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自动化科学与技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自动化学科;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1-0231-02
The Discussion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Technical Education of Automation
YAO Jian-ru1, XIONG Xiao-ping2
(1.Huna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Changsha 410217, China; 2. MCC Chenggong Shanghai Five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Shanghai 2019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technical education of automation.It can provide some useful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n course of automation profess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automation specialty;profession; reform
1 职业技术教育与自动化学科的探讨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拓展,许多行业已直接参加国际间的竞争,教育也如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国外办学机构的冲击,特别是高等教育和各种技术教育,受到的冲击更大。许多国外教育机构、高等院校已经伸入到我们国内,他们以各种形式来争夺生源,国内有的高校也打起与国外联合办学的旗帜吸引学生,许多学生(和学生家长)宁可多交若干学费而到国外教育机构办的学校去读书。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更应引起各高校的重视。面对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我国的各类技术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也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参与国际竞争,为我国培养市场急需的各类适用人才。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让职业教育真正为国家培养切实可需的人才,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自动化学科的教育,因为自动化学科涉及到其他的学科,有的甚至是其他学科的先行学科,这样为我们进一步重视对职业技术教育中自动化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条件[1]。
同时自动化学科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大批能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因此,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计划也不能一成不变。针对数据驱动的控制技术及实现的需求,朝着培养有用人才的方向制定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学科交叉结合的培养方案。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未来职业规划定位为掌握多种现代化技术的综合型自动化人才[2]。
2 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呢?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无外乎以下三个主要目标:(1)经济目标:科技进步与生产中高科技含量的增加,要求提高一般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职业人才的大量需求;(2)社会目标:在失业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避免高失业率带来的大量的社会问题,发展“高职”规模,以推迟相当一部分人的初就业时间;(3)教育目标:在高校入学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为了分流,减轻传统通道的高校升学压力而大力发展“高职”;另一个教育目标,是为了满足民众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求[3]。
3 自动化学科的定位思考
自动化学科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涉及到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全部。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基于信息的建模、分析、控制、优化等方面,其研究的对象各异,涉及几乎所有的行业,自动化学科是信息学科与许多传统学科的“接口”。因此,自动化学科建设和发展必须针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建设世界一流自动化学科的双重需求,完成双重任务。这同目前的世界一流或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建设的目标不完全相同。目前国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评价体制,同建设世界一流自动化学科的目标也不完全一致。
根据自动化学科的发展趋势、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我们对自动化学科的定位和发展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考虑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新成果,研究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系统建模、控制与优化的新理论和方法;
2)针对不同行业出现的新问题和对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新需求,深入研究新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针对“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需求,解决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中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系统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做好“接口”;
4)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领域和新的学科增长点,例如网络化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新型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信息融合、网络化制造、智能交通、量子控制、网络信息安全等;
5)针对新需求、新问题,特别是国家在国防现代化和国家安全方面的新问题,例如航天、航空、航海器先进控制与决策,复杂系统的先进控制、智能信息处理、机器人、先进制造与制造信息化等[4]。
4 教学改革情况
我国在自动化专业教学中有如下几个需要关注的方面:(1)实践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训练需要提高;(2)引用国外先进教材比例偏低,国内具有高水平和突出特色的教材偏少,办学模式单一,缺乏各自的特点和多样化风格;(3)由于选修课程开出率低,课程选择灵活性差,学生接受反应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课程内容机会偏少。
针对近几年本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实践,力求在思想作风和实际操作中主动出击,适应新的形势。从而寻求一条适合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道路,以自动化学科人才培养为中心,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的思路。
4.1 转变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受计划经济时期办学模式的影响,将学生放在受支配和管理的位置上,学生对学校所设的课程,没有选择的权力。学校开设的课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学习和参加课程考核。提供满意的服务,就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社会需要为动力的管理机制,主动适应市场需要,改革过去“我开课办学,你来求学”的机制;而树立“学生需要,我开设”的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和以社会需要为动力的管理机制就是主动适应市场需要,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学生求职的需要来进行的教育。就目前各类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生源情况来看,从学习动机上主要有三方面的愿望:首先是工作(求职)需要,通过学习,提高工作效率,体现个人在服务领域的价值;二是看好新的行业,通过学习充电,竞争新的岗位,体现个人的竞争实力;三是满足后续持久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积蓄动能。因此过去成人学习侧重于获得学历文凭,而今更侧重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社会的这一变化,遵循这一规律,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这一需要,才能获得发展,满足社会所需。
4.2 调整教学计划
学校的教学计划是办学的指导文件,是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计划经济时代,全国基本一个模式,不允许突破。因此各类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专业教学计划,也就仿照普通教育的模式复制出来,而没有体现技术应用的特点,更投有考虑服务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没有考虑该地区(或某企业集团)的岗位要求来调整专业课程。尽管国家曾多次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如对基础理论提出“必须、够用”的原则,而真正实行起来却很难控制实施。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没有很好地结合社会所需,结合市场需要,培养的人才也不完全符合社会所需,尽管那样,学生没办法还是选择了这类教育模式,用人单位还是从这些学生中挑选人才,这是无奈之举。
课程设置在保证自动化专业必须完成的课程外兼顾到学生继续深造研、就业等不同需求,体现出以人为本,适应市场,服务学生的思想。选修课门类多,可以跨学科、跨专业。学生自主性强,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自主选择课程,扩大知识面。
4.3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实践教育”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
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要切实提高人才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渠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结合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生产实践需要大大加强。
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在于实验经费、场地条件、实验设备等多方面。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依托社会企业的力量办学实践教学。受思想观念、实践基地、实践设备等因素影响,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是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工程意识。要切实更新教育观念,按照扎实基础,拓宽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模式开展教学。
无论是从自动化学科自身发展还是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如果脱离了实际,自动化学科就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是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水平的根本策略。
4.4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组织若干个由资深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涉及教学团队组建、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实验建设、课程网站建设、日常教学文档管理等方方面面。
4.5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关键中的关键,我们应该结合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机制。目前,许多高校都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人才,但许多学校引进人才的程序不太遵守国际惯例,引起不必要误会和困扰。我们应该使新教师的选拔和引进规范化,发挥各种吸引人才的优势(成长氛围、工作条件、待遇、地域和人文环境等),形成竞聘、双向选择、协商的良性过程,加快建设一支世界一流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从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采用结对子形式教学、加强日常教学检查、开展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联系各种国内外培训机会提供给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的进一步深造锻炼创造条件。
4.6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而提高质量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有意识地在实验教学和工程训练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新知识,结合学生提出的实践技能问题,教师采取启发、讨论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不足,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及技能大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就业技能,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
5 结论和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自动化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自动化学科职业技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面对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要不断改革创新,顺应形势的变化。尽管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了探索实践,但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还有遇到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将教学规划、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合作等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办出特色,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水平。学生到工作单位后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学校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进一步完善自动化学科实训基地,并尝试自主开发构建控制前沿领域的有关网络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全方位创新型控制人才的任务。
大力发展自动化行业,培养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型人才,是提高我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要求自动化专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和创新开发能力。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能很好地把握自动化学科的现状和需求,针对急需人才的培养需要,开展一系列实践和培养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不断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5]。
参考文献:
[1] 金常德. 基于职业认知教育的秘书职业概论课程开发[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2):48.
[2] 佟威,段中兴,嵇启春, 于军琪.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C].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203-205.
[3] 王博. 职业教育与为职业而服务的教育[J]. 职教论坛,2009(11):15-18.
关键词:学习领域课程;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开发与设计
作者简介:李云飞(1987-),男,辽宁辽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校企合作研究;高军(1980-),男,山东平邑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学术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5-0063-04
学习领域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在课程领域开发与设计的最新成果。它是以职业任务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种“课题单元”。通过目标、内容及时间的安排,学习领域课程力求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由于学习领域课程本身固有的价值和优势,目前已成为各中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和出发点。随着课程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以下简称“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设计“焊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将为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和实践提供积极的参考。
一、“焊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背景
我国职业学校深受前苏联学科课程的影响,课程的知识本位观根深蒂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CBE(能力本位教育课程)、MES(就业技能模块组合课程)等课程模式纷纷涌入我国。这些课程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打破了知识本位下的藩篱,注重可操作性的、可外显的操作能力行为表现;以活动本质观为代表的课程目标用职业活动来描述;课程内容是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课程组织开始关注职业活动的逻辑发展;课程实施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式;课程评价注重学生的职业活动能力水平和职业活动的结果。
“焊接”专业借鉴国外先进课程模式设计出了CBE课程,MES课程更是在行为主义这个维度上将模块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全面分析焊接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本专业教师,共同根据职业岗位群对焊接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依照“职业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分析——专项技能分析——拟定最终绩效目标——描绘职业能力模块——分解出能力要求——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块”的程序,制定了本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模块化课程体系。
诚然,以任务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岗位的工作分析和职业能力的分析如何去更好的开发课程和组织教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习内容与工作世界相脱节的情况。尤其是MES灵活的模块化组织、CBE强调岗位胜任力,均对学生以任务为本位、培养职业能力有诸多帮助。但是,它们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能否让学生获得对工作体系的整体性理解?能否解决任务单列式教学过程所带来的弊端?能否在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心智技能?
学习领域课程是20世纪90年代在联邦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结果。随着对CBE、MES等课程开发模式弊端的日益凸显,德国职教界的许多人士都清晰地认识到在传统专业理论、专业制图、专业计算的“双元制”模式下,职业学校越来越偏离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融合实践知识。对于我国职业学校焊接专业来说,其课程改革虽然突破了传统三段式的桎梏,也很好地去借鉴了发达国家的课改经验,但是如何更好地培养“焊接”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及如何使学习内容真正地与工作世界相关联,是当今改革“焊接”专业课程的首要目标。正值学习领域课程试图要突破传统课程开发所固有的局限性,“焊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自然必然会凸显出其内在的价值和优势。
二、关于学习领域课程及其开发方法
欲设计“焊接”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学习领域课程及其开发方法。它的产生是为了解决MES、CBE等课程开发方法忽视工作体系的整体性的弊端,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应运而生。学习领域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在课程领域内的体现。根据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的定义,学习领域指一个有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它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三部分组成[1]。
学习领域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建构和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综合的职业能力。与以技能分解为框架构建教学模块的“MES”模式以及以能力分析为依据组建教学模块的“CBE”模式不同,它是以典型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托的。一个学习领域可以对应相关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学习和完成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就意味着掌握了该“培训职业”①,并获得了该“培训职业”的职业能力以及该职业的从业资格。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方法(BAG课程分析法)。
一种“培训职业”一般可以分解为10-20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是大同小异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实践专家研讨会”(由2/3职业学校教师,1/3企业技术代表,若干个课程专家组成)。实践专家研讨会要以工作岗位分析为依据,分析出所能代表该“培训职业”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然后按照胡波特(L.Hubert)和德莱夫斯(S.E.Dreyfus)等学者提出的“能力发展阶段”{2}的规律,确定学习内容的难度范围{3}以及知识的序列化。第三,分析每一学习领域中的具体工作任务,析出每个具体工作任务所包含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对象、工具、方法、要求、劳动组织以及预期要达到某种劳动成果,破译隐含在具体工作任务中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默会知识。最后根据分析具体工作任务所包含的各要素进行系统化建构具体的课程名称。图1简单地揭示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过程。
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对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的分析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也是BAG分析法的基础。所以,实践专家研讨会在分析工作岗位选择的时候,应该多次予以分析,要针对该地区行业的经济结构特点、不同企业的规模进行调查和探索,寻找其共同特征。另外在分析具体工作任务时,每个成员都要明确工作分析的引导性问题是什么,明确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与器材,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和区分点(阈值),这也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比较关键的环节。
三、“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环节
(一)分析“焊接”专业的工作岗位及其典型职业工作任务
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根据工作的相关性,将工作内容关联程度比较高并处于同一个层级上的任务进行整合重组,这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最为基础的环节——确定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实践专家研讨会成员在充分调查人力需求现状之后,根据“焊接”专业的职业岗位及职业群特点,通常完成“焊接”操作需要以下的能力:焊接操作、焊接工作工装设计、焊接设备选用及维护、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这些职业岗位分别对应设计员、工艺员、管理员、维修员、检验员、操作员等职业工作。
由于工作岗位的选择标准与典型工作任务的标准一致,而且典型工作任务必须是一个综合化的工作过程,并具有独特的职业特征,我们可以将上述的职业岗位划分为焊接工程图的识别与绘制、简单机械构件的设计与制作、熔焊过程控制、焊接设备选用与维护、焊接工艺装备选用及简单装焊夹具设计、零件的切割与成型加工、典型焊接接头焊条电弧焊实作、典型焊接接头气体保护焊实作、典型焊接接头自动焊实作、焊接工艺编制与评定、焊接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焊接结构件制作、重型压力容器制造等十几个典型工作任务。
(二)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并确定其学习难度等级
在划分完典型工作任务以后,我们将众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以下的行动领域,即焊接工艺的编制与评定、各种资源的配置及准备(生产计划于组织)、焊前备料加工与装配、焊接过程及产品的质量控制与检测、焊接产品的后处理等。
学习领域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要求学生能从整体的工作世界中学会专业技能,熟悉工作与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完整的工作过程”的基本含义,为此开发此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必须最后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即焊接工程图的识别与绘制、简单机械构件的设计与制作、熔焊过程控制、焊接设备选用与维护、焊接工艺装备选用及简单装焊夹具设计、零件的切割与成型加工、典型焊接接头焊条电弧焊实作、典型焊接接头气体保护焊实作、典型焊接接头自动焊实作、焊接工艺编制与评定、焊接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焊接结构件制作、重型压力容器制造等13个学习领域。
确定知识的难度等级不仅符合学习者学习发展的规律,而且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设计的安排。所以,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焊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也必须按照人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来设计和建构。基于“能力发展规律”,可将这些学习领域课程分为4个难度等级。(见表1)
表1 按照“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经验递增的学习难度范围
(三)职业行动领域及其学习目标的描述
以“典型焊接接头焊条电弧焊实作”学习领域(学习难度范围3)为例,它的行动领域描述是:除电弧焊基本知识外,焊接技能训练均以项目教学形式,按照制造业焊接接头实际生产过程和认知规律,将焊接接头实作项目按照平、立、横、仰四种空问位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编排;在相关训练项目中采集编入了企业专家在多年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焊接技能绝招和精粹,以帮助学生快速提高技能水平。此实作是“焊接”操作中最基本的技能操作,熟练的操作可对高难度、高强度的焊接操作奠定基础。
学习领域课程目标是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培养“以具体的、特定的、外显的、可操作性的行为方式陈述”[2]的职业能力,它是建立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上的课程基本要求。该学习领域的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焊接方法的基本知识、主要特点,了解其应用范围并能熟练进行操作;技能目标:了解焊接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熟悉相关的焊缝质量标准,建立牢固的焊接质量意识;根据一个实际的零件生产图,能阅读零件图、看懂图纸所表达的信息,并能采用电弧焊对其进行焊接加工;掌握焊接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环境意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新意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
学习领域课程内容是对以具体的、特定的、外显的、可操作性的行为方式陈述的职业能力进行课程论和教学论转换的结果,是对反映职业工作本质的典型工作任务的理性选择[3]。学习领域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着重强调工作过程知识的重要性。工作过程知识最初由克鲁斯(Kruse)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他将工作过程知识定义为“与产品相关的、技术方面的、劳动组织方面的、社会方面及相同相关的层面上对由相关人员参加的整体工作过程的理解”[4]。简单说来,工作过程知识不是从理论知识中引导出来的,而是与反映的工作经验相适应的,并指导实际的职业劳动[5]。工作过程知识既包含某一岗位所需的显性的、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知识,也包含难于用语言表述、相对隐蔽的默会知识,比如整个工作过程的价值、理念、诀窍等。深入挖掘工作过程知识,尤其是默会知识,对于开发学习领域课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典型焊接接头焊条电弧焊实作”学习领域(学习难度范围3)为了完成其既定学习目标,以及破译其中隐含的默会知识,需要按照企业和学校共同要求设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及隐含在工作过程中的默会知识。表2为“典型焊接接头焊条电弧焊实作”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
此外,还要确定“典型焊接接头焊条电弧焊实作”学习领域(学习难度范围3)的专业工作的对象;专业工作的工具、方法和劳动组织;专业工作的要求。专业工作的对象是工作过程的一个重要要素,它不仅表明了工作对象本身所确定的事物(如焊接的材料),而且表明了其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如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程序);劳动工具、工作方法指的是工作过程中运用的工具材料与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不仅涉及岗位间的关系,还包括岗位内部的工作分配和相关责任。专业工作的要求可以分为企业的要求(企业的经营与生产过程对工作提出的要求);技术标准(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劳动安全、环境保护)以及顾客的要求。表3为“典型焊接接头焊条电弧焊实作”学习领域(学习难度范围3)的工作对象、工具、方法、劳动组织及工作要求:
(五)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组成学习领域的基本要素,是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既是特定职业情境相关的具体学习任务,也是能够反映特定职业特征具有完整工作模式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焊接接头焊条电弧焊实作”课程中的学习情境可以通过“低难度典型接头焊接实作”、“中等难度典型接头焊接实作”、“较高难度典型接头焊接实作”、“典型接头焊接件综合实作”四个情境来构成。每个学习情境还可以下设若干个子学习情境,比如“低难度典型接头焊接实作”可以安排“T型接头平角焊缝焊接实作”、“骑座式管板焊接实作”、“平对接接头焊接实作”等子学习情境,“中等难度典型接头焊接实作”可以安排“T型接头立角焊实作”、“T型接头立角焊实作”等子学习情境。
同时,每个学习情境要严格按照工作对象、工具、方法、劳动组织及要求设计,准备安排每个情境所需的理论课程的学时和实践培训的学时,其中实训学时与理论学时为5:1左右。一般情况下,完成此学习领域大都通过假期顶岗锻炼、职业技能资格鉴定等方式进行,而且要从易到难的序列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
四、结语
目前,“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系统理论研究还尚未建立,这主要是因为学习领域课程在我国还没有完全普及起来。但是随着传统学科课程以及诸如MES、CBE等课程开发模式的弊端和问题日益显现,学习领域课程正利用其身固有的价值和理念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希望。
基于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理论,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立足以能力发展为目标,确定了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分析了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对应的主干课程。通过对人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的分析,又对主干课程加以难度的确定,最后提出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焊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力求解决传统课程模式忽视整体性的工作世界、工作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破译工作过程中的默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观有着独特的内在价值。当然,课程设计者在在具体开发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是否能够整齐理解学习领域课程的真正内涵、如何理解工作过程知识、如何使用BAG法、典型职业工作任务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这些问题是课程设计者必须首先澄清的。
最后,课程设计者要认清该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的出现不是把MES、CBE课程模式全部抛弃,而是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课程开发者要重复多次地检验和完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具体特点随时掌握其发展动态;课程实践者也要在原有课程体系下注入学习领域课程,避免“一刀切”的极端做法。因此,动态性、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设计者和实践者始终要站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角度,以“焊接”专业自身为逻辑起点,只有准确抓住其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的特征和内涵,才能够成功地制定出该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注释:
①“培训职业”一词来源于德国。由于我国与德国对“专业”的内涵和理解不同,翻译方法也有差异。我们可以把“培训职业”理解为我国的“专业”。
②“能力发展规律”: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
③学习内容的难度范围:由易到难可以分为定向和概括性知识关联性知识具体与功能性知识学科系统化深入知识。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4.
[2]张友辉,肖凤翔.关于行为目标取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想[J].教育与职业,2007(24).
[3]傅伟,袁强,王庭俊.学习领域课程《化工用泵检修与维护》开发与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关键词]检测技术 自动化装置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97-01
To investigate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Specialty
Li Qing| Gao Wenhao 2
(1.China Paten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88;2.eijing Zong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Beijing 100081)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关注学科前沿领域,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以确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学科的培养重点及方向。下面介绍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及建设发展。
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学科研究发展方向
随着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很多院校开设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这些院校研究方向和重点各不相同。只有深入社会,调查和研究企业的发展方向,探寻企业希望此专业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紧紧根据社会需求方向来进行学科建设。
1.1 智能检测装置研究方向
智能检测装置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在工程实践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计量技术和检测理论对被控制对象的信号进行提取和分析。将被控对象发出的信号进行分析转换,使它转变成一种便于传输的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处理,提高了工业生产数据的实时性和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减轻了工人劳动量和劳动强度。
当今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对仪器、机器故障检测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传统的检测方法灵敏度不高,方法繁琐。而新的检测技术可以从各种繁杂信号中提取出有用的信号,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如超声波检测,由于超声波振动的频率在20KHZ以上,大于人耳朵的听觉上限,利用声波在物体机械振动状态原理的研究,发明了超声波检测仪。用超声波检测仪泄漏检测系统扫描,可从耳机听到泄漏声或看到数位信号的变动。越接近泄漏点,越明显。 若现场环境吵杂,可用橡皮管缩小接收区和遮蔽拮抗超音波。
1.2 电器设备检测研究方向
该方向主要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对大型电器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已经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和解决,对还未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和防范。特别是基于小波分析及小波分析包等分析方法开发出的频带能量比较法和频带能量增量法,极大地提高了微弱信息的检测灵敏度。此方法已经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如,利用电流分析法对电动机故障进行诊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电动机定子电流分量、过流程度对电动机故障严重程度以及故障类型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定子电流频谱的有效分析,判断相应的故障,如转子导条断裂等。
1.3 光电与传感研究方向
此方向主要研究高精度的信号采集与解调。其研究内容主要是:(1)光电集成与光纤传感器中光纤应变效应。(2)平面波导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规律。(3)电光晶体的电光效应特性。(4)集成光学芯片制作与工艺研究5.DSP电路的硬件设计、检波器测试等。
其中,光电传感器在很多探测设备中都有应用,下图为一种以硫化铅光敏电阻为探测元件的火焰探测器电路图,这种探测器利用恒压偏置电路,能够延长光敏电阻的使用时长,同时保证器件阻值变化时不会对信号输出幅度造成应该能够,有效的确保了探测器运行的稳定性。
2、关于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
2.1 积极打造健康向上的科学研究环境
在科研机构中,根据个人能力的高低,业绩的好坏进行评选职称、调节薪酬已经是一种常态。任何情况下,只要有竞争的存在,总会有高低胜负的差别。在竞争机制下管理消防人员,决定干部的任免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方式。竞争机制对科研工作的发展产生一种压力,利用好竞争机制,可以使这种压力转变为科研人员的驱动力。从学科建设的长远利益来看,人才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它主要表现出来的是积极的一面,有助于科研人员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增加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在竞争中认识到团体意识的重要,通过对先进人物和事迹的表彰,使他们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同时,也有助于使他们摆脱工作的单调乏味,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特别是不正当的恶性竞争,在通过竞争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同时,也必须防止竞争过度,制定一些不切实际得目标。目标过高容易使科研人员产生急躁,怀疑自己能力,自暴自弃的情绪。进而产生悲观失望,恐惧竞争的心理,这样反而适得其反。不正当的竞争扰乱秩序,使人与人之间产生猜疑,隔阂,容易激发矛盾,造成恶劣的影响。所以,在学科建设中,领导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打造一个健康的科研环境。
2.2 积极引进人才和设备
当今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造力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动力。对于一个专业学科来说也是如此,打造特色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而创新能力的大小则是由人才能力的高低来决定的。专业人才的先进管理理念,可以使本专业在迅猛发展中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学科优势。具体来说就是依靠专业的人才技术团队,凭借着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到本学科建设中来,要加强创新,创新是本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另外,实验设备是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工具,也是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必要保证,要适时的引进必要的先进设备。同时,先进的设备能使科研人员在研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
3 总结
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的学科建设中,培育自己独具特色的专业优势,寻求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的完美融合,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和先进设备,才是做好本学科建设的关键。因此,在新环境下,高等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建设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并构建健康向上的科学研究环境,从而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学科的建设构建一个良好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董希楠;张子恒;基于中部崛起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8年12期.
[2] 邵汝军;关于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梁传杰;罗勤;我国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的个案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1期.
摘要:本文根据“动画设计”课程特点,结合实践教学需要,构建适合于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化学习的资源学习网站,并重点剖析了“在线教学,教学论坛,作业管理,在线测试,后台管理”等模块的特色功能与实现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动画;资源;教学网站;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给师生课后进一步交流、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制约和影响[1]。网络教学将传统的教学延伸到网络空间,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主体、探究、合作”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动画设计》是一门日新月异的课程,动画制作所需的图像、音频、视频素材以及动画教学的电子教案体积又相当庞大,如何保证电子教材的前沿化,构建既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又满足学生的学习的网络课程,通过构建功能完整的《动画设计》资源学习网,本文重点研究了网站核心模块功能与关键技术的实现。
1总体设计思路
“动画设计”资源学习网站主要是基于动画教学资源库的功能、以及网络化的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开发。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会员管理,新闻资讯,在线教学,作品展示,资源下载,教学论坛,作业管理,在线测试与后台管理等功能。网站的核心模块及实现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在线教学”模块,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论坛”模块,“一体化”的“作业管理”模块,智能化的“在线测试”模块以及功能强大的“后台管理”模块。
2开发环境
“动画设计”资源学习网站开发与运行的环境:硬件环境为普通的PC机,软件环境采用浏览器/服务器 (Browser/ Server)三层架构模式,开发软件为Dreamweaver、Flash、Access等,开发语言为HTML,ASP,JAVA,SMIL等。客户端运行环境为 Windows 95/98/2000/ XP+ IE5.5,Windows media player以上版本,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 + ASP+Access2000框架。
3网站总体架构
“动画设计”资源学习网站根据网站的功能划分的模块结构图如图1所示,网站首页如图2所示。
4核心模块功能与关键技术剖析
4.1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在线教学”模块
4.1.1流媒体技术原理
流媒体是一种可以使音频、视频和其他多媒体能在Internet及Intranet上以实时的、无需下载等待的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2]。流式传输方式是将动画、音/视频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3]。
4.1.2在线教学模块的实现
在线教学模块主要由在线课堂、电子教案、在线答疑三部分组成。在线课堂主要是课堂实录视频教程,专家视频教程以及各专题讲座视频组成,提供在线点播放功能。电子教案由动画源码、PPT及网页和文本等组成,并提供各章节打包下载等功能。在线答疑主要提供面向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问题解决等功能。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在线课堂代码如下[4]:
<object id=NSPlay
……
<param name="AutoRewind" value="1"><!--在播放完成后回到起点-->
<param name="FileName" value=<%=rs("MovieAddr") %>> <!--告诉IE这个变量的名称叫FileName,它的值是
<%=rs("MovieAddr")%>-->
<param name="ShowControls" value="1"> <!--显示控制栏(包括播放控件及可选的声音和位置控件)-->
<param name="ShowPositionControls" value="1"> <!--在控制栏显示位置控件(包括向后跳进、快退、快进、向前跳进、预览播放列表中的每个剪辑)-->
<param name="ShowAudioControls" value="1"> <!--在控制栏显示声音控件(静音按钮和音量滑块)-->
<param name="ShowTracker" value="1"><!--显示搜索栏-->
<!--播放控制条-->
<param name="ShowDisplay" value="0"><!―不显示显示面板(用来提供节目与剪辑的信息)-->
<param name="ShowStatusBar" value="1"><!--显示状态栏-->
<!--播放时间-->
<param name="ShowGotoBar" value="0"><!―不显示转到栏-->
<!--播放下面一条框框-->
<param name="ShowCaptioning" value="0"> <!--是否显示字幕-->
<param name="AutoStart" value="1"> <!--自动开始或者自动启动-->
……
</object>
4.2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论坛”模块
教学论坛可以为教学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电子公告板(BBS)采用成员登陆方式,是一种最便于管理、最有优势的网上信息交流形式[5]。对于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学员可以把问题张贴到电子公告板上,这样其他学员也可以看到问题的解答。教师也可在论坛中相关的教学信息,以及讨论课程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等等。由于公告板可以保留住每个信息者的信息,也便于信息的保存与查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利用BBS教学论坛,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信息沟通,学术交流,疑难解答以及资源共享等功能。动画设计资源教学论坛分为交流区、精华区、讨论区和评价区四个区。其中交流区包括了多媒体制作开发、卡通动画设计、游戏开发三个版块,而精华区包括了鼠绘区、脚本区、基础区三个板块,讨论区主要是技术交流区,评价区是对网站评价。
4.3 “一体化”的“作业管理”模块
作业管理系统分别为教师与学生两种权限。教师可以上传作业资料,修改、查看学生作业以及对学生帐户与权限进行管理功能。所谓“一体化”体现在学生的“档案―选课―作业”管理的一体化。学生的个人信息集中存放在教务处的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学生档案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号及电子邮箱等信息。学生的选课信息由教务处的专业课表与网络的选修课结合,作业管理系统的帐户不用人工创建,系统管理员可在校园网上将教务处的学生档案数据库与课表信息直接导入并自动化生成,帐户名为学生的学号,密码统一由系统初始化生成并发送到学生帐户所对应的邮箱,从而保证了用户管理的安全性与方便性。教师可人工添加,管理学生帐户和权限,可对学生帐户密码强制更改,或帐户封锁等功能,并可限制学生帐户的容量上限,比如每个帐户不超过30M等。教师帐户可以按科目,按班级查看学生的作业,可选择在线批改也可以下载备份再批改。学生帐户中可以看到不同老师的教学下载区,实验区中的作业资料,但学生只能对自己的实验区中的资料进行修改,而无法更改教师教学下载区中的内容。
4.4智能化的“在线测试”模块
在线测试系统是一个基于Web与数据库的网络测试系统。为学生对理论的学习提供了检验的方法。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后台管理功能与考试功能的自动化:后台管理功能有:(1)自由设置考试科目(2)自动初始化题库(3)自动生成试卷(4)多功能自动化的查询;考试功能主要有:(1)自动控制考试时间(2)防刷新功能(3)考试成绩自动生成功能。由于动画的考核主要是对作品的人工主观性评价,所以测试功能主要是对一些理论基础知识的测试[6]。
4.5功能强大的“后台管理”模块
动画设计学习资源网网站后台管理系统,提供的强大、便捷的后台管理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网站常规管理,会员管理,新闻管理,编辑器管理,菜单管理,以及数据库的管理包括备份、复制及压缩等功能。其主要功能的关键技术如下:
4.5.1菜单管理
菜单管理导航的内容有:菜单栏目管理的首页、添加菜单栏目(主要有所属菜单的类别、菜单的名称、相关说明、链接地址等)、一级菜单排序、N级菜单排序、复位所有菜单栏目和菜单栏目合并。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如果选择复位所有菜单,则所有菜单都将作为一级菜单,这时您需要重新对各个菜单进行归属的基本设置。不要轻易使用该功能,仅在做出了错误的设置而无法复原菜单之间的关系和排序的时候使用。相关代码为:
<form name="form1" method="post" action=" Admin_Class_Menu.asp?Action=SaveReset">
<input type="submit" name="Submit" value="复位所有菜单">
<input name="Cancel" type="button" id="Cancel" value="取消"onClick= "window.location.href= 'Admin_Class_Menu.asp'" style="cursor:hand; "> </form>
4.5.2数据库管理
(1) 备份数据库:
当前数据库的位置(指相对路径目录),备份目录(也是指相对路径目录,如目录不存在,将自动创建),备份名称(填写备份数据库的名称,如有同名文件,将覆盖)。相关代码[7]:
<form method="post" action="Admin_Database. asp?action=BackupData">
<% if request("action")="BackupData" then call backupdata()else%>
<input name="db" type="text" size="40" value= "<%=db%>"></td>
<input type=text size=40 name=bkfolder value="
Databackup"></td>
<input type=text size=40 name=bkDBname value=" #Data##Back"></td>
<input name="submit" type=submit value=" 开始备份 "
<% IfObjInstalled=false Then response.Write "disabled"%> ></td>
<% If ObjInstalled=false Then Response.Write "<b>
<font color=red>你的服务器不支持 FSO(Scripting. FileSystemObject)!
不能使用本功能</font></b>"end if%> </form>
(2) 复制数据库:
可选择确定当前数据库的相对路径和备份的数据库的相对路径。
(3) 压缩数据库:
压缩之前,先选择好压缩后的数据库存放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压缩前,建议先备份数据库,以免发生意外错误。
正在使用中数据库不能压缩,请选择备份数据库进行压缩操作(当前压缩数据库名为默认备份文件名)。系统空间占用情况:可以查看网站各种资源所占用的空间,也可查看系统占用的总空间。
5结语
“动画设计”资源学习网站成功开发并已运行,其网址为:/syn,经测试与修改,目前已初步投入试用阶段。实践表明,在线教学为学生构建了远程教学的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了学习空间,流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视频的点播放速度及实时性;教学论坛的开通,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新技术的学习与问题求解构建了一座桥梁;一体化的作业管理模块,不仅有利于教师收发学生作业,也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利用作业管理的帐户空间作为暂存课堂资料的磁盘空间。在线测试模块为基础理论知识的测试提供了环境和依据;后台管理模块确保了数据库的管理、备份与更新,是网站管理与维护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小根. 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与教学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2007,3(17).
[2] 苏仰娜. 流媒体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现代计算机,2007,2.
[3] 苏仰娜. 基于流媒体技术与MPEG-4的自适应传输[J]. 河南大学学报,2009,2.
[4] Dapeng Wu,Yiwei Thomas Hou,Wenwu Zhu,et al. Streaming Video over the Internet: Approaches and Directions[J].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2006,11(3):120.
[5] 袁小红. 基于网格技术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技术框架[J]. 电化教育研究,2008,(4):64-65.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20631)
摘 要:中国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的历史,在整个园林美术的设计中,各种文化名园不乏其中.本文选取了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作为代表,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系统,通过调查的一系列的数据采集成果,实现对可园形成一个虚拟现实的映射,为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的普及和发展做前期有效尝试.
关键词 :园林美学;可园;虚拟现实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13-03
中国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的历史,在整个园林美术的设计中,充分融合了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形式鲜活,神韵优美,神形兼备,其中不乏各种文化名园.
作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的东莞可园,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被称之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因其历史久远,产生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园林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因园内建筑多以“可”字命名,故称可园.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巨大发展,新时期数字化时代给可园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园林注入了新的活力,借助计算机技术和艺术的充分融合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想要观照的物体的多元内容.
1 计算机数字化时代可园布置背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整个数字化时代都在向前发展,早前以印刷术为媒介的宣传主编被当今数字化生活所替代,人们坐在家中就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到想看的景观风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众多归属艺术类别的文化景观也被结合了科技因素,各地的现实园林建筑也被翻致到计算机当中,数字化技术使得的园林美学的内容得以广泛传播.基于各地的数字化工作都在展开此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可园的数字化工作,可以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基于计算机三维现实空间的基础上采用高动态光照渲染技术(HDR)的全景图像实现虚拟现实技术(VR)的映射;另一方面是通过计算机建造可园建筑群的完整档案,形成图形图像、文字史料及声音观感的统一,真实建筑与数字建模呼应的传播与发展体系,以求达到多维统一的效果.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的计算机系统.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或给定仿真对象的全体.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1]2008年我国第一部虚拟现实作品《紫禁城》的完成,对后期的园林美学景观的数字化建设起到了一个奠基作用,使得可园作为园林美学的代表之一在计算机数字化时代有新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的园林美学景观起到一个借鉴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将虚拟园林美学的艺术性、功能性、生态性发展到一个统一的高度.
2 计算机数字化时代可园布置技术实现
针对岭南园林的不同建筑形态,在计算机数字化建模要从多方面开展技术实现,针对不同的建筑群的主要功能,要考虑到特定的因素氛围.可园的数字媒体传播与发展的显示实现必须有几个方面的准备基础:
2.1 构思与现实准备
在针对计算机数字技术园林艺术的技术表现上要充分把中国文人思想的独特情怀描绘其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中国人不仅从简简单单的花和叶中看出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且中国文人还把植物中的“梅兰竹菊”也深刻地反映出了文人思想、文人意识的体现.所以,在中国的建筑中,特别是园林建筑中,一个植物群的位置安排一方面是根据风水和环境的布置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当时的设计者对建筑中要求表现出自身人格的文化需要.
作为中国园林美学的南方代表,可园的建筑风格与北方园林建筑中的紫翠房、环碧楼、大琉璃宝殿有不同之处,走进园林所看到的了艺术风格都是南方婉约式的山水构成之展现,同时又独具岭南特色,艳丽多彩、纤巧繁缛.所以在构思方案形成以后要开始收集准备可园的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之后作出分析.要充分了解可园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背景,对园内的楼阁、亭台、池、桥等一系列园林美学景观作出严密的现场考察,设计实施方案,在绘制基本图形时也应考虑后期可以根据CAD及3D渲染等软件作出相应的数字景观建模等.
2.2 采用高分辨率的图形采集器材采集图像
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要求,数字图像的展现过程应该是显示一种360°的全方位真实现实场景,为了把握物体再现的最大真实,在图像采集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高分辨率的数字采集器材外,还要考虑统一时间的光照效果.众所周知,在成像过程中CCD/CMOS面积越大,捕获的光越多,感光性能越好,获得的真实程度也就越高.所以,在图像采集时和成像后都应当采用RAW格式来采集和无损储存,可以保证数字图像的最大质量,以求在计算机媒体中得到最好的效果.
2.3 数字采集的规划范围及时间节点
在进行数字采集时,应考虑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这一工作的全面性.故在图像采集时还要考虑到该园林是否为修缮后的情况,如果是,则要比较修缮前后其中园林景观发生变化的地方数据差值是否过大,如果差值过大要对比园中其他建筑部分进行园林建筑调整,以求达到与原来景观部分统一,以其最大化的求得园林景观艺术效果的整体一致.
2.4 在具体数据采集时,还要考虑可园的建筑安排,据了解,可园的景观和功能分为东南门厅建筑群、西部楼阁建筑群及北部厅堂建筑群三大部分,每个建筑组群都要考虑一个主要的建筑,通过主体辐射的方式将周边的环境、各建筑之间的位置、建筑群体的数量等规划出来,对于可园内部古建筑厅堂内外、露天园景、小品、植被、花隐园、荷花池、三个湖景等不同类型的园林美学景观要考虑到其中的统一关系,力求在表现上将园林景观和文人思想结合起来.
2.5 在选择图像采集角度时,要考虑到使用的机器镜头不是带有变形功能的,如广角镜头、鱼眼镜头等皆不做考虑,因为这些镜头的使用会使得物体的真实度产生严重差值,故建议使用标准镜头.在使用标准镜头时,在图像采集过程中要考虑对所有需采集的园林建筑组群的对象确定一个统一的光照时间和视平线.另外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1)在时间处理方面:尽量避开清晨、正午和黄昏,这三个时间段由于光照的角度使得在成像时会产生一些对比太强或者对比太弱的效果.要确实一个特定的时间,使得日光能成一定角度进入到CCD芯片中,一般情况下选择光照方向以45°左右为宜,拍摄时间考虑为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比较适合.同时在拍摄的后期图像处理中也可适当增加一定的立体效果;
(2)在拍摄取景方面:对每个同一角度的图像采集都要多拍几张图像,确保有清晰的图像;每个同一角度的图像采集最好要有固定拍摄器材的工具,确保在每次采集图像时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对于全景连续性的的图像采集最好有部分图像相互重合,这样是为了更好地确保在后期修剪时方便图像的拼接整合;
(3)采集图像的器材必须是高像素,确保图像出图效果的清晰度,高像素的图像能更好地运用于计算机数字化媒体软件中;
(4)在图像采集过程中要有连接顺序,采集图像要一组一组地进行,尽量避免东一张西一张的情况出现.在后期的图像导入中,建立个体相关文件夹,将图像进行分组、编号,加入一些背景信息,便于快速查找及增加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和背景构成.
2.6 采集图像数据的整理及归纳
在数据整理阶段要考虑所使用软件的专业性,常用的有3D MAX, AUTO CAD及PHOTOSHOP等.采用专业性强的后期处理软件有助于在处理大信息文件的时候也能确保文件的较高的真实性效果,并且相对保证文件中丢失信息不多.虽然专业的软件能提高计算机数字化的工作成效,但是在这部分还需要注意的是:
要注意通道和色阶的关系:在后期处理中将一些遮盖到主建筑物的无关信息其抠出,统一调整建筑物的相互关系;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色彩范围:在不同场景的图像采集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拍照时间的不一致性和角度的不一致性,会出现冷暖光场景的不一致性,这就需要后期在色彩处理中要做调整将图像色光统一起来;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像素性:由于是要将现实园林景观通过电子器材完整还原到模拟数字空间中,所以在图像采集时要考虑到图像的完整性,用相对较高的ISO设置及无损的RAW存储格式,确保出图时图像质量完整性.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画幅完整性:在图像拼接过程中,要使用大分辨率的图像对接技术,确保在2张图像的对接时能产生最佳的无差别效果;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多维性:在最后的数字虚拟现实制作阶段,将专业软件运用其中,在拼接后通过对场景的渲染,最终形成光、声、影三位一体的效果整体统一数字三维场景.
2.7 认真做好现代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古代可园优秀园林艺术的有机结合
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是一种现代科学表现技术,运用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可园优秀园林艺术风貌和内在精神.必须做到根据内容的需要来运用这种现代表现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结合光电再现技术,实现对可园园林所在时空的一切声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的编码和解码.做到可园实际建筑艺术的空间三维影像再现,实现声音、图像和色彩的的完美结合.把静态的园林建筑和动态的场景变换结合起来,把对可园历史沿革的介绍和展现古代园林艺术的时代意义结合起来.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制作时要突出可园作为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这一个”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这里我们认为主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凸现可园小中见大,浑然一体的建筑风格.使人领略可园占地仅三亩三,但却有1楼、6阁、5亭、6台、5池、3桥、19厅、15房,通过130余道式样不同的大小门及游廊、走道联成一体,四通八达,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沿着暗中通明、高低回转的环碧廊,可通游全园,若逢雨天,也不需雨具的特有的建筑特色.[2]第二,要突出展示可园作为岭南画派艺术渊薮的重要地位.除建筑艺术之外,可园最能载入史册的是它对岭南画派的重要贡献.岭南画坛先师居廉、居巢作为园主张敬修的幕宾,曾在可园的草草草堂客居多年,创立花鸟画中的撞粉、撞水法.因此,我们在运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揭示可园艺术内涵的时候,就要注意对“二居”在可园留下的遗迹如双清室中五彩玻璃上的篆字诗、至今犹存的可园门窗花楣木椅所作之画以及利用草草草堂设立的陈列室中,常年展出的“二居”以及张氏族人的书画作品着重进行介绍.
3 计算机数字化时代可园园林美学的传播与发展思考
纵观当今全国的文化艺术景观,利用基于计算机三维现实空间的基础上采用高动态光照渲染技术(HDR)实现的全景图像实现虚拟现实技术(VR)的映射作品还不算多,虽然有些地方有一些阶段性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将整个园林美学建筑群做统一虚拟空间实现的工作还是比较少.取可园作为一个试验点,对某地的园林美学的建筑艺术做一个完整性的映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设计者置身于一个相对真实的模拟空间,是对园林景观设计能够突破“平面、里面、剖面”的常规模式,让设计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观地面对设计对象、更加深入地研究环境中个设计要素及空间之间的关系和比例.[3]这一工作最大的好处在于,既把相关的数据信息纳入计算机,实现电子信息的深度存储和快速传播,又节省了每年数据变化之后的大量的纸张的浪费,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在整个园林美学的传播过程中,用户可以在基于云技术数据库系统的支持下,通过点击某个想要了解的对象,进入到更深层次的信息数据库,快速了解某一对象的时代背景,建筑艺术风格、地理位置、范围尺度等一系列信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科学的深度发展,基于计算机基础的各种空间虚拟现实技术会更进一步的铺开,这对于用户通过网络互连直接观察到想要了解的某地的现实景观有极大的帮助,通过此模拟基础,既使得属于艺术范畴的园林美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实现艺术与科技的相融合;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整个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及传播.
——————————
参考文献:
〔1〕韦有双,杨湘龙.王飞虚拟显示与系统仿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 骨科大手术; 临床麻醉; 血流动力学; 变化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and hemodynamics changes in acute equal volume blood dilution of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orthopedic surgery.Method: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6,80 cases of elective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pre storage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group(pre storage group) and acute equal volume blood dilution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group(acute blood dilu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each group had 40 cases.Two groups of hemoglobin(Hb),hematocri(HCT),heart rate(HR),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Na+,K+,Cl-value were compared.Result:The input amount of fresh frozen plasma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red blood cells in the acute blood dilu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re storage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Acute equal volume blood dilution of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Hemodynamics; Change
First-author’s address:Baoan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1.008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指术前短时间内将患者一定量的自身血采集下来,采集过程中严格依据患者的自身状况预计出血量,同时将胶体液及晶体液输入,以对正常的机体血容量进行有效的维持[1]。完成手术后对失血量进行监测发现其达到必须输血的程度时,回输采集的自身血,由于自身血在体外具有较短的贮存时间,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富集,因此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实际出血量的减少,另一方面还能够对输入异体血引发的并发症进行避免[2]。此研究统计分析了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择期接受骨科大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了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应用于骨科大手术时临床麻醉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综上所述,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应用于骨科大手术时临床麻醉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利远,胡礼宏.急性等容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在前列腺切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3,20(2):133-135.
[2]吴红霞,颜渊,易明亮,等.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3,39(9):141-142.
[3]于一萍,刘素霞,刘淑芳,等.自体血回输在单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临床观察[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4):28-30.
[4]王思,王佰亮,刘鲲鹏,等.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的影响[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5):721-727.
[5]汪慧珍,饶红霞.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0,8(8):37-38.
[6]朱状辉.围术期血液保护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56-57.
[7]钱稚萍,王慰.血液稀释疗法辅以家庭氧疗治疗慢性高原病129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18.
[8]宋红云.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3):30.
[9]刘俐伟.胶质瘤围手术期稀释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5):174-175.
[10]柳冰蕾,荣阳.彩超对肝硬化脾动脉栓塞术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进展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58-59.
[11]程万强,程模仁,唐松军.银质针治疗对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14-15.
[12]李程桥.羟乙基淀粉对剖宫产腰麻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152-153.
[13]韩利平,邵红玲,宋美丽,等.原位肝移植再灌注综合征的预防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55-57.
[14]岑光旅,覃羽华.血液保护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现代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44-45.
[15]邱庆明,张吉虎,车建翔,等.6%羟乙基淀粉腰麻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循环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21-122.
[16]薛晓英,杨光平,徐明坤,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用于骨科手术中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7(15):32-33.
[17]庞德春,廖振南,周习慧,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2):258-262.
[18]张先兰.探析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脊椎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90-92.
[19]解寒冰,夏云展,杨大勇,等.肝癌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10):39-40.
关键词: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式
引言
我国钢铁冶金行业在过往制度红利以及劳动力红利的促进下,其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获得了长足进步,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钢铁冶金企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钢铁冶金企业在的运营成本与人员费用所有提升,为了保证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实现钢铁冶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的持续进行,要求钢铁冶金企业立足于宏观经济发展需求,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持续深入的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有效供给,发挥自身的经济作用与社会价值[1]。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与轧材、采矿、浇铸、选矿以及冶炼等不同的工艺流程中,希望借助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技术优势,保证钢铁冶炼工程中电力资源、氧气以及水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损耗,控制企业运行成本,同时增强冶炼产品的质量水平,实现钢铁冶炼产业的有效供给,促进钢铁冶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立足于现阶段钢铁联合式生产模式的发展实际,全面分析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在此基础上,将星型拓扑结构代替原有的总线结构,实现钢铁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案的规划设置,增强钢铁冶金行业的发展质量。
1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1.1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复杂
钢铁冶金生产流程繁琐、技术工艺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电力资源的使用需求,保证生产加工的有序进行,需要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覆盖于整个冶金流程作业之中,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以及技术升级等方面的优势,实现钢铁冶金生产硬件与控制运行软件之间的良性互动[2]。但是由于钢铁冶金生产工艺较为繁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覆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资金与人力支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的复杂程度,也在增加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应用的困难性,使得冶金企业在短时间难以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过程中的有效落实。
1.2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气的依赖程度高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内大中型冶炼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技术优化与升级,吸收国外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有益经验,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线,而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需要以电气技术为平台,对生产线运行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传输与信号转换,增强了钢铁冶金企业生产线运行的流畅性与稳定性,提升了生产效率。
1.3冶金生产技术较为广泛
钢铁冶炼作为冶炼行业的重要分支,生产环节较多、生产内容多样,冶炼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化学变化,还包含了物理变化等多样化的物质性态转变,这就要求钢铁冶炼企业在进行冶炼作业的过程中,对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原料特性进行梳理,严格控制冶炼过程中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过程中的各类参数[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应用的质量与水平,需要从冶金流程出发,针对于不同的生产环节,推动冶金生产技术在冶金流程中的高效应用。
2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现实意义
2.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冶金行业自身的自动化水平,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框架,实现了对钢铁冶炼流程的远程监测与科学调控,对原有钢铁冶金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技术与组件进行优化与升级,推动了我国冶金行业生产工艺与技术的现代化。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冶金行业对于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要求,增强了钢铁冶金企业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高效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冶金企业运行模式的改变,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推动了冶金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应用,降低了冶金行业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成本,保证了电力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下,计算机与冶金行业中各个终端相互联系,因此借助于相关软件应用程序就可以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与问题进行及时诊断与排除,借助于这种方式,在满足冶金行业中设备维护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能够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与压力,提升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4]。
3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遵循的原则
3.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冶金中应用目标的实现,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以及技术操作流程,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满足钢铁冶金生产工作的客观要求,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为基础,确保钢铁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工作的科学实现。
3.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作大多位于室外,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环境较为简陋,难以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案与相关施工技术的细致处理与操作。为了适应这一现实状况,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增加自动化技术应用方案的容错率,减少外部环境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活动的不利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应用流程必须进行简化处理,降低操作的难度,提升应用方案的实用性能,使得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批量操作,保证钢铁冶金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节约生产成本。
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应用的途径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生产环节中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明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与应用的现实意义,在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以现有的技术为框架,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4.1继电保护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冶金企业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电力故障有效隔离,减少电力故障对于冶金生产活动的不利影响,增强电力资源供应的可靠性,需要进行继电保护机制的设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应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将继电保护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切入点,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下继电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5]。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技术人员要在科学性原则的引导下,需要根据冶炼行业的电力需求,进行输电线路纵连保护体系的建设,实现故障的有效排除,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电气化技术体系下,技术人员可以借助于纵连保护的结构优势,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故障,输电线路两侧的开关根据电流与电压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跳闸操作,实现故障部位的有效隔离,并在隔离的过程中,借助于相关设备对线路两侧的判量关系,对线路故障类型进行分析,为故障排除方案的设定准备了必要的数据参考。在进行纵连保护的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升继电保护工作的效果,技术人员需要针对于单侧电源网络的电力特性,对短路电压以及电流进行有效保护。冶金生产过程中,对于电力资源有着较为旺盛的使用需求,电力系统内部的电压环境与电流情况与其他生产部门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对电力系统内部电压与电流的有效调节,减少输电线路故障对于电压电流的影响程度,确保生产流程的有序开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进行特定值的设置,当线路故障发生时,电流电压低于或者高于特定数值时,输电线路中的断路器自动断开,实现电力故障的有效排除。另一方面对冶金生产设备进行接地与电网保护,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接地保护与电网距离保护的过程中,为了限制漏电电流,避免漏电电流对于设备的损耗,需要技术人员可实用性原则为指导,增加接地方案的实用性,实现电路保护装置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对于电网距离的设置则应根据线路故障的发生位置以及反应保护装置的距离,最终确定保护装置安装位置,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保护装置的工作性能,增强继电保护的实际应用效果。
4.2PLC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PLC作为编程逻辑控制器,借助于自身内部存储程序,实现了逻辑运算以及顺序的定时控制,有效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线对于设备运行的客观要求。PLC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不同生产环节间,信息数据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进行通信环状网络的构建,提升冶金生产流程信息交互的流畅度。其在冶金生产过程中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冶金工作的管理水平,实现了工艺流程操控的科学化,例如在对炼钢吹风处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PLC对风机的高低速进行编程,使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风速,满足生产需求。
5结语
为了推动冶炼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冶炼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文章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在此基础上以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为指导,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促进电子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科学高效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森.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5):57.
[2]王海芳.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18):146-147.
[3]田晓亮.浅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J].工业c,2015(57):90-91.
[4]吴春璟.浅析自动化技术在钢铁冶金行业的应用及未来发展[J].工业c,2016(7):56-56.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建设
Abstract: the modern society of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created wide development space and make its can be in high quality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people's further exploration, problems mining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scension. This pape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in practice, and formulated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scheme, to promote 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level, creating significant benefits, there is positive and effective stimulative effect.
Key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M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令电气工程自动化科学技术显现了重要优势作用,其核心应用价值越发明显。不仅可应用服务于多类行业中,发挥自动化管控作用,还可满足大型企业建设生产自动化的组装、管理与调试需求,并可有效处理各类智能化管控体系,体现良好的集成性与兼容性。同时,电气工程自动化学科复杂多样,涉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器电机核心技术、机电一体化管理等众多学科知识,体现了显著的综合性,因此对其发展建设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电气自动化实践发展状况及建设阶段中包含的问题
2、1电气自动化实践发展状况
伴随工业化发展进程的持续深入,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应用平台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其逐步向着国际化水准看齐,融入了现代化编程设计理念,有效降低了开发研究时间,令综合研发进程持续加快,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电气自动化还完善建立了生动、灵活、丰富的集成一体化控制体系,对于自动化工业发展领域的各行业需求均能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撑。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令企业管理科学实现在电气自动化体系底层中的访问、自动化控制与存储输出数据,基于总线的现场控制体系逐步形成。其进一步加快了自动化工业发展领域的实践步伐,引入了网络综合控制平台令生产操作更加高效、便捷,并有效节约了生产运营成本投入。伴随互联网络、通信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处理数据信息体系全面满足了实践生产进程中及时传输、获取相关资讯的丰富需求,并进一步为电气自动化领域的扩充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令其技术的创新变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2、2电气自动化建设阶段中包含的问题
信息时代,电气自动化科学技术在信息化背景的大力推进下,获取了快速发展与提升,然而建设阶段中,其难免受到人员因素、技术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并呈现出一些现实问题。
首先由于受到实际企业发展状况、现实环境需求、技术人员主观意见、操作习惯、个人素质与实践应用的综合影响,在选择电气自动化技术系统与相关平台阶段中,会呈现出可用性、适用性等现实问题。面对多样化的技术形式与系统开发模式,会令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实际应用、具体研发、操作调试、运行开机与管理维护阶段中,提升各环节投入的费用成本,并令实际周期不断延长,进而会令整个体系的总体成本费用显著增加。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应用发展阶段中,创建综合全面、便捷快速的集成自动化体系,是其应用成功的核心关键。同时优质开发的电气自动化体系,需要网络平台结构的全面支撑。由于受到企业实际建设需要、发展诉求与相关技术因素的影响,令其构建的网络体系平台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进一步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造成阻碍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在应用建设阶段中,价值化信息咨询的共享、传输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传输应用于配备不同软硬件、网络平台的企业之中,会令电气自动化技术受到差异程序接口、网络端口的综合影响,令信息传输、数据通信遇到了一定瓶颈障碍,会提升其通信传输难度、增加数据响应时间,还会令整体电气自动化体系的服务运行成本有所增加。
电气自动化发展建设科学途径
3、1解决难点瓶颈问题,科学创建一体化开发体系平台
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不同应用环境、需求下受到的影响,我们应着力解决瓶颈问题,科学创建统一性、一体化开发体系平台。应树立集成性的开发研究思想,明确实践目标,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运行、操作、测试维护等层面引入现代化技术、规范流程化管理,进而有效降低整体系统的运行开发周期,节约相关投资费用。针对不同企业自身发展特征及终端丰富需求,我们不管采用何类控制系统,只要通过统一体系平台的设计研发,借助计算机便可满足各类产品自动化应用需求。另外,还应确保开发统一体系平台拥有独立的运行空间,不受到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
3、2基于电气自动化体系,完善创建通用网络
电气自动化体系运行服务中,优质的网络结构尤为重要,我们应科学引入通用设计理念,进而满足不同企业工业实践运行领域的丰富自动化需求。还可令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各类监督管理技术体系、控制设施设备综合系统,管理体系间,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便捷、快速与可靠传输,有效解决了接口不同步、不对应的实际难题。在研发创建网络通用结构实践中,应对各类数据信息展开综合整理,并应进行网络控制中心体系、子系统的资源完善调配,进而令网络结构更好的发挥协调管控作用,组织好自动化体系的综合运行服务,并确保信息资讯的可靠、安全、准确传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通联系与共享传输。
3、3扫清交换障碍,促进程序结构的科学标准化
为确保电气自动化体系的快捷、安全、高效运行,应为其建立标准化、统一性的程序接口。可借助Active体系、微软操作管理平台与相关技术,确保应用操作阶段中实现同电气自动化体系的综合对接,有效的节约系统研发周期与相关成本费用的投入,进而构建良好的电气自动化、OA系统的全面对接、共享传输与信息数据的完美交换,令整体运行体系更加安全、可靠与规范。另外对各类差异化ERP企业运行体系、操作平台与相关视窗管理的应用,我们可引入统一化的通用TCP/IP标准协议,进而有效实现计算机体系在信息平台操控管理与自动化运行控制阶段中资讯通信的无缝对接,提升操控综合效率与准确性。
4、结语
总之,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内涵特征、应用服务科学重要性,我们只有探究其发展建设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途径策略,才能真正激发其优势潜能,体现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的核心应用价值,并促进其实践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更是将地球变成了村。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有助于国家、社会以及产业的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还具有自动化水平比较高、实时性比较好以及管理功能比较强等优势的事实。而工业电气的自动化,既能够加快企业的发展脚步,为企业带来实质的效益,又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使社会全面地进入到自动化阶段,从而反过来促进国家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必须正确地认识到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因素。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影响因素;趋势
一、 前言
工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新技术的革命时代,这既是工业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而工业电气自动化,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过程,不仅仅有益于企业的提高、发展,更能够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国家的稳步发展。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要想能够完全地、全面地、有效地利用信息,就必须先建立起相关的信息模式,而工业电气的自动化则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通过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工具,强化信息的利用效率,反过来说,实现工业电气自动化,也是将信息化时代特征凸显出来的必要途径以及关键措施,要知道信息与工业之间有着非常紧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工业的机械化已经面顺利地得到了实现,而下一步,则是应该重点发展工业电气的自动化,因为通过自动化,能够更好地实现我国的发展目标,凸显出我国工业的生产技术,进而实现人类的发展里程,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健康发展。
二、 电气自动化的影响因素
由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如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和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针对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索,从而找到根本的解决之道,从而进一步促进我们国家的电气自动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 科技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
信息技术是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广泛的讲就是指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的一切手段这些技术手段主要目的是用来处理、传感、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体。现代信息技术又称为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电子技术基础上的它是以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为主体将各个种类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并进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控制等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包括光电子、微电子以及分子电子等有关元器件制造的信息基础技术主要是用于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信息应用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自动化中众多学科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支配性影响。反过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同时为电气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加先进的工具基础。
(二) 物理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
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属于物理科学技术的范围,所以,物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肯定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发挥着重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想电气自动化技术获得更好的发展,政府以及企业的管理者务必高度关注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免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违背当前的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 其他科学技术的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由于其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物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进而推动了整个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快速进步。除此之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分析、设计方法的快速更新,肯定会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飞速发展。二、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与探讨针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状况及其具体特点,政府以及有关企业的管理者,务必对电气自动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发展对策实施调整与转变,从而在根本上转变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
三、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建议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尽量选用相同的系统开发平台
因为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选择相同的系统开发平台,一方面能够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提供相同的信息资源,另外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该系统应用的稳定可靠性以及实用性。同时,统一的开发平台还能够为广大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调试、运行以及日常维护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还可以为整个工程的技术节约大量资金。企业的领导管理以及电气自动化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当进一步对硬件、软件等控制系统的应用进行优化与调整,有效解决电气自动化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二) 选择统一的网络结构模式
对于自动化系统而言,一个优良的统一的网络结构模式,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电气自动化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另外一方面还能够为设备的监控与数据通信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护,特别是对于通讯工作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三)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应用标准化的程序接口
一个比较成功的自动化系统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应用标准化的程序接口。比如Microsoft的相关标准及其技术,主要包括Windows2000、Windows CE、ActiveX以及OPC等,有效降低了工程的时间以及费用,从而使得办公以及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共享以及交换更加便捷。在和企业的MES以及ERP系统进行连接的时候,以PC为平台的自动化方案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选择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NT/Windows,办公系统所选择的通讯标准为TCP/IP,PC能够在自动控制以及管理平台两者之间构建一种更加优良的接口。
四、结语
总而言之,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具体实际,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及转变,从根本上彻底找到适合我们国家电气自动化发展的一条全新的道路。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实时性好,自动化水平高,管理功能强等特点,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改善对用户的服务,具有显著的经济优越性和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科学发展,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显吉. 电气自动化发展影响因素及其趋势[J].商业文化,2012,(2)
[2]刘永强. 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业生产;应用
电气自动化是一门综合电力、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多种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得自动化已经慢慢成为了信息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成为了时展的重要标志。在工业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自动化技术中有一些高科技手段,这样就能够保证工业生产的可靠性,在工业生产中高新技术逐渐受到应用,同时发展速度非常快。
1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基本情况
1.1概念
电气自动化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是以控制理论和电子网理论作为基础,同时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作为手段,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电气自动化技术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这门技术可以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对改善工业生产环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在,科学技术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信息化程度也在逐渐的提高,工业生产也要和时展相适应,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
1.2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电气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历经了非常久的时间,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电气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和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是分不开的。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电机和电力产品相继出现,使得电气自动化概念慢慢被人们提出。继电器和接触器实现了自动化的控制,这些设备的应用使得人的意志可以通过设备操作来实现,这个重要的突破使得自动化发生了重大的改革。现代控制理论的出现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计算机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很多的行业中都得到了应用,这样就使得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化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更好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进行管理,使得自动化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质的飞跃,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3电气自动化发展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物理科学的发展。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的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主要是人们在进行信息开发过程中应用到的技术手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这样就使得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在电气工程中,对通信技术的利用是非常普遍的,这样就导致了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信息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电气自动化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物理科学对其影响是非常大的,主要是因为物理科学的运用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物理科学领域,三极管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这项发明将人类的意识和设备的操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推动了固体电子学的发展,将物理科学和电气自动化有机的联合在一起。电气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和物理科学的联系会更加的紧密,同时也会将物理科学更好的应用到电气自动化系统中。
1.4未来发展方向
电气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指定了统一的标准,这样就给不同的厂家在信息交流方面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能保证电气自动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这样就使得电气自动化逐渐成为了时展的重要标志。为了更好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国家在研发电气自动化的系统产品,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电气自动化同国际接轨。
2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分析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已经成为了工业控制的标准平台。基于PC的控制系统受到了很多行业的好评,它不仅具有灵活性,而且具有易于集成的特点,维护起来相当方便。自从可编程控制器的国际标准IEC61131制定后,使得编程接口更加标准化,各大PLC厂商都依照这一规范.推出的许多产品都能够符合该标准的要求。其中,PC控制软件也有许多是按照该标准开发的。在工业领域,电气自动化受到了高度重视。现场总线指的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系统,主要解决系统之间信息传递的有关问题,它的出现给工业领域增添了新的活力,对工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它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各个领域。与其它控制系统相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具有全数字化、开放性、互用性、智能化等特点,成为工业生产自动化的方向。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节约企业成本,现场总线的设置相对简单,使用的设备较少,节约了设备投资费用。除此之外,它可以减少后期电缆的使用,同时也节约了相关的施工费用,对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目前来说,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发展尚未成熟,它与分散控制系统共同存在于工业生产中。先进控制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并非易事,运用预估控制技术后,会使数学模型的要求降低。先进控制技术既可以进行模型预测,又可以进行推断控制,另外,先进控制还可以处理较为复杂的多变量。先进控制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模型辨识等功能,计算机技术就是先进控制的发展平台。智能化是先进控制的发展趋势,生产过程需要智能系统来完成,智能系统可以用来进行故障诊断、监督等工作。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存在问题
【引言】:电气工程智能化是电力工程行业与科学技术整合发展的产物,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力行业要不断增进自身的自动化功能,对于自身发展的弊端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1、电气工程和科学技术化的发展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满足经济全球化体系下,社会的发展要求。电气工程和科学技术化的有效发展,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其自身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从学术领域来看,电气工程和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具有科学知识和技术体系的综合型学科。电气工程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和整个社会的运作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各个企业的发展,间接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方便了社会的再生产活动。电气工程自身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与农业、军事、工业等等行业都具有密切的关系,不仅促进了工农业的进程,也增加了科技和工农业的紧密联系性。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2.1能源消耗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虽然具有诸多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在我国诸多领域当中,但是其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该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运行的过程中,能源消耗非常严重,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是制约电气工程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我国的可利用资源就非常少,电气自动化高能耗使得我国雪上加霜,资源急剧短缺。要想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改进,降低运行能源消耗。
2.2系统缺乏集成性
系统的集成性是成熟的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但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一些特点阻碍的电气自动化的进步,比如系统用途比较单一、系统与系统间的交互不足。而且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操作人员的个人因素对系统整个技术水平的影响也不小,同时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相差较大,也阻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长处的发挥,从而使公司蒙受损失。
2.3工程管理方法有瑕疵
作为电力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电气及自动化工程的施工比之其他项目而言,更要求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深入到一线施工现场对工程进度和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和指导,但现实情况是工程施工的一线很少会有领导者进行实地考察,因此也就谈不上对工程进度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把握,在进行工程决策和管理时也就只能根据以往经验来制订施工进度计划。另一方面电气及自动化工程的施工相对于其他工程施工部分的技术含量还是偏高的,用现有工程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电气及自动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就难免会出现矛盾、纠纷或其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电气及自动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
3、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不足的解决办法
3.1全力构建出统一的科学电气及自动化系统
对于电气及自动化工程技g设备的提供商,电气工程企业要不断地进行健全和完善电气自动化功能的工作,努力构建出统一、科学的系统,在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快技术落地速度,实现技术的自我消化。对系统在运行、测试等多环节进行编程设计时还可以多多地融入科学的设计理念,实现最大程度完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目的。同时根据国情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部门实现企业间的软硬件情况交流,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企业间软硬件不通用的现状,使电气及自动化工程的施工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能推动相关电气工程企业的良性发展。
3.2加强电气运作活动的质量监管
对电力运作活动的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进行,首先电力企业要在整个运作活动中,全面贯彻质量的重要性理念,其促进整个电气运作活动高质高效运作。同时,也要提高电气运作不同机构和部门的工作质量,对于施工人员进行质量重要性的培训,对于技术型的工作人员,要建立合理的培训周期,进行合理化的专业技能培训,以保证整个电力运作活动的运作质量。对于工程运作的设备和运作材料的选择,也要秉承高质量的目标,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质量。最后,要建立合理化的质量监管体系和评判机制,对于实际运作活动中的弊端计算发现,及时改进,保证整个电力运作活动依据相关的工程安全部署进行,促进电力工程任务高效进行。
3.3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性能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在电气自动化过程中,我们要将不断采用先进的方法,使得电气系统贯穿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计算机技术要与电气自动化相结合,让人机交互取代以前的机械重复发工作,实现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过程中使用相同的装置,使得装置与对应的编码协调工作,降低系统出现故障的几率,从而使整个工程正常运行。
3.4提高集成效率
因为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网络架构不统一,所以电气自动化的兼容性不高,集成化效果不太理想。为此,在设计电气自动化系统时,应该尽可能选择相同的系统开发平台,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与素质,对系统进行创新研究,从而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效率,提高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减少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及自动化工程的施工管理离不开整体建筑工程的管理,而且管理水平的高低还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质量与稳定性的重要技术,它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整个电力工程质量与稳定性的提升,同时经济成本也大大降低,整个电力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充分满足了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内;办公自动化;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办公自动化的知识领域覆盖了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并且办公自动化体现了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性,所以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1. 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涵义
所谓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缩短办公周期,并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借助于各种先进技术,辅助决策,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W化水平,以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自动化【1】。办公自动化还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办公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通过局域网或远程网络,采用各种媒体形式,管理和传输信息,改变传统办公的面貌,实现无纸办公。
2.我国办公自动化现状
在我国办公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办公自动化取得了不
少成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不例外暴露了很多问题,如投资大,效果不明显,水平低,重复建设多,硬件投入多,软件投入少,模拟手工作业增加管理负担等,阻碍了它的发展进程。据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条:首先是对办公自动化的本质作用理解不深刻,通常只认为对办公自动化就是在办公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实际上,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管理机构的决策效能更为重要。其次,忽略了对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基础,通常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就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殊不知,对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两个基础,一是管理基础,一是信息积累基础。脱离了这两个基础,对办公自动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第三,技术条件的制约,也会阻碍了对办公自动化的发展与实现,如早期的网络技术在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方面的支持显得明显不足。最后,员工专业技能不足,造成了办公过程中的浪费与反作用。
3.办公自动化未来发展趋势
3.1新时期办公自动化应具有的特征
3.1.1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功能丰富、来源丰富的数据信息处理功能面向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充分集成各种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括电子邮件信息,而且还包括文件系统中的文件、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甚至是Internet上的数据;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协同工作手段包括多线程讨论、文档共享、电子邮件及一些辅助工具提供在线及时共享应用等;并且可以提供不同层面的信息共享方式,包括移动通讯设备的支持、手机的WAP接入访问、PDA的支持、统一消息为基础的提醒功能以及信息的传真功能【2】。
3.2.2知识管理原则。办公自动化系统起到“知识管理”的平台与门户作用,面向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逐步把知识管理原则与实践融入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
3.3.3办公自动化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在实施办公自动化时,办公自动化的内涵是不断在发展变化的,为了使办公自动化取得最好的效果,应该密切注意办公自动化技术及产品发展的最新进展,用最新的技术、设备和观念来制定办公自动化的有关规划,以达到花费最少,收益最大的目的。
3.2新时期办公自动化建设的趋势
在新的时期,基于多年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经验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办公自动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从网络的性质来看,办公自动化应定位于内部网;从办公的性质来看,办公自动化应定位于数字化办公;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办公自动化应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机构运行办公自动化系统,有利机构内外信息的共享,提高成员的劳动生产率,减少开支、节约成本。并能加强交互协调、沟通、及时高度、果断决策,在线实时检查机构运行情况。由于政府机构、企业、服务行业和学校等本身的行为目标、服务对象、信息量不同,不同的机构的办公自动化类型也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政府型办公自动化系统;(2)企业型办公自动化系统;(3)服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4)学术型(校园型)办公自动化系统;政府上网工程一直是近一二年来业界炒作和关注的热点。政府上网工程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政府把一些致政务信息到Interner上,进而建立与老百姓沟通的渠道,以实现政务公开和政府接受监督的目的。从现实效果来看,很多政府部门在网上存放一些静态的政府信息,实质性的工件却非常少。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不少人将办公自动化与政府上网工程混为一谈。这种现象导致很多部门重上网工程轻办公自动化工程/甚至把上网工程误认为是办公自动化工程。实际上,从网络划分的角度来看,政府上网划工程是外网工程,而办公自动化则是内网建设。办公自动化工程是政府信息化的基础,政府上网工程是政府信息化的对外表现形式。办公自动化工程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远高于政府上网工程。只有办公自动化建设运转成功,政府上网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信息,政府上网工程才会有意义,否则只能逐渐成为无源之水【3】。当然,政府上网工程的宣传对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结语
总之,要努力开创新形势下我国办公自动化的新局面,就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更高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提高办公自动化效率的新途径,不断丰富其内容,为提高我国办公自动化建设而努力。
【参考文献】:
[1]ROGER APPROACH.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01―215.
关键词: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自动化;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
机械设计是追求快速、尖端和科学化的过程,也是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运行的重要动力。在国外,机械设计已经成为高水平的技术行业类型,并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关注。机械设计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就必然绕不开自动化技术,二者的结合和应用也是业界研究的焦点。尤其在现在,研讨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其现实意义十分明显。
1.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技术的紧密联系
我们都知道,机械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机械不断发展、演进和提升的过程,是一种生产力的进步需求。机械设计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和技能,比如工程学的知识、设计理论、工业理论等。要看到,随着机械设计的进步和发展,更为便捷化、科学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计的紧密结合,正是机械设计现代化的一种必然结果。自动化技术应用与现代机械设计,不但可以有效简化机械设计的程序、步骤和内容,而且大大提高机械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为机械设计工程的量产与高产提供了可能。众所周知,自动化技术融合了诸如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理论、自动控制技术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技能,是现代工业发展、科技进步所不可或缺的技术类别,并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自动化技术完善的应用到机械设计中,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然的趋势。在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了业界研究的热点话题。
事实充分说明,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是机械设计走向科学化、自动化、工程化和尖端化的必然选择。当然,现代机械设计自动化早已实现,而且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为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设计工作的变革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现代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技术已经须臾不可分离,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很难用量化的数字或文字进行描述。总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为现代机械设计的功能提升和品质保证提供了新的路径,是机械设计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前文已经讲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已经融为一体,其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并且已经朝着更为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现代机械系统设计中,设计者需要掌握诸如基础的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多种技能和技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机械系统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运用自动化技术对机械的零部件、材料和各种组件进行有机组合与调配的过程。机械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将机械设计系统化、科学化,形成设计工程的完整体系,保证机械设计的有效性。在此期间,自动化技术可谓是无处不在。自动化技术为机械设计提供了完整的技术链条支撑,同时保证了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一张密不可分的状态和结果。所以,自动化技术在技术设计中的应用是很明显的,这种应用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功能性作用。
例如,工业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反映了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工业自动化的技术分类中,有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术类型,即通常所说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真是现代机械设计中经常应用的技术,它可以大大提高机械设计的工程效率,保证设计的质量。同时,借助计算机的高效率和精密操作,机械设计能够实现量产和高产,这是人力操作所很难达到的。因此,诸如CAD这样的自动化技术能够促进机械设计的功能提升与效率提高,其积极作用是很难具体量化说明的。
3.机械设计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应用的现状,我们可以对机械设计自动化的未来发展做出基本的判断和分析。首先,机电一体化是未来机械设计自动化的大趋势。所谓的机电一体化,即包括微机、传感器、控制系统、动力原等内容的机械电子一体化系统,这个系统是完整有效的,可以保证机械设计的高效率。其次,未来机械设计自动化将朝着更为智能化控制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将部分或完全脱离人力的干扰,而是完整借助计算机、机械仪表、控制系统来开展机械设计、制造等工作。智能化控制可以进一步提升机械设计的效率和效能,同时大大节省人力的开支。再者,未来机械设计自动化的流程将会更加简练和便捷,其工作效率会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技术的本质就是帮助工人拜托束缚,利用自动运行的机器完成既定的工作,解放被工作“捆绑”的人。未来,借助高尖端智能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新型技术,机械设计的自动化也必然可以更加“自由”,设计的流程和步骤会根据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生产过程。
此外,未来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会要求工人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理论技能和操作水平。也就是说,虽然自动化技术解放了机械设计的生产力,提升了机械设计的技能和质量,但是并不意味着工人和设计人员能够完全脱离设计流程。恰恰相反的是,未来的机械设计人员必须通过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流程和步骤,来不断的强化技术的使用效能和效果,使自动化技术真正发挥出功能性的作用。
总之,机械设计的自动化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而借助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谋求机械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则是本行业与从业者的真正期盼。
参考文献:
[1]阿布别克・乌拉孜.浅谈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疆有色金属,2011(03)
[2]李秋娟,张兵.论CAD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及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03)
[3]周一鸣,索春英.浅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11(12)
[4]聂海波.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2)
作为一门系统化的机电技术,机电自动化技术是当今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关键性标准,在现代化的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也越来越先进,其能够有效促进各学科以及各专业间进行彼此交叉以及融合。随着机电自动化的产生,引起大规模的工程技术革命,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产生模式以及工业控制等。在工程机械制造中应用机电自动化能够制造出具有能够实现信息的自动化操控及处理的产品,可以有效提高检测及操控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借助机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对此系统给予合理的控制,从而确保机械可以按照原设计规划成功的实现各操作,而且自动化技术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并且借助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操作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质量与工作效率。
2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1柔性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借助于电脑信息技术的作用人类研发出柔性自动化技术。它属于一门新技术,能够在技术性操作中进行全自动化的操作,对机械工程进行自动化的操作,从而使得机械制造效率大大提升,并且节约了很多费用支出、物力以及人员。而且,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科学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为施工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此项技术在数字化的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脑信息技术与设备,实现自动化操作,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机械化生产的效率以及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2.2水泵机械中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水泵能够将液体科学、准确的输送给其他设备,可以提高液体的压强,并且能够输送很多种液体,其中包括水、乳化液、油、液态金属以及酸碱液等等。水泵主要是把机械外部的能量或原来动机里持有的机械能全部传输到水泵里的液体当中,这样就会使液体获得更大的压强。水泵被广泛的用于很多方面,所以在安装以及应用水泵的时候,使水泵能够增压以及输送液体的能力不断增强,可以有效地促进工程机械制造建设。在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机械能够在更短的时候内促使水泵输送更多的液体,使得液压更高。对于不同性能以及效用的水泵而言,其也具有不一样的安装及制作过程与工作原理。将自动化技术合理的应用到水泵机械制造中,不但能够使得水泵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精简工作流程,同时也能够有效扩展水泵的效能,使其合理的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降低水泵的实际运作成本。
2.3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机电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化生产中的重要手段,其极大的促进了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自动化机械控制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在控制理论规定以及科学指导的基础上,机电自动化技术可以完成一体化操作,其中包括系统设计、控制技术以及现场调试等等。所以,此项技术能够有效的加强机械制造中包含的自动控制操作。
3结语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有效途径;机械工程
1前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我国开展建筑生产等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工程生产在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产的技术的应用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多的同时,对于技术的应用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开展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分析,全面提升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水平,不仅可以实现我国的机械工程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为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探究
开展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分析,首先应当明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探究,主要可以将探究内容总结如下:
2.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当下的优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的全面应用,实现了机械工程的实效性和时效性的全面的提升。以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技术,不仅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也实现了机械工程的开展的精确度的全面提升[1]。
2.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当下的运用原则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当下的运用原则的探究可知,在运用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实现能源的高效运用,同时也应当不断的完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促使其精确性和效率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实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获得更加迅猛的发展速度,实现我国的机械工程的全面的、持久性的发展。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探究,主要可以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总结为两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当下的优势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当下的运用原则。通过探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知机械工程技术及其自动化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实现我国的机械工程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3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探究
在明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后,开展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探究,主要可以将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总结为:
3.1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改革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也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并且被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改革中,可以使得开展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工作中,绘图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精确性和准确性。同时计算机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的结合应用,可以使得技术人员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有效的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因此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改革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应用水平[2]。
3.2将先进的环保理念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改革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不断加强,对于环保工作的开展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为了实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的可持续利用和机械工程的长久发展,将先进的环保理念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改革中,这一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资源和环境友好型资源进行发展,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改革和提升的重要方向。
3.3将良好的竞争理念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改革中
社会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的应用的需求度在不断的增加的同时,对于技术的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机械工程开展企业也在逐步的兴起,在这种大背景下,机械工程企业间存在的竞争状况也在不断的加剧。将良好的竞争理念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改革中,可以促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的被完善,实现了技术良好提升[3]。开展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探究,主要可以将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总结为: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改革中、将先进的环保理念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改革中、将良好的竞争理念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改革中三点。通过开展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探究可知,只有从技术上和理念上双方面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4结语
开展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分析,首先应当明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在明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后,开展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探究。进行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分析,将科学的、有效的手法全面的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的开展进程中,全面提升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水平,可以实现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为我国的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作者:罗健 单位:池州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楠.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探讨[J].通讯世界,2016(1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