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B844.2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正在以其无所不及的触角和超乎想象的巨大威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前景,课程教学亦置身其中。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悄然兴起。10分钟左右的视频展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单个知识点的讲授……微课程以其“短、小、精、趣”的特点,迎合了移动信息时代要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课程教学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这一股“微课风”也逆袭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近乎取缔了之前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较大幅度地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总之,微课程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与学的方式正发生着重要而有意义的变化,引人思考。
一、 微课程: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接要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心育课程有机结合的产物。从两者之间对接的可行性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反思体验、轻知识灌输,重应用性和关注点,轻学科化与系统性,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从笔者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上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之中,将心育知识碎片化、教学交互即时化、学生学习个性化、课堂教学体验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对满足大学生们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应用中,微视频的制作是整个微课程实施的支点。一个一个的微视频都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它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展开。开发与制作成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也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所有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相对适中,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我校广大师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查看,当然也可灵活方便地将下载反复使用。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基本上能看到主要的知识点,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自选备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可以让学习者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
(二)能较幅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重视学生个人体验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而且更加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传统的“一师一堂”的课堂式教学难以给学生“反刍”的空间,而微课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运用简明生动的微课视频和《学习内容与个人反思学习单》,引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来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旁观者、接受者师生的交流多数时候是单向的。而通过微课,核心的知识点学生已在课前预习,课堂中师生之间用以多向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效果自然更显著。
(三)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通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这一工具,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此外,通过微课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了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也将会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微思考:微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将微课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课上进行知识讨论与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为检验其效果,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与研究。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有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仅仅做到“形似”而非“神是”是教学实践效果没有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要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需要从重新定位师生角色,重组心育课堂内容,重建课堂教学对话等三个基本方面着力。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时代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也是知识的贩卖者。教师学习知识,并向学生出售知识。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课的开发,取缔了教师的这一优越的身份和地位。海量的知识信息在网络上堆集,以供挑选与取用。较之旧时代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在学生已具备较好自学能力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着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
(二)重组心育课程内容
微课程比较适用于比较独立的核心概念或知识点,对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程可能鞭长莫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以专题形式出现,容易将知识内容进行切片处理,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组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的设计,更要注重学生“学”的设计。精心制作微视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得以实施的支点。
(二)重构课堂教学对话
马丁・布伯区分了三种对话:装扮成对话的独白、技术型对话以及真正的对话。将这个分类引入到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也可以分为独白型教学对话、技术型教学对话和生命型教学对话。第一重是教师用预设的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提问,表面上看起为是师生对话,实际上是教师自说自话的独白。第二重是教师只关注自己教学行为技能的表现,而忽略对行为技能背后的教育意义;只涉及到对话者的心智,不涉及个人情感或意义。第三重对话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把他人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位置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感悟和体验进行的心灵碰撞与交流。微课程框架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对话正是需要对话中每一位参与者都真正心怀对方或他人的当下,并带着他自己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在独白型和技术型对话中,教师只是作为公共知识的代言人,其个体生命往往是缺席的。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不要忘记了育人育心。教师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对话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整体在场与完全投入有助于形成师生的相互信任,有助于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使学生的真实思考和想法体现出来,师生之间的对话就成为真诚、平等、真实的精神相遇。
参考文献:
[1] Shieh,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26):1-13
[2] Educause.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 lectures [EB/OL].
[3]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4]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1、华
[5]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基础教育课程,2013,4
[6]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7]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关键词】微课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项目来源】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改立项项目《广西本科高校学生学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号:2015GJA235)阶段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1-02
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迅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移动学习、微学习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常态。尤其是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以及“微课”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技术使得互联网进入了“微时代”。深刻认识“微时代”下大学生认知心理、认知习惯和学习心理,积极借助“微课”教学手段,发挥其因“微”而“大”的教育优势,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微课”涵义
国内外一提起“微课”大多指音视频资源,近年来随着“微课”的应用,对其研究也逐步深入。综合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和学者的定义和研究,主要围绕“学科知识点”、“教学视频”、“微课件、微教案、微反思、微点评”、“学习资源包”、“情景化、个性化、趣味化”等关键词对“微课”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目前关于“微课”的内涵主要有三种典型观点:“微课”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Micro?鄄lecture);“微课”是一种微型教学活动(Micro?鄄teaching);“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中心的资源包所构成的微课程(Micro?鄄lesson)。
笔者根据国内外学者的定义和参加“微课”教学比赛的实践,认为“微课”是教师借助互联网应用平台,就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视频资源方式呈现,开展的完整、简短、精趣、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设计主要内容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微课”教学形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动性和形象化,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效果。
借助“微课”教学方式,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主题建构,以视频化教育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形象、生动、趣味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乐学、易学,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设计思路
用下图可以形象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内容设计、资源设计和微学习与评价四个主要环节。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框架体系设计
“微课”不是简单的将教学视频拍摄好就可以了,而是包含着主题内容的系列教学资源包,同时还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因此,根据“微课”教学设计思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框架体系中要包含“微课”主题、辅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因为篇幅的原因,笔者选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专题内容中的几个主题进行“微课”教学框架体系设计。
如在“大学生自我意识”专题中可以设计“我是谁”、“做最好的自己”(自我意识塑造)、“哈哈镜中的我”(自我意识的偏差及其调试)等主题“微课”内容;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专题中可以设计“面具与真我”、“星座靠谱吗”(人格测试与分析)、“接纳自己的个性”(人格的协调发展)等主题“微课”内容;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专题中可以设计“心与心的距离”、“解读人际密码”、“孤岛突围”等主题“微课”内容;在“爱与性心理”专题中可以设计“爱情解码”、“夏娃的诱惑”、“开水与白面包”等主题“微课”内容;在“情绪管理”专题中可以设计“读懂你的心”、“积极情绪培养”、“幸福的追求”等主题“微课”内容;在“压力管理”专题中可以设计“不能承受之重”、“生命的低谷”、“逆境中前行”等主题“微课”内容;在“生命教育”专题中可以设计“生命的礼赞”、“危机之祸”等主题“微课”内容;在“生涯规划”专题中可以设计“描绘人生”、“选择和责任”等主题“微课”内容。同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中辅教学资源应包括:课件、研讨式话题、文献、参考书籍、社交平台等资源。“微课”教学活动形式有:“微课”视频观看、师生研讨、学生线上、线下参与活动、学生作品汇报展评等。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微课”既要突出主题,主题名称也要有新意,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眼球”,只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才会使学生有求知、求解的探究渴望。另外一方面,因为“微课”涉及视频播放时间和教学容量的问题,因此不可能对专题中的内容做到全面而详尽的论述,应在“一事一议”上下功夫,做到短小精悍。下面以笔者制作的情绪管理主题中“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微课”作品为例子概要阐述“微课”教学设计的主要流程。在制作“微课”作品前,先按照下图展示的教学导入、知识点呈现、小结拓展等三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设计,逐次展开,环环相扣。
第一步先用图片和漫画的形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营造,用问题的方式引出大学生如何做到积极情绪培养。第二步通过生活化的语言、生活化故事还原增强讲解内容与学生的“切身性”,逐步引出8个积极情绪培养的方法,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配以和谐、生动的图片、音乐,使学生听后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第三步对主题进行小结,提出思考问题并对学生做出作业要求。这样“三步走”的教学设计紧密相连、承上启下、相互呼应,始终围绕着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根据上面的教学设计模式,“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微课”作品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教学主题: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
教学目标:通过对心理学中情绪内容进行设计,从积极情绪作为教学切入点,以动态、活泼的漫画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生活化的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积极情绪培养的技能。
教学重点:积极情绪培养的技巧。
教学难点:将刻板的心理学理论做生活化的转化。
教学过程:导入(从情绪的一般意义出发,阐述情绪的作用。视频情境设置要生活化)提出问题(大学生如何培养积极情绪)分析问题(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分析。采用漫画、动画方式讲解,生动有趣)解决问题(共从8各方面提出积极情绪培养方法。层层推进,知识点解答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使学生乐学、易懂)总结提炼(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归纳要点)拓展思考(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反思:效果方面,现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反馈方面,学生反馈授课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授课形式活泼,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易于掌握。
三、“微课”教学方法发展的思考
(一)“微课”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时,要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生活环境以及兴趣培养等方面考虑教育教学介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关心学生,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支配者、管理者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组学者和帮助者转变,改变趾高气扬的说教,多一些生活化的交流。无疑,“微课”创设的教育教学情境就适合师生平等交流,合作学习,师生才会成为“学习共同体”。正是因为“微课”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把准了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脉搏”,教育教学效果才会大大增强,就会做到时间上“微”,但效果上不“微”。
(二)“微课”要做到精细化的教学设计
“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以及面对面的学习方式,但也考验着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对教学主题进行深度提炼,提高“微课”教学主题的含金量。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选取主题的哪个知识点讲授,如何切入,如何选取合适的图片、音乐,教学活动分几个环节,如何在线上与学生互动等等就需要做到精细化教学设计。要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分步准备,提炼精髓,环环相扣,这样的“微课”才会做到时间上“微”,但教学内容分量上不“微”。
(三)“微课”要求师生的信息素养要与时俱进
当今大学生作为“数字土著”,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适应性,但要做到不要成为微时代的技术奴隶,而是应用新媒体技术为我所用,用之在学,就需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广大教师也要更新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及时钻研新媒体技术,应用新媒体技术到教育教学中,用之在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如此,就会实现“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的学习愿景。这样的“微课”就会做到时间上“微”,但价值上不“微”。
关键词: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3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今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来越遥远,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而存在,让学生去实践和操作的机会越来越有限。
教师在心理健康课程教授中多将重心放在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上,很少有教师会主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严重偏离社会主体,没有以社会为衡量的依托,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一旦没有生活作为依据与支撑,必然会让大学生觉得失去了探索的勇气与机会,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纸上谈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的路径探讨
1.重视生活实际,客观对待理论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需要实践操作的课程,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当把握好尺度,对学生接受能力以外的知识做到点到为止,如果课堂上出现过多学生理解不了的知识,必然会干扰打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理论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根本,应当注重教授的方法与内容,基础理论知识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深层次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去自行体会。运用生活实际加以理解这也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的重要举措。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尤其偏爱从生活中来的课堂教案,这种讲课方式可以让大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组织讨论,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采用多种讲课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适当的氛围,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办法之一。教师可以多挑选生活实例作为教学案例,不但可以增强可信度,还能方便学生思考。
2.树立以生活为基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从客观角度来看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现状息息相关,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周围的生活以及环境。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教师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应当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赋予学生最真挚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用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人生。
3.以知识的生活逻辑创新教材编排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学生的心理的困扰,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解答。教师可从生活中去搜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素材,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贴合实际,避免现实与课本的脱节。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进行修改是教师的工作任务之一,包括教材中的知识点等具体内容。教师可以以开设专题讲解的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学讲课,而其中选取的材料应当是以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材料为主要内容。这种教材内容更加具有可实施性和指导意义。心理健康教学应以实践为根本,开展相关集体活动,而活动中应当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知识训练时,应大范围运用理论知识,以当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出课堂的核心内容。不管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还是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训练活动,都应当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来实施教学工作。所有知识都是有一定规律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如此,需要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逻辑思维模式训练来巩固学生的学习。
三、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的课程,希望大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既要在遵守心理健康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开展课程,又应当以生活化的资源为主使课堂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1形式上多为大班教学,未能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传统学科教学的特色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个体掌握了多少“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而是是否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完整与和谐的人格、恰当和清晰的自我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因此,与重视学科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的传统学科教学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集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分享以及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的形式,每个教学班包括2~3个行政班级约100余名学生。伴随大班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课堂互动受限,课堂上教师多以单向的知识讲授为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定位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课,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以及组织有效的分享讨论,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1.2内容上丰富全面但针对性不足,未能就学生发展现状
进行深入指导从内容上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涉及的范围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如心理困扰与异常心理的识别、心理咨询介绍等)、自我认识与发展(如自我意识培养、人格发展等)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如学习、恋爱、就业、压力应对、生命教育等)。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发展阶段个体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从预防、指导到矫正、治疗的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一般只有32~36个学时,平均到每个主题就2~3个学时,如果每个主题都从基础知识点到活动体验与讨论再到实践应用,各环节都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很难真正给学生带来触动,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心理发展的短板和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更多困扰和需求,而有的学生则在学业或生涯发展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导,这也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仅仅“全而泛”,应做到面与点相结合,在对重要主题领域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指导。
1.3设置上课堂教学集中在大一完成,不符合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个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也是随情境动态变化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遇到的典型问题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一般大一新生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新环境适应困难,难以应对各类变化;大二阶段开始涌现各类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困扰;大三阶段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学业倦怠、迷茫、生涯规划困扰;大四学生则最需要压力与挫折应对、就业困扰方面的指导。可见,心理健康课不是一劳永逸的课程,应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但就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来看,课程往往被安排在大一进行,只有极少学校还开设了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选修课,大一之后学生便很难再接触到心理健康相关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内容与大一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匹配,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缺乏共鸣,难以激发学生的体悟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当学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相应的心理困扰和指导需求时,缺乏获得预防和发展性指导的途径,导致大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疾病症状。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独特作用和既有问题,本文提出发展“面与点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压缩既有“面”的普及教育内容,即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自我认识与发展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等重要领域的一般知识与技能学习;另一方面,增加“点”的针对性指导,即针对学生心理适应发展相对较弱的领域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在不同领域进行更深入、有针对性的学习。在现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改进。
2.1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分班教学,对不同学生群体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大一阶段除进行传统心理健康重要领域的普及教育外,还应增加基于学生发展现状的针对性指导。实践操作上可基于新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为分班教学提供依据。例如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制的《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从人际关系适应、学业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七个维度评估大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心理适应现状。基于测评结果可以将大一新生按照适应困扰最突出的领域进行分班,进而对具有相同适应问题和需求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2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在其他年级开设心理健
康延伸教育选修课程课堂教学途径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除大一以外,有必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需求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延伸教育课程,供有指导需求的学生选修。延伸课程亦属于“点”的指导,是围绕某一具体领域展开的深入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体验活动和讨论小组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通过培训有条件的辅导员、聘请专家讲座等多元途径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被直译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又被国内学者称为颠倒课堂、颠倒教室、翻转学习、翻转教学等。这种教学型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最早出现于2007年的美国高中化学课上。之后,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在2011年美国的TED大会上将其推广,他指出:“很多中学生晚上在家看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则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这一模式称之为theFlippedClassroom。”综合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把翻转课堂定义为,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方案,并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制作出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等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外(也可在家中)展开以教师提供资源为主的自主性学习,然后回到教室,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情景体验、辅导答疑、互动讨论、共同完成作业和测验等形式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到达新知识内化和巩固的目的。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条件
1.现代化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心理教师在设计好教学目标与方案的前提下,将知识点与教学技术进行完美融合,完成教学资源的准备工作。而翻转课堂中使用最多的教学资源就是微视频。“微视频”播放时间在10分钟以内,集中说明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小视频,一般要求不超过3个知识点,内容短小精悍。
2.教师的实施能力。翻转课堂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有效应用关键取决于心理教师的相关能力水平,如微视频与微课程开发与制作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熟练应用的能力、翻转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等方面。而这些能力的提高的关键取决于心理教师的重视程度与自我更新意识。心理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新的技能和各种前沿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能力素质。
3.学生的学习素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翻转课堂中,学生除了需要有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动性、使用互联网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获得相应信息的能力、讨论交流的主动性、协作互助的能力外,更加要提高所谓的心理保健意识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其核心是自我了解、自我改变和自我悦纳。因此,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养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必需的学习素养。
4.教学内容的整合。“翻转课堂”中心理教师制作的学习资源一般都是不超过10分钟的微视频或是PPT放映文件。由于学生采用软件进行自学,而这些材料和资源都很短小精悍,所以基本要求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因此,心理教师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在制作教学资源时就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一个自学材料中可能需要含有原来传统教学几节的内容。有时候,由于自学材料都是相关的内容,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几次自学环节整合后,即相关的内容都学习完毕,再始课堂环节。
三、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实施步骤
1.课程准备阶段:心理教师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目,并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翻转课堂学生自学内容。心理教师设计并提供的学习资源要能够准确构建出课程思维框架,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首先要制作出明确的翻转学习导图和任务单,然后设计制作PPT和微视频,内容设计上要具有趣味性、启发性与悬念性,要适当植入思考题和体验、闯关和测试环节。除了微视频和教材外,可以适当加入拓展性资料和辅助资料,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的进行完整的学习与知识内化。
2.课堂教学环节。(1)答疑解惑:心理教师要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主动提出有共性和价值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前进行搜集和筛选,节省课上时间。如果问题较少,心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解答,以便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果。(2)互动交流:在解决了基础知识和教学盲点部分存在的问题后,心理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进行基于问题、项目或体验任务的学习,以促进教学难点和重点知识的内化和熟练运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方式上采取情景体验、小组活动、心理训练、师生合作等方式进行反馈,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3)反馈评价:与传统课堂不同,翻转课堂的反馈评价过程是多元化并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每个部分的,心理教师、家长、学生、专家、督导等都应该参与到反馈评价中来。翻转课堂不仅仅要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可以通过设计评价计分表、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学习问题反馈表等形式,完成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馈评价,真正做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的良好结合,尤其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态度,并予以肯定和鼓励。
作者:徐露凝 单位:沈阳工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课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09-01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要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了3.4亿,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到2020年时,抑郁症很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不乐观,有过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90%以上,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个普遍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所作为。
2.已有心理健康课程作用甚微。2016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全国381名大学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86.3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不大。
3.健康心理是大学生求学就业的必备条件。青年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人力资源,其拥有健康心理是关键。现代心理学和成功学的研究逐渐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人一生的成功至关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指导,能够从实际操作中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大学生求学就业提供健康心理保障。
4.国家政策要求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具有指导作用。各地区各高校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心理测评结果,设定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有效针对本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建设。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1.开课形式选修课多于必修课。绝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多为选修课形式,与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普遍性程度较低,对于非专业学生的开放广度不够。
2.课程内容及模式不适合高校学生。大部分心理健康课程目标是培养专业型人才,以传授传统的学科知识为内容,没有把发展完美人格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3.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师资队伍不稳定,以辅导员为主,包括思想政治教师、心理学相关专业教师、以及心理健康专任教师、外聘兼职教师等形式。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专职性不够。
4.授课模式以传统型课堂讲授为主,课堂学生容量较大,教师主体性多与学生主体性,多以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点,对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大。
三、构建“疗效型”心理健康必修课程的设想
所谓“疗效型”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即:在全体高校学生中开设的,通过集中授课和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等多种形式开展的,针对每个学生不同心理问题而进行的知识传授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必修课程,以达到解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良好效果。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课程性质必须是必修课,在所有学生中开展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把握所有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但有助于帮助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更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2.课程开展的时间,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四个学年。一年级开设课程,以把握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以便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二、三年级把握学生的心理成长,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四年级有针对性对考研和就业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四个学年课程要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需要。
3.课程目标设置要围绕心理健康知识、自我心理探索技能以及自我调解三者统一进行设置。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区分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达到通过案例判断心理异常的学习目的;帮助学生掌握自我心理探索的技能,包括自我认知的技能、情绪管理技能及人际交往技能等;最终目标则是帮助学生自我调节,明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4.授课形式应采用集中串讲、实践课程与实验课程相结合的形式。集中传授学生理论知识,配合实践与心理测验,让学生全面感知自我心理动态,收集学生心理信息并针对每个学生心理课程做出计划。
5.课程内容以心理学理论为支撑,以实际学习和生活经验作为案例及分析内容。让学生多接触心理学研究成果,以积极人生观的树立、积极社会组织的构建、幸福感的形成等正面向上的内容为主,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6.评价体系要改变原有的一纸试卷为主的考试方法。评价体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测评;一部分是自我心理健康程度,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来测评,针对每个学生的测评结果,教师要有反馈教学,即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7.师资力量是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主导,担任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本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素质,必须是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从事者,必须取得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资格,热爱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用自己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学生。学校要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8.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课程要给每个学生建设心理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归档进行分析,把握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心理状态及变化,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高校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黄月胜,曹资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实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2006(3):121-123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 问题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82
Explore the Problems and Pattern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YUAN Xiaojiao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as the main channel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s a unique role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cause and effect of the poor, including not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lasses, lack of targeted content, does not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such as college students, thus proposed a "surface point combination" teaching mode, that outlines key areas of mental health, based on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develop targeted educational guidan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problem; pattern
大学阶段是个体人生转折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由于学业竞争、择业困难、人际及恋爱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1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将课堂教学作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2011年,教育部又相继颁布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教学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课堂教学作为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效果方面尚不尽如人意,例如有教师与研究学者指出,目前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真正需求,①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看法由开始的“感兴趣,很好奇”变成了“没意思,没用处”,②对心理健康课由最初的热望变成最后的失望。③本文将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据此提出改革模式供进一步探讨。
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早、发展快,逐步从早期的矫正性治疗发展到当前的预防、发展性指导,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途径则主要包括了职业和学业选择指导、学习咨询、学生的社会问题和情绪问题咨询、对问题学生进行行为治疗和具体的学业指导等。我国大陆地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且存在学生基数大、专兼职教师不足、专业机构缺乏、心理咨询与治疗污名化程度严重等诸多困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域逐步拓宽,水平不断提高,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本土化特色,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兼具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课堂教学作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一方面,课堂教学是解决我国高校学生基数大、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途径。据调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约在两千分之一到三千分之一之间,远低于台湾的六百分之一以及日本的千分之一,因此,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渠道才能让更多学生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也是在当前心理咨询污名化严重的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使用UPI测查工具检出的一类学生(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接近学生总数的1/3,除此外还有更多存在潜在心理困扰的学生。然而,事实上只有极少量的学生能主动寻求个体心理咨询服务,更多存在心理问题和潜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因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或担心被贴上“心理有病”的标签不敢寻求专业帮助。相较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发展性指导,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也为存在心理问题和潜在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自我矫正与恢复的方法。
2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形式上多为大班教学,未能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传统学科教学的特色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个体掌握了多少“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而是是否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完整与和谐的人格、恰当和清晰的自我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因此,与重视学科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的传统学科教学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集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分享以及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的形式,每个教学班包括2~3个行政班级约100余名学生。伴随大班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课堂互动受限,课堂上教师多以单向的知识讲授为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定位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课,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以及组织有效的分享讨论,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2.2 内容上丰富全面但针对性不足,未能就学生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指导
从内容上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涉及的范围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如心理困扰与异常心理的识别、心理咨询介绍等)、自我认识与发展(如自我意识培养、人格发展等)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如学习、恋爱、就业、压力应对、生命教育等)。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发展阶段个体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从预防、指导到矫正、治疗的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一般只有32~36个学时,平均到每个主题就2~3个学时,如果每个主题都从基础知识点到活动体验与讨论再到实践应用,各环节都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很难真正给学生带来触动,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心理发展的短板和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更多困扰和需求,而有的学生则在学业或生涯发展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导,这也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仅仅“全而泛”,应做到面与点相结合,在对重要主题领域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指导。
2.3 设置上课堂教学集中在大一完成,不符合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个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也是随情境动态变化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遇到的典型问题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一般大一新生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新环境适应困难,难以应对各类变化;大二阶段开始涌现各类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困扰;大三阶段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学业倦怠、迷茫、生涯规划困扰;大四学生则最需要压力与挫折应对、就业困扰方面的指导。可见,心理健康课不是一劳永逸的课程,应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但就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来看,课程往往被安排在大一进行,只有极少学校还开设了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选修课,大一之后学生便很难再接触到心理健康相关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内容与大一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匹配,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缺乏共鸣,难以激发学生的体悟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当学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相应的心理困扰和指导需求时,缺乏获得预防和发展性指导的途径,导致大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疾病症状。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独特作用和既有问题,本文提出发展“面与点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压缩既有“面”的普及教育内容,即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自我认识与发展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等重要领域的一般知识与技能学习;另一方面,增加“点”的针对性指导,即针对学生心理适应发展相对较弱的领域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在不同领域进行更深入、有针对性的学习。在现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改进。
3.1 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分班教学,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大一阶段除进行传统心理健康重要领域的普及教育外,还应增加基于学生发展现状的针对性指导。实践操作上可基于新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为分班教学提供依据。例如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制的《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从人际关系适应、学业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七个维度评估大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心理适应现状。基于测评结果可以将大一新生按照适应困扰最突出的领域进行分班,进而对具有相同适应问题和需求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2 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在其他年级开设心理健康延伸教育选修课程
课堂教学途径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除大一以外,有必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需求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延伸教育课程,供有指导需求的学生选修。延伸课程亦属于“点”的指导,是围绕某一具体领域展开的深入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体验活动和讨论小组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通过培训有条件的辅导员、聘请专家讲座等多元途径克服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实现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无论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分班教学,还是开设心理健康延伸教育选修课程,都涉及需要更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问题。在“面”的普及教育中,主要以加强既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培训为主,促进更丰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在“点”的针对性指导中,可通过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补充师资力量,例如发展、培训有条件的辅导员参与到某些自身擅长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或各类活动来折合学时等。
注释
① 王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与出路.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25.
【关键词】新媒体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47-02
新媒体具有自由、开放、互动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新方式和自我表达的新途径。随着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青年学生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陈旧,施教方法比较落后。一些教师虽然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未能真正领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未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清楚学生需要什么,不知道学生是否真正学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只是为了“教”而教,一味地“填鸭式”教学,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仿佛有一堵无形的墙。这种教育方式与“引导学生,净化学生的思想,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是不相符的。
第二,高职院校生源差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高职学生来源多样化,有应届生、往届生,有技校生、中职生、专升本学生,等等。不同背景的生源所受到的教育不尽相同,难免导致文化及知识结构存在差异,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读书目的各不相同,更多的学生关注的是毕业后能否找个好的工作,因此对专业学习、顶岗实习等比较积极,而对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产生抵触情绪。
第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跟不上形势变化。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很多高职院校也意识到了这一载体的巨大影响,但是却还未能全面深刻地将新媒体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未能根据院校的自身特色量体裁衣利用新媒体。学校对宣传栏、报刊栏、校园广播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依赖性还很大。
二、新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影响
(一)积极影响
新媒体的“新”、“互动”、“海量碎片信息”、“快速传播”等特性,在给传统校园增添活力的同时,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利用新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改变授课方式并应用多种新媒体载体,不再局限于一方黑板或者多媒体屏幕。新媒体的多种载体如QQ群、微信群、飞秋等,均可以实现群发功能,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群发功能,把每次课的重点或需要一起讨论的案例群发给每位学生,让大家提前思考,做好准备;利用微信群,给学生推荐每天值得阅读的文章,并一起讨论;利用微博,可以把当天的作业挂上去,每个学生可以就不会的知识点提问,其他同学可以第一时间看到问题及老师的解答,同时还可以策划微刊,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时事新闻,知天下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消极影响
新媒体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的冗长,学生会偷偷用手机、iPad等上网,甚至打手游、玩QQ、发微信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知识点学生没有听清或者根本就没听见,学生的听课质量直线下降,知识掌握不牢靠,学习效果不理想。其次,在课外,教师布置了课外作业或者任务,原意是想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利用新媒体学会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但是,可能课外作业或者任务并未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并不把作业当回事,继续沉迷电子产品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等,有事没事都要上网几个小时。如何真正让学生对课外作业、对课堂真正感兴趣并参与其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反思的课题。
三、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对策
作为从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不断开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1.在课堂上把枯燥的理论教学变成灵活的“话题参与式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可将本节课堂重点提炼,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网络热词进行无缝结合,每一节课堂均是一个小案例,教师不再是个人表演,而是起到一个“话题引导”的角色,慢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身份去角色扮演、推演并分析案例中的知识点。通过课堂评论,学生既了解时下新闻热点,又能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更深刻。最重要的是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认识,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感。
2.在课后把传统的理论作业转变为对课堂热点的社会舆论追踪。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课后作业主要是写理论文章,学生需要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当前,身处信息时代、个性突出的“90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往往较感兴趣,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又相对比较滞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前所学,到网络上追踪和分析热点问题。例如,针对课堂上未能尽兴讨论的话题布置课后的网络舆论走向追踪,让学生通过浏览各大网站、论坛对热点事件的报道、评论,搜集材料,写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既学会了解题方法,同时拓宽了视野,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
(二)打造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学生思想交流的网络平台
1.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课程”。以课堂教学、课本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越来越落后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新载体。例如,越来越多的网络课堂的出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为灵活。高职院校应顺应形势,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以新颖的方式进行传播。如利用学生喜爱的QQ、人人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载体,开设内容丰富的“微课程”,每次“微课程”5~10分钟,即字数在600字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其主动学习。
2.打造高校学生思想交流的网络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来实现创新。在信息传播方面,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社交网络平台为主要特征的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很强的一个群体,大多倾向于经由网络途径进行信息的获取。而网络越来越普及的同时,越来越多形形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想文化也借着便捷的网络途径向大学生群体施加不可轻视的影响。此外,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建立具有明显实效的校园学生网络平台,学校的主页仅有样板宣传性质、选课和查询成绩功能,思想教育工作阵地并没有延伸到网络途径,仅局限于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加入纪律检查、优秀班集体评选等“旧桥段”,这就加剧了学校在了解大学生思想诉求方面的难度,难以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方面,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重视网络平台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重要性,结合线下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各种实际反馈,尽快建立能够反映学生思想诉求、弘扬正确思想观念的高校学生网络交流平台,填补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阵地在网络上的空白。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就业取向
近年来,不断有关于大学生自杀、抑郁杀人等负面新闻,加上由于社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间或多或少存在时差,社会需求变化快速,学校的教程或提供的社会实践跟不变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毕业面临着失业的严峻形势,这些无形中对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更加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产生抵触情绪,长此以往,焦虑及自卑的心理更为严重。这也是近年来不断引起各方重视的问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体系之中。顺应时势变化,可以将新媒体的灵活多变且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方式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例如,编写可读性强、寓意深远、易于传播的网络教材;通过微博的“微课程”来教学,利用微博的收藏、转发、评论以及微信的收藏、转发、评论功能,促使人人都是心理健康传播者及受益者,用新媒体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心理训练活动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教会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愿意通过他人进行调节,随时释放压力,充分体现新媒体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能量作用。
(四)营造健康的新媒体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健康的新媒体文化氛围,需要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目前国家对网络环境的建设及监督均加大了力度,学校也应从自身出发,加大对校园网的整顿及排查,把好端口关,利用技术、行政等手段,防止有害信息在校园传播。通过新媒体弘扬健康文化,同时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目前比较流行且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有网络创业大赛、网站设计评比、有奖征文、微博传递正能量、微店设计等。通过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利用网络,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发现更多的“明日之星”。健康的新媒体文化氛围,为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多形式、多载体的传授,能够让学生爱上思想政治课程,让学生真正思考什么是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隼.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8)
[2]梁卉.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才智,2015(2)
[3]王瑞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自2000年以来连续颁布了一系列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要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心理健康课的开展面临一些困境。近年来翻转课堂的兴起,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解决之道。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面临的困境,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课程改革为例,讨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利弊。
1.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1.1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自主学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学生的心理发展速度和心理健康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大学阶段面临的心理困扰和问题也不同。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基本是“一刀切”,不同心理成熟度和面临不同问题的学生都需要在课堂上听同一个老师讲同一个专题,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需求。
1.2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实现心理健康课的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课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识记概念,而是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心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课堂上的集中讲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思考。学生上课听下课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老师与同学讨论交流,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1.3心理健康课程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师资力量薄弱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专职心理教师没有办法完全承担繁重的心理健康教学任务,不得不由辅导员等不具备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老师兼任,这使得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以上三个方面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的兴起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启示。
2.翻转课堂的盛行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综合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把翻转课堂定义为一种将传统课上教学过程与课下学习活动进行转换的新型教学形式,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课外观看,回到课堂上师生再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在研讨式课堂和课外学习中得到较好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另外,使用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心理老师师资薄弱的问题,网络学习可以大大减少课堂教学课时,节省师资。
3.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一直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积极探索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近年来结合学校的有效教育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尝试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校的翻转课堂流程可以概括为课前准备、课前学习和课堂设计和课后评价四个部分,具体如下:
3.1课前准备。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特征、需求和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网络课程。经过分析讨论,最终在尔雅通识课平台选择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社会心理学》、《心理、行为与文化》、《大学生心理学》等作为公共选修课,保证有着不同困惑和兴趣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
3.2课前学习。课前学生在线观看所选课程,初步掌握基本知识点,形成一定的认识。然后,完成在线测试检测自主学习效果。此外,学生还可在线与老师互动,就在线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与老师交流讨论。
3.3课堂设计。城市学院每个班的课堂教学为8个课时,课堂分为答疑解惑和互动交流两个阶段,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在第一次课上就进行分组,并且制作小组学习记录表。A.答疑解惑:首先,授课老师根据专题创设教学情境,如小组任务或活动,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发展学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老师根据课前所搜集的有共性和价值的问题进行解答。B.互动交流:在解决了基础知识和教学盲点部分的问题后,老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师生一起讨论交流找出解决办法。
3.4课后评价。与传统课堂不同,翻转课堂的反馈评价过程是多元化并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每个部分。城市学院心理健康课最终的考核包括网络课程自动打分和课堂考核两大部分,每部分均需要达到60分方为及格。课堂考核包括课堂讨论、小组表现情况和期末考核三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占70%,期末考核以小组合作制作心理手抄报的形式完成。该考核方式既考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反思与展望
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面临的一些困境,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目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来讲,要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的能力。从教师来讲,要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习惯,提高网络运用的能力和课堂活动的组织能力,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学习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翻转课堂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激励心理学;竞争性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82
1 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被接受:(1)心理健康教育的终身性。校园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个阶段,人的心理发展随着外部的环境变化而变化,所以必须持续关注个体心理发展变化。(2)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使其具有阳光心理和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从而能更好地规划生活。(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主体建构能力。教师选择时下热点和学生的关注点为学习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多样情境,具备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实现自我突破的能力。
为此,以高职院校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试点,在激励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引入竞争性学习模式,以改变高职学生学习良莠不齐的现状,调动教师授课的积极性,提高学院教学质量,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2 策略方法
2.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利用这一认识积极开发、研究、利用自己或他人的潜能。教师作为授业解惑者,必须充分利用这一认识来引导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不同个体都有自己的关注点,而一个关注点或许会产生不同的视角,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者,或许不能全面看到这些视角。若教师将知识点与这其中的某一视角进行融合,然后授课给学生,那么学生必定能够很好地跟随老师的步伐去积极探索,最终能将知识掌握。
2.2 乘胜追击
人们在精神上感受到最大的满足是自我实现的时候。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对学习已经有了习惯性的畏难情绪,但是一旦掌握某个知识点,他们的成功体验更甚,也更能唤起他们的挑战欲望,更能确定他们的自信,构建坚实的心理调控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这坚实的心理调控能力,结合灵活教学和视角融合,将知识点得以延伸,教学质量必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必有最大程度地改变。
2.3 返璞归真
皮格玛利效应告诉我们:你只要能充满自信地相信自己能做成某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必定能成功,反之亦然,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成这件事,那么你会发现做这件事的时候会有各种阻力,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在幼儿时期,幼儿做成的每一件事几乎都会受到成人的肯定,做错一件事也会被宽容,或者如沐春风地被引导着。而成年后,发现人们对其的要求理所当然地被提高,却从不去理会他们的起点是何种程度。故我们高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学会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各种状况,然后对其进行鼓励或暗示,以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主观能动性。
2.4 自主竞争
从人类社会开始时,竞争意识就被融入到生活中,以促进个体不断完善,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时候人们为了竞争而竞争,忽略了自身的内心需求,竞争力也变得低下,而误认为这个个体不具备竞争力。殊不知,这竞争不是来自个体本身需求。所以,教师必得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激发他们自身需求,创造机遇来鼓励他们参与竞争,从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2.5 愿景展现
什么是愿景?愿景是未来想看到的“风景”。通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是愿意取得成绩的,只是受到自身条件约束而无法寻求到目标。此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恰当的指导,帮助其寻找到目标,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有努力方向,不至于有迷茫的感觉而产生懈怠的心理。
3 教学设计方法
3.1 纵向竞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专题的形式开展的,专题最大的特点是跟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是有着循序渐进的过程。课程分为两个学期进行,每个学期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学期的重点是看谁能更快地融入集体,更能深入地了解同学的特点。在学期结束后,老师根据理论和实践的两类综合给分,表现优异者不只是最终课程成绩优秀,还能获得推荐进入社团协会的资格。
优点:学生通过努力在自我实现后,还有更好的平台来实现自我突破,同时还能让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实现良性发展。
3.2 横向竞争
《心理健康课程》是通过合班的形式开展的。通过第一学期的融合,第二学期两个班级的学生早已形成了一定的默契,那么在这个时候竞争就自然产生。教师将会利用理论专题示范,实践专题学生亲自操作来实现课堂教学。例如,上半年会经历一个就业季,可以由教师布置课题任务,设计一个就业分享会的案例,并要求每一小组进行展示,然后班级之间进行互评,最终产生一个最佳案例,胜出的班级可免费获得参加失败班级的活动资格一次。
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能力,同时还能提供人际交往平台。
3.3 双向竞争混合进行
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着重点就是学生本身素质要求,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自然起点就不同。不能一味地遵循上学期纵向竞争、下学期横向竞争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每次专题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调整每一组的执行目标。
4 实施及思考
从一个学期的课程实践来看,我们从“上课是否积极看书”、“上课是否注意听讲”、“课程是否有趣”、“对学习与成长的支持力度”、“是否能够有效参与”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同时最后的成绩与过去的学习班级相比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以上的结果说明,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激励策略,对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作用。同时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紧密关联,激励策略有待进一步研究。
最后,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发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需要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目标明确。要想让学生具备学习主动性,必须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自身清楚地认识学习目标。
第二,助人自助。要想在真正地自我实现,必须提高自我效能感,合理地运用心理调适能力,否则自我实现将只是昙花一现。
第三,提高意志品质。心理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要学会将现有的知识结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从而让自身取得进步,进而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王薇.竞争性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实证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01).
五官科护理学是阐述眼科、耳弃咽喉科和口腔科护理规律的学科,与临床其它学科的教学有许多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手段,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和专业操作能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拓展知识,多与学生沟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与学共同发展。
一 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五官科学在临床医学各学科中是属于小科,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其课时往往偏少,而教学内容则繁多复杂。课前根据五官科教材和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安排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把重要知识点学到手。同时这也是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耳鼻咽喉科应重点突出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二癌:喉癌、鼻咽癌;一聋:各类耳聋及喉梗阻。眼科教学中,应以份炎: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一障:自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眼外伤与急救为重点。口腔科应将牙体和牙周组织疾病:龋齿 ,牙髓炎、牙周炎作重点讲解。授课时应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诊疗原则。
二、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医学实用型人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五官科教学模式。由于本身对五官科了解不深,再加之五官科属于临床小科,很多同学认为,毕业后不从事五官科的临床工作就对五官科失去兴趣,因此,提高学生积极性及兴趣才是教授好本门学科的前提。可以利用通俗易懂的解释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以医学的回答解析。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授课的方式,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一个良好积极、热情的精神状态,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应积极探索有益于课堂教学的教授方法,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及理解融合到每1次授课中,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摆脱只是以上课而上课的传统模式。目前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当前大学生无论是在年龄、智力还是知识的普及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提高,因此一定要重视全方位及深度的知识融合渗透。在教学中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临床病例为基础,有钊一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及创新意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临床病例的感兴趣程度远大于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描述。因此,教师应针对这一点,在课堂中多举实例,并利用理论知识对病例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对疾病的病症、发病机理的掌握。而且这种讨论能很大的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效率,并能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忆力加深。
三 重视实验课和临床见习。身临其境感受学科魅力
五官科学实验和临床见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二者组成了五官科教学的全部内容。五官疾病表现特殊,其检查、治疗、手术过程具有专业性强、精细操作多的特点,而这些内容在理论教学中无法表达透彻。因此,实验课多利用教学模型、头颅标本、组织切片、专科检查和手术过程的VCD播放等教学手段将学生置于情景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五官科的眼压测量、眼底镜和裂隙灯的使用、眼球突出度测量、问接喉镜和鼻咽镜检查、音叉试验等常规检查,重点讲解后播放VCD,再让学生两两配对互相检查,通过实验考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下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见习是丰富理论知识,初步接触临床的过程。见习中要让学生熟悉所学知识的临床运用、引导学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了解临床诊疗规程。选取典型病例,让学生收集病史及临床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对病情作出初步诊断并提出处理措施,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对容易混淆的疾病进行鉴别,引导学生建立临床思维,同时向学生适度地介绍五官科检查设备、手术操作、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学生课后再回到书本,熟悉相关理论,通过书本一临床一书本的循环来加强学习。条件许可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为患者进行一些门诊小手术都能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和见习,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
四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注重学生医德教育
现代教育体系要求五官科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追踪学科的发展方向,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等,此外,还应学习教育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化艺术以及现代新兴学科,以丰富知识结构,才能在教学上立于不败之地。良好的医德是行业的要求,医德即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整个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医疗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五 注重情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与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过程,师道尊严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是绝对行不通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感觉这是一位真诚可信的长者或朋友。教师应该关爱学生,付出一片真诚,不偏爱,对学生一视同仁。针对每个人尤其是学生都有想得到老师表扬的心理,课堂上提问或病例分析时针对问题的难易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在实验课时,把动手能力较差的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合,提高实验成功率,也给学生互助互学营造良好的环境,对各种测试讲评时,表扬成绩突出的,更要点名表扬有进步的同学,使多数同学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以激励少数同学积极努力。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中专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一些生理的心理的问题不及时消除,即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学习生活,严重的会导致人格障碍。通过课下的沟通交流,学生会消除与教师间的陌生感和隔阂。课堂上多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就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情素,上课时就会大胆思考,积极回答.这样一来激活了课堂气氛和教师的讲课思路,师生完全互动起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授课效果。这种互动使教师授课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会更有亲和力,更具凝聚力,师生会形成想教乐教,愿学爱学的极佳境界。
总之,在中等专业学校五官科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课堂教学,并根据该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和条件,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方式,促进五官科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466000 河南省周口卫生学校
(上接第432页)
学生在大学期间,会有很多的校园活动,这些校园活动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积极开展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文艺活动,可以使校园气氛变得积极健康,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学生保持乐观愉悦的人生态度,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净化,同时也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得到扩大,让学生在每时每刻都得到心理上的关怀,可以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4.4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高校领导要提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提高教学教师和辅导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高校专家的研究课题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确定,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学经验,院校之间要加强合作,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共同努力。专职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相关的教学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8]:(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力量;(2)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提高整体队伍的素质;(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4)建立专业资格审查机制。
5结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高等教育出现了大众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简单、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网络空白、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在教育形式上忽略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等问题。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处探索之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要改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创新措施: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点面结合、多渠道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活动结合起来,组建一支专业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郑勇.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汪雪峰,许能峰.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
[3]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 黄希庭,徐风妹. 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 马建青. 发展性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 .当代青年研究 1998,(5) .
[6] 马晓蓉,蒋建华.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占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
[7] 许同海,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0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学创新 行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79-02
近年来,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1年5月,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四川省教育厅也于同年7月要求我省高校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并就该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一直开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选修课程,有一定教学基础。但由于是选修课,没有相对系统和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教师授课随意性很大,这与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相差甚远。为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培养符合要求的民航合格人才,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专业教师团队努力研究并实践出了一套适合民航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习,准确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心理学原理固然重要,但如何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才是当务之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心理学原理与行业背景有机结合,是我们着力解决和突破的问题。本文对我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凝练,对教学建设与实践进行了总结。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唱“主角”,忽视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在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任课教师在唱“独角戏”,即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角,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机械的响应。《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的一个特点是概念多,而对于广大大学新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心理学相关学科,难度较大。如果任课教师只是机械地传授书本上的内容而不是深入浅出地把枯燥的概念和定义转变成大学生容易接受和熟悉的案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一点也成为了任课教师的一大挑战。
(2)对学生启发教育不够。有些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等原因,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仅仅是生搬硬套地把知识点讲述给学生,所以课堂气氛死板,没有生气。而大多数学生只以拿到学分为目标,所以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仍保持在中学阶段死记硬背的“填鸭式”学习上,看似可以拿到不错的成绩,实际上对心理健康没有本质的帮助。而这和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初衷是不相符的。
(3)所学理论与专业及行业背景结合不够。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虽然也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但大多都拘泥于形式,特别是忽视了作为行业院校应注重的将所学心理学理论与民航相关背景的结合,这使大学生产生了所学知识与未来行业“断层”的感觉,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认识不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与所学专业没有关系,因为既不是专业课,也和民航业没有什么特别关联。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创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根据教学情况的反馈,积极组织研讨和学习,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将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探究身边的心理学现象,锻炼学生应用所学心理学基本原理剖析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的心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目的是要求大学生学以致用,“学习心理学是为了通过对心理学原理的掌握和应用,增强自我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1]目前,大学校园里因心理问题而出现的惨剧时有发生,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杜绝心理问题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是十分迫切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大纲,结合当前与大学生心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提供案例,然后提出相关问题,请学生们尝试用所学心理学原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是以辩论的形式就热点问题让学生们分成两个对立观点的阵营,自主搜集论据材料进行辩论,最后再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每次上课,案例讨论或辩论环节都会让学生们兴致高涨,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才能力,也使大家对学习心理健康充满期待。这样一来,一方面杜绝了以往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学生死气沉沉听课的被动局面,教学效果理想;另一方面,也让同学们意识到心理学就在身边,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极大地调动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大学生们自觉自主地融入到独立思考、积极讨论的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完成了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2)教学过程中加强了互动。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便于教师与学生更好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我们整合了资源,尽可能的小班教学,保障了课堂的互动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也由原来的“教师主讲式”改为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加入了多媒体教学、辩论、课堂讨论、心理测试、心理游戏等多种活动,“教师只推动启发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2]
(3)突出行业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学素养。作为行业院校,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加强了针对性,目的是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与未来从事的行业不但息息相关且非常有用。由此,如何让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民航的实际相结合,就成了我们任课教师的研究重点,也是我们试图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和贯彻的重要内容。比如,讲到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时,我们会加入飞行学院学生的特点,联系学生们熟悉的情节为他们讲述这一内容,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讲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时,我们会向学生举例飞行中旅客的需求、机组人员的需求等,再比较各行业各阶层不同的需求,分析如何满足需求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效果。总之,我们力争通过联系行业院校自身情况,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同时,也对民航业有了一定认识。这样一来,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就变得鲜活起来,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思考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对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1)教材选择要适当。教材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一环,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最直观的载体。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充分考虑了我校学生的特点,在市面上十几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教材中,选择了浅显易懂并且案例和阅读材料丰富的教材。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对教材比较满意,对课本中的扩展阅读很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法宝。通过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课堂上收获快乐。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乏味的理论与学生们身边的事例以及民航业中的案例相结合,使学生们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表面上看是一种管束和被管束的关系,但实质却是人际关系,即:要以情感的探索和交流为基础从而建立师生间良好而稳定的心理关系。我们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应做到的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其次是言传身教,用自己的知识与人格感染、引导学生,并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是实现和谐校园的保证。
4 结语
心理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它在高校的开设,是为了能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正确的自我调适和寻求帮助,从而探索到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求广大授课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的“领航员”,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互动,多种方式相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终生受用;其次,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举身边的例子,多用大学生熟知的热点来分析,以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再次,作为行业院校,案例等教学资源的选择应具有行业特色,让心理学知识点与民航行业相结合,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欧晓霞,曲振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 G479 R 512.9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3)10-1236-03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需求估价;学生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占70.0%;艾滋病患者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占69.9%。2007年浙江省疾控中心大规模调查约2万名大学生,超过10%有,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教育部、卫生部2002年要求在高等院校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以遏制和预防艾滋病的蔓延。笔者选取宁波市3所高校2012年入校新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及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在宁波市高校集中的江北区选取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学院、浙江纺织学院3所高校346名2012年入校新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讲座前回收有效问卷346份,其中男生占32.7%,女生占67.3%;讲座后回收有效问卷323份,男生占31.9%,女生占68.1%。
1.2 健康教育方法 每所高校均组织开展一场大型专题讲座,单场干预对象100~120人,干预时间为1h;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讲解预防艾滋病知识,并设置互动问答环节。
1.3 问卷调查 健康教育讲座前后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2份问卷内容均包括基本情况、艾滋病基础知识、对待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培训前问卷增加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内容,培训后问卷增加满意度调查内容。调查人员统一标准和调查方法,分别在各干预现场健康教育讲座前、后将调查问卷分发给学生,采用不记名方式,学生当场答卷并收回。
1.4 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有描述性分析X2检验等。
2 结果
2.1 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培训前,62.4%的学生表示目前最想了解或掌握的是艾滋病的预防知识,14.2%的学生表示是艾滋病疫苗情况,13.0%的学生表示是艾滋病的诊断与检测;44.5%的学生表示最希望获得的艾滋病宣传产品是学习相关用品,28.6%的学生表示是纸质宣传资料;在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中,较认可的为专题讲座(76.6%)、报纸杂志(58.1%)、宣传资料(57.2%)、电视(55.2%);在组织专题讲座时希望采用的方法为播放视频资料的占76.9%,增加案例分析的占70.2%,采用游戏互动的占51.2%。见表1。
2.2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讲座后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防治其他知识、国家免费政策的总知晓率(分别为33.5%,52.6%,85.5%)均高于讲座前(分别为24.9%,15.0%,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97,106.53,374.97,P值均
讲座前超过80%的学生对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健康教育讲座,对蚊虫叮咬、共用日常生活用品、一起吃饭、游泳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由47.11%,21.68%。85.84%,74.28%提高到59.75%,53.56%,94.4%,83.59%(P值均
2.3 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愿意同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拥抱、握手的比例由讲座前的61.3%提高到讲座后的86.7%;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的比例由讲座前60.7%增加为83.6%;认为能与普通人一样与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交往的比例由讲座前的38.7%增加到69.8%;同意不管何种途径感染,社会均应关心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比例由讲座前的63.6%提高到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4 艾滋病相关态度与行为 在讲座前有7.2%的学生有过,另有3.8%的学生应答不知道是否有过,1.4%的学生表示尝试过,8.4%的学生表示以后可能会尝试,19.4%表示不知道今后会不会尝试。认为在不全安时,带安全套非常重要的比例从讲座前的65.0%提高到讲座后93.2%,婚前若发生时愿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讲座前的68.8%12升到讲座后的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健康教育讲座前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艾滋病基本知识,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有了正确的认识,但对与他人共用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与艾滋病感染者就餐、蚊虫叮咬等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不高。学生面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时,不知如何正确避免艾滋病感染,错把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当成艾滋病传播途径,与国内其他在校学生中调查结果类似。通过健康教育,高校新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讲座后,学生对艾滋病防治其他知识点的正确认识也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只有抽血化验才能确认是否感染艾滋病等知识。说明利用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能即时提高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与国内其他报道一致。
本调查显示,讲座后愿意同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拥抱、握手、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学一同学习、生活的比例均显著提高,能与普通人一样与之交往的比例由38.7%增加到69.8%,与国内报道相似。表明通过健康教育讲座,高校新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向积极、正向的方向转变,即随着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对艾滋病有了正确认识,恐惧意识下降,正在逐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此外,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也起到了一定的道德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向正向、积极的态度转变,端正了对艾滋病的态度。但本次调查中仍有一部分人对艾滋病存在一定的歧视,有28.2%的学生表示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理解但不会交往,15.2%的学生表示不同意社会应关心不管任何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提示今后要扩充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内容,尽快转变大学生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和行为。
调查显示,7.2%的学生明确表示有过经历,1.4%的学生表示尝试过,8.4%的学生表示以后可能会尝试,另有19.4%的学生态度不确定,表明大学生率较高,处于性病、艾滋病的危险之中。根据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只有当人们了解有关知识,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及态度,才有可能形成有益健康的行为。健康教育讲座后,高校新生在有不安全或婚前时愿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显著提高,说明掌握相关知识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大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极为重要。
对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发现,艾滋病预防知识是学生最需要的;在宣传产品设计方面,更喜爱的是与学习相关的产品,这对今后开发高校艾滋病宣传品有提示作用。76.6%的学生认可以专题讲座的方式传播艾滋病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专题讲座,因其信息量大,形式多样,可通过文字、图表、动画等多种形式传播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直观,易于理解接受,而被学生喜爱。本调查结果证实,大学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对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议在高等学校开展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并要求培训覆盖率。
4 参考文献
[1]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R].北京:国务院防治艾滋病病工作委员会,2007.
[2]贾文玲,王春成.高校新生艾滋病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441-1442.
[3]沈云良,许亚平,严丽英,等.中学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8):922-923.
[4]何小静.某高校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8):1280-1281.
[5]肖南.利用多媒体开展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讲座效果评估[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4):86-91.
[6]刘春梅.健康教育课对工科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态度即时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6):457-459.
[7]马迎华,王超,张新。等.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62-564,566.
[8]魏高文,夏晓凯,宋海鹏,等.湖南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2):936-937.
[9]黄敬亨,邢育健.健康教育学[M].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52-53.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态度;学生,医科;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1-1374-02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处于快速增长期,防治形式非常严峻,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研究已证明,同艾滋病作斗争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健康教育等干预形式,帮助人们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主动选择安全行为,从而阻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2]。为此,桂林医学院开设了预防艾滋病的青春期同伴教育课程。为了解HIV高发区医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关行为状况以及该课程的教育效果,笔者于2008年3-6月对桂林医学院大一学生健康教育前后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桂林医学院2007级新生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共抽取检验、临床药学、护理、其他(非医学专业)等专业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42 名,女生358 名;平均年龄(18.6±1.1)岁。同伴教育前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4份,回收率为94.8%,其中男生134人,女生340人。同伴教育后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1份,回收率为94.2%,其中男生114人,女生357人。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参照国内有关艾滋病调查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等)、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态度、行为及安全套的使用情况。问卷一律不记名,不予任何提示,现场发卷,每题有若干个备选答案,采用选择方式回答问题,独自填写,当场收回问卷。
1.2.2 同伴教育方法 从经筛选、系统培训合格的桂林医学院大学二年级本科生中选出6名学生担任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者,于2008年4月分别对艾滋病,性病,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安全,避孕,提高自尊、自信、责任感等6个模块进行12个学时的教学。每个同伴教育者负责1个模块,以同伴教育方式(案例教学、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2个学时的健康教育。
1.2.3 质量控制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前,制定专门的《调查员手册》,对调查要求、内容、方法作明确规定。调查经过专门、严格、统一培训,调查采用匿名式自填问卷法,要求学生按调查表内容填写调查表格,收集相关资料。对调查完的资料作仔细检查,对缺项、漏项、填错或其他填写不明的情况及时进行更正。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逻辑核对,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同伴教育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影响 同伴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点掌握情况均有所提高,同时在健康教育后学生对一些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如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率由 61.6%提高到91.5%。见表1。
2.2 同伴教育对学生预防艾滋病方法的影响 同伴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的预防方法有了更好的认识。见表2。
2.3 同伴教育对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的影响 健康教育后,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如 76.2%和 53.5%被调查者能够写出AIDS的中文名称和HIV的中文全称等。见表3。
2.4 同伴教育对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的影响 经过教育后,医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有所改变。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学生更愿意与艾滋病人或感染者亲近及给予帮助,见表4。此外,在同伴教育前后均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且认为青年同伴教育的形式是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3 讨论
大学生正处于学会控制自己的生活和走向成熟的阶段,行为以及如何进入一定的社会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实际,在青少年中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积极动员医学生参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对于减缓或控制艾滋病的流行蔓延具有深远意义[3]。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进行同伴教育后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等都有提高。因此,在学校开设《艾滋病青春期同伴教育课程》可以提高医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或知晓率。 此外,对一些较为深入且易于混淆的问题,如“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等,经过健康教育后回答正确率有所提高,但并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AIDS传播途径的宣传教育中,应注意细节和方式,不仅要从正面宣传,还应该多从反面教育以消除学生的模糊认识,避免造成误解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4]。
随着学校、社会对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显示出理解、同情和关心。说明健康教育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反歧视、关爱的态度,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5-6]。但调查显示,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方面改变不明显,说明态度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对艾滋病病人的关心是社会大环境问题,同时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转变为宽容和同情。只有这样,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在社会上的生存才不会受到歧视,才有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6]。同时,大多数(90%以上)学生认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很有必要,都希望了解更多有关预防艾滋病的信息。表明大多学生对艾滋病的防范警觉有所提高,明白AIDS并不遥远,它随时使我们处于在被感染的危险之中。
大学生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正是艾滋病高发年龄组,在这样的群体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作为医学院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使医学生真正成为防治艾滋病的主力军,让医学生所具备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广泛服务于社会,对广大群众艾滋病防治能力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医学生健康素质的培养,而且有利于“预防为主”观念建立以及社会―家庭―个人参与卫生观念的培养[7]。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中开展全面系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也非常迫切,也是可行而有效的。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渠道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可取得较好的效果[8-9]。艾滋病同伴教育对于提高医学生有关知识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态度和行为的转变是长期的过程,因此不仅应加强对大一医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安全健康教育,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应重视对医学生的观念教育,关爱他人。
4 参考文献
[1] 汪宁.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291-293.
[2] 尹利军,樊红光,尹晓静,等.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疫苗.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471.
[3] 黄加权,,劳立峰,等.武汉市在校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10):615-617.
[4] 潘晓红.大学生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和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15-817.
[5] 张宇艳,刘瑛,杨咏梅,等.职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15-17.
[6] 习青华,周小军,洪鹰.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28-4829
[7] 梁升禄,陆春,龙少康,等.低年级医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52-154.
[8] 肖南.讲座和同伴教育对理工科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402-403.
一、着眼现实,明晰课程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心理健康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心理问题调适方法的等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调适能力,进而达到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力,提升其整体素养。此外,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我们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正视理问题,学会疏导不良情绪及轻度心理问题,遇到心理问题时勇于求助。
二、结合实际,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的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应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与成才发展、 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人际沟通与交往、积极有效的情绪管理、恋爱与爱的能力培养、学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解生命珍爱人生等方面。概括讲也就是适应心理、学习心理、身心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恋爱心理、就业心理、心理危机问题、网络心理与行为等方面。
三、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即讲述心理学基本原理、心理调适方法、处理各种心理问题的技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感悟、体验与操作常被忽视。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生动教学内容,加强案例教学
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身,我们可以将厌学、适应不良、缺乏自信、情感焦虑、人际交往困哪、考前压力过大、就业困惑等常见心理问题编制成案例,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进行案例教学。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具体事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而教师对实例的分析既可以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帮他们指点迷津。特别是在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时,身边发生的案例更具说服力,也更能够直击学生内心引起共鸣。
(二)改善教学方法,注重体验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注重学生参与以及个人情感体验的课程,因此我们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1)音频、视频等教学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可操作性等优势,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1]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爱德华大夫》、《美丽心灵》、《肖申克的救赎》等富含人生哲理的影片,然后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在讲解心理暗示、催眠以及进行放松训练的时候,音频和视频也可以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2)心理剧展演是一种基于原创、融入真情实感,寓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表演方式和疏导手段。我们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亲自诠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体验角色内在心理冲突的产生、发展、调整和解决的全过程,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悟自身成长经历,思考解决自身困惑的途径,增强其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3)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地的创设的场景,激活学生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2]学生在设置情景中像演员一样表演,灵活地运用好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讲授就业心理时可以设置不同的面试场景,由学生扮演考官和面试者扮演面试,其它学生进行点评,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讲授人际交往时也可以设置不同的场合,让学生面对不同的人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而教师则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纠正。(4)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具有一定情境或内容的心理游戏,让学生游戏过程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了解自我;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训练其沟通和交流事物的能力;同时,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或失败,以训练其自我悦纳、灵活应变以及应对挫折等能力。[3]通过游戏可以营造出更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也可以通过切身参与唤起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突破传统模式,引入互助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个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一个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1)我们可以将现场咨询的形式引入课堂,即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后留出一定时间请同学们现场提出与当堂内容有关的心理困惑,由老师进行解答。或者有老师提出疑惑请学生帮助解决。这样即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又可以将所讲内容形象化。(2)除了师生之间的互助教学,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鉴朋辈咨询的形式引入学生之间的互助教学,即由年龄较接近的大学生们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 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4]朋辈互助在国外的发展已步入专业话和规范化的道路,但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之间的互助教学时应注意把握互助的方式与方法,避免发生偏离正常教学的现象,更应该注意对被助方个人隐私的保护。
四、注重实效,完善考核评价
(一)创新课程考核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模式不应局限于考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的自我调适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认为课程成绩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堂表现及平时作业,占60%;二是考试,占40%。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通过出勤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以及随堂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考察;考试的形式可以脱离试卷变得更加灵活,如让学生策划心理活动方案、编写心理情景剧本、排演心理情景剧、撰写心理故事读后感等;也可以让学生叙述如何处理同学之间或者自己与同学之间矛盾纠纷,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收获,以及对于教授该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等。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又锻炼了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单纯的知识点考察更有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评价机制