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节能减排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着力改变当前家庭生活中存在的与节能减排要求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通过家庭影响社区,通过社区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意识,普及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知识与技能、倡导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文化。
二、组织领导
三、实施措施
实施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的得力之举,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因此,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生活,勤俭生活的现代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必然要求。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方案(20*年3月),并下发各社区。
(二)大力宣传(20*年4月—11月),定于4月份为节能减排宣传月,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知识,利用社区各类宣传载体,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口号、条幅,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举行“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知识竞赛、节能减排手工制作展示、实践成果展览、节能减排家庭社区公益宣传等活动。
(三)评选典型社区、典型家庭(20*年12月),在社区内部评选节能减排典型家庭,在社区之间评选典型社区,宣传其节约能源、勤俭生活的优良作风。通过对典型家庭先进事迹和典型社区先进经验的大力宣传,带动更多的家庭和社区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工作措施
通过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在我家”、“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争创节水型家庭”等主题活动,在广大家庭成员中大力倡导节能环保新理念,形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家庭影响社区,通过社区带动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工作。主要活动包括:
(一)重塑家庭生活消费新模式。大力提倡重拎布袋子、菜篮子,自觉选购节能家电、节水器具和高效照明产品,减少待机能耗,拒绝过度包装,一水多用,纸张双面使用,使用无磷洗衣粉等,充分发挥妇女在践行节能环保消费行为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搭建节能减排社区平台。利用社区、街道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口号、粘贴画、条幅等。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读物,介绍和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在社区组织居民开展资源节约志愿活动,交流节能减排经验,做好垃圾、废物的分类回收。
(三)倡导“简约生活”方式。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指导公众建立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开展广大家庭喜闻乐见、热心参与的才艺比赛、知识问答、手工展示等活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节能减排家庭社区知识大赛,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参赛。
(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网络优势和各类培训阵地作用,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切实加强妇女和家庭节能环保知识培训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妇女和家庭环保志愿者的培训,帮助她们学习节能减排知识,掌握节能减排的技能和本领,并通过她们带动更多的妇女和家庭成员提高对节能减排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提升素质,提高参与节能环保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着力改变当前家庭生活中存在的与节能减排要求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通过家庭影响社区,通过社区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意识,普及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知识与技能、倡导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文化。
二、组织领导
三、实施措施
实施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的得力之举,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因此,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生活,勤俭生活的现代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必然要求。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方案(20*年3月),并下发各社区。
(二)大力宣传(20*年4月—11月),定于4月份为节能减排宣传月,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知识,利用社区各类宣传载体,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口号、条幅,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举行“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知识竞赛、节能减排手工制作展示、实践成果展览、节能减排家庭社区公益宣传等活动。
(三)评选典型社区、典型家庭(20*年12月),在社区内部评选节能减排典型家庭,在社区之间评选典型社区,宣传其节约能源、勤俭生活的优良作风。通过对典型家庭先进事迹和典型社区先进经验的大力宣传,带动更多的家庭和社区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工作措施
通过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在我家”、“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争创节水型家庭”等主题活动,在广大家庭成员中大力倡导节能环保新理念,形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家庭影响社区,通过社区带动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工作。主要活动包括:
(一)重塑家庭生活消费新模式。大力提倡重拎布袋子、菜篮子,自觉选购节能家电、节水器具和高效照明产品,减少待机能耗,拒绝过度包装,一水多用,纸张双面使用,使用无磷洗衣粉等,充分发挥妇女在践行节能环保消费行为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搭建节能减排社区平台。利用社区、街道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口号、粘贴画、条幅等。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读物,介绍和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在社区组织居民开展资源节约志愿活动,交流节能减排经验,做好垃圾、废物的分类回收。
(三)倡导“简约生活”方式。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指导公众建立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开展广大家庭喜闻乐见、热心参与的才艺比赛、知识问答、手工展示等活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节能减排家庭社区知识大赛,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参赛。
(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网络优势和各类培训阵地作用,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切实加强妇女和家庭节能环保知识培训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妇女和家庭环保志愿者的培训,帮助她们学习节能减排知识,掌握节能减排的技能和本领,并通过她们带动更多的妇女和家庭成员提高对节能减排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提升素质,提高参与节能环保的能力。
关键词:英国;低碳社区;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20-04
低碳社区建设是低碳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低碳社区建设过程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很有必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率先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经济快速发展,整个国家正在向低碳经济社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低碳社区建设取得很大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一、英国低碳社区建设的主要经验
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元,社区又是整个社会的基本单元,因此,家庭低碳化是低碳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在英国,1/4以上的碳排放来源于家庭住宅能源使用,为此,英国政府把家庭节能减排放在低碳社区建设的突出位置。综观英国低碳社区建设,其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家庭节能减排为重点,实行战略引领、立法保障、项目推动,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家庭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低碳社区建设的合力。
(一)战略引领
政府从宏观层面明确家庭节能减排在低碳社区建设中的地位,提出家庭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和思路,指导微观层面的具体工作,特别是对能源供应商、建筑行业、家庭住户等的行为加以引导。主要见之于政府能源白皮书、低碳转型计划等重要文件。如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明确提出:为实现2050年CO2减排目标,要支持家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电、气供应商要鼓励其居民顾客投资改善住房节能条件,并提高新建和新装修房屋能源效率标准。2007年《应对能源挑战:能源白皮书》,针对家庭节能减排,提出建立住宅建筑能源效率认证制度,住宅的兴建、租售、抵押等都须通过能源效率认证。2009年《英国低碳转型计划――气候和能源国家战略》明确提出,政府支持个人、社区和企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求每个人都减少自己的碳排放,政府为个人、社区和企业提供各种帮助,包括实施由财政支持的家庭隔热和能效提高项目。这个计划还对家庭和社区低碳转型作出全面部署,要求通过提高能效和采用低碳能源,使2020年英国家庭温室气体排放比2008年减少29%,2050年家庭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比重由2008年的13%降到接近于零。
(二)立法保障
英国自2003年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以来,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及保障低碳发展的法律,其中不少法律都对家庭节能减排作出了规定。如2008年颁布的《气候变化法案》设定了到2050年英国CO2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80%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建立了碳预算制度,并就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碳交易、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等作出规定,对英国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促进家庭节能减排也具有重要作用。2008年《能源法案》就小型低碳电力生产的税收返还等作出专门规定。这种小型低碳电力生产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或其他低碳途径的电力生产方式,既可降低电力传输过程的能源损耗,又可将家庭、社区、企业从被动的电力使用者转变为主动使用者,从而推动普通民众参与到国家低碳经济发展中来,使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整个社会的自觉行动。在有关建筑法案中,还对建筑节能作出了一系列规定。英国多次修订建筑法规,不断提高建筑物最低能效标准,促进建筑节能,减少CO2排放。如新修订的建筑法规明确规定,根据目标CO2排放率(TER)来确定新建居民住宅全部能效的最低标准,计算住宅实际CO2排放率(DER),确保DER不大于TER。这就要求新建住宅更加隔热,采暖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效。从这些情况看,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纲领性法律规范,还是能源、住宅、建筑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都对英国家庭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项目推动
英国政府关于家庭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规划部署很多都通过具体项目来落实。这是一种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家庭和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即政府确立项目或计划,并安排一定的补助或奖励资金(有的采取其他融资方式),由企业或其他中介组织来实施,发动居民家庭和社会公众参与。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的合力。这里简要介绍几个案例:
1.碳减排目标计划(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CERT)。这是一项针对家庭住宅节能减排的计划,通过能源供应商来实施,主要目的是帮助家庭住户减少CO2排放。该计划要求能源供应商设立针对家庭的碳减排目标,供应商通过采取获得认证的节能、低碳措施来减少家庭的CO2排放。每个供应商都分配一定的碳减排任务,并有责任推广节能减排措施,还可对住户实施强制干预以实现节能减排。供应商通过能源账单把完成碳减排目标计划的成本转移给住户。一般来说,住户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节省的开销远超被转移过来的成本,从而激励住户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据CERT计划最终报告显示,通过项目实施,共减少碳排放296.9Mt CO2,相当于预定减排目标的101.3%。
2.社区节能项目(Community Energy Saving Programme,CESP)。这是一个基于合作、针对低收入地区家庭的能效项目。主要目的是帮助这些地区的家庭住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支出。该项目对能源供应商和生产商提出法定义务,要求其对国内低收入地区的能源用户推广节能措施,提高能效标准,并实现19.25 Mt CO2的减排目标。据CESP最终评估报告,能源公司实现碳减排16.31 Mt CO2,相当于预定减排目标的85%。
3.智能电表实施项目(Smart Metering implementation Programme)。根据英国低碳转型计划确定的到2020年所有家庭安装智能电表的要求,2011年英国政府出台了一项在全国范围推广智能电、气表的计划,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计划投资113亿欧元,在英国3 000万个家庭和企业中安装5 300万个智能电表。据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DECC)预计,到2030年,智能电表将产生186亿欧元的效益。安装智能电表可以使用户获得实时信息,了解能耗情况,控制能源使用,节约能源开支,减少CO2排放。能源供应商可以获取准确数据,有利于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智能电表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而智能电网能更好地管理整个电力系统的需求及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尽管英国国内有关部门对这个项目的风险还有不同的看法,但它促进家庭低碳减排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4.低碳社区挑战赛(Low Carbon Communities Challenge,LCCC)。这是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环境食品和乡村事物部支持的针对低碳社区建设的创新性项目。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在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等地区选择22个社区实施(由社区提出方案后按一定程序确定),给每个社区提供约45万英镑的奖励性资助。该项目旨在支持社区低碳技术创新,采用低碳措施(组合),包括新型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及房屋隔热节能等,并组织开展有关活动,积累低碳社区建设经验,掌握家庭和社区节能减排数据资料,示范带动其他地方低碳社区建设。据DECC的项目评估报告,项目社区共实施了8 206项低碳措施,包括安装节能灯、锅炉外套、空气源热泵、风力涡轮机、1.2MW生物质供热系统等,每年可减少3 062 091kgCO2排放。该项目的实施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以家庭节能减排为重点的低碳社区建设提供示范,并促进社区居民低碳节能意识的提高。
5.“边省边付”节能试点项目(Pay As You Save,PAYS)。该项目旨在探索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来激励住户在家中安装节能、微型发电设施,采用可再生供暖技术等。这个项目由DECC和社区与地方政府部安排,由节能信托基金会(Energy Saving Trust)负责实施和管理。该项目给每个物业单位提供2万英镑贷款用以支付节能措施费用,利率为零,还款期最长可达二十五年,安装太阳能板还可享受上网电价(FIT)优惠。参加试点的家庭可受惠于能效提高、微型发电技术,在家中进行实心墙隔热改造、安装太阳能板等而不必支付预付成本,而且能够减少家庭能源支出和CO2排放。
除上述项目外,英国政府还实施了很多类似的项目,如可再生供暖激励(Renewable Heat Incentive,RHI)、绿色方案(Green Deal)、绿色社区项目(Green Communities Programme,GCP)等等,来推动家庭、社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用清洁能源,减少CO2排放,在低碳社区乃至低碳社会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英国经验对中国低碳社区建设的几点启示
中国低碳社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既要走自己的路,又要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英国经验对中国低碳社区建设的启示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把家庭节能减排作为低碳社区建设的重点
英国从其1/4以上碳排放来源于家庭住宅的实际出发,把家庭节能减排作为低碳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做,不仅抓住了碳排放的重点领域,而且也抓住了家庭及社会的主体――广大民众。民众的参与,一方面可以直接实现家庭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其低碳意识,有利于促进全社会低碳发展。中国家庭碳排放水平虽然低于英国,但仍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以家庭节能减排为重点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很有必要。中国家庭碳排放主要由居住和居民交通两部分构成,居住碳排放主要包括生活用电、冬季采暖和日常炊事(其主要燃料为煤炭、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所产生的碳排放;居民交通碳排放主要包括私人交通(私家车、出租车)和公共交通(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所产生的碳排放。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住房面积越来越大,私家车越来越普遍,家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越来越多,加强家庭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紧迫。必须把加强家庭节能减排放在低碳社区建设中的突出位置,放在中国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整个国家低碳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不仅要通过家庭节能减排促进家庭和社区的低碳发展,而且要通过家庭节能减排不断激发和增强人们的低碳意识,真正使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当然,低碳社区建设也不能完全局限于家庭直接的节能减排,垃圾处理、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得统筹兼顾,以形成绿色低碳和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二)加强家庭节能减排的顶层设计
英国政府从宏观层面提出一系列指导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关于家庭节能减排的目标要求、政策安排和工作部署,并作为整个国家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推进家庭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和规划,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方案也对节能减排提出要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有的规划设计、政策安排过于宏观和笼统,目标不够明确,操作性不够强,难以落到实处;有的则对产业、行业节能减排强调较多,对家庭节能减排重视不够;政府虽然很重视但却没有很好地将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家庭和企业身上。从英国经验看,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一是把家庭节能减排与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结合起来。总体战略要充分体现家庭节能减排要求,家庭节能减排要切实融入总体战略之中。二是明确家庭节能减排目标。应该加强家庭碳排放的统计核算和分析预测。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与整个国家低碳发展水平和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关,也与这方面工作研究不够深入有关。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必须高度重视。
(三)健全促进家庭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
英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法律保障。虽然专门针对家庭节能减排的不多法律,但气候变化法案、有关能源法案和建筑法规都对家庭节能减排包括节能技术、设备和清洁能源使用等作出规定,有效规范和促进了家庭节能减排。中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低碳领域的法律制度,也没有专门针对家庭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现有能源、节能减排、建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的虽然涉及家庭节能减排,但不论从立法理念、角度,还是从立法的针对性和份量来看,对家庭节能减排都强调得都不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国内低碳经济不断发展和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有必要制定一部类似英国《气候变化法案》的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发展的纲领性法律,并制定、修订、完善有关能源、资源、环境、建筑等法律法规,以更好地体现低碳发展的要求,更好地适应家庭节能减排的需要。条件成熟时可制定专门针对家庭节能减排的法律或法规,全面规范家庭节能减排行为,促进家庭低碳发展,为低碳社区乃至低碳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家庭节能减排的项目支撑和推动
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实施各种促进家庭节能减排的项目(或行动方案)是英国低碳社区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少数城市开展了这方面的试点,但在国家层面组织开展的工作还不多。应该围绕家庭节能减排有计划地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或行动方案,把家庭节能减排的目标要求落实到项目上。重大项目要体现国家政策导向,确保项目的实施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给参与者带来实惠的目的。2013年1月,国务院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对包括住宅在内的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提出要求,并对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必将有力推动家庭住宅节能减排。其他项目如低碳供暖、家庭太阳能利用补贴试点等也应深入研究论证并适时启动。此外,还要针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必要措施,谋划一批项目,并将重大措施和项目转化为国家政策,以推动中国低碳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有利于家庭节能减排的高效工作机制
英国低碳社区建设模式是一种以家庭节能减排为重点,政府引导和支持、企业和市场运作、家庭和社会参与的高效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既适应英国,也适应于中国。家庭节能减排是促进低碳社区建设、实现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家庭的积极行动和共同参与。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除了前面提到的政府要明确家庭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外,关键还要有钱办事。要通过财政预算、税收、金融等多种方式,为家庭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并加强工作指导、监督和管理。其次,要充分发挥企业、中介组织等市场主体的作用。英国的做法主要是靠能源供应商、生产商和碳信托基金会这样的企业去实施。中国市场化改革在不断深化,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包括价格机制对能源、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使参与家庭节能减排的各市场主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得以实现。第三,要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性。关键是要让家庭参与者得到实惠。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家庭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支出,使家庭获得更多的节能收益,让社会分享更多的减排成果。当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动员,增强居民的低碳意识,使之逐步由被动变主动,变为自觉自愿的行动。
参考文献:
[1] HM Government.The UK Low Carbon Transition Plan-National strategy for climate and energy.decc.gov.uk/,July 2009.
[2] Ofgem.the final report of the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Target(CERT)2008―2012.ofgem.gov.uk/CustomPages/Archived-
Publications.aspx,1May 2013.
[3] Ofgm.the final report of the Community Energy Saving Programme(CESP)2009―2012.ofgem.gov.uk/CustomPages/Archived-
Publications.aspx,1May 2013.
[4] DECC.the Smart Metering Implementation Programme:Delivery Plan.decc.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smart-metering-
implementation-programme-delivery-plan,21 DEC.2011.
[5] DECC.Low Carbon Communities Challenge evaluation report,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low-carbon-communities-chal-
lenge-evaluation-report,17 July 2012.
[6] DECC.Home Energy Pay As You Save pilot revie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home-energy-as-you-save-pilot-review,
6 September 2011.
[7] 曾静静,张志强,等.家庭碳排放计算方法分析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2,(10).
Low Carbon Community Building:the UKs Experien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PENG Bo
(School of Economics,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近年来,我们以建设节能环保社区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环保工作与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的总体战略衔接起来,深化认识,强化责任,精化组织,细化实施,扎实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教育和民众环保自治创建活动,推动在家庭和社区中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具体如下:
一、突出宣传,加强领导,着力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在创建节能环保社区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提高认识是前提,加强领导是关键,为此:一是抓宣传,强认识。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我们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小区广播、宣传橱窗、手抄小报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宣传上级各部门有关节能降耗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加大节能减排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重点对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节能降耗工作做得较为突出的驻社区单位、家庭典型经验进行了宣传。我们先后向居民发放节能减排社区调查问卷3800余份、社区环境状况调查问卷2500张、发放环保宣传资料1700余份、发放《全民节能减排手册》1100册、社区阅览室的环保书。 此外,向社区家庭发出了《“节能减排,从我家做起”倡议书》,号召广大居民做节能环保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志愿者。特别是今年6月份,我们以“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节能环保家庭行动”,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大力宣传和普及低碳知识,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二是抓组织,强领导。为加强对节能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社区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节能减排”工作小组,支居两委成员集体参与,同时充分整合辖区资源,调动驻社区单位的力量组建起“__绿色联盟”,形成了社区环保责任人、环保监督员、环保志愿者组成的节能环保工作体系。我们很好地做到了责任上肩,任务到人,统一安排部署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示范带动、上下联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协调解决创建节能环保社区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二、突出重点,多措并举,积极普及节能环保知识。为树立节能环保的科学理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我们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地积极普及节能环保知识。一是倡导实施“家庭低碳计划”。组织居民代表集思广益,广发征求意见,制订出《家庭低碳计划》,结合实际列出了包括使用节能灯具、以车代步、减少荤食等15条节能环保、健康饮食、绿化环境的方法方式,引导广大辖区群众特别家庭妇女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自觉地运用。开展邻里节能环保相互提醒活动,相约文明,互相监督,及时改变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做法和行为,保障“家庭低碳计划”的顺利实施。二是评选表彰“节能环保家庭”。我们以“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为主题,通过发挥妇女、家庭和社区的作用,推广普及节能环保知识与技能、倡导节能环保文化。其中推广使用家庭节能小窍门、金点子和科技成果、举行节能减排家庭动知识竞赛,传授交流家电省电节能等方便实用的生活节能小窍门,开展“节能环保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将使节能减排理念更深入人心。此外,还组织居民代表参与投票,对节能家庭给与适当的奖励。 三是建立健全“家庭低碳档案”。社区组建了节能环保宣讲团,组织“巾帼文明队”,编写节能环保歌曲,进家入户宣传绿色环保知识,推广低碳生活“小窍门,倡导绿色环保消费理念,指导家庭记录低碳生活档案,核算家庭减少的碳排放量等具体内容,跟踪“家庭节能八件事”的实施情况,引导广大家庭成员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理念、消费模式。
三、突出典型,深入开展,不断完善节能环保机制。我们把建设节能环保社区作为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努力探索组织化发动、项目化运作、实事化推动的长效机制,不断调动家庭和社区的参与热情,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是社区率先行动。我们把节能减排的理念贯穿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各项工作中,降低社区管理工作成本,节约能源资源,当好节能保护环境的倡导者、实践者、志愿者。我们从细节入手,于细微处彰显节能环保,多用再生纸,减少环境污染,多用手帕抹布,减少卫生纸面纸的浪费;以回形针、订书钉代替胶水、修正液等含苯溶剂产品,以使用电子邮件代替纸类公文,资料袋、文件袋多次重复使用。社区干部作风转变了,潜移默化影响着广大居民。二是单位典型带动。社区通过设置“节约资源光荣榜”和“浪费资源曝光栏”,及时总结和推广节能环保的好做法,对各种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重塑办公生活消费新模式。我们深入调查摸底,根据驻社区单位近年来能源消耗等情况,对以往能耗高的单位进行重点监测、着重管理,制定产品能耗限额,建立能耗指标,协助省交通厅、省公路管理局等单位
普遍进行了节能环保改造,拆除了能耗高、污染严重的燃煤窝炉,使用上清洁能源。
近年来,我们以建设节能环保社区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环保工作与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的总体战略衔接起来,深化认识,强化责任,精化组织,细化实施,扎实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教育和民众环保自治创建活动,推动在家庭和社区中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具体如下:
一、突出宣传,加强领导,着力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在创建节能环保社区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提高认识是前提,加强领导是关键,为此:一是抓宣传,强认识。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我们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小区广播、宣传橱窗、手抄小报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宣传上级各部门有关节能降耗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加大节能减排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重点对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节能降耗工作做得较为突出的驻社区单位、家庭典型经验进行了宣传。我们先后向居民发放节能减排社区调查问卷3800余份、社区环境状况调查问卷2500张、发放环保宣传资料1700余份、发放《全民节能减排手册》1100册、社区阅览室的环保书。 此外,向社区家庭发出了《“节能减排,从我家做起”倡议书》,号召广大居民做节能环保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志愿者。特别是今年6月份,我们以“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节能环保家庭行动”,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大力宣传和普及低碳知识,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二是抓组织,强领导。为加强对节能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社区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节能减排”工作小组,支居两委成员集体参与,同时充分整合辖区资源,调动驻社区单位的力量组建起“**绿色联盟”,形成了社区环保责任人、环保监督员、环保志愿者组成的节能环保工作体系。我们很好地做到了责任上肩,任务到人,统一安排部署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示范带动、上下联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协调解决创建节能环保社区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二、突出重点,多措并举,积极普及节能环保知识。为树立节能环保的科学理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我们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地积极普及节能环保知识。一是倡导实施“家庭低碳计划”。组织居民代表集思广益,广发征求意见,制订出《家庭低碳计划》,结合实际列出了包括使用节能灯具、以车代步、减少荤食等15条节能环保、健康饮食、绿化环境的方法方式,引导广大辖区群众特别家庭妇女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自觉地运用。开展邻里节能环保相互提醒活动,相约文明,互相监督,及时改变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做法和行为,保障“家庭低碳计划”的顺利实施。二是评选表彰“节能环保家庭”。我们以“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为主题,通过发挥妇女、家庭和社区的作用,推广普及节能环保知识与技能、倡导节能环保文化。其中推广使用家庭节能小窍门、金点子和科技成果、举行节能减排家庭动知识竞赛,传授交流家电省电节能等方便实用的生活节能小窍门,开展“节能环保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将使节能减排理念更深入人心。此外,还组织居民代表参与投票,对节能家庭给与适当的奖励。 三是建立健全“家庭低碳档案”。社区组建了节能环保宣讲团,组织“巾帼文明队”,编写节能环保歌曲,进家入户宣传绿色环保知识,推广低碳生活“小窍门,倡导绿色环保消费理念,指导家庭记录低碳生活档案,核算家庭减少的碳排放量等具体内容,跟踪“家庭节能八件事”的实施情况,引导广大家庭成员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理念、消费模式。
三、突出典型,深入开展,不断完善节能环保机制。我们把建设节能环保社区作为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努力探索组织化发动、项目化运作、实事化推动的长效机制,不断调动家庭和社区的参与热情,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是社区率先行动。我们把节能减排的理念贯穿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各项工作中,降低社区管理工作成本,节约能源资源,当好节能保护环境的倡导者、实践者、志愿者。我们从细节入手,于细微处彰显节能环保,多用再生纸,减少环境污染,多用手帕抹布,减少卫生纸面纸的浪费;以回形针、订书钉代替胶水、修正液等含苯溶剂产品,以使用电子邮件代替纸类公文,资料袋、文件袋多次重复使用。社区干部作风转变了,潜移默化影响着广大居民。二是单位典型带动。社区通过设置“节约资源光荣榜”和“浪费资源曝光栏”,及时总结和推广节能环保的好做法,对各种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重塑办公生活消费新模式。我们深入调查摸底,根据驻社区单位近年来能源消耗等情况,对以往能耗高的单位进行重点监测、着重管理,制定产品能耗限额,建立能耗指标,协助省交通厅、省公路管理局等单位普遍进行了节能环保改造,拆除了能耗高、污染严重的燃煤窝炉,使用上清洁能源。
关键词:低碳发展 转型计划 家庭与社区
从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整体角度来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已成为当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英国政府的《英国低碳转型计划》,是国家的战略性文件,也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中应对气候变化最为系统的政府白皮书。研究该计划中家庭及社区的低碳化措施,对于中国家庭及社区的低碳化改造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一、《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及其现实意义
作为低碳化发展的行动路线图,英国政府在《英国低碳转型计划》中首次规定了国家的“碳预算”,提出在1990年基础上,以2020年为时间节点,将碳排放量减少34%的总目标。具体分为电力及重工业、交通、办公区域、家庭及社区和农业五个领域(如图1所示),其中,家庭及社区的减排任务仅占减排总目标的13%,但是家庭及社区的碳减排幅度却是五大领域中最大的。英国政府计划从2016年起,新家庭住房与社区实现零碳排放,即实现该领域100%的碳减排幅度。这意味着需要从经济、政策以及管理等各个层面制定一系列具体且优质的计划来实现家庭及社区的低碳化改造,个中不乏经过实践验证,兼具灵活性及创新性的政策措施,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二、《英国低碳转型计划》中家庭及社区低碳化措施的特点
英国政府意识到,家庭及社区的碳减排不应停留在替换局部基础设施或是限制住户用能等“点”上,而是应该更多地从家庭整体能源供需、能源政策、节能措施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效作用等“面”上,进行整体评估,系统优化。
(一)“整个房子”的节能方法
《英国低碳转型计划》提出的“整个房子”节能方法,是指将一个家庭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作为整体考虑,并相应地建立一整套全面的措施来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由此,根据整个房屋的特点,对房屋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优化及技术改造,将所有能够为居民节省能源的措施进行整合排序,形成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适用于房屋的可再生能源措施。
“整个房子”节能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保证了将住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有利于所有减排措施按照有效次序排列,从而将能量损耗减至最低。
(二)“智能仪表”的改造方案
“智能仪表”是英国能源公司为用户提供最大限度节能技术的关键。安装智能仪表,一方面,让居民知道他们使用了多少能源,他们在这方面的开支是多少,从而鼓励他们采取行动,提高能源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政府和能源公司及时得到信息反馈,进而为客户提供一系列以减少碳排放量为目标的措施。英国政府已承诺授权智能仪表的安装,并制定了一项时间进度表,使所有家庭到2020年都能配备智能仪表。
(三)社区间的协作
《英国低碳转型计划》指出,帮助社区采取行动向低碳转型是政府战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社区间的相互协作通常比单独行动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关键在于整合各个社区资源,创建一个活跃的社区创新与思考的环境,让居民齐心协力为社区制定计划,学习如何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同时让人们在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选择,从而使绿色生活变得更容易,并且成为一种标准。
《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对政府工作的重要意义:首先,目前气候变化已成为重要的世界政治话题和道德旗帜,实施《英国低碳转型计划》有助于英国政府进一步巩固英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地位。其次,该低碳转型带来的经济刺激将有助英国走出当前的经济危机,并提供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据英国政府预计,到2020年,将有超过120万人从事“绿色经济”工作。
三、中国家庭及社区低碳化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持续发展,中国的建筑耗能已成为工业耗能、交通耗能之后的第三大“耗能大户”。不少建筑存在设计、规划不合理,建筑墙体不保温,节能效果差,很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等问题。家庭及社区的碳排放更是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民对住房舒适度需求的提高,呈急剧上扬趋势。尽管目前家庭能源消耗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不是很高,但却是我国能源消耗增量中的重要部分,而且在未来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将越来越高。中国家庭及社区低碳化政策的推行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政府政策占主导,激励政策及手段的运用相对有限
综观国内家庭及社区低碳化的政策,几乎都是政府行为贯穿始终,居民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公众参与低碳化改造的方式和渠道都比较少,尤其是通过激励政策及手段推进低碳化改造就更为有限。一个明显的例子,有市民在家中安装了一套太阳能发电系统,结果遭遇无法入网的尴尬,所发的电能非但没有经济回报,还因带动电表而倒贴电费。
(二)低碳化政策的实施效果欠佳
虽然我国先后了《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节约能源法》、《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等法律法规,有关部门也曾提出支持能够有效节能的能源管理公司,但这类公司却因筹资困难、业务难以展开等原因而得不到发展。有关部门又拿不出比较具体的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所以,低碳化政策实施效果欠佳。
(三)居住舒适度与低碳化间的矛盾长期存在
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中国需要争取碳排放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为实现未来低碳化的发展目标大幅度地削减碳排放量。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有选择地借鉴《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建立和健全一整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已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向世界承诺,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这给每个单位、每个社区、每个家庭传递了节能的信号和挑战的压力。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家庭及社区低碳化改造是否合理,已成为中国低碳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如何借鉴英国碳减排计划中的创新亮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缩小我国低碳化政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四、《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对中国家庭及社区的启示
(一)完善相关法规与多种政策激励
从英国的经验看,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促进碳减排的根本保障。英国制定的《气候变化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同类法案;英国也是第一个用法规形式引入“碳预算”,为二氧化碳总量排放封顶的国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尽快建立健全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考虑成立类似于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的独立监督机构,专门负责节能减排的监管工作,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此外,对居民用户的减排激励,不是单一政策就能完成的,需要经济、行政、信息手段共同的作用。
就中国而言,在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化石燃料约占80%。到2020年,要将温室气体的排放较目前减少20%,能源资源(包括能源效率)的碳生产率必须较目前提高65%。生产、转换并分配热量的两大主要部门是电力和石油天然气行业。为了满足减排目标,这两大行业需要进行重大的转型。电力部门需要在2030年前每年削减6Gt的CO2e排放量,就必须改变其能源结构,在太阳能、风能或者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上实行突破。
为了系统实施低碳政策,电力部门应该动用所有可能的手段,发展并部署碳的捕获与封存技术,实施低成本和标准化的减排规划,并将可再生能源网络技术引入家庭及社区,谋求中国家庭及社区低碳改造的有效途径。
(二)系统优化创建美好家园
从英国的低碳转型计划看,家庭及社区的低碳化转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对能源政策、能源价格、环境影响、供需平衡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化选择后的发展趋势。目前,欧盟、美国、日本都已将绿色建筑列入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促进节能低碳的重点领域。尽管使用节能技术会使建造成本提高10%-15%左右,但节能效果的产生将逐步收回这些付出。因此,为了达到减排的预期目标,应该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建造方案,并从节能的角度对老建筑进行改建。
从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看,对于家庭及社区的低碳化改造也不再停留在口头宣传上,而是为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变发展模式,制定了行动路线图。根据规划,电力方面要重点转变发展方式,并围绕电源结构、电网建设、电力、电价改革等方面展开,清洁能源的比重将从2009年的24%上升到2015年的30.9%、2020年的34.9%。煤碳方面要着重煤企并购重组,大型煤碳基地建设,煤碳工业节约化、低碳化将成为主要抓手。要求各级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运用行政力量,把低碳消费的理念,向家庭和社区推广、试点,让每一个居民都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提倡绿色的生活方式,树立节能减排意识。通过社区间的合作,通过家庭和居民的实践,总结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发展方式。
(三)以人为本保障最弱势群体利益
英国政府在推行低碳计划时,从三个方面考虑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即家庭能源使用效率、家庭收入和能源价格,并给予一定的照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处于弱势群体的比例显然比英国更高。这些处于城市弱势地位的人群,面临着生存困境、机会困境、权利困境等多重困境,这就决定了他们对需要预先支付成本的低碳化改造政策,会具有相对比较复杂的看法、情感和思想。因此,借鉴《英国低碳转型计划》中保障最弱势群体利益的做法,矫正部分最弱势群体对低碳转型及改造的认识误区,拓宽他们参加低碳转型的渠道,减少心理落差,增强其对家庭低碳转型前景的信心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家庭及社区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不能确定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为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激励措施。首要的行动应该是建立基于市场的刺激手段与方式,倡导消费思维的创新和行为的变化,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教育,并提高消费者的意识,提倡绿色家园,努力减少碳的排放,鼓励家庭和社区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在设备的转换和安装过程中,或多或少会给消费者增加成本和支出,这就需要政府提供新的资金和不同形式的财政支持,进行体制创新,实施新能源价格补贴,或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和现金补贴,从新的更为全面的角度来考虑节能减排,从而更有效地探索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 城市发展研究,2008(4):98-102.
[2] 于一凡,田达睿.生态住区评估体系国际经验比较-----以BREEAM-ECOHOMES和LEED-ND为例[J].城市规划,2009(8):41-44.
[3] 张洁, 龙惟定.英美可持续区域评价体系能源条款分析[A].2009年上海市制冷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4] 刘毅.居民节能意识及节能行为调查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4)59-62.
[5] 姜胜洪.当前中国城市弱势群体的舆情分析[J].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2009(2):40-41.
[6] DCLG (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2008 DCLG.. The code for sustainable homes: setting the standard in sustainability for new homes. The Stationery Office, London.
>>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石化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体会 低碳经济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节能减排措施初探 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管理政企博弈分析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探讨 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实现路径探索 “低碳城市”建设背景下高校节能减排的对策研究 节能减排 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视角下四川酒店业节能减排管理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形势下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措施探讨 低碳经济形势下煤矿节能减排管理方法研究 基于低碳经济的油气田企业节能减排审计思考 低碳经济下企业减排的法律对策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社会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视角下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际碳排博弈现状及中国低碳经济对策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低碳营销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乡镇企业节能减排困境及对策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乡镇企业节能减排困境及对策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中国乡镇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低碳化发展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乡镇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以及相关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乡镇企业;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根据全球化资源枯竭的现状,各个国家都采取发展低碳经济,采取这一方法已经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为科学地、更好的去评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需要我们进一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并且利用这样的指标体系,进行实际、具体的行动。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处于探索和研究的时期。就现在情况来看低碳经济指标付之于实践的国家并不多,进而也还没有公认的、完整的、权威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不通达研究人员会从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提出不同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因为考虑方向不同,从而建立的低碳经济指标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这些理论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为我们以后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以及指导性价值。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是在2003年英曰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其内容是指一个经济系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大进步。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低碳经济的出现源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各国自身政治、经济的考虑;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依赖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关键是提高能效,这已成为全球共识;无碳或低碳能源发展成为全球主要关注点;低碳经济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低碳经济可能改变未来国际经济、贸易竞争格局;低碳经济需要公众意识与消费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有赖于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2、低碳经济背景下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
2.1、缺乏科学的规划
由于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在当时国家对农村人口。就地消化。的方针下,导致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化,。村村冒烟、户户点火。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写照。大多数乡镇企业主要是依托农村社区,以当地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投入,以社区政府扶持为力量而兴建的企业,使企业具有浓厚的社区性和较强的政府行政干预性特征。乡镇企业正是基于企业利益的考虑,不愿离开乡村或社区,致使乡镇企业分散布局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乡镇企业中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乡镇工业企业始终是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而第一、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二产业是乡镇企业中的主导产业,三大产业发展明显失衡。
2.2、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持续推进减排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支撑减排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及标准体系、机构及监管体系、市场及服务体系等仍需进一步完善。随着减排任务的加重、要求的提高,减排工作的技术人员配备、装备建设、技术支撑等瓶颈制约更加突出。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有些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差,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不适应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
2.3、《乡镇企业节能自愿协议》应用范围有限
节能自愿协议旨在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乡镇企业自愿与政府部门签订协议,做出承诺,并付诸实践,最终实现节能和环保目标。我国首个节能自愿协议试点是于2003年在山东济钢和莱钢两家企业落地生根的,先后在青岛市、上海市、四川省、福建省等省市得到推广。自愿协议最先由国外制定并运用,在我国,了解和熟悉的人并不多。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大、企业不够重视、公众关注度不够高的背景下,自愿协议的推广和运用程度十分有限。 3、相关解决措施
3.1、强化政府对乡镇企业节能减排的调控措施和激励措施
提高对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节能减排是为了民生福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国富民的必然要求。政府部门在区域规划中起到主导作用,其环保意识也直接地影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因此各级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动员全民积极投入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
3.2、设置碳基金,提升低碳技术开发研究水平
碳基金包括政府以及民间基金两类,前者通过政府出资执行,而后者则通过社会捐赠募集有关资金。当前我国成立了清洁发展政府基金以及绿色民间碳基金,满足了低碳经济、防护气候变化的经费需要。然而,当前两类基金主体面向碳汇研究项目给予支持,没能令基金更多的用在低碳技术开发研究的激励引导上。为此,应在基金建设中更多关注低碳技术发展。应通过辅助商业机构以及公共单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在该过程中探寻低碳技术应用的商业途径,真正辅助我国开创低碳经济现代社会。碳基金的有关经费应用,应致力于加快低碳技术的商业化发展,推进进一步的开发应用,并成为投资的孵化器。应将政府投资作为主要模式,同时应通过多方筹措丰富资金来源。应依据不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理念,丰富碳中和手段,衡量减排节能综合潜力以及应用技术手段成熟性,推动节能技术发展创新,培育开创低碳技术经济市场,进而实现持久的节能减排目标。
3.3、乡镇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创新
1.部分家庭成员对节能减排相关知识知道的不多。15.3%的人不清楚“家用的洗衣粉应当是无磷的”,9.6%的人不知道“要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6.7%的人不知道“我国是缺水国家”。正是由于节能减排相关知识的缺乏,导致行动上的浪费和污染。
2.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养成节能减排的习惯。35.1%的人“没有开始使用布袋子”,32.3%的人做不到“到距离不远的地方办事、购物以步代车”,39.3%的家庭“没有使用节水型座便器”,24.1%的人“到饭店不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26.6%的人“不用电器时没有随手拔掉电源的习惯”,16.2%的人“做不到循环用水”,15.2%的人“在家里节水节电节约纸张,到单位却做不到”,11.6%的人“在饭店做不到‘吃不了,兜着走’”,__.5%的家庭“一年四季基本上都在使用空调”。
1.大多数家庭成员对节能减排基本上形成共识。从调查中我们看出95.4%的人认识到“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资源的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实施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的得力之举”,91.9%的人“反对浪费”,认为“有钱也不应该浪费”, 92.2%的人认为“节能减排是美德”,92.4%的人赞成“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78%的人鄙视“以铺张浪费来炫耀自己”的行为,78.7%的人知道“过度包装的危害”,75.2%的人认为“发展不应该以环境污染和能源耗费为代价”,大多数人在购买家用电器时首先考虑的是“质量和环保”。
2.极少数人认为节能减排不重要。有24.8%的人认为“环境污染和能源耗费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不必过多计较”,还有22%的人说“以铺张浪费来炫耀自己”很正常,“人活一世要能挣会花,让人看着过节俭生活,很没面子”,5.7%的人说“我有钱,不在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他们不知道水电气、木材等都是人类共同的资源,现在的浪费就是在支付子孙后代的财产,即使有钱也无权随便浪费。由此可见一些人在节能减排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和个别人素质不高。对“你认为解决家庭节能减排的主要问题在哪”一题的回答,依次是“观念、素质、生活习惯”问题,可见影响节能减排的主要原因是观念、素质和生活习惯问题。不少人头脑中仍认为“我国地大物博,多使用、浪费点资源没啥”,在思想上没有形成节能减排意识,因此行动上也不可能时常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有一些人仍认为节俭会让人看不起,很没“面子”,即使生活不富裕也要打肿脸充胖子,甚至有意浪费,以此炫耀自己。
2.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之所以出现一些人不节能减排的现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教育不到位。一是对家庭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及紧迫性宣传不够。虽然大多数人都树立了家庭节能减排意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关电脑、不关水龙头,浪费点水电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也浪费不了多少钱”,对家庭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及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还认识不清,认为节能减排离自己很远,不关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费自己的钱财,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无所谓浪费。二是对节能减排相关知识宣传不到位。我们发现,有些人想节能减排,只是不知道如何做才好,缺乏节能减排的知识和技巧,需要具体指导。三是家庭节能减排宣传还存在地区之间、社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轰轰烈烈,大张旗鼓,有的地方却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覆盖面较小。
3.家庭节能减排产品开发推广有待加强。一些家庭成员节能减排意识很强,也想切实通过生活中的节能减排为自己节省开支,为社会减少污染和浪费,但买不到或不知到哪里去买节能减排的产品,如节水型水龙头、节电型电器、节能型燃气灶等。有关部门应对已有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加大推广使用力度,如在家庭中倡导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无磷洗衣粉、在全社会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等。目前这些具体有效的措施在宣传和实施方面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推广使用系统。
此次调查从总体可以看出,家庭节能减排工作刚刚开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一些方面还应采取措施,加大力度。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并配合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开展节能执法检查的工作要求,财经工委会同城建环保工委,于7月上旬至8月下旬,对本区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了专题调查。7月中旬,课题组专题讨论并制定了调研方案。7月下旬,*副主任带队走访区经委,并召开区发改委、经委、科委、建交委、财政局、环保局、房地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负责人的座谈会,了解本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情况。8月上中旬,走访了*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单位,实地察看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设施改造情况。8月下旬,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视察宜家家居、*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龙华水质净化厂,听取了区经委、区环保局、区机管局和三家被视察企业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进行座谈交流。现将有关调查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来加以落实,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本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明确责任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推进、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方案。20*年初成立区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区经委下设节能办,形成了由政府、部门、用能企业组成的产业节能三级管理架构体系。制订《*区产业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010年)》、《*区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区能源统计实施方案》等配套规划和制度,明确总体思路和政策导向,将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部门)和重点企业。
(二)抓住重点环节,深化重点监管。在加强能源统计、摸清能耗底数的基础上,对年耗3000吨标煤以上工业企业和500吨标煤或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楼宇)等能耗大户实行重点监控,重点管理,重点服务。以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我区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减排目标,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突出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黄浦江准水源保护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漕河泾开发区和都市型工业园区、高校实验室污染物排放等专项整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三)吸引市场参与,探索“2+*”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利用*区的科技资源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市节能服务中心、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两家专业机构合作,探索市区、区院“2+*”的节能合作模式。依托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用能单位做好节能计划和项目建设,试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快结构调整,增强推进实效。结合以发展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低能耗、高产出的现代服务业对地区增加值的贡献,重点锁定污染严重、高耗低效、限制淘汰类的行业和企业,控制高耗能企业及项目享用资源和能源,“十一五”期间纳入计划调整的高能耗企业约30家。重点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和建筑节能,固定资产投资“批项目,核能耗”,新建建筑执行国家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既有住宅结合旧小区平改坡工程实施综合节能改造,将创建节约型工地、施工现场节能降耗纳入建设施工工程项目的监管考核内容。严格控制排放总量,通过环保审批制度,坚决杜绝不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定位的新项目设立,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积极促进落后或污染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五)强化政策引导,鼓励自主创新。设立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节能减排领域的示范性应用项目,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引导区域内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如对*多佳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的“军团菌的源头治理及其监控”等4项涉及生化环保工艺、环保设施自控和节能技术的自主创新项目财政支持362万元,并带动企业投入超过1600万元,体现了政策资金的放大效应。在创新资金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计划项目中,每年以不低于10%的立项比例,支持能源循环利用、清洁和新能源及环保、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
(六)普及宣传教育,树立全民意识。通过报刊、有线台等新闻媒体,改版*区“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网站,宣传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开展“机关节能,从我做起”系列活动,发挥区级机关的表率作用。开展学校节能减排主题教育,打造*绿色教育品牌。利用“五进社区五到家”社区平台,向全区30多万户居民发放百姓手册,介绍和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开展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普及节能减排知识。
20*年我区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15.65万吨标煤,单位增加值能耗0.3*吨标煤/万元,下降4.49%;SO2年排放总量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责任为到2010年底控制在904吨/年以内,我区则提出要控制在500吨/年以内,截至20*年末,已控制在631吨/年以内;截污纳管率区“十一五”规划目标从期初的92.5%提高到95%,截至20*年末已达到94.1%。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我区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任务依然艰巨。大型企业迁移导致GDP骤降,增加了单位能耗指标的压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耗总量虽见效显著,但涉及人员、场地等因素,矛盾突现。楼宇经济发展较快,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导致管理部门控制能耗缺乏抓手。区域内河道众多,局部污染仍存在,污水处理厂家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截污纳管率的指标完成与居民实际满意度仍有差距。
(二)能源统计初具体系,基础仍待夯实。能源统计体系虽已建立,但数据准确性、前后可比性等仍有待完善。*区域范围大,企业分散,目前重点跟踪企业仅占区域总能耗的42%,不可控因素仍较多,且受人力、财力限制,扩大监控范围难度较大。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虽已制定,但制约措施的实效还有待提升。
(三)财政政策显现效应,配套尚需完善。财政政策的覆盖面侧重于企业,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调动不够。节能产品及生产企业数量不少,产品目录和质量控制缺乏统一的权威标准,且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政策扶持偏重于资金的直接支持,财税政策、价格体制、示范激励等综合效应的体现不够明显。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工作尚需加强。
(四)全民意识有所增强,践行动力不足。节能减排成功企业的经验推广尚不到位,部分企业过分看重当前利润和成本投入,缺乏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积极性。党政机关节能表率作用发挥不够。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居民群众更看重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意识未能更多地付诸行动。
三、几点建议
(一)聚焦世博主题,增强节能减排的紧迫性。结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绎,正视整治废水废气排放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努力使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居民更加满意。加快田林和吴中泵站、蒲汇塘水域等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南线干管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如期竣工。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视野来认识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广、宣传和使用节能产品,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二)健全法规制度,强化节能减排的约束性。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完善统计评价体系,执行能耗报告制度,拓宽监管覆盖面,形成有效的动态监管网络和考核评审机制,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深入调研,配合市有关部门抓紧出台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等政策法规,研究建立能源消耗总量和重点行业能源消耗增量的控制办法,切实解决目前所存在的法规缺失和体制障碍,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三)合理规划布局,提高节能减排的绩效性。坚持节能减排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机结合,按照“十一五“规划,知难而上,有序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的调整淘汰。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和产学研联动机制,培育中介组织,依托专业力量,聚焦示范项目,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节能减排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打造信息平台,畅通供需渠道,组织经验交流,引导和帮助企业实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降低成本,提升实效。加大政府采购向节能减排倾斜的力度,率先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
(四)完善政策体系,调动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制定完善区节能减排扶持政策,重点研究财税政策和专项资金的综合使用,激励方式和受益范围的合理界定,资金投入和产出效益的科学评价,加大对重点扶持领域、项目、产品和单位的倾斜力度,并最大限度地放大政策资金的引领效应。加强市区联动,积极向市相关职能部门建议,加快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多领域、大范围地实施节能成效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成勇任组长,街办主任夏彬崴、副主任何镕志、覃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攀西府办文件精神要求,及时召开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落实有关节能减排文件和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对街道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进行了分解细化,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做到了工作结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街道结合节能宣传周活动,狠抓节能减排宣传月活动以通过社区宣传栏、黑板报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口号,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读物,悬挂宣传横幅,同时组织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家长、学生、教师座谈会,向辖区居民群众、企业单位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国家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充分调动了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氛围。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400余份,出黑板报10期,悬挂横幅5条,组织开展座谈会5次。
三、加强措施,成效明显
(一)健全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街道2016年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督导检查及资源能源消耗统计报告等制度,全面反映节能降耗工作落实情况。
(二)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每个环节
(1)降低油耗。街道建立了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及街道车辆、驾驶员管理制度,对公车进行严格管理,按照小排量车优先出行、外出能拼车的坚决拼车等原则,合理安排用车,统筹调度,科学行车,节约燃油,并制定了街道公务用车派车单,要求司机对每次用车出行记录做好登记,进行备案,严禁公车私用,大大降低了油耗,节约了能源。
(2)节能采购。街道的每一次采购都是计划上报批准后方可采购的,对办公用品的采购进行了严格控制,能重复使用的,能维修后使用的坚决不予购买新的,合理的减少一次性耗材的使用,实需购买物品时,优先选择节能的产品和材料等,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进行采购,无重复采购、拆分项目采购现象。
(3)节约用电。街道、社区及辖区企业单位的房间、走廊、过道、洗手间、楼梯口等地段照明设备大多安装的是节能灯泡,并有专人管理,以防止长明灯的现象发生;除特殊情况下,空调设备属关闭状态,夏季时空调温度设定在26摄氏度;饮水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也只在必要时开机使用,避免长时间待机。
(4)节约用水。街道每月对用水设备进行日常维护,防止跑冒滴漏、长流水的现象发生。在厕所内、洗手台等处张贴了请节约用水的标语,使用废水养护花卉植物,现全员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5)节约开支。街道建立了办公用品的采购及领用制度,对物品的存放及发放做了详细记录;工作时,能在电子文档上做修改的不打印修改,需要打印的文件都使用双面打印,废弃的纸张在粉碎前当做草稿纸在利用,签字笔用完后不丢掉换笔芯后继续使用;同时能行文的不开会,尽量控制压缩会议数量和规模。
(三)组织开展活动,促进经验交流
街道组织辖区居民开展资源节约志愿活动、节能产品推广示范活动等,对日常生活中进行节能减排好的经验及做法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居民群众节能减排意识的提升,并积极发挥居民相互监督的作用,使居民切实实行低碳生活方式,享受绿色时尚生活。
(四)加强监督管理,促进节能成效
街道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社区和企业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违反节能减排的现象进行指导、整改,要求组织全员进行学习,提升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促进节能减排的成效。
四、存在的问题
(1)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力度还不够,有时由于工作头绪太多,检查督促还不够及时。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自治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及我市上半年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责任考核,加快结构调整,完善政策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法制建设,搞好宣传教育,加强综合协调,动员全部力量,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从2008年10月至12月,用3个月时间开展“节能减排攻坚战”专项行动,确保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任务
今年全市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6.10%,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削减14.46%,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削减20.38%。
三、主要工作内容、责任部门及时间安排
(一)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1.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完成对全市各县(市、区)2007年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告。
负责部门:市发改委会同经委、建规委、环保局、监察局、人事局、财政局、科技局、国资委、质检局、统计局、**供电局等部门。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2.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广西工业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督促各县(市、区)完成对2007年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的评价考核,围绕下达的2008年度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节能率及重点企业节能量的目标任务,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负责部门:市经委。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3.出台我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监测办法和考核办法,开展全区污染物总量完成情况检查和考核。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时间安排:10月底前完成减排考核实施方案,12月底做好对各地2008年度污染减排完成情况考核的准备。
4.研究建立我区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和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
负责部门:市统计局。时间安排:10月底前完成。
5.完善我市季度能源消费总量核算方案,规范季度能源消费总量的核算概念、口径范围和实施方法,尽快建立和规范各县(市、区)年度和季度能源消费总量核算方案。
负责部门:市统计局。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按照《广西“**”时期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确定的今年淘汰计划,要进一步摸清落后产能、污染严重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列出淘汰关闭企业名单和时间进度表,明确实施主体和责任人,如期完成今年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开展淘汰关闭落后产能及计划执行情况的督查督办,加强对已淘汰关停项目的检查,防止其死灰复燃。
负责部门:市经委、发改委、环保局。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三)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
1.尚未建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县(市)区,要搞好规划。争取在2008年至2009年开工建设,并于2010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城人口达10万人以上的县(市、区)、地处主要江河和主要饮用水源的,今年年底前必须开工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负责部门:市建规委、发改委、环保局及相关部门。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2.今年全市所有制糖及列入减排计划的造纸、酒精企业必须完成减排工程设施建设,**电厂A厂、合山电厂机组烟气脱硫项目要投入运行。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经委、**供电局。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3.做好各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和环保竣工验收工作。明确任务完成时限,加快项目进度管理。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建规委。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4.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按照“落实责任、明确时限、倒排工期、按期完成”的要求,对年度计划重点减排工程项目逐一跟踪落实,落实责任人,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要求。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经委、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时间安排:全过程。
(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耗
1、工业节能。继续加强对耗能量占到全市工业耗能94%和68%的重点行业和全市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的管理与检查,及时跟踪、监控,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重点企业90%以上单位产品能耗不超耗。重点开展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生物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沼气、化学反应热利用等)、电机系统节能和能源系统优化等五大节能技术改造工程,着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水平。
负责部门:市经委。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2、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改革。力争全市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70%以上;严格墙改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扩大用于支持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资金额度。
负责部门:市建规委。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3、其他领域节能。调整和优化电源运行结构,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各项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负责部门:市经委会同**供电局。时间安排:全过程。
4.大力采取农业节能减排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病虫无害化治理和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农田节水技术等,推广保护性耕作。
负责部门:市农业局。时间安排:全过程。
5.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要求,加快淘汰老旧汽车,加快高油耗客货车退出道路运输市场进度,优化道路运输组织管理,提高运输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负责部门:市交通局、建规委。时间安排:全过程。
6.建立节水减排指标监督管理和监测考核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年内完成**A、B电厂、合山电厂等取水大户取水计量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负责部门:市水利局。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五)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
1.落实《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继续支持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及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开展企业、社区和村镇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在我市重点监控的冶炼、有色、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制糖等高耗能行业中,组织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实施,加大推广应用节煤、节油、节电、节水、节材、余热余压回收和建筑节能、废气、废水治理等工程。在建设领域继续推广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空调节电、自隔热混凝土砌块、页岩烧结多孔砖、建筑防水、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高性能混凝土、照明节电等技术。
负责部门:市科技局会同发改委、经委、财政局、建规委、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时间安排:全过程。
(六)加快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积极推进市河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设,按照循环经济工作方案要求,抓紧组织实施各项技改项目,确保完成阶段性目标。培育我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从冶炼、制糖、化工、建材、有色等重点耗能行业中确定东糖公司造纸项目、汇元锰业项目作为我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完成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加快组织实施,为全面推进我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示范模式。
负责单位:市经委、发改委。时间安排:全过程。
(七)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
1.加快脱硫机组与环保部门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联网。对脱硫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公告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率、脱硫效率及排污费征收情况。对未按要求运行的脱硫机组上报有关部门扣减脱硫电价。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会同发改委(物价局)、**供电局等部门。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2.完成重点流域内重点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时间安排:全过程。
3.建立并完善城镇污水处理信息报告、核查督察和评估通报制度。对未按规定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暂缓审批新建涉水项目的环评,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国家投资。尽快建立全市城镇污水处理信息管理系统、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强化城市排水许可制度和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制度,保证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正常运行,切实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建规委。时间安排:全过程。
4.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实行严格的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加大主要河流重要河段水体水质状况的监测,实时公布水质状况,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水利局。时间安排:全过程。
5.实施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水利局。时间安排:全过程。
6.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敏感水域、重点流域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加强畜禽养殖场管理、污染治理和粪便综合利用。
负责部门:市农业局、质监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时间安排:全过程。
(八)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
1.落实国家污水收费政策,按照新的排污收费标准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加强排污收费稽查。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会同发改委、建规委、财政局等部门。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2.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对限制类、淘汰类企业提高电价;对未按规定和要求运行脱硫设施的电厂要予以重罚,并扣减脱硫电价。
负责部门:市物价局、环保局、经委、财政局、**供电局。时间安排:全过程。
3.落实国家节能减排“以奖代补、以建代补”政策。
负责部门:市财政局会同发改委、经委、环保局、建规委等部门。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4.建立节能减排奖励制度,对按期完成任务的县(市)区和企业给予奖励。
负责部门:市财政局会同发改委、经委、环保局、建规委。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九)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1.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察行动,督促检查各县(市、区)、各部门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情况,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经常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案件,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在促进节能减排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执法监督的力度,对违反国家节能减排规定和产业政策的,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
负责部门:市发改委、经委、环保局、建规委、监察局、质监局。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2.尽快成立节能监察机构,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和监测监察。
负责部门:市经委、编制办。时间安排:12月底完成。
3.健全环保执法监察体制,强化执法责任追究。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时间安排:全过程。
4.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对于重大环境和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公开曝光,分批挂牌督办,严肃追究责任。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水利局。时间安排:全过程。
5.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监管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制糖、化工、造纸、冶炼、建材、食品等重点行业污染减排,组织开展环保执法后监督工作。继续实施环评“区域限批”,对环境违法严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重点治污项目建设滞后等问题突出,以及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或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暂停各县(市)区和企业新增排污总量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负责部门:市环保局会同发改委、经委,**供电局等。时间安排:全过程。
6.继续监督抽点终端节能节水产品质量,开展能效标识抽查和监督检查活动。组织开展资源和环境价格检查。
负责部门:市质监局、发改委、经委、物价局。时间安排:全过程。
(十)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继续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力推进家庭社区行动、青少年行动、企业行动、农村行动、学校行动、军营行动、政府机构行动、科技行动、科普行动、媒体行动等专项行动,以节油节电为重点,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力求范围更广、影响更大、效果更好,营造更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
1.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
负责部门:市建规委。时间安排:全过程。
2.节能减排青少年行动。
负责部门:共青团市委。时间安排:全过程。
3.节能减排企业行动。
负责部门:市经委。时间安排:全过程。
4.节能减排学校行动。
负责部门:自治区教育厅。时间安排:全过程。
5.节能减排军营行动。
负责部门:**军区。时间安排:全过程。
6.节能减排政府机构行动。
负责部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时间安排:全过程。
7.节能减排科技行动。
负责部门:市科技局。时间安排:全过程。
8.节能减排科普行动。
负责部门:市科协。时间安排:全过程。
9、节能减排媒体行动。
负责部门:市委宣传部。时间安排:全过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市人民政府对本辖区节能减排指标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逐级分解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强化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监督,市人民政府每年要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
落实《广西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部委(局)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考核等级为未完成的各县(市、区),暂停上报新建高耗能和高排放项目的核准、备案和审批,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限期整改工作措施后不到位的,由监察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责任的通知》要求,深入分析当前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下步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意识,采取更加积极有效措施,抓紧、抓细、抓实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促进全区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刚才,我们对年度节能降耗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区经信局、亚星化学等4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根据区委、区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责任,完善指标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严格新上项目审核,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执法监察、检测力度,认真解决空气质量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的节能环保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企业违法排污问题严重,空气质量问题突出,投资项目审核把关不严,一些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年我区万元GDP能耗为0.97吨标准煤,虽然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1),但从全市通报的五项指标看,我区有两项列全市倒数第二,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2.99吨标煤,仅低于高新区(3.79),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59.64吨,仅低于寒亭区(90.88),远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53吨标煤、取水29.57吨的全市平均水平。这些问题,虽然受我区产业结构、历史欠账等客观因素影响,但根源还是在主观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街道和部门没有把节能减排和改善空气质量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大力气,在提高发展质量上用真功夫,对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工作说得多、做得少,有认识、没行动,有措施、不落实,重开发轻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依然存在;部分建设项目不按规定办理环评手续,不执行“三同时”制度,未批先建、边批边建、批小建大现象仍然存在。二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擅自降低环保要求,逃避环保监管,对应该配套的环保设施长期拖延不上,持有抵触情绪;个别企业甚至顶风而上,有处理设备却不进行污水处理,把污水直接偷排偷放,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三是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还不够浓厚。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社会宣传不到位,公众的节能意识和环保理念不强,全社会节能活动开展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保护、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人人监督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当前,我区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科学发展、事关民生改善、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各街区、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治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实行更严格的监管,切实抓紧抓好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工作。
二、真抓实干,坚决完成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的刚性任务
各街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经济发展是政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是政绩”的理念,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抓好节能降耗和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加快形成经济持续发展、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良好的发展格局。
(一)关于节能降耗工作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决战之年,能否完成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对实现“十一五”目标至关重要。现在距年底只有3个月时间,各街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确保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一是认真实施节能预警调控。要严格落实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机制,继续对部分“双高”行业企业实施阶段性节能调控。各街区、各部门要按照预警调控方案要求,采取检修、改造、轮休、限产、关闭等阶段性调控措施,对所属企业实施调控,全力把能耗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经信、发改、环保、物价、国土、电力等部门要配套联动,对实施预警调控的企业实施差别政策,在信贷投放、电力供应、项目审批、土地供应等方面实行严格控制,确保调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整体推进重点领域节能。一要突出抓好工业节能。工业是全区的主要耗能产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全区7家重点耗能企业用能占了全区总能耗的90%。经信部门要对重点能耗企业逐个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降耗措施,对措施不到位、节能降耗效果不明显的企业,严格实行限电限产,对耗能高、效益低的落后生产线、落后设备,坚决予以关停淘汰。二要积极推进建筑节能。严格执行《省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省公共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图审、施工、监理、竣工备案等各环节管理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物不准开工建设和销售。三要大力倡导社会节能。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家庭、节约型单位、节约型社区创建活动,倡导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品使用。要在全社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引导大型商场、超市、酒店、学校等公共场所积极采取节电措施和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各街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使用节能产品,培养节能习惯,提高节能效果。
三是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充分发挥财政节能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引导现有工业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加大节能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引进推广节能技术。要加快实施昌能热源公司“城市供热锅炉及动力系统节能技术改造”工程,确保今年供热期来临前投入使用。发改、经信等部门要积极谋划节能重点项目,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支持。
四是努力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措施,要把节能减排的压力转化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用节约、环保的理念来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要加快淘汰化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积极引进能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动非住宅地产的开发建设,努力打造一批承载产业发展、推动全区产业优化升级的城市综合体,引进一批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生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高端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
(二)关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
要围绕市政府提出的空气质量比去年良好率提高5%,良好天数增加18天的任务目标,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企业的监控力度,深入查找问题,进一步摸清摸透每个区位的污染成因,明确整改标准和时限要求,盯紧靠牢抓死,确保达到市里的标准要求。
一是加强环境空气质量整治。一要加快淘汰“禁燃区”燃煤锅炉,确保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分散燃煤锅炉全部关停。二要加快淘汰市区内10吨以下燃煤锅炉,确因生产需要、暂不具备淘汰条件的,限期改用清洁燃料,确保在11月5日前完成第一批燃煤炉灶限期治理单位的整改、取缔。要切实加强化工、化纤等行业生产工艺废气和异味治理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三要继续强化餐饮业油烟净化工作。切实加强油烟净化器的安装、维护、更新,确保在11月30日前完成第一批饮食服务业企业的油烟净化器安装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餐饮业的油烟污染问题,有关部门要坚决查处,依法予以取缔,为群众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四要加强对市环保局、市仲裁委、鑫荣制衣有限公司三个空气自动监测点周边环境的监管,实行每周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迅速处理。各街区和住建、交通、公路、城管、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对拆迁、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工地的检查,继续加大道路清洁力度,在早、中、晚车流量较大的时段保持周边道路的湿度,最大限度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二是抓好辐射和危险废物监管。要进一步规范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加大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监管力度,强化放射性废物转移、处理和处置管理,确保不发生放射源遗失、被盗和人员受到误照射。要做好工业危险废物调查并加强监管,推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危险废物转移、处理过程的环境管理,规范经营许可,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同时大力推进废旧电池回收网络建设,切实加强对废弃电子产品的污染防治。
三是强化环境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全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充实应急处置设备,提高人员素质,切实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环保等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周边区(县)沟通衔接,尽快建立联合防范环境风险、联合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联动机制。要逐步完善健全环境安全的有关制度,加强对重污染行业的日常监管,深入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对存在环境风险和环境安全隐患的单位要限期整改,全力预防本区域可能发生的各种环境污染突发性事故或安全、交通等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
三、明确责任,确保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落到实处
节能减排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出重拳、下狠手,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整改不达标企业,确保向市委、市政府,向全区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街区、各部门和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节能减排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高度重视,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硬任务,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亲自抓好督促检查;各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节能减排工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效果到位。
二是加强协调,增强合力。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立足各自职能,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环保分局作为空气质量工作的直接监管部门,要落实专职人员,对监测数据做到每天分析、每周通报,及时提出防治对策;要组织有关人员,对监测点周围两公里内的污染源进行联合督查,对重点污染源实施挂牌督办;要建立巡查制度,对所有工程施工单位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发改、经信、住建、国土、规划、工商等部门要加强综合协调,发挥好宏观调控职能,把好项目准入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财政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能技术改造、治污减排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能。各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要依法依规经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把经济效益建立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追求真正的绿色效益,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是加强督查,严格考核。要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再细化、再分解、再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节能减排措施不得力、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坚决对有关责任干部实行问责,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理的处理。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好无车日、环保世纪行、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活动,普及节能环保知识,使节能环保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倡导全民绿色低碳生活,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调动全民参与、支持节能环保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及时公布节能环保法规政策、空气质量检查情况,大力宣传节能环保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鼓励群众检举和揭发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心得(一)
今年以来,我镇节能减排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主题,把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全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力求抓紧抓好。通过开展节能减排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为我镇实现“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加强领导,细化目标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列入全镇年度经济发展规划,严格按照《xx镇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相关规定,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把年度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细化分解到各村(居)委会、各部门、各企业,积极开展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检查和考核,定期汇总公布能耗指标,严格落实能耗下降目标责任。同时明确了“节能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宣传工作主题,使我镇节能减排工作形成了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干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我镇坚持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会议、标语、横幅、公示栏等,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宣传,使全镇真正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关于节能减排降耗的决策和部署上来。通过宣传学习,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节能减排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克服能源困难的有效措施,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作风的有力体现,从而提高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自觉遵守机关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制度及规定。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节约办公经费
充分利用网上办公系统,凡不涉密文件起草、修改、发放尽量通过电子媒介,减少纸质文件印发和使用传真的频率。加强办公经费和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和领用,严格配备标准,尽量选择环保、质优、价廉、能耗小的办公设备。严格控制文件的发放范围,准确核定印发份数,实行双面印刷。文件能传阅的尽量不复印,减少重复印次数。
(二)节约用电
合理设置办公室空调温度,禁止开窗使用空调,提倡每天少开一小时,下班一律关闭空调系统。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加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用电管理,下班后及时关闭电源,杜绝长时间待机现象。优先采购节能效果明显、性能比较成熟的节能产品,及时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能耗设备和产品,严格控制新增用电设备。
(三)节约用水
建立健全节约用水各项规章制度,使节水工作不断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在用水区域设置节约用水标识,用水时控制水流量,用完后要及时关闭、关紧水龙头,防止“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现象,切实减少耗水量。
(四)节约公务用车油耗
合理安排出车任务和行驶路线,提倡合乘车辆,减少单车出行次数,提高使用效率,路程较近时不使用车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节假日封存停驶制度,严禁公车私用。坚持规范行驶、按时保养,减少车辆部件非正常损耗,努力降低车辆油耗和维修费用支出。
四、20xx年节能减排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我镇将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推动节能减排。加强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
二是进一步加强管理,推动节能减排。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责任落实”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严格督查,进一步促进和激励全镇单位、企业、村(居)民主动节能。
三是继续在全镇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
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心得(二)
20x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节能降耗综合性工作的要求,按照区政府相关部门关于节能减排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为进一步实现节约、创新、高效的生产目标,镇上领导高度重视,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在辖区能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节能工作,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马喇镇20xx年节能降耗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节能降耗目标完成情况
通过我镇辖区内实际情况,按照目标分工合作,由镇长和分管领导负责,领导协调,监管推进,做好规划纲要和年度,落实技改、节能项目,适时淘汰落后设备,用政策激励调动个部门和一切有利于节能降耗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从基础管理上将节能降耗工作要求落到实处,特别是在电、原煤和水消耗上把握好各个环节,做到增产节约。通过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我镇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资源消耗总量呈下降趋势。
二、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开展节能降耗过程中,我镇重点节能减排单位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我镇召开了全镇节能减排工作会,对全镇节能减排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成了马喇镇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吧这项工作真正列入了我镇各项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了节能减排措施,工作思路、方法、目标,对照本辖区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并进行监督检查。
(二)明确目标,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我镇对辖区内企业进行了有力的工作指导,并进行监管控制,推进落实减排技术措施,规范节能降耗技术标准,指导标准化作业,推进技术进步的节能降耗。研究提出开展节能降耗的主要工作方向和措施。解决生产生活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经一部完善各企事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加强了生产生活工作的相互协调和组织领导。同时,通过培训指导,确保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
(三)重视生产生活管理,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一是坚持节约用电。严格控制照明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并由党政办公室巡查;自然光照较好时,办公室一律不使用照明灯具;走廊、通道等照明需求较低的场所,尽量设定隔盏开灯,减少灯管数,并安装自动控制开关。使用等节能灯具,节约用电。在使用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时,尽量减少待机时间,下班前关闭各类电器设备的电源(特殊设备除外)。二是坚持节约用水。切实加强用水管理,严禁跑、
冒、滴、漏,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三是坚持节约用油。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使用规定,科学安排工作任务,尽量减少用车率;四是坚持节约办公用品。严格经费管理,千方百计节约办公经费开支。逐步规范办公用品设施的配备、采购和领用管理,提倡修旧利废。提倡电子政务,减少纸质文件印发,信息传递、会议通知、会议材料等一般性文件通过电子版传递。加强电话费用的管理,尽量减少通话次数和时间。节约使用办公用品,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的使用。文件材料坚持实行双面复印。开展废旧电脑及各种办公用品耗材的回收利用,促进办公用品的高校利用和循环利用。五是坚持节约会议、差旅费用。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及会议接待标准,严格执行工作出差食宿标准,按标准用餐、住房,按规定标准乘坐交通工具。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节能降耗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困难多、难度大,一方面,虽然节能降耗工作开展得好,但在节能降耗上应采取什么措施还找不到合理的方案,虽然也想引进先进技术来降低用电、用煤量和用水量,但却苦于缺少资金,造成在技能技术上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大家在应用推广上也缺乏热情。同时,还存在生产生活工作管理水平不高、技能低下等问题,这都对技能降耗带来了一定困难。这些问题给节能降耗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建议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了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成效,必要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加大节能降耗方面的扶持引导力度和技术指导,妥善安排和落实节能资金。二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过力度,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机构,并对特种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员工技能。
我镇节能降耗工作将继续按照区节能办安排和要求,结合本辖区节能降耗工作实际,扎实推进此项工作。
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心得(三)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是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是广大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今年,我街道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重庆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就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路、方法、目标、措施进行了系统安排,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现将该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工作小组,完善管理体制
为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街道办事处成立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小组,办事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负责日常事务,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为提高广大职工的环保节能意识,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我街道采取多种方式宣传节约能源知识,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一是开展节能灯推广示范活动。通过推广活动向辖区广大居民宣传使用节能灯的优势。二是组织召开专题讲座,组织街道职工、社区干部参加节能知识培训,进行节约能源资源宣传教育。20xx年,我街道共举办节能环保教育专题讲座4次,组织节能知识培训4次,参与人数达200余人。
三是在宣传橱窗、办公楼入口、职工食堂、洗手间等醒目位置张贴节能减排宣传画与标语,营造节约能源氛围。四是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将6月14日定为“低碳体验日”,开展抵制商品过度包装、废旧灯管电池回收、“我为节能减排献一计”等活动。以6月17日“全国低碳日”为活动契机,组织节能体验日活动,号召全体职工低碳出行,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停开办公区域空调一天等。每季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人员共话节能“减法”,引导广大职工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共同探讨节能节水好方法,推广个人的先进经验与做法。今年,我街道共提出节能节水小窍门10余条。
三、完善制度,制定节能措施
(一)用水方面。详细记录月用水量与缴纳经费,如有异常,安排水电工及时检查预埋送水管是否遗漏,裸露管道及水龙头是否损坏,时常提醒大家节约用水。
(二)用电方面。非办公区域全部使用小瓦数节能灯泡,要求职工养成随用随开、用后关灯的良好习惯。夏天使用空设定在26度以上,杜绝人走机开的现象。办公室均要求全体职工做到人走灯灭,人走关机。
(三)燃油方面。对车辆运行的里程进行核定,实行汽油统一购买、统一管理,落实加油登记制度,对耗油量大的车辆要随时检修燃油系统,杜绝公车私用。
6月14日至20日。
二、宣传主题
推广使用节能产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区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区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四、活动安排
日期活动内容活动措施活动地点及时间责任单位成员单位
6月14日1、播放区领导节能宣传周活动电视讲话;
2、开展“人人节约一度电”活动;
3、开展一次节能知识竞赛活动。1、区领导电视讲话。18:45区府办
2、在主要街道张贴节能标语,营造全社会自觉参与节能行动的氛围。
3、发放“节能从我做起,人人节约一度电”节能宣传单及各类宣传品。
4、在《今日*》上刊登节能知识竞赛题目,对成绩优秀的读者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6月14日—6月30日区供电局
区工业经济局区节能降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6月15日*区“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体验日内,全区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停开办公区门厅、走廊、楼梯等公共场所照明,停开四层以下办公楼电梯,停开高层办公楼部分电梯,停开办公区域空调,在城区上班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提倡乘坐公交车或步行上班等。
“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结束后,对各单位参与活动情况进行总结。8:30—17:30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节能降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6月16日—
6月18日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推广活动与有关部门在中国日用品商城广场前组织节能宣传活动,重点推广国家财政补贴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发放各类节能宣传品。6月16日—6月18日
9:00—12:00
13:30—17:30区妇联
区能源办公室区供电局
商城公司
6月19日散装水泥、新墙材推广宣传活动与有关部门在中国日用品商城广场前组织散装水泥、新墙材推广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及各类宣传品。9:00—12:00区散装办
区墙改办商城公司
6月20日节能宣传进企业、进宾馆、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等“五进”活动1、对国家、省、市、区各级节能降耗政策进行汇编,免费向各年耗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单位发放。区工业经济局
2、为全区三星级以上宾馆免费提供公益节能降耗小宣传牌。区旅游局区工业经济局
3、将各类小发明、小改造、小建议和节能金点子设计成标语或海报,在企业、宾馆、社区、学校及机关进行宣传。6月20日—6月30日区科技局区工业经济局
区旅游局
区妇联
区教育局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
五、部门职责
(一)区发改局要研究制定促进节能产品消费和节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会同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在节能和新能源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二)区工业经济局要联合相关部门搞好我区2009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加强组织协调,制订和实施2009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工作方案。要广泛发动企业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节能降耗活动,发挥企业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各重点用能企业要结合“省百家企业节能行动”,积极开展创建节能环保型企业活动。
(三)区教育局要组织各学校大力开展以节能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推进节能型学校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节能知识竞赛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以节能为主题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节能文化。
(四)区科技局要积极调动系统资源,开展节能创新成果宣传与展示,推介宣传科技节能小发明、小制作,宣传我区重大节能技术取得的成效,把最新的节能技术及产品推向市场。
(五)区环保分局要积极宣传展示我区节能减排最新成果。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举措及成效,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大节能减排环保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六)区建设规划分局要积极宣传推广我区近年来的建筑节能最新产品、技术,并组织相关生产企业进行现场产品展示,推广“绿色建材”。组织建筑节能知识咨询,促进建筑节能标准执行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七)区交通局要大力宣传交通运输行业节能法规、政策和标准,组织开展节能环保驾驶活动,宣传交通节能措施,推行节能驾驶和操作,推广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倡导节约型的交通消费模式。
(八)区农办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以及沼气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宣传活动,同时在农村大力推广太阳灶、省柴节煤灶、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型技术和产品。
(九)区农林局要积极组织农业机械节能技术产品参加“节能产品推广展示会”,推广农业机械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十)区总工会要组织社区家庭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引导职工立足岗位,积极开展以“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主的节能降耗“五小”竞赛活动,组织开展各种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职工技能,并对成绩突出的集体、家庭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十一)团区委要积极开展“我为节约作贡献”和“节能宣传——志愿者在行动”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推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良好风尚。
(十二)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要积极开展创建“节能型机关”活动,组织“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大力宣传引导使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引导机关工作人员率先垂范。
(十三)区级各新闻媒体要制订重点宣传报道方案,集中开展节能宣传报道,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宣传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节能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以及日常节能知识,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英国;能源效率承诺;社区节能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4—0105—14
众所周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已经上升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并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去年第四季度,国内不少地区为了在表面上完成节能指标,竞相采用人为突击、拉闸限电的做法,而结果不仅达不到节能减排的要求,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企业与居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且造成了群众的强烈不满。由此可以看出,能否合理地引导节能减排活动,这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制度设计层面和政策设计层面的问题。换句话说,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在推行节能减排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经济发展、人民满意这样一种兼顾效率、效益和效果的多赢目标,人们不仅要重视技术的开发,更要重视制度与政策的设计。
英国作为世界上低碳经济的首倡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全面探索节能减排的制度建设及政策设计,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效。其中,以开发居民用户作为节能对象的能源效率承诺(Energy EfficiencyCommitment,下面简称EEC)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就是一个范例,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与借鉴。
EEC制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节能减排活动应当尽可能覆盖到社会的生活领域。这也是国际上普遍的共识。其原因在于,能源消耗不仅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有关,而且与居民的生活过程有关。并且,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活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也往往越高。仅以我国为例,根据国家2007年分部门终端能源消耗量的统计,居民、商业用户的能耗量已经约占总能耗的24.5%,并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因此,做好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各种节能减排工作——包括居民自身以及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社区组织——对于建设低碳经济或低碳社会的重要性显然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与抓工业企业或大用户在做法上难以相同的是,居民用户在实行节能减排时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绝大多数居民缺少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第二,相当多的居民是成片居住的,独家独户很难单独开展相应的技术改造活动;第三,相当一部分居民属于弱势群体,既难以承担过高的技术改造费用,也难以承担过高的能源价格;第四,不少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回报率偏低,回收期偏长,难以吸引居民的参与。因此,如何在居民中既积极地推行节能减排,又保证不仅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失,而且政府也不为此背上沉重的负担,即真正做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就成了很多国家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显然,如果上述矛盾不解决,则“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将只能永远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宣传口号上。而正是在解决这个难题上,EEC制度做出了一些创造性的成功尝试。例如,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全寿命折现的标准燃料”(fuel-standardised,lifetime-discounted)方法计算,从2002年4月~2005年3月,EEC活动共节约电力86.8TWh,相当于预定目标的140%;从2005年4月~2008年3月,EEC活动又节约电力187.3TWh,相当于预定目标的144%。其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从制度设计的层面看,EEC制度是“需求侧管理”、“强制性节能目标”和“灵活的交易机制,,三种政策工具的有效结合。它的主要特点:一是恰当地选择了政策的实施主体,以及明确了该制度下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二是充分利用了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三是高度重视法律制定在推进制度建设与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四是非常强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和保护。
近年来,国内有多家报纸和杂志在介绍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经验时,曾经提到过EEC制度,但其中只有几篇文献对其进行过稍多的介绍,而且大多只是作为较大政策措施范围内的一部分——如欧盟的可持续能源政策、国外的“白色证书”制度、英国提高能效的政策、英国针对弱势和低收入群体的能源贫困保障措施、英国实现低碳目标的政策机制等等,不仅内容不够系统完整,而且与实际情况也多有出入,故难以形成对EEC制度的深入理解。鉴于此,本文拟对该制度进行一些完整的介绍,以便为促进我国居民与社区的节能减排活动以及提高相应的制度与政策设计水平提供借鉴。
一、EEC制度的历史沿革
按照时间演进,EEC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如图1所示。
其前身是能源效率业绩标准计划(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下面简称EE—SoP),是由政府节能信托机构(ETS)和电力管制办公室(Offer)在1994年共同开发的,并在电力行业率先应用。当时,为了推进居民和小商业用户节约能源,Offer选择14家公共电力供应商(Public E—lectricity Supplies,简称PESs),要求其必须对用户实施能效措施,提高终端能源效率。到了2000年3月,政府又提出了有关EESoP 2002—2005新模式的咨询文件(Climate Change the UK Programine2000),对此能源行业表示欢迎,并强调该计划是他们对改进消费者福祉和改善环境的一种“承诺”,因此EESoP便更命名为“能源效率承诺”(Energy Efficiency Commitment)。不过,由于从EESoP改变为EEC,政策层次提升,使用范围扩大,以及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因此需要严格的制度设计,不可能在2002年之前实施,所以燃气与电力市场办公室(Ofgem)又制定了EESoP3(2000—2002),作为EESoP与EEC之间转换的桥梁,以保证政策的平稳过渡,同时也促使能效目标计划在燃气行业开始试运行,从而为EEC的正式引入积累了很多经验。此后,受“2006气候和可持续能源法案”(The ClimateChang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Act 2006)的影响,EEC又被碳减排目标计划(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下面简称CERT)所替代,但两者框架和宗旨基本相同,只是后者更多地体现“低碳经济,低碳社区”的理念,以及更多地强调利用可再生能源。
二、EEC制度的基本结构和运行过程
EEC制度成功的关键是基本理顺了与居民节能行为有关的各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通过恰当的角色定位,保证这些利益相关者能够密切配合、相互激励、彼此监督和约束。
图2给出了EEC制度的基本结构和运行过程。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EEC制度中有5类行为主体:以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Defra)和燃气与电力市场办公室(Ofgem)为代表的政府;能源供应商;居民消费者;以零售商、制造商为代表的节能项目的其他提供者;作为第三方的各种社会认证组织。
在这5类行为主体中,政府是活动的推动者和监督者,主要负责制定各种制度、政策和活动目标,以及监督和检查所有工作的完成情况,但不负责各种具体项目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即它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真正成为节能事业的领航人。
能源供应商是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要负责按照政府的要求开展各种提高居民能效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这个角色的设立是EEC制度的核心。因为这意味着,在EEC制度中,需要对居民节能减排负责的第一责任人并不是居民自身,而是能源供应商。换句话说,政府在推进居民的节能减排活动时,主要的抓手并不是直接放在居民身上,而是放在能源供应商身上。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如果直接要求居民承担节能减排责任时必然会遇到的上述各种问题。
当然,能源供应商在落实节能减排要求时,可以采用不同的交付路径(delivery routes),即既可以直接向消费者提供节能产品或者安装节能措施,也可以与其他主体合作,共同提供节能措施或者促进节能产品销售。这里的其他主体主要包括社会住房供应者(SHPs)、慈善机构、零售商、安装商等等。
在EEC中,居民是活动的主要受益者。根据规定,每个消费者只要缴纳少量的费用,就可能享受到EEC提供的服务。并且,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EEC的政策设计中,非常强调对社会弱势群体——EEC中称为优先群体(priority group)——的照顾。因为政策明确规定在每一项节能活动中,总的核准能源节约量中至少要有50%是来自于优先群体,该项活动才能被政府认可为合格行动。
最后,各种社会认证组织在EEC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向政府提供技术咨询,二是站在社会的立场上,以第三方的身份客观公正地对能源供应商向政府提交的节能量报告进行认证。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政府弥补技术知识上的不足或缺陷,减少各种事务性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地对能源供应商的行为形成监督和约束。
EEC制度的运行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由Defra确定EEC的总目标。根据规定,所有满足门槛条件的电力和燃气供应商都必须承担一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由Ofgem根据每个能源供应商所服务居民消费者的数量,按照“指令”,(EEO Order 2001和EEO Order 2004)给定的公式来分解总目标并下达给各能源供应商。分解目标逐年调整,以反映消费者数量的变化。
接下来,能源供应商应通过提出“旨在促进居民用户能效措施”的方案来实现他们的目标。方案要上报给Ofgem,其中要详细阐述为了履行其义务将要采取的措施,实施措施的细节,包括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估计个案或者总的节能量和节碳量、需要居民支付的费用,以及他们将会如何推动和谁会从这些措施中获益,等等。这些措施主要有四类:保温、照明、供热和电器。不过,如前所述,在实施这些措施时,能源供应商可以采用不同的交付路径。
作为管理者,Ofgem采用一定的程序来评估供应商所提交的方案是否有资格成为“指令”中的“合格行动”(qualifying action),即方案中的节能行动是否具有“额外性”(其所导致的能效改善在其他的任何情况下不会发生)。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则认可该行动,并预估该行动将会带来怎样的能效改善,同时监督项目进展和履行其目标的情况。
每一个方案完成之后,能源供应商要再次向Ofgem报告其相关措施的确切类型和数量。对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数量和顾客满意度的检测结果,Ofgem将会与从相关项目合作伙伴——如零售商和社会住房供应商——得来的证据相比对。此外,Ofgem会聘请社会认证组织来测定供应商提交的节能量是否属实。如果达到要求,Ofgem将核准该方案,并确定所得到的能效改善结果。与此同时,供应商必须通过监测其方案的受益人,来证明其行动是如何协助了优先群体。在EEC计划结束的时候,Ofgem将会确定供应商的行动是否是“指令”下的合格行动,即总的核准能源节约量中是否至少有50%是来自于优先群体。EEC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即EEC1(2002—2005)和EEC2(2005—2008)。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如表1所示:
在为能源供应商分配节能目标和计算节能量时,EEC2阶段和EEC1阶段采用类似的方法论,只是在细节的设计上存在差别,例如:责任主体的门槛提高、能效目标翻番、折现率降低、优先群体中享受税收抵免的家庭收入最小额提高、履约的相关项目限制和优惠政策变化等等。
三、EEC制度的运行基础
从上一节的介绍中可以看出,EEC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能源供应商被政府指定作为推进居民节能减排的主要承担者。但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些能源供应商能够顺从政府的意志,积极配合政府开展这项活动呢?汇总各种文献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强制节能目标具有法律支持,每个能源供应商必须服从
作为一个法治国家,英国政府在推行节能减排时,是非常重视法律建设的。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EEC制度演进的每一个重要阶段,英国都会颁布相应的法律作为政府行动的依据。
例如,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根据需求侧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了促进消费者更有效地使用燃气和电力,英国就分别在1986年和1989年颁布了燃气法(Gas Act 1986)和电力法(Electricity Act 1989),而正是在燃气法第33BC和电力法第41A中,分别赋予Offer和Ofgas权利,可以为特定的燃气和电力供应商设定能源效率改善目标,并要求其在限期内必须实现。这也为EESoP以及日后EEC的引入奠定了法律基础,因而所有能源供应商都必须服从。
此外,在EESoP1(1994—1998)和EESoP2(1998—2000),政府除了设定强制的节能目标外,还伴随有硬性的供应商投资额要求,因此可以说是“节能量+投资额”的双重目标。与此同时,对于弱势群体(Disadvantaged Customer)的关注度也逐步提高,从EESoP1阶段只是期望性要求,到EESoP2阶段成为强制性目标。因为1999年的咨询文件显示,该政策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用户的能效,遏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并有助于解决能源贫困问题。
到了2000年,英国又颁布了“公共事业法案2000”(Utilities Act 2000),赋予Defra权利,可以在与利益相关人协商之后,为电力和燃气供应商设定能源效率改善的目标。由此,EESoP的层次上升为政府负责,Ofgem只负责执行和监督。不过,EESoP3不再强调强制性投资,而更关注于供应商以最小成本实现能效目标。政策的具体设计相比前两个阶段又有所更新。
2.能源市场逐渐开放,能源供应商迫于竞争的压力,不得不从单纯的销售商向服务商转变
英国是世界上实行电力市场改革较早的国家,从1990年以后,就开始逐步推行发、输、配、售各环节的相互分离,并分阶段地放开了零售电力市场,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到了1998年,供电市场全面开放,任何用户都可以任意选择供电商,二级供电商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由于当时实行电力库(pool)交易模式,发电公司还对市场具有明显的操纵力,且由于报价、定价的复杂性及不合理性而导致需求侧参与不足。然而从2001年3月27日开始,正式实施“新电力交易制度(NETA)”。该制度以发电商、供电商、中间商和用户之间的双边交易为基础,从而使需求侧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电力市场的竞争中来,因此能够更深刻地体现出用户对用电的自由选择权。该制度还特别重视对小用户的保护,甚至允许小用户在提前28天通知的条件下中止供电合同。
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体制变革,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能源供应商对参与居民用户节能减排活动的态度。因为如果说,在2001年以前,由于电力市场尚未完全放开或体现竞争,居民和小商业用户又缺乏能效方面信息和前期投入筹资能力,供应商对EESoP还仅仅停留在被动顺应政府号召,内心则仍缺乏提供能效建议和服务多样性的积极性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到了EEC阶段就大不相同了。此时由于居民用户自由选择权的加强,使得其在能源市场上具有了平等的话语权,因而给供应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供应商不得不千方百计地提供价廉物美的能源服务,以期在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换言之,提供能效措施现在已成为供应商保持已有客户,并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内在利益诉求。这就促成了供应商的角色转变,即从单纯的以最低价格销售能源的销售商,转变成为用户提供最经济有效能源服务的服务商,否则就会被居民替换,被市场淘汰。
3.将需求侧管理和合同能源管理有效结合,保证能源供应商的经济利益
为了给能源供应商实施能效项目筹集资金,但又不给居民造成负担,EESoP设定了价格控制机制,允许供应商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费用。经过多方协商,最终确定每年向每个消费者收取1£。在设定这个数字的时候,Offer也考虑,如果收费再高的话,政府更适于采用一般税收而不是收费来筹集资金。同时,为了保证收集来的资金被用于最值得的项目,Offer为每个供应商设定了最小节能目标——业绩标准(Standard of Performance)。
在EEC阶段,市场已经完全放开,不可能依靠价格控制来筹集资金。但在NETA市场模式下,强调电力买卖双方可根据自愿协商的价格以合同形式成交。这为需求侧管理和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更充分的参与机会,因为这样供应商可以与用户充分协商,订立能效投资成本回收方案,用减少能耗带来的成本节约抵偿自己的投资。而这就意味着,能源供应商在贯彻政府提出的要求时,并不会受到多少经济损失。
四、EEC制度对5个重要问题的处理
业内人士都知道,但凡要构建一个节能减排制度,都会涉及到以下5个重要的基本问题:①目标的确定和分配;额外性的判定;③节能/碳量的计算;④报告和履行;⑤目标的交易和结转。并且,对这些重要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制度的运转效果。因此,在研究EEC制度时,详细了解其在处理这些问题上的做法是很重要的。
1.节能目标的确定和分配
这里的节能目标具有两个层次的涵义:其一是在EEC框架内所有居民用户在一定年限内需要完成的节能总目标;其二是每个能源供应商每年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其中,总目标主要由Defra根据国家的节能形势与要求加以确定,对于EEC制度来说,这是个外生变量;任务目标则由Ofgem进行分配。为此,Ofgem规定,每年1月,能源供应商要向其报告上一年度12月31日所供应的消费者数量,包括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所服务的总数,一旦达到承担责任的门槛,即成为承担责任的供应商,此后无论其供应的消费者数目是否下降到门槛以下,只要依然拥有供应许可证,就不能改变其承担责任的身份。Ofgem则根据每个供应商所服务的消费者人数占所有承担责任的供应商所服务的消费者人数的比例来分配总目标。
虽然EEC1和EEC2对分配方法的表述略有差异,但最终结果基本一致,即:第一年确定初始目标,依据是上一年度12月31日服务人数的比例;第二年按照上两个年度12月31日平均服务人数的比例调整目标;第三年按照上三个年度12月31日平均服务人数的比例确定最终目标。如果承担责任的某个供应商某年底的服务人数低于门槛,则认为其服务的消费者数目为0,以减轻其承担的政策负担。
2.额外性的判定
在确定节能减排成果时,额外性是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所谓额外性,其一般涵义是指由于某种特定行动才可能产生的结果。在EEC制度中,EEO Order明确规定成为“合格行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行动能够产生或者根据合理预计将会产生能源效率的改善;其隐含的意思就是,供应商需要证明其实施的活动具有额外性,即超过了没有EEC活动之前的情况。不过,额外性的表现形式非常多,不仅对不同措施有不同的额外性标准,而且在不同的交付路径下,还需要相关的合作伙伴或者居民用户提供相应的额外性证明,EEC对此有非常复杂细致的规定。在此,本文仅以自己的理解,总结了其部分判定原则,如表2所示。
3.节能量的计算
在额外性被承认——即能源供应商的行动能够符合EEO Order定义的合格的行动的条件下,能源供应商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提供节能量的证明。
节能量的计算通常分成三步:第一步,确定归因于措施的年节能量(kWh/a),表示措施每年实现的能效改善。方法一般是比较实施措施前后的能效差额,或者实施后与法定最低标准的差额,也有部分措施按照单位安装面积节能量来计算;第二步,将年节能量标准化(fuel-standardised),即按照燃料类型,乘以燃料标准化系数,计算措施的年标准燃料节约量(kWh/a),系数反映了不同燃料的碳含量(car—bon concentration);第三步,在措施的寿命期内,将年标准燃料节约量折现(lifetime-discounted),资产贴现率在EEC1为6%,EEC2为3.5%。
Ofgem开发了“EEC方案电子表格”(EEC Scheme Spreadsheet,下面简称EEC SS),来记录标准能效措施所获得的节能量。该表格由Ofgem提供给所有有责任的供应商。主要的保温、照明和供热措施的年节能量与寿命期以及安装或交付措施的技术标准和特殊要求等等都已经包含在该表格中。表格还包含了公式和特定措施的上调系数(uplift factors,即表1中的优惠政策),可以自动计算每个措施的全寿命周期折现的标准燃料节能量。同时,Ofgem颁布了相应的“技术指南”,详细阐述以上计算细节。因此,供应商可以基于事前基础(ex-ante basis)确定其方案的节能量。不过,在可能的情况下,节能量应当尽量取得社会认证组织——如建筑研究所和节能信托机构——的认证。Ofgem也经常任命技术咨询机构以协助其发挥管理员的职能。
4.报告和履行
为了便于Ofgem监测每一个供应商的目标履行情况,供应商需要提交相应的报告。这些报告按提交时间划分为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所提交的信息分别用于Ofgem编制“EEC更新”和向Defra提交的年度报告。此外,按照措施实施情况这些报告又可以被划分为进度报告和完成报告,供应商需要在这些报告中提供交付信息和计划监测信息。进度报告不仅包括EEC SS,以确认交付措施的数目和类型,还包括相应的额外性证据、优先群体证据等等;进度报告可以逐渐累计直至项目结束,最后一份进度报告即为完成报告。项目的进度报告和完成报告还必须提供监测信息,包括质量评估监测和居民消费者满意度监测,前者指按照规定,供应商需要监测一定比例的措施,看其是否符合Ofgem规定的技术标准。例如,对于保温和供热措施,至少要监测5%的比例;对于自制(DIY)计划,至少要调查5%的受援者,且其中至少有1%必须通过家访;另外,虽然没有指定居民消费者满意度监测的程序或最低样本大小,但供应商必须提供其选择的方法。
前已述及,EEC制度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照。因此,在确定供应商的节能措施是否是“指令”下的合格行动,其获得的节能量是否有资格用于实现EEC能效目标时,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供应商要证明其活动中的节能量至少有50%是来自于优先群体。其隐含的意思是,在任何一项得到EEC认可的活动中,来自于非优先群体的节能量不能超过该活动中来自于优先群体的节能量。因此,只有到EEC履约期结束,Ofgem才能真正判定一项活动是否是合格的行动。之前对于活动的资格认可或者方案核准,只能说明这些措施是有资格(有可能)成为合格行动,他们都是最终成为合格行动的必经环节。
所以,这就要求供应商须向Ofgem报告每个计划中优先群体的比例。每一个计划的评估都是基于个案。在不同的节能措施交付路径下,供应商要提供不同的优先群体证据。
5.目标的交易和结转
为了使能源供应商在完成目标时能够有尽可能多的灵活性,并由此降低成本、提高效益,EEC制度在设计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提供了交易与结转这样两条途径。
横向上,经Ofgem同意,承担责任的供应商之间可以“交易”(trade)合格的行动,即一个供应商可以通过另一个供应商所采取的合格行动来完成自己的目标,或者转让(transfer)所承担的全部或部分能效目标。交易的内容不仅有节能量,还伴随着与之对应的对优先群体的目标要求。交易由供应商提出书面请求,其中包含所需的各种信息。Ofgem对交易进行审查和监督,并为交易提供书面协议文本。协议中要做好相应记录,以便Ofgem了解所有的交易,跟踪节能量,或者据此来调整每个供应商的目标。如果Ofgem发现,交易将会导致供应商违反“指令”规定的实现其目标的要求,Ofgem可以停止协议。
纵向上,在前后相继的机制之间,同一供应商的节能措施的结果可以结转(carry over)。如表1所述,对于任何供应商,EESoP3的超额行动(即2002年4月1日之前采取的行动),可以用来实现EEC1的目标,但上限为EEC1目标的10%,而EEC1阶段的超额行动可以无限制地结转到EEC2阶段。但这里要注意,前后结转的节能量不是等额的,被结转的节能量需要按照新的认证方法重新核实。如EEC1下超额的25TWh,结转到EEC2重新计算后等价于36TWh,相当于EEC2阶段目标的28%。
节能量测算规则的变化决定着结转措施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在什么阶段实施什么措施。确定节能量所使用的数据一直在更新,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市场上出售产品的平均水平等。EEC1阶段相关措施的结转情况及原因总结如下:
五、对EEC制度的评析
1.制度的亮点
从以上介绍中可以看出,在世界各国有关推进居民用户节能减排的制度设计中,EEC是有不少亮点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工具的创新
EEC本身汇集了多种政策工具,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市场手段+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这样一种政策组合的创新,合理兼顾了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为实现政策目的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对于政府而言,在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下,既能通过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为能源供应商设定强制性的节能目标,使得促进居民用户节能减排有了可靠的保证,又能通过市场手段为能源供应商提供灵活的实现机制,使其能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去实现目标,从而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避免政企之间的矛盾。
其次,对于能源供应商而言,在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下,虽然一方面必须积极为居民提供各种需求侧项目以提高能效,但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适当收费以及使用居民节约的能源花费来抵偿措施成本,因此并不会产生经济损失。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在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下,供应商所关心的已不再是简单的出售电力和燃气,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居民的能源需求,并力争以最低的成本将其实现,从而有助于使其实现从能源销售商到能源服务商的转变,即以一种主动的方式适应并融入整个社会制度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转变。
最后,对于居民而言,在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下,既无需花费大量的投资,又能够享受到舒适性水平更高的能源服务。此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样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与扶持,把促进能效改善与促进社会公平很好地结合起来,高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精髓。
(2)责任主体的创新
传统的或者说常规的促进居民提高能效的思路,是着眼于千方百计地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并为此设计了各种政府的资助方案或者奖励方案,在英国也同样如此。但这种方式的缺点,一是很难解决本文开头所提出的那些问题,二是无法为居民规定强制性的节能减排目标,因而无法保证实现政府在节能减排领域的总体目标。因为在以居民为节能减排的行为主体时,政府只能采用引导和自愿的方式进行组织。针对这些情况,EEC制度的独特之处,就是聪敏地选择了能源供应商作为促进居民节能减排的第一责任人,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实践表明,能源供应商拥有促进居民用户节能减排的各项优势,如直接与终端用户接触,熟悉需求侧的问题;处于竞争市场,为了维持竞争力,有积极性选择最有效、成本最低的节能措施;能够促进能源服务公司的发展,以及与其他的责任主体和有资格主体进行很好的协作,等等。换句话说,EESoP和EEC的成功都已证明,能源供应商完全有能力运用他们的商业智慧,不仅按期,而且超额实现政府所设定的能效目标,并保证其成本的有效性。
(3)实施机制的创新
由前述可知,按照EEC的制度设计,能源供应商在实现能效目标时具有很大的行动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其措施选择、交付路径选择和“交易与结转”选择这三个方面。此外,如供应商采用创新措施还可以享受奖励。在这些灵活性中,最重要的创新是“交易与结转”。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交易”与“结转”的存在,将有助于节能责任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合理的重新分配,从而能够降低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成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政府(Ofgem)在对总节能减排目标进行初次分配时,更多地是需要体现公平性,从而无法仔细考虑实现目标的成本效益。而“交易”则有助于帮助不同的供应商尽可能做到各种能效活动之间的边际节能成本相等,或者说投资于不同能效措施的资金边际节能贡献相等,从而实现当期的节能成本最小化;与此同理,“结转”将能使得供应商的长期履行成本最小化,并尽早地实施最有利的措施,而其产生的加速作用将有助于促使当期目标超额完成。
(4)制度的平稳延续和持续创新
从图1可见,从EESoP1算起,EEC制度及与其一脉相承的CERT制度迄今已经运行16年了。在这16年中,尽管政府几乎每隔2~3年就会对制度设计的目标及有关政策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但从总体上看,制度设计的基本宗旨与框架以及对能源供应商的政策要求却一直十分稳定。或者说,尽管制度安排与政策内容在不断更新,但前后阶段的衔接却始终有条不紊。毫无疑义,这种做法对EEC制度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一种制度或政策的成功实施都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以便行为主体能对未来产生一种明确的预期。拿EEC制度来说,在每个阶段性的实施过程中,能源供应商的行动水平不仅会受到当期规定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政府将如何发展EEC的预期的影响。例如,预期能效目标将会持续增加,就会使得供应商始终保持极高的行动积极性(尤其是在阶段目标实现之后),且责任主体可以将提高能源效率的成本和效益纳入其业务计划,有利于供应商在较长时间内履行义务;从法律上确定了不同阶段结果的可结转性,就使得供应商能为下阶段更宏大的目标提前做出准备,而大量行动的顺利过渡,可以降低下阶段的实现难度,减少供应商的抵触心理,避免因为目标大幅提高而产生的波动,等等。总之,通过提供政策承诺和长远的政策视野,EEC制度成功地减少了不确定性,确保了市场信心,对于政策的贯彻实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EEC制度之所以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持续的政策创新也至关重要。例如,根据“2006气候和可持续能源法案”的要求,为了与英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立场相一致,目前EEC制度已被碳减排目标计划(CERT 2008—2011)所替代,但两者的宗旨和基本框架仍然相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扩展了项目的实施范围和领域,即将认可的节能减排措施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微型发电、可再生能源和居民的行为措施等领域;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政策工具中的市场交易成分,鼓励能源供应商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环境收益,并给创新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和激励。此外,政府还承诺,为能源供应商设定责任的做法将至少会延续到2020年,CETR只是创建市场的第一步。随后的市场改革,将会要求供应商进一步开发替代性的商业模式,即“低碳措施+能源服务”。届时,以项目为基础的EEC和CERT将会被总量控制交易的供应商责任(Supply Obligation)计划所代替,政府将为供应商设定绝对数量的节碳节能目标,使其更加关注长期收益的措施,同时向供应商提供更多的和其他主体合作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开辟与其他领域减排交易机制——如欧盟排放贸易制度(EU ETS)、碳减排承诺(Carbon Reduction commitment)——之间整合联系的可能性。
2.存在的瑕疵
毋庸讳言,EEC制度的设计与运行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交易”匮乏
前已述及,在EEC制度中,允许供应商之间可以进行横向的“交易”和“转让”,以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通过节能量/节碳量的交易,改善政策的成本有效性,并设想为此开发独立的节能量(以白色证书形式)交易市场,或者允许需求侧项目直接进入排放交易市场。但从目前来看,交易几乎没有发生。据分析,这主要是由于目前能源供应商更关注的是提高能效带来的竞争力提高,再加上市场流动性低、不履行的罚款高、项目可选择结转(储存)等因素,因而使其显示出明确的“不交易”倾向。当然,这并不是说“交易”是多余的。因为理论上可以证明,交易可以带来节能目标在责任主体之间的重新分配,使得各种措施的边际成本相等,从而降低交易主体的成本,并实现社会总履约成本的最小化。所以目前交易的有限性,只能说明,在现在的市场和体制条件下,非交易的综合收益还相对较高。但市场是动态的、发展的、渐进的,伴随着节能减排目标日益宏大,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提高,更简单有效的体制框架逐步建立,确定的长期政策为市场带来更多信心,必将会引发灵活机制更充分的使用。长远来看,产生交易是必然的。
(2)对居民行为的引导不足
EEC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让能源供应商承担了促进居民用户节能减排的第一责任人,这样做的优点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但事物总有两面性。这样做的缺点,是既不能充分激发居民自身对节能减排的热情与参与,也没有鼓励供应商去调动居民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例如,在EEC中,绝大多数的项目或者是由供应商提出并采取不同的途径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或者是和其他的项目伙伴合作实施并免费交付的,即大部分的交付路径都是由“供给推动”,而不是由“消费拉动”的。因此,尽管在EEC的两个阶段,都超额实现了预定目标,使家庭更加有效率地使用能源,但是供应商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鼓励消费者控制能源需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这样一种制度设计是片面和有缺陷的。所幸,在后继的CERT机制中,由于“行为措施”的列入,有望进一步解决消费者对能源需求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冷漠。
(3)缺乏激励非责任主体参与的途径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只有规模较大的能源供应商才会成为承担目标的责任主体。换句话说,在EEC的制度设计中,没有开辟非责任主体参与能效提高的途径,因此使得很多节能/节碳方案的实施游离于EEC之外。例如,EST的预测表明,在EEC1阶段,供应商促进了近600万“白色(节能)家电”的使用,但这只相当于出售的A级家电的一半。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EEC制度之外的零售商为了保持竞争力,也供应与对手同质的产品和服务。这表明无责任的能源供应商也有能力实现能源效率的改善,但这却不能被EEC认证。因此,如果能有合适的办法使其得到EEC的认可,显然将能更多地调动起这部分能源供应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4)某些额外性的规定值得推敲
例如,由于居民有多种途径可以免费获得CFLs(如账单、宣传单夹带或者其他能源供应商提供),所以,即使限制其主供应商免费提供和有偿提供的数量,也并不能保证其提供的CFLs具有微量额外性;又如,在零售计划中,供应商也无法控制外部市场因素对于销售水平的影响,从而会导致销售额外性失效。因此,为了确保额外性的真实,还应对有些额外性的规定做更深入的研究。
六、给予我国社区节能活动的借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能减排活动的不断深入,以居民为主体的社区节能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城市开始试点,以期通过探索,积累经验,逐渐形成制度。显然,在这个过程中,英国EEC制度中的一些做法及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如:
1.应根据居民用户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制度与政策
这是EEC制度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换句话说,由于能源用户的种类非常多,且不同种类的用户有不同的能源使用特点,对于节能减排活动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敏感因素以及困难或障碍,因此针对不同的节能对象就必须采用不同的制度、政策与措施。例如在英国,对于工业、商业、公共部门等经济主体,由于其规模大、能源消耗多、易于受到价格信号影响等特点,所以政府可以让其分别参与到欧盟排放贸易(EU—ETS)中,谋求直接为碳定价;或者承担气候变化税(Climate Change Levy),由政府为碳定价;以及参与气候变化协议(Climate Change Agreements),通过自愿提高能效、减少能耗、以获得税收抵免和政府的财政支持。而对于居民用户,由于前述的各种特点,因此政府就必须另辟蹊径,创立EEC制度。
当然,对我国而言,短期内还不可能直接采用类似EEC的制度。这是因为虽然我国居民用户的特点与英国基本相同,但由于能源管理领域的各种制度建设还十分薄弱,特别是能源市场发育程度还比较低,因此尚不具备采用EEC制度的一些基本条件。不过尽管如此,在我国开展的社区节能减排活动中,强调从居民用户的用能特点出发,尽可能争取做到节能减排与增进居民福利双赢的制度建设原则却是必须受到充分重视的。对此,且不要说那种随意拉闸限电、侵犯居民利益的行为,就是对一些主流的政策主张也要慎重地进行推敲。例如,在讨论推进居民节能减排时,经常有些专家和政府部门主张提高能源价格、征收能源消费税或污染税,而往往忽视了对弱势群体能源贫困问题的解决。显然,相比于EEC制度,这种做法是很难得到多数居民支持的。
2.节能/节碳目标需要明确细致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EEC制度在每个阶段的行动开始之前,都会在充分咨询论证的基础上,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节能目标、责任主体、分配原则、调整规则、各个环节供应商需要提交的资料、Ofgem的职责等等,并且颁布配套的管理程序(Administration Procedures)和技术指南(Technical Guidance)。前者明确为供应商设定目标分配、认证方案、监测审计、报告履行、交易结转等等详细规则;后者提供各种措施节能量计算所需的信息和具体技术标准。可以说,EEC制度的成功首先就表现在这种完整、严格、强有力的制度规则制订上。这不仅节约了制度落实的成本和时间,而且提供了能效市场的稳定预期,减少了摩擦。
当然,任何一种制度的成熟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对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与时俱进的做法,即根据制度执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社会发展不断提出的要求,通过逐步修订完善,使其日趋严谨细致。相比之下,虽然我国在2005年就明确了“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也陆续修订颁布了《节约能源法》、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检测体系、统计指标体系等法律法规,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还是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在节能减排的基础管理工作上,很多方面都缺乏一些最起码的制度建设。不少地方政府在贯彻中央关于节能减排要求时,还大多停留在宣传号召、以文件传达文件的层面上,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拿得出一张节能减排的路线图和相应的制度建设方案。所以可以说,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水平上的差距,主要不是表现在技术上,而是表现在制度建设能力上。因此,要使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包括社区节能工作——能够迈上一个新水平,当务之急,应该突出抓好制度建设。
3.改变居民的能源消费行为需要多种政策的激励
英国的经验表明,针对居民用户的节能减排,往往不是依靠单一政策就能完成的,而需要经济、技术、行政、信息手段的共同作用。例如,实施更加严格的建筑条例和产品能耗标准,对于购置新的建筑和新产品影响明显,但对于既有建筑的改造和既有产品的更新则影响不大。即使能效措施被证明是成本有效的,民众也常常不愿意卷入,哪怕只是实施很有限的行动。这主要是由于:缺乏认识和信息、缺乏前期投资、其他开支优先、生活惯性等等。所以经常需要采取更为直接的协助行为,如提供资金和技术等等。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其他的信息宣传行动来解决消费者的能效信息匮乏,浪费行为严重等问题。在英国,有专门的“CO2行动”(Act On CO2)宣传机构,提供在线的碳计算器,可以计算出个人的、家庭的碳足迹,并提供减少碳排放的建议;还有CO2行动的咨询热线,提供可持续节能、节水、减少浪费和绿色旅行的建议,并能与能源公司的资助和优惠相联系。
相比之下,我国社区节能的手段往往十分单一。就拿节能宣传来说,多数都停留在概念和口号上,而真正能对居民起实际帮助作用的各种节能方法的介绍则相对很少。
4.制度的设计和完善需要社会中介组织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