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京剧是我国国粹;对京剧产生兴趣。
2.简单了解有关京剧的知识,从而对京剧感兴趣,从中得到有益的学习经验。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平时喜欢干什么啊?喜欢听歌吗?喜欢听谁的?能唱几句吗?老师这里带来了一首歌李玉刚《新贵妃醉酒》。这首歌就是流行音乐与传统戏曲的结合。
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繁多,你知道的有哪些?只知道京剧吗?还有吗?(吕剧)
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咱们的国粹——京剧。
交流欣赏:
师:课前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说)
教师随机板书基本功、唱腔、行当、脸谱等。这节课咱们就来了解这些内容。
师:你们喜欢哪一个?脸谱,关于脸谱你都知道些什么?知道什么代表人物吗?
课前小组内都画了脸谱,咱们一起来看看哪个小组画的最好?(互相评一评)最好的老师奖励你们上台来当一回小老师点击电脑上的几个问题考一考同学们。
师:哪个小组想先来介绍啊?你得说说你们的理由啊?(学生说)
真正的脸谱是画到脸上的。经过先打底,再涂彩,勾画、填黑这些步骤把人物表现的惟妙惟肖。
有的艺术家已经把脸谱典型形象融入到演唱当中了。请看《说唱脸谱》
京剧艺术不仅脸谱独具民族特色,其他内容也很有趣呢。
二、回归课本,学习京剧基本知识
下面咱们再读书,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表演形式:
师:京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集唱、念、做、打、舞为一体。
出示: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舞)
“唱”是指唱功,是京剧的最主要形式,大家请看。(出示唱的片段)教师补充:京剧中的这种唱法是一字多音,叫拖腔。另外,京剧还要求字正腔圆。
“念“是念白,就是指人物的对话。听一段,试一试。(师评价学生学得快,有学习京剧的天赋。)
“做”也就是表演。而“打”和“舞”其实为一类。指台上的舞蹈和武打。做指的是手、眼、表情等上身动作的表演,而打是京剧舞台上传统武术和舞蹈动作的结合。
其实,在舞台上任何京剧的表演不会采取单一的形式,而是这些表演形式融为一体。
唱腔
师:京剧不仅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它的唱腔也非常富有表现力。对于京剧唱腔你有哪些了解吗?
生: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出示西皮和二黄)还有其他的了解吗?
师:京剧唱腔很多,比如反西皮、反而黄等。但主要是以西皮二黄两大唱腔为主。下面咱们听听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四郎探母是杨家将里的杨四郎深夜探望老母亲,情节感人。所以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大探二是讲的是宫廷发生内乱,有奸臣想要谋朝篡位,所以采用了唱腔凝重浑厚的二黄唱腔。)
行当:
师:你们知道吗?其实咱们每个同学都能胜任京剧里面的一个角色。比如,咱们班的女生可以胜任“旦”角。(出示)
男同学也可以胜任京剧里的“生”角(出示)
师:生、旦是京剧里面很重要的行当,它们还可以进行分类。(出示生、旦的分类)
补充介绍刀马旦和武旦的不同。出示生的分类,然后说咱们男同学就是里面的——小生。
师:京剧除了生和旦,还有哪几种行当?(请学生介绍,教师随机出示。)
丑, 文丑、武丑(丑角一般采用比较滑稽幽默的表演形式,)俗话说:“无丑不成戏。看过丑角的表演吗?咱们欣赏一段。(边看边评价:动作灵活、夸张,表情丰富。语言幽默、行动滑稽。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老师采访一下,看过了有什么感受?
三、 游戏巩固,再次感受京剧的魅力
下面咱们来做个小游戏。看图片猜京剧行当。
总结:京剧是集基本功、唱腔、行当、脸谱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咱们具体到一出戏中再来看看这种表演艺术的融合。欣赏《贵妃醉酒》
学唱
师:了解了这么多,咱们身边有会唱的吗?其实京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比如名段《卖水》里面的几句念白咱们就能学,咱们试一试。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党的十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思想成果一脉相承。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环境中是促进者、组织者、发起者,学生能利用各种条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内容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是通过传统文化进行涵养的。本节课力求用中华传统文化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在全面理解友善内涵的基础上,首先用儒家关于仁和人性善恶的探讨解读为什么要践行友善,之后在体验身边的友善基础之上,用儒家学说中的知行并重和宋明理学中的知行合一探讨怎么样践行友善。
【教学对象分析】
我校初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友善有着基本的体会和感悟,对于善恶已经具有了基本的判断和辨别能力,但还不能全面、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这个问题。与此同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于友善为何成为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及中国价值观的传承并未进行深入了解,在实际生活中的修身善行方面尚且存在不足,不利于“友善”价值观的践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到友善是一种可贵的品质,热爱并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能力目标: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增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主动性,力求做到知行合一主动践行友善。
3.知识目标:知道友善的基本内涵;了解中国历史上关于人性善恶的基本观点;知道“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解“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解“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难点:理解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情景感悟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六尺巷》。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呢,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大学士张英的府邸与吴姓庭院为邻,两家庭院是共用一堵墙,平日里也相安无事。一日,两家因重修府邸时所用的宅基地的院墙起了争执,怎么办呢?去县衙让大人评评理吧,可两家都是官宦人家,县衙大人两方都不敢得罪,也丝毫不敢偏袒,于是争执数月也难以定夺。可这么耗下去也不是事儿啊,于是张家人想了一法儿,不是咱京城有人嘛,派人快马加鞭给张英送了一封家书,张英阅罢,立即给张家人写了信并寄回。
设问:“大学士张英是怎么回的信?”学生思考并回答,可能直接把那首诗回答出来。
教师将回信进行展示并设问:“你们猜,今天这地儿还在么?”学生猜测并回答。师:没错,今天这地儿还在,不仅在,而且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成为了安徽桐城一张响亮名片。
通过六尺巷的故事以及恰当的提问,引起学生对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关注,激发学生对我国倡导正确价值观的态度。
2.释义友善。
设问一:“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理解友善的?”
设问二:“同学们刚才针对友善都谈了自己的相关见解,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辞海关于“友善”是如何注释的?”
设问三:“咱们学校刚刚结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的评选活动,大部分班级都选取了友善作为班会主题,同学还记不记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友善”是如何界定的?”
通过聊一聊、说一说,拉近学生与上课内容的距离,帮助学生认识友善,使学生明确友善的内涵。
过渡:友善不只是今天提出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道德体系,而这个道德体系是以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为主要内容的。
3.追溯友善。
设问:“儒家有一个关于道德标准的‘五常’,谁知道这五常指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师:“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五常”道德标准,那么老师考考你们,这儒家五常里哪个最直接的包含了关于友善的道德要求?
学生讨论后可能大部分都说仁,也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师:到底说得对不对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五常是怎么解释的?
师:首先结合学生的现实体验进行“五常”内涵的释义,最后指出,在这五常里,仁是最基本、最普遍、最高的道德标准,它的内涵也比我们刚才说的丰富,它最直接地包含了关于友善的道德要求。至于是否准确,咱们同学回去查阅一下相关的材料,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探讨。
通过儒家的五常的道德要求切人,使学生能对儒家的至善“仁”有最基本的认识,从而看到儒家道德体系中善的影子。
铺垫:观点罗列并碰撞。
通过学生熟知的《三字经》引入到本课,接下来探讨的主题“人性本善”,以及与孟子的“性本善”相对应的观点——荀子的“性本恶”。
设问:现在老师想听听咱们同学的看法,你们是如何理解这两种不同的观点的?你们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
学生在小组探讨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有的认可“人性本善”,有的认可“人性本恶”,有的认为“人性既善又恶”,有的认为“人性既非善也非恶”(详细回答略)
师:补充明代王阳明“非善非恶心之本”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分享。补充说明,刚才同学针对人性善恶都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想补充一点,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人性既善又恶以及人性非善非恶并非完全对立的,这是历史上存在的关于人性探讨的几种基本观点。
使学生在分析和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通过观点的冲击碰撞,再加上老师的追问和引导,能够明确关于人性善恶的基本体会,进一步增强辨别善恶的能力,融入到传统文化中去,并为下文理解孟苟的基本观点以及增强修身养性主动性做好铺垫。
探讨一:性本善
引导:孟子究竟是怎样说明人性本善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首先得了解孟子所探讨的人的本性或天性是什么啊?
师:人生下来就需要吃饭、睡觉满足各种生理欲望,但这不是人之本性,而是人之本能,因为动物也有这些追求。那么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同学思考并回答,可能大部分同学指出意识、思考和发达的大脑……顺势进行引导:在这个基础上,孟子认为最根本的区别是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并且在他看来,这四心人皆有之,若没有,便不能称其为人。而这四心便是人之本性,孟子称之为“良知”,人性之善,也就体现在这四心上。
创设情境:我们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儿掉进了井里面,我们会产生什么心理?那么你们的这种同情和怜悯是为了讨好小孩儿的父母吗?是为了在社会中获得好的名声吗?
因为这完全是发自于我们每个人的本性,这也是我们人性之善的体现。所以孟子认为:人性是本善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自然,人的本性没有不善的,水(在自然状态下)没有不向下流的。
追问一:既然人性本是善的,那么为什么社会现实中还存在恶行?
追问二:后天环境的外在影响当然是存在的,但是外在环境的影响就一定会出现恶行吗?
师总结:所以由此可知,不管一个人是否做出了恶行,内在的善心和善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孟子提出,人可以通过“存其心、养其性”,保存自己的善心,涵养自己的善性而实现善。
探讨二:性本恶
引导:我们探讨完了人性本善,那么荀子是怎样说明人性本恶的?
师:荀子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本恶,他的善,是人为的。(对于学生理解“伪”可能是伪装进行纠正)
追问一:既然荀子说人性是本恶的,那么社会现实中就是恶行遍地了,是这样吗?
追问二:那我们该怎么做才不至于出现恶性外化于行,导致恶行遍地?
师总结:虽然苟子认为人性是本恶的,但是人可以通过“明礼仪以化之”,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实现善。
诱导性设问:通过刚才关于孟子和苟子人性善恶的探讨,我们是否可以总结出,儒家的伦理道德的主流观念是什么?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师总结:不管是孟子还是荀子,还是后代的其他的儒学思想家,大多是向善的。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体会友善。
咱们同学有没有听闻社会上的或者发生在你身边的友善的事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下?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友善的体会和感悟。
师讲述“光头行动”的故事,江西宜春学院有一位罹患白血病的大三女学生,她的身边出现一群充满友爱的同学,为了让玉梅不因为光头而尴尬,他们班26个男同学集体剃了光头。假设说一个因白血病而成为光头的女学生在咱们班,我们如果是作为她的同学该怎么办?这个故事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友善有什么启发?
学生自我反思
师总结:践行友善不仅需要善心和善性,还需要善行,需要方法。
过渡:除了我们前文中所探讨的善恶问题,知行问题也是儒家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
5.践行友善。
思考:知是什么?行是什么?
师:一般情况下,知指认识和知识,行指行动、行为,但儒家最重视的问题是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伦理秩序。在儒家看来,知是: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行指人的道德行为和伦理实践。
思考讨论并回答:知和行谁在先谁在后?谁更重要?
学生针对知行关系纷纷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知先行后,行先知后……
师:至于知行关系,实际上,历代儒家大都主张知先行后,但这并不是说轻视行动,恰恰相反,儒家非常重视道德知识引导下的道德实践,并且中华传统文化在整体上也具有实用主义色彩,强调学以致用。对行动的重视在孔子那里表现尤为突出,子日:“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是强调知行并重的,甚至是更加注重“行”。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到了宋明理学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明代的王阳明,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思想。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真正的道德观念,必然会引发道德行为,而每一个道德行为,一定同时包含着相应的道德观念,知行在本质上是合一的。
6.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这个主题,回溯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最后的落脚点——友善的践行,便是我们今天探讨的善恶问题和知行问题结果的融合,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仁心善行,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便是友善,它也是我们当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课堂反思】
收获:在这节课中,学生会有一些收获,不仅是知识上的认识,更多的是对友善这一价值观的思考。作为学生应该意识到,友善不仅仅是今天才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它是自古就被社会倡导的,因此在现代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具有了民族根基和文化认同。相信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会更加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在本堂课中我主要采取开放式探究讨论和启发式诱导,关于人性善恶以及知行关系的思考会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上受益,还会在思维上有所收益。
不足:因为本堂课是将当下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友善溯源,因而文章最终落脚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还是传统文化探究课我没有进行明确界定,最终使得本堂课的定位不够准确。
【专家点评】(黄京,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政治特级教师)
本节课是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教师独特的视角,深刻的认识,精心的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首先,本节课的逻辑线索清晰。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友善的内涵,再由儒家思想中的“仁”及有关“人性善恶”的争论,引导学生认知为什么要提倡友善?之后带领学生在体验身边的友善基础之上,用儒家学说中的知行并重和宋明理学中的知行合一,探讨怎么样践行友善。这样的流程设计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
其次,本节课注重认知的课堂生成性。教师通过环环紧扣的师生互动,生生合作、讨论交流的学生系列活动设计,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地生成认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最后,本节课开放性的设计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教师在践行友善环节的处理上,以问题为先导,使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辩论中激发深层次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框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内容。
二、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有哪些以及各自的地位如何,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课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时,主要运用多媒体上课,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本框题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
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 、学习 、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丰富的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共同探究中构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小辩论。通过针对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展开课堂小辩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认知能力。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二)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第一个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探究。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
观看图片思考:1、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呢?(学生发言)
知识拓展: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2、你能说说中秋赏月的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学生讨论)
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点。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知识归纳: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
2、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存在于现实中,那么,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对媒体展示图片:
探究活动:你知道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打上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吗?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会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诚信;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篆刻与书法;
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传统文化体现在会徽上,这说明了: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知识归纳: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探究活动: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学生讨论)
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
“和谐社会”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去掉其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知识归纳: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与时俱进)
顺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消极作用)。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呢?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组织课堂小辩论: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的提示。
知识归纳: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九、课堂小结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等。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应与时俱进)。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十、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