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交媒体的本质范文

社交媒体的本质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交媒体的本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交媒体的本质

第1篇

关键词 文字脚本 多媒体 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生理学是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之一,内容繁多,局部微观机制抽象,系统整体理论复杂,知识结构更新较快。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受到生理学教师的青睐,但是理论上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生理学的学习问题改观不大,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一些教师的生理学多媒体课件来源于网络或教师自己的简单制作,只是将书本换一种展示媒介,针对性不强,也就没有好的教学效果。一节优秀的多媒体课需要有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但是要得到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文字脚本是其核心。多媒体课件文字脚本是程序设计人员开发课件的依据,需要具有长期一线教学实践的教师与专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取舍,用文字表述出教学每一环节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下面将本教研室中医生理学多媒体课件文字脚本的制作过程做简要介绍。

1 确定使用对象、功能

多媒体不同的使用对象,如医学普本学生与专升本学生,医学普本学生初次接触医学生理学,基础知识的讲解需要更深刻、全面;专升本学生经过医院实习阶段二次接触医学生理学,需要在简练、深刻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联系临床,深化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增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因此采用材用于此两者的多媒体文字脚本的编写也不同,最终的多媒体课件也不同。不同的使用功能,如辅助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辅导,辅助教师教学需要在文字脚本的设计上侧重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讲解演示;自学辅导需要在文字脚本设计上侧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引导与创造性的培养,所以在设计多媒体课件前首要的是确定使用对象与使用功能。本次设计的多媒体课件针对中医专业普本学生,主要功能是生理学理论课教师课堂演示辅助教学。

2 确定教学目的与内容

多媒体教学是以整体课堂的优化为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非常明确,且相适应,才可以通过多媒体这种信息传输载体达到课堂的整体优化。如果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不明确,或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不相符,不管制作的课件内容多么形象、生动,学生也不可能得到教师期望的学习效果,达不到教学目的。确定使用对象后,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与使用课本,明确每章节的教学目的,同时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主要是重点与难点,这样的教学内容清晰,与教学目的相适应。此时用多媒体工具去呈现这些内容,就可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 确定选题

在明确教学目的和内容后,要确定选题,即确定哪些教学内容需要课件呈现。不加取舍每章节所有的内容都以多媒体呈现,就会使页面沉重,重点难以突出,学生感官疲劳,学习积极性降低。在生理学教学方面,课件在解决微观结构、抽象机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使微观变得具体直观、抽象变得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是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板书讲授在驾驭课堂、师生互动等方面的特点,所以如果用板书讲解更清楚或用实物演示更具体的,就不需要用课件呈现。在确定选题时主要针对板书、教具讲授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内容。例如讲解微循环通路用多媒体动画,会更加形象、直观,学生更容易学习、理解和记忆;降压反射机制则采用教师板书反射弧主要部分并讲解的方法,则会使学生跟随教师讲解,逐步理解,印象更深刻。

4 选择课件形式

课件形式是教学内容在课件中的呈现方式,课件没有固定的形式,无论是文档、视频、音频等都是课件形式,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每种课件形式都有其表达内容的优势与劣势,具体选择哪种课件形式,就需要根据表达的内容确定。如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用演示图片表示,介绍细胞膜转运功能时就可用动画的形式;在演示心脏泵血过程时不但使用动画并且加上声音,来加强泵血过程对学生的刺激,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所以在用课件授课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运用多种课件形式,达到文本、动画、声音的完美结合,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课件形式并不是用的越多越好,一次性呈现许多课件形式,学生不但不能够找到重点,而且有感官疲劳感,学习效率降低。这就要求在选择的课件形式时,不但要考虑与内容表达的相适应,还要考虑学生学习特点与感官接受能力,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 撰写脚本

撰写脚本就是把教学内容怎样在课件中表现出来的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课件的文字脚本是沟通学科教师与课件制作者思想的工具,不但要写明主要内容,还要清楚的注释主要内容通过何种课件形式怎样表达,需要具有一线资深教学经验的教师亲笔撰写。但是,撰写文字脚本不是写教案,也不是各种课件形式的堆砌,需要撰写者的想象与思考,让文字与计算机联系,最终成为课件上丰富的画面。本课件的文字脚本的撰写采用卡片的方式,写清楚内容,表达要用的课件形式以及表现方式。每个知识点一张卡片,同时设计为一个页面,清晰,有层次,利于学科教师与课件制作者的沟通。

6 课件文字脚本实例

心脏的泵血过程在在第四章血液循环中是一个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由于心脏的结构复杂,且泵血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给学生理解掌握带来难度。传统的板书课程不能清楚的呈现这一过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采用多媒体图画分解呈现与整体动态结合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表1 心脏泵血过程

一堂有质量的多媒体课需要一套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一套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需要一个个内容撰写精炼、课件应用描述详尽的文字脚本。同时,文字脚本撰写者与多媒体课件制作者要及时沟通,不断切磋改进,最终用多媒体画面贴切的表达出教学内容与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陈健.贫血课件的设计与制作.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

[2] 苏燕,孟庆健,张熙曼.多媒体CAI课件脚本的编写.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9).

第2篇

在美国,创办于2006年的社交媒体技术公司Vitrue宣布获得了第三轮1700万美金的投资,在Vitrue的SRM(社交关系管理平台)上,运营着超过2500个企业Facebook和Twitter账户,客户则包括诸如福特汽车、英特尔、麦当劳以及百思买等知名品牌,总“粉丝”数将近5亿名。其营业额也保持着将近100%的增长。

而这只是社交化媒体力量开始彰显其商业价值的冰山一角。社交化媒体公司随着Twitter、Foursquare等公司的火爆发展开始变的日益重要,任何一个商户乃至个人都越来越不敢轻视“社交化”这个名词,甚至连总统选举都要借助这个21世纪越来越重要的新媒体方式。

简单的来说,凡是利用社交网络和社交关系进行营销和口碑相传的媒体,都可属于社交化新媒体。而微博、LBS、团购则将这种营销方式的影响力做到了极致。通过社会关系的传播力量,就可以轻易的影响和传播一个品牌乃至一个大企业的形象和口碑,超过过去以往的任何一种媒体,潜力可以大到让每个商业实体难以忽略。

团购与社交化媒体

而国内热衷于社交化媒体营销的平台并不多,比较出名的也只有大众点评(点评+团购+切客)、糯米网(SNS+团购)、大鹅网(团购+切客+微博)、拉手(团购+切客)等少数几个成功案例。

而说到团购,就不得不提目前已经出现的团购市场交易量下降但是广告额却剧增的尴尬局面,即便是像拉手、美团这样的大团也不得不追求创新或增加更多的团购品种来缓解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回归本质,来思考团购作为一种社交化媒体的本质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团购始于美国的Groupon,最初追求的是一日一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媒体形式。但到了中国以后,在利润的追逐下,一日多团、疯狂扩张就成了本土的特色,最终影响了用户体验,并且并没有给本地商家带来忠实用户,这也是当初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不看好团购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团购的另一个主要缺陷就是无法带来长期的品牌效应,盲目的追求一次性的消费人数最终并没有带来忠实的客户,更无法做到长期的口碑传播。

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国内最早经营社交化媒体平台的大鹅网给出了很好的创新思路:大鹅网利用团购+切客(地理位置社交)的“打包”营销方案模式,注重跟商家的长远合作和解决方案,帮助本地服务的商家寻找周边的潜在长期消费用户,而不是只追求单次的关注和购买数量;并且还通过跟品牌厂商的团购+微博的合作模式,帮助商家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开通国内七大社交网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等)的粉丝账户并且积累粉丝的长期关注,而商家只要通过大鹅网的商家微博就可以轻松同步到所有的七大微博上与粉丝进行互动,这无疑已经成为一种长短期兼顾的营销解决方案,也让大鹅网开始赢得了风投的关注和青睐。

而点评网则将自己传统的点评功能融入到了团购和切客当中去,对比单一的团购平台,点评网更有稳定的用户人群和商家信息,在2011年的团购竞争中,点评网无疑是具有很强优势的赢家,也是社交化媒体营销的成功案例;而与此同时,国外的点评网YELP也宣布月用户突破了5000万,这也再次证明了依靠社交和互动来进行营销的平台越来越受到用户和商家的喜爱。

第3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我国互联网2.0化的推进,社交游戏作为拉动用户,保持用户粘性的手段已然过时,必须向注重用户社交关系的改变。社交网络平台如何能够让用户活跃度继续保持强势,已经成为了“升级换代”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开心网的此次改版就是这样的尝试。

社交平台遭遇先热后冷

从2009年到2010年,以偷菜为代表的社交游戏风靡大江南北。但是一阵风吹过之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很少的人对偷菜这种游戏“感冒”了。

短短两年过去,“偷菜”已成为网民的回忆,大多数玩家不会沉溺在一种游戏当中,社交游戏对于玩家都是先“热”后“冷”。Alexa数据显示,开心网的每百万人访问用户数比,从2010年年初的近1.2到如今的0.26,两年多时间跌去约78%。百度指数也显示,开心网的用户关注度由最火爆时的超80万回落到现在的5万多。

其实,不少社交网络平台都遭遇着“被遗弃”的尴尬。人人网也遇到了被“冷遇”的问题:曾经的用户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失去对人人网交友的兴趣。新浪微博也遇到了因为界面单调而遭遗弃的问题。从曾经的“全民偷菜”爆炸式发展到现在玩家关注度暴跌;从曾经的“经常上人人关注好友”到现在的“不在像以前那样感冒”,诸如开心网等社交网络平台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困局。

社交网络竞相升级,提高用户互动性

以偷菜、抢车位为代表的社交游戏已经成为过去,这也符合社交游戏的规律。专家指出,社交游戏的生命周期大概就只有一年左右,偷菜游戏肯定会被其他新事物取代。社交网络平台必须变化以重新获得网名的“心”,各大社交网络平台必须相继“出新”。姑且将这些“出新”认为是一次升级,但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变化,都是为能挽回网民的流失,再一次抓住网友的心,也能让网络社交平台发展更壮大。

最先出现变化的是人人网,今年6月份,人人网“人人iPhone梦想版”,“梦想版”突出在线好友的动态和与好友交流的便利性,即突出于好友互动的便捷。人人网方面表示,此次改版有超过100项的功能改进,从版面上来看,将首页的交互模式由九宫格改为侧栏导航,方便网友与自己的好友进行交流。此外还大幅度增加版块内容,包括更加人性化的框、环形菜单,快捷评论、智能语音输入、动态表情等。

与人人网一脉相承,开心网的改版也突出网友与自己好友交流的便利,在个人新版首页顶部,“写记录、传照片、记心情”代替了原来的“活动”与“话题”。新版个人首页加强了对用户UGC的激励,也加强了对用户间互动的鼓励,如突出了好友过生日送礼物、好友照片的位置,希望用户多发照片,多发记录,鼓励好友间增加互动,如互相评论照片、生日送祝福等,强化了用户间可能产生的互动的引导。这些都是注重社交关系的转变,加强好友的在线交流以保持网民的粘性,而不再是一味的用社交游戏。

专家指出,社交游戏又有其独特性,一旦某个用户流失,他的朋友也会离去,这就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更大规模的用户流失。为避免这种情况,此次改版就明显地突出了用户的社交体验,而不再以主打社交游戏来吸引玩家。人人网、开心网等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从自身实际出发,当偷菜等应用不再吸引的时候,及时加入新的元素吸引用户继续参与,增加用户活跃度。业内人士称,社交游戏传播模式,社交的核心在于构建用户之间的人际网络,以人际网络来吸引用户。

回归最本质的社交关系

社交游戏或许是加强用户粘性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但是手段会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而失去作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各大网络平台的社交游戏不盈利情况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以开心农场为代表的社交游戏在中国进入低迷期,从全球来看,社交游戏都开始走下坡路。今年二季度,为Facebook开发社交游戏的Zynga亏损了2281万美元,股价由上市时的10美元下跌到不足3美元。老牌游戏厂商EA也陆续关掉了一些在Facebook上的社交游戏。受社交游戏泡沫破灭的影响,Facebook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

业内人士指出,开心网和人人网在短时间内进行改版升级,除了适应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需求外,针对性“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在众家社交网络平台中已经达成了“共识”。回归最本质的社交关系,满足用户的互动、交流需求,这将是下一阶段社交网站的发展方向所在。开心网也于8月16日了自己研发的手机游戏《农场也疯狂》,并正式登陆App Store,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诸如此类《农场也疯狂》等小游戏,可以很好地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对用户的网络社交是一个很好地补充。相关专家指出,此类游戏当中,在拥有社交关系后,与同伴分享成就,在游戏中互动、比赛,则将增加更多的乐趣,而不会如PC平台的客户端网络游戏一样让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注重用户的社交体验,回归社交本质也是网络社交的发展趋势,不管从网络社交本身来看,还是从社交网络平台的盈利上来看都已表明了这一点。对于网络社交本身来说,加强用户粘性的核质还是好友之间的互动交流,以这种互动交流为基础,用户的数量才能增加,社交网络平台才会盈利。(来源:通信信息时报 文/吴康乐)

《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

第4篇

社交需求的痛点是提高沟通质量

作为一款社交应用的设计者,桔子热线CEO徐伟凡认为从最早的短信、电话,到QQ、MSN、微信、微博等等,社交需求的本质没有变化,他说:“其实是人们解决社交需求的方式变了,从简单变得丰富,人与人之间信息类型也更多样化。其本质是获取信息的方式从过去的单一目标的媒体聚合内容,变成了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起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化媒体网络。”

徐伟凡描述道,“社交方式的变化产生了一个很直接的结果,那就是每个人获得信息的方式会更加的高效,而获取的内容和社交的对象也会和自己的喜好更匹配。由此也导致了一个现象――一个有价值的内容或者说是有影响力的内容的传播速度会非常快。”所以当下社交产品所要思考的是如何解决消费者对于提高社交过程中沟通质量的痛点。

只想让你安静聊天的社交应用

徐伟凡向《广告主》杂志记者介绍道:“桔子热线主打的社交形式是一对一的实时语音,这是因为比起同类型的陌生社交产品的话,一对一的实时语音会更容易把人带进一个社交的环境中,这样有助于用户在社交活动初期更好的破冰,也让人感觉更真实,给用户打造一个更有想象空间的交流环境。”

作为一款陌生社交产品,桔子热线打破来其他陌生社交应用典型的沟通方式,即用户之间先通过发送图文加好友才可以进行更多富媒体的操作,“但我们在功能规划上,一开始就鼓励用户先产生一个匿名的随机通话,这样可以先听到对方的声音,然后有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或者有了好感度之后再成为好友。成为好友之后才可以更进一步的连接。”徐伟凡说:“一对一的语音成为了桔子热线用户沟通的前置条件,而不是像某些陌生社交产品上喧嚣的社交环境,不管是谁都可以给你打招呼从而给用户进行骚扰。”

在徐伟凡的构想中,桔子热线要营造的产品生态和氛围就是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用户可以安静地找个人来聊天,他说:“这样的环境下,你想要做一个安静地美男子或者是小公主都可以。”

用质量分级机制维护用户体验

在采访中,徐伟凡告诉《广告主》杂志记者,目前在陌生社交产品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大多数的男性用户很难或者基本找不到女性用户建立社交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桔子热线开发了一个用户质量分级过滤的机制。

徐伟凡说明道:“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陌生人社交平台上,男性比例都远大于女性,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具有显性的陌生社交需求的女性用户数量本身就比男生少;另外一个就是用户生态的问题了。因为陌生社交产品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因此会出现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这个‘劣币’指的就是一些低俗内容或者是‘质量不高’的男性用户,‘良币’就是指那些高质量的女性用户。这些低质量的男性用户会‘吓’跑那些高质量的女性用户,尤其是当一些女性用户还不太了解这样一款匿名社交产品时,就会以为匿名社交产品都是给一些行为不端的人使用的,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高质量女性用户越来越少,而低质量男性用户却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一个无法逆转的恶性循环。”

第5篇

互联网演变经历了三个过程,即从Web1.0的门户,到Web 2.0的搜索,再到今天Web3.0的SNS双向互动的社交网络。不少人认为互联网真正的核心有两点:一个是云上的,随时可以随用户而改变;第二个是数据驱动。

这种定义反映出业界对互联网的认知欠缺:首先,连接、随用户而改变、数据驱动,抑或“口碑传播”(Word of Mouth),这些概念都是美国几十年来营销界最常见的概念,互联网思维本身并无新意,这也是为何互联网思维自诞生以来遭诟病的原因。更本质的问题是:Web3.0的出现是否改变了市场营销的游戏规则?互联网思维是否可以落实到有章可循的科学战略?

被夸大的互联网思维

实际上,互联网思维或者社交媒体营销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即便在鼓吹“口碑”可以颠覆一切的今天,美国著名媒体营销研究公司Keller Fay Group和Kantar Media仍发现90%以上的“口碑”是通过线下口口相传的。

最近,很多纯电商品牌都在设立线下的体验,阿里和腾讯目前的竞争从线上转向移动端和O2O。随着虚拟经济慢慢走向实体化,线上线下的融合才是关键,因为社交媒体营销严重缺乏有效精确的衡量机制,难以预测和控制舆论效果,而且也很难量化投资回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何计算回报?是微博、微信上增长的粉丝数量和评论吗?还是收入增长吗?如果收入得到增长,那么究竟是新粉丝带来的消费,还是老粉丝的重复购买?有多少是网上促销对价格的需求弹性,又有多少是社交媒体互动带来的精准定位?若没有高质量的数据消费链和研究理论指导,这些问题都无从回答。

互联网思维不能包治百病,它并不意味着所有陷入运营危机的传统行业,一旦引入这种思维,就立刻转危为安,也不意味着那些暂时成功的案例可以复制。单纯靠用户量与活跃度的商业模式终究会难以持续。

这也是社交媒体营销狂热在美国渐渐退潮,人们开始回归思考营销更本质问题的原因。一部分人认为,互联网改变的是产品、服务和传播通路,但是并未改变商业的基本运行规律。另一部分人认为,互联网解构了传统的营销概念,形成了独有的产品思维和媒体传播结构,促发了一系列有别于以往的消费者心理决策过程。

现在仅仅处于大互联的初期,真正的3.0时代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每个个体时刻联网、按需供给、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以顾客为中心”市场导向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互联网思维涵盖了营销中方方面面的沟通、公关、数据、优化、研发和客户管理,渗透到企业运营的整个价值链中。但互联网有别于传统营销模式的,首当其冲是其特有的媒体属性。

本质是“赚来的媒体”

在Web3.0社交媒体营销中(譬如企业官方博客,微博、微信账号),品牌自己仍拥有控制权,即“自有媒体”(Owned Media)。Web2.0搜索和广告则是品牌付钱买来的媒体,“付费媒体”(Paid Media),目的是吸引眼球增加讨论。

互联网思维更像是“赚来的媒体”(Earned Media),即把控制权下放到消费者手中,它意味着让你的品牌进入免费媒体中,通过社会媒体创造透明且永久的口碑,而不需要靠有媒体的控制或者付费的广告推介。这是一种双向的倾听与反馈,是企业自有媒体和付费媒体高效协同催生的良性循环。在美国营销预算平均被削减20%的经济衰退时期,尤其对创业者来说,这种直接与潜在消费者进行长期沟通交流的能力弥足珍贵。

互联网思维或者说赚来的媒体不会彻底取代自有媒体和付费媒体,但不同媒体的功能和重要性将不断变化。如果企业思考应该使用哪一种媒体,答案是互联网环境下,一切皆是媒体,用自有媒体和付费媒体来产生内容引导传播,服务于赚来的媒体,这样一个有机的媒体组合才最为重要。

付费媒体并没有像很多人预测的那样走向衰退,而是以其及时性和规模性演变成为催化剂来引爆讨论点。自有媒体(Web 1.0)角色转变为内容提供方(Content Provider)。“赚来的媒体”则需要品牌与客户的长期互动,并在互动数据中了解用户信息需求,进一步细分定位市场。

如果没有自有媒体和付费媒体的坚实保障,没有与消费者建立长期双向的沟通互动基础,那么当危机出现时,很容易发生不可控局面。企业要学习的是,不要在“赚来的媒体”上无法接受负面评论,聪明的营销公关要学会去倾听回应,树立正面形象,扭转不利言论,因为有争议才有流量,有流量才有持续的眼球。

互联网思维是科学战略

那么在“赚来的媒体”时代,“赚”是运气吗?为什么有些产品内容传播得更广?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乔纳·伯杰(Jonah Berger)说过,“红”并不是运气,而是科学战略。

让我们看两个在美国和美食营销有关的例子。Cronut(可颂甜甜圈)是刚被发明的一种Croissant(可颂)与Donut(甜甜圈)的综合体,纽约街头凌晨3点就排满了长队,抢购这种限量供应的甜点,黑市价格更是从5美元炒到了100美元。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秀自己抢来的Cronut,并视此为潮流。另一个故事是搅拌机厂商Blendtec的CEO上传一段视频:他把自己的iPhone丢到了搅拌机里!结果Blendtec公司销售额随即暴涨700%。

饥饿营销、社交媒体、名人效应,我们似乎可以简单总结出病毒式传播的“点”。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使用微博、微信与潜在客户群沟通,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方式、策略可以让产品传播得更好?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不是“网”,而是“人”,是顾客的心理决策过程。乔纳·伯杰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6条让产品得到口碑传播的战略,即社会货币、扳机、情感、公共、实用性和故事。

1.社会货币

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传播的内容是富有流通价值的社会性货币(Social Currency)。媒体的“通货功能”与货币一样,在于将潜在信息或价值显性化,使之具有可观察性,转化成全社会可见、可观察、可理解的符码上。人们可以在传播这种货币的过程中得到社会认可和心理满足。比如说,人们都喜欢让自己看起来更好的东西,所以网上广为流传的图片往往是美食,旅游和包包等。

这是营销者需要学习应用的重要一课。很多企业盲目地在Email或微博中鼓励顾客分享转发,可是信息内容却苍白无力,与消费者社会心理需求脱节。适当提高社会货币的价值,将有效提升顾客参与积极性。

2.扳机

扳机意为传播内容需要简洁易记,可以让顾客脱口而出。如同在超市里消费者目光及双手所及的货架销量最好,传播媒体的有效性与它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是正相关的。越容易被记住的内容,就越容易被分享。

3.情感

品牌和沟通都讲究拟人化,情感化。营销研究发现,带有情感,尤其是正面情感的内容会获得更多分享。正面情感将为品牌带来一种难以复制的无形资产。虽然其他品牌可以通过短时间密集而炫目的炒作来传播其理念和情感诉求,但是最终无法切入人心的情感终究会成浮云。在Web3.0时代,情感交流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变得更为直接与细微,甚至具体到每一条信息。

4.公共

公共即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传播学者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说:“货币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原有互动模式的杠杆原理就被悬置起来。于是,劳动能够存储和撒播,超越了原来的局限。”与货币一样,媒体兴起同样促进了社会的理性化及大规模的人际互动,有力地整合了社会。最大化制造公共关注点,可以催化互联网时代的互动参与。

5.实用性

实用性意味着相关性,意味着你有多了解消费者需求。为什么像“养生宝典”,“10个小动作帮你告别小肚子”这样的标题往往得到最多分享?因为这种总结性和功能性内容让消费者最直接看到价值。另一种方式则是把内容与折扣信息相结合,如转发即可获抽奖机会,但这种没有与产品本身紧密结合的价格优惠,长期下来往往不利于培养重视价值的忠实客户群体。

6.故事

最好的营销公司都是讲故事的高手。营销者当然可以选择每次讲一个故事——新鲜的内容可以引发订阅者更大的关注。另一种方式则是从大局出发,思考品牌的定位与消费者的沟通,确保每次的故事都围绕着同一个品牌主题,然后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工具方式来打动消费者。

第6篇

互联网演变经历了三个过程,即从Web1.0的门户,到Web 2.0的搜索,再到今天Web3.0的SNS双向互动的社交网络。不少人认为互联网真正的核心有两点:一个是云上的,随时可以随用户而改变;第二个是数据驱动。

这种定义反映出业界对互联网的认知欠缺:首先,连接、随用户而改变、数据驱动,抑或“口碑传播”(Word of Mouth),这些概念都是美国几十年来营销界最常见的概念,互联网思维本身并无新意,这也是为何互联网思维自诞生以来遭诟病的原因。更本质的问题是:Web3.0的出现是否改变了市场营销的游戏规则?互联网思维是否可以落实到有章可循的科学战略?

被夸大的互联网思维

实际上,互联网思维或者社交媒体营销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即便在鼓吹“口碑”可以颠覆一切的今天,美国著名媒体营销研究公司Keller Fay Group和Kantar Media仍发现90%以上的“口碑”是通过线下口口相传的。

最近,很多纯电商品牌都在设立线下的体验,阿里和腾讯目前的竞争从线上转向移动端和O2O。随着虚拟经济慢慢走向实体化,线上线下的融合才是关键,因为社交媒体营销严重缺乏有效精确的衡量机制,难以预测和控制舆论效果,而且也很难量化投资回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何计算回报?是微博、微信上增长的粉丝数量和评论吗?还是收入增长吗?如果收入得到增长,那么究竟是新粉丝带来的消费,还是老粉丝的重复购买?有多少是网上促销对价格的需求弹性,又有多少是社交媒体互动带来的精准定位?若没有高质量的数据消费链和研究理论指导,这些问题都无从回答。

互联网思维不能包治百病,它并不意味着所有陷入运营危机的传统行业,一旦引入这种思维,就立刻转危为安,也不意味着那些暂时成功的案例可以复制。单纯靠用户量与活跃度的商业模式终究会难以持续。

这也是社交媒体营销狂热在美国渐渐退潮,人们开始回归思考营销更本质问题的原因。一部分人认为,互联网改变的是产品、服务和传播通路,但是并未改变商业的基本运行规律。另一部分人认为,互联网解构了传统的营销概念,形成了独有的产品思维和媒体传播结构,促发了一系列有别于以往的消费者心理决策过程。

现在仅仅处于大互联的初期,真正的3.0时代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每个个体时刻联网、按需供给、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以顾客为中心”市场导向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互联网思维涵盖了营销中方方面面的沟通、公关、数据、优化、研发和客户管理,渗透到企业运营的整个价值链中。但互联网有别于传统营销模式的,首当其冲是其特有的媒体属性。

本质是“赚来的媒体”

在Web3.0社交媒体营销中(譬如企业官方博客,微博、微信账号),品牌自己仍拥有控制权,即“自有媒体”(Owned Media)。Web2.0搜索和广告则是品牌付钱买来的媒体,“付费媒体”(Paid Media),目的是吸引眼球增加讨论。

互联网思维更像是“赚来的媒体”(Earned Media),即把控制权下放到消费者手中,它意味着让你的品牌进入免费媒体中,通过社会媒体创造透明且永久的口碑,而不需要靠有媒体的控制或者付费的广告推介。这是一种双向的倾听与反馈,是企业自有媒体和付费媒体高效协同催生的良性循环。在美国营销预算平均被削减20%的经济衰退时期,尤其对创业者来说,这种直接与潜在消费者进行长期沟通交流的能力弥足珍贵。

互联网思维或者说赚来的媒体不会彻底取代自有媒体和付费媒体,但不同媒体的功能和重要性将不断变化。如果企业思考应该使用哪一种媒体,答案是互联网环境下,一切皆是媒体,用自有媒体和付费媒体来产生内容引导传播,服务于赚来的媒体,这样一个有机的媒体组合才最为重要。

付费媒体并没有像很多人预测的那样走向衰退,而是以其及时性和规模性演变成为催化剂来引爆讨论点。自有媒体(Web 1.0)角色转变为内容提供方(Content Provider)。“赚来的媒体”则需要品牌与客户的长期互动,并在互动数据中了解用户信息需求,进一步细分定位市场。

如果没有自有媒体和付费媒体的坚实保障,没有与消费者建立长期双向的沟通互动基础,那么当危机出现时,很容易发生不可控局面。企业要学习的是,不要在“赚来的媒体”上无法接受负面评论,聪明的营销公关要学会去倾听回应,树立正面形象,扭转不利言论,因为有争议才有流量,有流量才有持续的眼球。

互联网思维是科学战略

那么在“赚来的媒体”时代,“赚”是运气吗?为什么有些产品内容传播得更广?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乔纳·伯杰(Jonah Berger)说过,“红”并不是运气,而是科学战略。

让我们看两个在美国和美食营销有关的例子。Cronut (可颂甜甜圈)是刚被发明的一种Croissant(可颂)与Donut(甜甜圈)的综合体,纽约街头凌晨3点就排满了长队,抢购这种限量供应的甜点,黑市价格更是从5美元炒到了100美元。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秀自己抢来的Cronut,并视此为潮流。另一个故事是搅拌机厂商Blendtec的CEO上传一段视频:他把自己的iPhone丢到了搅拌机里!结果Blendtec公司销售额随即暴涨700%。

饥饿营销、社交媒体、名人效应,我们似乎可以简单总结出病毒式传播的“点”。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使用微博、微信与潜在客户群沟通,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方式、策略可以让产品传播得更好?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不是“网”,而是“人”,是顾客的心理决策过程。乔纳·伯杰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6条让产品得到口碑传播的战略,即社会货币、扳机、情感、公共、实用性和故事。

1、社会货币

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传播的内容是富有流通价值的社会性货币(Social Currency)。媒体的“通货功能”与货币一样,在于将潜在信息或价值显性化,使之具有可观察性,转化成全社会可见、可观察、可理解的符码上。人们可以在传播这种货币的过程中得到社会认可和心理满足。比如说,人们都喜欢让自己看起来更好的东西,所以网上广为流传的图片往往是美食,旅游和包包等。

这是营销者需要学习应用的重要一课。很多企业盲目地在Email或微博中鼓励顾客分享转发,可是信息内容却苍白无力,与消费者社会心理需求脱节。适当提高社会货币的价值,将有效提升顾客参与积极性。

2、扳机

扳机意为传播内容需要简洁易记,可以让顾客脱口而出。如同在超市里消费者目光及双手所及的货架销量最好,传播媒体的有效性与它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是正相关的。越容易被记住的内容,就越容易被分享。

3、情感

品牌和沟通都讲究拟人化,情感化。营销研究发现,带有情感,尤其是正面情感的内容会获得更多分享。正面情感将为品牌带来一种难以复制的无形资产。虽然其他品牌可以通过短时间密集而炫目的炒作来传播其理念和情感诉求,但是最终无法切入人心的情感终究会成浮云。在Web3.0时代,情感交流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变得更为直接与细微,甚至具体到每一条信息。

4、公共

公共即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传播学者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说:“货币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原有互动模式的杠杆原理就被悬置起来。于是,劳动能够存储和撒播,超越了原来的局限。”与货币一样,媒体兴起同样促进了社会的理性化及大规模的人际互动,有力地整合了社会。最大化制造公共关注点,可以催化互联网时代的互动参与。

5、实用性

实用性意味着相关性,意味着你有多了解消费者需求。为什么像“养生宝典”,“10个小动作帮你告别小肚子”这样的标题往往得到最多分享?因为这种总结性和功能性内容让消费者最直接看到价值。另一种方式则是把内容与折扣信息相结合,如转发即可获抽奖机会,但这种没有与产品本身紧密结合的价格优惠,长期下来往往不利于培养重视价值的忠实客户群体。

6、故事

最好的营销公司都是讲故事的高手。营销者当然可以选择每次讲一个故事——新鲜的内容可以引发订阅者更大的关注。另一种方式则是从大局出发,思考品牌的定位与消费者的沟通,确保每次的故事都围绕着同一个品牌主题,然后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工具方式来打动消费者。

第7篇

社交真的能为电商所用么?我们今天来拆解一下,看看社交与电商在本质上到底是什么关系。

熟人关系与电商

熟人关系与电商,谈得最多的就是微商了,关于微商这个话题一直被摆在了风口浪尖,很多人说的就好像阿里巴巴马上就要不行了,用户都要从淘宝转到微信里买东西了。

但是截至目前,我们真的看到有任何从微信里面崛起的电商品牌了吗?而一个平台不能帮助一个品牌完成传播和塑造,那就不能被看成是电商平台。

最近微信在小范围测试一个功能,屏蔽在朋友圈发广告的朋友部分信息,微信根据大数据来帮助用户过滤掉朋友发的广告信息,让朋友圈变得更纯净,而这也是给微商泼的一盆冷水。

朋友圈是熟人的封闭圈子,在这些关系链中普通商品是很难构成传播的,比如你一个朋友今天买了一双鞋发朋友圈你觉得不错你也买了,但是明天他买了一件衣服你觉得不好看就不跟着买,后天他再买一条裤子你也觉得不好看,也不跟着买了。

也就是说,朋友圈的这种熟人关系能够为普通品牌带来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一个新兴品牌是无法通过这样封闭的朋友圈进行海量传播的,必须是通过开放平台才可以,能够进行海量传播的电商案例都是类似集赞换物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用户出于对某品牌的忠诚,而是非理性的贪婪,不可持续。

其次,你如果在朋友圈发像苹果手机、小米手机这样的品牌商品,是能够给周围人造成一定影响的,但是造成影响的并不是你,而是这些品牌本身,它们已经在朋友圈之外对所有人进行了轮番营销轰炸。

所以,朋友圈的这种封闭形态是强关系弱影响力,只能够为电商带来长尾后端的小流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社交电商要想成功最终还是要回到弱关系强影响力的本质,而微信如果要做电商一定不会在朋友圈,很可能是借助H5的WEB端页面这样更轻的方式来建立一个开放式平台。如果在这个平台中社交依然存在,那一定是陌生人关系,这会像微博和淘宝的结合。

当然,对于以上这么一种社交电商的设想,我还是存有疑问的:作为一个理性人,如果我要买一个东西,为何需要去跟人社交?这是不是在增加我的购物成本?我要做的其实就是挑选商品,查看评论,仅此而已。通过社交能够达到相同效果并且还让我的决策更高效吗?

关于熟人社交电商,腾讯要做其实早就可以了,当时被炒得比较火的就是QQ空间和拍拍的天作之合,现在又轮到了微信,但是腾讯最终也没将QQ空间和拍拍绑在一起,因为腾讯也看得很清楚,熟人社交电商是强关系弱影响力,社交电商要成功,需要的是弱关系强影响力。

所以,没有开放式平台,光依靠朋友圈无法构成新兴电商品牌的海量传播,能在朋友圈构成大量传播的都只是抓住人性底层的贪婪,不具备可持续性,比如传销、集赞送东西等等。社交电商如若成立的话,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开放,并且还要让原来的购物效率变得更高效。

兴趣社交与电商

再说下社交APP,兴趣社交这东西我之前说过,本质上还是以前PC时代的BBS,没有任何区别,以前叫“IP”的,现在叫“日活”,以前叫“版主”的,现在叫“运营”。

那么以前的兴趣BBS是怎么赚钱的呢?广告、百度联盟、谷歌联盟、阿里妈妈联盟、线下商家等各种合作。

现在的社交APP怎么赚钱呢?广告,还是广告,各种合作广告。赢利方式没有什么变化。

这里可能有人会反对,社交是可以直接进入电商的,比如辣妈帮之前是做母婴社交的,现在直接做了一个母婴商城,这就是社交到电商的最好案例。

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我们要看到用户聚集在这个APP里面纯粹为了某些兴趣来交流的,并不是为了来买你的商品。从根本上来讲,像辣妈帮这样的APP只不过是把原来的广告位全部给了自己而已,给平台导入流量。

垂直电商这个模式要想做好,还是要依靠电商本身,流量支撑只是一部分,说到底用户在你这里是要社交而不是买东西,所以本质上依然只是电商,是服务、渠道等一系列落地的相关能力,和社交没关系,和导流有关系。

所有具有可持续性价值的工具类APP的风口机会已经全部结束,但社交领域永远不受影响也不会结束,兴趣社交要想变现,依然只能依靠广告。我要质疑的,是否某些社交APP的用户价值目前都被过分高估与放大?

所以,兴趣社交变现上还是要依靠广告,和电商无关。

围绕产品的社交与电商

兴趣社交的用户只是围绕兴趣所以变现很难,但是当所有用户围绕的是某个产品,那就会爆发出极大的力量,而这样的模式才是最为值得投资的。国内找来找去,这种模式其实也就小米一家独树一帜。

早期MIUI论坛的用户都是冲着MIUI这个安卓手机ROM而来,都在不断围绕着这个产品进行各种讨论,有着很庞大的积累,而小米随后推出手机自然也是顺水推舟。这是一种真正的参与感,用户都在真心希望这个产品越来越好,而不仅仅是跑到论坛上来向客服反馈问题。

小米像一颗扎根互联网的大树,它会出现在任何地方,微博上有小米,某个手机论坛版块中有小米,QQ空间里有小米,QQ部落中有小米,百度贴吧中有小米……小米不放过任何一个平台,不放过任何一个用户参与讨论小米的地方,所以围绕产品的社交威力巨大,让用户购买自己的产品是轻而易举的。

当然这种模式也不是对所有产品都适用,手机属于比较高频科技类产品,可以很好地迭代升级,有话题。目前在这种模式上做得比较好的也就是极路由了,极路由也是可升级的科技类产品,但是频率不高,普通用户不会像对待手机那么狂热般一样对待路由器。

小米这种模式,本质还是因为产品具有高度可迭代性,可变化,有话题衍生性。但是像传统的产品,比如可口可乐、肯德基这类,除了偶尔推出一些新品,不会有太多变化,也就很难做成此类模式。它们只能自己在微博和微信上成为一个输出内容的媒体,来寻求更多的曝光,这是营销。

红人与电商

红人,说白了就是媒体,红人们必须持续输出新内容,用户是来看你输出的内容的,不是来买你产品的。而这一模式也决定了红人无法利用自身影响力来建立垂直电商,红人只可能利用自身影响力为商家做广告代言。

截至目前,还没有看到过一个红人明星仅仅通过自身影响力就把自身电商品牌做起来。罗永浩微博大概有1100万粉丝,但是锤子手机,到2014年底也就只有12万部。崔健、韩庚也做定制手机,但是没卖出多少。这些更多属于明星纪念品,红人变现只能依赖广告代言,红人到电商的这种模式,看起来并不那么可行。

所以,电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质量本身,红人代言只是营销手段,一种导流方式,红人影响力是不可能直接就将电商做成的。

第8篇

即使谷歌拓展其JavaScript和Flash的能力,AJAX对于不变的URL结构来说仍存在问题。即使微软的Bing向本地、购物、旅行以及保健等垂直搜索市场进军,其获得的市场份额肯定不会是来自谷歌的。即使Wolfram测试版本的推出加速了雅虎360的关闭,博客正在向GeoCities渗透,搜索仍是网络上一种主要的活动。

从本质上讲,搜索自身不会发变改变。在这场开发风暴中,没有出现运算规则的升级,尽管运算一直在幕后变化。在美国,有近一半的人每天仍在使用搜索引擎,他们许多人只查询相关的信息。

相关性仍是许多搜索引擎的最主要目标,如果它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朝着这个目标,SEO的基础仍未发生变化。

SEO仍未发生根本变化。它仍基于开发搜索友好型网站结构,围绕出色内容吸引内部链接,提高可信度,增强用户交互性。

但是,SEO需要更有预测性,有能力影响在任何搜索结果网页中出现的头10个结果。当为SEO取得成功制定战略时,这是需要调整的一种战术。

现在,我们必须寻找开发相关富媒体结果的机会,提供网站链接、本地列表、图像、新闻列表以及档案等。为实现这一目标,博客和社交媒体就必须成为其一部分。

开始SEO活动是,头一个问题就是:从哪儿开始?第二个问题:如何开始?第三个问题:何时开始。

首先,要从博客开始问自己五个问题。博客提供了强大的平台,为你提供了广阔的社交空间。如果你花费时间和精力优化博客内容,则你就能为新用户提供新的、排名好的搜索结果。当你把博客作为在线媒体联合体一部分时,向不同的社交市场进军就更为容易。

如果无要急于建立社交媒体,在你潜伏之前可以进行跳跃。你不必要在100个不同的社交空间建立交互活动,但你如果想代表在线品牌的可信度,就必须加速进入一些空间。当你实现飞跃后,你就可以潜伏了。

当你决定锁定哪个社交媒体来优化你的在线活动时,要考虑你要接触的不同用户群体。如此做,可以帮助你决定从哪儿开始,你需要将什么档激活。没有明确定向用户,就没有办法为用户提供有吸引力的对话或是内容。

我们也需要考虑什么活动会从定向用户中产生最佳的反应,以便于决定如何发动交互活动。最终,你必须有多个定向目标和一个小众用户群体。

根据社交空间和特定的用户,你进入社区的方法各异。同时,在你进入社交空间前,有一些普遍的准则你需要知晓。

社交媒体各不相同,加入一个社交媒体社区并非是正确的,你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声音。

第9篇

但我们也应看到,社交媒体招聘仍存在着诸多短板。比如,企业的形象宣传及招聘要求,是否能直接吸引那些真正的优质人才?而应聘者在社交媒体中展示的个人形象,又有多少可拿来作为人才鉴别的可靠资料?

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我们发现,尽管许多知名企业在Facebook、Linkedin等网站上投入颇多,但仍无法找到他们真正想要的那部分人才,即招聘的针对性仍然较低;同时对应聘者来说,在社交媒体上找到的工作,也有很多其实是他们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出现这些误差的原因何在?

在我看来,企业在社交媒体上做宣传更像是进行一些小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企业为应聘者提供图文或视频,而应聘者则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企业的价值观做出判断。显然,这个过程对双方来说,都无法实现“信息对等”。企业不能有效地判断应聘者,应聘者同样不能了解到企业的更多信息。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破解这个难题呢?

首先,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文化做出表达,这更有助于招聘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次,制作一份精密的“情境判断测评表”(Situational Judgement Test),并付诸实施。具体而言,企业可让应聘者去经历某种特定情境,并提供若干选择,然后查看应聘者是如何决策的,以及决策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理由。

如果企业的决策方式与应聘者的答案高度匹配,那么这样的人才无疑是企业最为需要的。但在现实中却常常不是这样,因此二者都需要陈述各自的工作状态以及决策原因,这不管对企业还是应聘者来说,都能有效判断到底对方是不是适合自己。因而,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再次,提供可靠的“现实工作预览”(Realistic Job Preview)。这样应聘者就能通过在线互动体验的方式,迅速了解企业的工作方式以及岗位技能要求。这有助于他们做出决定是否继续申请该职位,而对企业来说,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对该岗位真正有兴趣的潜在雇员。

“现实工作预览”可直接植入企业官网,或Facebook、Linkedin等社交网站。这样应聘者在浏览相关岗位时,就能获取情景模拟题目,同时也能增加招聘的有效性。不久前,我曾帮助一家英国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做招聘测试。结果我发现,在未植入“现实工作预览”前,仅有50%的应聘者参加面试;而在植入此程序后,针对性迅速增强,接近90%的候选人都前来参加面试。

第10篇

现在,美国最大的零售经纪业务商――摩根士丹利美邦,可能将是第一个允许其经纪人使用Twitter的重量级财富管理公司。

根据路透社获得的一份内部纪要:摩根士丹利美邦将尝试率先允许600名经纪人几乎无限制的使用专业社交网站Linkedln、有限制的使用微博网站Twitter。该计划希望在六个月内覆盖到该公司的全部17800名经纪人。摩根士丹利美邦美国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老大Andy Saperstein在纪要中声称:“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相互之间以及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方式”。

经纪人与客户和公众的所有沟通活动都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密监控,以防止投资欺诈、虚假广告和误导性投资建议。传统的媒体方式中,电话会被录音,电子邮件会被保存、存档和审查。但是,随着成千上万的人们逐渐把Twitter、Linkedln和Facebook作为与朋友交流和获得信息的首选方式,经纪商们开始坐不住了。

美国金融业监管局去年了允许有限使用社交媒体的规定,但华尔街在此方面的行动一直缓慢。根据纪要,摩根士丹利美邦将通过安装技术设备,来获得并存档其员工在经批准社交网站上进行的所有沟通记录。率先参与使用的人员范围包括:摩根士丹利美邦“董事长俱乐部”的精英级经纪人,以及100位正在参与对Linkedln使用进行测试的经纪人。摩根士丹利美邦是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零售经纪公司。

摩根士丹利将不会允许充分使用社交媒体的所有功能。因为,社交网站具有随心所欲的本质特征(允许用户链按到其他网站、传播信息和图像),这是社交网站广受欢迎的原因,但同时也是让经纪商合规管理人员感到焦虑的原因。

一位摩根士丹利发言人表示:经纪人可以利用状态更新和Twitter贴来研究报告和内容,但都必须是由公司事先同意认可的公司对市场或特定事件的正式观点。

其他财富管理机构,包括美洲银行的美林、富国银行的经纪部门以及瑞士银行财富管理美洲分部等,也都正在推动社交媒体使用方面的尝试工作。这些竞争对手的做法是:允许经纪人们在LinkedIn个人资料栏给出详细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历,但不允许链接到其他个人资料。截止3月底,LinkedIn已经拥有了1.02亿位会员,绝大部分是只在个人资料栏上贴了一张照片加一份职业简历的专业人士。

第11篇

从互联网交互技术角度讲,互联网营销本质反映的是消费者网上选择就是对网页接受程度的表征,即通过网页设计来解释消费者网上购物的行为特点。然而更重要的是从消费者行为(心理)角度来认识互联网下品牌营销。互联网品牌营销主要与商品或服务的品牌知晓度、品牌形象、感知或知觉质量与价值以及对品牌信任等因素有关。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使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彼此间分享见解、信息、思想并建立关系的在线平台,它是由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网络关系的社群所组成。在一定意义上讲互联时代的每一种产品或品牌的用户都存在于社交媒体上,即使某个用户是沉默的,他的家人、朋友、同事等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影响他。也就是说,品牌用户是成群结队的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更加注重品牌所展现出来的感知的印象以及产品的感知质量,这与社交媒体上信息的影响至关重要。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越深入,品牌影响力也越大,品牌资产价值的收获越大。所以在互联网下传播效率ROI代表的就是参与回报率(Return on Involvement),也就是说粉丝对品牌营销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占购买总数比例的数字,对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社交媒体与互联网的关系,移动互联下品牌营销观念就是:品牌消费的目标人群在那里,品牌营销就应出现在那里。

评价社交媒体对互联网营销影响主要有三个基本指标:一是彼此之间的联系强度;二是彼此之间价值观、生活方式的相似度;三是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可信度。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越深入,品牌的收获越大,品牌影响力也越大。新的ROI代表的是参与回报率(Return on Involvement),因此粉丝群至关重要。粉丝对品牌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占购买总数比例的数字,他们对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有影响者、共同价值观、鼓舞人心的社区、口碑传播、共同创造以及共同分享的故事。在移动互联与社交媒体影响下互联网营销关键就是要了解消费者心里的真实想法,知道消费者在购物时是商品的那些特点影响其购买,这些对基于移动互联下社交媒体显得格外重要。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的消费需要会不断出现,经营者要学会通过了解市场行情,前瞻性地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要与将来的需要以便及时发现品牌的制高点,据此抢占消费者的心智空间。

记住:品牌价值不是公司自有的,而是来自于消费者的心声,品牌价值意义只要靠近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体现出对消费者的详尽关心,才能拨动消费者心弦,让他们心灵受到感染、震慑,然后才会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偏向和忠实,从而产生更大的品牌资产价值。

在移动互联时代下市场营销又将面临哪些新问题呢?经营者又该如何思考与应对呢。

当今对品牌价值传播主要策略都是将知识、价值和情感三维一体进行。如节能环保、人文关爱等社会职责、价值观可以给大家带来精神上的满意,因而凭借互联网社交媒体显示公司社会职责,进行品牌价值传播将成为将来的公司品牌战略的首选。公司通过社交媒体承担社会职责来晋升品牌影响力、赢得消费者和公众对品牌的认同,将是公司或商家在互联网营销中需要仔细研讨的课题。在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工具的本质是个以价值观和喜好等区别社区的新时代。在这一时代消费者期望所购买到品牌产品应具有的价值观和理念要与他们所赏识或推重的价值观及理念相符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知道公司品牌背面的价值观,公司所信仰的运营理念,这些对消费者来说会越来越重要了。

移动互联下影响消费者品牌体验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的信仰。由于消费者的信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观念。二是消费者的爱好,特别是能为消费者带来额定的情感性利益的倾向。三是消费者希望为具有物所体现的行动。

互联网世界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族群,他们是具有创造力、具有同理心、能观察趋势走向能力以及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有关研究认为在移动互联下消费者心理主要来自两种感知:高感性(High Concept)与高体会(High Touch)。高感性是指的是观察趋势和机会,以创造优美或感动人心的作品,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结合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转化为新事物的能力。高体会是指体察他人情感,熟悉人与人微妙互动,懂得为自己与他人寻找喜乐,以及在繁琐俗务间发掘意义与目的的能力。

据此在移动互联下市场营销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只有功能,还要重设计(形象知觉)。光是提供堪用的产品、服务、体验或生活型态,已经不够了。如今无论为赚钱或为成就感,都必须创作出好看、独特,或令人感动的东西或形象。

二、不能只有论点,还要会说故事。现代人面对过量信息,过于据理力争是不够的。总有人会找到相反例证来反驳你的说法。想要说服别人、灌输信息,甚至说服自己,都必须具备编织有情感经历的故事能力。

三、不能只谈专业,还须会整合。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需要专业和专才,但随着白领工作或被外包出去,或被软件取代,与专业相反的才能也开始受到重视,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综合即综观大趋势、跨越藩篱、结合独立元素成为新好产品的能力。

四、不能只有正经,还要会玩乐。太多证据显示多笑、保持愉悦心情、玩游戏和幽默感,对健康与工作都有极大好处。当然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不过太过正经对事业不见得有益,对健康更有害。在感性时代,无论工作还是居家,都需要玩乐。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下品牌营销中,社会资本(社群力量)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话语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的相互影响取代消费行为,合作压倒了竞争,市场中的部分“交换价值”被协同共享中的“共享价值”取代。

如阿迪达斯为了应对耐克市场策略的改变所发动的全球换标的推行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活动制造宣扬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进行大肆宣扬,一是为了招引消费者参加其间,阿迪达斯凭借移动互联还采纳了三个全新的过程来加深消费者的体验。具体地说,首先,阿迪鉴于视频网站的巨大影响,阿迪达斯宣告与视频网站协作,对活动进行网络视频直播,将一场几百人参加的推行活动,分散到亿万视频受众中,这自身就是一个招引人的工作,引起了消费者的等待。其次,加深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上展开“明星徽章申领”的活动,进一步靠拢人气,培育爱好。再次,通过移动互联直播,全方位报导与即时互动并行,在网络上引爆二次传达。最后宣扬收尾之时,敏捷挑选并编排出精彩花絮,传达保温宣扬作用,连续宣扬热度,延伸传达周期,添加消费者信仰。这一方法无异于一场品牌粉丝的“全民狂欢节”,从开始到结尾闭幕,每一个过程都做足噱头、攒足悬念,各路媒体狂轰乱炸,消费者自动参加其间,构成强壮的互动和二次传达气势,不断强化消费者的品牌体会,结尾在消费者头脑中构成不可替代的品牌形象。

第12篇

关键词:社交媒体;广告;创新;趋势

一、社交媒体广告发展的三大背景

(一)移动终端的智能化

移动终端是指人们在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等。随着电子制造、集成电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中应用最广的手机从最初主要功能为通话、传递信息转变为集通信、娱乐、办公、生活、医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平台,也成为社交媒体发展的重要载体,为社交媒体广告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硬件支持。

(二)用户消费模式的改变

DCCI发现在社交媒体环境中,用户的行为消费模式为SICAS模式。SICAS模型的全解是:品牌———用户互相感知(Sense),产生兴趣———形成互动(InterestInteractive),用户与品牌———商家建立连接———交互沟通(ConnectCommunication),行动———产生购买(Action),体验———分享(Share),五个阶段。在SICAS模式里,企业实时感知用户的需求,然后进行动态互动响应。在产生购买阶段,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广告达到“即看即买”的效果。在体验分享阶段,互联网的开放分享将实现对用户体验分享碎片的自动分发和动态聚合,体验和分享往往是实际消费的源头。在消费模式变迁的情况下,社交媒体广告产生作用的运行机理也在发生变化。

(三)传统广告无法满足社交媒体时代的广告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广告存在的许多问题在社交媒体时代逐渐显现。首先,由于广告收入是传统媒体的主要利润来源,传统广告影响媒体内容价值的情况并不少见。其次,传统广告价格高昂。此外,传统广告的传播效果难以得到准确的监测。正如约翰沃纳梅克所说:“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但我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

二、社交媒体广告发展的三个时期

(一)社交媒体广告的初创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交媒体广告主要依靠于两种主要类型的平台:以猫扑、天涯论坛、豆瓣论坛、百度贴吧等为代表的虚拟社区(BBS)和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软件(IM)。这一时期的广告主要以传统广告形式为主,如旗帜广告、摩天大楼广告和弹窗广告等。这种广告形式相对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对受众施加了压力,广告的内容也主要是生硬的直接性表达。

(二)社交媒体广告的蛰伏期

随着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2.0时代,交互技术的进步促进媒介形态多样化发展,社交媒体广告进入蛰伏期。这一时期,博客逐渐兴起,广告商开始利用博客名人的名人效应,引发网友关注。除此之外,以优酷视频、土豆视频为代表的内容分享类媒体快速发展,广告商开始使用贴片广告、商业类型短片等。这一时期的社交媒体广告,开始尝试用更加软性的方式植入,如优酷立项“11度青春”,尝试将商业广告内容植入到微电影中,在制作内容的同时销售商品,是广告和微电影的一次成功结合。

(三)社交媒体广告的快速发展期

移动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为社交媒体广告的爆发性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凭借自身极强的用户黏性和SNS属性,成为许多企业和个人必争的自媒体平台。微博、微信不仅可以满足广告者在第一时间信息和分享信息的需求,从而促进广告信息的广泛传播,同时还在不断开发API接口等功能实现跨平台发展,使受众能达到即看即买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广告的变现率,电商+社交媒体成为新的潮流。爆发期的社交媒体广告将广告渗透入受众的生活,广告投放更加精确,广告形式更加多样和“无痕”,广告与受众的生活更为贴近。

三、社交媒体时代下广告创新的四大趋势

(一)广告内容:构建产品“魅力人格”,注重“软性广告”的运用

社交媒体时代,广告从以产品为中心过渡为以用户为中心,与此同时,广告不再是产品,而是一种艺术,就像一个人,除了一般的生理结构和劳动能力外,还需要具备独特的个性、思想、修养和气质甚至还包括一个人的独特人生经历,哪怕是个人隐私等。因此,在这种情境下,广告主越来越关注用户体验,广告也开始变得柔和。相比原来的产品宣传语直白地灌输,社交媒体广告开始寻求产品的理念、精神与思想的委婉传达,被赋予“人格魅力”。例如,农夫山泉在2018年推出了一个纯生态记录式的商业广告,全片宛如一部行走的国家地理纪录片,将农夫山泉“大自然的搬运工”的“魅力人格”深入融合进了这条广告中,被称作最美广告片。

(二)广告形式:感知受众的心理需求,加强与受众的双向互动

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认为“连接”是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上构成连接的基本要素以及连接的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广告的形式产生变化,变成了一种双向的互动沟通模式,用户不仅仅是单纯被动地接受广告信息,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媒介与商家和品牌商建立连接,交互沟通。社交媒体时代出现的新型粉丝经济和社群文化将是未来社交媒体广告关注的重要领域。

(三)广告效果:提高社交媒体广告精确传播,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社交媒体广告发展中,广告的精确传播会不断加强,甚至精确到每个目标消费者,向个性化广告方向发展。个性化广告是一种差异化的推送,其目标是将合适的广告分配给个人而非一群人。个性化广告的运作机制是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filtering),它能根据用户自身的数据以及与用户有着相似品位的人的数据来为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或信息,将极大增强目标的精确性。品友互动人群网络公司是第三方的社会化营销机构,在该公司的人群数据库中,人群属性细分标签类目甚至已经达到了3155个。根据这些人群的个性化特征所推出的个性化广告也将是未来社交媒体广告发展的一个方向。

(四)广告目标:关注用户自产内容,广告投放向自媒体倾斜

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产生的内容流量超过了专业网站制作的内容流量,用户产生内容的浏览量占到总量的比例高达50.7%,专业网站制作的内容占49.3%。可以看出,自媒体作为社交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例如2016年爆火的Papi酱,其商业价值使其在2016年3月获得了1200万元的天使投资。随着众多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将会成为广告投放的重要平台。

四、结语

第13篇

对初创项目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带来的流量无效或者太慢,都可能导致项目失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里,带来有效流量?

我们按照背景,问题,方法来逐一分析。

背景:某初创项目,需要将产品推出去,时间,人力,财力均有限

问题:做SEO很慢,论坛营销面太窄,ASO有局限性,如何快速引入有效流量

方案:SEO,ASO,微信渠道当做收口,最大化利用移动和社交红利进行曝光

逻辑:移动社交时代,人人都是渠道,内容流通速度很快,社群紧密关联用户。

以内容为核心,引导用户分享;以人为渠道,激励用户转发;以社群为连接,培养用户忠诚度。SEO,ASO,论坛,社区,等同于不花钱获取付费流量,如SEO可以看做SEM,而SEM等同于硬广,作为收口来获取用户。

如果把前面的内容营销比作拉,软性的曝光;那么后面的渠道运营即为推,硬性的广告。事实上,非品牌类展示大多可以看做是点对点的销售,比如SEM,DSP,feed流等。很显然,点对点的销售,需要足够的量级才能达到一定的传播密度,而利用拉的营销手法,可以让用户自发的传播,从而抵达传播的真空地带。

下面我们就上面的解决方案来进行实施方面的探讨:

第一步:硬广全覆盖

操作方法:

基于品牌故事,产品特点,创始人背景,融资等方面包装,全面覆盖,如百度百科,知道,贴吧,知乎,豆瓣等。关键点在于,搜索你的品牌词时,用户能看到你。

针对搜索引擎,官网和百科以及新闻源可以轻松排在前面。论坛和社区发帖尽量采用植入形式。至于ASO,做好后台的关键词设置即可。

硬广这块本身只是辅助,做好品牌词覆盖即可,其他的反而无需考虑。如有费用和人力来做竞品或是行业通用流量,那更应该把钱花在品牌曝光上。比如ASO,与其花费大量的钱财刷别人的品牌词或行业热门词,不如提高自身品牌词的检索量。

第二步:内容策划

操作方法:

基于微博和微信订阅号,策划你的内容。本质上来说,购买微信大号就是为了获得用户的关注,但是我没有钱怎么办?自己造一个微信大号。

对于一个新产品,用户为什么会关注你?内容。只有对用户有用的内容,才能吸引到他们。比如我是一个汽车类APP,可以是基于汽车资讯方面的分享,也可以是基于男人本色的情感内容。为什么说是男人本色的情感内容呢?因为开汽车的大部分是男性,而情感方面的东西,更能打动他们,带来互动和分享。

做内容的本质,是追求互动和分享。只有互动和分享,才能打破点对点的低效率传播。

从这一点来说,你需要招一个擅长做内容的人。对于一个请不起大咖的创业项目,我觉得你最好是请个90,或者是95后,活泼自信,热爱生活,最好有一股闯天涯的热血劲,因为内容来源于心灵对生活的感悟。

除了这些,基于热点的内容策划也是关键,包括热门IP,影视剧,娱乐节目,明星,热门事件等,做的很出名的当数杜蕾斯了。

第三步:活动策划

操作方法:

有了前面两块铺垫,加上创始人和团队借助朋友圈,好友介绍等方式,能带来一批种子用户。但是这还不够。我们需要通过活动来实现大面积的曝光,从而积累更多有效用户。

活动策划的关键在于利用社交红利引爆话题,所以活动要有创意和病毒机制。H5是较好的落地形式,尽管目前诱导分享可能会被封杀。

反向团购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种病毒机制,比如某个产品性价比很高,但购买人数需要达到一定数目才能完成订单,从而提高用户将购买页面分享给好友的欲望。本质上来说,利用了移动社交时代,人人都是媒介。

活动策划完成后,利用创始人和团队的社交圈,社群,还有微商,以及微博、微信、新闻自媒体等,最大化进行扩散。如果有一定的预算,可以购买一些KOL资源,如微博、微信大号等。

除了针对活动的分享机制,产品本身也可以开放邀请机制,如推荐好友送积分。在移动社交时代,最大的红利就是内容和人。

一次活动可能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后面进行数据总结,不断优化,提升活动效率。按照上面的流程反复操作,达到最终的效果。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不仅要省钱,还要快。通过内容营销和活动策划,最大化实现曝光,最后用SEO,ASO等实现收口。

第14篇

发现问题

是什么阻碍着社会化媒体的进一步发展,让现有的社会化媒体市场出现混战的局面?众趣市场总监张雪玲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运营的很多案例中,他们发现目前关于社会化营销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同时也注意到很多企业已经迷失在了社交网络中,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这体现在:企业一味追求粉丝,最终产生了很多虚假的粉丝;一个Campaign接一个Campaign,但是品牌影响力不见真正提高;粉丝不少,但是活跃度低,不利益诱惑不活跃;买了很多大号转发,但是没有销售转化;消费者主动沟通,但是品牌视而不见;有很多粉丝,但是没有他们的数据,也不了解他们的特点、喜好,没法深度挖掘。上述做法虽然取得了短时间的效果,但是毕竟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在后面的发展中,企业也觉得举步维艰。

同样一直对营销深入研究的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沈浩给我们从另一方面剖析了存在的问题。社会化营销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不是单向度传播,强调互动和参与;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认清社会化媒体的营销调性,特别是微博的传播机制,采用传统的思维和营销模式;没有认清关系的特性,也没有掌握很好的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测量工具,效果测量比较欠缺;社会化营销的调性决定了社会化营销更多是客户关系管理和品牌美誉度等口碑层面,并非是产生直接的销售,不能过度追求直接的ROI。

知微的CEO于霄,则把这些问题总结为下面三点:①投入少。人员、资金、关注度的投入,均不足。②底线低。滥用僵尸粉、机器水军,欺骗消费者、恶性竞争。③转型慢。思维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的营销模式,不注重与用户的互动。

看来,社会化媒体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只注重直接的营销效果,而忽略了营销本质的东西。

探究原因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找到原因是关键。从源头出发以本治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锐意恒动CEO沈栋梁在接受《广告主》采访时说,现在很多企业对社会化营销的认知过于简单粗暴,认为建立官方账号就是进行了社交营销,其实只是构建了一个个人媒体。还有很多企业热衷于在官博上有奖转发,当时可能反响很好,但是过后就烟消云散,社交营销关键是与消费者建立联系,与之互动,而不是靠打鸡血般的爆发式营销。

张雪玲给出的解释是一些企业对社交网络的战略不清,还是按照传统媒体的打法在做,缺乏管理工具,缺乏管理流程,缺乏管理团队;不负责任的服务提供商制造虚假的KPI;只关注狭义的营销,没有协同客服、创新、调研方面的价值;只是把社会化媒体当做了一次次营销活动的阵地,没有从企业内部将社会化媒体营销管理作为战略来布局。

开发了微博应用“皮皮精灵”的深圳指掌时代CEO周桥则认为,社交产品的发展过程是把弱关系融入空间强关系的社交媒体中的过程。在这个融入过程中难免面临很多矛盾,如何在点对点的关系传播中融入营销的内容则更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过程。在社交网络中,不仅能发现精准的需求,还能进行互动。在这种模式中,我们会应用到关系,在这个关系网络里谁帮你,谁帮你传播,很重要。而且社交新媒体涉及的环节更多,、媒介、受众等都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环节。如果在这些环节中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对整个社会化营销产生影响。

解决问题

不管是什么问题,我们最后的落脚点都在解决问题上。

众趣建议企业站在媒体管理的角度,从整个社会化运营的流程出发,内容的组织、管理,用专业工具做支撑,去判断和指导内容的规划;大规模一对一的互动是实现社会化沟通价值的重要手段;对于庞大数量的粉丝,需要功能强大的SCRM去管理,而粉丝的价值也在于形成强关系的KOL家族;对于品牌影响力的拓展,APP的互动是增长粉丝和增加曝光非常有利的方法。这也是众趣希望通过研发综合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去实现的价值。

周桥告诉记者,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形式着手。第一种形式是内容分发,通过别人帮忙信息,当然这种形式不具备爆发性,是需要长期坚持去做的事情,把有效的信息植入到相关的微博或微博大号中。如把营销食品的相关信息植入到生活保健的大号中。第二种形式是转发传播。在微博里做一些活动,找相关的匹配的账号,进行大规模的转发。这种方式有很强的爆发性,但是持续性不强,往往适用于活动和事件的销量转换和用户引入中。这种模式的运作第一要找到本身所定位的用户群体,第二个要针对用户群体,找适合的转发人群。第三种形式全面但是难度也大,这就是应用传播。其技术门槛比较高。首先考察的是企业具不具备微博传播的资源,即信息从传播者到受众到转发者,是否构成传播流。其次是社会化元素。自己产品网站的运营有没有和社会化媒体结合起来,是否具备相关健全的场景。

第15篇

微博让大众传播去渠道化

连接方式的改变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一系列的产业连锁反应。从商业角度而言,产品的卖出和实现商业价值的过程,总是要使信息与用户发生沟通。连接方式发生改变之后,首先改变的是与用户沟通的这一部分的手段,继而会带来建立在此连接方式上的营销方式的改变。

而对整个产业最深层次的影响是,加速去渠道化进程。以前从企业信息到消费者的触达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首先通过媒体进行告知,然后铺渠道让消费者看到,会有一个过程,不会是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但是,当前完全开放的网络平台可以让企业直接连接到消费者,完全开放的意义在于,不是以前的以甲方品牌主的身份与消费者进行连接,而是服务、销售和品牌部门与消费者产生各种各样的连接。以往企业的渠道管理和服务管理是比较偏后端的管理,不承担与消费者展开直接沟通的工作,与消费者的沟通绝大多数是放在品牌部和市场部,承担着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其核心任务是把消费者引流到品牌和产品渠道上,至于销售力的转化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

然而,以微博为主的社会化媒体或者平台的诞生,让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消失了, 媒体渠道荡然无存,信息的直接传递成为一种可能。

而最直观的改变是,信息的传递速度更快了,内容更丰富了,方式更直接了,而且时效性更强,同样其生命周期更短。这样的平台,就为企业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与品牌管理提供了更开放的可以想象和操作的空间。

大众传播去渠道化的变化,由此带来的变革是致命的。要求从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都有所改变,品牌本位思想逐渐成为一种过去式,企业品牌沟通能否转变为消费者导向或者用户导向的动作方式,成为新的营销课题。

让流动的内容构建起传播渠道

瑞意恒动CEO沈栋梁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社交网络营销的根源是口碑营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让消费者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继而形成好感,形成口碑传播,带动品牌美誉度的提升。企业品牌需要适时地创造关注度,吸引目标人群的关注,除了讲述品牌故事、娱乐之外,最根本的规律是要抓住消费者心理,探索网民的诉求如何。

传统的品牌本位的传播意识,前提是建立在强势的传播渠道基础上。在社交网络营销领域,一方面大众传播强势的渠道成为一种幻想,另一方面,在人人是自媒体的平台上,消费者能够有效识别商业信息和非商业信息,从而决定其扩散和口碑传播。

艾颂表示,社会化媒体营销所谓的利用热点进行传播,本质就是将渠道与内容实现了合并化。所谓社会化事件,就是进行信息的搅动,使其流动起来,进而形成社交网络渠道,诞生媒介。因此,社交网络营销的关键在于,首先通过能够流动的内容,实现渠道的建立和媒介的形成。

如何建立能够实现流动的内容,微博营销的核心是否是内容为王,艾颂表示,从广义的内容角度,只是部分赞同。

如果把微博内容单纯地理解为文案和图片的搭载,其实它承载的只是通过内容解决效益的问题,或者是印象和兴趣管理,以多次、频繁的曝光和强制输出来收获消费者的记忆。

广义的内容包含多媒体、富媒体、文字、图片甚至是实时性对话等方式,借助以上方式,实现营销和沟通的目的。但是,仅仅有内容是不够的。

企业品牌传播更应该关注的是,以上内容能否与消费者产生互动,基点在于能否找到、找对品牌和产品的目标用户,甚至是分类好你的用户,进行精准传播。广告既出,一呼天下应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企业现阶段需要思考的是,一万人站在广场上,要知道能得到他们响应的内容是什么。”艾颂比喻说。

威汉营销传播集团董事长陈一枏认为,微博内容决定了传播热度,但是最关键的是通过内容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在微博营销起步的时候,需要通过创意点抓住核心用户人群;除此之外,要进行内容规划,除了内容文案设计之外,还要有时间表的规划。

行不通的纯微博内容营销

沈栋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社交网络营销行业在纯内容方面几乎没有积累,必须内容与技术相结合,既能实现商业价值,又能在内容上形成可积累的、未来能够形成规模化的东西。

在内容的设置上,企业微博最好讲述与产品有关联的,最好能够对目标受众产生帮助的内容;或者是创作出比较有意思的、独一无二的内容,微博内容的实用性和有趣性要包含其中。除此之外,在微博内容的运作方面也要“适时”和“适势”,创意的实现和传播,也是基于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

艾颂在分析行业现状的时候总结道,几乎在两年的周期内,就会诞生一个相当火爆的社交网络营销平台。期间会诞生一批基于此平台的营销公司,有大的平台,也有小的轮子。但正是有这些平台的诞生和消亡,一波一波的,像筑底一样为行业从业者积累着经验、方法论和世界观,“这个行业并不是只掌握了波浪就能玩好的,还要在这一波一波的演进过程中,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论,逐步提升自己在下一波浪潮中到底要给客户提供何种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社交网络上用户和信息是以完全游离状存在,碎片化是一种常态现象,需要以技术作为支撑,帮助企业实现效率和规模化。除此之外,可以借鉴的方式是需要在某个领域相当的专注和细分。

首先,如何与消费者沟通,进而创造出使消费者买单的创意和内容。他们掌握的武器是基于消费者背景下的创意玩法,而不是品牌本位的创意。

其次,帮助消费者找到和分类品牌用户,同时掌握了大量的渠道资源,即微博上所俗称的“大号”。在进行用户分割之后,辅之以渠道资源,专注于渠道的运作。

再次,进行渠道的评估和管理。实现规模化、升级用户服务体验和销售、切割社交网络上的流量、管理用户的流动、实现用户套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