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语文教育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
2、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
3、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
叶圣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意识到语言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人们把语言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然而他的话并未能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注意和思考。尽管吕叔湘早在60年代就曾经“代语文教师呼吁”,到了80年代,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等时代新观念的形成并在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开始从宏观的角度、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角度,来审视语言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一种被人们称为“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构思和改革方案出现了。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下设计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一体两翼。张孝纯认为,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应由三部分组成:1.语文课堂教学;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语文学习环境。实施完整的语文教学就是要: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2.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包括范文教学、参读教学、习作教学、语文考试考查等项,其中以范文教学为核心;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张孝纯说:“一体两翼,不可或缺: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起。”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思想及其设计的整体改革方案,在河北省邢台八中进行试验,结果证明是有成效的。从1983年到1993年,10年改革实践,张孝纯和他的主要助手张国生领导试验组的同志,构建了“大语文教育”从整体到局部的种种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同时还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影响不断扩大。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在此指导思想之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一、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学问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为人师者,应德才兼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让学生深知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综观古今中外,多少学问一流、拥有渊博知识的人却因德行欠缺,做尽祸国殃民之事。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能璀璨绽放当然是国之大幸。倘若灿烂绽放的是一朵罂粟,那就会成为一种灾难。因此,文化的沃土应当培育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未来之花。否则,就是教育的悲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在常规教学中,教会孩子如何判断是非荣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此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学问才能有坚实的道德后盾。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二、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进行整合,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把多读多写放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要求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针对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可见,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能力的培养看似复杂,实质上都是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运用。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在内容上和措施上有着不同之处。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宗旨是为了让少年儿童在家中能做个好孩子,在校内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家长要和教师沟通配合好,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手共进。家庭教育应当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学校则应侧重于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培养和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是和谐的一个整体。作为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枢纽,学校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教师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小学语文教师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
四、关注学生的内心和外在表现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作出判断,联合家长的力量共同教育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走上迷途的孩子得以回归正道。一堂语文课上,一个顽皮的孩子不断地给老师制造麻烦,不停地为班集体抹黑。我们不能简单地下定论:这就是一个行为习惯相当糟糕的无药可救的孩子。我们应该通过家访、电访、面谈等多种途径,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结合其他任科老师的印象,找出问题的症结,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否则,孩子的一生有可能就因为我们一个武断结论而被毁。
五、将语文与其它各学科相融合
语文学科和许多学科密不可分,在学科知识、内容方面有很多交集,有很多互补的地方。因此,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向其它学科进行多元渗透,学科间进行有效整合,是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文包罗万象,知识涵盖面极其宽泛。我们在备课时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精心捕捉学科间的“渗透点”或“留白点”,向相关学科发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逐步丰富自身的教学底蕴,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
六、重视网络的学习和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教育领域更是信息技术欣欣向荣的一方土地。一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懂得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教会学生运用网络来学习,让学生在网络中去探求不懂的知识,并学会与人交流、讨论,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作文输入电脑并打印出来。
一、对大语文教育观的认识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又与各门学科相互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无时无处不与语文发生关系,可以说语文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就形成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学生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 无论是读文学书刊,还是读政冶的、历史的、科技的、艺术的……各种书刊杂志;无论是参加各门学科的活动,还是参加社会活动或劳动,乃至平时听广播,看电影、电视,与人交谈等等,都可以直接、间接地学习语文,都对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有益。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把那种不自觉的、无目的无计划的、低效率的学习,转化为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高效率的学习。
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它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但仅此还很不够。“向45分钟要质量”的提法有其正确的一面,那就是教师必须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但如果理解为只要用好这45分钟就行了,就有“质量”了,那又错了。课堂教学只不过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部份,尽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如离开了广阔天地,堵塞了多条渠道,只在那小小的“责任地”上下功夫,无论你怎样精耕细作,也决不可能有大的收获。科学的教育体系是一种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结构,其教育目标,只有通过多条渠道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现代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树立适应于今天信息社会大生产的大语文教育观。
二、大语文教育观的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论、实践教育论、系统教育论是支撑大语文教育的目的、手段和方法的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论认为,“素质高,有特长”的人,才是2l世纪的栋梁之才。未来学生应具备:(1)语文基础素质;(2)语文智能素质;(3)语文技术素质;(4)语文道德素质。而我们平时所教的学生,往往只追求期末卷面的成绩而忽略了对各种素质的培养。我校曾有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到电台应聘,她的微机操作能力和语文成绩都不错,但却因为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及普通话不标准而被拒之门外。所以,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应只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是应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树立起大语文教学观。
大语文教学观把“实践教育知识化”作为理论基础,是为了解决如何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素质的手段问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
系统教育论强调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大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统一;(2)重视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要求知识和智能的统一,主张教学与发展的统一;(3)重视教材内容的基本性,要求范例教学与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统一;(4)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法与学法统一,使学生沿着“主动学一会学一乐学”的方向发展;(5)重视第二阶段教学,要求第一阶段教学与第二阶段教学统一,让学生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
三、大语文教育观的实践方法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强调运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总结出如下几条经验:
l.课内除了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系统教学外,应强调语文能力训练的教学,充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采用的具体方法是:课前五分钟演讲、口头作文、课堂讨论等。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育 对策
大学语文是一门通过学习语言、品味语言来提升学生汉语水平、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以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课程,也就是说它是一门以语言育人和教化人的课程。”当前国家把文化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层面,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这为大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学语文教育的地位和发展的必要性已经显示出来。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一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
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关系密切,有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其完美人格,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使大学生在气质、修养、人格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是指人在认识、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品位,也就是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涉及到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关系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经过这样的人文素养的培育,才能使学生努力对此进行实践,学习古代先辈留下的优秀的成果并为己所用。如此才有利于青年学生对于自身品格的塑造。《大学语文》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导引和感染青年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虽还有其他的不足,但是《大学语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有了提升。大学语文这门学科要给青年学生一种感召。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感召下,学会刚强奋进;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召下,学会不断探索;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感召下,学会潇洒豁达。这些伟大的名族精神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课程定位不准确
在高校,由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与未来的工作前景息息相关,因此,“以专业为龙头、着眼于就业”的课程设置观念根深蒂固。许多高校院校并没有把大学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来设置,在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编写上没有给予必要的投入和重视,由此导致了大学语文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尴尬状态,随意压缩、削减课时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院校甚至将大学语文课确定为选修课。
2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下降
与课程边缘化现状相比,更让人担扰的是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消极态度。一直以来,大学语文的缺勤率居高不下,学生即使来上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由于对所学知识缺乏认同感,学学语文的动力极为不足。
3缺乏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大学语文找不到学科归属,自然得不到关注和重视,导致了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不愿意参加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学校只能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刚毕业的学生来应付局面,而这些教师同样一抓住机会就跳离这个岗位。教学人员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缺乏,使得该课程的教师队伍始终处于缺乏经验和素质的状况。
4教学手段单一,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更侧重于文学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同时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的讲授占据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从上课到下课,学生几乎没有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时间。
5教学体系不科学。教学队伍不稳定,就无法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不少学校仍然采用中学式的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而这种传统模式正是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考评方式和职称晋升等方面考虑,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否则就无法从根源上解决。
6社会的发展对大学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语言文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不规范语言文字及标点符号的使用,对当代的大学语文的教育产生. 网络词汇对现代汉语言文字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词汇也越来越流行,网络语言也越来越频繁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她们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他们在网络交流中常常用用“表”代替“不要”,用“88”代替“再见”等。现在更多的网络流行语直接冲击着汉语的规范使用。现在青年一代的网友们还都把使用流行网络语言交流看作是紧跟时尚的一种表现。这些网络词汇的出现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活力,但这些网络词汇随意使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对于没接触过这些网络流行语言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如,汉语中的“蛋白质”在网络流行语中的意义成了“笨蛋 + + 神经质”,“白骨精”成了“白领 + 骨干 + 精英”,“天才”成了“天生蠢材”,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直接对大学语文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高校加强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对策
1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大学语文公共基础课的重要地位,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社会功能,规范设置大学语文课程。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已将大学语文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该课程理应受到更多重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作用,适应当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必须合理,贬低和无限拔高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都不符合事实。因此,大学语文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大学语文应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宗旨,让大学生接受人文熏陶,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修养,进而真正实现大学语文课的工具性、文学性和人文性的功能。
2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其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改要求我们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学好语文,要为学生确立一个和谐、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环境,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是课堂的演员,不能本末颠倒。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语文素质差,成不了学习的主人,满堂地灌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转化为能力,长此以往,他们的求知欲被扼杀,兴趣被泯灭,语文素质难以培养。
3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教材的建设
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是课程教学的工具。大力加强教材建设,能让学生学有所依。20 多年来,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不断翻新,不同版本的教材有几十种之多,可谓百花齐放。然而,由于不同版本教材的定位和侧重点不同,教材之间也有不少的差异。如有的教材重教育功能,轻文本熏陶; 有的教材重工具性,轻审美性,另外,仍有许多篇目与中学教材的选教篇目重复等。因此,积极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实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已经是势在必行。
4努力创设生活情景。
现行语文教材有语文实践活动、情景模拟等板块的内容,教师就要充分地挖掘其中的精华,上课时要努力地为学生创造各种语文情景,手段方面也要注意多样性和有效性,可以采用音乐、影视、表演等手段设计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语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管理水平
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学者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努力掌握深厚坚实的文学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关注学术前沿的动态,善于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另一方面是进行人才队伍结构建设,即注重培养和完善专、兼、聘的教员队伍建设,通过提高专职教师的素质、层次和教学水平,提供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平台,加强和社会各类语文课教学的联系,聘请名家名教授作为语文教育的兼职教员等措施提高大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
6. 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大学语文的教育空间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勃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丰富多彩的大学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一定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有意识地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扩展,使大学语文教育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校园文化、课外读物、社会实践等,都是大学语文教育的教材。组织文学常识竞赛、写作大赛、演讲朗诵大赛,组织文学沙龙、推荐名篇美文等活动,都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和品味生活,从而更好地领悟人生。
参考文献:
[1] 施岩. 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
关键词:大语文观;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教学能力重新定位。
当前,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发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M行。全国围绕素质教育的论题展开了数年不同层次的讨论,从政策层面到课堂教学层面都发表了不少精彩的论述,并进行了若干年实践,但效果差强人意。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学科是培育“教养”的基础的、基本的能力――读写能力,是理解力、思考力、表达力等重要能力的基础。今后社会所需要的“教养”,是同他人交往、交流的对话能力、讨论能力。语文教学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中是倍受重视的。因为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随时代与民族文化理念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观需要大教育观,大教育观需要大语文观。
大语文观即大语文教育,是指与传统课堂语文教育相对的教育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基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一、教材、课堂、教法的改革
语文教材是传统学习语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然而,我们发现仅以语文课本为教材已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要求,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刘国正先生讲到:语文是社会的产物,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社会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的效果,毫无疑问,学校的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还不够,还要把眼光放大,组织和动员社会的可能争取到的条件开展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奏效。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只管课内,很少管课外,更少顾及社会;课内也往往是只管语言文字,忽视语文表达同社会生活的联系。这种状态,从往昔沿袭下来,很少改变。一是“大教材”观。针对语文课本阅读量有限,知识与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应大力倡导“大教材”观。“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刊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当然,提倡“大教材”观,并非贬低和排斥课本,应该处理好其间关系。以课本为主导,围绕课本有选择地进行。二是大课堂观。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语文老师除了把握好四十五分钟之外,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如参观访问、游历探险、街谈巷依等。这些对于他们迈出人生第一步乃至一辈子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四十五分钟,不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应大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应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三是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谓“大教法”观,就是要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结构,少来些某某主义、某某“性”,多一些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传统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老师对课文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太少;课内课外做作业的时间多,用于课外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的确在教法上存在不少问题。往往上起课来,讲多练少,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有时不讲倒明白,越讲越糊涂。分析课文时,将文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满堂提问,追求表面热闹,本末倒置,没有学生的领会和感悟。语文教学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往往旧的知识在脑海中尚未立住脚跟,新的知识已铺天盖地涌来。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是解决语文教学的关键。
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新定位
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过,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能无视整个社会的发展动向。因为,教师直面的问题本身就是由于来自社会的挑战而引起的。例如,班级规模的小型化问题、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的革新问题等等。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教师直面从未有过的教学形态。诸如电脑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等等。这些教学形态有助于摆脱传统的划一的同步教学的形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对教师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学习的课题。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特别是“顺应种种教学形态的能力”“适应学生个性的指导能力”“从实践中学会教学的能力”,受到关注。这些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共同课题吧。二十一世纪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有对教材较高的把握力,对教育受众的把握力,还有指导技术力和教师的精神气内蕴。各个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是互补的关系。如果一个能力的值小了,作为总体的值也会变小。同时,把教师的精神气内蕴作为一个重大要素。它包含了教师的朝气、热情、动力,接纳、肯定。精神气内蕴低的教师,往往不善于接纳并肯定教育受众的反应,教学效果不佳。
新世纪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导者。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要组织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还要对语文学习成效进行测评。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倡导者。既要引导学生爱语爱国爱民族,又要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求发展。再次,语文教师应该是民族语言的示范者。既要认真掌握、模范执行、广泛宣传语文政策,又要躬行实践,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最后,语文教师应该是为人师表的教育者。经师不易做,人师更难为。无德无以为师。精师易求,人师难为。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新世纪语文教育的改革在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学习“游泳”吧。
延续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制肘了大学语文的发展
我们不妨以某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该学校将教材分为古代诗歌鉴赏、现当代诗歌鉴赏、古代散文小说鉴赏、现代小说鉴赏四个模块,选择重点篇目讲授。目的是以点代面、举一反三。学时安排分别为:古代诗歌鉴赏模块24学时;古代散文、小说鉴赏模块8学时;现当代诗歌鉴赏模块8学时;现代小说鉴赏模块8学时,共48学时。这样的鉴赏性学习,只能是老师讲作品,讲得好,学生听听,纯属娱乐;讲得不好,学生自顾自地开小差干私活。讲完以后,老师让学生或讨论或分析或回答或写作,不管哪种练习方式,学生都非常容易敷衍了事、蒙混过关。而大学语文则在“一本教材,一个学期,一次期末总成绩”之后,完成教学任务,光荣结课。这样老套的教学方式不仅被学生排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认为怎么到了大学还是在跟我“填灌”这类诗词歌赋,如今还抛开了统考这一紧箍咒,学生能够自觉扩大阅读视野和学习兴趣,作品是好作品,但如果教学方式不做大改动,这个课程就比中学语文更无力。既没有时间上的持久,也没有意识上的启迪,让大学语文的境地变得十分尴尬,不知不觉就成了中学语文“填鸭灌药”式的延续。如此可见,大学语文面临的直观问题就是,第一,高校中的乏味无力的大学语文课程是否应该取消;第二,如何提高大学生们不容乐观的语文水平;第三,是否继续让为数不多的大学语文课以老套的教学方式继续延续。不少学者认为,“大学语文应该要有所承担。”的确,当国家把文化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层面,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时,我们既不能延用过去语文教学的模式,也不能在明知道大学生有提高语文水平的需要时停止语文教学,因为在中国学生从小填鸭式的教育套路下,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下,他们习惯了被灌输,一旦大学里停止了语文教育,他们就停止了语文学习,甚至认为,语文学到中学,就够用了。但实际上,当学生们语文能力停留在中学阶段,几年大学下来,那些从不主动动笔写作的学生已经不能简洁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了。因此,对大学生的语文教育是不可停止的,教师的教学引导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念。
尝试用“大语文“的教学观念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高校中,专业知识理论很重要,但是人文传统,具体到母语的学习也不可以忽略的,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常常提到的“大语文观”跟大学之“大”,不谋而合,有且只有大学语文的教学可以克服高考应试的填鸭教育,洒脱地对语文教育进行改革,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观念。什么是大语文观?大,就是兼容并包,就是不拘一格,就是和而不同。正如大学语文观中所提倡的,大资源、大教学和大评价。如此,就不是一本教材、一个学期、一场笔试的大学语文了,“大资源”包含了大课堂、大教材、大课程、大方向;“大教学”包含了大教育、大能力、大学习、大文化;“大评价”包含了大考试、大题目、大作业、大答案。若是以如此的“大语文”教育观来面对高考,估计没有哪所中学能有这个精力,不针对书山题海的应试备考,以学生自身语文硬实力硬积累去面对考卷想得到一个好分数,恐怕有点不现实,这是中学语文教育之痛,但大学不同,大语文观的职能,是可以在大学里得到实现的,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一直都被定得很高远,比如大学语文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表达、阅读、理解、鉴赏、书写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对作品的审美感悟中潜移默化地充实精神世界,使学生在审美性、人文性、人格情操上得到陶冶;扩大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等。试问大学语文作为课时只有一个学期的公共课能起到这么多作用吗?语文教学永远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改变学生也不能靠灌进去的知识量,要靠改变他们的观念与态度。所谓大,都是从点滴小事积累而来,不论是大学语文还是大语文观,既然要不拘一格、兼容并包,就不能盲目从大处来看,把目标定得高远飘忽。试想,那些上了大学却没有像样的语文水平的学生,应该都是中小学时语文基础不好或者语文学习习惯没有养好的,那么大学语文是否应当提倡一种语文学习的回归。就像2010年9月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大别山师魂汪金权老师,曾被自己的大学同学评价:“在华中师范大学上学时,每节课他都坐在第一排,老师讲的每一个字,他都认真记下,态度就像个小学生。”如果用小学生的态度去学“大语文”,相信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念中能造就一份单纯和虔诚。这也许才是让语文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原动力。所以,大学语文可以尝试抛开应试语文的单选、阅读、古文翻译等考核模式,把握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大方向,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深入训练,把语文教学门类细化,每学期以公共课的形式向全校每个专业的学生开设12~16课时的语文类课程,每周2节课,6~8周结课,按书法、普通话、演讲、写作这样的小门类分四个学期开设。选好适当的教材,结合各种实践学习,变换考核形式,利用小课堂,短课时,培养好习惯、大观念,让语文教育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渗入其中,培养终身语文学习观,让每一个学生对母语文字保持一种虔诚感,不会对自己惨淡的书法无动于衷,不会随手写一句话就面无愧色地当做申请书交给老师。能在有需求的时候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找准正确的学习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我们就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的目———“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故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要使命。”大学生语文水平不高,中小学语文的积欠不可能在一两个学期几十节课中全补起来,教育也不可能事无巨细,不可能覆盖到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补,使他们有较浓厚的兴趣去自觉补,培养他们的“大语文观”,在生活学习中,能主动去留意语言文字小细节,让语文学习伴随学生终身发展。
作者:刘婕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关键词】 课外语文教育 原则
语文教育是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在语文教育这个复杂而完整的大系统中,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
但是长期以来,在对待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我们常常重视课内,而忽略了课外语文教育,当今社会进步又带来了对人才素质的各种新的要求,这就呼吁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死守课内教育的那块狭窄的阵地,必须重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充分利用课外各种渠道和各种有利因素,让学生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从中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使课外语文教育收到全效,必须根据课外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以下必要的原则。
一、课外与课内相结合
课外语文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为巩固课内所学的各种作业练习,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必须尽可能与课内语文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在确定语文课外教育的内容、分量、难度、形式等问题时,要顾及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的任务和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还要考虑课内已进行过的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不会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才能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如在课内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古诗词掌握学习方法以后,结合新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词展开古诗词知识竞赛、古诗词诵读、绘画古诗词等系列活动,这样,既将课内所学迁移延伸到课外,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完成背诵第二学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既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迁移,又让学生在活泼、自主、多样的氛围中拓宽知识面,发挥特长。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普及,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层次较低的课外语文教育活动,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示阅读的方法,并规定其中必读的几本;每个同学每周一练笔;定期举办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课外语文知识讲座等。如在本学年,我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他们写好读书笔记,轮流进行交流,这就是普及。
提高,指的是组织层次较高的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分别吸收有某种语文专长的学生参加,以发展其专长。本学年,在普及阅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围绕《爱的教育》这本书,成立了摄影小组,用相机拍摄身边的爱的教育;成立了朗诵组,歌颂爱;成立了小记者团,发现身边爱的教育并进行报导,这些就是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
三、尊重志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
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两者在施教的方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带有较多的强制性,也更强调集中、统一;而后者则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和志愿。我们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的各种实践活动时,不宜过多地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应尊重学生的兴趣专长,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创精神。但是,鼓励自主,尊重志愿,不等于放任其自流,要提出必要的要求,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在引导他们进行与《爱的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外语文教育活动时,我首先对这本书做了介绍,着重突出书中的主人公是和他们一样的四年级孩子,从年龄上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先规定好每个人都必须进行阅读并写好读书笔记进行交流,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相关各类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毫不含糊地要求他们阅读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书籍,而具体内容和文字风格,则可以让其自主选择。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爱看一些卡通书籍,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积极加以引导。
四、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这是人们要牢固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必须依循的一条原则。课外语文教育更应熟练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实践,让他们在课外语文的实践中,自觉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如教学完古诗词之后,我就古诗词高度精练的语言结合课外古诗词给学生开了一个主题为“言——画——情”的小讲座,让学生从诗歌语言中看到画面,理解情感,并鼓励他们诵诗,画诗,诉情。这样,就以多种方式将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进行能力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加完美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任务,使语文学科更充分地发挥教育功能,更好地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四有”的新型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知识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是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良知美德。人文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美学、伦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民办本科大学通过开设必要的人文课程,从人文知识教育入手,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品格。这种人文教育,不仅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改变其知识结构,引导他们认知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使之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有明确的是非辨别,有自觉的行为规范,培育良知美德,使人具有人性、灵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认为:“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侧重于求善博爱的精神,精神是文化的灵魂,文化失去了高尚的灵魂,势必异化。当精神越向上越高尚时,文化就越先进越精湛,由此文化而育就的人才,其素质、其层次就越高越优,其品位其格调就越醇越美,其作用、其影响就越好越大;相反,当精神越向下越卑鄙时,文化就越落后越腐朽,由此而育就的人,其素质其层次就越低越劣,其品位其格调就越毒越丑,其作用其影响就越坏越深。”这段话,非常明白而深刻地说明了人文教育与育人的密切关系。育人要以人文精神为灵魂,这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规律。人文教育实质上是赋予人以人格、人品的教育,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也是我们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现代大学所提倡通识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其着重点也在这里。党的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种价值体系,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的普世价值追求相融合,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意义重大。其目的是以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民办本科大学贯彻十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加强人文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十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出大批适应新时代需求,具有人文精神和良知美德、善于做人处世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并不是否认科学教育的重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创造的大量社会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新形势下,人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呈现出削弱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重理工,轻人文”,“重知识,轻教养”,“重做事,轻做人”等倾向越来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不少大学毕业生成为“跛脚”人才。有些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但人文精神缺失,思想境界低下,甚至出现象药家鑫那样因驾车撞伤了人而将伤者杀死的大学生罪犯。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加强人文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民办大学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紧密结合,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规律所决定的。在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是灵魂,引领大学精神,塑造大学品格。有学者指出:“古往今来,大学从来不曾离得开‘人文’二字。古代大学所研究和传授的知识以哲学、文学为主,科学教育包含于人文教育之中,相当长一段时期,人文教育始终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大学科学的产生后于大学人文,也是以人文为前提的。科学革命使科学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划定了各自的边界,近代以来,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进而从人文学科中分化出来,才得以与人文教育并驾齐驱。”这个历史演变过程说明,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元老,科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后起之秀,两者各有不同。科学教育传授的科学知识是一元的,其思维方式是系统的,逻辑的,其研究方法是严密的、实证的,其目标是求真;人文教育传授的人文知识是多元的,其思维方式是形象的,直觉、灵感突发的,其研究方法是思想体验,情感熏陶,其目标是求善、求美、求真。我国理论界早就有权威学者指出,大学实施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还要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侧重于求真务实”;大学实施人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古今中外的人文精典,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侧重于求善博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就是要使大学生既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有求善博爱的人文精神,既会做人,又会做事,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民办本科大学在积极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并把这种教育思想体现在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渠道,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民办本科大学在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情是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消化理解,思想体验,实践锻炼,使知识内化为素养、素质,外化为行为习惯和专业能力。这个转化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依靠教师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环境等对学生的思想感染和精神熏陶,更要依靠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通过生活体验与实践锻炼,使知识转化为思想情感,精神意志、做人做事的习惯和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大力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主张“教学做合一”,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知行统一。他对知行统一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在他两次改名字的过程中。他原名陶文浚,1911年20岁的时候,他因研究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把名字改为“知行”,源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934年,因深刻领悟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再次改名字为“行知”,强调“行”在前,“知”在后,真“知”是通过践“行”才能获得的。这种实践第一,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教育思想,对于民办本科高校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培养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应用型人才,有重要启示。首先,要深刻认识陶行知先生强调的知行统一,是应用型人才的首要特征,也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培养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使两者相互渗透,引导学生成长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高素质人才。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做人与做事往往是表现在做好同一件事情中,比如:农艺师为了研究水稻,常常要头顶炎炎烈日,脚踩水田泥浆,工程师为了排除机械故障,必须在震耳欲聋的噪音中,倾听操作工人讲述故障发生的过程,运用专业技术冷静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在这里,首先需要的是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吃苦耐劳的品格,然后,才能发挥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的作用。这就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说的:“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必须德才兼备,才能成为优秀人才。其次,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师德、教风建设十分重要。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教师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引路人。教学过程是教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赏识、评价教师的过程。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是教师以道德学问和人格魅力感染、熏陶学生,使之追求德才兼备和知行统一的根本途径。教师通过讲课、辅导、日常交流,表达自己对专业学术问题和各种社会现象的见解,回答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表达自己的是非判断、价值取向,坦陈爱憎、抒发真情。一个优秀教师,能够吸引学生、感染教化学生,使学生对他感到熟悉、亲切,进而佩服,崇敬甚至崇拜,终至潜移默化,受到精神熏陶,对学生的人品道德、价值取向、甚至兴趣爱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师生一对一、或一对少量群体的交谈讨论,问题探究、情感交流,往往给予学生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和启迪,可以产生“与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的良好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促使教师达到德才兼备,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业,敬业爱生,塑造师德风范,使其成为教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成为学生敬仰、仿效的精神偶像和引路人。总之,民办本科高校为了培养德才兼备,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既加强人文教育,又加强科学教育。在当前科学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人文教育步步滞后的形势下,民办本科高校尤其要重视人文教育,要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计划安排,课程体系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为营造大学生全面发展,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育人环境而努力。
作者:张锡侯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大部分高校其实算不上“大学”,只是“高等专门学校”而已。但是,国家对高校的资源配置差异极大,985高校、211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地方一般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这个等级国家投入资源量逐级快速递减。所以,才有“高职学校”要升级“本科学院”,“本科学院”要升级“大学”的强烈要求。实为“高等专门学校”的“大学”,本应以专业教育为重心,但是基于“大学”之名,又要以通识教育为重,学校陷于极其尴尬的境地。
2等级化的教育体系让专业教育受到蔑视
从高考招生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来,985高校分数线最高,211高校次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录取分数线最低。在人们的观念中,进入高职的学生是最差的学生,高职学校是层次最低的学校。这种观念让职业教育成为被低水平、低档次、质量差的代名词。这种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这就让很多实际是“高等专门学校”的高校不愿意真正从事专业或职业教育。
3国家对高校的管理与考核往往使用同一个标准
按照的说法,真正的大学应该“治学”,以学术为目标,再没有其它目标。高等专门学校应该“治术”,以满足社会的各种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两者迥异,评价标准也应该不同。但是,现在的高校都在热衷与追求大学排名,国际上“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国内“武书连大学排名”最具影响力。大学排名的最大特点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这必然导致本该“治术”的学校拼命去“治学”,最后出现千校一面的结果。
4结语
繁昌县自2002年成为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已历时九年。新课程改革实验方兴未艾,各种新理论、新理念被大量地引入,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伴随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扑面而来,很多一线教师对渐趋纷繁、复杂的新课程的理念、思路有眼花缭乱之感;对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有应接不暇之惑;对各种版本的教材和年年更新的教材内容有迷茫之状。这些现象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势必会影响到课改实验的效果。
二、解除困惑需有“大语文”观
作为一名参加课改九年,具有十余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本人认为在当前的条件下,需要教师站得高、看得远,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根本,有长远发展。
三、树立“大语文观”,要牢牢把握住语文课程性质
既然《新课程标准》已经定义出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整统一,那么这就是指导语文教学工作的最高准则。在当今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但是其内涵十分丰富。语言学家已经认定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人文性”体现在哪儿呢?体现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犹如纸的两面,缺一不可,无法分开,是完整地统一在一起的。
四、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解读
1.人与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根本,因此小学生首先要和大自然进行交际。这种交际分两步骤进行。
一是直接接触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了解大自然的知识,以此激发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学习有关的课文,如《桂林山水》、《记金华双龙洞》、《爬天都峰》、《望洞庭》、《世界地图上的发现》等。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讨论如何和大自然更好地交际,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欣赏美的技巧。
2.人与人。人与人如何交际是学生必须解决好的人生重大课题。小学生自降生之日起就不断地与人交际,不断观察人与人的交际,不断地学习人与人的交际。这种交际是读取别人的信息,明白对方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入学后,小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既要和老师、同学很好地交际,又要提高与家人乃至社会上的人的交际水平。
3.人与社会的交际。小学生终将走入社会,在他们初步具备与自然、与个人交际的能力的时候,应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使他们逐渐适应社会,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学生与社会的交际应由小范围逐渐发展至大范围,由家庭班集体学校社区全县全省全国,直到全球。这种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从分辨善恶和荣耻开始的。学习、颂扬正义、积极的社会现象,抨击丑恶、消极的社会现象,达到表达清楚、感情饱满。
一、在大教育观环境中创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生态
1.创建开放的语文课堂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其原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注重知识的广度和延伸的深度,把握课堂内外的衔接,使师生真正处于平等、民主、自由的境地。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教学中创设演讲、辩论、课文角色扮演等活动。在语文情景设计中可以让学生聆听音乐,描情绘景,叙述自然变化,阐述人生哲理。
2.创建开放的由课堂内向课堂外拓展的社会环境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基础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课堂,着眼课外,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以听说读写为主线,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开阔视野,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促使语文能力全面发展。重视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开放,正是体现了“生活处处是教育,教育时时为生活”这一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二、运用开放多元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生态的发展
1.积极培育教师开放性思想观念和运用多元性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应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和创新意识。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载体进一步开放课堂,创设个性发展的本源环境,提高学生兴趣,进行创新教育,挖掘个性,培养能力。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这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等特点,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整合课堂校本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实施“六环节教学法”,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模式化体现语文教学生态的高效性。
(1)以导学案为辅助的预习环节。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导学案为辅助,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预习,初步了解知识内涵,梳理重点难点。
(2)设计教学背景,展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依据课程标准、考纲要求、教材实际、学生情况设计三维目标并导入新课。
(3)基于问题设计下的教学内容展示。
设计问题要体现引导性、启发性、有效性。针对问题明确具体要求:即规定时间、独立思考、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解题思路、提出有效问题、列出易错点、失分点等。
(4)在“议”“说”“评”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式学习。
“议”就是引导学生就思考的成果相互比较、相互纠错、相互提升,通过学生解决学生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归纳知识框架、易错点、失分点一方法思路以及新生成的问题。“说”就是请学生代表说出(板书、演示)问题思路、方法规律、解题技巧。“评”就是教师和其他学生要认真聆听、正确点评。教师要自觉成为小组成员,针对学生问题,及时在方法和思维上引导点评,以提高讨论的效果。
(5)在探究性学习基础上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点拨分析,归纳总结,规范步骤,透析关键点,明确规律技巧,梳理思维导图。
(6)以课堂训练的形式体现当课堂效果,实现目标达成。
针对问题设计以及探究出现的问题,进行同类试题及变式训练,限定时间以考代练,检测目标达成情况,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第二次针对性备课,布置作业以实现学习目标的完全达成。
三、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方法
1.树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
读书贵有疑,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发现、探究的过程。伴随着学习观念的变迁,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从单一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学习、创造性学习,把学习的观念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借助于学习手段,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之前应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具体原则是把自己定位于探索者的地位,本着一种探索的姿态去实践发现知识的过程,用来替代消极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结论的做法。探究意识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借助学生主动探索的实践活动,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体现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习。
2.在培养兴趣的前提下e极培养学生自学学习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自学作为重要环节。它集中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标要求。培养自学能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主动接受和积累知识,通过自读、自思、自练、自评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鉴赏能力、迁移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导”,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品味语文学习的乐趣。
1 高等教育管理视角下女大学生教育育人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教育中存在“性别隐性歧视”。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学生是由男性与女性组成的,这就存在一个性别意识问题,性别意识的关键一是性别的平等,二是性别的尊重;在高等教育中性别的平等强调教育机会的平等而非平均,性别的尊重则是强调性别的差异性,承认差异性性别优点与人力资源特点。当前,大学教育中缺乏性别意识,呈现出一种忽视男女生性别差异,体现为完全平均的教育模式,在教育育人结构和教学课程设置,教育管理体制、专业培养等方面,有意识的性别区分和设计缺失,形成“性别平均主义教育”效果,没有达到预定的教育育人目标。
(2)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弱化。女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与男性学生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其基于性别生理而形成的女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素质,对其教育应具有针对性与优先性。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成果表明:女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敏感性、承压性较低的特点,但当前高校教育中对于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上处于讨论阶段,没有实际开展起来,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没有针对女大学生的特定教育,流于男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通讲层面,没有结合女性心理特质进行教育的内容安排与教育形式的优化。
(3)女大学生教育激励异化。一是教育的实质性获益不平等,教育最大的激励在于通过教育的获得,依据受教育的程度与水平来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实质性地获得社会利益,但当前社会在吸收大学生时,对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往往不是优先考虑的,性别往往是先决条件;二是教育者在对女大学生进行目标激励时,容易出现降低目标期望值的倾向,使女学生降低了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三是激励方式不当的问题,女大学生具有特殊群体性,特别是我国女大学生群体进入90后时代,对其激励要讲究方式方法,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激励还以灌输与标兵式为主,过度的增压式灌输激励不仅不能激发女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适得其反使其厌烦学习。
2 高等教育管理视角下女大学生教育育人问题的具体成因
当前女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具体成因,主要是教育性别意识缺失,教育现代意识与方式的滞后与女大学生自身与家庭的教育形塑与目标混乱。第一,在教育性别意识层面主要是高校与教育者没有形成性别意识,特别是对女大学生教育性别区隔化,还处于传统型性别角色意识阶段,将女性弱化非主流化看待,以男性取向为成才标准,致使在教育内容,方式与手段上,教育资源的配置上,不能针对以女大学生的生理范畴为区隔线而具有的心理特征与角色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诱发了女大学生在接受各种教育上问题出现。第二,教育现代意识与方式的滞后,女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关注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教育教学内容上的现代观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宜性,而在教育教学中现代意识与方式的运用滞后,教育者往往遵循过有的经验与认知,进行教育教学,这必然不能起到效果,反而形成女大学生与教育者的代沟,对于教育意义的轻视,而转向通过非学校教育渠道进行自我教育,容易受到误导,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陷入感性认知非理性学习的误区。而方式、方法不能针对当代女大学生的现代心理与意识特点,就会事倍功半,如在进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從理论灌输开始,甚至是家长式的说教,而忽视个案与小组辅导,缺失行为心理与心理行为的互构式教育,这违反了具有独立平等意识,注重感性行为认知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必然不能有效预防、疏导与解决问题,相反激化问题的现象层出不穷。第三,女大学生自身与家庭的教育形塑与目标混乱。在中国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考入大学之后,学生与家庭对于通过教育达到自身的何种形塑与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不甚明了,这点在女大学生层面有较为突出的表现,甚至出现了教育形塑偏失与教育目标缺失,在其看来大学教育成为一种形式过程,丧失了接受教育与认同教育的主动性,出现了盲目性。以上诱因直接导致了女大学生在教育层面的各种问题的出现。
3 高等教育管理视角下女大学生教育育人优化建议
(1)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女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管理视角下女大学生教育育人发展,教育模式的现代化与和谐化,是主要内容,在当前高校教育资源配置、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中,由于教育性别意识强调不够,在资源配置上混同配置,容易造成资源集中供给男大学生需求,而女大学生需求供给不足,如在体育资源配置、厕所等教辅后勤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表面均等,实际上不均衡的现象,所以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实现女大学生对于教育资源需求信息的科学筛选,进而对教育资源进行相应均衡配置与开发,提供缺失资源需求。在素质教育上,针对女性的优点特长与技能弱势,设计合理的素质教育内容,与男大学生进行区隔化的素质教育。总结归纳女大学生从入学、学习、实践实习到就业各个教育环节的女大学生教育规律与特点,探索在教育性别意识指导下,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女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
那么,语文学科具有哪些特点呢?语文学科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五性”,即工具性、人文性、时代性、综合性和模糊性。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是文道合一的学科。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还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过程。
语文学科在内容上具有时代性。这是时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种文化。”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学要用人类最先进的文化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
语文学科在知识上具有综合性。就语文学科而言,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山川草木,花鸟虫鱼,无所不包。从培养目标来看,包括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内容;从语文知识来看,包括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等知识内容;从语文教学内容来看,包括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等。总之,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具有相当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还表现在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上。
语文学科的这些特殊性,给语文教师提出了重大课题,语文教学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到语文教学上,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不能满足于侧重积累的“零敲碎打”,必须形成一种立足时代、全面开放、兼容实用的现代语文观。这种现代语文观要求语文教学融方法于动态的教学过程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提高学生能力比积累知识更迫切。在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量日益剧增,语文教学倘若仅仅停留在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上,无异于乌龟追兔子。怎么办?唯有“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已去试,自己去悟,形成思考和质疑的习惯,才能使他们达到融会贯通,化知识为能力。
其次,在课堂上平等“对话”,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能动的参与者,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求异,使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生个性、特性来开展语文教学,设计教案不能呆板,多设计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提供广阔的时空。课堂结构不应单调,一堂语文课不求面面俱到,力求讲透一点,讲细一点,讲深一点,最终达到讲明白一点。便于反思,便于运用,便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立足课本,拓展阅读能力。语文教学要注意拓展延伸,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在处理教材上,不能死抠教材,把知识教死了。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必须用好。在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克服“一锅炒”“一刀切”和“一言堂”。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同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交流,积淀起应有的文化底蕴,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能力,建立起应有的语文知识框架。
第四,跳出课堂,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课程,课堂与生活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作为母语,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资源极度丰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它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室,不能局限于十五分钟,不能局限于课本,要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钻出作业堆,奔向图书馆,奔赴大自然。有了大量的课外涉猎,学生知识会逐渐丰富;有了大量的生活观察,学生视野会不断开阔;有了更多的思考内容和方式,学生思维就会更为深刻与敏捷。
第五,整合与语文学科知识有联系的各学科知识,并能够结合到语文教学中来。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凡社会生活各个主要侧面,都可包括在语文教科书之中。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重视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依托
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观启示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以课堂为轴心,充分认识“大面积”“全方位”“一辈子”等概念,明白课堂必须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原则。因此,我们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读书的基本要领,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注重语文的交际性与实用性。在教学中我以课本教材为依托,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行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意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课堂培养,加强学生知识的积累,注意学生的潜能发挥,给学生提供课堂锻炼平台,在紧张的教学时间中给学生留有天地。我将教材中应用文教学、辩论、讨论、演讲、口头作文等多种听说训练纳入教学中,以专题知识为依托,开展了自主发言、自主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改变了以前学生沉默寡言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引导学生学会善于观察、感悟生活
我们语文老师除了把握好四十五分钟之外,还要带领学生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用语文”“学语文”。课内与课外是语文能力起飞的“双翼”,它们相辅相成。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四十五分钟≮不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应大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应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为此,我曾指导学生在明媚的春天,去仔细地观察、描写生机盎然的春天;我曾指导学生留意街边店铺的招牌是否恰当,是否醒目,是否喜欢,并说说各自的理由;我曾引导学生去品味生活或电视广告中的语言特色,并把好的广告语推荐给大家。有位同学高兴地说:“我向大家推荐蓝天六必治,牙好,胃口就好,身体特棒,吃饭特香”。我认为这句话非常精彩,不但简单、短小精悍,而且表达意思非常清楚明了,让人一目了然,对于胃口不好、身体欠健康的人特别有吸引力,达到做广告的真正目的,结果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我曾督促学生用本子收集订正电视广播中的错别字,并且经常提醒自己千万要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及写法;每年的春节边上,我都要指导学生收集欣赏家家户户门上贴着的春联,学习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三、博览群书,让语文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以来,没有哪位学生仅靠课堂学习就能够让自己学好语文的。学语文的根只有扎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中,扎在中外名著名篇中,从中吸取精华,加以生发,才能有所收获。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读作用,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博览群书,让语文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要采取积极引导学生合理选择阅读书籍,如《爱的教育》《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人传记》《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等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好的杂志,例如:《读者》《意林》《格言》《作文与考试》等优秀书刊,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多次遇到的生字词、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想随时记录下来。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大语文观。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文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手一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锻炼学生的胆量、气质,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情趣。譬如,手抄报、简报、课本剧、演讲比赛、辩论赛、诗歌朗诵比赛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既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极大地丰富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1物质技术层面的人文关怀
1.1.1体育建筑文化
体育设施是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校园体育建筑设施将以实体的形式展示在我们面前,在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其文化内涵。体育馆一直是学校的象征性建筑,承载着学校体育文化的教育理念,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让体育教育以一种蕴含人们的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特性的丰满形象留存于校园文化中,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世界。
1.1.2体育健康文化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从而忽视自身压力下的心身疲惫而带来的健康隐患。所以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在科学健身、运动保健、损伤及预防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有效方案,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根据个人所需,运用科学、文明、健康的手段来减轻自身压力,维护健康的身心,以一种最佳状态学习、生活和工作。一方面提高了社会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并带动更多的人健康有效率的生活,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及体育文化在大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2组织制度层面的人文关怀
1.2.1体育组织文化
在良好的制度下,人的思想和行为才会得到良好的指引,组织文化对组织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组织文化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学体育的组织架构在长期的发展中也趋于完善,如负责总体工作的是体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由校领导担任,负责体育教学、群体竞赛、课外活动等指导活动的是体育部,负责课程安排是教务处,负责学生的组织和体育社团、体育单项俱乐部的管理是学生处和校团委。分工明确的部门管理,有条不紊的工作模式都是体育教育不断发展必要的组织要求和实施措施。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学生慢慢地接受和认可这种特定的组织,慢慢地意识到组织文化下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团队意识和归属感等的群体文化,然后在潜移默化中约束自己的行为,接受组织文化独特的文化沉淀。一方面实现了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学生体育社团和单项体育协会的组织目标,另一方面更加体现了组织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1.2.2体育制度文化
大学体育教育包含各种竞赛活动,所以需要一定的制度来约束体育竞赛纪律和维护体育道德。活动都必须有制度的规定、规则的要求和场地的限制,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原则,体现出一种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一种通过体育教学和竞赛活动营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感化,让他们更有群体意识,从而完善体育文化制度。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