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产品开发
一、引言
核心能力又名核心竞争力,是当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是第五代战略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石。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战略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发展,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相融合的理论成果,也是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C.K.Prahalad&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正式确立了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上的地位,使核心竞争力理论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Praha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学术流派的学识。”这个概念概括了核心竞争力的三个要点:第一,知识性,在知识理论体系中,“技能”属于技能知识(Know-how),“技术”属于事实知识(Know-what),均显示了知识的实体性;第二,整合性,“协调”和“结合”的对象是知识,表明了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知识的获取、交流、共享等动态性特征;第三,积累性,知识资本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知识活动的结果,同知识一样存在着生命周期。
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兴起源于传统战略理论的不足。Porter的第四代竞争战略理论实际上是将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偏重于企业外部战略环境的分析,缺少企业内部能力、绩效、成本、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分析。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远远超过porter的五力模型范围,因此能较完美地将企业内外因素分析融于一体。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经济学起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马歇尔的古典企业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学起源是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资源理论。由于起源的多重性而导致核心竞争力流派的多样性。
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微观结构的研究一直是银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随着银行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优化的有效管理手段。业内人士认为,对微观核心能力结构的科学解析是商业银行管理活动的起点,是管理绩效得以顺利产生的基础平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的银行业管理的三大支柱使商业银行的定位出现了新变化,其核心功能不再是简单的信用中介和金融服务,而是风险管理,因此,原有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已经很难有效适用于新的银行管理环境。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微观结构的重新定位是我国银行管理活动刻不容缓之事。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了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变成支撑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运作的基础平台。现代银行从本质上看是提供优质信息的产业,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升级换代不断为银行提供新的价值创造空间。在全球银行业日益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形势下,许多银行把增加信息技术投入作为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主导战略。因此,信息化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结构体系的解析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
(一)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研究的理论概述
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但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内涵的认识与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的解析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培育的基础性前提。
在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内涵的认识方面,王创(2001)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在市场预测、研究开发、金融服务、经营决策和管理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由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关键技术、关键程序、关键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是使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效活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罗仲平,蒋琳(2003)认为: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所具有的能够提供更好服务和获取更多财富的综合能力,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的综合体。张同健(2007)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战胜对手、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能力。
在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的解析方面,郭聚光、舒红斌(2006)认为银行的核心能力可分为如下要素:企业文化、人才聚合及知识管理能力、核心客户及核心业务开发能力、组织效率。吴龙龙认为(2006)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可分为如下要素:企业文化、资源禀赋、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宣丹妮(2004)认为上市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为如下要素: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资产质量、抗风险能力。其中,盈利能力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报酬率、存贷款利差、销售净利率;成长能力包括存贷款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营业理论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资产质量包括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准备金覆盖率;抗风险能力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李政(2006)从创新的角度将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分解为如下要素: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价值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金融市场创新能力。张同健(2007)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角度将银行核心能力分为五个要素:风险控制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理论解析
信息化与银行业务的高度融合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根本特征,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与优化是银行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实施了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战略,旨在促进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而这些前沿性管理战略的实施均依赖于高效的信息技术创新的发展。因此,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与解析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研究的主题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评价工具,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关注企业的整体绩效。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采用了衡量企业未来绩效启动因素的方法,能够将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趋势与近期财务效益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本研究将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体系分解为四个要素:风险控制能力(ξ1)、市场销售能力(ξ2)、内部控制能力(ξ3)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ξ4),分别对应平衡计分卡的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要素。
现代银行在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的行业,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性成果,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财务”要素;市场销售能力是银行价值在金融市场上的体现,是客户群体对银行价值的集中性反应,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顾客”要素;内部控制能力是提高银行内部各种业务流程效率与管理流程效率、降低各种银行内部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是银行实现风险控制的根本性措施,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流程”要素;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是金融市场竞争的焦点,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反映出银行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发展潜力,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员工学习与成长”要素。
(三)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理论体系的确立
根据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研究成果及理论解析,并结合国有商业银行IT建设的经验以及核心能力培育的实践,本研究可以构建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体系。该体系包含四个要素,每个要素包含四个指标,共形成4要素16指标的核心能力结构体系。具体结构与内容如图1所示。
三、模型检验
(一)技术思路
本研究已构建起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体系,而理论体系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需要经过经验性的检验。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模型验证方法,可以验证因子负荷的显著性、因子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和指标误差方差的显著性,以最大限度地改进理论模型的应用质量。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简称SEM),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数学模型,用以分析一些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当结构方程模型用于验证某一因子模型是否与数据吻合时,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因此,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结构方程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
模型验证的主要目的是:择取各个要素指标体系中与潜变量高度相关的指标,根据因子负荷调整指标与潜变量的从属关系,提出与所有潜变量缺乏相关性的指标,从而形成与管理实践高度吻合的理论模型。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里克特7点量表对16个观察指标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本项目的研究过程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部事后监督处与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本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独立核算单位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样本量与观察指标数量之比约为8:1,满足结构方程验证基本要求。调查对象全部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四个要素的Cronbach α系数值分别为0.7213、0.8080、0.7912与0.8133,因此,样本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150份有效样本中,中国工商银行50份,中国银行50份,中国农业银行25份,中国建设银行25份,因此,样本总体在行业结构上能够代表我国商业银行的
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显著性较低的因子负荷说明测度指标与潜变量之间缺乏相关性,即指标的变化对于潜变量的变化缺乏灵敏性。在弱系统理论约束条件下,说明该指标的特性超出潜变量内涵的理论约束之外,即将该测度指标纳入相应的潜变量体系之中将会存在较大的非合理性与非理论支持性。在强系统理论约束条件下,说明指标状态缺乏变异性,指标观察值局限于狭隘区间,不能有效地反映潜变量的特性。针对管理学研究经验而言,对因子负荷的实践意义的判断要密切联系现实的行业运作特征,将行业数据收集时的感性认识列为因子特性判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因为管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和科学高度融合的学科。在强系统理论约束下的管理行为中,因子负荷缺乏显著性往往反映两种极端的状态,即相应的管理行为在限定的行为空间内处于高度成熟状态或高度匮乏状态,而居于中间狭隘区域的几率相对较低,在常规管理活动中可以忽略。当然,最后的状态判断与选择必须借助于研究主体的行业实践经验,并以现实的行业运作特性为依据。
得因子协方差矩阵如表2所示。
同时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3 所示。
四、结论
一是由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可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因此,本研究设计的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结构模型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价值。
二是由因子负荷参数列表可知,指标X1、X7、X11的负荷系数缺乏显著性。因此,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构建的样本调查经验可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能力目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对风险控制能力要素形成显著的促进功能。其次,市场销售能力开发过程中没有注重对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培育,这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一个传统性的问题。最后,内部控制过程中缺乏反馈机制的构建,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回路,从而降低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效率。
三是由因子协方差矩阵可知,风险控制能力要素与内部控制能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能力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同时,市场销售能力要素和产品创新能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改善显著地促进了市场销售能力的改善。
四是根据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总体结果可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促进功能,因此,核心能力结构已进入一种成熟状态。另外,由于存在若干因子负荷的非显著性,以及因子相关系数的弱相关性,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战略还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同健,胡亚会.基于数据调查的国有银行内部控制测评模型经验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9):21-25.
[2] 张同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实证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5.
[3] 张同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微观结构体系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6-120.
[4] 张同健.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模型实证研究[J].贵阳财经学院学报,2008(2):13-19.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负债 成本
一直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依赖于增设银行网点、用各种“高息揽存”的方法、高薪招聘有存款资源的人才来吸收存款,导致银行负债成本逐步增高,盈利水平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金融服务同质化导致一些资金相对匮乏的商业银行为吸引储户、争取存款不得不提高存款收益水平,牺牲一部分自身利润。
(2)我国的金融创新较为落后,金融产品较为贫乏,从而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筹资方面的选择较少,银行不得不依赖传统的存款业务来筹集资金,以保持流动性。
(3)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存贷息差,导致银行热衷于通过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就降低了商业银行主动寻找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的动力。
(4)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强有力的负债业务规模指标的考核,使得分支机构为了完成季末、半年末、年末的存款指标不惜动用各种手段高息吸收存款,实际上损害了银行自身的利益。
(5)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在降低经营成本上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如何降低负债成本,商业银行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调整优化负债业务结构
(一)在负债业务上要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要注重低成本储源信息的收集、交流、反馈,重视增加政府部门、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社保(五险一金)、财政性存款,以保证低成本存款来源稳定增长。
(二)银行内部要对高成本负债业务进行梳理,逐步压缩、清退高成本负债业务。另外,要强化内部管理,加强考核激励机制,对擅自吸收高成本存款的分支机构及人员进行处罚。
(三)要努力开展存款业务的创新,开拓存款新业务和推广新储种,积极开办工资、代收代付、现金管理、资金托管、养老储蓄等业务,并充分用好用活再贴现和转贴现等新的筹资方式、扩大负债总量,降低筹资成本,使存款总量的扩张和结构的优化同步实施,实现负债结构的最佳优化。
二、找准定位,加快金融服务创新
(一)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要逐渐向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转化,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从而增加储蓄来源。这就要坚决树立和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彻底改变原来的就服务而服务、就产品而产品的“一视同仁”的服务方式,改变现有的账户管理转变为客户服务管理,积极推行客户经理制建设,全面实施客户差别化、个性化服务。要结合各个层面的客户产品需求,对现有的业务、产品进行整合、包装,设计不同的组合,使现有产品、业务发挥最积极、最有效的作用;同时,在市场调查研究、掌握现有及潜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客户服务需求信息库,并根据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研发计划,以变应变,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加快开发衍生金融产品和投资理财等业务,满足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二)通过技术创新向高质量、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日渐成熟的科技网络,大力发展无柜台的自助服务模式,在商贸区、中高档社区、专业市场、行政集中区内加快增设一批自助服务设施,在方便客户实现自我服务需要的同时,依托科技平台,增加新的服务内容和智力和科技含量,如建立“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化服务网,实现压缩柜台人员,提高服务效率,间接降低负债业务成本。
(三)努力提高银行自主定价的管理能力。6月8日,人民银行在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宣布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随着银行拥有更大的利率定价权,在如何有效控制负债成本和增强获利能力的问题上,银行的利率定价水平需要在一个动态的复杂环境中准确把握。因此,银行要明确自身定位,根据不同储户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实现差别化的价格战略。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将构成其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银行内部管理,降低负债成本
(一)着力抓好网点建设,做到减员增效。必须按照成本与效率的原则,搞好综合测算,统筹考虑形象建设、科技和安全防范设施投入等因素,优化机构网点布局,改变网点多、费用高、质效低的局面,建立精干、安全、高效、优质网点。对业务基础好的网点,按业务量、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及保本点等情况进行测算,合理定员、定岗,并集中资源打造多功能、市场拓展型精品网点,不断增强网点服务功能和辐射力,培育负债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调整经营思路,优化考核指标。目前,多数商业银行加强了对负债业务重要时点的考核,使得银行分支机构为争夺在季末、半年末、年末的存款而不惜高息揽存。但考核时点一过,存款又大幅度下滑。这实际上违背了商业银行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过分强调负债业务的时点数会导致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畸形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淡化、弱化对负债业务时点数的考核,回归利润指标考核,从而消除从业人员高息揽存的动机,使银行负债业务健康稳定增长。
(三)用好同业拆借市场的主动型筹资渠道。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同业拆借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银行短期资金的不足的需要。同时,银行完全可以利用该市场来满足流动性需求,以及达到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而不必保有过多的负债,承担不必要的负债成本。
同业拆借市场起源于美国。我国的同业拆借起源于1984年。1996年1月3日,经过中国人民银行长时间的筹备,我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正式建立。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阻碍了银行的主动负债发展。因此,政府应积极完善和健全货币市场的法律法规,为银行的主动负债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目前在我国一些有相当潜力的业务品种未能有机会充分发展,还需要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共同协调,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改变我国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被动负债的现状。
综上所述,在市场利率波动加剧和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商业银行降低负债成本需要从存款结构、服务创新、内部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分析改进。有效地控制负债成本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持续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亚.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小额信贷模式 外来务工人员 研究
一、小额信贷的起源与概念
(一)小额信贷的起源及特点
小额信贷起源于上个世纪的孟加拉国,其发起人为・尤努斯(Muhallunad Yunus),1977年10月,尤努斯创办孟加拉农业银行格莱珉试验分行,格莱珉小额信贷模式开始逐步形成。1979年6月,在孟加拉中央银行的指导下,每一家国有银行都应提供三家分行启动格莱珉银行项目。1983年.孟加拉国议会通过了《1983年特别格莱珉银行法令》,正式成立了格莱珉银行。2006年10月。尤努斯因其成功创办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小额信贷是专门为中等及以下收入群体设计的金融工具,这是它区别于其他金融工具以及的明显特征,而和传统的扶贫政策不同,它融合了商业化的运作特征,吸引了商业银行机构的注意,使得它可以持续的运行。小额信贷在孟加拉的成功刺激了各国的争相效仿,小额信贷模式开始在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欠发达的地区流行。
(二)小额信贷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1.小额信贷是消除贫困,达到和谐社会要求的有效途径
贫困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向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的扶贫政策也由先前的单纯的经济上的补助向提高受困群体的生存能力转变,以帮助受困群众培养和形成个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上。
联合国大会在1997年12月18日通过的第52/194号决议中指出“小额信贷项目在很多国家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它不仅能够使人民摆脱贫困,而且能够提高人民参与社会政治经济进程的积极性。”大会还呼吁联合国的有关组织、机关和机构,尤其是基金组织和项目组织以及各区域委员会、致力于消除贫困的有关的国际和区域金融机构及捐助机构,将小额信贷这一有效的工具纳入到它们的行动方案中去消除贫困。
2.小额信贷是在新经济形势下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
由于农村人口金融意识淡薄,在农村主要的借贷手段仍然是民问借贷,据有关测算,农户借款额中民问借款所占比例高达70%,估计有50%~65%的农户不同程度通过非正常金融渠道借款。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对民问融资的调查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
这些贷款违约风险高,由违约易造成家庭纠纷,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在新经济形势下,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剧了全球的经济动荡以来,民间借贷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农户因为发放没有法律保障的贷款而受到资金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3.小额信贷是服务农村,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工具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基数众多,农村人口占比近70%,而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一直发展缓慢,农村金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加之近几年我国农村现有正规金融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正逐渐减弱。近年来,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逐渐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为农村提供的金融服务日渐萎缩。目前正承担着主要的农村金融支持功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已经渐渐形成了远离农村的格局,农村信用合作社有很大的可能重走国有商业银行的脱离农村的道路,因此急需寻找一种能够更好的服务农村的金融工具,小额信贷的独特的设计模式使它成为各种扶贫贷款中最为灵活的一种,尤其适合我国的国情。
二、小额信贷的模式选择
中国目前的小额信贷模式主要有非政府模式和政府模式两种,其中非政府模式又分为大型商业银行模式和小额贷款公司模式。因为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各异,因此,在选择小额信贷模式的时候,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应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现阶段我国贫困人口占比仍比较重,贫困水平比较严重,因此在小额信贷初始阶段,应采取政府扶持为主,商业银行运作为辅的模式,在小额信贷模式在各个地区发展日趋成熟之后,可以转为商业运作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模式。
(一)对政策扶持性小额信贷的建议
1.资金来源:由中央政府和地方财政拨款建立,后期主要吸引民间的捐赠形成资金来源;
2.政策扶持性小额信贷的发放对象:低保户和极其贫困的农户,发放时应该注意对受信人资格的审查;
3.发放机构:由政府授权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
(二)对商业运作式小额信贷的建议
1.资金来源:商业银行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和利润等,建立起小额信贷的基金库,由后期的贷款利息补充,逐步壮大;
2.商业运作式小额贷款的发放对象:贷款人有比较充足的还款保证,或者能够提供担保的人群;
3.发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下各家商业银行分批次的进行小额贷款业务。
三、外来工商户的信贷特点
通过民间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可以总结出外来工商户的信贷特点:
1.经营规模小,经营方式保守,防范风险的能力弱。外来工商户一般是小规模经营,以自己的存款作为初始资金投入,一般以经营餐饮业和汽车修理业为生,收入来源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承受能力弱。
2.外来务工人员形成了一定的社群,借贷一般在这种社群中发生。外来务工人员一般建立了自己的“老乡会”等小规模社群,借贷一般在这种社群中产生。
3.借贷大多无利息、无抵押、无担保,数额小(几千到几万不等),借贷频率比较高,借款时间不稳定。一般通过熟人借贷,利率小甚至没有,违约风险大,一旦借款人违约,授信人将承受损失。
四、外来工商户中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1.有一定数量的外来工商户具有贷款需求,且基本上是向亲友及同乡借贷,对向银行以及其他贷款机构借贷的流程及相关信息不了解,且对向银行及其他贷款机构借贷有一定的抗拒心理。
2.外来务工群体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心态比较保守,缺乏合适的投资创业项目和融资渠道,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变迁和金融体制的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
3.“三无”(无利息、无抵押、无担保)贷款不利于个人信贷理念的形成和小额贷款的发展。
五、针对北京外来工商户群体推进小额信贷的对策
关键词:资产;信用;货币;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056-02
一、商业银行概况
1.商业银行的产生。所谓银行是指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世界上最早的银行诞生于1407年的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而中国第一家国内银行则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银行是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具体过程分为三步:一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二是增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三是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贷等业务,这时货币兑换业便发展为银行业。
2.商业银行的性质。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起源于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大量价廉的产业资本,对抗封建主义银行发放的高利贷的工具和产物。特定的历史出生背景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基本性质,主要有三点:首先,商业银行依旧是企业,具备企业的基本特征,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和发展动力;但它又是特殊的企业,它不以普通商品为经营对象,而是为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其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不受政府行政干预。商业银行与各类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也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功能齐全、综合性强,尤其是商业银行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它可以借助于支票及转账结算制度创造存款货币,使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最后,商业银行的成立实行特许制,发放银行经营许可证的部门是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3.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2)支付中介职能。商业银行除了作为信用中介,融通货币资本以外,还执行着货币经营业的职能。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人。(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派生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4)金融服务职能。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5)经济调节职能。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二、商业银行的现状
一、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及基本内涵
1.资产证券化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银行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将贷款持有到期的贷款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款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信贷资金需求。当时,承担美国大部分住宅抵押贷款业务的储蓄金融机构,在投资银行和共同基金的冲击下,储蓄资金被大量提取,从而流动性出现严重不足。为摆脱这一困境,美国政府决定启动并激活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1968年,美国国民抵押协会首次公开发行“过手证券”,开创了资产证券化先河;1985年,美国又推出了汽车贷款证券化业务。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资金出借者”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了“资产出售者”的职能。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和品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再被仅仅理解为商业银行解决流动性不足的手段,而是在更重要的意义上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内容丰富的理财观念和方式。
2.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进而提高金融资源(主要是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资产证券化的整个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发起人、SPV(Special-purposeVehicle,特别目的载体)、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等诸多方面。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发起人将待证券化的资产组合成资产池,并以销售的方式转移给SPV作为其基础资产;然后,SPV以该基础资产预期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作为支撑,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撑证券(ABS,Asset-basedSecurity),并用发行收入向发起人支付购买基础资产费用,并最终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偿还投资者。
在上述过程中,SPV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它在其与发起人之间构架了风险隔离机制。这样,在发起人破产时,被出售的资产池内的资产不作为发起人的破产财产参与破产清算,从而达到了破产隔离的目的。破产隔离机制使得资产池的质量与发起人自身的信用水平分离开来,投资者就不会再受到发起人的信用风险影响。另一方面,SPV对所取得的基础资产通过外部信用增级(如证券保险等)或内部信用增级(如超额抵押等),以提高证券化后资产的信用等级,吸引投资者。
二、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资产证券化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有利于盘活金融资产,化解初始贷款人的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质量,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大大增强。
商业银行的负债以中短期存款为主;而资产,尤其是贷款资产则出现长期化倾向。对此,我国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同时,普通贷款项目也出现长期化的趋势。这使得商业银行本金回流期限被长期合约所框定。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匹配使得处于整个市场与经济波动中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大,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为解决这一矛盾,传统商业银行只能严格限制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其结果是社会中长期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进而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对商业银行本身的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出现,则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办法。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战略规划,积极开展各种贷款业务;同时,针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管理需要,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转化为证券,并销售出去,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因此,资产证券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过程。
2.资产证券化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收益来源,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表外业务的发展,西方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竞相发展中间业务,且已形成一股新兴的国际金融潮流。对于它们而言,中间业务已成为主要业务品种和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0%—50%,有的甚至超过70%.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目前尚主要集中在结算类和类,并且,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大约只有6%—17%.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仍严重依赖利差收入。为应对银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利用其专业化优势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并以此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资产证券化的推出,给商业银行扩大收益来源提供了机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原贷款银行在出售基础资产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手续费、管理费等收入;另外,还可以通过为其他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提供担保及发行服务等而获得收入。
3.资产证券化可以促使商业银行加强管理约束,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商业银行为促使其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必须全面增强信贷业务管理约束,建立健全较好的产品定价和信贷管理基本机制,将信贷产品标准化、规范化,锁定风险、简化信息含量,增强证券化资产信息的透明度,以降低SPV为基础资产信用增级所花费的成本,同时增强投资者对证券真实价值的认可程度,进而降低商业银行融资代价、提高基础资产的销售价格。
因此,可以说,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促使其主动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的过程。
4.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改善资本充足率
。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有效地管理资产负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如某一揽子贷款或部分应收款,组合成资产池,转入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同时,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移出。于是,商业银行可以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资产负债结构随之得到改善,资产负债的期限也趋于合理。同时,贷款的风险权重常常高于债券的风险权重,因此,善于管理的银行可以通过对其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来改善其资本充足率的大小。这对我国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的商业银行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5.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目前,我国处于入世的“后过渡期”,2006年,我国金融领域将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为此,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进行改革,建行、中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和上市前准备工作,工行、农行也明确了在今后几年争取上市的目标。一时间,能否成功改组上市似乎成了评价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一个最重要内容。笔者认为,不能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上市方面——这只能说是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市场表现,银行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才应是商业银行改革的目的之所在。
资产证券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收益水平,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应对我国金融领域全面开放后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
三、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并已有初步尝试。2003年初,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德意志银行签署了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合作项目,涉及债权金额25.52亿元,被称为我国第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2003年6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内成功推出账面价值约132亿元的资产处置信托项目。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对于资产证券化,无论是理论知识准备还是实际操作经验,都还十分欠缺,在社会环境、制度建设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国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加以注意。
1.评级成本问题。我国国内资产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评级并不高,而较低的信用评级也就意味着较高的融资成本,同时,为评级而聘请国际专家所需成本也比较高。所以,从商业角度考虑,我国现阶段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还不适宜广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实施。但随着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走出国门是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应加快信用体系及相关机制建设,提高企业及其资产信用等级,并加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提高信息透明度,以应对全球化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
2.会计、税收、法律问题。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是资产证券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些方面涉及证券资产的合法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与各方参与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并直接关系到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结果。因此,我国应加快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有关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并尽快出台相关规定,以规范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应用。3.风险问题。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因此,我国在积极研究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其中有关潜在风险的化解对策研究,以求得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当然,上述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应加快相关问题的研究,积极完善各方面条件,边摸索边实践,正确引导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林龙、王勇,《现代西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管理》,2001,中国金融出版社。
2.余龙武、郭田勇,《中国银行业的综合经营与监管》,2002,中国商业出版社。
3.吴青,“浅议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金融改革”,《国际金融研究》,1999.12.
4.程虎,“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若干问题的探讨”,《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
世界上最早的小额贷款模式起源于20世纪的孟加拉国。尤努斯在孟加拉国创办格莱珉农业银行试验分行,主要针对乡下的穷苦人进行放贷,依靠信用进行担保,后来由孟加拉国议会讨论,正式成立了格莱珉银行,从此小额贷款开始发展,人们的信誉度也较好,支持了银行的稳定发展。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都是商业银行中的主要业务,有效支撑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因此,我国的银行对于信用贷款的管理仍然是商业银行运转的重点内容,为了能够在市场中努力发展,促进我国银行商业的发展,就要对贷款中存在的管理和风险进行有效的解决和规避。
1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战略上大多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从而忽视了对质量和效益的管理。银行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在商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银行贷款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银行的发展和在市场经中的竞争力。
1.1信贷风险评审制度存在缺陷
商业银行的贷款审贷分离和集体评审制度对贷款办理形成的制约机制,能够对商业贷款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但是也会带来一些其他问题,例如:商业银行往往是等出现问题后才进行解决,才会考虑到如何处理有关责任人的认定和解决,而不能够提前进行风险的规避。因此,贷款一旦出现问题,在造成还款的损失后,商业银行才会将责任进行明确,对过失进行补充。
1.2信贷中的“三查”仅限于形式,难以进行落实
一是对客户和企业在贷款前进行的调查,银行的客户经理仅仅会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和信誉度进行分析,对一些企业的假报表、假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辨别,对财务报表的数据不能进行有效的核实,对账单、账表的真实度无法准确把握,对企业的信誉度不够了解。而且一些中介机构存在信誉度较低等问题,在各种报表和数据无准确真实度时,就会对企业的审计工作进行造假,产生统计不完整的情况,不能保证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贷款的信誉度,容易对银行的贷款业务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是贷后检查制度不能很好地将其落实。银行对贷款后的检查内容无明确规定,缺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指导纲领,一些客户经理为了减少工作量,减轻工作负担,贷款后检查时敷衍了事。
1.3缺乏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由数据库、中间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分析层组成。数据库中存储着对各种交易信息的记录,有利于节省人工的统计,而且能够进行集中处理并更新,有利于数据的存储;中间数据处理器能够将工作人员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减少了人工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中错误的发生,保证数据的精确有效;数据分析层是数据处理的最高阶段,它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在数据库中抽取数据进行分析的,保证了数据分析的有效性。我国的商业银行贷款数据的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技术,不能对基础数据进行高效的分析处理,使数据的统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对潜在的风险无法进行有效规避。
1.4缺乏信用风险处理的手段
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能够有效分散风险和规避风险的手段,导致我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后只能被动地接受风险,而不能主动地运用自身的资产组合成某些工具进行风险的规避。我国商业银行的这种被动地接受风险的行为,在经济发生较大波动的时候或者某些市场因数发生巨变的时候会使得银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及时地发展和完善贷款管理手段,以求能够稳定市场经济的变化,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降低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2 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问题的对策探讨
2.1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
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社会信誉环境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信贷的风险,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政府应充分结合商业银行目前发展的状况调整金融政策,对商业银行的运作进行宏观调控,让商业银行可以有自己的担当,逐渐发展出自给自足的产业线。政府应减轻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为银行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建立良好的风险评审制度,使银行能够重视风险的评估,加大对专业人才的使用,从科学的,宏观的,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效地进行风险的规避。
2.2严格制度的落实,坚持责任到人的分配
首先,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定期对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督促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使得信贷办理人员不仅懂得经济学的知识,还要了解一定的法律、管理和会计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促进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然后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相应的岗位上发挥其才能,并进行专业化的分配,坚持责任到人。
2.3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银行应加大对信息管理的投入,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引进高效的中间数据处理器,建立安全高效的数据分析层,对原始数据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分析。在对客户和企业的信息进行收集时,应进行详细的客户信息咨询,对企业的报表、财务进行详细的查对,了解企业相关的信息,对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等进行分析,掌握其最真实的资金信息,以减少对银行的损失,有效降低风险。
2.4实施积极的贷款定价政策
不同的借款人和借款工具的组合会给银行带来不同的信用风险,银行应根据贷款的数额和信用等级来考虑贷款抵押的资产的价格,然后开展借贷。较大的风险应通过较高的贷利率来补偿,还要考虑贷款的数额,这样既可以保证贷款人的利益,又可以保证银行的风险,在风险发生时能够最大程度减少银行的损失。
3 结语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战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现状分析
作为货币的经营主体,商业银行的垄断性使得其在市场交易中占有了有利的地位,市场的主导性导致商业银行缺乏了营销的动力。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变得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模式,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营销之路。由于受到我国基本国情和体制束缚,加之自身发展经验不足,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等方面与国外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
(一)市场定位模糊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自身市场定位模糊,盲目地顺应市场潮流,这些主要表现在营销混乱和产品创新不足等方面,难以对客户进行有效划分,并根据客户的自身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大部分的商业银行简单地以占有现阶段市场份额为目标,缺乏长远的规划。部分从业人员以高息拉储,有奖储蓄等方式来拉拢客户,提升了自身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二)产品推广不足
近年来,商业银行推出了大量新的产品,但产品很难有效推广到潜在客户群中去。现阶段,商业银行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等方式进行产品的推广,并没有做到目标明确的选择,这是由于市场区分度不够的带来的问题。在没有合理的推广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产品推广会浪费很多人力和财力,客户也会面对杂乱的产品也难以做出有效选择。
(三)过分注重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对于商业银行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国商业银行过分注重关系营销,曲解了关系营销的本意,赋予了关系营销以“拉关系、给回扣”等错误的含义。为了获取更多的存款,商业银行采取了提高利率、给回扣等手段,加大了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成本的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行为。
(四)忽视深层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指的是通过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加强,促进员工信息沟通与交流,从而展示出银行良好形象,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接受。随着经营环境的复杂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由过去单纯的提升业务规模到了重视形象定位,从而促进业务水平。现阶段商业银行在进行形象建设的时候,过分注重“外包装”,如大搞装修、大量广告宣传等,而忽视了内涵建设,如企业精神、员工素质等方面的提升。
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分析
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质量,更好地适应于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应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整体市场化运营体系。
(一)树立整体化市场营销观念
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当前经营状况,加大对市场竞争的深刻认识,提升市场营销的意识,经营理念应由注重产品转换到注重客户和市场。不断研究市场变化,根据客户的自身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以客户满意为核心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整体市场营销的组织系统建设,形成健康有效的营销机制。
(二)明确目标市场
金融市场是巨大的,很难有一家商业银行能够满足所有的市场需求,所以明确目标市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至关重要了。所有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根据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产品成长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综合利用促销组合,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要在选定的目标市场上进行产品和市场定位。
(三)差别化定价策略
利率、汇率和手续费成为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中重要的三个部分,合理的定价策略可以有效的提升影响效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如何建立科学灵活的营销定价机制将影响到商业影响的经营,利率作为商业银行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将会大有作为。同时通过实施对不同客户和产品的差别化价格策略可以加强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力,也有效地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四)积极整合内部组织结构
营销活动的开展与商业银行各个部门的协调密不可分,高效率对于提升客户满意度来说至关重要。商业银行的营销是从市场调研开始,到细分与定价,之后的分销促销为一体的系统性工作,涉及到银行的财务、计划、政策研究等诸多部门,部门之间良好的配合可以有效提升营销效率。为了加强这些部门的协调沟通,规划长期营销发展战略,强化对具体营销过程的管理与指导,必须建立专门的营销管理部门,实施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与监督。
三、总结
面对市场化竞争的加剧,提升营销效率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树立整体市场营销理念,切实落实产品的差异化策略,增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有效地提升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水平。商业银行应及时把握机遇,实施适应市场化的营销策略,促进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君,我国银行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07)
[2]徐海浩.商业银行服务营销 [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08)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商业银行效率测度方法;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模型;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14.35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研究
于良春,鞠源(2000)对中国银行主要业务种类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市场近年来的集中程度一直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前四家银行拥有的市场份额长期居高不下,但从各项集中率动态变化的角度来看,该市场的垄断程度有所下降,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H指数的估算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已初步具备垄断竞争型市场的结构特点。叶欣,郭建伟,冯宗宪(2001)运用目前国际上在银行业市场结构特点进行量化分析,得到中国银行业正由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竞争性较强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的重要结论。
从商业银行的起源发展历史看,商业银行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和效率:
(一)加强内部控制是外部刚性监管的要求
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杠杆率高,信息不对称性高,利益关联度高,失败容忍度低的“三高一低”特征,因此,各国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尤为重要,并依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新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建立了符合本国特点的监管体系,加强了对市场准入,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市场退出等环节的监管,监管的严格性越来越强。
(二)加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自身稳健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强自控能力,保证金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走依法稳健经营的步子。
(三)加强内部控制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基础
金融业的经营对象是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弱专用性,相互转换十分便利,这些特性决定了金融业综合经营要比其他行业更能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这也使得单个金融机构由于内部机制失控而产生金融风险,并往往通过连锁反映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甚至酿成区域性或传统性的金融危机。
(四)加强内部控制是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需要
在世界各国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银行的跨境业务活动不断增长,并购不断增多,专业化和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金融创新步伐的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日趋活跃的今天,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急剧加增,后果也更加严重,内部控制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商业银行稳定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竞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体之间争夺经济利益的斗争。银行竞争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安身立命并谋求竞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系。运用竞争力研究两大先趋组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竞争力方程的思想,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可以表示为:
商业银行竞争力=商业银行竞争力资产×商业银行竞争力过程
资产在这里不是会计学意义上的资产,是指商业银行“固有的或创造的”资产;过程是指商业银行“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所产生的竞争力。”在资产一定的条件下,成功地转换过程以增加财富并为后人创造新资产是竞争力的核心。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一)从宏观层面而言
提高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必须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人手,推进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主要对策包括:
1,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培育多元化金融主题,促进同业竞争。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2,构建完善的市场规则,促进金融体系的内生性约束机制的形成。3,明确政府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定位,弱化政府对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弱化政府对金融体制的影响,应在政府促进市场规则上下工夫,政府应着力完善市场规则体系,营造公平合理的外部经营管理,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提升核心竞争力。4,建立市场化政府宏观治理机制,大力推进存量改革,特别是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理顺政府与持股银行之间的委托―关系,塑造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银行主体。5,要在强化监管的前提下,探索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推进混业经营的发展,壮大银行机构的实力,提升银行机构的竞争力。金融控股集团是一家母公司控制多家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子公司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与单一的金融结构相比,这种新的组织形式的优势在于通过科学的组织架构,金融创新优势,风险分散优势。
(二)从微观层面上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银行效率是指银行在进行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率,即银行经营活动中投人与产出之比,如果能以较少的投人取得较多的且有效的产出,则说明银行效益高,反之,银行效益就低。
银行效益作为银行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的评价、范畴,是要说明银行经营活动的效率和利益。
因此,一项货币经营活动,最终能给从事这一项货币经营活动的银行和社会带来多少利益,就是其概念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陈伟光,银行产业组织与中国银行业结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1
2 楼裕胜,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
3 李文军,商业银行的效率与竞争力,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
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当时设立的目的是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铺路搭桥。从8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全国各地的城市信用社达到了5000多家,但信用社形式的发展逐渐显现出了许多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金融主管部门对城市信用社进行整顿,化解地方金融风险。1995年9月国务院决定,为了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将中心城市及发达地区城市信用社、城市内农村信用社及金融服务社在清产合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所在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居民投资入股等方式组建城市合作社[1]。
同年,深圳城市合作银行的成立,成为了我国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但直到1998年,城市合作银行才全面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5年的到来,可以说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宣布,对于满足各方面监管要求的,并且达到现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水平及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银监会将逐步允许跨区域经营。2011年3月起,监管层开始持审慎的态度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扩张。银行近年来纷纷跨区域扩张所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阻碍
(一)政府支持力度小城市商业银行不同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它与地方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地方政府是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党政主管机关和做大股东而存在的。一方面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城市商业银行这一金融资源促进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地方经济服务;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置换、剥离不良资产、注资等各种方式,使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得到了有效地补充,弥补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不良贷款率下降,盈利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二)盲目扩张带来的人才、管理、能力、技术手段跟不上城市商业银行的扩张有一部分是源于地方政府的驱动。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掌控者,将这一金融机构作为自身政绩的一部分,因此希望其做大做强,希望它能通过更名、跨区域、上市等方法赢得更多利益。这种趋势使得许多城市商业银行走上了盲目扩张之路。
(三)经营同质化严重,失去特色竞争力目前我国城商行经营管理、盈利能力、风险控制等均呈现趋同化的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展方式粗犷、风险控制能力不强、金融产品匮乏、盈利模式单一、服务渠道狭窄、文化影响有限。
三、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对策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已成功实现跨区发展的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碍,但通过一些对策调整,不仅能解决这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能进一步提升经营绩效。
(一)明确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小银行,实力无法与其他银行相提并论,因此可以在定位时注重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走感情战;也可以突出其数量优势,将自身定位为更贴近居民生活的社区银行,为老百姓在办理普通业务时提供更简洁、高效的服务,避免到大银行办理业务的复杂程序。市场定位成功,可以赢得更多的客源,成为一种有力的营销手段[2]。
(二)改变管理模式跨区域银行是一种在母城设有总部的银行,其在异地的管理机构属于一级法人二级管理,不同于同城分支机构的直属管理模式。异地分支机构的设立,使得总行的管理半径和管理链条被拉长、总行分行间的职能不能划分清晰,难以管理。这就需要对城商行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明确总行分行之间的架构问题。在管理改革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明晰总分行的主要职责,将经营权下移。其次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先试点改革,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进到全面发展中。最后是稳健的原则,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稳定的团队、人员和客户资源对长期发展来说也十分重要。
(三)保持自身特色,走差异化路线城市商业银行由于长期在单一城市里发展,因此带有浓重的地域特色。跨区域发展后,城市商业银行仍应该保持自身的特色,将自己的文化特色、制度特色、品牌特色等,充分复制到异地分支机构中,在众多其他银行中形成自己的鲜明个性,赢得异地政府的信赖。
[关键词] 零售银行零售业务转型
一、什么是零售银行
零售银行是相对于传统的批发银行而言的、是以消费信贷、银行卡业务、网络银行及个人理财业务为代表的、向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零售银行起源于600年前,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前,在国外商业银行业务的收入来源中,零售银行业务的比重通常都在50%以上。与传统的公司业务相比,零售银行所占用的资本金少、业务规模庞大、单笔业务金额有限、创新空间广阔,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因此,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过程中,零售银行业务日益为现代商业银行所重视,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二、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偏重于批发业务,零售业务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一直以来,批发业务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零售业务所占的比例甚至不到20%。
2004年,招行行长马蔚华提出要打造“零售银行”,并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信用卡中心,相继地,民生、浦发也都在上海成立信用卡中心,并逐渐实行成本独立核算的内部事业部制。2005年11月,中信实业银行正式并更名为中信银行,去掉了“实业”二字,表明了向零售业进军的决心。与此同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都进行了经营战略的调整,掀开了向零售银行转型的序幕。
三、我国商业银行选择向零售银行转型原因分析
1.发展零售业务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1)银行业的发展受监管部门和巴塞尔协议Ⅱ的约束。2004年3月1日,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到2007年1月1日,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一方面,银行的发展要受到这个刚性标准的约束,银行要扩大经营规模,就需要增加更多的准备金成本。另一方面,银行若要持续而稳定的发展,资本充足率是其生命线。这时,零售业务的准备金要求比批发业务少的优势就开始显现出来。
(2)利率市场化将打破了长期垄断的资金价格。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长期垄断的资金价格将被打破,在目前利息收入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这无疑会影响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入。当前,我国金融企业流动性普遍过剩,截至2006年3月末,我国金融机构的存差总额为9.7万亿元,是2000年底是4倍多;贷款与存款的比例也从2000年底的80%下降到目前的54%。流动性资金的过剩导致银行间的竞争加剧。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势必进行削价竞争,这会导致利差的进一步收窄和上存资金利率下调。
(3)金融机构竞争激烈,金融脱媒趋势加强。商业银行发展到今天,国内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传统的批发业务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和饱和。而与此同时,银行与非银行机构之间,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之间的竞争也已硝烟弥漫,金融脱媒现象日益增多,具体表现为:一是直接融资大幅增加。二是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三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2005年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超过1400亿元,而2006年的整体规模预计将超过3000亿元。由于短期融资券的成本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大量优质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被替代掉,对银行贷款的稳定性和收益率造成直接冲击。这样,银行的长短期贷款产品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均出现了代替产品,银行整体经营环境更加严峻。
(4)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2006年12月11日,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高效的服务以及丰富的经验,而且外资银行不受国内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约束。这也就使得外资银行将在我国享受“超国民待遇”。而与此同时,国内银行还受“分业经营”机制的束缚。为了扭转业务竞争上的劣势地位,于是国内银行纷纷主动出击,拓展零售业务。
2.在我国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有了现实的可能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居民的消费也因此同步增长,这就为在中国发展零售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中产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25%的城市家庭、1.7亿人口步入中产阶层,这些将是零售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户。同时,金融消费主体的日益扩大为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060-02
所谓中间业务,是指不动用银行资产,利用银行的人才、机构、技术、信息、网络和信誉等特殊功能与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英文为I nt e r me d i a r yBusines s,意为中介的、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也可称为中介业务、业务。亦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目前,中间业务已经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中间业务以其独有的成本低、风险小、利润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青睐。
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1.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银行界长期以来只重视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汇兑结算业务一直在办,但一般都是无偿或只收少许手续费。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化,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引进和开发新业务,与改革开放前相比,金融业务创新增加了许多,中间业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无论从量上、质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中间业务品种点多面广、零星分散,许多品种又与存贷业务紧密相连或仅作为存贷业务中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国内银行界对中间业务品种的划分缺乏统一标准。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继2001年7月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后,于2002年4月发出了《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在这份通知的附件中,中国人民银行列出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及定义,该分类鲜明地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与客户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和所处的法律地位,较好地体现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属性和经营环境。
1.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2.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逐渐成为了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支柱之一,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经营理念错位。中间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种新兴业务,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经营思想的束缚,加之中间业务收入在商业银行的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偏低,部分商业银行特别是基层行在经营理念上发生了错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各地商业银行普遍未摆正中间业务在银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业务竞争无序。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一种有偿的金融服务性业务。但由于目前法规不健全、收费标准不统一,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为了争夺客户,偏离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如在大型建设项目竞标中,项目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利用商业银行为争夺主办行的权利而进行的盲目竞争,不但不交纳费,还向行提出一些如提供办公用房、生活用房、贷款等不合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利益。
(3)联合意识不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网络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投入较大,使用效益不高,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在由竞争走向联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迈出了艰难的步伐,但由于商业银行在联合过程中缺乏一种有效的组织协调运行机制,缺乏整体性的规划和长远考虑,各行的联合意识不强,联合的业务范围单一,联合的方式局限性大,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共同提高。
1.2.2 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问题的对策为了进一步规范中间业务的经营行为,促进中间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尽快完善有关金融法规,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目前应尽快制定出台中间业务管理办法,对中间业务的范围、操作规程、收费标准、罚则等方面做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同时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监管,防止商业银行利用中间业务进行不正当竞争,为中间业务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促进中间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2)更新经营理念,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意识。中间业务作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重的商业银行三大业务支柱,必将是21世纪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主流。外资银行近年来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之一就是中间业务市场的争夺。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商业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成功与否,关键要看谁能在金融服务项目上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商业银行要想在银行业大潮中涌立潮头,要想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革新服务手段。
(4)加强内控监督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中间业务是一种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但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中间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潜在的风险相应加大,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初期开始,就必须加强内控的监督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按照金融法规和国际金融惯例来约束自己的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
2.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陆续开办了一些中间业务,但主要还是局限于传统型的中间业务。从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还是一个未被全面、深入开发的领域,表现为观念陈旧、品种单一、范围狭窄、效益较差。根据国研网提供的数据整理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中国银行为17%,建设银行为8%,工商银行仅为5%。因此,无论是从商业银行现实生存空间还是从长远发展方向来看,都要求商业银行在体制改革中实现制度创新、功能创新和业务创新,把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作为其新的利润增长点。
2.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方向和重点
近年来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首当其冲。中间业务的竞争是商业银行更高层次的竞争,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正视中间业务相对落后的事实,树立创新意识,在继续巩固和推广现有的中间业务项目的同时,更加重视个人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上中间业务产品,以及与证券相结合的复合型中间业务品种。全力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也
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最主要内容。
2.2.1 个人理财业务
国内外商业银行经营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之一,而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金融投资知识日益专业化,一般老百姓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专业知识、足够的信息来进行正确的金融投资决策。商业银行可与保险、证券、基金联手,推出信贷个人理财业务。
2.2.2 创新型业务
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两个重点内容:一是对代收代付业务的整合,代收代付业务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开办业务中品种最多,业务规模较大的一项业务,但是由于缺少整合,很多代收代付业务缺乏规模效益,种类多,比数多,单笔金额小,而相应的有关凭证成本,人工费用支付却不可少。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大通银行推行的“一张支票系统”对代收代付业务进行整合,开发代收代付业务平台,提高代收代付业务的效率和效益。
2.2.3 贷款证券化业务
可用于证券化的贷款,一是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代表的个人消费信贷,二是银行一般性的商业贷款如汽车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三是针对我国银行体系的特征,不良贷款也被列为贷款证券化的重要内容。开办贷款证券化可将风险大的资产转化为风险较小的资产,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弥补资金缺口,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于贷款证券化可以使一部分不良资产得到盘活,降低金融风险。
3 结论
在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中间业务的地位极其重要。各种各样的中间业务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起到了商业银行服务客户、联系客户、稳定客户,并促进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比较小的显著特点,因而日益被各国商业银行所重视。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对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郑先炳.聚焦金融改革――西方商业银行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45-47.
[ 2 ] 邓世敏.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M ]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9.
互联网金融是当今的一个新兴产物,它的出现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传统商业银行的方方面面,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传统银行业不得不做出各种各样的应对以挽救自己的颓势。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5年,当年,世界第一家网上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上银行诞生,随后,中国招商银行开通网上银行业务,互联网金融也从此进入中国。2006年,互联网金融的雏形――拍拍贷的出现才真正说明互联网金融的到来。近年以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与各种软件技术出现使得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真正的来到了我们身边。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传统金融市场无可避免的受到其冲击,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系统的中枢机构,首当其冲的受到其影响。
(一)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被部分替代
在传统金融时代,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履行金融中介的有关职能,向人们提供融资中介服务和支付中介服务。通过一般均衡理论分析,经济资源可以在一个不存在摩擦的市场中达到最优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交易成本就可以降为零,那自然也就不会有金融中介存在了。只有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存在才会衍生出金融中介机构,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有效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这就自然而然的会严重冲击商业银行融资中介服务需求。由此看来,它是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有限代替者。
(二)互联网金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冲击下,特别是网络借贷逐步成熟与便捷的形势下,银行不得不逐步改变目标客户类型,这也就导致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有所差异,其价值诉求也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这些现象的出现就彻底地颠覆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大众化,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小型团体甚至普通大众通过互联网参与各式各样的金融服务。在这样的趋势下,该行业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降低了。注重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及80后、90后消费者成为了主要客户群体。
截止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已允许将近300家的第三方支付组织开发、经营该业务。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总交易量在我国达到超过20万亿元的规模。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中最为典型的是支付宝,其市场份额超过80%。我们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组织相比传统商业银行在电子支付领域优势明显,商业银行的网上支付业务被第三方支付组织大量蚕食,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其对传统商业银行业的影响可见一斑。
(三)互联网金融重构已有融资格局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传统的融资格局遭受了严重的冲击,传统格局下难以解决的信息不完全对称和交易存在一定成本的问题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变得微不足道,通过网上融资平台,借贷双方甚至可以做到事前对对方信息基本完全了解。可以说,资金中介已经几乎成了“鸡肋”。
(四)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
首先,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是因为这种模式十分重视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运作模式上更注重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能为客户提供更灵活性的产品。其次,商业银行意识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已经无法和网络借贷展开竞争,厄待改进。借助网上平台,堪比央行征信系统的数据库在蚂蚁金融内部建立,客户在网上的信息记录应用到小额贷款上并通过大规模数据云计算,其在有效减少甄选客户的成本和风险的同时,也给客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这自然而然的导致了转向网上寻求金融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多。这种形式的发展也逼迫商业银行在传统的模式上作出改革。最后,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冲击,商业银行开始了互联网化进程。近年来,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结合互联网与金融进行各种创新,努力弥补自己的短板,并结合自己的优势主动展开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
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一)拥抱互联网,加强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
近年来,尤其是2005年以后,互联网科技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无视甚至“封杀”它们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只有主动地和他们寻求合作的可能才能真正的顺应时代的潮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第一、应加强技术上的合作。第二、应加强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在客户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两者本质上都是金融机构,而且有很多可以互补的地方,相互合作完全可以做到实现共赢。第三、尝试打造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
(二)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更加智能的银行
互联网金融能使客户享受到了全新的、令客户十分满意的体验,这是因为这种模式具有便捷性与大众性的特点。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面临大量的客户流失,因此一步步改善客户体验应该是商业银行需要高度重视的地方,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打造出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首先,不能按照开发者自己的思路开发客户端产品,而是要根据主流普通客户的习惯与需求,设计出便利的、适合绝大多数客户切实需求的金融产品;其次,在不影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对现有业务进行简化。不必要的业务环节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最后,重视市场营销工作。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进行网络营销,与客户进行开发交互式接触,及时满足大部分客户的要求,并注意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用于改进相关的工作。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理财产品创新
一、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况以及出现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之后,我们国家展开深入变革,各项制度和政策都发生了很大转变,人们的资金来源越来越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种与发行规模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总体来看,个人理财业务是我国发展的重要部分,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个人客户理财业务最早出现在1995年左右,商行的创造意识在不断在增强,个人管理财产的服务项目有了巨大的变动。在零四年,理财产品的种类只有一百多种。但是在一二年,仅仅商业银行中的个人理财产品就达到了三万多种,规模大的令人难以想象。在一三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管理财产的服务项目达到了五万多种,发行规模也增大到五十多亿。从中能够看出,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服务能力提高速度极其之快,个人管理财产的服务项目的成长也很快。
当前,我们国家商行个人管理财产的服务项目短期化趋势不断增强。究其原因,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复杂,CPI指数较高,银行为增大揽储而大规模发行超短期的个人理财产品,基于某种程度而言对于市场秩序造成干扰。为了让银行关于理财的市场得以有序运行,我国相关部门颁布条例,该条例明确指出对短期化的产品进行适当的限制,从此我国的超短期的银行产品得到了一定条件的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短期化的产品更加受到居民们的青睐,短期化理财产品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相对较长的理财产品却处于下滑的状
二、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
(一)个人理财业务在美国商业银行发展情况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该国的各项业务发展较成熟,该国在发展过程中用到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价值,对其他国家而言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最初美国是通过保险公司来掌管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然后针对消费者的各种类型的需要,给予对应的投资计划、资产评价估测咨询等。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世界格局也随之变化,由此期间美国开始发展,居民对个人理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美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服务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其重要业务之一。在1970年左右,美国国家的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领域的发展迈入高速发展时期。美国逐步开放利率、汇率管制,美国的金融市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直到1990年左右,美国为了更进一步加快自身的发展,开始采取科学的、有效的措施加快的金融市场发展的步伐,在这一时期,美国用于服务顾客的各种产品得到了很好的创新。创新的产品销售量很好,由这些创造性的产品进一步扩大个人业务产品市场。
(二)个人理财业务在日本商业银行发展状况
日本的个人管理财产的服务项目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其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正式因为如此,人们个人的财产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日本对该国的金融进行了改革,在这种改革的作用下,日本的金融业真可谓名列前茅,金融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在日本整体的发展状况下,日本的居民开始运用一些金融产品获得更多的利益,增加自己的财富。在二十世纪末期,日本的经济格局改变了,经济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个人理财业务。
三、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与时俱进,为理财业务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理财需求,进行产品突破与创新。例如全球范围内,商行个人客户理财业务专业化规模最大、个人理财业务范围最广泛的的花旗银行,其综合涉及了投资、存款、贷款、保险、子女教育、养老计划等各个方面,在该国际性理财业务市场上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自始至终高度强调和重视理财产品的革新。和其相反的是,我们国家商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缺少深入的创新能力,造成在市场销售的理财产品很多功能重叠交叉,基本都大同小异,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要实时掌握投资者的需要,并且结合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一直对于产品、业务、服务加以革新。
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
我们国家银行业当前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大部分是以人民币固定收益类型为主,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国的个人理财产品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我们必须重建这些产品。要想更好的实现产品的重建,我们必须对个人理财产品进行创新,这就要求加强银行业的革新能力的力度。其第一任务就是确定将来服务项目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将产品和资产证换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银行就不必依靠其他金融机构来发展自己的业务,该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按照顾客的要求设计出更加有用的个人理财业务产品。资产证换具有一些特c表现在业务复杂、管理方便、风险较大等,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资产证换能够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商业银行。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我国的相关组织已经明确指出了资产证换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我国一些商行已经推出了“类证券化”产品。从此可以看出,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产品会步入正轨,向真正资产证换产品转变。如果将资产证换和我国的一些理财产品相结合,那么我国的商业银行就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更进一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宇.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拓展个人理财业务[J].现代经济信息,2010.
[2]曾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影响;对策
一、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概述
金融脱媒,又称“金融去中介化”是指社会资金的供求脱离了商业银行金融中介机构,通过直接融资平台与途径(证券交易市场、互联网融资平台等)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交易。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不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融资主导地位发生转变。银行存贷利差不断压缩,银行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难以维持经营,这便是历史上的“银行脱媒”。金融脱媒在我国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市场化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二是金融改革的加速,如股权分置改革、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融券、存贷款利率的放开等改革措施。三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投资者通过网络简单便捷地获取交易信息,并以较低的成本从事金融交易。
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清算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它包括但不局限于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与基金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交易媒介的不同,还体现在金融业务的透明度、参与度、协作性、中间成本、操作简易程度等各方面。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以网络银行、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主要形式。第二阶段以社交网络、移动支付、云计算、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涉足金融电子商务业务为标志。
二、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银行资产业务方面
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造成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规模的缩减。首先,股市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在不断强化,弱化了银行贷款的融资垄断地位。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能够给企业提供成本较低、方便快捷的融资便利,继而部分取代了银行贷款。同时,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因其融资成本低、准入和发行比银行贷款快等特点对大中型企业构成较大吸引力,因此抢夺了较多的银行优质客户。其次,互联网金融小微信贷业务也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互联网小微信贷的发展以阿里小贷为起点,其服务主要对象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小微信贷因其收益率高特点,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而互联网科技企业已捷足先登该领域。
(2)银行负债业务方面
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最大的影响为分流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首先,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者面临的投资渠道(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国债和企业债等)更加多样化,且在投机套利的驱动下选择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方式,因而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多样化的投资产品不仅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规模,而且银行储蓄存款的短期化。其次,互联金融的高速发展,各类创新性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阿里小贷、人人贷、拍拍贷等)层出不穷,加速了金融脱媒的同时,也分流了商业银行存款规模。以余额宝为例,在产品上市不足一个月内其资金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产生深远影响。
互联网金融同时与银行理财产品构成竞争关系,并呈现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以余额宝为例,自余额宝上市以来,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超4%,大幅超过多商业银行1天周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在资金申购要求方面,余额宝实现1元申购的超低门槛,与申购要求动辄过万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形成明显优势。在申购赎回方面,余额宝流动性极强,随时可用于支付。
(3)银行中间业务方面
互联网金融使得银行支付业务边缘化。支付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原始的业务,其他业务皆由支付业务衍生而出,可见支付业务在银行所有业务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互联网金融正起源于第三方支付,在网络交易中充当银行的角色。截止2013年8月28日,已有250家第三方支付组织得到人行的第三方支付拍照。目前,部分互联网科技企业已涉足水电费代缴、话费代缴等便民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支付规模的快速增长造成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边缘化。
三、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对策
(1)经营理念方面
首先,实现由信贷市场向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并重,由资金融通向资金融通、财务管理与风险管理并重,由融资功能向服务功能的转变。注重客户体验,根据客户金融需求量身定制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其次,加速由“批发银行”向“主体银行”的转变。目前企业脱媒强于居民脱媒,因此拓展中小企业业务和居民金融业务尤为迫切。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金融秩序,从而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是开展业务的核心。再次,加速银行业务转型。大力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投资和中间业务,争取更多的其他金融业务许可证,加快发展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务。最后,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转型的经验,充分把握互联网金融这一契机。
(2)管理制度方面
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日渐普及,该类企业由于跨越不同区域以及不同行业,造成分散型与交叉性的经营风险。该风险特征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提供便捷的、个性化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由商业银行控股或成立集团公司参股非银行金融机构,从而实现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3)战略合作方面
加强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首先,加强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技术合作。商业银行业高度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互联网科技企业一般具有较大的信息技术优势,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与该类企业的技术合作,努力开发适合银行的业务软件。其次,加强客户信息的共享。互联网企业拥有大量的客户信息与交易信息,而商业银行则拥有大中型企业的信息,两者可以实现客户信息的互补。三是,联手打造中小企业线上融资平台、网络融资、P2P托管、理财产品在线销售、供应链在线融资等金融服务。互联网企业一般具备丰富的小微企业信息和小微信贷经验,加上商业银行庞大的资本优势以及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两者联合打造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小微企业作为商业银行未来业务的核心,通过与互联网科技企业联合,可以有效扩大商业银行小微信贷的市场份额与先机。
(4)业务创新方面
资产业务方面。首先,发展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业务。伴随证券市场的发展,券商可以以证券为抵押向客户提供资金,商业银行可借此发展向券商提供融资融券抵押贷款业务。其次,商业银行要加快与互联网科技企业构建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凭借商业银行庞大的资本优势、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以及资金安全保障,可以迅速扩大小微企业融资市场份额。最后,向产业银行、财务管理银行转变。将对产业的了解、研究、预判以及企业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充分融入信贷活动。在零售方面,要实行精准营销策略,针对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提供全方位、个性化、高端化、定制化产品与金融服务,实现管家式服务。
负债业务方面。首先,提升储户活期存款价值和个性化服务。针对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可推出活期理财服务。商业银行要加强与流动性管理好、管理优秀、历史业绩良好的基金公司合作,同时加强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通过活期余额理财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客户的粘性,保持活期存款的“长尾”市场份额。其次,针对金融脱媒造成的存款短期化现象,商业银行要通过金融市场发行金融债券,锁定银行负债期限,以减轻商业银行面临的负债风险。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盘活贷款资产,实现长期资产的短期化,从而实现商业银行负债与资产持续期的有效匹配,消除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中间业务方面。首先,大力发展支付清算业务。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中央登记公司与个人投资者之间的资金汇划。其次,大力拓展企业财务顾问业务、结算业务、业务、担保业务。其次,注重发展理财咨询、资产管理、投行等牌照业务。
四、总结
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资产业务方面表现为银行贷款业务规模的缩减,在负债业务方面表现为分流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同时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被边缘化。面对此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要转变经营理念,加速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加强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打造在线金融服务平台。同时,加大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业务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参考文献:
[1]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04:14-16
[2] 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86-88
[3] 买建国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6,09:41-43
[关键词]绿色信贷;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经营绩效
一、引言
绿色信贷一词起源于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则属于绿色文明的一部分,绿色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相生的文明。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正是因为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环境的危害,使得人类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例如:资源枯竭、生态污染等。绿色信贷被称为可持续金融或环境金融,通过差异化定价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活动,引导资金流向环保产业的一种信贷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利用经济杠杆达到事前治理的目的,与以往的事后治理不同,还有利于摆脱银行业长期存在的“呆账”、“坏账”的现象。
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绿色信贷处在萌芽阶段,为促进银行业发展,2012年2月24日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绿色信贷指引》,从指引以来我国绿色信贷迅速发展,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对2018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新增1.13万亿元,在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的贷款增长中,比例为14.2%,各家商业银行也紧跟国家经济政策改革,通过对绿色信贷的支持,调整信贷结构,减少不良贷款率。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从2013年年末至2020年年末,我国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从5.2万亿元增加至11万亿元。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比重还有上升的趋势。虽然比重逐年增高,但是各大商业银行的标准不一、监管不力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绿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体系的完善之路还任重道远。
三、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影响绿色信贷对银行绿色信贷的调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两高一剩”产业的信贷贷款逐渐减少,环保企业的信贷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削减前景欠佳的企业信用贷款,有利于改善信贷结构,把信用贷款用到绿色环保的企业中去,推进绿色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机构正积极的完善绿色信贷体系,许多银行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编制各自符合本银行的绿色指引,还有些银行推出“绿色四分法”,对于绿色、蓝色企业加大扶持,对于黄色红色企业有计划的退出,这些创新方法的实施不断的完善了银行的信贷结构,推动了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因此,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存进作用,同时也加速了传统企业的优化升级。
(二)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从成本的角度看,成本费用的增加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产生负面的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成本大多来源于商业银行放贷过程中人员成本的增加、审核企业资质费用的增加、对收集放贷企业信息资讯费用的增加等。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的过程中成本也随之增加,使银行的经营效益减少。从生产周期角度看,绿色项目建设周期长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产生负面的影响。一些绿色企业生产周期较长,收益率偏低,一些高耗能的企业收益率很高,银行减少对这些企业的放贷,对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将产生直接影响,使商业银行处于两难抉择的尴尬境地。从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角度看,绿色信贷比重的增加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产生正面的影响。虽然短时间来看,由于前期人员成本的投入、审批项目的成本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可能会减少,但是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创新开展中间业务,改变传统的借贷利差模式,创新金融产品,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使商业银行转型经营模式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例如:2008年兴业银行自愿加入“赤道原则”以来,到目前形成多种与绿色金融相关的金融产品,通过创新的的方式,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因此,绿色信贷的长期发展可以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对商业银行社会声誉的影响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的社会声誉具有正面的影响。我国要求商业银行定期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不仅体现银行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还体现对环保事业的支持。绿色信贷余额是社会责任报告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履行社会责任是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的市场不仅是技术、质量、价格的竞争,还包括社会声誉的竞争,声誉好的企业越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立一席之地。因此,绿色信贷可以提升商业银行的声誉,使银行业对其他金融机构形成模范带头做用,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四、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许多绿色工程建设周期长,收益低。一方面,金融机构对这类绿色项目的支持程度小,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和制度上的引导,还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来提高绿色项目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严格的产业标准,引导市场和企业对于绿色信贷认可,使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执行力得到提高。
(二)商业银行要加快开发绿色信贷产品虽然我国绿色信贷发展速度很快,但绿色信贷余额只占国内全部信用贷款余额的10%左右,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开发新金融产品。首先,如今网络技术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针对个人和企业精准的进行信贷业务,形成新的金融产品;其次,商业银行通过向周长,收益小的绿色产业提供资产证券化、债券等方式的融资,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得到提升;最后,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的创新金融产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升自家银行的竞争力,形成良性竞争。
(三)政府要建立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我国目前的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绿色信贷的奖惩制度。我国政府应加快建立绿色信贷制度奖惩体系,对吸收绿色信贷的商业银行进行奖励政策,对“两高一剩”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实行惩罚措施并降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力度。惩罚和激励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还有利于管控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