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点范文

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点

第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金融模式 循环经济产业化

在现代经济中,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交织在一起的。健全的金融体系会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不健全的金融体系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增长。循环经济指的是将生产所需要的资源通过回收、再生产等方法再次获得使用价值、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气物排放的经济生产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的特征。可以对资源充分而高效的利用。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经济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它可以使资源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起到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它可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作为这种经济模式的构建,通常需要对多个学科领域技术的综合利用。正是由于相比较于传统有更大的资金投入,才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并将其运用到循环经济发展实际中,所以,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质而言之,只有合理而完善的金融体系才能够对循环经济的构建发挥有效作用。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完善而有效的金融模式可以使循环经济市场的发展变得有序。总之,循环经济与金融体系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而发展的共荣共生的产物。所以,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使健全的金融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使循环经济能够有效的给金融的体系的完善提供支持,使二者实现共赢。

一、建立绿色融资体系

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问题,因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否存在平衡的共通点,成了全球备受争议的话题,但大家逐渐形成这样的共识: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和环境双赢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循环经济是适应现代新型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正是依赖于这样的循环经济理念,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银行已经将企业的是否可持续,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压力和破坏作为其冯秀安评估和贷款评估的一项内容,因而许多企业在向银行寻求贷款时,除了企业的资产评估报告外,往往将环境报告作为主要内容。根据国外银行的惯例,如果企业的发展不损害环境,那么企业则可以获得绿色抵押贷款,也就是说企业生产是否环保成了贷款的一项资源衡量标准,如果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良好环境记录,那么可以获得比普通银行更多的优惠政策。

自2003年6月开始,就先后有7个国家的10家银行开始以IFC(国际金融公司)的科学指南和政策作为参考,制定相关度的银行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都涉及了社会和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这10家银行对企业融资过程中,对他们所注入资金信贷的企业都要进行绿色环境风险评估。目前这个评估主要是针对采矿、天然气、石油和林业部门而言的。这种将金融融资制度性规定与环境、社会和谐统一的模式,有助于推动企业充分的考虑到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的诉求,这种新型的融资原则的设定使得银行管理与企业的管理理念向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方向不断靠拢。

我国银行长期以来,在企业进行融资过程中,对于企业可能会造成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这一风险因素考虑较少,而更多的是从经济效益来作为出发点的。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环保与银行之间并没有关系,这应该是社会保障部门和环保部门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自2003年,绿色金融在许多国家的国际性银行得到了认可。我国在2008年,兴业银行也第一个开始采取这样的措施,虽然到目前为止参与这项计划的中国本土银行还寥寥可数,但是充分的说明了我国的银行部门已经逐渐离开始意识到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已经开始看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金融有90%以上都是来自于银行,也就是说,银行业在我国的融资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因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实完全可以通过银行这一中介来宣传和帮助实现的。此外,我国政府部门应该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单位,使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信贷等多种途径给予支持并为其他行业树立标准,使其发展具有方向。

二、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专业金融组织

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创建一些政策性金融组织,这样金融组织的建立并不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而是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企业以及政策上的扶持,使企业逐渐向生态型工业方向靠拢,使我国企业在融资这一环节逐步靠近“生态工业园”这一企业建设目标。

要建立这种旨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政策性金融组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政策性银行,尤其是开发性银行,通过借助他们已形成的优势,来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以及资金方面的帮助。作为专为循环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性银行的建立,需要以市场体制为导向,以促进循环经济的稳固基础为目的。同时,作为政策性银行,也可以与地方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对于地方企业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地方商业银行获得该企业项目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风险评估。作为政策性银行而言,还可以根据自身固有实力,扩大其业务范围。国家开发性银行可以对申请融资的企业进行综合考评,将更多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区域生态的企业,这样做可以弥补由于体制落后而造成的市场监管不力的缺陷,从而更好地完成和实现政府的既定发展目标。循环经济主要特点就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最有效经济模式。作为国家政府部门以及开发性银行应该将这一类型的企业作为业务拓展的新方向。

第二,建立一批专门为循环经济发展服务的银行。这类银行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扭转政府投融资不足的状况。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组建以财政资金以及金融市场资金为支持的区域发展银行是最可行的策略,因为以此作为基点的区域发展银行一方面可以平衡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另一方面,可以使循环经济的发展获得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第三,创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投资开发公司。建立这种以政府资金为主,多元社会力量融资的开发专业公司,可促进跨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一般来说,这种投资公司应该由国家控股,以国有独资为组建形式。因为它可以有效的建立起我国循环经济的网络体系,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

资源循环利用的项目,从长远来看具有较高的利润回报。但是,一般来说,由于项目在运营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其操作环节比较复杂,使其实现资金回收的难度较大。就是作为商业银行来说,也很难适应这种情况,而组建专业的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它是面向全社会融资的,可以让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共担风险。这样一方面既对循环经济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循环经济项目融资途径多元化。这种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的建立使得其发展方向更加符合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总体目标。

产业投资基金的实现可以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募集资金,然后交由专门的投资管理公司对其进行后期的管理,这种募集资金的方式一般都是综合性的。它的优点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资金,保证了企业的规范化运作。使企业发展的风险呈现分散化。这种开放的融资方式是循环经济发展总目标的应有之义。

总之,作为金融业要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绿色信贷服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推动环境金融产业模式的创新,并主动的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体系之中,从而实现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陶君道.金融支持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甘肃金融.2006(2)

第2篇

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企业战略决策教授K.Andrens首次提出SWOT分析法,它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抓住影响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进行整体分析,简单、清晰、针对性强,常常被运用于管理决策的各个领域。SWOT分别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挑战)。

二、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顺应全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把握住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发展挑战。

(一)优势分析

1、节能减排态度明确且坚定,再加上国家立法保障,使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变得有法可依。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n-/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基本的法制保障。2、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下,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针对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总量控制、市场准入等限制性原则,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研发和转化新技术,有效降低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节能减排经验的积累。近年来,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卓越。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下降明显,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这些无疑将成为未来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巨大优势。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目前为止,河南省已经完成了三批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通过积极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已经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实践经验。

(二)劣势分析

1、环保意识仍很淡薄。河南省人口众多且环保意识淡薄,使得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污染治理较为困难。再加上河南省正处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使得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消耗和环境状况的每况日下。2、高碳能源结构。长期以来,河南省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粗放型的能源利用路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难以根本扭转,这无疑将长期制约着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3、清洁能源资源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河南省煤炭、火力发电的生产和利用占绝对优势,比重达到89.9%左右。清洁能源相当匮乏,新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利用和发展还没有起步。这些将制约着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机会分析

1、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清洁发展机制被引入了《京都议定书》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这无疑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开展节能减排方面的合作提供最好的契机。2、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得到鼓励和推进。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若干鼓励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进行的节能、环保等项目的立项、建设过程中、节能减排工作中实行减税和免税的优惠政策等。3、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国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技术转让和国际合作的形势逐渐转好4、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低碳发展的实施。人们对绿色产品选择倾向越来越明显,促使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原料选择上日益趋向于低碳。这些条件都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四)挑战分析

1、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气温升高导致喜马拉雅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对淡水资源形成长期隐患;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安全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气候变暖加剧了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的频发,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等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也给低碳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2、政策体系不完善。虽然政府在鼓励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或措施,但还很不完善。尤其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环节常常脱钩。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来约束和限制公民的行为。3、激烈的区域竞争正在展开。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河南省完成生产总值23092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8%,但郑州市在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生产总值排名却有所下降。可见,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已越来越激烈,河南省必须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在低碳经济建设中凸显优势,赢得低碳经济发展先机。

三、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一)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及无碳能源,是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低碳及无碳能源在增加能源供给的同时会减少碳排放,因此,对低碳及无碳能源的开发可以调整能源结构而不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化产业体系

河南省应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减轻碳排放压力。河南省发展林业和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开展碳汇造林和碳汇研究,加快培育二氧化碳吸收率高的树种和农作物品种,探索二氧化碳清除率高的造林模式和种植模式,构建布局合理、功能稳定、效益明显的生态固碳系统。

(三)强化低碳技术研发与转化

河南省能源技术领域主要存在利用率低、碳回收技术落后以及替代能源使用较少的状况。因此,河南省能源技术近期的发展方向应是以提高化石能源利用率为主,加强碳回收,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为辅。

(四)制定合理的低碳经济法规

第3篇

果树循环经济,本质上依然是一种生态经济。其理念是把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置放在一个大系统内,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人、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把果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使果树循环经济体系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更合理和持久的利用。由此可以看出,循环型果业是一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发展模式,它有利于解决中国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于保障果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构筑循环型社会体系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2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构建

2.1果树生产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有农村经济格局中,存在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局限性—小规模的种植结构、可耕种土地的流失、低水平的物质回报、不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以及发展资金的短缺等社会问题。迫使果树经营者们,在有限的土地上追求高产栽培技术——高产品种、人工密植、过量施用化肥、不科学的使用农药等人工栽培技术,片面追求产量和收入最大化,而不去顾及环境和生态的问题。这一高产技术体系带来的物质定向输出(果实商品化后脱离生产地,进入消费市场,形成矿物质及水分的不可逆输出)成为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矛盾。同时,导致大面积的果园受到灌溉水源、土壤、化肥(尤其是劣质化肥)、农药、园内腐烂的果实和病残枝以及工厂的废气等等因素所造成的极为严重的立体污染。一边是果园土壤有效态矿物质和有机质的下降为代价,维持暂时失衡性生产的生态恶性循环,一边又是以牺牲果实中物质种类的多样性,诸如有机质、蛋白质、维生素、芳香物质等的平衡性为代价。果实风味劣变,水果品质下降,生理病害加剧,树体抗衰老、抗病害能力下降等生理现象都是不可避免的,大面积的病害暴发(苹果腐烂病、苹果轮纹病、柑橘黄龙病等)已严重扼制产业的发展。据农业部统计,中国农药年用量达到80万~l00万t,其中使用在农作物、果树、蔬菜等方面的化学有毒农药约占95%以上。果品农药残留现象严重,危及消费者的健康以及果品的单价,商品性变劣,经济效益逐年走低,果园单产与品质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等。生态果业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果树产业经营方式,它符合人们既想追求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又要追求持久效益的思路。由此,一种新的果树栽培体系——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2.2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构建

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构建,着重点在于生态栽培与循环体系的建立与链接。围绕“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核心理念,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建设两者并重,在特定的生态区域内,通过生物种群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结构包括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养分结构与模式结构,同时将果树生态产业链延伸至加工、废物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是复合农业产业内部的一个物能互换的循环层次,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产综合体,在互惠互利的循环中,将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原则。果树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在生产实践上更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技术规范。目前,中国果树循环经济建设正逐步发展,各地域、各种植业主们正在因地制宜地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探寻有益的发展模式。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模式结构:1)果树种植—全园牧草套种—畜牧养殖—废弃物利用(畜粪、秸秆、病残果、枝)沼气—沼肥还田—果树种植。2)果树种植—鲜果商品(深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废弃物回收—加工处理(肥料、农用产品)—果树种植。3)果树种植—低质产品—深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废弃物回收—加工处理(肥料、农用产品)—果树种植。

3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模式分析

3.1生态栽培循环体系的构成要素

果树生态栽培循环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果树品种、土壤、气象因子、灌溉水、植被、畜牧养殖、加工技术和人。加工技术是链接果树生态栽培与循环体系的关键接口,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重要环节。土壤是果树种植的第一要素,气象因子是必备条件,品种结构是果树生产效益的保障;适地适栽,适树适栽,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为果品的优质、高效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是该系统突出强调的内容。况且中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9%。丘陵山地果园普遍为顺坡开垦种植,在高温、多雨的自然条件下,土壤中已基本不存在较易分解的原生矿物质,且长期以来的栽培方式强调清耕除草,使原有生态条件更加恶化。尤其是幼龄果园,缺乏植被覆盖,的园面及梯壁在雨季直接受到雨水的冲刷,成为远看绿悠悠、近看水土流的状况。

3.2生态栽培循环系统模式的分析

1)果树种植—全园牧草套种—草食畜牧养殖—废弃物利用(畜粪、秸杆、病残果、枝)沼气—沼渣肥还园—果树种植。该循环模式以果业为龙头,以优质牧草为纽带,在果园套种南非马唐维护梯埂,百喜草护坡,在园面套种圆叶决明、平托花生、白三叶等;利用果园空间,发展养殖业,以牧草饲养猪、兔、鸡、鹅等草食性动物。牧畜粪便、多余的草料,或可作有机肥或可用作生产沼气的原料利用,利用后的沼渣肥再还田改土。果树的枯枝、落叶亦可作为沼气的原料,使果园内的地面保持清洁,减少虫卵和有害菌源。沼气的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热能,为农民生活提供了生存资源,降低了生活及果园投资的成本。因此,以牧草全园覆盖方式建立山地生态果园,以经济绿肥养土,以土养树的套种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不仅使贫瘠、有机质含量较低山地果园得以改良,又使果树增产、品质提高;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农民的收入成倍增长,避免了单纯追求产量所带来的恶性循环。该循环模式可根据果农的需求灵活应用,亦可将牧草代料栽培食用菌,菌基还田改土;亦可将牧草投入基塘养鱼,塘泥还田改土等。2)果树种植—鲜果商品—消费市场—废弃物回收—加工处理—肥料、农用产品(果树种植)。3)果树种植—低质产品—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废弃物回收—加工处理—肥料、农用产品(果树种植)。该循环模式是以果树产业为龙头,以市场为纽带,将商品鲜果直接投放市场,等级差的果品经深加工后投放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通过加工技术将果园中生产的低质产品、在市场流通中的废弃果品回收利用,加工成肥料等农用产品回返果园。该循环模式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将加工工程技术、废弃物资源利用纳入果树产业的循环系统,既保证了上市果品的质量,又提高了果园效益,带动整个种养业的快速发展,使上一级的果业生态循环模式得以整合、提升。在上一个循环模式中,减量化所提倡的清洁生产循环体系已经建立,在延伸果树产业链的同时,“再利用,再资源”的循环理念也在果树产业中形成了自己封闭式的循环链。特别是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将新兴的生物质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引入到整个果业生产系统的循环路径当中,解决了农产品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途径。在整个循环路径的物流中没有了废物的概念,只有资源的概念,各环节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并将污染负效益转变为经济正效益。其中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循环农业生态园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4生态栽培循环系统模式的效益分析

生态栽培与循环体系是果树循环经济体系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惠互利的生产综合体,是人工干预自然,追求效益的模式效应。它的直接效益包含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

5讨论

第4篇

一、以废纸为主要原料造纸,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__造纸企业生产涂布白板纸的主要原料有废纸、商品木浆、涂布化工和造纸辅助化工,其中废纸占原料总量的80。目前__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废纸交易市场,年交易废纸300多万吨,富阳海关口岸也落户在__。因此,在__中国白板纸基地目前已经形成了专业的废纸销售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废纸和欧美的进口废纸在这里被__广大造纸企业再利用、再生产。如按3立方米木材生产1吨木浆计算,一年节约木材近900万立方,对减少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又如,浙江永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扩建日产120吨办公废纸脱墨生产,以替代涂布白板纸挂面的进口木浆,为资源循环利用又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实行热电联产、联片供热。

热电联产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减轻分散锅炉房安全和工人劳动强度,节约用地等优点。根据《富阳市江南片造纸企业集中供热热力规划》,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立项批准,于20__年11月投资3.2亿元筹建浙江三星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台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一台24.5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一台24.50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热网主干线分南北两条线,总共长5公里,覆盖__造纸功能区西区块内所有造纸企业;一期工程于20__年5月底建成,7月份投入商业运行,目前已向__造纸功能区60余家造纸企业供汽,每年可向__造纸功能区提供200多万吨的优质蒸汽,同时向电网输送2.5亿多度电,大大缓解__造纸企业的用电紧张状况,同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7万多吨,减少SO2排放量2500多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200多吨。又如,永泰纸业集团的自备热电,利用余汽发电、余热造纸,热电比超过500,实现热、电的有机结合,通过热电联产自备电站的运作,不仅满足了公司生产用汽和公司70以上的电量,而且,余汽还供应给周边造纸厂,实现了双赢。地处__街道和灵桥镇交界的富__环保热电,去年9月垃圾焚烧炉正式投入运行,现已处理垃圾30000多吨,同时对周边大源、__、灵桥三大造纸功能区51家造纸企业供热、关停小锅炉72台,有力促进了富阳造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行清洁生产

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治理,是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20__年以来,街道先后在38家造纸企业试点推行清洁生产和推行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现浙江永泰、浙江三星、杭州板桥等22家企业已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其余的正在加紧实施中。在2家造纸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结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及时启动了生态街道和生态示范村建设。在推进清洁生产过程中我们把重点放在节水上。如永泰集团,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成立清洁生产攻关小组,对该公司4#、5#机实施白水回用系统改造,这些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单位产品耗水明显下降,吨纸清水耗水由原来的70吨降为53吨左右,平均下降20,一年可节水近100万吨。通过开展清洁生产,节约了水、电、汽能源消耗,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和污水处理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环保绩效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前该公司正在对占全厂80产量的7#、8#机进行节水方案的研究,引进了瑞典的设备和技术,进一步降低吨纸耗水量。

四、集中治污、污水处理回用、消减污染物排放。

根据市政府制定的《富阳市江南片综合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为确保__街道造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街道在本区域内集中建设__、八一、春南3个污水处理回用工程,为辖区内造纸企业排 放的污水经一级处理后再进行二次集中生化处理,对污染物进行末端治理,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目前,__污水处理回用工程,首期投资5778万元,日处理污水4.5万吨,在一级高效气浮处理的基础上,采用A/O法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工程属国债项目,于20__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经省环境监测站监测,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化学需氧量COD5<60mg/1,每年削减1275.62吨;生化需氧量BOD<20mg/1,每年削减331吨;悬浮物<20mg/1,每年削减830吨。污水经处理后,70回用生产,吨纸排水由原来的59.5吨降低到20吨以下,全年向富__少排780万吨。如按国家最新的水资源收费标准计算,一年可节约水资源费78万元。八一污水处理回用工程总投资2.46亿元,日处理污水15万吨,工程属德国政府贷款项目,处理工艺采用带好氧选择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工程于03年11月初动工兴建,目前已基本建成,即将投入运行,届时将承担周边5个村46家造纸企业和近7000人的居民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春南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计划总投资3.6亿元,日处理污水达25万吨,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动建。三个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达44.5万吨,将极大地促进造纸企业从粗放型到绿色环保型转变,减轻富__污染,确保造纸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废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严格地说,现代造纸业应当是一个无污染的产业,只要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得力,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完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回收利用。我们实践中也摸索出一整套处理办法,实现低污染、无污染(低毒、无毒),并且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是废纸投产前,通过人工分拣,将一些混合的废纸分类,合理搭配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从分拣废纸中回收金属、废塑料用于下游产业,延长了废物转化周期。二是煤渣、煤灰用于红砖生产。三是将污水中回收的废浆和污泥生产污泥纸板。目前,街道辖区现有污泥纸机35台,日产污泥纸100多吨,不仅避免了污泥二次污染和填埋的压力,而且还可变废为宝。

第5篇

关键词:高寒地区;林下经济;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

1实验区概况

实验区位于地处天祝县西南部的赛什斯镇,属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在2040~3770m之间,主要大山有桌子山、棋子岭、天马岭、吐鲁坪、喜鹊岭、三宝山等。总人口1.24万人,3207户,其中,少数民族总人口为2513人,占总人口的20.2%。大小牲畜约3万头(只),属半农半牧区,2011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2636元。总土地面积4万hm2,其中林业用地1.4万hm2。林业用地中,有林地7500hm2,疏林地80hm2,灌木林地6500hm2,未成林造林地147hm2,无立木林地73hm2,宜林地13hm2,森林覆盖率28.88%,活立木蓄积量42万m3,境内矿藏、森林、草原、水利资源十分丰富,人流、物流、信息流,十分畅通便捷,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

2实验区基本条件

2.1立地条件

赛什斯镇地域辽阔,矿藏丰富,矿种和矿化点多,有天然水源涵养林1.4万hm2。其地势北坡山势陡峻,南坡地势平缓,一般海拔2600~4874m;2600m以下为中低山荒漠带;海拔2600~3000m为中山区,水土热条件适宜乔灌林木生长,主要植被类型为森林草原;海拔3000~3700m亚高山,主要植被类型为灌丛草原;3700m以上发育为多年冻土,上游山地森林生态圈中:土层为高山灌丛;中层主要是云杉林、圆柏林、山杨林组成建群树种,低山伴生灌木林和野生动物,下层是草地、苔藓、地衣;上、中、下三大系统组成森林生态系统。境内水源充足,有大通河、古城河、大滩河等内外流河,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2.2气候条件

实验区系冷龙岭北坡余脉,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北坡山势陡峻,南坡地势平缓,年平均气温-0.4~1.8℃之间;林区最高气温1.8℃,年降雨量300~500mm,相对湿度50%~70%,年蒸发量1000~1234,无霜期90~100d。

2.3基础条件

近年来,天祝县赛什斯镇在推进集体林权综合改革的同时,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实现兴林富民的有效途径,充分挖掘辖区林地多、盐碱沙地和水肥条件等区位优势,充分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管理模式,采用林下种植、养殖和种养殖相结合等方式,建立以林为主,农、林、牧合理配置,长、短期相互结合,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和谐发展的林业多目标立体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双赢的新路子。据统计,全镇共有28户发展林下养殖业,其中林禽19户,总计养殖鸡、牛、羊、猪20万余只。

作者在天祝县赛什斯镇设立标准地,对比分析林下养殖模式与家庭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其设立的实验标准地面积约6.7hm2林地,每1.3hm2 1个单个试验地,共4个。具体经营中进行相互循环,相互协调,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利用。具体经营模式为:在1、2、3、4地密植野生菌类与落叶披肩草,在保证部分材料的同时确保备用地的有效收入,同时用围栏对4个试验地进行分割,确保养殖物合理应用。在保证林下养殖饲料的同时,也保证了退耕还林区的火灾隐患。

3结论

林下养殖是目前发展林下经济的一种模式,经过对比家庭养殖的分析,林下养殖与家庭养殖相比,林下经济模式优于家庭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更明显,食品更安全,发展更迅速,林下养殖其经济效益从大到小依次是养鸡模式>养羊模式>养猪模式>养牛模式。所以最佳的养殖模式是养鸡模式,对森林的影响最小;据调查,林鸡比一般肉鸡市场价高1倍以上,还能产蛋。养鸡排入林地的鸡粪又可以为森林添加肥料,树的生长速度比以前快得多。

3.1在高寒地区发展林下养殖,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发展林下养殖,促使农村农林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将有效带动加工、运输、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变传统家庭养殖业污染居住环境、影响村容整洁的问题,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林下养殖的迅速发展,还将会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民更加重视学习、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经营管理本领,必将产生更多的农民技术员,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

3.2在高寒地区发展林下养殖,有利于林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通过发展林下养殖业,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而林下集约化经营又会反过来促进林业生产,进而可以探索出一条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3.3在高寒地区发展林下养殖,符合现代人对食品无公害要求的标准由于林下养殖禁止喂养各种含添加剂的饲料,利用农村闲置的林间空地饲养动物,主要以采食林中虫子、草类以及饲喂玉米等谷物等食物,充分激发了养殖动物的野性,其肉质好、鲜嫩、肉味鲜美,大大改善了产品品质,增加了畜禽产品商品价值和安全性系数,深受消费者欢迎。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字]工业化固体 废弃物 利用

[中图分类号] X70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01-1

每年越来越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滞留,不仅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也浪费了日益稀缺的资源。比如冶炼的废渣、工业粉尘、交通机械等工业废弃材料等等都是绿色环境的杀手。党的十会议提出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集于一体。可以看出我国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重视。在此宏观背景下,对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工业污染比较严重,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不全面、难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将工业固体废弃物转化成可再利用的资源将大大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

1固体废物常用处理技术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在技术运用上已日趋成熟,虽然较之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工业污染控制的重视和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已得到很大提升,工业化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

1.1焚烧技术

焚烧技术是对固体废物的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处理过程。特点是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且有热能回收作用。一套完整的焚烧系统包括废弃物进料系统、燃烧系统、除灰系统、尾气净化系统。由于固体废物含可燃物较多,可通过焚烧技术有效利用其所产生的热能,并运用到工业生产的其他领域。但焚烧技术也存在弊端,其过程易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副产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我国的焚烧技术设备开发才刚刚起步,大型垃圾焚烧厂还需引进国外设备。但是近年来,我国已研制出小型焚烧系统设备,但其自动化程度不高,热能回收技术落后,还不能达到工业应用的要求。

1.2填埋处置技术

填埋是处理固体废物最基本的方法,其技术成熟、工艺简单、费用低,规模大等优点。但是如果无害化处置不当,将会造成地表层的污染,并进一步污染地下水,因此,填埋技术也容易造成更严重的污染。我国的填埋技术主要运用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上,工业固体废物由于污染危害很大,对其填埋处置还不多。

1.3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将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物过程。堆肥技术可以实现废物处理的稳定化和无害化,使固体废物中的相关元素自然融入循环系统中,转化成有用的物质和能量。

我国从“八五”时期就开始着手开展污泥工业化堆肥技术研究,“九五”期间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所、北京环科院等单位完成了唐山、秦皇岛和北京密云3项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示范工程,但目前保持正常运行的仅有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国内虽然陆续建设了北京大兴、太原、烟台、洛阳等市政污泥堆肥工程,以及天津石化、山东晨鸣纸业等工业污泥堆肥项目,但目前正常运行的总数加起来不足20座,处置规模10~300t/d不等,但运行项目存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处理标准各异、产出物料用途不明确等问题,以及重金属、臭气排放等制约因素,严重影响了污泥堆肥产业的发展

2工业化固体控制策略分析

2.1相关法制的建立

首先,在立法机制上,政府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法律规范的指导思想,重点突出工业经济的循环发展,节约资源和固体废物的再生利用,旨在通过法律来规范企业和民众的行为,引导社会自觉地加强对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利用。其次,在立法程序上,应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集中企业和群众对工业污染治理惩罚的意见,建立科学有效的法律机制。同时规范法律诉讼程序,将对工业企业污染惩罚透明化。再次,在具体制度上,应该建立工业企业生产责任延伸制度,明确工业固体废物企业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将污染治理的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中,加大对工业企业污染的惩罚力度。最后,在宣传指导上,应加强对企业和民众环保意识的教育,使他们系统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制的高度上认识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和利用,约束社会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行为。

2.2实现技术创新提高利用率

根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6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0%,年产值5,000亿元。同时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专业化企业[9]。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在技术研发上应该采取国家专项技术项目支持的模式,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根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在工业固体废物技术上将实现巨大突破。

2.3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信息平台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信息的及时分享和传递来实现快速便捷的交换。因此,在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这个问题上,可以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及时国家工业固体废物各方面情况,如工业污染情况、污染治理情况、国家环保政策、技术运用创新等等。为工业企业提供一个了解我国工业污染,特别是固体废物污染的窗口。所以,有效的信息平台将有利于技术的推广、信息的传递,加快我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进程。

2.4推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的社会进程

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民众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能够在日常行为中约束自己,且对环境污染达到了社会监督的效果。但是,对于废物的资源化意识却相当薄弱。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但是这种理念还没深入人心,大部分民众对资源循环利用认识还不够,对于环境污染也停留在怎样预防和治理上,还没有形成“变废为宝”的认识。所以,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进程上,应在全社会提倡这种先进的绿色环保理念,使全社会行动起来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动用群众的力量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刘鹏.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2]李再思.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2008.

第7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研究范式;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104-05

作者简介:周纪昌(1969-),男,河南鹿邑人,经济学博士,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一、引言

社会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系统,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的角度和目的的不同来界定该系统的性质和范围,从而得出对经济过程和系统特性的不同看法。这里借用目前最为流行的“范式”概念,来表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范式”和“范式变化”这两个术语来源于托马斯·库恩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在这本书中,库恩就不同思维模式的建立和改变是如何影响到科学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探讨。这种思维模式是格式塔的一种,他称之为范式。库恩认为范式的变化是科学思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范式的变化意味着对以前大家共同认可或心照不宣的规则、观念、假定前提以及世界观的改变;范式的变化表现出跳跃性的、革命性的变化,可能彻底改变科学共同体对问题认识的态度、视角;范式同时也是确立学科和保证学科凝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放弃一种范式而支持另一种范式,将改变一门学科内所有科学家的整个知识基础,这就是库恩之所以称这样的变化为科学革命的理由。

尽管目前经济学界流派纷呈,研究方法众多,但是从大的研究范式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新古典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一种是以生态经济学为代表的研究范式。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生态经济与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系统观和经济过程观。在主流经济学模型中,经济系统被看作是一个以交换价值循环为基本运行模式的孤立系统,其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交换价值,在厂商和家户两大经济主体之间顺畅地循环流动。生态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思想和研究范式,是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和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时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经济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把人类经济系统看作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自然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着持续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虽然生态经济的思想理论,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一些具有重大经济影响的环境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对于目前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但是,以新古典研究范式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和经济决策中仍然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生态经济还没能引起大多数经济学界人士的充分注意,而对这一范式下的循环经济思想更觉得难以理解。对于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渊源予以考查、分析生态经济范式的特征、挖掘生态经济范式的核心,同时对于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理论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和反思,对于当前的生态经济研究和循环经济研究具有非常紧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渊源和特征

对于生态经济及其经济循环思想的渊源,一般可以归结到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思鲍尔丁1969年发表的《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鲍尔丁认为,地球实际上是一个生产能力(提供低熵的物质和能量)和污染净化能力(接纳和转化高熵废物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系统,就象一艘孤立的宇宙飞船,是一个物质上封闭的系统,地球系统的长期维持在于通过消耗外界的太阳能使物质在其中能够不断的循环利用;人类经济系统作为自然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应是从“自然资源一产品一环境废物”线性物质流动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循环的关系。鲍尔丁所说的循环关系不仅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物质上的循环流动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生态经济大系统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的稳定有序、协调衔接。即经济系统的运行必须同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功能相契合。这种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经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特别是对我们理解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关系问题更是意义深远。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学理论预见直接推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新的经济研究范式的产生和发展。虽然生态经济研究范式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但是我们可以在经济学发展早期的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那里,找到一些对后来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影响的经济思想和研究方法。

首先,生态经济学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经济系统赖以存在的基本环境。这种观点显然与早期经济学从物质财富的生产出发,注重自然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研究方法和经济思想是一致的。同新古典经济学从交换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和价格决定的问题不同,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是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和价格问题,商品的价值不是由抽象的交换价值(价格)决定的,而是土地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和作为生产手段的资本物品(在一定意义上是以前的生产过程中节约下来的东西)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魁奈坚持认为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而在亚当·斯密眼中,劳动不仅是价值尺度而且是价值的源泉,更有意义的是,他把土地上的自然力也看作是一种劳动,这就自然导出土地同样是价值源泉的结论。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对于重农学派有这样一段评价:“有趣的是。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重农学派,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对他们而言,仅有农业这个‘自然’的活动就能够产生净产值。事实上,重农主义这个词意味着自然法则。重农主义基本观点中的一些东西,对今天的经济学是极其重要的,尽管他们特定的理论已经过时”。

其次,对生态经济影响更为明显的是,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特别重视影响和限制财富生产的其他自然生物物理因素,他们把自然物理因素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与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定态”(stationary state)概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古典经济学中“定态”一词指的是经济中人口与资本存量都停止增长的状态。马尔萨斯和李嘉图都把良好土地的供应的限制以及所带来的农业上的报酬递减来表达他们经济活动受到环境限制的思想。虽然约翰-穆勒认为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够中止或暂时抑制因自然要素有限而对终极生产力的限制,但是他并没有抛弃“定态”的概念,认为财富的增长并不是无限的,经济迟早会进入一种静止的状态。技术进步可以推迟这种状态过早的到来,但最终阻止不了其一步步的逼近。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经济的兴起是在经济增长日益受到生态环境因素的限制的现实下,对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定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因为整个生态经济的理论就是围绕着,在地球这样一个具有有限承载能力的增长空间中:如何考虑经济活动的目的和途径而展开的。戴利的稳态经济(Steady-economy)是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经济思想。在戴利看来,稳态经济是一种有发展而无增长的经济。在物质层面上,经济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而地球生态系统是有限的,非增长的,在物质上是封闭的。随着经济子系统的增长,它将从整个生态系统的母体中吸收越来越多的部分,并且终将达到100%的极限。这种靠消耗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支撑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的。增长的边际成本总有一天会超过其边际社会收益,会使增长变得得不偿失。

再次,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只有有形的产品才算作是社会的财富,在他们对经济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产品价值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与通过劳动、自然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对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对以物质为载体的产品功能或效用的使用过程分不开的。萨伊最早提出效用是物品(财富)价值的基础,他认为“所谓的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生产数量不是以产品的长短、大小或轻重估计,而是以产品所提供的效用估计。”虽然如此,萨伊并没有就此脱离经济活动的物质过程来抽象地谈论价值问题,而是在分析中更加强调两者的结合。他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以创造效用为目的的物质形态转化过程,并提出了物质本身是不能创造和消灭的观点。对于财富的消费,他是这样认为的:“正如生产意味着效用的创造,而不意味着物质的创造,所以消费意味着效用的消灭,而不意味物质或物品的消灭。”因此,萨伊被认为第一个把物质不灭定律引入经济分析中的经济学家,实际上,生态经济学中的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物质平衡理论”表达的就是萨伊这个思想。生态经济承继了早期经济学的这种从价值流动和物质转化两方面来看待和研究经济过程的方法和视角,对于这种经济研究方法的特点,萨伊在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概论》绪论部分这样阐述。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只承认经过仔细观察的事实,以及根据这些事实所做的精确推论的研究方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排斥在文学上和科学上往往阻碍人们获得真理的偏见和先入之见。他认为“事物怎样存在或怎样发生,构成所谓事物的本质,而对于事物的本质的观察,则构成一切真理的唯一根据。”萨伊的这种方法论原则进一步强化了对早期思想家和亚当·斯密以来所兴起的实验唯物主义传统。

最后,在经济要素的分类方面,生态经济学中与古典经济学一样基本上遵循了上述萨伊所提出的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方法原则,在古典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中,原材料、能量相对于对生产过程中的其他要素投入(劳动、资本)来说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例如,对于资本的划分上,斯密是最早认为,根据这些资财在取得收入过程中的存在和变化流动的具体形态,可以把资本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两种。这一概念和名词一直被其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沿用。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马歇尔是明确的劳资合作论者。他的结论是:一般资本和一般劳动,在创造国民收入上是相互合作的,并按照它们各自的(边际)效率从国民收入中抽取报酬。他们相互依存是极其密切的。生态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类似,采用的是一种把生产作为经济分析起点的“生物物理的分析方式”(biophysical approach)。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实质是,人类利用组织、技术等手段,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取得自然资源,把其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形式,并向环境排放废物的过程。其一,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看,人类经济活动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活动一样,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转化过程,生产活动则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转换器”的作用——把物质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从一种用途转化为另一种用途;其二。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物质流动关系,更谈不上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从物质角度看,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生产过程则是对这三种要素进行转化、传输或应用的生物物理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更多的是互补性而不是替代性的关系。互补性和替代性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以生态经济为代表的强可持续发展流派(这一流派强调互补性)和以主流经济学为代表的弱可持续发展流派(这一流派强调替代性)在对待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争论的焦点。

三、生态经济范式的核心:循环经济的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对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这一时期,有关环境问题最有名的著作当属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这部书中作者利用大量事实证明了由工业污染对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唤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促使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许多学科开始把环境问题纳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在经济学领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生态经济学发展的奠基时期,一些对后来该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基本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他们不仅继承了和恢复了古典经济学从生产角度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研究经济的传统同时在研究的视野、方法以及所关注的问题上都具有重大突破。其中对于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作用的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有:鲍尔丁的地球宇宙飞船经济学思想:尼古拉斯·乔治斯库一罗根的经济过程中的熵定律理论;埃尔斯和科尼斯的物质平衡原理和产业代谢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思想。这些理论中一般都涉及到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问题:第一,地球的资源供应能力;第二,地球消纳废物的能力;第三,经济增长的规模限制问题。生态经济学正是在寻求发现和寻求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作为生态经济核心理论的循环经济思想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而成为目前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发展思想和实践。我们以生态经济中如何看待和解决经济循环或循环经济问题为主线,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

1.熵定律与经济过程

熵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是对不可利用的能量的一种度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些乐观主义者认为,既然物质是不灭的,能量是守恒的,那么人类总会有无尽的资源可以利用。但是他们忽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也称熵定律)所提供的科学事实:在能量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做功的过程中,所有的转化率均低于100%,耗散掉的部分就是“熵”。按照熵定律,无论是价值循环和物质循环都需要来自外界持续不断的能量来源的支持,否则是不可能持久地运行下去的。尼古拉斯·乔治斯库一罗根是第一个系统地阐明经济过程如何受到熵定律限制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经济过程是一个以低熵状态的物质一能量输入,以高熵状态物质一能量输出的过程,即经济过程仅仅是把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低熵)转化为毫无价值的废物(高熵)的过程;目前的工业繁荣是以快速地消耗有限的低熵物质为代价的。因此,他得出结论:人类经济奋斗的中心是比经济学中的李嘉图的土地更稀缺的环境中的低熵。经济过程中所有的物质转化和循环利用活动最终要受到可用能量的和熵定律的限制,免费的重复利用是没有的,因此,从可耗竭的矿物能源向太阳能转变是人类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2.经济过程中的物质平衡原理

物质平衡原理(materials balance approach)是罗伯特·埃尔斯等人提出的物质流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在一个封闭的、没有物质净积累的经济系统中,排入自然环境中的残余物质质量必然大致等于作为投入物进入系统中的所有原材料和能源的质量。根据这一假定前提。他们从物质形态上,构建出一组物质平衡方程。在这一组方程中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各种资源和服务的投入数量和最终的产出和消耗数量构成了一个等量关系。利用物质平衡方法,埃尔斯等人对经济过程中物质形态的投入、积累和产出,以及三者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经济过程只不过对物质的形态进行了转化,并不能增加或减少物质的量,而对于流出经济系统的废物所进行的处理。只能是这些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或者说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因此,经济活动中的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从长期而言,进入和流出系统的物质是平衡的。对于如何从根本上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污染问题,他们提出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投入,另一方面提高经济过程物质的利用效率,特别是提高经济系统中物质循环使用率,并由此提出了对进入经济系统的物料实行从“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最终废弃”的整个经济的物质流动过程,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综合管理的思想。这一思想很快被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1976年颁布的《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RCRA)所采纳。

3.产业代谢理论

产业代谢理论(industrial metabolism)是罗伯特,埃尔斯1988年在物质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物质、能量流动的理论。产业代谢概念所要表达的是,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下,通过劳动使原料和能量转化为最终产品和废物这样一系列的物质过程。在这里产业的概念涵盖了从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畜牧业到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商业、消费和废物处置等所有行业。在产业代谢模型中,经济系统被看作是一个嵌入生态大系统的开放子系统,在稳定状态下,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远离热力学平衡耗散系统,并且也有着类似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但是由于能量的限制(主要是熵定律)和无法避免的耗散消耗,产业系统不可能达到象生态系统那样的近乎完全的物质循环,即产业循环是开放的。也就是说,产业系统总体上没有对它的营养物质进行再生循环,它是以开采来自地球的高质量的物质(化石燃料、矿石)为开端,最后把这些物质以退化的形式返回到自然界的过程。

在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的模型中存在两种废物循环形式:第一种是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组成的自然循环过程。这种形式的循环发生在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等部门,它们的原料直接来自于自然,最后的排放物主要是可降解的生物有机物。第二种形式的循环被称为“工业循环”。这个循环把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物,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加工和管理手段,作为“二次资源”再度返回到生产和消费过程。由于工业循环过程是人为的,不仅需要大量的额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同时也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泄物。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不仅从经济上和物理规律两方面分析了经济系统中影响和限制物质循环的原因所在,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以及经济系统内部产业之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网络,这为产业生态学提出的通过构建不同产业流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梯次利用网络,来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和灵感。

4.产业生态学

产业生态学的产生受到了自鲍尔丁以来生态经济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直接影响,同时也标志着生态经济从理论走向实践。1989年9月,R.Frosch和NicolasGallopoulos在《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中正式提出的产业生态学的概念。他们提出:“在传统的工业体系中,每一道制造工序都独立于其他工序,通过消耗原料生产出即将被销售的产品和相应的废料: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一种更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代替这种过于简单化的传统生产方式,那就是产业生态系统。在这样的产业生态系统里,能源和材料的消费被最优化了。一个过程的排放物可以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显然,R.Frosch和Nicolas Gallopoulos产业生态学理论,与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industrialmetabolisml具有很多的相近之处。只不过是前者强调了通过产业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关系的建立。而后者是从整个生态经济大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关系出发,指出了这种代谢关系的现实存在及其对于经济系统的意义。

把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是产业生态学研究视角的主要特点。产业生态理论的主要探索者之一Braden R.Allenby(1995)认为,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与转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从线性流动、不完全循环和完全循环三个阶段的进化历程,才成为今天比较完善和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总体上来说,产业系统还处在从线性流动阶段。尽管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系统不能做完全类比,但是前者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后者的优点而获益。例如,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食物链及食物网理论、生态位理论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等在生态工业、设计规划生态工业园及生态工业网络设计和管理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因此,对于产业生态系统的理解,我们一方面明确地承认,产业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的发展不仅要符合经济规律而且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产业系统在性质上和对物质、能量的利用和流动方式上具有本质的不同。

5.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模型

以研究和寻找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为主要目的。根据鲍尔丁的地球宇宙飞船经济学理论和循环经济思想,戴维·皮尔斯(David W.Pearce)和凯里·特纳(R.Kerry Turner)在1990年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性的循环经济理论(the circular economy),并建立了第一个循环经济框架模型(见图1)。

(在这个模型里各种通过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用实线标示,这些物质流所产生的效用(U)用虚线标示。自然环境提供自然资源的存量(R)、环境的净化能力(A)和舒适三大经济功能。废物(W)是由生产(P)和消费(C)产生。如果考虑物质循环,这个环境经济系统就是封闭的。在模型中自然资源的存量(R)被分成了可耗竭资源(ER)和可再生(RR)资源两大类别。这两类资源都可以以一定的比率(h)进行开采,而只有可再生资源可以(以y的比率)再生。由于相对于废物流量(W)的自然的净化能力(A)不仅影响到自然资源的生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用,所以同样被视为一种经济资源。废物(W)的循环利用(r)可以对资源的存量(R)产生正的影响。)

皮尔斯和特纳认为。鲍尔丁把地球比作同宇宙飞船一样的封闭的系统,表明了经济与环境是一种循环(circular)的关系——所有事物都是其它事物的投入,那种简单地认为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效用并对经济进行相应地组织的看法,实质上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无论如何,最终来说封闭的系统设定了获取效用所能采取措施的限度或边界。他们把自然界所提供的资源供给、废物净化和审美功能三项作为生命支持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认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不论是自由市场、计划经济还是混合经济模式,都不能保证自然的生命支持功能将能够持久下去,因为现代经济学缺乏一个生存理论(existence theorem)来处理经济的规模和结构与支撑该经济的一系列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之间的问题,没有对经济系统是否与其密切联系的自然环境相和谐进行必要的关注,因此,经济可持续的关键在于创造出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共存的条件。在他们建立的循环经济模型里(见图1),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合二为一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经济大系统。在这个模型里,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不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不仅在物质、能量上存在着密切的投入一产出关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俨然是一个统一的功能整体。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经济循环模型,与主流经济学经济循环模型相比,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经济视角和思维范式。

首先,从经济的目的看,自然环境作为生态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提供三方面的经济功能——资源提供功能、废物净化功能和直接效用提供(审美、休闲娱乐等舒适性资源)——这些功能对于最终经济目的的实现、持续提高和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从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看,之所以把这个自然系统同人类经济系统一起组成的生态经济大系统称为循环经济系统,是因为按照物质平衡原理(即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个大系统在物质上必然是封闭的、循环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开放的、线性系统,即从“环境——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的封闭过程。第三,皮尔斯的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以保持和提高生态经济大系统的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为导向的物质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系统功能的保持是与系统内物质(包括能量)流动的状况紧密地联系起来。尽管从全球尺度来看物质在系统内的循环是由必然性的物理规律所决定的。但是从系统的功能的实现来说。这种循环可以有不同的状态或结果——良性循环(hA)则会破坏这个功能,从而造成经济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在这个循环经济系统中人的调控作用就是通过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动关系,在促进和保证生态经济大经济内物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大系统在功能上的良性循环。它蕴涵了两个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原则:一方面,要承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开发利用保持在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和承载力之内,使经济活动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在不破坏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以提高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第四,由于环境的三大经济功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自然的净化能力(A)的破坏不仅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环境的质量,循环经济要求我们从方法上,对环境和经济问题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把握和协调,而不能过于偏重某一方面的功能。

四、小结

对于生态经济范式的渊源、特征、核心和理论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本质是一致的,这就澄清了当前生态经济研究与循环经济研究分野的现实,同时通过分析发现,生态经济范式与古典经济及其后来的继承者的思想一脉相承,这也为我们如何把握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和路径选择,生态经济研究不能脱离传统经济学,更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理论而发展,这是非常危险的,同时也是没有出路的。经济过程即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又是以效用为基础的价值增值和转移的过程,这两方面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一环境既是经济过程的物质最终来源和归宿,又是基本经济功能的提供者。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看,生态经济范式研究对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所持有的整体视野,特别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物质循环流动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对我们把握环境问题的本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经济研究范式下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系统观和经济发展模式,它对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所持有的整体视野,特别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物质循环流动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把经济活动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转的大循环当中,从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高度来看待和规划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把握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实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思·E博尔丁,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A],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英]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人口论[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法]萨伊,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M],陈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美]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熵定律和经济问题[A],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第8篇

摘 要:我国在历史发展的阶段中,在国际会上已经采取恰当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下对推动成像规划理念的转变工作,是当前相关部门值得思考的一个话题。随着成像规划理念的不断深入,一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从而采取节约资源以及调节能源两个方面来探讨此话题。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乡规划;理念转变;分析

由于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主动应对气候变化,无论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还是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也是推动城乡规划理念转变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1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从应对气候变化的本质上看,应当坚持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同举并重。应对气候变化同各国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对气候变化绝不能仅仅就环境v环境,就能源讲能源,而应该且只能在发展过程中推进,也只能靠共同发展来解决。

需要强调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应当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坚持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一方面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当前,国际能源供需不均衡的区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甚至于产生国际社会的冲突。各国经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能源市场格局变化与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

城乡规划工作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转变城乡规划理念、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性,应当统筹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2 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研究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变

2.1 新的发展模式下城乡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从以往的角度来讲,相关部门在生产的时候大部分都会倾向于怎样控制排放情况的角度进行考虑的,当前在面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笔者建议相关人员要依赖于消费的角度去对新型产业进行不断研究,研制出可以满足未来发展的行业,这样就不能仅仅只对消耗情况引起重视,还需要从消费理念做好深入分析,从而对资源环境问题做好详细的分析。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城市规划的理念来说,应当遵循系统原则的方向发展,并且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对城市规划的发展做好认真的分析,不管是在编制方面还是在管理工作中,都需要尽可能将消费形式以及政策手段不断优化。

无论是对城乡编制还是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仅仅呈现出单一的概念以及原则的认识是不科学的。应当始终坚持科学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倘若只是倾向于某一单一目标,那么不但不能处理好问题,而且还会存在炒作的嫌疑。在这里笔者建议,系统原则作为城市规划理念的原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一定也是系统的。

2.2 清洁生产、绿色经济、概念辨析

绿色经济是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强调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资源的相互依赖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在全球经济危机时,联合国环境署呼吁制定全球绿色协议,鼓励各国政府支持本国经济向“更绿“的经济转型(UNEP,2008年10月22日)。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清洁生产是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建设的最基础的工作,是长期以来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在不同角度讨论地球容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在经济活动中注重防治生态过度恶化带来人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的过程。无论是清洁生产、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还是循环经济,都是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起来,通过污染防治、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3 能源结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主导城乡规划的理念转变

3.1 促进城乡规划的理念转变的具体行动

第一,对经济结构及其能源供应方式加以优化,从而促使其得到低碳生产的效果,利用产业结构调节以及发展形势的转变,能够维持经济增长以及就业机会之间的联系。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处理好新型产业发展中具有的限制,积极促使新型产业可以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最大程度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将低碳能源在总体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升,促使城镇化发展中可以使能源效率得以优化。

第二,从建筑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当始终坚持以绿色建筑为主的理念。尽可能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灵活使用太阳能等可以再生的资源。相关人员需要对经济政策及其市场体制进行深入探讨,并把新型能源朝着有发展前景的方向发展,最大程度使用区域可再生能源具备的优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无论是在设计方面还是在材料的使用方面都应当使用可再生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3.2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理念

随着当前城镇化脚步的日益加快,不管是对城市也好还是对镇也罢,所消耗的能源数量一直上升。处理好城市、镇发展中所产生的能源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依据城、镇的实际性质以及功能进行确定,对其评估手段以及指标系统加以明确,充分了解城镇生产以及消费的具体情况,从而找到问题原因,给出科学的评价方法,减少资源过度的消耗。积极促使使用新能源的试点工作。不断开发新能源产业,从而建立一个清洁的能源系统,最大程度发挥出城乡规划的价值,有效落实新能源推广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即使得到主题研究的结果在实际落实中会使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然而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需要处理好城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鼓舞规划人员行动起来,不断的努力,做好反思,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妥善面对气候变化下所形成的新挑战,确保城乡规划工作可以达到前瞻的效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长松.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规划编制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6(01).

[2]沈发兴,王伟峰,杨扬.国内低碳风景园林发展述评[J].南方林业科学,2015(04).

[3]王睿,陈筠婷,满宁生,邱一桓.广西农村沼气发展规划途径探求[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

第9篇

摘 要:生物质绿色可再生资源具有产量大、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可加工制作性强等优点,是国内外能源与包装行业研究的热点材料。随着科技发展,秸秆生物质基包装材料被研究加工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

关键词:秸秆生物质;包装材料;资源丰富

1 引言

当今世界公认的第四大能源是农林生物质,它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农林生物质廉价而宝贵、对环境友好,是绿色可再生的资源。全球每年农林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品种多样、地域分散、产量巨大、收储季节性强。我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产量8.5亿吨,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秸秆,其中以小麦秸秆、稻草为代表的粮食作物秸秆占总量的70%左右。可用于工业能源原料的能源林和灌木林有3亿多吨。因此,可以说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极其丰富。随着学科交叉和领域融合,当今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社会对科学发展的环境可持续性的认识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林业化工、机械工程等学科对生物质基材料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高效转化生物质纤维,使“纤维组分分离、分级定向转化过程”,制备新材料。现在生物质纤维材料加工研究技术包括两种,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是让生物质纤维化学成分不变,通过一些机械力学、传热学、加高压等方法改变生物质纤维的结构和表面性能;化学改性常用方法有酸碱法、有机溶剂法、界面偶合法、接枝共聚和脂化法等。化学改性是让生物质纤维改变化学成分的同时结构和表面性能也发生改变,改性后的新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性能。改性生物质基包装材料既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并融合的研究新领域,又是一个新兴的生态产业链群体,比如从秸秆的收集组分分离(或不分离)微生物发酵(或重组)能源(或可降解产品),实现秸秆的高效合理、生态环保的综合利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在过去,人类将秸秆收割后用作农田肥料、燃料、建房、家畜饲料、手工制品和工具等。现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已经制定了一些大型的开发研究项目,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丹麦秸秆发电厂、美国的能源农场和巴西的乙醇能源计划等。这些研究项目中因存在污染环境、易产生有害物质和难于综合利用等问题,发达国家也已经逐步转向用纤维素酶水解方法的研究[1]。丹麦是世界上首先使用秸秆发电的国家。阿维多发电厂建于上世纪90年代,每年燃烧15万吨秸秆,可满足几十万用户的供热和用电需求,被誉为全球效率最高、最环保的热电联供电厂之一。发电原料和煤、油、天然气相比,秸秆发电成本低、污染少,是最划算的燃料;另外,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还可以作为农田肥料。日本是一个相对资源紧缺的国家,每年的秸秆几乎被全部利用,其中主要是还田、粗饲料、混合燃料等。混合燃料沼气发酵真正对纤维素原料转化沼气的研究还很不够,日本正在积极挖掘秸秆的燃料转化潜力,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与本田技术研究所已成功从秸秆所含纤维素中提取出了乙醇燃料。欧洲和美国在生物制气化发电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但因为生物质燃气净化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突破,所以这一技术难以应用和推广。

国内在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化技术方面,我国针对秸秆先后开展了沼气发酵和秸秆气化。在沼气发酵中,秸秆转化率很低,而且严重影响产气率。在秸秆发酵乙醇研究方面,主要沿用木材处理或淀粉发酵乙醇的技术路线,昂贵的“完全”酸水解或酶水解难以实现完全利用秸秆中木质素、半纤维素和高结晶度纤维素的理想,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要求。

秸秆生物质基新材料在包装行业也成为偏爱和研究的热点。林业部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也陆续开展了以竹材、麦秸、稻草、玉米秆等为主要原料研究人造板工艺技术。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进行了复合材料“非木质纤维人造板”工艺与材料性能研究,并成功开发出了稻壳板、麦秸板、棉秆和麻秆板、稻草板等新材料。在生物质材料产品方面,秸秆作为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工业造纸,其它的应用主要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模压制品的研究[3],如一次性快餐盒、托盘、家具构件和建筑构件等;南京林业大学将秸秆压缩成型制作复合秸秆板材,建筑墙体材料,复合秸秆包装材料等;西南师范大学也进行了可降解餐盒的研究,但由于植物纤维成分各异、含水量不等和化学特性不同,在研发技术和配方上存在较大差别,很多技术参数只能在实验中摸索,因此也就影响了餐具制品的性能稳定。目前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安全材料标准的生物质基包装材料还不多,尤其是产品的耐水耐油性、耐酸碱性、良好的机械力学性等。东华大学以秸秆纤维为基体进行了木质陶瓷材料的研究[4],以秸秆纤维为原料制成高密度秸秆纤维非织造布;然后采用气流成网法进行材料陶瓷化,工艺操作简单,新材料性能可以和以木材为原料加工的中密度纤维板性能媲美。

3 应用前景

植物秸杆类包装容器,原材料来源极其丰富,不仅可以完全降解,而且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缓解资源短缺,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1 经济效益

建立一个以年产5000万只托盘的生产线规模计算,年创产值1250万元,正常生产年产品总成本为900万元,年纯利润可达27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4%。以产品使用秸秆颗粒45g(以托盘计),该生产规模的加工厂,每年消耗秸秆2250吨,若秸秆以300元/吨的价格收购,每年可以直接为农民带来67.5万元的收入。从包装容器的市场需求量来看,对于一个数百万的城市,每天的需求量就达10万只以上,需要目前的成型设备18台,预计在未来5年内成型设备的销售量将达到240台,仅设备制造可以创产值6720万元。

3.2 社会效益

该技术研究成功,可以拓宽更多的应用领域,如农业生产用育苗钵盘、木炭盆景、复合板材、电子产品包装缓冲衬垫、建筑材料的隔热保温板等,为农民致富提供良好的产业化技术,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3.3 环境效益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秸秆的使用避免了就地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全降解一次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直接减少了由于使用发泡材料(EPS)带来的白色污染,环境效益显著。

因此,无论从可持续发展、还是环境保护、可利用资源等问题来分析,秸秆生物质基包装材料的研制成功,代表了目前和更长远时间内一次性全降解包装容器的发展方向。生物质基包装材料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各种食品及农产品包装的多样化需求,也为新材料的研究成果提供广泛的应用空间,激发了秸秆生物质基包装材料的新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陈牧,连之娜,李鑫.玉米秸秆蒸爆渣的氨基酸辅助纤维素酶水解[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0,(44):15-18.

[2]马晓轩,范代娣,马沛等.秸秆微生物降解及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9,(39):71-74.

[3]高宝云,邱涛,李荣华等.巯基改性玉米秸秆粉对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40):185-190.

第10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资产转型;产业替代

引言:

顾名思义,资源型城市一定是绝对依赖国内现有资源为生存条件而发展的,而且大都依赖着我国的一次能源即不可再生的资源,这种特殊的城市发展方式要想发展下去就要不断地进行对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使得国内现有资源渐渐耗竭,这种依赖性的表现在其发展中期尤为强烈,而这种发展方式并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要求,因此将逐渐走向衰退的道路,为了不最终走向末路,就必须要组织起大规模的转型工作。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视角

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实施转型工作实质上就是改变其资源型依赖的发展状态,结合祖国现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从而让城市发展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1.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从经济学的宏观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可以发现从行政区域到区域内部外部的划分,一直到区域各种资源的环境分析和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都有其现实依据。因此,对于城市各项发展和建设,区域经济理论依据十分重要。如今我国资源型城市正在进入大规模的转型预备期,在正式投入转型之前,要正确分析坏境内外条件和区域内各项资源的配置和现有状况。由于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和各项工作都需要相互配合、建立关联,其工作内容也逐渐广泛起来,内部分工也随之越来越细化。由此考虑到环境的变化趋势,就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寻求转型的同时,立足于整个经济发展角度,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周边环境做一个合理宏观的调查和分析,将自己在国内和国际的发展角色定位好,只有这样才能在转型过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配合,寻求合理、最优的资源配置。

2.可持续发展理论

综合观察我国过去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其发展模式是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的利用并不是有节制有规划地利用,而是不考虑其不可再生特点,肆意进行大量消耗,对现有资源进行毫无节制的浪费,使得我国本就十分珍贵的资源现在变得更加稀缺,而且导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对生态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这些发展行为的弊端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没有重视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的要求,因此如今面对转型,应大力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让新型的城市类型心系祖国生态发展和资源保护,走向高效、低耗、节约的资源可持续发展道路。

3.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条十分重要的经济发展理论依据,循环经济倡导的是资源、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这项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国内和国际的广泛运用,可见其发展效应是紧跟时代的。因此,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应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论重视起来并利用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去。纵观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过去使用的各项资源现今已然十分稀缺,为了让我国资源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就应做好循环经济的发展,事实上这正是资源型城市必须注意的转型条件。具体做法应该包括:城市发展应对现在正在利用的资源做合理分析,做到提高其利用效率,对现行发展方向做长远分析,解决产业正面临的断层问题;投入资金对新能源进行开发,让产业发展的资源紧缺状况得到缓解。只有这样才能减弱城市转型过程中由于资源匮乏而带来的冲击,最终向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迈进。[1]

二、资源型城市的共同弊端及转型的必要性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问题从表面来看是对资源的肆意利用、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忽略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使得其经济发展问题渐渐转变为社会和环境的共同问题。而其急需进行转型的原因和弊端从资源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层联系具体表现如下:1、城市发展的资源产业决定其发展现状。城市发展依赖于资源产业对其提供用之不尽的资源,然而资源不可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地区资源储备状况良好的区域也不可能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提供其要求的资源供应量,因此其转型是必要的;2、可持续发展才是城市发展硬道理。众所周知,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主要竞争力体现在对资源的掌控上,资源占有量大的产业在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上自然就占有绝对优势,然而现在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并不珍惜资源,不能让有限的资源得到良好的利用,跟不上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思想,使得城市发展陷入资源与发展的恶性循环。从这两个方面观察,资源型城市的弊端是统一的,因此面临转型也是整个产业都要解决的问题。 [2]

三、资源性城市的发展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

1.自身发展不能与社会、民生紧密联系

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严重依赖性并不能持久,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呈现匮乏状态,使得不论企业还是产业对资源的使用都不能达到从前所要求的,这就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经济落后使得失业现象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口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阻力。而这种现象的恶化最终将导致地方财政收入急剧减少,城市发展止步不前。过去企业和产业所承办的民生服务再也得不到保障,社会民生问题一一发生,企业无力再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将其社会责任移交给政府,政府解决民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不堪重负,导致地方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开始走下坡路。

2.不能对相关产业建立经济关联,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

地方资源型城市建设过程一般是独立于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而依靠国家相关工业系统的,国家提供的现代化技术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以及大规模国家工业原料供应,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资源型城市地方经济发展中与其并存的中小型企业、资产型企业等经济形式的产业发展几乎与其没有联系,它们相互之间的沟通和支持几乎是没有的。这种资源型城市发展与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却互不关联的发展形式是有很大弊病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对第一第二产业提供大力支持,使之呈现独占鳌头的快速发展趋势,而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状况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由于国家和地方的帮助力度有明显区别,导致产业间的发展距离越拉越大,垄断形式的发展趋势和极度不平衡的经济结构使之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一旦面临变革将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3.城市缺乏功能性发展

资源性城市的发展是跟随我国过去计划经济的发展而来的,现如今形成企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分块的发展形势,不能共同发展,城市功能与企业功能相互等同、混淆等状况愈加严重,企业与城市、社会的地位没有明确,重企业、轻城市的发展理念形成了现在落后的城市管理现状。而追溯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即是资源型城市发展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缺乏放眼看世界的开放眼光和正确科学的经济发展体系,依然保持其资源依赖的弊病止步不前,失去了经济发展空间和城市发展机会。

4.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资源型城市发展越来越缺少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导致其发展创新能力落后,原因有三个:第一、区域发展趋向专业化而不能多元化地发展衍生产业,不能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无法发掘潜在的发展空间,致使人才资源较为单一,人才能力不能综合发展;第二、产业发展空间小,高素质人才不愿为其效力;第三、资源依赖过于严重,对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要到边远地区,而人才走向一般流向一般都聚焦于城市发展步伐较快的经济发达地区,难以吸引高素质科技人才。

5.生态环境惨遭破坏

资源依赖型城市的发展可谓发展了自身却不顾环境发展,城市发展不能照顾好与环境、社会的关系,肆意破坏环境,对资源进行粗暴的掠夺和不科学利用,这种行为长期下来导致以下几种环境问题产生:资源不断枯竭;环境面临土地盐碱化、沙化,耕地逐渐退化;生态水资源不能得到平衡,遭到严重滥用。这些问题每一项都可以直接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对此却不管不顾,最终让当地居民深受其害,甚至遭到生命财产流失的威胁。[3]

四、探索资源型城市问题的解决之道对策

1.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构造长远且可持续的发展规划

对资源型城市的长远规划一定要结合现代化发展理念,将现有资源和资金做合理划分,使之得到有效利用,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要做到统筹兼顾,城镇发展各自发挥优势,不做大规模的变动,在具体问题上作调整,让变革不显得唐突,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同时,要客观考虑城市职工的自身居住、工作条件,不应再让他们跟着企业资源流向而分散居住,而应建立集中化的城市发展规模,让转型跟得上时展。

2.营造良好的城市转型环境

曾经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给区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负担,如今在面临转型时应将这些错误一一弥补起来,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能吝啬,大力发展城市与生态相互平衡的项目,构造生态型城市,将城市资源合理调度恢复其生态平衡,提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理念,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另外,大力营造社会型企业文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此同时,不能忽略与其他经济产业的关联,国家对此应给予各种经济形势的产业以支持,做到综合发展,全面提高城市发展活力,广纳贤才,让人才的转型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共同进步。

3.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资源型城市企业的转型不能单一停留在自身,更要结合环境发展趋势,寻找其替代产业。这方面的工作要做好前期调研和市场观察,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做综合考量,发展其接续、替代产业:首先,选择资源丰富的区域,延续过去产业的优势,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工业环节,摒弃过去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并发展辅助产业和次生产业辅助其综合发展,让资源型城市的优点得以留存并发扬光大;另外,针对已经遭到环境破坏的城市应彻底摒弃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另寻蹊径,寻找其替代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为城市构建发掘新生的生命活力,与此同时建立长效现代化的科学发展机制,让现有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大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4]

参考文献:

[1]曹兰芳;尹少华;城市林业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分析――以耒阳市为例[J]2012(02)

[2]陈玲艳;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研究――以淮北市为例[J]2012(07)

第11篇

一、外部性的内涵

在现代经济学中,外部性概念是一个出现较晚,但越来越重要的概念。自从马歇尔以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庇古从“公共产品”入手,提出了征收“庇古税”作为纠正生产负外部性的方法;奥尔森从“集体行为”入手,分析了外部性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即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排他地消费公共产品;科斯从“外部侵害”入手,分析了负外部性问题;诺思则从“搭便车”问题入手,分析了正外部性问题,认为产权界定不清是产生外部性的原因;博弈理论则从“囚犯难题”入手,揭示了外部性问题,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内在矛盾,即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个人最优与社会最优的不一致。总之,对外部性内涵的理解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当一个行为人的行动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行为人的环境时,便有外部性存在;第二,外部性是这样一种事件,它将可察觉的利益或损失加于某些人,而这些人并没有完全赞同或间接导致该事件的决策;第三,当某个人的行为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是配置公共产品资源市场机制调节不足的必然结果。

外部性对人们的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广泛影响,最严重的外部性影响当首推环境污染。工业化所带来的外部性已成为全球的公害。工业污染造成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损害人的健康,总而言之,危及人类的生存条件。自七十年代罗马俱乐部发表振聋发聩的报告以来,世界上对环境污染的损害发表了浩如烟海的报告和专著。印度果伯尔的毒气泄漏事件,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使世人谈核色变。土地的盐碱化、沙漠化和酸雨的影响,给全球粮食生产能力和人类生存条件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远不是外部性问题可以包容的。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各国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对外部性缺陷的纠正

虽说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超越了外部性的研究范围,但它毕竟是外部性的表现。外部性的影响或作用不是通过市场纳价格机制反映出来的,它妨碍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时是完全排斥市场,或者扭曲市场价格。由于外部性的作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即使在没有垄断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也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外部性的范围愈广,市场价格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就愈小。既然外部性非由市场机制而起,那么市场机制对外部性的矫正也就无能为力,因此,必须借助于市场以外的力量来加以干预和纠正。

通常采用纠正外部性的措施可分为四大类。即经济措施、法律措施、政府的行政措施和社会措施。

经济措施主要是征税。目前各国政府最普遍采用的控制污染的措施是征收污染税。根据“污染者付钱原则”对那些外部性产生者(污染者)征收相当于外部不经济性价值的消费税。但是,这就需要确定最佳排污量,就是说社会到底能忍受多少污染量。这不仅是个复杂的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有关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的经济效率问题。总之,标准不易掌握。

另一个最常见的抑制外部性的措施是征收“消费税”,但以“货物税”的形式征收。主要对烟、酒、石油产品这三种货物征税。因为它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外部性影响。世界银行的高级专家甘地说:“很多国家对这三种货物都课以重税。它们的税率通常为零售价的60%~70%,有的国家烟、酒的税率更高。”

法律措施是解决外部性问题最有效的常规办法。期蒂格里兹说:“运用法律系统解决外部效应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在这个系统下,受害者有直接的利益。承担着执行法律的责任,而不是依靠政府来确保不发生外部效应。很明显,这个系统更有效,因为可以为受害者比政府更愿意弄清有害事件是否发生。”当然,法律手段也有其局限性。如诉讼成本高,拖延时日,有些当事人非到不得已不上诉,等等。

行政措施是指政府的强制干预。当采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不能纠正由外部性引起的资源配置不当时,就要由政府出面采取行政调节。政府调节机构将确定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行政指令生产者提供最优的产量组合,调整电力和石油化工等高污染工业的生产布局,严格限制厂址的选择,有时还可指令把产生外部性和受外部性影响的双方厂商联合起来,使外部性“内在化”。在公共资源领域和市场上,有些发达国家正在建立含有行政计划因素的制度框架,例如,强行建立限制捕鱼区。规定渔网每平方米的孔数和制定其他一些规则以减缓这些公共资源过度使用造成的无效率现象。又如规定在公共场所不准吸烟,强制私人小汽车安装消除污染的设备等等。不可否认,在消除外部性方面,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措施是指道德教育,或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或通过大众传媒,树立文明礼貌和乐于助人的道德风尚等等。

三、我国的经济外部性效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应采取的对策

我们高兴地看到,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要求的方针政策、行动和措施走向前台,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绿色GDP、将环保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等理念意见逐渐走出理论探讨务虚的阶段,逐步走向生动而具体的实践;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了政府责任的落实,加快了治理进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在政策措施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我国现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期,经济的规模和速度、重化工业的结构以及高耗能强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着更大压力。

目前,我国外部性负效应对生态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森林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速度加快。由于过度采伐和开发,造成森林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如长白山地区,建国初森林覆盖率为82.5%,现在已锐减到14.2%;沙漠化面积每年以2100平方公里速度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

2、空气污染状况严重。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为309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高达387微克/立方米。1996年全国城市二氧化硫的浓度平均为79微克/立方米,已有16%的城市超过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150微克/立方米)。酸雨降水污染普遍加重。

3、江河水质污染加剧。近年来,我国废水排放量一直高达350亿吨左右,其中80%以上的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据2004年统计报告可知,我国七大水系的413个监测断面中,有41.6%的断面满足地表水三类标准;30.5%的断面水为4~5类水质;超过5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占27.9%。珠江、长江水质较好,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水质较差。全国近岸海域246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49.6%,三类海水占15.4%,四类、劣四类海水占35.0%,全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16.9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3.2万平方公里。对15个海洋生态监控区监测表明,主要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96.4%。现在,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23立方米。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4、固体废物危害加大。1993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量达6.2亿吨,其中70%产自城市工厂,1996年增加到6.5亿吨以上。工业垃圾处理率不足20%,综合利用率为4.3%,其余大部分堆积起来,累积堆存占地5万多公顷,其中一些有毒废渣已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5、缺水矛盾日益突出。全国有7000万人口饮水困难,因缺水影响农业产量约200亿公斤,影响工业产值1200多亿元。在全国500个城市中,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经济会处于“强增长”阶段,对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负效应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应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

第一、优先开展资源环境核算,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重化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应该更加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统计指标应该更好地反映经济增长的代价,这样才可能落实科学发展观。2004年以来,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有关绿色GDP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试行工作。“十一五”期间,在加紧这一工作的同时,应优先开展对资源环境的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以便能正确衡量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正确衡量发展成果和政府政绩。同时,还应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质量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等有利于落实正确政绩观的制度,使领导干部能够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官员的个人政绩不至于与长远的人民利益相悖。

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国家应该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国家财政、税务部门应当研究制定对开展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生产再生资源产品的企业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以扶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提高再生资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的,各地税收征管部门要按照有关文件,严格贯彻执行已有的税收减免政策。通过生产环节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的目的,完成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第三、在污染末端治理中深化市场机制,建立“谁治理、谁受益”制度。污染者付费,是在污染末端治理中深化市场机制的重要基础条件。应合理确定污染治理的收费标准,逐步达到补偿合理成本略有盈利的水平,以实现“谁治理、谁受益”,并通过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领域。

第12篇

一、粗放型农业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植被破坏,生态功能下降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了“全面砍光”的开荒造田行动,使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地表大面积裸露。农民形象的说“山顶和尚头,山腰罗汉肚,山下黑水流”。生态系统失去了自我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温、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大大降低。

2、耕作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恶化

大量应用粗放的铧式犁深翻耕作,使土壤裸露,细碎、干旱。当大风刮起时,将大量干燥细小的土粒带到空中,便形成了沙尘暴。当天下暴雨时,洪水从裸露的地表冲走了肥沃的土壤,沟壑纵横、耕地贫瘠,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当干旱少雨时,裸露的土壤风蚀严重,耕地沙漠化趋势逐步加快。

粗放型耕作形成了生态环境恶化——干旱等自然灾害增多——农业减产——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

3、焚烧作物秸秆,污染天空环境

种植业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每个农户就有数吨。有的种量大户甚至有几十吨,这些秸秆除少部分用于牲畜饲料外,大部分农民拉回家用于生活燃料,或被当做废弃物丢在田间地头和路旁在秋春之际烧掉了。焚烧秸秆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增加和环境及大气的污染,在公路和飞机场周边焚烧,产生的浓烟影响车辆和飞机的正常行驶,增加了安全隐患。

4、化肥农药使用不当,污染生活环境

在种植业中,农民只知道化肥具有运输使用方便,肥效高的优点,而不知道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硬化的后果。二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劳力较少,大量应用农药除草和灭虫。而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甚至使用不当,会使化肥和农药在农作物的秸秆和颗粒中残留,造成对人畜的危害。农药在毒死病虫的同时,还毒死了益虫和益鸟。生态失去了平衡。当出现暴雨时,部分化肥及牲畜粪便随地表径流到受纳水体,使人畜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粪便中的氨气等气体散发到空中,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二、发展低碳环保农业的建议

农业要实现低碳、环保发展,必须把农业、林业与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有机的结合起来,向着低碳、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的方向和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统一”的目的,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增强环保意识

人来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它既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空间和载体,又为人类提供了资源和容纳废弃物。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管开发利用,不管保护建设,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是要用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危害的事实说服教育;二是要用分析预测的方法,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子孙后代无法生存的严重性说服教育。尽快扭转“重生产轻环保:重粮食轻林草;重城镇轻乡村: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思想,增强环保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营造绿色家园

为营造一个山川秀美、鸟语花香的绿色家园,一是要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二是要继续绿化荒山荒坡,让山顶戴上绿帽子(植树),山腰系上彩带子(水渠、林带),山根铺上绿毯子(种草、种树)三是要在耕地边、道路边、院墙边、水渠边种植树木花卉,努力实现农田林网化,水利化:村庄园林化、清洁化。四是要科学绿化,计划要合理、种树要适宜、管护要规范。巩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成果,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

3、推广保护性耕作

退耕还林还草虽然是治理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但是退耕还林还草只能退掉一些贫瘠的陡坡地,而平地和较为肥沃的缓坡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口粮田,是退不掉的。这些干旱裸露耕地,这是沙尘暴频发和水土流失的来源地,怎么办?我们只有采取转变生产方式,把落后的粗放型耕作,转变为科学的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是采用免耕,少耕、深松土壤、秸秆还田等技术,利用作物残茬和秸秆覆盖地表,用根茬固土,秸秆覆土,提高土壤的保土、保肥,保墒能力,达到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沙化、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经过试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应紧紧抓住机遇,要大力推广普及。

4、应用清洁能源

在农村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能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尤其是沼气技术的效果更为明显,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一座8M3沼气池可年产沼气300 M3左右,基本能满足一个5口人家做饭用能的需要,不仅解决了用秸秆做饭,烟尘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农民生活用能后,减少了对薪柴的砍伐问题,使退耕还林成果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2)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污水等直接流入沼气池作为发酵原料,可改变农村粪便、秸秆和垃圾乱堆放、乱燃烧状况,消灭了蚊蝇的产生和病菌的传播,解决了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3)沼气池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富含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元素、肥效高,无污染,且有杀死病菌的作用,沼液喷施在农作物及果树上灭虫,不仅起到了杀虫的作用,而且还有叶面施肥的作用,没有毒副作用。在种植业中大量使用沼液和沼渣,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是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的有效途径。

5、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第13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政策

中图分类号:X5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当前,我国环境管理手段以命令控制手段为主,逐步向环境经济手段和基于信息公开的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模式发展。这一变化既顺应国际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在我国实际应用中,不同管理手段的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提高了环境管理的灵活性和工作绩效,有利于环境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随着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改革,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公众环境维权意识的增强,由于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环境保护从各方面呈显著增加态势,但是从总体而言,我国环境保护的质量还不高,依然存在很多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给我国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重视GDP等经济指标而忽视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负面效应,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观,但由于原有政策的惯性太大,以及地方政府利益与经济发展指标密切相关现象的客观存在,以及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仍然有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强烈的经济发展冲动 ,环境保护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1. 我国环境问题现状

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观,但由于原有政策的惯性太大,以及地方政府利益与经济发展指标密切相关现象的客观存在,加之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

2.当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先拿水来说,我国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同时水污染问题持续恶化: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绝大多数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全国 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对我国 118 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 115 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 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强水污染防治,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为重点,确保城市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在大气方面,全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严重超标,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全国参加环境统计的 338 个城市中,137 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 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47 个重点城市中, 70%左右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酸雨区污染日益突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3.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首先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经验证明,没有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其它再好的措施也难以落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地方主要领导和各部门主要领导应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执行,要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认真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并抓出成效。要把环境保护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之一。要坚持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环境保护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定期考核,公布考核结果。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决策失误造成的环境事故、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追究责任。

(2)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全国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达 4300 余万吨,(其中烟尘约 2800 万吨,二氧化硫约 1460 万吨);1988 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 368 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268 亿吨,处理率仅为 27%,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 116 万平方公里扩大到 150 万平方公里。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惊人的。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是环境保护的执法主体,要发挥环境综合管理职能,抓好环境规划、执法监督和信息工作。经济综合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贸易、科技等政策。建设、国土、水利、农业、林业、海洋等有关部门要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充分发挥人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3)加强环境保护监管

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加大国家对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监察力度,强化中央政府协调解决跨省界环境问题的能力,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健全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防止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重点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强制淘汰、限期治理、环境标识和认证制。

3.2 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优良的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从根本上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1)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下决心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新上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加大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营。

3.3 扩大民众参与并加强教育

随着环境意识与生活质量提升之后,民众并不赞成牺牲环境质量以获取政府适度的补偿,反而比较愿意付出相对代价来改善环境质量,民众的环境意识增强,促使政府应该制定对环境冲击较少、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保护政策。随着生活要求日益殷切及环保意识提升,应倡导民众参与模式,政府应与民众主动沟通并回馈民众。在整个环境保护最直接的就是由民众参与,在鼓励民众实际参与时,同时应倡导灌输其了解所参与环保知识及政策的相关优点,以提高民众对政策的认同度。

环境保护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单位的事情,不要把上一代问题遗留给下一代,如果我们全民再不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下一代,下下一代,他们的家只能安在阴霾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赵 永 新 . 我 国 进 入 环 境 污 染 高 发 期 [N]. 人 民 日 报 ,2005-12-02(6).

[2] 解振华.为什么要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N].经济日报,2004-12-14(5).

[3] 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环保“十一五”规划[R].2008-01-18.

第14篇

关键词:优缺点比较法;扬州;绿色经济;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49 -02

一、优缺点比较法的概述

所谓优缺点比较法是指直接把各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列在一张表上,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到最后方案。优缺点比较法的操作:罗列出各个指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按最优、次优、一般、较差、极坏五个等级对各个指标的各个特点进行评分,对每个指标的各项得分加总,得分最多的指标为最优结果。

二、扬州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

2014年,扬州绿色经济发展迅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新增规模化经营田15万亩。创成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6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个。工业上新能源和新光源等一系列低污染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产值2810亿元,同比增长15.5%。服务业中物流、软件与信息、现代金融、商务、文化创意与研发设计等生产业完成增加值728亿元,占服务业比重47.3%,扬州支柱产业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60亿元,增长17.7%,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三大产业绿色经济成果显著,但扬州绿色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农业上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工业上绿色产业比重较低;服务业中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没有完全开发,旅游业的附加产业也没有得以延伸等。

三、扬州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指标分析

本文参考了江苏绿色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市的特点,也咨询了相关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扬州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指标,即“资源稀缺程度”“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经济发展水平”“ 绿色经济推广程度”“政府宣传力度”,并将这些指标结合扬州绿色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这五个影响指标的等级。

(一)资源稀缺程度分析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面积为6638平方千米,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品种较为全面,迄今已发现矿产资源16种,矿产地76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13种。其中天然气储量居全省前列。扬州水资源总量大,水质较为优秀,还是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美称。扬州是拥有2500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例如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的遗址、明清私家园林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与人文资源是扬州发展的基础保证。因此,扬州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二)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农业上,扬州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基础建设成本也低,自然灾害少,基本能够旱涝保收,高产丰产。工业方面,扬州的工业不是很发达,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扬州的南面。水资源丰富,但北面的水经过城区后没有形成雨污分流和污水处理,使得城区南面的水域污染严重。而且仪征化纤的重工业也沿江分布在城南,空气污染也比较厉害。服务业方面,扬州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还停留在表面,历史文化名城的优秀潜力还未挖掘完善,旅游产业的附加值较低,还有较大的潜力有待挖掘。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扬州急需面临解决的问题。因此,扬州在资源利用程度上总体能力低。

(三)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2014年,扬州积极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7.89亿元,可比价增长11%。人均GDP 82654元,超省均780元,占全省GDP的5.5%。2014年全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市区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1。虽然扬州整体发展水平还未达到苏南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但是总体上扬州经济发展较为良好,三个产业比例相对适宜。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实力在日益增强。

(四)绿色经济推广程度分析

扬州在绿色经济推广上还有很多不足。并且还有很多严峻的问题需要解决。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不足,现代农业建设缓慢,新建高标准农田总量较少,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不足等;二是低碳技术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适用技术的层次体系,做到各种技术之间互相协调。传统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所占比重还是较大,新兴产业增长缓慢,比例较小。民众对于绿色经济了解比较片面,绿色产品还未完全融入到民众传统消费观念中。因此,扬州绿色经济推广程度比较低。

(五)政府政策推进度分析

扬州市政府重视扬州绿色经济的发展,组织了相关单位大量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扬州市主导产业未来预期的绿色经济路线图。提出了在重点绿色经济发展领域上推广绿色经济技术,将发展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密切结合,统筹发展的方针。同时还成立了扬州市绿色经济工作领导机构,研究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绿色经济发展规则。此外,政府还出台相关政策,对整个产业加以引导,并加大宣传。同时制定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大金融体系以及资本市场对环保、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将信贷资源向低耗能的企业和项目倾斜,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因此,扬州绿色经济的政府政策推进程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扬州绿色经济各影响指标等级排序:政府政策推进度>资源稀缺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绿色经济推广程度>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四、扬州绿色经济发展的建议

根据扬州绿色经济的影响指标的分析和对比,要保持较好的“政府政策推进度”及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资源的稀缺程度”很难突破,因此,大力发展扬州绿色经济可以从“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绿色经济推广程度”着手。

(一)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农业上提高机械化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普及农业知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的化学农药残留,为市民提供健康的农产品。合理地处理农业污水,农业污水中常常含有较多的农药,常常容易造成水体的污染与富营养化,提高农民环保意识,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多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工业上加速产业改革,逐渐淘汰资源利用率底低、效益低、污染高的企业。加速企业升级转型,由初加工转变为深加工,让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更多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一味地以牺牲资源与环境而代价。服务业上,着重挖掘扬州悠久历史的潜力所带来的旅游消费的附加值,将旅游与休闲、娱乐、美食、文化、人文等因素结合起来,使得联系更加紧密,民众更加方便。

(二)利用现代传媒扩大宣传,提高绿色经济推广程度

扬州绿色经济的发展靠企业的参与、政府的扶持还不够,更离不开民众的关注与鼓励。如今,民众的绿色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参与到绿色经济中来的意识需要增强。公益广告、宣传单发放、重要的节日倡议等形式不符合时代的进步。新媒体的运用则可以促进宣传,微信、微博公众号的广播影响范围既广泛又快速,又可以一些活动让民众参与进来,正真寓教于乐。同时将绿色经济宣传走进公园、走进社区、走进学校,真正的将绿色经济传递到每个市民的生活当中去。

参考文献:

[1]王仁文,宋伟.泛长三角地区绿色经济效率评价与排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03).

[2]谭军. 用绿色发展推动经济发展[J].群众,2015,(03).

[3]李月等.湖南省14市州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与协调度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4]刘倩,郭晓梅.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导报,2015,(09).

作者简介:

沈王仙子,女,江苏高邮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第15篇

关键词:无公害农业 投入品 研究与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价格竞争、市场竞争、质量竞争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快农产品质量建设,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是保证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农药、肥料、植物激素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的增加,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带来的农产品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的研制和应用,对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的概念和研发的必要性

1.1概念:无公害农业投入品,是指在使用后在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或经备案的企业标准的农药、种子、肥料、激素、生物制剂等产品。

1.2必要性:

①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研发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需要,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的研发和应用将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②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研发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应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减少或者不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加大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研发与应用,发展无公害农业,从而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③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研发是适应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需要。农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国际贸易中,环境管制措施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我国出口农产品和食品品种档次低,质量差,安全优质性能较为缺乏,常常因为残留超标而出现贸易纠纷、索赔问题。因此,加快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研发和应用,发展无公害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和增加出口创汇,适应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需求。

2.生态肥的研制与应用

2.1概念:

遵循发展循环经济和平衡施肥的理念,将工农业的废弃物进行肥料化利用,即通过科学的配伍和合理的生产工艺,研制出适合多种作物使用的、安全无公害的、持效性长的肥料。

2.2研制:

①生态肥研制遵循的原则生态肥的研制过程中,养分配伍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平衡施肥原则,即在充分发挥红霉素发酵菌渣内在营养成份的基础上,辅以作物生长所必需的速效养分二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原则,也就是肥料中的氮、磷、钾三要素不少于25%三是有利于造粒原则,即加入的各种肥料成份混合后便于造粒,使肥料颗粒完好、整齐。

②研制方法将红霉素发酵菌渣经过处理后,作为有机物利用,并加入适量的矿物质营养元素,经过科学配伍和合理的生产工艺,遵循平衡施肥原则,研制出无公害生态肥料,符合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的要求。以有机营养物质为主,氮、磷、钾含量大于25%,硅、钙、硫、锌等中微量元素含量大于5%,生态肥的总有效养分为45%。

2.3应用:

①生态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生态肥不仅能提高土攘中速效氮、钾的释放强度,而且肥效期长,供肥能力稳定,说明肥料中的有机质对氮、钾等矿物质养分有固持缓释、减少流失的作用。用25%的生态肥和同等含量的复合肥做养分释放比较试验,生态肥在15天前碱解氮和速效钾的释放水平低,平均低37.3ppm和20ppm,而15天后则明显提高,分别提高49ppm和51.6ppm。速效磷两者差异不明显。

②生态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和大田示范表明,与施等量的同类有机无机复混肥相比,青菜平均增产7.3%,白萝卜平均增产6.9%,番茄平均增产8.7%,油菜秦油2号和扬油4号平均增产分别为7.9%和9.8%,鲜食玉米平均增产9.1%;与施用等含量的复合肥相比,一般水稻增产3.7 %-5.5%,荷藕增产6%以上。另外,生态肥在花木上使用,具有持续供肥、健根、壮株、延长花期、提高光泽度、美化花色等效果。

3.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应用

3.1概念:

生物农药是指使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活的生物体,用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林生产的有害生物的药剂。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

3.2研究:

为不断满足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对农业科技的重大需求,必须建立以微生物农药为主体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发展无公害农业,成为实现农业战略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生物农药的应用中,苏云金杆菌是研究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生物杀虫剂,因产生具有杀虫作用的晶体蛋白毒素而广泛应用于蔬菜、粮棉、卫生和林业害虫的防治。

Bt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杀虫剂,但存在杀虫谱窄、作用速度慢等问题。粘虫颗粒体病毒( PuGv)中含有增效因子,可以显著增强苏云金杆菌的毒力。通过病毒增效因子修饰克服制约Bt杀虫剂应用的瓶颈,工厂化生产病毒生物反应器,开发新型高效病毒增强Bt制剂,提高Bt毒力,扩大杀虫谱,增强环境稳定性,不仅开辟了Bt生物农药实用化途径,而且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保障和支撑。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大量需求,使生物农药使用量逐年上升,它必将成为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新型生物农药病毒增强Bt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3特点:

①青虫灵青虫灵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抗性害虫体内的苏云金杆菌经工业发酵生产的微生物杀虫剂,水悬浮剂,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安全、保护天敌,不污染环境,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理想药剂。用于防治鳞翅目为主的菜蛾科、夜蛾科、螟蛾科等多种害虫。

②锐星锐星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的新一代无公害生物杀虫剂,超微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鳞翅目为主的菜蛾科、夜蛾科、螟蛾科等多种害虫。主要用于蔬菜、萝卜、水稻等作物

③尺蠖清尺蠖清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茶尺蠖病毒与苏云金杆菌增强作用研发的无公害生物杀虫剂,对茶尺蠖防效显著,同时兼治多种鳞翅目害虫,是生产无公害茶叶的理想药剂。

在农业生产中,加快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的研发,大力推广应用生态肥、生物农药等无公害农业投入品,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优质农产品,是我国近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促进我国农产品生产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因此,加大对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研发的科研投入,推近农业投入品无公害,对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健刘琴殷向东.新型生物农药病毒增强Bt的研制与应用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06,(3):72-75

[2]张家宏王守红陈劲松,等.生态肥的研制及其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867 -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