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的特点范文

金融危机的特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危机的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危机的特点

第1篇

一、后金融危机关于研究金融业FDI的文献综述

世界经济已经由以实物经济为主转向以非实物经济为主,大量的非实物性质的交易使得金融业出现了广泛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业的FDI突飞猛进,对于金融业的FDI理论与经验研究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金融业造成了重创。金融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首当其冲,显现出下降趋势。金融危机下的金融业的FDI的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金融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

1.金融业的FDI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信息公开对金融业FDI产生积极作用。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下,金融业通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有些学者提出,信息公开化,使得信息成本下降,是驱动金融业不断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信息公开化程度和系统的有效性显得越来越重要。Joel F. Houston(2010)通过对69个国家的2400家银行的研究发现,信息公开程度越高,银行利润就越高,风险相对低,同时还能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有效的监管系统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金融业FDI。Sheng-Hung Chen ,Chien-Chang Liao(2011)对母国和东道国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东道国的银行体系竞争力相对弱时,进入跨国银行的利润水平更高。而且,东道国的有效的监管系统,使得外资银行不断进入。

2.金融业的FDI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业的FDI该如何进一步发展,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金融业的FDI是否对金融危机的爆发有推动作用,这是金融业FDI研究中关注较多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此类研究大多是以跨国银行为主要考察对象的经验研究。

跨国银行对金融危机发生的推动作用。很多研究学者认为,跨国银行近些年的发展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Shin(2011)通过研究欧洲银行,认为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跨国金融业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金融危机对跨国银行的影响。Stefanie Kleimeier(2012)根据跨国银行的存款与贷款的数据研究认为,不同的金融危机形势产生不同的影响。分别对跨国银行的存贷款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系统性的银行危机中,国内的银行存户会把资金撤回,并存入到安全的国外银行。但有些学者提出,金融危机对于新兴市场的冲击相对小,而且并未对金融业进入新兴市场产生严重的影响。Anet Hryckiewicz(2010)认为,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因素对于跨国银行的扩张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

2008-2009年,全球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动荡。伴随着几十年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和贸易崩溃,在经历了2007年源自先进国家市场的严重金融危机后,在全球一体化的条件下,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通过金融、贸易等各个渠道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从发达国家扩散至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传播到实体经济。2009年全球经济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衰退最严重的局面。2008年9月,先进经济体的状况迅速恶化,全球资本总流量收缩,资本倾向于流入那些市场更具流动性、更安全的国家。金融市场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新的特点。

1.危机后金融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2009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直接外资数额下降了65%,而来自主权财富基金的直接外资则增加了15%。这两种基金共占全球直接外资流量的十分之一以上,这一比例高于2000年的不到7%,但却低于2007高峰年的22%。私募股权投资活动在2010年显示出复苏迹象,但是欧洲联盟(欧盟)提议的管制可能会限制将来的交易。2009年,主权财富基金的筹资也由于初级商品价格的下降和贸易顺差的减少而遭受挫折。但是其直接外资活动并未下降,反映出拥有这些基金的新兴经济体较高的增长率。新投资调整了投资方向,其资金逐步投向初级部门、较不易受金融动荡影响的行业以及发展中区域。

2.国际金融业并购规模扩张

2008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总一级资本额为42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9.7%,是2000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总一级资本2.4倍,是1990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总一级资本4.3倍,表明国际金融业的一级资本在不断增加。2008年,全球千家大银行资产总额为9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6.8%,是2000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总资产的2.5倍,是1990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总资产的4.2倍,国际金融业的资产规模有了一定提高,显示了跨国银行资产规模具有集中化趋势。

3.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新兴发展中国家

在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的新兴市场国家,如墨西哥、韩国等针对此次金融危机采取了相关的投资战略调整、健全监管系统和促进产业升级,吸引了以发达国家为主的金融业的FDI。如:美国开始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以利润再投资为主、多样性投资方式并存的格局。

4.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金融业FDI呈上升趋势

2007年,中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只有16.7亿美元,而到2008年和2009年,则分别达到140.5和87.3亿美元。其中以海外并购为主。根据不完全的统计,中国金融业海外并购从2006年开始就明显上升,当年海外并购金额达到12.6亿美元,而2007年则更是达到了历史性的149.54亿美元。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金融业FDI呈现发展趋势。

三、对中国的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

1.合理制定中国金融业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

中国金融业应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合理制定与调整中国金融业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应注重外延式的发展战略,审慎发展海外业务,准确把握国际金融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积极扩大消费信贷业务增长,发展零售业务与中间业务,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注重服务管理精细化与专业化,通过创新思维和服务质量,尤其是打造银行品牌和发挥其竞争优势,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2.鼓励中国金融企业积极拓展海外投资

政府应当为金融企业提供海外投资的指引与保护、提供对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评测及建立境外投资风险的预警机制。在实施“走出去”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政府还要规划和细化金融企业海外投资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由此来促使金融企业的海外投资能健康、有序发展。

3.采取更为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方式

要对各大金融机构的聘任制度和任期进行改革,以适应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和竞争的需要。金融企业在实施海外投资战略过程中,还需苦练内功,这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引进与培养人才等方面。由此,为金融企业拓展海外投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机构;重组并购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7-0024-02

一、引言

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会伴随大量的金融机构重组并购事件发生。本文考察了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机构重组并购事件,发现在金融危机中发生的金融机构重组并购有其内在的特点。分析和研究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重组并购的特点,对于我们发现危机中蕴含的机遇以及正确认识危机中并购重组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重组并购的主要特点

(一)金融危机中的并购以问题金融机构的重组为主

金融危机发生时,市场总体估值水平通常会大幅下降,这不利于资产的出售,所以金融机构一般不会选择在金融危机中出让股权。金融危机中要出售或处于要被重组地步的金融机构一般都是陷入困境的问题金融机构,有的甚至处于破产边缘。进行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吸纳新资金偿还债务以摆脱困境。[1]

20世纪90年代的两次金融危机后,拉美和东南亚地区金融机构的资产分别大幅贬值,急需资金支持,欧美许多金融机构纷纷趁机在拉美和东南亚地区开展跨国并购业务,取得当地金融业的经营权。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后,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亚银行收购了墨西哥普罗布尔萨商业银行70%的资产;随后,其他外国银行也并购了墨西哥一些银行。1998年初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发展银行出资1.53亿美元购买了泰达努银行(Thai Danu)50.27%的股权;英国标准渣打银行出资3.088亿美元购入泰国第十二大银行拿卡森银行(Nakornthon bank)75%的股份;1999年4月28日,渣打银行注资约9500万英镑收购泰国那利银行,获得了68%的普通股权,并取得控制权;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还收购了曼谷投资公司;美国花旗银行收购了泰国的大城银行。[2]2008年金融危机中,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富国银行收购美联银行,英国劳埃德银行(Lloyds TSB)收购英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哈里发克斯银行(HBOS)以及富通集团的重组也都是由于被收购机构陷入困境造成的,有的甚至已经处于破产边缘。

(二)政府在金融危机的并购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三次危机中并购重组活动的考察,可以发现政府在促进金融危机的并购重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放松限制,对境外投资者开放本国市场。例如,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之前,拉美各国严格控制外资的介入。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拉美国家的金融业逐步对外资开放,金融业并购重组开始活跃,到亚洲金融危机前,已有55家银行实行了合并或兼并。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逐步放松限制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外资购买金融机构部分或全部的股份;泰国1997年10月起将限制外国投资者拥有银行业股份的比例从25%提高到50%以上,允许外国投资者购买全国91家金融机构和15家商业银行一半以上的股份;印度尼西亚也取消了外国股份不能在本国银行业超过49%的限制;菲律宾1998年2月通过法律,允许外国金融机构拥有的股份从40%增加到60%。

二是帮助金融机构完成重组并购。比如为收购方在税收、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有时候政府甚至还会亲自参与到并购重组中,1998年金融危机中的韩国政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8年12月31日韩国政府与美国新桥资本公司达成协议,新桥公司牵头的国际财团将购买韩国第一银行29.8%的股份;1999年10月25日,美国新桥投资有限公司与韩国政府就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签订协议,购入该行51%的股权,韩国政府持有49%的股权。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大力推动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开展重组,倡导地方性银行并购计划。在这次危机中,包括美国在内的部分发达国家政府还出资持有问题金融机构的股权以避免其陷入破产境地,典型案例是美国国际集团和富通集团的国有化。[3]

(三)换股、零成本收购等非现金收购较多

金融危机中,金融业并购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股权交换、零成本收购等非现金或低现金的收购方式完成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金融危机中获得并购融资的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二是由于被收购方受危机影响背负大量债务或者不良资产,收购完成后可能需要大量现金去偿还债务或不良资产损失等。[4]2007年由苏格兰皇家银行(RBS)、西班牙国际银行(SBP)和富通银行(FORB)组成的财团以711亿欧元(956亿美元)的天价击败竞争对手巴克莱银行,成功收购了荷兰银行,欧洲银行财团的收购方案中股份支付的比例相当高。2009年初,富通集团与比利时政府达成的重组计划也是以换股的方式实现。

三、对我国金融机构开展海外并购重组活动的启示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受到了较大冲击,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受影响相对较小。加上在上一轮全球经济增长周期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业的实力得到了一定提升。因此,本次危机给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海外扩张带来了一定的机遇。[5]同时,危机中开展的并购重组面临的风险也较非危机时期要高。我国金融机构应当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变化,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尽可能地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开展并购活动以壮大自身实力。

(一)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机构开展海外并购带来机遇

一是国家和地区间的市场壁垒、隐有所减少。当危机发生时,受损严重的国家急需资金来弥补损失和偿还债务。因此,为吸引资金度过危机,受损国家通常对外部投资的限制会有所放松,从而有机会达成在繁荣时期几乎没有可能的并购交易。

二是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资产估值水平相对较低,可以降低收购成本。本次危机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危机爆发后大量金融机构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去杠杆化过程,使得资产的估值回到了合理的水平上。这个估值回归的过程一方面将孕育出一些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对于意图扩张业务的金融机构,这个去杠杆化的过程也将为其创造一个低成本并购扩张的机遇。

(二)危机中开展并购重组须克服更大挑战

在机遇面前,更大的是挑战。对于本次金融危机中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开展并购活动面临的挑战,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看。

外部的挑战主要是危机中将面临更高的风险。金融危机时期开展并购要比非金融危机时期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形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将更为显著,因此面临的风险也更高,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收购目标的不确定性等。例如,金融危机是否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政府可能会对并购交易进行某种干预,或由于一些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影响收购;收购的目标是否还有信息不对称的地方等等都需要进行慎重抉择。

内部的挑战主要是对于自身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发达国家金融业遭受重创,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的在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普遍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存在差距。在金融危机中实施并购的金融机构必须对自身实力有足够的信心。收购方需要拥有良好的融资能力,强大的财务实力和高超的管理能力等。因为危机中发生的并购通常需要收购方向被收购方注入资金偿还债务以盘活资产,同时要对被收购方进行重组,并要在短时间内与自身有效整合,以达到并购目的。

(三)我国金融机构应抓住时机,审慎灵活地开展并购

我国金融机构应当密切关注金融危机的进展,加快自身调整,结合需求慎重选择并购对象,抓住时机、果断出手。在时机选择方面,可以考虑在危机全面爆发以后以及恢复阶段加大海外并购的力度;在目标选择方面,根据我国金融机构现阶段的经营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可以重点考虑目标市场的中小型机构,并力争取得控股权。

参考文献:

[1]王双平.九十年代全球银行并购热潮缘起及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10).

[2][4]曹军.银行并购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第3篇

>> 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法教学的新特点 国际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格局 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动新特点及其影响 试析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 从金融危机看国际货币体系 后金融危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及启示 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从深圳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企业突围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当代青年对《资本论》的热捧 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从美国的“蛇皮战略”看金融危机实质 从金融危机看风险的传染与转化 从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的运用 从信用角度看金融危机 从虚拟经济看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和趋势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王琛:《金融危机提速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进程》(2008-11-17)

[5]孙洪波:《国际金融危机对西半球国际格局潜在影响》社科院网站

[6]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

[10]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1]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2]李兴:《危机与国际格局》,《中国财经报》2009年7月10日。

[13]方祥生:《重回“十字路口”的国际格局》,《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4日。

[14]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http:///world/2008-12/24/content_10552177.htm

[15]参见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

[16]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

[17]引自佐佐木优:《伊拉克战后美国力量的前景―五位著名专家的美国政治理想》,日〈世界周报〉2003年5月20日;

[18]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美国《外交》双月刊1999年3―4月号。亨廷顿:《正在形成的另一种世界秩序》,泰国《曼谷邮报》2001年1月28日。

[19]转引自赖斯:《多极世界不能促进和平》,赖斯在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讲话稿,2003年6月26日。

[20]钱文荣等:《专家点评:调整震荡凸显全球多极化趋势》http:///world/2008-12/25/content_10555318.htm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5(C)-0054-01

引言: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析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积累和人才储备。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人力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协调能力、亲和能力、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一般说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企业实力有限、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理想,管理水平不高,往往成为企业核心部门,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工作成为广大企业的发展瓶颈,人才发展和管理战略将直接影响企业业绩好坏,进而将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

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员工数量较少、各类资产拥有量小,这些特征使得大部分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都不够。基本属于人治管理和经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随着市场波动,最先受影响的就是这些没有任何风险承担能力的企业。市场变动是不可控的,但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和提升,却是经营者必须应对并可以主动改进的方向。

2、人力资源管理复杂性

我国企业数量庞大,行业分布极广,地域性特征显著。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从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高科技技术产业,从而使其人力资源管理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企业营销队伍的流动性较大更是加剧了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的局限下,不同员工的资历、接受培训的时限和机会有显著的差异,由此共同构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复杂性。

3、人力资源规划的多样性

通过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及估计,而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内容进行整体性计划。这样才能降低因企业人员频繁流动、岗位多样化而造成的不确定性。职位编制是确保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道防线,必须适合企业的需要,以确保企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和用人政策相适用。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在职位编制中要考虑到这种特殊性,加大其灵活性。同时,对如何配备相关的人才和提供相关的培训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企业所需要的人员层次差别很大,因此,制定详细的人员配备规划和管理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企业还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留住有价值的员工。

4、绩效评价系统的持续更新性

企业包含着不同层次的人员,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更为复杂些。在绩效评价系统中,就是需要不断地对绩效考核和管理系统进行持续的更新,来保证员工的公平和效率。由于基层员工素质相对较低,如果绩效考评和管理不完备或者有失偏颇,就有可能招致员工的抱怨甚至给企业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时,因为绩效评价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就无法对多层次员工的行为采取有效的监督。针对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层次员的特点等,所制定的考评方案也应该有所不同。另外考核应定时定期进行,并且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制定相关的绩效改进计划,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成长。

5、薪酬体系的灵活多变性

如今很流行采用会员制的营销模式,通过吸纳会员来保持顾客的忠诚度。营销方式的增多,使合理确定处在不同营销模式中的企业员工的薪酬成了新的课题。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使用合理就会使员工工作热情升高,忠诚度增强,反之就会人才流失、企业利润下滑等。新的营销方式的出现,对薪酬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企业比重最大的基层销售人员的报酬设计,成为了企业留住员工的重要法宝。合理的薪酬体系应能实现内外均衡且具有一定的灵活度。

6、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运用性

现代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当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以促使企业快速、高效发展。企业要着力建立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和建立计算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实现网络化,这应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大特色。总之,企业要对人力资源状况有全面的把握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内外兼修”才可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结语:正确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内涵。面对金融危机,企业不仅需要从业务模式上进行反思,更需要从管理模式上进行反思,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在危机风暴过去之后的快速崛起提供强劲持续发展的管理平台支持,是所有企业在金融危机仍在肆虐的今天,需要思考并找到答案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迁安市锦江饭店

参考文献

第5篇

宋宏:谢主任,你好!在论坛上听你发表关于广东在产业转移方面的经验总结和你的研究观点,感到深有启示。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多元化的过程当中,产业的转移和承接转移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应该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你知道,当下中西部地区许多省区纷纷提出承接东部和海外产业转移的战略谋划,国务院今年批准安徽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即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可见国家也在倡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广东是中国率先开放、最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东部省区之一,所以我们很希望更多了解广东的经验,还想学习你的研究观点。

谢鹏飞:不客气,我们互相交流吧。应该说,承接产业转移对广东人来说是体会非常深刻的一个题目。广东原本是一个农业省,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和承接境外产业转移的省区,从而实现了从一个农业省到工业省的跨越,又到经济大省的跨越。同时,广东又是最早在中国推动产业向外转移的省区,这种向外转移的目的,也是在于谋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再一次的重新跨越。

宋宏:广东30年来发展的轨迹表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实现广东经济跨越的成功之道。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学界有许多学者认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将伴随着新一轮产业转移。那么,与20多年前广东承接的产业转移相比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有什么趋势和特点呢?承接产业转移如果不知道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点,那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谢鹏飞:你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么我就简要讲一下自己对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特征的认识。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后发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最佳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经历过三次大转变,第一轮从上世纪的40年代到50年代,主要是美国的产业向外转移。第二轮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延续至8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转移。第一轮的产业转移大概持续了20年,第二轮转移也持续15年多,第三轮转移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本次金融危机这段时间,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承接和发展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这也有20年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益最大的也就是率先开放,主动承接了第三轮国际产业转移,所以广东能够从纯粹的农业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最后加快或者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大省。究其原因,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得益于那轮的产业转移。现在开始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我个人认为现在有一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第一,产业转移呈现梯度转移的特征,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开始逐步扩展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层次越来越高,而且是国际和国内的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转移。在转移的产业门类上,传统加工制造业的转移正在持续地减少,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不断增多。在产业转移的形态上,直接投资方式的转移持续减少,项目外包方式的转移不断增多。比如说现在国际外包市场,到2001年是1500亿美元,而到2008年国际外包已经扩展到5850亿美元,估计未来5到10年,国际外包市场,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到40%的速度递增,服务外包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从长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特别是这次新一轮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这是第一个启示和特点。

第二,转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这一轮的产业转移已经突破了过去把整个产业向国外转移的方式,而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和多个国家共同承接已经成为重要的模式,而且跨国公司的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

第三,产业转移的周期不断缩短,国际产业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延伸。一般来说,最初的产业转移只是发达国家适应比较优势变化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业的结果。就是说,发达国家过去主要是向低产业梯度的国家转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国际产业竞争的激烈化,各国往往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抢夺市场先机,纷纷在目标市场国生产,其跨国转移的原因不再仅限于向外转移不具有优势的落后产业,而是把先进产业包括高端服务业也同时转移到低产业梯度国家和地区,这就使得产业转移的周期大大缩短。随着周期的缩短,国际产业分工也就从过去产业之间的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延伸,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延伸。这也是这轮产业转移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四,区域内产业转移成为新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得到加速发展,从而推动了区域内的产业转移,这就成为了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之一。随着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步伐的加快,区域内的贸易和要素自由地流动,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区域内部化必将成为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

以上说的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反观国内,实际上国内的产业转移也有些新的特征。第一,产业转移的范围在逐渐扩大,速度也在加快。第二,产业转移的内部化趋势明显,比如说广东、江苏等省纷纷推荐省内发达地区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第三个特征,转移行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东南沿海地区向外转移的主要是对资源、能源依赖性较强的上游产品。第四,转移方式日益多元化,出现了主业带动型转移、执行式转移、资源利用型转移或者市场扩展性转移等等多种模式,产业的整体搬迁和抱团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这是我认识到的新一轮的国际国内新的产业转移的特点。那么中西部地区要承接产业转移,确实要根据新的趋势和特点来谋划自己如何承接。

宋宏:我们注意到,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广东提出了“双转移战略”,一方面转移出去部分产业,另一方面承接新转移进来的高端产业,广东有学者称之为“腾笼换鸟”。显然,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广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新战略。那么,广东为什么要提出和实施“双转移战略”,这种“双转移”模式对中西部地区有没有规律性或者是经验性的借鉴意义呢?

谢鹏飞:广东提出和实施“双转移战略”后,就有不少人发出一个提问:“广东的产业转移是被动呢还是主动呢?”实际上,这里既有主动的因素,也有被动的因素,实际上被逼迫转移的因素更大。广东改革开放30年间,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成就了广东30年的辉煌,但是30年走下来以后,特别是经过这次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广东深深地感觉到或者是深切地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困境在哪?实际上就是三个难以为继。第一,长期高度依赖外国市场,这种战略路子,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形势面前难以为继。第二,广东是最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但是它的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所以在30年后的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技术革新和新技术革命的激烈国际竞争中,这些产业发展难以为继。第三,长期依靠高消耗、高排放这种增长模式,在受到资源、能源、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刚性约束情况下,这种模式难以为继。所以,实际上广东由于三个难以为继,逼迫着广东转变发展方式,不是要转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快转的问题。同样,广东的产业也不是要转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快转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金融危机刚起来的时候,广东当时就提出“保增长,但绝不保落后生产力”的原因。对广东这个战略和策略,有些媒体还炒了一阵,说广东跟国务院“对着干”。这是曲解和误解。

事实上,广东的产业转移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广东最早提出产业转移是2004年,正式出台文件是2005年,只是广东最早的产业转移的文件就叫产业转移飞地、工业飞地、工业园区飞地。珠三角地区已经没有土地可用,所以到那些欠发达地区要一块地,共建产业园区就叫工业飞地,正式推动从2005年就开始了。后来广东就提出了产业转移,同时还要推动劳动力的转移,即农村人口向新城镇转移以实现城市化,这是广东“双转移”的另一层含义。在应对金融危机中,2008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推进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和八个文件,为珠江三角洲的升级提供了空间,也为粤东、粤北地区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提升了自身的产业结构水平。通过双向的互动,奠定了广东目前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框架。

从实施的初步效果来看,随着广东双转移的推动,出现了三大现象。第一个是产业转移有序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了比较积极的成效。广东这几年全力推进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强化珠三角以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协作,促进上下游的错位发展,逐步形成了互利共盈的产业协作体系。格局大概是这样,装备制造和配套产业开始向珠三角地区和山区梯度转移,石化、钢铁、船舶工业向沿海地区转移,珠三角地区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抢占高端产业发展高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东西北地区的特色经济快速发展,新的产业集群迅速形成,产业集聚也显出成效。劳动力的机能素质和区域配制也明显优化,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总量和结构得到了改善,2009年广东省级的产业转移园区实现的产值将近一千多亿元,同比增长了17%,这是一个效果。第二个是加强规划引导和园区合作共建,区域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产业转移涉及全省,政府是很重视、很注意的,主要是以规划来引导,而且要认真考虑到布局的合理性。现在广东全省认定了省级产业园区34个,也就是说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至少建有一个省级的产业转移园区,去年到今年省级产业园区开发面积超过了16万平方米,入园的项目超过了2000多个,主导产业的进驻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多数主导产业的投资额税收额占比都超过了50%,广东这几年用400个亿来扶持推动全省的产业转移。第三个是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探索农村劳动力落户城镇的新模式。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建立普惠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广东从2008年开始,每年省财政拿出10个亿,按照每人1400元到1800元的标准免费培训,大概要拿100个亿左右,持续地进行劳动力培训。2009年广东全省免费培训的劳动力超过82万人,转移就业的达到128万人。到2009年底,全省的人才总数达到1240万人,同比增长了17.7%,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吸纳了劳动力39万多人,本地劳动力26万多人,占68%。现在广东也在改革户籍制度,农民工转移出来按照积分方式来加快本地和外来农民工入户城镇。广东大力度地推动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条路还很长,还要继续走下去。但是,必须这样做,否则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被淘汰。

宋宏: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趋势下,应该说是处于梯次发展和产业梯次转移的格局中,承接产业转移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并且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必需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我想再探讨一个问题:从广东的经验来看,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当注意哪些环节,采用哪些策略?对此你有何建议呢?

谢鹏飞: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我没有深入调研,所以我的看法不一定有针对性。但是从宏观层面或者从广东的实践来看,中西部地区真正要更好地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确实有几个方面是要注意的。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共识,这样才能真抓实干。解放思想这一条我不想讲太多的理论,但是解放思想非常关键。就广东的经验看,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一路都是伴随着思想解放走过来的,“双转移”也是在思想解放大讨论当中,大家得出的一个成果。可以说,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扩大改革开放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在区域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当中发展,只有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也才能承接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毕竟现在达到产业转移这个阶段,相对来讲,和产业承接地区的理念是不太一样的,你如果不真正的解放思想,就很难真正有效对接。

第二,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产业转移的吸引力。目前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位分工格局,已经成为国家的政策取向和重要战略。这里要看到,承接方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的要素优势,究竟能不能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关键还取决于承接地、承接方的体制机制的优势,特别是法制和承接环境的优势或者是软成本的优势,所以我认为应该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要有这个思想和理念,就是以提高环境竞争力来增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这些年来在政府软环境方面我们都是说政府机构改革,实际上我认为应该是政府职能改革,而不是机构改革。我们多年来的机构改革换汤不换药,合了又拆,拆了又合,都是围绕着机构改革。实际上,应该是以政府职能改革做文章,关键是政府职能合理化和行政法制化,所以政府的职能改革非常重要,这是软环境的重要方面。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基础支撑,来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具有配套的能力已经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产业配套能力越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就越大。所以我觉得,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承接得好,关键要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在自己的基础工作中一定要突出增强产业的配套能力。当然,配套能力包括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土地和资金的保障需求,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转移,产业转移在国内外上市等等。广东的外向型经济之所以发展那么迅速,跟广东具有健全的口岸体系是分不开的,深圳一个市就拥有12个一类口岸,5个二类口岸。比如,中西部地区承接了沿海的出口加工制造产业,就需要进一步健全海关等涉外机构,加快完善口岸服务体系的步伐,积极推进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海关合作,可以搭建属地申报、口岸应收的区域快速的通关平台。

第四,加快城市群和工业园区的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首先,城市群的建设对接纳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城市群的功能健全完整,为产业服务的条件完善,也是转移进入产业的市场。其次,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中西部地区要想承接好产业转移,必须强力推进园区建设,通过打造产业承接的平台,通过园区来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我提个建议,现有的产业专业园区当然要把它建设好、规划好,同时还可以支持一些园区跟沿海各省区的园区合作,共建园区。深圳现在就跟内地的省份合作建立园区,采取税收分成、利益均沾的办法。这些新的方式应该多加探索多加实践。

第五,创新产业转移的承接模式,增强抢抓机遇的能力。这里主要的关键在于主动性,主动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关键是你怎么做?只要你主动作用,只要你积极出动,都可以承接到产业转移。我认为,这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如果是10年的话,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四年了,剩下的时间不算多了。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中西部地区需要争分夺秒、主动作为,以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招商模式,才能获得机遇。中西部地区目前这轮承接产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盲目地引进顶尖级的技术。我不是说不能搞高科技,我说的是不要盲目地引进顶尖级的技术或者产业,因为顶尖级的技术或者产业引进来要跟当地产业有一定的关联度,如果没有关联度,想引进也难,引进来了也没有意义。中西部地区许多地方在目前来看仍然是速度型增长阶段,当一个地区处在速度型增长阶段时,根本要求还是量的扩张,所以承接的产业一定要跟当地产业有密切的关联,一定要从自己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保护;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正经历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并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感受到这股寒流。全球经济危机常常与贸易保护主义如影随形。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刺激内需、降低外贸依存度来保护本国经济的独立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实体经济迅速萎缩,失业率普遍急剧上升。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安定和政局稳定,为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国内就业压力,各国纷纷出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一、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就贸易保护的形式而言,贸易保护已经由提高关税、限制配额等传统的贸易壁垒扩大到了绿色壁垒、 技术壁垒、反倾销及反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更大范围,发达国家更趁机找到了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借口,贸易保护的领域和贸易保护的手段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一)经济刺激方案中隐含贸易保护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纷纷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期止住世界经济下滑势头。但在各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中,贸易保护主义隐含其中,一些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显性或隐性的贸易保护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迹象明显。如,强制购买本国产品、引导政府采购向国内企业倾斜、对进口产品差别对待等。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年初美国通过的刺激方案中所包含的大量购买美国货的条款,规定获得刺激方案资金支持的任何基础设施项目,其使用的钢铁产品必须为美国生产,除非联邦政府认定购买美国钢铁产品成本过高,会损害公众利益。

(二)利用WTO允许使用例外条款进行贸易保护

一直以来,WTO规则存在着广泛的灰色地带,如保护幼稚产业条款、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保障措施协议等。这些规定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助长了一些国家采取或明或暗的贸易保护手段,使贸易保护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中国密集地遭受来自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或长或短,或合规或不合规的“两反一保”调查,就是一个有力佐证。

另一方面,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赋予各成员在其他成员违反WTO协定或其利益受到减损时采取报复的权利,这一权利已经成为保证各成员遵守其在WTO协定中义务的基础。然而,WTO的这个运行规则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强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传染性。以这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浪潮为例,继欧盟和加拿大等警告美国其“购买美国货”条款可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后,美国开始考虑对意大利饮用水和法国奶酪征收报复性关税,以报复欧盟对美国鸡肉和牛肉实施的进口限令。欧盟也开始收紧自己的贸易规则,例如重新为牛奶出口提供补贴,指控中国产螺丝和螺母以低于成本价在欧洲倾销。

(三)由传统贸易壁垒向更广泛的形式转变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利益分配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代价,所以发达国家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频繁地应用的同时,利用自身在环保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制定更高的环保、技术、商品和劳工标准,从而形成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蓝色壁垒等花样繁多的贸易壁垒,以削弱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的竞争优势,使得贸易保护范围更加广泛、全面。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1月份WTO主要成员共向WTO通报了248项技术性贸易措施,2月份通报了193项技术性贸易措施,比1月份减少27% ,3月份WTO主要成员共向WTO通报了259项技术性贸易措施,比2月份增加 34.2%。

(四)从商品贸易领域向劳动力雇佣和金融领域扩展

法国最潮要求政府给予本国国民福利;英国掀起排外抗议工潮,国民高举“把英国的工作留给英国人”以及政府施压银行应优先考虑本国客户;美国参议院通过议案,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招聘时,首先考虑美国国籍的申请者,而外国雇员不得超过总员工的15%。在金融领域也出现了保护主义的倾向,一些国家为了帮助国内银行应对危机,从新兴市场中把资本抽离。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和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告诉我们,贸易保护主义是一剂“毒药”,而发展自由贸易,通过竞争发挥各自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并使贸易的各个参与方都获利。然而,当真正面对危机时,各国往往会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使自身置身于危机之外或阻断危机传染到本国或将危机转嫁给别国。事实上,一旦一国开始实施贸易保护之后,其结果必然是贸易战,而贸易保护都将形成各国的纳什均衡,陷入“囚徒困境”。

而这种无效率的局面是无法通过一个国家的政策改变来改进的。即所谓的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的对决,所有个人理性的结局未必是集体最优化的选择。这个时候就要采取贸易协议合作的方式来推动两国的自由贸易,实现有效率的均衡。在每次金融危机来临之际,一国对国内投资和贸易采取保护,在短时间内和表面上可以看到政策的效果,并且可以缓解国内失业和国际收支失衡,但这种贸易保护的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必然导致两败俱伤,也最终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对整个国际贸易体系来说是集体行动的失败。

(二)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金融危机下,各国政府为贸易保护主义大开绿灯,原有的贸易秩序被打破,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面临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加,在贸易保护的压力下,贸易摩擦的范围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扩展,从家电、纺织服装等转向新兴的钢铁、汽车、通讯设备、化工等产业。2009年4月,美国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启动特保调查、对油井管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金额巨大,引起中国政府及产业界的高度关注。有数据显示,中国是遭遇反补贴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目前三分之一的反倾销案件都是针对中国,全球对华补贴调查仍在增加,技术、劳工、环境等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此起彼伏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使我国许多拳头产品被逐出进口国市场,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金融危机下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略选择

(一)推进自主创新,凸显企业竞争优势

许多贸易壁垒都是针对我国出口商品档次不高、技术水平低而提出的。政府应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引导和激励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对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增强国内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同时,通过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建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

(二)加大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力度,增强产业竞争力

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改善贸易环境,适时的调整出口退税比例,加大产业调整的引导力度,淘汰落后产业,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给予金融支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难关。

(三)积极扩大内需,转出口为内销

当前形势下,主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扩大内需尤为重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助于改变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格局,在出口困难的条件下,扩大国内消费,可以降低出口依存度,缓解外需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同时,增加消费,降低储蓄,将有助于缩小贸易缺口,削减贸易顺差,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四)充分利用WTO规则,积极应对

为应对金融危机,企业应深入了解WTO规则和贸易救济调查知识,利用法律进行自保和应对。企业是应对贸易摩擦的主力军,要组织行业协会壮大力量。针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和诉讼,要积极应对,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同时寻求更多的法律援助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参与。

(五)加强国际间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

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国际间的合作是战胜危机的有效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危机。目前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可能减缓,中国应积极努力,联合世界各国恢复多哈谈判,改进多边贸易规则,主动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国际经贸合作,从而为中国和世界经济早日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杨一萍.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造”遭遇贸易壁垒的反思[J].山东纺织经济,2009,(6).

[2]宋林飞.当前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与应对[J].对外经贸实务,2009,(5).

[3]戴海珊.金融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原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0).

[4]陈贻伟. 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特区经济,2009,(10).

[5]陈爱蓓. 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应对[J].现代经济探讨,2009,(11).

[6]阚风平.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经济复苏的影响[J].经济纵横,2009,(11).

[7]张圆媛.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经济师,2009,(12).

[8]张李倩.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1).

[9]杨柳.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我国应对策略[J].2009,(12).

[10]郭炳南,邓小清.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与中国的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9,(11).

[11]陈柳钦.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思考[J].价格与市场,2009,(12).

第7篇

监管目标更实际 目的更明确

经过数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人们逐渐认识到,无论风险控制水平有多高,总会有剩余风险(Residual risk)。正如巴塞尔委员会所指出的:“监管本身不能也不应该绝对保证不出现银行倒闭”。因此,金融监管的目标不是保证每家银行都生存下来,而是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监管机构需要持续监测金融体系的稳健程度、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和金融信息的充分程度以及各金融机构遵守审慎规定的情况。另一方面,凯恩的管制辩证法也指出,金融监管不是静态行为,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金融监管制度的设计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而相应改变。因此,金融监管应在风险平衡的基础上鼓励创新,监管的目标是控制风险,而不是为了单纯地维护现有管制政策。否则,要么以延迟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发展为代价,要么以牺牲金融稳定为代价。

制度安排更加注重“激励相容”

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求收益最大化,而金融监管的目标是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为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监管者的目标与监管对象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而且,监管效果必须通过监管对象的行为表现出来。因而,审慎监管是建立在尊重金融机构自基础上的一种规范性的品质管理,不仅仅从外部力量介入的角度来考虑有效的金融监管策略,更应注重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的内部激励相容的方面来探索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自觉、主动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合适的监管制度应该能够激励被监管者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首先,各国在强调金融法规监管的同时,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严格自律。自律监管虽然不是借助于政府的强制力量实行的,但是参加自律组织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信誉的象征,这会促使参加者自觉遵守“行规”以维护在同业中的良好形象,并且,众多参加者还可以互相监督。如果各个金融机构都遵守自律规则,则全部金融机构都能做到稳健经营,金融监管的目的就达到了。其次,在强调外部控制的同时,更加重视金融机构自身积极作用的发挥。高效率的监管是建立在被监管对象健全的内部控制基础之上的,90年代的几次危机表明,缺乏足够的内部控制是导致银行倒闭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巴塞尔委员会特别强调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1997年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专门要求银行监管者务必确定银行是否具备与其业务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1998年又了《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第一次为监管者提供了可遵循的实用框架。各国监管当局开始采取多种形式鼓励金融机构针对自身状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检查发现其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另外,各国监管当局也开始更多地借鉴金融机构内部开发和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控制风险的新技术。1995年,巴塞尔委员会文件,同意具备条件的银行采取以内部模型为基础计算市场风险的资本金要求,并具体介绍了VAR(风险估值法)模型及其用于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合理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经济学家Kupiec和O'brien同时提出了“事先承诺”(Pre-commitment)监管方案,这种监管方法一方面可以使监管机构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果而不是在过程中,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自身监管的能动性,提高监管效率。

注重市场纪律的作用 强化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

市场在所有时间和所有地点监督所有机构,从不间断,监管效果最佳,所以各国日益强调市场约束。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实施、2001年《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以及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使金融监管中的市场约束受到高度重视。各国监管当局正采取各种方法将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如加强市场信息披露、发行次级债券、借助信用评级加强监管等等。

这些措施旨在鼓励或强迫金融机构及时、准确、全面、公开地向公众披露信息,在信息可得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市场参与者以自由选择行为来发挥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也即通过市场经济力量本身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约束,这是金融自由化下金融监管的精髓。

明确监管者责任 加强监管当局的治理

金融监管者的监管行为涉及多方利益当事人,既包括企业股东、高层管理者和员工,也包括政府、存款人和社会公众,因此,金融监管当局的治理至关重要。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了两份关于监管治理的研究报告,其中较早的一份是Marc Quintyn和Michael W.Taylor所作的《监管的独立性和金融稳定》;随后的一份是Udaibir S.Das和Marc Quintyn所作的《危机防范和危机管理:监管治理的角色》。第一份报告指出,恰当的监管独立性是保持金融稳定的必要条件,它通过屏障对监管过程和行为的政治干预和监管浮获促进监管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监管的独立性只有与互补的、适度的尽职尽责安排相结合,才能带来有效的监管以及市场行为和市场竞争的改善。后一份报告在前述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良好监管治理的4条标准:监管机构的独立性(Independence)、负责和尽职性(Accountability)、透明性(Transparency)、监管人员的正直、诚实品质(Integrity)。同时,两份报告都提到了实施良好的监管治理需要的一些前提条件。但是,报告只是给出了一个构建良好治理的原则以及需要考虑的内容和方面,并没有给出一个最优的监管治理模式,可以说,同金融监管模式一样,并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于各国、金融业各部门的最优监管治理模式。

注重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第8篇

记者:请问根据两位嘉宾的亲身经历,你们眼中温州的小微企业生存状态是怎样的?金融改革是否改善了它们的处境?

【周德文】:我本身就在温州工作,对温州的情况比较了解。目前的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许多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陷入困境,导致个体的老板“跑路”、甚至自杀现象的出现。这跟我们现在金融体系不能更好的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很大关系。

【曾刚】:我曾经到过温州,也到过很多和温州类似的和有差异的地方。我在想,对于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温州,其实到处都存在。在我看来,从目前我们的感受来讲,无论这里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状况,还是它资金需求的满足形态,温州其实还算是不错的。为什么?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因为温州是一个发展程度很高,并且有大量财富积累的地方,所以,它的资金供给本身是比较充裕的。再加上政策上的支持,温州本地的金融机构数量不少,过去一段时间给他们政策,包括小贷通等这种机构发展了很多,而且还有外来资金的进入,正因为它作为一个试点,所以吸附了很多外地的资金。在我看来,温州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我们抛开它实际的实体经济那块,那个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问题。单单说它资金获取程度,可能远远好过其他地方。我倒是觉得,因为我走过很多的地方,不仅仅温州,总体来讲,温州的小微企业生存状况,从资金可得性的角度来讲,在国内很多地方是不错的,而且过去一段时间,借金融改革的东风,他们的资金状况可能还会有所改善。温州的很多问题可能还不在于它的资金可获得状况,现在有很多争议认为他们有一部分企业拿到钱之后可能并没有从事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是用作了一些金融投机或者其他的行业,这个时候,可能集聚了一些风险,这些风险是需要化解的,这些是它的问题,而不是从它的资金可得性的角度来讲。金融改革如果单单从改善企业资金供给的角度来讲,我觉得目前还是很明显的,整体来讲,它的条件还是不错。

记者:国家为何要开展金融改革试点?温州为何被选择为第一家试点?

【曾刚】:金融改革试点是去年提出来的,有几个大的背景。一个大的背景就是确实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过去一些年也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去年有一些改革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也进入到一个瓶颈的阶段。这个瓶颈阶段产生很多问题,大家知道从2010年到2011年之后,整个金融体制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所谓失衡现象,银行体系好像看起来钱很多,但是很多中小企业拿不到钱,而且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民间融资比较发达,同时价格又高企,也有很多的风险。所以,这两个背景就正好重叠在一起,一个是我们金融改革经过多年的改革进入一个阶段需要通过这个改革提升它整体的运行效率,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合理程度;另一方面,正好一个问题出现了,我想大家都知道,当时民间金融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很多人看来收益很高,同事也伴随着风险。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我想在那个时候,对于改革的呼声就出来了,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情况,大家呼吁通过改革能够改善供求失衡的状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整体金融结构的优化,一个大的背景和小的背景在一起了。选择温州,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民间融资,体外的民间融资利率高企,引起了很多关注,也有一些问题。温州很显然是具有代表性的,在浙江有代表性,所以,把它选择一个对象,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促进我们民间金融的规范化,作为我们整体金融改革的一个试点,我想温州正是二者结合在一起的。从这个背景上来讲,我觉得它有它的必然性。但是它也有它的侧重点,因为它是在那个时间上,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大家对民间金融的关注,所以在温州金融改革试点里面,我们很多强调放松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转制,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等等,后来像前海这些其他地方,推动人民币的跨境结算,追求的是金融对外投资,还有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方向。它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时间点出来。第一家选择温州,时间、背景都有它的重点。这是我大概的一个看法。

记者:去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指出,温州金融改革试验要允许“试错”,您是否赞同?为什么?

【曾刚】:这个问题我们有同样的看法。为什么说允许试错呢?金融本身是有风险的行业,不管是民间融资还是体系内的融资,金融活动都是有风险的。第二,改革也是有风险的,改革有不确定性,改革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事前并不清楚,所以,一个本身就是金融风险的行业,加上改革本身也有风险,叠加起来意味着金融改革的风险是比较大的,相对来讲从国外来看,一些金融市场化的过程都会遇到风险。这给我们改革带来一个困难,就是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讲,改革确实是一个好事,说起来大家都支持,但是你要知道它是有风险的,如果作为改革的执行者来讲,它可能就会有很多的压力。大家很怕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上升、逃废债或者其他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等,很容易导致我们的改革半途而废,改革本身就是存在很大的困难,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我们对金融改革可能试验的方向允许鼓励,不能简单因为有些风险出来了,就否认它的金融改革成效或者应该坚持。我们生怕这个改革半途而废,很多时候因为方向是对的,但是迈出去的时候可能有一些风险和成本。如果这个错误和成本我们不能够容忍的话,这个改革的推进我们也很困难。所以,我想周行长讲的试错,其实是让我们从社会各界也好,从政府本身来讲,社会舆论的环境也好,应该尽量地给这些金融试点改革的地方一些比较宽容的空间,一个包容的状态,而不是一味地去批评。而是这样一种状态,允许他去犯一些错误。如果不去试错的话,我不知道正确的方向是什么。我们以往的改革,早期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是这样试出来的,我们应该允许它这样去做,这个试错是很重要的。我还要强调,我们目前的很多改革都还在进行中,我们不敢说这些改革一定一点风险都没有,可能会出现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到时候有一点风险,出现一个违约的事情,就把整个方案否定掉,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整个金融改革,包括温州改革,需要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当时也是这么去想这个问题的,所有人都看到温州在改革,所有人对它有很高的期待,焦点所在,可能很多时候是这种压力,很容易变成千夫所指,所以我觉得给它一个外部环境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

【周德文】:我非常赞成周小川行长的讲法,并且我很感动,作为金融机构的最高领导,他能够对温州金融改革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允许温州“试错”,我认为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鼓励。因为金融改革是深水区的改革,本身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也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改革很艰难。在改革中就很容易犯错误,所以允许“试错”,我认为给了我们改革的勇气,给改革者更大的鼓励。第二,金融改革在我们中国是率先在温州拉开序幕,可以说前所未有。正因为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改革本身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要允许它“试错”,才敢大胆往前迈进,本来就步履维艰,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改革就没法儿迈进。第三,改革要试验,要突破现行的政策法律,更容易犯错误,甚至是触犯法律,更应该允许他“试错”,允许他犯错。我认为周小川行长的这种讲法是受到鼓励的。问题是我们现在是不是有“试错”的勇气,我们地方政府以及组织金融改革试点的领导,他们的观念里是不是有敢于推进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因为给你政策了,鼓励你去“试错”,你不去做同样没办法去推行。我认为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有更大的改革的勇气去推进金融改革,大胆的寻找突破,即使错了,国家已经表态允许你“试错”,我想天也塌不下来。有人说温州金融改革已经走到头了,有的说已经走到死胡同了,这就是我们不敢试错和不敢推进改革造成的。

记者:据您的观察和研究,即将期满一年的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成效和进展如何?会呈现哪些亮点?

【周德文】:去年3月份国务院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温州的地方政府包括温州人积极的推进金融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说设立了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积极引导民间借贷走向规范化、阳光化的道路;设立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对民间资本的投向进行一些引导;颁布了温州民间借贷利息指数;设立温州地方金融监管中心,最近也批准试点两家票据中心等等。温州的金融改革一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也有一些亮点。亮点主要是温州在金融改革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面取得比较大的成果,对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有我们现有的金融机构也积极配合金融改革,比如说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中心,设立单独指标进行考核。特别是在引导民间借贷合法化方面,温州做了积极的尝试。

第9篇

[摘要]本文在整合国内外金融危机传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特点,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三大传导机制对北京实体工业经济的影响进行路径研究,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积极探究危机中北京实体工业的生产运行特点,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金融危机传导机制 实体工业路径研究 对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0)06-063-0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国际大环境下,2007年下半年逐渐显现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国内的经济环境变得日益严峻。同样,北京实体工业经济面临着外部市场持续低迷、内部市场需求不振、企业产能利用不足、流动资金趋紧、利润下滑加剧、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减少等压力和困难,工业下行态势自2008年年中开始显现。

鉴于此,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通过路径研究以及统计建模分析,梳理危机对北京实体工业经济的影响,探究危机中北京实体工业的生产运行特点,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一、金融危机传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姚国庆(2003)在《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一个综合解释》一文中指出:金融危机是金融系统发生紊乱导致的全面经济衰退。从金融系统出现紊乱到经济全面衰退存在一系列的过程与环节,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的集合即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李小牧(2001)在《论金融危机的传导性问题》一文中认为:金融危机的传导可以分为国内传导和国际传导。

国外有关金融危机传导的研究非常庞杂,其系统研究始于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之后。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主要传导途径包括,贸易传导、金融传导以及净传导。国内对金融危机传导的研究始干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危机的传导基础、传导路径以及影响程度等方面。

总的来看,国内外关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研究已达到初步共识的是:传导机制是一个动态的逐步扩散的过程,通过贸易、金融和心理预期共同作用于实体经济。但也应该看到,之前的研究更多地局限于理论层面,对于如何客观、科学地描述及判定这一动态深化过程所做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结合北京这种大都市的实际情况所做的分析更是少之又少。

二、金融危机传导至北京实体工业经济的路径研究

本次金融危机在国际层面的传导过程是由于美国金融业发展存在货币流动性缺乏、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加剧以及金融监管不利等问题,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最终引发美国次贷危机,并迅速蔓延至全球,演变成为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从北京的情况来看,见图1所示的路径分析,除受到经济周期下行因素的影响之外,北京市实体工业正经受着从实体贸易渠道、金融投资渠道以及心理预期渠道的共同影响,并最终通过实体工业在出口、内销、投资、价格、信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表现出来。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北京实体工业影响的特点及过程的判定

(一)研究思路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在实体经济中的延伸过程,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危机对主要行业造成影响的程度,探究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特点;之后进一步深化,描述三大传导机制所表现出来的传导因素与各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聚类分析揭示危机影响的行业特点

为了量化分析行业特点,选择了聚类分析方法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主要行业进行分类。

鉴于北京工业体系的特点:采掘业所占比重较低且多为总部经济_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不仅受总部经济影响,而且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包括保障奥运需求),在金融危机期间生产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因此本文综合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以来北京10大制造行业月度增加值的标准化数据(进行了季节因素调整),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离差平方和法以及皮尔逊测度方法进行R型聚类分析,结果见下表:

综合来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根据主要行业的自身情况,将其分成4类是比较合适的,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共同特点:

第一类:电子和黑色行业,特点:受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最深。主要原因在于北京电子和黑色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共同表现为,受国外市场需求低迷影响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程度较深。

第二类:交通和医药行业,特点:受政策扶持影响,在危机中保持了生产的平稳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受燃油税、汽车购置税改革、汽车下乡、黄标车置换等一系列政策的鼓励,北京市汽车市场虽有小幅波动,但依然活跃。而医药市场在促进民生等政策影响下需求稳定。

第三类:化学及石油行业,特点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在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启动后,2008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小幅震荡中,渐渐与国际油价走势趋同。在2009年前半年历经了三次上调和两次下调之后,成品油价格小幅上升。

第四类:专用、通用、电气和仪器仪表等装备制造行业,存在产品价值含量高、生产周期长以及危机影响滞后的特点。

(三)对应分析探究传导因素与行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1 方法的选择及改进

为描述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所表现的传导因素与各行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一步验证上述聚类分析的结果,拟选用对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而相比较因子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应分析重在考察类别间差异的特点,结果直观、简单,生成的对应分析图易于理解。

而传统的对应分析方法侧重研究分类变量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原理是假设行、列变量间无关联,将原始的频数阵进行标准化,再测度数据偏离无关联假设的程度,并绘制相应的散点图。本研究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对传统对应分析的改进,即使用欧氏距离来表示数据偏离无关联假设的程度,同时选择了消除各指标均数和量纲的标准化方法,使对应分析可应用于连续性资料的分析。

2 指标及时间段的选择

本文在第二部分路径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工业出货值”、“工业内销产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五个指标,作为贸易传导、金融传导以及净传导所表现的传导因素。

同时考虑到对应分析的静态性特点,为客观地描述传导程度的动态变化,人为设定了三个时间段进行比较分析。以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作为危机影响前期,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作为影响中期,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作为影响后期。在三个时间段内构建模型对比10个行业与5个传导因素的对应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对外贸易;经贸政策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两个方面,而中国特有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模式,更容易使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暴露出中国外贸发展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深入分析中国外贸发展特点,对提升中国外贸竞争力,抵抗类似外部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一、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外贸的影响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金融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大多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导致外部金融危机不易直接冲击金融业的发展,也很难引发金融危机。从总体情况来看,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外贸影响主要是基于需求效应、投资效应和汇率效应。而发展中国家外贸受到的影响主要是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初级产品、劳动力丰裕产品的出口上。

(一)对贸易的直接影响

即使发展中国家没有爆发金融危机。但依然会受到外部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对外贸易。全球金融危机可以通过影响发展中国外需和相对汇率波动,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条件的恶化。

1、需求效应。美国、欧盟、日本是此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这些地区是金融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需求市场。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经济发展的放缓和需求投资的下降,这些国家或地区外需减少,从而导致对贸易伙伴国的进口规模下降。

2、汇率波动效应。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救助国内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以及平衡内外收支平衡,伴随着汇率的下降,未发生金融危机贸易伙伴国相对汇率将上升,从而导致这些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

(二)对外贸的间接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变化效应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或是跨国公司,往往会通过缩减对外投资或是将对外投资回收,减少或是缓解本国企业受到的影响:同时跨国公司也会调整对外投资策略,选择风险小、收益大的地区或国家作为投资对象,从而引起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下降,发展中国家多为投资净流入国,所以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引入外资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外资企业中外向性企业所占比例较高,流入外来投资规模增速放缓,就会造成发展中国家外向性外资企业生产与出口规模相对或绝对的下降,从而导致出口水平总体下降。

(三)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外贸影响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特点有:出口以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且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产品易被仿制和替代,因而产品出口竞争力低、价格需求弹性较高,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进口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替代性和仿制性低,价格需求弹性较低,总体需求受外部经济波动较低,国际经济危机或是金融危机爆发,往往会带来发展中国家出口和净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外资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竞争力往往高于内资企业,所以外资企业出口贸易条件变化对影响也较大。

从总体情况来看,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外贸的影响主要有:初级产品、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受到影响较大,尤其是加工贸易是最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产品:从贸易模式看,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受到波及的程度较高:净出口增长规模下降,甚至出现贸易逆差。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外贸发展的特点主要有:贸易依存度较高,净出口对经济增长作用较大,中国是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和劳动力资源丰裕的国家,这些特点导致外贸发展更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和投资。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两条重要渠道,中国具有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缺乏技术和优质资本比较优势,所以在世界分工中处于生产链的最低端,中国外贸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则以资源、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劳动力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导致中国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尤其是来料加工贸易占有很大比重:从企业类型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外资企业在中国外贸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05年以后外资企业出口额占到了总出口的近60%,已经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贸易模式:由于中国出口产品主要以资源型、劳动力密集型为主,所以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被替代性和复制性较高,容易受到外部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增长迅速。但主要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导,其出口占到了中国总出口的90%,且以加工贸易为主,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国2000-2007年高新技术产出口85%为加工贸易。80%以上为外资企业出口,2006年外资企业出口额占到了总出口额的91%,且其中6096以上为外商独资企业出口,以外资企业为主导、加工贸易模式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样容易受到外部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从中国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历年80%以上出口均来自东部沿海地区,而且西部地区出口多以原材料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出口竞争力,因此受外部市场需求波动影响程度:西部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总体来说,中国外贸缺乏竞争力、没有技术优势,并且以外资企业为主导,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容易引起整体贸易波动。中国具体情况请参看表1数据。

(二)中国外贸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与中国历年出口增长水平相比,2008年以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长情况发生如下变化:

第一,从中国出口总体增长水平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2008年、2009年1-5份,出口增长率分别为17.2%和―21.8%,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6和40个百分点。

第二,从产品结构来看,高新技术以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为主导的贸易模式,受到的冲击比较大,2008年以后增长速度下降幅度远远高于总体出口增长水平,2009年头5个月达到了23%负增长。

第三,从出口企业性质来看,外资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2008年以后的增长速度远远小于全国总体水平,

第四,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高于总体水平。2009年前5个月的增长速度为25.7%负增长:从中国

地区分布来看,中国海关网站数据库数据显示,中国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程度最大,一些资源型省市受到的影响尤为突出,2009年前4个月出口规模缩减较为严重的省市有:山西省、甘肃省、宁夏、吉林省和青海省。出口增长率分别为―69.8%、―55.2%、―46.9%、―44.8%和―36.4%。具体情况请参考表2数据。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中国特有的贸易模式特点使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外贸所受影响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同时也暴露出中国外贸模式缺陷。在制定对外经贸政策时,更应注重区域、行业特点,注重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和出口竞争力。

建立对中国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扶持、危机救助机制。显然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贸易发展模式,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利于中国外贸长期持续发展,提升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既符合中国发展民族企业的需要,也符合中国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由于中国金融业发展水平落后,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在国家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危机救助机制情况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后往往采取缩小生产规模、转产、甚至是倒闭的措施以应对。设立相关救助、扶持机制,尤其是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是增强中国外贸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一直以来,在国际分工中:中国处于生产链最低端,出口贸易总是以加工贸易为主,但同时中国也是教育大国,国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受教育程度较高,所以实现从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向人力资本禀赋竞争优势的转变,是提升中国在国家分工中的地位和获益水平重要方法。加大高技术产品投资,大量吸纳高知识水平人才,从而变劳动力为人力资本。既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又可以提升中国外贸竞争力。

从中国区域外贸发展水平不均衡情况来看,实现以国内贸易带动出口贸易的发展模式,即以东北沿海城市为基地。利用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本优势,将东部地区的技术、人力资本比较优势和西部地区生产原材料比较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东部研发、投资、出口。中西部地区生产的模式,减少原材料、能源产品的出口。提升中国总体出口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魏后凯,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4)

第11篇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商务活动和居民消费开支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作为高端消费的旅游业受到的影响更大。金融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经济衰退必然会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旅游企业投资和国内旅游消费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在中国现有的旅行社市场格局中,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中小型旅行社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危机呢?笔者在文中将进行具体论述。

一、金融危机下中小型旅行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危机导致游客消费需求降低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几成定局,这必将导致全球旅游业需求减少、价格下滑、增速下降。从旅游产品特点和经济学中收入弹性系数来看,旅游产品并非基本生活必需品,而是属于满足较高层次精神与物质需求的无形产品,其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这个特性决定了当消费者的有效收入大幅减少时,消费者将首先把旅游消费从消费计划中删减或取消。金融危机使我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资产缩水,减弱许多居民的实际购买力,而且使得人们防范风险心理意愿加强,导致储蓄扩大和总消费减少。旅游产品的敏感性特点必然导致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旅游业将成为受到伤害最大的产业之一。具体表现可能是入境旅游人次和消费减少、国民旅游意愿降低、旅游消费减少和行程缩短。许多旅游企业必然面临经营困难,而中小型旅行社受到的影响更大。

(二)金融危机可能会诱导一些国家(地区)政府对出境采取限制措施

从以往经验看,金融危机下,各国可能将对本国居民出境采取限制措施。如在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泰国很快恢复了出境税,并提高了办理出国护照的手续费,由原来的1000铢增加到10000铢。印尼则将乘飞机离境税提高4倍。东南亚各国停止政府公务人员出国度假和参加非关紧要的会议活动。在本次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不排除各国严格限制出境旅游的可能。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8年1至9月份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0.37%和-3.26%,而2007年全年的上述数字分别为5.5%和23.5%。这对以入境游为主打产品的中小型旅行社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三)金融危机导致中小型旅行社优秀员工流失

旅行社员工的流失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旅行社行业属于人力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其投入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出主要是服务,人力、人才是旅行社业最大最主要的资本。更由于旅行社业务运作的特点,在旅行社行业,挖人就是挖市场。优秀人才的流失,对中小型旅行社无疑是釜底抽薪,将使其变得更加缺乏竞争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小型旅行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经营上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其优秀的员工流失速度进一步加快。

(四)金融危机导致中小型旅行社面临被并购的处境

客源减少、优秀人才流失、融资困难、旅游业绩不佳、信誉不良,许多规模不大的中小型旅行社面临着濒临倒闭的困境。自2005年以来,国外的大型旅游集团,国内的中旅、中青旅、国旅三大行业霸主都在有步骤地进行大规模的并购,而金融危机使得他们加快了并购步伐。

二、金融危机下中小型旅行社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重点市场的促销力度

对于中小型旅行社来讲,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小旅行社应对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评估,挑选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市场潜力较大的国家(如日、韩等国家)进行强力促销。方式包括降低价格、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扩大宣传等。研究客源地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并联合当地主要旅游商开展大范围、高密度的促销。

(二)利用政府出台的政策,优化产品组合

当前,国家旅游局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形势,为提振中国旅游业,国家旅游局制定了“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全国乡村旅游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措施,并投资10亿元用作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中小型旅行社,应当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种推介会,并积极地开发相关的旅游产品组合。

(三)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中小型旅行社企业应努力建立、健全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如择优、科学合理的用人和晋升制度,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等。加强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约束下,自主管理,自觉工作,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心。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愉快、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广招人才、留住人才。

(四)正视自身的处境,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并购重组

中小型旅行社一直面临着产品同质化和企业规模小的问题,造成的后果就是低层次竞争惨烈和企业抗风险能力低。此次金融危机必将淘汰一些规模小、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的中小型旅行社。中小型旅行社由于拼杀不过那些根基牢固、市场份额多的大公司,而自己组团获得的利润还不如销售别人产品,因此中小型旅行社要能正视自己的处境,积极地参与并购过程。

三、结论

金融危机对旅游行业带来的冲击才刚刚开始,将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许多中小旅行社面临着生存危机。只有对危机保持清醒认识,正视自己地处境,并积极地利用相关政策,及时调整产品组合、加强员工管理,这样才能将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第12篇

首先,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者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者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监管或管治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际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固有的内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的货币信用机制,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以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是高风险经济,包含着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又一重大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超国界发展的最高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之间商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国际间的频繁流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表现得更加鲜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是当代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和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跃进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国际信贷、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环节爆发。综上所述,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源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危机,还存在着由于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与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市场运行机制的危机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激化。金融危机不只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因为此,在当前我国的体制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体制,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

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刘诗白则进一步指出深层次的原因,即现代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只不过,它只是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国家。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健全金融体制来防范金融危机,刘诗白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防范金融危机之路。

其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一般表现为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最后,金融危机的往往表现出如下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造成经济危机;影响深远,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革。

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13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 贸易金融 金融创新 金融危机

贸易金融是贸易活动的核心内容,对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贸易金融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包括贸易信贷、结算、担保及风险、财务管理为主,贯穿整个交易链条的贸易金融。但是由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的经济贸易受到了严重并持续性的打击。作为贸易活动的核心,贸易金融从此一蹶不振,所以在此链条上的其他产业也受了影响。为实现贸易金融业务的复苏及使贸易金融业务得到发展,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当前贸易金融发展中存的若干问题

(一)银行贷款发放效率低降低贸易金融发展速度

银行对于贸易金融活动的贷款发放有一定的评级手续,授信融资业务若没有被银行评定为低风险项目,则对其贷款的审查和批复程序会十分繁琐,环节过多导致贷款业务的办理十分拖沓,贷款的发放效率极低,严重影响金融业务发展速度。

(二)商业银行进行贸易融资影响贸易金融业务发展

在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商业银行开发了融资产品及融资方式,但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在整体上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别。我国在对外贸易时采取货押业务的方式保障低风险,但是国际上一般采取的是打包放款及保证金的减免、进出口押汇等手段,对于不同地区的进出口企业开展适应其产业结构的方式,但是对于国际化的出口企业并没有太大帮助。中资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中,离岸业务占重要部分,对于中资银行的贸易融资有很强的正面影响,对中资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顺利开展起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许多银行并没有开设离岸业务的资质,所以许多跨国公司在不能与国内银行合作的情况下与外资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是国内银行对于贸易融资业务的地域优势完全得不到体现,由于资质的不足错过了很多的业务机会。所以商业银行的融资产品同质化现象造成贸易金融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面临许多难题。

(三)综合金融服务的缺失导致贸易金融业务存在问题

由于国际与国内贸易融资的相对独立性,使得企业在贸易链条的各个环节都缺乏综合金融服务业务。由于传统的贸易融资做法会使融资在企业内部某一业务环节中停留,使得进口融资与出口融资互相孤立,国内融资与国际融资互相孤立。因为银行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好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所以银行不能做到为同时进行进口和出口贸易业务的客户提供服务。正因为银行这一关键环节的缺失,贸易金融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银行需要在贸易金融活动中要同时能够对出口业务及进口业务提供服务,但是当前只有少部分银行能够做到这一点。

二、当前国际贸易金融发展的趋势

(一)区域金融中心崛起

后金融危机时代,与金融危机前相比,许多新兴的金融中心被认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对于我国来说,建设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后,将会同时拥有香港跟上海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广泛影响力及更多的话语权。我国在未来国际金融体系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对与赢得与综合国力相对等的主导权十分有信心。

(二)各个经济体之间开展合作

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一个惨痛的教训。在今后的各国经济对话时,各个政府必将对于经济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在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信息对接、交互上更用心。

(三)人民币地位上升

在全球应对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人民币的地位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当美元替代英镑时,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应运而生,若在未来人民币替代美元,必将使中国产生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下贸易金融的发展与创新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金融的有关产业受到了重创,如何在此危机背景下发现发展的机遇并对通过自身不断的改革创新实现贸易金融的新发展,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

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是建立在银行对于物流及资金流有一个整体的掌控的基础之上。贸易金融有关产业可以在贸易金融的信用基准下达成贸易金融活动的相关特点,对金融产品进行相应的开发设计及改革创新。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银行金融融资业务的同质化现象,根据自己的服务对象特点作出相应的改变形成对其业务特点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套餐是完全可行的。

(二)金融技术的不断创新

在后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下,各企业对于银行的贷款发放速度十分看重,其次才会在意业务的收费标准。所以银行应该实施更加先进的自动化网络化技术,实现使用信息科技代替手工劳动,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自身特点及企业性质提供相应服务,确保贸易金融服务最终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三)综合金融服务的创新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综合服务的创新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银行为了使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各项需求尽量的到满足,应该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金融服务。同时还可以将信用机制引用到金融贸易活动中,为企业规避风险,使银行在贸易金融活动中应有其发挥的作用,同时加深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四)合作方式的不断创新

在国外金融体制完善的便利条件下,外资银行的各项产品更加成熟并能做到对于产品的各项创新,所以金融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强弱。所以想要在贸易金融创新过程中有所建树,对于合作方式的创新及加强国际国内内各个金融行业的相互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外资银行的相关优势,实施联合营销,对于国内银行在业务范围的拓展和降低投资风险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一个艰苦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以此为背景,想要扫除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促进全球经济向前发展,并扭转危机时局,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参考文献:

第14篇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泰国、印尼、韩国、日本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股市大幅下跌,极大地冲击了亚洲外贸企业,许多大型企业纷纷歇业倒闭,工人失业现象普遍存在,社会经济呈现出大萧条的悲观局面。简单来看,是乔治•索罗斯的资本集团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亚洲金融风暴的直接原因,而实际上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性失调、金融调控监管不力、国家项目赤字过高、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及对外国旅游资本的过分依赖等诸多原因才是导致亚洲金融风暴的根本原因所在。许多国家经济进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节奏放慢,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只达上一年的一半左右。亚洲金融风暴造成区域性通货紧缩,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缓和。2008年,全球性金融风暴席卷全世界,许多金融机构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全球经济危机重重。首先,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直接原因是由次贷危机、过度消费和过度投机直接引发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信贷关系破裂和美元贬值引发的信用危机。其次,是由美国虚拟经济的虚假繁荣和信用的恶性膨胀,严重偏离实体经济而导致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引发的,致使美国银行体系受到重创,信用贬值、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剧扩散,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进入普遍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人民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走向预测悲观,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全球实体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全球经济衰退,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这对我国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一,直接造成持有美国相关金融资产的金融机构蒙受损失;第二,巨额外汇储备缩水;第三,受危机影响的外国金融机构,其变现已持有我国的各类资产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冲击;第四,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导致我国出口率急剧下降,外需下降带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急剧下滑压力。

2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

(1)在世界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全球性特点。由于世界市场经济的特点,世界经济逐步形成一体化趋势。不仅是与美国联系紧密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且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受到牵连。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危机的形成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特点。(2)资本主义向金融市场逐步转变,社会上大量募集资金,商业银行业务转向投资银行业务,逃避监管、到处投机,导致实体经济和投机经济严重脱节。(3)金融市场虚拟资本不断膨胀,最终脱离于实体资本,导致虚拟资本出现信用危机。各种衍生工具的应运而生满足了利润最大化需求,它将多种金融工具紧密关联在一起,虚拟资本的信用链条于是越来越大,一旦恶化,便会引发信用危机,延伸成金融危机。(4)金融危机具有超周期性,也具有超前性的特点,尤其在20世纪30年代表现特别明显。正如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理论中指出,经济周期性引发的金融危机是伴随着经济周期出现长波谷底、长波浪顶、高原的稳定几个阶段。当前金融危机所表现出的超周期性和超前性,看似已经脱离了经济周期的轨道,而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导致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先在金融领域爆发,使得当前金融危机具有敏感性和超前性。(5)金融危机发生频率加快。二战以前波及较广的金融危机仅有1929年的“大萧条”,据Lind-gren、Garcia和Saal统计,自1980年到1996年,共有133个相关成员国发生过银行部门的严重问题和危机。20世纪后期至今发生金融危机的频度和规模,还属先例。

3当前持续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连锁反应

3.1持续性金融危机概念界定

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缓和到激化、再趋向缓和的规律,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一般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隔大约为10年,必将经历经济危机、经济萧条、经济复苏、经济高涨这四个阶段。1925年康德拉季耶夫发表《经济生活中的长波》,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长波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历时140年,不仅存在着像马克思所说的那种10年为一个长度的短周期,更存在着平均长度约为50-60年的经济长周期波动,每个周期又分为长波谷底、长波浪顶、高原的稳定几个阶段。经济长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不是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这些因素所造成,而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所固有的因素,特别和资本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持续性金融危机,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并无缓和趋势,甚至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或者形成一种周期性现象,简而言之就是金融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爆发后历经大萧条、发展、持续稳定,形成持续循环,不可预测其未来延续时间。

3.2当前对我国的连锁反应

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各行各业仍表现出极其严峻的形势。大量企业由于亏损、倒闭,不得不裁员、减薪。贸易行业特别明显,出口率急剧下降,外需下降带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急剧下滑压力。多种现象导致我国就业岗位急剧下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尤其凸显,供过于求,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超过所需的就业岗位数量多。通货膨胀现象依然存在,全年物价上涨,人民币汇率不稳,人们的购买力下降等等都体现了当前我国的经济趋势,这正是凸显出持续性金融危机持续性、超周期性。

4应对策略

(1)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减税。投资用于基础建设一方面保证了增长,另一方面又增加就业。同时大幅度减免税费,使企业恢复活力。2008年底政府有过4万亿元投资计划,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事业方面、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对缓解持续性金融危机具有实际性效果。(2)保民生,大范围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民生继续稳定和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加大对保障房的投入,稳定物价,加大对人民社会福利的保障,以扩大内需,稳定当前环境。(3)保出口,调整各行业关税,稳定汇率预期,吸取亚洲金融风暴经验与教训,保持对外汇的管制。(4)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振兴规划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银行放宽投资性贷款限制,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保障中小企业渡过持续性金融危机,使企业恢复活力,以便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我国就业难题,稳定发展。(5)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全面客观地分析持续性金融危机,统筹兼顾,坚持不懈抓好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保障人民最基本生活,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用实际方法抓住金融危机的机遇以及应对其挑战。

5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警示

第15篇

关键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解读 启示

引言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阐释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的核心和关键。当前,相关书籍中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仍然遵循政治经济学的传统框架,主要着眼于实体经济,以劳动价值论为出发点,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以及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两组矛盾所导致的。

而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日益明显地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出现,与传统的、源自实体经济的危机相比,呈现出鲜明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与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既有密切联系,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在政治经济学研究,特别是高校两课教学和研究中对此应当予以积极的关注和充分的解释,对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关的内容给予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以提高相关内容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从而清楚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时代性及其本质,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如果对这一问题采取回避或含糊的态度和方式,则容易引发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降低政治经济学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鲜明趋势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1世纪初源自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拉美金融危机源于1982年墨西哥无力支付国际银行债务,不得不求助于美国,以至最终签署了北美贸易协定。危机不仅对墨西哥国内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并使其在经济上丧失了自。虽然无力偿还外债和实行外汇浮动汇率制度是此次拉丁美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却包括外国投资过分自由地进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经济体制的不稳定、国内外政治因素的不利影响等。

和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类似,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源于1997年泰国货币的突然贬值,并迅速蔓延至世界其他地区。同样,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次金融危机是由于国际投机资本的连环冲击所引发的,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危机发生地区经济结构的僵化、货币政策的失误、汇率和外贸政策的失当等。

源于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快便蔓延至全球,并引发了欧洲债务危机,已经发展成一场全球范围内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与经济体系,也给其他国家的金融和经济体系造成沉重打击。

与早期的经济危机相比,这几次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都源自实体经济,波及金融领域,而这几次金融危机的演化路径与之相反,源自金融领域,反溯实体经济;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日益广泛,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传统市场经济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深受其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利用其对国际金融市场和贸易市场的主导权,将危机的恶果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转嫁。

基于理论视角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读

如何科学、准确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趋势、新特点是当代政治经济学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透过金融危机复杂的表象,不难发现其本质并没有超越政治经济学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逻辑框架。

(一)金融危机根本成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从根本成因上看,金融危机仍然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发的,是实体经济危机的延伸。从表面上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越来越多地源自金融领域,是金融领域缺乏有效监管的结果,与实体经济的供给与需求状况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实际上,任何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有着深刻的实体经济领域的背景,是实体经济的困境和危机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反映。近几十年来,金融领域频繁发生危机的前提在于金融领域积累了大量来自于实体经济的闲置资本,其中不乏投机资本。而之所以会有如此众多的资本会从实体经济转向金融领域,是因为受到与普通劳动者有限的支付能力所决定的总需求水平的限制,大量的闲置资本在实体经济领域寻找不到获利机会,只好将其逐利场所转向金融领域,于是,西方各类投资机构和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同时,许多金融衍生产品在设计时,都有实体经济领域的相关产品作为定价依据,如果这些产品出现严重供大于求、价格缩水的状况,就会使与之相关的金融产品价格以更大的幅度下降,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诱因。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理就在于此。事实上,拉美金融危机和东南来金融危机也是当时本地区实体经济领域困境的反应,只不过是在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下,实体经济的困境深化成为金融领域的风险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