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生态现状范文

农村生态现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生态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村生态现状

第1篇

1.生态文化的概念厘定

学术界普遍将传统生态文化暂归为三类,即: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和生态观念文化。任永堂(1995)认为,人类文化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自然中心主义为核心的“原始文化”;(2)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人本文化”;(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为核心的“生态文化”。白光润(2004)阐述生态文化,指其包括: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物质文化——传统工艺、作物、畜牧产品、建筑等;地域环境特色影响下的行为文化——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礼仪方式等;具有鲜明环境特色的精神文化——文学艺术风格、宗教生态文化等。刘思华(2002)指出,生态文化包括生态产业、生态艺术、生态意识、生态旅游及生态运动、生态伦理和生态教育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制度。

2.生态文化传播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传播生态文化的目的意欲在广大人民的心中根植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区域间物质及文化的交流,传承具有鲜明环境特色的精神文化。由此可推断,生态文化的传播是在社会群体间的传播,是大众传播。生态文化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受传播方式、受众水平、甚至是地域差异性等各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应采取多渠道、广辐射、深交流的形式,同时还应考虑受众的心理接受水平和文化需求等因素,全方位多角度的以生态文明为依托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新疆生态文化的传承及特征表现

新疆是55个少数民族的共生融合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文明禁忌、生活习俗、舞蹈艺术、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生态文化思想亦自古而传。

1.合理并珍惜利用水资源。

由于新疆所特有的干旱气候条件和沙漠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资源分布不均且极度稀缺的现状。这使得新疆人民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强烈的绿洲意识。维吾尔族人民修建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坎儿井,坎儿井不仅是维族人民生存的智慧体现,也是维吾尔族人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最好实例。

2.致力于保护草原生态平衡。

在新疆,生活着众多的传统游牧民族,他们历代逐水而居、游牧为生,他们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承袭了独特的草原生态文化。牧民们以不断迁徙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来确保牧草和水源不被过度利用。其中,维吾尔族人在打猎的季节上颇为重视,倡导遵循物种生长规律有节制的猎捕飞禽走兽;哈萨克族人敬畏天物,认为大自然界的一切都神圣不可侵犯。蒙古族还创立了保护草场水源等生态资源的习惯法,是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智慧体现。

三、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农村生态文化传播是指在当前历史时期,农民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从文化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从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包括传统工艺、作物、畜牧产品、建筑、观念、情感、生活态度、礼仪方式、习俗、价值标准、文学艺术风格、宗教生态文化等多种要素。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对外传播或在疆内区域间的传播,可以增强民族间的团结、提升人们的行为认同感、传承多民族文化、提升区域知名度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物质保障匮乏,精神认识欠缺的现状下,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困扰。

1.生态文化传播理念缺失。

任何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都以思想理念作为灵魂,制度作为保障,方法作为载体。“文化通过精神层面的吸引和感召而发挥作用,才会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超越性。”新疆处于祖国的西北地区,知识教育水平较内地而言相对滞后,再加之农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长期处于物质追求阶段,对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缺少思想水平认识。

2.缺乏高素质传播者。

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的领导班子普遍呈现年龄层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思维方式固化等现象。而农村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又热衷于向城市流动谋求发展,使得农村人才力量储备不足。而卢因的“把关人”理论明确指出了传播者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传播者对信息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提到农村文化,人们固有的反应就是封建思想的流传和生产方式的落后。在农村地区,人们不会运用新媒体,并对自身的生态文化特色缺乏认知,致使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方法闭塞不灵活,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

3.农村文化传播物质保障的缺失。

由于农村的资金力量薄弱、经费缺乏,因此对文化环境建设投入相对较少。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与生态文化传播相匹配的环境建设滞后,比如道路建设尚需完善,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有待增加等。物质保障的缺失,致使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呈现瓶颈趋势。

四、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创新与扩散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统筹规划,借鉴经验,突出重点,加快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实现区域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以生态旅游为依托带动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

新疆广袤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以高山、森林、荒漠、草地和湖泊为主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遍布全疆。其中,终年积雪的冰峰雪山就多达百座,且大都有着较为完整的自然景观垂直带,从树种繁多的峡谷森林带到良好的高山牧场,无不体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奇。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准格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龙城的雅丹地貌、乌尔禾的“魔鬼城”也无一不使人兴叹赞绝。除此之外,新疆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也同样丰厚深邃,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古文化遗产的星布。在一定时期内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遗存了数以百计的古城、古墓葬群、石窟、佛塔等极具西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它们所组成的文化长廊,成为新疆最著名的旅游品牌;另一方面是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新疆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这里有47个民族,民俗风情各异,这些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交融,但又各自保持了风情浓郁、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发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如享誉中外的“十二木卡姆”、麦西来甫、古尔邦节、赛马、达瓦孜等,构成了最生动、活泼、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据统计,近年来新疆生态旅游占全疆旅游总比例的80%以上。而在现今生活中,乡村生态旅游多以体验式旅游为主,这就给农村生态文化的人际间传播创造了环境条件。人们不仅可以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可以了解感受新疆农村人民受生态环境影响而形成的饮食结构。例如新疆人民从传统时期就形成的主食拌食瓜果的饮食习惯,及受气候特点影响而形成的特有的烤馕、烤包子的烤食饮食习惯等。以生态旅游为依托带动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将是未来新疆农村生态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2.利用新媒体推助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

传统的传播方式,一般是针对具体的受众,进行相关文化产品的发行推广,具有相对局限性,传播的影响力也相对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利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使人们更可以获得声音、动画、图像、影像相结合的立体文化体验。推进新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应利用新媒体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建立以宣传新疆农村生态文化为主的网站,整合相关资源,为受众提供一个能够在线交流的平台,实现线上互动传播。还可以借鉴敦煌莫高镇的先进经验,建立专门的网站预约系统,对农村生态旅游景点进行门票预约,以期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预约系统分析传播效果和受众人数,同时还能够在预约网站上以介绍新疆农村生态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影片,达到有广度和深度的横向和纵向传播,形成传播的长效机制。

3.加快农村生态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第2篇

1农村生态文明文化生态建设现状

文化生态研究源于生物系统与人的关系。在国外,关于文化生态研究起步比较早,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但是,关于文化生存抵抗的研究却比较少,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研究也还刚刚开始。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关系,可以说还无人问津,在国内也亦如此。因此,曹静、黄正泉[3]率先在国内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进行研究,并发表《论农村文化生存抵抗与高等教育》一文。从理论层面上来说,通过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概念的改造与理论提升,将丰富教育文化生态学概念的内涵;研究高等农业教育与文化生存抵抗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丰富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视角,研究农村文化生存抵抗和农村生态优化的规律、原则、途径,将生态智慧贯彻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拓宽文化生态学研究视域,进一步加深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深度。从实践层面上来说,从优化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优化农村文化生态的角度,重新确定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方向、目标,一方面可为高等农业教育专业的调整、课程设置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将文化生存抵抗概念纳入到生态位关系,并融入到对农村文化生存的现状分析,使从农村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野不再局限于农村文化内部,将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功能首次结合起来,透过对两者发展现状的分析来深入探讨两者的本质联系,将农村文化生存抵抗这一概念再细分为农村文化生存潜能、农村文化繁殖潜能、农村文化保护和抵抗潜能等,并结合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来探索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各种原则和有效途径。北京、贵州、四川等省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调查显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基层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足,推行力度不够,是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不仅使生态文明的理念难以深入人心,而且对于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难度加大,这两个方面都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2农村信息化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研究

无论是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在南非、马拉维、坦赞尼亚等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大量旨在考察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结构的研究,并将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据。研究显示,农村具有广泛的信息需求,涵盖了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教育、经济和法律等众多领域;同时,几乎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有自身特色的信息需求。杨美英、徐春、黄友兰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在服务设施、手段、内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难以满足“三农”发展需要。王宝庆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视角的调研指出,样本村的信息服务总体水平较好,信息资源建设等评价一般。孙素芬、罗长寿从农村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建设、传输手段及组织体系方面,对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赵静、袁志超从“菜贱伤农”典型案例分析基层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各个环节,认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低下导致“菜贱伤农”。刘世洪等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估测法、德尔菲法等,研究创建了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法”,并对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测评。胡昌平认为,以区域农业特征和用户需求为导向,针对特定区域的网络农业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可以形成集成化信息服务能力。徐学东,张春玲指出,提高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必须明确发展战略重点、加强组织与领导、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加快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创新投入与营运机制和加强信息意识与人才培养等。贺玢认为,农业信息化服务补贴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农民的信息意识。

3城乡生态和谐建设现状研究

城乡生态和谐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与农村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是普遍存在的。各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基本上都经历过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对乡村生态的毒化和城乡生态相互毒化的过程。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恶化也正经历着与其他工业国家一样的历程: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也正遭受严重破坏,且城市生态恶化正出现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生态恶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城市的转嫁,二是来自农村自身的积累。王雨辰认为,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各自以自身为中心,使资源的分配利用不能统一协调,进一步加剧了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的进程,所以生态文明应在城乡统筹中实现。生态文明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也是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农村实现生态和谐面临着各种矛盾:环境保护重城市轻农村,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形成恶性循环,城乡发展资源不均衡导致农村环境环境问题。

4农村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现状研究

陈志尚认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境立法不完善,没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的法律、法规,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等领域存在立法空白的问题;2)农村生态环境执法不严;3)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4)缺乏环境知情权与环境事务参与权;5)环境教育落后,公众环境意识欠缺。邹冬生,高志强认为,我国政府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存在制度缺失,主要包括干部政绩考评任用机制的缺失,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缺失,监管体制的缺失,财政保障体制的缺失,科技支持保障机制的缺失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等。姬振海[18]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无论在环境立法还是在环境执法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城市中心主义。环境立法上的“城市中心主义”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立法供给严重不足。二是农村环境法律的不适应性。环境执法中的“城市中心主义”,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环境管理设置中的城乡差别和环境保护投资商的城乡差别。城乡环境二元趋势导致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的出现,将进一步加深农村地区的环境恶化。

5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化传播;新疆地区;传播现状;传播途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55-02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总方针布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形成并驾齐驱之势。而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带一路”战略核心枢纽地的新疆,更应着力于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依靠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交汇贯融等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实现生态之美、文化之美、发展之美与和谐之美的有机统一。

一、文章中相关概念的厘定

1.生态文化的概念厘定

学术界普遍将传统生态文化暂归为三类,即: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和生态观念文化。任永堂(1995)认为,人类文化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自然中心主义为核心的“原始文化”;(2)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人本文化”;(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为核心的“生态文化”[1]。白光润(2004)阐述生态文化,指其包括: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物质文化――传统工艺、作物、畜牧产品、建筑等;地域环境特色影响下的行为文化――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礼仪方式等;具有鲜明环境特色的精神文化――文学艺术风格、宗教生态文化等。刘思华(2002)指出,生态文化包括生态产业、生态艺术、生态意识、生态旅游及生态运动、生态伦理和生态教育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制度。

2.生态文化传播的内涵。生态文化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传播生态文化的目的意欲在广大人民的心中根植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区域间物质及文化的交流,传承具有鲜明环境特色的精神文化。由此可推断,生态文化的传播是在社会群体间的传播,是大众传播。生态文化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受传播方式、受众水平、甚至是地域差异性等各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应采取多渠道、广辐射、深交流的形式,同时还应考虑受众的心理接受水平和文化需求等因素,全方位多角度的以生态文明为依托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新疆生态文化的传承及特征表现

新疆是55个少数民族的共生融合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文明禁忌、生活习俗、舞蹈艺术、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生态文化思想亦自古而传。

1.合理并珍惜利用水资源。由于新疆所特有的干旱气候条件和沙漠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资源分布不均且极度稀缺的现状。

这使得新疆人民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强烈的绿洲意识。维吾尔族人民修建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坎儿井,坎儿井不仅是维族人民生存的智慧体现,也是维吾尔族人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最好实例。

2.致力于保护草原生态平衡。在新疆,生活着众多的传统游牧民族,他们历代逐水而居、游牧为生,他们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承袭了独特的草原生态文化。牧民们以不断迁徙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来确保牧草和水源不被过度利用。其中,维吾尔族人在打猎的季节上颇为重视,倡导遵循物种生长规律有节制的猎捕飞禽走兽;哈萨克族人敬畏天物,认为大自然界的一切都神圣不可侵犯。蒙古族还创立了保护草场水源等生态资源的习惯法,是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智慧体现。

三、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农村生态文化传播是指在当前历史时期,农民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从文化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从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包括传统工艺、作物、畜牧产品、建筑、观念、情感、生活态度、礼仪方式、习俗、价值标准、文学艺术风格、宗教生态文化等多种要素。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对外传播或在疆内区域间的传播,可以增强民族间的团结、提升人们的行为认同感、传承多民族文化、提升区域知名度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物质保障匮乏,精神认识欠缺的现状下,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困扰。

1.生态文化传播理念缺失。任何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都以思想理念作为灵魂,制度作为保障,方法作为载体。“文化通过精神层面的吸引和感召而发挥作用,才会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超越性。[2]”新疆处于祖国的西北地区,知识教育水平较内地而言相对滞后,再加之农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长期处于物质追求阶段,对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缺少思想水平认识。

2.缺乏高素质传播者。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的领导班子普遍呈现年龄层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思维方式固化等现象。而农村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又热衷于向城市流动谋求发展,使得农村人才力量储备不足。而卢因的“把关人”理论明确指出了传播者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传播者对信息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提到农村文化,人们固有的反应就是封建思想的流传和生产方式的落后。在农村地区,人们不会运用新媒体,并对自身的生态文化特色缺乏认知,致使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方法闭塞不灵活,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

3.农村文化传播物质保障的缺失。由于农村的资金力量薄弱、经费缺乏,因此对文化环境建设投入相对较少。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与生态文化传播相匹配的环境建设滞后,比如道路建设尚需完善,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有待增加等。物质保障的缺失,致使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呈现瓶颈趋势。

四、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创新与扩散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统筹规划,借鉴经验,突出重点,加快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实现区域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以生态旅游为依托带动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

新疆广袤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以高山、森林、荒漠、草地和湖泊为主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遍布全疆。其中,终年积雪的冰峰雪山就多达百座,且大都有着较为完整的自然景观垂直带,从树种繁多的峡谷森林带到良好的高山牧场,无不体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奇。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准格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龙城的雅丹地貌、乌尔禾的“魔鬼城”也无一不使人兴叹赞绝。除此之外,新疆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也同样丰厚深邃,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古文化遗产的星布。在一定时期内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遗存了数以百计的古城、古墓葬群、石窟、佛塔等极具西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它们所组成的文化长廊,成为新疆最著名的旅游品牌[3];另一方面是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新疆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这里有47个民族,民俗风情各异,这些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交融,但又各自保持了风情浓郁、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发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如享誉中外的“十二木卡姆”、麦西来甫、古尔邦节、赛马、达瓦孜等,构成了最生动、活泼、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4]。据统计,近年来新疆生态旅游占全疆旅游总比例的80%以上。而在现今生活中,乡村生态旅游多以体验式旅游为主,这就给农村生态文化的人际间传播创造了环境条件。人们不仅可以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可以了解感受新疆农村人民受生态环境影响而形成的饮食结构。例如新疆人民从传统时期就形成的主食拌食瓜果的饮食习惯,及受气候特点影响而形成的特有的烤馕、烤包子的烤食饮食习惯等。以生态旅游为依托带动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将是未来新疆农村生态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2.利用新媒体推助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

传统的传播方式,一般是针对具体的受众,进行相关文化产品的发行推广,具有相对局限性,传播的影响力也相对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利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使人们更可以获得声音、动画、图像、影像相结合的立体文化体验。推进新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应利用新媒体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建立以宣传新疆农村生态文化为主的网站,整合相关资源,为受众提供一个能够在线交流的平台,实现线上互动传播。还可以借鉴敦煌莫高镇的先进经验,建立专门的网站预约系统,对农村生态旅游景点进行门票预约,以期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预约系统分析传播效果和受众人数,同时还能够在预约网站上以介绍新疆农村生态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影片,达到有广度和深度的横向和纵向传播,形成传播的长效机制。

3.加快农村生态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新疆融居着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饮食、服饰、居住、出行等文化习俗。以维吾尔族为例,维吾尔族的女性常年喜好穿着衣裙,面料多以艾德莱斯绸和彩棉制成。这种自身具有天然色彩的棉花制成的纺织品不仅不需化学染料染色,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也不会对土地、水源产生污染,洗涤后纤维色彩还能逐渐加深,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而新疆农村的彩棉种植面积占国内种植面积的95%左右,成为国内最大的彩棉生产基地。对彩棉产品的深加工和设计研发,有助于推广新疆农村生态物质文化的传播,传承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理念。

生态文化是着眼于尊重自然,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和谐”的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体现出我国将生态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深入到实践。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发展,应立足于传统民族生态文化特色,着眼于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以更为全面和系统的传播方式,助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2] 乔虹.国家形象:一个和平崛起大国的新课题[N].中国妇女报,2008.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规划[R].2003.

第4篇

    关键词:都匀市 农村生态 分析 对策

    一、我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使用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上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的不断建设,工农业的粗放发展,人口的猛增,加之对剑江河流域的无序开发,使城市河道水量减少,水质严重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剑江河流域保护迫在眉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生活污水污染

    目前,都匀市的大部分农村还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且农村环保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致使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有些难以处理的固体垃圾也直接倒入水中。生活污水正以不断增加的范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

    都匀的农业是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为提高产量和效率,人们经常会通过施加肥料和喷洒农药来增产。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生产技术落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不按规定使用农药和肥料,且施肥、喷药配套技术和器械不完备,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化肥、农药的超量使用严重污染了地表及地下水,对农产品的食用安全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3)工业废水的污染

    都匀的工业以化工、电子、纺织为主。70年带初期,由于当时的环保制度落后,许多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外面或河流中。原位于老猫冲的都匀蜡纸厂,其生产废水直排晓河,进入剑江,严重污染晓河和剑江。

    2.土壤污染严重,土地耕作力下降,耕作面积减少

    都匀市土地资源丰富,为城建、工业、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农民不合理的耕作,造成土壤污染、耕作面积减少,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

    (1)废弃塑料农膜污染

    农膜的使用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价值,但因回收率不高和其本身难以降解易造成土壤污染 ,也影响农作物生长。据不完全统计 ,都匀市塑料农膜废弃率为81.3% ,使用可降农膜比例仅为3.15% ,以及塑料袋的普遍使用,这样在农村也产生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各种塑料制品及农膜废弃物 ,由于极难降解 ,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 ,对耕地的污染非常大。耕地污染使其转换为财富的能力下降,加快了土地退化和沙化 ,削弱了土地的产出能力并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

    (2)生活垃圾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生活垃圾逐年增加 ,而大多数乡镇还没有建设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填埋场 ,垃圾一般都弃置于河塘和凹地 ,既影响环境美观,又污染土壤。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

    3.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严重

    近几年来,由于林业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森林火灾、人为任意砍伐、公路和铁路建设条件需要,都匀市农村的山林植被在不断的减少和被破坏。加上矿石的无规划开采以及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开采小煤矿、小金矿等逐年增多,不仅直接破坏了农村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 而且引发山体塌陷、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和景观的严重破坏, 并致使山体保水功能和水位下降,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矿石开采中剩下的尾矿、研石等废弃物大量堆存, 既造成了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污染, 又占用了大量土地, 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还使一座座青山千疮百孔, 有碍观瞻。

    二、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及防治对策

    1.加强国家宏观决策,重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管理监管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和一些重要工业点源污染防治上,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防治监管重视不够。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因素包括不多,考虑不够,导致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建议在修改《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时增加一些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条文,且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政策,不能一刀切。

    2.加大政府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中央及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对农村生产的绿色产品应通过增加绿色产品消费税、免除农村环境治理税和补助农民生产绿色产品进行保护。促进种植户和养殖户的联合,提高他们充分利用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的积极性。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同时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及禽畜粪便乱倒、乱堆的问题,减少生活垃圾及禽畜粪便对空气、水源的污染。

    3.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来改善目前农村出现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污染的问题。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有责任指导和帮助农民,增加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使农民懂得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让农民知道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并采取措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交给他们耕作的技术,让他们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

    4.从大局出发,杜绝将污染重、耗能大的企业转移到农村

    中央政府应对那些直接影响国家安全、稳定,不能进行大、超规模开发、生态环境脆弱等地区的地方政府及居民、农民给予保护生态环境的补助费,对工作在这些地区的党政干部其考核政绩应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而不是GDP、工业产值,更不是毁林、毁草破坏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尤其是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各级基层政府应从大局出发,坚决杜绝污染重、耗能大的企业落户到本地区及农村,防止本地区及农村生态环境再次受到破坏和污染,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

第5篇

中图分类号: Q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随着国家加大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解决,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农民的生活理念、生活质量和农村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度假、旅游、休闲到农村去的人群在日趋增多,现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一道靓丽如画的的风景,也是人们不可忽视的丰富自然资源。

但是伴随着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有些甚至成为制约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概括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大致分以下三类: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目前,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还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农民群众大多选用廉价普通农药化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等应用较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大多超标,作物吸收少,土壤分解慢,部分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造成交叉污染。大量使用的地膜、塑料袋,分解慢,回收难,已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生态环境。

农作物桔杆利用率低,目前仅用于畜牧业饲草和生活薪炭,效益偏低,收集成本较高,被村民直接点燃或随意堆放。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空气污染。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不仅影响农村环境,对城市环境也造成了很大危害,甚至影响到交通安全。

2.农村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农村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3.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污染治理不够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几年,由于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加之其规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布局上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环境危害直接。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危害并不低于工业企业: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并危及地下水源,还有恶臭。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对人群健康的威胁也更直接――人畜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禽粪尿。

二、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影响成因分析

导致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环保机制不完善,制度缺失危害甚于污染本身。农村环保管理体制机制不顺,职能部门执法缺位,难以形成执法合力,除乡镇以外的广大农村基本没有环保投入和环保队伍。

2.生态环境意识淡薄,年长者甚于年轻一代。由于受人力、财力等条件限制,我国环保宣传教育多集中在城镇区域,农村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尚未形成,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彻底扭转。多数群众,特别是较为年长村民,认为垃圾只要扔到塌窑烂地坑或沟边洼地就行,甚至一些畜禽尸体随意丢弃,遇洪水、大风四处漂散,或漫天飞扬,给流行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3.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如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立法尚处于空白,现行法律中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4.对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环保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不高,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探索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应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抓手,并有相应的经济条件、制度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与之配套,不断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持续深化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理念,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

2.以科技为支撑,推广成熟的农用技术。注重生态平衡和生态防治相结合,大力扶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讲求化肥施用“处方”,做到合理正确使用,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利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科学施用农药。进一步扩大沼气池项目实施范围,通过示范户现身说法,深入宣传推广沼渣、沼液、沼气应用和“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引导,变废为宝,控制养殖污染。大力治理“白色污染”,建立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回收点,支持引导农膜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严格控制超薄农膜的使用。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秸秆气化技术和其他综合利用措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绿色食品检测准入体系,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

3.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生态建设的监管机制。一是强化政府和职能部门对辖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内容,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制定考核办法,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化。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对各个环保责任主体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二是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措施到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增强基层环保力量,设立基层环保机构,在行政村成立环卫队和环境信息员,逐步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环保工作网络。逐步建立与健全农村环境质量的初级动态监测体系,做到农村环保有人管,环境问题有人抓。

第6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农村经济;问题;政策建议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当前农村经济依然是基础薄弱、面临问题多。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其中农业和农村投资14331亿元,仅占16.2%;农村人口多,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亿人,其中乡村人口为7.45万人,占57%;农业经济发展缓慢,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农业增加值2.27万亿元,增长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十五”时期城乡收入之比呈扩大趋势,2005年城乡收入之比高达3.22:1。

2.农村金融法律环境不完善。当前与农村金融有关的法律、执法、守法尚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有些县乡政府的法制意识不强,存在行政干预法律、以权代法的现象,执法效率低下;执法部门尚未能主动介入调查农村贷款欺诈行为、恶意逃债和赖债行为,运用法律手段遏制和制裁金融诈骗和逃债行为的力度不够,金融案件的执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农贷企业的诚信意识和贷款农户的金融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影响其守法的程度;我国现行的《破产法》未赋予债权人主动申请将债务人破产清偿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债务人的约束力,另外,企业破产清算程序也不甚规范,以及《个人破产法》缺失,均不利于尊重和维护金融债权。

3.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人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其诚信理念和认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乏受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文盲半文盲占7%。从总体上看,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其守信度。从全国看,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农村,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

4.农村金融市场残缺不全。与大中城市金融市场相比,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上世纪末,各国有商业银行从管理和效率角度出发,逐步收缩农村阵地,一方面撤销乡村地区的业务网点,另一方面大幅度上收信贷权限,而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近年来也呈萎缩趋势,业务空间日益狭小,从1999年开始,农村信用社成了乡村地区惟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市场供求不平衡,包括总量供求不平衡和结构不合理,总量上,一方面,全国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占比自1997年来呈下降趋势,目前分别仅占5%左右,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另一方面,每年农村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外流达三千亿元以上,结构上,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

5.基层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缺失。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是一个权力部门和管理部门,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部门,它的职能定位和根本宗旨是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政府尚未切实转换服务理念,未能正确定位其职能和根本宗旨,“生态建设”意识淡薄,思想上过分重视上级政策倾斜而忽视金融生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实践中不能主导当地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更有甚者,基层政府行政直接或间接干预农村经济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据有关调查分析,直接或间接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业不良资产占不良资产总额的80%左右。

二、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农村企业和农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原则,形成共建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1.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程度。政府、央行、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向农村企业和农户大力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法律法规、信贷政策、经济与金融的关系,让其认识到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农村金融业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2.地方政府主导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如何,当地政府是关键。县乡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农村金融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如农村企业担保制度、银行农村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成立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推动本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如建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金融信息通报共享制度等工作机制,建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考评机制,考评结果纳入各部门的目标考核范围。地方政府应采取动员会、经济、党纪、政纪、法律等形式硬化清欠力度,引导和督促欠贷政府部门和人员制订还款计划,及时清偿欠款,维护政府信用。鼓励、扶持和规范与农村金融生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担保机构,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社会信誉,推动农村经济金融的繁荣发展。

3.加大农村的财政投入。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十五”期间,国家财政以每年17%的增长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村道路、运输等基本农业设施建设,农村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治理等农业生产条件均有很大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财力限制,加上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财政支农投入仍然偏低,农村仍面临公共产品普遍短缺问题,农村金融生态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发展。据统计,2005年财政支农资金仅占财政总支出的8%,而农业GDP占到13%,差5个百分点。在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三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具体做法:财政资源配置要适度倾斜,如财政支农资金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那么未来五年内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将等于或高于农业GDP的比重;各级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20%投向农村;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的比重未来五年内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

第7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

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发展整体上比较好,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的额度也在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为辅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壮大,使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完善。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依然无法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各种需求,导致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出现失衡的现象。

一、 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失衡的现状

(一)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明确

农村金融生态失衡,表现在农村合作金融本质上与农户、农企、农村的互助合作关系破裂。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比较顺利,而且发展速度较快,所以农村信用社发挥着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开始自主经营、自主盈亏,而且趋势走向商业银行。当前农村信用社在银监会的鼓励下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并且农村合作银行也要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这种形势导致合作金融的主力军与农户、农企、农村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疏离,逐渐走向纯商业发展的道路。另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身还处于初期阶段,规模比较小,根本无法发挥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身在市场角度方面定位不够明确,并且其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二)金融需求抑制现象严重

我国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比较大,农村大部分资金用于城市工业化建设,资金长期短缺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经济的发展,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的现象。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中处于垄断地位,也是为了最大限度防范风险并保障经济效益,其农业存款远远大于农业贷款,而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却无法得到相应的贷款。部分商业银行位于农村,如邮政储蓄银行,但是“只存不贷”或者“多存少贷”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设置得也比较少,还有很多县域建设的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种类不够齐全,并且机构数量也很少,加之服务能力不足,根本无法真正满足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产业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存在,农村金融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农村金融需求的层次性、多样性与地域性要求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但农村金融机构当前的主要产品是存贷款,无法真正满足多元化农村金融的需求。农村金融的主要需求对象必然是农村企业、农户个体或者农村大户,这些需求的金额额度都比较小、比较分散、缺乏抵押品,并且农村贷款方式传统、业务品种单一,加之贷款的条件比较严格,缺乏针对性,无法从根本上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另外,从事农村金融机构的人员素质比较低,硬件水平、创新机制缺乏,导致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这也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策略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1.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现实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仅能修复“市场失灵”功能,而且还能充分利用政策优惠等支持,有效发挥“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要分工、定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一家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但由于制度安排的缺陷,其在功能定位、业务范围等方面并没有将政策性金融功能发挥出来。在功能上,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将着力点放在农村金融的开发与扶植方面,将市场补充与诱导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业务范围方面,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将业务拓展,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结构调整、农村龙头企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发展中国农业银行的基础上,要更好地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构建稳定的农业政策筹资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

2.引导性金融。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追求利益的本性。在农村金融市场构建的初期阶段,商业银行对农业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反而起到了农村资金“抽水机”的作用,将农村的资金吸纳起来用于城市建设。政府也尝试着通过行政式的安排“要求”商业银行服务“三农”,但是又不符合商业银行的本质,有违市场经济规律。商业银行本身资金实力雄厚,因此应对商业银行扶持农村大中型农村龙头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引导,这样不仅能够维护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且还能保障其商业本性。

(二)建立财税扶持农村金融的体制

农业属于典型的弱质产业,要受到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并且农业生产吸引资金的能力也比较弱,农村金融机构要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同时也要实现盈利目标,仅仅靠自身发展很难成功,必须要有国家的支持。因此,国家需要建立稳定的财税政策支持农村金融,最大限度保障优惠财税政策的持续性、针对性与稳定性。首先,必须重视对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这也是最直接的扶持手段,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补贴与绩效监督机制,要保障专项资金落实到对应项目,真正实现为民所用。其次,需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利息补贴等,诱导与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金融市场服务,放宽贷款条件,由政府支持成立合法的小额农贷担保中心等,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农村金融需求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及层次性,这就要求农村金融产品必须要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满足“三农”实际需求,坚持创新,积极推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农村金融需求主要有消费性需求与生成性需求两种。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生成性需求逐渐成为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由于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应该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涉及农业金融的商业银行为依托,创新并推出适合农村金融环境的中长期贷款模式与信贷产品。要针对农业的实际需求,对担保品抵押机制进行创新。由于农村信用社改制以后成为农业商业银行,社会职能变弱,所以要针对龙头企业的情况适度放宽贷款条件,针对特色农业的需要创新出适合其特点的信贷产品。农村消费性需求领域主要涉及生育、医疗、婚丧嫁娶、教育等方面,由于这些方面需要一定的资金,金融机构可以适当考虑其实用性,创新推出不需要抵押的信贷产品,以保障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参考文献:

[1]何广文.深入化解农村金融服务困境[J].中国农村金融,2012(03).

第8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2-0075-03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基本内涵

农村金融生态作为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是农村的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之间及与其外部环境之间通过分工、合作及竞争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从其结构角度来看,主要由农村金融供给主体、需求主体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成。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有宏观层次的监管主体、中观层次的机构主体,它们借助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形成了互动、演化、竞争的不同分布群落和有机联系的整体。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农村金融生态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法律、制度、信用、担保、地方政府服务等因素综合构成的环境。

从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一定制度安排下的农村金融主体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之间要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来实现系统内部的功能到位和自身平衡。但系统的周期性和动态性同样要求把握变化,追求和谐。当前,国内农村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区的金融生态既有同一性和宏观制度、政策上的同质性,也有差异性、不适应性。因此,从系统整体优化原则出发,遵循金融生态的一般规律,破解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

(一)主体功能缺陷阻碍农村金融生态发展

1. 农村金融抑制突出,改革的整体性、协调性推进被忽视。按照戈德史密斯(1969)的观点,金融结构中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是金融深化的集中体现,金融机构缺乏或发育不足是金融抑制的重要特征。纵观我国金融组织结构的改革路径,其制度生态缺陷正好印证了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偏低的结论。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追求效益的冲动、国际标准的实行和在资本市场的上市,导致其大规模收缩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同时,金融改革主要着眼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系统内部关系的调整和改善,没有着眼于机构间运作机制的协调,改革视角始终停留在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上,忽视了制度变迁的安排设计。一方面,金融服务方式及效率并未因此得到改进,造成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脱节,形成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变化的分割,农村金融服务“荒漠化”现象较严重。另一方面,民间金融长期被排斥在体制之外,民间融资虽然活跃,但在农村经济中的渗透程度与服务范围还非常有限,很多非制度性金融活动一直处于隐性状态,活动的规模与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2. 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城市和工商业导向特征,致使其支农功能日趋弱化。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发生重大转变,竞争视角从农村迁徙至城市,且贷款的工商业偏向性日渐严重,支农业务大幅萎缩,“去农化”倾向日益明显。二是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发展呈现政策性信贷业务逐年收缩、商业性信贷业务停滞不前的状况,对农业经济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其商业性信贷业务的功能定位存在与县域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重叠的现象。三是农村信用社信贷规模、贷款投向和周期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经营中的商业化倾向日趋严重,在贷款投放上出现了向经济发达的城镇和非农项目集中的倾向,农村贷款供给和需求间缺口较大。借助农业总产值与农业贷款余额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某市2008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349亿元,2008年全市农业贷款余额应达到161.93亿元,即使2008年农业贷款保持2007年的增加额,供需缺口仍有40亿元。同时,在信贷资金供需矛盾较大的情况下,信贷投放对象分布相对集中、贷款覆盖率低的现象比较严重。

3.面向农村的金融工具单一,承载金融服务的能力较低。一是服务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已趋向多样化,但是设在乡镇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交易通常以现金方式进行。需求多元化与金融产品缺失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二是金融机构网点收缩限制了支付系统和新型支付工具的建设推广。银行支付结算网络、自动柜员机向农村腹地发展缺少支撑点,降低了共享资源的利用率。

4. 农村金融资源分配的制度安排欠妥,资金外溢普遍。当前,县域金融机构除农村信用社是一级法人外,其他均为上级行的派出机构,吸收资金均由上级行统一调配、使用,农村资金外流的“抽水机”效应明显。其中,遍布于农村各地的邮政储蓄机构,贷款业务刚刚起步,是资金调离农村的主角。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则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和上级行的压力,将大量资金上存,加剧了农村资金的饥渴。保险业务“遍地开花”,与各金融机构争夺县域有限资源,也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重要途径。农村资金的外溢,弱化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从金融资源回流制度安排看,由于鼓励和扶持金融资源向县域倾斜的政策(如政府激励、财政贴息、税收和贷款优惠等)还没有完全到位,致使县域信贷资金的来源渠道狭窄,县域成为金融资源的净供给者,资金流失与经济发展需求矛盾日显突出。

(二)外部环境欠佳影响农村金融生态优化效率

1. 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农村金融生态的经济环境有待改善。农业属典型的弱质产业,抗风险能力不足,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但2007年以来,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国家农产品限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惠农政策的效果,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同时,长期影响农业发展的体制依然存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滞后,农业生产的利润率一直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农业产业化水平总体较低,农村金融赖以成长的土壤依然贫瘠。

2. 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农村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不容乐观。一是农村法制建设相比城市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执法中行政主导和行政干预的现象较为严重,执法效率低下,执行难、执行周期长的问题十分突出,既影响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平衡性,又限制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空间。二是信用制度建设滞后。缺乏健全的信用登记、信用评估、信用风险的预警和管理制度以及失信的制裁与公示制度。同时,因农村“三信工程”建设而建立的信用档案,目前大部分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不能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使信用档案失去了信用保障作用,增加了授信的风险。

3. 担保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农村金融生态的保障环境亟待加强。某市信用担保体系比较发达,截至2008年10月末,在人民银行备案的有28家,注册资本7.1亿元,担保贷款余额23.4亿元。但这些贷款全部是为工业企业担保的,商业化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尚处空白,乡镇担保机构更是严重缺失,农村担保体系异常薄弱,担保体系服务于信贷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不仅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对贷款的巨大需求,而且由于农户可供抵押的自有资产少,且变现能力差,除住房外大多数为生产工具,一般不能抵押,法院也不会将其列入强制执行的范围,因而导致农户贷款没有有力保证,风险较大。担保机制的缺失,制约了信贷支农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三、欠发达地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路径选择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要尽快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财政、税务、工商、公检法、新闻宣传、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等各部门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为改善金融生态提供保障。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规范政府信用行为,高度重视政府自身诚信建设,加快建立诚信型、服务型政府,切实做好对市场主体的各项社会服务;要重视和充分听取金融部门对区域经济规划及经济建设的合理化建议,积极帮助金融机构适当降低不合理税费负担,兼顾银政企三方面利益的均衡关系,防止地方保护行为破坏金融生态。

(二)切实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夯实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经济基础

一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和集群培植力度,重点扶持“龙头+基地+农户”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二是大力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坚持“资信评估、授权授信、担保抵押、业务流程”四个创新,降低融资门槛,提高贷款的可获得性。同时,组建农村中小企业同业协会,加大从政策、法律、市场、技术、经济金融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的力度;规范中介机构行为,组织制定统一的抵押评估、登记程序和操作规程,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发挥好财政政策在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杠杆作用,提高农村经济的规模效应,为商业性金融扩大信贷资金投放渠道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金融生态主体

优化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路径主要在于金融机构的多样化,而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途径主要在于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作的机制,形成基于竞争效率的农村金融业组织结构。基于这一点,一方面,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大力发展社区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类型的小型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私营性、股份制非存款型金融机构,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鲇鱼效应”。同时,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给予民间借贷活动合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之成为正规金融活动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商业性保险机构功能,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实行政府财政补贴农业保险保费制度,提高“三农”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加快农村信用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建设,夯实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信用基础

要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扩大农户的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范围,组织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完善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和农户信用评价的方式方法,完善以农村信用信息监测分析、农户信用评价、信息服务等三个子系统模块为框架的农村信用体系管理信息系统,丰富农村信用信息资源。在农村信用信息监测分析子系统之内,扩大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纸质信用档案录入到统一制定的Excel格式采集模板的覆盖面,通过多个采集模板的压缩,批量加载到系统中。要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评价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根据预先设置的指标体系,对选定的农户逐个进行评分,并在得分栏展示评分结果,据此确定用户的信用级别;同时要借助信息服务子系统及时与农村经济金融及信用体系建设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文件,为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

(五)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抵押物的范围

通过政府牵头,由财政、商会等筹建服务于农村不同对象的信用担保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运作,与协作金融机构以合同方式明确保证责任形式、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责任分担比例、资信评估标准等内容。同时,通过财政拨款、会员缴纳、向社会公众和法人单位募集等方式,设立担保风险基金,并由地方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补偿基金、对担保基金运营收益实施税收返还等,维持担保基金滚动发展。要积极探索实现农村物权流转变现可行的途径和方法,破解农村抵押担保的瓶颈。借助《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完善担保物权制度,尤其要在抵押物选择范围上有所创新,将农村具有普遍性和拥有较高市场流通价值的物权列入抵押物范围,探索实行订单担保、应收账款质押、公司为农户担保、仓单质押以及农业动产抵押等多元化担保方式,破解农村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农村金融;金融生态环境

一、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一)农村生产力较落后

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人均生产力低下,而亩均生产力很高。这说明,我国农业产值的创造是以劳动力的投入为条件,反映在农村就业结构上,就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的就业比重高达60-70%。这种劳动替代资本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背后隐含的是我国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低,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利润率低下。在社会整体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农业较其他产业为低的资本收益率内生地阻碍了包括金融信贷在内的资本的持续流入。如图1所示,农业信贷规模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速度,二者形成剪刀差。另外,我国农业生产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农户是分散的、兼业的,造成金融交易费用过大的问题。而且农户生产生活在户内合一,造成金融信贷投放后续监督乏力,信贷风险加大。

(二)农村市场化水平较低

一是农民对市场经济适应能力较弱,经营规模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相当突出;经营管理素质差,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对市场信号反应不够灵敏。二是市场体系发育滞后。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较大矛盾,目前农产品市场大多数是初级综合性集贸市场,交易方式停留在小范围现货交易上;市场行为不规范,制度建设不足,存在严重的压级压价现象;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土地、劳动力、科技、金融、信息等要素市场还未真正形成。三是宏观调控极待加强。缺乏调控手段,未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农民进入市场得不到有效保护。农村市场化水平低使得农民难以通过市场来降低生产成本,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不能获得合理的收益,这从本质上限制了资金的投入。另外农村各项要素市场未形成,阻碍了信贷资金的投入渠道。

(三)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一是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仅承担农村粮食保护价收购贷款业务,服务农村经济的功能缺陷明显。二是商业银行的农村基层机构只存限贷,农村业务门槛高,邮政储蓄只吸收存款上存,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大量农户、农业企业和农村工商企业无法得到资金需求。三是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支农力量有限。农信社自身存在的规模偏小、结算手段较落后、历史包袱沉重、经营理念滞后等缺陷,大大限制其支持农业生产的能力。四是保险公司体系不完备、服务不健全。当前除人寿保险业务在农村有一定的发展外,财产保险业务发展缓慢、比重很低,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避险需求。同时保险体系不完备,政策性保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未得到发展,降低了保险系统的功能。

(四)农村金融稳定性相对较差

目前,农村金融稳定性整体较差,正规金融由于其固有的制度安排缺陷,无法为“三农”提供较好的金融服务,导致非正规金融组织日益活跃,部分金融风险也相伴而生。从1999年开始,四大商业银行大规模从县域撤并,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据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家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了6743个。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在削弱,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异军突起,在满足农村内部融资需求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有利于缓解正规金融利率管制造成的金融压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的供需矛盾。然而现实中,除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外,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与正规性金融相比,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对当事人的约束等方面具有许多不规范的特征:组织制度不规范,内部经营管理较为混乱,人员素质也不高。此外,非正规金融机构大多不提取存款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以抵御风险,经营风险极大。

(五)农村的其他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一是法制建设不完善,金融债权保护不力。目前,《破产法》、《刑法》等法律在维护金融机构债权及信息虚假披露处罚等均无明确规定,客观上助长了失信行为的蔓延。同时农村法制建设相比城市也较为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依然存在。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诉讼手段清收不良贷款效果不佳以及司法执行难、执行周期长的问题。二是信用管理滞后,征信体系不健全。一方面农村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金融风险意识比较淡薄。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贷款就是纯利润”的错误观念,通过各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借贷之前就不想归还的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不健全。对个人贷款所蕴涵的风险不能进行适时监测。同时,由于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极不健全,信用信息开放度较低,金融机构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三是金融市场化程度低,行政介入普遍。通过行政干预力量使基层金融机构在被动、违心、无奈情况下发放贷款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贷款风险在少数行业、产业、项目上的高度集中。

二、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化对策

(一)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

一是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原则下,以法律形式肯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是一种物权,依私人财产予以保护。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其成为农民手中的生产资料、投资品、抵押品、交易品,而不仅仅限于耕种经营。二是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此,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和创新,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按照自愿的原则,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及各种合作组织,并积极引导小规模的农民流通中介组织,通过合作和联合,发展成为上规模、上档次的流通服务组织,为农民进入农产品流通市场保驾护航。四是加快建设一批交易量大、辐射面广、对全局产生重大影响并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批发市场,特别是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技术较先进的专业批发市场。五是强化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市场内部管理,保证市场的公开、公正和有序。通过对农村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等的建设,并配合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的协调。

(二)协调发展正规金融机构

一是加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地位,提高农信社的金融服务水平。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改进贷款管理方式,提高支农水平。二是采取措施促使商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要将对城市的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并以此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商业银行应改进对中小企业信贷评价体系,创新金融品种,加强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有效落实国家政策,弥补商业金融机构服务缺陷的功能。政策性银行要定位于弥补商业金融服务的不足,重点应放在结合财政手段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公共产品建设以及商业金融难以支持的科研开发等。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保险、担保公司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避险渠道。政府部门要通过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参与或引导担保公司、各种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以提高农村经济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放活非正规金融组织

一是从立法层面上明对各种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构成、功能和活动内容进行规范,在统一的法律框架下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和组织机构的有序竞争,控制金融风险。同时在有效保护农村合法的借贷活动的同时,严厉打击高利贷等从事扰乱正常金融秩序的地下金融活动。二是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积极合理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形成不同金融机构、组织的多层次服务体系,直接扩大对“三农”的金融服务供给。三是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扶贫功能。从政策上明确支持运作有效的跨省小额信贷专业机构发展纵向体系,进一步发挥其整体优势。

(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一是建设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基层人民银行会同银监办、经贸、审计、中小企业等部门,组织各金融机构,定期对农村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调查和预测,摸清风险程度、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确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标,制定金融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规避机制与操作流程,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防范、早处置、早化解,努力保持金融稳定,维护社会安定。二是提升对农村金融监管宽度和深度。不仅要将农村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纳入,同时还要把非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纳入,以减少其可能产生的对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及农村经济的冲击;不仅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常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同时还要对产品创新行为、制度建设等进行引导,以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

(五)加强农村金融软环境建设

一是加强法制文化建设,构建良好农村法制环境。强化债权人在企业破产和重组中的法律地位,对虚构条件骗取贷款的诈骗者给予刑事制裁。进一步强化执法部门司法公正,防止以各种形式逃废金融债务。二是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构建良好农村信用环境。加快征信立法,加快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推动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户、信用企业的发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宣传、舆论监督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三是加强金融服务文化建设,构建良好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必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全力研究、营造和培育农村金融文化氛围。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现代的金融服务理念,加强对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知识宣传,提高金融意识。四是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构建良好农村行政环境。根据市场化的进程,地方政府应该从直接管理过渡到利用非行政手段的宏观调节;而对于农村社区性事务,应在国家授权性的法律权威下,实现广泛的自治。政府要从微观层面理性地退出,其重要职能是为农业、农民提供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物品,做好市场信息服务、科技和教育服务。以此发挥市场的基础功能,催发农村各类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的产生,强化农户的市场意识,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使农村各类经济主体成为合格的金融生态主体,由此,农村金融生态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1999-2008年有关统计数据[Z].

2、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3、万宝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J].农业经济问题,2003(7).

4、李爱喜.“三农”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层次结构与效率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10).

第10篇

关键词规模养猪场;环境污染;防控措施

近几年生猪养殖在我国增长较快,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但我国的养猪业是在农户家庭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养殖户规模小而分散,畜禽散养散放,混养混放,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污水肆意流淌,养殖环境差,不仅畜禽发病率高,而且还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1-4],严重地制约着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规模养猪场主要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规模化养猪场污染物主要是粪尿及生产污水,每生产1头肥猪约产生粪尿约2 t、污水4 t;1个年出栏1万头的肥猪

生产线,可产生粪尿2万t。每天清洁地面、冲洗粪沟及猪饮水时浪费等而产生的污水总量为100~150 m3,COD值平均为1 500 mg/L,BOD5达1 200~1 300 mg/L,总氮量接近1 100 mg/L,总磷量约为440 mg/L。另外,猪场污水中可检测出的病菌主要有致病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杆菌、结核菌、布氏杆菌和猪丹毒等。

1.1对空气的污染

粪便的恶臭是污染空气的最大问题,养殖场恶臭(除动物皮肤分泌物、粘附于皮肤的污物、外激素和呼出气体等外)主要来源于粪尿堆放过程中有机物的腐败分解(氨、硫化氢等)。同时,畜禽场废弃物中可携带100余种细菌、病毒[3],这些病原体可随灰尘进入空气,造成空气污染。

1.2对水体的污染

经测定,养殖场所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水流入溪河污染水体[4]。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氨等耗氧物质,使水中的溶氧大幅度降低,水中生物因缺氧而难于生存,导致死亡、腐烂等,严重污染水体。

1.3对土壤的污染

畜禽饲料中的一些促生长剂,如抗球虫药物、抗生素及高铜、高锰、高铅等微量元素,饲料原料(如菜籽饼)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等均可随粪便排出体外,渗入土壤,当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将会引起土壤组成和性状改变,破坏土壤原有的基本功能。锌、铜、锰等元素在动物体内未被充分吸收的部分都从粪中排出体外,渗入土壤中而污染环境。

2规模养猪场污染防控的技术措施

2.1合理规划,适度规模,注重生态效益

合理选址与规划是解决污染的先决条件。新建猪场时,场址要远离水源,距离城市、工矿区等人口密集处1 km以上。所选场址要有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排废方便,且距离农田、果园、菜地、林地或鱼池较近,便于粪污及时利用。建场时还要合理规划排污及配套设施,充分考虑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一般肉猪场以年产5 000~10 000头商品猪为宜。此外,应抓好猪场的绿化工作。场地绿化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和吸附50%左右的粉尘,还可改善圈舍小气候,达到遮阳、降温作用;同时搞好畜禽场绿化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净化场区空气。

2.2发展生态养殖,控制氮、磷污染

一是实行综合立体种养结合,建立生态养猪场。因地制宜推广“猪—沼—果(茶)”、“猪—沼—菜”等养猪生态模式。猪场排出的粪尿污水经厌氧发酵处理后,可作农田灌溉用水,也可达标排放。同时,利用部分沼液作果(菜)园肥料,实现粪便污水的多层次利用,可有效地控制污染。二是利用酶制剂,降低氮、磷的排放。猪饲粮中近2/3的磷是以植酸磷和磷酸盐形式存在,由于猪体内缺乏能有效利用植酸磷的各种酶,因此以植酸形式存在的磷几乎不能被猪利用,在饲料中必须添加无机磷(如磷酸氢钙)才能满足猪的生长所需,这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由于磷的大量排出而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就可将植酸磷的磷通过水解作用而释放出来被猪吸收,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间接缓解磷对环境的污染。另外,饲料中的植酸还是一种抗营养因子,饲料中的矿物质元素(如钙、镁、锌、铁等)常与植酸形成稳定的植酸盐而存在,利用率极低。利用植酸酶能提高猪对蛋白质、钙、铜、镁、锌等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对减少臭气排放和减轻微量元素污染环境有积极意义。

2.3利用有机微量元素,降低铜、锌等重金属的排放

有机微量元素是金属元素与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有机酸、多糖衍生物等配体通过共价键和离子键结合形成的络合物(或螯合物),具有稳定性好、生物利用率高、抗吸收干扰等优点。低剂量的有机铜、有机锌可以代替高铜、高锌的促生长效果,显著降低猪肝脏和粪中铜、锌含量。有机微量元素的开发利用为解决铜、锌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2.4推行干集清粪工艺,减少排污总量

猪粪由人工收集,经清粪道清除,尿及污水从地下水道流出,养分损失小。经调查,1个年出栏1万头规模的养猪场,水冲清粪方式排污量为150~200 m3/d,水泡清粪方式排污量为100~120 m3/d,人工干清粪方式排污量为50~60 m3/d。由此可见,采用人工干清粪方式较其他2种方式可减少排污1/2~2/3。改进饮水系统,增加防漏装置,避免水与粪便的混合,也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2.5采用生物除臭,减少有害气体污染

控制畜禽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可采用沸石吸附、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等方法。沸石是天然矿物质除臭剂,可以交换吸附一些放射性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对畜禽消化道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也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大大减少粪臭。在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增强其免疫力和抗病性,减少氮的排泄量,明显降低粪尿臭味,有效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净化生态环境。

3规模养猪场污染防控的政策措施

3.1政府应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污染治理

政府要组织农业、环保、国土、规划等部门对生猪养殖产业进行总体规划。对区域性生猪养殖污染情况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各区域性的环境容量、功能区分进行科学地定位和总体规划,以便形成易操作、部门易把关的可操作性规划,引导生猪养殖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园区。环保部门要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物治理工作。

3.2加大治理污染的资金投入

加快排泄物治理设施建设,是解决农村生猪养殖污染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一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政策、资源,争取更多的政府资金补助。二是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以加大对治理设施建设的投入。三是充分发挥养殖户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自行募集资金,主动加大对治污的投入。

3.3严格猪场建设审批,加强宣传教育

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会同有关部门严把猪场建设审批关。对新建的养殖户,在规划土地使用和污染治理等方面,要从空间分布、规模控制等方面把好关,引导农村养殖业的有序健康发展。要向养殖户做好《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养殖业主依法养殖的意识。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治污政策技术的宣传,不断增强养殖户们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自觉投身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工作中。

4参考文献

[1] 徐谦,朱桂珍.北京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2):24-28.

[2] 中国农业大学.家畜粪便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及小城镇 污水处理 生态稳定塘系统 优缺点 应用前景

随着大中城市在污水处理上面取得的效果越来越广泛和显著,加强对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处理问题也越来越紧迫和重要。近几十年来,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在对农村及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上就十分重视,且通过一系列先进的处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处理不同于城市污水处理,而是属于“小型污水处理”的范畴。目前,国内对于小型污水处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断地加大投入以促进小型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及小城镇的面积也远远大于城市面积。所以在不久的将来,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目将远远超越大中型污水处理厂,成为一项新的备受关注的工程。

一、我国农村及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及小城镇的飞速发展,小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企业也在小城镇建立了工厂。这些变化使得小城镇的污水排放量大量增加。虽然近些年来小城镇的污水处理问题逐步得到重视,但依旧无法适应小城镇迅速发展的需要。除了某些关键的水源保护区附近的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得到一些根本的解决外,其他小城镇的污水排放依然威胁着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也严重制约了这些小城镇经济发展。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针对这些情况已经拟定了项目来解决人口较为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重点乡镇的污水治理问题。

二、农村及小城镇污水处理与城市污水处理的区别

1.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排放量较城市来说要小很多,但是波动却比城市的污水排放要大。且还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所以治理关键时期不同。

2.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排放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比城市的要低。且多是有机农药等可以进行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比较好处理,且可以进行再利用。

3.农村及小城镇的排水管网没有城市的完善,而且和城市的排水管网的距离较远。由于污水管网系统的投资费用较高,所以对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较为困难。

三、生态稳定塘系统的运行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生态稳定塘系统的技术起源于美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又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停滞状态。现在又重新开始发展和完善。生态稳定塘系统的运行原理是把最易得到的太阳能作为初始能源。然后在池塘中饲养一些水产和水禽,同时种植大量的水生植物。通过这样一个模式所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在太阳能的帮助下实现在这样一个生态塘里面的食物链进行转化和能量传递。这样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以较为有效的降解和转化那些进入塘中的污水中的污染物。当然,光是降解和转化还不能算是生态稳定塘系统的关键作用所在。生态稳定塘系统可以将这些污染物进行回收,作为再生的水资源进行再利用。从而实现了污水处理的资源化。在这一点上,普通的生物稳定塘是不能比的,普通的生物稳定塘在处理污水时常常因为排放达不到要求导致藻类滋长,从而造成二次污染。

1.生态稳定塘系统的优点

1.1结构比较简单,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地形且建造费用低

生态稳定塘系统由于自身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其建造对地形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沼泽、峡谷、河道、废弃水库等地形较复杂的地方也可以建造。且因为大多采用土石为原材料,所以工程周期较短,建造的费用较低。可以降低投资的费用增加实际效益。

1.2可以实现污水的循环再利用,获得经济效益

生态稳定塘系统不但可以将污水进行处理,还能实现污水的循环再利用和资源化。具体就是将污水用于农业灌溉和对水生植物及水禽等生物的养殖。这样一来,本来可能危害无穷的废弃污水在生态稳定塘系统的处理下转化为了有利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新的食物和用品。做到了在节约水资源的过程中获取了经济利益。

1.3污泥产量少

生态稳定塘系统的污泥产量很少,通过专门的污泥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将污泥送至一些例如藕塘等需要污泥养殖的农田。这样一来,污泥被成功转化为有机肥。且还有一些系统可以把其余污泥通过一些方法来使其酸化、发酵和水解。这样到最后,污泥产量接近于零。

1.4成本及处理能耗低且便于运行和维护

生态稳定塘系统以风能为主要的辅助能源,由于风能的易于获取,稳定塘的能源消耗很低,达到了节电的效果。并且稳定塘的运作不需要高端复杂的机械设备,既便于运行操作和长期维护又降低了成本,且保障了稳定的处理效果。

1.5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

无论面对浓度多少的污水,生态稳定塘系统都能很快适应对其实施处理,尤其对于浓度较低、波动较大的农村及小城镇生活污水有着很好的适应和抗冲击能力。

2.生态稳定塘系统的缺点

2.1占地面积一般较大,有时需要很大的空地来建造,建设不恰当将会浪费土地。

2.2由于生态稳定塘系统是以太阳能为主风能为辅的生态系统,所以对气候的要求和依赖性很大,一旦气候无法达到标准就很难运作。

2.3由于稳定塘中水生植物和水产等较多,容易产生臭味和引来一些害虫。

2.4虽然生态稳定塘系统的设计和运作都较为简单方便,但一旦设计运作不到位,不但不能起到污水处理的作用,反而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四、生态稳定塘系统处理农村及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应用前景

生态稳定塘系统在运作的过程当中为了在污水处理中实现对水资源的再利用必须确保水质的处理妥善。这样一来,就可以建立一个安全的食物链,从而使稳定塘本身既是污水处理单元又是水资源利用单元。生态系统的概念被充分的推广和应用。目前这种保护生态的概念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广泛推广。生态稳定塘系统也在那些国家被广泛运用。在德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更是出现了大量的生态稳定塘系统,总数量已经超过了几万。这些国家都是经济发达且十分重视农业的国家,他们普遍选择了生态稳定塘系统这样一个生态系统来帮助中小乡镇和农村的污水排放处理,充分体现了生态稳定塘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所以,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应该是,生态稳定塘系统应该是最先进最环保且优势最大的污水处理系统。

五、结束语

生态稳定塘系统通过人为地建立一种稳固而安全的食物链来使污水在被处理之后转化为了有利的水资源,从而造福于人。这种先进的塘处理系统克服了许多传统的塘处理系统中存在的致命的缺点,将先进的生态系统概念引入其中,从而使系统内部的每个部分都能按部就班、合理分工。构建出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内部系统。生态稳定塘系统在将来会被改造成更正规、更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

我国一直以来都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作为各项战略任务的重中之重。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就没有好的发展空间。尤其对于正在发展最关键时期的广大农村及小城镇,如何将他们的环境问题处理好考验了当地政府的能力和当地居民的接受水平。从目前的状况来说,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还不高,甚至很多都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当然,也正是因为处于初级阶段因而更好进行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农村里有大量的用地可以适应生态稳定塘系统对用地面积的需要,农民娴熟的农业技术也完全可以胜任对于生态稳定塘中水生植物的种植和水产的养殖。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生态稳定塘系统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小城镇的普及不会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很快就能实现的事情。

第12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atus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and eco-agricultural park construction,a series of strategies about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were offered reasonably: the comb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and ecological park construction.

关键词:农村环境;生态园区;环境治理

Key words: rural environment;eco-agricultural park;environmental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015-01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建设农村生态园区既能改善环境质量,又能促进经济发展,获取“双赢”的效益。因此,农村生态园区建设是当今必须选择的道路。

1农村环境

1.1 农村环境现状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农村不惜付出污染环境的代价。当今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生活以及养殖业。

1.1.1 农业污染新型的产业模式给农村带来新的活力和新的风貌,但是由此引发的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乱用、滥用农药和化肥不仅使农产品产量降低,减少农民收入,而且使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富含农药),农药的残留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另外随着大棚种植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

1.1.2 工业污染工业“三废”未经适当处理而排放,造成了空气中氮、硫含量超标及酸雨形成;造成了水域中重金属超标、有毒有害物质大量存在,引起水生生物死亡,严重减弱了水域的自净能力。铜矿、金矿、银矿等矿产的开采,使山体松垮。香菇栽培砍伐树木,致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也增加了山体滑坡现象发生的概率。

1.1.3 日常生活污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厨房浴室里煤气、烹调油烟以及车船等都会产生大量CO2、SO2和NO2等有毒气体,也是日常生活污染的主要罪魁祸首;加之环卫基础设施、垃圾收集设施不完全,生活垃圾未能实现无公害及时处理。污水处理系统不健全,废水仍随意排放,也加重了生活环境的污染。

1.1.4 养殖业污染畜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重金属等,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池塘。有机物在水中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得厌氧菌大量繁殖。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污水是病原微生物很好的营养基。水产养殖产业投放的精饲料中含大量激素,其流失率高,造成水域污染,对水生植物的生长起着很大的负面作用,从而破坏了水体的自然生态环境。

1.2 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现今,农村生产水平及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农民环保意识缺乏、环保观念淡薄,环境保护主体缺位。②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环境保护硬件建设滞后。

2农村生态园区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为农村生态园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内很多地方政府已经走农村生态园区建设的发展道路。有些地方建设了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高标准农村生态园区。有些地方实行五抓政策:抓生产发展,抓基础设施建设,抓环境卫生,抓生态养殖,抓旅游发展。然而建设中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①缺乏创新意识。大部分生态园区仅是各种产业结构的简单叠加;②位置选取不合理,投资较大,经济收入不容乐观;③缺乏科学的专业指导。有些地区目光短浅,为眼前丰厚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乱用甚至透支现有资源;④生态园区建设与环境治理没有有机结合。虽然环境保护是重点,实际上部分地区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农民对农村生态园区建设认识不足,忽视“生态与生产相辅相成”这一观念。

3对策及建议

推行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态园区建设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大积极措施,是集中农村优势资源,创造高效率综合价值的科学定位。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态园区建设相结合是当今农村发展建设必须选择的道路。据此并结合以上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笔者拟从以下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3.1 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和宣传政府部门需制定长远策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农村生态园区建设。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上级科技及资金支持,鼓励谋求长期发展的创新精神,认真规划,实行生态与生产并存,如居地集中,减少建筑占据耕地面积;将粪便、秸秆转化为可利用资源沼气;合理增设健身设备、娱乐场所;绿化、美化农村;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等。

3.2 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规范农民生活习惯鼓励村民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不在政府规划范围外私自开发耕地、矿产,提倡村民为建设农村生态园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等。

3.3 借鉴他山之石现今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都市农业或市民农园,这为我们推行城乡一体化政策及建设农村生态园区和治理环境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如美国以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来发展都市农业,既促进了园区建设也加强了环境治理;巴黎农业生态区利用农业限制城市扩据,利用农业将公路、工厂等污染区与居住区分隔;我国各地须以自身情况为基点,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开拓创新意识,制定科学方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农村生态园区的建设。

4小结

面对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以及日趋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从而实现新跨越,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为此我们必须走农村生态园区建设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道路,从而实现农村生态与生产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第13篇

差生“差”在何处?

1、数学基本理论知识会记而不能理解:学生在描述数学中的各类概念、定律、定理时为记忆而记忆,属于死记硬背,不能阐明易混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答题能力差:学生解答习题时不能洞察材料中所叙述问题的解题关键;不能根据解题关键正确列式;不能厘清文本中所叙述内容的解题难点;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解题;阅读理解能力差。

3、学习思维混乱:差生解题逻辑性不强、结构松散不严密;知道大致结果却解释不了怎样达到结果,不知道运用哪些对应的知识点才能正确解题。

4、W习无自觉性:差生对于数学学习中涉及的课内外练习、作业,完成的质和量都差强人意。教师常常需花大量时间盯差生的作业,往往是教师“推一下”差生“动一下”;对所学知识缺乏刻苦的动力;题目偏难时不愿动脑思考,图方便或抄袭或瞎做一气。数学学习中他们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探究意识不强。

5、学习主人翁意识不强:课堂教学环节,即使教师采用小组竞赛等形式从事练习活动,这部分学生始终以局外人的心态端坐在教室内;抱着对学科单元素质测试结果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考前不愿扎扎实实搞复习,考试时完全指望考场上“临时发挥”或作弊过关;答题随意性大,有的甚至交“白卷”。

如何转“差”为“优”?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差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转“差”为“优”就成功了一半。

1、多种教学手段使用的妙处。

大部分差生都认为数学枯燥且难学小学数学论文,需要在答题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勤思苦想。课堂上使用直观的教学用具或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等教学辅助手段的植入,或采取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画一画、动一动、说一说等多种教学方法,差生会对所接触的数学知识反应更深刻、更持久。

2、锤炼课堂教学用语,使课堂教学动静相宜、有趣有效。

差生由于基础差、学习意志力不强,往往上课时注意力涣散,容易受环境干扰、心绪久久难以回到课堂中。他们对教师缺乏激情和吸引力的讲课语言无动于衷。这时,教师可恰当运用艺术性的、幽默的、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帮助每位学生进入思维活跃状态,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

差生更渴望教师的真诚关心爱护,差生取得的一丁点进步要付出比优秀学生更多的心血、毅力。当他们有所进步时,教师真诚的表扬和对他们所付出努力的肯定是差生再接再厉的强心针。当差生体验了付出就有回报的成功感,在情感上亲近老师、接受了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就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差生的主动性也会增强。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介绍一些解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可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尝试分层作业。注意差生组题目设计的针对性和低难度,及时表扬作业上有进步的差生;在课内外加强对差生的辅导,查漏补缺、耐心地帮助他们补习功课。教师要克服焦虑情绪,要有差生学习成绩在补差后效果不明显的心理准备;避免对差生加大、加重、重复作业量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只会使学生更厌恶数学。

2、大部分差生比较青睐记忆类的理论知识考查或简单的一步计算的思维训练题,不愿动脑筋深入思考较复杂的思维题。由于差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善于发现总结“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缺乏克服困难不服输的学习劲头,教师在补差时,要注意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如何思考分析问题,鼓励和激将并用,要随时纠正他们在解题中出现的偏差小学数学论文,逐步放手培养差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宽松与严格交织转化差生。教师对差生宽松,意味着差生可以只完成低层次适合他们能力的学习任务,可以在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候得到老师大力表彰,可以得到老师课余的一对一辅导;教师对差生严格,意味着他们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会受到严格的诸如取消他们最爱的课外活动的惩罚。不少差生差就差在学习意志不强、行为懒惰。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差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在对差生降低学习目标的同时采取严格的措施督促他们完成目标。

三、认真做好每次测试复习和总结工作,注意让差生小步前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第14篇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态度;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854-02

我国在已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5~29岁的青少年占77.6%[1]。中学阶段是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要求普通初级中学要将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2]。为了解庆阳地区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及获得途径状况,为在农村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适宜方法,本课题组对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庆阳地区8所农村中学2 27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庆阳地区8所农村中学2 317名高一学生为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 270份,其中男生1 203份,女生1 067份;年龄17~19岁。

1.2 方法 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预防知识与行为、传播途径、态度及获取艾滋病预防知识的途径等。采取不记名、个人独立填写方式,当场收回调查问卷。

1.3 统计分析 对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艾滋病知识和态度 中学生对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艾滋病是一种导致人死亡的疾病、艾滋病可以预防等的正答率较高,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掌握较好,知晓率在55%以上;但对于咳嗽/打喷嚏、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共同用餐”、“电话、钱币”、“共同游泳池”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认识模糊,特别是对于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缺乏认识。见表1。

2.2 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 学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为电视(66.8%)、黑板报(55.6%)、宣传画(52.7%)、书报(44.8%)、广播(33.6%)、网络(23.8%)、教师(19.8%)和亲戚朋友(18.8%)。

3 讨论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掌握技能的主要场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艾滋病的的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知晓率分别为59.1%,47.1%和61.5%,对非传播途径认识比较模糊,对于咳嗽/打喷嚏、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握手、拥抱”、“共同用餐”、“共用劳动工具、电话、钱币”、“共用卫生间、浴池、游泳池”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缺乏认识,尤其是对于蚊虫叮咬以及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马桶、浴室、游泳池、劳动工具等公共设施心存恐惧,只有28.9%和44.0%的被调查学生能够认识到蚊虫叮咬和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会引起对艾滋病的不必要恐慌以及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歧视。学校有完整而系统的教育体系和资源,只有生、教育部门重视,将艾滋病预防教育整合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校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健康教育对象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3],有利于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和对艾滋病的误解[4],正确认识和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为艾滋病防治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现有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通过媒体(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获得,而来源于学校教育(专家讲座与教师)和家长的比例并不高。表明学校的相关健康教育目前还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5],而媒体报道的知识多是不系统的。说明学校有必要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或讲座,采取形式多样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并要重视学校、家庭的共同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对学生健康教育发挥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 何景琳,谢蕾.青少年与艾滋病预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项目介绍.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1):648-649.

[2] 杨贵仁.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教材.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10-14.

[3] 段信美.山东省2所建筑类高校师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91-492.

[4] 廖文科.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4-5.

第15篇

食品安全问题是公共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食品安全中起着“把好最后一道关”的重要作用[1]。由于农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2],为其身体健康埋下安全隐患,而农村居民身体素质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于2013年4月对河北省某农村居民进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调查,为进一步做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按照地理分布状况,分别选择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和邢台市三个地区的2个农村,共计6个农村作为抽样单位,分别抽取80名18~60周岁的城镇居民总计480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态度、食品安全消费行为四个部分。食品安全知识对其中5个问题赋分,满分12分;食品安全行为题对其中6个问题赋分,满分12分;知识得分与行为得分及格标准: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法进行调查问卷的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445份,合格率92.7%。被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9.93±11.493岁,其中男性211人(47.4%),女性234人(52.6%),具体人口学特征详见表1。

2.2 食品安全知识

2.2.1 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比较

调查结果分析,445名农村居民7道题的平均得分为6.78分(满分12分),总及格率为71.9%,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平均月收入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知识及格率有统计学差异,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较低的调查对象及格率较低。见表1。

2.2.2 调查对象对食品安全知识关注情况

调查对象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关注:31.0%从未关注过,57.1%偶尔看有关新闻,仅11.9%经常关注。对具体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程度:三鹿奶粉(98.0%),地沟油(89.9%),而对一滴香、二?英、毒血旺等知晓率均小于10%。

2.3 调查对象对食品安全的态度

40.2%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做的食品就一定安全,55.1%对驰名商标食品的安全性存在怀疑;对不同食品安全问题态度的应答率,排在首位的分别是: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制假造假(27.6%),最大的问题食品是食用油(28.2%),存在安全隐患最大的环节是批发零售(36.0%),产生这些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商家利欲熏心(39.7%)。

2.4 食品安全行为

2.4.1 食品安全行为及格率

调研对象的食品安全行为的平均分为3.78,总体及格率仅16.2%。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对居民的行为得分及格情况均无影响(P>0.05)。见表1。

2.4.2 调查对象相关行为

调查对象中仅2%能够做切菜案板生熟分开,86.3%在盛装直接食用的食物时用塑料袋。42.9%的调查对象的购买场所为小卖部,36.7%路边集市,去大型超市购买食品的仅占19.6%。对包装上食品成分及生产日期关注情况:42.7%购买时必看,37.3%偶尔看,20.0%从不看。购买了“问题食品”后的处理方式:30.3%居民自认倒霉,30.1%丢掉不吃。

3 讨论

3.1 河北省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程度受不同人口学特征影响,知识-行为不一致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人口学特征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知识、行为得分情况不同,高年龄、低学历和低收入人群知识得分较低,与董晓梅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这与农民健康意识低、接触信息途径少、人际交往等因素有关。因此,高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应该是当地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的重点人群。河北省农村居民(16.2%)的食品安全行为及格率远低于知识及格率(71.9%),说明农村居民的知-行不一致,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5],因此在对广大居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同时应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做到知-行统一。

3.2 河北省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较差,维权意识亟待增强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获得食品安全知识仅停留在常曝光的相关报道中[6],但仍有不常关注且危害较大的知识。农村居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不重视食品的安全质量及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同时要针对农村居民法律意识淡薄这一现实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从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