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博物馆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博物馆概念

第1篇

[关键词]社区博物馆;博物馆传播学;社区发展

近年来,社区博物馆成为国外博物馆业界所热议的发展课题,逐渐形成了博物馆学研究的新领域。事实上,作为一个仍令人倍感新鲜的博物馆学研究概念,“社区博物馆”早于1966年便在美国被研究者们所提出;迄今为止,关于“社区博物馆”的定义与相关理论的讨论仍然有很多,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而当这一博物馆理念传入国内,亦引发了博物馆业界各方的关注与重视。此中,国内学者单霁翔对社区博物馆的理解值得一提,“社区博物馆是传�y博物馆范围与界限在特定条件下的扩展,贯穿着对于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重新定位。社区博物馆力图冲出馆舍天地,突破文物藏品的狭义概念,并且使文化拥有者自己成为文化的主人”1。

从西方国家正在尝试的社区博物馆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社区博物馆”理念更多地是作为社区发展计划的一部分,融入到公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活化规划工程中。笔者认为,“社区博物馆”理念本身早已超越了传统博物馆的涵义与功能,其目的是利用博物馆这一形式平台,鼓励公众参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在保存特定社区发展历史记忆的同时,促进社会公民意识的育成、公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推广、深刻理解“社区博物馆”理念,贯彻、灵活运用“社区博物馆”理念,将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城市化建设进程。

本文将从博物馆传播学角度,解析运作社区博物馆的传播原理与社会效果,探讨社区博物馆之于城市文化发展和城乡社区建设的意义,期盼国内博物馆事业发展需对“社区博物馆”这一崭新理念多予重视、研究,并尝试灵活运用。

一、博物馆学与传播学的结合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同传播学有着纽带般的不解之缘。2站在现代博物馆的社会角色与性质的角度来看,博物馆具有着现代社会所期望的、天然的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功能,对于社会导进、公众教育、社会文化传承发挥着独特作用。融入传播学研究的内容与传播模式作分析,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的相关功能有着显而易见的传播学意义。在现代跨学科整合发展的潮流之下,传播学在博物馆研究上的整合和应用渗透是必然发生的。这就是博物馆传播学的诞生背景。

作为一种应用研究的学科整合产物,博物馆传播学现时在国内博物馆学研究中讨论不多,这与国内博物馆学研究尚在起步关系很大。而在国外,如美国,全世界博物馆事业最发达、也是博物馆学研究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普遍对博物馆传播学有着清楚认识与专门研究。例如在博物馆学研究领域内占有顶尖地位的美国费城艺术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其博物馆学专业研究中,均设有专门的博物馆传播学专业或安排相关研究课程。3博物馆传播学在美国博物馆学研究中的重视程度,亦可见一斑。

笔者认为博物馆传播学研究作为一种博物馆学研究的应用性分析框架,是指对以博物馆教育、文化传播为最终目的的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博物馆的关系的应用性分析研究。基于博物馆自身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的属性功能与社会职能,利用博物馆传播学作博物馆功能运作效果的应用性分析,将对现时博物馆学研究内的不少问题带来新认识和新发展。

二、社区博物馆的博物馆传播学分析

社区博物馆的出现是社会生态大转变在文化上的反映。20世纪70年代以电子产业的发展为标志的信息社会已经出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扩展,衍生出产业生态结构的转变,即由农业社会想工业社会转型,再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4联系到社会发展的新情况,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个体社会化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冲突,及城市文化多元发展的困境,“社区博物馆”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充分表达了博物馆学对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的思考与反应。在博物馆事业的新时展中,社区博物馆诚然具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

在一般理解与目前西方国家的大多数尝试的实际情况下,社区博物馆显然与生态博物馆有着不同区别。最直接显著、却不是必然的区别,即狭义上,社区博物馆是建造在城市社区区域的博物馆,如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而生态博物馆则更倾向于指“将展品置于与之相关的环境中”的思想5,对大多表现为特定群落的原生态保护,如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当然,两者差别其实并无严格的界限,无论城市社区环境与特定群落生态都有相通的规律。但此处,笔者仅以建于城市社区环境内、最能体现现代媒介传播效果、狭义的社区博物馆整体作为解析的标本,以讨论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博物馆的重要作用。

实现传播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讯息、媒介和受传者。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完成传播活动。6对社区博物馆的博物馆传播学分析,是基于这四项基本条件的传播过程解析。

(一)博物馆传播的主体:社区民众

第2篇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109-02

一、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概念解读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后人对可持续发展内涵和外延的扩展中,其不仅包括宏观层面,如世界、国家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包括微观层面,比如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机构,甚至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博物馆是指对社会风俗、文化遗产、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进行综合有效保护的一种博物馆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这种保护致力于进行保护其现状,调动一切资源,尤其是当地居民进行保护,力图保护其原生态,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和谐共生。①在生态博物馆理念的指导下,文化的主人能够能动地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保证文化的完整性、发展性和地域性。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是指生态博物馆在初始建设和建成后的维护和运营中能够从始至终符合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实现对文化原住地的文化景观的系统和连续保护,不至于在建设和后期运营期间因为理念不清晰,维护资金缺乏,建设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生态博物馆建设不仅起不到生态博物馆应有的作用,反而破坏原住地的文化生态系统,瓦解文化环境,使文化传承出现断层,造成生态博物馆昙花一现或名存实亡。

二、制约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民众的文化自觉性不高,文化保护意识薄弱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社会与自然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这是生态博物馆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不同的地方。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当地居民是主体,是主要参与者,是当地文化的见证人和亲历者,承担着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大任。海先生指出:"中国的生态博物馆运动可能要经过一个学者的文化阶段,但是最终必须发展到当地人们的文化自觉,才能够说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因为文化是与所有生活在文化之中的人有关的,文化是动态发展的"。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最初,应该由当地政府和专家协同当地民众制定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核心、方法、模式等,培养当地民众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增强对本地文化的自豪感,使其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行列,因为文化是变动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器物。只有这样,即使外来力量退出,生态博物馆也可以依靠当地民众强烈的文化保护意识,深刻的文化自觉和科学的文化保护方法,实现健康、活力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建设理念不清晰,建设方法不科学,规划不合理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若将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视为政府的政绩,县域招商引资的宣传工具,或者是专家进行调研的项目,抑或是一个扶贫项目,那么建设理念就很容易背离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初衷。生态博物馆建设的重要原则——"六枝原则"中明确指出,旅游与保护发生冲突时,保护优先,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避免短期经济行为损害长期利益。"六枝原则"还指出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③中国目前在贵州,广西,内蒙古等多地建有生态博物馆,每个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都是根据当地实际,在具体深入调研和走访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的。但是由于生态博物馆本身"无定法",因此有些生态博物馆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时走上弯路,建设方法不科学,规划不合理,直接导致当地文化"越保护,越稀少;越保护,越濒危"。生态博物馆的使命是保护原住民的文化和自然社会生态,如果建设生态博物馆后反而不如建设之前,那就违背了生态博物馆的使命,生态博物馆也就没有建设的必要了。

第3篇

关键词: 博物馆人类学;全球化背景;知识建构;文化政治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穴2012?雪01-0009-05

Brief Discussion on Museum Anthropology

GUI Rong

Abstract:Museums and anthropology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basic concepts of museum anthropology include two aspects: anthropology used in museums and anthropology concerning museums. The former refers to collections of museum articles(anthropological field work),the research into museum book reservations(interpretations of the meaning of ethnographic articles)and museum exhibitions and education(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and the lat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points: pondering of localizations in community museums, museum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information times, and cultural politics showed in museum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Key words: museum anthropology;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cultural politics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博物馆旧有典范遭受质疑与批判,各国都在探寻建构适合当代的本土博物馆学。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生态博物馆概念的引进及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探索性实践,政府、学者、民间机构、文化持有者等各方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事业中,创造出一种民族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中国模式。在这种博物馆人类学本土化的实践模式中,以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村、文化传习馆等命名的各种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化原生境的新型博物馆,与传统的城市博物馆一同,在“美美与共”的中国政治文化氛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话语中,使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虽然博物馆人类学的相关概念、理念在中国还未得到系统的建构与梳理,但博物馆人类学已经游走于中国人类学界和博物馆学界的广阔“田野”之中。本文从博物馆与人类学的渊源关系,及博物馆人类学所指涉的基本概念——“在博物馆中实践的人类学”和“有关博物馆的人类学”两方面,对博物馆人类学的基本要义做一探讨,希望抛砖引玉,能有更多学人关注中国博物馆人类学的学科建构及其应用实践。

博物馆人类学(Museum Anthropology)可以定义为在博物馆中实践的人类学,或者是关于博物馆的人类学。这两个概念有重合的地方,前者包括了人类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为主;后者是博物馆学(Museology)或博物馆研究(Museum studies)的新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人类学家强调如何使用博物馆中的物品来展示文化和对物质文化的内容进行反思。《博物馆人类学通讯》是美国博物馆协会(AAM)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办的,它提供了学术对话的场所,并首倡了今天所谓的“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通讯》、《博物馆人类学》杂志以及《美洲人类学家》的展览评论,对理解人类学在博物馆里的实践和关于博物馆让人类学出现至关重要。[1]博物馆人类学是在美国和欧洲发展起来的。博物馆人类学就是立足于“后殖民”、“后现代”的全球视野,对博物馆体系进行的理论反思。这种反思首先从对作为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人类学博物馆的整体批评开始。目前,博物馆作为社会机构已经被新兴民族国家所接受。博物馆研究出于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的新需要,与族群认同、国家意识等大众话语紧密联系。不少族群正在借助自己创造和管理的博物馆表达自己的声音。[2]

一、博物馆与人类学

第4篇

关键词: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生态博物馆;诸葛村

Abstract:Ecomuseum is a new concept that was coined in 1960-70s under the context of a thriving international movement for “New Museology.” It is a natural product as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become increasingly crucial to the process of museumization. Ecomuseums have found ways to develop first in Europe,North and South America and then moved the center of gravity to Asia and Africa. This essay aims at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methods adopted both in and outside China and then focuses on Zhuge Village, Zhejiang,China,a successful example of institutionalizing the vernacular village as a new possible pattern for ecomuseum.

Key words:Vernacular Village;Integrated Preservation;Ecomuseum;Zhuge Village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3-67(6)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威尼斯》已提出,建筑遗产保护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①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1976),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了《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1999)和《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西安宣言》(2005)等有关包括保护乡土聚落遗产的国际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把一批乡土建筑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诸如捷克的霍拉索维采历史村落保护区,加拿大的卢嫩堡老镇,日本的白川乡与五山的合掌造聚落,韩国的朝鲜历史村落何回与良洞,奥地利哈尔施塔特-达赫施泰因/萨尔茨卡默古特文化景观(图1),我国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图2)、福建土楼(图3)等。保护乡土聚落遗产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的共识。

我国对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有20多年的历史②,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把乡土聚落遗产纳入国家法规的层面予以保护。20多年来各地对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教训,如对乡土聚落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全面,未能完整地保存乡土聚落遗产的各个层面和体现其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对遗产的真实性不够尊重,干预过多,出现不少随意改造或“保护性”破坏的情况;居民参与或自觉保护遗产积极性的调动及发挥还很不够,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大多数还局限于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遗产的合理展示、再利用也一直困扰着遗产的保护,等等。

随着国际生态博物馆理念引入我国,以及近年来我国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实践,给乡土聚落遗产的整体、动态保护利用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1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生态博物馆理念

生态博物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新博物馆学”运动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理念的博物馆,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背景――当时欧美国家社会变革和文化民主的诉求,是生态博物馆产生的重要外在动因;而在博物馆领域,欧美一些博物馆人士强烈呼吁博物馆应当摆脱“精英化”的偏好,真正让大众参与并充分发挥社会作用――对博物馆社会角色的反思推动了生态博物馆的产生。③

生态博物馆最早是由法国的乔治・亨利・里维埃和雨果・戴瓦兰提出来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组织编撰的《博物馆学大辞典》(2010年版)对生态博物馆的表述为:“生态博物馆是一个致力于社区发展的博物馆化的机构,它融合了对该社区所拥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展现和诠释功能,并反映某特定区域内一种活态的和运转之中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同时从事与之相关的研究。”挪威生态博物馆专家约翰・杰斯特龙对生态博物馆概括是:“区域-遗产-人口-记忆-教育-参与-生态-独特性。”[1]显然,与传统博物馆的核心是藏品、博物馆建筑、博物馆技术和专家,观众要进入其中才能完成博物馆的过程相比,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整个社区,它既是整个社区的生活整体,也是社区的历史以及未来,观众要融入社区才能完成博物馆的过程④。

根据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生态博物馆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强调整体保护,即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展示;(2)强调原地保护,即相关保护、展示不脱离原生地;(3)强调居民参与,即需要当地社区、居民的普遍参与;(4)强调动态保护,即在发展中保护,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和谐与发展。[2]

这一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及其环境整体、原址保护和居民参与的理念正是国际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在《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中提出:“古迹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由于时间和人类所建立起来的和谐极为重要,通常不应受到干扰和毁坏,不应允许通过破坏其周围环境而孤立古迹;也不应试图将古迹迁移”;“应开展教育运动以唤起公众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广泛兴趣和尊重,还应继续努力以告知公众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现在正在做些什么,以及可以做些什么,并谆谆教诲他们理解和尊重其所含价值”⑤。该《建议》提出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及其周围环境的重要,以及启发和教育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要求。《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也强调了:“每一历史地区及其环境应从整体上被视为一个联系的统一体,其协调及特性取决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联合,这些组成部分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及周围环境。”并进一步指出“在农村地区,所有引起干扰的工程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所有变化应小心谨慎地加以控制,以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历史性乡村社区的完整性。”同时要求“鼓励全体民众认识到保护的必要性并参与保护工作。” 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中也指出:“民居的参与对保护计划的成功起着重大的作用,应加以鼓励,历史城镇和城区的保护首先关系到他们周围的居民。”⑦在《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原则”中明确“不仅在于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的实体构成形态,也在于使用它们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在它们身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想。”[3]这些国际遗产保护文献的精神基本体现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我国国务院在2005年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国务院首次明确使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界定了其涵盖的两大范围。生态博物馆是将某一乡土聚落等特定区域整体作为博物馆空间,通过博物馆化的展示手段和形式来展现当地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吸引外来参观者,在保护文化遗产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同时,提供考察、参观和旅游服务。因此,可以认为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是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博物馆化的体现和实践的深化。

2乡土聚落生态博物馆的探索

生态博物馆出现以来,在全球许多国家得到发展,从欧洲、北美及南美洲,然后逐渐向亚洲、非洲等国家发展。生态博物馆在不同国家、不同条件下的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各国在工业遗产地、动植物保护区、乡村文化景观等领域取得了成功经验。如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和实践是由一些学者与当地政府、社区、文化和旅游协会共同创造设计,力图以一种保护和创新地持续利用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方式,将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体化地、整体互动地展示给意大利国民和外来的旅人,借此保护乡村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意大利乡村的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不是局限于在某一个社区建造一个有形的博物馆,而是将社区整个自然和人文环境一体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称之为“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4]此外,在挪威等其他一些国家,也建有乡村生态博物馆。日本农林渔部在1988年曾提出采用“乡野环境博物馆”计划,预想一种保存自然环境、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博物馆。该计划的要点是:(1)忠实于当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2)核心设施、临近设施或者是环绕核心设施,分散在该区域的展示设备将被有组织地通过小道相联系;(3)展示是露天的,例如传统农业设施的再生产以及美丽的乡野景观的修复,在必要时可以规划建筑物的户外展览;(4)乡野环境博物馆将启发当地人对景观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将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5)根据各地方的情况,市政府或者是半公共的企事业机构将被委托运作这些博物馆,并努力使其能够活下去,而且成为一个有效的机构。[5]这种理念也是来源于法国的生态博物馆。由于该计划没有列入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等官方部门的管辖而未能实施,但对日本生态博物馆的形成起了一个触发器的作用,在提高公众对生态博物馆的意识和兴趣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在中挪政府共同努力下,于1998年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苗族村寨建成。这里居住着一支远离外界,仍然生活在山区自然经济和古老文化中以长牛角头饰为特征的苗族分支。村民每年有几个月要到山下背水,生产、生活十分艰苦。在建立生态博物馆时,村寨仍保存和延续着自己非常古朴、独特的文化传统,有平等的原始民主,十分丰富的婚嫁、丧葬和祭祀的礼仪,别具风格的音乐、舞蹈和精美的刺绣艺术。但他们没有文字,靠刻竹记事,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生活。这些古老文化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他们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古老环境中。建立生态博物馆就是为了保护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使这些村寨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会丧失自己。项目首先是用挪威政府的捐款和中国政府的拨款,进行引水上山、引电上山工程,并修筑进出的山路。村民生活、生产大为改观,开始接受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接着,又用以工代赈的方法,由村民出工建了资料信息中心,村内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培训村中的年轻人运用照相、摄像、录音等技术开展文化记忆工程。生态博物馆的价值开始逐步实现。其后,贵州、广西、云南、内蒙古等地陆续建设了一批传统民族村寨生态博物馆。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专家指导下的政府行为,村民参与其中。然而经过多年的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与预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显然要生活在经济仍非常落后地区的居民具有文化的“自觉”为时过早,生态博物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5年中外学者将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实践总结为《六枝原则》:(1)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2)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3)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4)当旅游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5)长远和历史性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损害长久文化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被制止;(6)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工艺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7)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8)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9)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与国际生态博物馆理念的一个很好的接轨,对中国发展生态博物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诸葛村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的生态博物馆实践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浙江在历史文化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实践中,也试图探索一条“区域、遗产、居民”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之路(图4),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成果,其中以诸葛村最为突出。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是汉族地区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商品经济初步得到发展的古村落。村落面积约1km2,村内有1 000多户,其中诸葛氏有3 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村落依丘陵山冈而建,全村以诸葛氏总祠丞相祠堂(图5)和纪念诸葛亮的专祠大公堂为礼制中心,分成孟、仲、季三个房派的崇信堂、雍睦堂和尚礼堂,即三个聚落组团,每个聚落下面还有若干“众厅”。村落传统格局及历史环境保存较好,村内仍保存明、清建筑200多幢(图6)。此外,还保存了丰富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后原先由集体使用的厅(祠)堂成了村民堆放农具、稻谷、柴草等杂物的地方,甚至有些村民把猪、牛也圈养在厅堂内。由于这些厅堂无人管理,只用不修,诸葛村的多座厅堂濒临倒塌。当时尚礼堂、崇信堂房派的部分老人和村干部站出来,商讨抢修、保护办法。但因集体没有资金,便决定向村民和社会筹资,成立了由村干部、老同志组成的筹资小组,挨家挨户向村民筹款,多则几百元,少则五元十元,同时发函向在外地工作的本厅堂房派的诸葛氏自愿认捐,很快抢修了尚礼堂和崇信堂。修好后选出专人管理(村民们称之为厅长),并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后村里又先后集资抢修了崇信堂、花园厅、雍睦堂以及大公堂等多处建筑。

上世纪90年代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率领的乡土建筑调研组来到诸葛村,被诸葛古村落群体的规模之大、建筑类型丰富、结构精美并且保存得如此完整而惊叹,同时也为诸葛村村民对古村落保护的热情和村民的好客而感动。调研组的呼吁引起了兰溪市政府的重视。1992年,兰溪市政府公布诸葛村为兰溪市历史文化名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了由市政府、文化局、镇、村组成的“诸葛村文物保护领导小组”。1994年,诸葛村试行对外开放。1996年诸葛村的价值受到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与邻近的长乐村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虽然在保护与发展旅游过程中也有过一些曲折,但在村里聘请的以陈志华教授为首的专家组指导和政府部门支持下,诸葛村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保护修缮了3万多平方祠堂、民居,对村落水系、道路等环境进行了整治、修复,并发掘、保护、传承和恢复了每年阴历四月十四和八月二十八的传统祭祖活动和元宵的板凳龙灯会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利用丰富的乡土建筑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村内设置了诸葛亮生平事迹、中医中草药文化、乡土民俗文化等特色鲜明的陈列场馆,实行自我管理。在村外新建了居民新区,疏解了部分古村人口;村内居民仍照常生产、生活。每年都有几十万的国内外公众来此参观、休闲,年收入已突破千万。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保护、展示的经费也得到较好的解决。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利用和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均有了大幅提高。遗产保护已成为村民的一种文化自觉,乡土聚落保护和发展利用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诸葛村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实践,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7年国家文物局与无锡市政府联合召开的“乡土建筑保护――无锡论坛”特别邀请诸葛村和专家就诸葛村乡土遗产保护实践作了专题发言[6],并组织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诸葛村。诸葛村虽然未冠“生态博物馆”之名,但其应用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俨然与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生态博物馆的创始者雨果・戴瓦兰先生曾说:“生态博物馆不是单一模式……有的博物馆,其性质是生态博物馆,但他们使用其他名称,在拉丁美洲见到更多的是使用‘社区博物馆’一词,在西班牙使用‘文化公园’一词,在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和加拿大使用‘遗产项目’一词”。[7]可以认为诸葛村遗产保护实践就是一个践行“生态博物馆”之路的乡土聚落遗产整体保护的杰出范例!

4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的思考

诸葛村的案例给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一)居民对自己传统文化认知,即文化自信很重要,只有认识到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具有意义,才有可能去保护它、爱护它,并成为自觉的行动,参与到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成为文化的主人,这是乡土聚落遗产保护能否实现的关键;当然,民居如何才能认知自己传统文化并自觉参与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居民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具备基本经济条件密不可分。这也是东部地区乡土聚落遗产探索生态博物馆之路的有利条件。

(二)政府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是乡土聚落遗产保护成功的重要因素。乡土聚落遗产的整体保护首先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重点应包括政策和资金等层面;实施乡土聚落遗产保护项目,应当得到相关专家在项目的宏观上以及具体的业务指导和帮助,这样才可能沿着正确轨道前行,少走错路、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乡土聚落遗产应当全面认识、客观评估,整体保护。乡土聚落是传统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和缩影,应当研究并认识其包含的各个方面,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民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等。对此,《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有准确、全面的阐述: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必须在认识到变化和发展的必然性和认识到尊重社区已建立的文化特色的必要性时,借由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来实行;对乡土建筑、建筑群和村落所做的工作应尊重其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乡土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各个地区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乡土建筑遗产是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这种关系在保护方法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乡土性不仅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的实体和物质形态,也包括使用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于其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想。⑧应当在此原则基础上,对相关个体案例进行客观、必要的具体评估;从各个层面分别予以保护、保存和传承。

(四)保护乡土聚落遗产,应当采取“动态”的方式,既要尊重原住居民继续居住的权利,又应关注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社会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乡土聚落遗产地与许多文物古迹不同,是“生活着”的遗产。如果采用“凝固”的方式保护这些遗产,不但民居难以接受,而且也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和意愿。对于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中均有相关表述,⑨我国颁布实施的一些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也有规定。⑩因此,不应把乡土聚落区域内民居都迁走,把遗产凝固起来或完全改变村落性质,作为游览场所。要在保护遗产的前提下,疏解区域内过渡拥挤的人口,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必要的配套设施,适度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在乡村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为居民参与遗产保护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注释:

①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即《威尼斯》,1964),定义,第一项。

②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1986年12月8日)附件中提出:“对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之后,各地陆续公布了一批包括乡土聚落在内的保护名录。

③安来顺:《国际生态博物馆四十年:发展与问题》,“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福州,2011年8月。

④潘守永: 《生态博物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观察与思考》,“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福州,2011年8月。

⑤《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第二十四条、第六十一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⑥《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即《内罗毕建议》)总则4、34、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会议于1976年11月26日在内罗毕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⑦《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即《华盛顿》)原则和目标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八届会议于1987年10月在华盛顿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⑧ 见《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原则。

⑨《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总则5“……确保历史地区与当代生活和谐一致”,技术、经济和生活措施46“保护措施不应导致社会结构的崩溃……”;《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一般性问题2、3 “正确地评价和成功地保护乡土建筑遗产要依靠社区的参与和支持,依靠持续不断地使用和维护”。“政府和主管机关必须确认所有的社区有保持其生活传统的权利,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来保护生活传统并将其传给后代。”

⑩如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九届十四次会议通过《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999年7月30日公布实施)第十三条:“(四)适应城市居民现代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此条款适用于历史文化保护区。

参考文献:

[1][挪威] 陶维・达尔.生态博物馆原则:专业博物馆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M]// 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2]单霁翔.发展生态(社区)博物馆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N].中国文物报,2011-08-31.

[3] 陈志华,赵巍.由《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引起的话[J].时代建筑,2000(3).

[4]杨福泉.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的启示[J].人与自然,2005(7):88-91.

[5][日]大原一兴.当今日本的生态博物馆[M]// 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第5篇

【关键词】遗址;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差异

一、遗址的定义

关于遗址如何定义,Angkor认为遗址是人类历史上的杰作,在建设发展、艺术和景观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遗迹。Peter Howard认为遗址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筑等物质形体几乎破坏殆尽,且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遗迹。赵宇鸣认为“遗址”是考古学概念,一般而言,“遗址”是指古代人类通过有意识的生产、生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各种建筑活动的基址。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原因,我国古代人们的建筑活动主要是土木建筑结构,经过千百年来的自然变迁,历史上的土木建筑结构只有它的基址部分得以保留下来,考古学的概念中称其为“遗址”,如城市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建筑物基址等。国际上通用的是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遗址的定义,将文化遗产分为三类,遗址是其中之一,是指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二、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遗址博物馆就是在遗址空间的基础上建立的,并以它所在的遗址及遗址内的遗物和遗迹作为其藏品结构和陈列展览的核心和基础的博物馆。建造遗址博物馆的目的是保护文化遗产,并向人们展示。梁乔认为遗址距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常常是遥远的、生疏的,需要一定的展示空间和手段使人们对遗址有所认知,博物馆展示空间形象与意境的构建是和遗址的历史环境、文化氛围息息相关的。人们通过对特定历史意境的感受而逐步认知遗址。

目前国内已建造了许多遗址博物馆,例如: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北京琉璃河燕都遗址博物馆和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博物馆等。

三、遗址公园的概念

公园,古代是指官家的园林,而现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遗址公园既是“遗址的”,又是“公园的”,即利用遗址这一珍贵历史文物资源而规划设计的,将遗址保护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创新等一系列手法,对历史的人文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再生,既充分挖掘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又满足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体现新时代的景观设计思路。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整体遗址保护模式,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通过公园的建设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是弘扬古文明、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遗址公园模式是针对遗址保护与利用提出的一种方法。是将遗址保护与公园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展示等一系列手法,对有效保护下来的遗址进行重新整合、再生,将已发掘或未发掘的遗址完整保存在公园的范围内,是目前国内外对遗址进行保护、发掘、研究、展示的较好模式。遗址公园理念的核心是现场保存展示,即以遗址及其周围环境为保存展示的主要内容,使游客在身临其境时达到有所观,有所感,有所体验,有所领悟,达到重温历史、增长知识、荡涤心灵的目的。

四、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差异

在上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遗址、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的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两种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进行了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差异

五、结束语

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公园作为两种不同的遗址保护模式,它们修建的目的同样都是为了保护遗址,并向人们展示,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这两种遗址保护模式的选择,应视遗址本身的情况而定,选择合适的模式,或者将两种模式相结合进行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张成渝,谢凝高.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J].人文地理,2002(1):4-7.

第6篇

1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播现状

1.1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承面临的形势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传承历久而弥坚。但是,近代进来,受到西方文明经济文化的冲击十分巨大。建国以后,在漫长的时间里,又面临严峻的国内及国际形势,文化传承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文化传统开始复苏,但是又面临高速的经济发展导致的拜金主义、唯利主义思潮的冲击,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与广大乡村地区的逐渐凋零,也使得民俗文化自然存在的土壤被破坏。

1.2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播的主要形式

当前,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形式: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民俗文化旅游。民俗博物馆强调民俗风物的保存保护、利用展示与组织特色活动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播,常常利用传统文物古建等为依托,如福建闽西的土楼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往往以至今还存在的社会群落为依托,他们还居住在古来的村落中,按照古老的习俗与生态在生存,这往往也是民俗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

民俗文化旅游则涵盖面极广,而且往往与地域的自然生态景观旅游相结合。以产业化的民俗旅游业来看,大多数都是以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古建等为主要依托开展活动。

2 民俗博物馆文化保护传播与发展旅游的相互关系

当前的民俗博物馆,事实上有两大类,一类是依托文物的传统博物馆,一类是功利性极强的“人造民俗馆”。前者是当前的主体,但是其往往在旅游策划上下的功夫不足,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运营上往往是低调地等待参观者上门。而在民俗风物展示中,往往也以单调的文物及风物展示为主,缺乏如同生态博物馆那样的“接地气”,使得民俗展示成为了一种抽象的概念,使得参观者无法深刻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人造民俗博物馆,在底蕴上有很大欠缺,开业时由于宣传与人们的好奇心理,往往能火爆一段时间,之后则客源不断流失,甚至难以生存。传统民俗博物馆,还要担负较重的文物保护工作,在旅游经营上,所下的精力往往不足,旅游活动组织时往往缺乏内涵,甚至只是以文物撑场面,但毕竟不是个个都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无法将内涵展示出来,终也只会流失客源,导致经费短缺。而依赖政府,毕竟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因此,发展旅游、自力更生、生存并求发展,要与落实保护、展示底蕴、提高内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处理文物保护与开拓市场之间的关系。

第7篇

流动的博物馆

欧洲的一个建筑工作室发表了一个名为“僧帽水母”的概念博物馆,它既是船,又是建筑,外形像鲸鱼,又像方舟。设计好后,它会在欧洲的河流中航行,展示它拥有的美丽建筑、实验室,以及甲板上的绿色植物园。

设计者在“僧帽水母”的外壳上,涂刷了一层二氧化钛,它能够吸收紫外线,产生化学反应分解有机和无机的毒物,这种技术也应用于去除空气中颗粒物的高科技聚合物上。“僧帽水母”将同时采用太阳能和水能作为能源,它的顶部安装了光电转换电池,底部的涡轮机将水力转换为电力。在航行的过程中,船上的两处植物园还会过滤河水,净化河水后供船使用。

作为博物馆,它向研究水生生态系统的科学家提供了专门的“地球花园”实验室,而乘客则可以到“水园”中参观临时展览。设计者表示,它将是一个“流动的水研究室”,或者是一个“地球的碎片”。

螺旋的博物馆

一个法国的建筑工作室提出了“螺旋公园博物馆”,以其陀螺般的奇特外形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这个博物馆整体为下小上大的螺旋上升平台,边缘是人行道,顶上则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平台。博物馆内拥有两层当代艺术博物馆,三层儿童博物馆,还有一个购物中心。开放的人行道和平台、玻璃外墙使这个建筑的采光非常不错,顶层和露出的层间花园令博物馆显得绿意盎然。

第8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新农村建设;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G269.2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3-0047-06

新农村建设在民族地区探求的“新”,关键是对民族地区村寨资源的再认识和合理利用,不能简单地模仿东部地区的农村发展战略:建设工业型、贸易型、城镇型、现代农业型等等新农村的模式。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正确利用民族地区的内在优势,从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带动民族村寨的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生态博物馆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新模式之一,是将遗产地社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村民的生活方式等等传承下去,形成“―个正在生活着的社会活标本”,展示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尊重村民的文化选择权。生态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保护文化遗产服务,为保护生态,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最好关系的一种新思维、新方法。1998年,贵州建设了中国和亚洲的首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形成了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核心理念,此后在贵州相继建立了镇山、隆里、堂安等几个生态博物馆,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总结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有重要意义。

一、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原则与模式

生态博物馆强调以社区(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建设和保护,整座村寨的建筑、民俗、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等等都是保护和展示的对象,社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活动和文化传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文化景观。贵州已建成的生态博物馆有6座:中――挪文化交流项目建成的梭戛、堂安、隆里和镇山村四个社区生态博物馆,分别保护、传承和展示苗族、侗族、古老汉族和布依族的传统文化;由香港企业资助建设的地扪侗寨生态博物馆;村民参与为主的郎德上寨露天民俗博物馆。通过近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贵州探索出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原则和模式。

(一)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六枝原则”

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六枝原则”是在挪威专家的指导下,贵州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1 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

2 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

3 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

4 当旅游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

5 长远和历史性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损害长久文化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被制止;

6 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工艺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

7 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8 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

9 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

原则的1、2、3强调社区居民是文化的主人,也是文化变迁的主人,他们有权利对自己的文化做出解释和选择。原则4、5、9是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准则,反对不遵循文化变迁规律的短期经济行为,强调发展权与文化遗产保护占有同等重要地位。原则6突出社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原则7、8涉及文化尊重与文化多样性。

(二)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贵州模式”

根据“六枝原则”,贵州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没有机械地照搬国外高度自治的社区自建和自主管理模式,而是采用遗产专家指导、地方政府推动、遗产地居民参与的多方共建模式。

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中,遗产专家是总设计师,是生态博物馆理念引进中国的先行者,有很高的文化自觉性。基于对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导致的文化同一化的忧虑,文化遗产专家提出生态博物馆理念,旨在保护人类的多元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提升当地知名度,通过文化旅游活动把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体现出来。适宜建馆村寨选择、村寨文化遗产保护论证、村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制定,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展示和社区居民文化培训等等,都是在遗产专家专业指导下进行的。

贵州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和领导生态博物馆建设。生态博物馆把传统的社区文化、文物、自然环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都转化为当地永久性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带动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甚至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当地政府在资金配套、建设项目审批、土地占用、农业景观建设、遗产保护措施等各方面配合生态博物馆建设。

遗产地居民是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主体,是村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承者,是生态博物馆的“生命载体”。村寨居民的参与是生态博物馆展示的核心和基础,居民自觉地学习、弘扬、传承、发展和创新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态博物馆才可能成为永久性的旅游资源。

二、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强调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村寨居民将文化遗产转变成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遗产地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生态博物馆建设使村寨经济结构从传统农业的一元结构向农业――服务业的二元结构,甚至手工业的三元结构迅速转变,对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使生态博物馆保护的遗产地社区的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改变,背离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初衷,使生态博物馆演变成一般的民俗旅游村。

(一)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的面临的问题

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后,文化旅游经济迅速发展,遗产地社区面临两个主要难题。

一是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导致遗产地文化生态和文化形态上的加速改变。贵州生态博物馆多建设在内陆山地的民族社区,如梭戛、堂安,村民过去与外部世界缺少交流,依靠传统生产、知识和技能生存,大多数村民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生态博物馆建设后,一方面使遗产地村民迅速改变了依赖传统农业生存的局面,旅游商品和服务是收入的主要来源,生计模式和消费能力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游客带来的外部文化的示范效应改变了村民对社区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同,开始追求和模仿外部文化形态,改变了社区原因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态使生态博物馆变成一般意义的民族旅游景点,失去原真性的保护价值。如梭戛村民从建馆之初难以启齿向游客出售自家的产品,变化到追着游客高价出售外地生产 的伪劣民族旅游商品。镇山村变成贵阳郊区“农家乐”最集中的村寨,70%以上的村民以经营饭馆为业。堂安遭受火灾后,村民都不愿意建设传统的吊脚楼。隆里村民都想把新房建在村外,或是希望政府同意建新式样的楼房,而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打工,也不想回村发展。

二是遗产专家、遗产地地方政府和遗产地社区居民出现了需求不一致。面对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文化形态的变化,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各方的差异性明显表现出来。遗产专家是生态博物馆理论和实践的创始人,第一目的是为保护人类的多元文化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文化遗产社会价值与长远利益的代言人,他们不能接受生态博物馆建设带来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形态变迁,强烈要求回归到生态博物馆引入中国时的理论界定。遗产地地方政府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积极支持者,第一目的是将文化遗产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文化遗产地方利益的捍卫者和间接经济价值的追求者,他们更多关注生态博物馆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上,积极支持对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开发,甚至对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和文化形态的变化持积极的态度。生态博物馆内的社区居民是文化遗产的主人,第一目的是获得丰富的、持续的经济收入,是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短期和直接的收益人,他们对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比较淡漠,更看重短期内的经济收入和更舒适的物质生活方式,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有较大的一致性。因此,不同利益主体形成博弈关系。在各方博弈中,后两者的力量通常大于遗产专家的力量,使贵州生态博物馆逐渐演变成民族旅游村寨。

(二)生态博物馆建设面临问题的主要成因

生态博物馆建设面临的这些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态博物馆建设忽视了贵州社会发展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贵州是中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2007年,GDP总量为2741.9亿元,占全国的1.1%,排全国第26位,人均GDP贵州为6915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6.52,排全国倒数第一,全省绝对贫困人口216.14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3%左右。农村低收入人口达388万人,占全国的1/10,解决贫困问题是政府现阶段的急迫的工作任务。漠视地方政府和社区农户对的发展诉求,片面强调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和社会公益价值,必然造成地方政府与遗产专家的利益诉求的对立关系。

二是对村寨文化旅游消费方式及其影响缺乏研究。中国旅游消费主体还是观光市场为主,以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为主的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刚刚兴起,还没有出现具有文化自觉性的文化旅游消费群体。大多数游客以先进文化代言人的姿态出现在生态博物馆,很难实现生态博物馆倡导的文化尊重和文化多样性发展,导致村寨文化遗产演化成庸俗的旅游收入工具,加速了社区文化遗产特别是精神文化传统的消失。生态博物馆建馆于民族特性保存完好的古老社区,现代教育刚刚普及,缺乏用后工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去界定和解释自己文化的自觉性。生态博物馆建成后,游客消费方式的示范效应和持续增加的旅游现金收入,很难使村民产生真正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如,年青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传统技艺后继无人;传统服装成为旅游服装,甚至进行了时装化的改进;一些神圣的宗教活动被世俗化地反复表演等等现象,都是村寨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对生态博物馆本管理模式本土化研究不足。生态博物馆是欧洲新博物馆运动在中国的实践,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是国际文化交流合作项目,这种“保护”行为本身并不是来自当地居民自发的内在要求和自觉意愿,而是一种纯粹的“政府+专家”的行为,对当地居民来说,整个保护的过程都是被强加的和被动接受的,这是一种满足外部要求的“保护”。“六枝原则”中,引入社区参与、社区文化自决权、人本主义等西方式民主价值观,创造性的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代表和专家参与的生态博物馆管理模式。但实质上,在现行的行政管理模式下,很难建设多方机会均等的参与机制。由于利用诉求的差异,遗产专家由生态博物馆的倡导者变为最激烈的批评者,诟病社区居民与基层政府追求短期经济增长,损害了生态博物馆的原真性。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不能认同“生态博物馆=过去的生存方式”,期望生态博物馆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龙头,增加村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演变成出现生态博物馆建设速度越快,文化遗产破坏速度越快的尴尬局面。

三、新农村建设方针指导下的生态博物馆本土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略是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随农业文明而产生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经济越发展,嬗变越深刻,文化生态越退化,文化多样性空间越狭窄等一系列问题。生态博物馆使民族文化遗产转变成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可以统筹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方针,也为生态博物馆建设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指导,把文化旅游作为遗产地社区主要替代生计模式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发展是第一要义。这是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根本保障。那种静态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应转变为动态的文化遗产发展性保护观,摆脱“保护文化遗产”就是维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的思维方式,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出发,树立“保护为发展,发展为更好的保护”理念。对于以社区和人的生存方式为保护主体的生态博物馆,更应优先考虑人的发展权,遵循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不能将生态博物馆等同于“保护过去的生存方式”,拒绝因社区接受和追求现代物质文明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带来的文化生态和形态的变化。

解决生态博物馆社区农户的贫困问题,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贵州对生态博物馆建设不能回避的客观要求。坚持将生态博物馆建作为文化旅游资源,才能将民族文化遗产转变成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使社区单一传统农业生计向文化旅游业和民族手工业生计模式转变,实现增加农户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同时,通过遗产地社区旅游乘数效应,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地方政府有能力和自觉地保护生态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实现遗产专家、地方政府和社区农户利益的统筹兼顾。

(二)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指导,实现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的社区传承

村落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历史沉淀,是一个群体成员生活方式的汇总和村落历史的真实反映,这其中包括行为规范、信念、价值观、世界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价值。生态博物馆保护的村落文化景观包含的自然生态智慧、社区协调机制、村民行为特征、生产技艺以及传统的歌舞、服饰、建筑和农耕景观等等,都是“乡风文明”的核心部分,是建设新农村的神圣精神力量。

生态博物馆建设在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民族地区,当地政府和部分村民对“生态”、“博物馆”、“文化权”和“参与性发展”等等“进口”概念的认识模糊,对本地文化的独特性和珍贵性认识不足,漠视文化资源的价值规律和动态演化规律,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重视文化遗产浅层次市场开发, 解构村落文化核心价值,使村落文化自尊泯灭在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之中,对村落的传统社会价值造成巨大冲击。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提出,从理论和政策的高度,要求地方政府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必须重视传统文化中精神价值的保护,防止不文明和文化异化现象的出现,不能以发展经济为借口把村落文化遗产中宝贵的精神价值商业化利用。因此,“乡风文明”建设必然推动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建设,实现村落文化遗产的社区传承。

“村容整洁”是要为生态博物馆社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露天厕、泥泞道、肩挑水、鸡鸭院、垃圾堆”,是对农村社区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生态博物馆建设要以解决社区村容整洁为目标,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手,通过文化旅游示范户建设,逐步改变社区农户不良生活习惯,建设好生态博物馆的环境卫生。

(三)以“民主管理”为指导,实现村民参与为主导的生态博物馆建设

“民主管理”就是要在农村社区建立村民参与的村落管理体系。根据六枝原则,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代表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村落文化景观的主人是村民,他们是生态博物馆保护和展示的具体对象,是村落中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和传承人,生态博物馆天然的真正主人。他们不仅拥有认同与解释自己文化的权力,更拥有保留或抛弃自己文化传统的天然选择,任何强制的外部力量都只能短暂的保留部分文化符号,而失去文化的传承人。因此,以“民主管理”为指导,尊重文化主人的权利,让村民参与到生态博物馆的管理中,使生态博物馆建设切实的尊重文化变迁的客观规律,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同步,最大限度地保留社区文化积淀。

四、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商品;体验旅游设计;互动设计

1 博物馆旅游商品的认识和现状

1.1 旅游商品的概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旅游商品技术就被引用到体验旅游设计中。但是,旅游商品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旅游商品设计:是以体验旅游设计知识体系为主体,以旅游商品理论为指导,利用信息时代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辅助工具,在体验旅游设计领域,从事各种体验旅游活动,实现体验旅游目的。旅游商品设计刚刚起步,它的理论探讨也刚刚开始,对于旅游商品设计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说法不一,暂时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1.2 博物馆旅游商品发展的状况

博物馆体验旅游设计的观念正发生巨大的改变,传统的体验旅游设计理念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旅游商品设计方式与传统的体验旅游设计方式发生了碰撞,旅游商品设计有逐步取代传统体验旅游设计的趋势。计算机等智能技术方便、快速、精确的特点,可以把体验旅游设计的各个阶段在很短时间里完成,如展品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体验旅游空间的合理划分和组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功能,甚至能够完成传统展出手段无法完成的工作,如遗址空间的拟交互体验旅游,数字故宫利用旅游商品的纪念性文物的设计、文化的传播。不仅扩大了故宫的设计内容,使很多原来不适合展出的文物利用数字技术现在可以和观众见面了,而且也强化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博物馆旅游商品中互动创意设计的特点

2.1 互动创意设计设计的形式

在设计中形成了一系列与博物馆相协调的、完善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并且这种互动的体验旅游形式在展厅的分布中,注重动态体验旅游和静态体验旅游的相互结合,在展厅中有张有弛的均衡分布,不至于给观众带来杂乱的互动体验。其具体的设计内容也是本章讲述的重点内容。

2.2 触摸式多媒体查询系统的广泛应用

在黛眉山地质博物馆中,很多地方都设计了触摸式的多媒体查询系统,作者在设计时,采用这种非常人性化的设计,使人们在实物参观的同时,通过触摸式多媒体查询系统可以了解到体验旅游以外的更多信息,让观众全面地了解展品。

(1)例如在博物馆入口的综合厅中,作者设计了坐式的触摸多媒体查询系统。观众可以通^此系统查询到本博物馆的展厅分布情况和每个展厅的体验旅游内容。设计师设计坐立这样的形式,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不仅可以让观众坐下来边休息边查询,而且坐立这样的高度,适合社会中的任何人群,不管大人和小孩都便于使用。

(2)在峡谷厅中的青山藏幽峡、龙潭峡、嶂谷、翁谷、石龛等体验旅游风景区展板的旁边,设置了多个触摸屏查询系统,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查询到这些风景区内的全面的自然风景景观。

3 现代博物馆互动创意设计设计的优势

能够让观众参与其中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备,它必须具有能够吸引观众参与其中的、新颖独特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和人们容易接受的、通过互动获取的知识。在黛眉山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中,作者根据以上的设计原则,设计了吸引观众参与到体验旅游设备当中的互动性体验旅游形式。

3.1 情景空间的场景复原互动体验旅游

情景空间的体验旅游设计形式,一般是采用场景复原的手法,给观众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从而获得互动的效果。

在入流大厅正对面的整个墙面,可以设计出假山水的环境小品,来体验旅游了博物馆山水景观的一个侧面。观众一步入博物馆,就看到这么一面墙的体验旅游场景,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回归自然的感受,同时也是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在室内外环境景观设计一体化方面的体现。这种情景空间的复原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心理上互动效果。

3.2 光控和声控感应技术运用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

光控和声控感应体验旅游手段是计算机程控技术的有效运用,它可以按照体验旅游设计的要求,用电脑预先设定好各种控制程序,按照体验旅游的要求和参观的先后顺序,达到控制相应的灯光、声音及视频的播放,并营造声音的强弱变化、照明的渐变等效果。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体验旅游的艺术效果,并创造理想的体验旅游气氛,让观众很好地融入参观体验旅游当中,达到一定程度的互动。另外这种体验旅游形式不仅节约了能源,也有效地保护了展品。

3.3 “重庆地区博物馆”互动创意设计设计实况

以多媒体创新为主的互动设计应用,作为现代新型高科技代表的重庆市博物馆,其体验旅游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作为支撑。与一般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同,它不是独立地把多媒体当作一种设备来辅助体验旅游功能,而是将多媒体技术与体验旅游视觉形式融合,将多媒体技术与人的互动关系结合,形成一个完整一体的体验旅游空间。

重庆市博物馆中多媒体互动设计的一大特色,就是将多媒体设备与体验旅游元素相结合,并统一化、模块化。基本形式是将设备运用遮蔽技术隐藏在展项之中,在观众不能一眼看见的地方,使整个体验旅游效果更具完整性。展厅的每个小展区都不是单一地运用一种体验旅游元素,而是将内容形式、多媒体与人的互动结合起来一起设计。比如“恐龙展现”展区的互动设计应用,该展区是整个中心展厅的重点,并有大量化石在此展出,主要内容是讲述恐龙时代的恐龙整体的布局制度。前朝部分采用了场景模型设计手法,沙盘上配合多媒体投影的技术,借由投射光影动画与画外音来呈现恐龙复活的宏大气势。

4 作用以及未来趋势

4.1 注重时代特性的体现

在上文中也讲到过,互动性体验旅游形式的设计是建立在大量的社会调研的基础之上的,调研当别强调的是要了解现阶段人们的心理需求,因为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是会有变化的,所以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形式要体现这个时代不同的观众需求,这样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形式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时代的特征还体现在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材料的合理运用上,设计出推陈出新的作品来,力求做到新颖、独特,并能体现当代文化的脉搏和当代设计的内涵,同时这些设计出来的新型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可以满足当代社会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和新功能,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特色。

4.2 注重地域文化的特色

博物馆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未来应注重地域文化的特色,因为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性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点,所以也必然会产生艺术观念上的差异。

因此,在对博物馆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进行设计的时候,应探索本土文化的特色内涵,体验旅游本土的艺术特色,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例如使用本地的出产的装饰材料、当地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水平等,从而创作出把现代设计的亮点与地方传统的元素相结合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体现不同地域的审美特点和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富有特色的有血有肉的设计形式来,这也是博物馆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最终目的。

4.3 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将更加走向旅游商品、信息化和人性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在技术运用上不断地提升,未来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将会在现有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数码视频技术、计算机程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上不断地提升。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走向更加人性化设计也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以人为本”已经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设计也会更加从“人”这一角度出发,注重人的感受,注重人的安全性,注重人的生活需求等各个方面来考虑设计。

4.4 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模式

工业文明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r,人类必须由机械性技术生存转向生态性的技术生存,从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未来的博物馆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设计形式上,将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设计中可持续的发展观主要体现在绿色、环保、生态的互动体验旅游设计上。

绿色、环保、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的互动体验旅游设计,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体健康的关注这两个方面。前者对自然的关注,表现的方面有:对互动体验旅游材料等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其利用率,降低对自然地过度采集,提高对互动设计的科学保护性,并降低互动性体验旅游的整个体验旅游空间的能源消耗,例如灯光照明等的节约利用,尽量地使用自然天光作为采光光源。因为有关的科学研究表明,在建筑室内外的装修材料中,存在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从保障观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互动性体验旅游材料的选择上,应使用环保型的装饰材料,从而提高体验旅游空间的室内空气质量。

5 结语

“交互设计”是博物馆与观众的平等对话,从观众的视角出发,并将观众的心理和生理特性纳入考虑。观众在体验旅游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得到心理满足,在两者获得共鸣的同时,展品与观众的“交互”意义得到延伸。博物馆体验旅游的交互设计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意识,深入浅出地传播知识和信息,启发观众观察与思考,使观众在探索和惊喜中加深了记忆,获得了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士军,孟祥旭,向辉.基于XML的文物数字博物馆数据集成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2):1624-1627.

[2] 吴伟波,曹文君.对于旅游商品博物馆实现中的一些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 陈百薰,洪政欣.数字博物馆虚拟体验旅游的模型、概念与系统[A].中国台湾新世纪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博物馆研讨会[C].

第10篇

关键词:湿地博物馆 氛围 陈列方法

检 索:.cn

Abstract :Nature itself has his own potential which can easily make people impressed. Her charm lies in its pure emotion. As a comprehensive art, museum with culture and nature can greatly attract audience to participate in. Based on the uniqueness of wetland museum,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discuss several kinds of exhibition space build methods of atmosphere by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useum exhibition space, the natural trend of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exhibition space atmosphere of theory construction.

Keywords :Wetland Museum, Atmosphere, Display Method

Internet :.cn

1905年,张骞设立南通博物苑,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所博物馆,它如早春的迎春花般,掀开了中国博物馆的新篇章。几经百年,虽随社会制度、政治的更迭而跌宕起伏,但最终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博物馆的数量和种类日渐增多,管理与运作日渐成熟。尽管如此,国内外对于博物馆内涵之探讨依然进行的如火如荼。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渐凸显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重视,绿色、自然、生态、平衡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字眼。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尤其城市远郊地区的湿地对人类生活的作用无可替代,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湿地类博物馆应运而生。此外,“以人为本”融入博物馆内涵,成为主导思想之一,今日的博物馆一改往日单一的收藏、展示,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体验,从引导参观到产生共鸣、留下精神印象,对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氛围营造提出新的课题。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构成

点、线、面是构成空间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虽不见得都能被看到,但却能够被感知。博物馆不是纯粹的建筑形式,更重要是人的参与。人在展示空间中的活动特点、心理变化、真实感受都是影响展示空间设计的重要依据。有的学者提出“五维空间”的概念,即点、线、面、时间和心理。参观者游走过程中伴随时间的流逝,心理感受随之改变,因此,展示空间中时间与心理两要素相辅相成。由此,可将博物馆展示空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点、线、面界定的原空间和人工建造的客观空间;另一类是由时间和心理界定的人在参观过程中产生的感知图像即知觉空间。

知觉空间的心理要素正是氛围营造的心理依据,充分利用参观者的感知,在特定的场所造一股“势”,既能展现此地的艺术和地域文化,又能营造场所精神,唤起参观者记忆和印象,才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功用。

二、展示空间“势”营造的内涵

何为“势”?有多种释义,本文主题选取势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势派,即气势、气派;二是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湿地博物馆的势借助湿地特色给人以特定的、强烈的、具有情景的形态,在湿地的自然风貌上融入特定的地域特点和文化,让自然氛围、文化氛围很好的给参观者留下印象并产生心理感受。简言之,湿地博物馆的势就是依托于客观环境营造的氛围,能够较容易的对参观者主体的情感和心理产生影响。

三、展示空间“势”营造的理论构建

(一)感觉和感觉特性

人进入展示空间往往对整个空间环境氛围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这一过程起始于外界环境对人的刺激而引发的感知体验。人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完成的。通过听、看、闻、尝和接触形成对人的刺激,继而传到中枢神经,大脑给出相应的反应――对刺激的感觉。展示空间是综合利用人体感觉的复杂工程,合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营造展示背后所蕴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诉求的氛围,用带有浓郁特色的势冲击人的心理,留下第一印象,进而传递博物馆展示的内容和理念。

(二)知觉和知觉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应。[1]日常生活中,在我们感觉到某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同时,脑海里也知觉到具体事物的整体。如闻到茉莉花的香味,人们不仅可以辨别花的种类,而且可以知道花的颜色、形状等一系列茉莉花的属性。知觉比感觉更为复杂、丰富,又和感觉密不可分,两者统称为感知。

博物馆传递理念和文化就是要争取把展示内容对人们形成的刺激由感觉变为知觉,促使参观者对其产生延续性。人的知觉和知觉特性有很多种类,我们阐述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几种知觉:首先参观者由博物馆外部进入内部,对展厅空间布局和展示内容的形状、大小、深度和方位的空间特性的知觉,即空间知觉;其次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都是围绕参观路线展开的,前者是按参观顺序对展品延续性的反映,后者是在游览过程中对展品参观速度的能动反映。这些知觉特性是进行展品陈列设计、参观路线设计及展厅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的限定因素,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才能让参观者在切合主题的环境氛围中轻松的游览。在湿地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中,应营造相对稳定、舒缓的游览环境,而不是像纪念性博物馆的环境给人一种压抑、紧张之感。

四、展示空间“势”营造的表现方式

造“势”即通过对空间、布局、造型、材质、色彩、声音、光等的精心安排,结合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刺激参观者感官,以留下宝贵的体验,形成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满足。

(一)湿地博物馆的陈列造“势”

1.单品陈列

湿地博物馆中的展示内容多为此地的生物多样性,呈现动、植物多样共生的自然环境。从保护的原则出发,单品陈列的对象主要是动物模型、植物模型和辅助展品如图片等。单品陈列要注重陈列的密度,密度过小容易造成拥堵,给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密度过大,则让人觉得空旷、无聊。

2.模拟陈列

“以实物、模型、雕塑、绘画、音响、照明、电脑等结合或单独使用,来表现特定主题的一种博物馆陈列形式,常见的有沙盘、模型、布画、巨幕电影等。”从中可见,模拟陈列总体可分两类,一类为实物模拟,如展现湿地自然景观的油画、体现湿地某种或几种生物生活习性的场景模型等。再一类为虚拟模拟,利用多媒体技术投放帷幕模拟某一自然生态环境,配以声、光等,仿若让人置身其中。

科技的进步使博物馆展示空间更加逼真,虚拟场景与文物陈列综合使用,外加声音和灯光介质的融入,场景模拟惟妙惟肖,这种自然环境的动态再现所营造的气势,激活观众心灵,创造出令人陶醉向往的自然和谐之美,让人流连忘返。正如图1所示,布画展示的天空、远山为背景,几只形态各异的白鹭模型或卧或立在青草丛中,加以灯光的渲染,真实的让人仿若置身自然之中,仿佛只要有风轻轻吹过,青草便会摇曳生姿,便会看见白鹭展翅欲飞、听见啼鸣声声。

3.原状陈列

目前国内所设立的几所湿地博物馆,共同特征都是依托当地湿地或湿地公园而建立,并且作为博物馆展示内容的外延和最好的天然展示场景。对公众开放或半开放的湿地从保护和延续的态度出发,应基本保持原状,少做改变,稍作调整,以供游览。

(二)隐喻与象征的造“势”

象征和隐喻能够给博物馆展示空间带来趣味性。从字面上基本可以看出,隐喻与象征属于虚形再现手法,主要借助声音、色彩、灯光、水和材质等具体事物表示另一种事物的抽象化概念。

1.色彩应用

虽说有了光才有色,但色彩有其自己的属性:色相、饱和度和明度,对人的心理、情绪、行为影响甚大。湿地博物馆呈现生态、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呈现湿地不被理解而被人类破坏时需用不同的色彩映衬。根据要传达的信息合理控制色彩,才能充分营造与之相应的氛围,烘托艺术与文化。此外,要提炼湿地博物馆的色彩基调,切忌色彩杂而乱。图2展厅的设计,以绿色为基调,色彩统一,充分体现了湿地自然、生态、环保之观念。

2.声音与水的应用

湿地博物馆中,在实物模拟场景和虚形模拟场景中,加入当地动物的鸣叫声,听着湿地丰沛而有力的水流声,仿若让人置身其中,在身心震撼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美丽和力量。水在湿地上不可或缺,那么不管在博物馆内还是外引入水不仅可以为展示空间注入活力,还可与整个内外设计相呼应。

3.灯光应用

灯光给人视觉上的变化无穷,不同的灯光对人的视觉影响差异很大。展览照明除了能表达形态、颜色和质感外,更容易渲染气氛,创造特定的情调。灯光的强、弱和色彩搭配更能丰富场景,增强艺术感染力。

4.材质和机理的运用

材质和机理是博物馆内渲染气氛的常用艺术手法,不同的机理和材质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同。材质表面是粗糙还是光滑,是硬质还是软质,带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反射性材料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应用广泛,如玻璃镜、镜面不锈钢、水面、塑料等,这种材质虽不能扩大现实空间,但却可以扩大心理空间,营造特殊气氛和丰富的层次感。

结语

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体验生活情境与意义,艺术作品的目的则在于“保存”并传达意义。[2]自然之势为自然类景观所特有,不矫揉造作,直击心灵。湿地博物馆建立在湿地之上,要承接这种势,从内部展示空间到博物馆建筑主体,再到周边自然景观一体化的设计和考究中,营造特定的艺术氛围,塑造场所精神,用“势”唤起参观者对此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深记忆印象和心理感受,使博物馆的信息传递上升为情感传递。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氛围营造的手法越来越多,场景越来越逼真。在参观中展品、氛围、观众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展示空间、环境融为一体的体验式过程,湿地博物馆的自然之势不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包容着每一位参观者,让其回味无穷。

注释

第11篇

关健词:博物馆环境生态保护城市规划

进入21世纪,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新亚欧大陸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步入了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她在我国现代化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其远景性的开发建设,将是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奇迹的区域——环海州湾经济区。

当我们为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而热烈企盼之际,一个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也就落在我们肩上,那就是既要快速崛起,超常发展,又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千万要吸取西方国家工业化初始阶段对资源的野蛮攫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带来的恶果的教训;千万要吸取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个别城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教训;千万要牢记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道理。无论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上,还是在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中都要做到环保优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努力,把一个山海相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连云港规划好,建设好。

在建设这样一个环境友好型的国际性海滨城市的伟大事业中,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公众文化载体的博物馆应该有所作为,大有作为。这不仅是博物馆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问题,更是她的责任之所在。博物馆因拥有与其它文化单位不同的独特的文化资源配置,而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也就是有独特的话语权。

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有哪些?

首先是文物藏品。藏品是博物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文物藏品的数量、品类、品味又是博物馆外在的文化品质的表现。当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藏品概念包括:1、有形的宇宙星际物(如陨石);2、自有地质年代以来的自然物标本(如动植物化石、矿石);3、自有人类以来,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留物;4、当代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物品;5、能够说明上述品类的科学资料和历史文献。正是基于这种表达,我们认为博物馆藏品所蕴含、承载的自然的、历史的知识信息,通过科学研究手段得以解读出来之后,对于探讨地球生命史和地球生态环境演变史,乃至对于具体到某一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例如我省考古工作者1993、1994年两次对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发掘,根据对遗址文化层中的动物遗存及地层岩性的分析,证明其变化反映的气候特征与同一时期(7500-5000ab、p、)全球气候是一致的。龙虬庄遗址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生存环境是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环境,这对研究遗址所属的江淮平原的古地貌、古气候、古动植物种群无疑具有极高价植。

所谓生态环境系统是指由水、土壤、空气、森林、动植物等组成的“综合体”,人类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它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中动植物所体现的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有序、良性循环或无序、振荡、恶性衰变的标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97年将其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它的构成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面,其中景观多样性中除自然景观外,还包括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上述四个层面都能够在博物馆藏品中找到科学和文化的物证材料,而这正是博物馆能够参与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物质保证。

其次是科研。科研是博物馆解读藏品的基本手段。博物馆科研手段是多方面的,除了一般社会人士所知道的传统的地层学和器型学的综合比较研究,用于鉴定文物年代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碳14测定、树轮年代校正、孢子花粉测定、光谱成像技术,超声波探测等一系列高新科技引进博物馆文物鉴定和器物修复中去。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阐述文物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价值,则可归入博物馆的藏品文化学研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环境考古学,则为博物馆引进了一个全新的学科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器物的造型、质地、纹饰、图案以及与历史的关联等问题的兴趣,而是把文物藏品的地位和价值放大到地球生态环境中去考量,反映出科学向人文的回归。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博物馆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动植物化石)只不过是一件件“半成品”,在获得出土文物的遗址、墓葬、地层、地表位置等科学资料后,科研人员运用古地理学、古气象学、水文学、动植物学、土壤学、岩体学、生物遗传学等多种学科手段,同类排列,异类比较,乃至通过计算机的数字化处理,使文物自然的、历史的、生态的知识信息被解读出来。环境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为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古代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为治理水患,遏制沙化,恢复植被,改良土壤,筛选农作物品种等,提供了可信的参考意见。当代社会,学科门类的分工愈趋细密,但每一科研成果的产生又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这就是当代学科领域的“分”与“合”,它是计算机网络和资料数字化处理技术所引发的一场科技信息革命的产物。博物馆之于生态环境的跨学科研究,并不意味着博物馆一定要完全地具备多学科的科研人才,但博物馆可为多学科研究搭建精英平台,组织社会性的分工协作,科技攻关。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现,随之进行试掘进而全面发掘的连云港开发区中云乡藤花落新石器时代遗址,我馆正在组织馆内外科研力量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可以预言的是其最终的研究成果必将对我市云台山地区7000-3500年前(北辛—岳石)的古气候、古海岸线、原始农作物品种等生态环境要素有一个科学的说明,而这必将对我市环境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再次是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资源,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手段是举办文物藏品为主体的陈列展览。因此,文物藏品以及科研成果乃是博物馆的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的基本的文化资源;库房、展厅以及陈列所用的设备、设施则是社会教育赖以实施的物质保证;专业化的创意策划、设计制作人员和宣教人员又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

博物馆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中如何运用文化资源发挥其积极作用呢?

1、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以拥有的文化资源转换为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我们有较大的主题选择空间。一般来说文物藏品所蕴含、承载的知识信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不同类的成系列的组合式的文物藏品,所反映的自然界和历史文化的内容就更丰富。地方博物馆传统的基本陈列主要是地方史陈列,这种只限于陈述地方历史的陈列模式往往使文物藏品的丰富内涵被过多地限制在历史文化范围内,而很少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至少是一种资源浪费。如能在地方史陈列中同时有机地“嵌入”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说是地方史陈列内容更具拓展性的选择。此外,也更可以在博物馆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专题展览或系列展览。除了举办陈列展览,还可以举办像“生态环境的历史—现状—未来”这样的科学讲座;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举办“环境科学家与青少年朋友对话”这样一类活动,还可以编写出版反映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图册,以扩大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和范围。

重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注,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传统,也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主要学术倾向。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思想观念也体现出这种人文关怀。其共同点都是把人类活动(历史的和现实的)纳入生态环境系统来考量。目前,国际上通常将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环境或称原生环境;第二环境或称次生环境。前者主要指自然作用下的环境问题;后者则主要指是人类活动留下“印记”或施之以影响力的环境问题。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显然主要的是指后者,博物馆生态环境教育也应该更多地侧重于后者。

生态系统是一个运动着的动态平衡系统。在系统的运动中,它的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使系统整体上保持有序、趋于优化。地球上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活动需要自然界的物质支持,环境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它不仅包括生产资料的各种自然要素,而且包括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与自然和社会相互结合形成的各种关系。因此,人类活动之于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种要素的影响力,对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有序、优化至关重要。由于人类活动具有目的性、能动性和行为结果的可预期性,所以人类行为的自觉程度显得极为重要。不幸的是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认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时间太长了,只是由于在人类行为超出了自然界可能忍受的限度,自然界开始以“报复和惩罚”的方法——全球气候反常、土地沙化、水资源枯竭、空气污染、酸雨、赤潮,蓝藻、致命性传染病肆虐等等——来否定人类的行为,使人类感受到生存危机时,人类才真正开始思考必须节制自己的行为,转而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问题;认识到进行经济增长的数据统计时,必须考虑到环境成本,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对生态环境无害的。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世界环境大会提出了“为了当代和后代,保卫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的紧迫目称”的口号,使人们开始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而它的直接背景可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水的变黑发臭,以及欧洲许多国家上空经常感受到的北非撒哈拉沙漠沙尘暴的悬浮物。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设,是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生存焦虑而提出的理性应对。它由美国著名环境专家LesterRBrown于1981年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一个社会学理论模式,并将其归入“国家安全”的政治范畴,之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即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宣言性的解释:“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联合国42届大会上通过;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有国际法效应的一系列文件。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175个国家批准了上述文件,庄严承诺对全球环境保护的共同责任;2002年9月,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世界许多国家的首脑参加由联合国组织的环境与发展峰会,共商可持续发展大计。由此表明当代人类对于自身行为之于生态环境系统的目的性、能动性和可预期性的影响,有了共同的认识,并已付诸行动。

强调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人类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应对生态坏境的恶化,对子孙后代负责,是博物馆从事生态环境教育应该遵循的指导原则。它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依然是人。教育对社会来说从来就是现实的、功利的,其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行为规范、思维模式符合教育目标,从而有利于社会。当然博物馆从事的生态环境教育只是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指望博物馆毕其功于一役,而应该全社会动员,形成合力,坚持不懈。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多种教育形式,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道德风尚。

2、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参与功能

博物馆以其自己颇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去并发挥她的独特作用:

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供咨询服务,以利于规划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作出正确的取向。例如在目前东、北、西三个方向的建设开发已形成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挤压情况下,博物馆以其对云台山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而颇具权威性的发言权。可以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向规划制定者提出东、北、西三面适度开发,留有缓冲地带,保留南云台的原始风貌,拒绝大型工业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建议;进而提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片区用地规模,保护森林植被和名胜古迹;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主张,又如对新浦民主路旧城区的改造。这里曾经是新浦地区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黄金走廊,它那一座座中西合璧式的楼房建筑标示的是新浦这座现代城市的原始雏形,尽管它在周围栉次邻比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映比下显得几分寒酸和凄凉,但它是历史的记忆,是几代人温馨的乡恋。许多已经在我们的视野中永远地消失了,剩下的几座楼房似乎已被分割包围成孤立无援的堡垒。对此,文物部门需要大声疾呼: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划出建设控制地带,并把对它的抢救性保护纳入城区规划中去。这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并不是什么怀旧的乡愿情结。深圳、珠海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建成的国际化都市,许多所谓“城中村”就是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他们视之如珍宝,每发现一处就保护一处,修旧如旧,“依然固我”。在报章电视上频频报道,竭尽谥美之能事。因为他们的思维定势是: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是苍白无力的。生态环境学之所以强调人文景观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层面,因为人文景观是反映人类文化的一些特征表现出来的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与生物多样性的其他层面一样,文化多样性对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会有所帮助。我们应该向深圳、珠海学习,对遗存在城市里的文物古迹的保护,除了文物工作者要尽其所责,城市规划部门和决策领导的自觉认同同样也是重要的。

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活动。当代博物馆是一个开放体系,参与社会活动是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又一种形式的利用,也是博物馆价值取得社会认同的表现。例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欧洲的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中,就有许多博物馆人士参与其活动。该组织成员达350万人,其活动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该组织的主旨是将环境保护与争取世界和平结合起来,主要致力于阻止气候变化、保护森林、拯救海洋,防止核威胁、鼓励可持续贸易等等。该组织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拒绝任何政府资助和商业赞助,以保持其组织的纯结性和在环境问题上行动的公平性。博物馆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是多方面的,如鼓励和策划环保自愿者的各种公益活动,指导社区的环境整治,参加地区的“国际环保日”和“生物多样性日”的各种纪念活动等。

3、推动生态博物馆的创建

在城市的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中,博物馆应该积极地倡导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博物馆,并以自己拥有文化的资源帮助和促成此类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创建起步较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我国首先在贵州,尔后在云南、吉林等边远省份的少数民族地区创建了十几家生态博物馆。关于生态博物馆的内涵,目前国际博物馆界尚无统一定义,不过在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政府对原生环境区划出一定的保护范围加以保护,禁止外人涉足,只限于专业人员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各种变动数据,如水质、土壤成分、空气质量、生物种群的变化定期观察、采样、分析、积累资料,以期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如湿地生态保护区,热带雨林生态保护区、特殊地貌生态保护区均属此类。例如我省盐城滩涂湿地保护区、拟建中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贵州特斯喀地貌保护区可归此类。这类自然生态保护区虽有别于严格意义上的博物馆,但已具雏型。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保护区边缘地带选址建设生态环境博物馆,除了参观动植物标本,检索科技资料,参观者还可以通过环境监测摄像设备传输来的实况音像,具体地观察到保护区的原生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生动场面。甚而,随着三维成像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人们可以无需电视荧屏而在感观上“进入”此类保护区。另一类就是具有人文价值的生态博物馆。选择原生态环境中的村落,保持原住民的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包括使用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原生态”,直至保持民族语言、婚姻方式和。实际上是一处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活标本”。参观者可以进入或留居此处,体验生活。如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西定乡章朗村的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创建于2006年1月,被描述为“自然的恩赐和多元文化的滋养,村民生活得和谐幸福”;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的村落博物馆、澳大利亚毛利人保留地的聚落博物馆、我国台湾省阿里山高山族原住民生活村都可视为这样一类的生态博物馆。它被特别地强调其文化人类学的意义,即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对应,文化多样性的时空价值而被西方学者在理论上要求保持其“原生态”,拒绝现代生活方式的任何“进入”。但现代生活方式通过旅游者的涉足和商业交往终究开始了“侵蚀”的步伐,而使文化向多元迈进。如何既保持其文化的原生态,又让原住民充分享受到现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种种便利,今后仍将是文化人类学家和博物馆学家共同探讨的问题,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可能成为一个研究范例。

对于像我市这样已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原始生态环境大大变化的地区,显然不可能建立像西双版纳布朗族那样的生态博物馆,但以我市拥有的山、海、河、湖、森林、滩涂,以及云台山的丰富的植物种群和鸟类种群,再加上位处东海县洪庄的“亚洲第一井”钻探所获取的5000多米深距的不同地质年代的岩芯标本,市博物馆可以策划推动创设云台山自然生态博物馆、海州湾海洋生物博物馆、浦东湿地生态博物馆、东海地质博物馆。也可以借鉴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模式,在生态环境相对稳定,传统风俗得以保留的山区或海岛,创建具有连云港人文和自然特色的民俗文化村。这类博物馆的兴建,将使我市博物馆在数量上和种类上得到较大的改观,对于加强全民环保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包括旅游业)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本文行将结束之际,我们不禁想起了市博物馆于1982年在六朝古镇——凤凰城(今南城)发现的一块清代石碑,此碑位于原恬风渡渡口旧址处。碑的内容是告诫来往于渡口的人们要爱护渡口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立碑时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被称为“古海州环保碑”。先辈们给我们以示范、以启迪,那就是在我们昂首阔步奔小康,努力实现“两个率先”之时,要更加爱护我们的家园,珍惜我们的青山秀水,碧海蓝天。

参考文献:

1、付保荣、惠秀娟主编:《生态安全环境与管理》

2、韩世泳:《新浦史话》

3、李民昌张敏汤陵华:《高邮龙虬庄遗址史前人类生存环境与经济生活》

4、李洪华、包宗顺主编:《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第12篇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基诺族还比较完整地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村寨以血缘氏族为内核,长老由各氏族的年长者担任,其中卓巴为长老之首,只能从村寨中历史最悠久或最有势力的氏族中产生,掌握着村寨祭祀和节庆使用的母鼓。

尹绍亭80年代初就在基诺族村寨中做田野调查,他的老师杜玉亭先生更是在这里做了数十年的研究,是基诺族的主要识别人。

因为采取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基诺族村寨四周分布着轮休地,郁郁葱葱的护寨林把杆栏式的房屋包裹其中。村寨大家族设有共同生活的长房,由父系小家庭组成,房中央有几个火塘即表示有几个小家庭。亚诺寨是保留长房最久的村寨,1984年尹绍亭在亚诺寨见到的最后一座长房,有6个火塘、10 个房间,1985年再去时已被拆除。

村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

“基诺族长老‘沙车’,是当时还健在的几位长老之一,他懂得各种祭祀程序,会念祭祀神灵、祖先的祷文,这些正是基诺族的核心文化。他忧心忡忡地找到我们,问我们该怎么办,传统文化丢得太多了,年轻人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不穿民族衣服,仪式也没有了……”

是沙车长老最早提出要建一座仪式房,发挥传习馆的作用,将本民族独具的口头传承文化、节日文化、祭祀礼仪、伦理道德、热带山林生计文化教给年轻人。尹绍亭则想得更远。村寨保护不是复原、修复几座建筑的老调重弹,更应把保留整体地域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摆脱贫困等实际问题考虑进去,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了出来――不把村寨当作人工建设的文化展馆,而是作为活文化及其生态环境的结合体,特别强调村民主导:建立村民管理的文化中心,依靠村民发掘、整理其传统知识并建立传统知识资料馆,建立可持续的文化传承制度……这个概念被称为“文化生态村”。

1998年,生态村项目在巴卡小寨正式启动,尹绍亭组建了有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间艺术、博物馆、建筑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项目团队,常驻村寨的有十多人,和村民一起分析村寨资源、制定建设计划。“全村人一起修路,修整村舍,听说要建博物馆,这家出一点砖,那家出几根木头,几天就按传统建筑方式盖好一间房子。博物馆里没有展品,便每家拿出一点东西。”博物馆按照基诺族大长房的方式建成,从刀耕火种到采集狩猎,从祭祀到生活用品,每件物品都铺陈着生活的痕迹,都是小寨村民的生命体验。这间有温度的博物馆,成为中国第一座单一民族的乡村博物馆。

基诺族妇女擅纺织,村民提出举行一个纺织比赛。比赛的火热程度超过预期,基诺族大大小小15个村寨的选手都赶来了,进行基诺族纺织技艺的比赛――纺纱、纺线和刺绣。基诺族村民对纺织的过程有很诗意地描述,从种棉花开始算,“四五月份,等到一种叫‘唧唧索’的蝉叫了以后开始种棉花,用植物染料给棉线染色,比如黄色,用一种叫作‘humi’的植物的花,每年10月开花,把它采回来和棉线一起煮,再加上酸性物质和盐。最基础的布料是砍刀布,白色,因为我们的创世女神阿嫫腰北穿着白色的衣裙,戴着白色的三角帽……”90年代,基诺山寨的年轻人都已不穿本民族衣服,但纺织却从未被抛弃,基诺族妇女还设计出领带、百褶裙式样的服饰。

第13篇

[关键词]博物馆运营 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

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性支持,博物馆和美术馆成为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博物馆私人体系也随之兴起。从2010年1月《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的开始,民办博物馆事业获得了许多机遇与期待。根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的数据统计,全国民办博物馆总数达535家,上海地区有12家。 上海市在社团局登记在册的具有民办非企业独立法人资质的博物馆达16家。对比2011年度的数据,全国民办博物馆的达标入选数量减少了73家,可见私人博物馆发展在全国呈现出区域不均衡性。从这些私人博物馆的整体运营状况来看,资金短缺,展陈简陋,发展停滞甚至由于运营不善而停业等问题围绕着私人博物馆发展,即使在私人博物馆发展较快的上海地区也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因而私人博物馆有必要厘清博物馆所蕴含的价值内容,并从中找到对应的发展契机并由此转型。

一、 成本递减的博物馆

博物馆具有非营利事业的特有属性,它虽然具备文化产业的一般特性,但并不容易进行持续性经营。根据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和格雷(Charles M, Gray)的博物馆展览经济学模型(图1),博物馆每日具有固定的运作成本(ADOC),参观行为同样会产生边际成本(MC),当参观人数越多,运作成本就能被更多地分摊。 只有当门票数额高于边际成本才能不造成赤字,因而博物馆展览功能是在单位成本递减的条件下成立的,博物馆是成本递减的产业。这个数额可能高于一般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也就是说门票定价与参观人数曲线成反比。这对于本身观众数量并不固定也不足够的部分私人博物馆而言,就成为两难的选择。因而从博物馆本身的这一递减特性而言,博物馆应该受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2011年开始的“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专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海市就在这一年特别设立了“上海市民办博物馆扶持资金”专项,总金额在1000万人民币。 私人博物馆的基数大,真正具有民办非企业独立法人资质的则少之又少。因而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并不能为所有私人博物馆找到出路。在政府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博物馆收藏,这是成本递减的关键,它是决定展览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私人博物馆主题性较强,如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等等,在收藏策略上易集中形成体系,但由于专业性较强,在博物馆研究能力不具备的状况下则又难以实现。因而在藏品既有的条件下,探究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能够从更多元的层面实现成本递减。

二、博物馆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

博物馆的价值包含了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层面。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并非只针对参观门票以及纪念品商店销售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索罗斯比(David Throsby)提出了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包含“私有财”、“公共财”及“外部利益”等方面。 “私有财”包含了上述经济收益以外,还包括了观众在教育活动中的消费经验以及来自企业、个人的社会捐赠。这部分“私有财”是目前博物馆在运营中普遍意识到的经济价值。此外,“公共财”则包含了更多的社会认同,是博物馆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公共财”所包含的文化、社会认同感以及对社会的促进都可能直接转换为经济效益,譬如说大英博物馆有偿提供所属版权的研究资料及藏品图片,以此提供相关研究者累积知识,获得学习经验。“外部利益”则关系到博物馆在相对区域内与其它产业实体间的竞争或合作关系,如增加此区域内的就业机会等,这是隐性的投资收益。在这些经济价值中,包含了特展和教育活动的开展、文化创意商品开发、数字化和版权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等内容。

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同,是独立于经济价值之外的存在。文化价值不受到经济价值的刺激,也难以用实际价值来衡量。博物馆内展品的文化价值首先构成了这一内容,而博物馆在运营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在创造文化价值,包括建筑空间对观众的思维影响,甚至是对个人经验、社会结构、社会规则、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与促动。 当博物馆的文化价值超越了一般的文化目的,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成分,则博物馆的整体价值将得到持续延伸,会超越经济基础的影响范围。这恰恰为博物馆的经济价值提供有效的推进。

在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观念下,博物馆运营的有效可操作范围极为宽广,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私人博物馆而言,已有资源若能实现价值观念中的具体方向,则能提供观众更深层的文化经验,从文化性上加强博物馆与观众间的联系,以此获得运营的观众基础。其中同业结盟和异业合作就变得更为重要。

三、集聚能量与资源整合

博物馆群的概念及实践是实现博物馆资源最大化的典型。在博物馆群所带来的巨大文化经济优势的促进中,拥有具体条件的城市或地区都积极建设具有多功能效能的文化片区。如集合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和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等文化设施的浦东文化艺术集聚区由此悄然兴建,从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两馆正式开放所引起的参观热潮可以预见这一片区的发展前景。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苏州,以苏州博物馆为中心连接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以及其他纪念馆的集群建设,也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这也就是博物馆经济价值的“外部利益”体现。由此可见,在过去以独立形象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发展策略在今天全球化融合的过程中难以呈现最佳的状态。

私人博物馆在发展初期一般很难达到像美国史密森博物馆群(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规模,一些博物馆利用周边环境的丰富资源,或选择从孤立的商业区域搬入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园,这也是能够实现外部效益的一种方式。在2009年左右出现私人博物馆闭馆潮时,中华性文化博物馆、根雕博物馆、红楼梦博物馆等一批家庭博物馆迁出上海城区,搬入郊县旅游景区,甚至搬至其它二级城市,一方面减少运作成本,另一方面则可能利用周边更有利资源来获得有效的观众基础。

在开发外部资源之前,博物馆本身也应该对内部资源做最大化开发。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提供了有效的样本。它地处上海文化氛围浓厚的汾阳路地区,常年游客较多,但其本身藏品数量较少,展场空间也受到文化保护遗址的法式建筑的限制。在此基础条件下,博物馆尽可能地开发更多展示空间,并邀请、组织与博物馆主题相近的特展活动,包括国际玻璃艺术展、首饰工艺展等等,并在博物馆空间中参照生态性展示的方式,将工艺大师工作室设置在展场内与观众互动,并现场销售自主开发的文化创意商品。在这种多元价值观念的作用下,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从行业博物馆转至民办博物馆非但没有适应不良,甚至获得了更多的文化价值。

上海外滩美术馆和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不定期展览、教育活动合作也是资源最大化的有效方式。两馆在定位上并不冲突,相互间有可补足的内容,包括展览内容的差异性互补、有效观众群互补等。虽然短时期的“一票两馆”不利于“私有财”经济价值的发挥,但对分摊边际成本以及文化价值的加深都有直接促进作用,而这本身并不增加支出的策略联盟,对分属在不同区域的两个美术馆而言,无形中可能形成内在的互惠影响。

四、博物馆功能的策略转化

博物馆运营策略上的转化来源于博物馆对功能定位的选择性实现。在博物馆四大功能(收藏功能、展览功能、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以外,体验功能、娱乐功能这些在过去博物馆不被过分强调的功能却是私人博物馆发展的可实现方向。相对于大型公家博物馆所强调的基本功能的厚实基础,私人博物馆有更大的弹性来发挥出具有特色的功能效应。前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生态性展示设置就是体验功能的发挥。观众在工作室现场与博物馆人员互动时,兴趣点得到提升,也更容易得到文化经验,由此促进经济价值的消费。另一方面,这种体验功能也能够辅助教育功能的实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与周边学校的馆校结合在体验功能的实现下更具教育能量,甚至吸引大学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进行课程实践的辅助教学。并且这一体验性也为工艺美术的师徒传承解决了人才培养的问题,通过体验引起年轻一代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在台湾,将博物馆活动纳入在中小学的基础课程中成为普遍的做法。博物馆甚至由此开发相关课件,与教育系统合作,使数字化工作得到加值。

私人博物馆在功能实现上难以补足并非直接来源于收藏策略或者展览内容,更重要是在观念上过于僵化。主题性博物馆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兴趣,在于它具有直观鲜明的主题特色。在过去非互动性的博物馆观念下,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展品作为主要工作对象而在展览中被突出,因而博物馆与观众、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联系微弱,难以达到文化共鸣,更不必谈博物馆功能的实现。大型国有博物馆在收藏实力较强的情况下,即使忽略这一联系,也能够凭借多数量的特色展品来暂时解决这一问题。私人博物馆的展品则较为固定,若不能得到特展的支持,则文化价值也难以显现,更不必谈经济价值的实现。因而,私人博物馆在功能上进行转化是在已有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活化展品及博物馆自身的可实现目标,寻找到适合本馆特色的可实现功能。

第14篇

关键词:图书馆 博物馆 休闲时代 公共休闲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4-0048-04博物馆在结构与服务民众的功能上,与图书馆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例如典藏、展览、资料索引以及为社区民众提供一个研究、休闲的公共场所。然而,二十一世纪科技的突破,引领了电子技术的飞跃,博物馆、图书馆与社会大众所产生的互动,经由网络的普及与数字化典藏的兴起,使得许多研究在信息的获取与收集上,只消拥有一台电脑,即可在家中进行。科技的发达,生产力水平、社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以旅游业、娱乐、休闲农林牧渔业为代表的休闲经济迅猛发展,而作为社会公众文化休闲服务体系一部分的图书馆、博物馆,却常面临被忽视的尴尬,其用户及访问数量减少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在e化趋势和休闲时代的浪潮下,博物馆和图书馆如何结合人文与科技,寻找新的立足点;如何理清并凸显其本身功能的特殊性,进一步突破现状,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跨馆际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精细化的服务以吸引用户,都值得深思。

1 休闲时代概述

1.1 休闲时代的界定

休闲时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进入3000-5000美元阶段以后,而在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相继形成休闲化特点的一个发展时期[1]。未来预测学家格雷厄姆T.T.莫利托指出: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2]。发达国家已率先开展了休闲理论的研究与休闲实践的开拓,为“休闲比工作更重要”的未来社会做准备。

1.2 休闲时代的特征

(1)休闲生活常态化。居民从事休闲娱乐活动已经成为与工作、睡觉和从事家务等必要的社会活动同等重要的第四种生活状态;

(2)休闲消费脱物化。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食品消费在人的全部消费中的比重会下降,而对以精神产品为主导的非物质消费的产品需求迅速攀升;

(3)城市功能休闲化。一是经济功能休闲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休闲产业体系,二是公共服务功能凸显休闲内涵;

(4)生活泛娱乐化。一是指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二是娱乐因素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广地渗透到诸如购物、餐饮及其他各种日常活动中去;三是休闲和工作向着互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四是指城市群内部同城化现象日益凸显;

(5)休闲方式虚拟化和极限化。休闲方式虚拟化是指休闲娱乐方式由传统的具象化转向网络的虚拟化;休闲方式极限化是指人们在休闲活动中越来越倾向于在生理和心理上尝试体验极限活动带来的一种惊险刺激的感受[3]。

1.3 休闲效应

休闲具有双刃性,积极健康的休闲具有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激发才能和创造力、体现人的价值等良;而无节制地进行某些休闲活动则会破坏生态、使人堕落。现今社会,商业化已经越来越多地侵蚀着我们工作以外的活动,人们越来越沉迷于物质的消费,随之而来的是新的问题出现,如过度工作和时间匮乏,这些都影响了休闲和家庭生活。因此,休闲活动需要政府和文化机构的积极引导,倡导健康、向上、轻松、从容的绿色休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休闲消费文明化,而图书馆与博物馆在引领健康休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4 图书馆与博物馆对休闲的重要意义

以实体形式存在的文物资源和带有浓郁人文关怀的室内环境是博物馆作为休闲场所的物质保证;另外,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参观博物馆只是诸如旅游观影等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具有本质上的文化休闲性。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以及人文主义关怀理念社会地位的提升,图书馆的休闲娱乐功能为图书馆学界重视。图书馆与博物馆通过多种形式的展览、营造高质量、生态化的阅读环境、设置多功能的休闲场所、开展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提升休闲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力,丰富社会公共休闲服务体系,提高休闲生活质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

2 图书馆与博物馆公共休闲服务合作的基础

图书馆与博物馆在为教育、学术研究、产品研发服务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然而是隐蔽的、潜移默化的,而休闲服务则是明显的、立竿见影的,打造优质的休闲服务会引来更多的社会关注,进而促进其他功能的发展。毋庸置疑,图书馆与博物馆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

2.1 图书馆与博物馆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

无论东方或西方,博物馆的设立均较晚于图书馆,但自此之后,博物馆与图书馆经常形影相照,相互倚立,使得博物馆中有图书馆,图书馆中有博物馆,如举世闻名的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设于同一机构达二百四十余年;亚历山大图书馆不仅是图书馆,更是一个博物馆、艺术馆和综合科研机构;美国总统图书馆既是图书馆,又是一个档案馆和纪念博物馆。

第15篇

关键词: 智能照明 KNX/EIB控制系统 应用技术

Abstract: the national museum as a world-class museum, not only in terms of scale is one of the world first-class, it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the world's first-class, so can reflec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its international status. In this project at the same time equipped with Siemens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and the emergency of cooper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the two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r individual control, or a combination of control, fully embodies the green lighting, beautiful intelligent lighting, security lighting, lighting the use of the concept. In this project, the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is analyzed.

Keywords: KNX/EIB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国家博物馆作为世界级博物馆,不仅在规模上是世界一流的,其内部的控制系统也是世界一流的,因此能体现出国家博物馆的国际地位。作为一个如此庞大的公共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区及其复杂,每个区域对照明的要求各不相同,如何有效地满足各个区域的照明需求,根据精装修的外观要求及区域的使用要求,现场选用了高品质照明灯具的同时,还为其配备了完善的控制系统,从而保证了各个区域的灯光要求,细腻、安全、有效地渗入了建筑的每个角落。本工程中同时配备了西门子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库柏的应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两个系统根据条件或单独控制,或结合控制,充分体现了绿色照明、智能照明、安全照明、美观照明的使用理念。

在本工程中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使用做如下分析:

1.智能照明KNX/EIB控制系统应用技术

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项目分为老北馆、老南馆、新馆三个部分,该项目主要实现对灯光的智能控制,并且与安防系统、消防系统联动控制,在新馆楼控机房内实现对博物馆的整体照明控制。安防、消防联动采用硬件进行连接。本项目在设计之初即以节能、生态的目标作为标准,建成一座生态节能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时选择(KNX/EIB)产品,并将KNX/EIB产品的节能各要素充分发挥,为节能和生态树立了标杆。

KNX/EIB智能控制系统在国家博物馆项目中主要用于以下设备的集成式控制。

设计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中央控制则可对整个国家博物馆大楼的灯光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可通过中控电脑对每个区域的灯具实时显示,通过对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可有效降低照明在建筑能源的消耗。

光线感应控制、定时控制及人体感应控制可分别根据自然光线、上下班时间及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对灯光进行自动控制,既节省人工,方便控制,又可有效节能。

例如,在公共区域及上下班时间相对弹性的办公区域进行自动控制,可做到:人来,灯开,人离,灯关,避免人员外出或下班后出现长明灯现象;在上下班比较有规律的办公区,采用定时的方式对灯光自动控制,同样可以避免下班后忘记关灯的情况出现。以上方式都可达到节能的效果,但不同区域、不同控制方式所产生的节能效益是不同的,但实际节能方式和节能效果不仅限于此,例如通过光线感应控制灯光,当自然光照度足够时,光线感应可自动将靠窗边的灯光关闭,当自然光线变暗并且室内有人时,光线感应则可以自动将灯光开启。2.博物馆内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按照国家博物馆大楼建设理念,在弱电系统中的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具有世界水平的KNX/EIB的智能控制系统,统筹考虑生态建设、资源节约、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经济活动的和谐,提供一套完善的绿色智能控制的解决方案。

在该方案中选用KNX/EIB系列产品控制照明设备,把照明设备总体融入到EIB系统中,实现统一的智能控制。采用了系统中的照度控制、感应控制、定时控制、集中控制等四种控制方式进行节能减排和绿色控制,设计中充分挖掘KNX/EIB产品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功能和性能优势,充分满足控制需求且最大化节能减排的效果,力求尽善尽美。

(1)房间内照明控制

国家博物馆内的办公室、会议室灯具采用模拟调光方式。

设计在该区域引入了调光控制概念,调光控制是指人工照明和自然照明互补,使工作面保持在工作所需的照明程度上。调光控制概念的出现是由于室内空间的纵深不同,自然采光强度出现变化,近窗的区域采光条件好,于是不需要人工照明,而远窗的区域采光条件差,就需要一定的人工照明来补光。

KNX/EIB系统有专门针对调光控制概念设计的产品,在以往的应用当中收获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国家博物馆内的所有会议室照明,设计均配置了调光控制器,照明灯具根据环境照度和工作面照度调节灯具亮度,达到照度要求(可根据适用单位和人员的要求任意设定)。

(2)文物库房照明控制

在文物库放置两联智能面板,控制各灯光回路的开关。可以设置成总开总关、分路控制,无论在哪个位置都能方便对文物库进行本地控制,采用门禁卡和智能开关双重控制,即进门刷卡开灯,出门刷卡关灯。

当出现安防、火灾报警时,根据需要系统会自动强制开启或关闭部分灯光回路,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

(3)楼梯、走廊等公共区域控制

国家博物馆大楼的大堂、走廊、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的照明由设备监控中心统一控制。控制方式包括:日常定时开关控制、特殊节假日时钟控制,分楼层控制、分区域控制、间隔开关控制、照度的控制等,以及各种组合方式,以达到业主的使用要求和先进智能控制系统高集成性和优化性。

照明监控软件采用进口的WINSWITCH控制平台,该软件由欧洲某公司专为EIB系统开发研制,具有友善的操作界面,支持全中文汉字输入显示的优势功能(见图13)。

3.系统联动控制

国家博物馆项目为应对该项目高要求的安全性能,智能照明系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安防系统和消防系统的要求。安防系统在报警情况下要求迅速地进行画面切换和摄像机图像追踪,摄像机图像的清晰度直接受到现场照度的限制。智能照明系统与安防系统的联动轻松解决了这一难题。安防报警后智能照明系统会根据报警情况实时地点亮该区域的灯光,保证了安全性,同时又解决了正在状态下低照度可以节能的问题。消防报警状态下系统会自动点亮该区域的应急照明,保证应急状态的安全性,帮助人员撤离逃生。同时该照明可以接入正常照明状态,这样既保证了消防情况下的安全性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正常照明状态下的照明控制要求。

在国家博物馆的智能照明监控系统中,配置了OPC-server开放式协议,不需要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就能使整个KNX/EIB控制系统会通过OPC服务与BMS系统进行通讯,方便EIB系统集成到更高层的楼宇管理系统中去,使得EIB系统能够被更高层的控制平台集成监控。楼宇自控系统可直接监控EIB系统,也可通过以太网监控EIB系统。

KNX/EIB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智能控制系统在控制和节能方面的优势,通过对照明设备的控制,融合亮度控制、定时控制、集中控制、环境控制等各种智能控制的优势功能,为节能应用提供了高端的控制方式和友谊的节能效果,符合了国家对新建建筑节能要求的政策,也为为绿色生态的建筑目的提供了保证。项目前期的投资在短期内会得到明显的回报,节能的效果有目共睹,而此产品在国家博物馆的应用也是KNX/EIB智能系统在控制和节能领域的典型应用,也节能项目提供了示范与标杆,在目前全球能源紧缺的环境中,节能环保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建议在节能方面选择KNX/EIB会收到非常有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文欣.酒店中C-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J]. 职业时空. 2010(05)

[2] 朱则刚.智能照明“照亮”未来生活的每个角落[J]. 电子技术.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