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语文教育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语文教育观

第1篇

1、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

2、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

3、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

第2篇

叶圣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意识到语言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人们把语言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然而他的话并未能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注意和思考。尽管吕叔湘早在60年代就曾经“代语文教师呼吁”,到了80年代,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等时代新观念的形成并在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开始从宏观的角度、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角度,来审视语言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一种被人们称为“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构思和改革方案出现了。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下设计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一体两翼。张孝纯认为,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应由三部分组成:1.语文课堂教学;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语文学习环境。实施完整的语文教学就是要: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2.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包括范文教学、参读教学、习作教学、语文考试考查等项,其中以范文教学为核心;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张孝纯说:“一体两翼,不可或缺: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起。”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思想及其设计的整体改革方案,在河北省邢台八中进行试验,结果证明是有成效的。从1983年到1993年,10年改革实践,张孝纯和他的主要助手张国生领导试验组的同志,构建了“大语文教育”从整体到局部的种种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同时还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影响不断扩大。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在此指导思想之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一、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学问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为人师者,应德才兼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让学生深知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综观古今中外,多少学问一流、拥有渊博知识的人却因德行欠缺,做尽祸国殃民之事。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能璀璨绽放当然是国之大幸。倘若灿烂绽放的是一朵罂粟,那就会成为一种灾难。因此,文化的沃土应当培育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未来之花。否则,就是教育的悲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在常规教学中,教会孩子如何判断是非荣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此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学问才能有坚实的道德后盾。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二、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进行整合,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把多读多写放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要求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针对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可见,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能力的培养看似复杂,实质上都是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运用。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在内容上和措施上有着不同之处。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宗旨是为了让少年儿童在家中能做个好孩子,在校内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家长要和教师沟通配合好,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手共进。家庭教育应当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学校则应侧重于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培养和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是和谐的一个整体。作为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枢纽,学校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教师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小学语文教师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

四、关注学生的内心和外在表现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作出判断,联合家长的力量共同教育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走上迷途的孩子得以回归正道。一堂语文课上,一个顽皮的孩子不断地给老师制造麻烦,不停地为班集体抹黑。我们不能简单地下定论:这就是一个行为习惯相当糟糕的无药可救的孩子。我们应该通过家访、电访、面谈等多种途径,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结合其他任科老师的印象,找出问题的症结,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否则,孩子的一生有可能就因为我们一个武断结论而被毁。

五、将语文与其它各学科相融合

语文学科和许多学科密不可分,在学科知识、内容方面有很多交集,有很多互补的地方。因此,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向其它学科进行多元渗透,学科间进行有效整合,是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文包罗万象,知识涵盖面极其宽泛。我们在备课时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精心捕捉学科间的“渗透点”或“留白点”,向相关学科发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逐步丰富自身的教学底蕴,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

六、重视网络的学习和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教育领域更是信息技术欣欣向荣的一方土地。一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懂得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教会学生运用网络来学习,让学生在网络中去探求不懂的知识,并学会与人交流、讨论,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作文输入电脑并打印出来。

第3篇

一、对大语文教育观的认识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又与各门学科相互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无时无处不与语文发生关系,可以说语文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就形成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学生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 无论是读文学书刊,还是读政冶的、历史的、科技的、艺术的……各种书刊杂志;无论是参加各门学科的活动,还是参加社会活动或劳动,乃至平时听广播,看电影、电视,与人交谈等等,都可以直接、间接地学习语文,都对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有益。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把那种不自觉的、无目的无计划的、低效率的学习,转化为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高效率的学习。

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它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但仅此还很不够。“向45分钟要质量”的提法有其正确的一面,那就是教师必须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但如果理解为只要用好这45分钟就行了,就有“质量”了,那又错了。课堂教学只不过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部份,尽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如离开了广阔天地,堵塞了多条渠道,只在那小小的“责任地”上下功夫,无论你怎样精耕细作,也决不可能有大的收获。科学的教育体系是一种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结构,其教育目标,只有通过多条渠道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现代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树立适应于今天信息社会大生产的大语文教育观。

二、大语文教育观的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论、实践教育论、系统教育论是支撑大语文教育的目的、手段和方法的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论认为,“素质高,有特长”的人,才是2l世纪的栋梁之才。未来学生应具备:(1)语文基础素质;(2)语文智能素质;(3)语文技术素质;(4)语文道德素质。而我们平时所教的学生,往往只追求期末卷面的成绩而忽略了对各种素质的培养。我校曾有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到电台应聘,她的微机操作能力和语文成绩都不错,但却因为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及普通话不标准而被拒之门外。所以,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应只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是应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树立起大语文教学观。

大语文教学观把“实践教育知识化”作为理论基础,是为了解决如何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素质的手段问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

系统教育论强调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大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统一;(2)重视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要求知识和智能的统一,主张教学与发展的统一;(3)重视教材内容的基本性,要求范例教学与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统一;(4)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法与学法统一,使学生沿着“主动学一会学一乐学”的方向发展;(5)重视第二阶段教学,要求第一阶段教学与第二阶段教学统一,让学生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

三、大语文教育观的实践方法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强调运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总结出如下几条经验:

l.课内除了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系统教学外,应强调语文能力训练的教学,充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采用的具体方法是:课前五分钟演讲、口头作文、课堂讨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