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机制范文

劳动教育机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劳动教育机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劳动教育机制

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正确认识服务劳动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不应以是否是物质生产为标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服务产品是一种用来交换的非实物劳动产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服务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服务产品的服务劳动创造出来的。

在现代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发达国家大多已超过60%a,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且起步晚,目前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已超过33%。服务业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认识服务劳动?服务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创不创造价值?成为理论界长期讨论的话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服务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

经济学说史证明生产劳动范畴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人们对生产劳动内容的界定也就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产劳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

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进行探索的是重商主义者,他们的出发点是如何使一国的财富增加。早期重商主义者直接将货币看作财富的唯一形式,把贸易当作产生财富的源泉。晚期重商主义者继承了他们先驱的主要观点,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财富的生产是来自主体的活动即工业和商业。事实上,在重商主义者眼中的生产劳动,仅仅是能够赚取黄金货币的商业劳动。比重商主义稍晚,在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他们在什么是生产劳动的问题上与重商主义者持对立看法。他们“把劳动的一定形式即农业看作创造财富的劳动,不再把对象本身看作裹在货币的外衣之中,而是看作产品一般,看作劳动的一般成果了。重农主义创始人魁奈说:“君主和人民绝不能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这两个学派在生产劳动问题上的看法,各有其不同的历史局限性。跟他们相比,亚当·斯密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前进了一大步,他突破了特定劳动形式的局限,提出了劳动一般的观点。“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一切规定性,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但斯密的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斯密认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且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可以经历一些时候,不会随生随灭。”而“家仆的劳动,却不固定亦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商品上。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供日后雇佣等量劳动之用,是很困难的。在这里,斯密混淆了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以及非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的区别。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分析采用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劳动过程时,马克思考察的是生产劳动一般,他撇开了各种特定社会形态,说明凡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过程“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而在对特定社会形态进行考察时,他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因此,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劳动特殊,即与特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实质是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不再依据是否生产实物产品,而是依据是否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只有那些能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而不管此时劳动生产的是实物产品还是非实物产品。如果劳动同某种收人相交换,却并不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即使劳动创造了实物产品,也只能是非生产劳动。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说,这种不能为他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是毫无实际意义的。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从而劳动产品的物质规定性本身,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的这种区分毫无关系。例如,饭店里的厨师和侍者是生产劳动者,因为他们的劳动转化为饭店老板的资本。这些人作为家仆,就是非生产劳动者,因为没有从他们的服务中创造出资本,而是把自己的收人花在这些服务上。因此,同一种劳动既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关键取决于它是否使资本增值。“例如密尔顿创作((失乐园》,他是非生产劳动者。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者,则是生产劳动者。”可见,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并不是以物质生产作为界限的,并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也并非特指某种具体的劳动形式,而是只要是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劳动都应该是生产劳动。因此,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此外,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深化认识生产劳动性质的现实依据。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显著,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服务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比重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我们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就会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这显然有悖于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

二、服务是不是商品

服务劳动生产的是无形产品,我们称这种产品为服务产品,也可称之为“服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是不是商品,关键看它是否具有上述属性,而不在于它是否以实物形态存在。

首先,我们分析服务是否为劳动产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有人认为,服务虽然是人类劳动但却没有实物产品。那么,作为劳动意义上的服务到底生产了什么?这种劳动的成果如何体现?其实,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生产出来的同时即被消费了,但它仍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第一,从服务劳动的投人看,有投人就必有产出,就必然生产出服务产品;第二,服务产品具有满足人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功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财富是与使用价值相等同的;第三,从消费者的消费后果看,有消费后果必有消费对象,既然有消费对象存在并被消费,就必然有这种对象被生产出来。那么,服务业的产出是什么呢?服务业的产出就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在它生产出来的同时就被消费了。

其次,分析服务产品是否用来交换,是否具有价值。在服务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交换确实发生了。消费者消费了服务产品后支付了费用;生产者收回货币,交付了服务产品,双方实行的是等价交换。确实,从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来看,服务生产完成后,消费者双手空空,什么也没有,这是因为服务产品已被他消费了。那么,服务作为交换的对象,是不是只是取得了“商品的形式”,有价格而无价值呢?马克思认为,商品之所以有价值,“仅仅由于它们是人的劳动的表现……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是物,而是因为它们是社会劳动的化身。服务正是这样一种“社会劳动的化身”。只不过这种社会劳动不是“化身”在实物上,而是“化身”在非实物的无形产品上,“化身”在一种流动的运动着的形式上。马克思明确肯定这种价值的存在,例如在《资本论》第2卷中,他就认为不生产“使用物”的客运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其实,衡量服务是不是商品,不在于它是否有形,是否能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而存在。马克思在谈到裁缝和歌唱家的劳动时说:“某些服务,或者说,作为某些活动或劳动的结果的使用价值,体现为商品。相反,其他一些服务却不留下任何可以捉摸的,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存在的结果,或者说,其他一些服务的结果不是可以出卖的商品。马克思此话的真正含意是指裁缝一类的服务提供的商品是一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将衣服做好了(注意,不是做好了的衣服)这样一种结果。这种结果由于能同裁缝自身分开而存在,因此,裁缝在提供这种服务时,不需消费者在现场,而是可以在这种服务完成以后,把这种服务的结果提供给消费者就可以了。消费者也完全可以在裁缝的这种服务完成后,对这种服务的结果进行消费和评价。如果这种结果不合格,消费者可以拒绝为此支付货币和拒绝消费,这种结果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因此,这种服务是其结果而不是过程表现为商品。而歌唱家一类的服务却不能象裁缝一样提供一种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而只能提供一种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服务的过程。消费者必须在歌唱现场进行消费,而不能象消费裁缝的服务一样,等歌唱完了以后才对歌唱的结果进行消费。马克思在这里把服务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体现为商品的服务,象裁缝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在服务过程的最后时点上产生,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不具有同一性。对于这一类服务,生产过程不需消费者的参与,生产结果即服务结果可以体现为商品。而另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不体现为商品的服务,如歌唱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是在服务过程的每一个时点上产生,服务的结果就是服务的过程,两者具有完全的同一性,消费者必须参与生产过程。因此,对于这一类服务,其生产过程体现为商品。

由以上分析可知:服务是一种用来交换的非实物劳动产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

三、服务劳动创不创造价值

对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20世纪$0年代初期有人认为,服务有价值,但不是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来自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转移;服务性劳动不形成价值,服务生产价格是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以类似生产价格形成的方式转化而来的;服务收人不是服务劳动者创造的,而是通过国民收人的再分配由物质生产领域转移过来的。90年代以来情况虽有所改观,但仍有不少论者认为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至少不是所有服务劳动都创造价值。如有的认为“对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不应简单地做出全称判断”;还有的则认为第三产业部门的价值不是由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由第三产业部门的非劳动要素创造的,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容不了三次产业理论。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第2篇

摘 要 职业教育“2+1”模式下培训劳动者劳动技能中体育教育应结合职业教育的本专业的职业属性,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限定选项教学所占的课时总量的比例。目前看来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属性 相关技能

本研究从人文的角度、实用主义的立场上来思考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反思形成现状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力争为今后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发展摸出一条即适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劳动时所应具备的体能与体力,又能满足中职学生们多变的兴趣要求并能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身体的需求。锻炼这种体育能力所需运动能力的体育行为的培养方案和养成习惯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在社会中生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此为题研究在“2+1”模式下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及实施方案。

广州地区各中职学校体育课开设的现状并不理想,有部分学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上出现体育课课时量减少的现象。使的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所必需的运动量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希望政府相关的职能部分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上完善体育教育的监督机制。要用制度保证青年中职学生们体育课的课时量。能够用强健的机体来促进中职学生们身心成长的健康发展。以保障建设祖国的青年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能更高效地为社会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执业技能。本文是想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业已开办专业中的几种专业具体工种执业专门性劳动所需执业体力、适宜于执业专门劳动的体能储备进行科学、有益的探讨。

职业教育的实质本就是培训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职业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 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本文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中职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并不明显。在劳动过程中,力量因素愈益从属于空间和时间因素。在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时间因素已经最后地使力量因素从属自己。于是巨大的力量运动就进一步分割为较小的分量运动,直至出现手指头的小运动。然而还有许多由肌肉来完成的大运动和小运动同时存在。向自动化生产过渡要求最大限度的精确性和反应速度(即提高时空成分的作用)。大肌肉的活动是不可能实现这种精确性的。只有最细微的手指运动才能保证必要的精确性。在操纵遥控装置时,大量小运动的出现也是与此联系着的。在这些运动中,力量因素并不消失和简单化,而是发展和完善起来。可能这些小运动较之粗俗的力量运动,更要求一定数量的肌肉用力[1]。”关于不同的劳动过程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身体能力和技能。国外学者称之为职业素质或职业属性,包括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两个方面[2]。本人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 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必须限定选项模块所占课总量的比例。目前从实践中总结,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内容摘要] 我国农业人口比例大,农村劳动力剩余多。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其拥有一门相应的职业技能,就可以增强第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在第二产业的就业能力,扩大农村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范围,从而摆脱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

农村劳动力指户籍所在地为乡镇农村人口中15~59周岁的男性和女性个人。湖北是农业大省,人口基数大,年新生富余劳动力多。劳动部根据人口增长的趋势预测,农村劳动力总供给规模到2010年才停止扩大。湖北省农办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公式计算的2004~2010年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为:614.49、626.51、638.53、650.54、662.56、674.58、686.60万人①。其实,农村不仅仅只是劳动适龄人口才参加劳动,“993861部队”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的主要劳动力,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远不止统计的数据。我国耕地已降至专家们公认的18亿亩耕地面积警戒线,人均耕地仅为1.41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不到俄罗斯的1/8、美国的1/6、印度的2/3。据湖北省农办资料,湖北农村劳动力2077万人,耕地面积4637万多亩。按照当前一般耕种水平,完成此耕种面积任务约需10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②。

到2004年,湖北省通过多途径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60万人,但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9.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3.2个百分点③。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会经历一个漫长过程,农民素质将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我国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四类农民中,流向非农产业者占同等文化程度类型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69%、16.72%、38.46%和40.80%。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在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实现,即农民工部分率先转移,占转移总量18.06%。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工40岁以下的占85.9%,他们的受教育年限、文化水平和素质是农村劳动力中的优秀者。农村劳动力转移呼唤着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撑。本文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农民所接受的旨在强化或分化其职业身份与职业能力的一切形式的教育或培训”④。

一、职业技术教育增强第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在我国现有农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的从业人员占64%。虽然湖北省传统农业即种植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80年到2005年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但仍占主要地位;林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渔业和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增加了3.2 和6.4个百分点,增幅都超过了100%。尽管现代化农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会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继续呈下降趋势,但国际经验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以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和保证的,产业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双对数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2010年以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贡献将会较大。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每增加1%,就会吸纳1.88%的农村劳动力。从现实的发展趋势看,第一产业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推动下,在一段时间内仍会内部吸收较多的农村劳动力⑤。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精品农业而消化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下,先进技术、先进机械、优良品种层出不穷,了解它们的性能、进行有效的组合,才能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只有较高素质的农村人才具有这种能力。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不顺利,体力型传统农民中受过培训的仅3.4%。农民素质低导致他们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接受得慢,在理解政策、吸收科技上困难重重,结果有2/3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应用,农产品产量、质量均达不到技术要求,或农药残留,或激素超标,或不利环保;农民素质低导致广大农民被排斥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之外,导致湖北的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系数仅为0.85,东部地区高达1.58。如果湖北农业资源的深加工系数能达到全国水平,湖北经济的增加值将会成倍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民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多地停留在种植业上,结果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通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农民在水产品养殖、水稻蔬菜、花卉苗木种植、畜禽饲养等湖北传统优势农业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参与和驾驭能力;可以减少土地密集型产品(如水稻、玉米等)的种植面积而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无公害绿色蔬菜和水产品、特殊的花卉养殖等)种植面积,从而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⑥。

二、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二产业的就业能力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将发生规律性的转移。先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根据劳动经济学理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影响其就业选择以及收入,劳动技能的高低决定劳动者能否胜任工作,非农就业对知识技能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据教育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系统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⑦。湖北由于人力资本投资长期不足,已造成农村劳动力虽数量十分巨大,但质量十分低下、缺乏劳动技能,多数16~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没有一技之长。有文化、懂经营、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少,而湖北的轻工、机电、化工以及旅游等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熟练工人。在湖北第二产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某些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缺乏的背景下,农民如果没有综合素质与劳动技能的提高,进城选择合适的工作将越来越困难。只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解决省内这种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湖北工业化水平,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拉力和集聚作用。

调查显示,2004年湖北“到外省打工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1.24%,且“到外省打工人数”仍是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目前占转移总人数的59.6%。但由于职业技能的限制,湖北外出打工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在收入低、风险大的行业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快速调查显示,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其中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住宿和餐饮业占11%,批发和零售业占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9%,其他行业占15%。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数字:“在技术工人方面,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而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只占1.5%,高级工只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到60%。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⑧在湖北高达1500万的外出务工人员中,同样的情形依然存在。珠三角、长三角近年来的“技工荒”,说明目前我国的中级及中级以上技工已供不应求。要提高湖北农民工在省外就业率,必须使每个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

城镇化真正的动力来源是能够吸纳农村人口就业的产业,确切的说是其载体——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所以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就是如何培育非农产业并推动其不断壮大。湖北由于乡镇企业受制于区域内人才、技术、资金的短缺和保守观念的制约,规模小,平均每个企业不足5人;素质差,平均每个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0.2人;技术、设备粗放,50%是国营企业淘汰的陈旧设备;综合要素生产力低下,层次重复,近53%的劳动力从事分散型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和建筑等。要使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湖北已有的职业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应该大显身手,职业学校要密切与企业、行业联系与合作,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按照实施就业培训要求,教育部门要继续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示范项目,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如宜昌市清华职校实行订单培训,三年来共培训3500多人,安置就业率达100%;武汉市新洲区第二技术学校三年来共培训转移劳动力9880人,安置就业率98%;黄石市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1万人次,转移了3.7万人次,才能实现乡镇企业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

三、职业技术教育扩大农村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就业范围

双对数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在2010年以前,第三产业就业每增加1%,会吸纳1.36%的农村劳动力。从全国来看,2004年工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低于 1986年近13个百分点;建筑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的吸纳能力基本保持不变;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吸纳能力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近几年上升速度加快。这说明第三产业将逐步成为吸纳农民工就业最具潜力的产业。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超过60%,第三产业是发达国家解决就业的主要行业⑨。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受知识技能的限制,主要集中在重体力的简单劳动上,有近53%的劳动力从事分散型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和建筑等。由于加工技术落后,许多产量高、品质好的农林副产品因为没有加工能力或加工链过短,销路不畅,影响了农村三产发展。要引导农民充分就业,必须加强其职业技能教育。

受知识技能的限制,湖北省缺乏知名劳务品牌,就业竞争力弱。如家政服务方面,四川的“川妹子”、安徽的“小保姆”、湖南的“湘妹子”,都已经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大品牌。湖北只有钟祥的“石牌豆腐郎”“陈安汽运”等几个小有名气的劳务品牌。各地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中,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传统技能优势,积极创立本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品牌,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使这些优势地区成为某一技能的培训基地。湖北省女劳力进城就业机会多,但进城男劳力远多于女劳力,乡外打工男、女劳力比为10∶7,本乡从事非农行业的男、女劳力比为10∶4。因此,通过建设湖北妇女转移培训基地,可以培训和转移农村女劳动力;与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通过职业培训,发展庭院经济,即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果、菜、畜禽养殖、作坊加工、家庭饭店、家庭幼儿园、家庭医院、家庭修理业等特有产业形式和经营形式,有较多的劳动力投入。据估算,庭院经济目前已吸纳剩余劳动力的20%以上⑩。

职业技术不仅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而且影响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之中,而最终还是回流到原地。这其中固然有制度的因素,但其本源却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低。在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受过专业培训,2003年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不足15%。“据调查显示:返回的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分布为:文盲和半文盲为5.88%,小学为25.72%,初中为56.73%,高中为9.47%,中专为2.09%,大专以上为0.10%,由此可见,未受专业培训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返回农村的可能性较高”。被微软公司请去讲课的出租车司机臧勤师傅说:“很多司机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价又涨了啊,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说,你永远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永远不能提高,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既然面对目前的制度缺陷我们一时间不能改变,那么就应该改变自己,农民朋友就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只有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都提高了才能真正走向城市。”{11}

注释:

①③⑤⑨⑩聂亚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路径分析”,载《中国水运》2007年第9期。

②⑥王高升、王 欣:“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第4篇

一、上课伊始,采用合适的导入

合适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上来,也可以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好奇心和一探究竟的欲望,而且对于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上课伊始,我们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导入方法。当然,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故事导入、讨论导入、音乐导入、示范导入或者谈话导入等。不论是哪一种导入的方法,只要是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都可以称之为合适的好的导入方法。因为导入只能占用课堂刚开始的几分钟的时间,不能因此改变了教学的主体,所以,我们在设计导入的时候,一般都是采取短小精悍、极其独特或者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有更强烈的效果。

二、告诉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

对于学习的目标,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和其他的科目是一样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因此,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前,要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的设立,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采用准确精炼而又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语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教学的目标。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所处年龄段不同,告知学生学习目标的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把学习目标书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记忆;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一点,因此可以采取口头宣誓的方式表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告知学生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还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注意力。

三、让学生对教材进行初步的了解

无论是什么样的知识,什么类型的人来学习,无一例外地都要对学习内容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同样如此。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也可以由教师出示问答题,让学生在思考中阅读。一般来说,初步了解的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要学习什么知识或者技能,学习这些知识或技能需要做哪些课前的准备工作,学习这些内容有怎样的价值等等。学生在初步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他们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给予讲解和示范

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学的完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经过自学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就要对知识给予详细而精准的讲解和示范,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讲解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一般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精准简练,既要保证所讲解的内容是科学的,又要保证让学生听得懂并且理解透彻。在示范时,教师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顺序安排示范动作,并且尽量干净利落、清楚明白,不仅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见教师的操作,还要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认真仔细地看清每一个动作步骤。而关于讲解和示范的关系方面,二者之中的任何一个在前面都可以,二者同时进行也可以,只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就可以。

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之后,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仅仅通过听和看,学生很难完全掌握这一知识或者技能,还需要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通过亲身的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完全掌握劳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般的步骤学生可以独自完成,当遇到自己有疑问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帮助,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不能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姿态,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地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给予指正。如果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就可以下放自己的权利,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树一帜的作品,还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从而促进多方面素质的提升。

六、课后重视讲评和总结

学生操作完成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一定的讲评。比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讲评,讲出作品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值得提倡和保持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让学生对劳动的成果有正确的认识,有益于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认识的提升,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讲评之后,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主要是让学生说明自己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样的收获,既要有知识层面的,也要有思想层面的。通过教师讲评和学生总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促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还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为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5篇

【关键词】彰显;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兴趣;魅力

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即动手操作能力。目前这种技能的培养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享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因而更须把劳动技能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知识的挖掘及身体素质、动手动脑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均起着一定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劳动与技术课的技能训练?

一、诱发趣味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情感的定向表现,而情感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对客观事物的好恶不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也不同,符合人的意愿,便产生愉快、满意、喜欢等积极情感。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参加技能训练的内动力。所以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刺绣训练中,我在小黑板上事先绣好的一幅《玫瑰花》作品,那红花、绿叶正似刚开放的绚丽的鲜花,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老师问:“这幅玫瑰刺绣美不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美!”“你们喜欢吗?”齐声说:“喜欢!”并告诉大家:“这幅玫瑰花是老师亲手绣的。你们个个聪明能干,只要认真学,一定能绣出美丽的鲜花,绣出各式各样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看一看,比一比,看谁绣的好!我们准备办一个小小的作品展览会,让全校师生来欣赏我们的杰作。”学生的兴致很高。纷纷要求学习刺绣。连写字也要用放大镜的郑强同学也一定要叫妈妈买花绷和白布。全班学生很快准备齐了刺绣的工具和用品,要求学习刺绣的欲望习非常强烈。

又如在教《小鸡出壳》的作品制作时,我让学生先讲讲:“小鸡出壳”的情形是怎样的?你见过吗?接着老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鸡出壳》的样品,然后动手操作。并指出直连杆往下推动时,“蛋壳”张开了,“小鸡”头部抬起,显示破壳而出的样了;当连杆向上拉动时,“蛋壳”复合,这时学生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趁热打铁,激趣问:要使连杆能灵活自如地转动,关键在于什么?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学生便一一作了回答。最后又问:“你们想做这个作品吗?”齐答:“想!”这时学生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兴趣诱发起来了,学习积极性也非常之高涨。我顺水推舟,立刻发下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

由于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学生手工制作速度快,质量高,每个学生都爱好上劳动与技术课。

二、加强实践性

劳动与技术课,是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技巧的一门学科。学生掌握了劳动的本领,就会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在穿刺绣针的训练中,由于刺绣针短而细,刺绣线要穿进空心管从针尖出来,需要手、眼协调配合,而学生的智商差异较大,有些孩子的手、眼极不协调,有的甚至是斜视。因穿刺绣针对有些孩子确实难度较大,我左思右想,想到了一个巧妙的穿针方法,就是线穿进刺绣针一半时,用嘴巴轻轻地吸出线头,可是学生们针放进嘴巴不会吸线,反而戳破了舌头。看到舌头有血就不敢再练。这时我就鼓励大家切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有足够的信心,这样才能学会穿针。为了学会这个吸线动作,我先让学生用塑料吸管反复训练吸线,再过渡为穿刺绣针的训练。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较快地学会穿针。学会了穿针后再在碎布上练习刺绣、缝补。通过劳动训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校时扭扣掉了自己会钉,上体育课时,衣裤扯破了自己会缝补。

除此以外,在劳动与技术课上,我还进行编织围巾、袜子、衣服等的训练,传授怎样起头,怎样收边,怎样打上下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理能力,促使他们成为心灵手巧的劳动者。

根据现在孩子劳动观念薄弱这一现象,我十分注重学生的自理能力的培养,经常教育他们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如洗红领巾、手帕;洗洗碗、扫扫地等力所能及的事要自告奋勇地去做。通过教师的教育,同学们学会了烧饭,煮菜,发煤饼炉等家务劳动,深受家长们的好评。

三、提升创新性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操作,去小结,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组织学生进行水果拼盘比赛。课内30分钟进行设计动手操作自己的拼盘。比一比;谁的拼盘式样多,造型新颖。班内评出最佳选手参加年级组比赛,前三名获得者给予发奖鼓励。由于课外同学们积极去请教有经验的厨师,有意收看生活百事的节目,反复练习拼盘,比赛结果,全班同学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分别拼出了“金鱼戏水”、“蝴蝶采花”、“众星盼月”等各式各样精美的图案。看了这些琳琅满目的冷盘,会使人食欲大增,更使人深深地钦佩同学们心灵手巧。

第6篇

【关键词】就业;特殊职业教育

前言

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是特殊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能够获得一技之长,走上残而不废,成为自立自强劳动者的关键所在。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和生活等问题十分关注,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国家对残疾人教育颇为重视,不同层次的特殊教育如:弱智儿童教育、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等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总地看来,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仍显得相形见拙。

一、实施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有关法律的呼唤。早在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就规定:发展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此外,《中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的条件。

2、残疾人群体的现实需要。大力发展特殊职业技术教育,为残疾人提供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广大残疾人的深切渴望和迫切需求。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走向社会,求职就业。但是,由于特殊职业技术教育远远落后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大多数残疾人的文化程度都参差不齐,无法接受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特殊职业技术教育的供需矛盾亟待解决,这就有待于建立一个完整合理的特殊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满足广大残疾人实现自我提升和个人价值的迫切需要。

3、生理学及心理学理论的支持。现代科学使人们具有如下共识:除了有相当脑缺损的人之外,每个人都有一个功能极强的大脑,而且迄今为止,人脑的大部分功能并没有被开发,即每一个人的大脑都是尚待开发的十分广阔的疆域。即使有某种身体残缺的个体,根据心理学上关于“补偿效应”的理论,如果有某方面的发展途径被堵塞,只要心理上能克服颓废而奋发图强,就能使他的精神集中到另一些发展途径,并以超过常人的效果得到补偿。因此,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还会收到某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特殊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人才培养方案。

1)坚持育人第一。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是特殊教育对象进人企业、适应企业工业需要及自主创业的必要条件。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技术教育首先需要完成的是育人的任务。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重抓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2)重视能力的培养。坚持“三结合”、“三接轨”的办学理念,即“校企结合,残健结合,长短集合”,“与就业接轨,与市场接轨,与世界接轨”,在育人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这也是特殊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心。特殊学校不能仅仅充当看护或接管的角色,而应为特殊人群的终身发展奠基,授之以渔,训练职业需要技能,培养学习的能力。

3)普通与特殊相结合。残疾人的固有缺陷决定了特殊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普通与特殊相结合。在育人方面,德育和人生关怀是普通教育;在职业训练方面,则各不相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门别类的筹划,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4)关注实际市场需求。学校应与各界保持联系,长期深人研究地区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人力资源结构、就业结构,从而预测学校范围内的人力需求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学校计划和培养目标,克服毕业生结构性短缺与过剩并存的人力资源、职教资源浪费的现象。

2、特殊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残疾人因残疾类别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根据残疾人群的不同类别来开设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发挥残疾人本身的功能,合理开设专业,充分挖掘残疾人自身的潜力,在技能训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流动的加快要求学生具备职业经验,为跨岗位流动做好准备,因此,需要处理好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大力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模块课程,通过减少课程科目、增强课程特色来提高课程效益。

3、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与途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例如,聋人的交流困难、容易遗忘的特点使得基础技能训练较为困难,学习效率低下。但是他们视觉观察力超常,理解方式独特,应该侧重形象思维内容的教学,充分挖掘聋人的潜力,在教学上,进行丰富的图像教学。盲人的思想活跃,接受力强,想象力和表现力非常丰富,应侧重有声语言和手法技能的操作训练。

4、教学管理与改革。特殊学校要结合教改工作,加强校企合作,明确教改方向,改进教改方式,突出职教特色。首先要加强专业改革和资源整合;其次要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建设,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最后,要加强实训研究和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教学的场地。

5、基地建设。特殊学校可以向职业学校学习,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为特殊学校提供校外基地,进行实地教学和训练。但是,比起职业学校,特殊学校的校企合作难度更大,阻碍更多,需要校领导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并且做好充足的地方调研工作,寻求合作契机,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

6、师资队伍建设。

1)加快培养特殊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力量。相关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要加紧对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培养,以满足特殊学校和特殊人群的大量需求,制定完善的培养办法和考核标准,使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培养、考核、认证、上岗等一系列过程有章可循,逐渐标准化。在发展量的基础上注重质的培养,避免矫枉过正,多而不精,造成另一种资源的浪费。

2)激发特殊职业技术教育师资潜能。校级领导应当明确特殊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千方百计为特殊职教谋发展,为特殊学生谋出路,充分激发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潜能。制定奖罚细则,考核实效,并保障实施,严格监督。平时也要注重对这类教师的思想教育和工作辅导,让他们明自自己工作的意义,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愉快地投人工作。

3)提高特殊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素质。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首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及重要意义,端正工作态度,树一立正确的职业观,满腔热情地投人到这项工作中去;其次,面对学生要充满爱心,面对教学要充满信心,抱着正确的教学态度对学生进行丰富的人生关怀;最后,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力求上进,积极进取,开展特殊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研究,在第一线为这一教育事业提供丰富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

结语

职业学校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及时获取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和养成系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勤于思考、自我学习的习惯;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要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清晰思路、流畅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鲜明亮出独有的个性;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要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真诚待人,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第7篇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剩余劳动力 职业教育

一、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现状

1.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重庆市是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结构特征非常突出的直辖市。全市万人口中农村人口3144万人, 占总人口的77.1%, 农村劳动力1362万, 占农村人口的56%。据统计测算, 全市富余劳动力900多万人。目前, 重庆每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在700万人以上, 其中在本市务工人数200多万人, 在市外务工人数约500万人。

2.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力也得到了增强

创立了有影响力的“重庆师傅”“富侨保健”“石龙技工”等劳务品牌, 形成了建筑、服装、餐饮、采摘等成规模的优势劳务产业并初步实现了区域化、行业化、成建制的集团式输出。

3.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

重庆市培训机构、中介机构、驻外服务机构与市政府11个驻外办事处及其分支机构共同构建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协会, 180多家培训输出机构和大户入会。

4.劳动力转移职业技术特点

一是文化素质低。据调查, 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中, 初中文化占71.2%, 小学及文盲半文盲占8% ,高中及以上仅占20.8%。

二是接受生产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比重较小。目前农村开展的短期培训大多限于种养业方面的生产技术培训, 开展技能培训少。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 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5%左右。

二、研究重庆市剩余劳动力

1.从经济学上的方法说明剩余劳动力的产生

我们根据经济学边际效用函数来说明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如图1所示,我们定义纵坐标为农业产出量Q,横坐标L为农村劳动力,TQ代表农业总产出,APPl代表农业平均产出水平,MPPl代表农业边际产出量。

L1,L2,L3将图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TQ,APPl,,,MPPl呈上升趋势,说明农业生产要素和劳动力结合逐步达到合理配置,此阶段为劳动力稀缺阶段;第二个阶段,L达到L1的时候,说明农业生产要素和劳动力结合达到最佳状态,APPl 继续上升,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将逐步缓解;第三个阶段,L达到L3时,农业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已经开始出现恶化,劳动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第四个阶段,APPl,下降,TQ也开始下降,劳动力的数量和时间影响劳动的产出。

在四个阶段后,增加的劳动力则我剩余劳动力,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较多,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我国早就迈进了第四个阶段。

2.对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

目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方法很多,本文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规则,国际通用的是“就业结构偏离度”,偏离度=(gdp产业构成/就业人口产业百分比)-1。

国际上一般的准则是,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一、二、三产业偏离度分别为-0.3,0.1,0.1,从这个意义上去分析重庆现在的“就业结构偏离度”,看是否第一产业偏离正常值。

笔者从2007年重庆市统计年鉴中的资料运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出:2006年,第一产业的偏离率为-0.74,第二产业为1.3,可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数偏多,第二产业人数相对偏少,所以剩余劳动力要向非农产业进行转移,而第二产业就业偏少,这也符合重庆的实际情况,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偏少,也主要是熟练的技工偏少,这需要依靠我们的职业教育,这将在以后的几章里进行论述。

而考虑最近三年,也就是从2004年到2006年,第一产业的偏离率的变化情况,2004年为-0.69,2005年为-0.69,2006年为-0.74,可见剩余劳动的情况相当严重,这几年的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反而有变弱的趋势,我们必须改变这一趋势,做好实际的工作。

三、职业教育解决结构性失业

农民工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仍然存在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1.全国农民工从业分析

根据国务院的国务院研究室近日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工正发生三大转变: 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 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 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图2)

2.我国结果性失业的状况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使劳动力在包括技能、经验、工种、知识等方面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导致的一种失业类型.:这种失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一方面大量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即失业和空位并存。

3.“民工荒”是结构性失业的一种表现

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变革是造成部分地区民工短缺的重要原因。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上升,而我国的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技术。可见,我国“民工荒”掩盖不了“从来不缺普通民工”的事实,真正缺少的是技术型民工、高素质工人。

四、重庆及库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模式

1.重庆目前的举措

重庆市教委明确提出在万州、涪陵等中心城区集中建设重庆市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与移民技能培训基地。在职业学校开展“3+1”、“3+1.5”的培训就业模式,组织库区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学生到职业学校进行一年或一年半的职业培训;在职业学校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养”的方式和“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实施职业院校“一校办两校,日校兼夜校”,大力开展进城移民培训。

2.重庆市“百劳工程”及万州经验介绍

“百劳工程”即百万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是在2004年初的全市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会议上,由市委市政府一并决策部署启动,突出强调政府在具体实施中的主推作用,明确了“政府促进、市场运作、培训支出、农民收益”实施原则,颁布了“技能培训、奖励输出、费用减免、权益保障和回乡创业”5项具体优惠政策。

万州2003年成为重庆市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试点区县之一,首创“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收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其成功经验在2004年4月得到全国推广。

五、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建议

1.政府重在宏观调控

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取代行政手段,政府职能应从农民工培训机构的管理向抓农民工培训市场的方向转变,创建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引导农民培训机构进行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及相关企业、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之间加强合作等。

2.抓住温暖工程的契机

温暖工程所涉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由于温暖工程是全国范围内的,我们在进行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工作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温暖工程的研究成果和一些实惠的帮助,来进行我们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工作。

3.以农村初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青年劳动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后备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一项关乎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我们看到,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技工学校和规范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却供不应求。国家应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4.加强培训服务工作

政府应鼓励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开展继续教育来解决,或从学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聘请来保证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适应转移培训的发展需要。加强农民工培训的教材开发。定期调查并公布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定期对不同职业(工种)、不同等级的农民工职业供求和工资价位进行调查,调查分析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5.劳动转移职业基地教育

通过优化重组或多样化的合作方式,统筹区域内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教育资源和培训力量,形成培训合力。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基地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合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适应用工企业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邸彦芳: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实力――对农民工职业培训有关问题的思考.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

[2]刘凤姣:我国“民工荒”出现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四期

[3]罗 芳:浅析我国结构性失业的成因与对策――对“民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思考.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1卷第1期

[4]唐明安: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素质.管理科学,2007年(第36卷)第2期

[5]王绍良: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方式和措施的探索.和谐发展论坛

[6]王 林:中国农民工就业矛盾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4卷第1期

[7]梁瑞升:职业培训在劳务经济中的作用.职教论坛,2004年11月

[8]赵 忠:中国的城乡移民.经济学季刊,2004年3月

[9]重庆市2007年统计年鉴

第8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 职业技能教育 回归主流

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特殊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应从早期抓起,必须将其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让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促进他们的机敏性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树立热爱体力劳动的观念,为实施职业教育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我校作为一所寄宿制聋哑学校,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的职业技能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学会家务劳动,加强生活自理能力

聋校大部分学科都含有职业教育的因素,为劳技教育提供有关的基础知识。语文课从发展语言和智力方面打好基础;数学课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测量绘图等技术,为木工、瓦工、缝纫等提供了看图、制图、计算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常识课学习一般的机械原理;美术课为从事工艺美术、服装设计等职业技术打好基础;在专业技术理论课上传授劳动训练项目的基本知识原理、工具的使用等。同时还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兴趣培养,我校共成立了刺绣、织毛衣、缝纫、养花、修理等10多个兴趣小组,使部分学生毕业后能从事自己所喜爱的项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努力加强劳动基地建设,根据农村经济及聋生特点,我们利用校园空地进行了蔬菜园、花卉园、绿化带、农作物园和果树园的区域种植。我们还准备在农村购地20亩作为校劳动基地,让学生学会农村的种植、养殖技术;准备在校园内建立日光温室,为学生提供冬天课外实践的场所。此外学校还设有注塑车间、纸盒车间、缝纫车间,学生每周拿出两个半天的时间到车间从事实际操作,低年级从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做起,如做绢花、钩手套、打粘布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从不同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劳动技能、技巧。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他们远离父母长期寄宿在学校。学生刚入学时行为能力、自理能力都很差,比如:没有刷牙的习惯,不会洗衣叠被,不会扫地、拖地等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他们进行了必要的文化基础课的教育,还对他们开展了一系列家政劳动训练。

比如:1—2年级进行刷牙、洗脸、整理床铺、洗衣、扫地、拖地等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3-6年级进行缝纫、编织、做饭等家务劳动的训练。学校安排任课老师在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对各班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生活教师则在平时给予一定的指导。经过不断的训练及养成教育,我校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够自己洗头、洗澡、洗衣服,能够自己整理床铺、衣物,能够自己打扫寝室、教室卫生……当你走进学校,看见那干净的校园、明亮的教室、整洁的宿舍,还有那些穿戴整齐、漂亮的学生们,你就能感受到我校的学生有较强的生活、劳动自理能力。我校高年级的学生则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技术。比如:学生们穿戴的毛衣、手套、围巾不是他们掏钱买的,而是自己编织的;学生们的衣服破了、开线了,他们都能够很快地修补好;放假回家了,学生们能够在家为父母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 转贴于

二、学会养花种草,感受美好生活

聋生生理上存在缺陷,性格孤僻、自卑,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偏见和误解,这样又加重了他们的心理障碍。著名作家航鹰曾经说过:“心理残缺比生理残缺更加可怕,保持心灵的完整与高尚,才会使人活得充实而快乐。”为了让聋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我校在2005年启动了“养花种草,爱心工程”活动,及以班为单位开展了养花种草活动,学生们精心地给一盆盆花草浇水、松土、施肥……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宝贝一样呵护着这些花草。当学生们观察到枝叶上又长出了一片新嫩芽,他们会欣喜若狂;当学生们看到那盆花又开出了鲜艳的花朵,他们会欢呼雀跃。

三、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欲望

第9篇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资源 发展对策

早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强调:“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能源、空间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四种途径,其中教育投资投入是形成人力资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关键。农村职业教育更是一项“生产固定资本的投资”,通过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加速劳动效率的提高,借以实现更大程度的价值增值。

农村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为经济的发展进行长期投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是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来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早在198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对6700家农户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农户的人均年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1989年,文盲户人均年收入442.84元,受过小学教育的为542.96元,受过初中教育的为616.30元,受过高中教育的为639.85元,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为740.90元。同1985年相比,文盲户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45.6%,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54.9%,受过初中教育的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56.1%,而受过高中教育的为53.9%,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为68.0%。这组数据反映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在投资效率上的差异,而且印证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由于质量低下,开发滞后,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经济和发展的瓶颈。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如下。

1.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日益庞大。我国有8亿多农村人口,其中有近5亿农村劳动力。由于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较低,难以适应产业转移,再加上农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农业转置成本很高,农业劳动力再就业这一难题就摆到政府面前。农业部课题组200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05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为84313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为24301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60012万人,乡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2%。[1]

2.农村劳动力资源质量的绝对水平较低。我国农村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总体规模还很大,在70万个行政村中,大部分干部是初中文化程度,甚至是文盲、半文盲。据统计,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约占38%,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0.6%;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9.1%。[2]农业部调查资料表明,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

3.农村劳动力资源质量的相对水平较低。首先,我国农民的技能素质与发达国家农民相比,差距很大,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比较,农村从业人员目前的人力资本水平不能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更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人力资源的需求。

(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

1.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由于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基础设施不足,教学设备陈旧,明显落后于实际的生产服务行业。全国职业高中实验室达标率只有53%,校园网普及率只有18%。[3]

2.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发展不平衡。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全国中等技术学校农林类专业招生数由1996年的14.9万下降到2001年的5.2万。[4]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单一,机制不灵活,在河北全省100多万中职学校在校生中,学习涉农专业的只有几千人,生源十分匮乏,职校的农业专业教师无课可教,有的调走,有的转行,农村职业教育陷入既缺生源又缺专业教师的窘境,生存和发展十分困难。

3.农村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不够密切。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不能及时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教师对生产第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等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掌握,实践教学能力薄弱。此外,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许多地方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许多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大量招收未接受过必要职业教育的人员。职业教育资格证书与职业学校学历证书之间的衔接不够,职业学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我国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状况与经济建设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距离还很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更为匮乏。2002年,我国投入农村教育资金仅占GDP的2.5%,按4%计算,差1000多个亿。我国教育总体投入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其中,对农村职教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不仅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政府应更多增加投入。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作为一种“绿箱”政策,各国政府都会相应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以间接支持农业。我们应尽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企业多元化投入为辅的职教投入机制。例如,我国实施支持贫困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阳光工程”等,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二)构建科学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知识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力。首先,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开设理论和实践课程,如在药材种植基地、生猪养殖基地,可由不同院校负责课程的设置,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其次,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如采取委培的方式,选送农村一些优秀青年到省内外有关大中专院校进行深造。如河北农业大学推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既解决了农村人才的培养问题,同时又消除了就业的负担。最后,聘请知名农业专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可以组织基层村组干部、群众到发达农村地区去考察学习,努力培养农民成为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具有市场意识的现代农业劳动者。

(三)加强农村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尽快解决专业课师资的问题才能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首先,制定并实施农村职教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解决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其次,提高职教师资的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教师为了方便教学,经常要长途奔波于田间地头、山区水乡,指导实际操作。日本就规定职教教师的工资要高于同等资格的普通教师工资水平的10%,而且对实验、实习还给予补助、津贴等,有利地推动了本国农村职教的发展。同时,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农业技术人才库。采用政策激励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调动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在农村普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达亿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使之掌握非农产业相关技能。

(四)采取灵活多样教育形式

在教育形式上我们应主要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函授、示范、电视广播授课等形式。例如,河北省开展的“送教下乡”,面向农村广大青年农民招生。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历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复转军人和返乡农民工等都可以参加。招生方式适合农村生产实际,采取自愿报名、学校统一录取、注册入学的方法,纳入当地年度中职招生计划,享受全日制中职学生待遇。学员修业年限为3到5年,培养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农闲时间集中上课,农忙时兼顾学习和生产。使农村职教从单纯为农村培养新生劳动力转变到兼俱培养农村现有劳动力的新轨道上,优化职教资源配置,激发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瓶颈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要缓解这一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依靠科学的、法制化的制度来保障政策、措施的落实,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对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5).

[2]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1:167-168.

第10篇

一、 交换劳动是必要劳动

1. 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突显了交换劳动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济社会有了巨大的进步。商品的生产能力已经不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随处可见的“过剩”不仅困扰着企业也更是让宏观经济决策者头疼不已。寻找市场,创造需求,至少在目前看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诉求。交换已不再如物质生产相对落后、产品种类数量相对匮乏的时代一样容易发生。“酒香也怕巷子深”,积压在仓库中、堆放在货架上的商品要让渡其使用价值进而实现其价值的过程,迫切需要高质量的交换劳动才能够实现。此时的交换劳动,不仅仅是完成了简单的时空对接,还必须完成品种、数量以及价格的双向契合,在尤其注重个性化的今天,显而易见这并不容易实现,需要劳动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劳动和智慧。这其中既有具体劳动也有抽象劳动,与生产性劳动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且同样是商品实现其价值的必要环节,在物质大发展的今天甚至比生产劳动更为重要。互联网对传统贸易的促进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互联网的大范围、快速传播及便捷接触等特点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进行高效的交易匹配,它能够迅速的、准确的定位某种产品的用户群体,同时能够将用户的个性化商品需求信息迅速的、准确的传递到生产者手中。可以观测到的事实证明,使用了电子商务交易手段的买卖匹配实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足见纯粹流通环节蕴含的巨大潜力,而这种潜力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下最需要、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2. 全球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使得交换劳动复杂化。除了生产能力的提高,贸易条件的改善也为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贸易壁垒破除、储运能力飞跃、信息全球同步等使得消费者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选购商品,这就让交换劳动追求的“双向契合”更为复杂化。范围的扩大不仅是数学意义上排列组合的增加,更是消费者要求的不断攀升,这就意味着交换劳动的从业者需要付出的除了具体劳动之外更多的是智慧——如何才能更高效的识别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生产者来说,交换劳动还肩负着信息传递者的重任,如何让生产环节更紧密的配合市场从而带来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交换劳动的质量是举足轻重的。

总而言之,交换不再是一个可以瞬间完成的简单劳动,而是商品实现其价值的必要环节。其复杂性不亚于生产劳动,需要劳动者付出大量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昔日交换本身相对简单容易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不高决定了其在经济理论中的分量亦不重,时移事易,交换劳动不仅是价值实现的必要劳动,其内涵也非常丰富且意义亦十分重大。

即使不把交换过程独立出来考察,也不认为需要有专门的劳动者来从事交换劳动,买卖的“双向契合”也是必须完成的,不过是由生产者向下游延伸或者由消费者向上游延伸。显而易见,这两种方法都将带来超额成本。交换劳动独立出来并由专人完成可以极大的提高效率,同时降低生产者的销售成本和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这不仅满足了效率的要求更是激励相容的,这为交换劳动的繁荣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直观来讲,生产者不需到处寻找合适的市场而能专注于生产,消费者不需到处寻找满意的商品甚至可以一站式购物,从而商品可以高速的流通起来,这就是交换劳动创造的价值。

二、 交换中的活劳动

把马克思的假设放宽,让交换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过程”而不是“瞬间”,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交换中包含了各种形式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等形式概莫能外。这个过程中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从本质上讲与生产过程的活劳动没有什么区别,其创造的价值既为消费者也为生产者所享用。

1. 交换劳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生产力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大大的丰富了,即使是完成了时空契合已经摆在货架上的产品也未必能够实现交换。在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消费者消费的已不再仅仅是产品,服务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不同零售业态的存在和层出不穷就是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有所差异的结果。一般认为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会面临六种交易成本,时间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调整成本、信息成本以及心理成本。其中,储存成本是指消费者批量购买商品时带来的家庭储存成本,调整成本指的是消费者不能在指定的时间购买到指定的商品而不得不进行调整(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换一个零售点购买)而带来的成本,信息成本指消费者检索所需商品信息耗费的成本,心理成本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由于环境令人不快而产生的成本。不同的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不尽相同。为了降低这些交易成本,消费者不止选择商品,更要选择服务。实际上,消费者消费的商品是产品和服务的总和。交换劳动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在于针对交易成本不同的消费者,它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务。

(1)提供环境服务。即购物场所的环境,这种服务决定了消费者的购物感受,直接影响心理成本的水平。尽管这种服务很难度量和定义,但消费者却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有些零售点的服务水平很低,而另外一些相对较高。零售点的环境和服务甚至会影响消费者对于商品价值的判断和购物选择。对消费者交易成本的节约将成为零售商的成本,并加入到商品价格中去。折扣店商品之所以低价可能是因为提供了低水平的服务,而高档商店的高价与其提供高水平的购物氛围耗费了更多资源有关。

(2)提供品类服务。品类分为宽度(不同商品种类)和深度(同一个商品种类的进一步细化),品类服务可以降低消费者在零售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分销的交易成本,比如时间成本、运输成本和调整成本。零售业态中强调品类宽度的是超市、百货公司和大型超级市场,而强调品类深度的则是各种专业店。在销售商品的品类既定情况下,品类服务水平越高,消费者越容易选择到满意的商品,但零售商所承担的成本越高,这些成本体现在诸如挑选适销对路的商品、如何布置卖场等方面。

(3)提供区位服务。即零售点的地理位置是否便利,实际上选址可能是零售业考虑的首要因素,它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在消费活动或购买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也可能是消费者考虑购买行为时的首要因素。便利店是很好的例子,其提供的环境服务、品类服务与高档商店相去甚远,但位置便利却成为其与其他业态竞争的最大优势。

(4)提供交付服务。即按要求的时间和要求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商品,消费者的需求可能在一天的任何时间、一年中的任何一天,要求的形式可能是多种品类、数量和包装等。因此,交付服务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时间成本、调整成本和储存成本。高水平的交付服务可以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提供信用额度、分担储存成本和降低消费者风险等方式达到,这也同样会提高零售商的经营成本。

(5)提供信息服务。消费决策需要商品的信息做依据,这些信息包括商品的价格水平、销售状况、商品属性和零售点信息等。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可以极大的降低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成本、购买调整成本和商品储存成本。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足以说明消费者对信息获取便利性的需求,网络搜索商品并提供相关信息的快速是传统零售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当然,提供这一便利的代价是零售商的辛勤劳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交换劳动提供的服务极大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降低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且其提供的各种服务与产品不可分割,生产者制造的产品必须与交换劳动提供的服务相结合才能成为可供交换的商品,服务是交换中活劳动的载体,其价值实实在在的为消费者所享受。

2. 交换劳动为生产者提供服务。交换劳动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服务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其同样可以为生产者提供多种服务以减少成本。细化分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专门从事交换劳动的商人团体不断壮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同时受益,使得各经济主体激励相容。

(1)交换劳动为生产者提供分销服务。生产专业化和消费多元化是经济社会中的一对矛盾,随着消费者对商品种类和数量要求的提高,生产的专业化需要不断加深,这对矛盾将愈演愈烈。商业的存在就为专业化了的生产者提供了生存的可能,商业的技术创新(如商品运输、保管等)、制度创新(多种零售业态的出现)以及在网店、渠道、设施等方面的经验不只是免去了生产者自主销售商品寻找市场的任务,还出色的提高了整个经济活动的效率。尤其是生产相对过剩带来销售困难,流通领域的分销服务成为控制市场的重要环节,谁控制了分销渠道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2)交换劳动为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实现了海量交易信息碎片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第一手数据最直接的反映了市场需求,为生产者的决策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商业在市场上发现销售的导向并把信息传递给生产者,生产者由此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结构,保证产品适销对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只有商业能够承担满足即期市场需求、开发潜在需求甚至创造新需求的功能,而这些需求正是生产者的衣食之源。

理论的抽象要追随现实的变化。买卖的“双向契合”,不只是由于物质生产的丰富以致相对过剩而导致的种类、数量契合复杂化,由于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而使得时、空契合也不再简单。举例来说,鲜活产品远距离运输的实现就带来了时间价值,交换活动的效率直接决定了商品的价值。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认定交换劳动创造价值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 交换劳动是智慧创新劳动。当今“互联网+”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是交换劳动的典型代表,已成为创新的代名词和经济进步的首要推动力。

首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交换劳动是巨大的技术创新。信息技术不仅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从技术上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能力。从微观生活层面来讲,利用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寻找身边最便捷的生活设施,从吃饭、打车到资金管理都可以一键实现。从中观企业层面来看,利用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监测每一个运营节点,从生产进度到每一件产品质量都能够实现全覆盖,使得企业的扁平化管理成为可能,极大的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十几人甚至几个人的创业团队同样能够运作一个大规模企业。以阿里巴巴为例,其电商平台的年销售额近3万亿美元,而其企业规模仅为3.4万人,相比较传统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其年销售额同为3万亿美元却雇佣了240万员工。没有互联网这一技术手段,企业管理能力不可能实现如此大规模的提升。

其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交换劳动是巨大的思维创新。“互联网思维”是当今时下热议的话题,是创新的源动力。如果将信息技术作为第三次产业革命,那么从互联网思维来看,当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就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据技术。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必然存在一定的失真、缺失,而数据时代是对大量未经加工的原始数据进行管理,令其服务于商业目的,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如实现完全的个性化定制商品,在传统产业链条下的成本和收益完全不匹配,但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则可以轻松实现。可见,“敢想”,也就是团队创业者的思维能力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这是人类智慧在经济领域的极大体现,为交换劳动的能力赋予了无限可能。三、 交换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限于时代特点,马克思对于纯流通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展开。至如今,经济社会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价值论在纯流通领域的空白亟待填补,这对于劳动价值论本身以及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商业经济学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解释了商业的发展,肯定了商业利润。现代商业的繁荣发展无法用一个没有内容的瞬间来描述,承认交换劳动创造价值,将交换的过程认定为一个复杂且丰满的过程,并对此进行详细的解剖研究才能展现流通过程的全貌。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一样,是商品实现价值的必要条件。在生产相对过剩的形势下,商品完成“惊险的跳跃”其难度甚至可能高于形态的从无到有,流通过程在经济循环中的作用不亚于生产过程。考虑交换劳动创造的价值可以为商业“进销差价”正本清源。同样的商品在便利店、超市、百货商店等不同零售业态的售卖价格不同,这些不同的进销差价显然不可能来源于这种商品,简而言之,便利店的进销差价更多的来自于其地点、营业时间便利性,超市则更多得益于品类齐全,百货商店则依赖于优质的购物环境和服务。而电子商务实践则充分说明了流通过程的巨大潜力。由此可见,商业的利润来源于商业本身,是流通过程活劳动投入创造剩余价值的体现,而非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扣除。

第11篇

这个案例又勾起我对20世纪中国人出国打工热的回忆。那时,我在一所职业学校任教。学校里许多学习服装设计与制作的花季少女,通过中介去美国的塞班以及日本、新加坡做缝纫工。一般情况下,一个小女孩到国外3~5年,就可以净挣20万~30万回国,连我这个大学毕业、所谓手捧“铁饭碗”的教师,都会对此羡慕不已。显然,那时的中国,是处于“低薪”阶段。

对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低薪”,我们必须辩证看待。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来吸引外资,这是基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无奈之举,也是启动经济发展的权宜之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劳动力的实际价格理应随着市场经济的渐趋成熟理性回归。事实上,目前我国技术工人的工资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中国社科院2013年《社会蓝皮书》称:“近年来,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偏低且呈现出下降趋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

这又让我不禁想起《人民日报》(2009年12月3日18版)《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一文。文中“广西农民工朱孔孟说:‘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这不仅表达了广大劳动者对劳动、勤劳能致富的渴望,也是对现行初次分配制度对劳动者不公的不满、无奈、困惑的诉说。为此,党的十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虽然报告阐明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践行这个改革的路径还不很明确。

第12篇

1坚持将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与养鱼生产全过

程实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强化自立自强意识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是基于我国北方地区渔业生产季节特点、鱼类生长特点及渔业生产特点而实施的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学改革,即从每年四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在水产养殖专业教师带领下,到校外水产养殖生产实践基地,开展为期半年的亲鱼培养、鱼苗繁育、鱼种培育、成鱼饲养、鱼类越冬全过程养鱼生产实习[2]。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完全脱离了校园“舒适”的环境,如环境卫生的物业管理、品种多样的食堂餐食、外卖洗衣房的方便快捷等等,取而代之的是需要学生自主完成生活区域及生产区域卫生保洁、衣服被褥清洗、餐具自行清理等各种日常生活安排。这是很好的劳动观念教育和劳动习惯养成培养期。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方案,结合实习项目和任务,划分实习小组、分配居住寝室、落实生活及生产区域值日制度,制定与个人实习成绩挂钩的寝室及生产场所卫生检查标准,以“大家长”的身份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的同时,一步一步指导学生什么时间进行寝室通风、被褥晾晒、洗衣做饭(有时会安排学生帮厨)等,让学生切身感受看到劳动成果的快乐、体味到在校学习时后勤服务人员的辛苦和家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每一份付出的辛勤。半年实习下来,学生们变得勤快了、眼睛里有“活”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懂得尊重劳动成果,尊重为他们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的人们,自立自强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2坚持将生产劳动教育与养鱼生产全过程实

习相结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渔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在池塘养鱼实习过程中,都要面临着劳动关,即与养鱼生产紧密相连的劳动关,如打伏草、肥水发塘、池塘清淤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用劳动获取养鱼丰产丰收的喜悦。打伏草是在池塘养鱼生产中,由于池塘周边杂草翻生,即容易藏匿敌害,又影响池塘通风。为了避免用药除草后因降雨将残留药物淋溶到池塘而破坏养鱼水质,所以常常采用三伏天晴天中午气温最高时用镰刀沿杂草根部去除,即可有效遏制杂草再生。同学们在老师及渔场师傅的示教下,顶着烈日,弯着腰、流着汗,手上磨出了水泡,但为了实习小组集体荣誉和自己负责池塘的养殖产量提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晒黑的脸庞、长成了老茧的手掌,相互帮助后的喜悦,都将这份实实在在的劳动成果融入到了养鱼生产实习的成果中,由衷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与伟大。又如在养鱼生产实习中有个“发塘”环节,即将1cm左右的小鱼苗(俗称水花)通过池塘施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经15d~20d长成3cm左右小鱼种(俗称夏花)的生产过程,其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就是通过施粪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刚开始,同学们抵触情绪很大,粪肥往往大味又脏,谁都不愿意去做,甚至认为生产企业应该直接购买“开口饵料”或渔场工人施肥进行天然饵料的培养,不是实习应该完成的任务。在指导教师认真讲解肥水发塘高效环保又节约成本的专业知识原理和亲身示范下,原来带着手套口罩“全副武装”的同学们,看到一车车基肥被渔场其他池塘养鱼工人拉走的时候着了急,撸起了袖子、甩开了膀子,“抢”了起来,并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粪肥中加入1%的生石灰,即杀菌消毒又提温促进发酵,使投放到池塘中的粪肥短时间内培养出天然饵料,看到投放的小鱼苗吃着可口的食物长得快又不得病,给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用劳动获得了渔场师傅、企业领导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肯定,真切体会到了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和用生物技术进行养殖生产的安全、生态与高效的环保意识提升[3]。

3坚持将志愿服务性劳动教育与养鱼生产全

过程实习相结合,培养学生懂得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在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中,在带队实习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立鱼病防治、水质调节、投饲技术等志愿服务小组,在实习之余为当地及周边水产养殖业户提供技术咨询和上门服务。周围渔场交通不便,自愿服务队小组或徒步,或骑自行车、乘坐三轮车等往返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路程,采集水样检测分析、收集病鱼样本进行解剖镜检、鱼池实地踏勘等,提出水质改良方案、饵料投喂方法和鱼病防治措施,常常一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来不及换装就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当池水好了、鱼吃料了、病鱼少了,鱼户亲切称他们为鱼大夫时,那份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志愿服务的劳动成果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美和劳动带来的快乐。

4结语

通过师生共同参加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实践,深刻体会劳动教育特征具有:一是鲜明的思想性,强调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是最光荣的,重点是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二是突出的社会性,要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4];三是显著的实践性,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认识世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5]。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翟秀梅.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提升学生服务能力的研究[J].黑龙江水产,2019,(4):6-10.

[2]刘畅.《水产品营养与烹饪》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水产,2021,40(3):38-41.

[3]朱世荣,颜相君.高职院校水产养殖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J].黑龙江水产,2019,(4):34-35.

[4]田曙曦,陈文钦,周乔.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水产,2019,(4):38-41.

第13篇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是教育战线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教育是培养人的精神,发展人的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工程。要把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和创新培养上来。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把劳动技术教育纳入这一系统工程,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世纪人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获得长效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

劳动技能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基本的重要素质,它包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基础。人类通过劳动获得生存创造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所以劳动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提高人类功能、技能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必须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劳动和技能的教育、教会学生干许多事,培养勤劳节俭的精神,使他们爱劳动、会劳动,提高他们 的生存动手能力,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育活动,也是终身受益的活动。

2 劳动技术教育是素质、创新教育的基本路径

同志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些思想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是素质创新教育的基本路径。

首先,劳动技术教育能以劳积善,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们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果实,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劳动能锻炼青少年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青少年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创新、进取的精神。

其次,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教育的提高,主要通过劳动技术教育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自主就业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做好思想上、知识上、技能上的必要准备,是学以致用的一种教育活动。

第三,劳动技术教育能以劳促智,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科学素质。在劳动中,青少年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有效调节脑功能,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劳动能为青少年智能发展提供更为广阔,充实的知识基础,促使知识向智能、创新转化。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青少年观察分析、判断、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劳动是创造快乐人生的起点,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是我们生活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灵美。故学会劳动,是中学生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搞好创新教育的基础和条件。

3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

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只有提供给学生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他们建立起信心,并产生浓厚兴趣,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发展。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也不仅仅是把微笑带进课堂,而重要的是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让学生发挥个性,展现自我,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例如在上《水仙雕刻》这一课时,事先一个月左右,我先雕刻一些比较别致、优美的水仙造型:如一些小动物,象凤凰、孔雀、大象等。上课一开始,首先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先欣赏这些优美的造型,作为教师,这时你可以不说任何的话,就尽情让学生欣赏。学生欣赏完毕,他们自会向老师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老师,孔雀的头是怎么雕出来的。”、“老师,大象的腿怎么这么像呀,是怎样雕出来的?”……学生敢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内心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是作为老师把雕刻的基本方法、要点教给他们,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水仙球,想象设计一个造型,而不是全班固定一个模式。在学生的想象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鼓励每个学生自信,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展示个性,敢于追求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学得主动、生动,自然会品尝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有信心再去追求十次百次的成功,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试想:缝纫课上,同学们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走在T形舞台展示自己优美的体态;木工课上,一件件作品正在进行着“慈善义拍”;工艺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搬到了教室进行展出;技术课上,同学们正在对自己的设计品“慷慨陈词”…这样的劳技课应该是学生最愿意上的吧。劳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培养学生“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劳技课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与“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结合起来。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自觉探索、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加强教师点拨下学生主体性的实践过程性,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取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使他们人人都感到动手“做这个我行,我能,我是成功者”在我们提倡“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也即把学习的自由还给了学生。从而证明:古今中外许多先哲早说过“心灵手巧”、“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青少年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尖上”等等。有一位美国科学家是这样说的“我听到了就忘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生动形象说明了动手的重要价值。手脑并用可以使人脑两半球的功能协调发展,要实现脑结构的优化等方面起积极作用,有利于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结合,有利于扩展视野,培养整体思维的能力。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习惯的综合学习,通过动手动脑的操作,获得亲身体验,有所感悟,才能内化,从而提升认识,并激活潜在的创新意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每件事情都手把手地教学生,或者要他按照教师的规定来按部就班,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发现、发展的机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何从培养?

4 走创新教育之路,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实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应试教育忽略了对人的生存能力和创新意识及技能的培养,形成了一代人一代人在“独木桥”上拥挤竞争,结果多数学生挤落“独木桥”下,泪洒“独木桥”边。美国心学理家罗杰斯指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要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创造源于实践。问题的提出需要实践,问题的探索解决需要实践,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需要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能力的土壤,技术实践活动是劳技课的生命。劳动知识与劳动方法的讲授不能脱离实践。劳动方法的掌握及技能、能力的提高,则更离不开实践。学生通过对展示的实物、观察、分析,形成观察能力,教师要在学生观察活动中做必要的启发,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操作实践的渴望。教师口授几次不能掌握的方法,学生往往经实际操作训练很快就掌握了。而技能与技术情感的形成,就是在战胜了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经受了失败和考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才逐渐形成的。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每一个人放开手脚,施展才华(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而应试教育羁绊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走素质、创新教育之路,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首先,实施劳动技术教育,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农业技术、有现代化农业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民是时代的呼唤。如何使科技之水,通过教育之渠,灌入农业之田,是中学生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第14篇

薪资待遇:40元/天

最低学历:本科

工作经验:不限

年龄:不限

招聘人数:3人

工作地点:济南市中

工作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小学生作业陪读,要求认真检查作业,不会的题目要给学生讲解清楚!工作认真负责,有耐心!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晚上4点到7点。

联 系 人:崔老师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引言:教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惊世之作《国富论》中,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描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和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将导致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无论从事什么经济活动,收益超过成本是必要前提,然后再考虑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广义上说,教育是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活动的主授方因为从事教育活动取得收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教育活动的接受方则因为教育取得将来的预期收益,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将来。首先,通过教育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谋生手段,这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进入的教育层次,然后。一部分人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增加将来收入的预期,这是对劳动者愿意花费大量的成本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合理解释。非义务教育需要我们支付很高的成本,包括为教育支付的显成本和因为接受教育而不能从事其他职业所减少的收入——经济学上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公共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方法和技术,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则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通过教育这种手段,接受不同层次教育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劳动者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就业,这就是劳动力资源的教育配置机制。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则是对劳动者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育所支付成本的回报。大多数的研究发现,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社会平均劳动报酬: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性分析 

 

(一)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是一种资源,因为教育能够产生收益。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因为教育能够把不同的劳动者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不同的工资水平。劳动者的教育素质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教育质量的好坏,包括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由于教育质量的好坏从大众意义上难于评价。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一般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者教育素质则高,接受较低层次的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则低。大多数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素质,取得较高教育层次的劳动者能够在环境优越的劳动岗位上就业,并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一般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的国家,收入和教育是成正比例关系。美国的教育学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学教育,将来的收入会比原来增加12%,这就是“教育收益”。我国2006年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8744元,初中为10269元,高中为12204元,大专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别为22995元、37880元,这显示了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和收入水平之间的明显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农民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而文化程度普遍很低,较低的文化程度导致他们的社会就业能力较差,从已经进城打工的农民来看,他们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粗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边劳动边积累的。无论农民工是选择外出就业还是就近就业,由于受到其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本身的限制,收入水平往往都不高,而且,教育素质决定了他们要提高收入的难度很大。按照相关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一项研究,大学文化程度工资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4倍,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4—5倍,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工资是没有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工资的3—4倍。而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找工作和教育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打工很不一样,前者基本上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工作环境优越,而且还可能拥有非货币的福利收入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工资上涨的弹性大。而农民工只能选择在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没有什么保障,无任何其他收入,工资上涨的弹性小。 

 

(二)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素质低,只能要求较低的劳动报酬,由就业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较高就业成本和转移成本,使得劳动报酬不足以弥补转移就业成本,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而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就业信息广泛,能够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转移就业比较容易。 

根据我们对湖南邵阳市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调查,邵阳市隆回县2008年的总人口为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农村劳动力为50.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35.2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24.3万个,占24%。其他10.9万农村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据相关部门统计,隆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高中以上文化的转移率(转移劳动者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高达78%,中专以上为92%,初中以上为61%,小学程度为32%,文盲和半文盲的转移率只有11%。

另一项调查显示,邵阳市武冈农村人口60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43.1万人,富余劳动力2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10.8万人,省内及市内实现就业5.8万人,还有近9.4万劳动力既不能在本地就业,也不能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只有63.8%。剩下的9.4万劳动力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都充分说明,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 

 

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好坏和劳动报酬的高低。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平均劳动报酬:而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工作或者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教育素质决定了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社会平均的劳动条件和平均的社会报酬,并成为最终导致地方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教育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教育素质低的劳动力资源,是非稀缺资源,非稀缺资源往往形成供大于求的结果,这是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原因。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和相对较低的社会生活质量,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对已经完成义务教育,走上劳动岗位的农民,要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必须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素质偏低。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文盲和半文盲在广大农村市场急剧下降,但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基本不在农村就业,农村总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很少,农村的大部分人口教育素质偏低,与现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便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又会呈现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悖论:一方面,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的专业性都很强,只有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从事与之相关的技术工作,但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却很难胜任其他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不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不能够从事专业技术性质的工作,只能从事几乎所有人都能胜任的非专业化的普通型工作,这种工作自然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劳动报酬了。而虽然具有专业技术水平但层次较低的劳动者,很难从事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较高水平的劳动者,又基本上不愿意从事那种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或者非本专业技术的工作。总之,在劳动力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失衡会导致种类不同、级别不同的市场替代性较差,这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难度。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满足专业技术的需要以及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兴趣所好,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劳动者,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讲,劳动力的供给是以劳动力供给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同样,劳动力的需求则是以劳动力需求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使劳动力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静止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工作,而每个劳动力需求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劳动者。对劳动力需求而言,最终动因取决于社会消费,是由满足这种消费的生产单位所衍生出来的对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要得以延续,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人、财、物要素,同样的物质资源让不同的人来经营和同样人的经营不同的物质资源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说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消费需求各种各样,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单个人不能从事一切劳动,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产品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分工,便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二是由劳动者工作性质引起的分工,便产生了不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经济对劳动力规格的不同需求,培养具有不同稀缺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接受不同种类培训,有足够能力的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职业技术教育应紧紧抓住工业现代化、产业转型、两型社会建设、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等当代社会的显著特点,积极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应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个人的特长进行引导性教育,指导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能明确适合自身的专业和方向,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依托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同市场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程度,是按照劳动力的稀缺性来排队的。劳动力越稀缺的市场。劳动力流动性就会越大。接受过职业技能教育的专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专业化程度越高的职业技能教育具有越强的稀缺性。稀缺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定价权,因而其要求的劳动力价格较高。一个劳动者是这样,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区域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越强,这个区域的就业竞争力就会越强,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越快越好。所以必须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者的稀缺性,从而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的不断变换。其特征是依赖于劳动的高技能、高熟练程度为主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流动能够调节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劳动力的供求,促进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必须以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前提。 

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使劳动者本身的经济状况改善,同时还能使劳动者就业地的经济总量增加,社会福利总水平将增加,帕累托改进实现。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加农村劳动者的转移能力,从而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中大量采用机械作业,农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但社会总福利水平并没有增加。因为,由于劳动效率提高引起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如果社会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的话,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实际上减少了。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那么帕累托改进是否存在呢?怎样实现帕累托改进呢?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转移就业。能够增加社会经济总量,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帕累托改进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但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同时必须保证劳动力转移地劳动效率的提高与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从而增加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地实现转移就业。但是,劳动力转移。如果降低了农村劳动效率,损害了劳动力转业地经济本身的发展,即使转移就业者的收益增加,帕累托改进也没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以不降低劳动力转业地农村劳动效率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为前提,才能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建立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了“老弱农业”,极大地削弱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因此,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提高转业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水平,也要促进当地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提高,以提高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保汪粮食安全,保证劳动力输出地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劳动者本身的输入水平、国民经济总水平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实现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镇职工就业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总的工作岗位没有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挤占城镇职工原有的工作岗位,社会总的福利水平没有提高,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培养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农产品净加工专业人才,大力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深加工业,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放在农村就地转移上。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到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福利水平,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