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劳动教育机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正确认识服务劳动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不应以是否是物质生产为标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服务产品是一种用来交换的非实物劳动产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服务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服务产品的服务劳动创造出来的。
在现代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发达国家大多已超过60%a,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且起步晚,目前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已超过33%。服务业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认识服务劳动?服务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创不创造价值?成为理论界长期讨论的话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服务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
经济学说史证明生产劳动范畴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人们对生产劳动内容的界定也就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产劳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
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进行探索的是重商主义者,他们的出发点是如何使一国的财富增加。早期重商主义者直接将货币看作财富的唯一形式,把贸易当作产生财富的源泉。晚期重商主义者继承了他们先驱的主要观点,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财富的生产是来自主体的活动即工业和商业。事实上,在重商主义者眼中的生产劳动,仅仅是能够赚取黄金货币的商业劳动。比重商主义稍晚,在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他们在什么是生产劳动的问题上与重商主义者持对立看法。他们“把劳动的一定形式即农业看作创造财富的劳动,不再把对象本身看作裹在货币的外衣之中,而是看作产品一般,看作劳动的一般成果了。重农主义创始人魁奈说:“君主和人民绝不能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这两个学派在生产劳动问题上的看法,各有其不同的历史局限性。跟他们相比,亚当·斯密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前进了一大步,他突破了特定劳动形式的局限,提出了劳动一般的观点。“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一切规定性,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但斯密的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斯密认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且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可以经历一些时候,不会随生随灭。”而“家仆的劳动,却不固定亦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商品上。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供日后雇佣等量劳动之用,是很困难的。在这里,斯密混淆了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以及非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的区别。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分析采用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劳动过程时,马克思考察的是生产劳动一般,他撇开了各种特定社会形态,说明凡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过程“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而在对特定社会形态进行考察时,他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因此,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劳动特殊,即与特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实质是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不再依据是否生产实物产品,而是依据是否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只有那些能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而不管此时劳动生产的是实物产品还是非实物产品。如果劳动同某种收人相交换,却并不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即使劳动创造了实物产品,也只能是非生产劳动。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说,这种不能为他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是毫无实际意义的。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从而劳动产品的物质规定性本身,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的这种区分毫无关系。例如,饭店里的厨师和侍者是生产劳动者,因为他们的劳动转化为饭店老板的资本。这些人作为家仆,就是非生产劳动者,因为没有从他们的服务中创造出资本,而是把自己的收人花在这些服务上。因此,同一种劳动既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关键取决于它是否使资本增值。“例如密尔顿创作((失乐园》,他是非生产劳动者。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者,则是生产劳动者。”可见,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并不是以物质生产作为界限的,并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也并非特指某种具体的劳动形式,而是只要是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劳动都应该是生产劳动。因此,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此外,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深化认识生产劳动性质的现实依据。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显著,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服务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比重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我们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就会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这显然有悖于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
二、服务是不是商品
服务劳动生产的是无形产品,我们称这种产品为服务产品,也可称之为“服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是不是商品,关键看它是否具有上述属性,而不在于它是否以实物形态存在。
首先,我们分析服务是否为劳动产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有人认为,服务虽然是人类劳动但却没有实物产品。那么,作为劳动意义上的服务到底生产了什么?这种劳动的成果如何体现?其实,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生产出来的同时即被消费了,但它仍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第一,从服务劳动的投人看,有投人就必有产出,就必然生产出服务产品;第二,服务产品具有满足人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功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财富是与使用价值相等同的;第三,从消费者的消费后果看,有消费后果必有消费对象,既然有消费对象存在并被消费,就必然有这种对象被生产出来。那么,服务业的产出是什么呢?服务业的产出就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在它生产出来的同时就被消费了。
其次,分析服务产品是否用来交换,是否具有价值。在服务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交换确实发生了。消费者消费了服务产品后支付了费用;生产者收回货币,交付了服务产品,双方实行的是等价交换。确实,从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来看,服务生产完成后,消费者双手空空,什么也没有,这是因为服务产品已被他消费了。那么,服务作为交换的对象,是不是只是取得了“商品的形式”,有价格而无价值呢?马克思认为,商品之所以有价值,“仅仅由于它们是人的劳动的表现……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是物,而是因为它们是社会劳动的化身。服务正是这样一种“社会劳动的化身”。只不过这种社会劳动不是“化身”在实物上,而是“化身”在非实物的无形产品上,“化身”在一种流动的运动着的形式上。马克思明确肯定这种价值的存在,例如在《资本论》第2卷中,他就认为不生产“使用物”的客运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其实,衡量服务是不是商品,不在于它是否有形,是否能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而存在。马克思在谈到裁缝和歌唱家的劳动时说:“某些服务,或者说,作为某些活动或劳动的结果的使用价值,体现为商品。相反,其他一些服务却不留下任何可以捉摸的,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存在的结果,或者说,其他一些服务的结果不是可以出卖的商品。马克思此话的真正含意是指裁缝一类的服务提供的商品是一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将衣服做好了(注意,不是做好了的衣服)这样一种结果。这种结果由于能同裁缝自身分开而存在,因此,裁缝在提供这种服务时,不需消费者在现场,而是可以在这种服务完成以后,把这种服务的结果提供给消费者就可以了。消费者也完全可以在裁缝的这种服务完成后,对这种服务的结果进行消费和评价。如果这种结果不合格,消费者可以拒绝为此支付货币和拒绝消费,这种结果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因此,这种服务是其结果而不是过程表现为商品。而歌唱家一类的服务却不能象裁缝一样提供一种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而只能提供一种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服务的过程。消费者必须在歌唱现场进行消费,而不能象消费裁缝的服务一样,等歌唱完了以后才对歌唱的结果进行消费。马克思在这里把服务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体现为商品的服务,象裁缝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在服务过程的最后时点上产生,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不具有同一性。对于这一类服务,生产过程不需消费者的参与,生产结果即服务结果可以体现为商品。而另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不体现为商品的服务,如歌唱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是在服务过程的每一个时点上产生,服务的结果就是服务的过程,两者具有完全的同一性,消费者必须参与生产过程。因此,对于这一类服务,其生产过程体现为商品。
由以上分析可知:服务是一种用来交换的非实物劳动产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
三、服务劳动创不创造价值
对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20世纪$0年代初期有人认为,服务有价值,但不是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来自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转移;服务性劳动不形成价值,服务生产价格是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以类似生产价格形成的方式转化而来的;服务收人不是服务劳动者创造的,而是通过国民收人的再分配由物质生产领域转移过来的。90年代以来情况虽有所改观,但仍有不少论者认为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至少不是所有服务劳动都创造价值。如有的认为“对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不应简单地做出全称判断”;还有的则认为第三产业部门的价值不是由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由第三产业部门的非劳动要素创造的,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容不了三次产业理论。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摘 要 职业教育“2+1”模式下培训劳动者劳动技能中体育教育应结合职业教育的本专业的职业属性,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限定选项教学所占的课时总量的比例。目前看来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属性 相关技能
本研究从人文的角度、实用主义的立场上来思考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反思形成现状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力争为今后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发展摸出一条即适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劳动时所应具备的体能与体力,又能满足中职学生们多变的兴趣要求并能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身体的需求。锻炼这种体育能力所需运动能力的体育行为的培养方案和养成习惯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在社会中生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此为题研究在“2+1”模式下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及实施方案。
广州地区各中职学校体育课开设的现状并不理想,有部分学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上出现体育课课时量减少的现象。使的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所必需的运动量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希望政府相关的职能部分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上完善体育教育的监督机制。要用制度保证青年中职学生们体育课的课时量。能够用强健的机体来促进中职学生们身心成长的健康发展。以保障建设祖国的青年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能更高效地为社会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执业技能。本文是想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业已开办专业中的几种专业具体工种执业专门性劳动所需执业体力、适宜于执业专门劳动的体能储备进行科学、有益的探讨。
职业教育的实质本就是培训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职业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 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本文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中职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并不明显。在劳动过程中,力量因素愈益从属于空间和时间因素。在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时间因素已经最后地使力量因素从属自己。于是巨大的力量运动就进一步分割为较小的分量运动,直至出现手指头的小运动。然而还有许多由肌肉来完成的大运动和小运动同时存在。向自动化生产过渡要求最大限度的精确性和反应速度(即提高时空成分的作用)。大肌肉的活动是不可能实现这种精确性的。只有最细微的手指运动才能保证必要的精确性。在操纵遥控装置时,大量小运动的出现也是与此联系着的。在这些运动中,力量因素并不消失和简单化,而是发展和完善起来。可能这些小运动较之粗俗的力量运动,更要求一定数量的肌肉用力[1]。”关于不同的劳动过程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身体能力和技能。国外学者称之为职业素质或职业属性,包括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两个方面[2]。本人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 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必须限定选项模块所占课总量的比例。目前从实践中总结,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参考文献:
[论文内容摘要] 我国农业人口比例大,农村劳动力剩余多。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其拥有一门相应的职业技能,就可以增强第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在第二产业的就业能力,扩大农村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范围,从而摆脱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
农村劳动力指户籍所在地为乡镇农村人口中15~59周岁的男性和女性个人。湖北是农业大省,人口基数大,年新生富余劳动力多。劳动部根据人口增长的趋势预测,农村劳动力总供给规模到2010年才停止扩大。湖北省农办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公式计算的2004~2010年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为:614.49、626.51、638.53、650.54、662.56、674.58、686.60万人①。其实,农村不仅仅只是劳动适龄人口才参加劳动,“993861部队”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的主要劳动力,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远不止统计的数据。我国耕地已降至专家们公认的18亿亩耕地面积警戒线,人均耕地仅为1.41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不到俄罗斯的1/8、美国的1/6、印度的2/3。据湖北省农办资料,湖北农村劳动力2077万人,耕地面积4637万多亩。按照当前一般耕种水平,完成此耕种面积任务约需10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②。
到2004年,湖北省通过多途径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60万人,但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9.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3.2个百分点③。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会经历一个漫长过程,农民素质将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我国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四类农民中,流向非农产业者占同等文化程度类型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69%、16.72%、38.46%和40.80%。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在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实现,即农民工部分率先转移,占转移总量18.06%。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工40岁以下的占85.9%,他们的受教育年限、文化水平和素质是农村劳动力中的优秀者。农村劳动力转移呼唤着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撑。本文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农民所接受的旨在强化或分化其职业身份与职业能力的一切形式的教育或培训”④。
一、职业技术教育增强第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在我国现有农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的从业人员占64%。虽然湖北省传统农业即种植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80年到2005年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但仍占主要地位;林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渔业和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增加了3.2 和6.4个百分点,增幅都超过了100%。尽管现代化农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会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继续呈下降趋势,但国际经验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以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和保证的,产业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双对数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2010年以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贡献将会较大。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每增加1%,就会吸纳1.88%的农村劳动力。从现实的发展趋势看,第一产业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推动下,在一段时间内仍会内部吸收较多的农村劳动力⑤。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精品农业而消化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下,先进技术、先进机械、优良品种层出不穷,了解它们的性能、进行有效的组合,才能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只有较高素质的农村人才具有这种能力。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不顺利,体力型传统农民中受过培训的仅3.4%。农民素质低导致他们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接受得慢,在理解政策、吸收科技上困难重重,结果有2/3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应用,农产品产量、质量均达不到技术要求,或农药残留,或激素超标,或不利环保;农民素质低导致广大农民被排斥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之外,导致湖北的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系数仅为0.85,东部地区高达1.58。如果湖北农业资源的深加工系数能达到全国水平,湖北经济的增加值将会成倍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民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多地停留在种植业上,结果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通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农民在水产品养殖、水稻蔬菜、花卉苗木种植、畜禽饲养等湖北传统优势农业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参与和驾驭能力;可以减少土地密集型产品(如水稻、玉米等)的种植面积而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无公害绿色蔬菜和水产品、特殊的花卉养殖等)种植面积,从而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⑥。
二、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二产业的就业能力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将发生规律性的转移。先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根据劳动经济学理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影响其就业选择以及收入,劳动技能的高低决定劳动者能否胜任工作,非农就业对知识技能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据教育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系统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⑦。湖北由于人力资本投资长期不足,已造成农村劳动力虽数量十分巨大,但质量十分低下、缺乏劳动技能,多数16~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没有一技之长。有文化、懂经营、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少,而湖北的轻工、机电、化工以及旅游等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熟练工人。在湖北第二产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某些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缺乏的背景下,农民如果没有综合素质与劳动技能的提高,进城选择合适的工作将越来越困难。只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解决省内这种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湖北工业化水平,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拉力和集聚作用。
调查显示,2004年湖北“到外省打工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1.24%,且“到外省打工人数”仍是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目前占转移总人数的59.6%。但由于职业技能的限制,湖北外出打工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在收入低、风险大的行业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快速调查显示,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其中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住宿和餐饮业占11%,批发和零售业占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9%,其他行业占15%。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数字:“在技术工人方面,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而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只占1.5%,高级工只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到60%。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⑧在湖北高达1500万的外出务工人员中,同样的情形依然存在。珠三角、长三角近年来的“技工荒”,说明目前我国的中级及中级以上技工已供不应求。要提高湖北农民工在省外就业率,必须使每个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
城镇化真正的动力来源是能够吸纳农村人口就业的产业,确切的说是其载体——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所以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就是如何培育非农产业并推动其不断壮大。湖北由于乡镇企业受制于区域内人才、技术、资金的短缺和保守观念的制约,规模小,平均每个企业不足5人;素质差,平均每个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0.2人;技术、设备粗放,50%是国营企业淘汰的陈旧设备;综合要素生产力低下,层次重复,近53%的劳动力从事分散型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和建筑等。要使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湖北已有的职业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应该大显身手,职业学校要密切与企业、行业联系与合作,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按照实施就业培训要求,教育部门要继续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示范项目,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如宜昌市清华职校实行订单培训,三年来共培训3500多人,安置就业率达100%;武汉市新洲区第二技术学校三年来共培训转移劳动力9880人,安置就业率98%;黄石市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1万人次,转移了3.7万人次,才能实现乡镇企业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
三、职业技术教育扩大农村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就业范围
双对数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在2010年以前,第三产业就业每增加1%,会吸纳1.36%的农村劳动力。从全国来看,2004年工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低于 1986年近13个百分点;建筑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的吸纳能力基本保持不变;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吸纳能力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近几年上升速度加快。这说明第三产业将逐步成为吸纳农民工就业最具潜力的产业。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超过60%,第三产业是发达国家解决就业的主要行业⑨。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受知识技能的限制,主要集中在重体力的简单劳动上,有近53%的劳动力从事分散型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和建筑等。由于加工技术落后,许多产量高、品质好的农林副产品因为没有加工能力或加工链过短,销路不畅,影响了农村三产发展。要引导农民充分就业,必须加强其职业技能教育。
受知识技能的限制,湖北省缺乏知名劳务品牌,就业竞争力弱。如家政服务方面,四川的“川妹子”、安徽的“小保姆”、湖南的“湘妹子”,都已经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大品牌。湖北只有钟祥的“石牌豆腐郎”“陈安汽运”等几个小有名气的劳务品牌。各地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中,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传统技能优势,积极创立本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品牌,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使这些优势地区成为某一技能的培训基地。湖北省女劳力进城就业机会多,但进城男劳力远多于女劳力,乡外打工男、女劳力比为10∶7,本乡从事非农行业的男、女劳力比为10∶4。因此,通过建设湖北妇女转移培训基地,可以培训和转移农村女劳动力;与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通过职业培训,发展庭院经济,即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果、菜、畜禽养殖、作坊加工、家庭饭店、家庭幼儿园、家庭医院、家庭修理业等特有产业形式和经营形式,有较多的劳动力投入。据估算,庭院经济目前已吸纳剩余劳动力的20%以上⑩。
职业技术不仅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而且影响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之中,而最终还是回流到原地。这其中固然有制度的因素,但其本源却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低。在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受过专业培训,2003年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不足15%。“据调查显示:返回的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分布为:文盲和半文盲为5.88%,小学为25.72%,初中为56.73%,高中为9.47%,中专为2.09%,大专以上为0.10%,由此可见,未受专业培训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返回农村的可能性较高”。被微软公司请去讲课的出租车司机臧勤师傅说:“很多司机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价又涨了啊,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说,你永远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永远不能提高,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既然面对目前的制度缺陷我们一时间不能改变,那么就应该改变自己,农民朋友就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只有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都提高了才能真正走向城市。”{11}
注释:
①③⑤⑨⑩聂亚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路径分析”,载《中国水运》2007年第9期。
②⑥王高升、王 欣:“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