎于网游聊天,但有谁对他们进行过正确使用网络的引导教育?

学校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劳动者和接班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教育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和要求。我们无法把大学生封闭在一个没有现实不良现象影响的容器里,许多利弊双存的社会现实问题学生无法躲避、无法摆脱,意志薄弱的青年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和腐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收到实效,就要贴近大学生的各种生活实际、贴近社会现实实际、关注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活实际,引导他们汲取社会有益的养分,抵制社会不良的影响。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锻炼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想通过隔绝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进行封闭式的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在净土中健康成长只能是一种幻想”。在纷繁的生活和实践中去接受考验,在成功与挫折中去经受磨炼,才能使大学生真正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才能使大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教师也要敏锐捕捉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密切关注大学生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不利和有利的因素,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利用有利因素,克服消除不利因素,根据大学生和社会实际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我们的社会现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教师和大学生双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两个主体――教师和大学生,教师是“教”的主体,大学生是“学”的主体,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尊重这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要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向哪个方向发展进行正确的、正面的引导,积极发掘和利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思想进步有利的因素,发现和控制对大学生思想进步不利的因素,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的途径、方法和内容,努力创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有利的条件,做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引路人,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大学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发挥、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要强行灌输给大学生思想道德知识,而是要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他们对正确思想的思考,教育他们如何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教育他们通过读书、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与人交往将别人正确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五、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遵循这一规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定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发展的。素质的特征源于素质的内在属性,如果大学生真正认同某些道德准则,并且成为他自觉的要求,坚定的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那就可以说大学生把这方面的道德准则内化成了自己的道德素质,也就是说“知、情、意、行”四者有机统一是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真正形成的表现。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更多的只注重认知向度和行为向度。把道德行为直接归因于道德认识,或把道德认识等同于道德行为,这显然是不够的。例如,大学生都知道禁止吸烟,可有的大学生明知故犯,或者经教育不吸烟了,过一阵子又吸了。这说明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认识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自觉的、稳定的、一贯的”道德行为。反过来,不良的道德行为也不能说明有错误的道德认识。只有大学生对某一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有了正确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并且在反复的道德行动中培养了自己的道德意志,并最终能用它真正自觉支配自己道德行为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一道德准则和规范已内化成大学生自己的品德。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练之以恒”,使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顽强的道德意志、持之以恒的道德行为有机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生文明素质 养成教育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时,被列为第一位的是人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挑战。专家指出,高境界的理想、信念、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这也为中国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应从可持续发展出发,确立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学校要从为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做准备,转向为学生的人生各个方面做准备,即全面的素质教育包括智能、品德、价值观、态度、情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等方面,而这种合格人才所具有的文明素质,正是养成教育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养成教育是指以高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1]重视养成教育是目前国内外高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共识,是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德和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从高校教育管理角度出发,谈谈对高校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理念的几点意见。

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养成教育离不开规范的制约,它以制定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为起点,并以组织纪律、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行政措施来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此,首先,要建立健全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要求的管理制度,使得养成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和社会中人情关系在学生制度规范中的泛化,使学生对制度产生敬畏心理,从而对校园和社会上不成文习惯的敬畏甚至过渡到对校园和社会上复杂现象背后的基础性秩序的敬畏,形成制度文化的威慑力量。最后,制度执行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相联系,动之以情,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制度认同。在具体执行中,教育者要注意动态方法和静态方法的结合,随机应变地采用动态方法,增进执行主客体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协调,使得制度更加人性化。

二、扎实开展学生行为训练,重视良好习惯意识培养。

开展行为训练,促成习惯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在研究孩子教育时曾说:“应该利用一切实际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孩子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这就是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2]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也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高校在教育中需更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意识、集体意识培养。

重视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表达爱国情怀,利用时事政策课、主题班会课,客观分析国情、政策和敏感问题,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和谐团结的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高校努力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班风,关注学生的个别性,使学生主动融入集体中,在集体中学习为人处世。

(二)责任意识培养。

高校要运用多种途径把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并以“人人参与和谐校园文化创建”为抓手,开展责任感教育。一要通过高校课堂讲道理,明确责任重于泰山;二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担当;三要进行活动总结和心得体会反馈,深化体验,强化责任感。

(三)独立学习意识培养。

学生始终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继续推动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可理解性、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需要;二要坚持学院、系部、班级三级管理制度,有效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以此作为了解学生学风动态的直观依据;三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意识培养。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3]要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行成就感和挫折感的激励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理性的目标,引导他们把教育者的要求和道德教育的影响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

(五)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要使学生能够与行业、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就须进行职业养成教育,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高校在理论教学中可结合本专业特色灌输职业教育理念,也需塑造职业意识养成教育的环境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校可以利用网站传递行业的前沿信息,引导学生了解最近动态;利用宣传栏、展板展示与行业相关的活动和知识;利用办公室和教室悬挂名人照片、语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课外活动期间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习岗位上将所学知识与工作紧密结合。

三、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调动各方因素,形成养成教育全程化、全员化。

养成教育需要依靠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合力。首先,养成教育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凝聚家庭教育力量。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相关政策及学生在校表现,长期有效地与家长保持沟通,有问题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

学校教育在整个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和中心环节,是养成教育的重中之重。在高校,对大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莫过于他们最值得信赖的老师。教师必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做到用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道观念去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用良好的修养去做学生行为的楷模,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文明的熏陶。同时,高校也要注意网络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浏览健康网站,获取健康信息。

大学生生活在家庭、高校、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构成的四重社会中,其养成教育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以形成教育合力,坚持反复抓,抓反复,方能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可从制度、教育、管理层面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环境,形成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诚然,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文化理念的支撑,这将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柏才,李从浩.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

第11篇

体育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既能增强人们的体质,又能培养人们的品质,健全人格。体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具有非常强的竞争性,但是如果过多的关注竞争的结果往往会造成恶性竞争问题的发生,甚至于出现肢体冲突等现象,就这一问题看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通过德育教育可以让大学生群体明白,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参与要比最终结果更加重要,每个人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内容远远比竞争结果更加有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有未有的生存压力,就业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等等一座座大山使当代大学生肩头的压力与日俱增,以至于近些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和恶性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将德育教育和高校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群体心理负担的减轻和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1.从教材特点入手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可从教材特点入手。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有着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社会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特点,掌握学生的学情,在实际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有计划地、统筹地安排好每学期的体育理论课,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其特点,都有实际意义与操作效果。体育教师要善于挖掘技术动作的内蕴,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如:在器械体操与跳跃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在篮球与排球项目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利用竞技体育中拼搏奋争、战胜困难、承受挫折、争冠夺魁的特点培养锻炼学生不畏艰难、不甘落后的意志品质。

2.从课堂常规入手

课堂常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课堂常规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高校体育教师要注重课堂常规的教学,因为在体育课上,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体育教学。课堂常规有:课前整队集合,检查人数,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以及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这些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因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以及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则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高校体育教师不要忽视课常规的教学,要对学生加强其组织性和纪律性,使其在课堂常规中养成遵纪守法的优秀品德。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通过课堂常规的要求贯彻落实,如对学生严格考勤、加强组织纪律性,增强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3.从集体项目入手

集体项目是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重要的影响。集体项目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与的集体融会和刻苦训练。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采取集体项目进行教学时,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应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要团结协作,共同奋斗,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地“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

4.从偶发事件入手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思想道德教育简单的来讲就是教育主体为达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培养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更加合乎道德规范的意识和行为的教育过程。当今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的代表,加强其思想道德修养,是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规范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好条件的需要,也是为社会培养先进道德模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需要。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有效策略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国家文明的象征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历史的责任。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确定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成功的关键。作为社会良好道德规范的践行者,自身行为道德是否得当,影响整个社会的风尚和个人的形象。大学生群体就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含量来讲,是现代国家发展中主要的科技人才、技术人才,也是主要的脑力劳动贡献者,良好的思想和品行不仅是自身素养的表现,也体现着了国民的整体素质。

(二)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社会发展的标志

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就是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各个行业中个人的行为是整个团体面貌的象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生力军。一方面,应当深入学习文化知识和专项技能,拥有创新精神,热爱科学事业,为国家高新科技领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在道德涵养方面也要做好先锋模范作用。因为大学生从事任何行业和领域,思想品行是外在涵养的体现,道德行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三)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个人形象的代言

大学生从事工作前必须养成的良好品行。良好的品行是指导大学生在自身岗位上取得成绩的基础。道德规范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道德活动发挥着引领和纠偏的作用。道德规范告诉人们不能作为的同时,也是告诉人们应当如何作为。就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情况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在就业单位长期受到重用,除了依靠其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交际能力是其在岗位上长期立足,并且得到赏识重用的关键,更是与领导、同事、朋友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素养。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是自身更好创业就业的需要。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处理好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事关发展的全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引领者和实施者,受紧张的学业压力、外部复杂环境和严峻就业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正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共同影响着大学生道德意识的铸成和道德行为的践行。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的当下,诚信缺失问题、道德沦丧问题、素质过低问题涌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在大学校园里也存在着一些道德素质过低的现象,例如:不文明的语言、不讲究公共卫生、穿着打扮过于低俗、乱扔垃圾;宿舍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的现象,都成为影响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行形成的阻力。

(一)复杂外部环境给大学生道德品行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导向的作用。社会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授的大课堂,积极有利的因素对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相反,消极懈怠的思想就会影响大学生成为对各种不良行为的效仿者和传播者。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在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严峻的挑战。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够透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利己优先、物欲至上、诚信缺失,甚至坑蒙拐骗等一系列信仰缺失、社会风气败坏的不良现象。大学生作为与社会接触最为紧密的学生群体,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念紊乱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项法律体系不健全,致使不法分子为非作歹,误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法制与道德不能有效结合发挥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其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成为许多与极端案例的根源。如受彭宇案的舆论影响,大学生都不敢扶老人。这种种的不良习气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当互联网失控而成为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发泄情绪的空间时,就会成为传播各种谣言、邪恶思想和非理性意识的工具。例如,郭美美事件、彭宇撞人案等都是这种负面情绪的无限放大,这也就在客观上阻碍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学校道德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学校

对道德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当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思想道德观念的建立和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1]。大学生思想道德培育,要重视培养其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强调自主意识的重要性,启发大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全国高校中,知识讲授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如果采用这种单一的教授方式容易导致高校毕业生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经验,在工作岗位上不能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在道德领域出现了同样的困境:从初高中思想品德课,到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主要以知识传授、灌输的方式进行授课。受这种授课方式的制约,部分学生都认为思品课、思政课都是讲大话、讲套话的学科,并没有多大的实际用途。因此,对于思想品德形成具有关键作用的课程并不能很好的深入学生头脑。在思想道德的习得上,许多高校注重对长期总结的理论概念的学习,“死记硬背”、“循规蹈矩”成了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也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另外,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重视他律教育,忽视自我教育,重视理论灌输和道德认识的提高,忽视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部分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道德习成缺乏主动性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由学校迈入社会的过渡时期。大学生受家庭、社会、自身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自身思想和社会主流价值观脱节的现象,道德意识较为淡薄。首先,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是九零后的青年,在家庭中是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家人的疼爱,容易形成“自高自大”、“事不关己”等不良思想,与社会所倡导的“团结奉献”“互助友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相适应的,由此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道路上很难与他人、与同事进行友好的沟通、交往。其次,自我思想道德意识脆弱,在道德意识的养成中存在着认识偏差,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还比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最后,部分学生在道德品行的形成上还存在着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现象,没有自我的判断和认识能力。这一系列因素对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都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2]

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的途径

(一)优化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首先,要改善社会大环境,用良好的大环境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无意识化”。“社会环境的改善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公共平台宣传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观教育,使公众在无意识的状况下接收熏陶和感染,树立自我的政治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例如,在各种宣传栏、报纸、杂志、新闻广告中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3]。其次,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导向作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觉悟。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环境的引导性作用。比如校园环境中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澡堂、操场、食堂等物质环境,也包括学风、校风、学校传统、名誉地位等文化环境,还包括学校的管理方式等制度环境,这些有形无形的环境所形成的氛围,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改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加强道德建设,注重道德实践。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主体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获得,更要把这种知识和能力落实在实践中,在长期的实践中内化为大学生自身内在的素养,这也是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最终目标。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还存在着言行不一、知行不一和躬行不力的现象,往往导致许多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其实践作用。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在知识培养和实际践行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知行统一,把大学生真正塑造成为思想道德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把实践道德意识作为培育思想道德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主流的、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应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加强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其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途径。第一,改革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就是要在重视传授思想政治道德观点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和品德课教学时,要重视组织讨论、辩论,进行道德判断能力的训练,重视实践教学,组织学生由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到工厂、农村、社区参观调查,使他们社会实践中认识到思想道德理论的正确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体验、自我辨别、自主选择,把外界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内在的约束力,进而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4]。第二,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有意识“讲解”与无意识“渗透”并重的方法。尤其是运用具有“平等性”、“隐蔽性”和“无意识性”的渗透方法显得十分必要。最后,学校教育要发挥各门课程的作用,特别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将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构建全方位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格局。

(三)强化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行

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各种手段共同发挥作用,忽视任何一种调控方式,都会削弱社会调控体系的整体功能,而道德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优良道德规范的传播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的状况直接左右着他们的精神状态、境界水平;他们的道德水平程度也直接影响着社会道德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的发展。在学校领域,教育者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学校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是个体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有利于促进个人为自身全面发展进行的自我教育。可见,道德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个人社会化的力量和方式。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发挥道德树人、道德引导人的积极作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践行能力尤为重要。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良社会风气,对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极大考验。因此,优化社会环境、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创建环境熏陶,对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形成都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毅翔.当代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8):33-35.

[2]樊浩.道德教育的“精神形态”与“中国形态”[J].教育研究,2013(2):51-53.

[3]刘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16-18.

第13篇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童编号:1673-291X(2010)16-0266-02

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迅速扩张,社会分工逐渐细化,没有人可以又专又全,人才之间的竞争,核心就是素质高低的较量。现在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弄潮儿和时代先锋的储备人才,这不仅关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竞争力。

一、素质教育

何为素质?从生理角度来界定,素质是指人的先天解剖与生理特点。从现代人的素质构成看,素质已扩展到人的品质和人的社会品格领域,即人的品德、智商、体能、审美等综合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总和。

何为素质教育?就是不仅要认识自身及外部规律而且要正确利用自然规律来提高综合品质和综合表现能力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侧重创新和包容,强调终身学习,“止于至善”,个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来适应客观环境,充分发挥潜能并不断创新――诚如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2009年9月4日,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听了五堂课后,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尽管听取的是中学课程,但是讲话的实质强调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且指出“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1.良好的品德素质。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除了需要良好的知识教育,更需要获得良好的品德教育。传统伦理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产品极大丰富的当今,强调大学生的品德素质,对于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意志和不惧困难的毅力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2.科学的人文素质。现代科学的特点是新科技革命的层出不穷,相互交叉和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相继出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日星月异。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加强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打牢基础,拓展知识层面,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将自己打造成为具有综合知识基础的人才,成为时代进步的新要求。

3.终身学习的素质。学习是终身的革命,肩挑社会、民族、国家重任的大学生,解决在校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的无限发展性的途径就是终身学习。教师除了讲授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在书本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真正的“自强不息”,不懈追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年轻一代,创新才是竞争力的源泉。终身学习培养出的是创新的素质。

4.民主法制素质。《礼记》记载“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以法治国强调的是规范、公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是未来的骨干力量,也是未来领导干部的摇篮,只有学法、懂法才能“自治”,只有守法,用法,才能“治人”。

三、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提高学校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教师培育大学生的重要场所,也是催生栋梁之材的基地。学校的素质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1.硬件方面。学校要有必要和充分的办学资源,包括经费资源、课题资源,在此前提下要具备办学条件――教学场地、实训基地、各类教学设施装备尤其是先进的教学设备、足够的生源。

2.软件方面。学校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可行的管理方法以及教师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方法。

(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总理在教师节前发表的讲话,特别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教师队伍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培养文理兼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加强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职业。教师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即“教书”和“育人”的素质。

1.“教书”的素质。大文学家韩愈的《师说》非常精辟地概括“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就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教师要具有尽量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有敏感的社会嗅觉,感受和汲取最新的知识成分,应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方能胜任“能者为师”。除了文化知识素质,业务素质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普通话、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组织能力、口头书面表达都是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测评、课内外辅导体现教师职业所需一般基本功,还要对教学经验积累总结,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的分析、知识体系的掌握及教学方式方法、技能的应用等方面要在实践中摸索提高,当然语言、演示、提问、讲解、板书、教态、处理问题等方面体现了教师素质的更高的技能要求。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之外,还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备探讨教学理念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相结合的能力。

2.“育人“的素质。师德和师能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是教师素质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素质应以德为首,以技为中心,德技相促,德技并重,互相渗透,共同提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作为教师,要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做学生的典范。除了直接教育还要间接影响,这取决于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表现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人格上的感召力。

(三)改革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等,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包括高科技水平和高文化素质,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与相关教化熏陶;能力素质着重培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应试教育注重学习成绩,并且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解决知识和能力的矛盾,就要提倡文科和理科协调发展,改变文科生欠缺现代科学知识,理科生缺乏文学素养的现状。要做到

文理兼顾,’说到底还是侧重能力的锻炼,文理科都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一个“全”字,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但是也要明确,应试教育强调的应试能力也是大学生素质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接受知识,还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塑造自己的个性。

四、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

1.文化素质教育理论教学注重学科的均衡,实践教学注重学科的分工和专攻。不少高校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思路,培养具备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的符合人才,设置第二专业和辅修专业,开设文理科的再选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知识范围,完善知识层次,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

2.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和锻炼的机会。(1)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教学条件、实验设备,更新建设图书馆,建立数字化图书环境,让学生在先进的设备,优美的校园,接触新的事物,汲取先进的科学知识。(2)大力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包括科技节、文化节,大力发展大学社团,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提高文化素养。(3)举办适合大学生的系列讲座包括心理讲座、专业讲座、求职讲座等。(4)开展学生干部的公开选拔和自我推荐,创造人才竞争的机会。(5)校企联合活动,一方面锻炼能力,另一方面从适应企业需求的角度,注重能力培养的侧重点。

3.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

4.改革考试方法,重视教育评价的革新。(1)明确考试目的,既要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鼓励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改革考试方法,做到形式多样,可以课堂讨论、提交论文、完成调查问卷等考试形式。(3)改革记分制度,可以五级记分,淡化学生的分数意识。(4)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可以对学生建立评价档案,记录学生以往的实践活动和成果。

参考文献:

[1]“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

[3]谈在中学听课感受强调树立先进教育理念[EB/OL]新华网,省略/2009-10.

[4]李艳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2005,(1).

第14篇

[关键词] 责任感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应系统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综合能力。因此,利用大学这个塑造人格的场所,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及时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职责。

一、 大学生责任感现状及原因

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不满足毕业时只拿个专科学历。因此,许多人一入校便开始了明确的个人规划:一方面,参加自考或争取毕业后升本,从文凭上为自己增加社会竞争力;另一方面,想方设法争取入党、获奖,为就业增加砝码。可以看出,学生的所思所想大多定格于个人发展,凡事都从个人利益出发,以“我”为中心。

大学生责任感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国门打开后,伴随着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的进入,对西方个人主义的思想批判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易被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崇拜的大学生所盲目接受,从而导致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

(二) 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现处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价值观念遭遇挑战,而新的价值体系还尚未建立,加之市场经济所遵循的追逐利益的价值规律,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

(三) 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家长过分放纵和溺爱孩子,削弱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助长了他们的依赖心理。

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缺乏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视、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的方法手段,致使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内容空洞、方法陈旧,同时,也缺少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没能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导致进入大学和社会后问题层出不穷。

大学生虽然年龄上已进入成年,但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人生观也尚未定型,而大学正是塑造人格的场所,因此,充分利用这个有效时机,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不断引导他们担当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多年来,在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大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 提升大学生责任感的探索

(一) 思想教育贴近学生实际,指向明确、具体。

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比较空泛,与学生实际比较脱节。“两课”内容过于理论说教,学生对长久以来的这种“大”而“空”的灌输已麻木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增设了《人生修养》系列课程,目的是将品德教育贴近学生现实需要,让品德和修养的提升成他们个人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引导学生行为模式的转变。

转变大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固然不易,但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更加困难,大多数人容易成为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建立了一套量化的行为管理系统——诚信银行。如果学生思想端正有较强的责任感,积极上进表现优良,愿意为同学、团队和社会奉献爱心,经常参加社团和各种实践活动,全校教工都能给予诚信银行加分的鼓励,反之,若学生责任感缺乏,不思进取且自律性不强而违犯校规校纪时,将给予诚信银行扣分的处罚。诚信银行的积分将与学科成绩同时计入期末的综合测评,作为评优评先、推荐入党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诚信积分的合格标准是每一位学生必须达到的,否则,不能顺利升级和毕业。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是一个艰辛和漫长的过程,既需要时间的积淀也需要一个平台,而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便是大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有利平台。因此,我们有目的地组织开展了一些活动,引领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同学、学校及社会的责任感。

(一)、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参议会。在每年一度的参议会上,学校都广泛收集了学生代表反映的意见和问题,从学院的管理、教学的设计、学生工作到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每份议案都提给出了可行性建议与解决方案。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将自己当作学院的一员,积极参与到学院的各项管理中,主动为学院的发展和进步献计献策,从而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的责任感,这一活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二)通过各种校内活动,增进学生对他人的责任感。

1、为了有意识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我们专门设立了辅导员助理岗位,让他们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帮助一年级同学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每一学期,我们还组织开展各种专业对口的学习交流和技能比赛,增进各年级间的交流和情感,不断增强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并以榜样的作用示范和带动低年级学生。

2、组织学生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在平时的宣传和教育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不仅要埋头读书,还要关注国内外形势及社会发展与变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同时,要求学生在社会需要时,应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每学期,我们都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开展社会活动,如:到孤儿院、养老院进行慰问,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清洁市场和社区环境等。志愿者还定期进入当地小学开展义教活动:培养小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教给小朋友防震减灾的小知识等。

“实践出真识”,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重在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他们搭建体验的平台,有助于帮助他们在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同时,感受到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责任。实践活动,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技能服务社会的机会,一方面,大学生良好的素质和修养也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引领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江,郭文利.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管见[J]中国成人教育,2005(05):35-36.

第15篇

一、内涵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主导着学校各项教育工作,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教学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品质的活动。

二、创新局面下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变革时代的大背景下,由经济、文化、政治创新而促发的道德理念、价值观的转变,影响着各个年代的学生。面对全球化的新格局,高校德育工作所面对的是严标准、全方位的新要求。因此德育工作者需清晰的认识到前进的、全新的历史进程,在经验丰富、思路宽广的基础上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使教育的视野更为宽阔。新环境下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回顾我国高校德育发展历程,德育工作者需进一步研究德育工作中的不足,改变其在教育环境中的配角地位。德育在现实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在教学工作中,德育教学占有很少席位的主渠道,这导致了德育工作时效性较低。大众化问题表现为:育人标准不详尽,育人内容不充实,德育方法较单一,育人进程易脱节,整体过程华而不实,内容缺乏具体性。现在的填鸭式德育方式并非目前学生所具备的学习经历、社会阅历、处事能力所需求的,影响了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也抑制了学生个性的积极培养。

(2)创新性的德育方法较少。以政治为主要元素的德育偏离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德育工作注重与思政教育,却忽略了我国现实国情是利益主体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并存。有悖于目前大部分生于90后大学生成才路径,故德育教育的内容显得单调乏味,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3)德育教育主体力量较单一薄弱。大学生德育教育主体应涵盖了高校、社会、家庭三方力量,且因各自的特点肩负不同的责任。但我们所熟知的高校德育工作脱离了社会和家庭,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大学生初涉社会之后的价值准则茫然。

(4)“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工作内容无规范。“德育”的在教育体系中起着主导和统帅的作用。把德育标准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教育,加强德育理论的实践和创新,注重学生个性思想道德发展所需,为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提供政治保证、为良好社会文明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5)德育师资力量有待加强。随着扩招后大学生人数的剧增,德育专职人员虽然增长速度与学生扩招速度远不能成正比,以致二者比例失衡,导致专职思政队伍力量尤为薄弱。

三、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高校德育工作被赋予了较为突出的时代性,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观等都在不停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也应不断探索新途径,做到与时俱进。

(1)推行明确的新德育观念。推行德育方法现代化。首先,必须全面地理解高校德育的价值。高校德育更根本的是要培养德性,塑造完善人格,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作用。其次,要重塑合理的德育理念。它应以关注人的生活、关注人的内心需要和幸福感为中心思想,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崇尚与被教育主体生活相符的道德。现代大学生的自主、渴望平等的意识都很强,这种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能被大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内化,从而达到提高其品德素质的目的。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应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管理方法,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方式,教师与学生要相互交流沟通,达到道德教育与情感融合的相统一。

(2)更新德育方法、拓宽和完善时代的教育途径。被赋予时代性的德育工作内容,对受教育者而言是比较容易认可和接受的。应在德育基本内容上延伸其内涵。扎实的理论和科学的论断是高校德育正确实践的前提,要从原有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转变到自我服务的方法上来,灵活的推动受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应始终贯穿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在思想学习和实际行动中,积极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开拓网络教育新阵地,积极、有效、正确的引领网络思想文化。利用信息知识的支撑作用,打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